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99603A - 一种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99603A
CN112099603A CN202010976909.6A CN202010976909A CN112099603A CN 112099603 A CN112099603 A CN 112099603A CN 202010976909 A CN202010976909 A CN 202010976909A CN 112099603 A CN112099603 A CN 1120996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data information
computer
water storage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7690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炜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Qid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Qid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Qid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Qid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7690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996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99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960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58Monitoring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properties or parameters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e.g. monitoring of power, currents, temperature, humidity, position, vib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2Monitoring with visual or acoustical indication of the functioning of the machine
    • G06F11/324Display of status information
    • G06F11/328Computer systems status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2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20
    • G06F2200/201Cooling arrangements using cooling flu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包括底箱,所述底箱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刹车轮,所述底箱内底侧壁设置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内壁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放箱,所述安放箱右侧面顶部通过两组合页与顶盖右侧面底部铰接。该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通过蓄水装置、半导体制冷片、水泵、排风扇、散热管和保温层配合使用,使得半导体制冷片对冷却蓄水箱内部的水进行冷却降温,散热管对安放箱内部的计算机硬件进行冷却降温,从而进一步提高该装置对于计算机硬件的散热效果,进一步降低了计算机硬件工作过热导致损坏的概率。

Description

一种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
背景技术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计算机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计算机发明者约翰·冯·诺依曼,计算机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计算机的应用在中国越来越普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计算机用户的数量不断攀升,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互联网、通信、多媒体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996年至2009年,计算机用户数量从原来的630万增长至6710万台,联网计算机台数由原来的2.9万台上升至5940万台,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3.16亿,无线互联网有6.7亿移动用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达1.17亿,为全球第一位,计算机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的,其中硬件系统包括电源是电脑中不可缺少的供电设备,它的作用是将220V交流电转换为电脑中使用的5V、12V、3.3V直流电,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他设备工作的稳定性,进而会影响整机的稳定性,手提电脑在自带锂电池情况下,为手提电脑提供有效电源,主板是电脑中各个部件工作的一个平台,它把电脑的各个部件紧密连接在一起,各个部件通过主板进行数据传输,也就是说,电脑中重要的“交通枢纽”都在主板上,它工作的稳定性影响着整机工作的稳定性,CPU即中央处理器,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其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CPU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高速缓存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控制及状态的总线构成,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CPU也是整个系统最高的执行单元,因此CPU已成为决定电脑性能的核心部件,很多用户都以它为标准来判断电脑的档次,内存又叫内部存储器或者是随机存储器,分为DDR、SDRAM、ECC、REG,内存属于电子式存储设备,它由电路板和芯片组成,特点是体积小,速度快,有电可存,无电清空,即电脑在开机状态时内存中可存储数据,关机后将自动清空其中的所有数据,硬盘属于外部存储器,机械硬盘由金属磁片或玻璃磁片制成,而磁片有记忆功能,所以储到磁片上的数据,不论在开机,还是关机,都不会丢失,硬盘容量很大移动硬盘多采用USB、IEEE1394等传输速度较快的接口,可以较高的速度与系统进行数据传输,固态硬盘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组成,固态硬盘在产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与普通硬盘一致但是固态硬盘比机械硬盘速度更快,计算机一般较为脆弱,在遭受撞击及磕碰后容易造成损伤;一般的计算机物理保护装置是在计算机外设置一层合金外壳;现有技术计算机安全物理保护设备对计算机的保护效果较差,计算机受到震动时机箱内部硬件容易受到损害,且计算机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硬件过热的现象,严重的会造成硬件烧损。