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32393A - 充电站量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充电站量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32393A
CN112132393A CN202010847936.3A CN202010847936A CN112132393A CN 112132393 A CN112132393 A CN 112132393A CN 202010847936 A CN202010847936 A CN 202010847936A CN 112132393 A CN112132393 A CN 1121323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station
index
value
charging
represe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479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欣儿
杜进桥
宋奎铮
申凯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132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23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information or by user interaction, e.g.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s [SCADA] or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monito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7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i.e. smartgrids as interface for battery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30/00Systems supporting specific end-user applications in the sector of transportation
    • Y04S30/10Systems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 Y04S30/12Remote or cooperative charg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充电站量化系统,该系统包括充电站监控设备、管理平台;充电站监控设备与管理平台通信连接;其中,充电站监控设备,用于监控充电站的运行情况、采集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运行数据,以及将运行数据发送至管理平台;管理平台,用于根据预设的量化规则,对运行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得到充电站的综合量化值。在本充电站量化系统中,通过充电站监控设备完成对充电站的全面监控,通过管理平台分析监控设备发送的运行数据,实现对充电站各电力设备及总体的量化评估,最终得到充电站的综合量化值,在未来对充电站进行规划建设时提供了一种准确的依据。

Description

充电站量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电站量化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全球能源紧缺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世界背景下,电动汽车得到大力发展,数量逐年增多。充电站作为与电动汽车相配套的重要服务设施,其规划建设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发展。
充电站中充电设施大规模接入电网,将给电网带来负荷冲击,并对电网的电能质量、网络损耗、设备利用率等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为更好的规划建设充电站,需要根据充电站运行状态具体参数指导充电站的规划建设方向。
因此,如何为充电站的规划建设方向提供一种准确的依据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充电站量化系统。
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站量化系统,该系统包括:充电站监控设备、管理平台;充电站监控设备与管理平台通信连接;
充电站监控设备,用于监控充电站的运行情况、采集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运行数据,以及将运行数据发送至管理平台;
管理平台,用于根据预设的量化规则,对运行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得到充电站的综合量化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充电站监控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充电桩和充电网并网点;
各充电桩,用于监控自身的运行情况、采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能数据,和将电能数据发送至管理平台;
充电网并网点,用于监控充电站的总体运行情况、采集充电站的负荷数据,和将负荷数据发送至管理平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运行数据至少包括电能值、运营资源值、电网量化值和充电服务量化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管理平台包括权值模块、分析模块、量化模块;
权值模块,用于设定分析模块中各单元以及各单元包括的各指标的权值;
分析模块,用于对充电站从不同单元进行性能分析,得到不同单元的分析结果;
量化模块,用于将不同单元的分析结果与各单元的权值进行综合量化,得到充电站的综合量化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分析模块至少包括技术性分析单元、经济性分析单元、规范性分析单元、电能质量分析单元、系统二次分析单元;
