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30210A - 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30210A
CN112130210A CN202010913544.2A CN202010913544A CN112130210A CN 112130210 A CN112130210 A CN 112130210A CN 202010913544 A CN202010913544 A CN 202010913544A CN 112130210 A CN112130210 A CN 1121302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carbon
map
bearing
ancient
gen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135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义军
刘永涛
代双和
毕明波
姚仙洲
梁家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91354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302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30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02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4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ell-logging
    • G01V1/44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ell-logging using generators and receivers in the same well
    • G01V1/48Processing data
    • G01V1/50Analysing data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1Analysis by combining or comparing a seismic data set with other data
    • G01V2210/616Data from specific type of measurement
    • G01V2210/6169Data from specific type of measurement using well-logg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及装置,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包括:生成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根据目标区块的地震数据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的储层分布图;根据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以及储层分布图优选所述目标工区井位。本发明基于古、今地质构造形态,结合古地貌及含油气储层分布四大地质要素,综合优选高效井位,在实际油气勘探中可提高钻探成功率,进而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领域,尤其是涉及古地貌(或风化壳)相关油气藏的勘探及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油气勘探实践基础上,一些学者已经开始关注生烃、排烃关键期的古构造形态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王香增等(2015)提出了一种通过恢复生烃期的古凸起及层间异常压力差来综合识别有利勘探区的新方法;蒲仁海等(2017)提出了一种利用生烃期储层顶面古构造图、构造改造期古构造图及现今构造图综合判断有利圈闭含油气性的新方法;刘永涛等(2019)提出了一种利用地震层拉平技术恢复生烃关键期古地貌的新方法。这些新方法都强调了生烃、排烃关键期的古构造形态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古地貌相关的含油气区,由于古地貌往往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可在古地貌之上或者之下的有利圈闭中聚集成藏。因此,古地貌形态也是制约油气成藏的一个重要地质因素。但现有技术中,没有将古、今地质成藏要素综合考虑的井位优选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及装置,基于古、今地质成藏要素,结合古地貌形态及含油气储层分布两大地质要素,可以更为准确的优选目标区块的井位,进而为含油气区带优选及高效井位部署提供依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包括:
生成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
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
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
根据目标区块的地震数据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的储层分布图;
根据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以及储层分布图优选所述目标工区井位。
优选地,所述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包括:
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的双程旅行时等值线图;
对所述双程旅行时等值线图进行时深转换,以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
优选地,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还包括:
构造图校正单元,用于根据已知钻井分层数据对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进行校正。
优选地,所述根据目标区块的地震数据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的储层分布图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区块的测井数据,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波阻抗反演,以生成反演结果;
根据所述反演结果以及所述已知钻井分层数据生成所述储层分布图。
优选地,在所述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强生烃期所对应的地震层位、含油气地层所对应的地震层位、古地貌以及烃源岩所对应的地震层位进行全区闭合地震解释。
优选地,所述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包括:
生成所述强生烃期所对应地层的构造图;
将所述强生烃期所对应地层的构造图以及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相减,以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
优选地,所述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包括:
利用印模法,拉平所述古地貌下伏或者上覆的预设地层,以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以及储层分布图优选所述目标工区井位,包括:
