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8335B - 终端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18335B
CN112118335B CN201910538932.4A CN201910538932A CN112118335B CN 112118335 B CN112118335 B CN 112118335B CN 201910538932 A CN201910538932 A CN 201910538932A CN 112118335 B CN112118335 B CN 1121183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assembly
signal strength
antenna
terminal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3893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18335A (zh
Inventor
崔旭旺
李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3893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183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18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83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183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83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04B7/0608Antenna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04B7/080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with single receiver and antenna switching
    • H04B7/081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with single receiver and antenna switching based on current reception conditions, e.g. switching to different antenna when signal level is below threshol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终端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终端天线技术领域。该终端设备包括:终端主体和功能模组。其中,终端主体包括第一天线组件和控制模组。功能模组可拆卸地设置在终端主体外,且功能模组与终端主体通讯连接,功能模组包括第二天线组件。控制模组响应于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降低,控制第二天线组件使能,第一天线组件去使能。

Description

终端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天线组件是终端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天线组件实现终端设备的通讯功能。通常,天线组件安装在终端设备的顶部和侧部。在使用时,可能存在外部组件遮挡天线组件的情况,此时,影响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难以保障终端设备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缺陷。
根据本公开实施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终端主体,包括第一天线组件和控制模组;以及
功能模组,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终端主体外,且所述功能模组与所述终端主体通讯连接,包括第二天线组件;
所述控制模组响应于所述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降低,控制所述第二天线组件使能,所述第一天线组件去使能。
可选择地,所述控制模组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降低至弱于所述第二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控制所述第二天线组件使能,所述第一天线组件去使能。
可选择地,所述控制模组包括信号强度检测件;所述信号强度检测件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并确定所述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是否降低至弱于所述第二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
可选择地,所述控制模组包括位置检测件;所述位置检测件用于获取所述功能模组与所述第一天线组件的相对位置信息,并确定所述功能模组是否位于预设区域内;所述功能模组位于预设区域内,所述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弱于所述第二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
可选择地,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功能模组无线通讯连接。
可选择地,所述终端主体还包括第一通讯触点,所述功能模组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通讯触点相配合的第二通讯触点。
可选择地,所述终端主体还包括多个分离分布的安装接口;所述功能模组包括用于与安装接口可拆解连接的连接部。
可选择地,当所述终端主体包括第一通讯触点,所述功能模组包括第二通讯触点时,所述第一通讯触点设置在所述安装接口内,所述第二通讯触点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
可选择地,所述功能模组还包括:与所述连接部相连的功能部;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接口连接后所述功能部隔离所述第二天线组件和所述终端主体。
可选择地,所述功能部包括摄像头组件,所述功能模组以所述摄像头处于前置拍摄位或者后置拍摄位的方式与所述安装接口连接。
可选择地,所述第一天线组件和所述第二天线组件包括5G天线组件。
根据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终端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控制器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终端主体内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降低,控制所述终端设备的功能模组内的第二天线组件使能,所述第一天线组件去使能。
可选择地,所述控制器响应于终端设备的终端主体内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降低,包括:
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降低至弱于所述第二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
可选择地,所述控制器包括信号强度检测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信号强度检测件获取所述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以及所述第二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
根据所述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以及所述第二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是否降低至弱于所述第二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
可选择地,所述控制器包括位置检测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位置检测件获取所述功能模组与所述第一天线组件的相对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判断所述功能模组是否位于预设区域内;若是则所述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降低至弱于所述第二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
