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30369B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30369B
CN112130369B CN202011053839.3A CN202011053839A CN112130369B CN 112130369 B CN112130369 B CN 112130369B CN 202011053839 A CN202011053839 A CN 202011053839A CN 112130369 B CN112130369 B CN 1121303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electrode
substrate
alignment mark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538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30369A (zh
Inventor
邓卓
吴薇
吴昊
沈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5383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303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30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03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303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03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6Lenses, e.g. microlenses or Fresnel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和金属层;还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包括对位标记和透镜层,对位标记位于金属层,且透镜层位于对位标记远离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用于放大对位标记。本发明利用透镜层放大对位标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位标记占用边框面积较大的问题,从而满足显示面板窄边框的设计。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由液晶显示面板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Display,LCD)等平面显示装置因具有高画质、省电、机身薄、无辐射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视、个人数字助理、数字相机、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成为显示装置中的主流。
但是当前显示装置的制作过程中,由于盖板贴合显示面板时需对准显示面板显示区的中心,通常需在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增设对位标记,由于对位标记需要达到0.5mm*0.5mm大小,极大占用非显示区边框空间,与现有显示装置窄边框的设计理念相违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利用透镜层放大对位标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位标记占用边框面积较大的问题,使显示面板符合窄边框设计要求。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和金属层;
还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对位标记和透镜层,所述对位标记位于所述金属层,且所述透镜层位于所述对位标记远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用于放大所述对位标记。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上述任意一种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包括金属层;还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包括对位标记和透镜层,对位标记位于金属层,且透镜层位于对位标记远离金属层的一侧,用于放大对位标记。本发明利用透镜层放大对位标记,进而对位标记可以设置的相对小一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位标记占用边框面积较大的问题,从而满足显示面板窄边框的设计。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N-N’向的剖面图;
图3是图1中Q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T-T’向一种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M-M’向一种剖面图;
图8为图6中E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6中M-M’向又一种剖面图;
图10为图6中M-M’向又一种剖面图;
图11为图9中R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图6中M-M’向又一种剖面图;
图13为图12中透明电极的一种俯视图;
图14为图12中透明电极的又一种俯视图;
图15为图6中M-M’向又一种剖面图;
图16为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现有技术中的曲面显示面板,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图1是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N-N’向的剖面图,图3是图1中Q的局部放大图。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100,显示装置100包括相对设置盖板01和显示面板02,显示面板02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021和阵列基板022,所述显示面板02还包括显示区AA、围绕所述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BB,非显示区BB包括遮光层B2和围绕所述遮光层B2的留白区B1;
