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02569A - 物品的取返方法 - Google Patents

物品的取返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02569A
CN112102569A CN201910525899.1A CN201910525899A CN112102569A CN 112102569 A CN112102569 A CN 112102569A CN 201910525899 A CN201910525899 A CN 201910525899A CN 112102569 A CN112102569 A CN 1121025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lock
article
party
ind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258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一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52589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025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02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25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7/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07F17/1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means for safe-keeping of property, left temporarily, e.g. by fastening the property
    • G07F17/1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means for safe-keeping of property, left temporarily, e.g. by fastening the property comprising lockable containers, e.g. for accepting clothes to be clean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交易领域,提供了一种物品的取返方法,包括:S1、第三方根据来自第一用户的第一指示信息,从第一用户的指定位置处打开暂存锁,取得设置有包装锁的物品;S2、所述第三方将所述物品交付给所述第一用户所指定的第二用户;S3、所述第二用户根据来自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二指示信息,解除所述包装锁并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在完成对所述物品的操作后,锁上所述物品的包装锁,将所述物品交付给所述第三方;S4、所述第三方从第二用户处取得物品并送回至所述第一用户的指定位置处,并利用所述暂存锁锁住所述物品。本申请的物品的取返方法具有防丢失,保护隐私,提高便利性的特点。

Description

物品的取返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交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品的取返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简称EC),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物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Business Activity)。也可理解为通过使用互联网等电子工具(这些工具包括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传真、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商务贸易活动,其包括了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广告商、消费者、中介商等有关各方行为的总和。
电子商务是因特网爆炸式发展的直接产物,是网络技术应用的全新发展方向。因特网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也成为电子商务的内在特征,并使得电子商务大大超越了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形式所具有的价值,它不仅会改变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而且切实地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与结构。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电子”技术平台为传统商务活动提供了一个无比宽阔的发展空间,其突出的优越性是传统媒介手段根本无法比拟的。
在电子商务的贸易过程中,买卖双方通常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而支撑这一“互不谋面”的特性的则是物流业务。具体说来,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在传统的物流服务中,物流人员承担着从买卖双方中的任意一方取走物品,并送达给另一方的任务。
然而,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1、发起物流请求的第一方(以下称为第一用户)有可能因私人原因而无法亲手交付物品,而将物品放置于公共场地时,又容易丢失;
2、在一些存在隐私的交易中,人们往往不希望作为第三方而言的物流公司能够随时地观察或获取物品;
3、在某些物流程序中,第一用户将物品交付给第二用户,经第二用户处理之后需返还给第一用户,在现有技术中需要发起两次物流请求,流程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或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物品的取返方法,包括:
