CN112135306A - 终端移动管理方法、基站、网络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终端移动管理方法、基站、网络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35306A
CN112135306A CN201910551566.6A CN201910551566A CN112135306A CN 112135306 A CN112135306 A CN 112135306A CN 201910551566 A CN201910551566 A CN 201910551566A CN 112135306 A CN112135306 A CN 1121353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interface
mobility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515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军涛
黄雪英
杨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55156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3530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95141 priority patent/WO202025927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135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53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16Hand-off prepa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d-to-end data ses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移动管理方法、基站、网络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基站不必预先根据人工配置了解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的核心网接口是否存在并正常,而是在有终端需要接入到目标基站时,“试探性”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切换请求,并根据反馈了解核心网接口的状态,并在确定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不存在正常的核心网接口时,让终端以重定向的方式接入到目标基站下。无须人工在基站上配置核心网接口的情况,降低了网络运维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因为基站在终端需要进行切换的时候实时了解核心网接口的情况,因此终端获知的核心网接口的情况实时性强,据此确定的终端移动策略也更契合当前的网络情况,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Description

终端移动管理方法、基站、网络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移动管理方法、基站、网络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R15引入了NR SA(新无线独立组网),其中包含了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和NR(New Radio,新无线)之间的移动性处理。当前协议在第一网络设备(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和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之间定义了N26接口。不过,在目前的通信系统当中,部分第一网络设备与AMF间支持N26接口,而另外部分第一网络设备与AMF间却不支持N26接口。即便是支持N26接口,但也可能因为故障等原因导致N26接口不正常。但N26接口存在与否、正常与否会影响到无线侧的基站对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策略。
目前的做法是由网络运维人员了解第一网络设备与AMF间是否支持N26接口,然后根据了解结果对基站进行配置,从而让基站根据了解结果来确定对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策略。
这种管理方案不仅给网络运维人员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而且,因为基站对终端的移动管理是依赖于网络运维人员的配置,而这种人工配置的实时性较差,导致第一网络设备与AMF间N26的状态变化之后,基站对终端的移动管理策略不能及时得到调整,从而导致基站对终端的移动管理不契合当前的网络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移动管理方法、基站、网络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相关技术中无线侧对第一网络设备与AMF间N26接口的了解依赖于人工配置,导致无线侧所获知的N26接口状态实时性差,影响无线侧对终端的移动管理不契合网络状况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移动管理方法,包括:
在确定终端需要移动至目标基站时,向与本基站连接的第一网络设备发起切换请求,目标基站与本基站属于不同代的移动通信系统;
若第一网络设备针对切换请求发送的响应消息为切换准备失败消息,则确定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当前不存在状态正常的核心网接口,第二网络设备为与目标基站通信连接的网络设备;
控制终端通过重定向连接至目标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移动管理方法,包括:
接收与自身通信连接的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
若自身与第二网络设备间当前不存在状态正常的核心网接口,则向基站发送切换准备失败消息作为对切换请求的响应消息,第二网络设备为与目标基站通信连接的网络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基站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一存储器及第一通信总线;