阵列基板022的金属层M靠近彩膜基板021的一侧包括对位标记03;由于为了防止显示面板静电问题,需在显示面板02非显示区BB的外边缘位置处设置留白区,用于释放静电,同时为了实现显示面板02窄边框设计,沿所述留白区B1指向所述遮光层B2的方向X上留白区B1的宽度较小,即沿所述留白区B1指向所述遮光层B2的方向X上,留白区B1的宽度d1小于遮光层B2的宽度d2。可选的,对位标记03的尺寸为0.5mm*0.5mm。同时由于对位标记03的宽度d3大于留白区B1的宽度d1,导致留白区B1所对应的位置处无法设置对位标记03,进而将对位标记03设置在遮光层B2对应的位置处,会导致增大显示装置100的边框,与窄边框设计理念相违背。其中,图1中仅示意出圆形显示装置100,但是本发明对显示装置100的形状不做具体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同时对位标记03位于阵列基板022的金属层M上,金属层M可以与数据线、晶体管的源漏极同层设置,与晶体管的栅极同层设置,或者与触控走线同层设置。即金属层M可以为阵列基板022上任意的金属层,本发明对对位标记03的具体位置膜层不做具体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关于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实施例,下文将详述。
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图4和图5所示,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T-T’向一种剖面图。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2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第一基板1包括第一衬底基板10和金属层11,第二基板2包括第二衬底基板20;还包括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BB;非显示区BB包括对位标记mark和透镜层3,对位标记mark位于金属层11,且透镜层3位于对位标记mark远离第一衬底基板10的一侧,用于放大对位标记mark。
其中,对位标记mark位于金属层11。对位标记mark可以与金属层11同层同材料制程,由于金属层的材料一般为金属材质,而金属4容易刻蚀,进而利用金属刻蚀对位标记mark比较清晰可见,有利于提高对位精度。并且对位标记mark与金属层同一制程形成,有利于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进一步,第一基板1包括多层金属层,对位标记mark具体位于哪一层金属层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在对位标记mark靠近显示面板200的出光面的一侧设有透镜层3,透镜层3相当于放大对位标记mark膜层。同时本申请对透镜层3的放大倍数不做具体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透镜层3可以将对位标记mark进行放大,进而本发明提供的对位标记mark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设置的小一些,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对位标记mark面积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进而可以降低对位标记mark所占据的空间,进一步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200窄边框设计。其中,图4仅示意出圆形显示面板中对位标记mark,本申请对显示面板的形状不做具体要求,可以为圆形、方形或者异型的显示面板,以及图4中仅示意出对位标记mark在第一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形状为“十字”,本申请对对位标记mark在第一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形状不做具体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置,可以为圆形、方形、多边形或者异型。可选的,对位标记mark的面积可以小于50um*50um。
继续结合图6至图8所示,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M-M’向一种剖面图,图8为图6中E的局部放大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中第二基板2包括遮光层21,遮光层21在第一基板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对位标记mark在第一基板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无交叠。
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图1至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由于对位标记03需要CCD镜头背光抓取,遮光层B1包括开口区04,对位标记03在彩膜基板02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开口区04内,那么,在显示装置100加装背光源后,开口区04容易引起漏光等问题。结合图6至图8本申请中的定位标记mark在第一基板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遮光层21在第一基板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无交叠,进而本申请无需在遮光层21的位置处设置开口区,用于为CCD镜头提供需要,可以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开口区04容易引起漏光等问题。
继续结合图6至图8所示,可选的,非显示区BB包括遮光层B2和围绕遮光层B2的留白区B1。遮光区B2包括遮光层21,且位于留白区B1和显示区AA之间,用于防止显示面板漏光问题。同时为了防止显示面板静电问题,需在显示面板200非显示区BB的外边缘位置处设置留白区B1,用于释放静电。由于本申请在对位标记mark靠近显示面板200的出光面的一侧设有透镜层3,透镜层3相当于放大膜层,可以将对位标记mark进行放大,进而本发明提供的对位标记mark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设置的小一些,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对位标记mark面积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由于对位标记mark可以制作的相对小一些,进而可以将对位标记mark设置在留白区B1对应的位置处,即位于遮光层B2远离显示区AA一侧,使得遮光层21在第一基板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对位标记mark在第一基板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无交叠,可以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开口区04容易引起漏光等问题,同时可以降低对位标记mark所占据的空间,进一步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200窄边框设计。
