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30737B - 电子装置、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30737B
CN112130737B CN202011061039.6A CN202011061039A CN112130737B CN 112130737 B CN112130737 B CN 112130737B CN 202011061039 A CN202011061039 A CN 202011061039A CN 112130737 B CN112130737 B CN 1121307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flexible display
signal
display screen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6103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30737A (zh
Inventor
陈占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6103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307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30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07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307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07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电子装置包括壳体、柔性显示屏和传感器组件;柔性显示屏连接壳体;柔性显示屏能够选择性的处于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柔性显示屏在处于展开状态下的显示面积大于在处于收卷状态下的显示面积;传感器组件设置在壳体上;传感器组件用于在物体靠近时输出接近信号以及在被按压时输出按压信号以控制柔性显示屏在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如此,传感器组件能在物体靠近时输出接近信号,以及在被按压时输出按压信号,电子装置能够根据传感器组输出的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控制柔性显示屏在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使得柔性显示屏能够切换成不同的形态。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装置、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机等电子装置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在相关技术中,在电子装置上装配柔性屏作为显示屏成为了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利用柔性屏可弯折的特性,使柔性屏在电子装置上可以存在不同的形态,以在不同形态下柔性屏具有不同尺寸的显示效果。因此,如何控制柔性屏切换成不同形态,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包括壳体、柔性显示屏和传感器组件;所述柔性显示屏连接所述壳体;所述柔性显示屏能够选择性的处于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所述柔性显示屏在处于所述展开状态下的显示面积大于在处于所述收卷状态下的显示面积;所述传感器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传感器组件用于在物体靠近时输出接近信号以及在被按压时输出按压信号以控制所述柔性显示屏在所述收卷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用于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壳体、连接所述壳体的柔性显示屏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传感器组件,所述柔性显示屏能够选择性的处于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所述柔性显示屏在处于所述展开状态下的显示面积大于在处于所述收卷状态下的显示面积,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传感器组件输出的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根据所述接近信号和所述按压信号控制所述柔性显示屏在所述收卷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上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控制方法。
上述电子装置、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中,传感器组件能在物体靠近时输出接近信号,以及在被按压时输出按压信号,电子装置能够根据传感器组件输出的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控制柔性显示屏在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这样,通过传感器组件输出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来对柔性显示屏的状态进行控制,使得柔性显示屏能够切换成不同的形态。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在柔性显示屏处于收卷状态下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在柔性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下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多个传感器组件所组成的阵列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多个传感器组件排布在壳体背面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多个传感器组件排布在壳体背面的另一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再一流程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子装置100、壳体10、柔性显示屏20、传感器组件30、超声波传感单元31、压力传感单元32、处理器40、电路板50、连接件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在相关技术中,手机等电子装置上装配的柔性屏可以有不同的形态,以在不同的形态下具有不同的显示效果,例如具有不同尺寸的显示画面,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相关技术中用来控制切换柔性屏的不同形态的手段,通常包括实体按键、压力传感器、电容屏触控等方式,但是这些方式容易存在用户误触导致柔性屏在非用户主观导向的情况下切换形态,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降低了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1-3,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装置100。电子装置100包括壳体10、柔性显示屏20和传感器组件30。柔性显示屏20连接壳体10。柔性显示屏20能够选择性的处于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柔性显示屏20在处于展开状态下的显示面积大于在处于收卷状态下的显示面积。传感器组件30设置在壳体10上。传感器组件30用于在物体靠近时输出接近信号以及在被按压时输出按压信号以控制柔性显示屏20在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上述电子装置100中,传感器组件30能在物体靠近时输出接近信号,以及在被按压时输出按压信号,电子装置100能够根据传感器组件30输出的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控制柔性显示屏20在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这样,通过传感器组件30输出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来对柔性显示屏20的状态进行控制,以使得柔性显示屏20能够切换成不同的形态。
具体地,电子装置100可以包括处理器40,处理器40用于获取传感器组件30输出的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其中,接近信号用于向处理器40反馈物体是否向传感器组件30靠近以及反馈物体的类型,例如,传感器组件30可通过发射超声波来检测物体是否接近并且能够根据反射回来的接近信号来判断接近的物体是否为人的手指或者其它预设预设物体,例如皮革等。按压信号用于向处理器40反馈传感器组件30是否受到物体的按压。当传感器组件30感测到物体接近并感测到物体的按压时,可以同时输出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处理器40可以根据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判断物体的接近并按压的这一动作是否为用户操作。例如,当用户将电子装置100放置在背包中,因走动导致背包振动,传感器组件30被包内其它物品按压,此时,处理器40可根据接近信号确定物体不是人的手指或者其它的预设物体,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传感器组件30输出了按压信号,处理器40也不会控制柔性显示屏20在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从而可以有效地起到防误触的作用。