本公开所提供的终端设备及其使用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通过在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降低时,切换位于外部组件上的第二天线组件作为工作天线组件,保障了终端设备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功能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主体和功能模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主体和功能模组连接方式中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主体和功能模组连接方式中另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主体和功能模组连接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使用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使用方法流程使用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为了适用5G(5th-generation)通讯技术,手机等终端设备中安装有5G天线组件。但是,相关技术中5G天线组件的性能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终端设备与可移动、可拆卸的外部组件配合时,外部组件相对终端设备的位置变化易影响5G天线组件的外部环境,进而削弱5G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影响终端设备的通讯能力。
基于上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及使用方法。图1~图7是不同实施例示出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仅以手机为例进行展示,本公开实施例对于终端设备的种类不做具体限定。可选地,终端设备为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手环、眼镜)、车载设备、医疗设备等。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如图1所示,该终端设备包括终端主体100以及功能模组200。
如图1所示,终端主体100包括显示面板110、侧围120、和后盖130。显示面板110、侧围120和后盖130围合成终端主体100的腔体(图上未示出)。
终端主体100还包括安装在腔体内第一天线组件140。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不限定终端主体100内第一天线组件140的数量,例如在终端主体100的上部和侧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天线组件140。可选地,第一天线组件140为5G天线组件、或者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 System,GPS)天线组件等。
终端主体100还包括安装在腔体内的控制模组150。该控制模组150与第一天线组件140电性连接,能够获取由第一天线组件140接收到的信息,或者控制第一天线组件140发射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终端主体100上设置有安装接口160。安装接口160用于与功能模组200可拆卸连接,实现功能模组200稳定放置。可选地,终端主体100包括多个分离式分布的安装接口160。例如,安装接口160设置在终端主体100的侧围120上。或者,安装接口160设置在终端主体100的后盖130上。以此方式,功能模组200具有多个安装位置与终端主体100连接。
可选地,安装接口160包括磁性件(例如磁铁),功能模组包括与磁性件配合的金属件。通过磁性件与金属件配合实现功能模组200与终端主体100的连接。和/或,安装接口160包括插口(如图2所示),通过插口与功能模组200插接实现功能模组。
需要说明的是,当安装接口160包括插口并设置在后盖130上时,作为一种可选方案,安装接口160的插口深度满足:当功能模组200安装在安装接口160内后,功能模组200的外表面与后盖130的外表面平齐。以此方式,功能模组200不再凸出于后盖130设置,便于终端设备携带。
功能模组200可拆卸地设置在终端主体100外。可选地,用户手持功能模组200使用,或者,功能模组200安装在终端主体100的安装接口160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功能模组200包括用于与安装接口160配合的连接部210。示例地,连接部210与终端主体100的安装接口160插接,实现功能模组200的稳定设置。其中,连接部210可以为圆柱状、矩形柱状、或者不规则柱状,不做具体限定。
功能模组200还包括功能部220。可选地,功能部220包括至少一个摄像头221,例如长焦镜头、广角镜头、微距镜头、鱼眼镜头等。功能部220还包括与摄像头221配合的图像传感器。此时,功能模组200是摄像头模组,具有图像获取功能。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连接部210与安装接口160连接后,功能部220凸设在终端主体100的外部,以保障摄像头221获取图像。并且,为了满足用户使用习惯,在终端主体100的顶部和侧部设置安装接口160,使得功能模组200设置在终端主体100的顶部或侧部以便进行拍摄。
可选地,如图4所示,连接部210与功能部220转动连接。例如,连接部210包括与功能部220连接的转轴,当连接部210安装在安装接口160内后,功能部220可相对连接部210转动,例如转动180°、360°等。以此方式,当连接部210与安装接口160连接后,功能部220相对连接部210转动,使得摄像头221从朝向显示面板110转动至朝向后盖130。
可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连接部210具有轴对称结构,安装接口160具有与连接部210相适配的结构,例如矩形柱、方形柱、圆柱等。通过连接部210和安装接口160的配合使得与终端主体100连接后的功能模组200内的功能部220实现不同的朝向。例如,功能部220中的摄像头221朝向显示面板110一侧,或者摄像头221朝向后盖130一侧。
采用以上可选方式,功能模组200与终端主体100连接后,摄像头221可处于前置拍摄位或者后置拍摄位。这样的方式,使得功能模组200兼顾了前置拍摄和后置拍摄的功能。进而,无需在显示面板110上开设与摄像头配合的透光孔,保障了终端设备的全面屏显示效果。并且,前置拍摄和后置拍摄共用一个摄像头模组有助于优化拍摄效果,特别是前置拍摄效果。
功能模组200还包括与功能部220连接的第二天线组件230。可选地,第二天线组件230为5G天线组件、或者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天线组件等。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天线组件230的类型与第一天线组件140的类型相同,例如二者均为5G天线组件。
当功能模组200安装在终端主体100上后,功能部220隔离终端主体100与第二天线组件230。特别是功能模组200与安装接口160插接,通过功能部220将终端主体100的侧围120或者后盖130与第二天线组件230隔离开。采用这样的方式,避免第二天线组件230与金属材质的侧围120或者后盖130连接,影响第二天线组件230的性能。
并且,功能模组200与终端主体100通讯连接。在这样的情况下,终端主体100能够向功能模组200发送控制指令。例如,启动拍摄指令等。或者,终端主体100能够接收功能模组200发送的信息。例如,功能部220包括摄像头和图像传感器时,终端主体100能够接收功能模组200获取的图像信息;或者,终端主体100能够接收功能模组200中第二天线组件230接收到的信息。
关于功能模组200与终端主体100的通讯连接的方式具有多种。在一个实施例中,功能模组200与终端主体100无线通讯连接。示例地,功能模组通过近距离通信技术(例如,蓝牙、wifi等)与终端主体100通讯连接。在这样的情况下,终端主体100的安装接口160起到了安装支撑功能模组200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功能模组200与终端主体100通过触点连接。如图7所示,终端主体100还包括第一通讯触点161,功能模组200还包括用于与第一通讯触点161相配合的第二通讯触点211。通过第一通讯触点161和第二通讯触点211配合实现终端主体100与功能模组200通讯连接。
可选地,第一通讯触点161设置在安装接口160内,第二通讯触点211设置在连接部210上。以此方式,当连接部210安装在安装接口160内后,第二通讯触点161与第二通讯触点211连接。在这样的情况下,安装接口160除了安装支撑功能模组200的作用,还兼顾了数据连通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功能模组200使用过程,功能模组200可能会改变第一天线组件140周围的环境,进而影响第一天线组件140的性能。例如,功能模组200安装在靠近第一天线组件140的安装接口160上时,或者在终端主体100上拆卸、安装功能模组200时,或者用户手持功能模组200使用时,功能模组200均可能遮挡终端主体100的第一天线组件140。如此,导致功能模组200影响第一天线组件140的性能。