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具备对计算机保护性能强,散热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计算机安全物理保护设备对计算机的保护效果较差,计算机受到震动时机箱内部硬件容易受到损害,且计算机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硬件过热的现象,严重的会造成硬件烧损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包括底箱,所述底箱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刹车轮,所述底箱内底侧壁设置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内壁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放箱,所述安放箱右侧面顶部通过两组合页与顶盖右侧面底部铰接,所述顶盖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顶盖上表面的前侧开设有数据线孔,所述安放箱左侧面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锁扣,所述锁扣的右侧面与顶盖左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放箱外表面顶部套接有防撞板,所述底箱内前侧壁和内后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横向减震装置,所述横向减震装置的内侧面与放置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箱内底侧壁的前后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部减震装置,所述放置箱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上限位板,所述安放箱左侧面和右侧面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下限位板,所述放置箱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多组减震柱,所述安放箱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外表面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内侧面与安放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层外侧面固定连接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侧面与安放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位于前侧的散热管的左端连通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的后端与位于右侧的散热管的左端连通,所述安放箱右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侧箱体,所述侧箱体右侧开设有多组通风口,所述侧箱体内底侧壁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蓄水装置,所述蓄水装置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多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排风扇,所述侧箱体内底侧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连通有水泵进水管,所述水泵进水管的前端与蓄水装置的背面连通,位于前侧的散热管的右端连通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的后端穿过侧箱体的正面,所述第二连通管的后端与蓄水装置的正面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第三连通管,所述第三连通管的左端与位于后侧的散热管的右端连通。
优选的,位于前侧的横向减震装置包括横向减震垫板,横向减震垫板的正面与底箱的内前侧壁固定连接,横向减震垫板背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横向固定套筒,横向固定套筒内壁滑动连接有缓冲套筒,缓冲套筒正面的中部插接有缓冲柱,缓冲柱的正面与横向减震垫板的背面固定连接,缓冲柱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板,缓冲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底部减震装置包括四组下连接块,位于前侧的两组下连接块的内侧面和位于后侧的两组下连接块的内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曲形板,曲形板内壁的中部插接有滑动杆,滑动杆外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套接有第二弹簧,滑动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定位块的下表面与放置箱的内底侧壁固定连接,位于后侧的下连接块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板,第一转动板上表面开设有转动通槽,转动通槽内部设置有第二转动板,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板内侧面的顶部和第二转动板内侧面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外表面套接有上连接块,上连接块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块,升降板下表面开设有与滑动块相适配的滑动槽。
优选的,所述蓄水装置包括冷却蓄水箱,冷却蓄水箱上表面中部插接有蓄水箱进水管,蓄水箱进水管的顶端穿过侧箱体的内顶侧壁,蓄水箱进水管内壁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密封塞,进水管密封塞外表面套接有多组密封圈,进水管密封塞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动板,拉动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动环。
优选的,所述滑动板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T形滑轨,放置箱内底侧壁开设有与T形滑轨相适配的T形滑槽,所述把手的外表面设置有摩擦防滑层,摩擦防滑层的外表面设置有摩擦防滑纹路。
