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87820A - 用于高可用性集群节点的无线控制和结构链路 - Google Patents

用于高可用性集群节点的无线控制和结构链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87820A
CN112087820A CN201911401465.7A CN201911401465A CN112087820A CN 112087820 A CN112087820 A CN 112087820A CN 201911401465 A CN201911401465 A CN 201911401465A CN 112087820 A CN112087820 A CN 1120878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network device
cluster
link
high availab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014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87820B (zh
Inventor
A·B·瓦斯托里尔
V·布
S·塞卡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niper Networks Inc
Original Assignee
Juniper Network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niper Networks Inc filed Critical Juniper Networks Inc
Priority to CN20221010005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664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87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878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878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878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32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for defining a routing cluster membersh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2Mutual synchroniz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25Routing or path finding in a switch fabric
    • H04L49/253Routing or path finding in a switch fabric using establishment or release of connections between 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55Prevention,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errors
    • H04L49/557Error correction, e.g. fault recovery or fault toler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04L63/0485Networking architectures for enhanced packet encryption processing, e.g. offloading of IPsec packet processing or efficient security association look-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2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e.g. protecting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30Network data restoration; Network data reliability; Network data fault toler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用于高可用性集群节点的无线控制和结构链路。高可用性集群中的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配置用于无线控制链路的第一无线信道。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使用第一无线信道与高可用性集群中的第二网络设备建立无线控制链路。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配置用于无线结构链路的第二无线信道。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使用第二无线信道与第二网络设备建立无线结构链路。

Description

用于高可用性集群节点的无线控制和结构链路
背景技术
高可用性集群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多个网络设备被链接或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对于故障比如果多个网络设备分散配置时操作更有弹性的逻辑或虚拟网络设备。高可用性集群中的多个网络设备可以共享与路由引擎会话和/或用户会话相关联的会话信息,使得高可用性集群中的故障可以通过近瞬时故障转移和/或有状态网络业务的逆转而减轻。
发明内容
根据一些实现,一种方法可以包括:由高可用性集群中的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用于无线控制链路的第一无线信道;由第一网络设备使用第一无线信道与高可用性集群中的第二网络设备建立无线控制链路;由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用于无线结构(fabric)链路的第二无线信道;以及由第一网络设备使用第二无线信道与第二网络设备建立无线结构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配置第二无线信道包括:基于建立无线控制链路,配置第二无线信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基于建立无线控制链路,经由无线控制链路将第一网络设备的路由引擎和第二网络设备的路由引擎进行同步。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将第一网络设备的路由引擎和第二网络设备的路由引擎进行同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经由无线控制链路向第二网络设备传输一个或多个心跳分组,经由无线控制链路向第二网络设备传输标识路由表的信息,或者经由无线控制链路向第二网络设备传输路由协议业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基于配置第一无线信道,使得第一网络设备重新启动;以及其中与第二网络设备建立无线控制链路包括:在使得第一网络设备重新启动之后,与第二网络设备建立无线控制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利用以下配置第一网络设备:与高可用性集群相关联的集群标识符,以及与第一网络设备相关联的节点标识符。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经由无线控制链路与第二网络设备联合地建立用于高可用性集群的主节点和用于高可用性集群的次节点。
根据一些实现,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配置用于无线控制链路的第一无线信道,其中第一网络设备被包括在高可用性集群中;使用第一无线信道与高可用性集群中的第二网络设备建立无线控制链路;经由无线控制链路将第一网络设备的路由引擎和第二网络设备的路由引擎进行同步;配置用于无线结构链路的第二无线信道,其中第一无线信道和第二无线信道是不同的无线信道;以及使用第二无线信道与第二网络设备建立无线结构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还用于:经由无线控制链路向第二网络设备传输控制业务;以及经由无线结构链路向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网络业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控制业务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心跳分组,标识路由表的信息,或路由协议业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第一无线信道和第二无线信道是非重叠的无线信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被用于第一网络设备与一个或多个客户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链路的第一无线信道、第二无线信道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三无线信道是不同的无线信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建立无线控制链路时用于:建立与无线控制链路相关联的第一因特网协议安全(IPSec)隧道;以及其中建立无线结构链路包括:建立与无线结构链路相关联的第二IPSec隧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无线控制链路与被包括在第一网络设备中的无线物理接口模块(PIM)的控制接口相关联;以及其中无线结构链路与无线PIM的结构接口相关联。
