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5843A - 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15843A
CN112115843A CN202010962738.1A CN202010962738A CN112115843A CN 112115843 A CN112115843 A CN 112115843A CN 202010962738 A CN202010962738 A CN 202010962738A CN 112115843 A CN112115843 A CN 1121158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d
facility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627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智锋
鲍剑
俞建康
裘智辉
司幸丽
周伊伊
郑希望
陶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Natural Resources Collection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Natural Resources Collection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Natural Resources Collection Center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Natural Resources Collection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01096273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158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15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58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10Terrestrial scenes
    • G06V20/13Satellite ima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 G06F16/2379Updates performed during online database operations; commit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2Agriculture; Fishing; Forestry; Mi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待测区域的卫星定位图像,根据设施农业用地信息,在卫星定位图像中选取出设施农业用地区域;步骤2)、获取设施农业用地区域的信息;步骤3)、利用所述对比结果判断设施农业用地区域是否异常;步骤4)、对于异常的设施农业用地区域进行排查;步骤5)、根据排查结果明确设施农业用地管理要求。本发明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的技术优势为:监测成果具有精度高、现势性强、可视化程度高、客观反映现状、检索查询便捷等优点,体现了客观性、及时性,弥补了人工巡查的时间与人力不足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地监测监管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我国人地矛盾日益加大,土地违法违规问1.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已开展全国土地概查,1984年起,开展了“全国第一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利用传统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方法,分县全面查清了我国土地的类型、数量、质量、分布、利用状况并作出科学评价,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政策,进行农业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建立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土地登记制度以及土地基础信息系统等提供了科学依据。之后每年开展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及时客观地掌握了全国土地利用变化状况,为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及全面落实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职能提供了数据支持的快速监测。
发展设施农业,既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克服资源和市场制约、应对国际竞争的现实选择,对于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民持续增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的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待测区域的卫星定位图像,根据设施农业用地信息,在卫星定位图像中选取出设施农业用地区域;
步骤2)、获取设施农业用地区域的信息;
步骤3)、实时获取最新的设施农业用地区域的信息,与历史设施农业用地区域的信息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利用所述对比结果判断设施农业用地区域是否异常;
步骤4)、对于异常的设施农业用地区域进行排查;
步骤5)、根据排查结果明确设施农业用地管理要求。
作为对本发明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的改进:
在步骤1中,卫星定位图像采用Google航拍图;设施农业用地信息是从当地国土部门得到的待测区域的设施农业用地信息。
作为对本发明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在步骤2中,获取设施农业用地区域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两类信息;
