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2632B - 一种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12632B
CN112112632B CN201910541543.7A CN201910541543A CN112112632B CN 112112632 B CN112112632 B CN 112112632B CN 201910541543 A CN201910541543 A CN 201910541543A CN 112112632 B CN112112632 B CN 1121126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water
movement distance
water interface
reservo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415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12632A (zh
Inventor
张安刚
范子菲
赵伦
许安著
王进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4154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126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12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2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12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26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7/00Survey of boreholes or wells
    • E21B47/10Locating fluid leaks, intrusions or mov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16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 E21B43/20Displacing by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7/00Survey of boreholes or we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9/00Testing the nature of borehole walls; Formation test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samples of soil or well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to earth drilling or we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及开发动态数据;根据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对应关系得到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本发明可基于物质平衡原理建立强边水油藏边外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方法,定量评价强边水油藏油水界面移动距离,为强边水油藏开发调整提供技术支撑。

Description

一种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注水是目前油田开发最常用的一种开采方式。注水开发油田具有较多的优势:首先油田附近一般都有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同时油田产出水还可以进行污水处理后回注地层,因此水资源的获取是比较方便快捷的;其次就是由于水的密度较大,注水井管柱会产生一定的水压从而帮助注入水渗入地层;最后就是水在地层中的波及能力比较高,而且对于原油的驱替效率也是相对较高的。按照注水井在油藏中的位置和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的排列关系,人工注水可以分为边缘注水、切割注水以及面积注水,而边缘注水又可根据注水井在油水过渡带附近所处的位置细分为边外注水、边上注水以及边外注水三种。
强边水油藏边外注水开发就是将注水井按照一定的规律布置在外含油边界以外进行注水,使水线逐步由外向内推进,从而达到提高无水采收率和低含水采收率的开发目的。但是,边外注水开发的缺点就是注入水易流入边水区内,导致注入水的真实利用率不高;同时注水井与部分采油井距离过远,导致构造高部位的井无法真正受效,易形成低压带而发生地层脱气。另外,油藏开采速度过快,地层亏空速度大,会致使注入水和边水加快侵入油藏,从而导致靠近注水井附近的采油井过快水淹,降低油藏的无水采收率,进而影响油田的整体开发效果。强边水油藏边外注水开发过程中,如何能够准确的掌握不同地层压力下的油水界面位置对于新井部署、增产措施优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目前对于强边水油藏边外注水开发的过程监测方法较少,不能够对开采过程准确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方法,基于物质平衡原理建立强边水油藏边外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方法,定量评价强边水油藏油水界面移动距离,为强边水油藏开发调整提供技术支撑。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系统。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读介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及开发动态数据;
根据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对应关系得到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对应关系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确定所述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对应关系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得到油藏累计产量与油藏流体膨胀量、注入流体量和外部入侵量的第一对应关系;
根据强边水油藏的构造得到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和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第二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以及油藏累计产量与油藏流体膨胀量与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和开发动态数据的第三对应关系得到所述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
优选地,所述根据强边水油藏的构造得到注入流体量和外部入侵量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第二对应关系具体包括:
获取呈中空的椭圆锥体状的所述油藏的顶面和底面轮廓的构造参数;
根据所述构造参数和所述开发动态数据得到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优选地,所述根据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对应关系得到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具体包括:
根据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初始值和预设值得到迭代值;
根据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对应关系得到以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对应的迭代函数;
将所述迭代值作为所述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代入所述迭代函数得到迭代函数值;
判断所述迭代函数值是否满足预设迭代条件,若是,则所述迭代值即为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若否,则采用迭代值代替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初始值重新计算迭代函数值直到满足预设迭代条件。
