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0617A - 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10617A
CN112110617A CN202011106754.7A CN202011106754A CN112110617A CN 112110617 A CN112110617 A CN 112110617A CN 202011106754 A CN202011106754 A CN 202011106754A CN 112110617 A CN112110617 A CN 1121106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treatment
river
sewage
area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067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璐
张振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10675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106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10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061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07Contaminated open waterways, rivers, lakes or pon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该河道污水处理装置设置有拦截区、污水处理区和排放区;通过拦截区对污水里漂浮的垃圾进行阻隔,同时能够阻挡河道排污口流出的污水与垃圾直接流入河流内;通过污水处理区内采用微生物对已污染的水体进行生态修复,形成良性的水环境,以此达到水体的生态平衡,对水体中污染物进行生物分解净化,不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提升水体的正向平衡;通过排放区的自动阀门控制水质达标的水流排放至河流中。

Description

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河道水污染是目前河道治理面临的重大问题,水污染的来源主要是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目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是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城市数量的增多和人口的增多,大量的生活废水和垃圾不断涌入河道,导致河道的水质越来越差,加上污水处理措施的不完善,河道治理的滞后,河道污染现象加剧。
以前的河道治理工程多数考虑的是防洪功能,同时由于受到施工条件和技术的限制,比较偏向河道的防治河流侵蚀,进行水土保持的功能。然而河流与土壤的自然交换功能较差,水体环境无法进行更新,长期以来,导致河流的水质变坏,甚至发黑发臭。传统的护案工程过多的是关注经济利益,对于河道的自然演化和河流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没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考虑,大量采用混凝土,容易破坏岸坡上的植被,对附近的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对已污染的水体进行生态修复的河道污水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采用微生物对已污染的水体进行生态修复,形成良性的水环境,以此达到水体的生态平衡,对水体中污染物进行生物分解净化,不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提升水体的正向平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有设置于河道排污口的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设置有拦截区、污水处理区和排放区,所述拦截区设置于装置本体的前端,且所述拦截区与河道排污口连通,所述污水处理区设置于装置本体的中部,且所述污水处理区内设置有采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污水处理装置,从河道排污口流出的污水经过拦截区进入装置本体后,通过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从排放区排出,所述排放区设置于装置本体的后端,且所述排放区远离河道排污口的一端设置有能够自动打开或关闭的自动阀门,所述排放区还设置有水质检测装置和水流量检测装置,当水质检测装置检测到处理过的水流达到排放标准时,使自动阀门打开,使净化后的水流出,当水流量检测装置检测到排出的水流量达到设定值后,使自动阀门关闭,控制水流。