一是土地供应数据获取与更新;通过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不动产统一登记等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共享接口,实时监测土地供应相关数据变化信息,提取设施农业用地区域相关属性信息,对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宗地层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进行更新,并建立拓扑关系;土地属性信息包括土地用途、面积、权属、出让方式、租赁抵押登记等基本信息,以及出让(转让)时间、开工时间、竣工时间、投入产出强度、规划条件等土地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或土地转让合同约定内容;
二是基于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数据,以宗地编码为索引,按照土地用途,动态监测相关部门或单位土地集约利用基础信息,提取相关变化信息,对土地利用数据库相关属性数据进行更新;对于某一属性涉及一块宗地对应多个信息的情形,如一宗地涉及多个土地使用单位,建立自动统计汇总标准,对该属性进行自动汇总更新。
作为对本发明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在步骤3中,属性数据根据土地的利用属性,按照土地利用基本信息层和土地集约利用信息层进行分开存储;
获取以设施农业用地区域为单元的土地利用信息,建立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以设施农业用地区域编码为索引,建立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的数据共享接口;
从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的信息中提取相对于历史数据变化的数据信息,对变化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形成土地利用基础信息;
判断土地用途,并按照不同用途土地的集约利用评价标准对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对低效利用土地进行报警。
作为对本发明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在步骤4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合力,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县域或市域内应统一设置和使用设施农业用地标识牌,在项目显要处标明项目用地备案信息和监督举报方式,接受公众监督。
作为对本发明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在步骤4中,日常执法动态巡查,对不按规定兴建农业设施和使用土地的,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对擅自或变相将设施农业用地用于非农建设的,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对擅自扩大设施农业用地规模或通过分次申报用地变相扩大设施农业用地规模的,擅自改变农业生产设施性质用于其他经营的,由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及时制止、责令限期纠正;省市两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下级部门执法行为的监管,对有案不查、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的,要坚决予以纠正,并将有关人员依法依规移送纪检监察、司法机关追究责任。
作为对本发明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在步骤4中,合理确定设施农业用地规模:
(一)作物种植设施用地规模;直接用于种植的生产设施用地规模根据生产需要,按照农业行业标准合理确定;农作物设施种植(工厂化栽培)、育种育苗的辅助设施用地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的5%以内,最多不超过10亩;从事规模化粮食作物种植的辅助设施用地原则上控制在种植面积的1%以内,种植面积500亩以内的,最多不超过3亩;种植面积超过500亩的,可适当扩大,但最多不得超过10亩;为种植生产服务的看护房执行“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整改标准,控制在“单层、15平方米以内”;
(二)畜禽水产养殖设施用地规模;直接用于养殖的生产设施用地规模根据生产需要,按照农业行业标准合理确定;规模化养殖猪、牛、羊的辅助设施用地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的10%以内,最多不超过15亩,但生猪养殖不受15亩上限限制;其他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的辅助设施用地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的7%以内,最多不超过15亩;养殖设施允许建设多层建筑,但必须符合相关规划、建设安全和生物防疫等方面要求。
作为对本发明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在步骤5中,明确设施农业用地管理要求:
(一)严格设施农业用地农地农用;
(二)明确使用永久基本农田范围;
(三)明确使用永久基本农田程序。
作为对本发明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一)严格设施农业用地农地农用:设施农业属于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可以使用一般耕地,不需落实占补平衡;设施农业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不再使用的,必须恢复原用途;土地变更调查变更为设施农用地的,应标注说明原地类;设施农业用地被非农建设占用的,应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原地类为耕地的,应落实占补平衡;严禁扩大设施农业用地范围,以农业为依托的休闲观光度假场所、各类庄园、酒庄、农家乐,各类农业园区中涉及建设餐饮、住宿、会议、工厂化农产品加工、科研、展销,以及屠宰和肉类加工场所、病死动物专业集中无害化处理厂等用地必须依法依规按建设用地进行管理;
(二)明确使用永久基本农田范围:种植设施不破坏耕地耕作层的,可以使用永久基本农田,不需补划;破坏耕地耕作层,但由于位置关系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允许使用永久基本农田但必须补划;养殖设施原则上不得使用永久基本农田,涉及少量零星、分散永久基本农田确实难以避让的,允许使用但必须补划,允许使用面积不得超过项目用地规模的10%,最多不超过10亩;其中经农业农村厅认定存栏5000头以上的种猪场、年出栏100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可适当扩大,但不得超过项目用地规模的20%,最多不超过20亩;
