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89114A - 电子烟及加热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电子烟及加热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89114A
CN112089114A CN202011099494.5A CN202011099494A CN112089114A CN 112089114 A CN112089114 A CN 112089114A CN 202011099494 A CN202011099494 A CN 202011099494A CN 112089114 A CN112089114 A CN 1120891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onductive
heating
main body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994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世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iyi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iyi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iyi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iyi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9949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891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89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8911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9406 priority patent/WO2022078005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烟及加热机构。上述的加热机构包括导热套和加热组件,导热套包括导热套主体和位于导热套主体外壁的导风片,导风片与导热套主体连接,导风片的导风方向与导热套主体的轴向相同,导热套主体沿轴向开设有容置腔;加热组件用于在通电时产生热量,加热组件位于容置腔内并与导热套主体连接。由于导风片位于导热套主体的外壁并与导热套主体连接,导风片的导风方向与导热套主体的轴向相同,且容置腔沿导热套主体的轴向开设,当导热套主体背离开设有容置腔的部位与烟支接触,这样气流经过导风片的引导不会经过容置腔内,避免存在重金属污染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电子烟的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电子烟及加热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烟及加热机构。
背景技术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在使用时,电子烟同样会产生烟雾,使用者使用过程中吸入后感觉到烟味。也就是说,电子烟通过雾化的手段将尼古丁等变成烟雾蒸汽,以让用户体验到吸食烟支的效果。
传统的电子烟的加热机构的金属发热件通过印刷贴片工艺成型于筒状的导热陶瓷表面,即金属发热件通过玻璃胶贴片固定于导热陶瓷表面,并通过导电引脚引出外接电源。当金属发热件通电时,且金属发热件的热量通过玻璃胶传导至导热陶瓷表面,长时间使用后,金属发热件容易磨损,使加热机构存在导热不均和加热效率较差的问题;此外,由于金属发热件直接裸露于表面,发热过程中热量在传导至导热陶瓷表面的同时会传导至金属发热件自身,热量加热金属发热件并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存在重金属污染的问题,导致电子烟的使用安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导热较均匀、加热效率较好及使用安全性较好的电子烟及加热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加热机构,包括:
导热套,所述导热套包括导热套主体和位于所述导热套主体外壁的导风片,所述导风片与所述导热套主体连接,所述导风片的导风方向与所述导热套主体的轴向相同,所述导热套主体沿轴向开设有容置腔;
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在通电时产生热量,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导热套主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开设于所述导热套主体与所述导风片的导风方向的入风端的同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片包括多个导风片单体,多个所述导风片单体间隔设置于所述导热套主体外壁,相邻两个所述导风片单体与所述导热套主体之间形成有导气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导风片单体呈螺旋状环绕于所述导热套主体的外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套主体和多个所述导风片单体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导风片单体焊接或胶接于所述导热套主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隔热套,所述隔热套开设有导风通道,所述导热套位于所述导风通道内,且所述导气道与所述导风通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导电发热基体、第一导电引脚、第二导电引脚和绝缘部;所述导电发热基体位于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导热套主体连接,所述导电发热基体形成有安装间隙,所述第一导电引脚穿设于所述安装间隙,且所述第一导电引脚与所述导电发热基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引脚与所述导电发热基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导电发热基体用于在通电时发热;所述绝缘部填充于所述安装间隙,且所述绝缘部包覆于所述第一导电引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导热连接部,所述导热连接部填充于所述导热套主体的内壁与所述导电发热基体的外壁之间,使得所述导电发热基体与所述导热套主体连接。
一种电子烟,包括壳体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加热机构,所述壳体开设有进风通道,所述加热机构设置在所述进风通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加热机构,导热套主体背离开设有容置腔的部位可以与烟支接触,导风片位于导热套主体的外壁并与导热套主体连接,由于加热组件位于容置腔内并与导热套主体连接,使加热组件通电产生的热量能够传导至导热套主体上,且导热套主体的热量也能够传导至导风片上,如此导热套主体的热量能够对烟支进行接触加热,同时导风片在引导气流时与导风片热交换,热交换后的气流与烟支接触时同样作用于烟支表面,使加热机构对导热片进行均匀地加热;
2、由于加热组件位于容置腔内,使加热组件收容于导热套内,避免加热组件直接裸露于外,不存在金属发热件容易磨损的问题,进而提高了加热组件的加热效率。
