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30285B - 光学成像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光学成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30285B
CN112130285B CN202011032692.XA CN202011032692A CN112130285B CN 112130285 B CN112130285 B CN 112130285B CN 202011032692 A CN202011032692 A CN 202011032692A CN 112130285 B CN112130285 B CN 1121302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ing system
optical imaging
image
refractiv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3269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30285A (zh
Inventor
郑辰花
徐立
赵镛主
安佳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8010618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90135895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130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0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302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02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more than six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2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non-spherical 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lens and mount having complementary engagement means, e.g. screw/threa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包括从光学成像系统的物侧朝向光学成像系统的像侧按数字顺序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其中,光学成像系统满足0.5<L12345TRavg/L7TR<0.9,其中,L12345TRavg是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的总外径的平均值,L7TR是第七透镜的总外径,并且L12345TRavg和L7TR以相同的计量单位表示。

Description

光学成像系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5月29日提交至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8-0061397号韩国专利申请和于2018年9月5日提交至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8-0106184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上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出于所有目的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包括七片透镜的光学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通常设置有用于视频通信或拍摄图像的相机。然而,由于移动终端内部的空间限制,难以在用于移动终端的相机中实现高性能。
因此,随着设置有相机的移动终端的数量增加,对能够在不增加相机尺寸的情况下改善相机性能的光学成像系统的需求已经增加。
发明内容
提供本发明内容部分旨在以简要的形式介绍对发明构思的选择,而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将进一步描述这些发明构思。本发明内容部分目的不在于确认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在一个总的方面,光学成像系统包括从光学成像系统的物侧朝向光学成像系统的像侧按数字顺序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其中,光学成像系统满足0.5<L12345TRavg/L7TR<0.9,其中,L12345TRavg是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的总外径的平均值,L7TR是第七透镜的总外径,并且L12345TRavg和L7TR以相同的计量单位表示。
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可以凸出。
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可以凹入。
第七透镜的像侧面可以凹入。
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的距离可以是6.0mm或更小。
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可以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
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可以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
光学成像系统还可满足0.1<L1w/L7w<0.3,其中,L1w是第一透镜的重量,L7w是第七透镜的重量,并且L1w和L7w以相同的计量单位表示。
光学成像系统还可包括设置在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之间的隔圈,其中,光学成像系统还可满足0.5<S6d/f<1.2,其中,S6d是隔圈的内径,f是光学成像系统的总焦距,并且S6d和f以相同的计量单位表示。
光学成像系统还可满足0.4<L1TR/L7TR<0.7,其中,L1TR是第一透镜的总外径,并且L1TR和L7TR以相同的计量单位表示。
光学成像系统还可满足0.5<L1234TRavg/L7TR<0.75,其中,L1234TRavg是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的总外径的平均值,并且L1234TRavg和L7TR以相同的计量单位表示。
光学成像系统还可满足0.5<L12345TRavg/L7TR<0.76。
第二透镜可具有正屈光力。
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屈光力。
第五透镜可具有负屈光力。
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近轴区域可以凹入或凸出。
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近轴区域可以凹入或凸出。
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近轴区域可以凹入或凸出。
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近轴区域可以凹入或凸出。
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近轴区域可以凹入。
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附图和权利要求,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一示例的视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3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二示例的视图。
图4示出了图3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5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三示例的视图。
图6示出了图5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7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四示例的视图。
图8示出了图7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9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五示例的视图。
图10示出了图9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11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六示例的视图。
图12示出了图11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13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七示例的视图。
图14示出了图13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15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八示例的视图。
图16示出了图15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17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九示例的视图。
图18示出了图17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19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十示例的视图。
图20示出了图19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21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十一示例的视图。
图22示出了图21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23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十二示例的视图。
图24示出了图23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25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十三示例的视图。
图26示出了图25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27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十四示例的视图。
图28示出了图27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29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十五示例的视图。
图30示出了图29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31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十六示例的视图。
图32示出了图31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33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十七示例的视图。
图34示出了图33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35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十八示例的视图。
图36示出了图35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37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十九示例的视图。
图38示出了图37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39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二十示例的视图。
图40示出了图39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41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二十一示例的视图。
图42示出了图41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43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二十二示例的视图。
图44示出了图43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45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二十三示例的视图。
图46示出了图45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47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二十四示例的视图。
图48示出了图47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49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二十五示例的视图。
图50示出了图49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51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二十六示例的视图。
图52示出了图51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53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二十七示例的视图。
图54示出了图53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55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二十八示例的视图。
图56示出了图55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57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二十九示例的视图。
图58示出了图57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图59和图60是示出彼此联接的光学成像系统和透镜镜筒的示例的剖视图。
图61是示出第七透镜的示例的剖视图。
图62是示出透镜的肋部的形状的示例的剖视图。
在所有附图和详细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出于清楚、说明和方便的目的,附图可能未按照比例绘制,并且附图中元件的相对尺寸、比例和描绘可能被夸大。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详细描述以帮助读者获得对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和等同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本文中所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仅是示例,并且不限于在本文中所阐述的顺序,而是可以做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改变。另外,为了更加清楚和简洁,可省略对本领域公知的特征的描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被理解为限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提供本文所描述的示例仅仅是为了说明实施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可行方式,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这些可行方式将是显而易见的。
在整个说明书中,当诸如层、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描述为位于另一元件“上”、“连接到”或“联接到”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联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该元件与该另一元件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相反地,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则可不存在介于该元件与该另一元件之间的其它元件。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任何一项以及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尽管在本文中可以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措辞来描述各种构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受这些措辞的限制。更确切地,这些措辞仅用于将一个构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个构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因此,在不背离本文中所描述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示例中提及的第一构件、第一部件、第一区域、第一层或第一部分也可以被称作第二构件、第二部件、第二区域、第二层或第二部分。
诸如“在……之上”、“较上”、“在……之下”和“较下”的空间相对措辞可以在本文中为了描述便利而使用,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相对于另一个元件的关系。除了涵盖附图中所描绘的定向之外,这些空间相对措辞旨在还涵盖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的定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翻转,则描述为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相对于另一元件“较上”的元件将位于该另一元件“之下”或相对于该另一元件“较下”。因此,根据装置的空间定向,措辞“在……之上”涵盖“在......之上”和“在......之下”两种定向。该装置还可以以其它方式定向(例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它定向),并且本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措辞应被相应地解释。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而不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否则冠词“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措辞“包括”、“包含”和“具有”说明所陈述的特征、数字、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为了便于解释,附图中示出的透镜的厚度、大小和形状可能略微夸大。另外,在详细描述中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透镜的球面表面或非球面表面的形状仅仅是示例。也就是说,透镜的球面表面或非球面表面的形状不限于本文描述的示例。
曲率半径、透镜的厚度、元件(包括透镜或表面)之间的距离、透镜的有效半径、各种元件的直径、厚度和长度的数值以毫米(mm)表示,而角度以度表示。透镜的厚度以及元件(包括透镜或表面)之间的距离是沿着光学成像系统的光轴进行测量的。
本申请中使用的措辞“有效半径”是指光实际通过的面(物侧面或像侧面)的一部分的半径。因此,有效半径可以等于透镜的光学部分的半径,或者如果光不通过透镜的光学部分的外围部分,则有效半径可以小于透镜的光学部分的半径。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可具有不同的有效半径。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对透镜面的形状的提及是指透镜的近轴区域的形状。透镜面的近轴区域是围绕透镜面的光轴的透镜面的中心部分,其中,入射到透镜面的光线与光轴形成小角度θ,并且以下近似有效:sinθ≈θ、tanθ≈θ和cosθ≈1。
例如,透镜的物侧面凸出的表述意味着至少透镜的物侧面的近轴区域凸出,并且透镜的像侧面凹入的表述意味着至少透镜的像侧面的近轴区域凹入。因此,即使透镜的物侧面可以被描述为凸出的,但透镜的整个物侧面也可以不凸出,并且透镜的物侧面的外围区域可以凹入。同时,即使透镜的像侧面可以被描述为凹入的,但透镜的整个像侧面可以不凹入,并且透镜的像侧面的外围区域可以凸出。
光学成像系统包括沿着光轴设置的多个透镜。例如,光学成像系统包括沿着光轴从光学成像系统的物侧朝向光学成像系统的像侧按数字顺序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第一透镜是最靠近待由光学成像系统成像的物体(或对象)的透镜,而第七透镜是靠近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或图像传感器的透镜。
光学成像系统的每个透镜包括光学部分和肋部。透镜的光学部分是透镜的进行折射的部分,并且通常形成于透镜的中心部分。透镜的肋部是透镜的边缘部分,该边缘部分使得透镜能够安装在透镜镜筒中并且透镜的光轴与光学成像系统的光轴对准。透镜的肋部从光学部分径向向外延伸。透镜的光学部分通常彼此不接触。例如,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安装在透镜镜筒中,使得它们沿着光学成像系统的光轴彼此隔开预定距离。透镜的肋部可以彼此选择性地接触。例如,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的肋部、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的肋部、或者第二透镜至第四透镜的肋部可以彼此接触,使得这些透镜的光轴可以容易地与光学成像系统的光轴对准。
接下来,将描述光学成像系统的配置。
光学成像系统包括多个透镜。例如,光学成像系统包括从光学成像系统的物侧朝向光学成像系统的像侧按数字顺序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
光学成像系统还包括图像传感器和滤光片。图像传感器形成成像面,并且将经由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折射的光转换成电信号。滤光片设置在透镜与成像面之间,并且阻挡经由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折射的光中的红外线入射到成像面上。
光学成像系统还包括光阑和隔圈。光阑可设置在第一透镜之前,或者可设置在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中两个相邻透镜之间,或者可设置在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中的一个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之间,以调整入射到成像面上的光的量。隔圈中的每个设置在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中的两个透镜之间的对应位置处。另外,隔圈可以由遮光材料制成,以阻挡透入到透镜的肋部中的外来光。可以有六个或七个隔圈。例如,第一隔圈设置在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第二隔圈设置在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第三隔圈设置在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第四隔圈设置在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第五隔圈设置在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以及第六隔圈设置在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之间。另外,光学成像系统还可包括设置在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之间的第七隔圈。
接下来,将描述构成光学成像系统的透镜。
第一透镜具有屈光力。例如,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或负屈光力。第一透镜的一个面可以凸出。例如,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可以凸出。第一透镜可具有非球面表面。例如,第一透镜的一个面或两个面可以是非球面的。
第二透镜具有屈光力。例如,第二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或负屈光力。第二透镜的至少一个面可以凸出。作为示例,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可以凸出,或者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以凸出。第二透镜可具有非球面表面。例如,第二透镜的一个面或两个面可以是非球面的。
第三透镜具有屈光力。例如,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或负屈光力。第三透镜的一个面可以凸出。例如,第三透镜的物侧面或像侧面可以凸出。第三透镜可具有非球面表面。例如,第三透镜的一个面或两个面可以是非球面的。
第四透镜具有屈光力。例如,第四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或负屈光力。第四透镜的至少一个面可以凸出。例如,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可以凸出。第四透镜可具有非球面表面。例如,第四透镜的一个面或两个面可以是非球面的。
第五透镜具有屈光力。例如,第五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或负屈光力。第五透镜的至少一个面可以凹入。例如,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可以凹入。第五透镜可具有非球面表面。例如,第五透镜的一个面或两个面可以是非球面的。
第六透镜具有屈光力。例如,第六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或负屈光力。第六透镜的至少一个面可以凹入。例如,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可以凹入。第六透镜的至少一个面可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例如,在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可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因此,第六透镜的至少一个面可具有形状彼此不同的近轴区域和外围区域。例如,第六透镜的近轴区域可以凹入,但是第六透镜的外围区域可以凸出。第六透镜可具有非球面表面。例如,第六透镜的一个面或两个面可以是非球面的。
第七透镜具有屈光力。例如,第七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或负屈光力。第七透镜的至少一个面可以凹入。例如,第七透镜的像侧面可以凹入,或者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以凹入。第七透镜的至少一个面可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例如,在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可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因此,第七透镜的至少一个面可具有形状彼此不同的近轴区域和外围区域。例如,第七透镜的近轴区域可以凹入,但是第七透镜的外围区域可以凸出。第七透镜可具有非球面表面。例如,第七透镜的一个面或两个面可以是非球面的。
光学成像系统的透镜可以由具有高透光率的光材料制成。例如,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可以由塑料材料制成。然而,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的材料不限于塑料材料。
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中的非球面表面通过下面的等式1表示: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101
