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90947A - 一种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90947A
CN112090947A CN202010890041.8A CN202010890041A CN112090947A CN 112090947 A CN112090947 A CN 112090947A CN 202010890041 A CN202010890041 A CN 202010890041A CN 112090947 A CN112090947 A CN 1120909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module
area
program
tre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9004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洋
付强
张莹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89004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909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90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094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所述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系统包括:定位模块、初步判断模块、土壤采集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土壤分析模块、植株信息分析模块、图像采集模块、污染物确定模块、土壤检测模块、土壤评价模块、土壤pH调节模块、土层结构改良模块、污染物治理模块。本发明通过初步判断模块的设置实现对土壤问题的初步判断,得到待治理区域所在大环境的土壤的突出问题,进行土壤问题的确定效率更高;通过对不同的土壤问题进行分类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能够实现土壤修复有效性的提升。本发明的土壤修复方法简单,对土壤污染的推测更准确,修复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m左右。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土壤状况每日俱下,其污染形势总体严峻,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但是土壤污染形成原因复杂,治理困难,暂无可以实现对土壤污染进行分类并进行有效修复的方案。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土壤污染形成原因复杂,治理困难,暂无可以实现对土壤污染进行分类并进行有效修复的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系统,所述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系统包括:
定位模块、初步判断模块、土壤采集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土壤分析模块、植株信息分析模块、图像采集模块、污染物确定模块、土壤检测模块、土壤评价模块、土壤pH调节模块、土层结构改良模块、污染物治理模块;
定位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定位程序确定待治理区域的地理位置;
初步判断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初步判断程序依照确定的地理位置判断待治理区域所在的地区的突出土壤问题,确定是否存在土质疏松、土壤盐碱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结的固有问题;
土壤采集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土壤采集程序采集待治理区域的土壤;
中央控制模块,与定位模块、初步判断模块、土壤采集模块、土壤分析模块、植株信息分析模块、图像采集模块、污染物确定模块、土壤检测模块、土壤评价模块、土壤pH调节模块、土层结构改良模块、污染物治理模块连接,用于通过主控机控制各个模块正常运行;
土壤分析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土壤分析程序执行土壤所在区域地质信息获取、土壤pH值检测、土壤板结测定中的一种或多种操作,得到待治理区域是否存在土质疏松、土壤盐碱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结的确定结论;
植株信息分析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植株信息分析程序从数据库中获取植株信息并进行获取的待治理区域植株信息的分析;
图像采集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图像采集程序对采集土壤进行图像采集;
污染物确定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污染物确定程序对采集图像进行分析,确定土壤中是否存在污染物;
土壤检测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土壤检测仪进行土壤中成分的测定,得到土壤中是否存在化学污染的结论;
土壤评价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土壤评价程序进行土壤质量的评价;
土壤pH调节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土壤pH调节程序进行土壤pH的调节;
土层结构改良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土层结构改良程序进行土层结构改良;
污染物治理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污染物治理程序进行污染物治理。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方法,所述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定位模块利用定位程序确定待治理区域的地理位置;通过初步判断模块利用初步判断程序依照确定的地理位置判断待治理区域所在的地区的突出土壤问题,确定是否存在土质疏松、土壤盐碱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结的固有问题;
步骤二,通过土壤采集模块利用土壤采集程序采集待治理区域的土壤;通过土壤分析模块利用土壤分析程序执行土壤所在区域地质信息获取、土壤pH值检测、土壤板结测定中的一种或多种操作,得到待治理区域是否存在土质疏松、土壤盐碱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结的确定结论;