3、由于导风片位于导热套主体的外壁并与导热套主体连接,导风片的导风方向与导热套主体的轴向相同,且容置腔沿导热套主体的轴向开设,当导热套主体背离开设有容置腔的部位与烟支接触,这样气流经过导风片的引导不会经过容置腔内,避免存在重金属污染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电子烟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烟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子烟的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电子烟的加热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加热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加热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加热机构的剖视图;
图7为图4所示加热机构的另一视角的局部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加热机构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烟的示意图;
图10为图4所示加热机构的加热组件的示意图;
图11为图4所示加热机构的制备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一实施例的电子烟10包括壳体100和加热机构200,壳体100开设有进风通道110,加热机构200设置在进风通道110内。如图3和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热机构200包括导热套210和加热组件220,导热套210套设于加热组件220上。如图5和图6所示,导热套210包括导热套主体212和位于导热套主体212外壁的导风片214,导风片214与导热套主体 212连接,导风片214的导风方向与导热套主体212的轴向相同,导热套主体 212沿轴向开设有容置腔212a。加热组件220用于在通电时产生热量,加热组件220位于容置腔212a内并与导热套主体21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当加热组件220的导电端通电时,加热组件220产生热量,由于加热组件220和导风片214均与导热套主体212连接,加热组件220产生的热量分别传导至导热套主体212和导风片214上。导风片214连接于导热套主体212的外围,气流在导风片214引导作用下通过进风通道110,导风片214 的热量能够传导至气流,即导风片214在引导气流流动过程中同时加热气流,待气流通过导风片214引导后得到加热。
上述的电子烟10及加热机构200,导热套主体212背离开设有容置腔212a 的部位可以与烟支300接触,导风片214位于导热套主体212的外壁并与导热套主体212连接,由于加热组件220位于容置腔212a内并与导热套主体212连接,使加热组件220通电产生的热量能够传导至导热套主体212上,且导热套主体212的热量也能够传导至导风片214上,如此导热套主体212的热量能够对烟支300进行接触加热,同时导风片214在引导气流时与导风片214热交换,热交换后的气流与烟支300接触时同样作用于烟支300表面,使加热机构200 对导热片进行均匀地加热;由于加热组件220位于容置腔212a内,使加热组件 220收容于导热套210内,避免加热组件220直接裸露于外,不存在金属发热件容易磨损的问题,进而提高了加热组件220的加热效率。由于导风片214位于导热套主体212的外壁并与导热套主体212连接,导风片214的导风方向与导热套主体212的轴向相同,且容置腔212a沿导热套主体212的轴向开设,当导热套主体212背离开设有容置腔212a的部位与烟支300接触,这样气流经过导风片214的引导不会经过容置腔212a内,避免存在重金属污染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电子烟10的使用安全性。
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容置腔212a开设于导热套主体212与导风片214的导风方向的入风端的同一侧,避免了气流由导风片214的引导作用进入容置腔212a内的情形,进一步地提高了电子烟10的使用安全性。在本实施例中,容置腔212a开设于导热套主体212的一端面。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容置腔212a还可以开设于导热套主体212的其他部位,如容置腔212a 开设于导热套主体212的端部的侧壁上。
为避免气流在经过导风片214引导之前产生的紊流容易进入容置腔212a内的问题,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导风片214的导风方向的入风端与开设有容置腔212a的端面之间存在预设距离,使导热套主体212与导风片214连接的部位与开设有容置腔212a的端面之间存在距离,如此即便气流在经过导风片214 引导之前产生的紊流由导热套主体212的外壁阻挡后再经导风片214导出,避免了气流经过导风片214引导之前产生的紊流容易进入容置腔212a内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容置腔212a开设于导热套主体212的一端,容置腔212a从导热套主体212的一端的端面沿导热套主体212的轴向向内延伸,且容置腔212a沿导热套主体212的轴向为非贯穿的腔体结构,避免了气流进入容置腔212a内存在重金属污染的问题。可以理解,导热套主体212的一端的侧壁上存在未连接有导风片214的裸露部位,即导热套主体212连接于导风片214的部位与开设有容置腔212a的一端的端面之间存在预设距离。紊流可以是气流在经过导风片 214引导之前受导风片214阻挡产生而成。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电子烟10还包括烟支300,烟支300的一端位于进风通道110内并与导热套主体212抵接,使导热套主体212的热量能够对烟支300进行接触加热,由于导热套主体212的热量可传导至导风片214上,经导风片214引导的气流能够同时对气流进行加热形成热气流,使热气流对烟支 300进行接触加热,如此烟支300同时受导热套主体212的接触进行加热及受热气流的接触加热,进一步提高了烟支300加热的均匀性及效率。
如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风片214包括多个导风片单体214a,多个导风片单体214a间隔设置于导热套主体212外壁,相邻两个导风片单体 214a与导热套主体212之间形成有导气道214b,在气流经过导气道214b的引导流通至进风通道110的过程中,导气道214b内壁对气流进行加热,使流过导气道214b的气流存在一定的热量,进而使导热套主体212对烟支300更好地进行加热。进一步地,多个导风片单体214a沿导热套主体212外周壁均匀间隔设置,且相邻两个导风片单体214a与导热套主体212之间形成的导气道214b的宽度相等,使通过进风通道110的气流较为均匀。
如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导风片单体214a呈螺旋状环绕于导热套主体212的外壁上,使相邻两个导风片单体214a与导热套主体212共同围成的导气道214b也呈螺旋状延伸于导热套主体212的外壁上,这样气流呈螺旋状引导通过导风片单体214a,且加热后的气流也沿每一导风片单体214a的引出切线方向作用于烟支300表面,形成螺旋状气流,进而使加热后的气流较好地作用于烟支300表面。此外,在气流通过加热机构200过程中,导风片单体 214a与气流接触的面积较大,且接触的时间较长,使气流缓慢通过导风片214 并得到较好地加热,进而提高了加热机构200的加热效果。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一导风片单体214a不仅限于呈螺旋状环绕于导热套主体212的外壁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导风片单体214a呈波浪状设置于导热套主体212的外壁。