请参阅图2和图3,图2为柔性显示屏20在收卷状态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柔性显示屏20在展开状态的平面示意图。用户可以通过手指靠近并按压传感器组件30,使得传感器组件30输出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以使柔性显示屏20在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具体地,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用户手指靠近并按压传感器组件30后,传感器组件30输出一个接近信号,并持续输出按压信号,以控制柔性显示屏20在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当用户手指离开传感器组件30不再按压后,控制柔性显示屏20停止在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的切换。也可以在用户手指靠近并按压一次传感器组件30后,传感器组件30输出一个接近信号和一个按压信号,从而控制柔性显示屏20在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传感器组件30可以设置在壳体10的表面,以在物体靠近传感器组件30时,传感器组件30能够准确地感测物体的靠近并输出接近信号,以及准确地感测物体的的按压并输出按压信号,从而处理器40可以根据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控制柔性显示屏20在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柔性显示屏20在收卷状态时的显示面积为柔性显示屏20的最小显示面积,在柔性显示屏20的显示面积大于最小显示面积的情况下,柔性显示屏20都处于展开状态。其中,显示面积指柔性显示屏20在收卷状态或者展开状态下,柔性显示屏20能够正常显示内容的面积。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柔性显示屏20处于收卷状态,其只有较小的面积用于显示,其它的部分收卷在壳体10内,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在收卷状态下,柔性显示屏20也可以是全部收纳在壳体10内,其显示面积为零或者柔性显示屏20的一部分可以透过壳体10进行显示,具体在此不作限制。
可以理解,电子装置1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等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
电子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电机(图未示),电机用于通过正转和反转以驱动柔性显示屏20在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请参阅图2和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0包括处理器40,处理器40连接传感器组件30,处理器40用于根据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控制柔性显示屏20在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如此,处理器40可以根据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的控制稳定可靠,能够有效地控制柔性显示屏20在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请参阅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传感器组件30包括超声波传感单元31和压力传感单元32,超声波传感单元31用于在物体靠近时输出接近信号,压力传感单元32用于在传感器组件30被按压时输出按压信号。
如此,可以通过超声波传感单元31输出的接近信号和压力传感单元32输出的按压信号,控制柔性显示屏20在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具体地,超声波传感单元31通过多普勒效应以感测物体的接近,从而输出接近信号。压力传感单元32通过物体的按压以产生电信号,从而输出按压信号。
超声波传感单元31可以为超声波传感器,压力传感单元32可以为压力传感器,传感器组件30可以为集成有超声波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传感组件。其中,压力传感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压阻式压力传感器、陶瓷压力传感器、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等,本申请实施方式所采用的是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40还用于确定接近信号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以及在接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控制柔性显示屏20在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如此,可以通过设定预设条件,使得接近信号在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处理器40根据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控制柔性显示屏20在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从而使得处理器40的控制更加可靠。
具体地,可以通过对预设条件的设定,使得接近信号满足物体为手指或者皮革等材质时,接近信号才满足预设条件。例如,传感器组件30包括超声波传感单元31,超声波传感单元31在感测不同材质、尺寸的物体的接近时可以输出不同的接近信号,其原理是根据超声波对不同物体具有不同的穿透性,因此超声波传感单元31可以根据不同物体反射的超声波的量而输出不同的接近信号,从而可以通过设定预设条件,以在接近信号满足物体为手指或者皮革时,处理器40根据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控制柔性显示屏20在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接近信号用于感测物体的接近,也用于检测物体的类型,当物体为手指或者皮革时,接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处理器40可以进行后续步骤,即根据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控制性显示屏在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从而可以避免因其它物体误触传感器组件30而使得柔性显示屏20在非用户主观控制下而进行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的切换,从而实现防误触的功能,可以提升电子装置100控制柔性显示屏20的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的切换的稳定性,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1和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传感器组件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传感器组件30间隔排布。
如此,可以根据多个传感器组件30输出的多个接近信号和多个按压信号,以更可靠地控制柔性显示屏20在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具体地,电子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电路板50,多个传感器组件30间隔排布在电路板50上,电路板50电连接传感器组件30,电路板50可以为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或者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刚性电路板)。
电子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连接件60,连接件60用于电连接柔性电路板50和处理器40,连接件60用于将多个传感器组件30输出的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传输至处理器40,其中,连接件60也可以为柔性电路板50。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0包括处理器40,处理器40用于在多个传感器组件30沿第一顺序依次输出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的情况下,控制柔性显示屏20从收卷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处理器40还用于在多个传感器组件30沿第二顺序依次输出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的情况下,控制柔性显示屏20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收卷状态,第一顺序不同于第二顺序。