在等式1中,c是透镜面的曲率,并且等于透镜面在透镜面的光轴处的曲率半径的倒数,K是圆锥常数,Y是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从透镜的非球面表面上的某个点到透镜的光轴的距离,A至H是非球面常数,Z(或sag)是透镜的非球面表面上到光轴的距离为Y处的某个点与垂直于光轴且和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的顶点相交的切面之间的距离。本申请中公开的一些示例包括非球面常数J。附加项JY20可以添加到等式1中以反映非球面常数J的影响。
光学成像系统可以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1至5中的一个或多个条件表达式:
0.1<L1w/L7w<0.4   (条件表达式1)
0.5<S6d/f<1.4   (条件表达式2)
0.4<L1TR/L7TR<0.8   (条件表达式3)
0.5<L1234TRavg/L7TR<0.9   (条件表达式4)
0.5<L12345TRavg/L7TR<0.9   (条件表达式5)
在以上条件表达式中,L1w是以mg表示的第一透镜的重量,L7w是以mg表示的第七透镜的重量,S6d是以mm表示的第六隔圈的内径,f是以mm表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总焦距,L1TR是以mm表示的第一透镜的总外径,L7TR是以mm表示的第七透镜的总外径,L1234TRavg是以mm表示的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的总外径的平均值,以及L12345TRavg是以mm表示的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的总外径的平均值。透镜的总外径是包括透镜的光学部分和透镜的肋部的透镜的直径。
条件表达式1和3指定第一透镜与第七透镜之间的重量比和总外径比的范围,以便于透镜之间的自对准和通过透镜镜筒的对准。条件表达式2指定第六隔圈的内径与光学成像系统的总焦距的比值的范围,以最小化闪烁现象。条件表达式4和5指定透镜之间的总外径比,以便于像差校正。
光学成像系统还可以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6至10中的一个或多个条件表达式:
0.1<L1w/L7w<0.3   (条件表达式6)
0.5<S6d/f<1.2   (条件表达式7)
0.4<L1TR/L7TR<0.7   (条件表达式8)
0.5<L1234TRavg/L7TR<0.75   (条件表达式9)
0.5<L12345TRavg/L7TR<0.76   (条件表达式10)
除了条件表达式6至10指定了更窄的范围之外,条件表达式6至10与条件表达式1至5相同。
光学成像系统还可以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11至31中的一个或多个条件表达式:
0.01<R1/R4<1.3   (条件表达式11)
0.1<R1/R5<0.7   (条件表达式12)
0.05<R1/R6<0.9   (条件表达式13)
0.2<R1/R11<1.2   (条件表达式14)
0.8<R1/R14<1.2   (条件表达式15)
0.6<(R11+R14)/(2*R1)<3.0   (条件表达式16)
0.4<D13/D57<1.2   (条件表达式17)
0.1<(1/f1+1/f2+1/f3+1/f4+1/f5+1/f6+1/f7)*f<0.8(条件表达式18)
0.1<(1/f1+1/f2+1/f3+1/f4+1/f5+1/f6+1/f7)*TTL<1.0(条件表达式19)
0.2<TD1/D67<0.8   (条件表达式20)
0.1<(R11+R14)/(R5+R6)<1.0   (条件表达式21)
SD12<SD34   (条件表达式22)
SD56<SD67   (条件表达式23)
SD56<SD34   (条件表达式24)
0.6<TTL/(2*(IMG HT))<0.9   (条件表达式25)
0.2<ΣSD/ΣTD<0.7   (条件表达式26)
0<min(f1:f3)/max(f4:f7)<0.4   (条件表达式27)
0.4<(ΣTD)/TTL<0.7   (条件表达式28)
0.7<SL/TTL<1.0   (条件表达式29)
0.81<f12/f123<0.96   (条件表达式30)
0.6<f12/f1234<0.84   (条件表达式31)
在以上条件表达式中,R1是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4是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5是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6是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1是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4是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D13是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距离,D57是从第五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距离,f1是第一透镜的焦距,f2是第二透镜的焦距,f3是第三透镜的焦距,f4是第四透镜的焦距,f5是第五透镜的焦距,f6是第六透镜的焦距,f7是第七透镜的焦距,f是光学成像系统的总焦距,TTL是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的距离,TD1是第一透镜沿着光轴的厚度,D67是从第六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距离,SD12是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距离,SD34是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距离,SD56是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距离,SD67是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至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距离,IMG HT是成像面的对角线长的一半,ΣSD是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隙的总和,ΣTD是透镜沿着光轴的厚度的总和,min(f1:f3)是第一透镜至第三透镜的焦距的绝对值的最小值,max(f4:f7)是第四透镜至第七透镜的焦距的绝对值的最大值,SL是从光阑至成像面的距离,f12是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123是第一透镜至第三透镜的组合焦距,并且f1234是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的组合焦距。
条件表达式11指定了用于使由第一透镜导致的像差最小化的第二透镜的设计范围。例如,对于具有超过条件表达式11的上限值的曲率半径的第二透镜,难以实现纵向球面像差的充分校正,而对于具有低于条件表达式11的下限值的曲率半径的第二透镜,难以实现像散场曲的充分校正。
条件表达式12和13指定了用于使由第一透镜导致的像差最小化的第三透镜的设计范围。例如,对于具有超过条件表达式12或13的上限值的曲率半径的第三透镜,难以实现纵向球面像差的充分校正,而对于具有低于条件表达式12或13的下限值的曲率半径的第三透镜,难以实现像散场曲的充分校正。
条件表达式14指定了用于使由第一透镜导致的像差最小化的第六透镜的设计范围。例如,对于具有超过条件表达式14的上限值的曲率半径的第六透镜,难以实现纵向球面像差的充分校正,而具有低于条件表达式14的下限值的曲率半径的第六透镜易于导致闪烁现象。
条件表达式15指定了用于使由第一透镜导致的像差最小化的第七透镜的设计范围。例如,对于具有超过条件表达式15的上限值的曲率半径的第七透镜,难以实现纵向球面像差的充分校正,而具有低于条件表达式15的下限值的曲率半径的第七透镜易于导致成像面弯曲。
条件表达式16指定了用于校正纵向球面像差并实现优良光学性能的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的曲率半径之和与第一透镜的曲率半径的两倍的比值。
条件表达式17指定了可安装在紧凑型终端中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比值。例如,具有超过条件表达式17的上限值的比值的光学成像系统可能导致光学成像系统的总长度变长的问题,而具有低于条件表达式17的下限值的比值的光学成像系统可能导致光学成像系统的横截面变大的问题。
条件表达式18和19指定了有助于光学成像系统的大规模生产的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的屈光力比值。例如,具有超过条件表达式18或19的上限值或低于条件表达式18或19的下限值的屈光力比值的光学成像系统难以商品化,因为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中的一个透镜或多个透镜的屈光力过大。
条件表达式20指定了用于实现紧凑型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一透镜的厚度范围。例如,具有超过条件表达式20的上限值或低于条件表达式20的下限值的厚度的第一透镜太厚或太薄而不能制造。
条件表达式22指定了用于改善色差的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的设计条件。例如,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距离比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的距离短的情况有利于改善色差。
条件表达式25至28指定了用于实现紧凑型光学成像系统的设计条件。例如,偏离条件表达式26或28的数值范围的透镜难以通过注塑形成且难以加工。
条件表达式29至31指定了考虑光阑位置的光学成像系统的设计条件。例如,不满足条件表达式29至31中的一个或多个条件表达式的光学成像系统可能因设置在光阑后面的透镜的屈光力而具有更长的总长度。
接下来,将描述光学成像系统的多种示例。在下文描述的表中,S1表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S2表示第一透镜的像侧面,S3表示第二透镜的物侧面,S4表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S5表示第三透镜的物侧面,S6表示第三透镜的像侧面,S7表示第四透镜的物侧面,S8表示第四透镜的像侧面,S9表示第五透镜的物侧面,S10表示第五透镜的像侧面,S11表示第六透镜的物侧面,S12表示第六透镜的像侧面,S13表示第七透镜的物侧面,S14表示第七透镜的像侧面,S15表示滤光片的物侧面,S16表示滤光片的像侧面,以及S17表示成像面。
第一示例
图1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一示例的视图,并且图2示出了图1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光学成像系统1包括第一透镜1001、第二透镜2001、第三透镜3001、第四透镜4001、第五透镜5001、第六透镜6001和第七透镜7001。
第一透镜1001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1001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一透镜1001的像侧面凹入。第二透镜2001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2001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二透镜2001的像侧面凹入。第三透镜3001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3001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三透镜3001的像侧面凹入。第四透镜4001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4001的物侧面凹入且第四透镜4001的像侧面凸出。第五透镜5001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5001的物侧面凹入且第五透镜5001的像侧面凸出。第六透镜6001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6001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六透镜6001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六透镜6001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七透镜7001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七透镜7001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七透镜7001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七透镜7001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
光学成像系统1还包括光阑、滤光片8001和图像传感器9001。光阑设置在第二透镜2001与第三透镜3001之间,以调整入射到图像传感器9001上的光的量。滤光片8001设置在第七透镜7001与图像传感器9001之间,以阻挡红外线。图像传感器9001形成成像面,物体的图像形成在该成像面上。尽管图1未示出,但光阑设置在距第一透镜1001的物侧面朝向光学成像系统1的像侧0.671mm的距离处。该距离等于TTL-SL,并且可以由本申请稍后呈现的表59中列出的示例1的TTL和SL的值来计算。
下面的表1示出了构成图1的光学成像系统1的透镜和其他元件的物理特性,并且下面的表2示出了图1的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1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151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161
表2
K A B C D E F G H
S1 -0.0435 -0.0109 0.0629 -0.3496 0.8258 -1.1525 0.7549 -0.2137 0
S2 -13.409 -0.1278 0.1627 0.0433 -0.8903 1.7755 -1.5568 0.5056 0
S3 -3.4003 -0.1481 0.3107 -0.2639 0.1553 -0.0446 0.299 -0.2867 0
S4 0.21 -0.0544 0.1307 -0.1443 0.9025 -2.9213 4.8603 -2.7957 0
S5 3.2497 -0.0995 0.0696 -0.678 2.7904 -5.9532 7.488 -3.502 0
S6 0.0843 -0.0685 -0.0666 0.3302 -1.5683 4.6995 -6.2319 3.6509 0
S7 4E-08 -0.155 -0.0515 -0.2096 0.1445 0.5442 -0.6037 0.1711 0
S8 5E-09 -0.1321 0.0922 -0.6514 0.9947 -0.5706 0.1385 -0.0115 0
S9 -0.3203 -0.1327 0.4222 -1.1911 1.2725 -0.4351 -0.1439 0.0842 0
S10 10.535 -0.1849 0.2573 -0.4641 0.511 -0.2753 0.069 -0.0065 0
S11 -50 0.1562 -0.6443 0.8704 -0.7495 0.3744 -0.0961 0.0098 0
S12 -34.584 0.0511 -0.2768 0.3083 -0.2075 0.0819 -0.0171 0.0015 0
S13 -0.9404 -0.5384 0.2288 -0.0102 -0.0258 0.0106 -0.002 0.0002 -7E-06
S14 -0.996 -0.4669 0.3054 -0.1607 0.0625 -0.0162 0.0026 -0.0002 8E-06
第二示例
图3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二示例的视图,并且图4示出了图3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光学成像系统2包括第一透镜1002、第二透镜2002、第三透镜3002、第四透镜4002、第五透镜5002、第六透镜6002和第七透镜7002。
第一透镜1002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1002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一透镜1002的像侧面凹入。第二透镜2002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2002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二透镜2002的像侧面凸出。第三透镜3002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3002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三透镜3002的像侧面凹入。第四透镜4002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4002的物侧面凹入且第四透镜4002的像侧面凸出。第五透镜5002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5002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五透镜5002的像侧面凹入。第六透镜6002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6002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六透镜6002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六透镜6002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七透镜7002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七透镜7002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七透镜7002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七透镜7002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
光学成像系统2还包括光阑、滤光片8002和图像传感器9002。光阑设置在第二透镜2002与第三透镜3002之间,以调整入射到图像传感器9002上的光的量。滤光片8002设置在第七透镜7002与图像传感器9002之间,以阻挡红外线。图像传感器9002形成成像面,物体的图像形成在该成像面上。尽管图3未示出,但光阑设置在距第一透镜1002的物侧面朝向光学成像系统2的像侧1.425mm的距离处。该距离等于TTL-SL,并且可以由本申请稍后呈现的表59中列出的示例2的TTL和SL的值来计算。
下面的表3示出了构成图3的光学成像系统2的透镜和其他元件的物理特性,并且下面的表4示出了图3的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3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171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181
表4
K A B C D E F G H J
S1 -7.5196 0.0476 -0.039 0.0108 -0.0002 -0.006 0.0045 -0.0012 0.0001 0
S2 -19.661 -0.0106 -0.0481 0.0183 0.0105 -0.0109 0.0039 -0.0006 3E-05 0
S3 0.042 -0.0249 -0.0196 0.0094 0.0041 0.0108 -0.014 0.0056 -0.0008 0
S4 0 0.0098 -0.0507 0.0341 0.0229 -0.0518 0.0341 -0.0103 0.0012 0
S5 -5.6502 -0.0476 0.0152 -0.0398 0.11 -0.1327 0.082 -0.0252 0.0031 0
S6 0.5327 -0.067 0.0583 -0.0705 0.0922 -0.0854 0.0499 -0.0161 0.0024 0
S7 0 -0.0158 -0.0083 -0.0305 0.0756 -0.0736 0.035 -0.0077 0.0005 0
S8 0 -0.0099 -0.0427 0.0077 0.0285 -0.0272 0.01 -0.0013 0 0
S9 -44.395 0.1048 -0.1251 0.08 -0.0437 0.0187 -0.0058 0.001 -7E-05 0
S10 -4.0715 -0.0175 0.0211 -0.0368 0.0252 -0.01 0.0024 -0.0003 2E-05 0
S11 -1.1211 0.0034 -0.0742 0.0637 -0.0381 0.0134 -0.0026 0.0003 -1E-05 0
S12 0.0464 -0.092 0.0339 -0.0168 0.0044 -0.0005 1E-05 3E-06 -2E-07 0
S13 -0.795 -0.2987 0.11 -0.0259 0.0046 -0.0007 7E-05 -5E-06 2E-07 -5E-09
S14 -1.3233 -0.199 0.0846 -0.0285 0.0073 -0.0013 0.0002 -1E-05 5E-07 -9E-09
第三示例
图5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三示例的视图,并且图6示出了图5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光学成像系统3包括第一透镜1003、第二透镜2003、第三透镜3003、第四透镜4003、第五透镜5003、第六透镜6003和第七透镜7003。
第一透镜1003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1003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一透镜1003的像侧面凹入。第二透镜2003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2003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二透镜2003的像侧面凸出。第三透镜3003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3003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三透镜3003的像侧面凹入。第四透镜4003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4003的物侧面凹入且第四透镜4003的像侧面凸出。第五透镜5003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5003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五透镜5003的像侧面凹入。第六透镜6003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6003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六透镜6003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六透镜6003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七透镜7003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七透镜7003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七透镜7003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七透镜7003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
光学成像系统3还包括光阑、滤光片8003和图像传感器9003。光阑设置在第二透镜2003与第三透镜3003之间,以调整入射到图像传感器9003上的光的量。滤光片8003设置在第七透镜7003与图像传感器9003之间,以阻挡红外线。图像传感器9003形成成像面,物体的图像形成在该成像面上。尽管图5未示出,但光阑设置在距第一透镜1003的物侧面朝向光学成像系统3的像侧1.259mm的距离处。该距离等于TTL-SL,并且可以由本申请稍后呈现的表59中列出的示例3的TTL和SL的值来计算。
下面的表5示出了构成图5的光学成像系统3的透镜和其他元件的物理特性,并且下面的表6示出了图5的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5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191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201
表6
K A B C D E F G H J
S1 -7.5279 0.0685 -0.0723 0.0313 -0.0131 -0.0097 0.0144 -0.0054 0.0007 0
S2 -19.893 -0.0114 -0.0921 0.0405 0.0318 -0.0345 0.0116 -0.001 -0.0002 0
S3 -0.0142 -0.0359 -0.0288 -0.0087 0.0581 0.0053 -0.0505 0.0291 -0.0054 0
S4 0 0.0225 -0.1301 0.1638 -0.0413 -0.1012 0.1103 -0.0452 0.0067 0
S5 -6.2325 -0.061 -0.0037 -0.0472 0.3094 -0.5229 0.4199 -0.1649 0.0257 0
S6 0.4782 -0.092 0.0962 -0.1588 0.2881 -0.3518 0.2616 -0.1062 0.0192 0
S7 0 -0.0151 -0.0532 0.0425 0.0094 -0.0356 0.0085 0.009 -0.0039 0
S8 0 -0.0101 -0.0934 0.0497 0.0399 -0.0661 0.0321 -0.0053 0 0
S9 -49.08 0.1451 -0.2207 0.1683 -0.1105 0.058 -0.0226 0.0051 -0.0005 0
S10 -5.4303 -0.0164 0.0172 -0.0595 0.0534 -0.0275 0.0084 -0.0014 1E-04 0
S11 -1.136 0.0251 -0.1801 0.1935 -0.1377 0.0586 -0.014 0.0017 -9E-05 0
S12 0.0272 -0.1034 0.0166 3E-05 -0.0063 0.0037 -0.0009 0.0001 -5E-06 0
S13 -0.8 -0.4195 0.2062 -0.0728 0.0211 -0.0048 0.0007 -8E-05 4E-06 -1E-07
S14 -1.3207 -0.2931 0.1671 -0.0741 0.0239 -0.0053 0.0008 -7E-05 4E-06 -8E-08
第四示例
图7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四示例的视图,并且图8示出了图7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光学成像系统4包括第一透镜1004、第二透镜2004、第三透镜3004、第四透镜4004、第五透镜5004、第六透镜6004和第七透镜7004。
第一透镜1004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1004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一透镜1004的像侧面凹入。第二透镜2004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2004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二透镜2004的像侧面凸出。第三透镜3004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3004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三透镜3004的像侧面凹入。第四透镜4004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4004的物侧面凹入且第四透镜4004的像侧面凸出。第五透镜5004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5004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五透镜5004的像侧面凹入。第六透镜6004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6004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六透镜6004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六透镜6004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七透镜7004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七透镜7004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七透镜7004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七透镜7004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
