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2613A - 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及其泡沫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及其泡沫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12613A
CN112112613A CN201910532792.XA CN201910532792A CN112112613A CN 112112613 A CN112112613 A CN 112112613A CN 201910532792 A CN201910532792 A CN 201910532792A CN 112112613 A CN112112613 A CN 1121126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am
liquid
gas
air
pip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3279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12613B (zh
Inventor
董爱粉
张志平
张艳勋
张余贵
曹海燕
赵斌
牛保伦
薛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etroleum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Zhongyuan Oilfield Co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etroleum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Zhongyuan Oilfiel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etroleum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Zhongyuan Oilfield Co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53279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126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12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26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126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26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16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 E21B43/166Injecting a gaseous medium; Injecting a gaseous medium and a liquid medi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3/00Mixing according to the phases to be mixed, e.g. dispersing or emulsifying
    • B01F23/20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 B01F23/23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by introducing gases into liquid media, e.g. for producing aerated liquids
    • B01F23/235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by introducing gases into liquid media, e.g. for producing aerated liquids for making foam
    • B01F23/2351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by introducing gases into liquid media, e.g. for producing aerated liquids for making foam using driven stirr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8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 B01F27/9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with paddles or a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8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 B01F27/92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with helices or screw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泡沫驱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及其泡沫发生器。