技术性分析单元,用于从充电站的物理构建参数维度对充电站进行分析;
经济性分析单元,用于从充电站的综合收益维度对充电站进行分析;
规范性分析单元,用于分析充电站是否符合充电站的构建标准;
电能质量分析单元,用于从充电站的运行参数维度对充电站进行分析;
系统二次分析单元,用于从充电站的复用维度对充电站进行分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充电站的物理构建参数至少包括供电电压等级指标、供电半径指标、无功补偿指标、线路选型指标、配变选型指标、接入方式指标和供电方式指标;各指标由各指标对应的额定值与实际值量化得到;
供电电压等级指标,用于表征充电站接入配电网的供电电压等级值;
供电半径指标,用于表征充电站的供电线路长度值;
无功补偿指标,用于表征充电站的充换电设施的功率值;
线路选型指标,用于表征充电站的线路负载率值;
配变选型指标,用于表征充电站的配变负载率值;
接入方式指标,用于表征充电站的充换电设备的负荷范围对应接入方式对应的量化值;
供电方式指标,用于表征充电站的供电回路类型对应的量化值;供电回路类型至少包括单回路供电和双回路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充电站的综合收益参数至少包括净现值指标、内部收益率指标和投资回收期指标;各指标由各指标对应的额定值与实际值量化得到;
净现值指标,用于表征充电站的运行投入与支出关系的量化值;
内部收益率指标,用于表征充电站的内部收益值与基准收益值关系的量化值;
投资回收期指标,用于表征充电站的投资回收期与期望回收期关系的量化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充电站的规范性参数至少包括规范性指标;
规范性指标,用于表征充电站是否符合充电站的构建标准的量化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充电站的运行参数至少包括谐波指标、电压偏差指标、电压不平衡度指标和直流分量指标;
谐波指标,用于表征充电站的运行谐波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的量化值;
电压偏差指标,用于表征充电站的公共连接点电压偏差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的量化值;
电压不平衡度指标,用于表征充电站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不平衡度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的量化值;
直流分量指标,用于表征充电站向电网注入的直流分量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的量化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充电站的复用参数至少包括电能量化指标、系统保护指标和系统通信指标;
电能量化指标,用于表征充电站的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方式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的量化值;
系统保护指标,用于表征充电站的系统保护装置的安装方式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的量化值;
系统通信指标,用于表征充电站的通信方式对应的量化值;通信方式至少包括无线专网、电力线载波、无线公网和无通信。
上述充电站量化系统包括充电站监控设备、管理平台;充电站监控设备与管理平台通信连接;其中,充电站监控设备,用于监控充电站的运行情况、采集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运行数据,以及将运行数据发送至管理平台;管理平台,用于根据预设的量化规则,对运行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得到充电站的综合量化值。在本充电站量化系统中,通过充电站监控设备完成对充电站的全面监控,通过管理平台分析监控设备发送的运行数据,实现对充电站各电力设备及总体的量化评估,最终得到充电站的综合量化值,在未来对充电站进行规划建设时提供了一种准确的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充电站量化系统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充电站量化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充电站量化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充电站量化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充电站量化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充电站量化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充电站量化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充电站量化系统,其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其中,充电站监控设备01与管理平台02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充电站监控设备01包括至少一个充电桩11和充电网并网点12;管理平台02至少包括权值模块21、分析模块22、量化模块23。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具体地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上述图1所示,图1为一种充电站量化系统的系统架构图,该充电站量化系统包括充电站监控设备01、管理平台02;充电站监控设备01与所述管理平台02通信连接;充电站监控设备01,用于监控充电站的运行情况、采集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运行数据,以及将运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管理平台;管理平台02,用于根据预设的量化规则,对运行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得到充电站的综合量化值。