步骤三,通过植株信息分析模块利用植株信息分析程序从数据库中获取植株信息并进行获取的待治理区域植株信息的分析;
步骤四,通过图像采集模块利用图像采集程序对采集土壤进行图像采集;通过污染物确定模块利用污染物确定程序对采集图像进行分析,确定土壤中是否存在污染物;通过土壤检测模块利用土壤检测仪进行土壤中成分的测定,得到土壤中是否存在化学污染的结论;
步骤五,通过土壤评价模块利用土壤评价程序进行土壤质量的评价;
步骤六,通过土壤pH调节模块利用土壤pH调节程序进行土壤pH的调节;通过土层结构改良模块利用通过土层结构改良程序进行土层结构改良;通过污染物治理模块利用污染物治理程序进行污染物治理。
进一步,步骤一中,所述通过初步判断模块利用初步判断程序依照确定的地理位置判断待治理区域所在的地区的突出土壤问题,确定是否存在土质疏松、土壤盐碱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结的固有问题,具体为:
步骤A,通过待治理区域的位置确定待治理区域所在的地区;
步骤B,对待治理区域所在的地区的土壤突出问题进行获取;
步骤C,初步确定待治理区域的土壤存在待治理区域所在的地区的土壤突出问题。
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通过土壤分析模块利用土壤分析程序执行土壤所在区域地质信息获取、土壤pH值检测、土壤板结测定中的一种或多种操作,具体为:
初步确定待治理区域的土壤存在待治理区域所在的地区的土壤突出问题,所述土壤突出问题为土质疏松、土壤盐碱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结中的一种或是多种;
依据确定的待治理区域土壤的突出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对初步确定存在土质疏松的区域的土壤进行区域地质信息获取;对初步确定存在土壤盐碱化、土壤酸化的区域的土壤进行土壤pH值检测;对初步确定存在土壤板结的区域的土壤进行土壤板结测定。
进一步,步骤三中,所述通过植株信息分析模块利用植株信息分析程序从数据库中获取植株信息并进行获取的待治理区域植株信息的分析中,所述植株信息具体包括:待治理区域生长植株、植株密度以及植株生长状况。
进一步,步骤四中,所述通过污染物确定模块利用污染物确定程序对采集图像进行分析,确定土壤中是否存在污染物,包括:
(1)针对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表面平整区域的识别;
(2)若识别到平整区域,则对识别出的平整区域进行勾画;若未识别到平整区域,则返回“(1)”;
(3)计算所勾画出的平整区域的灰度数值;
(4)针对所采集到的图像对所勾画出的平整区域进行抠除处理;
(5)返回“(1)”;直至计算出的平整的区域的灰度数值最大,停止定位,定位区域即为污染物所在区域。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针对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表面平整区域的识别,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采集土壤的两个不同的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为对所述目标对象的不同组成具有不同加权;
2)分别处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并获得对应的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输出所述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
3)以针对所述输出的特征点的信息为基础从针对所述土壤的图像中选择至少两个特征点;
4)依据至少两个特征点得到图像中的平整区域。
进一步,步骤五中,所述通过土壤评价模块利用土壤评价程序进行土壤质量的评价,具体为:
在待治理土壤所在区域的固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待治理区域植株信息以及土壤中污染物和土壤中化合物信息,进行土壤质量的评价。
进一步,步骤六中,所述通过土壤pH调节模块利用土壤pH调节程序进行土壤pH的调节,具体为:通过施加改良进行土壤pH的调节。
进一步,所述通过施加改良进行土壤pH的调节,具体包括:施加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进行土壤盐碱化改良,施加石灰进行土壤酸化改良。
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初步判断模块的设置实现对土壤问题的初步判断,得到待治理区域所在大环境的土壤的突出问题,进行土壤问题的确定效率更高;通过对土壤图像的采集和分析确定污染物的存在,能够实现有形污染物和无形污染物信息的获取,得到土壤污染信息;通过对不同的土壤问题进行分类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能够实现土壤修复有效性的提升。本发明的土壤修复方法简单,对土壤污染的推测更准确,修复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初步判断模块利用初步判断程序依照确定的地理位置判断待治理区域所在的地区的突出土壤问题,确定是否存在土质疏松、土壤盐碱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结的固有问题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污染物确定模块利用污染物确定程序对采集图像进行分析,确定土壤中是否存在污染物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对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表面平整区域的识别的流程图。
图1中:1、定位模块;2、初步判断模块;3、土壤采集模块;4、中央控制模块;5、土壤分析模块;6、植株信息分析模块;7、图像采集模块;8、污染物确定模块;9、土壤检测模块;10、土壤评价模块;11、土壤pH调节模块;12、土层结构改良模块;13、污染物治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系统包括:
定位模块1、初步判断模块2、土壤采集模块3、中央控制模块4、土壤分析模块5、植株信息分析模块6、图像采集模块7、污染物确定模块8、土壤检测模块9、土壤评价模块10、土壤pH调节模块11、土层结构改良模块12、污染物治理模块13;
定位模块1,与中央控制模块4连接,用于通过定位程序确定待治理区域的地理位置;
初步判断模块2,与中央控制模块4连接,用于通过初步判断程序依照确定的地理位置判断待治理区域所在的地区的突出土壤问题,确定是否存在土质疏松、土壤盐碱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结的固有问题;
土壤采集模块3,与中央控制模块4连接,用于通过土壤采集程序采集待治理区域的土壤;
中央控制模块4,与定位模块1、初步判断模块2、土壤采集模块3、土壤分析模块5、植株信息分析模块6、图像采集模块7、污染物确定模块8、土壤检测模块9、土壤评价模块10、土壤pH调节模块11、土层结构改良模块12、污染物治理模块13连接,用于通过主控机控制各个模块正常运行;