S1、第三方根据来自第一用户的第一指示信息,从第一用户的指定位置处打开暂存锁,取得设置有包装锁的物品;
S2、所述第三方将所述物品交付给所述第一用户所指定的第二用户;
S3、所述第二用户根据来自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二指示信息,解除所述包装锁并对所述物品进行操作,在完成对所述物品的操作后,锁上所述物品的包装锁,将所述物品交付给所述第三方;
S4、所述第三方从第二用户处取得物品并送回至所述第一用户的指定位置处,并利用所述暂存锁锁住所述物品。
本申请借助于在指定位置设置暂存锁,使得在交付物品的过程中不容易发生丢失;借助于设置在物品上的包装锁,保障了物品在物流运输过程中的隐私安全;而通过第一用户所发出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可以在一次物流请求中就完成了交易的大部分内容,显著地提高了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用于示意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中未提及的技术特征、连接关系乃至方法步骤。
图1是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物品的取返方法的物品流转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物品的取返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支架设置在门廊时的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物品的取返方法。
实施方式一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在目前的生活场景中,常常存在一些需要反复地进行取、返操作的物品交易。在本申请文本中,我们对交易各方做如下定义:
第一用户,指的是交易的第一方。
第二用户,指的是与第一用户进行交易的第二方。
第三方则指的是承担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物流桥梁的一方。
据此,本申请提出了以下几个应用场景:
1、一些第一用户常常会提供“商品试用/租用”服务。在商品试用/租用的过程中,由第二用户选定的商品会从第一用户处发出,通过第三方寄送至第二用户处。在经过试用之后,再由第二用户经过寄送返还至第一用户。
2、第一用户为消费者,而第二用户为商家,第一用户在第二用户处购买了某些商品之后,需要进行“换货”或“保修”处理,此时,第一用户将需要处理的商品通过第三方寄送给第二用户,经过第二用户处理之后再通过第三方返还给第一用户。
3、第一用户为消费者,而第二用户为服务商。第一用户将一些需要服务的物品通过第三方寄送给第二用户,经过第二用户的服务之后再通过第三方返还给第一用户。在这一过程中,服务的种类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物品可以是电子产品,而第二用户可以是维修商。再如,物品可以是衣服,而第二用户可以是干洗店。又如,物品可以是印石,而第二方可以是篆刻工作者。又如,物品可以是待整理的文稿,而第二方可以是文字工作者。
4、第一用户需要将一些物品寄存在第二用户处。
然而,现有技术中,对于第一用户的隐私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寄送过程中,第三方可以随时检视第一用户所寄送的物品,因此存在隐私风险。而且,整个取放过程中需要发起两次物流请求,操作繁琐,第一用户无法全程监控进度。以及,第一用户需要等待第三方上门取件,十分不便。
有鉴于此,在本申请的第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物品的取返方法,参见图1、图2所示,其包括如下步骤:
S1、第三方根据来自第一用户的第一指示信息,从第一用户的指定位置处打开暂存锁,取得设置有包装锁的物品;
S2、第三方将物品交付给第一用户所指定的第二用户;
S3、第二用户根据来自第一用户的第二指示信息,解除包装锁并对物品进行操作,在完成对物品的操作后,锁上物品的包装锁,将物品交付给第三方;
S4、第三方从第二用户处取得物品并送回至第一用户的指定位置处,并利用暂存锁锁住物品。
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可以由第一用户独立发出,也可以通过由第三方或第四方所运营的服务平台处理和发出。具体的各个指示信息的发出路径并不受限。
其中,暂存锁可以为密码锁,在第一用户所发出的第一指示信息中,可以包含这一密码锁的密码信息,以供第三方取走物品。
类似的,可以是可设置的密码锁,由第一用户设置好密码之后将密码发送给第三方,当然,也可以是固定密码锁。
当然,可选地,暂存锁也可以为基于近场通讯技术或无线通讯技术的电子锁,第一指示信息中包含电子锁的解锁信息。可以通过解锁信息配对的方式来解除这一暂存锁。特别地,暂存锁可以是基于Beacon、NFC、蓝牙或移动通信技术的锁,以提供更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申请所指的近距离通信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这一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交换数据。近场通讯技术具备低能耗、高安全性的特性。
具体的,Beacon(中文“灯塔”、“信标”)是一种“邻近系统(Proximity System)”,通常基于低功耗蓝牙技术。在该系统中,运行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或其他计算设备上的应用可以对“Beacon设备”发出的信号进行响应。
Beacon设备自身是一种小巧而廉价的实体设备,在本申请中,其被放置在第一用户所指定的位置,向处于一定距离之内的“响应设备”发送信息。通过使用低功耗蓝牙技术(Bluetooth Low Energy,也就是通常所说的Bluetooth 4.0或者Bluetooth Smart),Beacon基站可以创建一个信号区域。第三方携带该响应设备进入该区域时,即可实现与Beacon设备的通信,并借助于密钥的交换和验证来解除这一暂存锁。
显而易见地,包装锁也可以为基于近场通讯技术的或无线通讯技术电子锁,第二指示信息中包含电子锁的解锁信息。而且,包装锁也可以基于Beacon、NFC、蓝牙或移动通信技术。