第一通信总线用于实现第一处理器和第一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第一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实现上述终端移动管理方法基站侧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包括第二处理器、第二存储器及第二通信总线;
第二通信总线用于实现第二处理器和第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第二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实现上述终端移动管理方法网络设备侧的步骤。
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基站以及上述网络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第一终端移动管理程序和第二终端移动管理程序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终端移动管理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终端移动管理方法基站侧的步骤;第二终端移动管理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终端移动管理方法网络设备侧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移动管理方法、基站、网络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一基站在确定终端需要移动至与本基站属于不同代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目标基站时,向与本基站连接的第一网络设备发起切换请求,若第一网络设备针对切换请求发送的响应消息为切换准备失败消息,则该基站可以确定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当前不存在状态正常的核心网接口,因此,可以控制终端通过重定向连接至目标基站。这种方案当中,基站可以不必预先根据人工配置了解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的核心网接口是否存在,状态是否正常,而是在有终端需要接入到目标基站时,“试探性”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切换请求。如果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不存在状态正常的核心网接口,则第一网络设备将会向终端反馈切换准备失败消息作为切换请求的响应消息,让基站根据切换准备失败消息了解自身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当前不存在状态正常的核心网接口,因此,基站可以在了解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核心网接口的状态之后在让终端以重定向的方式接入到目标基站下。在这种终端移动管理方案当中,无须人工在基站上配置核心网接口的情况,降低了网络运维人员的工作负担,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因为基站在终端需要进行切换的时候实时了解核心网接口的情况,因此终端获知的核心网接口的情况实时性强,据此确定的终端移动策略也更契合当前的网络情况,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本发明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发明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终端移动管理方法的一种交互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示出的通信系统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示出的通信系统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示出的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核心网接口状态正常的情况下进行切换流程的一种交互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示出的通信系统的第三种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示出的通信系统的第四种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通中提供的终端移动管理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提供的基站的一种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提供的网络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在相关的终端移动管理方案当中,网络运维人员可以了解第一网络设备及与之通信连接的AMF之间是否有状态正常的N26接口,具体地,网络运维人员需要了解的是,该第一网络设备与对应的AMF之间是否支持N26接口,如果不支持,则该第一网络设备与对应的AMF间自然不存在状态正常的N26接口;但如果第一网络设备与AMF间支持N26接口,那么在网络运维人员则需要进一步了解第一网络设备与AMF间的N26接口状态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则也认为该第一网络设备与对应的AMF间当前不存在状态正常的N26接口,否则,则认为该第一网络设备与对应的AMF间当前存在状态正常的N26接口。
网络运维人员了解到第一网络设备与AMF间N26接口的情况之后,可以对与该第一网络设备通信连接的基站进行配置,从而使得基站基于配置确定出第一网络设备与AMF是否存在状态正常的N26接口,进而确定出针对终端的移动策略。
很显然,相关技术中所提供的这种方案会给网络运维人员带来较大的负担,另一方面,第一网络设备与AMF间的N26接口的状态还可能会动态变化,但人工配置的方案没办法及时将N26接口的变化通知给基站,进而导致基站对终端的移动管理不契合当前的网络状态。例如,假定在网络运维人员进行人工配置时,第一网络设备与AMF间的N26接口状态不正常,因此,按照网络运维人员的配置,基站将会让终端以重定向的方式接入到目标基站,不会通过切换(Handover)流程切换到目标基站。在后续过程中,若第一网络设备与AMF间N26接口的状态故障恢复,但因为人工配置的实时性较差,因此,基站并不会按照第一网络设备与AMF间N26接口的最新状态让终端以切换流程接入到目标基站,而是会继续让终端以重定向流程接入到目标基站中。这会导致终端接入到目标基站的时延变大,同时也会导致终端业务中断,进而影响用户体验。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移动管理方法,请参见图1示出的流程图:
S102:基站在确定终端需要移动至目标基站时,向与本基站连接的第一网络设备发起切换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基站是指与需要迁移的终端所接入的基站,也即本基站属于不同代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
所谓第一网络设备是指与本基站连接的网络设备,例如,假定本基站为eNB基站,目标基站是NG-RAN(下一代演进无线接入网络)中的基站,例如,gNB或者ng-eNB,则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指MME。假定本基站为NG-RAN中的基站,则目标基站是可以是eNB基站,那么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指AMF。
与第一网络设备相对的还有第二网络设备,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是指与目标基站通信连接的网络设备,例如,假定本基站为eNB基站,目标基站是NG-RAN中的基站,则第二网络设备就是AMF;假定本基站为NG-RAN中的基站,则目标基站是可以是eNB基站,那么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是指MME。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运维人员不需要通过预先配置告知基站第一网络设备与AMF间核心网接口的情况,基站在确定终端需要移动到目标基站的时候,可以向与本基站连接的第一网络设备发起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ired),该切换请求用于请求将终端切换到目标基站下。
S104:第一网络设备向基站发送切换准备失败消息作为切换请求的响应消息。
如果本基站所连接的第一网络设备与对应的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并不存在状态正常的核心网接口,以N26接口作为核心网接口,本基站为eNB,目标基站为gNB为例,请结合图2示出的一种通信系统的一种示意图:如果MME与AMF间不支持N26接口,或者支持N26接口,但N26接口状态不正常,则MME可以向eNB发送切换准备失败(Handover PreparationFailure)消息,该切换准备失败消息作为对eNB所发送的切换请求的应答消息或者说响应消息。切换准备失败消息能够表征MME与AMF间当前不存在状态正常的N26。
S106:基站确定第一网络设备与对应的第二网络设备间当前不存在状态正常的核心网接口。
由于切换准备失败消息能够表征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当前不存在状态正常的核心网接口,因此,当基站接收到切换准备失败消息之后,可以在无没有人工配置的基础上,了解到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核心网接口的情况。
S108:基站控制终端通过重定向连接至目标基站。
因为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当前不存在状态正常的核心网接口,因此,需要连接到目标基站下的终端不能通过切换流程切换到目标基站,基站可以控制终端通过重定向的方式连接到目标基站。例如,基站向终端发送RRC连接释放(RRC ConnectionRelease)消息,在该RRC连接释放消息中,基站可以携带终端接入目标基站是的频点。终端接收到该RRC连接释放消息之后,可以根据该频点到目标基站下进行随机接入流程(Randomaccess procedure)。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基站向第一网络设备所发送的切换请求是试探性地发起,也即基站并不知道自己发送的切换请求是否真的能够将终端以切换流程切换到目标基站下,但在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切换请求之后,如果自己与第二网络设备间当前存在状态正常的核心网接口,请参见图3示出的一种通信系统的一种示意图:依然以本基站为eNB,目标基站为gNB为例进行说明,在第一网络设备MME与第二网络设备AMF间存在状态正常的N26接口,则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切换请求正常地执行切换流程。例如,请参见图4示出的在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核心网接口状态正常的情况下进行切换流程的一种交互流程图:
S402:基站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Handover Required;
S404:第一网络设备根据Handpver Required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迁移请求Relocation Request;
因为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的核心网接口正常,因此,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核心网接口将Relocation Request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
S406:第二网络设备向目标基站发送Handover Request;
S408:目标基站向第二网络设备反馈Handover Request ACK;
Handover Request ACK是目标基站对第二网络设备所发送的Handover Request的肯定应答。
S410: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Relocation Request ACK;
和第一网络设备发送Relocation Request对应,第二网络设备也是通过核心网接口将Relocation Request ACK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Handpver Required ACK是第二网络设备对第一网络设备所发送的Relocation request的肯定应答。
S412:第一网络设备向基站发送切换指令Handover Command。
Handover Command作为对第一网络设备所发送的Handover Required的应当,指示基站将终端切换到目标基站下。