叠合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以及储层分布图,以生成井位预测图;
在所述井位预测图中,将所述强生烃期时的斜坡区域或古高地区域设置为第一含油气有利区;
在所述井位预测图中,将所述强生烃期时的构造高点区域设置为油气富集区;
在所述井位预测图中,将储层分布区域设置为为第二含油气有利区;
根据所述第一含油气有利区、所述油气富集区以及所述第二含油气有利区优选所述目标工区井位。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装置,该装置包括:
今构造图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
古构造图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
古地貌图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
储层分布图生成单元,用于根据目标区块的地震数据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的储层分布图;
井位优选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以及储层分布图优选所述目标工区井位。
优选地,所述今构造图生成单元包括:
T0图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的双程旅行时等值线图;
时深转换模块,用于对所述双程旅行时等值线图进行时深转换,以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
优选地,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装置还包括:
构造图校正单元,用于根据已知钻井分层数据对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进行校正。
优选地,所述储层分布图生成单元包括:
反演结果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区块的测井数据,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波阻抗反演,以生成反演结果;
储层分布图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演结果以及所述已知钻井分层数据生成所述储层分布图。
优选地,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装置还包括:
层位地震解释单元,用于对所述强生烃期所对应的地震层位、含油气地层所对应的地震层位、古地貌以及烃源岩所对应的地震层位进行全区闭合地震解释。
优选地,所述古构造图生成单元包括:
沉积地层构造图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所述强生烃期所对应地层的构造图;
构造图相减模块,用于将所述强生烃期所对应地层的构造图以及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相减,以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
优选地,所述古地貌图生成单元具体用于利用印模法,拉平所述古地貌下伏或者上覆的预设地层,以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
优选地,所述井位优选单元包括:
图叠合模块,用于叠合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以及储层分布图,以生成井位预测图;
第一有利区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井位预测图中,将所述强生烃期时的斜坡区域或古高地区域设置为第一含油气有利区;
富集区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井位预测图中,将所述强生烃期时的构造高点区域设置为油气富集区;
第二有利区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井位预测图中,将储层分布区域设置为为第二含油气有利区;
井位优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含油气有利区、所述油气富集区以及所述第二含油气有利区优选所述目标工区井位。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的步骤。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及装置,首先生成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以及生成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接着,生成含油气地层下伏地层或者上覆地层的古地貌图;根据目标区块的地震数据生成含油气地层的储层分布图;最后根据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含油气地层下伏层位或者上覆层位的古地貌图以及储层分布图优选目标工区井位。本发明基于的古、今地质成藏要素,并结合古地貌形态及含油气储层分布两大地质要素,提出了一种高效井位优选的新方法。通过该方法,可准确预测古地貌之上或者之下的含油气区,进而可为含油气区带优选及高效井位部署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步骤100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步骤200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步骤300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步骤400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步骤500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具体应用实例中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具体应用实例中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的思维导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具体应用实例中古构造恢复的原理示意图(低幅度构造圈闭地震解释剖面);
图12为本发明的具体应用实例中古构造恢复的原理示意图(低幅度构造圈闭地震解释拉平剖面);
图13为本发明的具体应用实例中古地貌解释流程示意图(前侏罗纪古地貌地震解释剖面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具体应用实例中古地貌解释流程示意图(地震层拉平剖面-拉平延安组延9煤层底界);
图15为本发明的具体应用实例中古地貌解释流程示意图(地拉平的瞬时相位属性剖面-拉平延安组延9煤层底界);
图16为本发明的具体应用实例中彭阳地区侏罗系延9段底界现今构造图;
图17为本发明的具体应用实例中彭阳地区强生烃期延9段砂体底界古构造图;
图18为本发明的具体应用实例中彭阳地区前侏罗纪古地貌图;
图19为本发明的具体应用实例中利用波阻抗反演技术预测砂体分布的地震剖面图(延9砂体反射地震解释剖面图);
图20为本发明的具体应用实例中利用波阻抗反演技术预测砂体分布的地震剖面图(延9砂体波阻抗反演剖面);
图21为本发明的具体应用实例中彭阳地区侏罗系延9段砂体分布图;
图22为本发明的具体应用实例中彭阳地区侏罗系延9段底界含油富集区评价图;