因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控制模组150响应于第一天线组件140的信号强度降低,控制第二天线组件230使能,第一天线组件140去使能。即控制模组150切换第二天线组件230作为终端设备的工作天线组件。在这样的情况下,功能模组200中的第二天线组件230相当于终端设备的外部天线。外部天线的信号强度优于内部天线的信号强度,因此通过切换第二天线组件230作为终端设备的工作天线,以在第一天线组件140性能降低时保障终端设备的正常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组150响应于第一天线组件140的信号强度降低且弱于第二天线组件230的信号强度,控制第二天线组件230使能,第一天线组件140去使能。采用这样的方式,进一步保障终端设备的正常使用,并特别适用于第一天线组件230受功能模组200影响导致天线性能降低的情况。
其中,控制模组150切换第一天线组件140和第二天线组件230的触发条件是第一天线组件140的信号强度降低且弱于第二天线组件230的信号强度。可选地,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对第一天线组件140和第二天线组件230切换触发条件的监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组150包括信号强度检测件,利用信号强度检测件实现对第一天线组件140和第二天线组件230切换触发条件的监测。
该信号强度用于获取第一天线组件140的信号强度和第二天线组件230的信号强度。可选地,信号强度检测件实时获取或者间隔预设时间获取第一天线组件140和第二天线组件230的信号强度。进而,信号强度检测件根据第一天线组件140的信号强度以及第二天线组件230的信号强度确定第一天线组件140的信号强度是否降低至弱于第二天线组件230的信号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功能模组200与终端主体100无线通讯连接的情况下,功能模组200与终端主体100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临界距离时,信号强度检测件能够检测到第二天线组件230的信号强度。在功能模组200与终端主体100接口通讯连接的情况下,功能模组200的第二通讯触点211与终端主体100的第一通讯触点161连接后,信号强度检测件能够检测到第二天线组件230的信号强度。当信号强度检测件检测不到第二天线组件230的信号强度时,相当于当前第二天线组件230没有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组150包括位置检测件。利用位置检测件实现对第一天线组件140和第二天线组件230切换触发条件的监测。
该位置检测件用于获取功能模组200与第一天线组件140的相对位置信息,并根据该相对位置信息判断功能模组200是否位于预设区域内。其中,预设区域满足:有外部组件位于该预设区域内时,第一天线组件140的性能受到影响。预设区域的具体分布情况(例如预设区域不同方向的边界到第一天线组件140的距离)可预先通过测试第一天线组件140的性能确定。因此,在该实施例中,若功能模组200位于预设区域内,则第一天线组件140的信号强度弱于第二天线组件230的信号强度。
可选地,位置检测件包括霍尔传感器。在这样的情况下,功能模组200包括与霍尔传感器配合的磁性件。并且,可选霍尔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天线组件140的附近。磁性件设置在功能模组200的端部位置。以此方式,提高位置检测件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采用这样的方式,通过霍尔传感器根据磁场变化输出的信号表征功能模组200与第一天线组件140的相对位置。例如,磁场变化导致霍尔传感器输出高电平信号,此时功能模组200位于预设区域内。磁场变化导致霍尔传感器输出低电平信号,此时功能模组200位于预设区域外。
当然,位置检测件还可包括超声波传感器或者或红外传感器等测距传感器等。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使用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终端设备。图8~图9是根据不同实施例示出的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中的控制器响应于终端设备的终端主体内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降低,控制终端设备的功能模组内的第二天线组件使能,第一天线组件去使能。
由于功能模组是设置在终端设备外部的组件,因此第二天线组件受到的遮挡小于终端主体内第一天线组件收到的遮挡。特别是功能模组遮挡到第一天线组件时,会造成第一天线组件信号强度降低。在上述情况下,通过控制器在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降低时,控制位于功能模组内的第二天线组件使能(即切换第二天线组件作为功能天线),保障了终端设备的正常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组响应于终端设备的终端主体内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降低,包括:控制模组响应于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降低至弱于第二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以此方式进一步保障终端设备正常使用,特别是解决了第一天线组件受功能模组影响导致性能降低的缺陷。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包括信号强度检测件。如图8所示,该终端设备使用方法还包括:
步骤801、信号强度检测件获取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以及第二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
可选地,信号强度检测件实时获取第一天线组件和第二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强度检测件间隔预设时长(例如1秒、2秒、3秒等)获取第一天线组件和第二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
步骤802、信号强度检测件根据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以及第二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确定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是否降低至弱于第二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包括位置检测件。如图9所示,该终端设备使用方法还包括:
步骤901、位置检测件获取功能模组与第一天线组件的相对位置信息。
步骤902、位置检测件根据相对位置信息判断功能模组是否位于预设区域内。若是则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降低至弱于第二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
若判断功能模组位于预设区域内,则功能模组会遮挡第一天线组件,影响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此时触发控制器控制第二天线组件使能,第一天线组件去使能保障了终端设备正常使用。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2600的示意图。例如,装置26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0,装置26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2602,存储器2604,电源组件2606,多媒体组件2608,音频组件26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2612,传感器组件2614,以及通信组件2616。
