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5587A - 一种基于蓄*利用的发电机组负荷指令优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蓄*利用的发电机组负荷指令优化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115587A CN112115587A CN202010865056.9A CN202010865056A CN112115587A CN 112115587 A CN112115587 A CN 112115587A CN 202010865056 A CN202010865056 A CN 202010865056A CN 112115587 A CN112115587 A CN 11211558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ad
- heat exchange
- exchange equipment
- unit
- wall temper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338 heat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CDBYLPFSWZWCQE-UHFFFAOYSA-L Sodium Carbonate Chemical compound [Na+].[Na+].[O-]C([O-])=O CDBYLPFSWZWCQE-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12 process op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8—Thermal analysis or thermal optim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快速发展,火电机组在电力系统中的角色也逐渐由承担用户基本负荷向承担电网调峰负荷转变。为加强调峰能力建设,提升系统灵活性,并全面推动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越来越多的火电机组频繁参与电网调峰是大势所趋,但火电机组热控系统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保证机组在稳定负荷下安全、高效、环保运行,频繁的负荷波动使机组长期处于瞬态工况运行,严重影响了火电机组的能效水平和控制品质,亟需开展火电机组瞬态过程的节能潜力挖掘和优化控制研究。
火电机组的热力系统由大量金属换热器和金属管道构成,由于金属材料的热惯性,在变负荷运行时机组的运行参数变化呈现不同的时延过程特性,其温度变化相比于压力变化具有滞后性,变负荷瞬态过程中热力系统的蓄热现象导致火电机组压力、温度、能耗等运行参数呈现出不同的非线性瞬态特性,对机组传统热控系统的控制经济性与控制品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现有技术中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固定值电负荷指令已难以满足灵活运行模式下机组的运行需求,因此,如何在瞬态过程中降低机组的能耗指标、优化机组的控制品质,从而提升火电机组灵活高效运行水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究目标。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换热设备壁温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换热设备的变负荷过程壁温和变负荷实时壁温;
负荷指令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机组当前运行状态选择适应于协调控制系统响应的负荷指令。
优选地,所述换热设备壁温计算模块包括:
过程壁温计算模块,用于输入发电机组的机组负荷P、初始电网负荷指令P0和给定的机组变负荷速率V0,并根据所述机组负荷P、所述机组变负荷速率V0计算变负荷过程初始壁温Tb0,以及,根据所述初始电网负荷指令P0、所述机组变负荷速率V0计算变负荷过程终止壁温Tb1;
优选地,在所述过程壁温计算模块和所述实时壁温计算模块中,根据换热设备的壁面温度与机组负荷和机组变负荷速率的函数变化关系计算换热设备壁温;
所述换热设备的壁面温度与机组负荷和机组变负荷速率的函数变化关系为:
Tb=f(P,V)
其中:Tb为换热设备的壁面平均温度,单位为K;
P为机组负荷值,单位为MW;
V为机组变负荷速率,单位为MW/min。
其中:δQm为换热设备的变负荷过程蓄热量,单位为kW;
Am为换热设备的传热面积,单位为m2;
ρm为换热设备的密度,单位为kg/m3;
δm为换热设备的壁厚,单位为m;
Cpm为换热设备的比热容,单位为kJ/(kg·K);
δTb为变负荷前后换热设备的壁面温差,单位为K;
δt为变负荷过程的时间,单位为s;
T0为环境温度,单位为K;
Tb为变负荷过程中换热设备的平均壁面温度,单位为K。
所述优化后的电网负荷指令P1为:
优选地,该机组状态判断值A的取值方法为:
当A=0时,对应发电机组的稳态运行状态;
当A=1时,对应发电机组的瞬态运行状态。
优选地,所述根据机组当前状态选择适应于协调控制系统响应的负荷指令,包括:
根据输入的初始电网负荷指令P0、优化后的电网负荷指令P1和机组状态判断值A,输出负荷指令选择值Pe,其中,协调控制系统响应于所述负荷指令选择值Pe对应的负荷指令。
优选地,当A=0时,所述负荷指令选择值Pe取初始电网负荷指令P0;
当A=1时,所述负荷指令选择值Pe取优化后的电网负荷指令P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案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2)改善优化发电机组变负荷瞬态过程的主要运行参数控制品质。
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负荷指令优化系统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是负荷指令优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负荷指令优化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蓄利用的发电机组负荷指令优化系统,如图1所示的电负荷指令优化系统设置于电网系统和协调控制系统之间,用于对来自电网系统的初始电负荷指令进行优化后送入发电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以用于控制发电机组变负荷过程运行。