根据一些实现,一种系统可以包括高可用性集群中的第一网络设备,包括第一无线物理接口模块(PIM);以及高可用性集群中的第二网络设备,包括第二无线PIM,其中第一PIM的第一控制接口和第二PIM的第二控制接口经由无线控制链路通信地连接,并且其中第一PIM的第一结构接口和第二PIM的第二接口结构经由无线结构链路通信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无线控制链路与第一无线信道相关联;其中无线结构链路与第二无线信道相关联;以及其中第一无线信道和第二无线信道是不同的无线信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无线控制链路被配置有第一因特网协议安全(IPSec)隧道;以及其中无线结构链路被配置有第二IPSec隧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第一网络设备是高可用性集群中的主节点;以及其中第二网络设备是高可用性集群中的次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第一网络设备被配置为用于高可用性集群的入口点和出口点;以及其中第二网络设备被配置为:如果发生与第一网络设备相关联的故障,则变为用于高可用性集群的入口点和出口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第一网络设备被配置为用于高可用性集群的入口点和出口点;以及其中第二网络设备被配置为:如果发生与第一网络的入口接口相关联的故障,则变为用于高可用性集群的入口点;以及其中第二网络设备被配置为:如果发生与第一网络的出口接口相关联的故障,则变为用于高可用性集群的出口点。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F是在此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示例实现的示图。
图2是可以实现在此所描述的系统和/或方法的示例环境的示图。
图3A和图3B是图2的一个或多个设备的示例部件的示图。
图4和图5是用于配置用于高可用性集群节点的无线控制和结构链路的示例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示例实现的以下详细描述参考附图。不同的附图中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标识相同或者类似元件。
为了形成高可用性集群,多个网络设备(其可以被称为高可用性集群中的集群节点)可以经由多个接口链接和/或连接。控制接口可以提供通过其集群节点可以交换控制业务以便同步集群节点的路由引擎会话的控制链路。结构接口可以提供通过其集群节点可以转发网络业务(例如,起源于和/或去往与高可用性集群通信地连接的客户端设备的业务(traffic))的结构链路。
在一些情况下,控制链路和结构链路可以通过物理网络电缆(诸如以太网电缆、光缆等)实现。虽然物理网络电缆可以提供高传输率和可靠性,但是物理网络电缆增加部署高可用性集群的成本和复杂性,降低部署高可用性集群中的灵活性(例如,物理网络电缆可能限制办公楼中的集群节点的物理放置)等。
在此所描述的一些实现提供被配置作为具有无线控制和结构链路的高可用性集群节点的网络设备。在一些实现中,网络设备(例如,高可用性集群节点)可以包括无线物理接口模块(PIM)、无线网络接口控制器(NIC)、无线通信适配器和/或提供无线通信能力的另一类型的部件。网络设备可以通信地将无线控制接口与高可用性集群中的另一网络设备的无线控制接口连接以建立可以交换控制业务的无线控制链路。此外,网络设备可以通信地将无线结构接口与另一网络设备的无线结构接口连接以建立可以交换网络业务的无线结构链路。以这种方式,高可用性集群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无线连接,其降低部署高可用性集群的成本和复杂性。此外,增加了部署高可用性集群的灵活性,因为网络设备的物理位置未受到由于运行物理网络电缆的限制。因此,网络设备可以更最佳地放置(例如,在办公楼中、跨校园等),使得能够增加与高可用性集群通信地连接的客户端设备的高可用性集群的无线覆盖。
图1A至图1F是在此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示例实现100的示图。如在图1A至图1F中所示,(一个或多个)示例实现100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诸如集群节点1、集群节点2等。在一些实现中,(一个或多个)示例实现100可以包括更大量的网络设备和/或更大量的高可用性集群。
在一些实现中,多个网络设备可以被链接和/或连接在一起以形成高可用性集群。在这种情况下,多个网络设备可以被链接和/或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对于故障比如果多个网络设备分散配置时操作更有弹性的逻辑或虚拟网络设备(其可以被称为底盘集群)。高可用性集群中的多个网络设备可以共享与路由引擎会话和/或用户会话相关联的会话信息,使得高可用性集群中的故障可以通过近瞬时故障转移和/或有状态网络业务的逆转而减轻。高可用性集群可以被部署在各种设置、上下文和/或位置中,诸如办公室分支、校园、零售位置等。
如在图1A中所示,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以及高可用性集群中的其他集群节点)可以经由多个无线链路(诸如无线控制链路、无线结构链路等)链接和/或连接。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可以经由无线控制链路交换控制业务(例如,在控制平面或路由引擎中起源和/或终止的业务),并且可以经由无线结构链路转发网络业务(例如,待由集群节点的数据平面或转发引擎转发的业务)。
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可以经由无线控制链路交换控制业务以形成用于高可用性集群的统一的控制平面或路由引擎,以同步控制平面或路由引擎的配置和内核状态以促进高可用性集群的接口和服务的高可用性等。控制业务可以包括例如路由引擎会话信息、标识与路由引擎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路由表的信息(例如,路由信息库(RIB)、转发信息库(FIB)、标签信息库(LIB)、标签转发实例库(LFIB)等)、路由协议业务(例如,边界网关协议(BGP)业务、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业务、路由信息协议(RIP)业务、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S-IS)协议业务等)、活跃或心跳分组(例如,可以被用于确定集群节点是否已经变得无响应和/或与集群节点相关联的事故或故障是否已经发生的分组)等。
无线结构链路可以允许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和高可用性集群中的其他集群节点)以形成用于高可用性集群的统一的数据平面或转发引擎。在这种情况下,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可以经由无线结构链路转发网络业务(例如,集群节点1可以经由无线结构链路将网络业务转发到集群节点2和/或集群节点2可以经由无线结构链路将网络业务转发到集群节点1)。网络业务(其还可以被称为传输业务)可以包括应用业务、web业务、语音(例如,网络语音(VoIP))业务、和/或与高可用性集群通信地连接的客户端设备和/或其他设备处起源和/或终止的其他类型的业务。
在一些实现中,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无线PIM(或无线NIC、无线通信适配器和/或提供无线通信能力的另一类型的部件)。无线控制链路可以通信地将集群节点1的无线控制接口(例如,由集群节点1的无线PIM提供)和集群节点2的无线控制接口(例如,由集群节点2的无线PIM提供)相连接。无线结构链路可以通信地将集群节点1的无线结构接口(例如,由集群节点1的无线PIM提供)和集群节点2的无线结构接口(例如,由集群节点2的无线PIM提供)相连接。
无线控制链路和无线结构链路可以被实现在无线信道上。例如,无线控制链路可以被实现在无线信道1上,并且无线结构链路可以被实现在无线信道2上。无线信道可以包括特定信道频率和基于信道宽度(例如,20MHz、40MHz等)确定的频率上限和频率下限。例如,无线信道1可以具有2.412GHz的信道频率和20MHz的信道宽度,并且因此可以具有2.422GHz的频率上限和2.402GHz的频率下限。在一些实现中,信道频率可以与各种许可和/或未许可的射频(RF)范围相关联,诸如2.4GHz RF范围(例如,在2.4GHz与2.5GHz之间)、5GHz RF范围(例如,在4.9GHz与6GHz之间)、60GHz RF范围(例如,在57GHz与64GHz之间)等。在一些实现中,信道频率可以与RF范围和/或任何定义的通信协议信道相关联无关联。
在一些实现中,无线信道1和无线信道2可以是相同的无线信道或者不同的无线信道,可以是非重叠的无线信道,可以是半双工的无线信道或者全双工的无线信道等。在一些实现中,无线信道1可以是与集群节点1用于与客户端设备无线通信链接的无线信道不同和/或非重叠的。在一些实现中,无线信道2可以是与集群节点2用于与客户端设备无线通信链接的无线信道不同和/或非重叠的。在一些实现中,无线信道1和无线信道2可以是与集群节点1用于与客户端设备无线通信链接的无线信道不同和/或非重叠的。
如在图1B至图1F中所示,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和其他集群节点)可以执行形成和/或建立高可用性集群的过程,以添加和/或移除来自高可用性集群的集群节点等。如在图1B中所示,并且通过附图标记102,每个集群节点可以配置集群标识符和节点标识符。集群标识符可以与高可用性集群相关联并且可以标识来自其他高可用性集群的高可用性集群。在这种情况下,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可以被配置有相同集群标识符,使得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将被包括在相同的高可用性集群中。集群标识符可以包括名称、数值、字母数字字符串等。
