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5373B - 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115373B CN112115373B CN202011319194.3A CN202011319194A CN112115373B CN 112115373 B CN112115373 B CN 112115373B CN 202011319194 A CN202011319194 A CN 202011319194A CN 112115373 B CN112115373 B CN 11211537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livery
- target
- user
- address information
- addr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384 transportation and delivery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17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8000002716 delivery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7405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50 audi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23 data manag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056 orga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91 pa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47 volunta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5—Search customisation based on user profiles and personalis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7—Spatial or temporal dependent retrieval, e.g. spatiotemporal queri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8—Legal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该方法涉及区块链技术,可以应用在文件送达服务管理场景中;该方法包括:响应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地址输入操作,在M个地址区块链所包含的用户地址信息中,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获取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推荐优先级,根据推荐优先级在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中确定针对目标用户的目标地址信息;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待传送材料,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的至少两种送达方式中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送达方式;目标送达方式和目标地址信息用于指示将待传送材料送达至目标用户。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文件材料的送达效率和送达成功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
背景技术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需要将法院等下发的法律文书下达至受送达人。现有技术中,法院法官等司法人员可以通过自有的送达系统,将需要进行送达的文书材料(例如,案件收通知书、调解书、传票、裁定书、判决书等)手动上传,进行送达服务申请,由送达专员线下进行送达业务的完成。然而,当受送达人的送达地址存在多个时,送达专员根据法院法官等司法人员所填写的送达地址进行文件传送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送达地址错误而导致送达失败,进而需要重新确定送达地址,对文书材料进行再次传送,造成文书材料的送达效率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可以提高文件材料的送达效率和送达成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响应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地址输入操作,向M个地址区块链分别发送数据访问请求,以在M个地址区块链所包含的用户地址信息中,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每个地址区块链均包括至少一个机构中所登记的用户地址信息,M为正整数;
获取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推荐优先级,根据推荐优先级在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中确定针对目标用户的目标地址信息;
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待传送材料,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的至少两种送达方式中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送达方式;目标送达方式和目标地址信息用于指示将待传送材料送达至目标用户。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送达地址获取模块,用于响应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地址输入操作,向M个地址区块链分别发送数据访问请求,以在M个地址区块链所包含的用户地址信息中,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每个地址区块链均包含至少一个机构中所登记的用户地址信息,M为正整数;
送达地址推荐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推荐优先级,根据推荐优先级在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中确定针对目标用户的目标地址信息;
送达方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待传送材料,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的至少两种送达方式中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送达方式;目标送达方式和目标地址信息用于指示将待传送材料送达至目标用户。
其中,送达地址获取模块包括:
用户标识获取单元,用于响应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地址输入操作,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信息;
数据访问单元,用于通过所述M个地址区块链分别在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隔离接口,向M个地址区块链分别发送数据访问请求,以对所述M个地址区块链中所包含的用户地址信息进行查询;所述M个地址区块链通过所述隔离接口对应的通道实现数据隔离;
候选地址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M个地址区块链中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相匹配的用户地址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
其中,候选地址确定单元包括:
用户地址获取子单元,用于在所述M个地址区块链中获取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相匹配的N个用户地址信息,获取所述N个用户地址信息中的用户地址信息Si;N为正整数,i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
证书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地址信息Si所属机构对应的待验证机构证书,根据所述待验证机构证书获取所述用户地址信息Si所属机构对应的待验证中间证书,获取证书授权机构对应的根证书;所述用户地址信息Si所属机构与所述根证书相关联;
第一验证子单元,用于在所述根证书中获取所述证书授权机构对应的第一机构公钥,采用所述第一机构公钥对所述待验证中间证书中的数字签名进行验证;
验证结果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待验证中间证书中的数字签名满足合法性条件,则将所述待验证中间证书确定为合法中间证书,在所述合法中间证书中获取中间认证机构对应的第二机构公钥;
第二验证子单元,用于采用所述第二机构公钥对所述待验证机构证书中的数字签名进行验证,若所述待验证机构证书中的数字签名满足合法性条件,则将所述待验证机构证书确定为合法机构证书,根据所述合法中间证书和所述合法机构证书,将所述用户地址信息Si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候选地址信息。
其中,送达地址推荐模块包括:
优先级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M个地址区块链中获取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登记时间戳,根据所述登记时间戳的排序顺序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推荐优先级;
目标地址确定单元,用于将最高的推荐优先级所对应的候选地址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地址信息。
其中,送达方式获取模块包括:
材料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送达申请请求,根据所述送达申请请求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所述待传送材料;
第一选取单元,用于响应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送达方式选取操作,在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的至少两种送达方式中,将所述送达方式选取操作所确定的送达方式,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送达方式。
其中,送达方式获取模块包括:
紧急程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送达申请请求,根据所述送达申请请求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所述待传送材料,获取所述待传送材料对应的目标紧急程度;
送达速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至少两种送达方式分别对应的送达速度,在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获取所述送达速度与紧急程度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
第二选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紧急程度相匹配的目标送达速度,在满足所述目标送达速度的送达方式中选择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送达方式。
其中,送达方式获取模块包括:
重要程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送达申请请求,根据所述送达申请请求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所述待传送材料,获取所述待传送材料对应的目标重要程度;
安全等级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至少两种送达方式分别对应的传送安全等级,在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获取所述传送安全等级与重要程度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
第三选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重要程度相匹配的目标安全等级,在满足所述目标安全等级的送达方式中选择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送达方式。
其中,该装置还包括:
送达渠道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送达方式在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所接入的至少一种送达渠道;
目标渠道确定模块,用于响应针对所述至少一种送达渠道的渠道选取操作,将所述渠道选取操作所确定的送达渠道,确定为所述待传送材料对应的目标送达渠道;所述目标送达渠道和所述目标地址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待传送材料送达至所述目标用户。
其中,该装置还包括:
封装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送达方式、所述目标送达渠道、所述目标地址信息以及所述待传送材料封装成信息区块;
共识模块,用于在平台区块链网络中对所述信息区块进行广播,获取所述信息区块对应的区块共识结果;
上链模块,用于若所述区块共识结果为共识通过结果,则将所述信息区块添加至送达信息区块链。
其中,该装置还包括:
渠道区块链访问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传送材料对应的材料标识,通过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渠道接口,对渠道区块链中所存储的数据进行访问;所述渠道区块链用于存储被所述目标送达渠道提供过送达服务的传送材料的送达状态;
回执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待传送材料对应的送达状态为已接收状态,则获取所述待传送材料对应的送达回执信息,根据所述送达回执信息确定所述待传送材料的送达服务结果。
其中,该装置还包括:
传送时长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待传送材料对应的送达状态为未接收状态,则获取所述待传送材料在所述目标送达渠道中的传送等待时长;