结合图9所示,图9为图6中M-M’向又一种剖面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还包括至少一层透明膜层12,透明膜层12包括位于非显示区BB的第一透明膜层121,通过第一透明膜层121形成透镜层3。
可以理解的是,透明膜层12可以为单层透明膜层或者多层透明膜层,进而透明膜层12可以为单层或者多层的有机透明膜层,单层或者多层的无机透明膜层,或者也可以为有机透明膜层和无机透明膜层叠加设置。其中,透镜层3可以为膜层3位于非显示区的一部分,即第一透明膜层121采用Halftone工艺等形成均匀的微透镜阵列,进而形成透镜层,当然本申请对第一透明膜层121的形成方式不做具体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置,下文不再赘述。进而透镜层3与透明膜层同步形成,无需增加制程,节省了生产成本。其中图7中仅示意出透镜层3中半圆形的微透镜,但本发明对微透镜的结构不做具体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只要可以达到放大对位标记mark即可。
结合图10所示,图10为图6中M-M’向又一种剖面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中金属层11包括第一金属层M1和第二金属层M2;沿垂直第二基板2的方向上,第一基板1依次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M1、第一绝缘层L1、第二金属层M2、第一平坦化层L2、第一电极层M3以及第二绝缘层L3;透明膜层12为第一绝缘层L1、第二绝缘层L3或者第一平坦化层L2中的至少一层。上述“依次包括”也包括所列膜层间设置其他膜层的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置。
其中,图10中仅示意出对位标记mark与第一金属层M1同层设置,以及仅示意出透明膜层12与平坦化层L2同层设置。金属层11可以包括第一金属层M1和第二金属层M2,对位标记mark可以位于第一金属层M1,和/或,第二金属层M2。透明膜层12为第一绝缘层L1、第二绝缘层L3或者第一平坦化层L2中的至少一层。
第一金属层M1,作为薄膜晶体管13的栅极,以及显示面板200中扫描线的区域。
第一绝缘层L1,位于第一金属层M1和第二金属层M2之间,用于将第一金属层M1和第二金属层M2隔开防止其发生短路等问题,第一绝缘层L1可以由氧化硅或氮化硅等的无机绝缘层形成,也可以由有机绝缘层形成。
第二金属层M2,作为薄膜晶体管13的源电极131和漏电极132,源电极131和漏电极132分别通过过孔电连接至半导体有源层133的源极区域和漏极区域。
第一平坦化层L2,位于第二金属层M2远离第一金属层M1的一侧,第一平坦化层L2,可以由氧化硅或氮化硅等的绝缘无机层形成,也可以由绝缘有机层形成。
第一电极层M3,阵列基板1的第一电极P1通常位于第一电极层M3,还包括与第一电极层M3相对设置的第二电极层M4,第二电极P2通常设置在第二电极层M4。
第二绝缘层L3,位于第一电极层M3和第二电极层M4之间。
其中,在触控显示面板中,在第一电极层M3和第一平坦化层L2还包括第三金属层(图中未示出),为触控电极引线。
可以理解的是,透明膜层12为第一绝缘层L1、第二绝缘层L3或者第一平坦化层L2中的至少一层。即第一绝缘层L1、第二绝缘层L3以及第一平坦化层L2均可以复用为透明膜层12,进而透明膜层12与第一绝缘层L1、第二绝缘层L3或者第一平坦化层L2中的至少一层同步形成,无需增加制程,节省了生产成本。进一步,当透明膜层12为第一绝缘层L1、第二绝缘层L3或者第一平坦化层L2中的两层或者以上同层设置时,相当于在对位标记mark靠近显示面板200的出光面的一侧设置多层透明膜层12,有利于放大对位标记mark,进一步实现显示面板200的窄边框设计。
结合图9和图11所示,图11为图9中R的局部放大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透镜层3在垂直第二基板2的平面上正投影的形状为梯形、三角形、多边形、椭圆形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图6中仅示意出透镜层3在垂直第二基板2的平面上正投影的形状为椭圆形,椭圆形可以理解为半圆形。
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图9和图11所示,本申请设置的对位标记mark经过透镜层3放大后,形成虚拟对位标记mark’,其中mark’=k*mark,k为透镜层的放大倍数,本发明对透镜层的放大倍数不做具体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下文不再赘述。其中,显示面板200中还包括CCD镜头,CCD镜头位于透镜层3远离对位mark的一侧,CCD镜头通过透镜层3摄取虚拟对位标记mark’。由于CCD镜头采集到的是对位标记mark放大后的虚拟对位标记mark’,所以本申请中的对位标记mark可以相对于现有技术小一些进一步实现显示面板200的窄边框设计。以及本发明对透镜层12在垂直第二基板2的平面上正投影的形状不做具体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置,只要保证可以实现对对位标记mark放大的效果即可,下文不再赘述。
继续结合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透明膜层12还包括位于显示区AA第二透明膜层122,第一透明膜层121和第二透明膜层122同层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透明膜层12还包括位于显示区AA第二透明膜层122,第二透明膜层122可以为第一绝缘层L1、第二绝缘层L3或者第一平坦化层L2中的至少一层,而设置第一透明膜层121和第二透明膜层122同层设置,相当于第一透明膜层121与第一绝缘层L1、第二绝缘层L3或者第一平坦化层L2中的至少一层同步形成,无需增加制程,节省了生产成本,进一步,由于第一透明膜层121与第一绝缘层L1、第二绝缘层L3或者第一平坦化层L2中的至少一层同层设置,无需另设第一透明膜层121,进而在形成第一透明膜层121的同时不会增加显示面板的厚度,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轻薄化。其中,第一透明膜层121和第二透明膜层122可以相接触,也可以无接触。
结合图6和图12所示,图12为图6中M-M’向又一种剖面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中,所述透镜层3为液晶透镜4,所述液晶透镜4包括液晶LC和透明电极41,所述透明电极41位于所述定位标记mark和所述液晶LC之间,所述透明电极41用于调节所述液晶层3内液晶LC的旋转角度形成透镜。