(三)明确使用永久基本农田程序:涉及补划永久基本农田的,项目动工建设前,由乡镇政府将拟建设设施农业用地的情况报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对使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必要性、是否破坏耕作层以及永久基本农田补划可行性进行认定,出具是否同意项目使用永久基本农田的意见;
经同意后方可动工建设;未经同意的,用地不得备案,项目不得动工建设;同意使用的,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及时编制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补划同等数量、质量的永久基本农田,并更新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补划永久基本农田应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中补划,原则上在县域范围内补划,确保县域范围内永久基本农田不减少;市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对补划的永久基本农田开展全覆盖核查,自然资源厅不定期开展抽查。
作为对本发明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土地变更查的三要素是权属、地类、面积,当然设施农用地一般不涉及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变更设施农用地变更,查涉及以下几种情况:
一、设施农用地建设占用农用地(包括耕地)变更设施农用地建设占用耕地,变更查时虽均可作为农业产业结构整的可整地类,耕地变为设施农用地会造成当年耕地面积相减少,但耕地占补平衡系统数据库内可不做变化,在农建设占用该地块审批前在予以补充耕地;
二、设施农用地建设占用建设用地变更设施农用地占用建设用地,当年将建设用地变更为设施农用地,不会受到严审查但当设施农用地使用到期复垦原状,要将设施农用地回归变更为建设用地,按照现有政策,就需要合法地建设用地批文图件解决此问题,有两种方案:
(1)不予以变更,设施农用地使用建设用地的,占用复垦退还时,均不予变更,不因设施农用地而混淆了土地三大类的管制,优是简便易行,缺是不能反映实际地类变化情况,此法不宜采取;
(2)随土地使用情况的变化而变更,设施农用地占用建设用地,按划到期复垦为原状的,允许变更为建设用地,凭设施农用地批文图件当年将建设用地变更为设施农用地;设施农用地使用年限到期后凭设施农用地复垦原状验收合文件图件当年将设施农用地变更为建设用地,优是能反映实况,缺是不便于用途管制。
三、设施农用地建设占用未利用地变更设施农用地占用未利用地,当年将未利用地变更为设施农用地设施农用地使用年限到期后,设施农用地不须变更为未利用地(不存在复垦),在条件许可时可变更为相应有农用地,如耕地、园地,坡度大的可改造为林地县级国土资源部门依据变更数据上报备,省级国土资源、农业部门根据报备信息,及时准确地开展土地变更查设施农用地核实工作。
从经营者使用设施用地起农业部门与国土资源部门必须全方位的做到批后监管体从以下三方面监管:
(1)不得改变土地用途,禁止擅自或变相将设施农用地用于其他非农建设
(2)不得超过用地标准,禁止擅自扩大设施用地模或通过分次申报用地变相扩大设施用地模;附属设施、配套设施用地模不得大于规定的相应比例及上限。
(3)不改变直接从事或务于农业生产的设施性质,禁止擅自将设施用于其他经营县级国土资源、农业部门乡镇政府不符合上述三条定的,应及时制止、责令限期纠正,并依法依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省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农业部门要加强基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农业部门执法行为的监管,有不查、执法不严的,要坚决予以纠正,并将设施农用地使用管理情况纳入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内容;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每年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检查考核建立设施农用地信息报备制度设施农用地信息报备首先应对设施农用地变更调查,国家对农用地尤其是耕地保护措施要比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严设施农用地按三大类用途(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属农用地,
土地变更查的三要素是权属、地类、面积,当然设施农用地一般不涉及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变更设施农用地变更,查涉及以下几种情况:
一、设施农用地建设占用农用地(包括耕地)变更设施农用地建设占用耕地,变更查时虽均可作为农业产业结构整的可整地类,耕地变为设施农用地会造成当年耕地面积相减少,但耕地占补平衡系统数据库内可不做变化,在农建设占用该地块审批前在予以补充耕地;
二、设施农用地建设占用建设用地变更设施农用地占用建设用地,当年将建设用地变更为设施农用地,不会受到严审查但当设施农用地使用到期复垦原状,要将设施农用地回归变更为建设用地,按照现有政策,就需要合法地建设用地批文图件解决此问题,有两种方案:(1)不予以变更,设施农用地使用建设用地的,占用复垦退还时,均不予变更,不因设施农用地而混淆了土地三大类的管制,优是简便易行,缺是不能反映实际地类变化情况,此法不宜采取(2)随土地使用情况的变化而变更,设施农用地占用建设用地,按划到期复垦为原状的,允许变更为建设用地,凭设施农用地批文图件当年将建设用地变更为设施农用地;设施农用地使用年限到期后凭设施农用地复垦原状验收合文件图件当年将设施农用地变更为建设用地,优是能反映实况,缺是不便于用途管制
三、设施农用地建设占用未利用地变更设施农用地占用未利用地,当年将未利用地变更为设施农用地设施农用地使用年限到期后,设施农用地不须变更为未利用地(不存在复垦),在条件许可时可变更为相应有农用地,如耕地、园地,坡度大的可改造为林地县级国土资源部门依据变更数据上报备,省级国土资源、农业部门根据报备信息,及时准确地开展土地变更查设施农用地核实工作。
本发明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的技术优势为:
(1)监测成果具有精度高、现势性强、可视化程度高、客观反映现状、检索查询便捷等优点,体现了客观性、及时性,弥补了人工巡查的时间与人力不足的缺陷。
(2)克服了常规巡查的人为性偏差,实现了优势互补,扩大监管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了对违法违规用地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早纠正的快速反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如图所示,