地址更新模块,用于若所述传送等待时长超过时长阈值,则根据所述推荐优先级,在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中,为所述目标用户重新确定更新后的目标地址信息;所述目标送达渠道和所述更新后的目标地址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待传送材料送达至所述目标用户。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一方面中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一方面中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一方面的各种可选方式中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响应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地址输入操作,在M个地址区块链所包含的用户地址信息中,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获取每个候选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推荐优先级,根据该推荐优先级在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中确定针对目标用户的目标地址信息,进而可以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待传送材料,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的至少两种送达方式中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送达方式;该目标送达方式和目标送达地址用于指示将待传送材料送达至目标用户。可见,可以从不同机构所对应的地址区块链中获取针对目标用户的多个候选地址信息,通过对多个候选地址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获得每个候选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推荐优先级,进而得到该目标用户对应的最有效送达地址;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可以集成多种送达方式,从多种送达方式中选择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送达方式,按照最有效送达地址和目标送达方式为目标用户送达待传送材料,使得待送达材料可以成功送到目标用户手上,进而可以提高待送达材料的送达效率和送达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送达服务管理平台的功能架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书材料的送达业务场景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选择案件信息的界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地址信息上链处理过程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平台的架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证书颁发机构层次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地址信息的推荐场景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送达服务管理平台的整体层次架构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送达业务的核心业务流程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送达业务的处理流程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区块链技术,区块链(BlockChain)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型。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同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是一串使用密码学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又称区块),各个数据块之间通过随机散列(也称哈希算法)实现链接,后一个区块包含了前一个区块的加密散列、相应时间戳记以及交易数据(通常用默克尔树(Merkle tree)算法计算的散列值表示),这样的设计使得区块内容具有难以篡改的特性。用区块链技术所串接的分布式账本能让两方有效纪录交易,且可永久查验此交易。
请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送达服务管理平台的功能架构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送达服务管理平台可以结合区块链技术,也可以称为区块链送达服务管理平台,该送达服务管理平台可以向司法人员(例如,法院法官、诉服人员等)提供线上送达申请、线下送达登记、送达文书下载、送达地址回填、送达方式选择、送达状态回执等功能。如图1所示,送达服务管理平台可以与业务系统、互联网端进行数据交互。其中,送达服务管理平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送达10e、司法专邮送达10f、委托送达10g、公告送达10h、外出直接送达10i、窗口代为送达10j、留置送达10k、转交送达10m。
电子送达10e可以是指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采用电子送达10e方式送达的,以传真、电子邮件等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司法专邮送达10f可以是指为传送人民法院下达的法律文书而专门设立的一种传送方式。
委托送达10g可以是指受诉法院直接送达确有困难,而委托其他法院将需送达的诉讼文书或法律文书送交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委托送达10g应当是在进行送达的人民法院自己直接送达有困难的情形下才能执行,进行委托的人民法院只能委托其他法院,而不可以委托其他机构或组织。委托法院应当出具委托函,并附上需要送达的诉讼文书、法律文书以及送达回证;接受委托的法院将有关的诉讼文书、法律文书送交受送达人后,视为委托法院进行了送达,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公告送达10h可以是指用公开宣告的方式(例如,将需要送达的诉讼文书张贴在人民法院布告栏内或公共场所,或者登报、广播、在电视上播映)送达诉讼文书,经过法律规定的时间,即视为送达。通常情况下,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送达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公告送达10h。
外出直接送达10i可以是指司法人员直接将法律文书送交给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例如,法官亲自到受送达人(公民个人)的住所地、暂住地、工作单位送交法律文书;法官亲自到受送达人(单位)送交法律文书,由办公室、前台等部门签收;法官亲自到受送达人(公民个人)的直系亲属的住所地、暂住地、工作单位送交法律文书。
窗口代为送达10j可以是指各人民法院可以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立专门送达窗口,开展诉讼文书预约送达工作;窗口预约送达包括审判团队人员按预约时间到窗口自行送达或预约好时间,由诉讼服务人员代为送达;审判团队人员可以通过电话等方式通知受送达人期限到送达窗口领取诉讼文书。
留置送达10k可以是指当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无理拒绝接受诉讼文书时,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的代表或者其他人到场,说明情况,并在送达回证上写明受送达人拒收的事实,送达的日期,由送达人、取证人签名或盖章,然后,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处所,即视为送达。在民事诉讼的送达中,人民法院送达调解书时,不能采用留置送达的方式;因为调解是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的基础上达成的协议,如果一方当事人拒绝签收,应视为调解不成,原调解书不发生效力,人民法院要及时通知对方当事人,继续进行审理。
转交送达10m可以是指人民法院将需要送达的诉讼文书,交受送达人所在单位代收,代收单位必须立即转交受送达人签收,受送达人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转交送达10m的适用情形可以包括:受送达人是军人,通过其所在部队团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转交;受送达人是被监禁的,通过其所在监所或者劳动改造单位转交;受送达人是被劳动教养的,通过其劳动教养单位转交。
其中,业务系统可以包括立案系统10a、审判系统10b、执行系统10c以及诉服办公系统10d等,立案系统10a可以用于负责案件的立案处理流程,审判系统10b可以用于负责案件的审判处理流程,执行系统10c可以用于负责案件的执行处理流程。例如,立案系统10a可以是指法院为用户提供网上立案服务的系统,即用户可以登录立案系统10a,在立案系统10a中上传立案材料以向法院申请立案,法院可以对用户上传的立案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可以从送达服务平台的多种送达方式中选择一种送达方式,将案件受理通知书等法律文书送达至用户,立案系统10a将案件受理通知书等法律文书送达至用户后,可以将该案件移交至审判系统10b,该案件可以进入审判处理流程,得到该案件的审判结果(例如,判决书);对于受理后进入执行程序案件,在当事人在规定期间内没有按照审判结果执行相应的义务时,可以由法院执行局采取强制措施。需要说明的是,立案系统10a、审判系统10b以及执行系统10c中的送达文书(例如,立案系统10a中的案件受理通知书、审判系统10b中的案件判决书以及执行系统10c中的执行结果)均可以被封装成区块进行上链。在案件的立案、审判、执行过程中,可以直接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进行相关文书的送达申请。诉服办公系统10d可以下载需要送达的文书材料(可以为法院下达的法律文书),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选择合适的送达方式,基于所选择的送达方式可以将需要送达的文书材料送达至受送达人。可以理解的是,在选择合适的送达方式传送文书材料之前,还需要获取受送达人的送达地址信息,该送达地址信息可以是受送达人在立案时所留下的地址信息,或者是从其余机构所对应的地址区块链中所采集到的地址信息,如公安机构的户籍居住地址信息,购物网站中的收货地址等;另外,诉服办公系统10d中的相关送达信息(例如,送达方式)可以被封装为区块进行上链。
其中,互联网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审判信息网10n、互联网邮箱10p、邮政系统10q、监狱系统10r、法院报收费系统10s、短信平台10t、公众号10u、人民法院报系统10v以及移动办公应用程序10w等。其中,互联网端中的相关信息也可以被封装为区块进行上链。例如,用户在审判信息网10n中所填写的个人信息(可以包括手机号、电子邮箱账号、即时通讯账号、详细地址等信息)可以进行上链;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选择电子送达10e方式传送文书材料时,可以与互联网端中的互联网邮箱10p和短信平台10t等渠道传送文书材料,互联网邮箱10p和短信平台10t中文书材料传送进度等信息均可以进行上链;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选择司法专邮送达10f方式传送文书材料时,可以与互联网端中的邮政系统10q等渠道传送文书材料,邮政系统10q中文书材料传送进度等信息可以进行上链;当受送达人被监禁时,可以选择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转交送达10m方式传送文书材料,进而可以与互联网端中的监狱系统10r进行交互,监狱系统10r中的文书材料传送进度可以进行上链;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选择公告送达10h方式传送文书材料时,可以在公众号10u和人民法院报系统10v等渠道中公开宣告需要传送的文书材料,公众号10u和人民法院报系统10v中的文书材料传送进度(包括材料传送中、材料传送完成等进度)均可以进行上链;在传送文书材料时,可能需要受送达人缴纳相应的费用,此时可以在法院报收费系统10s中进行缴费,法院报收费系统10s中的缴费状态、缴费金额等信息均可以进行上链;另外,移动办公应用程序进10w中涉及用户的联系方式、姓名、地址等信息时,联系方式、姓名、地址等信息均可以进行上链。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出的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可以集成电子送达10e、司法专邮送达10f、委托送达10g、公告送达10h、外出直接送达10i、窗口代为送达10j、留置送达10k、转交送达10m等至少八种送达方式,可以拓宽法院送达工作的送达渠道,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保证最短时间内将文书材料送达至受送达人手中,提高文书材料送达的成功率,从而极大程度上节约了法院送达工作人力资源。
请一并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书材料的送达业务场景示意图。人民法院在接收到起诉状后,可以对起诉状进行审查,若起诉状满足起诉条件,则人民法院可以对该起诉状进行立案处理,并将案件受理通知书送达至原告(即案件受理通知书的送达对象,如用户小A)。如图2所示,承办该案件的法官或者书记员(司法人员)可以在用户终端20a中登录送达服务管理平台20b,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20b中选择案件信息、送达对象,并在地址输入框20c中输入针对送达对象的送达地址。需要说明的是,人民法院通过诉讼状的审查并立案之后,可以将该案件的相关信息(包括案件内容、案件原告、案件被告等信息)进行上链,且送达服务管理平台20b具有访问区块链数据的权限,因此,司法人员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20b中申请送达业务时,可以直接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20b中进行案件信息查询。
当司法人员在用户终端20b的送达服务管理平台20b中,选择的案件信息为案件101,送达对象为用户小A时,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20b中可以获取司法人员所选择的案件101和用户小A,若用户小A在提交起诉状时留下了文书材料送达地址,则司法人员可以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20b的地址输入框20c中输入用户小A留下的文书材料送达地址;若用户小A在提交起诉状时没有留下了文书材料送达地址,则可以触发送达服务管理平台20b中的地址查询功能,此时的送达服务管理平台20b可以对M(M为正整数)个地址区块链进行数据访问,从不同的地址区块链中获取与用户小A相关联的地址信息集合20h。
其中,送达服务管理平台20b中可以接入不同机构所在的地址区块链,不同的地址区块链可以用于存储不同机构中所登记的用户地址信息,对于接入送达服务管理平台20b中的每一个地址区块链,该送达服务管理平台20b具备访问每个地址区块链的权限。如图2所示,地址区块链20d可以为人民法院所对应的区块链,如人民法院立案系统、审判系统以及执行系统中所登记的用户地址信息均可以存储在地址区块链20d中;当然,地址区块链20d中还可以存储人民法院立案系统、审判系统以及执行系统中的案件相关信息(例如,案件类型、案件当事人、案件判决结果、案件执行结果等)。地址区块链20e可以为行政机构所对应的区块链,如公安机构的人员户籍信息、居住地信息可以存储在地址区块链20e中。地址区块链20f可以为公共机构所对应的区块链,如法人机构中的人员地址信息可以存储在地址区块链20f中。地址区块链20g可以为互联电商所在的区块链,如互联网电商中的用户收货地址可以存储在地址区块链20g中。需要说明的是,地址区块链20d、地址区块链20e、地址区块链20f以及地址区块链20g可以属于不同的通道,不同通道中的地址区块链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即加入相同通道的机构可以获取该通道内的区块链数据,通道之外的机构无法访问通道内的区块链数据。例如,若公安机构加入了送达服务管理平台20b中的通道A,该通道A中的区块链为地址区块链20e,互联网电商加入了送达服务管理平台20b中的通道B,该通道B中的区块链为地址区块链20g,则公安机构可以获取地址区块链20e中所存储的数据,而无法获取地址区块链20g中所存储的数据;互联网电商可以获取地址区块链20g中所存储的数据,而无法获取地址区块链20e中所存储的数据。
送达服务管理平台20b在各地址区块链中查询地址信息的过程中,可以首先获取用户小A的用户标识信息,该用户标识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用户小A的姓名、手机号码、账号信息、邮政编码、身份证号;进而可以根据用户标识信息在各地址区块链中进行数据查询,获取与用户标识信息相关联的地址信息,并将获取到的所有地址信息添加到地址信息集合20h。可以理解的是,同一个地址区块链中可能存在用户小A对应的地址信息,也可能不存在用户小A的地址信息;在不同的地址区块链中查询地址信息时,所使用的地址信息会存在一些差异,如用户小A在互联网电商中的个人信息可能不会使用真实的姓名,则可以使用手机号码作为用户标识信息,在互联网电商所在的地址区块链中进行数据查询;而在公安机构所在的地址区块链中,可以使用身份证号作为用户标识信息,在互公安机构所在的地址区块链中进行数据查询。