如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热套主体212和多个导风片单体214a 一体成型,使导热套210的结构较紧凑,同时使导热套主体212分别与多个导风片单体214a牢固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导热套主体212和多个导风片单体214a 通过浇注工艺一体成型。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热套主体212不仅限与多个导风片单体214a 一体成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导风片单体214a焊接或胶接于导热套主体212,使每一导风片单体214a与导热套主体212牢固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导风片单体214a焊接于导热套主体212,使每一导风片单体214a与导热套主体212牢固连接,同时使导热套210具有较好的耐热性。
如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热机构200还包括隔热套230,隔热套230开设有导风通道232,导热套210位于导风通道232内,且导气道214b 与导风通道232连通,使加热机构200通过隔热套230安装于导风通道232,隔热套230起到隔热作用,避免加热机构200上的热量损失较大的问题,提高了加热机构200的加热性能及节能性。此外,由于导气道214b与导风通道232连通,使加热后气流通过隔热套230作用于烟支300上。在本实施例中,隔热套 230可以为陶瓷套或真空套等,使隔热套230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同时避免使用过程中存在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
如图6和图8所示,进一步地,导风通道232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导风通道 232a和第二导风通道232b,第一导风通道232a的直径大于第二导风通道232b 的直径,导热套210位于第一导风通道232a内,且导热套210的外径大于第二导风通道232b的外径,使导热套210限位于第一导风通道232a内,避免导热套210沿导风通道232的出风方向滑离隔热套230的问题,进而使加热机构200 较好地设置于隔热套230内,如此在使用时不至于出现导热套210与隔热套230 分离的问题。此外,烟支300插入隔热套230内并与导热套210接触,由于第一导风通道232a的直径大于第二导风通道232b的直径,气流从第一导风通道 232a流入第二导风通道232b时起到收窄效果,气流流动方向在此处弯折,使热气流进入第二导风通道232b内时较好地作用于烟支300表面,进而使通过隔热套230内的气流较好地作用于烟支300表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风通道232a 和第二导风通道232b同轴心设置,且第一导风通道232a和第二导风通道232b 沿隔热套230的轴向依次开设。
如图9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导热套210还包括抵接部216,抵接部216 与导热套主体212同轴设置,且抵接部216的直径大于导热套主体212的直径,抵接部216的远离导热套主体212的端部与烟支300抵接,使抵接。导风片214 延伸至导热套主体212邻近抵接部216的端部,且导风片214与抵接部216连接,使导热套主体212的热量分别传导至导风片214和抵接部216上,同时导风片214的热量能够传导至抵接部216上。在本实施例中,抵接部216的直径小于第二导风通道232b的直径,使第一导风通道232a内的气流能够通过抵接部216与第二导风通道232b内壁的间隙进入第二导风通道232b。
如图9所示,进一步地,抵接部216开设有定位凹槽216a,烟支300部分位于定位凹槽216a内并与抵接部216抵接,使抵接部216包覆于烟支300表面,如此抵接部216能够将烟支300底部完全包裹,使抵接部216的热量更好地传导至烟支300,使抵接部216的热量流失更小,同时使抵接部216具有更好的密封性和导热性,进而使电子烟1010更加节能和经久耐用。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凹槽216a的深度为1mm~2mm。具体地,定位凹槽216a的深度为2mm。
如图9所示,为使加热机构200更好地对烟支300进行加热,进一步地,定位凹槽216a与导风通道232连通,使通过导风通道232加热后的气流直接作用于烟支300上,同时定位凹槽216a与烟支300抵接加热,使加热机构200更好地对烟支300进行加热。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凹槽216a与烟支300的形状相适配,使抵接部216更好地将烟支300底部包裹。
如图9所示,进一步地,抵接部216还开设有与定位凹槽216a连通的通气孔216b,通气孔216b还与导气道214b连通,使导气道214b通过通气孔216b 与定位凹槽216a连通,进而使定位凹槽216a较好地对烟支300进行加热。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导气道214b通过至少一个通气孔216b与定位凹槽216a连通,使进入定位凹槽216a内的气流部分作用于烟支300与定位凹槽216a内周壁之间。
然而,若定位凹槽216a的内径与烟支300的外径相差较大,定位凹槽216a 内周壁与烟支300之间的间隙较小,则定位凹槽216a内周壁的热量作用于烟支 300较弱;若定位凹槽216a的内径与烟支300的外径相差较小,虽然定位凹槽 216a内周壁的热量较好地传导于烟支300,但是气流不能较好地对烟支300邻近定位凹槽216a内周壁的部位进行加热,不利于对烟支300进行均匀地加热。因此,定位凹槽216a的内径与烟支300的外径之间的差距偏大或偏小均不能使抵接部216较好地加热烟支300。为避免定位凹槽216a的内径与烟支300的外径之间的差距偏大或偏小均不能使抵接部216较好地加热烟支300的问题,进一步地,定位凹槽216a的内径大于或等于烟支300的外径,使烟支300的外壁与定位凹槽216a的内壁紧密贴合,如图9所示,且抵接部216还开设有与定位凹槽216a连通的螺旋槽216c,部分螺旋槽位于定位凹槽216a的内周壁上,同时使通过导风通道232的气流部分还通过螺旋槽流出,进而使经过导风通道232 加热后的气流能够作用于烟支300上。在本实施例中,螺旋槽环绕抵接部216 的轴向延伸,且螺旋槽的一端延伸至抵接部216的开设有定位凹槽216a的端面,螺旋槽的另一端延伸至定位凹槽216a的底部,使导风通道232的气流较好地作用于烟支300上,同时使定位凹槽216a的内壁的热量传导至烟支300上。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热机构200还包括感温组件 240,感温组件240至少部分包覆于导热套主体212内,以检测导热套主体212 的温度,由于感温组件240至少部分包覆于导热套主体212内,使导热套主体 212的温度快速传导至感温组件240上,有利于感温组件240灵敏感应到导热套主体212的温度,提高了感温组件240的感应精度。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感温组件直接包覆连接于导热套主体212内,可以较好地避免加热组件220传导至导热套主体212过程中存在的热损耗,这样可以精确地检测到导热套主体212 实际作用于烟支300上的接触加热温度。感温组件可以为热敏电阻(NTC)或热电偶。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感温组件不仅限于直接包覆连接于导热套主体212内,还可以包覆连接于加热组件2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热机构200还包括调节器(图未示),调节器分别与感温组件240和加热组件220电连接。感温组件240用于在检测到导热体120 的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产生感应信号,调节器用于在感温组件240产生感应信号时调节通过加热组件220的电流大小,使通过加热组件220的电流保持恒定,进而使通过加热组件220的电流保持恒定,使加热组件220的发热温度保持恒定,实现加热组件220通过导热套210对烟支300恒定加热。可以理解,调节器可以为滑动变阻器或三极管或场效应管。