可以理解的是,透明电极41可以形成电场,由此液晶LC在电场的作用下偏转,液晶透镜4等效为凸透镜。通过改变电场强度,进而可以改变液晶偏转程度,从而改变液晶透镜的焦距,对对位标记mark进行放大,所以对位标记mark可以制作的相对小一些,由于对位标记mark可以制作的相对小一些,进而可以将对位标记mark设置在留白区B1对应的位置处,即位于遮光层B2远离显示区AA一侧,使得遮光层21在第一基板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对位标记mark在第一基板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无交叠,可以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开口区04容易引起漏光等问题,同时可以降低对位标记mark所占据的空间,进一步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200窄边框设计。
结合图13所示,图13为图12中透明电极的一种俯视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中的透明电极41在第二基板2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为圆形。本发明对透明电极41为在第二基板2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形状不做具体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透明电极41可以形成电场,由此液晶LC在电场的作用下偏转,液晶透镜4等效为凸透镜。通过改变电场强度,进而可以改变液晶偏转程度,从而改变液晶透镜的焦距,对对位标记mark进行放大,所以对位标记mark可以制作的相对小一些,进而可以将对位标记mark设置在留白区对应的位置处,降低对位标记mark所占据的空间,进一步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200窄边框设计。
结合图14所示,图14为图12中透明电极的又一种俯视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中,透明电极41包括处于中心处的第一电极411、以及环绕第一电极411的至少一个内径不同的第二环状子电极412。可以理解的是,处于中心处的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环状电极412会分别与对置电极形成不同的电场,第一电极411可以形成第一电场,第二环状电极412形成第二电场,第一电场和第二电场的强度不同,可选的,第一电场的强度低于第二电场的强度。由于第一电场的强度低于第二电场的强度,进而第一电极411对应位置处的液晶偏转程度低于第二环状电极412对应位置处的液晶偏转程度。由于一般的光学透镜主要是利用厚度差异形成光程差的,从而形成聚焦效果,进而本申请利用的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环状电极412会与对置电极分别形成不同的电场,使液晶分子指向矢在空间中的分布,以及液晶双折射性的等效折射率差异形成光程差,形成聚焦效果,进而起到放大对位标记mark的作用。对位标记mark可以制作的相对小一些,进而可以将对位标记mark设置在留白区对应的位置处,降低对位标记mark所占据的空间,进一步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200窄边框设计。上述实施方式利用将现有显示面板中的液晶延伸设置在非显示区中,设置透明电极41产生电场,进而驱动液晶偏转,使其等效为液晶透镜,对对位标记mark进行放大,进一步可以根据透明电极41电场的强度改变液晶的偏转程度,进而可以调节对对位标记mark放大的程度,相对于利用透明膜层形成的透镜层更加方便灵活,并且无需增加刻蚀等制作工艺,有利于简化工艺制程。
继续结合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面板200中相邻的两个第二环状子电极412电压不同。可选的,第二环状子电极412按照由内到外的顺序加载的电压逐渐增大,第一电极411与第二环状子电极412加载电压不同而产生强度不同的电场。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极411与对置电极可以形成第一电场,第二环状电极412与对置电极形成第二电场,第一电场和第二电场的强度不同,其中,第二环状子电极412按照由内到外的顺序加载的电压逐渐增大,每个第二环状子电极412形成一个子电场,即第二电场中包括多个电场强度不同的子电场。可选的,沿中心至边缘的方向上,第二电场中子电场的强度逐渐增加,即第二环状子电极412位置处对应的液晶,由中心至边缘的方向上,液晶的偏转程度逐渐增大。进一步的,由于第一电极411位于中心,第一电极411产生的电场强度是最弱的,即第一电极411对应位置处的液晶偏转的程度最弱,折射率也是最小的。综上,在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环状子电极412的控制下,沿中心指向边缘的方向上,液晶偏转的程度逐渐增加,折射率也逐渐增大,进而本申请利用的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环状电极412会与对置电极分别形成不同的电场,使液晶分子指向矢在空间中的分布,以及液晶双折射性的等效折射率差异形成光程差,形成聚焦效果,进而起到放大对位标记mark的作用。所以对位标记mark可以制作的相对小一些,进而可以将对位标记mark设置在留白区对应的位置处,降低对位标记mark所占据的空间,进一步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200窄边框设计。上述实施方式利用将现有显示面板中的液晶延伸设置在非显示区中,设置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环状子电极412与对置电极之间形成不同的电压差驱动液晶偏转,使其等效为液晶透镜,对对位标记mark进行放大。进一步可以第一电极411与第二环状子电极412加载电压不同而产生电场强度不同的电场而改变液晶的偏转程度,可以调节对对位标记mark放大的程度,相对于利用透明膜层形成的透镜层更加方便灵活,并且无需增加刻蚀等制作工艺,有利于简化工艺制程。
继续结合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面板200中第一电极411与第二环状子电极412的中心重合。由于限定第一电极411与第二环状子电极412的中心重合,第一电极411与第二环状子电极412的中心重合后第一电极411与第二环状子电极412的环形区域中,折射率也基本相同,有利于提升液晶透镜的放大性能。
可选的,第一电极411与第二环状子电极412之间的间隔相等,对第一电极411与第二环状子电极412供给电压后,在第一电极411与第二环状子电极412之间形成对称的水平电场,从而使液晶LC在对称位置偏转程度一致,进而可以形成一致的放大效果。
可选的,第一电极411与第二环状子电极412之间的间隔不相等,但要保证各第二环状子电极412的内边缘与第一电极411中心的距离是相等的,保证对第一电极411与第二环状子电极412供给电压后,在第一电极411与第二环状子电极412之间形成对称的水平电场,从而使液晶LC在对称位置偏转程度一致,进而可以形成一致的放大效果。
结合图15所示,图15为图6中M-M’向又一种剖面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中,在垂直第一基板1的方向上,还包括与透明电极41相对设置的对置电极42,对置电极42位于第一基板1或者第二基板2上,用于调节液晶LC的旋转角度形成透镜。图13中仅示意出对置电极42设置在第一基板1上。