处理组件2602通常控制装置26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2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6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2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26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26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2608和处理组件26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26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26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26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26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2606为装置26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26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26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2608包括在所述装置26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26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26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26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26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26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2604或经由通信组件26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26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2612为处理组件26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26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26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2614可以检测到装置26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26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2614还可以检测装置2600或装置26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26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26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26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26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26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26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26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26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26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26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26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26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26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2600的处理器26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5)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终端主体,包括第一天线组件和控制模组;以及
功能模组,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终端主体外,且影响第一天线组件的性能;其中所述功能模组与所述终端主体通讯连接,包括第二天线组件和区别于天线组件的功能部;
所述控制模组响应于所述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降低,控制所述第二天线组件使能,所述第一天线组件去使能,切换所述第二天线组件作为所述终端设备的工作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组响应于所述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降低至弱于所述第二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控制所述第二天线组件使能,所述第一天线组件去使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组包括信号强度检测件;
所述信号强度检测件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并确定所述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是否降低至弱于所述第二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组包括位置检测件;
所述位置检测件用于获取所述功能模组与所述第一天线组件的相对位置信息,并确定所述功能模组是否位于预设区域内;
所述功能模组位于预设区域内,所述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弱于所述第二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功能模组无线通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主体还包括第一通讯触点,所述功能模组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通讯触点相配合的第二通讯触点。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主体还包括多个分离分布的安装接口;所述功能模组包括用于与安装接口可拆解连接的连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终端主体包括第一通讯触点,所述功能模组包括第二通讯触点时,
所述第一通讯触点设置在所述安装接口内,所述第二通讯触点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组还包括:与所述连接部相连的功能部;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接口连接后所述功能部隔离所述第二天线组件和所述终端主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包括至少一个摄像头;所述功能模组以所述摄像头处于前置拍摄位或者后置拍摄位的方式与所述安装接口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组件和所述第二天线组件包括5G天线组件。
12.一种终端设备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控制器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终端主体内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降低,控制所述终端设备的功能模组内的第二天线组件使能,所述第一天线组件去使能,切换所述第二天线组件作为所述终端设备的工作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终端设备的终端主体内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降低,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降低至弱于所述第二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信号强度检测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信号强度检测件获取所述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以及所述第二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