图2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今构造图生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2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储层分布图生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2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古构造图生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井位优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步骤100:生成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100中的含油气地层是指当今的含有其地层,另外,这里的构造图也称为地质构造图,以地质图为基础编制,突出反映各种构造类型的性质、空间展布形态及其形成顺序以及同构造类型之间的交切关系。大地构造图是反映大区域范围的构造特征与地质发展历史的地质图件。
步骤200: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
可以理解的是,表示某一地质历史时期(如本申请所涉及的强生烃期)地质构造特征的图件称为古构造图。通常把构造等高线图也作为地质构造图的一种。
步骤300: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
古地貌图又称为古地形图,是指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形状况。其基本形态与现代地貌塑造过程完全脱离的、与现代大地构造条件不相适应的地貌单元。古地貌往往不易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尤其是在构造隆起的剥蚀区。古地貌之上和之下的含油气目标层成藏往往与古地貌相关。
步骤400:根据目标区块的地震数据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的储层分布图。
可以理解的是,储层分布图是反映储层横向以及纵向上分布范围的图件,一般可以通过井间连通关系以及地震数据来反应。
步骤500:根据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以及储层分布图优选所述目标工区井位。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500综合考虑了古、今地质成藏要素,并结合古地貌形态及含油气储层分布地质要素可以更为准确的预测目标区块的井位。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首先生成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以及生成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接着,生成含油气地层下伏地层或者上覆地层的古地貌图;根据目标区块的地震数据生成含油气地层的储层分布图;最后根据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含油气地层下伏层位或者上覆层位的古地貌图以及储层分布图优选目标工区井位。本发明基于的古、今地质成藏要素,并结合古地貌形态及含油气储层分布两大地质要素,提出了一种高效井位优选的新方法。通过该方法,可准确预测古地貌之上或者之下的含油气区,进而可为含油气区带优选及高效井位部署提供依据。
一实施例中,在步骤100之前还需要确定强生烃期所沉积的地震层位、含油气地震层位、古地貌地震层位及烃源岩所对应的地震层位,明确古地貌之上及/或之下的油气藏类型及主控因素。
一实施例中,参见图2,步骤100进一步包括:
步骤101: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的双程旅行时等值线图。
步骤102:对所述双程旅行时等值线图进行时深转换,以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
在步骤101以及步骤102中,首先制作含油气地震层的等T0图(双程旅行时等值线图也称为等T0图),接着,进行变速成图,生成含油气地震层的构造图。
一实施例中,参见图3,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还包括:
步骤600:根据已知钻井分层数据对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进行校正。
在步骤102的基础上,利用已知井对古构造图进行校正,使其与已知钻井分层数据吻合。在今构造图上标定各种类型的低幅度构造圈闭。
一实施例中,参见图4,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还包括:
步骤700:对所述强生烃期所对应的地震层位、含油气地层所对应的地震层位、古地貌以及烃源岩所对应的地震层位进行全区闭合地震解释。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700中的强生烃期所对应的地震层位是指强生烃期所沉积的地层对应的地震层位,另外,在步骤100之前,对上述所有相关地层进行全区闭合地震解释,可以理解的是剖面闭合是检查对比质量、连接层位、保证地震解释工作正确进行的有效方法。
一实施例中,参见图5,步骤200进一步包括:
步骤201:生成所述强生烃期所对应地层的构造图;
步骤202:将所述强生烃期所对应地层的构造图以及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相减,以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
在步骤201以及步骤202中,分别计算强生烃期所沉积的地层所对应的地震层位的构造图及含油气地震层位的构造图,然后将两个构造图相减,它们之间的地层厚度即为古构造图。在古构造图上标定各种类型的古构造圈闭;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制作方法和层拉平不用,是将两个构造图相减得到的结果。
一实施例中,参见图6,步骤300进一步包括:
步骤301:利用印模法,拉平所述古地貌下伏或者上覆的预设地层,以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
具体地,在目标工区的地震剖面上,拉平古地貌上覆或者下伏的特殊岩性界面(即步骤301中的预设地层),结合层序地层学的观点,对古地貌进行精细解释。然后利用印模法制作古地貌图,即计算特殊岩性界面与古地貌位置之间的地层厚度。
可以理解的是,印模法的技术原理是假设各地层单元的原始厚度不变,视待恢复地貌结束剥蚀开始上覆地层沉积时的地层界面为等时面。利用上覆地层与古地貌之间存在的“镜像”关系,通过上覆地层的厚度恢复古地貌的形态。
进一步地,步骤301在具体实施时,在古地貌上覆寻找特殊的岩性界面,将该岩性界面对应的地震层位拉平,恢复古地貌填平补齐结束期的古地貌形态,结合地震瞬时相位属性,利用层序地层学的观点对古地貌进行精细解释。并利用古地貌内部填充的地层厚度恢复古地貌形态。
一实施例中,参见图7,步骤400进一步包括:
步骤401:根据所述目标区块的测井数据,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波阻抗反演,以生成反演结果;
首先是从地震剖面上消除子波影响,留下反射系数,再由反射系数以及测井数据计算出能反映地层物性变化的物理参数波阻抗。
步骤402:根据所述反演结果以及所述已知钻井分层数据生成所述储层分布图。
具体地,依据反演结果,结合钻井统计数据,制作储层分布图。
步骤401以及步骤402还可以通过另一种方法来实现:利用波阻抗反演技术定性预测含油气储层的厚度分布特征,利用钻井资料定量预测储层厚度在平面上的变化。然后两者进行加权相加,得到含油气储层的厚度分布平面图。
一实施例中,参见图8,步骤500进一步包括:
步骤501:叠合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以及储层分布图,以生成井位预测图;
优选地,将今、古构造圈闭线(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分别叠合在含油气地层下伏地层或者上覆地层的古地貌图以及储层分布图上,从而生成井位预测图。
步骤502:在所述井位预测图中,将所述强生烃期时的斜坡区域或古高地区域设置为第一含油气有利区;
步骤503:在所述井位预测图中,将所述强生烃期时的构造高点区域设置为油气富集区;