节点标识符可以与集群节点相关联并且特定于集群节点,使得节点标识符可以标识来自相同高的可用性集群中的其他集群节点的集群节点。在这种情况下,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可以被配置有不同的节点标识符。节点标识符可以包括名称、数值、字母数字字符串等。
在一些实现中,集群节点(例如,集群节点1、集群节点2等)可以基于接收指令(例如,底盘集群命令和/或另一类型的指令)来配置用于集群节点的集群标识符和节点标识符,其可以被提供为集群节点的输入(例如,由用户经由控制台端口和/或用于输入到集群节点的另一手段)。在一些实现中,集群节点可以基于事件(诸如集群节点的重新启动或重新开始等)自动配置用于集群节点的集群标识符和节点标识符。
如在图1C中所示,并且通过附图标记104,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可以配置用于集群节点1与集群节点2之间的无线控制链路的无线信道。在一些实现中,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可以自动并且联合地配置用于集群节点1与集群节点2之间的无线控制链路的无线信道。在一些实现中,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可以基于接收指令来配置用于无线控制链路的无线信道,该指令可以被提供为输入(例如,由用户经由控制台端口和/或用于输入的另一手段)。
为了自动并且联合地配置用于无线控制链路的无线信道,集群节点1可以广播指示被配置用于集群节点1的集群标识符和节点标识符的信号或者通信。集群节点2可以广播指示被配置用于集群节点2的集群标识符和节点标识符的信号或者通信。集群节点1可以搜索或者扫描已经配置有与集群节点1相同的集群标识符的集群节点。类似地,集群节点2可以搜索或者扫描已经配置有与集群节点2相同的集群标识符的集群节点。在这种情况下,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可以标识彼此,并且因此,可以基于确定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被配置有相同集群标识符联合地配置用于无线控制链路的无线信道。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可以联合地配置无线信道,使得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的相应无线控制接口操作在相同无线信道上。在一些实现中,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可以在配置无线控制链路的无线信道之后重新启动或者重新开始。
如在图1D中所示,并且通过附图标记106,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可以在被配置用于无线控制链路的无线信道(例如,无线信道1)上建立(例如,在重新启动或者重新开始之后)无线控制链路。为了建立无线控制链路,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可以执行握手过程和/或另一类型的无线连接建立过程。握手过程可以包括四次握手过程(根据IEEE 802.11i的四次握手)和/或另一类型的握手过程。此外,为了增加无线控制链路上的网络安全,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可以建立无线控制链路上的隧道,使得控制业务可以经由无线控制链路安全地传输。隧道可以包括因特网协议安全(IPSec)隧道和/或另一类型的隧道,在隧道中加密、验证和/或封装控制业务的分组。
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可以同步无线控制链路以同步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的相应路由引擎,使得相应路由引擎操作为用于高可用性集群的统一路由引擎。为了同步无线控制链路(和高可用性集群的统一控制平面或路由引擎),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可以经由无线控制链路交换控制业务。在这种情况下,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可以交换路由引擎会话信息、路由表、路由信息业务、保活或心跳分组等。
在一些实现中,作为同步过程的一部分,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可以联合地建立高可用性集群的主节点和(一个或多个)次节点。高可用性集群的主节点可以托管并且维持与高可用性集群通信地连接的客户端设备的用户会话,可以托管并且维持用于高可用性集群的主路由引擎会话等。高可用性集群的次节点可以托管并且维持用于高可用性集群的用户会话和路由引擎会话的备份信息,使得如果主节点故障或者经历引起从主节点到次节点的故障转移的故障,则次节点在有状态用户会话的几乎没有中断的情况下接管作为高可用性集群的主节点。
在一些实现中,作为同步过程的一部分,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可以联合地配置用于高可用性集群的入口点和出口点。入口点可以是其中网络业务从一个或多个外部网络(例如,因特网、公用电信网络、提供商网络等)进入高可用性集群的集群节点。换句话说,去往与高可用性集群通信地连接的客户端设备的网络业务经由入口点进入高可用性集群。出口点可以是其中网络业务向一个或多个外部网络而离开高可用性集群的集群节点。换句话说,起源于与高可用性集群通信地连接的客户端设备的网络业务经由入口点离开高可用性集群。
在一些实现中,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可以对入口点和出口点进行配置,使得入口点和出口点位于相同集群节点上,其可以被称为主动/被动配置。在一些实现中,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可以对入口点和出口点进行配置,使得入口点和出口点位于不同的集群节点上(例如,入口点可以位于集群节点1上并且出口点可以位于集群节点2上),其可以被称为主动/被动配置。在一些实现中,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可以对入口点和出口点进行配置,使得如果用作用于高可用性集群的入口点和/或出口点的集群节点(例如,集群节点1)故障和/或经历引起故障转移的故障,则另一集群节点(例如,集群节点2)可以变为入口点和/或出口点。
如在图1E中所示,并且通过附图标记108,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可以配置用于集群节点1与集群节点2之间的无线结构链路的无线信道。在一些实现中,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可以自动并且联合地配置用于集群节点1与集群节点2之间的无线结构链路的无线信道。在一些实现中,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可以基于建立无线控制链路自动并且联合地配置用于无线结构链路的无线信道。在一些实现中,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可以基于接收指令来配置用于无线结构链路的无线信道,该指令可以被提供为输入(例如,由用户经由控制台端口和/或用于输入的另一手段)。
为了自动并且联合地配置用于无线结构链路的无线信道,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可以联合配置无线信道,使得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的相应无线结构接口在相同无线信道上操作。而且,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可以联合地配置无线信道,使得用于无线结构链路的无线信道和用于无线控制链路的无线信道是不同的无线信道,是非重叠的无线信道等。
如在图1F中所示,并且通过附图标记110,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可以在被配置用于无线结构链路的无线信道(例如,无线信道2)上建立无线结构链路。为了建立无线结构链路,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可以执行握手过程和/或另一类型的无线连接建立过程。握手过程可以包括四次握手过程(根据IEEE 802.11i的四次握手)和/或另一类型的握手过程。此外,为了增加无线结构链路上的网络安全,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可以建立无线结构链路上的隧道,使得网络业务可以经由无线结构链路安全地传输。隧道可以包括IPSec隧道和/或另一类型的隧道,在隧道中加密、验证和/或封装结构业务的分组。
一旦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已经完成高可用性集群的配置过程,集群节点1和集群节点2就可以继续经由无线控制链路交换控制业务(例如,集群节点1可以经由无线控制链路将控制业务传输到集群节点2,和/或集群节点2可以经由无线控制链路将控制业务传输到集群节点1),可以经由无线结构链路传输和/或转发网络业务(例如,集群节点1可以经由无线结构链路将网络业务传输和/或转发到集群节点2,和/或集群节点2可以经由无线结构链路将网络业务传输和/或转发到集群节点1)等。在一些实现中,集群节点1和/或集群节点2可以参考附图标记102-110(或其子集)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动作,以与高可用性集群中的其他集群节点建立控制链路和/或结构链路。
