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98925A - 电子装置、追踪系统及追踪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追踪系统及追踪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98925A
CN112098925A CN201910522485.3A CN201910522485A CN112098925A CN 112098925 A CN112098925 A CN 112098925A CN 201910522485 A CN201910522485 A CN 201910522485A CN 112098925 A CN112098925 A CN 1120989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ssi
valu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zimuth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224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98925B (zh
Inventor
李彦庆
丘启阳
陈建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2248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989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989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89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989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89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00Beacons or beacon systems transmitting signals having a characteristic or characteristics capable of being detected by non-directional receivers and defining directions, positions, or position lines fixed relatively to the beacon transmitters; Receivers co-operating therewith
    • G01S1/02Beacons or beacon systems transmitting signals having a characteristic or characteristics capable of being detected by non-directional receivers and defining directions, positions, or position lines fixed relatively to the beacon transmitters; Receivers co-operating therewith using radio waves
    • G01S1/08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 G01S1/14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using amplitude comparison of signals transmitted simultaneously from antennas or antenna systems having differently oriented overlapping directivity-characteristic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00Beacons or beacon systems transmitting signals having a characteristic or characteristics capable of being detected by non-directional receivers and defining directions, positions, or position lines fixed relatively to the beacon transmitters; Receivers co-operating therewith
    • G01S1/02Beacons or beacon systems transmitting signals having a characteristic or characteristics capable of being detected by non-directional receivers and defining directions, positions, or position lines fixed relatively to the beacon transmitters; Receivers co-operating therewith using radio waves
    • G01S1/04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追踪系统及追踪方法,其中电子装置包括无线通信单元、方位角检测单元、储存单元及处理单元。无线通信单元感测外部无线通信信号而对应产生当前RSSI值。方位角检测单元感测电子装置的当前方位角。储存单元储存有多个场形强度值与前次方位角。处理单元根据当前方位角、前次方位角与多个场形强度值以取得RSSI调整值,处理单元更根据RSSI调整值与当前RSSI值以取得RSSI校正值。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追踪系统及追踪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位技术,特别是指一种结合方位角检测单元的电子装置、追踪系统及追踪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的定位系统已广泛应用于生活中,例如商场指引、长照追踪、仓储监控等。目前最为熟知的定位系统当属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然而,GPS定位系统除了必须支付高昂的费用,也容易受到天气或建筑物的遮蔽影响,而发生定位效果不佳或无法定位等情形。