根据上述介绍可知,基站发送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ired给第一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会根据自己与第二网络设备间核心网接口的情况向基站反馈不同的响应消息:如果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有状态正常的核心网接口,则第一网络设备向基站反馈的是切换指令作为响应消息,如果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不存在状态正常的核心网接口,则第一网络设备向基站反馈的是切换准备失败消息作为响应消息。对于基站而言,其也会根据所接收到的响应消息的不同控制终端以不同的方式接入到目标基站下。
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RRC Connection Release消息,并在其中携带终端接入目标基站是的频点。终端接收到该RRC连接释放消息之后,将会根据该频点到目标基站下执行Random access procedure。
在上述示例当中,介绍了本基站为eNB基站,目标基站为NG-RAN中的基站,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为MME,第二网络设备为AMF。在本实施例的其他一些示例当中,本基站可以为NG-RAN中的基站(例如ng-eNB),目标基站为eNB基站,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为AMF,第二网络设备为MME。在图5和图6当中,分别示出了第一网络设备为AMF,第二网络设备为MME时通信系统当中N26接口不正常,和N26接口正常的示意图。
在上述示例当中,核心网接口均为N26接口,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核心网接口除了可以是N26接口,也可以是其他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移动管理方法,在终端需要切换到目标基站下时,基站可以对向第一网络设备试探性地发起切换请求,让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自己与第二网络设备间核心网接口的情况决定是否接受该切换请求。通过这种方案,虽然基站不能预先知晓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核心网接口的情况,但基站通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切换请求进行试探,从而将判断过程转移给知晓核心网接口的第一网络设备,由第一网络设备决定是否通过去切换请求将终端切换到目标基站下,进而无须人工对基站进行配置。同时,也使得基站对终端移动性的管理更契合网络状况,在基站的试探性切换请求得到肯定应答的情况下,有利于减少终端迁移到目标基站下的时延以及维护终端业务的连续性,提升终端侧用户的通信体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将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继续对前述终端移动管理方法进行介绍,请参见图7示出的流程图:
S702:基站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Handover Required。
假定基站是eNB基站,则第一网络设备是MME,eNB基站与MME之间有S1接口,所以,eNB基站可以通过S1接口向MME发送Handover Required,请求将当前接入本基站的一个终端切换至目标基站下,而目标基站与本基站属于不同代的移动通信系统,例如,目标基站可能是NG-RAN中的ng-eNB基站,当然在本实施例其他的一些示例当中,当本基站是eNB基站时,目标基站也可gNB基站。在目标基站为NG-RAN中的基站时,第二网络设备为AMF,在AMF与NG-RAN中的基站之间,设置有N2接口。
S704:基站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核心网接口的情况的不同,基站可能会接收到不同的响应消息。例如,如果MME与AMF间支持N26接口,且N26接口当前不存在故障,则MME将会在与AMF进行交互之后向eNB基站反馈切换指令;如果MME与AMF间不支持N26接口,或者MME与AMF间的N26接口当前状态不正常,则MME将会直接向eNB基站发送切换准备失败消息Handover Preparation Failure。
S706:基站判断接收到的响应消息是否是切换指令。
基站接收到响应消息之后,可以判断响应消息是否是切换指令,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进入S708,否则进入S710。
可以理解的是,基站接收到响应消息之后,也可以判断响应消息是否是切换准备失败消息,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进入S710,否则进入S708。这种判断方式与第一种判断方式的效果一致。
S708:基站控制终端通过切换的方式接入到目标基站。
如果经过判断,eNB基站确定MME向自己发送了切换指令作为切换请求的响应消息,则eNB基站可以根据切换指令控制终端通过切换方式接入到ng-eNB基站下。
S710:基站控制终端通过重定向的方式接入到目标基站。
如果经过判断,eNB基站确定MME向自己发送了切换准备失败消息作为切换请求的响应消息,则eNB基站可以根据切换准备失败消息确定MME与AMF之间当前不存在状态正常的N26接口,这可能是因为MME与对应AMF之间本来就不支持N26接口,也有可能是因为MME与AMF之间的N26接口故障了,因此eNB基站可以控制终端通过重定向的方式接入到ng-eNB基站。
在上述示例当中,第一网络设备是MME,第二网络设备是AMF,但在本实施例的其他一些示例当中,第一网络设备可能是AMF,第二网络设备则是MME。不过,即便是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对调,终端移动管理方法也是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基站从第一网络设备处接收到的是切换准备失败消息,基站还可以对该失败,也即切换请求所对应的失败进行标记,将本次切换的失败类型标记为无需故障处理的失败。因为在相关技术中,当基站向MME或者AMF发送切换请求,但没能成功完成终端的切换,则说明MME与AMF间的N26接口故障了,会对终端接入目标基站的过程造成影响,导致终端不能切换到目标基站下。但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移动管理方案,即便是基站从MME或者AMF处接收到了表征本次切换失败的消息,但这并不会阻止终端接入目标基站,因为终端还可以通过重定向的方式接入到目标基站。而基站原本想MME或者AMF发送的切换请求也本来就是试探性的请求,因此,这种切换失败并不需要故障处理。通过基站对切换失败的标记,可以避免后续过程中花费处理资源来进行不必要的故障处理,有利于节约处理资源,优化资源配置。