而且可选地,包装锁为包裹于物品外的包装袋上的拉链锁或电子锁。具体说来,可以在包装袋的一侧设置锁环,而当拉链拉上之后,可以将拉链环和锁环锁在一起,形成拉链锁。这一形态的包装锁具备结构简易,实施便利,成本低廉的优势。
在本申请中,可选地,第一用户的指定位置位于第一用户的住宅附近。特别地,第一用户的指定位置可以位于第一用户的住宅的门廊。
参见图3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一种典型的支架设置方案。
具体地,支架可以包括横梁1,在横梁1的上方设置有暂存传感器2,暂存锁3与暂存传感器2通信连接。
包装袋4通过暂存锁3锁固在横梁1上,其中,暂存锁3可以被固定设置在横梁1上,也可以被固定设置在包装袋4上。当暂存锁3被固定设置在包装袋4上时,也可以具备双层锁固结构,其第二层锁固结构可以相当于包装锁。
第三方通过与暂存传感器2通信,验证身份,从而打开暂存锁3。暂存传感器2可以通过前述的Beacon、NFC、RFID、QR code、蓝牙等等方式实现验证身份的目的。
同样的,在包装袋4上所设置的包装锁也可以基于同样的原理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支架的物理结构并不仅限于横梁这一形态。也可以是立柱、纵梁、勾环、门环等等多种形态。其具体的形态可以根据第一用户的大门结构量身定制,因此在本申请中不予限定。
设置在门廊的电子锁便于从住宅内取电,物品的取放也可以十分方便。进一步可选地,暂存锁被设置于支架上,支架位于门廊的侧壁且与地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50cm。
相比于柜式的,具备容器形态的暂存装置而言,所设立的支架可以用于锁固大件物品,具有更好的适应性,而且,将支架设置在较为靠近地面的位置,也可以利用地面对较重的物品形成支撑,防止物品的自重破坏包装袋。
在现代生活中,第一方通常因工作原因无法长时间地呆在家中,因此第三方到第一用户的指定位置取返物品时,缺乏面对面确认交易的条件。本申请借助于Beacon, NFC,RFID, 蓝牙、扫描QR code 乃至移动通信技术等方式来确认物品取返于正确的指定位置。能够防止漏收、错收,保障了私密性和便利性。同样的技术也适合应用于第二用户指定位置的物品取返。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物品的取返方法在基于前述的几个应用场景时的流程如下:
1、商品试用/租用。
a、第一用户,也就是商家,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了产品提供试用或租用的信息。在本范例中,为了方便示例,物品可以是数码相机。
b、第二用户在看到产品的信息时,萌生了租用数码相机一周的想法。在第二用户发出租用请求之后,第一用户利用应用程序或浏览器,向第三方发出第一指示信息。同时,第一用户将数码相机包装好,用包装锁锁定包装袋以防止被打开。之后,第一用户将包好的物品放置在指定位置,并利用暂存锁固定。此外,第一用户还向第二用户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c、第三方的物流运送人员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前往这一指定位置,利用第一指示信息中给出的提示或密钥,打开暂存锁,获得包好的数码相机。
d、第三方的物流运送人员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将数码相机运送给第二用户。
e、第二用户可以根据收到的第二指示信息,打开包装锁获得所需租用的数码相机,享受租用数码相机拍照的乐趣。
f、一周之后,第二用户可以将用完的数码相机重新通过包装锁锁上。第三方派遣物流人员从第二用户处取得该数码相机,并送回至所述第一用户的指定位置处,并重新利用暂存锁锁住这一数码相机。
g、第一用户打开暂存锁和包装锁,重新获得该数码相机。至此,整个租用流程就结束了。
由于租用的产品通常较为贵重,在租用的过程中,常发生租借物损坏而无法确定责任方的问题。因此各方人员可以根据包装锁的开启与否,判断租借物的损坏责任的归属问题。因此进一步地,包装锁在打开时,还可以向第一用户或第二用户中的至少一方发送打开信息。第一用户或第二用户可以根据这一打开信息追溯包装锁被打开的时刻,提高隐私和确权的监控效果。
2、商品的换货/保修。
a、第一用户,也就是消费者,在网络平台购买了第二用户所提供的商品。在本范例中,为了方便示例,商品可以是手机。
b、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第一用户发现手机存在质量问题,希望换货。于是,第一用户利用应用程序或浏览器,向第三方发出第一指示信息。同时,第一用户将手机包装好,用包装锁锁定包装袋以防止被打开。之后,第一用户将包好的物品放置在指定位置,并利用暂存锁固定。此外,第一用户还向第二用户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c、第三方的物流运送人员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前往这一指定位置,利用第一指示信息中给出的提示或密钥,打开暂存锁,获得包好的手机。
d、第三方的物流运送人员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将手机运送给第二用户。
e、第二用户可以根据收到的第二指示信息,打开包装锁获得所需换货的手机。
f、第二用户可以当场将更换后的手机重新通过包装锁锁上,交付给第三方。并送回至所述第一用户的指定位置处,进而重新利用暂存锁锁住这一数码相机。
g、第一用户打开暂存锁和包装锁,获得换货后的手机。至此,整个换货流程就结束了。
3、干洗服务。
a、第一用户,也就是消费者,有若干件衣服需要干洗。
b、第一用户利用应用程序或浏览器,向第三方发出第一指示信息。同时,第一用户将衣服包好,用包装锁锁定包装袋以防止被打开,包装锁可以较好地保护第一用户的隐私(内衣,或一些特殊性质的衣物)。之后,第一用户将包好的衣服放置在指定位置,并利用暂存锁固定。此外,第一用户还向第二用户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c、第三方的物流运送人员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前往这一指定位置,利用第一指示信息中给出的提示或密钥,打开暂存锁,获得包好的衣服。
d、第三方的物流运送人员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将衣服运送给第二用户。
e、第二用户可以根据收到的第二指示信息,打开包装锁获得所需干洗的衣服。
f、经过干洗处理之后,第二用户将衣服原样锁好,交付给第三方,并通过第三方送回至所述第一用户的指定位置处,进而重新利用暂存锁锁住衣服。
g、第一用户打开暂存锁和包装锁,获得洗干净的衣服。至此,整个干洗流程就结束了。