近年来,随着无线传感技术的进步,已发展出通过RSSI(Received SignalStrength Indication)进行定位的技术,相较于GPS定位系统来说,虽可大幅降低成本,但实际上使用上,容易因相关设备在各个方向上发出的信号强弱不同,而出现位置或距离感测上的误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无线通信单元、方位角检测单元、储存单元及处理单元。无线通信单元感测外部无线通信信号而对应产生当前RSSI值。方位角检测单元感测电子装置的当前方位角。储存单元储存有多个场形强度值与前次方位角,多个场形强度值是无线通信单元分别旋转多个不同方位角时所分别测量得的无线信号场形接收强度值,前次方位角为方位角检测单元于前一时刻感测电子装置的方位角。处理单元耦接于无线通信单元、储存单元及方位角检测单元,处理单元根据当前方位角、前次方位角与多个场形强度值以取得RSSI调整值,处理单元更根据RSSI调整值与当前RSSI值以取得RSSI校正值。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单元计算当前RSSI值加上RSSI调整值以取得RSSI校正值。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单元还控制无线通信单元输出RSSI校正值。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单元还根据RSSI校正值以取得相对位置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单元还判断相对位置信息大于阀值时对应产生警示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单元还控制无线通信单元输出相对位置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追踪系统包括移动装置与追踪装置。移动装置包括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储存单元、方位角检测单元及第一处理单元,第一无线通信单元感测外部无线通信信号而对应产生当前RSSI值,方位角检测单元感测移动装置的当前方位角,储存单元储存有多个场形强度值与前次方位角,多个场形强度值是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分别旋转多个不同方位角时所分别测量得的无线信号场形接收强度值,前次方位角为方位角检测单元于前一时刻感测移动装置的方位角,第一处理单元耦接于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储存单元及方位角检测单元,第一处理单元根据当前方位角、前次方位角与多个场形强度值以取得RSSI调整值,第一处理单元更根据RSSI调整值与当前RSSI值以取得RSSI校正值、并控制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输出RSSI校正值。追踪装置包括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与第二处理单元,第二无线通信单元通信连接于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并接收RSSI校正值,第二处理单元耦接于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并根据RSSI校正值以取得与移动装置的相对位置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场形强度值包括当前方位角所对应的当前场形强度值、以及前次方位角所对应的前次场形强度值,第一处理单元计算当前场形强度值与前次场形强度值的差值而取得RSSI调整值。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单元计算当前RSSI值加上RSSI调整值以取得RSSI校正值。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单元还判断相对位置信息大于阀值时对应产生警示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单元还控制第二无线通信单元输出相对位置信息至第一无线通信单元,第一处理单元还判断相对位置信息大于阀值时对应产生警示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相对距离。
在一实施例中,储存单元储存有二维比对表,二维比对表具有多个横列与多个纵列分别依所述多个不同方位角排列,所述多个场形强度值储存于二维比对表中并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横列与所述多个纵列的所述多个不同方位角。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追踪方法包括:以无线通信单元感测外部无线通信信号而对应产生当前RSSI值并以方位角检测单元感测当前方位角、以处理单元根据当前方位角、前次方位角与多个场形强度值以取得RSSI调整值,其中多个场形强度值是无线通信单元分别旋转多个不同方位角时所分别测量得的无线信号场形接收强度值,前次方位角为方位角检测单元于前一时刻感测的方位角、处理单元根据RSSI调整值与当前RSSI值以取得RSSI校正值。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借由方位角检测单元持续检测不同时刻的方位角,并根据当前方位角、前次方位角以及无线通信单元于不同方向角的多个场形强度值以取得RSSI调整值,并且根据RSSI调整值校正当前RSSI值,达到避免因改变方向所导致的RSSI值变化而造成位置或距离的误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追踪系统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追踪系统一实施例的硬件方框图。
图3是本发明追踪系统一实施例的场形强度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追踪系统一实施例的比对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移动装置一实施例的旋转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追踪方法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追踪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附图标记列表】
1 追踪系统
10 移动装置
11 第一无线通信单元
12 储存单元
13 方位角检测单元
14 第一处理单元
20 追踪装置
21 第二无线通信单元
22 第二处理单元
F 天线场形图
ψ 水平轴夹角
θ 垂直轴夹角
T 二维比对表
L 箭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追踪系统1包括移动装置10与追踪装置20,追踪装置20可根据移动装置10发出的信号或信息进行追踪定位,以得知移动装置10的相对位置或相对距离。
如图1与图2所示,移动装置10包括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储存单元12、方位角检测单元13及第一处理单元14。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装置10可为便携式电子装置,例如电子表、电子手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安装有电子元件的便携式定位装置。或者,移动装置10亦可为本身可自行移动的电子装置,例如自行车或其他自行机器。又或者,移动装置10也可为由人为操控移动的电子装置,例如无人机或汽车。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移动装置10是以安装有电子元件的便携式定位装置为例,以供使用者随身携带(例如放置于口袋、背包或作为钥匙圈使用)或供安装于货物、包裹或其他物品上。
如图1与图2所示,移动装置10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用以无线传输信号或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可为WIFI单元、3G/4G单元、无线射频单元(RadioFrequency Unit)、低功率蓝牙单元(Bluetooth Low Energy Unit)或其他支持低功率广域网络(LPWAN)技术的无线通信单元,且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结合或内建有天线,以发射或接收无线信号或信息。