该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用泡沫发生器包括泡沫发生器的外壳,外壳内设有泡沫发生腔,泡沫发生腔上端用于与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的气液混合腔连通,下端具有出泡口,外壳内转动装配有转轴,转轴上设有螺旋叶片。空气和起泡液体在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的气液混合腔内实现初步混合形成气液混合体,气液混合体从气液混合腔进入泡沫发生腔,螺旋叶片在气液混合体的流体压力作用下转动,一方面对气液混合体充分搅拌发泡,另一方面对发泡形成的泡沫施加朝向出泡口的推力。通过设置转轴和螺旋叶片使得空气和起泡液体能够充分混合发泡,保证了泡沫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及其泡沫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泡沫驱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及其泡沫发生器。
背景技术
空气泡沫驱技术是在常规泡沫驱和注空气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三次采油新技术,该技术可以抑制高渗透层气窜,降低含水率,提高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目前采用的空气泡沫驱注入技术是应用空压机将空气加压与起泡液体在井口混合后,通过地面发泡器进行发泡,从管柱注入地层,但这种工艺存在一定问题:由于泡沫的稳定性有限,在井口发泡后再运输至地层需经历的路程较远,运输过程中泡沫容易形成气泡,导致其性能变差,同时,由于管柱一般为金属材质,空气与起泡液体所形成的泡沫中含有较多的酸根离子和氧离子,这两种离子在泡沫与管柱(油管和套管)的长时间接触中会与管柱发生电化学反应进而腐蚀管柱,降低管柱的使用寿命。
针对上述问题,考虑到单独的起泡液体和空气在混合前对管柱的腐蚀要远低于两者混合后形成的物质,那么在井下靠近注入地层的位置再混合发泡,就能够降低空气泡沫驱注入技术对管柱的腐蚀,井下发泡技术随即应运而生,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51335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空气泡沫驱井底发泡系统,该发泡系统包括套管和设置在套管内的油管,利用油管注气,利用油套环空注液,油管中靠近井底处设置有发泡器,发泡器的旁侧设置有贯穿油管侧壁以连通油套环空的进液通道,进液通道内还设有供起泡液体通过的单向阀,这样设置使得空气泡沫在井底形成,并在形成后直接经发泡器下端的出泡口进入地层,缩短了泡沫进入地层的时间,减少了对管柱的腐蚀。
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泡沫的稳定性有限,在排入地层之前需要将空气与起泡液体充分混合以保证所形成泡沫的使用效果,但上述系统中的发泡器仅是供空气和起泡液体混合,泡沫的使用效果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用泡沫发生器,用以实现空气和起泡液体的充分混合发泡,进而保证泡沫的使用效果;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用以实现在井底稳定发泡,保证泡沫的使用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用泡沫发生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用泡沫发生器,包括泡沫发生器的外壳,泡沫发生器的外壳内设有泡沫发生腔,泡沫发生腔上端用于与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的气液混合腔连通,下端具有出泡口,出泡口用于将发泡后的泡沫引入至地层;
泡沫发生器的外壳内转动装配有转轴,转轴上设有螺旋叶片,用于在气液混合体的流体压力带动下转动以对气液混合体搅拌并施加朝向出泡口的推力。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空气和起泡液体在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的气液混合腔内实现初步混合形成气液混合体,气液混合体从气液混合腔进入泡沫发生腔,泡沫发生器内的螺旋叶片在气液混合体的流体压力作用下转动,一方面对气液混合体充分搅拌发泡,另一方面对发泡形成的泡沫施加朝向出泡口的推力,使其沿出泡口进入地层。通过设置转轴和螺旋叶片使得空气和起泡液体能够充分混合发泡,保证了泡沫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地,泡沫发生腔的上端与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的气液混合腔之间设置有下底板,下底板的中心设置有开口朝下的插槽,所述转轴的上端转动装配在该插槽中,下底板上具有多处偏心布置且上下贯通的以连通泡沫发生腔与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的气液混合腔的流道,多处流道沿下底板的周向均布。带有插槽的下底板方便了转轴的转动装配;且下底板将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的气液混合腔与泡沫发生器隔开,使得气液能够在气液混合腔内充分形成气液混合体后再经多处流道进入泡沫发生腔进行发泡,进一步保证了发泡效果。
进一步地,转轴的上侧设置有所述螺旋叶片,转轴上还设置有处于螺旋叶片之下的多处平面叶片,多处平面叶片位于同一圆周且沿转轴的周向均布,转轴上还设置有处于平面叶片之下的叶轮,平面叶片和叶轮用于在转轴的带动下转动以对气液混合体进行发泡。平面叶片以及叶轮进一步保证了气液混合体的发泡效果。