其中,充电站监控设备可以为充电桩,也可以为充电网并网点,还可以为充电站中的任意一个可进行通信的电力设备;运行数据可以为充电桩在运行时产生的电能数据,也可以是充电网并网点监测到的充电桩负荷数据,还可以是任意一个电力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物理数据,可选地,运行数据至少包括电能值、运营资源值、电网量化值和充电服务量化值。预设的量化规则指的是从不同单元对运行数据进行分析量化,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单元设定对应的权值,基于权值与不同单元运行数据的量化值,对充电站进行综合量化;不同单元至少包括技术性单元、经济性单元、规范性单元、电能质量单元、系统二次单元以及节能优化单元,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充电站监控设备通过监控自身或者充电站的运行情况,可以实时采集监控过程中产生的设备本身或者充电站的运行数据,也可以定时采集监控过程中产生的设备本身或者充电站的运行数据,然后将该运行数据发送至管理平台,充电站监控设备可以通过有线网络向管理平台发送数据,也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向管理平台发送数据,示例地,充电站监控设备可以通过WIFI、蓝牙、射频信号等通信方式向管理平台发送数据。管理平台通过相应的方式接收充电站监控设备发送的数据,并从对该运行数据进行分析量化,得到充电站的综合量化值,以上述同样的例子说明,技术性单元对应的权值为0.3,量化值为80;经济性单元对应的权值为0.2,量化值为70;规范性单元对应的权值为0.1,量化值为90;电能质量单元对应的权值为0.1,量化值为80;系统二次单元对应的权值为0.2,量化值为100;节能优化单元对应的权值为0.1,量化值为90;则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充电站的综合量化值为84,本实施例不以此为限。
可选地,管理平台得到充电站的综合量化值之后,可以向用户展示该综合量化值,具体地,充电站量化系统可以通过展示界面向用户展示综合量化值、运行数据、权值数据等,本实施例不以此为限。
为本实施例中,充电站量化系统包括充电站监控设备、管理平台;充电站监控设备与管理平台通信连接;充电站监控设备用于监控充电站的运行情况、采集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运行数据,以及将运行数据发送至管理平台;管理平台用于根据预设的量化规则,对运行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得到充电站的综合量化值。本实施例,通过充电站监控设备完成对充电站的全面监控,通过管理平台分析监控设备发送的运行数据,根据预设的量化规则,实现对充电站各电力设备及总体的量化评估,最终得到充电站的综合量化值,在未来对充电站进行规划建设时提供了一种准确的依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上述图1所示,充电站监控设备01若要实现对充电站的全面监控,则需包括至少一个充电桩11和充电网并网点12;
各充电桩11,用于监控自身的运行情况、采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能数据,和将电能数据发送至管理平台02;充电网并网点12,用于监控充电站的总体运行情况、采集充电站的负荷数据,和将负荷数据发送至所述管理平台02。
在本实施中,各充电桩实现的功能为给用电设备进行输出供电;当充电桩在进行输出供电时,认为其处于运行状态,此时,充电桩可以实时,或定时的采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运行数据,直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发送至管理平台,该运行数据可以为充电桩运行过程中的电能数据、电压数据和输出供电产生的费用数据等,示例地,充电桩在运行过程中采集到的数据可以包括一段时间内电压数据为380V、一段时间内的产生的供电费用为150元等。充电网并网点实现的功能是对整个充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具体充电网并网点可以采集到的运行数据包括充电站整体的电能负荷数据、充电站整体的运营费用数据等,其中电能负荷数据包括充电站的所有输出供电负荷数据,例如,包括充电站整体灯光负荷数据,该灯光负荷数据可以为一段时间内的负荷数据为100KW,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由于充电站监控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充电桩和充电网并网点,各设备完成对应部分的运行数据监控,可将运行数据发送至管理平台,从而实现了对充电站的整体运行情况的全面监控。
在一个实施例中,管理平台02具体实现对充电桩监控设备发送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量化,请参见上述图1所示,管理平台02包括权值模块21、分析模块22、量化模块23;
权值模块21,用于设定分析模块中各单元以及各单元包括的各指标的权值;分析模块22,用于对充电站从不同单元进行性能分析,得到不同单元的分析结果;量化模块23,用于将不同单元的分析结果与各单元的权值进行综合量化,得到充电站的综合量化值。
在本实施中,管理平台对接收到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量化,根据预设的量化规则,需要从预先设定的不同单元对运行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充电站的实际情况,通过权值模块对不同单元设定对应的权值,通过分析模块对不同单元的运行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再通过量化模块将各单元对应的权值和量化值进行综合量化,得到充电桩的综合量化值。其中,权值模块在对各单元进行设定权值后,还可以接收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输入的对权值调整数值。