光学成像系统4还包括光阑、滤光片8004和图像传感器9004。光阑设置在第二透镜2004与第三透镜3004之间,以调整入射到图像传感器9004上的光的量。滤光片8004设置在第七透镜7004与图像传感器9004之间,以阻挡红外线。图像传感器9004形成成像面,物体的图像形成在该成像面上。尽管图7未示出,但光阑设置在距第一透镜1004的物侧面朝向光学成像系统4的像侧1.169mm的距离处。该距离等于TTL-SL,并且可以由本申请稍后呈现的表59中列出的示例4的TTL和SL的值来计算。
下面的表7示出了构成图7的光学成像系统4的透镜和其他元件的物理特性,并且下面的表8示出了图7的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7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211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221
表8
K A B C D E F G H J
S1 -7.5279 0.0857 -0.105 0.0528 -0.0256 -0.0221 0.0379 -0.0166 0.0023 0
S2 -19.893 -0.0142 -0.1337 0.0682 0.0621 -0.0783 0.0306 -0.0031 -0.0006 0
S3 -0.0142 -0.0449 -0.0418 -0.0147 0.1136 0.012 -0.1333 0.0892 -0.0193 0
S4 0 0.0281 -0.189 0.276 -0.0808 -0.2297 0.2908 -0.1382 0.024 0
S5 -6.2325 -0.0763 -0.0054 -0.0795 0.6054 -1.1875 1.107 -0.5047 0.0912 0
S6 0.4782 -0.115 0.1396 -0.2676 0.5637 -0.7991 0.6898 -0.325 0.0682 0
S7 0 -0.0188 -0.0772 0.0717 0.0184 -0.081 0.0225 0.0277 -0.0139 0
S8 0 -0.0127 -0.1356 0.0837 0.0781 -0.1502 0.0847 -0.0163 0 0
S9 -49.08 0.1815 -0.3205 0.2837 -0.2161 0.1317 -0.0595 0.0158 -0.0017 0
S10 -5.4303 -0.0205 0.025 -0.1003 0.1046 -0.0624 0.0222 -0.0043 0.0003 0
S11 -1.136 0.0314 -0.2615 0.3261 -0.2695 0.133 -0.0369 0.0053 -0.0003 0
S12 0.0272 -0.1293 0.0241 5E-05 -0.0123 0.0085 -0.0024 0.0003 -2E-05 0
S13 -0.8 -0.5247 0.2994 -0.1227 0.0414 -0.0108 0.002 -0.0002 2E-05 -4E-07
S14 -1.3207 -0.3666 0.2425 -0.1248 0.0468 -0.0121 0.002 -0.0002 1E-05 -3E-07
第五示例
图9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五示例的视图,并且图10示出了图9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光学成像系统5包括第一透镜1005、第二透镜2005、第三透镜3005、第四透镜4005、第五透镜5005、第六透镜6005和第七透镜7005。
第一透镜1005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1005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一透镜1005的像侧面凹入。第二透镜2005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2005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二透镜2005的像侧面凹入。第三透镜3005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3005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三透镜3005的像侧面凹入。第四透镜4005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4005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四透镜4005的像侧面凹入。第五透镜5005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5005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五透镜5005的像侧面凹入。第六透镜6005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6005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六透镜6005的像侧面凸出。另外,在第六透镜6005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七透镜7005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七透镜7005的物侧面凹入且第七透镜7005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七透镜7005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
光学成像系统5还包括光阑、滤光片8005和图像传感器9005。光阑设置在第一透镜1005与第二透镜2005之间,以调整入射到图像传感器9005上的光的量。滤光片8005设置在第七透镜7005与图像传感器9005之间,以阻挡红外线。图像传感器9005形成成像面,物体的图像形成在该成像面上。尽管图9未示出,但光阑设置在距第一透镜1005的物侧面朝向光学成像系统5的像侧0.383mm的距离处。该距离等于TTL-SL,并且可以由本申请稍后呈现的表59中列出的示例5的TTL和SL的值来计算。
下面的表9示出了构成图9的光学成像系统5的透镜和其他元件的物理特性,并且下面的表10示出了图9的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9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231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241
表10
K A B C D E F G H J
S1 -3.5715 0.0005 0.0011 -0.0181 0.0025 0.0107 -0.0084 0.0026 -0.0003 0
S2 -9.1496 -0.0513 -0.0055 0.0116 0.0161 -0.0207 0.0078 -0.001 0 0
S3 -2.5622 -0.0879 0.1115 -0.1204 0.1625 -0.1325 0.0578 -0.0118 0.0006 0
S4 -90 -0.078 0.2103 -0.4384 0.6397 -0.6153 0.3736 -0.1288 0.0189 0
S5 0 -0.1133 0.2975 -0.5447 0.7496 -0.7199 0.4525 -0.1642 0.0257 0
S6 4.6946 -0.0705 0.1434 -0.2144 0.1998 -0.0956 -0.0142 0.0399 -0.0137 0
S7 0 -0.0972 0.1221 -0.3303 0.5457 -0.6222 0.4555 -0.1995 0.0405 0
S8 0 -0.1596 0.2027 -0.3281 0.3412 -0.2472 0.1212 -0.0385 0.0064 0
S9 -18.27 -0.0564 -0.0069 0.0518 -0.0566 0.0228 -0.0011 -0.0019 0.0004 0
S10 -15.127 -0.0603 -0.0145 0.0594 -0.0601 0.0318 -0.0096 0.0015 -1E-04 0
S11 0 0.0027 -0.0398 0.025 -0.0137 0.005 -0.001 1E-04 -4E-06 0
S12 -1.1693 0.1224 -0.1006 0.0535 -0.0195 0.005 -0.0008 8E-05 -3E-06 0
S13 -4.4446 -0.097 -0.0137 0.0358 -0.0141 0.0028 -0.0003 2E-05 -5E-07 0
S14 -8.7431 -0.0906 0.0342 -0.009 0.0017 -0.0002 2E-05 -1E-06 3E-08 0
第六示例
图11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六示例的视图,并且图12示出了图10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光学成像系统6包括第一透镜1006、第二透镜2006、第三透镜3006、第四透镜4006、第五透镜5006、第六透镜6006和第七透镜7006。
第一透镜1006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1006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一透镜1006的像侧面凹入。第二透镜2006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2006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二透镜2006的像侧面凹入。第三透镜3006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3006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三透镜3006的像侧面凹入。第四透镜4006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4006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四透镜4006的像侧面凹入。第五透镜5006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5006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五透镜5006的像侧面凹入。第六透镜6006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6006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六透镜6006的像侧面凸出。另外,在第六透镜6006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七透镜7006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七透镜7006的物侧面凹入且第七透镜7006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七透镜7006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
光学成像系统6还包括光阑、滤光片8006和图像传感器9006。光阑设置在第一透镜1006与第二透镜2006之间,以调整入射到图像传感器9006上的光的量。滤光片8006设置在第七透镜7006与图像传感器9006之间,以阻挡红外线。图像传感器9006形成成像面,物体的图像形成在该成像面上。尽管图11未示出,但光阑设置在距第一透镜1006的物侧面朝向光学成像系统6的像侧0.352mm的距离处。该距离等于TTL-SL,并且可以由本申请稍后呈现的表59中列出的示例6的TTL和SL的值来计算。
下面的表11示出了构成图11的光学成像系统6的透镜和其他元件的物理特性,并且下面的表12示出了图11的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11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251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261
表12
K A B C D E F G H J
S1 -3.5715 0.0006 0.0017 -0.0326 0.0053 0.027 -0.0251 0.0092 -0.0013 0
S2 -9.1496 -0.0659 -0.0083 0.0208 0.0344 -0.0521 0.0231 -0.0036 0 0
S3 -2.5622 -0.113 0.1695 -0.2165 0.3458 -0.3334 0.1719 -0.0415 0.0024 0
S4 -90 -0.1003 0.3198 -0.7886 1.361 -1.5481 1.1116 -0.4533 0.0785 0
S5 0 -0.1458 0.4526 -0.9799 1.5947 -1.8113 1.3465 -0.5778 0.107 0
S6 4.6946 -0.0906 0.2181 -0.3857 0.425 -0.2404 -0.0421 0.1403 -0.0569 0
S7 0 -0.125 0.1857 -0.5941 1.161 -1.5655 1.3554 -0.7021 0.1686 0
S8 0 -0.2053 0.3083 -0.5902 0.7259 -0.622 0.3607 -0.1355 0.0267 0
S9 -18.27 -0.0725 -0.0104 0.0931 -0.1203 0.0574 -0.0031 -0.0068 0.0017 0
S10 -15.127 -0.0776 -0.022 0.1069 -0.1279 0.0799 -0.0284 0.0054 -0.0004 0
S11 0 0.0035 -0.0606 0.045 -0.0292 0.0125 -0.0029 0.0003 -2E-05 0
S12 -1.1693 0.1574 -0.153 0.0962 -0.0415 0.0126 -0.0025 0.0003 -1E-05 0
S13 -4.4446 -0.1248 -0.0209 0.0644 -0.0301 0.007 -0.0009 6E-05 -2E-06 0
S14 -8.7431 -0.1165 0.052 -0.0161 0.0035 -0.0006 7E-05 -4E-06 1E-07 0
第七示例
图13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七示例的视图,并且图14示出了图13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光学成像系统7包括第一透镜1007、第二透镜2007、第三透镜3007、第四透镜4007、第五透镜5007、第六透镜6007和第七透镜7007。
第一透镜1007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1007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一透镜1007的像侧面凹入。第二透镜2007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2007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二透镜2007的像侧面凹入。第三透镜3007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3007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三透镜3007的像侧面凹入。第四透镜4007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4007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四透镜4007的像侧面凹入。第五透镜5007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5007的物侧面凹入且第五透镜5007的像侧面凸出。第六透镜6007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6007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六透镜6007的像侧面凸出。另外,在第六透镜6007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七透镜7007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七透镜7007的物侧面凹入且第七透镜7007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七透镜7007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
光学成像系统7还包括光阑、滤光片8007和图像传感器9007。光阑设置在第一透镜1007与第二透镜2007之间,以调整入射到图像传感器9007上的光的量。滤光片8007设置在第七透镜7007与图像传感器9007之间,以阻挡红外线。图像传感器9007形成成像面,物体的图像形成在该成像面上。尽管图13未示出,但光阑设置在距第一透镜1007的物侧面朝向光学成像系统7的像侧0.731mm的距离处。该距离等于TTL-SL,并且可以由本申请稍后呈现的表59中列出的示例7的TTL和SL的值来计算。
下面的表13示出了构成图13的光学成像系统7的透镜和其他元件的物理特性,并且下面的表14示出了图13的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13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271
表14
K A B C D E F G H J
S1 -0.7464 0.0139 0.0344 -0.0749 0.1029 -0.0706 0.0173 0.0042 -0.0023 0
S2 36.669 -0.0823 0.195 -0.3067 0.3634 -0.323 0.1902 -0.0632 0.0086 0
S3 -1.3559 -0.1603 0.3305 -0.4059 0.3324 -0.1787 0.0673 -0.0166 0.0018 0
S4 -0.4109 -0.0907 0.1444 0.1155 -0.7969 1.5009 -1.4406 0.7219 -0.147 0
S5 0 -0.0739 0.0463 -0.1203 0.1165 -0.0578 -0.0089 0.0233 -0.0057 0
S6 0 -0.0932 0.0034 0.0521 -0.1827 0.2457 -0.2173 0.1126 -0.0241 0
S7 25.148 -0.1235 -0.1887 0.3763 -0.554 0.6731 -0.5796 0.2782 -0.0538 0
S8 -99 -9E-05 -0.3274 0.3588 -0.3195 0.3451 -0.2608 0.0995 -0.0144 0
S9 -70.894 0.0205 0.0483 -0.5284 0.7583 -0.4915 0.1636 -0.0271 0.0018 0
S10 2.2832 0.1759 -0.3448 0.2283 -0.0716 0.011 -0.0007 -4E-06 1E-06 0
S11 -99 0.1188 -0.2169 0.1675 -0.0871 0.0276 -0.0049 0.0005 -2E-05 0
S12 -3.3067 0.1644 -0.1849 0.1159 -0.049 0.0138 -0.0024 0.0002 -9E-06 0
S13 -2.4772 -0.1026 -0.0482 0.074 -0.0308 0.0067 -0.0008 6E-05 -2E-06 0
S14 -1.1028 -0.2935 0.2033 -0.1127 0.0457 -0.0129 0.0024 -0.0003 2E-05 -5E-07
第八示例
图15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八示例的视图,并且图16示出了图15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光学成像系统8包括第一透镜1008、第二透镜2008、第三透镜3008、第四透镜4008、第五透镜5008、第六透镜6008和第七透镜7008。
第一透镜1008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1008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一透镜1008的像侧面凹入。第二透镜2008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2008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二透镜2008的像侧面凹入。第三透镜3008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3008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三透镜3008的像侧面凹入。第四透镜4008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4008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四透镜4008的像侧面凹入。第五透镜5008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5008的物侧面凹入且第五透镜5008的像侧面凸出。第六透镜6008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6008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六透镜6008的像侧面凸出。另外,在第六透镜6008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七透镜7008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七透镜7008的物侧面凹入且第七透镜7008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七透镜7008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
光学成像系统8还包括光阑、滤光片8008和图像传感器9008。光阑设置在第一透镜1008与第二透镜2008之间,以调整入射到图像传感器9008上的光的量。滤光片8008设置在第七透镜7008与图像传感器9008之间,以阻挡红外线。图像传感器9008形成成像面,物体的图像形成在该成像面上。尽管图15未示出,但光阑设置在距第一透镜1008的物侧面朝向光学成像系统8的像侧0.696mm的距离处。该距离等于TTL-SL,并且可以由本申请稍后呈现的表59中列出的示例8的TTL和SL的值来计算。
下面的表15示出了构成图15的光学成像系统8的透镜和其他元件的物理特性,并且下面的表16示出了图15的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15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291
表16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292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301
第九示例
图17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九示例的视图,并且图18示出了图17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光学成像系统9包括第一透镜1009、第二透镜2009、第三透镜3009、第四透镜4009、第五透镜5009、第六透镜6009和第七透镜7009。
第一透镜1009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1009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一透镜1009的像侧面凹入。第二透镜2009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2009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二透镜2009的像侧面凸出。第三透镜3009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3009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三透镜3009的像侧面凹入。第四透镜4009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4009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四透镜4009的像侧面凹入。第五透镜5009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5009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五透镜5009的像侧面凹入。第六透镜6009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6009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六透镜6009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六透镜6009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七透镜7009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七透镜7009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七透镜7009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七透镜7009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
光学成像系统9还包括光阑、滤光片8009和图像传感器9009。光阑设置在第二透镜2009与第三透镜3009之间,以调整入射到图像传感器9009上的光的量。滤光片8009设置在第七透镜7009与图像传感器9009之间,以阻挡红外线。图像传感器9009形成成像面,物体的图像形成在该成像面上。尽管图17未示出,但光阑设置在距第一透镜1009的物侧面朝向光学成像系统9的像侧1.158mm的距离处。该距离等于TTL-SL,并且可以由本申请稍后呈现的表59中列出的示例9的TTL和SL的值来计算。
下面的表17示出了构成图17的光学成像系统9的透镜和其他元件的物理特性,并且下面的表18示出了图17的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17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311
表18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312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321
第十示例
图19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十示例的视图,并且图20示出了图19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光学成像系统10包括第一透镜1010、第二透镜2010、第三透镜3010、第四透镜4010、第五透镜5010、第六透镜6010和第七透镜7010。
第一透镜1010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1010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一透镜1010的像侧面凹入。第二透镜2010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2010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二透镜2010的像侧面凹入。第三透镜3010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3010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三透镜3010的像侧面凹入。第四透镜4010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4010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四透镜4010的像侧面凹入。第五透镜5010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5010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五透镜5010的像侧面凹入。第六透镜6010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6010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六透镜6010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六透镜601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七透镜7010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七透镜7010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七透镜7010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七透镜701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
光学成像系统10还包括光阑、滤光片8010和图像传感器9010。光阑设置在第二透镜2010与第三透镜3010之间,以调整入射到图像传感器9010上的光的量。滤光片8010设置在第七透镜7010与图像传感器9010之间,以阻挡红外线。图像传感器9010形成成像面,物体的图像形成在该成像面上。尽管图19未示出,但光阑设置在距第一透镜1010的物侧面朝向光学成像系统10的像侧1.179mm的距离处。该距离等于TTL-SL,并且可以由本申请稍后呈现的表59中列出的示例10的TTL和SL的值来计算。