4、寄存服务。
a、第一用户需要出差一段时间,需要将手头的一些物品寄存在第二用户手中。
b、第一用户利用应用程序或浏览器,向第三方发出第一指示信息。同时,第一用户将物品包好,用包装锁锁定包装袋以防止被打开,包装锁可以较好地保护第一用户的隐私(例如文件内容、绘画作品等)。之后,第一用户将物品放置在指定位置,并利用暂存锁固定。此外,第一用户还向第二用户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c、第三方的物流运送人员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前往这一指定位置,利用第一指示信息中给出的提示或密钥,打开暂存锁,获得待寄存物品。
d、第三方的物流运送人员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将物品运送给第二用户。
e、第二用户可以根据收到的第二指示信息,妥善保管物品。
f、寄存期结束之后,第二用户将物品交付给第三方,并通过第三方送回至所述第一用户的指定位置处,进而重新利用暂存锁锁住物品。
g、第一用户打开暂存锁和包装锁,获得寄存物品。至此,整个寄放流程就结束了。
5、物品代收、转发服务。
a、第一用户,也就是消费者,在第四用户(例如网络电商平台)处购买了商品,但因预期在商品到达家中时无人收货,所以使用第二用户(代收转发服务商)的仓库地址为收货地址。第一用户在电商平台完成下单后,便利用应用程序或浏览器,连同下单资料向第二用户发出第一指示信息,也就是代收转发服务请求。
b、第四用户发货时,如常地按指示发到第二用户的地址。第四用户并不知悉第二用户为代收转发服务商,也不须要参与到本申请所述的操作安排中。第二用户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并代第一用户收妥货物后,便将货品放于本案所述装有暂存锁和/或包装锁的包装袋内(该包装袋可以是专属于第一用户的),然后经所述第三方物流将商品转发到及用暂存锁固定于第一用户门前,其间并不须要等待第一用户回家。
c、第一用户回家时,可打开暂存/包装锁收取货物。收妥货物后,第一用户可将空的包装袋用暂存锁锁于门前,然后通知第二用户(代收转发服务商)或第三方物流将包装袋送回第二用户处待下次使用。
除了以上所举出的例子之外,还有更多的应用场景也适合本申请的物品取返方法。据此,本申请借助于在指定位置设置暂存锁,使得在交付物品的过程中不容易发生丢失;借助于设置在物品上的包装锁,保障了物品在物流运输过程中的隐私安全;而通过第一用户所发出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可以在一次物流请求中就完成了交易的大部分内容,显著地提高了便利性。
实施方式二
本申请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物品的取返方法,第二实施方式的物品的取返方法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物品的取返方法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申请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中,第二用户向第一用户发送第三指示信息;
在步骤S4之后,第一用户能够根据第三指示信息打开包装锁。
通常,包装锁的密钥如果不进行更新,则很容易被破解,因此可以在每次交付给第三方之前都重新设置包装锁的密钥。
据此,在步骤S3中,所发送的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可以包含第二用户在包装锁上所设置的新的密钥。从而第一用户够根据第三指示信息打开包装锁。由于这一新密钥是又第二用户直接发送给第一用户的,因此能够显著地提高安全性和隐秘性。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但是不排除包含至少一种的情况。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某些部件,但这些部件不应仅仅被限于定于这些术语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各部件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某某部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某某部件,类似地,第二某某部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某某部件。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大体上等于”、“大体上垂直于”、“大体上对称”等等的意思是,所指的两个特征之间在宏观上的尺寸或相对位置关系十分接近于所述及的关系。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由于误差、公差等客观因素的存在而使得物体的位置关系在小尺度乃至微观角度难以被正好约束。因此即使二者之间的尺寸、位置关系稍微存在点误差,也并不会对本申请的技术效果的实现产生较大影响。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尽管为使解释简单化将上述方法图示并描述为一系列动作,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并领会,这些方法不受动作的次序所限,因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些动作可按不同次序发生和/或与来自本文中图示和描述或本文中未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动作并发地发生。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可理解,信息、信号和数据可使用各种不同技术和技艺中的任何技术和技艺来表示。例如,以上描述通篇引述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位(比特)、码元、和码片可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学粒子、或其任何组合来表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进一步领会,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来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板块、模块、单元、电路、和算法步骤可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这两者的组合。