优选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根据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及开发动态数据得到不同地层压力水平下内外油水界面的横向移动距离。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系统,包括:
参考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及开发动态数据;
移动距离确定单元,根据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对应关系得到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模型建立单元;
所述模型建立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对应关系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模型建立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得到油藏累计产量与油藏流体膨胀量、注入流体量和外部入侵量的第一对应关系,根据强边水油藏的构造得到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和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第二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以及油藏累计产量与油藏流体膨胀量与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和开发动态数据的第三对应关系得到所述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
优选地,所述模型建立单元进一步用于获取呈中空的椭圆锥体状的所述油藏的顶面和底面轮廓的构造参数,根据所述构造参数和所述开发动态数据得到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优选地,所述移动距离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初始值和预设值得到迭代值,根据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对应关系得到以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对应的迭代函数,将所述迭代值作为所述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代入所述迭代函数得到迭代函数值,判断所述迭代函数值是否满足预设迭代条件,若是,则所述迭代值即为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若否,则采用迭代值代替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初始值重新计算迭代函数值直到满足预设迭代条件。
优选地,所述移动距离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及开发动态数据得到不同地层压力水平下内外油水界面的横向移动距离。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方法。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方法。
本发明通过获取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及开发动态数据,根据已知的参数和数据并综合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对应关系可得到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其中,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对应关系综合考虑流体膨胀、外部水侵及人工注水等因素,建立强边水油藏边外注水开发物质平衡方程,并然后依据椭圆锥体假设,利用体积法建立强边水油藏边外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孔隙体积变化量计算方程,得到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与已知的参数和数据的对应关系。最后根据该对应关系利用例如二分法迭代等方法可计算得到不同地层压力下的油水界面移动距离,从而为强边水油藏开发调整提供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发明一种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方法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之一;
图2示出本发明一种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方法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之二;
图3示出本发明一种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方法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之三;
图4示出本发明一种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方法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之四;
图5示出本发明一种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方法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强边水油藏流体分布示意图;
图6示出本发明一种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方法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之五;
图7示出本发明一种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方法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计算结果与压力梯度法的计算结果的对比图;
图8示出本发明一种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方法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油水界面横向移动距离计算结果与压力梯度法的计算结果的对比图;
图9示出本发明一种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方法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内外油水界面横向移动距离计算结果的示意图;
图10示出本发明一种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系统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之一;
图11示出本发明一种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系统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之二;
图12示出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方法。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方法具体包括:
S100:获取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及开发动态数据。
S200:根据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对应关系得到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