步骤1)、获取待测区域的卫星定位图像,根据从当地国土部门得到的待测区域的设施农业用地信息,在卫星定位图像中选取出设施农业用地区域;
卫星定位图像采用Google航拍图;
数据中心及综合监管平台采用服务总线技术,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ü解决资源维护工作量大、时效性不强问题;
ü解决资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问题;
ü解决应用稳定性不足、应用复杂问题;
统筹规划,集成整合各类国土资源数据,实现数据分析与挖掘、分层叠加显示、查询与浏览,与综合信息监管平台等应用系统对接,支撑国土资源全面、全程监管和辅助决策。它包括数据架构、服务架构、运行环境、政策架构。
数据构架:即核心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是“一张图”建设的核心内容。核心数据库是从各类专业数据库中经过抽取、转换和加载(ETL)过程形成的综合数据库。
服务架构: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方式,从服务技术角度分图片快速浏览、数据查询浏览与展示、数据调用接口、数据分发与产品定制和WebService服务;从服务形态角度分综合监管平台、电子政务平台、共享服务平台。
运行环境:它是支撑核心数据库及其应用服务系统的管理、运行和维护的软硬件运行环境,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系统、基础软件和信息安全环境等。
政策架构:数据汇交更新管理制度及机制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
步骤2)、获取设施农业用地区域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两类信息;
一是土地供应数据获取与更新。通过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不动产统一登记等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共享接口,实时监测土地供应相关数据变化信息,提取设施农业用地区域相关属性信息,对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宗地层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进行更新,并建立拓扑关系。土地属性信息包括土地用途、面积、权属、出让方式、租赁抵押登记等基本信息,以及出让(转让)时间、开工时间、竣工时间、投入产出强度、规划条件等土地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或土地转让合同约定内容。
二是基于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数据,以宗地编码为索引,按照土地用途,动态监测相关部门或单位土地集约利用基础信息,提取相关变化信息,对土地利用数据库相关属性数据进行更新。对于某一属性涉及一块宗地对应多个信息的情形,如一宗地涉及多个土地使用单位,建立自动统计汇总标准,对该属性进行自动汇总更新。
步骤3)、实时获取最新的设施农业用地区域的信息,与历史设施农业用地区域的信息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利用所述对比结果判断设施农业用地区域是否异常。
属性数据根据土地的利用属性,按照土地利用基本信息层和土地集约利用信息层进行分开存储。
获取以设施农业用地区域为单元的土地利用信息,建立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以设施农业用地区域编码为索引,建立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的数据共享接口;
从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的信息中提取相对于历史数据变化的数据信息,对变化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形成土地利用基础信息;
判断土地用途,并按照不同用途土地的集约利用评价标准对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对低效利用土地进行报警。
步骤4)、对于异常的设施农业用地区域进行排查;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合力,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县域或市域内应统一设置和使用设施农业用地标识牌,在项目显要处标明项目用地备案信息和监督举报方式,接受公众监督。
日常执法动态巡查,对不按规定兴建农业设施和使用土地的,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
对擅自或变相将设施农业用地用于非农建设的,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对擅自扩大设施农业用地规模或通过分次申报用地变相扩大设施农业用地规模的,擅自改变农业生产设施性质用于其他经营的,由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及时制止、责令限期纠正。
省市两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下级部门执法行为的监管,对有案不查、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的,要坚决予以纠正,并将有关人员依法依规移送纪检监察、司法机关追究责任。
合理确定设施农业用地规模:
(一)作物种植设施用地规模。直接用于种植的生产设施用地规模根据生产需要,按照农业行业标准合理确定。
农作物设施种植(工厂化栽培)、育种育苗的辅助设施用地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的5%以内,最多不超过10亩。
从事规模化粮食作物种植的辅助设施用地原则上控制在种植面积的1%以内,种植面积500亩以内的,最多不超过3亩;种植面积超过500亩的,可适当扩大,但最多不得超过10亩。
为种植生产服务的看护房执行“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整改标准,控制在“单层、15平方米以内”。
(二)畜禽水产养殖设施用地规模。直接用于养殖的生产设施用地规模根据生产需要,按照农业行业标准合理确定。规模化养殖猪、牛、羊的辅助设施用地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的10%以内,最多不超过15亩,但生猪养殖不受15亩上限限制;其他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的辅助设施用地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的7%以内,最多不超过15亩(其中水产养殖的最多不超过10亩)。养殖设施允许建设多层建筑,但必须符合相关规划、建设安全和生物防疫等方面要求。