上述的加热结构,不会对烟支直接加热燃烧,且导风片单体呈螺旋状环绕于导热套主体的外围,在工作时,气流经过螺旋状的导气道引导给烟支加热,烟支内材料如烟叶及其他材料,在同样体积的导热套基础上,气流行程较长,不会存在冷气流进入烟支内,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加热机构的加热速度及效率,且对烟支的加热更加均匀和节能。外围有隔热套保护,大大的减少了加热机构的热能的流失,再加上感温组件对温度的恒温控制下,加热机构对烟支的加热温度会保持在最佳使用温度,故对烟支的烘烤更充分,口感更佳,且加热机构本身不会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安全性更高。
如图6和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热组件220包括导电发热基体222、第一导电引脚224、第二导电引脚226和绝缘部228。导电发热基体222 位于容置腔212a内并与导热套主体212连接。导电发热基体222完全位于容置腔212a内并与导热套主体212连接,使导电发热基体222导电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导热套主体212内。导电发热基体222形成有安装间隙222a,第一导电引脚 224穿设于安装间隙222a,且第一导电引脚224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一端连接,第二导电引脚226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另一端连接,使导电发热基体222 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电引脚224和第二导电引脚226连接,进而使导电发热基体22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电引脚224和第二导电引脚226电连接。导电发热基体222用于在通电时发热。绝缘部228填充于安装间隙222a,且绝缘部228 包覆于第一导电引脚224。在本实施例中,感温组件可以设置于第一导电引脚 224或第二导电引脚226上。
可以理解,第一导电引脚224可以外接于电源的正极,第二导电引脚226 可以外接于电源的负极。由于第一导电引脚224穿设于安装间隙222a,且绝缘部228填充于安装间隙222a,使第一导电引脚224在安装间隙222a内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绝缘,又由于第一导电引脚224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一端连接,第二导电引脚226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另一端连接,使第一导电引脚224和第二导电引脚226分别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两端电连接,电流在导电发热基体222的两端流动,进而使导电发热基体222的整体部位均导电发热,使导电发热基体222具有较好的发热效果。由于导电发热基体222完全位于容置腔212a 内并与导热套210连接,避免导电发热基体222直接裸露于外界,使导电发热基体222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导热套210表面,使导热套210的热量直接作用于烟支300上,以使导热套210加热烟支300,提高了电子烟10的加热效果。由于导电发热基体222完全位于容置腔212a内并与导热套210连接,即导热套210 包覆导电发热基体222,且导电发热基体222通过第一导电引脚224和第二导电引脚226导电发热,避免了传统的通过印刷工艺成型的导电片进行加热的方式,不存在加热机构200的发热性能较差甚至失灵的问题,提高了电子烟10的使用可靠性,在使用过程中也不存在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电子烟还包括电池400,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第一导电引脚和第二导电引脚电连接,使电池分别与第一导电引脚和第二导电引脚电连接,提高了电子烟的使用方便性。在本实施例中,电池为可充电电池。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池还可以为一次性电池。
如图10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电发热基体222、第一导电引脚224 和第二导电引脚226成型于一体,使导电发热基体222、第一导电引脚224和第二导电引脚226形成一体结构,作为加热组件220的其中一个元件,减少加热组件220的元件数目,使加热组件220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使第一导电引脚 224和第二导电引脚226均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牢固连接,进一步地提高了加热组件220的使用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发热基体222、第一导电引脚224 和第二导电引脚226通过注塑工艺成型于一体,使导电发热基体222、第一导电引脚224和第二导电引脚226成型于一体的结构较简单且容易实现。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电发热基体222、第一导电引脚224和第二导电引脚226不仅限于通过注塑工艺成型于一体,导电发热基体222的两端还可以分别与第一导电引脚224和第二导电引脚226焊接。
如图10所示,为使导电发热基体222具有较好的导电发热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电发热基体222为导电发热陶瓷,使导电发热基体222具有较好的导电发热性能。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电发热基体222不仅限于导电发热陶瓷,还可以是导电发热金属,如镍铬或铁铬或镍铁等。
如图6和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热组件220与绝缘部228成型于一体,使加热组件220与绝缘部228形成一体结构,进一步地减少了加热机构200的元件,同时使绝缘部228牢固地连接于加热组件220。在本实施例中,绝缘部228通过注塑工艺成型于安装间隙222a。在其他实施例中,绝缘部228 还可以通过胶接工艺连接于安装间隙222a。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绝缘部228 为玻璃胶体,使绝缘部228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绝缘性,进而使绝缘部228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绝缘部228还可以为其他绝缘胶体。
如图6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热套主体212和多个导风片单体214a 一体成型,即导热套主体212的材质与每一导风片单体214a的材质相同。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热套210的材质为导热陶瓷或其他导热材料,使导热套210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同时使导热套210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材质较接近,进而使导热套210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紧密连接。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热套主体212的材质与每一导风片单体214a的材质也可以不相同。