本发明通过获取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及开发动态数据,根据已知的参数和数据并综合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对应关系可得到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其中,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对应关系综合考虑流体膨胀、外部水侵及人工注水等因素,建立强边水油藏边外注水开发物质平衡方程,并然后依据椭圆锥体假设,利用体积法建立强边水油藏边外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孔隙体积变化量计算方程,得到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与已知的参数和数据的对应关系。最后根据该对应关系可计算得到不同地层压力下的油水界面移动距离,从而为强边水油藏开发调整提供技术支撑。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对应关系的步骤S000。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所述S000具体包括:
S010: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得到油藏累计产量与油藏流体膨胀量、注入流体量和外部入侵量的第一对应关系。本实施例中,根据物质平衡原理,综合考虑流体膨胀、外部水侵及人工注水等因素,建立强边水油藏边外注水开发物质平衡方程得到第一对应关系,以使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的计算更加准确。
具体的,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强边水油藏的地面累计产量转换到地层条件下,应等于油藏中因地层压力下降所引起流体膨胀量、注入流体量和外部水侵量之和,即有:
其中,Np为标准状态下累计产油量,m3;N为油藏地质储量,m3;Bo为目前地层压力下的原油体积系数;Bg为目前地层压力下的气体体积系数;Boi为原始条件下的原油体积系数;Rp为生产气油比;Rs为目前地层压力下原油的溶解气油比;Rsi为原始条件下原油的溶解气油比;Cf为孔隙压缩系数,MPa-1;Cw为地层水压缩系数,MPa-1;Bw为目前地层压力下水的体积系数;Swc为束缚水饱和度,f;Δp为地层压力降落差,MPa;We为水侵量,m3;Wio为累积注入油藏的有效水量,m3;Wp为累计产水量,m3
则油藏孔隙体积变化量ΔVw,即第一对应关系可表示为:
S020:根据强边水油藏的构造得到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和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第二对应关系。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所述S020具体可包括:
S021:获取呈中空的椭圆锥体状的所述油藏的顶面和底面轮廓的构造参数。
S022:根据所述构造参数和所述开发动态数据得到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假设强边水油藏为背斜构造,其流体分布如图5所示,油藏顶面、底面轮廓呈椭圆锥体状,油藏总体积可以看做是顶面及底面两个椭圆锥体的体积之差;油水界面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并且均匀推进,地层倾角保持不变。
基于椭圆锥体假设,则油藏孔隙体积变化量ΔVw,即第二对应关系还可以表示为:
其中,
φ=φi+Cf(p-pi);
其中,a1i、a1分别为原始条件下和当前地层压力下油藏外油水边界的长轴长度,m;b1i、b1分别为原始条件下和当前地层压力下油藏外油水边界的短轴长度,m;a2i、a2分别为原始条件下和当前地层压力下油藏内油水边界的长轴长度,m;b2i、b2分别为原始条件下和当前地层压力下油藏内油水边界的短轴长度,m;h1i、h1分别为原始条件下和当前地层压力下油藏顶面轮廓顶点距油水界面的距离,m;h2i、h2分别为原始条件下和当前地层压力下油藏底面轮廓顶点距油水界面的距离,m;Δh为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m;φ为油藏目前孔隙度,小数;α1a、α1b分别为油藏顶面轮廓在长轴和短轴方向的地层倾角,度;α2a、α2b分别为油藏底面轮廓在长轴和短轴方向的地层倾角,度。
S030: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以及油藏累计产量与油藏流体膨胀量与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和开发动态数据的第三对应关系得到所述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联立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可以得到第三对应关系: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所述S200具体可包括:
S210:根据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初始值和预设值得到迭代值。
S220:根据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对应关系得到以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对应的迭代函数。
S230:将所述迭代值作为所述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代入所述迭代函数得到迭代函数值。
S240:判断所述迭代函数值是否满足预设迭代条件,若是,则所述迭代值即为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若否,则采用迭代值代替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初始值或预设值重新计算迭代函数值直到满足预设迭代条件。
具体的,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三对应关系为以Δh为未知数的一元三次方程,因此优选的可采用二分迭代法进行求解以得到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Δh。具体的计算过程:
(1)令纵向移动距离初始值Δhm=0,预设值Δhn=Δhp,其中Δhp可选择一个较大的值,以满足纵向移动距离在初始值和预设值的范围内;同时令迭代函数为:
(2)令迭代值并将其代入迭代函数得到相应的迭代函数值f(Δh)。
(3)判断迭代条件|f(Δh)|≤ε是否成立(ε为计算精度要求)。如果不等式成立,则停止计算,否则进行如下判断:①若f(Δhm)f(Δh)<0,则令Δhm=Δhm,Δhn=Δh,并转入(2)重新计算;②若f(Δhn)f(Δh)<0,则令Δhm=Δh,Δhn=Δhn,并转入(2)重新计算。
在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Δh的基础上,根据地层倾角便可以获得油藏内外油水边界在横向上的运移距离。
在一个具体例子中,某个强边水砂岩油藏的平均孔隙度28%,平均渗透率为1250Md,为高孔高渗储层。油藏原始地层压力为19.17MPa,初始油水界面深度为1770m,地层温度为78.5℃,原始条件下油藏外油水边界的长轴和短轴分别为2750m和2245m,油藏内油水边界的长轴和短轴分别为1260m和1175m,油藏顶面轮廓顶点和底面轮廓顶点距油水界面的距离分别是51m和35m。通过本发明得到的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如图7所示。
利用不同时间段测试的压力梯度资料可测得对应的油水界面深度和油水界面移动距离,将压力梯度法得到的油水界面移动距离与本发明的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方法计算的值进行对比(如图8)。从图8可以看出,模型计算结果与压力梯度法得到的油水界面移动距离基本一致,从而说明本发明具有较强可靠性。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根据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及开发动态数据得到不同地层压力水平下内外油水界面椭圆长轴和/或短轴的横向移动距离,如图9所示。
基于相同原理,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系统,如图10所示,所述系统包括参考获取单元11和移动距离确定单元12。
其中,参考获取单元11用于获取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及开发动态数据。