进一步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20b在获取到地址信息集合20h后,可以对地址信息集合20h中所包含的全部地址信息进行排序,如可以按照每个地址信息分别在对应机构中的登记时间戳,或者按照每个地址信息分别在对应地址区块链中所属的区块时间戳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地址用户集合20i,如排序后的地址用户集合20i中的地址排序顺序可以表示为:地址信息3—>地址信息6—>地址信息2—>地址信息5—>地址信息1—>地址信息4—>……。排序越靠前的地址信息,表示该地址信息越有可能为用户小A的当前居住地址信息,因此,送达服务管理平台20b可以将地址信息3作为送达地址推荐给司法人员。此时的司法人员可以根据送达服务管理平台20b所推荐的地址信息3,在地址输入框20c中输入地址信息3。
进一步地,在检测到司法人员的地址输入完成操作后,可以自动发起送达申请,司法人员可以下载需要传送的案件受理通知书(即文书材料),并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20b的多种送达方式中选择合适的送达方式,基于地址信息3和所选择的送达方式,可以将案件受理通知书送达至用户小A(即送达对象),用户小A在接收了案件受理通知书后,还需要填写回执,司法人员在接收到用户小A的回执信息时,表示完成了针对案件受理通知书的整个送达业务流程。其中,送达服务管理平台20b的多种送达方式可以如上述图1所对应实施例中的电子送达10e、司法专邮送达10f、委托送达10g、公告送达10h、外出直接送达10i、窗口代为送达10j、留置送达10k、转交送达10m等方式,为案件受理通知书选择送达方式的方式可以是根据文书材料类型以及用户小A的具体情况人为选择的送达方式,也可以是平台自动匹配的送达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送达方式的选取方式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从不同机构所对应的地址区块链中获取针对送达对象的多个地址信息,通过对多个地址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确定送达对象所对应的最有效送达地址,并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的多种送达方式中选择与文书材料和送达对象相匹配的送达方式,可以提高文书材料的送达效率和送达成功率。
请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该方法可以由平台管理设备执行,平台管理设备可以为独立的服务器,或者为用户终端,或者为服务器和用户终端构成的系统,或者为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为一个计算机程序应用(包括程序代码),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如图3所示,该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响应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地址输入操作,向M个地址区块链分别发送数据访问请求,以在M个地址区块链所包含的用户地址信息中,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M为正整数。
具体的,在司法实践过程中,法院下发的案件相关的法律文书需要下达至受送达人,法律文书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案件受理通知书、调解书、传票、裁定书、判决书、协助执行通知书。在法院下达了相应的法律文书后,需要将法律文书送交给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司法送达业务处理流程中,案件承办法官或者书记员可以作为司法送达业务的申请人,在所使用的用户终端(如上述图2所对应实施例中的用户终端20a)中对送达服务管理平台执行启动操作,申请人所使用的用户终端可以响应针对送达服务管理平台的启动操作,在用户终端中启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并显示送达服务管理平台的登录页面,申请人可以在登录页面中输入身份信息进行登录,送达服务管理平台可以对申请人输入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身份信息核实后可以进入送达服务管理平台的送达申请页面,此时申请人所使用的用户终端可以称为平台管理设备。
其中,上述身份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账号和密码等信息、实时采集的人脸图像,送达服务管理平台对申请人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不仅可以验证申请人的身份,还可以用于确定该申请人的数据访问权限,例如,送达服务管理平台检测到申请人所输入的身份信息隶属于法院,则该申请人所使用的用户终端可以获取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全部数据;若送达服务管理平台检测到申请人的身份信息隶属于法人机构,则该申请人所使用的用户终端仅可以获取该法人机构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部分数据,即仅具备部分数据的访问权限,不同机构的权限管理和控制可以通过设立不同的通道来实现。
申请人可以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的送达申请页面中选择案件信息、法律文书的受送达人(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受送达人称为目标用户,如上述图2所对应实施例中的用户小A)以及目标用户的送达地址信息等。其中,送达服务管理平台可以获取法院的案件信息,如送达服务管理平台可以与法院的案件数据库进行对接,进而从案件数据库中获取相应的案件信息,此处的案件数据库可以是指用于存储法院案件信息的区块链。
可选的,申请人在选择案件信息时,可以对案件信息对应的输入框执行信息输入操作,直接在案件信息对应的输入框中输入即将传送法律文件的案件信息(例如,案件编号等),也可以通过在选择菜单栏中选择对应的案件信息。请一并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选择案件信息的界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30a的送达申请页面中可以显示案件信息对应的输入框30b,申请人可以在输入框30b中直接输入需要送达法律文件的案件信息(例如,编号为案件101的案件)。可选的,申请人可以对输入框30b执行选中操作,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30a中可以显示输入框30b对应的选择菜单栏30c,该选择菜单栏30c中可以包括案件类型,如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行政案件、经济案件、非诉讼案件以及其他案件等;当申请人对选择菜单栏30c中的经济案件执行选中操作时,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30a中可以显示经济案件对应的案件列表30d,在申请人选中案件101后,可以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30a的输入框30b中显示案件101,表明申请人最终选择的案件信息为:案件101。
申请人在选择了案件信息后,可以选择法律文书的目标用户(即送达对象),目标用户的选择方式与上述案件信息的选择方式相同,具体操作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4所对应实施例中对案件信息选择操作的描述,这里不再进行赘述。需要说明的是,申请人在选中了案件信息后,平台管理设备可以实时获取申请人输入的案件101,此时申请人选择目标用户时,送达服务管理平台可以为申请人提供与案件101相关联的人员信息,申请人可以从与案件101相关联的人员信息中选择目标用户,即可以根据申请人选中的案件信息,对用户信息进行初步筛选,有利于申请人快速选择法律文件需要送达的目标用户。
可选的,若申请人在选择了目标用户之后再选择案件信息,则送达服务管理平台同样可以根据选中的目标用户对案件信息进行初步筛选,即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为申请人提供与目标用户相关联的案件信息,进而可以快速选择正确的案件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案件信息和目标用户的选择顺序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申请人在送达服务平台中选择了案件信息和目标用户后,可以在送达地址对应的地址输入框中输入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地址信息。当申请人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对送达地址对应的地址输入区域(如上述图2所对应实施例中的地址输入框20c)执行地址输入操作时,平台管理设备可以响应针对地址输入框的地址输入操作,向M个地址区块链分别发送数据访问请求,当M个地址区块链接收到平台管理设备发送的数据访问请求后,基于该数据访问请求鉴定平台管理设备的身份,即鉴定平台管理设备是否具备访问地址区块链的权限,在地址区块链确认平台管理设备具备数据访问权限后,该平台管理设备可以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接入的M个地址区块链(如上述图2所对应实施例中的地址区块链20d、地址区块链20e、地址区块链20f、地址区块链20g)中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可以理解的是,平台管理设备可以具备访问上述M个地址区块链的权限,每个地址区块链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机构中所登记的用户地址信息,M个地址区块链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属于不同的通道,各通道之间可以使用不同的隔离接口实现数据隔离。换言之,可以将各机构中所登记的用户地址信息均进行上链处理,不同机构的用户地址信息可以添加至不同的地址区块链,每个地址区块链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无法进行数据交互。
下面将结合图5至图7,对用户地址信息进行上链处理的区块链平台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地址信息的上链示意图。如图5所示的区块链平台可以是指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所集成的区块链基础服务平台,各机构均可以将自己的用户地址信息上传至区块链平台,以实现用户地址信息的上链过程。如图5所示,向区块链平台上传用户地址信息的机构可以包括法院、公共机构、行政机构互联网服务机构以及其他存在用户地址信息的机构。
其中,法院可以将立案库和审判库信息均上传至区块链平台进行上链处理,立案库可以包括法院接收到的所有进行立案处理的案件信息,用户进行网上立案,或者登陆审判信息网时,均可以在个人信息中完善用户地址信息,将立案库和审判库信息进行上链处理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将用户地址信息进行上链处理的过程。公共机构可以包括邮政快递、法人机构等机构,其中,邮政快递可以将收寄件用户的地址信息上传至区块链平台进行上链处理;法人机构(如,用人单位)可以将员工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网络进行上链处理等。行政机构可以包括公安机构,公安机构可以将用户户籍信息、居住地信息上传至区块链平台进行上链处理。互联网服务机构可以包括各互联网电商,如互联网电商可以将自己电商平台中的用户信息(可以包括用户收货地址)上传至区块链平台进行上链处理。当然,其余具有用户地址信息的机构同样可以将用户信息上传至区块链平台进行上链处理。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不同机构中的用户信息的保密性,不同的机构可以在区块链平台中接入不同的通道,按照机构的地域以及通道等方式进行数据权限管理,即不同机构的用户地址信息可以存储在不同的地址区块链中。送达服务管理平台可以实时获取不同地址区块链中的地址更新情况,即存在新的区块添加至地址区块链时,送达服务管理平台是可以感知到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地址信息上链作为送达服务平台的核心部分,通过建立区块链平台,使用区块链数据共享、不可篡改等技术特征,多个机构中所登记的用户地址信息均进行上链,可以建立最健全的用户信息,以及用户送达地址信息。将法院的立案库和审判库信息、公安机构的户籍地址库(可以包括用户户籍信息、居住地址信息等)、互联网服务机构(互联网电商)地址库(可以包括用户的收货地址等)、邮政快递的地址库(可以包括用户的收寄件地址)、法人机构的地址库(可以包括用户工作地址等)等全部上链,并对上链数据权限管理,法院等国家权威机构可以访问区块链平台中的全部数据,方便法院进行立案、审判和执行等流程中文书送达,当法院工作人员登录送达服务管理平台时,法院工作人员所使用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平台管理设备)可以访问区块链平台中的全部数据(即区块链平台中每个通道内的区块链数据);除法院之外的其余机构可以访问自己所处通道内的区块链数据,对于自己所处通道之外的区块链数据则无法进行访问。
请一并参见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平台的架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区块链平台可以包括应用接入层、平台服务层、通讯协议层以及基础资源层。
其中,应用接入层可以提供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访问的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API)、智能合约/链码、公开密钥基础设施管理(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PKI)以及数据管理。
应用接入层提供SDK访问的API接口,可以方便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上层业务(例如,目标用户的送达地址推荐服务)应用访问区块链平台的服务;SDK可以是指软件工程师用于为特定的软件包、软件框架、硬件平台、操作系统等创建应用软件的开发工具的集合,可以用于调用方访问系统或者平台提供的接口或者服务。
链码用于对应用程序发送的请求作出响应,执行智能合约内的代码逻辑,实现与区块链之间的交互操作;链码可以是指区块链上的应用代码,用于对区块链底层平台进行相关操作的上层业务代码。
数据管理可以用于对上传至区块链平台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手机、存储、处理和应用的过程。
PKI管理可以对接入区块链平台的机构进行证书管理,通过证书信任,实现数据的信任,利用证书进行数据签名,保证数据的可信度和不可篡改性。PKI体系可以采用三层CA(Certificate Authority,证书颁发机构)结构,顶层使用根认证机构(Root CA),该机构的证书(也可以称为根证书)可以采用离线方式进行保存,以防止证书丢失,根证书可以为下级认证机构(Subordinate CA)颁发证书,下级证书(也可以称为中间证书)可以负责给一般机构颁发机构证书,机构之间的信任可以通过其父证书来确认。
请一并参见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证书颁发机构层次结构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根认证机构40a可以使用自己的私钥为自己颁发数字证书,此时的数字证书可以称为根证书,区块链平台中的各机构均可以采用离线方式保存根证书,各机构对根证书是无条件信任的。根证书可以为下认证机构40b颁发数字证书,下级认证机构40b的数字证书称为中间证书(或者下级证书);中间证书可以为一般机构颁发机构证书,如可以为机构A颁发机构证书A,为机构B颁发机构证书B,为机构C颁发机构证书C,为机构D颁发机构证书D等,其中机构A、机构B、机构C以及机构D可以分别表示为法院、邮政、公安户籍以及互联网电商等机构。可以理解的是,根认证机构40a为下级认证机构40b所颁发的中间证书中可以包括:根认证机构40a使用自己的私钥为中间证书所生成的数字签名;同样,下级认证机构40b为一般机构所颁发的机构证书中可以包括:下级认证机构40b为机构证书所生成的数字签名。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区块链平台的机构可以理解为一般机构,即接入区块链平台中的每一个机构所对应的机构证书均为下级认证机构40b所颁发的数字证书,机构A、机构B、机构C以及机构D等独立的机构均可以采用独立的机构证书进行管理。如图7所示的根认证机构40a可以采用国内权威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hina Financial CertificationAuthority,CFCA)的证书进行权威认证,根认证机构40a作为可信任的独立的第三方权威机构,通过使用根认证机构40a颁发的中间证书,对各个机构进行信任,同时采用数字签名机制和哈希(Hash)算法,可以确保数据(携带签名)的正确性,而且可以认证各机构的真实性。哈希算法可以将任意长度的二进制映射为较短的固定长度的二进制值的算法,哈希算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SHA-1、SHA-224、SHA-256、SHA-384以及SHA-512。以SHA-256算法为例,对于任意大小的数据,SHA-256算法均可以产生一个256比特的哈希值,对于不同的数据可以产生不同的哈希值。