步骤504:在所述井位预测图中,将储层分布区域设置为为第二含油气有利区;
步骤505:根据所述第一含油气有利区、所述油气富集区以及所述第二含油气有利区优选所述目标工区井位。
可以理解的是,在井位预测图上,第一含油气有利区、所述油气富集区以及所述第二含油气有利区重叠的区域即为油气富集区,然后可以在油气富集区中优选目标工区井位。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基于古、今地质构造形态,结合古地貌及含油气储层分布四大地质要素,综合优选高效井位,在实际油气勘探中可提高钻探成功率,进而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为进一步地说明本方案,本发明以鄂尔多斯盆地彭阳地区侏罗系区块为例,提供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的具体应用实例,该具体应用实例具体包括如下内容,参见图9以及图10。
S1:分析研究区石油地质条件。
彭阳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生界发育与古地貌相关的油气藏,延9段之下的延长组长7泥页岩为本区的烃源岩,前侏罗纪古地貌的古河道单元(储层岩石类型为砂岩)为石油运移的主要通道。本区构造简单,油气后期保存条件好。彭阳地区含油目标层主要为侏罗系延安组延9段,含油储层类型为碎屑砂岩储层,区域盖层为延9之上区域分布的大套含煤层系,含油圈闭类型为低幅度构造圈闭。
S2:解释古地貌上、下关键地震层位。
具体地,通过井震标定,对本区关键地震层位进行解释,将长7泥页岩的顶界强波峰反射定义为TT7反射层并全区进行闭合解释;延长组顶界(不整合面)的中强振幅地震反射定位TJ反射层,即古地貌所在位置;古地貌之上的延9煤层底界强振幅反射定义为TJ9反射层;白垩系底部的含砾砂岩顶界强振幅反射定义为TK反射层。
本区存在两个关键地震层位,为TK和TJ地震反射层。其中,TK反射层代表了强生烃期所对应的地震层位,地震剖面上,拉平TK反射层,即恢复了下伏TJ9射层强生烃期的古构造形态(图11以及图12),同理,平面上可以通过计算TK反射层与TJ9反射层之间的地层厚度来反映强生烃期的古构造形态。TJ反射层代表了古地貌位置的地震层位,地震解释难度大。可以通过拉平TJ9反射层,恢复古地貌填平补齐结束期的沉积环境,结合瞬时相位属性,利用层序地层学的观点进行古地貌地震解释,这能大大提高古地貌解释的精度(图13至图15)。
S3:制作含油地震层的现今构造图。
由于本区延9底界发育一套区域分布的煤层,在地震上为可连续追踪的强振幅反射,延9底界没有区域上可以参考的目标层,因此,本区主要采用制作延9砂岩储层底界的构造图来反映含油层的构造起伏。
在地震工区内,先对TJ9反射层全区进行闭合解释,然后利用速度谱及钻井资料选取合理的速度建场方法建立速度场,进行变速成图,得到TJ9地震反射层的构造图,并在构造图上对构造圈闭线进行标识(图16)。
S4:制作含油地震层的强生烃期古构造图。
对TK反射层全区进行闭合解释,依据步骤S3建立的速度场,沿层提取TK反射层的平均速度平面图,然后进行变速成图,得到TK反射层的构造图。
依据步骤S3得到的TJ9反射层构造图,将TK反射层构造图与TJ9反射层构造图相减,两者之间的地层厚度即代表了强生烃期TJ9反射层的古构造起伏,并在古构造图上对古构造圈闭线进行标识(图17)。
S5:制作含油地震层下伏的古地貌图。
具体地,对TJ反射层进行全区闭合解释,依据步骤S3建立的速度场,沿层提取TJ反射层的平均速度平面图,然后进行变速成图,得到TJ反射层的构造图。
依据步骤S3得到的TJ9反射层构造图,将TJ反射层构造图与TJ9反射层构造图相减,两者之间的地层厚度与古地貌形态存在镜像关系,利用印模法制作古地貌图,并在古地貌图上对古地貌单元进行划分(图18)。
S6:制作含油地震层的砂体分布图。
利用波阻抗反演技术定性预测延9段砂岩厚度在平面上的变化(图19以及图20),利用钻井资料定量预测砂岩厚度在平面上的变化。然后两者进行加权相加,得到延9段砂岩厚度分布平面图(图21)。
S7:制作含油地震层的油气富集区带图,部署高效井位。
将上述步骤S3得到的TJ9反射层现今构造圈闭线、步骤S4得到的TJ9反射层古构造圈闭线、步骤S5得到的前侏罗纪古地貌图、步骤S6得到的砂岩厚度分布图纵向上进行叠合,将今、古构造圈闭线重合或部分重合的范围,且分布在古地貌的斜坡或古高地次级地貌单元,并且砂岩厚度大于5米的区域内定义为含油富集区(图22)。
由图21可知,目前钻遇的工业油流井几乎都分布在含油富集区内,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可在含油富集区内部署延9段的高效井位。
本发明具体应用实例所提供的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在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的彭阳二维地震工区、演武北三维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部署了多口高产井位。如彭阳二维地震工区评价含油富集区236km2,区内的演116在延9段获得73.44t/d,演121获得33.15t/d,演135获得23.89t/d的高产油流;演武北三维工区评价含油富集区86.73km2,合20井在延9段获得53.5t/d,合22井获得66.81t/d的高产油流。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如下面的实施例。由于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相似,因此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系统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的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23,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装置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今构造图生成单元10,用于生成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
古构造图生成单元20,用于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
古地貌图生成单元30,用于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
储层分布图生成单元40,用于根据目标区块的地震数据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的储层分布图;
井位优选单元50,用于根据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以及储层分布图优选所述目标工区井位。
优选地,参见图24,所述今构造图生成单元10包括:
T0图生成模块101,用于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的双程旅行时等值线图;
时深转换模块102,用于对所述双程旅行时等值线图进行时深转换,以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
优选地,参见图25,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装置还包括:
构造图校正单元60,用于根据已知钻井分层数据对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进行校正。
优选地,参见图26,所述储层分布图生成单元40包括:
反演结果生成模块401,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区块的测井数据,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波阻抗反演,以生成反演结果;
储层分布图生成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反演结果以及所述已知钻井分层数据生成所述储层分布图。
优选地,参见图27,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装置还包括:
层位地震解释单元70,用于对所述强生烃期所对应的地震层位、含油气地层所对应的地震层位、古地貌以及烃源岩所对应的地震层位进行全区闭合地震解释。
优选地,参见图28,所述古构造图生成单元20包括:
沉积地层构造图生成模块201,用于生成所述强生烃期所对应地层的构造图;
构造图相减模块202,用于将所述强生烃期所对应地层的构造图以及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相减,以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
优选地,所述古地貌图生成单元30具体用于利用印模法,拉平所述古地貌下伏或者上覆的预设地层,以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
优选地,参见图29,所述井位优选单元50包括:
图叠合模块501,用于叠合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以及储层分布图,以生成井位预测图;
第一有利区生成模块502,用于在所述井位预测图中,将所述强生烃期时的斜坡区域或古高地区域设置为第一含油气有利区;
富集区生成模块503,用于在所述井位预测图中,将所述强生烃期时的构造高点区域设置为油气富集区;
第二有利区生成模块504,用于在所述井位预测图中,将储层分布区域设置为为第二含油气有利区;
井位优选模块505,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含油气有利区、所述油气富集区以及所述第二含油气有利区优选所述目标工区井位。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装置,首先生成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以及生成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接着,生成含油气地层下伏地层或者上覆地层的古地貌图;根据目标区块的地震数据生成含油气地层的储层分布图;最后根据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含油气地层下伏层位或者上覆层位的古地貌图以及储层分布图优选目标工区井位。本发明基于的古、今地质成藏要素,并结合古地貌形态及含油气储层分布两大地质要素,提出了一种高效井位优选的新方法。通过该方法,可准确预测古地貌之上或者之下的含油气区,进而可为含油气区带优选及高效井位部署提供依据。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中全部步骤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30,电子设备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处理器(processor)1201、存储器(memory)1202、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Interface)1203和总线1204;
其中,处理器1201、存储器1202、通信接口1203通过总线12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接口1203用于实现服务器端设备、地震监测设备以及用户端设备等相关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
处理器1201用于调用存储器1202中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中的全部步骤,例如,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下述步骤:
步骤100:生成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
步骤200: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
步骤300: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
步骤400:根据目标区块的地震数据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的储层分布图;
步骤500:根据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以及储层分布图优选所述目标工区井位。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中全部步骤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的全部步骤,例如,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下述步骤:
步骤100:生成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
步骤200: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
步骤300: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
步骤400:根据目标区块的地震数据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的储层分布图;
步骤500:根据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以及储层分布图优选所述目标工区井位。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硬件+程序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虽然本申请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装置或客户端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
虽然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手段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装置或终端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甚至为分布式数据处理环境)。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或等同要素。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说明书实施例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也可以将实现同一功能的模块由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的组合实现等。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控制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控制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部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说明书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说明书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
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
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
根据目标区块的地震数据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的储层分布图;