移动距离确定单元12根据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对应关系得到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所述系统还包括模型建立单元13。所述模型建立单元13用于确定所述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对应关系的步骤。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型建立单元13进一步用于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得到油藏累计产量与油藏流体膨胀量、注入流体量和外部入侵量的第一对应关系,根据强边水油藏的构造得到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和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第二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以及油藏累计产量与油藏流体膨胀量与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和开发动态数据的第三对应关系得到所述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型建立单元13进一步用于获取呈中空的椭圆锥体状的所述油藏的顶面和底面轮廓的构造参数,根据所述构造参数和所述开发动态数据得到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本实施例中,根据物质平衡原理,综合考虑流体膨胀、外部水侵及人工注水等因素,建立强边水油藏边外注水开发物质平衡方程得到第一对应关系,以使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的计算更加准确。
具体的,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强边水油藏的地面累计产量转换到地层条件下,应等于油藏中因地层压力下降所引起流体膨胀量、注入流体量和外部水侵量之和,即有:
其中,Np为标准状态下累计产油量,m3;N为油藏地质储量,m3;Bo为目前地层压力下的原油体积系数;Bg为目前地层压力下的气体体积系数;Boi为原始条件下的原油体积系数;Rp为生产气油比;Rs为目前地层压力下原油的溶解气油比;Rsi为原始条件下原油的溶解气油比;Cf为孔隙压缩系数,MPa-1;Cw为地层水压缩系数,MPa-1;Bw为目前地层压力下水的体积系数;Swc为束缚水饱和度,f;Δp为地层压力降落差,MPa;We为水侵量,m3;Wio为累积注入油藏的有效水量,m3;Wp为累计产水量,m3
则油藏孔隙体积变化量,即第一对应关系可表示为: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假设强边水油藏为背斜构造,其流体分布如图5所示,油藏顶面、底面轮廓呈椭圆锥体状,油藏总体积可以看做是顶面及底面两个椭圆锥体的体积之差;油水界面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并且均匀推进,地层倾角保持不变。
基于椭圆锥体假设,则油藏孔隙体积变化量,即第二对应关系还可以表示为:
其中,
φ=φi+Cf(p-pi);
其中,a1i、a1分别为原始条件下和当前地层压力下油藏外油水边界的长轴长度,m;b1i、b1分别为原始条件下和当前地层压力下油藏外油水边界的短轴长度,m;a2i、a2分别为原始条件下和当前地层压力下油藏内油水边界的长轴长度,m;b2i、b2分别为原始条件下和当前地层压力下油藏内油水边界的短轴长度,m;h1i、h1分别为原始条件下和当前地层压力下油藏顶面轮廓顶点距油水界面的距离,m;h2i、h2分别为原始条件下和当前地层压力下油藏底面轮廓顶点距油水界面的距离,m;Δh为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m;φ为油藏目前孔隙度,小数;α1a、α1b分别为油藏顶面轮廓在长轴和短轴方向的地层倾角,度;α2a、α2b分别为油藏底面轮廓在长轴和短轴方向的地层倾角,度。
具体的,联立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可以得到第三对应关系: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距离确定单元12进一步用于根据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初始值和预设值得到迭代值,根据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对应关系得到以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对应的迭代函数,将所述迭代值作为所述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代入所述迭代函数得到迭代函数值,判断所述迭代函数值是否满足预设迭代条件,若是,则所述迭代值即为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若否,则采用迭代值代替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初始值重新计算迭代函数值直到满足预设迭代条件。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距离确定单元12进一步用于根据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及开发动态数据得到不同地层压力水平下内外油水界面的横向移动距离。
具体的,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三对应关系为以Δh为未知数的一元三次方程,因此优选的可采用二分迭代法进行求解以得到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Δh。具体的计算过程:
(1)令纵向移动距离初始值Δhm=0,预设值Δhn=Δhp,其中Δhp可选择一个较大的值,以满足纵向移动距离在初始值和预设值的范围内;同时令迭代函数为:
(2)令迭代值并将其代入迭代函数得到相应的迭代函数值f(Δh)。
(3)判断迭代条件|f(Δh)|≤ε是否成立(ε为计算精度要求)。如果不等式成立,则停止计算,否则进行如下判断:①若f(Δhm)f(Δh)<0,则令Δhm=Δhm,Δhn=Δh,并转入(2)重新计算;②若f(Δhn)f(Δh)<0,则令Δhm=Δh,Δhn=Δhn,并转入(2)重新计算。
在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Δh的基础上,根据地层倾角便可以获得油藏内外油水边界在横向上的运移距离。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设备,具体的,计算机设备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在一个典型的实例中计算机设备具体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由客户端执行的方法,或者,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由服务器执行的方法。
下面参考图12,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6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计算机设备6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工作和处理。在RAM603中,还存储有系统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601、ROM602、以及RAM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6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反馈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6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6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609。通信部分6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6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606。可拆卸介质6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6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如存储部分608。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有形地包含在机器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611被安装。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及开发动态数据;
根据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对应关系得到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
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对应关系的步骤;