如图1与图2所示,移动装置10的方位角检测单元13用以持续感测移动装置10的方位角。在一些实施例中,方位角检测单元13可为重力感测器(g-sensor)或称线性加速度计(Accelerometer)。
如图1与图2所示,移动装置10的储存单元12至少储存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的多个场形强度值与方位角检测单元13所持续感测的方位角。在一些实施例中,储存单元12可为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
上述多个场形强度值为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分别旋转多个不同方位角时所分别测量得的无线信号场形接收强度值(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举例来说,如图3所示,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生产后,可借由场形测量设备进行无线信号接收强度的测量,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于测量过程中是在场形测量设备中旋转至多个不同方位角,例如分别沿水平轴(例如图3中的X轴或Y轴)旋转以及沿垂直轴旋转(例如图3中的Z轴),也就是说,每个方位角可包括有水平轴夹角ψ与垂直轴夹角θ,场形测量设备于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在不同方位角时皆测量其无线信号接收强度值而取得上述多个场形强度值。
再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场形测量设备测量完多个场形强度值后可产生天线场形图F,在此天线场形图F呈3D球状并显示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在不同方位角时的无线信号接收强度值的强度分布。另外,较佳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可安装于移动装置10上以一同在场形测量设备中进行旋转测量,但此并不局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也可单独在场形测量设备中进行旋转测量。
承上,上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所旋转的多个不同方位角、以及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于多个不同方位角所分别对应的多个场形强度值可分别储存于移动装置10的储存单元12中。或者,多个不同方位角与多个场形强度值也可借由表格的方式储存于储存单元12中,此请对照图2与图4所示,移动装置10的储存单元12储存有二维比对表T,二维比对表T中具有多个横列A与多个纵列S并分别依不同方位角排列,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横列A的内容为多个不同方位角中的多个水平轴夹角ψ,且多个横列A的内容是依0°~180°并由左至右依次排列,每个横列A之间的角度差为15°。多个纵列S的内容为多个不同方位角中的多个垂直轴夹角θ,且多个纵列S的内容是依0°~345°并由上至下依次排列,每个纵列S之间的角度差为15°,但此并不局限,每个横列A之间的角度差与每个纵列S之间的角度差可视不同产品需求或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的测量结果而有所不同。
如图4所示,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所测量的多个场形强度值储存于二维比对表T中并分别对应于多个横列A与多个纵列S的多个不同方位角,也就是说,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于每个方位角会对应到一个场形强度值,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横列A为15°与纵列S为15°的方位角所对应到的场型强度值为-7.39dB,横列A为45°与纵列S为30°的方位角所对应到的场型强度值为-4.96dB,以此类推,在此则不多加赘述。
如图1与图2所示,移动装置10的第一处理单元14耦接于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储存单元12及方位角检测单元13,用以控制及协调各单元间的操作、负责数据的运算与逻辑判断或其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单元14可为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icro processing unit,MC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可编程控制器、芯片、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其它类似元件。
如图1与图2所示,追踪装置20包括第二无线通信单元21与第二处理单元22,第二处理单元22耦接于第二无线通信单元21。在一些实施例中,追踪装置20可为电子装置,例如智能手机(如图1所示)、个人电脑、工业电脑或监控装置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单元22可为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icro processing unit,MC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可编程控制器、芯片、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其它类似元件。
如图1与图2所示,追踪装置20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21通信连接于移动装置10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而能彼此无线传输信号或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无线通信单元21可为WIFI单元、3G/4G单元、无线射频单元(Radio Frequency Unit)、低功率蓝牙单元(Bluetooth Low Energy Unit)或其他支持低功率广域网络(LPWAN)技术之无线通信单元,且第二无线通信单元21结合或内建有天线,以发射或接收无线信号或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追踪系统1的目的在于避免因移动装置10改变方向所导致的RSSI值变化而造成后续位置或距离的误判,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操作流程,以下将举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追踪系统1的追踪方法。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追踪方法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本实施例的追踪方法包括步骤S01~步骤S04,并可搭配上述图1与图2实施例所说明的硬件结构,但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如图6所示,在步骤S01中,以无线通信单元感测外部无线通信信号而对应产生当前RSSI值。