如图8所示,为使绝缘部228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同时使绝缘部228较好地连接于安装间隙222a的内壁,在一个实施例中,绝缘部228的材质为玻璃胶或石英,使绝缘部228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同时使绝缘部228较好地连接于安装间隙222a的内壁。在本实施例中,绝缘部228的材质为玻璃胶。
如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间隙222a沿导电发热基体222的轴向延伸,使第一导电引脚224和第二导电引脚226分别与导电发热基体222 的两端连接,确保导电发热基体222整体导电发热。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间隙 222a开设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中心。具体地,导电发热基体222为轴状结构,安装间隙222a开设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轴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间隙222a为安装孔。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间隙222a不仅限于为安装孔结构,还可以是安装槽结构。
如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引脚224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导电引脚本体224a和第一连接部224b,第一连接部224b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第一端的侧面连接,使第一导电引脚224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一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24b呈90度弯折,且导电发热基体222包覆于第一连接部224b的部分,使第一连接部224b更牢固地连接于导电发热基体222。进一步地,第一导电引脚本体224a与第一连接部一体成型,使第一导电引脚本体224a 与第一连接部可靠电连接,同时使第一导电引脚224的结构较紧凑。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引脚本体224a与第一连接部也可以各自成型,并焊接于一起。
如图8所示,进一步地,第二导电引脚226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导电引脚本体226a和第二连接部226b,第二导电引脚本体226a与第一导电引脚本体224a 平行设置,使第二导电引脚本体226a与第一导电引脚本体224a之间不存在接触短路的情形,且第二导电引脚本体226a穿设于安装间隙222a。第二连接部226b 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第二端的侧面连接,使第二导电引脚226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另一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226b呈90度弯折,且导电发热基体222包覆于第二连接部226b的部分,使第二连接部226b更牢固地连接于导电发热基体222。由于第一连接部224b和第二连接部226b分别连接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两端部的侧面,有利于导电发热基体222更好地成型,同时确保第一连接部224b和第二连接部226b分别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两端电连接。进一步地,第二导电引脚本体226a与第二连接部一体成型,使第二导电引脚本体226a与第二连接部可靠电连接,同时使第二导电引脚226的结构较紧凑。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导电引脚本体226a与第二连接部也可以各自成型,并焊接于一起。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224b与导电发热基体222连接的部位为第一接头,第二连接部226b与导电发热基体222连接的部位为第二接头,导电发热基体222 在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之间的直线导电路径最短。为使导电发热基体222的导电发热路径较短,并使导电发热基体222的两端导电,同时使导电发热基体222 更好地发热,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224b的弯折方向与第二连接部226b的弯折方向相反,使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位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同一侧,使导电发热基体222的导电发热路径较短,并使导电发热基体222的两端导电,同时使导电发热基体222更好地发热。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发热基体222为柱状结构,且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位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同一母线上。
如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热组件220还包括导热连接部229,导热连接部229填充于导热套主体212的内壁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外壁之间,使得导电发热基体222与导热套主体212连接,使导热套主体212的内壁通过导热连接部229可靠连接于导电发热基体222,同时提高导热套主体212与导电发热基体222之间的导热性能。在本实施例中,导热连接部229的材质与导热套210的材质相同,均为陶瓷或其他导热材料,使导热连接部229与导热套210 紧固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热连接部229的材质还可以与导电发热基体222 的材质相同,均为导电发热陶瓷材质,使导热连接部229与导电发热基体222 的紧固连接。
如图6和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热连接部229、导热套210和加热组件220成型于一体,使导热连接部229较好地填充于导热套210的内壁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外壁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导热连接部229通过灌胶工艺填充于导热套210的内壁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外壁之间。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电连接部可以省略,导热套210直接成型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外壁,使导热套210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牢固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热套210注塑成型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外壁。
如图1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加热机构200 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的部分或全部:
S101,将第一导电引脚224和第二导电引脚226定位于第一模具内。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导电引脚224和第二导电引脚226定位于第一模具内,使第一导电引脚224和第二导电引脚226相对定位,避免后续在导电发热基体222成型时相互隔开,避免出现短路而影响导电发热基体222的整体发热性能。具体地,第一导电引脚224可以为正极导电引脚,第二导电引脚226可以为负极导电引脚。
S103,将第一浆料注入第一模具内,且成型出分别连接于第一导电引脚224 和第二导电引脚226的导电发热基体222。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浆料注入第一模具内,且成型出分别连接于第一导电引脚224和第二导电引脚226的导电发热基体222,导电发热基体222内贯穿形成有安装间隙222a,第一导电引脚224穿设于安装间隙222a。导电发热基体 222的两端分别包覆于第一导电引脚224的端部和第二导电引脚226的端部,使第一导电引脚224和第二导电引脚226分别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两端牢固连接,进而使第一导电引脚224和第二导电引脚226分别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两端电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电发热基体222的材质为导电发热陶瓷或其他导电发热材料,使导电发热基体222在导电时发热。
S105,将第二浆料注入第二模具内,以成型出具有容置腔的导热套。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二浆料注入第二模具内,以成型出具有容置腔310的导热套300。具体地,导热套300的材质为导热陶瓷或其他导热材料,使导热套 300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同时使导热套300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材质较接近,进而使导热套300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紧密连接。进一步地,容置腔310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相适配,使导热套300与导电发热基体222之间的间隙较小。
S107,将导电发热基体222置于容置腔内。
在本实施例中,将导电发热基体222置于容置腔310内,使导热套300套设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外围并与导电发热基体222连接。进一步地,容置腔 310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相适配,使导热套300与导电发热基体222之间的间隙较小,使导电发热基体222的热量能够传导至导热套300上。
S109,将第三浆料注入安装间隙222a内,以成型出包覆于第一导电引脚224 的绝缘部。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三浆料注入安装间隙222a内,以成型出包覆于第一导电引脚224的绝缘部228,使第一导电引脚224位于安装间隙222a的部位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绝缘,确保第一导电引脚224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第一端穿设于第二端,且第一导电引脚224仅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第二端连接,而第二导电引脚226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第一端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绝缘部 228的材质为玻璃胶或石英,使绝缘部228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同时使绝缘部 228较好地连接于安装间隙222a的内壁。在本实施例中,绝缘部228的材质为玻璃胶。
上述的加热机构200的制备方法,首先将第一导电引脚224和第二导电引脚226定位于第一模具内,使第一导电引脚224与第二导电引脚226相对定位;然后将第一浆料注入第一模具内,且成型出分别连接于第一导电引脚224和第二导电引脚226的导电发热基体222;然后将第二浆料注入第二模具内,以成型出具有容置腔310的导热套300;然后将导电发热基体222置于容置腔310内,使导热套300套设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外围并与导电发热基体222连接;最后将第三浆料注入安装间隙222a内,以成型出包覆于第一导电引脚224的绝缘部228,使第一导电引脚224位于安装间隙222a的部位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绝缘,确保第一导电引脚224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第一端穿设于第二端,且第一导电引脚224仅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第二端连接,而第二导电引脚226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第一端连接。由于第一导电引脚224穿设于安装间隙222a,且绝缘部228填充于安装间隙222a,使第一导电引脚224在安装间隙222a内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绝缘,又由于第一导电引脚224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一端连接,第二导电引脚226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另一端连接,使第一导电引脚 224和第二导电引脚226分别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两端电连接,电流在导电发热基体222的两端流动,进而使导电发热基体222的整体部位均导电发热,使导电发热基体222具有较好的发热效果。由于导电发热基体222完全位于容置腔310内并与导热套300连接,避免导电发热基体222直接裸露于外界,使导电发热基体222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导热套300表面,使导热套300的热量直接作用于烟支上,以使导热套300加热烟支,使烟支散发出烟雾,提高了电子烟的加热效果。本发明的导电发热基体222完全位于容置腔310内并与导热套300 连接,即导热套300包覆导电发热基体222,且导电发热基体222通过第一导电引脚224和第二导电引脚226导电发热,避免了传统的通过印刷工艺成型的导电片进行加热的方式,不存在加热机构200的发热性能较差甚至失灵的问题,提高了电子烟的使用可靠性,在使用过程中也不存在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
进一步地,将第三浆料注入安装间隙222a内,以成型出包覆于第一导电引脚224的绝缘部228的步骤具体为:通过灌胶工艺将第三浆料注入安装间隙222a 内,以成型出包覆于第一导电引脚224的绝缘部228,使第三浆料能够快速注入安装间隙222a内。
进一步地,将第一浆料注入第一模具内,且成型出分别连接于第一导电引脚224和第二导电引脚226的导电发热基体222的步骤具体为:通过灌胶工艺将第一浆料注入第一模具内,且成型出分别连接于第一导电引脚224和第二导电引脚226的导电发热基体222,使第一浆料快速注入第一模具内,同时使导电发热基体222较好地连接于第一导电引脚224和第二导电引脚226。
进一步地,将第二浆料注入第二模具内,以成型出具有容置腔310的导热套300的步骤具体为:通过灌胶工艺将第二浆料注入第二模具内,以成型出具有容置腔310的导热套300,使第二浆料快速注入第二模具内。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可以为同一模具,将第一浆料和第二浆料分别先后注入同一模具的不同位置处,以在同一模具中先后成型出导电发热基体222和导热套300。