如图6所示,平台服务层可以为整个区块链平台中最核心的内容,平台服务层可以包括通道、账本(可以称为区块链)、事件以及交易。其中,账本可以提供区块链结构和区块存储能力,区块可以通过Hash算法与父区块进行链接。通道可以为区块链平台提供隔离的数据共享渠道,每个通道均具有独立的账本(即区块链),不同的机构可以加入不同的通道,加入相同通道的机构可以获取该通道内的账本数据,通道以外的机构无法访问当前通道内的账本数据;不同的机构(如法院、行政机构、公共机构、互联服务机构)可以通过不同的接入渠道加入不同的通道;当然,同一个机构也可以加入不同的通道,这样该机构就可以访问不同通道内的地址区块链,有利于进行数据的权限管理和控制;例如,若互联网服务机构1、互联网服务机构2以及互联网服务机构3加入了通道A,行政机构1和行政机构2加入了通道B,则互联网服务机构1、互联网服务机构2以及互联网服务机构3均可以访问通道A中的区块链数据,但无法访问通道B内的区块链数据;行政机构1和行政机构2均可以访问通道B中的区块链数据,但无法访问通道A中的区块链数据。事件可以是指区块链平台中所产生的交易消息事件,或者提案消息事件,区块链平台中的节点需要对事件进行及时处理。在区块链平台中,链码可以通过调用合约代码来执行交易,需要交易时可以发起交易提案,当交易提案最终通过共识时,可以将用户地址信息写入区块链。
通讯协议层可以为区块链平台中的区块链节点提供通信方式。区块链节点可以基于点到点(Peer to Peer,P2P)的通信网络进行互相通信,P2P通信网络可以提供高效、通用和安全的网络通信基础功能,可以支持区块链消息的单播、组播和广播,支持区块链节点状态同步,还可以通过Gossip协议实现节点之间数据的交换,并且可以通过安全传输协议(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Protocol,TLS)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其中,P2P可以是指点到点的通信网络,该通信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地位均等,不存在中心化的控制机制;Gossip协议是一种P2P网络中多个节点之间进行数据同步的协议,例如随机选择邻居节点进行数据转发等。
基础资源层可以包括容器、文件系统、数据库以及网络等。网络资源层可以提供区块链平台正常运行所需要的运行环境和基础组件。
如图6所示,区块链平台还可以包括权限控制、系统监控、资源编排以及容灾切换等。其中,权限控制是指通过加入不同的通道,对区块链平台中所接入的机构进行权限控制,如法院等国家权威机构可以访问区块链平台中的全部数据,互联网服务机构只能访问自己通道中的区块链数据;系统监控可以为区块链平台提供监控功能,可以实时监测区块链平台中的异常状况;资源编排可以是指一项简化云计算资源管理和运维的服务;容灾切换可以是指区块链平台中发生异常时,可以发送警告信息,并进行自动或手工切换,以确保区块链平台的正常运行。
步骤S102,获取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推荐优先级,根据推荐优先级在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中确定针对目标用户的目标地址信息。
具体的,平台管理设备在获取到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后,可以对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得到每个候选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推荐优先级,进而可以将最高的推荐优先级所对应的候选地址信息确定为针对目标用户的目标地址信息;在确定了目标地址信息后,可以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显示该目标地址信息,以使申请人可以手动将目标地址信息输入地址输入框中。可选的,送达服务管理平台可以自动将目标地址信息输入地址输入框中,申请人可以对地址输入框中输入的目标地址信息进行修改、删除、增加等操作。其中,推荐优先级可以由候选地址信息在对应机构中所登记的时间来确定,登记时间越晚,表示该候选地址信息越有可能为目标用户当前居住的地址,其推荐优先级就越高;登记时间越早,表示该候选地址信息越有可能为目标用户以前居住过但现在不再居住的地址,其推荐优先级就越低。
步骤S103,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待传送材料,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的至少两种送达方式中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送达方式;目标送达方式和目标地址信息用于指示将待传送材料送达至目标用户。
具体的,申请人在送达地址对应的地址输入框中输入目标地址信息后,可以对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送达申请控件执行触发操作,平台管理设备可以响应针对送达申请控件的触发操作,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带传送材料(即需要送达至目标用户的法律文书材料),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的至少两中送达方式中确定针对目标用户的目标送达方式,该目标送达方式和目标地址信息可以用于指示将待传送材料送达至目标用户。
可选的,申请人在送达地址对应的地址输入框中输入目标地址信息后,无需申请人进行手动送达申请,送达服务管理平台可以自动进行线上送达申请,可以减少申请人的人为操作,优化送达申请的操作流程。此时的平台管理设备可以获取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送达申请请求,根据该送达申请请求可以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待传送材料。送达服务管理平台可以提供至少两种送达方式(如上述图1所对应实施例中的送达方式),申请人可以根据目标用户的用户类型以及待传送材料的材料类型,在至少两种送达方式中选择合适的目标送达方式,当申请人对至少两种送达方式执行选取操作时,平台节点设备可以响应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送达方式选取操作,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的至少两种送达方式中,将送达方式选取操作所确定的送达方式确定为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送达方式。
其中,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军人、被监禁的人、被劳动教改的人、普通公民个人、单位;待传送材料可以是指法院下发的法律文件,对于不同类型的法律文件,在送达方式上会有所差异。例如,待传送材料为判决书、或者裁定书、或者调解书时,不能选择电子送达方式作为目标送达方式;当待传送材料为调解书时,不能选择留置送达方式作为目标送达方式。当目标用户为军人、或者被监禁的人,或者被劳动教改的人时,可以从至少两种送达方式中选择转交送达方式作为目标送达方式。因此,目标用户的用户类型与待传送材料的材料类型对目标送达方式的选择具有非常大的关系。
可选的,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每种送达方式均可以包括至少一种送达渠道,例如,电子送达方式可以包括传真、电子邮件、电话、短信等送达渠道。在确定了目标送达方式后,平台管理设备可以获取目标送达方式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所接入的至少一种送达渠道,进而可以响应针对至少一种送达渠道的渠道选取操作,将渠道选取操作所确定的送达渠道确定为待传送材料对应的目标送达渠道,其中,目标送达渠道和目标地址信息用于指示将待传送材料送达至目标用户。换言之,在选了相应的目标送达方式之后,还可以选择目标送达方式中的目标送达渠道。
可选的,平台管理设备可以作为区块链平台中的一个区块链节点,也可以理解为送达服务管理平台可以作为区块链平台中的一个区块链节点,在确定了目标地址信息、待传送材料、目标送达方式以及目标送达渠道后,平台管理设备可以将目标送达方式、目标送达渠道、目标地址信息以及待传送材料封装成信息区块,在平台区块链网络中对信息区块进行广播,获取信息区块对应的区块共识结果,若区块共识结果为共识通过结果,则将信息区块添加至送达信息区块链,此处的平台区块链网络可以是指法院所在的区块链网络,送达信息区块链与法院所在的地址区块链可以为同一个区块链,也可以为不同的区块链。若信息区块对应的区块共识结果为共识未通过结果,则该信息区块无法写入送达信息区块链中,即目标送达方式、目标送达渠道、目标地址信息以及待传送材料上链失败,需要重新封装为新的区块,再次在平台区块链网络中对信息区块进行广播,以获取新区块的区块共识结果,若新区块的区块共识结果为共识通过结果,则可以将新区块写入送达信息区块链中,即目标送达方式、目标送达渠道、目标地址信息以及待传送材料上链成功。
可选的,平台管理设备不能看成区块链平台中的一个区块链节点时,平台管理设备可以将目标送达方式、目标送达渠道、目标地址信息以及待传送材料打包成待上链数据,将待上链数据上传至平台区块链网络中,由平台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将待上链数据封装成信息区块,在信息区块通过共识之后,可以将信息区块添加至送达信息区块链中,此时平台区块链网络可以将待上链数据上链成功的信息反馈给平台管理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从不同机构所对应的地址区块链中获取针对目标用户的多个候选地址信息,通过对多个候选地址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获得每个候选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推荐优先级,进而得到该目标用户对应的最有效送达地址;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可以集成多种送达方式,从多种送达方式中选择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送达方式,按照最有效送达地址和目标送达方式为目标用户送达待传送材料,使得待送达材料可以成功送到目标用户手上,进而可以提高待送达材料的送达效率和送达成功率;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扩宽了法院送达业务的送达渠道,有利于合理安排送达方式,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以保证最短时间内将文书材料送达至目标用户手中,进而可以节约法院送达工作的人力资源。
请参见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该方法可以由平台管理设备执行,平台管理设备可以为独立的服务器,或者为用户终端,或者为服务器和用户终端构成的系统,或者为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为一个计算机程序应用(包括程序代码),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如图8所示,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响应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地址输入操作,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信息。
具体的,申请人登录送达服务管理平台后,可以在该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选择需要传送文书材料的案件信息、目标用户以及送达地址,其中,案件信息和送达地址的选择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对步骤S101的描述,这里不再进行赘述。申请人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填写好案件信息和目标用户之后,可以触发送达地址所对应的地址输入框,此时的平台管理设备可以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信息,该用户标识信息可以理解为用于表征目标用户身份的信息,如姓名、手机号码、即时通讯账号、购物网站账号、身份证号等信息。
步骤S202,通过M个地址区块链分别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隔离接口,向M个地址区块链分别发送数据访问请求,以对M个地址区块链中所包含的用户地址信息进行查询,将M个地址区块链中与用户标识信息相匹配的用户地址信息,确定为目标用户对应的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
具体的,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区块链平台(区块链平台的具体描述如图5至图7所对应的实施例)可以接入不同的机构(包括法院、法人机构、互联网服务机构、公安机构等),不同机构中的用户地址信息可以存储在不同的地址区块链中。平台管理设备可以通过M个地址区块链分别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隔离接口(可以理解为不同通道所对应的接口,每个通道中均可以具有独立的地址区块链,通过通道可以实现M个地址区块链之间相互独立),对M个地址区块链中所包含的用户地址信息进行访问,将M个地址区块链中与用户标识信息相匹配的用户地址信息,作为目标用户对应的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M个地址区块链中所存储的用户地址信息是由不同的机构所提供的,不同机构中的用户信息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会有所不同。例如,互联网服务机构某淘中的用户信息可以包括用户账号、用户昵称、用户联系方式(用户手机号码、座机号码等)、用户收货地址等信息,法院立案库中的用户信息可以包括用户真实姓名、用户身份证号、用户联系方式(用户手机号码、座机号码、传真等)、用户现居住地址信息等;平台管理设备在对互联网服务机构所对应的地址区块链进行数据访问时,可以将用户手机号码作为用户标识信息进行数据查询,在互联网服务机构所对应的地址区块链中,将与用户手机号码相匹配的用户地址信息作为目标用户对应的候选地址信息;平台管理设备在对法院所对应的地址区块链进行数据访问时,可以将用户身份证号作为用户标识信息进行数据查询,在法院所对应的地址区块链中,将与用户身份证号相匹配的用户地址信息作为目标用户对应的候选地址信息。
可选的,平台管理设备在M个地址区块链中获取到与用户标识信息相匹配的用户地址信息之后,可以进一步确定用户地址信息的有效性,即平台管理设备可以在M个地址区块链中获取与用户标识信息相匹配的N个用户地址信息,在N个用户地址信息中获取用户地址信息Si,其中,N为正整数,i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随后平台管理设备可以获取用户地址信息Si所属机构对应的待验证机构证书,根据待验证机构证书获取用户地址信息Si所属机构对应的待验证中间证书,获取证书授权机构对应的根证书(根证书可以采用离线方式保存在本地,如上述图7所对应的实施例中,根证书机构40a采用自己的私钥为自己颁发的数字证书),其中,用户地址信息Si所属机构与根证书相关联。换言之,平台管理设备可以根据用户地址信息Si所属机构的数字证书来确定用户地址信息Si的有效性,因此用户地址信息Si的有效性验证过程可以转换为数字证书的有效性验证过程。
平台管理设备在获取到用户地址信息Si所属机构对应的待验证机构证书,以及待验证机构证书之后,对待验证机构证书的有效性验证过程可以包括:平台管理设备可以在根证书中获取证书授权机构对应的第一机构公钥,采用第一机构公钥对待验证中间证书中的数字签名进行验证;若待验证中间证书中的数字签名满足合法性条件,即采用第一机构公钥对待验证中间证书中的数字签名进行解密后得到的摘要信息,与平台管理设备采用哈希算法对待验证中间证书计算之后得到的摘要信息相同,则将待验证中间证书确定为合法中间证书,在合法中间证书中获取中间认证机构(如图7所对应实施例中的下级认证机构40b)对应的第二机构公钥,进而采用第二机构公钥对待验证机构证书中的数字签名进行验证,若待验证机构证书中的数字签名满足合法性条件,则将待验证机构证书确定为合法机构证书,根据合法中间证书和合法机构证书,将用户地址信息Si确定为目标用户对应的候选地址信息,即待验证中间证书和待验证机构证书均满足合法性条件时,可以确定用户地址信息Si为有效地址信息,此时的用户地址信息Si可以确定为目标用户对应的候选地址信息。基于上述相同的执行流程,可以对上述N个用户地址信息均进行有效性验证。