请对照图1与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装置10能以其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可接收外部无线通信信号,例如追踪装置20可持续传递无线通信信号至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使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能持续感测产生RSSI值(Received Signal StrengthIndicator),上述当前RSSI值为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在当前时刻所感测的无线信号接收强度值(Current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例如当前RSSI值可为-55dB~-70dB。
如图6所示,在步骤S02中,以方位角检测单元感测当前方位角。请对照图1与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装置10能以其方位角检测单元13持续感测移动装置10的方位角,而当前方位角为方位角检测单元13于当前时刻所感测移动装置10的方位角。在一些实施例中,方位角检测单元13可每隔一固定时间(例如1秒、2秒或5秒)感测移动装置10的方位角。此外,上述步骤S01与步骤S02的顺序可互相对调或同时进行,此并不局限。
如图6所示,在步骤S01与步骤S02后可进行步骤S03:以处理单元根据当前方位角、前次方位角与多个场形强度值以取得RSSI调整值。请参照图2所示,如前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于不同方位角所测量的多个场形强度值可储存在移动装置10的储存单元12中(例如图4所说明的二维比对表T),所述前次方位角为方位角检测单元13于前一时刻所感测移动装置10的方位角,举例来说,假设方位角检测单元13每隔5秒感测移动装置10的方位角,前次方位角即为方位角检测单元13于当前时刻的5秒前所感测的方位角,方位角检测单元13在每个时刻所感测的方位角(例如上述前次方位角与当前方位角)皆储存于储存单元12中,移动装置10的第一处理单元14可读取储存单元12而取得当前方位角、前次方位角与多个场形强度值并据以取得RSSI调整值。此外,当移动装置10的第一处理单元14欲取得下一时刻的RSSI调整值时,储存于储存单元12中的当前方位角即作为下一时刻时的前次方位角,据以取得下一时刻对应的RSSI调整值。
承上,一般而言,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所感测的RSSI值会响应移动装置10与追踪装置20的距离,也就是当RSSI值越强时,表示移动装置10与追踪装置20的距离越近,当RSSI值越弱时,表示移动装置10与追踪装置20的距离越远。然而,请对照图1、图4及图5所示,当移动装置10旋转于不同方位角而朝向不同方向时(例如图5的箭号L所示,移动装置10于原地旋转),也会导致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检测的RSSI值产生变化,但实际上移动装置10与追踪装置20之间并无距离变化,因此,容易造成后续移动装置10与追踪装置20的相对位置或相对距离的误判。上述RSSI调整值即是用以补偿移动装置10因旋转所导致的RSSI值变化,以避免上述误判的情形发生,其中RSSI调整值的取得方式通过实施例说明如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移动装置10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与追踪装置20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21彼此建立连线而通信连接时,方位角检测单元13所感测的移动装置10的方位角可作为初始方位角(初始方位角亦可为上述前次方位角),而后续方位角检测单元13所感测的移动装置10的方位角(例如上述当前方位角)为初始方位角的相对角度,举例来说,如图4所示,初始方位角可对应于二维比对表T中横列A为0°与纵列S为0°的方位角,请对照图1与图5所示,若后续移动装置10沿水平轴(例如图5中的X轴或Y轴)旋转、垂直轴(例如图5中的Z轴)旋转或其组合时,例如移动装置10沿水平轴旋转15°度以及沿垂直轴旋转15°,此时方位角检测单元13所感测的移动装置10的方位角即对应于二维比对表T中横列A为15°与纵列S为15°的方位角,并且对应于其中一个场型强度值(-7.39dB),以此类推,在此则不多加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二维比对表T中所储存的场形强度值包括当前方位角所对应的当前场形强度值、以及前次方位角所对应的前次场形强度值,移动装置10的第一处理单元14计算当前场形强度值与前次场形强度值的差值而取得RSSI调整值。举例来说,方位角检测单元13感测移动装置10于前一时刻的前次方位角对应于二维比对表T中横列A为30°与纵列S为30°的方位角,从而对应于二维比对表T中的其中一个场型强度值(-8.38dB,即上述前次场形强度值)。方位角检测单元13感测移动装置10于当前时刻的当前方位角对应于二维比对表T中横列A为45°与纵列S为45°的方位角,从而对应于二维比对表T中的另一个场型强度值(-2.59dB,即上述当前场形强度值),移动装置10的第一处理单元14可比对二维比对表T、前次方位角与当前方位角而取得上述前次场形强度值与当前场形强度值,并且第一处理单元14计算前次场形强度值与当前场形强度值的差值(即-8.38dB-(-2.59dB)=-5.79dB)作为RSSI调整值。然而,本实施例并不限制,移动装置10的第一处理单元14计算完前次场形强度值与当前场形强度值的差值后亦可再次调整而取得RSSI调整值(例如将差值再乘以一权重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假设移动装置10旋转后的方位角未对应于二维比对表T中横列A与纵列S中所储存的方位角,例如移动装置10沿水平轴旋转14°度以及沿垂直轴旋转13°,移动装置10的第一处理单元14可借由内插法、四舍五入法等方式计算取得RSSI调整值。
如图6所示,在步骤S04中,处理单元根据RSSI调整值与当前RSSI值以取得RSSI校正值。请参照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装置10的第一处理单元14可计算当前RSSI值加上RSSI调整值以取得RSSI校正值,以经由RSSI校正值进行后续追踪定位。举例来说,如图1所示,假设移动装置10与追踪装置20彼此建立连线时,移动装置10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所感测到的前次RSSI值为-65dB,如图5所示,移动装置10于原处旋转后而使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感测到的当前RSSI值改变为-60dB时,移动装置10的第一处理单元14根据当前方位角、前次方位角与多个场形强度值所取得RSSI调整值可为-5dB或接近-5dB,并将当前RSSI值加上RSSI调整值而取得RSSI校正值,使RSSI校正值等于或趋近于前次RSSI值,使后续根据RSSI校正值进行追踪定位时,能够判定移动装置10在相同位置。