进一步地,在将第三浆料注入安装间隙222a内,以成型出包覆于第一导电引脚224的绝缘部228的步骤之前,以及在将导电发热基体222置于容置腔310 内的步骤之后,制备方法还包括:将第四浆料注入导电发热基体222与容置腔 310内壁之间,以成型出导热连接部229。在本实施例中,导热连接部229分别与导电发热基体222和导热套300内壁连接。
进一步地,将第四浆料注入导电发热基体222与容置腔310内壁之间,以成型出导热连接部229的步骤具体包括:首先将第四浆料灌注于导电发热基体 222与容置腔310内壁之间;然后烧结成型出导热连接部229,使导热连接部229 成型于导电发热基体222与容置腔310内壁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导热连接部 229的材质与导热套300的材质相同,均为陶瓷或其他导热材料,使导热连接部229与导热套300紧固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热连接部229的材质还可以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材质相同,均为导电发热陶瓷材质,使导热连接部229与导电发热基体222的紧固连接。
为使导热连接部229较好地烧结成型于导电发热基体222与导热套300之间,进一步地,烧结成型出导热连接部229的步骤具体包括:首先以400℃~600℃持续烧结第一预定时间;然后以1000℃~1500℃持续烧结第二预定时间,第一预定时间大于第二预定时间,通过先慢烧结后快烧结方式使导热连接部229较好地烧结成型于导电发热基体222与导热套30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定时间为30min~1h,第二预定时间为15min~40min。
进一步地,在将第四浆料注入导电发热基体222与容置腔310内壁之间,以成型出导热连接部229的步骤之前,以及在将导电发热基体222置于容置腔 310内的步骤之后,制备方法还包括:将导电发热基体222与导热套300相对定位,使导电发热基体222的轴心与导热套300之间的间隙较均匀,进而使导电发热基体222的轴心与导热套300的轴心重合,如此,使后续第四浆料能够均匀注入导电发热基体222与导热套300之间的间隙中。
然而,在第四浆料注入导电发热基体222与容置腔310内壁之间,注入导电发热基体222与容置腔310内壁之间的第四浆料内存在空气气泡,使导电连接部结构表面存在气孔,进而使导电连接部的成型质量较差,为提高导电连接部的成型质量,进一步地,在将第四浆料注入导电发热基体222与容置腔310 内壁之间,以成型出导热连接部229的步骤之前,以及在将导电发热基体222 置于容置腔310内的步骤之后,制备方法还包括:对导电发热基体222与导热套300之间进行抽真空操作,以去除导电发热基体222与导热套300之间的空气,解决了导电连接部的成型质量较差的问题。
为提高导电连接部的成型质量,例如,在烧结成型出导热连接部229的步骤之前,以及在将第四浆料灌注于导电发热基体222与容置腔310内壁之间的步骤之后,成型出导热连接部229的步骤还包括:同时对导电发热基体222和导热套300进行振荡操作,以消除注入于导电发热基体222与导热套300之间的第四浆料的气泡,进而提高了导电连接部的成型质量。进一步地,同时对导电发热基体222和导热套300进行振荡操作的步骤具体为:同时对导电发热基体222和导热套300以预设转速进行旋转振荡操作,以消除注入于导电发热基体222与导热套300之间的第四浆料的气泡。在本实施例中,预设转速为 800r/min~1500r/min。在本实施例中,预设转速为1000r/min,使导电发热基体 222与导热套300之间的第四浆料的气泡能够快速消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加热机构200,导热套主体背离开设有容置腔的部位可以与烟支接触,导风片位于导热套主体的外壁并与导热套主体连接,由于加热组件位于容置腔内并与导热套主体连接,使加热组件通电产生的热量能够传导至导热套主体上,且导热套主体的热量也能够传导至导风片上,如此导热套主体的热量能够对烟支进行接触加热,同时导风片在引导气流时与导风片热交换,热交换后的气流与烟支接触时同样作用于烟支表面,使加热机构200对导热片进行均匀地加热;
2、由于加热组件位于容置腔内,使加热组件收容于导热套内,避免加热组件直接裸露于外,不存在金属发热件容易磨损的问题,进而提高了加热组件的加热效率。
3、由于导风片位于导热套主体的外壁并与导热套主体连接,导风片的导风方向与导热套主体的轴向相同,且容置腔沿导热套主体的轴向开设,当导热套主体背离开设有容置腔的部位与烟支接触,这样气流经过导风片的引导不会经过容置腔内,避免存在重金属污染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电子烟的使用安全性。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热套,所述导热套包括导热套主体和位于所述导热套主体外壁的导风片,所述导风片与所述导热套主体连接,所述导风片的导风方向与所述导热套主体的轴向相同,所述导热套主体沿轴向开设有容置腔;
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在通电时产生热量,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导热套主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开设于所述导热套主体与所述导风片的导风方向的入风端的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片包括多个导风片单体,多个所述导风片单体间隔设置于所述导热套主体外壁,相邻两个所述导风片单体与所述导热套主体之间形成有导气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风片单体呈螺旋状环绕于所述导热套主体的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套主体和多个所述导风片单体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风片单体焊接或胶接于所述导热套主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隔热套,所述隔热套开设有导风通道,所述导热套位于所述导风通道内,且所述导气道与所述导风通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导电发热基体、第一导电引脚、第二导电引脚和绝缘部;所述导电发热基体位于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导热套主体连接,所述导电发热基体形成有安装间隙,所述第一导电引脚穿设于所述安装间隙,且所述第一导电引脚与所述导电发热基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引脚与所述导电发热基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导电发热基体用于在通电时发热;所述绝缘部填充于所述安装间隙,且所述绝缘部包覆于所述第一导电引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导热连接部,所述导热连接部填充于所述导热套主体的内壁与所述导电发热基体的外壁之间,使得所述导电发热基体与所述导热套主体连接。
10.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机构,所述壳体开设有进风通道,所述加热机构设置在所述进风通道内。
CN202011099494.5A 2020-10-14 2020-10-14 电子烟及加热机构 Pending CN1120891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99494.5A CN112089114A (zh) 2020-10-14 2020-10-14 电子烟及加热机构