根据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以及储层分布图优选所述目标工区井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位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包括:
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的双程旅行时等值线图;
对所述双程旅行时等值线图进行时深转换,以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位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已知钻井分层数据对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进行校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位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区块的地震数据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的储层分布图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区块的测井数据,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波阻抗反演,以生成反演结果;
根据所述反演结果以及所述已知钻井分层数据生成所述储层分布图。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位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强生烃期所对应的地震层位、含油气地层所对应的地震层位、古地貌以及烃源岩所对应的地震层位进行全区闭合地震解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井位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包括:
生成所述强生烃期所对应地层的构造图;
将所述强生烃期所对应地层的构造图以及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相减,以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位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包括:
利用印模法,拉平所述古地貌下伏或者上覆的预设地层,以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位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以及储层分布图优选所述目标工区井位,包括:
叠合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以及储层分布图,以生成井位预测图;
在所述井位预测图中,将所述强生烃期时的斜坡区域或古高地区域设置为第一含油气有利区;
在所述井位预测图中,将所述强生烃期时的构造高点区域设置为油气富集区;
在所述井位预测图中,将储层分布区域设置为为第二含油气有利区;
根据所述第一含油气有利区、所述油气富集区以及所述第二含油气有利区优选所述目标工区井位。
9.一种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今构造图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
古构造图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
古地貌图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
储层分布图生成单元,用于根据目标区块的地震数据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的储层分布图;
井位优选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以及储层分布图优选所述目标工区井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井位优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今构造图生成单元包括:
T0图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的双程旅行时等值线图;
时深转换模块,用于对所述双程旅行时等值线图进行时深转换,以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井位优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构造图校正单元,用于根据已知钻井分层数据对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进行校正。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井位优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层分布图生成单元包括:
反演结果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区块的测井数据,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波阻抗反演,以生成反演结果;
储层分布图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演结果以及所述已知钻井分层数据生成所述储层分布图。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井位优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层位地震解释单元,用于对所述强生烃期所对应的地震层位、含油气地层所对应的地震层位、古地貌以及烃源岩所对应的地震层位进行全区闭合地震解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井位优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古构造图生成单元包括:
沉积地层构造图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所述强生烃期所对应地层的构造图;
构造图相减模块,用于将所述强生烃期所对应地层的构造图以及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相减,以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井位优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古地貌图生成单元具体用于利用印模法,拉平所述古地貌下伏或者上覆的预设地层,以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井位优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位优选单元包括:
图叠合模块,用于叠合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以及储层分布图,以生成井位预测图;
第一有利区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井位预测图中,将所述强生烃期时的斜坡区域或古高地区域设置为第一含油气有利区;
富集区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井位预测图中,将所述强生烃期时的构造高点区域设置为油气富集区;
第二有利区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井位预测图中,将储层分布区域设置为为第二含油气有利区;