以这种方式,网络设备(例如,高可用性集群节点)可以包括无线PIM、无线NIC、无线通信适配器、和/或提供无线通信能力的另一类型的部件。网络设备可以通信地将无线控制接口与高可用性集群中的另一网络设备(或多个其他设备)的无线控制接口连接,以建立可以交换控制业务的无线控制链路。而且,网络设备可以通信地将无线结构接口与另一网络设备的无线结构接口连接以建立可以交换网络业务的无线结构链路。以这种方式,高可用性集群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无线连接,其降低部署高可用性集群的成本和复杂性。而且,增加部署高可用性集群的灵活性,因为网络设备的物理位置未受由于运行物理网络电缆的限制。因此,网络设备可以更最佳地放置(例如,在办公楼中、跨校园等),使得可以增加与高可用性集群通信地连接的客户端设备的高可用性集群的无线覆盖。
如上文所指示的,图1A至图1F仅被提供为一个或多个示例。其他示例可以与关于图1A至图1F所描述的不同。
图2是可以实现在此所描述的系统和/或方法200的示例环境的示图。如在图2中所示,环境2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210-1到210-n(n≥1)(在下文中被统称为“网络设备210”并且单独地“网络设备210”)以及网络220。环境200的设备可以经由有线连接、无线连接或者有线和无线连接的组合相互连接。在一些实现中,网络设备210可以链接和/或连接在一起以形成高可用性集群。在一些实现中,高可用性集群可以包括由网络设备210实现的多个节点(例如,两个或两个以上节点)。
网络设备210包括能够接收、提供、存储、生成和/或处理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在一些实现中,网络设备210可以包括防火墙、路由器、网关、交换机、桥接器、无线接入点、基站(例如,eNodeB、NodeB、gNodeB等),等等。在一些实现中,网络设备210可以被实现为在壳体(诸如底盘)内实现的物理设备。在一些实现中,网络设备210可以被实现为由云计算环境或者数据中心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设备实现的虚拟设备。
在一些实现中,网络设备210可以包括无线PIM、无线NIC、无线通信适配器、和/或提供无线通信能力的另一类型的部件。网络设备210可以通信地将无线控制接口与高可用性集群中的另一网络设备210的无线控制接口相连接,以建立可以交换控制业务的无线控制链路。此外,网络设备210可以通信地将无线结构接口与另一网络设备210的无线结构接口连接以建立可以交换网络业务的无线结构链路。
网络220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例如,网络220可以包括蜂窝网络(例如,长期演进(LTE)网络、码分多址(CDMA)网络、3G网络、4G网络、5G网络、另一类型的蜂窝网络等)、无线局域网(WLAN)(例如,Wi-Fi网络、未许可的光谱无线网络等)、无线对等(P2P)网络(例如,Wi-Fi直接、蓝牙等)等、和/或这些或其他类型的网络的组合。
图2中所示的设备和网络的数目和布置被提供为示例。实际上,可以存在附加的设备和/或网络、较少的设备和/或网络、不同的设备和/或网络、或者与图2中所示的那些不同地布置的设备和/或网络。此外,图2中所示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设备可以被实现在单个设备内,或者图2中所示的单个设备可以被实现为多个分布式设备。附加地或者备选地,环境200的设备的集合(例如,一个或多个设备)可以执行被描述为由环境200的设备的另一集合执行的一个或多个功能。
图3A和图3B是图2的一个或多个设备的示例部件的示图。图3A是设备300的示例部件的示图。在一些实现中,设备300可以对应于设备210。在一些实现中,设备2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设备300和/或设备300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如在图3A中所示,设备300可以包括总线305、处理器310、存储器315、存储部件320、输入部件325、输出部件330和通信接口335。
总线305包括许可设备300的部件之间的通信的部件。处理器310以硬件、固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实现。处理器310采用以下形式: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加速处理单元(APU)、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者另一类型的处理部件。在一些实现中,处理器310包括能够被编程为执行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315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和/或存储用于由处理器310使用的信息和/或指令的另一类型的动态或者静态存储设备(例如,闪存、磁性存储器和/或光学存储器)。
存储部件320存储与设备300的操作和使用有关的信息和/或软件。例如,存储部件320可以包括硬盘(例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和/或固态磁盘)、光盘(CD)、数字通用光盘(DVD)、软盘、磁带盒和/或另一类型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及对应的驱动器。
输入部件325包括许可设备300接收信息(诸如经由用户输入(例如,触摸屏显示器、键盘、小键盘、鼠标、按钮、开关和/或麦克风))的部件。附加地或者备选地,输入部件325可以包括用于感测信息的传感器(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部件、加速度计、陀螺仪和/或致动器)。输出部件330包括提供来自设备300的输出信息的部件(例如,显示器、扬声器和/或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LED))。
通信接口335包括使得设备300能够与其他设备通信(诸如经由有线连接、无线连接或者有线和无线连接的组合)的类似收发器的部件(例如,收发器和/或分离的接收器和发射器)。通信接口335可以许可设备300从另一设备接收信息和/或向另一设备提供信息。例如,通信接口335可以包括以太网接口、光学接口、同轴电缆接口、红外线接口、射频(RF)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Wi-Fi接口、蜂窝网络接口等。
设备300可以执行在此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过程。设备300可以基于处理器310执行由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诸如存储器315和/或存储部件320)存储的软件指令来执行这些过程。计算机可读介质在此被定义为非暂态存储器设备。存储器设备包括单个物理存储设备内的存储器空间或者跨多个物理存储设备散布的存储器空间。
软件指令可以经由通信接口335从另一计算机可读介质或者从另一设备被读取到存储器315和/或存储部件320中。当执行时,被存储在存储器315和/或存储部件320中的软件指令可以使得处理器310执行在此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过程。附加地或者备选地,硬连线电路可以代替或者组合软件指令使用以执行在此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过程。因此,在此所描述的实现不限于硬件电路和软件的任何特定组合。
图3A中所示的部件的数目和布置被提供为示例。实际上,设备300可以包括附加的部件、较少的部件、不同的部件、或者与图3中所示的那些不同地布置的部件。附加地或者备选地,设备300的部件的集合(例如,一个或多个部件)可以执行被描述为由设备300的部件的另一集合执行的一个或多个功能。
图3B是设备350的示例部件的示图。在一些实现中,设备350可以对应于设备210。在一些实现中,设备2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设备350和/或设备350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如在图3B中所示,设备35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部件355-1到355-B(B≥1)(在下文中被统称为输入部件355并且单独地输入部件355)、交换部件360、一个或多个输出部件365-1到365-C(C≥1)(在下文中被统称为输出部件365并且单独地输出部件365)以及控制器370。
输入部件355可以是用于物理链路的附接点并且可以是用于输入业务(诸如分组)的进入点。输入部件355可以处理输入业务(诸如通过执行数据链路层封装或者解封装)。在一些实现中,输入部件355可以发送和/或接收分组。在一些实现中,输入部件355可以包括输入线卡,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分组处理部件(例如,以集成电路的形式),诸如一个或多个接口卡(IFC)、分组转发部件、线卡控制器部件、输入端口、处理器、存储器和/或输入队列。在一些实现中,设备35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部件355。
交换部件360可以将输入部件355与输出部件365互连。在一些实现中,交换部件360可以经由一个或多个交叉开关、经由总线和/或利用共享存储器来实现。共享存储器可以充当在分组最终被调度用于递送到输出部件365之前存储来自输入部件355的分组的临时缓冲器。在一些实现中,交换部件360可以使得输入部件355、输出部件365和/或控制器370能够通信。