下面的表19示出了构成图19的光学成像系统10的透镜和其他元件的物理特性,并且下面的表20示出了图19的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19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331
表20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332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341
第十一示例
图21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十一示例的视图,并且图22示出了图21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光学成像系统11包括第一透镜1011、第二透镜2011、第三透镜3011、第四透镜4011、第五透镜5011、第六透镜6011和第七透镜7011。
第一透镜1011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1011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一透镜1011的像侧面凹入。第二透镜2011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2011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二透镜2011的像侧面凹入。第三透镜3011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3011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三透镜3011的像侧面凹入。第四透镜4011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4011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四透镜4011的像侧面凹入。第五透镜5011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5011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五透镜5011的像侧面凹入。第六透镜6011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6011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六透镜6011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六透镜6011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七透镜7011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七透镜7011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七透镜7011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七透镜7011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
光学成像系统11还包括光阑、滤光片8011和图像传感器9011。光阑设置在第二透镜2011与第三透镜3011之间,以调整入射到图像传感器9011上的光的量。滤光片8011设置在第七透镜7011与图像传感器9011之间,以阻挡红外线。图像传感器9011形成成像面,物体的图像形成在该成像面上。尽管图21未示出,但光阑设置在距第一透镜1011的物侧面朝向光学成像系统11的像侧1.205mm的距离处。该距离等于TTL-SL,并且可以由本申请稍后呈现的表59中列出的示例11的TTL和SL的值来计算。
下面的表21示出了构成图21的光学成像系统11的透镜和其他元件的物理特性,并且下面的表22示出了图21的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21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351
表22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352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361
第十二示例
图23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十二示例的视图,并且图24示出了图23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光学成像系统12包括第一透镜1012、第二透镜2012、第三透镜3012、第四透镜4012、第五透镜5012、第六透镜6012和第七透镜7012。
第一透镜1012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1012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一透镜1012的像侧面凹入。第二透镜2012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2012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二透镜2012的像侧面凹入。第三透镜3012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3012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三透镜3012的像侧面凹入。第四透镜4012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4012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四透镜4012的像侧面凹入。第五透镜5012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5012的物侧面凹入且第五透镜5012的像侧面凸出。第六透镜6012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6012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六透镜6012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六透镜6012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七透镜7012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七透镜7012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七透镜7012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七透镜7012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
光学成像系统12还包括光阑ST、滤光片8012和图像传感器9012。光阑ST设置在光学成像系统12的物侧与第一透镜1012之间,以调整入射到图像传感器9012上的光的量。滤光片8012设置在第七透镜7012与图像传感器9012之间,以阻挡红外线。图像传感器9012形成成像面,物体的图像形成在该成像面上。光阑ST设置在距第一透镜1012的物侧面朝向光学成像系统12的像侧0.250mm的距离处。该距离等于TTL-SL,并且可以由本申请稍后呈现的表59中列出的示例12的TTL和SL的值来计算。
下面的表23示出了构成图23的光学成像系统12的透镜和其他元件的物理特性,并且下面的表24示出了图23的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23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371
表24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372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381
第十三示例
图25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十三示例的视图,并且图26示出了图25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光学成像系统13包括第一透镜1013、第二透镜2013、第三透镜3013、第四透镜4013、第五透镜5013、第六透镜6013和第七透镜7013。
第一透镜1013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1013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一透镜1013的像侧面凹入。第二透镜2013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2013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二透镜2013的像侧面凹入。第三透镜3013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3013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三透镜3013的像侧面凹入。第四透镜4013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4013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四透镜4013的像侧面凹入。第五透镜5013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5013的物侧面凹入且第五透镜5013的像侧面凸出。第六透镜6013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6013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六透镜6013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六透镜6013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七透镜7013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七透镜7013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七透镜7013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七透镜7013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
光学成像系统13还包括光阑ST、滤光片8013和图像传感器9013。光阑ST设置在光学成像系统13的物侧与第一透镜1013之间,以调整入射到图像传感器9013上的光的量。滤光片8013设置在第七透镜7013与图像传感器9013之间,以阻挡红外线。图像传感器9013形成成像面,物体的图像形成在该成像面上。光阑ST设置在距第一透镜1013的物侧面朝向光学成像系统13的像侧0.200mm的距离处。该距离等于TTL-SL,并且可以由本申请稍后呈现的表59中列出的示例13的TTL和SL的值来计算。
下面的表25示出了构成图25的光学成像系统13的透镜和其他元件的物理特性,并且下面的表26示出了图25的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25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391
表26
K A B C D E F G H
S1 0.1134 -0.0041 0.0058 -0.0209 0.0313 -0.0267 0.0115 -0.0022 4E-05
S2 -31.971 -0.0343 0.0186 0.018 -0.0672 0.0895 -0.0703 0.0307 -0.0057
S3 -61.479 -0.0628 0.0273 0.0375 -0.0593 0.0197 0.0233 -0.0229 0.0061
S4 -5.9901 -0.0361 0.0057 0.1204 -0.3118 0.4572 -0.3962 0.1898 -0.0382
S5 0.4276 -0.01 -0.0036 -0.0725 0.164 -0.1983 0.1346 -0.041 0.0037
S6 -16.707 -0.0183 -0.0111 0.0191 -0.1026 0.1931 -0.1846 0.0944 -0.0194
S7 -17.469 -0.087 0.0448 -0.1275 0.1878 -0.176 0.0891 -0.0173 0.0002
S8 -45.166 -0.0908 0.0709 -0.1666 0.2236 -0.2004 0.1091 -0.0324 0.0042
S9 9.4915 -0.0528 0.0726 -0.1573 0.1702 -0.1138 0.0418 -0.0065 0
S10 27.883 -0.0964 0.0215 -0.01 0.0057 -0.0007 -0.0003 7E-05 0
S11 -18.4 0.0175 -0.105 0.0871 -0.0593 0.0265 -0.0067 0.0007 0
S12 -27.836 0.0419 -0.0472 0.0168 -0.0037 0.0005 -4E-05 1E-06 0
S13 -0.521 -0.2204 0.0759 -0.0132 0.0012 -4E-05 -3E-06 3E-07 -7E-09
S14 -0.8591 -0.2015 0.0852 -0.0311 0.0079 -0.0012 0.0001 -6E-06 1E-07
第十四示例
图27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十四示例的视图,并且图28示出了图27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光学成像系统14包括第一透镜1014、第二透镜2014、第三透镜3014、第四透镜4014、第五透镜5014、第六透镜6014和第七透镜7014。
第一透镜1014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1014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一透镜1014的像侧面凹入。第二透镜2014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2014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二透镜2014的像侧面凹入。第三透镜3014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3014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三透镜3014的像侧面凹入。第四透镜4014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4014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四透镜4014的像侧面凹入。第五透镜5014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5014的物侧面凹入且第五透镜5014的像侧面凸出。第六透镜6014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6014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六透镜6014的像侧面凸出。另外,在第六透镜6014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七透镜7014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七透镜7014的物侧面凹入且第七透镜7014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七透镜7014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
光学成像系统14还包括光阑、滤光片8014和图像传感器9014。光阑设置在第一透镜1014与第二透镜2014之间,以调整入射到图像传感器9014上的光的量。滤光片8014设置在第七透镜7014与图像传感器9014之间,以阻挡红外线。图像传感器9014形成成像面,物体的图像形成在该成像面上。尽管图27未示出,但光阑设置在距第一透镜1014的物侧面朝向光学成像系统14的像侧0.768mm的距离处。该距离等于TTL-SL,并且可以由本申请稍后呈现的表59中列出的示例14的TTL和SL的值来计算。
下面的表27示出了构成图27的光学成像系统14的透镜和其他元件的物理特性,并且下面的表28示出了图27的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27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401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411
表28
K A B C D E F G H J
S1 -0.8127 0.0142 0.0092 -0.0157 0.0206 -0.0137 0.0037 0.0003 -0.0003 0
S2 5.6538 -0.0472 0.0448 -0.0321 0.0158 -0.0059 0.001 0.0004 -0.0002 0
S3 -10.668 -0.0824 0.0792 -0.0266 -0.0158 0.0274 -0.0153 0.0039 -0.0004 0
S4 -0.1737 -0.0508 0.0303 0.1129 -0.3063 0.4131 -0.3101 0.1243 -0.0205 0
S5 0 -0.0377 0.0156 -0.0597 0.0773 -0.0624 0.0268 -0.0045 3E-05 0
S6 0 -0.0706 0.0482 -0.0575 -0.0009 0.0419 -0.0392 0.0166 -0.0028 0
S7 46.114 -0.1374 0.0451 0.0051 -0.0298 0.0052 0.0076 -0.0027 0.0001 0
S8 99 -0.1096 -0.0451 0.1394 -0.1519 0.0948 -0.0333 0.006 -0.0004 0
S9 -99 -0.0865 0.1152 -0.1605 0.1182 -0.0466 0.0099 -0.0011 5E-05 0
S10 -0.2245 0.0593 -0.0542 0.0004 0.0119 -0.0044 0.0007 -5E-05 1E-06 0
S11 -99 0.1031 -0.1094 0.0579 -0.0216 0.005 -0.0007 4E-05 -1E-06 0
S12 -4.7232 0.1521 -0.1221 0.0592 -0.0202 0.0046 -0.0007 5E-05 -2E-06 0
S13 -1.1986 -0.0323 -0.0724 0.0507 -0.0141 0.0021 -0.0002 8E-06 -2E-07 0
S14 -1.2644 -0.1675 0.0662 -0.0204 0.0047 -0.0007 8E-05 -5E-06 2E-07 -2E-09
第十五示例
图29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十五示例的视图,并且图30示出了图29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光学成像系统15包括第一透镜1015、第二透镜2015、第三透镜3015、第四透镜4015、第五透镜5015、第六透镜6015和第七透镜7015。
第一透镜1015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1015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一透镜1015的像侧面凹入。第二透镜2015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2015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二透镜2015的像侧面凹入。第三透镜3015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3015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三透镜3015的像侧面凹入。第四透镜4015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4015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四透镜4015的像侧面凸出。第五透镜5015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5015的物侧面凹入且第五透镜5015的像侧面凸出。第六透镜6015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6015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六透镜6015的像侧面凸出。另外,在第六透镜6015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七透镜7015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七透镜7015的物侧面凹入且第七透镜7015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七透镜7015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
光学成像系统15还包括光阑、滤光片8015和图像传感器9015。光阑设置在第一透镜1015与第二透镜2015之间,以调整入射到图像传感器9015上的光的量。滤光片8015设置在第七透镜7015与图像传感器9015之间,以阻挡红外线。图像传感器9015形成成像面,物体的图像形成在该成像面上。
下面的表29示出了构成图29的光学成像系统15的透镜和其他元件的物理特性,并且下面的表30示出了图29的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29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421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431
表30
K A B C D E F G H J
S1 -0.5383 0.0108 0.0209 -0.0477 0.0729 -0.06 0.0243 -0.0027 -0.0007 0
S2 5.8135 -0.0459 0.0189 0.0248 -0.0559 0.0486 -0.026 0.0094 -0.0019 0
S3 -10.011 -0.085 0.066 0.02 -0.0808 0.0756 -0.0332 0.0069 -0.0006 0
S4 -0.1875 -0.0544 0.0068 0.26 -0.6655 0.9329 -0.7519 0.3313 -0.061 0
S5 0 -0.0569 0.0063 -0.0275 -0.0046 0.0401 -0.0485 0.0264 -0.0053 0
S6 0 -0.0775 -0.0976 0.271 -0.5329 0.5567 -0.3323 0.1128 -0.0176 0
S7 47.015 -0.0863 -0.1024 0.2298 -0.2721 0.1091 0.0392 -0.0378 0.0065 0
S8 -99 -0.0603 -0.0348 0.057 -0.0468 0.0241 -0.007 0.001 -6E-05 0
S9 -99 -0.2672 0.6153 -0.9745 0.9138 -0.5236 0.1786 -0.0332 0.0026 0
S10 -0.0701 0.0268 -0.0377 -0.0253 0.035 -0.0133 0.0024 -0.0002 7E-06 0
S11 -97.721 0.1556 -0.2109 0.1424 -0.0678 0.02 -0.0033 0.0003 -1E-05 0
S12 -1.5998 0.2298 -0.1811 0.0905 -0.0342 0.0088 -0.0014 0.0001 -4E-06 0
S13 4.8341 -0.1142 -0.0024 0.0306 -0.013 0.0027 -0.0003 2E-05 -5E-07 0
S14 -1.0993 -0.2618 0.1449 -0.0599 0.0171 -0.0032 0.0004 -3E-05 1E-06 -2E-08
第十六示例
图31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十六示例的视图,并且图32示出了图31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光学成像系统16包括第一透镜1016、第二透镜2016、第三透镜3016、第四透镜4016、第五透镜5016、第六透镜6016和第七透镜7016。
第一透镜1016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1016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一透镜1016的像侧面凹入。第二透镜2016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2016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二透镜2016的像侧面凹入。第三透镜3016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3016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三透镜3016的像侧面凹入。第四透镜4016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4016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四透镜4016的像侧面凹入。第五透镜5016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5016的物侧面凹入且第五透镜5016的像侧面凸出。第六透镜6016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6016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六透镜6016的像侧面凸出。另外,在第六透镜6016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七透镜7016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七透镜7016的物侧面凹入且第七透镜7016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七透镜7016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
光学成像系统16还包括光阑、滤光片8016和图像传感器9016。光阑设置在第一透镜1016与第二透镜2016之间,以调整入射到图像传感器9016上的光的量。滤光片8016设置在第七透镜7016与图像传感器9016之间,以阻挡红外线。图像传感器9016形成成像面,物体的图像形成在该成像面上。尽管图31未示出,但光阑设置在距第一透镜1016的物侧面朝向光学成像系统16的像侧0.641mm的距离处。该距离等于TTL-SL,并且可以由本申请稍后呈现的表59中列出的示例16的TTL和SL的值来计算。
下面的表31示出了构成图31的光学成像系统16的透镜和其他元件的物理特性,并且下面的表32示出了图31的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31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441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451
表32
K A B C D E F G H J
S1 -0.812 0.0136 0.0311 -0.0769 0.1226 -0.1099 0.0531 -0.0116 0.0005 0
S2 -6.6917 -0.0631 0.0174 0.0714 -0.1648 0.1763 -0.1086 0.0376 -0.0059 0
S3 -14.579 -0.0707 0.0068 0.1319 -0.2129 0.173 -0.0715 0.0127 -0.0005 0
S4 -0.188 -0.0614 -0.0138 0.3338 -0.7392 0.9251 -0.6781 0.276 -0.0477 0
S5 0 -0.0572 0.0435 -0.1733 0.2724 -0.2421 0.0931 -0.0042 -0.0038 0
S6 0 -0.1356 -0.0309 0.2183 -0.5547 0.6931 -0.486 0.1856 -0.0304 0
S7 30.023 -0.2107 0.0007 0.1568 -0.2854 0.2586 -0.1154 0.0236 -0.0019 0
S8 -99 -0.1858 -0.0192 0.2616 -0.4111 0.3392 -0.1538 0.0357 -0.0033 0
S9 -98.995 -0.2935 0.5043 -0.5157 0.2657 -0.0658 0.0056 0.0005 -8E-05 0
S10 -0.0701 -0.0775 0.2223 -0.2703 0.1529 -0.0452 0.0073 -0.0006 2E-05 0
S11 -97.878 0.1479 -0.1956 0.1288 -0.0598 0.0172 -0.0028 0.0002 -8E-06 0
S12 1.4166 0.1234 -0.1416 0.087 -0.0341 0.0088 -0.0014 0.0001 -4E-06 0
S13 9.5503 -0.2864 0.1096 0.0149 -0.0214 0.0064 -0.0009 6E-05 -2E-06 0