步骤5)、根据排查结果明确设施农业用地管理要求;
(一)严格设施农业用地农地农用。设施农业属于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可以使用一般耕地,不需落实占补平衡。设施农业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不再使用的,必须恢复原用途。土地变更调查变更为设施农用地的,应标注说明原地类。设施农业用地被非农建设占用的,应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原地类为耕地的,应落实占补平衡。
严禁扩大设施农业用地范围,以农业为依托的休闲观光度假场所、各类庄园、酒庄、农家乐,各类农业园区中涉及建设餐饮、住宿、会议、工厂化农产品加工、科研、展销,以及屠宰和肉类加工场所、病死动物专业集中无害化处理厂等用地必须依法依规按建设用地进行管理。
(二)明确使用永久基本农田范围。种植设施不破坏耕地耕作层的,可以使用永久基本农田,不需补划;破坏耕地耕作层,但由于位置关系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允许使用永久基本农田但必须补划。
养殖设施原则上不得使用永久基本农田,涉及少量零星、分散永久基本农田确实难以避让的,允许使用但必须补划,允许使用面积不得超过项目用地规模的10%,最多不超过10亩;其中经农业农村厅认定存栏5000头以上的种猪场、年出栏100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可适当扩大,但不得超过项目用地规模的20%,最多不超过20亩。
(三)明确使用永久基本农田程序。涉及补划永久基本农田的,项目动工建设前,由乡镇政府将拟建设设施农业用地的情况报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对使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必要性、是否破坏耕作层以及永久基本农田补划可行性进行认定,出具是否同意项目使用永久基本农田的意见。
经同意后方可动工建设;未经同意的,用地不得备案,项目不得动工建设。同意使用的,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及时编制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补划同等数量、质量的永久基本农田,并更新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补划永久基本农田应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中补划,原则上在县域范围内补划,确保县域范围内永久基本农田不减少。市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对补划的永久基本农田开展全覆盖核查,自然资源厅不定期开展抽查。
从经营者使用设施用地起农业部门与国土资源部门必须全方位的做到批后监管体从以下三方面监管:
(1)不得改变土地用途,禁止擅自或变相将设施农用地用于其他非农建设
(2)不得超过用地标准,禁止擅自扩大设施用地模或通过分次申报用地变相扩大设施用地模;附属设施、配套设施用地模不得大于规定的相应比例及上限。
(3)不改变直接从事或务于农业生产的设施性质,禁止擅自将设施用于其他经营县级国土资源、农业部门乡镇政府不符合上述三条定的,应及时制止、责令限期纠正,并依法依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省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农业部门要加强基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农业部门执法行为的监管,有不查、执法不严的,要坚决予以纠正,并将设施农用地使用管理情况纳入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内容;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待测区域的卫星定位图像,根据设施农业用地信息,在卫星定位图像中选取出设施农业用地区域;
步骤2)、获取设施农业用地区域的信息;
步骤3)、实时获取最新的设施农业用地区域的信息,与历史设施农业用地区域的信息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利用所述对比结果判断设施农业用地区域是否异常;
步骤4)、对于异常的设施农业用地区域进行排查;
步骤5)、根据排查结果明确设施农业用地管理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1中,卫星定位图像采用Google航拍图;设施农业用地信息是从当地国土部门得到的待测区域的设施农业用地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2中,获取设施农业用地区域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两类信息;
一是土地供应数据获取与更新;通过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不动产统一登记等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共享接口,实时监测土地供应相关数据变化信息,提取设施农业用地区域相关属性信息,对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宗地层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进行更新,并建立拓扑关系;土地属性信息包括土地用途、面积、权属、出让方式、租赁抵押登记等基本信息,以及出让(转让)时间、开工时间、竣工时间、投入产出强度、规划条件等土地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或土地转让合同约定内容;
二是基于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数据,以宗地编码为索引,按照土地用途,动态监测相关部门或单位土地集约利用基础信息,提取相关变化信息,对土地利用数据库相关属性数据进行更新;对于某一属性涉及一块宗地对应多个信息的情形,如一宗地涉及多个土地使用单位,建立自动统计汇总标准,对该属性进行自动汇总更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3中,属性数据根据土地的利用属性,按照土地利用基本信息层和土地集约利用信息层进行分开存储;
获取以设施农业用地区域为单元的土地利用信息,建立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以设施农业用地区域编码为索引,建立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的数据共享接口;