优选的,所述减震柱包括支撑柱,支撑柱外表面的外侧套接有支撑套筒,支撑套筒外侧面固定连接有垫板,支撑套筒内部设置有第三弹簧。
优选的,所述防撞板下表面和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加强筋的内侧面与安放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通管外表面的中部套接有连通管支撑块,连通管支撑块的右侧面与安放箱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两组方形滑轨,滑动槽内壁开设有与方形滑轨相适配的方形滑槽。
优选的,所述万向刹车轮上装有状态监测器,所述状态监测器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蜂鸣器;
所述状态监测器获取所述万向刹车轮在使用过程中的状态数据信息,并将获取的状态数据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对所述状态监测器传输的状态数据信息进行异常状态判断,然后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蜂鸣器,所述蜂鸣器响应所述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的过程包括:
A1、根据下述公式对所述状态监测器传输的状态数据信息进行异常状态判断;
Figure BDA0002686052800000051
上述公式中,μi为所述控制器对所述状态监测器传输的状态数据信息中第i个数据信息的异常判断数据,sik为所述状态检测器传输的状态数据信息中第k个万向刹车轮的第i个数据信息值,sij为所述状态检测器传输的状态数据信息中第j个万向刹车轮的第i个数据信息值,si1为所述状态检测器传输的状态数据信息中第1个万向刹车轮的第i个数据信息值,si2为所述状态检测器传输的状态数据信息中第2个万向刹车轮的第i个数据信息值,si3为所述状态检测器传输的状态数据信息中第3个万向刹车轮的第i个数据信息值,si4为所述状态检测器传输的状态数据信息中第4个万向刹车轮的第i个数据信息值,k和j的取值范围均为从1到4;所述状态数据信息包括:万向刹车轮的是否刹车的状态值、万向刹车轮的旋转角度和万向刹车轮行驶时的速度;
A3、根据下述公式向蜂鸣器发送信号;
Figure BDA0002686052800000061
上述公式中,L为所述控制器向蜂鸣器发送的信号,n为所述状态检测器传输的状态数据信息包含的数据信息数目,1表示发送的信号为蜂鸣器发出提示声响,2表示发送的信号为蜂鸣器不发出提示声响。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通过蓄水装置、半导体制冷片、水泵、排风扇、散热管和保温层配合使用,使得半导体制冷片对冷却蓄水箱内部的水进行冷却降温,散热管对安放箱内部的计算机硬件进行冷却降温,从而进一步提高该装置对于计算机硬件的散热效果,进一步降低了计算机硬件工作过热导致损坏的概率。
2、该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通过设置滑动板、第一转动板、第二转动板、下连接块和上连接块配合使用,使得底部减震装置对放置箱的下表面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计算受到撞击而损坏的概率,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机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3、该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通过设置安放箱、合页、顶盖和锁扣,使得使用者可以通过打开顶盖将计算机放置在安放箱内,安放箱将计算机与外界隔绝,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对于计算机的保护性能,进一步降低了外界灰尘进入计算机内部的概率。
4、该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通过横向减震装置和减震柱配合使用,使得横向减震装置对计算机受到的前后方向冲击进行减震,减震柱对计算机受到的左右方向冲击进行减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的抗冲击以及抗震性能,进一步保证了计算机内部硬件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结构侧视图;
图3、图4、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箱;2、万向刹车轮;3、放置箱;4、升降板;401、滑动槽;5、安放箱;6、合页;7、顶盖;701、数据线孔;8、把手;9、防撞板;10、横向减震装置;1001、横向减震垫板;1002、横向固定套筒;1003、缓冲套筒;1004、缓冲柱;1005、缓冲板;1006、第一弹簧;11、滑动板;12、底部减震装置;1201、下连接块;1202、曲形板;1203、滑动杆;1204、第二弹簧;1205、定位块;1206、第一转动板;1207、转动通槽;1208、第二转动板;1209、转动轴;1210、转动杆;1211、上连接块;1212、滑动块;13、上限位板;14、下限位板;15、减震柱;16、散热管;17、保温层;18、外壳体;19、第一连通管;20、侧箱体;2001、通风口;21、蓄水装置;2101、冷却蓄水箱;2102、蓄水箱进水管;2103、进水管密封塞;2104、密封圈;2105、拉动板;2106、拉动环;22、半导体制冷片;23、散热片;24、排风扇;25、水泵;26、水泵进水管;27、第二连通管;28、第三连通管;29、锁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包括底箱1,底箱1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刹车轮2,底箱1内底侧壁设置有放置箱3,放置箱3内壁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升降板4,升降板4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放箱5,安放箱5右侧面顶部通过两组合页6与顶盖7右侧面底部铰接,顶盖7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把手8,顶盖7上表面的前侧开设有数据线孔701,安放箱5左侧面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锁扣29,锁扣29的右侧面与顶盖7左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安放箱5外表面顶部套接有防撞板9,通过设置安放箱5、合页6、顶盖7和锁扣29,使得使用者可以通过打开顶盖7将计算机放置在安放箱5内,安放箱5将计算机与外界隔绝,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对于计算机的保护性能,进一步降低了外界灰尘进入计算机内部的概率,底箱1内前侧壁和内后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横向减震装置10,横向减震装置10的内侧面与放置箱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放置箱3内底侧壁的前后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1,滑动板1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部减震装置12,通过设置滑动板11、第一转动板1206、第二转动板1208、下连接块1201和