S14 -1.2786 -0.3076 0.1777 -0.0626 0.0143 -0.0022 0.0002 -1E-05 5E-07 -7E-09
第十七示例
图33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十七示例的视图,并且图34示出了图33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光学成像系统17包括第一透镜1017、第二透镜2017、第三透镜3017、第四透镜4017、第五透镜5017、第六透镜6017和第七透镜7017。
第一透镜1017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1017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一透镜1017的像侧面凹入。第二透镜2017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2017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二透镜2017的像侧面凹入。第三透镜3017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3017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三透镜3017的像侧面凹入。第四透镜4017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4017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四透镜4017的像侧面凹入。第五透镜5017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5017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五透镜5017的像侧面凹入。第六透镜6017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6017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六透镜6017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六透镜6017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七透镜7017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七透镜7017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七透镜7017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七透镜7017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
光学成像系统17还包括光阑、滤光片8017和图像传感器9017。光阑设置在第二透镜2017与第三透镜3017之间,以调整入射到图像传感器9017上的光的量。滤光片8017设置在第七透镜7017与图像传感器9017之间,以阻挡红外线。图像传感器9017形成成像面,物体的图像形成在该成像面上。尽管图33未示出,但光阑设置在距第一透镜1017的物侧面朝向光学成像系统17的像侧0.884mm的距离处。该距离等于TTL-SL,并且可以由本申请稍后呈现的表59中列出的示例17的TTL和SL的值来计算。
下面的表33示出了构成图33的光学成像系统17的透镜和其他元件的物理特性,并且下面的表34示出了图33的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33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461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471
表34
K A B C D E F G H J
S1 -0.0374 0.0041 0.0102 -0.0274 0.0363 -0.023 0.0071 -0.0007 0 0
S2 29.499 -0.0579 0.1753 -0.2761 0.2564 -0.1451 0.0461 -0.0064 0 0
S3 -1.6808 -0.0951 0.1875 -0.1212 -0.0118 0.0698 -0.0436 0.0084 0 0
S4 -0.1875 -0.0734 -0.0279 0.4656 -0.9504 1.0182 -0.5704 0.132 0 0
S5 1.3424 -0.1042 0.1034 -0.1017 0.1369 -0.1182 0.0626 -0.014 0 0
S6 6.3397 -0.1322 0.0914 -0.0544 0.0396 -0.0158 0.0024 -4E-05 0 0
S7 21.918 -0.0361 0.0211 -0.0154 0.0179 -0.009 0.0019 -0.0001 0 0
S8 25.736 -0.0408 0.011 -0.0055 0.0031 -0.0008 1E-04 -4E-06 0 0
S9 1.6857 -0.0998 0.1128 -0.1386 0.0983 -0.0424 0.0105 -0.0012 0 0
S10 -99 -0.0846 0.0566 -0.0552 0.0277 -0.0068 0.0008 -3E-05 0 0
S11 0 -0.0205 -0.0335 0.0064 0 0 0 0 0 0
S12 0 -0.0019 -0.0483 0.031 -0.0123 0.0029 -0.0004 2E-05 0 0
S13 -0.9427 -0.2417 0.0607 -0.0015 -0.0024 0.0006 -7E-05 4E-06 -8E-08 0
S14 -1.0048 -0.2102 0.0796 -0.0236 0.0052 -0.0008 7E-05 -3E-06 7E-08 0
第十八示例
图35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十八示例的视图,并且图36示出了图35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光学成像系统18包括第一透镜1018、第二透镜2018、第三透镜3018、第四透镜4018、第五透镜5018、第六透镜6018和第七透镜7018。
第一透镜1018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1018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一透镜1018的像侧面凹入。第二透镜2018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2018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二透镜2018的像侧面凹入。第三透镜3018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3018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三透镜3018的像侧面凹入。第四透镜4018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4018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四透镜4018的像侧面凸出。第五透镜5018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5018的物侧面凹入且第五透镜5018的像侧面凹入。第六透镜6018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6018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六透镜6018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六透镜6018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七透镜7018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七透镜7018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七透镜7018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七透镜7018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
光学成像系统18还包括光阑、滤光片8018和图像传感器9018。光阑设置在第二透镜2018与第三透镜3018之间,以调整入射到图像传感器9018上的光的量。滤光片8018设置在第七透镜7018与图像传感器9018之间,以阻挡红外线。图像传感器9018形成成像面,物体的图像形成在该成像面上。尽管图35未示出,但光阑设置在距第一透镜1018的物侧面朝向光学成像系统18的像侧0.910mm的距离处。该距离等于TTL-SL,并且可以由本申请稍后呈现的表59中列出的示例18的TTL和SL的值来计算。
下面的表35示出了构成图35的光学成像系统18的透镜和其他元件的物理特性,并且下面的表36示出了图35的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35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481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491
表36
K A B C D E F G H J
S1 -0.0815 0.0055 0.0014 -0.0029 0.0061 -0.0051 0.002 -0.0003 0 0
S2 25.622 -0.0509 0.133 -0.2101 0.1935 -0.1078 0.0334 -0.0045 0 0
S3 -1.6604 -0.0775 0.1997 -0.3026 0.2917 -0.1691 0.0543 -0.0074 0 0
S4 0.011 -0.0397 0.0365 0.0313 -0.0936 0.1109 -0.0595 0.0137 0 0
S5 0.49 -0.0743 0.0501 -0.0466 0.0606 -0.0386 0.013 -0.0015 0 0
S6 7.0482 -0.0885 0.0384 -0.0259 0.0308 -0.0159 0.0036 -0.0003 0 0
S7 21.918 -0.0229 0.0042 -0.0033 0.0044 -0.0002 -0.0006 0.0001 0 0
S8 25.736 -0.0244 0.007 -0.0107 0.0065 -0.0016 0.0002 -7E-06 0 0
S9 1.6857 -0.0527 0.078 -0.0871 0.0455 -0.0137 0.0025 -0.0002 0 0
S10 76.281 -0.0552 0.0643 -0.0583 0.0243 -0.005 0.0005 -2E-05 0 0
S11 -52.836 0.0115 -0.0347 0.0203 -0.0087 0.0021 -0.0002 1E-05 0 0
S12 0 -0.0341 0.0013 0 0 0 0 0 0 0
S13 -0.9427 -0.1816 0.0377 -0.0008 -0.001 0.0002 -2E-05 9E-07 -2E-08 0
S14 -1.0048 -0.1579 0.0494 -0.0121 0.0022 -0.0003 2E-05 -8E-07 1E-08 0
第十九示例
图37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十九示例的视图,并且图38示出了图37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光学成像系统19包括第一透镜1019、第二透镜2019、第三透镜3019、第四透镜4019、第五透镜5019、第六透镜6019和第七透镜7019。
第一透镜1019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1019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一透镜1019的像侧面凹入。第二透镜2019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2019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二透镜2019的像侧面凹入。第三透镜3019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3019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三透镜3019的像侧面凹入。第四透镜4019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4019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四透镜4019的像侧面凹入。第五透镜5019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5019的物侧面凹入且第五透镜5019的像侧面凹入。第六透镜6019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6019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六透镜6019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六透镜6019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七透镜7019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七透镜7019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七透镜7019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七透镜7019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
光学成像系统19还包括光阑、滤光片8019和图像传感器9019。光阑设置在第二透镜2019与第三透镜3019之间,以调整入射到图像传感器9019上的光的量。滤光片8019设置在第七透镜7019与图像传感器9019之间,以阻挡红外线。图像传感器9019形成成像面,物体的图像形成在该成像面上。尽管图37未示出,但光阑设置在距第一透镜1019的物侧面朝向光学成像系统19的像侧0.910mm的距离处。该距离等于TTL-SL,并且可以由本申请稍后呈现的表59中列出的示例19的TTL和SL的值来计算。
下面的表37示出了构成图37的光学成像系统19的透镜和其他元件的物理特性,并且下面的表38示出了图37的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37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501
表38
K A B C D E F G H J
S1 -0.0815 0.0055 0.0014 -0.0029 0.0061 -0.0051 0.002 -0.0003 0 0
S2 25.622 -0.0509 0.133 -0.2101 0.1935 -0.1078 0.0334 -0.0045 0 0
S3 -1.7152 -0.0796 0.199 -0.2926 0.2754 -0.1567 0.0498 -0.0068 0 0
S4 0.011 -0.0397 0.0365 0.0313 -0.0936 0.1109 -0.0595 0.0137 0 0
S5 0.49 -0.0743 0.0501 -0.0466 0.0606 -0.0386 0.013 -0.0015 0 0
S6 7.0482 -0.0885 0.0384 -0.0259 0.0308 -0.0159 0.0036 -0.0003 0 0
S7 21.918 -0.0229 0.0042 -0.0033 0.0044 -0.0002 -0.0006 0.0001 0 0
S8 25.736 -0.0244 0.007 -0.0107 0.0065 -0.0016 0.0002 -7E-06 0 0
S9 1.6857 -0.0527 0.078 -0.0871 0.0455 -0.0137 0.0025 -0.0002 0 0
S10 76.281 -0.0552 0.0643 -0.0583 0.0243 -0.005 0.0005 -2E-05 0 0
S11 -52.836 0.0115 -0.0347 0.0203 -0.0087 0.0021 -0.0002 1E-05 0 0
S12 0 -0.034 0.0045 -0.0014 0.0003 -2E-05 6E-07 0 0 0
S13 -0.9427 -0.1816 0.0377 -0.0008 -0.001 0.0002 -2E-05 9E-07 -2E-08 0
S14 -1.0048 -0.1579 0.0494 -0.0121 0.0022 -0.0003 2E-05 -8E-07 1E-08 0
第二十示例
图39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二十示例的视图,并且图40示出了图39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光学成像系统20包括第一透镜1020、第二透镜2020、第三透镜3020、第四透镜4020、第五透镜5020、第六透镜6020和第七透镜7020。
第一透镜1020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1020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一透镜1020的像侧面凹入。第二透镜2020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2020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二透镜2020的像侧面凹入。第三透镜3020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3020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三透镜3020的像侧面凹入。第四透镜4020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4020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四透镜4020的像侧面凹入。第五透镜5020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5020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五透镜5020的像侧面凹入。第六透镜6020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6020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六透镜6020的像侧面凸出。另外,在第六透镜602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七透镜7020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七透镜7020的物侧面凹入且第七透镜7020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七透镜702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
光学成像系统20还包括光阑、滤光片8020和图像传感器9020。光阑设置在第二透镜2020与第三透镜3020之间,以调整入射到图像传感器9020上的光的量。滤光片8020设置在第七透镜7020与图像传感器9020之间,以阻挡红外线。图像传感器9020形成成像面,物体的图像形成在该成像面上。尽管图39未示出,但光阑设置在距第一透镜1020的物侧面朝向光学成像系统20的像侧1.002mm的距离处。该距离等于TTL-SL,并且可以由本申请稍后呈现的表59中列出的示例20的TTL和SL的值来计算。
下面的表39示出了构成图39的光学成像系统20的透镜和其他元件的物理特性,并且下面的表40示出了图39的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39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521
表40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522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531
第二十一示例
图41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二十一示例的视图,并且图42示出了图41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光学成像系统21包括第一透镜1021、第二透镜2021、第三透镜3021、第四透镜4021、第五透镜5021、第六透镜6021和第七透镜7021。
第一透镜1021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1021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一透镜1021的像侧面凹入。第二透镜2021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2021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二透镜2021的像侧面凹入。第三透镜3021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3021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三透镜3021的像侧面凹入。第四透镜4021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4021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四透镜4021的像侧面凹入。第五透镜5021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5021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五透镜5021的像侧面凹入。第六透镜6021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6021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六透镜6021的像侧面凸出。另外,在第六透镜6021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七透镜7021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七透镜7021的物侧面凹入且第七透镜7021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七透镜7021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
光学成像系统21还包括光阑、滤光片8021和图像传感器9021。光阑设置在第一透镜1021与第二透镜2021之间,以调整入射到图像传感器9021上的光的量。滤光片8021设置在第七透镜7021与图像传感器9021之间,以阻挡红外线。图像传感器9021形成成像面,物体的图像形成在该成像面上。尽管图41未示出,但光阑设置在距第一透镜1021的物侧面朝向光学成像系统21的像侧0.374mm的距离处。该距离等于TTL-SL,并且可以由本申请稍后呈现的表59中列出的示例21的TTL和SL的值来计算。
下面的表41示出了构成图41的光学成像系统21的透镜和其他元件的物理特性,并且下面的表42示出了图41的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41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541
表42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542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551
第二十二示例
图43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二十二示例的视图,并且图44示出了图43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光学成像系统22包括第一透镜1022、第二透镜2022、第三透镜3022、第四透镜4022、第五透镜5022、第六透镜6022和第七透镜7022。
第一透镜1022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1022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一透镜1022的像侧面凹入。第二透镜2022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2022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二透镜2022的像侧面凹入。第三透镜3022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3022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三透镜3022的像侧面凹入。第四透镜4022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4022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四透镜4022的像侧面凹入。第五透镜5022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5022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五透镜5022的像侧面凹入。第六透镜6022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6022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六透镜6022的像侧面凸出。另外,在第六透镜6022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七透镜7022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七透镜7022的物侧面凹入且第七透镜7022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七透镜7022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
光学成像系统22还包括光阑、滤光片8022和图像传感器9022。光阑设置在第一透镜1022与第二透镜2022之间,以调整入射到图像传感器9022上的光的量。滤光片8022设置在第七透镜7022与图像传感器9022之间,以阻挡红外线。图像传感器9022形成成像面,物体的图像形成在该成像面上。尽管图43未示出,但光阑设置在距第一透镜1022的物侧面朝向光学成像系统22的像侧0.920mm的距离处。该距离等于TTL-SL,并且可以由本申请稍后呈现的表59中列出的示例22的TTL和SL的值来计算。
下面的表43示出了构成图43的光学成像系统22的透镜和其他元件的物理特性,并且下面的表44示出了图43的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43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561
表44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562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571
第二十三示例
图45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二十三示例的视图,并且图46示出了图45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光学成像系统23包括第一透镜1023、第二透镜2023、第三透镜3023、第四透镜4023、第五透镜5023、第六透镜6023和第七透镜7023。
第一透镜1023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1023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一透镜1023的像侧面凹入。第二透镜2023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2023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二透镜2023的像侧面凹入。第三透镜3023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3023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三透镜3023的像侧面凹入。第四透镜4023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4023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四透镜4023的像侧面凹入。第五透镜5023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5023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五透镜5023的像侧面凹入。第六透镜6023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6023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六透镜6023的像侧面凸出。另外,在第六透镜6023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七透镜7023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七透镜7023的物侧面凹入且第七透镜7023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七透镜7023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