所述确定所述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对应关系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得到油藏累计产量与油藏流体膨胀量、注入流体量和外部入侵量的第一对应关系;
根据强边水油藏的构造得到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和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第二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以及油藏累计产量与油藏流体膨胀量与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和开发动态数据的第三对应关系得到所述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
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强边水油藏的地面累计产量转换到地层条件下,应等于油藏中因地层压力下降所引起流体膨胀量、注入流体量和外部水侵量之和,即有:
其中,Np为标准状态下累计产油量,m3;N为油藏地质储量,m3;Bo为目前地层压力下的原油体积系数;Bg为目前地层压力下的气体体积系数;Boi为原始条件下的原油体积系数;Rp为生产气油比;Rs为目前地层压力下原油的溶解气油比;Rsi为原始条件下原油的溶解气油比;Cf为孔隙压缩系数,MPa-1;Cw为地层水压缩系数,MPa-1;Bw为目前地层压力下水的体积系数;Swc为束缚水饱和度,f;Δp为地层压力降落差,MPa;We为水侵量,m3;Wio为累积注入油藏的有效水量,m3;Wp为累计产水量,m3
则油藏孔隙体积变化量ΔVw,即第一对应关系可表示为:
所述根据强边水油藏的构造得到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和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第二对应关系具体包括:
获取呈中空的椭圆锥体状的所述油藏的顶面和底面轮廓的构造参数;
根据所述构造参数和所述开发动态数据得到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基于椭圆锥体假设,则油藏孔隙体积变化量ΔVw,即第二对应关系表示为:
其中,
φ=φi+Cf(p-pi);
其中,a1i、a1分别为原始条件下和当前地层压力下油藏外油水边界的长轴长度,m;b1i、b1分别为原始条件下和当前地层压力下油藏外油水边界的短轴长度,m;a2i、a2分别为原始条件下和当前地层压力下油藏内油水边界的长轴长度,m;b2i、b2分别为原始条件下和当前地层压力下油藏内油水边界的短轴长度,m;h1i为原始条件下油藏顶面轮廓顶点距油水界面的距离,m;h2i为原始条件下油藏底面轮廓顶点距油水界面的距离,m;Δh为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m;φ为油藏目前孔隙度,小数;α1a、α1b分别为油藏顶面轮廓在长轴和短轴方向的地层倾角,度;α2a、α2b分别为油藏底面轮廓在长轴和短轴方向的地层倾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对应关系得到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具体包括:
根据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初始值和预设值得到迭代值;
根据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对应关系得到以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对应的迭代函数;
将所述迭代值作为所述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代入所述迭代函数得到迭代函数值;
判断所述迭代函数值是否满足预设迭代条件,若是,则所述迭代值即为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若否,则采用迭代值代替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初始值重新计算迭代函数值直到满足预设迭代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根据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及开发动态数据得到不同地层压力水平下内外油水界面的横向移动距离。
4.一种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考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及开发动态数据;
移动距离确定单元,根据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对应关系得到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
所述系统还包括模型建立单元;
所述模型建立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对应关系的步骤;
所述模型建立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得到油藏累计产量与油藏流体膨胀量、注入流体量和外部入侵量的第一对应关系,根据强边水油藏的构造得到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和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第二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以及油藏累计产量与油藏流体膨胀量与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和开发动态数据的第三对应关系得到所述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
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强边水油藏的地面累计产量转换到地层条件下,应等于油藏中因地层压力下降所引起流体膨胀量、注入流体量和外部水侵量之和,即有:
其中,Np为标准状态下累计产油量,m3;N为油藏地质储量,m3;Bo为目前地层压力下的原油体积系数;Bg为目前地层压力下的气体体积系数;Boi为原始条件下的原油体积系数;Rp为生产气油比;Rs为目前地层压力下原油的溶解气油比;Rsi为原始条件下原油的溶解气油比;Cf为孔隙压缩系数,MPa-1;Cw为地层水压缩系数,MPa-1;Bw为目前地层压力下水的体积系数;Swc为束缚水饱和度,f;Δp为地层压力降落差,MPa;We为水侵量,m3;Wio为累积注入油藏的有效水量,m3;Wp为累计产水量,m3
则油藏孔隙体积变化量ΔVw,即第一对应关系可表示为:
所述模型建立单元进一步用于获取呈中空的椭圆锥体状的所述油藏的顶面和底面轮廓的构造参数,根据所述构造参数和所述开发动态数据得到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基于椭圆锥体假设,则油藏孔隙体积变化量ΔVw,即第二对应关系表示为:
其中,
φ=φi+Cf(p-pi);
其中,a1i、a1分别为原始条件下和当前地层压力下油藏外油水边界的长轴长度,m;b1i、b1分别为原始条件下和当前地层压力下油藏外油水边界的短轴长度,m;a2i、a2分别为原始条件下和当前地层压力下油藏内油水边界的长轴长度,m;b2i、b2分别为原始条件下和当前地层压力下油藏内油水边界的短轴长度,m;h1i为原始条件下油藏顶面轮廓顶点距油水界面的距离,m;h2i为原始条件下油藏底面轮廓顶点距油水界面的距离,m;Δh为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m;φ为油藏目前孔隙度,小数;α1a、α1b分别为油藏顶面轮廓在长轴和短轴方向的地层倾角,度;α2a、α2b分别为油藏底面轮廓在长轴和短轴方向的地层倾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距离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初始值和预设值得到迭代值,根据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开发动态数据与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对应关系得到以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对应的迭代函数,将所述迭代值作为所述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代入所述迭代函数得到迭代函数值,判断所述迭代函数值是否满足预设迭代条件,若是,则所述迭代值即为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若否,则采用迭代值代替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的初始值重新计算迭代函数值直到满足预设迭代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距离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油水界面纵向移动距离、油藏地质特征参数及开发动态数据得到不同地层压力水平下内外油水界面的横向移动距离。