输出部件365可以存储分组并且可以调度用于输出物理链路上的传输的分组。输出部件365可以支持数据链路层封装或者解封装和/或各种高层协议。在一些实现中,输出部件365可以发送分组和/或接收分组。在一些实现中,输出部件365可以包括输出线卡,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分组处理部件(例如,以集成电路的形式),诸如一个或多个IFC、分组转发部件、线卡控制器部件、输出端口、处理器、存储器和/或输出队列。在一些实现中,设备35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出部件365。在一些实现中,输入部件355和输出部件365可以通过部件的相同集合来实现(例如,并且输入/输出部件可以是输入部件355和输出部件365的组合)
控制器370包括以例如CPU、GPU、APU、微处理器、微控制器、DSP、FPGA、ASIC和/或另一类型的处理器的形式的处理器。处理器以硬件、固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实现。在一些实现中,控制器370可以包括可以被编程为执行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在一些实现中,控制器370可以包括RAM、ROM和/或存储用于由控制器370使用的信息和/或指令的另一类型的动态或者静态存储设备(例如,闪存、磁性存储器、光学存储器等)。
在一些实现中,控制器370可以与被连接到设备300的其他设备、网络和/或系统通信以交换关于网络拓扑的信息。控制器370可以基于网络拓扑信息来创建路由表,基于路由表来创建转发表,并且将转发表转发到输入部件355和/或输出部件365。输入部件355和/或输出部件365可以使用转发表以执行用于输入和/或输出分组的路由查找。
控制器370可以执行在此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过程。控制器370可以响应于执行由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存储的软件指令来执行这些过程。计算机可读介质在此被定义为非暂态存储器设备。存储器设备包括单个物理存储设备内的存储器空间或者跨多个物理存储设备散布的存储器空间。
软件指令可以经由通信接口从另一计算机可读介质或者从另一设备被读取到与控制器370相关联的存储器和/或存储部件中。当执行时,被存储在与控制器370相关联的存储器和/或存储部件中的软件指令可以使得控制器370执行在此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过程。附加地或者备选地,硬连线电路可以代替或者组合软件指令使用以执行在此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过程。因此,在此所描述的实现不限于硬件电路和软件的任何特定组合。
图3B中所示的部件的数目和布置被提供为示例。实际上,设备350可以包括附加的部件、较少的部件、不同的部件、或者与图3B中所示的那些不同地布置的部件。附加地或者备选地,设备350的部件的集合(例如,一个或多个部件)可以执行被描述为由设备350的部件的另一集合执行的一个或多个功能。
图4是用于配置用于高可用性集群节点的无线控制和结构链路的示例过程400的流程图。在一些实现中,图4的一个或多个过程块可以通过被包括在高可用性集群中的第一网络设备(例如,网络设备210、设备300、设备350等)来执行。在一些实现中,图4的一个或多个过程块可以由与第一网络设备分离或者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另一设备或一组设备(诸如一个或多个其他网络设备等)来执行。在一些实现中,高可用性可以包括多个节点(例如,两个或两个以上节点)。
如在图4中所示,过程400可以包括配置用于无线控制链路的第一无线信道(块410)。例如,如上文所描述的,网络设备(例如,使用处理器310、存储器315、存储部件320、输入部件325、输出部件330、通信接口335、输入部件355、交换部件360、输出部件365、控制器370等)可以配置用于无线控制链路的第一无线信道。
如在图4中进一步所示,过程400可以包括使用第一无线信道与高可用性集群中的第二网络设备建立无线控制链路(块420)。例如,如上文所描述的,网络设备(例如,使用处理器310、存储器315、存储部件320、输入部件325、输出部件330、通信接口335、输入部件355、交换部件360、输出部件365、控制器370等)可以使用第一无线信道与高可用性集群中的第二网络设备建立无线控制链路。
如在图4中进一步所示,过程400可以包括配置用于无线结构链路的第二无线信道(块430)。例如,如上文所描述的,网络设备(例如,使用处理器310、存储器315、存储部件320、输入部件325、输出部件330、通信接口335、输入部件355、交换部件360、输出部件365、控制器370等)可以配置用于无线结构链路的第二无线信道。
如在图4中进一步所示,过程400可以包括使用第二无线信道与第二网络设备建立无线结构链路(块440)。例如,如上文所描述的,网络设备(例如,使用处理器310、存储器315、存储部件320、输入部件325、输出部件330、通信接口335、输入部件355、交换部件360、输出部件365、控制器370等)可以使用第二无线信道与集中的第二网络设备建立无线结构链路。
过程400可以包括附加的实现,诸如下文所描述和/或结合此处其他地方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过程的任何单个实现或实现的任何组合。
在第一实现中,配置第二无线信道包括基于建立无线控制链路来配置第二无线信道。在第二实现中,单独或者组合第一实现,过程400还包括基于建立所述无线控制链路,经由所述无线控制链路将第一网络设备的路由引擎和第二网络设备的路由引擎进行同步。在第三实现中,单独或者组合第一和第二实现中的一个或多个,将第一网络设备的路由引擎和第二网络设备的路由引擎进行同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经由无线控制链路将一个或多个心跳分组传输到第二网络设备;经由无线控制链路将标识路由表的信息传输到第二网络设备;或经由无线控制链路将路由协议业务传输到第二网络设备。
在第四实现中,单独或者组合第一到第三实现中的一个或多个,过程400还包括基于配置第一无线信道,使得第一网络设备重新启动,以及与第二网络设备建立无线控制链路包括在使得第一网络设备重新启动之后,与第二网络设备建立无线控制链路。在第五实现中,单独或者组合第一到第四实现中的一个或多个,过程400还包括将第一网络设备配置有与高可用性集群相关联的集群标识符以及与第一网络设备相关联的节点标识符。在第六实现中,单独或者组合第一到第五实现中的一个或多个,过程400还包括经由无线控制链路与第二网络设备联合地建立用于高可用性集群的主节点和用于高可用性集群的次节点。
虽然图4示出了过程400的示例块,但是在一些实现中,过程400可以包括附加的块、较少的块、不同的块或者与图4中所描绘的那些不同地布置的块。附加地或者备选地,过程400的块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以并行地执行。
图5是用于配置用于高可用性集群节点的无线控制和结构链路的示例过程500的流程图。在一些实现中,图5的一个或多个过程块可以由第一网络设备(例如,网络设备210、设备300、设备350等)来执行。在一些实现中,图5的一个或多个过程块可以由与第一网络设备分离或者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另一设备或一组设备(诸如一个或多个其他网络设备等)来执行。
如在图5中所示,过程500可以包括配置用于无线控制链路的第一无线信道,其中第一网络设备被包括在高可用性集群中(块510)。例如,如上文所描述的,网络设备(例如,使用处理器310、存储器315、存储部件320、输入部件325、输出部件330、通信接口335、输入部件355、交换部件360、输出部件365、控制器370等)可以配置用于无线控制链路的第一无线信道。在一些实现中,第一网络设备被包括在高可用性集群中。
如在图5中进一步所示,过程500可以包括使用第一无线信道与高可用性集群中的第二网络设备建立无线控制链路(块520)。例如,如上文所描述的,网络设备(例如,使用处理器310、存储器315、存储部件320、输入部件325、输出部件330、通信接口335、输入部件355、交换部件360、输出部件365、控制器370等)可以使用第一无线信道与高可用性集群中的第二网络设备建立无线控制链路。
如在图5中进一步所示,过程500可以包括经由无线控制链路将第一网络设备的路由引擎和第二网络设备的路由引擎进行同步(块530)。例如,如上文所描述的,网络设备(例如,使用处理器310、存储器315、存储部件320、输入部件325、输出部件330、通信接口335、输入部件355、交换部件360、输出部件365、控制器370等)可以经由无线控制链路将第一网络设备的路由引擎和第二网络设备的路由引擎进行同步。
如在图5中进一步所示,过程500可以包括配置用于无线结构链路的第二无线信道,其中第一无线信道和第二无线信道是不同的无线信道(块540)。例如,如上文所描述的,网络设备(例如,使用处理器310、存储器315、存储部件320、输入部件325、输出部件330、通信接口335、输入部件355、交换部件360、输出部件365、控制器370等)可以配置用于无线结构链路的第二无线信道。在一些实现中,第一无线信道和第二无线信道是不同的无线信道。
如在图5中进一步所示,过程500可以包括使用第二无线信道与第二网络设备建立无线结构链路(块550)。例如,如上文所描述的,网络设备(例如,使用处理器310、存储器315、存储部件320、输入部件325、输出部件330、通信接口335、输入部件355、交换部件360、输出部件365、控制器370等)可以使用第二无线信道与第二网络设备建立无线结构链路。
过程500可以包括附加的实现,诸如下文所描述和/或结合此处其他地方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过程的任何单个实现或实现的任何组合。
在第一实现中,过程500还包括经由无线控制链路将控制业务传输到第二网络设备,以及经由无线结构链路将网络业务传输到第二网络设备。在第二实现中,单独或者组合第一实现,控制业务包括心跳分组、标识路由表的信息或路由协议业务中的至少一项。在第三实现中,单独或者组合第一和第二实现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无线信道和第二无线信道是非重叠的无线信道。在第四实现中,单独或者组合第一到第三实现中的一个或多个,被用于第一网络设备与一个或多个客户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链路的第一无线信道、第二无线信道和一个或多个第三无线信道是不同的无线信道。