为清楚地解说硬件与软件的这一可互换性,各种解说性组件、框、模块、单元、电路、和步骤在上面是以其功能性的形式作一般化描述的。此类功能性是被实现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具体应用和施加于整体系统的设计约束。技术人员对于每种特定应用可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性,但这样的实现决策不应被解读成导致脱离了本申请的范围。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基本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上述实施方式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物品的取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第三方根据来自第一用户的第一指示信息,从第一用户的指定位置处打开暂存锁,取得设置有包装锁的物品;
S2、所述第三方将所述物品交付给所述第一用户所指定的第二用户;
S3、所述第二用户根据来自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二指示信息,解除所述包装锁并对物品进行操作,在完成对物品的操作后,锁上所述物品的包装锁,将所述物品交付给所述第三方;
S4、所述第三方从第二用户处取得物品并送回至所述第一用户的指定位置处,并利用所述暂存锁锁住所述物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的取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存锁为基于近场通讯技术或无线通讯技术的电子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含所述电子锁的解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的取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第二用户向所述第一用户发送第三指示信息;
在所述步骤S4之后,所述第一用户能够根据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打开所述包装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的取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锁为基于近场通讯技术或无线通讯技术的电子锁,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中包含所述电子锁的解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物品的取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锁基于Beacon、NFC、蓝牙或移动通信技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品的取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锁在打开时,向所述第一用户、所述第二用户中的至少一方发送打开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的取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的指定位置位于所述第一用户的住宅附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品的取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的指定位置位于所述第一用户的住宅的门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品的取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存锁被设置于支架上,所述支架位于所述门廊的侧壁且与地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50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的取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锁为包裹于所述物品外的包装袋上的拉链锁或电子锁。
CN201910525899.1A 2019-06-18 2019-06-18 物品的取返方法 Pending CN1121025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5899.1A CN112102569A (zh) 2019-06-18 2019-06-18 物品的取返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5899.1A CN112102569A (zh) 2019-06-18 2019-06-18 物品的取返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2569A true CN112102569A (zh) 2020-12-18

Family

ID=73748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25899.1A Pending CN112102569A (zh) 2019-06-18 2019-06-18 物品的取返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02569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58519A1 (de) * 2001-01-27 2002-08-01 WÜBBE, Roland, Hermann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unbemannten warenübergabe
CN106023466A (zh) * 2016-05-13 2016-10-12 吴卫平 医患处方互联与智能药品仓储分发系统