如图7所示,当用户地址信息Si所属机构为机构A时,平台管理设备可以获取机构A对应的待验证证书(由于此时平台管理设备还未对机构A的数字证书进行合法性验证,因此此时可以将机构A的数字证书称为待验证机构证书),进而可以确定该待验证机构证书的颁发机构为下级认证机构40b,因此可以获取下级认证机构40b对应的待验证中间证书(同理,下级认证机构40b的中间证书需要进行合法性验证,因此未进行验证的中间证书可以称为待验证中间证书),节点设备可以确定待验证中间证书的颁发机构为根认证机构40a,平台管理设备可以在本地离线存储根认证机构40a的根证书,即平台管理设备对根认证机构40a的根证书是信任的。平台管理设备可以使用根证书中的公钥(即根认证机构40a的公钥)对下级认证机构40b的待验证中间证书中的数字签名进行合法性验证,当待验证中间证书中的数字签名满足合法性条件时,可以确定待验证中间证书为根认证机构40a的根证书所颁发的数字证书,即此时可以确定待验证中间证书为合法中间证书;进而可以采用合法中间证书中的公钥(即下级认证机构40b的公钥)对待验证机构证书中的数字签名进行合法性验证,当待验证机构证书中的数字签名满足合法性条件时,可以确定待验证机构证书为下级认证机构40b的合法中间证书所颁发的数字证书。当然,平台管理设备还需要对待验证数字证书中所包含的证书内容进行检验(如检测机构A的信息是否正确,待验证机构证书是否还处于有效期等),当待验证机构证书中的证书内容均没有问题时,可以确定待验证机构证书为合法机构证书。当机构A的机构证书值得信任时,平台管理设备可以确定机构A上传至区块链平台的用户地址信息Si为有效地址信息,此时可以将用户地址信息Si确定为目标用户对应的候选地址信息。
步骤S203,在M个地址区块链中获取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登记时间戳,根据登记时间戳的排序顺序确定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推荐优先级,将最高的推荐优先级所对应的候选地址信息,确定为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地址信息。
具体的,每个地址区块链中除了存储至少一个机构中所登记的用户地址信息之外,还可以存储每个用户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登记时间戳,登记时间戳可以是指用户在不同机构中输入用户地址信息的时间戳,或者可以是指机构将用户地址信息上传至区块链平台后,用户地址信息写入地址区块链时的时间戳。当登记时间戳为用户在不同机构中输入用户地址信息的时间戳时,表示在用户机构中输入用户地址信息并保存后,机构可以将用户地址信息对应的登记时间戳与用户地址信息一起上传至区块链平台进行上链处理。
请一并参见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地址信息的推荐场景示意图。不同的机构将用户地址信息上传至区块链平台时,可以携带用户地址信息对应的登记时间戳,如图9所示,用户在立案系统50a中进行网上立案时,需要在立案系统50a中填写个人信息1,需要填写的个人信息1可以包括用户的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送达地址等信息;当用户在立案系统50a中填写完个人信息1并确认没有问题后,用户可以点击“确定”控件,此时的立案系统50a可以获取该用户的立案材料,当法院对该用户的立案材料进行核实并正式立案后,可以将用户的个人信息1以及用户点击“确定”控件的时间戳(此时的时间戳可以认为是送达地址的登记时间戳,如登记时间戳为t1)上传至区块链平台进行上链处理,立案系统50a中的所有携带登记时间戳的用户个人信息均可以写入地址区块链50b中。同理,用户需要在互联网服务机构50c(如互联网电商)中购买商品时,可以在互联网服务机构50c中新增收货地址,该收货地址可以包括收货人、手机号码、所在地区以及详细地址等信息;当用户在互联网服务机构50c中完成收货地址的信息输入,并点击“保存”控件时,互联网服务机构50c可以将用户新增的收货地址以及用户点击“保存”控件时的时间戳(此时的时间戳可以认为是收货地址的登记时间戳,如登记时间戳为t2)上传至区块链平台进行上链处理,互联网服务机构50c中的所有携带登记时间戳的用户收货地址均可以写入地址区块链50d中。其中,法院与互联网服务机构50c属于不同的机构,可以接入区块链平台的不同通道中,因此进行上链处理的用户信息分别存储在各自通道的地址区块链中,即地址区块链50b和地址区块链50d属于不同的通道,地址区块链50b和地址区块链50d之间无法进行数据交互。
平台管理设备可以响应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地址输入操作,从多个地址区块链中获取与目标用户相关联的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如图9所示,可以对地址区块链50b进行数据访问,在地址区块链50b中获取与目标用户相关联的候选地址信息;可以对地址区块链50d进行数据访问,在地址区块链50d中获取与目标用户相关联的候选地址信息。通过对区块链平台中的全部地址区块链进行数据访问,可以获得与目标用户相关联的候选地址集合50e,该候选地址集合50e可以包括平台管理设备从多个地址区块链中针对目标用户的候选地址信息,还可以从多个地址区块链中获取每个候选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登记时间戳。例如,候选地址信息1对应的登记时间戳为t1,候选地址信息2对应的登记时间戳为t2,候选地址信息3对应的登记时间戳为t3,候选地址信息4对应的登记时间戳为t4等。
平台管理设备可以按照登记时间戳的排序顺序对候选地址集合50e中所包含的所有候选地址信息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候选地址集合50f;当候选地址信息1的登记时间戳t1是所有候选地址信息所对应的登记时间戳中的最大值时,可以确定候选地址信息1的推荐优先级是最高的,因此可以将候选地址信息1作为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地址信息,即候选地址信息1可以为最有效的送达地址。
平台管理设备根据推荐优先级确定出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地址信息后,可以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显示该目标地址信息,申请人在填写目标用户对应的送达地址时,可以将目标地址信息作为送达地址填写在地址输入框中。
步骤S204,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待传送材料,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的至少两种送达方式中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送达方式;目标送达方式和目标地址信息用于指示将待传送材料送达至目标用户。
具体的,申请人基于推荐的目标地址信息填写好送达地址后,平台管理设备可以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待传送材料(即本次送达业务中需要送达的文书材料),并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的至少两种送达方式中,根据待传送材料对应的材料类型和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型,为目标用户自动匹配合适的送达方式,具体描述如上述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的步骤S103。
可选的,为目标用户自动匹配合适的送达方式时,除了考虑上述提到的用户类型和材料类型等因素之外,平台管理设备还可以将待传送材料的紧急程度作为选择目标送达方式的考虑因素。换言之,平台管理设备可以获取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送达申请请求,根据送达申请请求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待传送材料,进而可以获取待传送材料对应的目标紧急程度。平台管理设备可以获取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至少两种送达方式分别对应的送达速度,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获取送达速度与紧急程度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可以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目标紧急程度相匹配的目标送达速度,在满足目标送达速度的送达方式中选择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送达方式。需要说明的是,送达服务管理平台可以预先设置送达速度与紧急程度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该第一映射关系可以包括:非常紧急程度对应的最小送达速度为v1,一般紧急程度对应的最小送达速度为v2,不紧急程度对应的最小送达速度为v3等。根据第一映射关系可以确定与目标紧急程度相对应的送达速度,如目标紧急程度为非常紧急程度时,可以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非常紧急程度对应的最小送达速度为v1,在送达速度大于或等于v1的送达方式中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送达方式,如送达速度大于或等于v1的送达方式为:送达方式1、送达方式2以及送达方式3,则平台管理设备可以从送达方式1、送达方式2以及送达方式3中为目标用户选择合适的目标送达方式。
可选的,除了考虑上述提到的用户类型和材料类型等因素之外,平台管理设备还可以将待传送材料的重要程度作为选择目标送达方式的考虑因素,进而可以根据用户类型、材料类型以及重要程度等,在至少两种送达方式中为目标用户自动匹配合适的送达方式。换言之,平台管理设备可以获取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送达申请请求,根据送达申请请求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待传送材料,进而可以获取待传送材料对应的目标重要程度。平台管理设备可以获取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至少两种送达方式分别对应的传送安全等级,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获取传送安全等级与重要程度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可以根据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目标重要程度相匹配的目标安全等级,在满足目标安全等级的送达方式中选择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送达方式。需要说明的是,送达服务管理平台可以预先设置送达安全等级与重要程度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该第二映射关系可以包括:非常重要程度对应的最小送达安全等级为w1,很重要程度对应的最小送达安全等级为w2,一般重要程度对应的最小送达安全等级为w3等。根据第二映射关系可以确定与目标重要程度相对应的送达安全等级,如目标重要程度为非常重要程度时,可以根据第二映射关系确定非常重要程度对应的最小送达安全等级为w1,在送达安全等级大于或等于w1的送达方式中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送达方式,如送达安全等级大于或等于w1的送达方式为:送达方式4、送达方式5以及送达方式6,则平台管理设备可以从送达方式4、送达方式5以及送达方式6中为目标用户选择合适的目标送达方式。
在确定了目标送达方式后,可以获取目标送达方式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所接入的送达渠道,从目标送达方式所包含的至少一种送达渠道中选择一种送达渠道,作为传送待传送材料的目标送达渠道。其中,送达渠道可以是指在选择了目标送达方式后,将待传送材料送达至目标用户所采用的具体方式,如电子送达方式可以包括电话、短信、电子邮件、传真等送达渠道。
步骤S205,获取待传送材料对应的材料标识,通过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渠道接口,对渠道区块链中所存储的数据进行访问;渠道区块链用于存储被目标送达渠道提供过送达服务的传送材料的送达状态。
具体的,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确定了目标地址信息、目标送达方式以及目标送达渠道之后,可以由相应的送达执行人员完成对待传送材料的送达任务。在待传送材料传送过程中,目标送达渠道可以将待传送材料的送达状态进行上链,因此平台管理设备可以实时追踪待传送材料的送达进度,即平台管理设备可以获取待传送材料对应的材料标识(例如,待传送材料对应的唯一编号等),通过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渠道接口,对渠道区块链中所存储的数据进行访问,其中,渠道区块链可以用于存储被目标送达渠道提供过送达服务的传送材料的送达状态。其中,送达状态可以包括待传送材料在不同时间点的送达进度,如未送达状态,送达中状态,已接收状态,未接收状态等,或者送达进度可以表示为待传送材料在不同时间点所处的地理位置信息。渠道区块链中可以存储有被目标送达渠道提供过服务的所有送达材料的送达状态;例如,使用目标渠道传送过文书材料1,则渠道区块链中可以存储有文书材料1在整个传送过程中的实时送达进度。
步骤S206,若待传送材料对应的送达状态为已接收状态,则获取待传送材料对应的送达回执信息,根据送达回执信息确定待传送材料的送达服务结果。
具体的,平台节点设备对渠道区块链进行访问时,若查询到待传送材料对应的送达状态为已接收状态,即已经将待传送材料送达至目标用户,则可以获取待传送材料对应的送达回执信息,根据送达回执信息记录待传送材料的送达服务结果,收到送达回执信息表明成功完成整个送达业务处理流程。
可选的,若查询到待传送材料对应的送达状态为未接收状态,则可以获取待传送材料在目标送达渠道中的传送等待时长;若传送等待时长超过时长阈值(该时长阈值可以预先设定),则根据推荐优先级,在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中,为目标用户重新确定更新后的目标地址信息,其中,目标送达渠道和更新后的目标地址信息用于指示将待传送材料送达至目标用户。换言之,若目标用户短时间内不再目标地址信息所在地,造成待传送材料送达时间超时,则可以更换目标用户的送达地址信息,即重新选择更新后的目标地址信息(如送达地址由地址信息A更新为地址信息B),根据更新后的目标地址信息,重新为目标用户传送待传送材料。
可选的,若目标用户拒收待传送材料,造成待传送材料传送时间超时,则可以更换送达方式,即重新选择更新后的目标送达方式(如将目标送达方式由司法专邮送达方式更新为公告送达方式等),根据更新后的目标送达方式,重新为目标用户传送待传送材料。
请一并参见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送达服务管理平台的整体层次架构图。如图10所示,送达服务管理平台可以包括服务提供层、核心业务层以及底层数据层。其中,服务提供层主要面向用户,本申请实施例中,送达服务管理平台的用户可以为法院的工作人员,可以为用户提供送达申请、送达登记、送达地址推荐、送达渠道管理、送达文件管理、送达方式管理和权限控制和审计等服务;送达申请可以是指用户可以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直接进行送达申请,而无需登录法院特定系统来进行送达申请;送达登记可以是指送达服务管理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送达信息登记服务,用户进行了送达信息登记后,可以开始进行送达申请;送达地址推荐可以是指送达服务管理平台可以从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中,为目标用户提供最有效送达地址的服务;送达渠道管理可以用于管理不同送达方式下的送达渠道;送达文件管理可以用于管理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送达文件(即需要进行送达的律文件);送达方式管理可以用于管理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所集成的至少两种送达方式;权限控制和审计可以用于对不同机构或用户进行权限控制。软件开发工具包/应用程序接口(SDK/API)可以与下层的核心业务层中的区块链的业务逻辑进行交互,是区块链平台提供的对外访问接口(如上述图6所对应实施实例中应用接入层中的SDK/API)。
核心业务层可以包括文书送达服务和区块链业务。文书送达服务可以用于实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核心业务逻辑,即可以用于实现送达业务的逻辑;区块链业务可以用于区块链底层平台的交互访问和权限控制。