可以理解的是,对置电极42为面状电极,对置电极42可以位于第一基板1或者第二基板2上,并且透明电极41也可以位于第一基板1或者第二基板2上,以及透明电极41和对置电极42可以同层设置或者异层设置。其中,同层设置时,透明电极41和对置电极42之间为防止短路应设置一定的间隙将其隔开;异层设置时,为了防止透明电极41和对置电极42之间短路,还包括夹设在透明电极41和对置电极42之间的绝缘层(图中未示出)。图15中仅示意出对置电极42位于第一基板1上本发明对对置电极42的位置不做具体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只要保证第一电极41和对置电极42之间可以形成电场,根据电场强度可以控制液晶的旋转程度,使液晶分子指向矢在空间中的分布,以及液晶双折射性的等效折射率差异形成光程差,形成聚焦效果,起到放大对位标记mark的作用。所以对位标记mark可以制作的相对小一些,进而可以将对位标记mark设置在留白区对应的位置处,降低对位标记mark所占据的空间,进一步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200窄边框设计。
当对置电极位于第一基板时,可形成IPS显示模式,该模式中对置电极和环状电极同处于第一基板,且供给第一电极411与第二环状子电极412不同的电压,使得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环状子电极412与对置电极形成不同的电场强度;进而根据第一电极411与第二环状子电极412形成的电场强度的差值,第一电极411与第二环状子电极412对应位置处的液晶随电场强度旋转程度不同,并在液晶层形成梯度式折射率,即液晶双折射性的等效折射率差异形成光程差,形成聚焦效果,从而形成透镜进行放大。
当对置电极位于第二基板时,可形成TN显示模式,该模式中对置电极处于第二基板,而环状电极处于第一基板,该模式下也可形成透镜进行放大。
继续结合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中的显示区AA还包括公共电极层43,对置电极42与公共电极层43同层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对置电极42与公共电极层43同步形成,无需增加制程,节省了生产成本。
结合图16所示,图16为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中,非显示区BB还包括测试焊盘14,测试焊盘VT通过测试信号线14电连接至透明电极41。
可选的,参考图14所示,透明电极41也可以包括处于中心处的第一电极411、以及环绕第一电极411的至少一个内径不同的第二环状子电极412,位于中心处的第一电极411电压最低,第二环状子电极412按照由内到外的顺序加载的电压逐渐增大。透明电极41每一环电压不同,需电连接多个测试信号线14,但其可使用的面积更小,控制焦距更精细,可以提高显示面板放大的精度。
继续结合图6至图9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中所述透镜层3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结合图6至图8所示,透明膜层12包括位于显示区的第二透明膜层122和位于非显示区的第一透明膜层121,第一透明膜层121形成透镜层3,由于第二透明膜层122位于第一基板1上,进而可知第一透明膜层121位于第一基板1上,即透镜层3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结合图11所示,由于透明层3包括透明电极41,透明电极41位于定位标记mark和所述液晶LC之间,进而可知透明电极41位于第一基板1上,进而可知第一透明膜层121位于第一基板1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300,包括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图1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结合图17所示,显示装置300包括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图17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300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300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300,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的有益效果,具体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装置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和金属层;还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包括对位标记和透镜层,对位标记位于金属层,且透镜层位于对位标记远离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用于放大对位标记。本发明利用透镜层放大对位标记,进而对位标记可以设置的相对小一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位标记占用边框面积较大的问题,从而满足显示面板窄边框的设计。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8)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和金属层;
还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对位标记和透镜层,所述对位标记位于所述金属层,且所述透镜层位于所述对位标记远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用于放大所述对位标记;
其中,所述透镜层为液晶透镜,所述液晶透镜包括液晶和透明电极,所述透明电极位于所述对位标记和所述液晶之间,所述透明电极用于调节所述液晶的旋转角度形成透镜;所述透明电极包括处于中心处的第一电极、以及环绕所述第一电极的至少一个内径不同的第二环状子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层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在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对位标记在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无交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环状子电极电压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所述第一基板的方向上,还包括与所述透明电极相对设置的对置电极,所述对置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基板或者所述第二基板上,用于调节所述液晶的旋转角度形成透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还包括公共电极层,所述对置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层同层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还包括测试焊盘,所述测试焊盘通过测试信号线电连接至所述透明电极。