PCT/CN2021/109406 WO2022078005A1 (zh) 2020-10-14 2021-07-29 电子烟及加热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99494.5A CN112089114A (zh) 2020-10-14 2020-10-14 电子烟及加热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89114A true CN112089114A (zh) 2020-12-18

Family

ID=73783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99494.5A Pending CN112089114A (zh) 2020-10-14 2020-10-14 电子烟及加热机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89114A (zh)
WO (1) WO2022078005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7426A (zh) * 2021-09-28 2022-01-11 深圳市真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装置
WO2022078005A1 (zh) * 2020-10-14 2022-04-21 深圳市艾溹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电子烟及加热机构
WO2022078003A1 (zh) * 2020-10-14 2022-04-21 深圳市艾溹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电子烟、发热机构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142333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深圳市艾溹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电子烟及加热机构
JP7446485B2 (ja) 2020-12-11 2024-03-08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香味吸引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41668A2 (en) * 2006-06-09 2007-12-13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Indirectly heated capillary aerosol generator
CN206005956U (zh) * 2016-08-29 2017-03-15 卓尔悦欧洲控股有限公司 烤烟电子烟及其烟锅结构
KR20180122314A (ko) * 2017-02-16 2018-11-12 스미스 테크놀로지 씨오., 엘티디. 전자 흡연 장치 및 전자 흡연 장치의 흡입 횟수 측정 방법
CN108991601A (zh) * 2017-06-07 2018-12-14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雾化装置及其电子烟
CN107467717A (zh) * 2017-06-22 2017-12-15 深圳市云创高科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烟
CN110810928A (zh) * 2019-11-22 2020-02-21 惠州市沛格斯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烟具
CN112089114A (zh) * 2020-10-14 2020-12-18 深圳市艾溹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电子烟及加热机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78005A1 (zh) * 2020-10-14 2022-04-21 深圳市艾溹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电子烟及加热机构
WO2022078003A1 (zh) * 2020-10-14 2022-04-21 深圳市艾溹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电子烟、发热机构及其制备方法
JP7446485B2 (ja) 2020-12-11 2024-03-08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香味吸引器
WO2022142333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深圳市艾溹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电子烟及加热机构
CN113907426A (zh) * 2021-09-28 2022-01-11 深圳市真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装置
CN113907426B (zh) * 2021-09-28 2023-10-27 深圳市真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78005A1 (zh) 2022-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89114A (zh) 电子烟及加热机构
KR102124636B1 (ko) 에어로졸 생성 장치용 히터
KR102549241B1 (ko) 가열 비연소 담배의 스마트 3d 균열 장치, 키트 및 이의 가열 방법
US20200146352A1 (en) Vaporizer Device With More Than One Heating Element
CN110464055B (zh) 一种空气加热不燃烧卷烟发烟装置
CN107770883A (zh) 加热式吸入器及其加热组件
CN208064477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芯及该电子烟
CN109588778A (zh) 一种用于加热烟支的烟具
CN214127020U (zh) 双加热低温烟草加热装置
CN109965351B (zh) 外围电加热吸烟装置及加热控制方法
CN219182820U (zh) 加热组件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3881768U (zh) 电子烟及加热机构
CN111329130A (zh) 基于非均匀加热控制的加热不燃烧卷烟
JP7330545B2 (ja) 加熱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非燃焼加熱式喫煙具
CN110051038A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芯、电子烟及其雾化方法
CN112107034A (zh) 电子烟及加热机构
CN112704273A (zh) 电子烟及加热机构
CN210054610U (zh) 分半组合式加热不燃烧装置
CN219323179U (zh) 热交换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JP2024533822A (ja)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を含む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
CN210695974U (zh) 一种空气加热不燃烧卷烟发烟装置
WO2022078003A1 (zh) 电子烟、发热机构及其制备方法
CN214802334U (zh) 电子烟及加热机构
CN213881767U (zh) 电子烟及加热机构
CN213881763U (zh) 电子烟及加热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