在本实施例的另外一些示例当中,当基站接收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之后,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响应消息对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核心网接口的状态进行记录,在后续过程中基于该记录结果进行网络运维管理。例如,如果记录结果表征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当前不存在状态正常的核心网接口,则基站在后续过程中确定有其他终端需要从本基站迁移到目标基站下,则基站可以直接控制需要移动的终端通过重定向连接至目标基站,而不必再进行试探。对应的,如果记录结果表征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当前存在状态正常的核心网接口,则若后续过程中有其他终端需要迁移到目标基站,则本基站可以直接控制需要移动的终端通过切换流程连接至目标基站。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基站还可以设置惩罚机制:
例如,如果本基站是eNB基站,目标基站为NG-RAN中的基站,第一网络设备为MME,自然,第二网络设备为AMF。因为eNB基站与MME之间的接口为S1接口。若在T1时间内本基站的S1接口连续M1次接收到切换准备失败消息,则在T2时长内限制本基站发起到目标基站的切换请求。也即,如果在时长为T1的时间内,本基站连续发起的M1次切换请求都失败了,则在时长为T2的时间内,本基站将不再发起到目标基站的切换请求。若在T2时间内本基站的S1接口连续释放M2次,则在T3时长内限制本基站发起到目标基站的切换请求,或者,直接标记核心网接口N26接口的状态不可用,后续不再发起到目标基站的切换请求。
又例如,如果本基站是NG-RAN中的基站,目标基站为eNB基站,第一网络设备为AMF,自然,第二网络设备为MME。因为NG-RAN中的基站与AMF之间的接口为N2接口。若在T1时间内本基站的N2接口连续M1次接收到切换准备失败消息,则在T2时长内限制本基站发起到目标基站的切换请求。也即,如果在时长为T1的时间内,本基站连续发起的M1次切换请求都失败了,则在时长为T2的时间内,本基站将不再发起到目标基站的切换请求。若在T2时间内本基站的N2接口连续释放M2次,则在T3时长内限制本基站发起到目标基站的切换请求,或者,直接标记核心网接口N26接口的状态不可用,后续不再发起到目标基站的切换请求。
惩罚机制是基站通过记录切换流程的失败以减少相同流程继续失败而设置的时间T惩罚,自惩罚开始,在定时时长为T的定时器超时前,基站不能再次发起相同的处理流程。只有定时器超时后才会再次发起切换流程。
eNB1发起gNB1的尝试性切换流程,中间经过MME1和AMF1,但是流程失败,失败原因是MME1和AMF1间不支持N26接口,因此eNB1发起的切换流程将会失败。eNB1记录此失败流程,并设置eNB1到MME1和gNB1的惩罚定时器T1(短定时器),开始惩罚:
在T1(短定时器)超时前,如果eNB1确定当前需要发起到gNB1的切换流程,但因为定时器尚未超时,因此,eNB1不发起到MME1和gNB1的切换流程。
在T1(短定时器)超时后,如果eNB1确定当前需要发起到gNB1的切换流程,但因为定时器已经超时,因此,eNB1发起到MME1和gNB1的切换流程。
切换流程有以下两种结果:
■切换流程成功,eNB1标记MME1到gNB1切换路径的N26接口正常。
■切换流程继续失败,eNB1标记MME1到gNB1切换路径的N26接口异常。eNB1启动T2(长定时器)惩罚,只有T2(长定时器)超时后才会继续发起eNB1到MME1和gNB1的切换流程。如果T2定时器连续N次超时,则eNB标记N26接口故障,后续不再触发切换流程。
同理,eNB1还可以标记其他MME和gNB1的切换失败记录,从而更加精确控制移动成功率。eNB1可以记录MME1和gNB1,是因为MME1是和eNB1有直接关系网元,之间存在S1接口。gNB1可以记录是因为gNB1存在和eNB1的邻接关系,后台可以配置相关数据。因此eNB1可以记录MME和gNB的关联数据,AMF1没有直接关联,信息记录不到。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本基站为eNB基站,目标基站是NG-RAN中的基站,当本基站向第一网络设备MME发送了试探性的切换请求之后,如果MME与AMF之间当前没有状态正常的N26接口,则MME将会向本基站发送切换准备失败请求,在本基站接收到切换准备失败请求之后,如果待迁移的终端有触发了VOLTE语音业务,但当前确定的目标基站并不支持VONR(Voice Over NR,基于新无线的语音业务),即5G高清语音业务,则本基站可以将该终端的语音业务迁移至支持N26接口的网元,或者通过SRVCC(Single Radio Voice CallContinuity,单射频语音呼叫连续性)流程实现该语音业务。
在本实施例的其他一些示例当中,无线侧和核心网还可以统一约定标准消息原因值(Cause)值,标记试探性失败流程处理,这样双向都能针对性地进行保护处理。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终端移动管理方法,不仅能够使基站通过试探性流程实时了解到第一网络设备侧核心网接口的情况,从而根据实际的网络情况选择终端迁移到目标基站的移动策略,避免在可以采用切换流程时采用重定向流程造成的终端侧体验不佳的问题。另一方面,因为基站在根据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确定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核心网接口的情况后采取了很多优化处理方式,能够显著减少通信系统的资源浪费。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可以存储有一个或多个可供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编译并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在本实施例中,该存储介质可以存储有第一终端移动管理程序和第二终端移动管理程序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第一终端移动管理程序可供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实现前述实施例介绍的任意一种终端移动管理方法基站侧的流程。而第二终端移动管理程序可供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实现前述实施例介绍的任意一种终端移动管理方法第一网络设备侧的流程。