土壤分析模块5,与中央控制模块4连接,用于通过土壤分析程序执行土壤所在区域地质信息获取、土壤pH值检测、土壤板结测定中的一种或多种操作,得到待治理区域是否存在土质疏松、土壤盐碱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结的确定结论;
植株信息分析模块6,与中央控制模块4连接,用于通过植株信息分析程序从数据库中获取植株信息并进行获取的待治理区域植株信息的分析;
图像采集模块7,与中央控制模块4连接,用于通过图像采集程序对采集土壤进行图像采集;
污染物确定模块8,与中央控制模块4连接,用于通过污染物确定程序对采集图像进行分析,确定土壤中是否存在污染物;
土壤检测模块9,与中央控制模块4连接,用于通过土壤检测仪进行土壤中成分的测定,得到土壤中是否存在化学污染的结论;
土壤评价模块10,与中央控制模块4连接,用于通过土壤评价程序进行土壤质量的评价;
土壤pH调节模块11,与中央控制模块4连接,用于通过土壤pH调节程序进行土壤pH的调节;
土层结构改良模块12,与中央控制模块4连接,用于通过土层结构改良程序进行土层结构改良;
污染物治理模块13,与中央控制模块4连接,用于通过污染物治理程序进行污染物治理。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通过定位模块利用定位程序确定待治理区域的地理位置;通过初步判断模块利用初步判断程序依照确定的地理位置判断待治理区域所在的地区的突出土壤问题,确定是否存在土质疏松、土壤盐碱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结的固有问题;
S102,通过土壤采集模块利用土壤采集程序采集待治理区域的土壤;通过土壤分析模块利用土壤分析程序执行土壤所在区域地质信息获取、土壤pH值检测、土壤板结测定中的一种或多种操作,得到待治理区域是否存在土质疏松、土壤盐碱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结的确定结论;
S103,通过植株信息分析模块利用植株信息分析程序从数据库中获取植株信息并进行获取的待治理区域植株信息的分析;
S104,通过图像采集模块利用图像采集程序对采集土壤进行图像采集;通过污染物确定模块利用污染物确定程序对采集图像进行分析,确定土壤中是否存在污染物;通过土壤检测模块利用土壤检测仪进行土壤中成分的测定,得到土壤中是否存在化学污染的结论;
S105,通过土壤评价模块利用土壤评价程序进行土壤质量的评价;
S106,通过土壤pH调节模块利用土壤pH调节程序进行土壤pH的调节;通过土层结构改良模块利用通过土层结构改良程序进行土层结构改良;通过污染物治理模块利用污染物治理程序进行污染物治理。
如图3所示,步骤S101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初步判断模块利用初步判断程序依照确定的地理位置判断待治理区域所在的地区的突出土壤问题,确定是否存在土质疏松、土壤盐碱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结的固有问题,具体为:
S201,通过待治理区域的位置确定待治理区域所在的地区;
S202,对待治理区域所在的地区的土壤突出问题进行获取;
S203,初步确定待治理区域的土壤存在待治理区域所在的地区的土壤突出问题。
步骤S102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土壤分析模块利用土壤分析程序执行土壤所在区域地质信息获取、土壤pH值检测、土壤板结测定中的一种或多种操作,具体为:
初步确定待治理区域的土壤存在待治理区域所在的地区的土壤突出问题,所述土壤突出问题为土质疏松、土壤盐碱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结中的一种或是多种;
依据确定的待治理区域土壤的突出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对初步确定存在土质疏松的区域的土壤进行区域地质信息获取;对初步确定存在土壤盐碱化、土壤酸化的区域的土壤进行土壤pH值检测;对初步确定存在土壤板结的区域的土壤进行土壤板结测定。
步骤S103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植株信息分析模块利用植株信息分析程序从数据库中获取植株信息并进行获取的待治理区域植株信息的分析中,所述植株信息具体包括:待治理区域生长植株、植株密度以及植株生长状况。
如图4所示,步骤S104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污染物确定模块利用污染物确定程序对采集图像进行分析,确定土壤中是否存在污染物,包括:
S301,针对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表面平整区域的识别;
S302,若识别到平整区域,则对识别出的平整区域进行勾画;若未识别到平整区域,则返回步骤S301;
S303,计算所勾画出的平整区域的灰度数值;
S304,针对所采集到的图像对所勾画出的平整区域进行抠除处理;
S305,返回步骤S301;直至计算出的平整的区域的灰度数值最大,停止定位,定位区域即为污染物所在区域。
如图5所示,步骤S301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对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表面平整区域的识别,包括以下步骤:
S401,获取采集土壤的两个不同的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为对所述目标对象的不同组成具有不同加权;
S402,分别处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并获得对应的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输出所述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
S403,以针对所述输出的特征点的信息为基础从针对所述土壤的图像中选择至少两个特征点;
S404,依据至少两个特征点得到图像中的平整区域。
步骤S105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土壤评价模块利用土壤评价程序进行土壤质量的评价,具体为:
在待治理土壤所在区域的固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待治理区域植株信息以及土壤中污染物和土壤中化合物信息,进行土壤质量的评价。
步骤S106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土壤pH调节模块利用土壤pH调节程序进行土壤pH的调节,具体为:通过施加改良进行土壤pH的调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施加改良进行土壤pH的调节,具体包括:施加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进行土壤盐碱化改良,施加石灰进行土壤酸化改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优的具体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系统包括:
定位模块、初步判断模块、土壤采集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土壤分析模块、植株信息分析模块、图像采集模块、污染物确定模块、土壤检测模块、土壤评价模块、土壤pH调节模块、土层结构改良模块、污染物治理模块;
定位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定位程序确定待治理区域的地理位置;
初步判断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初步判断程序依照确定的地理位置判断待治理区域所在的地区的突出土壤问题,确定是否存在土质疏松、土壤盐碱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结的固有问题;
土壤采集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土壤采集程序采集待治理区域的土壤;
中央控制模块,与定位模块、初步判断模块、土壤采集模块、土壤分析模块、植株信息分析模块、图像采集模块、污染物确定模块、土壤检测模块、土壤评价模块、土壤pH调节模块、土层结构改良模块、污染物治理模块连接,用于通过主控机控制各个模块正常运行;
土壤分析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土壤分析程序执行土壤所在区域地质信息获取、土壤pH值检测、土壤板结测定中的一种或多种操作,得到待治理区域是否存在土质疏松、土壤盐碱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结的确定结论;
植株信息分析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植株信息分析程序从数据库中获取植株信息并进行获取的待治理区域植株信息的分析;
图像采集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图像采集程序对采集土壤进行图像采集;
污染物确定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污染物确定程序对采集图像进行分析,确定土壤中是否存在污染物;
土壤检测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土壤检测仪进行土壤中成分的测定,得到土壤中是否存在化学污染的结论;
土壤评价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土壤评价程序进行土壤质量的评价;
土壤pH调节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土壤pH调节程序进行土壤pH的调节;
土层结构改良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土层结构改良程序进行土层结构改良;
污染物治理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污染物治理程序进行污染物治理。
2.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系统的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定位模块利用定位程序确定待治理区域的地理位置;通过初步判断模块利用初步判断程序依照确定的地理位置判断待治理区域所在的地区的突出土壤问题,确定是否存在土质疏松、土壤盐碱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结的固有问题;
步骤二,通过土壤采集模块利用土壤采集程序采集待治理区域的土壤;通过土壤分析模块利用土壤分析程序执行土壤所在区域地质信息获取、土壤pH值检测、土壤板结测定中的一种或多种操作,得到待治理区域是否存在土质疏松、土壤盐碱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结的确定结论;
步骤三,通过植株信息分析模块利用植株信息分析程序从数据库中获取植株信息并进行获取的待治理区域植株信息的分析;
步骤四,通过图像采集模块利用图像采集程序对采集土壤进行图像采集;通过污染物确定模块利用污染物确定程序对采集图像进行分析,确定土壤中是否存在污染物;通过土壤检测模块利用土壤检测仪进行土壤中成分的测定,得到土壤中是否存在化学污染的结论;
步骤五,通过土壤评价模块利用土壤评价程序进行土壤质量的评价;
步骤六,通过土壤pH调节模块利用土壤pH调节程序进行土壤pH的调节;通过土层结构改良模块利用通过土层结构改良程序进行土层结构改良;通过污染物治理模块利用污染物治理程序进行污染物治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通过初步判断模块利用初步判断程序依照确定的地理位置判断待治理区域所在的地区的突出土壤问题,确定是否存在土质疏松、土壤盐碱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结的固有问题,具体为:
步骤A,通过待治理区域的位置确定待治理区域所在的地区;
步骤B,对待治理区域所在的地区的土壤突出问题进行获取;
步骤C,初步确定待治理区域的土壤存在待治理区域所在的地区的土壤突出问题。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通过土壤分析模块利用土壤分析程序执行土壤所在区域地质信息获取、土壤pH值检测、土壤板结测定中的一种或多种操作,具体为:
初步确定待治理区域的土壤存在待治理区域所在的地区的土壤突出问题,所述土壤突出问题为土质疏松、土壤盐碱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结中的一种或是多种;
依据确定的待治理区域土壤的突出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对初步确定存在土质疏松的区域的土壤进行区域地质信息获取;对初步确定存在土壤盐碱化、土壤酸化的区域的土壤进行土壤pH值检测;对初步确定存在土壤板结的区域的土壤进行土壤板结测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通过植株信息分析模块利用植株信息分析程序从数据库中获取植株信息并进行获取的待治理区域植株信息的分析中,所述植株信息具体包括:待治理区域生长植株、植株密度以及植株生长状况。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通过污染物确定模块利用污染物确定程序对采集图像进行分析,确定土壤中是否存在污染物,包括:
(1)针对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表面平整区域的识别;
(2)若识别到平整区域,则对识别出的平整区域进行勾画;若未识别到平整区域,则返回“(1)”;
(3)计算所勾画出的平整区域的灰度数值;
(4)针对所采集到的图像对所勾画出的平整区域进行抠除处理;
(5)返回“(1)”;直至计算出的平整的区域的灰度数值最大,停止定位,定位区域即为污染物所在区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针对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表面平整区域的识别,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采集土壤的两个不同的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为对所述目标对象的不同组成具有不同加权;