在本发明中,该河道污水处理装置设置有拦截区、污水处理区和排放区;通过拦截区对污水里漂浮的垃圾进行阻隔,同时能够阻挡河道排污口流出的污水与垃圾直接流入河流内;通过污水处理区内采用微生物对已污染的水体进行生态修复,形成良性的水环境,以此达到水体的生态平衡,对水体中污染物进行生物分解净化,不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提升水体的正向平衡;通过排放区的自动阀门控制水质达标的水流排放至河流中。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有微生物菌床和用于充氧的曝气机,所述曝气机设置于污水处理区的表面,依靠水的浮力漂浮在水面上。在本发明中,对污水处理区投放微生物菌剂后,通过曝气机能够提供足够的氧量,将加入的微生物菌剂激活并放大,逐渐形成微生物菌床,通过微生物对污水处理区内的污染物进行稀释并降解,同时也能够对污水处理区内的底泥进行硝化,无需对底泥进行清理,节约成本,如人力、物力和财力等。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阀门设置为2个,2个自动阀门并排设置于排放区远离河道排污口的一端两侧。在本发明中,通过2个自动阀门的设置,能够更好的对水流的排放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河道排污口为圆柱形排污口,所述装置本体的拦截区包围于河道排污口外,防止河道排污口的污水直接流入河流中。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对污水处理过程的实时监控,所述装置本体的一侧还设置有监控摄像头,所述监控摄像头通过固定架支撑于装置本体的上方,所述监控摄像头与外部终端设备通讯连接。在本发明中,监控摄像头连接的外部终端设备可以是负责人的手机客户端,从而实现对污水控制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管理和合理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拦截区内设置有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与第二过滤件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过滤件设置于第一过滤件与污水处理区之间,所述第一过滤件与河道排污口之间形成第一过滤区,所述第二过滤件与第一过滤件之间形成第二过滤区。在本发明中,通过第一过滤件可以过滤掉大颗粒的浮渣,经过第二过滤件可以过滤掉小颗粒的浮渣,经过第一过滤件与第二过滤件的双重过滤,能够方便后续污水的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件为格栅。在本发明中,采用格栅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同时能够方便阻隔污水中颗粒较大的垃圾。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过滤件包括有安装架、过滤网和清洁件,所述过滤网通过安装架固定于污水处理区内,所述清洁件设置于过滤网上,且所述清洁件能够将过滤网上附着的残渣除去。在本发明中,通过过滤网的设置,能够将第一过滤件不能过滤掉的颗粒较小的浮渣进行过滤,通过清洁件的设置能够及时将过滤网附着的残渣除去,避免影响水流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为环形结构,且安装架的朝向第一过滤件的一面内侧设置有环形的安装槽,所述过滤网的边缘处固定于安装槽内。在本发明中,通过安装槽的设置,可以使过滤网更加稳定的固定于污水处理区内。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朝向第一过滤件的一面还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的边缘处阻挡于安装槽的开口处,从而对滤网的边缘处进行限制固定,所述端盖为镂空结构。在本发明中,通过端盖的设置能够使滤网的安装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朝向安装架的一侧还设置有容纳槽,所述清洁件位于容纳槽内且靠近所述过滤网,所述清洁件为带有刀片状叶片的叶轮,所述叶轮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连接于过滤网的中心位置,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连接于端盖的中心位置,当污水流过时,能够带动叶轮转动,从而使叶轮的叶片将过滤网上的残渣刮走。在本发明中,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过滤网在过滤浮渣时,叶轮能够持续的将过滤网上附着的残渣刮走,从而不影响过滤网的正常工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包括:
通过拦截区对河道排污口的污水进行拦截,并阻挡污水中漂浮的垃圾后使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区;
在污水处理区投放微生物菌剂,并设置曝氧机,以增加污水处理区的含氧量,使微生物菌剂形成微生物菌床,从而对污水处理区内污染物进行分解、消化,实现生态修复;