上连接块1211配合使用,使得底部减震装置12对放置箱3的下表面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计算受到撞击而损坏的概率,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机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放置箱3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上限位板13,安放箱5左侧面和右侧面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下限位板14,放置箱3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多组减震柱15,通过横向减震装置10和减震柱15配合使用,使得横向减震装置10对计算机受到的前后方向冲击进行减震,减震柱15对计算机受到的左右方向冲击进行减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的抗冲击以及抗震性能,进一步保证了计算机内部硬件的安全,安放箱5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散热管16,散热管16外表面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17,保温层17的内侧面与安放箱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保温层17外侧面固定连接有外壳体18,外壳体18的内侧面与安放箱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位于前侧的散热管16的左端连通有第一连通管19,第一连通管19的后端与位于右侧的散热管16的左端连通,安放箱5右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侧箱体20,侧箱体20右侧开设有多组通风口2001,侧箱体20内底侧壁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蓄水装置21,蓄水装置21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22,半导体制冷片22的型号为TEC1-12708,半导体制冷片22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多组散热片23,散热片23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排风扇24,排风扇24的型号为CZ-TD550W250W,侧箱体20内底侧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水泵25,水泵25的型号为EU-40B,水泵25的输入端连通有水泵进水管26,水泵进水管26的前端与蓄水装置21的背面连通,位于前侧的散热管16的右端连通有第二连通管27,第二连通管27的后端穿过侧箱体20的正面,第二连通管27的后端与蓄水装置21的正面连通,水泵25的输出端连通有第三连通管28,第三连通管28的左端与位于后侧的散热管16的右端连通,通过蓄水装置21、半导体制冷片22、水泵25、排风扇24、散热管16和保温层17配合使用,使得半导体制冷片22对冷却蓄水箱2101内部的水进行冷却降温,散热管16对安放箱5内部的计算机硬件进行冷却降温,从而进一步提高该装置对于计算机硬件的散热效果,进一步降低了计算机硬件工作过热导致损坏的概率。
本发明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减震性能,因此位于前侧的横向减震装置10包括横向减震垫板1001,横向减震垫板1001的正面与底箱1的内前侧壁固定连接,横向减震垫板1001背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横向固定套筒1002,横向固定套筒1002内壁滑动连接有缓冲套筒1003,缓冲套筒1003正面的中部插接有缓冲柱1004,缓冲柱1004的正面与横向减震垫板1001的背面固定连接,缓冲柱100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板1005,缓冲板100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06,通过设置横向减震装置10,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的减震性能。
本发明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该装置受到上方冲击时的抗震性能,因此底部减震装置12包括四组下连接块1201,位于前侧的两组下连接块1201的内侧面和位于后侧的两组下连接块1201的内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曲形板1202,曲形板1202内壁的中部插接有滑动杆1203,滑动杆1203外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套接有第二弹簧1204,滑动杆1203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205,定位块1205的下表面与放置箱3的内底侧壁固定连接,位于后侧的下连接块1201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板1206,第一转动板1206上表面开设有转动通槽1207,转动通槽1207内部设置有第二转动板1208,第一转动板1206与第二转动板1208通过转动轴1209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板1206内侧面的顶部和第二转动板1208内侧面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210,转动杆1210外表面套接有上连接块1211,上连接块121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块1212,升降板4下表面开设有与滑动块1212相适配的滑动槽401,通过设置底部减震装置12,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受到上方冲击时的抗震性能。
本发明中,为了进一步方便使用者及时向蓄水装置内补水,因此蓄水装置21包括冷却蓄水箱2101,冷却蓄水箱2101上表面中部插接有蓄水箱进水管2102,蓄水箱进水管2102的顶端穿过侧箱体20的内顶侧壁,蓄水箱进水管2102内壁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密封塞2103,进水管密封塞2103外表面套接有多组密封圈2104,进水管密封塞2103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动板2105,拉动板2105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动环2106,使得使用者可用过蓄水箱进水管2102向冷却蓄水箱2101内部蓄水。
本发明中,为了进一步增强滑动板11的运动稳定性,因此在滑动板11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T形滑轨,放置箱3内底侧壁开设有与T形滑轨相适配的T形滑槽,通过T形滑轨与T形滑槽配合,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滑动板11的运动稳定性,为了进一步方便使用者使用该装置,因此在把手8的外表面设置有摩擦防滑层,摩擦防滑层的外表面设置有摩擦防滑纹路,从而增大了手掌与把手8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方便了使用者使用该装置。