根据所述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以及所述第二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是否降低至弱于所述第二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位置检测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位置检测件获取所述功能模组与所述第一天线组件的相对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判断所述功能模组是否位于预设区域内;若是则所述第一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降低至弱于所述第二天线组件的信号强度。
CN201910538932.4A 2019-06-20 2019-06-20 终端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21183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8932.4A CN112118335B (zh) 2019-06-20 2019-06-20 终端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8932.4A CN112118335B (zh) 2019-06-20 2019-06-20 终端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8335A CN112118335A (zh) 2020-12-22
CN112118335B true CN112118335B (zh) 2022-07-29

Family

ID=73795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38932.4A Active CN112118335B (zh) 2019-06-20 2019-06-20 终端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1833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13120Y (zh) * 2003-02-28 2004-04-21 黄文哲 天线上带摄像头的手机
CN2689616Y (zh) * 2004-04-27 2005-03-30 创宇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摄影模组的电气产品
CN2696225Y (zh) * 2004-03-29 2005-04-27 张黎 纵向前端有定向摄头的手机
CN207491008U (zh) * 2017-12-05 2018-06-12 程永顺 一种多传感器集成部分与电子设备的连接结构
CN109462670A (zh) * 2018-09-21 2019-03-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03040A (en) * 2006-06-29 2008-01-01 Asuka Semiconductor Inc Auto selection of built-in antenna inputs and external antenna inputs for portable digital TV
KR20090057559A (ko) * 2007-12-03 2009-06-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두 안테나 수신감도 변화 차이를 이용한 근접 센싱 방법 및장치
CN105071848B (zh) * 2015-08-31 2018-10-2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控制系统
CN107317895A (zh) * 2017-06-28 2017-11-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外置天线的移动终端、外置天线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8365867B (zh) * 2018-02-11 2020-08-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209001961U (zh) * 2018-11-01 2019-06-18 广东几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切换天线的通讯设备
CN109802716B (zh) * 2019-01-30 2023-05-16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的切换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13120Y (zh) * 2003-02-28 2004-04-21 黄文哲 天线上带摄像头的手机
CN2696225Y (zh) * 2004-03-29 2005-04-27 张黎 纵向前端有定向摄头的手机
CN2689616Y (zh) * 2004-04-27 2005-03-30 创宇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摄影模组的电气产品
CN207491008U (zh) * 2017-12-05 2018-06-12 程永顺 一种多传感器集成部分与电子设备的连接结构
CN109462670A (zh) * 2018-09-21 2019-03-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8335A (zh) 2020-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69634B2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CN106797416B (zh) 屏幕控制方法及装置
EP317971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photograph from being shielded
CN109557999B (zh) 亮屏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4968007B (zh) 智能设备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6339168B (zh) 屏幕控制方法及装置
KR20150027656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US1037960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witching environment picture
CN107202574B (zh) 运动轨迹信息修正方法及装置
CN111031177A (zh) 屏幕录制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85418B (zh) 终端、分屏显示方法及装置
EP3618302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antenna
EP324950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state of touch scre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2839177B (zh) 镜头控制方法、镜头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EP3771232A1 (en) Information reporting and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12135035B (zh) 一种图像采集组件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010127A (zh) 显示切换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CN112423369A (zh) 一种控制驻留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2118335B (zh) 终端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9922203B (zh) 终端、熄屏方法和装置
CN106658674B (zh) 移动终端及输出传导功率的方法
CN114422687B (zh) 预览图像切换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89047B (zh) 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2887454A (zh) 电子设备、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0737307B (zh) 移动终端的物理按键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