修复后的水体经过排放区的自动阀门进行排放,所述排放区还设置有水质检测装置和水流量检测装置,当水质检测装置检测到处理过的水流达到排放标准时,使自动阀门打开,使净化后的水流出,当水流量检测装置检测到排出的水流量达到设定值后,使自动阀门关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中,该河道污水处理装置设置有拦截区、污水处理区和排放区;通过拦截区对污水里漂浮的垃圾进行阻隔,同时能够阻挡河道排污口流出的污水与垃圾直接流入河流内;通过污水处理区内采用微生物对已污染的水体进行生态修复,形成良性的水环境,以此达到水体的生态平衡,对水体中污染物进行生物分解净化,不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提升水体的正向平衡;通过排放区的自动阀门控制水质达标的水流排放至河流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的第二过滤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装置本体1;拦截区11;污水处理区12;排放区13;自动阀门2;曝气机3;监控摄像头4;第一过滤件5;第二过滤件6;安装架61;安装槽611;过滤网62;端盖63;容纳槽631;叶轮64;连接轴641;第一轴承65;第二轴承66;河道排污口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见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有设置于河道排污口10的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设置有拦截区11、污水处理区12和排放区13,拦截区11设置于装置本体1的前端,且拦截区11与河道排污口10连通,污水处理区12设置于装置本体1的中部,且污水处理区12内设置有采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污水处理装置,从河道排污口10流出的污水经过拦截区11进入装置本体1后,通过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从排放区13排出,排放区13设置于装置本体1的后端,且排放区13远离河道排污口10的一端设置有能够自动打开或关闭的自动阀门2,排放区13还设置有水质检测装置和水流量检测装置,当水质检测装置检测到处理过的水流达到排放标准时,使自动阀门2打开,使净化后的水流出,当水流量检测装置检测到排出的水流量达到设定值后,使自动阀门2关闭,控制水流。
在本发明中,该河道污水处理装置设置有拦截区11、污水处理区12和排放区13;通过拦截区11对污水里漂浮的垃圾进行阻隔,同时能够阻挡河道排污口10流出的污水与垃圾直接流入河流内;通过污水处理区12内采用微生物对已污染的水体进行生态修复,形成良性的水环境,以此达到水体的生态平衡,对水体中污染物进行生物分解净化,不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提升水体的正向平衡;通过排放区13的自动阀门2控制水质达标的水流排放至河流中。
在本实施例中,自动阀门2、水质检测装置和水流量检测装置均为现有技术,且三者均与现有的PLC控制系统通讯连接,当水质检测装置检测到水质达标时,发送信号至PLC控制系统,通过PLC控制系统控制自动阀门2开启;当水流量检测装置检测到排出的水流量达到设定值后,发送信号至PLC控制系统,通过PLC控制系统控制自动阀门2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装置本体1为设置于河道排污口10两侧的坝体建造而成,位于河道排污口10两侧的坝体之间形成拦截河道排污口10污水流出的拦截区11。
实施例2:
参见图1-2所示,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有微生物菌床和用于充氧的曝气机3,曝气机3设置于污水处理区12的表面,依靠水的浮力漂浮在水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河道河面的宽度、水深以及水量设置数量适当,1个以上的曝气机3,以便增加污水处理区12的水体的含氧量,对污水处理区12投放微生物菌剂(共生菌)后,通过曝气机3能够提供足够的氧量,将加入的微生物菌剂激活并放大,逐渐形成微生物菌床,通过微生物对污水处理区12内的污染物进行稀释并降解,同时也能够对污水处理区12内的底泥进行硝化,无需对底泥进行清理,节约成本,如人力、物力和财力等。
实施例3:
参见图1-2所示,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自动阀门2设置为2个,2个自动阀门2并排设置于排放区13远离河道排污口10的一端两侧,以方便对水流的排放进行控制,排出设定的水流量后可以自动关闭阀门;流经排放区13的水体经水质检测装置检测达到相应标准后,可以直接通过自动阀门2排出,进入下游阶段,此时经处理后排出的水体本身具有自净能力(携带已形成的微生物菌床),也可对下游受到轻度污染的水体进行净化。至少每一个月投加一次微生物菌剂至污水处理区12内。
实施例4:
参见图1-2所示,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河道排污口10为圆柱形排污口,装置本体1的拦截区11包围于河道排污口10外,防止河道排污口10的污水直接流入河流中。
实施例5:
参见图1-2所示,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装置本体1的一侧还设置有监控摄像头4,监控摄像头4通过固定架支撑于装置本体1的上方,监控摄像头4与外部终端设备通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在该装置的污水处理过程中设置能够全自动监控的摄像头,其监控方式为现有技术,监控摄像头4连接的外部终端设备可以是负责人的手机客户端,从而实现对污水控制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管理和合理调节。
实施例6:
参见图1-2所示,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拦截区11内设置有第一过滤件5和第二过滤件6,第一过滤件5与第二过滤件6平行设置,且第二过滤件6设置于第一过滤件5与污水处理区12之间,第一过滤件5与河道排污口10之间形成第一过滤区,第二过滤件6与第一过滤件5之间形成第二过滤区。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定期清理第一过滤件5与第二过滤件6阻挡住的垃圾;通过第一过滤件5可以过滤掉大颗粒的浮渣,经过第二过滤件6可以过滤掉小颗粒的浮渣,经过第一过滤件5与第二过滤件6的双重过滤,能够方便后续污水的处理。