本发明中,为了进一步增强该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因此减震柱15包括支撑柱,支撑柱外表面的外侧套接有支撑套筒,支撑套筒外侧面固定连接有垫板,支撑套筒内部设置有第三弹簧,使得减震柱15对该装置底部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该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本发明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撞板9的连接稳定性,因此在防撞板9下表面和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加强筋的内侧面与安放箱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使得加强筋对防撞板9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防撞板9的连接稳定性。
本发明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连通管19的安装稳定性,因此在第一连通管19外表面的中部套接有连通管支撑块,连通管支撑块的右侧面与安放箱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使得连通管支撑块对第一连通管19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第一连通管19的安装稳定性
本发明中,为了进一步增强滑动块1212的运动稳定性,因此在滑动块1212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两组方形滑轨,滑动槽401内壁开设有与方形滑轨相适配的方形滑槽,通过方形滑轨与方形滑槽配合,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滑动块1212的运动稳定性。
本发明中,所述万向刹车轮2上装有状态监测器,所述状态监测器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蜂鸣器;
所述状态监测器获取所述万向刹车轮在使用过程中的状态数据信息,并将获取的状态数据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对所述状态监测器传输的状态数据信息进行异常状态判断,然后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蜂鸣器,所述蜂鸣器响应所述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的过程包括:
A1、根据下述公式对所述状态监测器传输的状态数据信息进行异常状态判断;
Figure BDA0002686052800000121
上述公式中,μi为所述控制器对所述状态监测器传输的状态数据信息中第i个数据信息的异常判断数据,sik为所述状态检测器传输的状态数据信息中第k个万向刹车轮的第i个数据信息值,sij为所述状态检测器传输的状态数据信息中第j个万向刹车轮的第i个数据信息值,si1为所述状态检测器传输的状态数据信息中第1个万向刹车轮的第i个数据信息值,si2为所述状态检测器传输的状态数据信息中第2个万向刹车轮的第i个数据信息值,si3为所述状态检测器传输的状态数据信息中第3个万向刹车轮的第i个数据信息值,si4为所述状态检测器传输的状态数据信息中第4个万向刹车轮的第i个数据信息值,k和j的取值范围均为从1到4;所述状态数据信息包括:万向刹车轮的是否刹车的状态值、万向刹车轮的旋转角度和万向刹车轮行驶时的速度;
A3、根据下述公式向蜂鸣器发送信号;
Figure BDA0002686052800000131
上述公式中,L为所述控制器向蜂鸣器发送的信号,n为所述状态检测器传输的状态数据信息包含的数据信息数目,1表示发送的信号为蜂鸣器发出提示声响,2表示发送的信号为蜂鸣器不发出提示声响;
通过在所述万向刹车轮上装有状态监测器,所述状态监测器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蜂鸣器使得所述的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在移动过程中平稳的移动,避免因四个万向刹车轮状态不一致导致设备无法稳定移动现象的出现,而且通过蜂鸣器可以使得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四个万向刹车轮状态不一致现象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机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在使用时,打开锁扣29,通过把手8将顶盖7打开,将机箱放置在安放箱5内,关闭顶盖7,关闭锁扣29,启动半导体制冷片22,半导体制冷片22的左侧面温度降低,半导体制冷片22的右侧面温度升高,启动排风扇24,排风扇24为半导体制冷片22的右侧面散热,半导体制冷片22的左侧面对冷却蓄水箱2101内部的水进行制冷,启动水泵25,水泵25将冷却蓄水箱2101内的水抽出,冷却水通过第三连通管28进入到位于后侧的散热管16内,位于后侧的散热管16内的水通过第一连通管19进入位于前侧的散热管16内,位于前侧的散热管16内的水通过第二连通管27进入冷却蓄水箱2101内,散热管16对安放箱5内部的计算机进行散热,当该装置受到从上到下的冲击时,升降板4向下运动,第二弹簧1204压缩,第一转动板1206与第二转动板1208之间夹角变小,第二弹簧1204对该装置进行减震,当该装置受到左右方向的冲击时,安放箱5左右运动,减震柱15压缩,减震柱15对该装置进行减震,当该装置受到前后方向的冲击时,放置箱3前后运动,缓冲板1005推动第一弹簧1006,第一弹簧1006压缩,第一弹簧1006对该装进行减震。
综上所述,该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通过蓄水装置21、半导体制冷片22、水泵25、排风扇24、散热管16和保温层17配合使用,使得半导体制冷片22对冷却蓄水箱2101内部的水进行冷却降温,散热管16对安放箱5内部的计算机硬件进行冷却降温,从而进一步提高该装置对于计算机硬件的散热效果,进一步降低了计算机硬件工作过热导致损坏的概率。
该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通过设置滑动板11、第一转动板1206、第二转动板1208、下连接块1201和上连接块1211配合使用,使得底部减震装置12对放置箱3的下表面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计算受到撞击而损坏的概率,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机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该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通过设置安放箱5、合页6、顶盖7和锁扣29,使得使用者可以通过打开顶盖7将计算机放置在安放箱5内,安放箱5将计算机与外界隔绝,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对于计算机的保护性能,进一步降低了外界灰尘进入计算机内部的概率。