借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方位角检测单元13持续感测移动装置10的方位角,可通过比对前次方位角与当前方位角而得知移动装置10的旋转方向,以从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于多个不同方位角所分别对应的多个场形强度值中取得前次场形强度值与当前场形强度值,并据以计算RSSI调整值以补偿当前RSSI值因旋转方向所造成的变化,避免后续计算移动装置10与追踪装置20的相对位置或相对距离时发生误判的情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装置10的第一处理单元14可根据RSSI校正值取得与追踪装置20的相对位置信息(例如相对位置或相对距离),例如第一处理单元14根据RSSI校正值=10nlog10d+A的计算式计算出移动装置10与追踪装置20的相对距离(即相对位置信息),上述计算式中的n为路径损耗指数,d为移动装置10与追踪装置20的相对距离,A为移动装置10与追踪装置20之间距离1公尺的RSSI值。
承上,当相对位置信息大于阀值时(例如移动装置10与追踪装置20的相对距离超过2公尺),第一处理单元14可对应产生警示信号,以驱动警示装置(图未示出)发出文字、声、光、或振动警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警示装置可为显示屏幕、灯具、扬声器或至少其中两者的组合,且警示装置可安装于移动装置10、追踪装置20或其他装置中,此并不局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步骤S04后可执行步骤S05:处理单元控制无线通信单元输出RSSI校正值。如图2所示,移动装置10的第一处理单元14计算取得RSSI校正值后,也可控制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输出RSSI校正值至追踪装置20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21,以由追踪装置20的第二处理单元22根据RSSI校正值取得与移动装置10的相对位置信息,当相对位置信息大于一阀值时,第二处理单元22可对应产生警示信号,以驱动上述警示装置发出文字、声、光、或振动警示。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追踪装置20的第二处理单元22亦可控制第二无线通信单元21输出相对位置信息至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以由移动装置10的第一处理单元14判断相对位置信息是否大于一阀值而决定是否输出警示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03与步骤S04亦可由追踪装置20执行,如图2所示,移动装置10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所感测的当前RSSI值、方位角检测单元13感测移动装置10于不同时刻的方位角、储存单元12所储存的多个场形强度值与方位角亦可经由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传送至追踪装置20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21,以经由追踪装置20的第二处理单元22根据当前方位角、前次方位角与多个场形强度值以取得RSSI调整值(例如图6的步骤S03)并且根据RSSI调整值与当前RSSI值以取得RSSI校正值(例如图6的步骤S04),以大幅减少移动装置10的运算负担。
虽然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已经以较佳实施例说明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所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皆应涵盖于本发明的范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追踪系统,包括:
移动装置,包括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储存单元、方位角检测单元以及第一处理单元,该第一无线通信单元感测外部无线通信信号而对应产生当前RSSI值,该方位角检测单元感测该移动装置的当前方位角,该储存单元储存有多个场形强度值与前次方位角,所述多个场形强度值是该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分别旋转多个不同方位角时所分别测量得的无线信号场形接收强度值,该前次方位角为该方位角检测单元于前一时刻感测该移动装置的方位角,该第一处理单元耦接于该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该储存单元及该方位角检测单元,该第一处理单元根据该当前方位角、该前次方位角与所述多个场形强度值以取得RSSI调整值,该第一处理单元还根据该RSSI调整值与该当前RSSI值以取得RSSI校正值、并控制该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输出该RSSI校正值;以及
追踪装置,包括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与第二处理单元,该第二无线通信单元通信连接于该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并接收该RSSI校正值,该第二处理单元耦接于该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并根据该RSSI校正值以取得与该移动装置的相对位置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追踪系统,其中所述多个场形强度值包括该当前方位角所对应的当前场形强度值、以及该前次方位角所对应的前次场形强度值,该第一处理单元计算该当前场形强度值与该前次场形强度值的差值而取得该RSSI调整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追踪系统,其中该第一处理单元计算该当前RSSI值加上该RSSI调整值以取得该RSSI校正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追踪系统,其中该第二处理单元还判断该相对位置信息大于阀值时对应产生警示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追踪系统,其中该第二处理单元还控制该第二无线通信单元输出该相对位置信息至该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该第一处理单元还判断该相对位置信息大于阀值时对应产生警示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追踪系统,其中该相对位置信息包括相对距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追踪系统,其中该储存单元储存有二维比对表,该二维比对表具有多个横列与多个纵列分别依所述多个不同方位角排列,所述多个场形强度值储存于该二维比对表中并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横列与所述多个纵列的所述多个不同方位角。
8.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无线通信单元,感测外部无线通信信号而对应产生当前RSSI值;
方位角检测单元,感测该电子装置的当前方位角;
储存单元,储存有多个场形强度值与前次方位角,所述多个场形强度值是该无线通信单元分别旋转多个不同方位角时所分别测量得的无线信号场形接收强度值,该前次方位角为该方位角检测单元于前一时刻感测该电子装置的方位角;以及