在第五实现中,单独或者组合第一到第四实现中的一个或多个,建立无线控制链路包括建立与无线控制链路相关联的第一IPSec隧道,并且建立无线结构链路包括建立与无线结构链路相关联的第二IPSec隧道。在第六实现中,单独或者组合第一到第五实现中的一个或多个,无线控制链路与被包括在第一网络设备中的无线PIM的控制接口相关联,并且无线结构链路与无线PIM的结构接口相关联。
在第七实现中,单独或者组合第一到第六实现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网络设备被配置为用于高可用性集群的入口点和出口点,第二网络设备被配置为如果发生与第一网络设备的入口接口相关联的故障,则变为用于高可用性集群的入口点,并且第二网络设备被配置为如果发生与第一网络设备的出口接口相关联的故障,则变为用于高可用性集群的出口点。
虽然图5示出了过程500的示例块,但是在一些实现中,过程500可以包括附加的块、较少的块、不同的块或者与图5中所描绘的那些不同地布置的块。附加地或者备选地,过程500的块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以并行地执行。
前述公开提供了一些图示和描述,但是不旨在是穷尽的或者将实现限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可以鉴于以上公开做出修改和变型或者可以从实现的实践获得修改和变型。
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业务或者内容可以包括分组集。分组可以指代用于传递信息的通信结构(诸如协议数据单元(PDU)、网络分组、数据报、分段、消息、块、单元、帧、子帧、时隙、符号、以上中的任一个的部分、和/或能够经由网络传输的另一类型的格式化或非格式化数据单元)。
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部件”旨在宽广地被解释为硬件、固件和/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
将明显的是,在此所描述的系统和/或方法可以以硬件、固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的不同的形式实现。用来实现这些系统和/或方法的实际的专业控制硬件或者软件代码不是对实现的限制。因此,在不参考特定软件代码的情况下在此描述了系统和/或方法的操作和行为——应当理解,软件和硬件可以被设计为基于本文中的描述实现系统和/或方法。
即使在权利要求中记载和/或在说明书中公开了特征的特定组合,这些组合也不旨在限制各种实现的公开。实际上,这些特征中的许多特征可以以未特别地在权利要求中记载和/或在说明书中公开的方式进行组合。虽然下文列出的每个从属权利要求可以直接地取决于仅一个权利要求,但是各种实现的公开包括与权利要求集中的每个其他权利要求组合的每个从属权利要求。
除非如此明确地描述,否则没有在此所使用的元件、动作或者指令应当被解释为关键或者基本的。而且,如在此所使用的,冠词“一”和“一种”旨在包括一个或多个项,并且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可交换地使用。进一步地,如在此所使用的,冠词“所述”旨在包括结合冠词“所述”引用的一个或多个项并且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可交换地使用。此外,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集合”旨在包括一个或多个项(例如,相关项、无关项、相关项和无关项的组合等),并且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可交换地使用。在仅预期一个项的情况下,使用短语“仅一个”或者类似语言。此外,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具有”、“有”、“含有”等旨在是开放式术语。进一步地,除非另外明确说明,否则短语“基于”旨在意味着“至少部分地基于”。另外,如在此所使用的,除非另外明确说明(例如,如果与“任一个”或“仅一个”),否则术语“或者”旨在当串联使用时是包含性的,并且可以与“和/或”可交换地使用。

Claims (20)

1.一种方法,包括:
由高可用性集群中的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用于无线控制链路的第一无线信道;
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使用所述第一无线信道与所述高可用性集群中的第二网络设备建立所述无线控制链路;
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用于无线结构链路的第二无线信道;以及
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使用所述第二无线信道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建立所述无线结构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配置所述第二无线信道包括:
基于建立所述无线控制链路,配置所述第二无线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建立所述无线控制链路,经由所述无线控制链路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路由引擎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路由引擎进行同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所述路由引擎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所述路由引擎进行同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经由所述无线控制链路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传输一个或多个心跳分组,
经由所述无线控制链路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传输标识路由表的信息,或者
经由所述无线控制链路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传输路由协议业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配置所述第一无线信道,使得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重新启动;以及
其中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建立所述无线控制链路包括:
在使得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重新启动之后,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建立所述无线控制链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利用以下配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
与所述高可用性集群相关联的集群标识符,以及
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相关联的节点标识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经由所述无线控制链路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联合地建立用于所述高可用性集群的主节点和用于所述高可用性集群的次节点。
8.一种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以及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
配置用于无线控制链路的第一无线信道,
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被包括在高可用性集群中;
使用所述第一无线信道与所述高可用性集群中的第二网络设备建立所述无线控制链路;
经由所述无线控制链路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路由引擎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路由引擎进行同步;
配置用于无线结构链路的第二无线信道,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道和所述第二无线信道是不同的无线信道;以及
使用所述第二无线信道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建立所述无线结构链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还用于:
经由所述无线控制链路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传输控制业务;以及
经由所述无线结构链路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传输网络业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所述控制业务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心跳分组,
标识路由表的信息,或