7.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
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方法。
CN201910541543.7A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21126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1543.7A CN112112632B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1543.7A CN112112632B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2632A CN112112632A (zh) 2020-12-22
CN112112632B true CN112112632B (zh) 2023-12-22

Family

ID=73796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41543.7A Active CN112112632B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1263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23582C1 (ru) * 1998-03-11 1998-12-20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Нефтегеотехнология" Способ разработки сложнопостроенной залежи нефти
CN104265281A (zh) * 2014-10-08 2015-01-07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封闭未饱和油藏弹性驱动注水开发油井产量的预测方法
CN109424362A (zh) * 2017-08-29 2019-03-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底水油藏单井控制原油储量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23582C1 (ru) * 1998-03-11 1998-12-20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Нефтегеотехнология" Способ разработки сложнопостроенной залежи нефти
CN104265281A (zh) * 2014-10-08 2015-01-07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封闭未饱和油藏弹性驱动注水开发油井产量的预测方法
CN109424362A (zh) * 2017-08-29 2019-03-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底水油藏单井控制原油储量的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带气顶油藏油气同采条件下流体界面移动规律;范子菲等;石油勘探与开发;第42卷(第5期);第624-631页 *
范子菲等.带气顶油藏油气同采条件下流体界面移动规律.石油勘探与开发.2015,第42卷(第5期),第624-631页. *
计算凝析气顶油藏油气界面移动距离的新方法;张安刚等;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第22卷(第1期);第102-10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2632A (zh) 2020-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R2823877A1 (fr) Methode pour contraindre par des donnees dynamiques de production un modele fin representatif de la repartition dans le gisement d'une grandeur physique caracteristique de la structure du sous-sol
CN107451311B (zh) 一种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1353205B (zh) 用于致密气藏产水气井地层压力和动态产能的计算方法
US10385659B2 (en) Evaluation of production performance from a hydraulically fractured well
CN111999227A (zh) 一种应力敏感性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1507537A (zh) 一种水驱气藏的储量和水侵量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8681793B (zh) 深层油藏采油指数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2112632B (zh) 一种注水开发油水界面移动距离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10318741B (zh) 一种异常高压、高含水致密低渗气藏剩余气分布描述方法
US11249001B2 (en) Determination of scanning loops of capillary pressure and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s and wettability distribution of rock samples
CN111335853A (zh) 强边水油藏边外注水开发有效注水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Jahanbakhsh et al. A New Approach for Simultaneous Estimation of Relative Permeability and Capillary Pressure from Coreflood Experiments
CN112051292A (zh) 一种孔喉结构动态表征方法及装置
CN112377182A (zh) 大型孔洞裂缝型碳酸盐岩储集体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112639B (zh) 一种凝析气藏循环注气条件下地层压力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13392372B (zh) 气井全生命周期无阻流量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10287545B (zh) 一种计算油藏内部任意部位原始含水饱和度的方法及系统
Hansen et al. Producer/injector ratio: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pattern flow performance and optimizing waterflood design
CN113791457A (zh) 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岩石骨架模量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8959764B (zh) 低渗油藏水驱扫油面积系数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16220621B (zh) 考虑毛管力效应的页岩油气开采方法及装置
CN112780266B (zh) 一种不可及孔隙体积计算的新方法
US11566503B1 (en) Oil recovery of a reservoir based on residual oil saturation
CN112487599B (zh) 油田不同含水时期的单井产液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US1171366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fluid saturation associated with reservoir depth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