底层数据层可以包括传统数据库和区块链平台。传统数据库可以用于支撑整个送达业务的核心数据的管理(包括从区块链平台获取的候选地址信息),以及对送达地址进行数据分析的支撑;区块链平台可以通过账本、共识算法、Hash算法、PKI、分布式和密码学领域知识对数据进行分布式存储、安全控制以及信息共享,保证接入数据的安全性和可共享性,其中,区块链平台的具体架构可以参见上述图6所对应实施例中的描述,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请参见图11,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送达业务的核心业务流程图。如图11所示,送达服务管理平台可以从不同机构中获取用户的地址信息,可以构建人员地址总集,此处的人员地址总集可以理解为送达服务管理平台可以首先从不同机构所在的地址区块链中获取用户的地址信息,将属于同一个用户的地址信息进行汇总所得到的地址集合。需要说明的是,平台管理设备可以预先在地址区块链中获取每个用户分别在各个地址区块链中的地址信息,并将每个用户分别对应的地址信息进行汇总存储在本地,在进行送达申请时,可以直接在本地数据库中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或者进行针对目标用户的送达申请时,平台管理设备再从各个地址区块链中获取与目标用户相关联的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并将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缓存在本地,进而在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中确定针对目标用户的目标地址信息。
为了构建人员地址总集,可以通过审判信息网地址、立案留存地址查询、行政机关及公共机构送达地址采集、互联网端地址信息采集等方式获取用户地址信息。用户登录审判信息网之后,审判信息系统会提示用户完善个人信息。需要进行完善的个人信息可以包括:手机号码、电子邮箱账号、即时通讯应用账号、送达地址(包括详细地址、邮政编码、受送达人姓名、受送达人联系电话)等信息。其中,受送达人姓名在审判信息系统中可以是已知的,无需用户再次填写,可以将审判信息网中的个人信息进行上链处理。
用户在进行网上立案时,立案系统可以为用户生成送达地址确认书,该用户在个人信息处完善送达地址后,可以将完善的送达地址进行上链处理。
通过行政机关及公共机构采集送达地址的方式可以包括:1、对接公安机构的人员户籍、居住地址信息,获取用户的户籍信息、居住地址信息,并将用户的户籍信息、居住地址信息进行上链处理;2、对接法人机构地址信息,将法人机构的地址信息,作为可参考的送达地址,进而可以将法人机构的地址信息进行上链处理;3、对接律协律所的地址信息,获取用户的地址信息,将该地址信息作为参考送达地址,进而可以将律协律所的地址信息进行上链处理。
送达服务管理平台可以对接互联网电商网站,根据手机号获取用户可能的送达地址信息(用户的收件地址信息),将用户可能的送达地址信息进行上链处理。可选的,对于某些互联网商城,可以根据手机号或身份证号等信息,获取用户可参考的送达地址信息,将用户可参考的送达地址信息进行上链处理。
法院的工作人员(例如法官或书记员)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填写送达地址时,可以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查询人员地址总集,此时平台管理设备可以获取目标用户(即受送达人)对应的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并从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中选择推荐优先级最高的目标地址信息,法官可以将目标地址信息作为最有效的送达地址进行填写,法官所填写的目标地址信息和需要送达的材料可以进行上链处理。
法院的工作人员在完成送达地址填写后,可以提起送达申请,法官可以通过全国送达服务管理平台,进行送达申请发起,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不可篡改等技术特性,也可以在案件的立案、审判、执行过程中,直接进行相关文书的送达申请。
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发起送达申请后,送达执行人员可以下载需要送达的文书材料,通过审判信息网、即时通讯应用送达、短信送达、邮箱送达、电话辅助送达以及全国电子送达平台等方式,完成送达业务。
请参见图12,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送达业务的处理流程图。如图12所示,送达业务的处理流程可以包括审判阶段、材料交接阶段、送达阶段以及结果反馈阶段,送达业务的整个处理流程可以通过步骤S1-步骤S12来实现。
在送达业务的处理过程中,首先进入审判阶段,可以由案件承办法官或者书记员登录送达服务管理平台,在送服务管理平台中执行步骤S1,填写送达信息,该送达信息可以包括需要送达的文书材料、案件信息、受送达人、送达地址等信息。其中,获取最有效的送达地址的实现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对步骤S101和步骤S102的描述,这里不再进行赘述。完成送达信息的填写后,可以执行步骤S2,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发起送达申请,在发起送达申请后,可以判断需要送达的文书材料是否有纸质文件,若有纸质文件,则执行步骤S3,向诉服办人员移交纸质文件,并进入材料交接阶段;若没有纸质文件,则直接进入材料交接阶段。
若有纸质文件,则可以执行步骤S5,诉服办人员可以接收案件承办法官或者书记员移交的纸质文件;若没有纸质文件,则可以执行步骤S4,诉服办人员可以打印需要送达的文书材料;继续执行步骤S6,不管接收到的是纸质文件,还是打印的文书材料,或者两者都有,均需要执行步骤S7,对所接收到的材料进行封装处理,进而可以继续执行步骤S7,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的多种送达方式中可以选择合适的送达方式进行送达,进而可以进入送达阶段。其中,送达方式的选择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对步骤S103的描述,以及上述图8所对应实施例中对步骤S204的描述,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在送达阶段,可以由快递员或外出送达人员对封装后的材料进行送达,当封装后的材料被送达至被送达人(可以称为受送达人)手上时,可以继续执行步骤S8,被送达人可以填写回执;当被送达人没有接收封装后的材料时,可以进入结果反馈阶段,继续执行步骤S9,由快递员或外出送达人员反馈送达结果,进而执行步骤S10-步骤S12,诉服办人员、案件承办法官或者书记员均可以获得送达回执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送达业务的实现过程中,每个阶段中的相关信息均可以尽享上链处理,如审判阶段的送达信息、材料交接阶段中的封装材料以及送达方式、送达阶段的材料送达状态、结果反馈阶段的送达回执均可以进行上链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从不同机构所对应的地址区块链中获取针对目标用户的多个用户地址信息,分别对多个用户地址信息进行有效性验证,筛选出与目标用户相对应的多个有效的候选地址信息,通过对多个候选地址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获得每个候选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推荐优先级,进而得到该目标用户对应的最有效送达地址;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可以集成多种送达方式,从多种送达方式中选择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送达方式,按照最有效送达地址和目标送达方式为目标用户送达待传送材料,使得待送达材料可以成功送到目标用户手上,进而可以提高待送达材料的送达效率和送达成功率;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扩宽了法院送达业务的送达渠道,有利于合理安排送达方式,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以保证最短时间内将文书材料送达至目标用户手中,进而可以节约法院送达工作的人力资源;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法院可以实时跟踪待传送材料的送达进度,有利于合理安排后续工作,另外,送达服务管理平台对送达业务进行集约化管理,可以提高法院办公效率。
请参见图13,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装置可以是运行于计算机设备中的一个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例如该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装置为一个应用软件;该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步骤。如图13所示,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装置1具备访问M个地址区块链的权限,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装置1可以包括:送达地址获取模块11,送达地址推荐模块12,送达方式获取模块13;
送达地址获取模块11,用于响应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地址输入操作,向M个地址区块链分别发送数据访问请求,以在M个地址区块链所包含的用户地址信息中,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每个地址区块链均包含至少一个机构中所登记的用户地址信息,M为正整数;
送达地址推荐模块12,用于获取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推荐优先级,根据推荐优先级在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中确定针对目标用户的目标地址信息;
送达方式获取模块13,用于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待传送材料,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的至少两种送达方式中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送达方式;目标送达方式和目标地址信息用于指示将待传送材料送达至目标用户。
其中,送达地址获取模块11,送达地址推荐模块12,送达方式获取模块13的具体功能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步骤S103,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送达地址获取模块11可以包括:用户标识获取单元111,数据访问单元112,候选地址确定单元113;
用户标识获取单元111,用于响应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地址输入操作,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信息;
数据访问单元112,用于通过所述M个地址区块链分别在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隔离接口,向M个地址区块链分别发送数据访问请求,以对所述M个地址区块链中所包含的用户地址信息进行查询;所述M个地址区块链通过所述隔离接口对应的通道实现数据隔离;
候选地址确定单元113,用于将所述M个地址区块链中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相匹配的用户地址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
其中,用户标识获取单元111,数据访问单元112,候选地址确定单元113的具体功能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8所对应实施例中的步骤S201-步骤S202,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候选地址确定单元113可以包括:用户地址获取子单元1131,证书获取子单元1132,第一验证子单元1133,验证结果确定子单元1134,第二验证子单元1135;
用户地址获取子单元1131,用于在所述M个地址区块链中获取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相匹配的N个用户地址信息,获取所述N个用户地址信息中的用户地址信息Si;N为正整数,i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
证书获取子单元1132,用于获取所述用户地址信息Si所属机构对应的待验证机构证书,根据所述待验证机构证书获取所述用户地址信息Si所属机构对应的待验证中间证书,获取证书授权机构对应的根证书;所述用户地址信息Si所属机构与所述根证书相关联;
第一验证子单元1133,用于在所述根证书中获取所述证书授权机构对应的第一机构公钥,采用所述第一机构公钥对所述待验证中间证书中的数字签名进行验证;
验证结果确定子单元1134,用于若所述待验证中间证书中的数字签名满足合法性条件,则将所述待验证中间证书确定为合法中间证书,在所述合法中间证书中获取中间认证机构对应的第二机构公钥;
第二验证子单元1135,用于采用所述第二机构公钥对所述待验证机构证书中的数字签名进行验证,若所述待验证机构证书中的数字签名满足合法性条件,则将所述待验证机构证书确定为合法机构证书,根据所述合法中间证书和所述合法机构证书,将所述用户地址信息Si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候选地址信息。
其中,用户地址获取子单元1131,证书获取子单元1132,第一验证子单元1133,验证结果确定子单元1134,第二验证子单元1135的具体功能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8所对应实施例中的步骤S202,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送达地址推荐模块12可以包括:优先级确定单元121,目标地址确定单元122;
优先级确定单元121,用于在所述M个地址区块链中获取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登记时间戳,根据所述登记时间戳的排序顺序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推荐优先级;
目标地址确定单元122,用于将最高的推荐优先级所对应的候选地址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地址信息。
其中,优先级确定单元121,目标地址确定单元122的具体功能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8所对应实施例中的步骤S203,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送达方式获取模块13可以包括:材料获取单元131,第一选取单元132;
材料获取单元131,用于获取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送达申请请求,根据所述送达申请请求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所述待传送材料;
第一选取单元132,用于响应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送达方式选取操作,在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的至少两种送达方式中,将所述送达方式选取操作所确定的送达方式,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送达方式。
可选的,送达方式获取模块13可以包括:紧急程度获取单元133,送达速度获取单元134,第二选取单元135;
紧急程度获取单元133,用于获取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送达申请请求,根据所述送达申请请求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所述待传送材料,获取所述待传送材料对应的目标紧急程度;
送达速度获取单元134,用于获取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至少两种送达方式分别对应的送达速度,在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获取所述送达速度与紧急程度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
第二选取单元135,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紧急程度相匹配的目标送达速度,在满足所述目标送达速度的送达方式中选择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送达方式。
可选的,送达方式获取模块13可以包括:重要程度获取单元136,安全等级获取单元137,第三选取单元138;
重要程度获取单元136,用于获取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送达申请请求,根据所述送达申请请求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所述待传送材料,获取所述待传送材料对应的目标重要程度;