光学成像系统23还包括光阑、滤光片8023和图像传感器9023。光阑设置在第一透镜1023与第二透镜2023之间,以调整入射到图像传感器9023上的光的量。滤光片8023设置在第七透镜7023与图像传感器9023之间,以阻挡红外线。图像传感器9023形成成像面,物体的图像形成在该成像面上。尽管图45未示出,但光阑设置在距第一透镜1023的物侧面朝向光学成像系统23的像侧1.060mm的距离处。该距离等于TTL-SL,并且可以由本申请稍后呈现的表59中列出的示例23的TTL和SL的值来计算。
下面的表45示出了构成图45的光学成像系统23的透镜和其他元件的物理特性,并且下面的表46示出了图45的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45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581
表46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582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591
第二十四示例
图47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二十四示例的视图,并且图48示出了图47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光学成像系统24包括第一透镜1024、第二透镜2024、第三透镜3024、第四透镜4024、第五透镜5024、第六透镜6024和第七透镜7024。
第一透镜1024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1024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一透镜1024的像侧面凹入。第二透镜2024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2024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二透镜2024的像侧面凹入。第三透镜3024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3024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三透镜3024的像侧面凹入。第四透镜4024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4024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四透镜4024的像侧面凹入。第五透镜5024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5024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五透镜5024的像侧面凹入。第六透镜6024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6024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六透镜6024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六透镜6024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七透镜7024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七透镜7024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七透镜7024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七透镜7024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
光学成像系统24还包括光阑、滤光片8024和图像传感器9024。光阑设置在第二透镜2024与第三透镜3024之间,以调整入射到图像传感器9024上的光的量。滤光片8024设置在第七透镜7024与图像传感器9024之间,以阻挡红外线。图像传感器9024形成成像面,物体的图像形成在该成像面上。尽管图47未示出,但光阑设置在距第一透镜1024的物侧面朝向光学成像系统24的像侧1.082mm的距离处。该距离等于TTL-SL,并且可以由本申请稍后呈现的表59中列出的示例24的TTL和SL的值来计算。
下面的表47示出了构成图47的光学成像系统24的透镜和其他元件的物理特性,并且下面的表48示出了图47的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47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601
表48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602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611
第二十五示例
图49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二十五示例的视图,并且图50示出了图49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光学成像系统25包括第一透镜1025、第二透镜2025、第三透镜3025、第四透镜4025、第五透镜5025、第六透镜6025和第七透镜7025。
第一透镜1025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1025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一透镜1025的像侧面凹入。第二透镜2025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2025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二透镜2025的像侧面凹入。第三透镜3025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3025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三透镜3025的像侧面凹入。第四透镜4025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4025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四透镜4025的像侧面凹入。第五透镜5025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5025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五透镜5025的像侧面凹入。第六透镜6025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6025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六透镜6025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六透镜6025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七透镜7025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七透镜7025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七透镜7025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七透镜7025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
光学成像系统25还包括光阑、滤光片8025和图像传感器9025。光阑设置在第二透镜2025与第三透镜3025之间,以调整入射到图像传感器9025上的光的量。滤光片8025设置在第七透镜7025与图像传感器9025之间,以阻挡红外线。图像传感器9025形成成像面,物体的图像形成在该成像面上。尽管图49未示出,但光阑设置在距第一透镜1025的物侧面朝向光学成像系统25的像侧1.201mm的距离处。该距离等于TTL-SL,并且可以由本申请稍后呈现的表59中列出的示例25的TTL和SL的值来计算。
下面的表49示出了构成图49的光学成像系统25的透镜和其他元件的物理特性,并且下面的表50示出了图49的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49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621
表50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622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631
第二十六示例
图51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二十六示例的视图,并且图52示出了图51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光学成像系统26包括第一透镜1026、第二透镜2026、第三透镜3026、第四透镜4026、第五透镜5026、第六透镜6026和第七透镜7026。
第一透镜1026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1026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一透镜1026的像侧面凹入。第二透镜2026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2026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二透镜2026的像侧面凹入。第三透镜3026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3026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三透镜3026的像侧面凹入。第四透镜4026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4026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四透镜4026的像侧面凹入。第五透镜5026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5026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五透镜5026的像侧面凹入。第六透镜6026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6026的物侧面凹入且第六透镜6026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六透镜6026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七透镜7026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七透镜7026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七透镜7026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七透镜7026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
光学成像系统26还包括光阑、滤光片8026和图像传感器9026。光阑设置在第二透镜2026与第三透镜3026之间,以调整入射到图像传感器9026上的光的量。滤光片8026设置在第七透镜7026与图像传感器9026之间,以阻挡红外线。图像传感器9026形成成像面,物体的图像形成在该成像面上。尽管图51未示出,但光阑设置在距第一透镜1026的物侧面朝向光学成像系统26的像侧0.963mm的距离处。该距离等于TTL-SL,并且可以由本申请稍后呈现的表59中列出的示例26的TTL和SL的值来计算。
下面的表51示出了构成图51的光学成像系统26的透镜和其他元件的物理特性,并且下面的表52示出了图51的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51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641
表52
K A B C D E F G H J
S1 -0.2398 5E-05 0.0225 -0.0553 0.0791 -0.0725 0.0408 -0.0137 0.0019 0
S2 6.0424 -0.0363 0.0343 0.0144 -0.1124 0.1667 -0.1307 0.054 -0.0092 0
S3 -1.7137 -0.0472 0.041 0.0264 -0.116 0.1895 -0.1701 0.0827 -0.0161 0
S4 -0.2358 -0.0167 -0.01 0.0564 -0.0195 -0.1069 0.2279 -0.1897 0.0625 0
S5 -0.0716 -0.0169 -0.0047 -0.1892 0.6295 -1.0256 0.9612 -0.4977 0.1127 0
S6 -1.1573 0.0199 -0.1372 0.1444 -0.0555 0.1408 -0.2746 0.2067 -0.0539 0
S7 -28.459 0.0213 -0.1017 0.0611 0.0456 0.018 -0.1503 0.1307 -0.0346 0
S8 -2.3038 -0.0386 0.0394 -0.1206 0.2443 -0.4112 0.4746 -0.3301 0.1229 -0.0182
S9 -3.3254 -0.1025 0.044 -0.1067 0.238 -0.3262 0.2409 -0.0929 0.0146 0
S10 -25.215 -0.0274 -0.1331 0.1909 -0.1562 0.0771 -0.0231 0.0041 -0.0003 0
S11 23.202 0.1679 -0.2882 0.2414 -0.1422 0.0533 -0.0119 0.0015 -8E-05 0
S12 -49.948 0.0068 -0.0175 0.0027 0.0001 -0.0001 4E-05 -6E-06 4E-07 0
S13 -1.9292 -0.2614 0.126 -0.0405 0.0094 -0.0015 0.0002 -9E-06 2E-07 0
S14 -0.8288 -0.1737 0.0652 -0.0206 0.0046 -0.0007 6E-05 -3E-06 7E-08 0
第二十七示例
图53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二十七示例的视图,并且图54示出了图53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光学成像系统27包括第一透镜1027、第二透镜2027、第三透镜3027、第四透镜4027、第五透镜5027、第六透镜6027和第七透镜7027。
第一透镜1027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1027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一透镜1027的像侧面凹入。第二透镜2027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2027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二透镜2027的像侧面凹入。第三透镜3027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3027的物侧面凹入且第三透镜3027的像侧面凸出。第四透镜4027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4027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四透镜4027的像侧面凹入。第五透镜5027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5027的物侧面凹入且第五透镜5027的像侧面凸出。第六透镜6027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6027的物侧面凹入且第六透镜6027的像侧面凸出。另外,在第六透镜6027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七透镜7027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七透镜7027的物侧面凹入且第七透镜7027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七透镜7027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
光学成像系统27还包括光阑、滤光片8027和图像传感器9027。光阑设置在第二透镜2027与第三透镜3027之间,以调整入射到图像传感器9027上的光的量。滤光片8027设置在第七透镜7027与图像传感器9027之间,以阻挡红外线。图像传感器9027形成成像面,物体的图像形成在该成像面上。尽管图53未示出,但光阑设置在距第一透镜1027的物侧面朝向光学成像系统27的像侧0.872mm的距离处。该距离等于TTL-SL,并且可以由本申请稍后呈现的表59中列出的示例27的TTL和SL的值来计算。
下面的表53示出了构成图53的光学成像系统27的透镜和其他元件的物理特性,并且下面的表54示出了图53的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53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651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661
表54
K A B C D E F G H J
S1 -1.0054 0.0225 0.0222 -0.0696 0.1604 -0.2238 0.1806 -0.0791 0.0141 0
S2 -1.5097 -0.1275 0.3975 -0.6982 0.6801 -0.322 0.0288 0.029 -0.0076 0
S3 6.0294 -0.163 0.4504 -0.8514 1.0525 -0.8203 0.4235 -0.138 0.0213 0
S4 -0.8846 -0.0449 0.0393 0.1574 -0.6934 1.3171 -1.3069 0.6799 -0.143 0
S5 0 -0.0513 -0.0193 -0.016 0.0043 0.0034 -0.0155 0.0319 -0.0128 0
S6 0 -0.1089 -0.0569 0.3576 -0.9255 1.1947 -0.8604 0.3322 -0.0547 0
S7 -7.5 -0.2139 -0.0107 0.1788 -0.1827 -0.1159 0.3046 -0.1897 0.0405 0
S8 -43.341 -0.1402 -0.061 0.2777 -0.4123 0.3523 -0.1857 0.0564 -0.0071 0
S9 -35.081 -0.0602 0.0736 -0.1046 0.1084 -0.0726 0.0255 -0.0041 0.0002 0
S10 -1.5734 0.1621 -0.2197 0.1896 -0.107 0.0396 -0.0091 0.0011 -6E-05 0
S11 0.5153 0.2137 -0.3167 0.2399 -0.1217 0.0384 -0.0069 0.0007 -3E-05 0
S12 -1.1466 0.1967 -0.2565 0.1542 -0.0532 0.0115 -0.0015 0.0001 -4E-06 0
S13 -0.9056 -0.0077 -0.2094 0.1883 -0.0749 0.0167 -0.0022 0.0002 -5E-06 0
S14 -1.2797 -0.2192 0.1006 -0.0338 0.0088 -0.0018 0.0003 -2E-05 1E-06 -3E-08
第二十八示例
图55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二十八示例的视图,并且图56示出了图55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光学成像系统28包括第一透镜1028、第二透镜2028、第三透镜3028、第四透镜4028、第五透镜5028、第六透镜6028和第七透镜7028。
第一透镜1028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1028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一透镜1028的像侧面凹入。第二透镜2028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2028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二透镜2028的像侧面凹入。第三透镜3028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3028的物侧面凹入且第三透镜3028的像侧面凸出。第四透镜4028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4028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四透镜4028的像侧面凹入。第五透镜5028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5028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五透镜5028的像侧面凹入。第六透镜6028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6028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六透镜6028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六透镜6028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七透镜7028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七透镜7028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七透镜7028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七透镜7028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
光学成像系统28还包括光阑、滤光片8028和图像传感器9028。光阑设置在第二透镜2028与第三透镜3028之间,以调整入射到图像传感器9028上的光的量。滤光片8028设置在第七透镜7028与图像传感器9028之间,以阻挡红外线。图像传感器9028形成成像面,物体的图像形成在该成像面上。尽管图55未示出,但光阑设置在距第一透镜1028的物侧面朝向光学成像系统28的像侧0.866mm的距离处。该距离等于TTL-SL,并且可以由本申请稍后呈现的表59中列出的示例28的TTL和SL的值来计算。
下面的表55示出了构成图55的光学成像系统28的透镜和其他元件的物理特性,并且下面的表56示出了图55的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55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671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681
表56
K A B C D E F G H J
S1 -0.1525 0.0035 0.0054 -0.0238 0.0587 -0.0925 0.0808 -0.0376 0.0069 0
S2 -36.188 -0.0554 0.191 -0.4954 0.9092 -1.1194 0.849 -0.3546 0.0617 0
S3 -0.1164 -0.0883 0.2264 -0.5273 0.9947 -1.274 1.0104 -0.4343 0.076 0
S4 0.3326 -0.0462 0.097 -0.2316 0.5455 -0.848 0.7854 -0.3759 0.0708 0
S5 51.758 -0.0119 -0.0911 0.3617 -0.9067 1.3845 -1.3014 0.6835 -0.1493 0
S6 42.164 0.0924 -0.5269 1.3558 -2.2584 2.5093 -1.8107 0.7611 -0.139 0
S7 -4.7579 0.1336 -0.5938 1.261 -1.8115 1.7924 -1.1666 0.4427 -0.0728 0
S8 -3.4393 0.0471 -0.1842 0.2886 -0.3575 0.3273 -0.1971 0.067 -0.0093 0
S9 -8.5449 -0.0502 -0.0588 0.1599 -0.2027 0.1398 -0.0542 0.0105 -0.0007 0
S10 -18.064 -0.044 -0.0734 0.1425 -0.1303 0.0691 -0.0217 0.0038 -0.0003 0
S11 -4.6497 0.0633 -0.1193 0.0882 -0.0426 0.0135 -0.0028 0.0004 -2E-05 0
S12 -50 0.034 -0.0497 0.0246 -0.0072 0.0013 -0.0001 7E-06 -2E-07 0
S13 -2.4291 -0.1201 0.0167 0.0022 -0.0009 0.0001 -6E-06 1E-07 9E-10 0
S14 -1.0032 -0.1111 0.0248 -0.0032 -0.0001 0.0001 -2E-05 2E-06 -8E-08 1E-09
第二十九示例
图57是示出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二十九示例的视图,并且图58示出了图57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曲线。
光学成像系统29包括第一透镜1029、第二透镜2029、第三透镜3029、第四透镜4029、第五透镜5029、第六透镜6029和第七透镜7029。
第一透镜1029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一透镜1029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一透镜1029的像侧面凹入。第二透镜2029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二透镜2029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二透镜2029的像侧面凹入。第三透镜3029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三透镜3029的物侧面凹入且第三透镜3029的像侧面凸出。第四透镜4029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四透镜4029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四透镜4029的像侧面凹入。第五透镜5029具有负屈光力,并且第五透镜5029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五透镜5029的像侧面凹入。第六透镜6029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六透镜6029的物侧面凸出且第六透镜6029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六透镜6029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七透镜7029具有正屈光力,并且第七透镜7029的物侧面凸出且第七透镜7029的像侧面凹入。另外,在第七透镜7029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任一个面或两个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反曲点。
光学成像系统29还包括光阑、滤光片8029和图像传感器9029。光阑设置在第二透镜2029与第三透镜3029之间,以调整入射到图像传感器9029上的光的量。滤光片8029设置在第七透镜7029与图像传感器9029之间,以阻挡红外线。图像传感器9029形成成像面,物体的图像形成在该成像面上。尽管图57未示出,但光阑设置在距第一透镜1029的物侧面朝向光学成像系统29的像侧0.904mm的距离处。该距离等于TTL-SL,并且可以由本申请稍后呈现的表59中列出的示例29的TTL和SL的值来计算。
下面的表57示出了构成图57的光学成像系统29的透镜和其他元件的物理特性,并且下面的表58示出了图57的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系数。
表57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691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701
表58
K A B C D E F G H J
S1 -0.1061 -0.0082 0.0469 -0.0925 0.0811 -0.0129 -0.032 0.0224 -0.0047 0
S2 -36.188 -0.0502 0.1624 -0.4029 0.6931 -0.7643 0.5021 -0.1789 0.0264 0
S3 0.0036 -0.0795 0.2057 -0.548 1.0742 -1.291 0.9097 -0.3412 0.052 0
S4 0.4038 -0.0325 0.0884 -0.3009 0.7004 -0.9194 0.6738 -0.2424 0.0308 0