具体地,第一过滤件5为格栅;第二过滤件6包括有安装架61、过滤网62和清洁件,过滤网62通过安装架61固定于污水处理区12内,清洁件设置于过滤网62上,且清洁件能够将过滤网62上附着的残渣除去。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格栅经污水里漂浮的大块垃圾进行阻隔,通过过滤网62的设置,能够将格栅不能过滤掉的颗粒较小的浮渣进行过滤,通过清洁件的设置能够及时将过滤网62附着的残渣除去,避免影响水流通过。
具体地,安装架61为环形结构,且安装架61的朝向第一过滤件5的一面内侧设置有环形的安装槽611,过滤网62的边缘处固定于安装槽611内。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安装槽611的设置,可以使过滤网62更加稳定的固定于污水处理区12内。
具体地,安装架61朝向第一过滤件5的一面还连接有端盖63,端盖63的边缘处阻挡于安装槽611的开口处,从而对滤网的边缘处进行限制固定,端盖63为镂空结构。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端盖63的设置能够使滤网的安装更加稳定。
具体地,端盖63朝向安装架61的一侧还设置有容纳槽631,清洁件位于容纳槽631内且靠近过滤网62,清洁件为带有刀片状叶片的叶轮64,叶轮64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连接轴641,连接轴641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65连接于过滤网62的中心位置,连接轴64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66连接于端盖63的中心位置,当污水流过时,能够带动叶轮64转动,从而使叶轮64的叶片将过滤网62上的残渣刮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过滤网62在过滤浮渣时,叶轮64能够持续的将过滤网62上附着的残渣刮走,从而不影响过滤网62的正常工作。
实施例7:
参见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包括:
通过拦截区11对河道排污口10的污水进行拦截,并阻挡污水中漂浮的垃圾后使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区12;
在污水处理区12投放微生物菌剂,并设置曝氧机,以增加污水处理区12的含氧量,使微生物菌剂形成微生物菌床,从而对污水处理区12内污染物进行分解、消化,实现生态修复;
修复后的水体经过排放区13的自动阀门2进行排放,排放区13还设置有水质检测装置和水流量检测装置,当水质检测装置检测到处理过的水流达到排放标准时,使自动阀门2打开,使净化后的水流出,当水流量检测装置检测到排出的水流量达到设定值后,使自动阀门2关闭。
本发明的河道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与现有的采用生物浮岛以及增加微孔曝气相比,该技术在经济成本上大幅减少,并能达到很好的处理效果;而且该河道污水处理装置造价成本低、能耗低、占地少,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相对于现有技术,减少了两端的生态浮岛,直接采用污水处理区作为处理终端,节约成本,效果显著。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设置于河道排污口的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设置有拦截区、污水处理区和排放区,所述拦截区设置于装置本体的前端,且所述拦截区与河道排污口连通,所述污水处理区设置于装置本体的中部,且所述污水处理区内设置有采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排放区设置于装置本体的后端,且所述排放区远离河道排污口的一端设置有能够自动打开或关闭的自动阀门,所述排放区还设置有水质检测装置和水流量检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有微生物菌床和用于充氧的曝气机,所述曝气机设置于污水处理区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阀门设置为2个,2个自动阀门并排设置于排放区远离河道排污口的一端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排污口为圆柱形排污口,所述装置本体的拦截区包围于河道排污口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还设置有监控摄像头,所述监控摄像头通过固定架支撑于装置本体的上方,所述监控摄像头与外部终端设备通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区内设置有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与第二过滤件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过滤件设置于第一过滤件与污水处理区之间,所述第一过滤件与河道排污口之间形成第一过滤区,所述第二过滤件与第一过滤件之间形成第二过滤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件为格栅;所述第二过滤件包括有安装架、过滤网和清洁件,所述过滤网通过安装架固定于污水处理区内,所述清洁件设置于过滤网上,且所述清洁件能够将过滤网上附着的残渣除