从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的信息中提取相对于历史数据变化的数据信息,对变化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形成土地利用基础信息;
判断土地用途,并按照不同用途土地的集约利用评价标准对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对低效利用土地进行报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4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合力,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县域或市域内应统一设置和使用设施农业用地标识牌,在项目显要处标明项目用地备案信息和监督举报方式,接受公众监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4中,日常执法动态巡查,对不按规定兴建农业设施和使用土地的,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对擅自或变相将设施农业用地用于非农建设的,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对擅自扩大设施农业用地规模或通过分次申报用地变相扩大设施农业用地规模的,擅自改变农业生产设施性质用于其他经营的,由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及时制止、责令限期纠正;省市两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下级部门执法行为的监管,对有案不查、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的,要坚决予以纠正,并将有关人员依法依规移送纪检监察、司法机关追究责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4中,合理确定设施农业用地规模:
(一)作物种植设施用地规模;直接用于种植的生产设施用地规模根据生产需要,按照农业行业标准合理确定;农作物设施种植、育种育苗的辅助设施用地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的5%以内,最多不超过10亩;从事规模化粮食作物种植的辅助设施用地原则上控制在种植面积的1%以内,种植面积500亩以内的,最多不超过3亩;种植面积超过500亩的,可适当扩大,但最多不得超过10亩;为种植生产服务的看护房执行“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整改标准,控制在“单层、15平方米以内”;
(二)畜禽水产养殖设施用地规模;直接用于养殖的生产设施用地规模根据生产需要,按照农业行业标准合理确定;规模化养殖猪、牛、羊的辅助设施用地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的10%以内,最多不超过15亩,但生猪养殖不受15亩上限限制;其他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的辅助设施用地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的7%以内,最多不超过15亩;养殖设施允许建设多层建筑,但必须符合相关规划、建设安全和生物防疫等方面要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5中,明确设施农业用地管理要求:
(一)严格设施农业用地农地农用;
(二)明确使用永久基本农田范围;
(三)明确使用永久基本农田程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严格设施农业用地农地农用:设施农业属于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可以使用一般耕地,不需落实占补平衡;设施农业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不再使用的,必须恢复原用途;土地变更调查变更为设施农用地的,应标注说明原地类;设施农业用地被非农建设占用的,应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原地类为耕地的,应落实占补平衡;严禁扩大设施农业用地范围,以农业为依托的休闲观光度假场所、各类庄园、酒庄、农家乐,各类农业园区中涉及建设餐饮、住宿、会议、工厂化农产品加工、科研、展销,以及屠宰和肉类加工场所、病死动物专业集中无害化处理厂等用地必须依法依规按建设用地进行管理;
(二)明确使用永久基本农田范围:种植设施不破坏耕地耕作层的,可以使用永久基本农田,不需补划;破坏耕地耕作层,但由于位置关系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允许使用永久基本农田但必须补划;养殖设施原则上不得使用永久基本农田,涉及少量零星、分散永久基本农田确实难以避让的,允许使用但必须补划,允许使用面积不得超过项目用地规模的10%,最多不超过10亩;其中经农业农村厅认定存栏5000头以上的种猪场、年出栏100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可适当扩大,但不得超过项目用地规模的20%,最多不超过20亩;
(三)明确使用永久基本农田程序:涉及补划永久基本农田的,项目动工建设前,由乡镇政府将拟建设设施农业用地的情况报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对使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必要性、是否破坏耕作层以及永久基本农田补划可行性进行认定,出具是否同意项目使用永久基本农田的意见;经同意后方可动工建设;未经同意的,用地不得备案,项目不得动工建设;同意使用的,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及时编制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补划同等数量、质量的永久基本农田,并更新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补划永久基本农田应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中补划,原则上在县域范围内补划,确保县域范围内永久基本农田不减少;市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对补划的永久基本农田开展全覆盖核查,自然资源厅不定期开展抽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土地变更查的三要素是权属、地类、面积,当然设施农用地一般不涉及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变更设施农用地变更,查涉及以下几种情况:
一、设施农用地建设占用农用地变更设施农用地建设占用耕地,变更查时虽均可作为农业产业结构整的可整地类,耕地变为设施农用地会造成当年耕地面积相减少,但耕地占补平衡系统数据库内可不做变化,在农建设占用该地块审批前在予以补充耕地;
二、设施农用地建设占用建设用地变更设施农用地占用建设用地,当年将建设用地变更为设施农用地,不会受到严审查但当设施农用地使用到期复垦原状,要将设施农用地回归变更为建设用地,按照现有政策,就需要合法地建设用地批文图件解决此问题,有两种方案:(1)不予以变更,设施农用地使用建设用地的,占用复垦退还时,均不予变更,不因设施农用地而混淆了土地三大类的管制,优是简便易行,缺是不能反映实际地类变化情况,此法不宜采取(2)随土地使用情况的变化而变更,设施农用地占用建设用地,按划到期复垦为原状的,允许变更为建设用地,凭设施农用地批文图件当年将建设用地变更为设施农用地;设施农用地使用年限到期后凭设施农用地复垦原状验收合文件图件当年将设施农用地变更为建设用地,优是能反映实况,缺是不便于用途管制
三、设施农用地建设占用未利用地变更设施农用地占用未利用地,当年将未利用地变更为设施农用地设施农用地使用年限到期后,设施农用地不须变更为未利用地(不存在复垦),在条件许可时可变更为相应有农用地,如耕地、园地,坡度大的可改造为林地县级国土资源部门依据变更数据上报备,省级国土资源、农业部门根据报备信息,及时准确地开展土地变更查设施农用地核实工作。
CN202010962738.1A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 Pending CN1121158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62738.1A CN112115843A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62738.1A CN112115843A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5843A true CN112115843A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02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62738.1A Pending CN112115843A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1584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8967A (zh) * 2021-04-06 2021-07-09 盐城师范学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淡水龙虾养殖数据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3744106A (zh) * 2021-09-17 2021-12-03 速度时空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划分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单元的方法
CN115827620A (zh) * 2023-01-10 2023-03-2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信息管理中心) 建筑设施汇交数据的质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746259A (zh) * 2024-02-19 2024-03-22 湖南省第二测绘院 一种基于地图引擎的耕地监管方法及系统
CN118037079A (zh) * 2024-04-12 2024-05-14 高精特(成都)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土地自然资源动态监管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1877A (zh) * 2004-07-15 2006-01-18 牛铮 基于历史图件的土地利用变化检测
CN106855994A (zh) * 2015-12-09 2017-06-16 星际空间(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国土资源监察的移动执法管理系统
CN108681816A (zh) * 2018-05-17 2018-10-19 山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 一种土地利用综合监管系统和方法
CN109063680A (zh) * 2018-08-27 2018-12-21 湖南城市学院 基于高分遥感和无人机的城市规划动态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9146753A (zh) * 2018-09-11 2019-01-04 湖南中科星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3s一体化技术的土地执法动态巡查方法及系统
CN109214270A (zh) * 2018-07-13 2019-01-15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疑似违法违规用地信息快速提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1877A (zh) * 2004-07-15 2006-01-18 牛铮 基于历史图件的土地利用变化检测
CN106855994A (zh) * 2015-12-09 2017-06-16 星际空间(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国土资源监察的移动执法管理系统
CN108681816A (zh) * 2018-05-17 2018-10-19 山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 一种土地利用综合监管系统和方法
CN109214270A (zh) * 2018-07-13 2019-01-15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疑似违法违规用地信息快速提取方法
CN109063680A (zh) * 2018-08-27 2018-12-21 湖南城市学院 基于高分遥感和无人机的城市规划动态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9146753A (zh) * 2018-09-11 2019-01-04 湖南中科星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3s一体化技术的土地执法动态巡查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进一步完善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川自然资规〔2020〕3 号》 *