示例地,不同单元可以包括技术性单元、经济性单元、规范性单元、电能质量单元和系统二次单元;权值模块设定各单元对应的权值,为技术性单元对应的权值为0.3,经济性单元对应的权值为0.2,规范性单元对应的权值为0.2,电能质量单元对应的权值为0.2,系统二次单元对应的权值为0.1;分析模块根据不同单元对运行数据分析,得到各单元量化值为技术性单元对应量化值为80;经济性单元对应量化值为70;规范性单元对应的量化值为90;电能质量单元对应的量化值为80;系统二次单元对应的量化值为100;量化模块则根据分析模块得到的各单元量化值和权值模块得到的各单元对应的权值,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充电站的综合量化值为82,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管理平台由三个模块组成,分别负责实现不同的功能,其中权值模块根据实际情况对各单元进行不同权值,分析模块对各单元进行量化分析,综合模块根据各单元对应的权值和量化值进行综合量化,使得综合量化值更切近实际情况,更能满足用户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析模块22需要从不同单元对充电站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如图2所示,分析模块22至少包括技术性分析单元221、经济性分析单元222、规范性分析单元223、电能质量分析单元224、系统二次分析单元225;
技术性分析单元221,用于从充电站的物理构建参数维度对充电站进行分析;经济性分析单元222,用于从充电站的综合收益维度对充电站进行分析;规范性分析单元223,用于分析充电站是否符合充电站的构建标准;电能质量分析单元224,用于从充电站的运行参数维度对充电站进行分析;系统二次分析单元225,用于从充电站的复用维度对充电站进行分析。
其中,物理构建参数可以包括充电站的供电电压、线路长度、线路选型等参数,技术性分析单元是从上述充电站的物理构建参数方面进行分析,得到技术性单元的量化结果;综合收益可以包括充电站的投资回收期、净现值等参数,经济性分析单元从上述充电站的综合收益、运营方面进行分析,得到经济性单元的量化结果;规范性分析指的是根据电网构建标准,从充电站的构建是否符合标准方面进行分析;运行参数可以包括充电站的运行谐波、电压偏差等参数,电能质量分析单元从上述充电站的运行参数维度进行分析,得到电能质量单元的量化结果;复用维度可以包括充电站的系统保护装置、通信方式等参数,系统二次分析单元从充电站的恢复性方面进行分析,得到系统二次单元的量化结果。
在本实施中,分析模块可以从以上不同单元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模块可以根据不同单元的划分,首先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类,从而完成对各单元的数据的量化分析。示例地,分析模块接收到的数据可以为供电电压等级指标、供电半径指标、投资回收期指标等;其中,供电电压等级指标、供电半径指标可以分类到技术性单元中;投资回收期指标可以分类到经济性单元中;通过对各个指标进行分类分析量化,可以得到技术性单元的量化值和经济性单元的量化值,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由于分析模块可以根据设定的不同单元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对各单元的数据分别进行分析量化,进而得到各单元对应的量化值,使得各单元量化值更为准确。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从技术性分析单元221的维度对充电站运行数据进行分析时,如图3所示,上述充电站的物理构建参数至少包括供电电压等级指标2211、供电半径指标2212、无功补偿指标2213、线路选型指标2214、配变选型指标2215、接入方式指标2216和供电方式指标2217;各指标由各指标对应的额定值与实际值量化得到;
供电电压等级指标2211,用于表征充电站接入配电网的供电电压等级值;供电半径指标2212,用于表征充电站的供电线路长度值;无功补偿指标2213,用于表征充电站的充换电设施的功率值;线路选型指标2214,用于表征充电站的线路负载率值;配变选型指标2215,用于表征充电站的配变负载率值;接入方式指标2216,用于表征充电站的充换电设备的负荷范围对应接入方式对应的量化值;供电方式指标2217,用于表征充电站的供电回路类型对应的量化值;供电回路类型至少包括单回路供电和双回路供电。
在本实施中,技术性分析单元可以根据各指标的计算方式得到各技术性指标的量化值,优选的,各技术性指标具有各自对应的权值,在进行单元量化时,可以根据各技术性指标对应的权值和对应的量化值得到单元量化值。
具体地,供电电压等级指标可以根据对不同等级的供电电压进行具体分析量化得到,示例地,若供电电压为220V,实际测得的充电站负荷为x时,其中,x的单位为kw,供电电压等级指标的量化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643723070000091
若供电电压为380V,测得的充电站负荷为x时,供电电压等级指标的量化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643723070000092
若供电电压为10kV,测得的充电站负荷为x时,供电电压等级指标的量化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643723070000093
供电半径指标可以根据充电站的供电线路长度值进行分析量化得到,示例地,若供电电压为220V/380V,x为实际供电线路长度时,其中x的单位为km,实际供电半径的量化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643723070000101
若供电电压为10kV,x为实际供电线路长度时,实际供电半径的量化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643723070000102
无功补偿指标可以根据充电站的充换电设施的功率值进行分析量化得到,示例地,若x充电站的功率因数时,实际无功补偿量化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643723070000103
线路选型指标可以根据充电站的线路负载率值分析量化得到,示例地,若x充电站的线路负载率时,实际线路选型量化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643723070000104
配变选型指标可以根据充电站的配变负载率值分析量化得到,示例地,若x充电站的配变负载率时,实际配变选型量化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643723070000105
接入方式指标可以根据充电站的充换电设备的负荷范围对应接入方式分析量化得到,示例地,若x充电站设备负荷时,实际接入方式量化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643723070000106