进一步地,泡沫发生腔的下端设置有底座,底座固定在泡沫发生器的外壳内壁上,底座的中心设置有开口朝上的插槽,所述转轴的下端通过轴承转动装配在底座上,底座上偏心设置有上下贯通的以将发泡后的泡沫引入至地层的泡沫出口,泡沫出口形成所述出泡口。带有插槽的底座进一步保证了转轴转动装配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包括:
内管体,具有上下延伸的用于与油井的油管连通的进气通道,内管体的上端与外管体密封连接;
外管体,外管体的外壁用于与油井的套管内壁形成供起泡液体流入的油套环空;
外管体具有处于内管体之外的第一管体,第一管体与内管体之间形成注液环空,第一管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液通道,进液通道连通油套环空和注液环空,进液通道与注液环空的下端在上下方向上具有设定的距离以存储起泡液体,并形成阻止空气经进液通道逸出的液封空间;
气液混合器,外管体具有处于第一管体之下的第二管体,第二管体形成气液混合器的外壳,第二管体内设有气液混合腔,气液混合腔上端与注液环空连通,内管体的下端向下伸入气液混合腔,以用于将空气注入气液混合腔;
泡沫发生器,外管体具有处于第二管体之下的第三管体,第三管体形成泡沫发生器的外壳,第三管体内设有泡沫发生腔,泡沫发生腔上端与气液混合腔连通,下端具有出泡口,出泡口用于将发泡后的泡沫引入至地层;
第三管体内转动装配有转轴,转轴上设有螺旋叶片,用于在气液混合体的流体压力带动下转动以对气液混合体搅拌并施加朝向出泡口的推力。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空气和起泡液体分别经内管体和注液环空进入气液混合腔,在气液混合腔内实现初步混合形成气液混合体,气液混合体从气液混合腔进入泡沫发生腔,泡沫发生器内的螺旋叶片在气液混合体的流体压力作用下转动,一方面对气液混合体充分搅拌发泡,另一方面对发泡形成的泡沫施加朝向出泡口的推力,使其沿出泡口进入地层。此外,进液通道与注液环空之间形成的液封空间,避免了空气进入油套环空对管柱造成腐蚀。通过设置转轴和螺旋叶片使得空气和起泡液体能够充分混合发泡,保证了泡沫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地,气液混合腔的上端与注液环空之间设置有上盖板,上盖板固定在第二管体的内壁上,上盖板的上端具有向下凹陷的漏斗结构,漏斗结构包括上开口、下底面以及上开口与下底面之间的环形锥面,下底面的中心位置开有上下贯通的供内管体下端穿过以伸入气液混合腔的通孔,环形锥面上、靠近上开口处设置有多处上下贯通以连通注液环空与气液混合腔的过液孔,多处过液孔沿环形锥面的周向均布。起泡液体自注液环空下落至上盖板后,先落入漏斗结构的中心并开始积累,随后沿环形锥面上行至过液孔,再经过液孔进入气液混合腔,这样设置相当于延长了起泡液体进入气液混合腔的路径,降低了起泡液体进入气液混合腔的速度,速度较慢的起泡液体在进入气液混合腔后能够与空气充分混合,进一步保证了气液混合发泡的效果;此外,漏斗结构也方便内管体在装配时顺利插入通孔。
进一步地,泡沫发生腔的上端与气液混合腔之间设置有下底板,下底板的中心设置有开口朝下的插槽,所述转轴的上端转动装配在该插槽中,下底板上具有多处偏心布置且上下贯通的以连通泡沫发生腔与气液混合腔的流道,多处流道沿下底板的周向均布。带有插槽的下底板方便了转轴的转动装配;且下底板将气液混合腔与泡沫发生器隔开,使得气液能够在气液混合腔内充分形成气液混合体后再经多处流道进入泡沫发生腔进行发泡,进一步保证了发泡效果。
进一步地,转轴的上侧设置有所述螺旋叶片,转轴上还设置有处于螺旋叶片之下的多处平面叶片,多处平面叶片位于同一圆周且沿转轴的周向均布,转轴上还设置有处于平面叶片之下的叶轮,平面叶片和叶轮用于在转轴的带动下转动以对气液混合体进行发泡。平面叶片以及叶轮进一步保证了气液混合体的发泡效果。
进一步地,泡沫发生腔的下端设置有底座,底座固定在第三管体的内壁上,底座的中心设置有开口朝上的插槽,所述转轴的下端通过轴承转动装配在底座上,底座上偏心设置有上下贯通的以将发泡后的泡沫引入至地层的泡沫出口,泡沫出口形成所述出泡口。带有插槽的底座进一步保证了转轴转动装配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一管体的侧壁上套装有朝外凸出设置的进液体,进液体设置有上下延伸的、与所述进液通道连通的进液孔,进液孔的开口朝下,进液孔内还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布置的单向阀,用于避免进液通道与注液环空的下端之间的起泡液体回流。起泡液体可以稳定地停留在进液通道与注液环空的下端之间,对空气的液封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的上盖板所在处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接头,2-外管体,3-封隔器,4-气液混合短节,5-泡沫发生器,6-油管,7-套管,9-油管头,10-套管头,11-进气单向阀,12-进液单向阀,13-油管阀门,14-套管阀门,15-第一管体,16-第二管体,17-第三管体,18-注液环空,19-进液体,20-进液通道,21-单向阀,22-内管体,23-上盖板,231-上开口,232-环形锥面,233-过液孔,24-下底板,25-螺旋叶片,26-转轴,27-平面叶片,28-叶轮,29-轴承,30-底座,31-下接头,32-过液环空,33-泡沫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对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包括作为整个工艺管柱外壳的外管体2、用于注气的内管体22,外管体2连接在油管6的下面,还包括设置在内管体22下方的、以外管体2为外壳的气液混合器和泡沫发生器5。
具体的,如图2所示,外管体2的上段具有处于内管体22之外的第一管体15,内管体22的上端通过外螺纹与第一管体15密封连接,外管体2还包括用于与油管6连接的上接头1,第一管体15的上端通过外螺纹与上接头1连接。