路由协议业务。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道和所述第二无线信道是非重叠的无线信道。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中被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一个或多个客户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链路的所述第一无线信道、所述第二无线信道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三无线信道是不同的无线信道。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建立所述无线控制链路时用于:
建立与所述无线控制链路相关联的第一因特网协议安全(IPSec)隧道;以及
其中建立所述无线结构链路包括:
建立与所述无线结构链路相关联的第二IPSec隧道。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所述无线控制链路与被包括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中的无线物理接口模块(PIM)的控制接口相关联;以及
其中所述无线结构链路与所述无线PIM的结构接口相关联。
15.一种系统,包括:
高可用性集群中的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第一无线物理接口模块(PIM);以及
所述高可用性集群中的第二网络设备,包括:
第二无线PIM,
其中所述第一PIM的第一控制接口和所述第二PIM的第二控制接口经由无线控制链路被通信地连接,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PIM的第一结构接口和所述第二PIM的第二结构接口经由无线结构链路被通信地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无线控制链路与第一无线信道相关联;
其中所述无线结构链路与第二无线信道相关联;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道和所述第二无线信道是不同的无线信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无线控制链路被配置有第一因特网协议安全(IPSec)隧道;以及
其中所述无线结构链路被配置有第二IPSec隧道。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是所述高可用性集群中的主节点;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是所述高可用性集群中的次节点。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被配置为用于所述高可用性集群的入口点和出口点;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被配置为:如果发生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相关联的故障,则变为用于所述高可用性集群的所述入口点和所述出口点。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被配置为用于所述高可用性集群的入口点和出口点;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被配置为:如果发生与所述第一网络的入口接口相关联的故障,则变为用于所述高可用性集群的所述入口点;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被配置为:如果发生与所述第一网络的出口接口相关联的故障,则变为用于所述高可用性集群的所述出口点。
CN201911401465.7A 2019-06-13 2019-12-30 用于高可用性集群节点的无线控制和结构链路 Active CN1120878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00054.XA CN114466468A (zh) 2019-06-13 2019-12-30 用于高可用性集群节点的无线控制和结构链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440,723 2019-06-13
US16/440,723 US10999187B2 (en) 2019-06-13 2019-06-13 Wireless control and fabric links for high-availability cluster node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00054.XA Division CN114466468A (zh) 2019-06-13 2019-12-30 用于高可用性集群节点的无线控制和结构链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87820A true CN112087820A (zh) 2020-12-15
CN112087820B CN112087820B (zh) 2022-03-08

Family

ID=6896588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01465.7A Active CN112087820B (zh) 2019-06-13 2019-12-30 用于高可用性集群节点的无线控制和结构链路
CN202210100054.XA Pending CN114466468A (zh) 2019-06-13 2019-12-30 用于高可用性集群节点的无线控制和结构链路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00054.XA Pending CN114466468A (zh) 2019-06-13 2019-12-30 用于高可用性集群节点的无线控制和结构链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0999187B2 (zh)
EP (1) EP3751905A1 (zh)
CN (2) CN11208782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9496A (zh) * 2022-02-17 2022-06-28 许强 一种基于云端业务处理的用户筛选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99187B2 (en) 2019-06-13 2021-05-04 Juniper Networks, Inc. Wireless control and fabric links for high-availability cluster node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46434A1 (en) * 2007-01-30 2010-02-25 Panasonic Corporation Network-based and host-based mobility management in packet-base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2437961A (zh) * 2011-12-28 2012-05-02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集群系统及其管理和控制方法
CN104780510A (zh) * 2014-01-14 2015-07-15 诺基亚公司 用于无线网络集群发现和并发管理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7071189A (zh) * 2016-11-28 2017-08-18 深圳市潮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设备物理接口的连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62461A (en) * 1987-01-12 1989-08-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Packet switch network protocol
US7447229B2 (en) * 1999-12-16 2008-11-04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viding prioritized data movement between endpoints connected by multiple logical channels
US7171476B2 (en) * 2001-04-20 2007-01-30 Motorola, Inc. Protocol and structure for self-organizing network
US20030219253A1 (en) * 2002-05-21 2003-11-27 Hrl Laboratories, Llc Proactive techniques for sustenance of high-speed fixed wireless links
FI20031628A0 (fi) * 2003-11-10 2003-11-10 Nokia Corp Tietokoneryväs, tietokoneyksikkö ja menetelmä muistisaannin ohjaukseen tietokoneyksiköiden välillä
US7512063B2 (en) * 2004-12-14 2009-03-31 Cisco Technology, Inc. Border router protection with backup tunnel stitching in a computer network
JP2006189963A (ja) * 2004-12-28 2006-07-20 Hitachi Ltd ストレージアクセス制御方法、クラスタシステム、パス接続スイッチおよびストレージアクセス制御プログラム