处理单元,耦接于该无线通信单元、该储存单元及该方位角检测单元,该处理单元根据该当前方位角、该前次方位角与所述多个场形强度值以取得RSSI调整值,该处理单元更根据该RSSI调整值与该当前RSSI值以取得RSSI校正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场形强度值包括该当前方位角所对应的当前场形强度值、以及该前次方位角所对应的前次场形强度值,该处理单元计算该当前场形强度值与该前次场形强度值的差值而取得该RSSI调整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处理单元计算该当前RSSI值加上该RSSI调整值以取得该RSSI校正值。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处理单元还控制该无线通信单元输出该RSSI校正值。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处理单元还根据该RSSI校正值以取得相对位置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处理单元还判断该相对位置信息大于阀值时对应产生警示信号。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处理单元还控制该无线通信单元输出该相对位置信息。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储存单元储存有二维比对表,该二维比对表具有多个横列与多个纵列分别依所述多个不同方位角排列,所述多个场形强度值储存于该二维比对表中并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横列与所述多个纵列的所述多个不同方位角。
16.一种追踪方法,包括:
(a)以无线通信单元感测外部无线通信信号而对应产生当前RSSI值并以方位角检测单元感测当前方位角;
(b)以处理单元根据该当前方位角、前次方位角与多个场形强度值以取得RSSI调整值,其中所述多个场形强度值是该无线通信单元分别旋转多个不同方位角时所分别测量得的无线信号场形接收强度值,该前次方位角为该方位角检测单元于前一时刻感测的方位角;以及
(c)该处理单元根据该RSSI调整值与该当前RSSI值以取得RSSI校正值。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追踪方法,其中该步骤(c)后还包括:该处理单元控制该无线通信单元输出该RSSI校正值。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追踪方法,其中步骤(b)中的所述多个场形强度值包括该当前方位角所对应的当前场形强度值、以及该前次方位角所对应的前次场形强度值,该处理单元计算该当前场形强度值与该前次场形强度值的差值而取得该RSSI调整值。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追踪方法,其中该步骤(c)中该处理单元计算该当前RSSI值加上该RSSI调整值以取得该RSSI校正值。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追踪方法,其中该步骤(b)中的所述多个场形强度值预存于储存单元中,该储存单元储存有二维比对表,该二维比对表具有多个横列与多个纵列分别依所述多个不同方位角排列,所述多个场形强度值储存于该二维比对表中并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横列与所述多个纵列的所述多个不同方位角。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追踪方法,其中该步骤(b)中该前次方位角预存于储存单元中,该处理单元读取该储存单元以取得该前次方位角。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追踪方法,其中该步骤(a)后还包括:储存该当前方位角于储存单元中。
CN201910522485.3A 2019-06-17 2019-06-17 电子装置、追踪系统及追踪方法 Active CN1120989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2485.3A CN112098925B (zh) 2019-06-17 2019-06-17 电子装置、追踪系统及追踪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2485.3A CN112098925B (zh) 2019-06-17 2019-06-17 电子装置、追踪系统及追踪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8925A true CN112098925A (zh) 2020-12-18
CN112098925B CN112098925B (zh) 2024-03-08

Family

ID=73748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22485.3A Active CN112098925B (zh) 2019-06-17 2019-06-17 电子装置、追踪系统及追踪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9892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47399A1 (zh) * 2021-05-26 2022-12-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距离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5050A (zh) * 2009-07-21 2011-02-02 北方电讯网络有限公司 使用多波束发射来估计无线站的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13205A (zh) * 2012-06-26 2014-01-15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校正磁场传感器信号的方法和车辆导航系统
CN104333903A (zh) * 2014-09-17 2015-02-04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rssi和惯性测量的室内多目标的定位系统和方法
DE102014210547A1 (de) * 2014-06-04 2015-12-17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Ermittlung einer Drehzahl und/oder einer Winkelposition eines Lagers
CN105210432A (zh) * 2013-04-15 2015-12-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对用于位置确定的发射特性的控制
KR101596594B1 (ko) * 2014-10-15 2016-02-22 주식회사 세중아이에스 위치 추적 위험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6941523A (zh) * 2017-03-14 2017-07-11 深圳市科奈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健康监测信息采集方法和系统