内管体22的中部具有上下延伸的用于与油井的油管6连通的进气通道,上接头1的中部上下贯通以连通油管6和内管体22的进气通道,空气经油管6、上接头1以及内管体22进入气液混合器;外管体2的外壁的处于封隔器3以上的部分用于与油井的套管7内壁形成供起泡液体流入的油套环空,外管体2的第一管体15与内管体22之间形成注液环空18,第一管体15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液通道20,进液通道20连通油套环空和注液环空18,用以将起泡液体经油套环空、进液通道20以及注液环空18进入气液混合器,同时进液通道20与注液环空18的下端具有设定的距离,使得进液通道20与注液环空18的下端之间中可以存储一定量的起泡液体,以形成阻止空气经进液通道20逸出的液封空间。
第一管体15的下侧通过外螺纹连接有封隔器3,封隔器3用于封隔外管体2与套管7的内壁,封隔器3上方的油套环空用于供起泡液体流入,封隔器3的内侧与内管体22之间形成过液环空32,过液环空32与注液环空18连通,通过设置封隔器3内侧的过液环空32,相当于增长了注液环空18的长度,加大了起泡液体的液封空间,进一步保证了起泡液体对空气的液封作用。
而为了避免注液环空18内的起泡液体回流,第一管体15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单向阀21,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一管体15的侧壁上套装有朝外凸出的进液体19,进液体19上设有上下延伸的、与进液通道20连通的进液孔,进液孔的开口朝下,进液孔内还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布置的供液体单向流过以进入进液通道的单向阀21,这样,起泡液体可以稳定地停留在进液通道20与注液环空18的下端之间,对空气的液封效果更好。
如图2所示,气液混合器即气液混合短节4,外管体2具有处于第一管体15之下的第二管体16,第二管体16通过内螺纹连接在封隔器3的下端,第二管体16形成气液混合短节4的外壳,第二管体16内设有气液混合腔,如图3所示,气液混合短节4包括位于气液混合腔的上端与过液环空32之间的上盖板23,上盖板23固定在第二管体16的内壁上,上盖板23的上端具有向下凹陷的漏斗结构。
具体的,如图3所示,漏斗结构包括上开口231、下底面以及上开口231与下底面之间的环形锥面232,下底面的中心位置开有上下贯通的供内管体22的下端穿过以伸入气液混合腔并注入空气的通孔,环形锥面232上、靠近上开口231处设置有多处上下贯通以连通过液环空32和注液环空18与气液混合腔的过液孔233,多处过液孔233沿环形锥面232的周向均布,在气液混合过程中,起泡液体自注液环空18和过液环空32下落至上盖板后,先落入漏斗结构的中心并开始积累,随后沿环形锥面232上行至过液孔,再经过液孔233进入气液混合腔,这样设置一方面利于内管体22在装配时顺利插入通孔,另一方面延长了起泡液体进入气液混合腔的路径,降低了起泡液体进入气液混合腔的速度,速度较慢的起泡液体在进入气液混合腔后能够与空气充分混合,进一步保证了气液混合发泡的效果。
气液混合短节4还包括固定在第二管体16上的、处于上盖板23下方的下底板24,下底板24与上盖板23之间形成气液混合腔,下底板24上设有多处偏心布置且上下贯通的以连通气液混合腔和泡沫发生器5的流道,多处流道沿下底板24的周向均布。
泡沫发生器5设置在气液混合短节4的下方,如图2所示,外管体2还具有处于第二管体16下方的第三管体17,第三管体17上端通过内螺纹与第二管体16连接,第三管体17形成泡沫发生器5的外壳,第三管体17内设有泡沫发生腔,泡沫发生腔的上端通过下底板24上的多处流道连通气液混合腔,泡沫发生器5的下端设置有位于第三管体17内壁底部的底座30,底座30与下底板24之间形成泡沫发生腔,底座30上偏心布置有上下贯通的用于将泡沫引至地层的泡沫出口33,泡沫出口33形成出泡口。
第三管体17的泡沫发生腔内转动装配有转轴26,具体的,下底板24的中心设置有开口朝下的插槽,转轴26的上端转动装配在该插槽中,底座30的中心设置有开口朝上的插槽,转轴26的下端通过轴承29转动装配在底座30的插槽中。
转轴26上设置有螺旋叶片25,气液混合腔中的气液混合体经下底板24上的多处流道进入泡沫发生腔后,气液混合体的流体压力会带动螺旋叶片25转动,螺旋叶片25一方面对气液混合体充分搅拌发泡,另一方面对发泡形成的泡沫施加朝向出泡口的推力。而为了进一步保证气液混合体的充分发泡,转轴26上还设置有处于螺旋叶片25之下的多处平面叶片27和处于平面叶片27之下的叶轮28,多处平面叶片27位于同一圆周且沿转轴26的周向均布,叶轮28上具有不规则的上下延伸的流道,通过设置平面叶片27和叶轮28进一步保证了气液混合体的发泡效果。
由于气液混合发泡形成的泡沫在离开出泡口进入地层前,仍然具有腐蚀管柱的可能,为了减少这种腐蚀,在本实施例中,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还包括设置在泡沫发生腔下侧的下接头31,下接头31通过上端的内螺纹连接在第三管体17的下端,下接头31的中部设有上下贯通以连通出泡口与地层的出泡通道,下接头31由牺牲阳极材料制成,牺牲阳极材料具体为锌,锌能够与泡沫发生电化学反应,在管柱的相应位置形成一层保护层,减小管柱受到的腐蚀,延长管柱的使用寿命。在其他实施例中,牺牲阳极材料也可以是镁,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下接头也可以不是由牺牲阳极材料制成,而是在下接头的表面涂覆有牺牲阳极材料。
本发明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在工作时,如图1所示,将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通过上接头1连接在油管6的下方,并下放至井中,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通过封隔器3坐封在套管7内壁上,油管6的上方连接油管头9,套管7的上方连接套管头10,利用油管头9上的进气单向阀11和油管阀门13向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中注气,利用套管头10上的进液单向阀12和套管阀门14向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中注液,空气经内管体22进入气液混合腔,起泡液体经封隔器3上方的油套环空、进液体19、进液通道20、注液环空18、过液环空32进入气液混合腔。