另外,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如图8所示:基站80包括第一处理器81、第一存储器82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处理器81与第一存储器82的第一通信总线83,其中第一存储器82可以为前述存储有第一终端移动管理程序的存储介质。第一处理器81可以读取第一终端移动管理程序,进行编译并执行实现前述实施例中介绍的终端移动管理方法中基站侧的流程:
在确定终端需要移动至目标基站时,第一处理器81向与本基站80连接的第一网络设备发起切换请求,目标基站与本基站80属于不同代的移动通信系统;
若第一网络设备针对切换请求发送的响应消息为切换准备失败消息,第一处理器81则确定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当前不存在状态正常的核心网接口,第二网络设备为与目标基站通信连接的网络设备;
随后,第一处理器81控制终端通过重定向连接至目标基站。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第一处理器81向与本基站80连接的第一网络设备发起切换请求之后,若第一网络设备针对切换请求发送的响应消息为切换指令,则第一处理器81控制终端通过切换流程连接至目标基站。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若第一网络设备针对切换请求发送的响应消息为切换准备失败消息,第一处理器81还会将本次切换的失败类型标记为无需故障处理的失败。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第一处理器81向与本基站80连接第一网络设备发起切换请求之后,还会根据第一网络设备针对切换请求所发送的响应消息对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核心网接口的状态进行记录,然后根据记录结果进行运维管理。
例如,若记录结果表征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当前不存在状态正常的核心网接口,则第一处理器81直接控制需要移动的终端通过重定向连接至目标基站;若记录结果表征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当前存在状态正常的核心网接口,则第一处理器81直接控制需要移动的终端通过切换流程连接至目标基站。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MME,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AMF,本基站80可以为eNB,目标基站可以为NG-RAN中的基站,核心网接口为N26接口。
在本实施例的另外一些示例中,第一网络设备为AMF,第二网络设备为MME,本基站80为NG-RAN中的基站,目标基站为eNB,核心网接口为N26接口。
第一处理器81根据记录结果进行运维管理时,若在T1时间内本基站80的S1接口或N2接口连续M1次接收到切换准备失败消息,则第一处理器81在T2时长内限制本基站80发起到目标基站的切换请求;若在T2时间内本基站80的S1接口或N2接口连续释放M2次,则第一处理器81在T3时长内限制本基站80发起到目标基站的切换请求。
在一种示例中,本基站80为eNB,目标基站为NG-RAN中的基站;第一处理器81确定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当前不存在状态正常的核心网接口之后,若终端触发VOLTE语音业务,但目标基站不支持5G高清语音业务,则第一处理器81将该终端的语音业务迁移至支持N26接口的网元,或者通过单射频语音呼叫连续性SRVCC流程实现语音业务。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如图9所示:网络设备90包括第二处理器91、第二存储器92以及用于连接第二处理器91与第二存储器92的第二通信总线93,其中第二存储器92可以为前述存储有第二终端移动管理程序的存储介质。第二处理器91可以读取第二终端移动管理程序,进行编译并执行实现前述实施例中介绍的终端移动管理方法中第一网络设备侧的流程:
第二处理器91接收与自身通信连接的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若自身与第二网络设备间当前不存在状态正常的核心网接口,则第二处理器91向基站发送切换准备失败消息作为对切换请求的响应消息,第二网络设备为与目标基站通信连接的网络设备。
该网络设备90可以是MME,可以是AMF。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当中可以包括前述基站80与网络设备90,该网络设备90可以为第一网络设备,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该网络设备当中,还可以包括多个终端、其他基站与第二网络设备。该通信系统可以实现前述实施例中介绍的终端移动管理方法,至于实现终端移动管理方法的细节,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网络设备以及通信系统,可以使基站通过试探性流程实时了解到第一网络设备侧核心网接口的情况,从而根据实际的网络情况选择终端迁移到目标基站的移动策略,避免在可以采用切换流程时采用重定向流程造成的终端侧体验不佳的问题。另一方面,对于连续多次切换失败的情况,提出了惩罚机制。针对语音业务,可以根据N26接口的状态,将语音业务迁移到支持N26接口的网元,或者2G、3G的网元,保证语音业务不中断。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所以,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终端移动管理方法,包括:
在确定终端需要移动至目标基站时,向与本基站连接的第一网络设备发起切换请求,所述目标基站与本基站属于不同代的移动通信系统;
若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针对所述切换请求发送的响应消息为切换准备失败消息,则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当前不存在状态正常的核心网接口,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与目标基站通信连接的网络设备;
控制所述终端通过重定向连接至所述目标基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移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与本基站连接的第一网络设备发起切换请求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针对所述切换请求发送的响应消息为切换指令,则控制所述终端通过切换流程连接至所述目标基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移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针对所述切换请求发送的响应消息为切换准备失败消息,所述终端移动管理方法还包括:
将本次切换的失败类型标记为无需故障处理的失败。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移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与本基站连接第一网络设备发起切换请求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针对所述切换请求所发送的响应消息对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间核心网接口的状态进行记录;
根据记录结果进行运维管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移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记录结果进行运维管理包括:
若所述记录结果表征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间当前不存在状态正常的核心网接口,则直接控制需要移动的终端通过重定向连接至所述目标基站;
若所述记录结果表征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间当前存在状态正常的核心网接口,则直接控制需要移动的终端通过切换流程连接至所述目标基站。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移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移动管理实体MME,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本基站为eNB,所述目标基站为下一代演进无线接入网络NG-RAN中的基站,所述核心网接口为N26接口;或,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AMF,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MME,本基站为NG-RAN中的基站,所述目标基站为eNB,所述核心网接口为N26接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移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记录结果进行运维管理包括:
若在T1时间内本基站的S1接口或N2接口连续M1次接收到切换准备失败消息,则在T2时长内限制本基站发起到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请求;
若在T2时间内本基站的S1接口或N2接口连续释放M2次,则在T3时长内限制本基站发起到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请求,或者,直接标记所述核心网接口状态不可用,后续不再发起到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请求。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移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基站为eNB,所述目标基站为NG-RAN中的基站;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间当前不存在状态正常的核心网接口之后,若所述终端触发VOLTE语音业务,但所述目标基站不支持基于新无线的语音业务VONR,则将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迁移至支持N26接口的网元,或者通过单射频语音呼叫连续性SRVCC流程实现所述语音业务。
9.一种终端移动管理方法,包括:
接收与自身通信连接的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
若自身与第二网络设备间当前不存在状态正常的核心网接口,则向所述基站发送切换准备失败消息作为对所述切换请求的响应消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与所述目标基站通信连接的网络设备。
10.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一存储器及第一通信总线;
所述第一通信总线用于实现第一处理器和第一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移动管理方法的步骤。
11.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第二处理器、第二存储器及第二通信总线;
所述第二通信总线用于实现第二处理器和第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移动管理方法的步骤。
12.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以及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设备。
13.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第一终端移动管理程序和第二终端移动管理程序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终端移动管理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移动管理方法的步骤;所述第二终端移动管理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移动管理方法的步骤。
CN201910551566.6A 2019-06-24 2019-06-24 终端移动管理方法、基站、网络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1353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1566.6A CN112135306A (zh) 2019-06-24 2019-06-24 终端移动管理方法、基站、网络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PCT/CN2020/095141 WO2020259278A1 (zh) 2019-06-24 2020-06-09 终端移动管理方法、基站、网络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1566.6A CN112135306A (zh) 2019-06-24 2019-06-24 终端移动管理方法、基站、网络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5306A true CN112135306A (zh) 2020-12-25