供电方式指标可以根据充电站的供电回路类型分析量化得到,供电回路类型至少包括单回路供电和双回路供电,示例地,实际供电方式量化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643723070000111
在本实施例中,示例地,若技术性分析单元接收到的数据包括,在额定供电电压为380V时,实际测得的充电站负荷为130kw、供电半径为0.45km、无功补偿值为0.98、线路负载率为0.8、配变负载率为0.7、充电站的设备符合为100以及该充电站的供电方式为双回路供电,根据上述每个指标对应的计算方式,可以得到供电电压等级指标的量化值为40、供电半径指标量化值为30、无功补偿指标的量化值为80、线路选型指标的量化值100、配变选型指标的量化值为100、接入方式指标的量化值为100和供电方式指标的量化值为100,对各指标进行权值设定,例如,分别对各指标权值设定为0.1、0.2、0.1、0.2、0.1、0.1、0.2,结合各指标对应的量化值和权值,计算得到该技术性分析单元的量化结果为78。
本实施例中,由于技术性分析单元包括不同种类的技术性指标,从不同种类的技术性指标对该单元进行单元量化分析,使得用户可以直观的得到充电站的技术性量化值,也使得充电站综合量化分析的结果更加针对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从经济性分析单元222的维度对充电站进行分析时,如图4所示,上述充电站的综合收益参数至少包括净现值指标2221、内部收益率指标2222和投资回收期指标2223;各指标由各指标对应的额定值与实际值量化得到;
净现值指标2221,用于表征充电站的运行投入与支出关系的量化值;内部收益率指标2222,用于表征充电站的内部收益值与基准收益值关系的量化值;投资回收期指标2223,用于表征充电站的投资回收期与期望回收期关系的量化值。
在本实施中,经济性分析单元可以根据各指标的计算方式得到各经济性指标的量化值,优选的,各经济性指标具有各自对应的权值,在进行单元量化时,可以根据各经济性指标对应的权值和对应的量化值得到单元量化值。
具体地,净现值指标可以根据充电站的运行投入与支出关系分析量化得到,示例地,若充电站的实际净现评估值为x时,实际净现值对应的量化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643723070000121
内部收益率指标可以根据充电站的内部收益值与基准收益值关系分析量化得到,示例地,若充电站的基准收益率为ic,充电站的实际内部收益为x,则内部收益率对应的量化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643723070000122
投资回收期指标可以根据充电站的投资回收期与期望回收期关系分析量化得到,示例地,若充电站的期望回收期为Ts,充电站的实际投资回收期为x,则投资回收期对应的量化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643723070000123
在本实施例中,示例地,若经济性分析单元接收到的数据包括,实际净现值为80、内部收益率为0.7、投资回收期为5d,根据上述每个指标对应的计算方式,可以得到净现值指标的量化值为100,额定内部收益率ic为0.6,内部收益率指标的量化值为100,期望回收期Ts为5d,投资回收期指标的量化值为100,对各指标进行权值设定,例如,分别对各指标权值设定为0.4、0.3、0.3,结合各指标对应的量化值和权值,加权计算得到该经济性分析单元的量化结果为100。
本实施例中,由于经济性分析单元包括不同种类的经济性指标,从不同种类的经济性指标对该单元进行单元量化分析,可以使用户直观的获取经济性单元的量化结果,使得单元分析的结果更加准确,同时也使得充电站的综合量化结果更具有针对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从规范性分析单元223的维度对充电站进行分析时,如图5所示,上述充电站的规范性参数至少包括规范性指标2231;规范性指标2231,用于表征充电站是否符合充电站的构建标准的量化值。
在本实施中,规范性分析单元根据规范性指标的分析量化值得到单元量化值,规范性指标指的是判断充电站的构建是否符合电网构建标准。
具体地,实际充电站构建要求是否符合规范性指标的标准要求,可以通过“是”或“否”进行判断,则规范性指标对应的量化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643723070000131
在本实施例中,示例地,若规范性分析单元经过分析得到该充电站构建符合标准要求,则规范性指标的量化值为100,该规范性分析单元的量化结果为100。
本实施例中,由于对充电站进行规范性分析,从而使得充电站的构建达到充电站构建标准的要求,也为未来构建充电站提供了可靠的指标之一。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从电能质量分析单元224的维度对充电站进行分析时,如图6所示,上述充电站的运行参数至少包括谐波指标2241、电压偏差指标2242、电压不平衡度指标2243和直流分量指标2244;
谐波指标2241,用于表征充电站的运行谐波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的量化值;电压偏差指标2242,用于表征充电站的公共连接点电压偏差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的量化值;电压不平衡度指标2243,用于表征充电站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不平衡度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的量化值;直流分量指标2244,用于表征充电站向电网注入的直流分量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的量化值。
在本实施中,电能质量分析单元可以根据各指标的计算方式得到各电能质量指标的量化值,优选的,各电能质量指标具有各自对应的权值,在进行单元量化时,可以根据各电能质量指标对应的权值和对应的量化值得到单元量化值。
具体地,谐波指标可以根据充电站的运行谐波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分析量化得到,示例地,可以通过“是”或“否”对充电站的运行谐波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进行判断,则谐波指标对应的量化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643723070000141