CN106097593A (zh) * 2016-06-06 2016-11-09 优奈网络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全自动售货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8596347A (zh) * 2018-04-18 2018-09-28 深圳市玄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皮革制品物联网维护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GR1009394B (el) * 2017-12-15 2018-11-05 Βερονικη Δημητριου Ζησοπουλου Ευφυες πακετο για ανωνυμη και δικανικα ορθη παραδοση δειγματων σε εργαστηρια διαπιστευσης και δημοσιες αρχες
CN108960703A (zh) * 2018-05-09 2018-12-07 刘云帆 一种邮送物品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58519A1 (de) * 2001-01-27 2002-08-01 WÜBBE, Roland, Hermann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unbemannten warenübergabe
CN106023466A (zh) * 2016-05-13 2016-10-12 吴卫平 医患处方互联与智能药品仓储分发系统
CN106097593A (zh) * 2016-06-06 2016-11-09 优奈网络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全自动售货方法、系统及装置
GR1009394B (el) * 2017-12-15 2018-11-05 Βερονικη Δημητριου Ζησοπουλου Ευφυες πακετο για ανωνυμη και δικανικα ορθη παραδοση δειγματων σε εργαστηρια διαπιστευσης και δημοσιες αρχες
CN108596347A (zh) * 2018-04-18 2018-09-28 深圳市玄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皮革制品物联网维护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8960703A (zh) * 2018-05-09 2018-12-07 刘云帆 一种邮送物品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43665B2 (ja) 集荷場所
US11625971B2 (en) Secure lockers for use as item exchange points
US10657486B1 (en) Containers for crowdsourced delivery
US11508225B2 (en) Theft prevention for returned merchandise
US2013008832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hipping Distribution and Pickup
US20170116571A1 (en) Multifunctional self-service shipping and mail processing system
JP6751112B2 (ja) 返品・返却システム、返品・返却サーバ及び返品・返却装置
US20140316919A1 (en) Automated secure check-out and drop-off return of products using mobile device
US11715061B2 (en) Integration of disparate shipping aggregation, commerce, and locker platforms
WO2016013937A1 (en) System for delivery of parcels as well as a parcel box for use in such a system.
CN107004173A (zh) 改进的递送系统和方法
JP7044640B2 (ja) 取引管理システム、取引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140100738A (ko) 무인 택배 시스템을 이용한 무인 배송 방법
CN112863068A (zh) 一种快递柜取出包裹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储存介质
CN202632357U (zh) 一种基于3g无线网络的快递自助取货系统
KR20200075056A (ko) IoT 디바이스를 이용한 배송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배송 서비스 방법
US20020035857A1 (en) Associate code system for use with unattended transfer devices
EP3486858A1 (en) Transaction management system, transac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program
CN112102569A (zh) 物品的取返方法
TWM460350U (zh) 組合式雙向物流服務自動販賣系統
JP6858403B2 (ja) 収納装置
JP2004010348A (ja) 宅配ボックスユニット、宅配便集配システム及び宅配便集配方法
WO2001031487A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utbound shipping of packages using unattended transfer devices
JP2022058305A (ja) 免税商品販売方法、宅配ロッカー、及び免税商品販売システム
WO2022149047A1 (en) Contactless and automatic operations of a retail sto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