CN107421523A (zh) * 2017-06-19 2017-12-01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方位角校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US20180022386A1 (en) * 2016-07-20 2018-01-25 Tdk Corporation Angle sensor and angle sensor system
CN109490826A (zh) * 2018-10-26 2019-03-1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无线电波场强rssi的测距与位置定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5050A (zh) * 2009-07-21 2011-02-02 北方电讯网络有限公司 使用多波束发射来估计无线站的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13205A (zh) * 2012-06-26 2014-01-15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校正磁场传感器信号的方法和车辆导航系统
CN105210432A (zh) * 2013-04-15 2015-12-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对用于位置确定的发射特性的控制
DE102014210547A1 (de) * 2014-06-04 2015-12-17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Ermittlung einer Drehzahl und/oder einer Winkelposition eines Lagers
CN104333903A (zh) * 2014-09-17 2015-02-04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rssi和惯性测量的室内多目标的定位系统和方法
KR101596594B1 (ko) * 2014-10-15 2016-02-22 주식회사 세중아이에스 위치 추적 위험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180022386A1 (en) * 2016-07-20 2018-01-25 Tdk Corporation Angle sensor and angle sensor system
CN106941523A (zh) * 2017-03-14 2017-07-11 深圳市科奈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健康监测信息采集方法和系统
CN107421523A (zh) * 2017-06-19 2017-12-01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方位角校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9490826A (zh) * 2018-10-26 2019-03-1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无线电波场强rssi的测距与位置定位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47399A1 (zh) * 2021-05-26 2022-12-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距离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8925B (zh) 2024-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9545B (zh) 電子裝置、追蹤系統及追蹤方法
CN110212963A (zh) 波束跟踪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终端设备
US8874139B2 (en) Position lo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9151823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apable of accurately performing position estimations
EP3087348B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estimating an orientation of a mobile device
US11947010B2 (en) Distance measurement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8049618B2 (en) Indoor location system having sensor and method for checking location using the same
JP2008516250A (ja) 測位システム
US11582621B2 (en) Sensor-assisted technique for RF power normalization in locationing applications
CN111148020B (zh) 一种定位系统、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382892B2 (en) Bluetooth device locator
KR20120124364A (ko) 실내보행 위치산출방법
CN112684406B (zh) 确定到达角的方法及其相关产品
EP2540065B1 (en)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guidance in a user terminal
CN108199785B (zh) 发射功率测试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CN112415554A (zh) 定位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41348A (zh) 电子设备、高度测定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12098925B (zh) 电子装置、追踪系统及追踪方法
US20140327580A1 (en) Using Measured Angular Coordinates of an Object Relative to a Directional Transceiver
CN109141355B (zh) 基于多传感器的相对高度测量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US9572126B2 (en) Determining effects on communication signals
CN113286256A (zh) 智能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电子标签
CN114080023A (zh) 定位方法、定位系统、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23762B (zh) 发射功率测试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CN107346010B (zh) 用于定位电子设备所处的区域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