赵可兵等: "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探讨", 《中国集体经济》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8967A (zh) * 2021-04-06 2021-07-09 盐城师范学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淡水龙虾养殖数据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3098967B (zh) * 2021-04-06 2021-12-28 盐城师范学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淡水龙虾养殖数据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3744106A (zh) * 2021-09-17 2021-12-03 速度时空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划分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单元的方法
CN113744106B (zh) * 2021-09-17 2023-11-28 速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划分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单元的方法
CN115827620A (zh) * 2023-01-10 2023-03-2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信息管理中心) 建筑设施汇交数据的质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746259A (zh) * 2024-02-19 2024-03-22 湖南省第二测绘院 一种基于地图引擎的耕地监管方法及系统
CN117746259B (zh) * 2024-02-19 2024-05-03 湖南省第二测绘院 一种基于地图引擎的耕地监管方法及系统
CN118037079A (zh) * 2024-04-12 2024-05-14 高精特(成都)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土地自然资源动态监管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15843A (zh) 一种设施农业用地日常监测监管方法
CN107516282A (zh) 三查合一的土地变更调查信息管理系统
Vogt et al. A protocol for citizen science monitoring of recently-planted urban trees
CN111401720A (zh)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绿化养护的方法及系统
CN113379396A (zh) 一种智慧农业园区管理平台
Volkov et al. Development of cartographic materials for optimal placement of objects and lands using the information logical system of automated land management design
CN113297196A (zh) 智慧农业aiot分布式大数据存储平台
Novikov et al. Conceptual approaches to information transformation (digitalization) of an agricultural enterprise.
CN106803208A (zh) 农业块数据配对系统及其配对方法
CN112801679A (zh) 一种农业精准种植预警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4392383B (zh) 一种基于综合数据库的农业物循环高效技术调控系统
Rahmawaty et al. Analysis of land-use change over five-and ten-year periods in Hamparan Perak, North Sumatra, Indonesia
CN116128430A (zh) 一种中药材生产全程可追溯方法
CN114416692A (zh) 一种构建流域水环境管理数据资源体系的方法
CN112463871A (zh) 一种基于城市管理的两违整治信息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10705949A (zh) 一种快速计量二级表库的智能管理系统
CN107730060A (zh) 一种农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CN107657012A (zh) 基于gis与农普数据库相结合的农普数据信息管理系统
Li et al. Review of the practice, promotion, and perspective of smart agriculture in China
Wu et al. Developing a planning model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orridors for low-carbon ecological cities: a case study of the Shenzhen International Low-Carbon City
Purnama et al. Prototyp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attle Identification and Database System 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oan et al. Land Consolidation at the Household Level in the Red River Delta, Vietnam
CN113420068A (zh)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园林管理方法、系统及终端
Pan Management-Oriented Upgrade and Construc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 Management System in Wuxi
CN117786014A (zh) 一种数字农业产业链数据处理分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