井位优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含油气有利区、所述油气富集区以及所述第二含油气有利区优选所述目标工区井位。
17.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生成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
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
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
根据目标区块的地震数据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的储层分布图;
根据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以及储层分布图优选所述目标工区井位。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生成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
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
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
根据目标区块的地震数据生成所述含油气地层的储层分布图;
根据所述含油气地层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强生烃期的构造图、所述含油气地层下伏或者上覆的古地貌图以及储层分布图优选所述目标工区井位。
CN202010913544.2A 2020-09-03 2020-09-03 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21302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3544.2A CN112130210A (zh) 2020-09-03 2020-09-03 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3544.2A CN112130210A (zh) 2020-09-03 2020-09-03 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30210A true CN112130210A (zh) 2020-12-25

Family

ID=73848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13544.2A Pending CN112130210A (zh) 2020-09-03 2020-09-03 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3021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3347A (zh) * 2021-05-14 2021-08-13 中南大学 基于vti介质的页岩储层avo反演表征方法及系统
CN114841586A (zh) * 2022-05-12 2022-08-02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一种油气远景区的圈定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83843C2 (ru) * 2000-06-15 2002-06-2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природных газов и газовых технологий - ВНИИГАЗ" Способ заложения поисковых и разведочных скважин
CN101936165A (zh) * 2009-07-03 2011-01-0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布井方法
CN103206207A (zh) * 2013-03-01 2013-07-17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基于生烃期古构造的油藏有利区的识别方法
CN104318331A (zh) * 2014-10-24 2015-01-28 西北大学 预测油气聚集带和判断圈闭含油气性的制图和分析方法
CN105740574A (zh) * 2016-03-03 2016-07-0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古地貌剖面恢复方法
CN106154316A (zh) * 2015-03-25 2016-11-2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貌恢复方法和装置
US20190114352A1 (en) * 2017-10-17 2019-04-18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Paleo fossil and sedimentary structure data mining and datum for biostratigraphy
CN109725349A (zh) * 2018-12-05 2019-05-0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恢复生烃关键期古地貌的方法及装置
CN109870719A (zh) * 2019-01-25 2019-06-1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碳酸盐岩致密薄储层分布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83843C2 (ru) * 2000-06-15 2002-06-2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природных газов и газовых технологий - ВНИИГАЗ" Способ заложения поисковых и разведочных скважин
CN101936165A (zh) * 2009-07-03 2011-01-0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布井方法
CN103206207A (zh) * 2013-03-01 2013-07-17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基于生烃期古构造的油藏有利区的识别方法
CN104318331A (zh) * 2014-10-24 2015-01-28 西北大学 预测油气聚集带和判断圈闭含油气性的制图和分析方法
CN106154316A (zh) * 2015-03-25 2016-11-2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貌恢复方法和装置
CN105740574A (zh) * 2016-03-03 2016-07-0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古地貌剖面恢复方法
US20190114352A1 (en) * 2017-10-17 2019-04-18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Paleo fossil and sedimentary structure data mining and datum for biostratigraphy
CN109725349A (zh) * 2018-12-05 2019-05-0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恢复生烃关键期古地貌的方法及装置