2)分别处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并获得对应的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输出所述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
3)以针对所述输出的特征点的信息为基础从针对所述土壤的图像中选择至少两个特征点;
4)依据至少两个特征点得到图像中的平整区域。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通过土壤评价模块利用土壤评价程序进行土壤质量的评价,具体为:
在待治理土壤所在区域的固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待治理区域植株信息以及土壤中污染物和土壤中化合物信息,进行土壤质量的评价。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所述通过土壤pH调节模块利用土壤pH调节程序进行土壤pH的调节,具体为:通过施加改良进行土壤pH的调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施加改良进行土壤pH的调节,具体包括:施加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进行土壤盐碱化改良,施加石灰进行土壤酸化改良。
CN202010890041.8A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 Withdrawn CN1120909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0041.8A CN112090947A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0041.8A CN112090947A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0947A true CN112090947A (zh) 2020-12-18

Family

ID=73758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90041.8A Withdrawn CN112090947A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90947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9295A (zh) * 2021-06-08 2021-09-10 姜云保 一种土壤生态修复系统
CN115176548A (zh) * 2022-07-06 2022-10-14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一种土壤的改良及水土保持方法
CN115634898A (zh) * 2022-06-14 2023-01-24 海南省智慧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系统及其方法
CN116993056A (zh) * 2023-09-26 2023-11-03 北京佰信蓝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传感器的盐碱地改良数据分析处理方法
CN117740448A (zh) * 2024-02-21 2024-03-22 中核大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态修复土壤调查的深层取样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69826A (zh) * 2016-09-26 2017-01-04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一种土壤的自动化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
CN106825025A (zh) * 2017-01-12 2017-06-13 亿利生态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土壤污染处理方法和设备
CN206567316U (zh) * 2017-01-12 2017-10-20 亿利生态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土壤污染处理设备
CN107716545A (zh) * 2017-11-10 2018-02-23 福建农林大学 污染土壤的动态深度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CN108176712A (zh) * 2017-12-07 2018-06-19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盐碱地土壤污染的修复方法及系统
CN110340135A (zh) * 2019-07-22 2019-10-18 鸿灌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污染土壤调理和修复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69826A (zh) * 2016-09-26 2017-01-04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一种土壤的自动化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
CN106825025A (zh) * 2017-01-12 2017-06-13 亿利生态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土壤污染处理方法和设备
CN206567316U (zh) * 2017-01-12 2017-10-20 亿利生态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土壤污染处理设备
CN107716545A (zh) * 2017-11-10 2018-02-23 福建农林大学 污染土壤的动态深度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CN108176712A (zh) * 2017-12-07 2018-06-19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盐碱地土壤污染的修复方法及系统
CN110340135A (zh) * 2019-07-22 2019-10-18 鸿灌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污染土壤调理和修复的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9295A (zh) * 2021-06-08 2021-09-10 姜云保 一种土壤生态修复系统