电压偏差指标可以根据充电站的公共连接点电压偏差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分析量化得到,示例地,同样可以通过“是”或“否”对充电站的公共连接点电压偏差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进行判断,则电压偏差指标对应的量化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643723070000142
电压不平衡度指标可以根据充电站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不平衡度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分析量化得到,示例地,同样可以通过“是”或“否”对充电站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不平衡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进行判断,则电压不平衡度指标对应的量化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643723070000143
直流分量指标可以根据充电站向电网注入的直流分量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分析量化得到,示例地,同样可以通过“是”或“否”对充电站的向电网注入的直流分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进行判断,则直流分量指标对应的量化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643723070000144
在本实施例中,示例地,若电能质量分析单元分析到的结果为,实际谐波指标、电压偏差指标、电压不平衡度指标、直流分量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根据上述每个指标对应的计算方式,则谐波指标的量化值、电压偏差指标的量化值、电压不平衡度指标的量化值、直流分量指标的量化值均为100,对各指标进行权值设定,例如,分别对各指标权值设定为0.2、0.3、0.3、0.2,结合各指标对应的量化值和权值,加权计算得到该电能质量分析单元的量化结果为100。
本实施例中,由于电能质量单元包括不同的电能质量指标,从不同的电能质量指标进行分析,使得单元分析的结果更加准确,用户可以更加直观的获取充电站电能质量方面的量化结果,为充电站的未来规划提供了一种可靠的依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从系统二次分析单元225的维度对充电站进行分析时,如图7所示,上述充电站的复用参数至少包括电能量化指标2251、系统保护指标2252和系统通信指标2253;
电能量化指标2251,用于表征充电站的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方式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的量化值;系统保护指标2252,用于表征充电站的系统保护装置的安装方式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的量化值;系统通信指标2253,用于表征充电站的通信方式对应的量化值;通信方式至少包括无线专网、电力线载波、无线公网和无通信。
在本实施中,系统二次分析单元可以根据各指标的计算方式得到各指标的量化值,优选的,各电能质量指标具有各自对应的权值,在进行单元量化时,可以根据各指标对应的权值和对应的量化值得到单元量化值。
具体地,电能量化指标可以根据充电站的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方式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分析量化得到,示例地,同样可以通过“是”或“否”对充电站的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方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进行判断,则电能量化指标对应的量化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643723070000151
系统保护指标可以根据充电站的系统保护装置的安装方式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分析量化得到,示例地,同样可以通过“是”或“否”对充电站的系统保护装置的安装方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进行判断,则系统保护指标对应的量化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643723070000152
系统通信指标可以根据充电站的通信方式分析量化得到,通信方式至少包括无线专网、电力线载波、无线公网和无通信,示例地,设定各通信方式不同的量化值,根据实际充电站的通信方式,得到系统通信指标的对应量化值,具体为:
Figure BDA0002643723070000161
其中,可以设定通过无线专网进行通信对应的量化值为1、通过电力线载波进行通信对应的量化值为2、通过无线公网进行通信对应的量化值为3、无通信对应的量化值为4,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示例地,若系统二次分析单元分析到的结果为,能计量装置的安装方式、系统保护装置的安装方式均符合标准安装要求,充电站的通信方式为电力线载波通信,根据上述每个指标对应的计算方式,则电能量化指标的量化值、系统保护指标的量化值均为100,系统通信指标的量化值为80,对各指标进行权值设定,例如,分别对各指标权值设定为0.3、0.4、0.3,结合各指标对应的量化值和权值,加权计算得到该系统二次分析单元的量化结果为94。
本实施例中,由于系统二次分析单元包括不同种类的指标,从不同指标对该单元进行量化分析,使得单元分析的结果更加准确,同时也使得用户可以直观的获取到系统二次的量化分析结果,在未来构建充电站是可作为一种可靠的依据。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充电站量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充电站监控设备、管理平台;所述充电站监控设备与所述管理平台通信连接;
所述充电站监控设备,用于监控所述充电站的运行情况、采集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运行数据,以及将所述运行数据发送至所述管理平台;