S5 51.758 0.0055 -0.1746 0.5018 -0.9395 1.1442 -0.9144 0.4407 -0.0937 0
S6 42.164 0.0953 -0.4992 1.0397 -1.2284 0.8169 -0.2802 0.0384 4E-06 0
S7 -4.7579 0.1185 -0.4938 0.8554 -0.8643 0.5167 -0.185 0.0417 -0.0054 0
S8 -3.4393 0.0492 -0.194 0.3147 -0.3773 0.3249 -0.1878 0.063 -0.0088 0
S9 -8.5449 -0.0638 0.0289 -0.0884 0.1649 -0.171 0.0983 -0.0306 0.0041 0
S10 -18.064 -0.0543 -0.0172 0.0321 -0.0179 0.004 5E-06 -0.0001 8E-06 0
S11 -4.6497 0.0535 -0.0909 0.0613 -0.0311 0.011 -0.0026 0.0004 -2E-05 0
S12 -50 0.0103 -0.0176 0.0057 -0.0015 0.0003 -4E-05 2E-06 -6E-08 0
S13 -2.606 -0.1177 0.0192 -0.0004 -1E-04 -1E-05 4E-06 -4E-07 9E-09 0
S14 -1.0102 -0.0979 0.0187 -0.0024 0.0001 2E-05 -6E-06 6E-07 -3E-08 6E-10
下面的表59示出了针对本文所描述的示例1至29中的每一个示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总焦距f、光学成像系统的总长度TTL(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距离)、从光阑至成像面的距离SL、光学成像系统的f数(F No.)(光学成像系统的总焦距f除以光学成像系统的入瞳直径,其中,f和入瞳直径均以mm表示)、成像面上的像高(IMG HT)(成像面的对角线长的一半)以及光学成像系统的视场角(FOV)。f、TTL、SL和IMG HT的值以mm表示。F No.的值是无量纲值。FOV的值以度表示。
表59
示例 f TTL SL F No. IMG HT FOV
1 3.671 4.200 3.529 1.99 3.26 81.90
2 4.780 5.827 4.402 1.57 4.05 79.02
3 4.256 5.190 3.931 1.58 3.68 80.22
4 3.950 4.819 3.650 1.58 3.25 77.47
5 4.350 5.300 4.917 1.58 3.38 79.58
6 4.000 4.877 4.525 1.58 3.25 76.86
7 4.280 5.100 4.369 1.71 3.54 77.84
8 4.320 5.285 4.589 1.68 3.26 72.96
9 4.401 5.300 4.142 1.69 3.73 79.31
10 4.831 5.955 4.776 1.66 4.13 79.74
11 5.086 6.000 4.795 1.59 4.13 76.86
12 4.447 5.144 4.894 2.07 3.53 75.63
13 4.657 5.652 5.452 2.12 3.26 69.07
14 4.700 5.650 4.882 1.81 3.93 78.82
15 4.400 5.200 1.81 3.26 72.55
16 3.994 5.125 4.484 1.57 3.26 77.38
17 4.460 5.380 4.536 1.72 3.53 76.77
18 4.700 5.764 4.854 1.67 3.93 78.23
19 4.620 5.700 4.800 1.64 3.93 79.17
20 4.020 4.940 3.938 1.58 3.23 76.00
21 4.333 5.320 4.946 1.50 3.75 80.30
22 4.589 5.600 4.680 1.60 4.25 84.74
23 4.737 5.800 4.740 1.57 4.25 82.21
24 4.451 5.703 4.621 1.63 3.73 78.60
25 4.825 6.000 4.799 1.54 4.20 80.78
26 4.592 5.478 4.515 1.79 3.73 76.90
27 4.302 5.240 4.368 1.95 3.73 80.46
28 4.966 5.993 5.127 2.36 4.13 78.45
29 4.667 5.797 4.893 1.85 4.13 81.80
下面的表60示出了针对本文所描述的示例1至29中的每一个示例的以mm表示的第一透镜的焦距f1、第二透镜的焦距f2、第三透镜的焦距f3、第四透镜的焦距f4、第五透镜的焦距f5、第六透镜的焦距f6和第七透镜的焦距f7。
表60
示例 f1 f2 f3 f4 f5 f6 f7
1 3.284 -8.740 13.548 75.065 -13.184 44.153 -17.987
2 10.035 5.292 -7.613 22346862 86.584 -27.728 146.074
3 9.060 4.692 -7.025 -4861.622 80.126 -24.191 1985.391
4 8.409 4.355 -6.520 -4512.292 74.369 -22.452 1842.731
5 -64.233 3.248 -7.428 -43.722 52.425 3.010 -2.424
6 -59.064 2.987 -6.830 -40.204 48.207 2.768 -2.229
7 3.596 -7.349 -1245.238 15.657 -19.723 2.662 -2.171
8 3.659 -7.678 -842.989 14.045 -15.662 2.578 -2.147
9 9.952 4.985 -9.042 -60.959 28.461 -19.130 -36.205
10 32.070 4.958 -9.510 22.572 16.180 -12.867 -20.135
11 43.522 4.462 -8.873 52.492 16.288 -17.315 -19.385
12 3.626 -6.978 10.551 125.381 -28.155 -367.720 -9.031
13 4.246 -7.696 16.245 121.347 -231.607 20.905 -8.575
14 4.553 -11.109 33.932 36.853 268.352 4.100 -2.623
15 4.290 -10.606 30.978 14.871 -21.133 3.784 -2.465
16 5.677 -73.551 -122.716 15.510 207.375 3.799 -2.466
17 3.980 -11.900 -41.500 24.500 -99.990 -800.060 -21.550
18 4.330 -11.590 -800.000 19.640 -99.990 -166.350 -16.430
19 4.420 -12.710 -799.990 20.900 -99.990 -206.860 -17.260
20 4.858 13.152 -8.241 -32.625 34.583 2.462 -2.100
21 -31.530 3.137 -7.545 -130.033 80.886 2.966 -2.423
22 4.929 -16.125 30.244 -34.061 -58.155 2.600 -2.172
23 5.107 -17.583 27.458 -30.256 -75.811 2.526 -2.062
24 18.149 4.970 -8.433 25.591 -19.167 25.748 69.101
25 15.861 6.019 -10.927 22.137 -16.283 8.518 -8.229
26 3.971 -11.857 -77.132 19.846 -30.042 -18.041 68.790
27 3.620 -10.428 39.821 -38.762 4.342 10.303 -2.323
28 3.802 -8.955 64.595 12384.769 -17.503 299.093 57.797
29 4.499 -15.674 39.058 453.779 -18.160 102.612 59.134
下面的表61示出了针对本文所描述的示例1至29中的每一个示例的以mm表示的第一透镜的边缘的厚度(L1edgeT)、第二透镜的边缘的厚度(L2edgeT)、第三透镜的边缘的厚度(L3edgeT)、第四透镜的边缘的厚度(L4edgeT)、第五透镜的边缘的厚度(L5edgeT)、第六透镜的边缘的厚度(L6edgeT)和第七透镜的边缘的厚度(L7edgeT)。
表61
示例 L1edgeT L2edgeT L3edgeT L4edgeT L5edgeT L6edgeT L7edgeT
1 0.201 0.210 0.200 0.203 0.246 0.233 0.320
2 0.282 0.313 0.416 0 0.325 0.371 0.382
3 0.251 0.280 0.359 0.218 0.293 0.356 0.364
4 0.233 0.259 0.333 0.203 0.272 0.330 0.376
5 0.220 0.270 0.348 0.224 0.259 0.269 0.437
6 0.203 0.249 0.320 0.208 0.237 0.247 0.473
7 0.222 0.377 0.235 0.240 0.189 0.260 0.323
8 0.179 0.351 0.253 0.254 0.383 0.263 0.645
9 0.257 0.255 0.340 0.276 0.365 0.307 0.278
10 0.248 0.333 0.383 0.361 0.582 0.355 0.641
11 0.254 0.125 0.425 0.277 0.380 0.461 0.328
12 0.269 0.308 0.190 0.230 0.410 0.714 0.300
13 0.372 0.402 0.183 0.213 0.284 0.711 0.752
14 0.323 0.418 0.258 0.328 0.292 0.401 0.493
15 0.205 0.407 0.201 0.333 0.278 0.348 0.815
16 0.218 0.347 0.211 0.259 0.277 0.251 0.950
17 0.170 0.220 0.180 0.900 0.230 0.370 0.740
18 0.100 0.330 0.140 0.490 0.230 0.560 0.830
19 0.110 0.320 0.150 0.540 0.230 0.570 0.910
20 0.212 0.210 0.351 0.213 0.236 0.357 0.445
21 0.220 0.248 0.350 0.237 0.252 0.242 0.540
22 0.373 0.329 0.222 0.285 0.186 0.221 0.456
23 0.435 0.330 0.215 0.331 0.143 0.268 0.556
24 0.248 0.303 0.393 0.456 0.352 0.835 0.513
25 0.247 0.240 0.413 0.254 0.352 0.632 0.553
26 0.250 0.275 0.277 0.250 0.337 0.479 0.782
27 0.252 0.293 0.238 0.374 0.258 0.415 0.686
28 0.293 0.298 0.252 0.251 0.409 0.715 0.678
29 0.246 0.280 0.254 0.273 0.356 0.630 0.692
下面的表62示出了针对本文所描述的示例1至29中的每一个示例的以mm表示的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sag值(L5S1 sag)、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sag值(L5S2 sag)、第七透镜的在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第一反曲点处的厚度(Yc71P1)、第七透镜的在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第二反曲点处的厚度(Yc71P2)、第七透镜的在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第一反曲点处的厚度(Yc72P1)以及第七透镜的在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第二反曲点处的厚度(Yc72P2)。
表62
示例 L5S1 sag L5S2 sag Yc71P1 Yc71P2 Yc72P1 Yc72P2
1 -0.342 -0.314 0.508 0.449 0.585
2 0.197 0.199 0.678 1 0.795
3 0.153 0.181 0.610 0.712 0.719
4 0.200 0.202 0.568 0.670 0.667
5 0.115 0.139 0.930 0.811
6 0.116 0.128 0.831 0.741
7 -0.466 -0.526 2.933 4.142
8 -0.417 -0.463 3.001 4.432
9 0.210 0.245 0.569 0.641 0.670
10 0.129 0.052 0.628 0.923 0.790
11 0.070 0.060 0.633 0.519 0.738
12 -0.261 -0.263 0.473 0.631
13 -0.408 -0.480 0.746 0.904 0.888
14 -0.499 -0.478 0.806 0.771
15 -0.485 -0.407 0.890 0.920
16 -0.479 -0.422 0.781
17 -0.280 -0.330 0.880 2.410 1.440
18 -0.340 -0.360 0.910 2.820 1.580
19 -0.350 -0.360 0.950 2.800 1.600
20 -0.301 -0.528 0.849 0.718
21 0.202 0.201 0.967 0.535 0.904
22 0.334 0.378 0.719 0.402 0.845
23 0.354 0.431 1.004 0.511 0.913
24 0.210 0.372 0.610 0.706 0.722
25 0.199 0.269 0.603 0.797
26 0.270 0.286 0.889 1.015
27 0.276 0.509 0.968
28 0.092 0.103 0.955 1.103 1.128
29 0.179 0.173 0.964 1.114 1.130
下面的表63示出了针对本文所描述的示例1至29中的每一个示例的第一隔圈至第七隔圈中的每个隔圈的内径。SP1是第一隔圈的内径,SP2是第二隔圈的内径,SP3是第三隔圈的内径,SP4是第四隔圈的内径,SP5是第五隔圈的内径,SP6是第六隔圈的内径,以及SP7是第七隔圈的内径。
表63
示例 SP1 SP2 SP3 SP4 SP5 SP6 SP7
1 1.730 1.550 1.650 2.070 2.910 4.240
2 1.500 1.340 1.320 1.720 2.310 3.030
3 1.330 1.220 1.200 1.580 2.050 2.690
4 1.240 1.150 1.030 1.480 1.900 2.460
5 1.340 1.230 1.030 1.500 1.980 2.660
6 1.260 1.150 0.950 1.270 1.790 2.380
7 2.310 2.160 2.540 2.940 4.060 4.840 5.120
8 2.420 2.200 2.560 2.820 3.600 4.490
9 2.580 2.400 2.490 2.970 4.160 4.890 5.510
10 2.800 2.650 2.730 3.540 3.420 4.440 5.740
11 3.170 3.000 2.790 3.080 4.180 5.490
12 2.120 2.100 2.040 2.120 2.810 4.640
13 2.290 2.480 2.630 2.820 3.480 5.210
14 2.430 2.480 2.890 3.380 4.570 6.180
15 2.320 2.360 2.560 2.930 3.700 4.350
16 2.410 2.300 2.660 3.030 3.760
17 2.304 2.000 2.314 3.060 3.548 5.304
18 2.630 2.220 2.360 3.320 4.080 5.810
19 2.620 2.210 2.380 3.360 4.010 5.700
20 2.420 2.230 2.070 2.410 3.080 4.230
21 2.880 2.630 2.290 2.930 4.380 5.510
22 2.660 2.490 2.720 3.150 4.380 5.810
23 2.660 2.470 3.130 3.780 5.130
24 2.680 2.510 2.540 3.000 3.960 5.280
25 3.070 2.920 2.900 3.320 4.400 5.750 5.930
26 2.390 2.090 2.240 2.650 3.620 4.780 5.080
27 2.060 1.890 2.150 2.700 3.610 4.560 4.840
28 1.890 1.840 2.330 2.730 3.730 5.430 6.030
29 2.390 2.150 2.400 2.820 3.940 5.680 6.020
下面的表64示出了针对本文所描述的示例1至29中的每一个示例的以mm3表示的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中的每个透镜的体积。L1v是第一透镜的体积,L2v是第二透镜的体积,L3v是第三透镜的体积,L4v是第四透镜的体积,L5v是第五透镜的体积,L6v是第六透镜的体积,以及L7v是第七透镜的体积。
表64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761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771
下面的表65示出了针对本文所描述的示例1至29中的每一个示例的以mg表示的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中的每个透镜的重量。L1w是第一透镜的重量,L2w是第二透镜的重量,L3w是第三透镜的重量,L4w是第四透镜的重量,L5w是第五透镜的重量,L6w是第六透镜的重量,以及L7w是第七透镜的重量。
表65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772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781
下面的表66示出了针对本文所描述的示例1至29中的每一个示例的以mm表示的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中的每个透镜的总外径(包括肋部)。L1TR是第一透镜的总外径,L2TR是第二透镜的总外径,L3TR是第三透镜的总外径,L4TR是第四透镜的总外径,L5TR是第五透镜的总外径,L6TR是第六透镜的总外径,以及L7TR是第七透镜的总外径。
表66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782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791
下面的表67示出了针对本文所描述的示例1至29中的每一个示例的以mm表示的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中的每个透镜的肋部的平坦部分的厚度。L1rt是第一透镜的肋部的平坦部分的厚度,L2rt是第二透镜的肋部的平坦部分的厚度,L3rt是第三透镜的肋部的平坦部分的厚度,L4rt是第四透镜的肋部的平坦部分的厚度,L5rt是第五透镜的肋部的平坦部分的厚度,L6rt是第六透镜的肋部的平坦部分的厚度,以及L7rt是第七透镜的肋部的平坦部分的厚度。
表67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792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801
下面的表68示出了针对本文所描述的示例1至29中的每一个示例的条件表达式1和6中的比值L1w/L7w、条件表达式2和7中的比值S6d/f、条件表达式3和8中的比值L1TR/L7TR、条件表达式4和9中的比值L1234TRavg/L7TR、条件表达式5和10中的比值L12345TRavg/L7TR中的每个比值的无量纲值。这些比值中的每一个比值的无量纲值通过使以相同计量单位表示的两个值相除来获得。
表68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802
Figure BDA0002704211380000811
图59和图60是示出彼此联接的光学成像系统和透镜镜筒的示例的剖视图。
在本申请中描述的光学成像系统100的示例可以包括如图59和图60所示的自对准结构。
在图59所示的一个示例中,光学成像系统100包括自对准结构,在该自对准结构中,通过将四个连续的透镜1000、2000、3000和4000彼此联接而将这四个透镜1000、2000、3000和4000的光轴与光学成像系统100的光轴对准。
最靠近光学成像系统100的物侧设置的第一透镜1000设置成与透镜镜筒200的内表面接触,以使第一透镜1000的光轴与光学成像系统100的光轴对准,第二透镜2000联接到第一透镜1000,以使第二透镜2000的光轴与光学成像系统100的光轴对准,第三透镜3000联接到第二透镜2000,以使第三透镜3000的光轴与光学成像系统100的光轴对准,并且第四透镜4000联接到第三透镜3000,以使第四透镜4000的光轴与光学成像系统100的光轴对准。第二透镜2000至第四透镜4000可以设置为不与透镜镜筒200的内表面接触。
尽管图59示出了第一透镜1000至第四透镜4000彼此联接,但是彼此联接的四个连续的透镜可以被改变为第二透镜2000至第五透镜5000、第三透镜3000至第六透镜6000或第四透镜4000至第七透镜7000。
在图60所示的另一个示例中,光学成像系统100包括自对准结构,在该自对准结构中,通过将五个连续的透镜1000、2000、3000、4000和5000彼此联接而将这五个透镜1000、2000、3000、4000和5000的光轴与光学成像系统100的光轴对准。
最靠近光学成像系统100的物侧设置的第一透镜1000设置成与透镜镜筒200的内表面接触,以使第一透镜1000的光轴与光学成像系统100的光轴对准,第二透镜2000联接到第一透镜1000,以使第二透镜2000的光轴与光学成像系统100的光轴对准,第三透镜3000联接到第二透镜2000,以使第三透镜3000的光轴与光学成像系统100的光轴对准,第四透镜4000联接到第三透镜3000,以使第四透镜4000的光轴与光学成像系统100的光轴对准,并且第五透镜5000联接到第四透镜4000,以使第五透镜5000的光轴与光学成像系统100的光轴对准。第二透镜2000至第五透镜5000可以设置为不与透镜镜筒200的内表面接触。
尽管图60示出了第一透镜1000至第五透镜5000彼此联接,但是彼此联接的五个连续的透镜可以被改变为第二透镜2000至第六透镜6000或第三透镜3000至第七透镜7000。
图61是示出第七透镜的示例的剖视图。
图61示出了第七透镜的总外径(L7TR)、第七透镜的肋部的平坦部分的厚度(L7rt)、第七透镜的边缘的厚度(L7edgeT)、第七透镜的在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第一反曲点处的厚度(Yc71P1)、第七透镜的在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第二反曲点处的厚度(Yc71P2)以及第七透镜的在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第一反曲点处的厚度(Yc72P1)。
图62是示出透镜的肋部形状的示例的剖视图。
在本申请中描述的光学成像系统100的示例可以包括用于防止闪烁现象和反射的结构。
例如,如图62所示,构成光学成像系统的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1000、2000、3000、4000、5000、6000和7000的肋部可以部分地进行表面处理,以使肋部的表面粗糙。表面处理的方法可包括化学蚀刻和物理研磨,但不限于此。
表面处理区域EA可形成在从透镜的、光实际通过的光学部分的边缘至肋部的端部的整个区域中。然而,如图62所示,可以不对包括凹入部分E11、E21和E22的非处理区域NEA进行表面处理,或者可以对包括凹入部分E11、E21和E22的非处理区域NEA进行表面处理以使其具有与表面处理区域EA的粗糙度不同的粗糙度。形成在透镜的一个面上的第一非处理区域NEA的宽度G1可以与形成在透镜的另一个面上的第二非处理区域NEA的宽度G2不同。在图62所示的示例中,G1大于G2。
具有宽度G1的非处理区域NEA包括第一凹入部分E11,并且具有宽度G2的非处理区域NEA包括第二凹入部分E21和第三凹入部分E22。从肋部的端部至第二凹入部分E21的距离G4小于从肋部的端部至第一凹入部分E11的距离G3。另外,从肋部的端部至第三凹入部分E22的距离G5小于从肋部的端部至第一凹入部分E11的距离G3。
如上所述的形成非处理区域NEA以及凹入部分E11、E21和E22的位置可以有利于测量透镜的同心度。
上述示例使得光学成像系统能够小型化并且能够容易地校正像差。
虽然本公开包括了具体示例,但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这些示例作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应仅以描述性意义解释,而非出于限制的目的。对每个示例中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应被认为可适用于其它示例中的相似的特征或方面。如果以不同的顺序执行所描述的技术,和/或如果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和/或用其它部件或它们的等同替换或增补所描述的系统、架构、装置或电路中的部件,则也可以获得合适的结果。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通过详细描述限定,而是通过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并且在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的范围之内的全部变型应被理解为包括在本公开中。

Claims (27)

1.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包括共七个具有屈光力的透镜,其中,所述透镜包括:
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物侧朝向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像侧按数字顺序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
其中,所述第二透镜具有凸出的物侧面,
所述第七透镜具有凹入的像侧面,
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0.4 < L1TR/L7TR < 0.8,其中,L1TR是所述第一透镜的总外径,L7TR是所述第七透镜的总外径,并且L1TR和L7TR以相同的计量单位表示,
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0.8 < R1/R14 < 1.2,其中,R1是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并且R14是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以及
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0.05 < R1/R6 < 0.9,其中,R6是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
所述第五透镜具有负屈光力,
所述第六透镜具有正屈光力,以及
所述第七透镜具有负屈光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凹入的像侧面,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凸出的物侧面,以及
所述第六透镜具有凸出的物侧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凹入的像侧面,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凸出的物侧面,以及
所述第六透镜具有凸出的物侧面。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
0.4 < D13/D57 < 1.2
其中,D13是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距离,以及D57是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距离。
6.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
0.1 < (1/f1+1/f2+1/f3+1/f4+1/f5+1/f6+1/f7)*f < 0.8
其中,f1是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2是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f3是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f4是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f5是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f6是所述第六透镜的焦距,f7是所述第七透镜的焦距,以及f是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总焦距。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
0.1 < (1/f1+1/f2+1/f3+1/f4+1/f5+1/f6+1/f7)*TTL < 1.0
其中,f1是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2是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f3是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f4是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f5是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f6是所述第六透镜的焦距,f7是所述第七透镜的焦距,以及TTL是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的距离。
8.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
SD12 < SD34