该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通过横向减震装置10和减震柱15配合使用,使得横向减震装置10对计算机受到的前后方向冲击进行减震,减震柱15对计算机受到的左右方向冲击进行减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的抗冲击以及抗震性能,进一步保证了计算机内部硬件的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包括底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刹车轮(2),所述底箱(1)内底侧壁设置有放置箱(3),所述放置箱(3)内壁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升降板(4),所述升降板(4)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放箱(5),所述安放箱(5)右侧面顶部通过两组合页(6)与顶盖(7)右侧面底部铰接,所述顶盖(7)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把手(8),所述顶盖(7)上表面的前侧开设有数据线孔(701),所述安放箱(5)左侧面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锁扣(29),所述锁扣(29)的右侧面与顶盖(7)左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放箱(5)外表面顶部套接有防撞板(9),所述底箱(1)内前侧壁和内后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横向减震装置(10),所述横向减震装置(10)的内侧面与放置箱(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箱(3)内底侧壁的前后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1),所述滑动板(1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部减震装置(12),所述放置箱(3)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上限位板(13),所述安放箱(5)左侧面和右侧面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下限位板(14),所述放置箱(3)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多组减震柱(15),所述安放箱(5)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散热管(16),所述散热管(16)外表面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17),所述保温层(17)的内侧面与安放箱(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层(17)外侧面固定连接有外壳体(18),所述外壳体(18)的内侧面与安放箱(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位于前侧的散热管(16)的左端连通有第一连通管(19),所述第一连通管(19)的后端与位于右侧的散热管(16)的左端连通,所述安放箱(5)右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侧箱体(20),所述侧箱体(20)右侧开设有多组通风口(2001),所述侧箱体(20)内底侧壁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蓄水装置(21),所述蓄水装置(21)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22),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2)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多组散热片(23),所述散热片(23)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排风扇(24),所述侧箱体(20)内底侧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水泵(25),所述水泵(25)的输入端连通有水泵进水管(26),所述水泵进水管(26)的前端与蓄水装置(21)的背面连通,位于前侧的散热管(16)的右端连通有第二连通管(27),所述第二连通管(27)的后端穿过侧箱体(20)的正面,所述第二连通管(27)的后端与蓄水装置(21)的正面连通,所述水泵(25)的输出端连通有第三连通管(28),所述第三连通管(28)的左端与位于后侧的散热管(16)的右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前侧的横向减震装置(10)包括横向减震垫板(1001),横向减震垫板(1001)的正面与底箱(1)的内前侧壁固定连接,横向减震垫板(1001)背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横向固定套筒(1002),横向固定套筒(1002)内壁滑动连接有缓冲套筒(1003),缓冲套筒(1003)正面的中部插接有缓冲柱(1004),缓冲柱(1004)的正面与横向减震垫板(1001)的背面固定连接,缓冲柱(100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板(1005),缓冲板(100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减震装置(12)包括四组下连接块(1201),位于前侧的两组下连接块(1201)的内侧面和位于后侧的两组下连接块(1201)的内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曲形板(1202),曲形板(1202)内壁的中部插接有滑动杆(1203),滑动杆(1203)外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套接有第二弹簧(1204),滑动杆(1203)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205),定位块(1205)的下表面与放置箱(3)的内底侧壁固定连接,位于后侧的下连接块(1201)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板(1206),第一转动板(1206)上表面开设有转动通槽(1207),转动通槽(1207)内部设置有第二转动板(1208),第一转动板(1206)与第二转动板(1208)通过转动轴(1209)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板(1206)内侧面的顶部和第二转动板(1208)内侧面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210),转动杆(1210)外表面套接有上连接块(1211),上连接块(121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块(1212),升降板(4)下表面开设有与滑动块(1212)相适配的滑动槽(4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装置(21)包括冷却蓄水箱(2101),冷却蓄水箱(2101)上表面中部插接有蓄水箱进水管(2102),蓄水箱进水管(2102)的顶端穿过侧箱体(20)的内顶侧壁,蓄水箱进水管(2102)内壁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密封塞(2103),进水管