空气和起泡液体在气液混合腔中初步混合形成气液混合体,气液混合体经下底板24上的流道进入泡沫发生腔,并在泡沫发生器5中螺旋叶片25、平面叶片27以及叶轮28的搅拌下充分发泡,形成稳定的泡沫,而后经底座30的出泡口、下接头31的出泡通道进入地层。
在本实施例中,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包括设置在泡沫发生腔下侧的下接头,下接头由牺牲阳极材料制成或下接头的表面设置有牺牲阳极材料,用于保护管柱不受泡沫腐蚀。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下接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体的侧壁上朝外凸出设置有进液体,进液体设置有上下延伸的、与所述进液通道连通的进液孔,进液孔的开口朝下,进液孔内还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布置的单向阀,用于避免进液通道与注液环空的下端之间的起泡液体回流。起泡液体可以稳定地停留在进液通道与注液环空的下端之间,对空气的液封效果更好。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注液环空的液封效果较好的情况下,也可不设置单向阀。
在本实施例中,下底板的中心设置有开口朝下的插槽,转轴的上端转动装配在该插槽中,底座的中心设置有开口朝上的插槽,转轴的下端通过轴承转动装配在底座的插槽中。在其他实施例中,下底板上也可不设置插槽,仅是将转轴的下端转动装配在底座的插槽中即可,转轴的上端可以悬置。
在本实施例中,转轴的上侧设置有所述螺旋叶片,转轴上还设置有处于螺旋叶片之下的多处平面叶片,多处平面叶片位于同一圆周且沿转轴的周向均布,转轴上还设置有处于平面叶片之下的叶轮,平面叶片和叶轮用于在转轴的带动下转动以对气液混合体进行发泡。平面叶片以及叶轮进一步保证了气液混合体的发泡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在螺旋叶片搅拌发泡的效果较好的情况下,也可不设置平面叶片和叶轮。
在本实施例中,上盖板的上端具有向下凹陷的漏斗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上盖板的上端也可不设置漏斗结构,而是平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上盖板。
在本实施例中,封隔器的内侧与内管体之间形成过液环空,过液环空与注液环空连通,通过设置封隔器内侧的过液环空,相当于增长了注液环空的长度,加大了起泡液体的液封空间,进一步保证了起泡液体对空气的液封作用。在其他实施例中,封隔器也可以是设置在其他位置,例如设置在第三管体的外侧,此时,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可以一体设置为整体结构,此时,上盖板上的过液孔直接连通气液混合腔和注液环空。
本发明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用泡沫发生器的具体实施例:
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用泡沫发生器的结构与上述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的各实施例中的泡沫发生器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Claims (10)

1.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用泡沫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泡沫发生器的外壳,泡沫发生器的外壳内设有泡沫发生腔,泡沫发生腔上端用于与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的气液混合腔连通,下端具有出泡口,出泡口用于将发泡后的泡沫引入至地层;
泡沫发生器的外壳内转动装配有转轴,转轴上设有螺旋叶片,用于在气液混合体的流体压力带动下转动以对气液混合体搅拌并施加朝向出泡口的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用泡沫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泡沫发生腔的上端与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的气液混合腔之间设置有下底板,下底板的中心设置有开口朝下的插槽,所述转轴的上端转动装配在该插槽中,下底板上具有多处偏心布置且上下贯通的以连通泡沫发生腔与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的气液混合腔的流道,多处流道沿下底板的周向均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用泡沫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转轴的上侧设置有所述螺旋叶片,转轴上还设置有处于螺旋叶片之下的多处平面叶片,多处平面叶片位于同一圆周且沿转轴的周向均布,转轴上还设置有处于平面叶片之下的叶轮,平面叶片和叶轮用于在转轴的带动下转动以对气液混合体进行发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用泡沫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泡沫发生腔的下端设置有底座,底座固定在泡沫发生器的外壳内壁上,底座的中心设置有开口朝上的插槽,所述转轴的下端通过轴承转动装配在底座上,底座上偏心设置有上下贯通的以将发泡后的泡沫引入至地层的泡沫出口,泡沫出口形成所述出泡口。