CN109870719A (zh) * 2019-01-25 2019-06-1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碳酸盐岩致密薄储层分布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UDOIF MARTIN: "Paleogeomorph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Exploration for Oil and Gas (With Examples From Western Canada)", BULLETION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vol. 50, no. 10, pages 2277 - 2311 *
刘永涛 等: "双界面地震层拉平的古地貌恢复技术及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为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vol. 54, no. 03, pages 656 - 666 *
叶泰然 等: "川西坳陷中段丰谷构造须家河组二段致密砂岩储层油气预测方法研究",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30, no. 01, pages 82 - 86 *
曾令帮 等: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礁滩相储层地震识别与勘探效果", 岩性油气藏, vol. 23, no. 02, pages 75 - 79 *
王萍;袁向春;李江龙;胡向阳;谢丽慧;: "塔河油田4区古地貌对储层分布的影响",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vol. 32, no. 03, pages 382 - 387 *
王香增 等: "陆相页岩气的储集空间特征及赋存过程-以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构造带延长探区延长组7段为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vol. 36, no. 04, 31 August 2015 (2015-08-31), pages 651 - 658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3347A (zh) * 2021-05-14 2021-08-13 中南大学 基于vti介质的页岩储层avo反演表征方法及系统
CN114841586A (zh) * 2022-05-12 2022-08-02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一种油气远景区的圈定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09560B2 (en) Assignment of systems tracts
CN109725349B (zh) 一种恢复生烃关键期古地貌的方法及装置
CN112130210A (zh) 基于古今地质要素的井位优选方法及装置
Dardour et al. Stratigraphic controls on Palaeozoic petroleum systems, Ghadames basin, Libya
CN111983671B (zh) 基于微古地貌恢复的浅水湖盆储层预测方法和装置
Shabalin et al. Tight oil development in RN-Yuganskneftegas
Ibragimov et al. Geology driven history match of Eastern Siberian halite cemented fluvial reservoir
Gurpinar et al. Numerical modeling of a large, naturally fractured oil complex
Ba et al. Applying multi-point statistical methods to build the facies model for Oligocene formation, X oil field, Cuu Long basin
McGeer et al. Dynamically Conditioned Modeling to Address Development Challenges in a Highly Complex Fractured Basement Reservoir, Yemen
Weijermans et al. Integrated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and Simulation to Optimize Recovery from a Mature Carboniferous North Sea Gas Field with Water Influx
CN115508884B (zh) 一种叠合盆地区域构造恢复方法、装置、系统及其应用
Lavenu et al. Modeling Fractures in a Heterogeneous Carbonate Reservoir Onshore UAE: A Case Study
Khitrenko et al. The Influence of Main Factors on Deepwater Sediments
Stafleu et al. Systematic 3D subsurface mapping in the Netherlands
Verbruggen et al. Understanding Reserves Uncertainties in a Mature Field by Reservoir Modelling
Castro et al. Integrated Reservoir Modeling On Heterogeneous Ordovician Sandstone Of IR-Fields, Murzuq Basin Libya, Helps Optimizing Field Development Plan And Reduce Uncertainty
Maleki Integration of 3D and 4D seismic impedance into the simulation model to improve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Hassan et al. A 40 Years Brown Field Rejuvenation
Shuvaev et al. Tectonic Development of Yenisei-Khatanga Regional Trough and its Influence on Petroleum Systems Evolution
Ainsworth et al. 3-D reservoir modelling of the Sirikit West field, Phitsanulok basin, Thailand
Nemmawi et al. Effects of reservoir connectivity with underlying Mauddud reservoir and sand distribution on developing Wara reservoir in the Bahrain field
McGeer et al. Structural Evolution Impact on Reservoir Quality Distribution in an Early Cretaceous Carbonate Reservoir, UAE
Copen et al. Challenges of full-field modeling a giant oil and gas field: Prudhoe Bay Field, North Slope of Alaska
Hassan et al. Impact of Channel Incision on Kareem Sand Compartmentalization and Water Flooding Variability in the Badri Field: A Case Study in the East-Central Gulf of Suez, Egyp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