密封塞(2103)外表面套接有多组密封圈(2104),进水管密封塞(2103)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动板(2105),拉动板(2105)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动环(21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11)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T形滑轨,放置箱(3)内底侧壁开设有与T形滑轨相适配的T形滑槽,所述把手(8)的外表面设置有摩擦防滑层,摩擦防滑层的外表面设置有摩擦防滑纹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柱(15)包括支撑柱,支撑柱外表面的外侧套接有支撑套筒,支撑套筒外侧面固定连接有垫板,支撑套筒内部设置有第三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9)下表面和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加强筋的内侧面与安放箱(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19)外表面的中部套接有连通管支撑块,连通管支撑块的右侧面与安放箱(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1212)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两组方形滑轨,滑动槽(401)内壁开设有与方形滑轨相适配的方形滑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刹车轮(2)上装有状态监测器,所述状态监测器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蜂鸣器;
所述状态监测器获取所述万向刹车轮在使用过程中的状态数据信息,并将获取的状态数据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对所述状态监测器传输的状态数据信息进行异常状态判断,然后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蜂鸣器,所述蜂鸣器响应所述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的过程包括:
A1、根据下述公式对所述状态监测器传输的状态数据信息进行异常状态判断;
Figure FDA0002686052790000041
上述公式中,μi为所述控制器对所述状态监测器传输的状态数据信息中第i个数据信息的异常判断数据,sik为所述状态检测器传输的状态数据信息中第k个万向刹车轮的第i个数据信息值,sij为所述状态检测器传输的状态数据信息中第j个万向刹车轮的第i个数据信息值,si1为所述状态检测器传输的状态数据信息中第1个万向刹车轮的第i个数据信息值,si2为所述状态检测器传输的状态数据信息中第2个万向刹车轮的第i个数据信息值,si3为所述状态检测器传输的状态数据信息中第3个万向刹车轮的第i个数据信息值,si4为所述状态检测器传输的状态数据信息中第4个万向刹车轮的第i个数据信息值,k和j的取值范围均为从1到4;所述状态数据信息包括:万向刹车轮的是否刹车的状态值、万向刹车轮的旋转角度和万向刹车轮行驶时的速度;
A3、根据下述公式向蜂鸣器发送信号;
Figure FDA0002686052790000051
上述公式中,L为所述控制器向蜂鸣器发送的信号,n为所述状态检测器传输的状态数据信息包含的数据信息数目,1表示发送的信号为蜂鸣器发出提示声响,2表示发送的信号为蜂鸣器不发出提示声响。
CN202010976909.6A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 Withdrawn CN1120996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6909.6A CN112099603A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6909.6A CN112099603A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9603A true CN112099603A (zh) 2020-12-18

Family

ID=73759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76909.6A Withdrawn CN112099603A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9960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3573A (zh) * 2021-11-23 2022-02-25 长春人文学院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工业机器人故障检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3573A (zh) * 2021-11-23 2022-02-25 长春人文学院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工业机器人故障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49239U (zh) 散热型vpx系统测试平台
CN112099603A (zh) 一种计算机新型安全物理保护设备
CN205754423U (zh) 一种网络安全隔离装置
CN209486576U (zh) 一种智能化降温、防震计算机
CN206249203U (zh) 一种减震型计算机机箱
CN201359710Y (zh) 新型电脑机箱
CN209311952U (zh) 一种数据库容灾备份设备
CN214670602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装置
CN206292799U (zh) 一种微计算机软件加密保护装置
CN206209554U (zh) 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
WO2021184840A1 (zh) 一种共享电源制锁与解锁的装置
CN208622427U (zh) 一种计算机用多功能移动硬盘放置装置
CN204576387U (zh) 一种计算机防震硬盘
CN201044068Y (zh) 新型机箱
CN220401126U (zh) 一种智能电表用防潮电表箱
CN218731451U (zh) 一种移动式储能电池装置
CN211827261U (zh) 一种公共计算机防盗装置
CN205320398U (zh) 一种电子产品安装箱
CN219122971U (zh) 一种计算机数据储存保护硬件
CN214956013U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财务数据储存装置
CN214409794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控制装置
CN215416573U (zh) 一种稳定效果好的计算机软件测试装置
CN210776488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计算机机箱
CN216071353U (zh) 一种便于分类的新能源电池生产用存放装置
CN219872290U (zh) 一种计算机硬盘防震保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