5.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管体,具有上下延伸的用于与油井的油管连通的进气通道,内管体的上端与外管体密封连接;
外管体,外管体的外壁用于与油井的套管内壁形成供起泡液体流入的油套环空;
外管体具有处于内管体之外的第一管体,第一管体与内管体之间形成注液环空,第一管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液通道,进液通道连通油套环空和注液环空,进液通道与注液环空的下端在上下方向上具有设定的距离以存储起泡液体,并形成阻止空气经进液通道逸出的液封空间;
气液混合器,外管体具有处于第一管体之下的第二管体,第二管体形成气液混合器的外壳,第二管体内设有气液混合腔,气液混合腔上端与注液环空连通,内管体的下端向下伸入气液混合腔,以用于将空气注入气液混合腔;
泡沫发生器,外管体具有处于第二管体之下的第三管体,第三管体形成泡沫发生器的外壳,第三管体内设有泡沫发生腔,泡沫发生腔上端与气液混合腔连通,下端具有出泡口,出泡口用于将发泡后的泡沫引入至地层;
第三管体内转动装配有转轴,转轴上设有螺旋叶片,用于在气液混合体的流体压力带动下转动以对气液混合体搅拌并施加朝向出泡口的推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气液混合腔的上端与注液环空之间设置有上盖板,上盖板固定在第二管体的内壁上,上盖板的上端具有向下凹陷的漏斗结构,漏斗结构包括上开口、下底面以及上开口与下底面之间的环形锥面,下底面的中心位置开有上下贯通的供内管体下端穿过以伸入气液混合腔的通孔,环形锥面上、靠近上开口处设置有多处上下贯通以连通注液环空与气液混合腔的过液孔,多处过液孔沿环形锥面的周向均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泡沫发生腔的上端与气液混合腔之间设置有下底板,下底板的中心设置有开口朝下的插槽,所述转轴的上端转动装配在该插槽中,下底板上具有多处偏心布置且上下贯通的以连通泡沫发生腔与气液混合腔的流道,多处流道沿下底板的周向均布。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转轴的上侧设置有所述螺旋叶片,转轴上还设置有处于螺旋叶片之下的多处平面叶片,多处平面叶片位于同一圆周且沿转轴的周向均布,转轴上还设置有处于平面叶片之下的叶轮,平面叶片和叶轮用于在转轴的带动下转动以对气液混合体进行发泡。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泡沫发生腔的下端设置有底座,底座固定在第三管体的内壁上,底座的中心设置有开口朝上的插槽,所述转轴的下端通过轴承转动装配在底座上,底座上偏心设置有上下贯通的以将发泡后的泡沫引入至地层的泡沫出口,泡沫出口形成所述出泡口。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第一管体的侧壁上套装有朝外凸出设置的进液体,进液体设置有上下延伸的、与所述进液通道连通的进液孔,进液孔的开口朝下,进液孔内还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布置的单向阀,用于避免进液通道与注液环空的下端之间的起泡液体回流。
CN201910532792.XA 2019-06-19 2019-06-19 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及其泡沫发生器 Active CN1121126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2792.XA CN112112613B (zh) 2019-06-19 2019-06-19 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及其泡沫发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2792.XA CN112112613B (zh) 2019-06-19 2019-06-19 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及其泡沫发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2613A true CN112112613A (zh) 2020-12-22
CN112112613B CN112112613B (zh) 2023-03-24

Family

ID=73795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32792.XA Active CN112112613B (zh) 2019-06-19 2019-06-19 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及其泡沫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1261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9339A (zh) * 2021-11-25 2022-03-01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二氧化碳快速自动化发泡压裂装备及方法
CN115318457A (zh) * 2022-08-15 2022-11-11 开平市汉顺洁具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花洒及其出泡结构