如此,用户可以通过第一顺序或者第二顺序按压传感器组件30,从而控制柔性显示屏20从收卷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或者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收卷状态,以使用户通过不同的手势操作获得不同的控制效果。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个传感器组件30沿同一条直线M间隔排布,第一顺序与第二顺序相反。
如此,用户可以在沿同一直线M排布的多个传感器组件30上,根据相反的第一顺序和第二顺序按压传感器组件30,从而控制控制柔性显示屏20在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需要指出的是,多个传感器组件30沿同一直线M排布,指多个传感器组件30的几何中心沿同一直线M排布。
具体地,请参阅图1,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多个传感器组件30沿直线M的第一方向a依次被按压的顺序为第一顺序,多个传感器组件30沿第二方向b依次被按压的顺序为第二顺序,第一方向a和第二方向b分别为直线M的正反方向,用户可以按照第一顺序依次按压传感器组件30,以使多个传感器组件30沿第一方向a依次输出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从而使得处理器40根据多个传感器组件30依次输出的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控制柔性显示屏20从收卷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用户还可以按照第二顺序依次按压传感器组件30,以使多个传感器组件30沿第二方向b依次输出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从而使得处理器40根据多个传感器组件30依次输出的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控制柔性显示屏20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收卷状态。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顺序和第二顺序也可以互换,也即是说,第一顺序可以是沿第二方向b依次按压多个传感器组件30,第二顺序可以是沿第一方向a依次按压多个传感器组件30,具体在此不作限制。
可以理解,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用户沿第一顺序或者第二顺序依次按压传感器组件30,指用户沿第一顺序或第二顺序按压并滑动手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0包括背面和连接背面的侧面,传感器组件30设置在背面或侧面。
如此,传感器组件30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置在壳体10的多个位置,以方便用户的使用,提升用户体验。
具体地,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多个传感器组件30可沿电子装置100的纵向方向间隔排布在壳体10的侧面,这样,在用户以不同的方向滑动手指时,多个传感器组件30依次输出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例如,在用户向上滑动手指时,多个传感器组件30自下而上依次输出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从而可控制柔性显示屏20从收卷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当用户反向向下滑动手指时,多个传感器组件30自上而下依次输出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从而可控制柔性显示屏20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收卷状态。
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多个传感器组件30可沿电子装置100的纵向方向间隔排布在壳体10的背面,这样,在用户以不同的方向滑动手指时,多个传感器组件30依次输出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例如,在用户向上滑动手指时,多个传感器组件30自下而上依次输出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从而可控制柔性显示屏20从收卷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当用户反向向下滑动手指时,多个传感器组件30自上而下依次输出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从而可控制柔性显示屏20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收卷状态。
可以理解,请参阅图6,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多个传感器组件30可沿电子装置100的横向方向间隔排布在壳体10的背面,这样,在用户以不同的方向滑动手指时,多个传感器组件30依次输出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例如,在用户向左滑动手指时,多个传感器组件30自右向左依次输出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从而可控制柔性显示屏20从收卷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当用户反向向右滑动手指时,多个传感器组件30自左向右依次输出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从而可控制柔性显示屏20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收卷状态。
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多个传感器组件30还可以沿电子装置100的纵向和横向方向之外的其它方向排布在壳体10的侧面或者背面。例如,多个传感器组件30也可沿同一个圆周的周向间隔设置在壳体10上,在用户逆时针滑动手指时,多个传感器组件30依次输出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从而可控制柔性显示屏20从收卷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在用户顺时针滑动手指时,多个传感器组件30依次输出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从而可控制柔性显示屏20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收卷状态。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多个传感器组件30可以为其它排布方式,对第一顺序和第二顺序也可以有其它定义,只需第一顺序和第二顺序不同,以使得处理器40获取用户根据第一顺序按压传感器组件30和根据第二顺序按压传感器组件30所输出的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后,可以判断出用户的操作手势,从而根据用户操作手势判断用户的操作目的,进而根据用户的操作目的控制柔性显示屏20在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传感器组件30也可沿同一个圆周的周向间隔设置在壳体10上,第一顺序可为圆周的逆时针方向,第二顺序可为圆周的顺时针方向,具体在此不作限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4,传感器组件30的长度L为2.6mm,宽度W为1.4mm,五个传感器组件30沿宽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设置在柔性电路板50上,相邻两个传感器组件30之间的间隔距离D为5mm。
如此,能够保证多个传感器组件30能够组成长度足够的阵列,以有效地获取用户手指的操作手势,并且在保证多个传感器组件30所组成的阵列的灵敏度的同时,还可以减少所设置的传感器组件30的数量,避免设置过多传感器组件30而导致传感器组件30所组成的阵列的灵敏度过高致使频繁被误触,同时还能降低成本。
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传感器组件30也可以有其它尺寸参数,并且多个传感器组件30也可以有其它的阵列排布方式,在此不多加赘述。
请参阅图1、图2和图7,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控制方法用于电子装置100,电子装置100包括壳体10、连接壳体10的柔性显示屏20以及设置在壳体10上的传感器组件30,柔性显示屏20能够选择性的处于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柔性显示屏20在处于展开状态下的显示面积大于在处于收卷状态下的显示面积,控制方法包括:
S10,获取传感器组件30输出的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