CN115634898A (zh) * 2022-06-14 2023-01-24 海南省智慧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系统及其方法
CN115176548A (zh) * 2022-07-06 2022-10-14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一种土壤的改良及水土保持方法
CN116993056A (zh) * 2023-09-26 2023-11-03 北京佰信蓝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传感器的盐碱地改良数据分析处理方法
CN116993056B (zh) * 2023-09-26 2023-12-08 北京佰信蓝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传感器的盐碱地改良数据分析处理方法
CN117740448A (zh) * 2024-02-21 2024-03-22 中核大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态修复土壤调查的深层取样装置
CN117740448B (zh) * 2024-02-21 2024-04-16 中核大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态修复土壤调查的深层取样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90947A (zh) 一种环境治理用的土壤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
Zhao et al. Tempor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metal elements in PM2. 5 in urban Beijing during 2018–2019
Liu et al. Causal inference between bioavailability of heavy metal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a large-scale region
Ayoubi et al. Multiple linear modeling between soil properties,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heavy metals in various land uses
Qarri et al. Multi-elements atmospheric deposition study in Albania
Emili et al. Modeling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using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pproach
CN115760779B (zh) 一种道路施工监管系统
CN114663764B (zh) 一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区划方法、装置、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4210718B (zh) 一种农产品污染治理修复方法
Koch et al.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s in a North-Eastern German lowland watershed
Wali et al. Trace metals in surface soil contaminated by release of phosphate industry in the surroundings of Sfax-Tunisia
CN111768064A (zh) 一种煤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实用评价方法
Ogrinc et al. Integrated approach to the evaluation of chemical dynamics and anthropogenic pollution sources in the Sava River Basin
CN115099451A (zh) 一种基于污染精准溯源预报技术的企业敏感性识别方法
Song et al.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of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Soil-rice System and Its Socio-environmental Analysis.
CN113012771A (zh) 土壤重金属空间插值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Świercz et al. Accumul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the urban soils of the city of Skarżysko-Kamienna (Poland) with regard to land use
Danius et al. Regional material flow analysis and data uncertainties: can the results be trusted
CN116913047A (zh) 一种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物溯源方法和预警系统
CN111815178A (zh) 空气质量达标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62550A (zh) 一种环境管理方法、环境管理装置及服务器
Kharytonov et al. Geostatistical and geospatial assessment of soil pollution with heavy metals in Pavlograd city (Ukraine).
Song et al. Safe utiliz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in high-risk areas of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based on soil resilience
Dou et al. Distribu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s of elements in soil from typical area of Pearl River Delta economic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CN113052743B (zh) 一种城市碳排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