其中,SD12是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距离,以及SD34是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距离。
9.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
SD56 < SD67
其中,SD56是从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距离,以及SD67是从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至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距离。
10.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
0.6 < TTL/(2*(IMG HT)) < 0.9
其中,TTL是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的距离,以及IMGHT是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的对角线长的一半。
11.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
0.2 < ΣSD/ΣTD < 0.7
其中,ΣSD是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隙的总和,以及ΣTD是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透镜沿着光轴的厚度的总和。
12.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
0.4 < (ΣTD)/TTL < 0.7
其中,ΣTD是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透镜沿着光轴的厚度的总和,以及TTL是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的距离。
13.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0.4 < L1TR/L7TR < 0.7。
14.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包括共七个具有屈光力的透镜,其中,所述透镜包括:
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物侧朝向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像侧按数字顺序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凸出的物侧面,
所述第七透镜具有凹入的像侧面,以及
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0.5 < L12345TRavg/L7TR < 0.9,其中,L12345TRavg是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的总外径的平均值,L7TR是所述第七透镜的总外径,并且L12345TRavg和L7TR以相同的计量单位表示,
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0.8 < R1/R14 < 1.2,其中,R1是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并且R14是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以及
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0.05 < R1/R6 < 0.9,其中,R6是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力,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屈光力,
所述第五透镜具有负屈光力,
所述第六透镜具有正屈光力,以及
所述第七透镜具有负屈光力。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凹入的像侧面,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凸出的物侧面,
所述第六透镜具有凸出的物侧面,以及
所述第七透镜具有凹入的物侧面。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凹入的像侧面,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凸出的物侧面和凹入的像侧面,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凸出的物侧面,
所述第六透镜具有凸出的物侧面,以及
所述第七透镜具有凹入的物侧面。
18. 如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
0.01 < R1/R4 < 1.3
其中,R1是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以及R4是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19.如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
0.6 < (R11+R14)/(2*R1) < 3.0
其中,R1是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以及R11是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以及R14是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20.如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
0.2 < TD1/D67< 0.8
其中,TD1是所述第一透镜沿着光轴的厚度,以及D67是从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距离。
21.如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六透镜与所述第七透镜之间的隔圈,以及
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
0.5 < S6d/f < 1.4
其中,S6d是以mm表示的所述隔圈的内径,以及f是以mm表示的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总焦距。
22.如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六透镜与所述第七透镜之间的隔圈,以及
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
0.5 < S6d/f < 1.2
其中,S6d是以mm表示的所述隔圈的内径,以及f是以mm表示的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总焦距。
23.如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
0.5 < L12345TRavg/L7TR < 0.9
其中,L7TR是以mm表示的所述第七透镜的总外径,以及L12345TRavg是以mm表示的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的总外径的平均值。
24.如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
0.5 < L12345TRavg/L7TR < 0.76
其中,L7TR是以mm表示的所述第七透镜的总外径,以及L12345TRavg是以mm表示的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的总外径的平均值。
25. 如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
0.5 < L1234TRavg/L7TR < 0.9
其中,L7TR是以mm表示的所述第七透镜的总外径,以及L1234TRavg是以mm表示的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四透镜的总外径的平均值。
26.如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
0.5 < L1234TRavg/L7TR < 0.75
其中,L7TR是以mm表示的所述第七透镜的总外径,以及L1234TRavg是以mm表示的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四透镜的总外径的平均值。
27.如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
0 < min(f1:f3)/max(f4:f7) < 0.4
其中,min(f1:f3)是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的绝对值的最小值,max(f4:f7)是所述第四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的焦距的绝对值的最大值。
CN202011032692.XA 2018-05-29 2019-05-23 光学成像系统 Active CN1121302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80061397 2018-05-29
KR10-2018-0061397 2018-05-29
KR1020180106184A KR20190135895A (ko) 2018-05-29 2018-09-05 촬상 광학계
KR10-2018-0106184 2018-09-05
CN201910435197.4A CN110542983B (zh) 2018-05-29 2019-05-23 光学成像系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35197.4A Division CN110542983B (zh) 2018-05-29 2019-05-23 光学成像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0285A CN112130285A (zh) 2020-12-25
CN112130285B true CN112130285B (zh) 2023-04-14

Family

ID=68694706

Famil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35197.4A Active CN110542983B (zh) 2018-05-29 2019-05-23 光学成像系统
CN202011032692.XA Active CN112130285B (zh) 2018-05-29 2019-05-23 光学成像系统
CN202210251277.6A Pending CN114460722A (zh) 2018-05-29 2019-05-23 光学成像系统
CN202011435647.9A Active CN112526719B (zh) 2018-05-29 2019-05-23 光学成像系统
CN202310307973.9A Pending CN116243464A (zh) 2018-05-29 2019-05-23 光学成像系统
CN202011432048.1A Active CN112526714B (zh) 2018-05-29 2019-05-23 光学成像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35197.4A Active CN110542983B (zh) 2018-05-29 2019-05-23 光学成像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51277.6A Pending CN114460722A (zh) 2018-05-29 2019-05-23 光学成像系统
CN202011435647.9A Active CN112526719B (zh) 2018-05-29 2019-05-23 光学成像系统
CN202310307973.9A Pending CN116243464A (zh) 2018-05-29 2019-05-23 光学成像系统
CN202011432048.1A Active CN112526714B (zh) 2018-05-29 2019-05-23 光学成像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5) US11016271B2 (zh)
CN (6) CN1105429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2986B (zh) 2018-05-29 2023-04-14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光学成像系统
CN113687497B (zh) * 2018-05-29 2024-02-09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光学成像系统
CN115421280A (zh) * 2018-05-29 2022-12-02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光学成像系统
CN110542983B (zh) 2018-05-29 2022-09-27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光学成像系统
CN115903185A (zh) * 2018-05-29 2023-04-04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光学成像系统
US11009678B2 (en) 2018-05-29 2021-05-18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Optical imaging system
TWI665488B (zh) 2018-12-26 2019-07-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攝影光學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09839729B (zh) * 2018-12-31 2021-07-30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3970839B (zh) * 2019-01-21 2023-06-09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透镜组
CN110908075B (zh) * 2019-12-05 2020-10-30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TWI788626B (zh) * 2020-02-07 2023-01-0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CN111158117B (zh) * 2020-02-25 2022-03-01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1142241A (zh) * 2020-03-04 2020-05-12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系统
CN114488488B (zh) * 2020-04-28 2024-04-26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
CN111399190A (zh) * 2020-05-26 2020-07-10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12130298B (zh) * 2020-11-30 2021-02-12 常州市瑞泰光电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2285903B (zh) * 2020-12-31 2021-03-19 常州市瑞泰光电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2987256B (zh) * 2021-03-29 2022-08-30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296233B (zh) * 2021-05-11 2022-07-05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KR20230048897A (ko) * 2021-10-05 2023-04-1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CN117310945B (zh) * 2023-11-30 2024-03-08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1045A (en) * 1994-02-14 2000-08-08 Minolta Co., Ltd. Zoom lens system
TWI570467B (zh) * 2012-07-06 2017-02-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影像拾取系統組
JP5963360B2 (ja) 2012-11-21 2016-08-03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JP2014115456A (ja) 2012-12-10 2014-06-26 Fujifilm Corp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KR101452084B1 (ko) 2013-01-22 2014-10-1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초소형 광학계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휴대용 기기
JP6160423B2 (ja) * 2013-10-04 2017-07-1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JP2015072402A (ja) * 2013-10-04 2015-04-1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JP6191820B2 (ja) * 2013-10-04 2017-09-0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US10018805B2 (en) * 2013-10-14 2018-07-10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Lens module
KR101580382B1 (ko) * 2013-10-14 2015-12-2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렌즈 모듈
JP2015141267A (ja) 2014-01-28 2015-08-0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KR101627133B1 (ko) 2014-03-28 2016-06-0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렌즈 모듈
CN104238082B (zh) * 2014-05-29 2016-12-07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电子装置
KR101719874B1 (ko) * 2014-06-17 2017-03-2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렌즈 모듈
TWI510804B (zh) 2014-08-01 2015-12-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取像用光學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KR102126419B1 (ko) * 2014-10-20 2020-06-2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TWI585448B (zh) 2014-11-07 2017-06-0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CN105988199B (zh) * 2015-02-17 2018-06-19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TWI560467B (en) * 2015-04-10 2016-12-01 Ability Opt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
JP6478903B2 (ja) * 2015-12-21 2019-03-06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TWI646352B (zh) 2016-07-06 2019-01-0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三)
KR20180029815A (ko) 2016-09-12 2018-03-2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US10185127B2 (en) * 2016-09-12 2019-01-22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Optical imaging system
TWI628460B (zh) * 2016-10-19 2018-07-0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TWI600923B (zh) 2016-10-19 2017-10-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攝影光學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US10571656B2 (en) * 2016-11-28 2020-02-25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Optical imaging system
CN106842512B (zh) * 2017-04-17 2019-10-11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
CN206741073U (zh) * 2017-06-06 2017-12-12 孝感市青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成像镜头模组
WO2019052144A1 (zh) * 2017-09-15 2019-03-21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WO2019056775A1 (zh) * 2017-09-20 2019-03-28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透镜组
CN207148399U (zh) * 2017-09-20 2018-03-27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透镜组
WO2019056776A1 (zh) * 2017-09-21 2019-03-28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WO2019056758A1 (zh) * 2017-09-21 2019-03-28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透镜组
WO2019062136A1 (zh) * 2017-09-27 2019-04-04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透镜组
JP6362289B1 (ja) * 2017-10-19 2018-07-25 エーエーシー テクノロジーズ ピーティーイー リミテッドAac Technologies Pte.Ltd. 撮像光学レンズ
CN107577034B (zh) * 2017-10-25 2023-04-28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
CN207281377U (zh) * 2017-10-25 2018-04-27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207336905U (zh) * 2017-10-25 2018-05-08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
CN107621683B (zh) * 2017-10-26 2023-06-16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207301467U (zh) * 2017-10-26 2018-05-01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07831588B (zh) * 2017-11-29 2019-11-26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TWI660196B (zh) * 2018-03-30 2019-05-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攝像用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10542983B (zh) 2018-05-29 2022-09-27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光学成像系统
CN110542986B (zh) * 2018-05-29 2023-04-14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光学成像系统
KR20190135895A (ko) * 2018-05-29 2019-12-0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JP6806859B2 (ja) * 2018-12-27 2021-01-06 エーエーシー オプティックス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ピーティーイー リミテッド 撮像光学レンズ
JP6864969B2 (ja) * 2019-02-06 2021-04-28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JP6854575B2 (ja) * 2019-03-08 2021-04-07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26714B (zh) 2023-04-14
US11016271B2 (en) 2021-05-25
CN110542983B (zh) 2022-09-27
CN116243464A (zh) 2023-06-09
US11971611B2 (en) 2024-04-30
US20230314766A1 (en) 2023-10-05
CN114460722A (zh) 2022-05-10
CN112526719B (zh) 2022-10-11
CN112526714A (zh) 2021-03-19
US20210048646A1 (en) 2021-02-18
CN112526719A (zh) 2021-03-19
US20210072514A1 (en) 2021-03-11
CN110542983A (zh) 2019-12-06
US20230273403A1 (en) 2023-08-31
CN112130285A (zh) 2020-12-25
US11714263B2 (en) 2023-08-01
US20190369368A1 (en) 2019-12-05
US11644641B2 (en) 2023-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30285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0542981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0542984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2526716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0542986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0542987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0542985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2526720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209911627U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209961990U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210038307U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209928118U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210376832U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210038306U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209911628U (zh) 光学成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