换热设备壁温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换热设备的变负荷过程壁温和变负荷实时壁温。
负荷指令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机组当前状态选择适应于协调控制系统响应的负荷指令。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换热设备壁温计算模块包括过程壁温计算模块3和实时壁温计算模块4。
其中,过程壁温计算模块3用于输入发电机组1的机组负荷P、来自电网系统2的初始电网负荷指令P0,以及给定的机组变负荷速率V0,并根据所述机组负荷P、所述机组变负荷速率V0计算变负荷过程初始壁温Tb0,以及,根据所述初始电网负荷指令P0、所述机组变负荷速率V0计算变负荷过程终止壁温Tb1。
在本发明方案中,换热设备的过程壁温计算模块3和实时壁温计算模块4可以同时输出发电机组中所有换热设备的壁温。
根据烟气流程及汽水流程,发电机组中的换热设备具体可以包括:蒸发系统、屏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高温再热器、低温再热器、低温过热器、省煤器、高压加热器、除氧器和低压加热器等。
在本发明中,计算换热设备的壁温的方法为:在各金属换热设备表面布置温度测点,并设置关于机组负荷变化范围和变负荷速率有关的实验条件,进行机组变负荷试验,通过建立各金属换热设备的壁面平均温度随机组负荷值和变负荷速率的函数变化关系,然后根据换热设备的壁面平均温度随机组负荷和机组变负荷速率的函数变化关系计算换热设备壁温,包括计算换热设备过程壁温和换热设备实时壁温。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该变负荷实验条件包括:
设定发电机组1的变负荷范围为30%~100%THA,设定变负荷速率为0.5%~2.5%Pemax/min。
其中,所述换热设备的壁面平均温度随机组负荷和机组变负荷速率具有常见的函数变化关系,即:
Tb=f(P,V)
其中:Tb为换热设备的壁面平均温度,单位为K;
P为机组负荷值,单位为MW;
V为机组机组变负荷速率,单位为MW/min。
其中:δQm为换热设备的变负荷过程蓄热量,单位为kW;
Am为换热设备的传热面积,单位为m2;
ρm为换热设备的密度,单位为kg/m3;
δm为换热设备的壁厚,单位为m;
Cpm为换热设备的比热容,单位为kJ/(kg·K);
δTb为变负荷前后换热设备的壁面温差,单位为K;
δt为变负荷过程的时间,单位为s;
T0为环境温度,单位为K;
Tb为变负荷过程中换热设备的平均壁面温度,单位为K。
在本发明中,该机组状态判断值A的取值方法为:
当A=0时,对应发电机组的稳态运行状态;
当A=1时,对应发电机组的瞬态运行状态。
进一步地,在负荷指令选择模块10中,所述根据机组当前状态选择适应于协调控制系统8响应的负荷指令,具体包括:
根据输入的初始电网负荷指令P0、优化后的电网负荷指令P1和机组状态判断值A,输出负荷指令选择值Pe。其中,协调控制系统8响应于所述负荷指令选择值Pe对应的负荷指令,控制发电机组1变负荷过程运行。
该负荷指令选择值Pe的取值方法为:
当A=0时,所述负荷指令选择值Pe取初始电网负荷指令P0;当A=1时,所述负荷指令选择值Pe取优化后的电网负荷指令P1。
也即,当发电机组1处于稳态运行状态时,向协调控制系统8输出初始电网负荷指令P0;当发电机组1处于瞬态运行状态时,向协调控制系统8输出优化后的电网负荷指令P1。
由于火电机组的热力系统由大量金属换热器和金属管道构成,且温度变化相比于压力变化具有滞后性,机组变负荷瞬态过程中热力系统的蓄热现象导致火电机组压力、温度、能耗等运行参数呈现出不同的非线性瞬态特性,为了从本质上揭示机组的瞬态能耗特性,在本发明方案中,通过研究机组的金属蓄分布特性,在瞬态过程中利用金属换热器的蓄从而降低机组的能耗指标,优化机组的控制品质,进而提升机组运行水平,使其运行更灵活、高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案的优点和积极效果为:
(2)改善优化发电机组变负荷瞬态过程的主要运行参数控制品质。
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程壁温计算模块和所述实时壁温计算模块中,根据换热设备的壁面温度与机组负荷和机组变负荷速率的函数变化关系计算换热设备壁温;
所述换热设备的壁面温度与机组负荷和机组变负荷速率具有函数变化关系:
Tb=f(P,V)
其中:Tb为换热设备的壁面平均温度,单位为K;
P为机组负荷值,单位为MW;
V为机组变负荷速率,单位为MW/min。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机组当前状态选择适应于协调控制系统响应的负荷指令,包括:
根据输入的初始电网负荷指令P0、优化后的电网负荷指令P1和机组状态判断值A,输出负荷指令选择值Pe,其中,协调控制系统响应于所述负荷指令选择值Pe对应的负荷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A=0时,所述负荷指令选择值Pe取初始电网负荷指令P0;
当A=1时,所述负荷指令选择值Pe取优化后的电网负荷指令P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65056.9A CN112115587A (zh) | 2020-08-25 | 2020-08-25 | 一种基于蓄*利用的发电机组负荷指令优化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65056.9A CN112115587A (zh) | 2020-08-25 | 2020-08-25 | 一种基于蓄*利用的发电机组负荷指令优化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15587A true CN112115587A (zh) | 2020-12-22 |
Family
ID=73805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865056.9A Pending CN112115587A (zh) | 2020-08-25 | 2020-08-25 | 一种基于蓄*利用的发电机组负荷指令优化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115587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85797A (zh) * | 2021-08-26 | 2021-11-23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余热锅炉省煤器变工况热力计算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35409A (zh) * | 2015-08-10 | 2015-12-09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基于一次调频动作幅值的超临界机组锅炉主控控制方法 |