S20,根据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控制柔性显示屏20在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上述控制方法中,传感器组件30能在物体靠近时输出接近信号,以及在被按压时输出按压信号,电子装置100能够根据传感器组件30输出的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控制柔性显示屏20在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这样,通过传感器组件30输出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来对柔性显示屏20的状态进行控制,以使得柔性显示屏20能够切换成不同的形态。
请参阅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20包括:
S21,确定接近信号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S22,在接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控制柔性显示屏20在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如此,可以通过设定预设条件,使得接近信号在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处理器40根据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控制柔性显示屏20在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从而使得处理器40的控制更加可靠。
请参阅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接近信号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柔性显示屏20保持初始状态。如此,可以有效避免其它物体误触传感器组件30而导致柔性显示屏20在非用户主观控制下进行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的切换。
具体地,初始状态可以为传感器组件30在输出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前一刻的状态。可以理解,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如何确定接近信号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已在上文中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此不作重复阐述。
请参阅图4、图9和图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传感器组件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传感器组件30间隔排布,步骤S20包括:
S23,在多个传感器组件30沿第一顺序依次输出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的情况下,控制柔性显示屏20从收卷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
S24,在多个传感器组件30沿第二顺序依次输出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的情况下,控制柔性显示屏20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收卷状态;
其中,第一顺序不同于第二顺序。
如此,用户可以通过第一顺序或者第二顺序按压传感器组件30,从而控制柔性显示屏20从收卷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或者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收卷状态,以使用户通过不同的手势操作获得不同的控制效果。
具体地,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顺序和第二顺序的具体形式以及控制方式在上文中已进行详细阐述,在此不作重复阐述。
请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100,电子装置100包括存储器(图未示)和处理器40,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指令被处理器40执行时,使得处理器40执行以上任一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
上述电子装置100中,传感器组件30能在物体靠近时输出接近信号,以及在被按压时输出按压信号,电子装置100能够根据传感器组件30输出的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控制柔性显示屏20在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这样,通过传感器组件30输出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来对柔性显示屏20的状态进行控制,以使得柔性显示屏20能够切换成不同的形态。
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0执行时,实现以上任一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
例如: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40执行以完成以下步骤的控制方法:
S10,获取传感器组件30输出的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
S20,根据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控制柔性显示屏20在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最后,尽管上文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连接所述壳体的柔性显示屏,所述柔性显示屏能够选择性的处于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所述柔性显示屏在处于所述展开状态下的显示面积大于在处于所述收卷状态下的显示面积;
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用于在物体靠近时输出接近信号以及在被按压时输出按压信号以控制所述柔性显示屏在所述收卷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在多个所述传感器组件沿第一顺序依次输出所述接近信号和所述按压信号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柔性显示屏从所述收卷状态切换至所述展开状态;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多个所述传感器组件沿第二顺序依次输出所述接近信号和所述按压信号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柔性显示屏从所述展开状态切换至所述收卷状态,所述第一顺序不同于所述第二顺序;
多个所述传感器组件沿同一条直线间隔排布,所述第一顺序与所述第二顺序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传感器组件,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接近信号和所述按压信号控制所述柔性显示屏在所述收卷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所述接近信号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以及在所述接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接近信号和所述按压信号控制所述柔性显示屏在所述收卷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传感器组件间隔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背面和连接所述背面的侧面,所述传感器组件设置在所述背面和/或所述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超声波传感单元和压力传感单元,所述超声波传感单元用于在所述物体靠近时输出所述接近信号,所述压力传感单元用于在所述传感器组件被按压时输出所述按压信号。
7.一种控制方法,用于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壳体、连接所述壳体的柔性显示屏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传感器组件,所述柔性显示屏能够选择性的处于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所述柔性显示屏在处于所述展开状态下的显示面积大于在处于所述收卷状态下的显示面积,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传感器组件输出的接近信号和按压信号;
根据所述接近信号和所述按压信号控制所述柔性显示屏在所述收卷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传感器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传感器组件间隔排布,所述根据所述接近信号和所述按压信号控制所述柔性显示屏在所述收卷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包括:
在多个所述传感器组件沿第一顺序依次输出所述接近信号和所述按压信号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柔性显示屏从所述收卷状态切换至所述展开状态;
在多个所述传感器组件沿第二顺序依次输出所述接近信号和所述按压信号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柔性显示屏从所述展开状态切换至所述收卷状态,所述第一顺序不同于所述第二顺序;
多个所述传感器组件沿同一条直线间隔排布,所述第一顺序与所述第二顺序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接近信号和所述按压信号控制所述柔性显示屏在所述收卷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包括:
确定所述接近信号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在所述接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接近信号和所述按压信号控制所述柔性显示屏在所述收卷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近信号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柔性显示屏保持初始状态。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7-9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11.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7-9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CN202011061039.6A 2020-09-30 2020-09-30 电子装置、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1307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1039.6A CN112130737B (zh) 2020-09-30 2020-09-30 电子装置、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1039.6A CN112130737B (zh) 2020-09-30 2020-09-30 电子装置、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0737A CN112130737A (zh) 2020-12-25
CN112130737B true CN112130737B (zh) 2022-09-02

Family

ID=73843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61039.6A Active CN112130737B (zh) 2020-09-30 2020-09-30 电子装置、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3073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9086A (zh) * 2010-11-23 2012-05-3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提供操作界面的系统
CN105260071A (zh) * 2015-10-20 2016-01-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7153371A (zh) * 2017-06-30 2017-09-12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及其操控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94060A (ja) * 2010-10-28 2012-05-17 Sharp Corp 電子装置
TW201443765A (zh) * 2013-05-02 2014-11-16 Wintek Corp 觸控式電子裝置
TWI599912B (zh) * 2013-09-26 2017-09-2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防誤觸之方法與裝置
CN105208193A (zh) * 2015-08-17 2015-12-3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按键的装置和方法
CN108877532B (zh) * 2018-07-16 2023-11-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CN109298791B (zh) * 2018-10-24 2022-03-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210986160U (zh) * 2019-11-25 2020-07-10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一种手机唤醒锁屏结构
CN111708506B (zh) * 2020-06-09 2022-11-22 上海卷视科技有限公司 卷轴式显示屏的显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9086A (zh) * 2010-11-23 2012-05-3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提供操作界面的系统
CN105260071A (zh) * 2015-10-20 2016-01-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7153371A (zh) * 2017-06-30 2017-09-12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及其操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0737A (zh) 2020-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62446B2 (en) Proximity edge sensing
US10452166B2 (en) Touch devic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fingerprint detection on touch device
US9733760B2 (en) In-cell touch type display device, touch circuit, display driver, and in-cell touch type display device driving method
US9110545B2 (e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103034378B (zh) 电容感测电路、方法和具有导电接触表面的系统
US9785344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touch detecting method thereof
US20180307365A1 (en) Coordinate detection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US20100123678A1 (en) Touch input device and method of acquiring contact location and intensity of force using the same
KR20100054275A (ko) 터치입력장치, 이를 이용한 휴대기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8733249B (zh) 手持式电子装置、触控侦测器及其触控侦测方法
KR20110022727A (ko) 전자 디바이스를 위한 단면 전기 용량 힘 센서
EP3057235A1 (en) Touch sensor
JP2005084982A (ja) 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US20140267139A1 (en) Touch Sensitive Surface with False Touch Protection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9300289B2 (en) Switch device
US10534468B2 (en) Force sensing using touch sensors
CN112130737B (zh) 电子装置、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9714037B (zh) 压力按键传感器、按压检测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090062190A (ko) 촉감 입출력 장치 및 이것의 구동방법
JP2007157371A (ja) 静電容量型デジタル式タッチパネル
CN107247921B (zh) 一种感应方法及装置
JP2008041484A (ja) 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スイッチ装置
CN108415632B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按钮
CN108628485B (zh) 具触控功能的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8227985B (zh) 具有无实体按键边框的行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