CN115945115A (zh) * 2022-12-16 2023-04-11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三级搅拌一级增速油套环空起泡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334075D0 (en) * 1983-12-21 1984-02-01 Brookes J W Oil/gas separators
JP2002085949A (ja) * 2000-09-13 2002-03-26 Asupu:Kk 超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CN201074508Y (zh) * 2006-11-17 2008-06-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泡沫发生器
CN105643797A (zh) * 2016-03-21 2016-06-08 杭州灵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回转式预加水搅拌砂浆贮罐
CN206957678U (zh) * 2017-06-30 2018-02-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井下泡沫发生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334075D0 (en) * 1983-12-21 1984-02-01 Brookes J W Oil/gas separators
JP2002085949A (ja) * 2000-09-13 2002-03-26 Asupu:Kk 超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CN201074508Y (zh) * 2006-11-17 2008-06-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泡沫发生器
CN105643797A (zh) * 2016-03-21 2016-06-08 杭州灵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回转式预加水搅拌砂浆贮罐
CN206957678U (zh) * 2017-06-30 2018-02-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井下泡沫发生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9339A (zh) * 2021-11-25 2022-03-01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二氧化碳快速自动化发泡压裂装备及方法
CN114109339B (zh) * 2021-11-25 2024-04-02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二氧化碳快速自动化发泡压裂装备及方法
CN115318457A (zh) * 2022-08-15 2022-11-11 开平市汉顺洁具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花洒及其出泡结构
CN115318457B (zh) * 2022-08-15 2023-07-04 开平市汉顺洁具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花洒及其出泡结构
CN115945115A (zh) * 2022-12-16 2023-04-11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三级搅拌一级增速油套环空起泡装置
CN115945115B (zh) * 2022-12-16 2024-05-17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三级搅拌一级增速油套环空起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2613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12613B (zh) 空气泡沫驱工艺管柱及其泡沫发生器
US7997335B2 (en) Jet pump with a centrifugal pump
US4726420A (en) Oil well pumping system
CN109985560A (zh) 一种压裂液混配系统及其混配方法
CN103214108B (zh) 喷射式曝气器
CN110259420B (zh) 可投捞式井下泡沫发生器
CN209759128U (zh) 一种具有高气泡量的沉水曝气机
CN203269665U (zh) 旋流曝气器
CN106499347B (zh) 一种采油生产管柱的应用方法
CN2918407Y (zh) 多管射流式增氧机
CN206513358U (zh) 空气泡沫驱井底发泡系统
CN210460617U (zh) 一种采油井用自动加药调节喷射装置
KR102125303B1 (ko) 저전력 마이크로 버블 생성장치
CN203128310U (zh) 一种改进结构的水下增氧机
CN210538260U (zh) 曝气活水增氧机
CN210440010U (zh) 可投捞式井下泡沫发生器
CN111664097A (zh) 一种离心泵自吸装置
CN105863592A (zh) 降低井下气油比提高泵效的采油方法与装置
CN110386664A (zh) 一种泵与风机联合运行的高效搅拌射流式曝气装置
CN103112960A (zh) 一种改进结构的水下增氧机
CN109966941A (zh) 碳酸泉混合器
CN220395659U (zh) 一种提高高含水稠油开采效率的装置
CN211339479U (zh) 一种气体分布器
CN113854232B (zh) 一种水体增氧装置
CN212563664U (zh) 一种离心泵自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