所述管理平台,用于根据预设的量化规则,对所述运行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得到所述充电站的综合量化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站监控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充电桩和充电网并网点;
各所述充电桩,用于监控自身的运行情况、采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能数据,和将所述电能数据发送至所述管理平台;
所述充电网并网点,用于监控所述充电站的总体运行情况、采集充电站的负荷数据,和将所述负荷数据发送至所述管理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数据至少包括电能值、运营资源值、电网量化值和充电服务量化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平台包括权值模块、分析模块、量化模块;
所述权值模块,用于设定所述分析模块中各单元以及各所述单元包括的各指标的权值;
所述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充电站从不同单元进行性能分析,得到所述不同单元的分析结果;
所述量化模块,用于将所述不同单元的分析结果与所述各单元的权值进行综合量化,得到所述充电站的综合量化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至少包括技术性分析单元、经济性分析单元、规范性分析单元、电能质量分析单元、系统二次分析单元;
所述技术性分析单元,用于从所述充电站的物理构建参数维度对所述充电站进行分析;
所述经济性分析单元,用于从所述充电站的综合收益维度对所述充电站进行分析;
所述规范性分析单元,用于分析所述充电站是否符合充电站的构建标准;
所述电能质量分析单元,用于从所述充电站的运行参数维度对所述充电站进行分析;
所述系统二次分析单元,用于从所述充电站的复用维度对所述充电站进行分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站的物理构建参数至少包括供电电压等级指标、供电半径指标、无功补偿指标、线路选型指标、配变选型指标、接入方式指标和供电方式指标;各所述指标由各所述指标对应的额定值与实际值量化得到;
所述供电电压等级指标,用于表征所述充电站接入配电网的供电电压等级值;
所述供电半径指标,用于表征所述充电站的供电线路长度值;
所述无功补偿指标,用于表征所述充电站的充换电设施的功率值;
所述线路选型指标,用于表征所述充电站的线路负载率值;
所述配变选型指标,用于表征所述充电站的配变负载率值;
所述接入方式指标,用于表征所述充电站的充换电设备的负荷范围对应接入方式对应的量化值;
所述供电方式指标,用于表征所述充电站的供电回路类型对应的量化值;所述供电回路类型至少包括单回路供电和双回路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站的综合收益参数至少包括净现值指标、内部收益率指标和投资回收期指标;各所述指标由各所述指标对应的额定值与实际值量化得到;
所述净现值指标,用于表征所述充电站的运行投入与支出关系的量化值;
所述内部收益率指标,用于表征所述充电站的内部收益值与基准收益值关系的量化值;
所述投资回收期指标,用于表征所述充电站的投资回收期与期望回收期关系的量化值。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站的规范性参数至少包括规范性指标;
所述规范性指标,用于表征所述充电站是否符合充电站的构建标准的量化值。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站的运行参数至少包括谐波指标、电压偏差指标、电压不平衡度指标和直流分量指标;
所述谐波指标,用于表征所述充电站的运行谐波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的量化值;
所述电压偏差指标,用于表征所述充电站的公共连接点电压偏差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的量化值;
所述电压不平衡度指标,用于表征所述充电站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不平衡度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的量化值;
所述直流分量指标,用于表征所述充电站向电网注入的直流分量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的量化值。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站的复用参数至少包括电能量化指标、系统保护指标和系统通信指标;
所述电能量化指标,用于表征所述充电站的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方式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的量化值;
所述系统保护指标,用于表征所述充电站的系统保护装置的安装方式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的量化值;
所述系统通信指标,用于表征所述充电站的通信方式对应的量化值;所述通信方式至少包括无线专网、电力线载波、无线公网和无通信。
CN202010847936.3A 2019-11-25 2020-08-21 充电站量化系统 Pending CN1121323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50784X 2019-11-25
CN201922050784 2019-11-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2393A true CN112132393A (zh) 2020-12-25

Family

ID=74040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47936.3A Pending CN112132393A (zh) 2019-11-25 2020-08-21 充电站量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32393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17058A (zh) * 2017-05-23 2017-09-01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电能质量监控系统