Family

ID=73849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51566.6A Pending CN112135306A (zh) 2019-06-24 2019-06-24 终端移动管理方法、基站、网络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35306A (zh)
WO (1) WO202025927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3252A (zh) * 2021-07-08 2021-10-22 四川创智联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a和nsa小区nr网络的转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94309B1 (ko) * 2014-03-12 2020-12-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를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4114065A1 (en) * 2017-01-09 2023-01-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interworking betwee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3252A (zh) * 2021-07-08 2021-10-22 四川创智联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a和nsa小区nr网络的转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59278A1 (zh) 2020-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45567B (zh) 小区条件更新方法及用户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345312A1 (en) User mobility method and device
JP6551588B2 (ja) 基地局、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122408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ting user plane path re-establishment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KR101295483B1 (ko) 패킷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WO2021008478A1 (zh) 信息上报方法及对应的用户设备
US9408108B2 (en) Control unit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load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18205965A1 (zh) 小区切换方法、终端、基站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10868739B (zh)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用户设备以及切换命令生成方法
US20220279403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1489270B (zh) X2接口切换的预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1706668B2 (en) Signalling improvement in conditional handover
CN102685785B (zh) 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建立的方法和设备
EP2536217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network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2135306A (zh) 终端移动管理方法、基站、网络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US20230164648A1 (e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link failure reporting
WO2020168913A1 (zh) 切换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5835318A (zh) 切换信息报告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CN112333716B (zh) 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WO2024056026A1 (zh) 移动信息报告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CN116321205A (zh) 无线链路配置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介质
CN118019154A (zh)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WO2024013587A1 (en) Managing central unit failure
CN1984465B (zh) 一种对切换过程进行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KR20210150982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조건부 핸드오버 동작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