安全等级获取单元137,用于获取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至少两种送达方式分别对应的传送安全等级,在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获取所述传送安全等级与重要程度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
第三选取单元138,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重要程度相匹配的目标安全等级,在满足所述目标安全等级的送达方式中选择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送达方式。
其中,材料获取单元131,第一选取单元132的具体功能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的步骤S103,紧急程度获取单元133,送达速度获取单元134,第二选取单元135,重要程度获取单元136,安全等级获取单元137,第三选取单元138的具体功能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8所对应实施例中的步骤S204,这里不再进行赘述。其中,当材料获取单元131,第一选取单元132在执行相应的操作时,紧急程度获取单元133,送达速度获取单元134,第二选取单元135,重要程度获取单元136,安全等级获取单元137,第三选取单元138均暂停执行操作;当紧急程度获取单元133,送达速度获取单元134,第二选取单元135在执行相应的操作时,材料获取单元131,第一选取单元132,重要程度获取单元136,安全等级获取单元137,第三选取单元138均暂停执行操作;当重要程度获取单元136,安全等级获取单元137,第三选取单元138在执行相应的操作时,材料获取单元131,第一选取单元132,紧急程度获取单元133,送达速度获取单元134,第二选取单元135,重要程度获取单元136均暂停执行操作。其中,第一选取单元132、第二选取单元135以及第三选取单元138可以合并成一个选取单元。
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该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装置1还可以包括:送达渠道获取模块14,目标渠道确定模块15;
送达渠道获取模块14,用于获取所述目标送达方式在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所接入的至少一种送达渠道;
目标渠道确定模块15,用于响应针对所述至少一种送达渠道的渠道选取操作,将所述渠道选取操作所确定的送达渠道,确定为所述待传送材料对应的目标送达渠道;所述目标送达渠道和所述目标地址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待传送材料送达至所述目标用户。
可选的,该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装置1还可以包括:封装模块16,共识模块17,上链模块18;
封装模块16,用于将所述目标送达方式、所述目标送达渠道、所述目标地址信息以及所述待传送材料封装成信息区块;
共识模块17,用于在平台区块链网络中对所述信息区块进行广播,获取所述信息区块对应的区块共识结果;
上链模块18,用于若所述区块共识结果为共识通过结果,则将所述信息区块添加至送达信息区块链。
可选的,该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装置1还可以包括:渠道区块链访问模块19,回执信息获取模块20,传送时长获取模块21,地址更新模块22;
渠道区块链访问模块19,用于获取所述待传送材料对应的材料标识,通过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渠道接口,对渠道区块链中所存储的数据进行访问;所述渠道区块链用于存储被所述目标送达渠道提供过送达服务的传送材料的送达状态;
回执信息获取模块20,用于若所述待传送材料对应的送达状态为已接收状态,则获取所述待传送材料对应的送达回执信息,根据所述送达回执信息确定所述待传送材料的送达服务结果。
传送时长获取模块21,用于若所述待传送材料对应的送达状态为未接收状态,则获取所述待传送材料在所述目标送达渠道中的传送等待时长;
地址更新模块22,用于若所述传送等待时长超过时长阈值,则根据所述推荐优先级,在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中,为所述目标用户重新确定更新后的目标地址信息;所述目标送达渠道和所述更新后的目标地址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待传送材料送达至所述目标用户。
其中,送达渠道获取模块14,目标渠道确定模块15,封装模块16,共识模块17,上链模块18的具体功能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的步骤S103,渠道区块链访问模块19,回执信息获取模块20,传送时长获取模块21,地址更新模块22的具体功能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8所对应实施例中的步骤S205-步骤S206,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从不同机构所对应的地址区块链中获取针对目标用户的多个用户地址信息,分别对多个用户地址信息进行有效性验证,筛选出与目标用户相对应的多个有效的候选地址信息,通过对多个候选地址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获得每个候选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推荐优先级,进而得到该目标用户对应的最有效送达地址;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可以集成多种送达方式,从多种送达方式中选择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送达方式,按照最有效送达地址和目标送达方式为目标用户送达待传送材料,使得待送达材料可以成功送到目标用户手上,进而可以提高待送达材料的送达效率和送达成功率;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扩宽了法院送达业务的送达渠道,有利于合理安排送达方式,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以保证最短时间内将文书材料送达至目标用户手中,进而可以节约法院送达工作的人力资源;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法院可以实时跟踪待传送材料的送达进度,有利于合理安排后续工作,另外,送达服务管理平台对送达业务进行集约化管理,进而可以提高法院办公效率。
请参见图14,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计算机设备1000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网络接口1004和存储器1005,此外,上述计算机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用户接口1003,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可选的,网络接口1004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1005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如图14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设备控制应用程序。
在如图14所示的计算机设备1000中,网络接口1004可提供网络通讯功能;而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为用户提供输入的接口;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设备控制应用程序,以实现:
响应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地址输入操作,向M个地址区块链分别发送数据访问请求,以在M个地址区块链所包含的用户地址信息中,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每个地址区块链均包括至少一个机构中所登记的用户地址信息,M为正整数;
获取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推荐优先级,根据推荐优先级在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中确定针对目标用户的目标地址信息;
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待传送材料,在送达服务管理平台的至少两种送达方式中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送达方式;目标送达方式和目标地址信息用于指示将待传送材料送达至目标用户。
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计算机设备1000可执行前文图3和图8任一个所对应实施例中对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方法的描述,也可执行前文图13所对应实施例中对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装置1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对采用相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也不再进行赘述。
此外,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且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前文提及的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装置1所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且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处理器执行程序指令时,能够执行前文图3和图8任一个所对应实施例中对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方法的描述,因此,这里将不再进行赘述。另外,对采用相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也不再进行赘述。对于本申请所涉及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作为示例,程序指令可被部署在一个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在位于一个地点的多个计算设备上执行,又或者,在分布在多个地点且通过通信网络互连的多个计算设备上执行,分布在多个地点且通过通信网络互连的多个计算设备可以组成区块链系统。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者计算机程序可以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可以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前文图3和图8任一个所对应实施例中对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方法的描述,因此,这里将不再进行赘述。另外,对采用相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也不再进行赘述。对于本申请所涉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者计算机程序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个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一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申请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地址输入操作,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信息;
通过M个地址区块链分别在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隔离接口,向所述M个地址区块链分别发送数据访问请求,以对所述M个地址区块链中所包含的用户地址信息进行查询;所述M个地址区块链通过所述隔离接口对应的通道实现数据隔离,每个地址区块链均包括至少一个机构中所登记的用户地址信息,M为正整数;
将所述M个地址区块链中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相匹配的用户地址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
获取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推荐优先级,根据所述推荐优先级在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中确定针对所述目标用户的目标地址信息;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待传送材料,在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的至少两种送达方式中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送达方式;所述目标送达方式和所述目标地址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待传送材料送达至所述目标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M个地址区块链中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相匹配的用户地址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包括:
在所述M个地址区块链中获取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相匹配的N个用户地址信息,获取所述N个用户地址信息中的用户地址信息Si;N为正整数,i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
获取所述用户地址信息Si所属机构对应的待验证机构证书,根据所述待验证机构证书获取所述用户地址信息Si所属机构对应的待验证中间证书,获取证书授权机构对应的根证书;所述用户地址信息Si所属机构与所述根证书相关联;
在所述根证书中获取所述证书授权机构对应的第一机构公钥,采用所述第一机构公钥对所述待验证中间证书中的数字签名进行验证;
若所述待验证中间证书中的数字签名满足合法性条件,则将所述待验证中间证书确定为合法中间证书,在所述合法中间证书中获取中间认证机构对应的第二机构公钥;
采用所述第二机构公钥对所述待验证机构证书中的数字签名进行验证,若所述待验证机构证书中的数字签名满足合法性条件,则将所述待验证机构证书确定为合法机构证书,根据所述合法中间证书和所述合法机构证书,将所述用户地址信息Si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候选地址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推荐优先级,根据所述推荐优先级在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中确定针对所述目标用户的目标地址信息,包括:
在所述M个地址区块链中获取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登记时间戳,根据所述登记时间戳的排序顺序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推荐优先级;
将最高的推荐优先级所对应的候选地址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地址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待传送材料,在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的至少两种送达方式中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送达方式,包括:
获取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送达申请请求,根据所述送达申请请求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所述待传送材料;