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种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11053839.3A 2020-09-29 2020-09-2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1303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3839.3A CN112130369B (zh) 2020-09-29 2020-09-2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3839.3A CN112130369B (zh) 2020-09-29 2020-09-2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0369A CN112130369A (zh) 2020-12-25
CN112130369B true CN112130369B (zh) 2022-07-12

Family

ID=73843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53839.3A Active CN112130369B (zh) 2020-09-29 2020-09-2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3036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97889A (ja) * 1989-01-27 1990-08-06 Komatsu Ltd フラツトパネルデイスプレイ装置
DE102011117677A1 (de) * 2011-11-04 2013-05-08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Optisch variables Sicherheitselement
US9103512B2 (en) * 2012-09-28 2015-08-11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isplay backlight alignment structures
CN104965326A (zh) * 2015-07-30 2015-10-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6502060B (zh) * 2017-01-03 2018-09-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239997B (zh) * 2018-11-27 2021-10-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656049B (zh) * 2019-02-26 2020-12-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703479B (zh) * 2019-09-24 2022-03-2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427183B (zh) * 2020-04-29 2022-10-11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0369A (zh) 2020-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45112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4731206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6985197B2 (en)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9417493B2 (en) Array substrate,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170052396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thereof
JPH11109385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11467455B2 (en) Display device
US1003138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9673230B2 (en) Pixel array
US9857620B2 (en) Display device
TWI469360B (zh) 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US10168570B2 (en) Display apparatus
JP2016085366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9964820B2 (en) Displays with flipped panel structures
US7532293B2 (en) In plane switching LCD with alternating common and pixel electrodes having polygonal lattice shapes
US20240142829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display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50116605A1 (en) Display panel
CN112987422A (zh) 显示装置
US20150293412A1 (en) Display panel with conductive layer having varying line widths
CN112130369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8471982B2 (en) System for display images
TWI721803B (zh) 顯示裝置
WO2021184186A1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KR20180059020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09020315A (ja)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