US8135400B2 (en) * 2007-01-19 2012-03-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vice discover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121077B2 (en) * 2008-07-24 2012-02-21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lay device and relay method
KR101633935B1 (ko) * 2010-03-09 2016-07-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에 기반한 펨토 기지국 간 채널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US9497073B2 (en) * 2011-06-17 2016-11-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link aggregation group (LAG) for a layer 2 fabric
US9304827B2 (en) * 2011-10-24 2016-04-05 Plumchoic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hierarchy of support services via desktop and centralized service
US8995361B2 (en) * 2011-11-11 2015-03-31 Itron, Inc. Multi-channel, multi-modulation, multi-rate communication with a radio transceiver
US8407759B1 (en) * 2012-02-24 2013-03-26 Monolith Innovations, LLC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e mobile data storage
US20140229695A1 (en) * 2013-02-13 2014-08-14 Dell Product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ackup in scale-out storage clusters
CA2911177A1 (en) * 2013-05-06 2014-11-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ulti-system coordinate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node
GB2525637B (en) * 2014-04-30 2021-03-31 Metaswitch Networks Ltd Message Processing
CN106797635B (zh) * 2014-09-03 2020-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d2d资源分配的系统和方法
US9853855B2 (en) * 2014-12-03 2017-12-26 Fortinet, Inc. Stand-by controller assisted failover
US20190190641A1 (en) * 2017-12-14 2019-06-20 Google Llc Reciprocal Beamforming
EP3629507A1 (en) * 2018-09-28 2020-04-01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US11503000B2 (en) * 2019-03-29 2022-11-15 Intel Corporation Technologies for establishing secure channel between I/O subsystem and trusted application for secure I/O data transfer
US10999187B2 (en) 2019-06-13 2021-05-04 Juniper Networks, Inc. Wireless control and fabric links for high-availability cluster nod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46434A1 (en) * 2007-01-30 2010-02-25 Panasonic Corporation Network-based and host-based mobility management in packet-base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2437961A (zh) * 2011-12-28 2012-05-02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集群系统及其管理和控制方法
CN104780510A (zh) * 2014-01-14 2015-07-15 诺基亚公司 用于无线网络集群发现和并发管理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7071189A (zh) * 2016-11-28 2017-08-18 深圳市潮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设备物理接口的连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9496A (zh) * 2022-02-17 2022-06-28 许强 一种基于云端业务处理的用户筛选方法
CN114679496B (zh) * 2022-02-17 2024-03-22 上海生慧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端业务处理的用户筛选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87820B (zh) 2022-03-08
US11558286B2 (en) 2023-01-17
US20210243115A1 (en) 2021-08-05
EP3751905A1 (en) 2020-12-16
CN114466468A (zh) 2022-05-10
US10999187B2 (en) 2021-05-04
US20200396156A1 (en) 2020-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196921A1 (en) High availability and failovers
US20190306238A1 (en) Adaptive gossip protocol
US9100266B2 (en) SoftRouter protocol failovers
US20160028656A1 (en) Extending Virtual Station Interface Discovery Protocol (VDP) and VDP-Like Protocols for Dual-Homed Deployments in Data Center Environments
CN111953597B (zh) 链路聚合组(LAG)的支持媒体访问控制安全(MACsec)的链路
US11558286B2 (en) Wireless control and fabric links for high-availability cluster nodes
EP3869329A1 (en) Automatic formation of a virtual chassis using zero touch provisioning
JP7400814B2 (ja) 中間ノードにより行われる方法
US11743114B1 (en) 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 control packet to indicate maintenance mode operation
US20210320858A1 (en) Preventing traffic outages during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 storms
US11245669B1 (en) Firewall filter comprising one or more objects
US11502945B2 (en) High-availability networking as a service via Wi-Fi
US8547829B1 (en) Dynamically enhanced network performance for distribute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architecture
US11570073B1 (en) Service status notification
CN112866000B (zh) 高可用性集群的冗余接口中的有线和无线接口的绑定
CN113452543B (zh) 多宿主错误配置的检测
US11252074B2 (en) Detection of multihoming misconfiguration
EP4262176A1 (en) Standby access gateway function signaling for a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KR101308089B1 (ko) 고가용성을 지원하기 위한 IPSec VPN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4598637A (zh) 维护与链路聚合组相关联的链路集合以支持客户边缘设备
CN115086105A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