响应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送达方式选取操作,在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的至少两种送达方式中,将所述送达方式选取操作所确定的送达方式,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送达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待传送材料,在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的至少两种送达方式中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送达方式,包括:
获取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送达申请请求,根据所述送达申请请求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所述待传送材料,获取所述待传送材料对应的目标紧急程度;
获取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至少两种送达方式分别对应的送达速度,在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获取所述送达速度与紧急程度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紧急程度相匹配的目标送达速度,在满足所述目标送达速度的送达方式中选择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送达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待传送材料,在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的至少两种送达方式中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送达方式,包括:
获取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送达申请请求,根据所述送达申请请求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所述待传送材料,获取所述待传送材料对应的目标重要程度;
获取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至少两种送达方式分别对应的传送安全等级,在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获取所述传送安全等级与重要程度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重要程度相匹配的目标安全等级,在满足所述目标安全等级的送达方式中选择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送达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送达方式在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所接入的至少一种送达渠道;
响应针对所述至少一种送达渠道的渠道选取操作,将所述渠道选取操作所确定的送达渠道,确定为所述待传送材料对应的目标送达渠道;所述目标送达渠道用于指示将所述待传送材料送达至所述目标用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目标送达方式、所述目标送达渠道、所述目标地址信息以及所述待传送材料封装成信息区块;
在平台区块链网络中对所述信息区块进行广播,获取所述信息区块对应的区块共识结果;
若所述区块共识结果为共识通过结果,则将所述信息区块添加至送达信息区块链。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待传送材料对应的材料标识,通过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渠道接口,对渠道区块链中所存储的数据进行访问;所述渠道区块链用于存储被所述目标送达渠道提供过送达服务的传送材料的送达状态;
若所述待传送材料对应的送达状态为已接收状态,则获取所述待传送材料对应的送达回执信息,根据所述送达回执信息确定所述待传送材料的送达服务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待传送材料对应的送达状态为未接收状态,则获取所述待传送材料在所述目标送达渠道中的传送等待时长;
若所述传送等待时长超过时长阈值,则根据所述推荐优先级,在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中,为所述目标用户重新确定更新后的目标地址信息;所述目标送达渠道和所述更新后的目标地址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待传送材料送达至所述目标用户。
1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送达地址获取模块,用于响应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地址输入操作,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信息;
所述送达地址获取模块,还用于通过M个地址区块链分别在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中的隔离接口,向所述M个地址区块链分别发送数据访问请求,以对所述M个地址区块链中所包含的用户地址信息进行查询;所述M个地址区块链通过所述隔离接口对应的通道实现数据隔离,每个地址区块链均包括至少一个机构中所登记的用户地址信息,M为正整数;
所述送达地址获取模块,还用于将所述M个地址区块链中与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相匹配的用户地址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
送达地址推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分别对应的推荐优先级,根据所述推荐优先级在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地址信息中确定针对所述目标用户的目标地址信息;
送达方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待传送材料,在所述送达服务管理平台的至少两种送达方式中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送达方式;所述目标送达方式和所述目标地址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待传送材料送达至所述目标用户。
12.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19194.3A CN112115373B (zh) | 2020-11-23 | 2020-11-23 | 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19194.3A CN112115373B (zh) | 2020-11-23 | 2020-11-23 | 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15373A CN112115373A (zh) | 2020-12-22 |
CN112115373B true CN112115373B (zh) | 2021-02-12 |
Family
ID=73794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319194.3A Active CN112115373B (zh) | 2020-11-23 | 2020-11-23 | 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11537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05588A (zh) * | 2021-01-26 | 2021-06-04 | 广西安怡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地址库构建系统以及地址查询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29024A (zh) * | 2011-10-06 | 2015-03-18 | 谷歌公司 | 提供目标地址建议的方法和装置 |
CN105051495A (zh) * | 2013-03-15 | 2015-11-11 | 苹果公司 | 获取地址 |
CN110046843A (zh) * | 2019-02-20 | 2019-07-23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收货地址的处理方法及系统、支付方式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US10382379B1 (en) * | 2015-06-15 | 2019-08-13 | Guangsheng Zhang | Intelligent messaging assistant based on content understanding and relevance |
CN111542003A (zh) * | 2020-07-09 | 2020-08-14 | 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 | 消息分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326766B2 (en) * | 2017-07-13 | 2019-06-18 | Dell Products, L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mobile edge computing for nomadic computing capabilities as a service |
CN109544156A (zh) * | 2018-10-25 | 2019-03-29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WO2019228549A2 (en) * | 2019-08-12 | 2019-12-05 |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 Blockchain-based service of process |
CN111934870B (zh) * | 2020-09-22 | 2020-12-29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区块链网络中的根证书更新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 |
-
2020
- 2020-11-23 CN CN202011319194.3A patent/CN11211537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29024A (zh) * | 2011-10-06 | 2015-03-18 | 谷歌公司 | 提供目标地址建议的方法和装置 |
CN105051495A (zh) * | 2013-03-15 | 2015-11-11 | 苹果公司 | 获取地址 |
US10382379B1 (en) * | 2015-06-15 | 2019-08-13 | Guangsheng Zhang | Intelligent messaging assistant based on content understanding and relevance |
CN110046843A (zh) * | 2019-02-20 | 2019-07-23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收货地址的处理方法及系统、支付方式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CN111542003A (zh) * | 2020-07-09 | 2020-08-14 | 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 | 消息分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15373A (zh) | 2020-12-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445033B2 (en) | Viral engine for network deployment | |
US10922772B2 (en) | Copyright authoriz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 |
CN109447643B (zh)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系统及数据共享方法 | |
CN103124981B (zh) | 电子文档流通系统和电子文档流通方法 | |
CN113065961B (zh) | 一种电力区块链数据管理系统 | |
EP2484076B1 (fr) | Systeme et procede de gestion de sessions de correspondance electronique securisee | |
US20100274634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of conducting a communication | |
EP2047646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electronic delivery of essential mail items | |
US7788485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e transfer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 |
US9386026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and executing secure electronic correspondence operations | |
KR20100117066A (ko) | 서명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3039032B (zh) | 通信系统及方法 | |
TWI579795B (zh) | 電子郵件投遞認證方法 | |
US20090165098A1 (en) |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conducting a trusted transaction and/or communication | |
CN110597864A (zh)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个人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6192827A (zh) | 跨网公文协同服务架构、系统及审批流转方法 | |
CN110321730A (zh) | 一种操作数据处理的方法、区块链节点及存储介质 | |
CN112115373B (zh) | 基于区块链的文件送达管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 | |
US9799085B2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electronic contracts certified by a user of a telecommunications operator | |
JP6548904B2 (ja) | 通信事業会社顧客による認証電子契約の生成方法 | |
TW201627948A (zh) | 電信事業經營者的使用者建立認證的電子合約的方法 | |
CN113222619B (zh) | 统一参与人身份认证系统 | |
EP3890264A1 (en) | Method for automated certification of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 |
KR20240039076A (ko) | 디지털인감증명과 블록체인 기반의 내용증명 방법 | |
EP2073140A1 (en) | A method and system of conducting a communica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3626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