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为环形结构,且安装架的朝向第一过滤件的一面内侧设置有环形的安装槽,所述过滤网的边缘处固定于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架朝向第一过滤件的一面还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的边缘处阻挡于安装槽的开口处,所述端盖为镂空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朝向安装架的一侧还设置有容纳槽,所述清洁件位于容纳槽内且靠近所述过滤网,所述清洁件为带有刀片状叶片的叶轮,所述叶轮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连接于过滤网的中心位置,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连接于端盖的中心位置,当污水流过时,能够带动叶轮转动,从而使叶轮的叶片将过滤网上的残渣刮走。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河道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拦截区对河道排污口的污水进行拦截,并阻挡污水中漂浮的垃圾后使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区;
在污水处理区投放微生物菌剂,并设置曝氧机,以增加污水处理区的含氧量,使微生物菌剂形成微生物菌床,从而对污水处理区内污染物进行分解、消化,实现生态修复;
修复后的水体经过排放区的自动阀门进行排放,当水质检测装置检测到处理过的水流达到排放标准时,使自动阀门打开,使净化后的水流出,当水流量检测装置检测到排出的水流量达到设定值后,使自动阀门关闭。
CN202011106754.7A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Withdrawn CN1121106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06754.7A CN112110617A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06754.7A CN112110617A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0617A true CN112110617A (zh) 2020-12-22

Family

ID=73794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06754.7A Withdrawn CN112110617A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1061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1147A (zh) * 2021-11-02 2022-02-11 航天环保(北京)有限公司 利用波裂解纳米材料提升水质的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1147A (zh) * 2021-11-02 2022-02-11 航天环保(北京)有限公司 利用波裂解纳米材料提升水质的方法及系统
CN114031147B (zh) * 2021-11-02 2022-06-14 航天环保(北京)有限公司 利用波裂解纳米材料提升水质的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5924B (zh) 一种船用污水处理设备及方法
CN103319051B (zh) 一种中水回用处理系统
CN112110617A (zh) 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9824213B (zh) 一种城市小流域水体净化系统和方法
CN211170220U (zh) 一种组合填料垂直流人工湿地
CN208561732U (zh) 合流制管网溢流及水体污染一体化削减系统
CN217323771U (zh) 一种适用于川西高原湿地的公路污水净化生物设施
CN210764871U (zh) 一种小型河道水体修复系统
CN213803399U (zh) 一种复合型可移动一体化净水设备
CN112028387B (zh) 一种用于面源污染水治理的人工湿地修复方法
CN210684954U (zh) 一种基于沙过滤水体净化装置
CN204275631U (zh) 一种雨污水全自动过滤器
CN206828328U (zh) 一种环境工程废水处理装置
CN211620276U (zh) 废水处理装置
CN110577333A (zh) 一种渗滤液处理新工艺
CN210367165U (zh) 一种用于预处理阴沟流出液的装置
CN215756946U (zh) 一种便于过滤的环保型捞池处理池
CN110143687B (zh) 一种具有净水功能的农村饮用水水箱及其安装方法
CN217025676U (zh) 一种设置有超滤反渗透系统的污水处理系统
KR20150016770A (ko) 연못의 생태계 조절 시스템
CN212894375U (zh) 雨水处理快渗系统
CN219098913U (zh) 一种三池化粪污水处理装置
CN215462248U (zh) 工业废水沉淀装置
CN212881432U (zh) 一种新型的废水调节池
CN112299661B (zh) 一种用于黑臭河道治理的截流治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2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