CN108520336A (zh) * | 2018-03-22 | 2018-09-11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燃煤机组调峰瞬态过程煤耗分析方法 |
CN108679640A (zh) * | 2018-03-22 | 2018-10-19 | 西安交通大学 | 考虑火电厂调峰过程中锅炉金属蓄热变化的燃料控制方法 |
CN109856966A (zh) * | 2019-03-13 | 2019-06-07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计及燃煤锅炉蓄*修正的瞬态变负荷给煤量控制方法 |
CN110360538A (zh) * | 2019-07-18 | 2019-10-22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二次再热锅炉在变负荷过程中的蒸汽温度控制方法 |
-
2020
- 2020-08-25 CN CN202010865056.9A patent/CN11211558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35409A (zh) * | 2015-08-10 | 2015-12-09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基于一次调频动作幅值的超临界机组锅炉主控控制方法 |
CN108520336A (zh) * | 2018-03-22 | 2018-09-11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燃煤机组调峰瞬态过程煤耗分析方法 |
CN108679640A (zh) * | 2018-03-22 | 2018-10-19 | 西安交通大学 | 考虑火电厂调峰过程中锅炉金属蓄热变化的燃料控制方法 |
CN109856966A (zh) * | 2019-03-13 | 2019-06-07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计及燃煤锅炉蓄*修正的瞬态变负荷给煤量控制方法 |
CN110360538A (zh) * | 2019-07-18 | 2019-10-22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二次再热锅炉在变负荷过程中的蒸汽温度控制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85797A (zh) * | 2021-08-26 | 2021-11-23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余热锅炉省煤器变工况热力计算方法 |
CN113685797B (zh) * | 2021-08-26 | 2023-08-15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余热锅炉省煤器变工况热力计算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Mohammadi et al. | Exergy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an integrated micro gas turbine,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and solar dish collector process | |
Zhao et al. | Exergy analysis of the regulating measures of operational flexibility in supercritical coal-fired power plants during transient processes | |
CN112283068B (zh) | 一种压缩空气储能供能装置 | |
CN106444562B (zh) | 基于风光-电热气转换模块的多储能装置协调系统及方法 | |
CN109538317B (zh) | 一种能够提高机组调峰能力的回热系统及回热系统储热罐蒸汽温度的动态计算方法 | |
Garvey | The dynamics of integrated compressed air renewable energy systems | |
WO2019205561A1 (zh) | 一种含压缩空气储能的cchp微网结构及其运行方法 | |
CN107300258B (zh) | 一种基于梯级储热用热的低谷电和弃风电利用装置 | |
CN110365062B (zh) | 一种基于Markov模型的多能系统协调控制方法 | |
CN109184916A (zh) | 综合能源路由器设备及能源转换的方法 | |
CN104806454A (zh) | 风电、光热和介质储热联合供能系统 | |
CN108487994A (zh) | 一种微能源网复合储能系统 | |
CN113202574B (zh) | 耦合压缩空气储能的调峰发电系统及方法 | |
CN204458210U (zh) | 风电、光热和介质储热联合供能系统 | |
CN108023360B (zh) | 基于热电错峰和热网储热的参与电网调峰热电厂和调峰方法 | |
CN109474026A (zh) | 一种基于规模化固态储热的多源协调系统优化调度方法 | |
CN113339775A (zh) | 一种基于锅炉侧储热的火电深度调峰系统及调峰方法 | |
CN104457023B (zh) | 区域型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设备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 |
CN112115587A (zh) | 一种基于蓄*利用的发电机组负荷指令优化系统 | |
CN113806952B (zh) | 一种考虑源-荷-储的冷热电综合能源系统及其优化运行方法 | |
CN113587189B (zh) | 一种可再生能源供热系统及方法 | |
Zhang et al. |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 compressed liquid carbon dioxide energy storage system | |
CN217935102U (zh) | 一种耦合蓄电和蓄热的调峰调频系统 | |
CN110716429A (zh) |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及存储介质 | |
CN215372401U (zh) | 一种基于锅炉侧储热的火电深度调峰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