CN109034559A (zh) * 2018-07-06 2018-12-18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充电站配电规划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9544006A (zh) * 2018-11-23 2019-03-29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评价电动汽车充电站经济效益的方法
CN109598421A (zh) * 2018-11-20 2019-04-09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充电站运营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636167A (zh) * 2018-12-05 2019-04-16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配电网的评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17058A (zh) * 2017-05-23 2017-09-01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电能质量监控系统
CN109034559A (zh) * 2018-07-06 2018-12-18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充电站配电规划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9598421A (zh) * 2018-11-20 2019-04-09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充电站运营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544006A (zh) * 2018-11-23 2019-03-29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评价电动汽车充电站经济效益的方法
CN109636167A (zh) * 2018-12-05 2019-04-16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配电网的评价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230122165A (ko) 충전 관리 시스템의 충전과 에너지공급 최적화 방법및 장치
CN102394496B (zh) 一种分布式发电系统和微电网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
CN103576096A (zh)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剩余电量的实时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1738585A (zh) 一种判定蓄电池容量与健康度的方法及系统
CN102904343B (zh) 基于分布式多智能体的状态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3886518A (zh) 一种基于监测点电能质量数据挖掘的电压暂降预警方法
CN112700144B (zh) 变电站运行状态风险评估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KR101493355B1 (ko) 에너지 저장 장치의 soc 보정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soc 보정 시스템
CN110826228B (zh) 一种地区电网运行品质极限评估方法
CN112288293A (zh) 一种大型充电站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
CN111582338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行状态评估方法和系统
CN117787664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企业管理平台
CN112418638A (zh) 站用直流电源系统运维风险的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
CN114757467A (zh) 一种省级区域双碳综合分析评估系统
CN115765135A (zh) 一种智能ups储能系统
CN116923168B (zh) 基于变电站联网的充电桩电能调度系统及其调度方法
CN114448348A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运行数据采集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
CN108183515B (zh) 一种无需增容的电动车充电监控系统
CN102095953A (zh) 一种蓄电池充电机性能在线检测方法
CN112132393A (zh) 充电站量化系统
CN115689361A (zh) 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牵引供电能力态势感知系统及方法
CN105487014A (zh) 一种锂电池容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0972067B (zh) 基于云平台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管理系统
Wang et al.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adaptability of 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 and power business
Stötzer et al. Concept and potential of electric vehicle fleet management for ancillary service provi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