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87810B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87810B
CN112087810B CN201910516329.6A CN201910516329A CN112087810B CN 112087810 B CN112087810 B CN 112087810B CN 201910516329 A CN201910516329 A CN 201910516329A CN 112087810 B CN112087810 B CN 1120878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ndom access
carrier
terminal device
alternatively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163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87810A (zh
Inventor
何青春
常俊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1632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87810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94964 priority patent/WO202024894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087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878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878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878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33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根据该方法,当终端装置的下行测量值不低于第一测量阈值时,终端装置可从NUL载波或SUL载波中选择配置有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的目标载波,并通过目标载波发起两步随机接入,由于不再仅通过NUL载波发起两步随机接入,可提高两步随机接入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无线接入技术中,在小区(cell)配置有普通上行(normal uplink,NUL)载波以及辅助上行(supplementary uplink,SUL)载波的情况下,如果终端(UE)在小区内的下行测量值大于一个预配置的参考门限,表示UE距离小区中心的距离较近,此时UE将选择NUL载波进行上行接入,即通过NUL载波发送随机接入请求。
然而在进行两步随机接入(2-step random access channel,2-step RACH)的过程中,由于两步随机接入过程中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码以及上行数据都是可以由多用户共享的,在通过较高频的NUL载波传输时的干扰较强,影响接入成功率。
因此在NUL载波及SUL载波共存的场景下,两步随机接入的方案有待优化。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用以优化两步随机接入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该方法可由UE(在本申请中,UE也可被称为终端装置或终端设备)执行。根据该方法,终端装置可确定下行测量值不低于第一测量阈值,所述下行测量值为所述终端装置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方向的测量值;终端装置可从普通上行NUL载波以及辅助上行SUL载波中选择目标载波,所述目标载波配置有第一随机接入资源,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用于所述终端装置的随机接入,所述NUL载波以及所述SUL载波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终端装置可通过选择的所述目标载波的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所述随机接入请求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和上行数据。
采用以上方法,当终端装置的下行测量值不低于第一测量阈值时,终端装置可从NUL载波或SUL载波中选择配置有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的目标载波,并通过目标载波发起两步随机接入,由于不再仅通过NUL载波发起两步随机接入,可提高两步随机接入的成功率。
示例性的,下行测量值包括RSRP、RSRQ或者SINR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可针对不同的下行测量值设置与之对应的第一测量阈值。
终端装置还可接收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信息,以获取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的相关配置。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信息可用于指示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preamble码索引;或者,preamble码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或者,preamble码与同步信号块SSB的映射关系;或者,物理层共享信道PUSCH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或者,PUSCH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与SSB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信息还可用于指示第一随机接入资源配置于所述NUL和/或SUL。
在一种具体的示例中,若所述NUL载波配置有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且所述SUL载波未配置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终端装置可将所述NUL载波确定为所述目标载波。
在另一种具体的示例中,若所述SUL载波配置有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终端装置可将所述SUL载波确定为所述目标载波。
其中,所述NUL载波配置有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或者,所述NUL载波未配置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
在另一种具体的示例中,若所述下行测量值不低于第二测量阈值,所述NUL载波以及所述SUL载波均配置有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且所述第二测量值高于所述第一测量值终端装置可将所述NUL载波确定为所述目标载波。
示例性的,终端装置可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fallback随机接入响应,此时,若所述目标载波包括所述NUL载波,则终端装置可通过所述SUL载波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从而,在两步随机接入失败的情况下,终端装置还会退至SUL发起四步随机接入,进一步提高随机接入的成功率。以上上行数据可以是类似于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3。
其中,上行数据承载于以下消息中的一种或多种: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或者,RRC重建请求消息;或者,RRC连接恢复消息;或者,系统消息获取请求消息;或者,波束恢复请求消息。
在通过所述SUL载波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之前,终端装置可响应于所述fallback随机接入响应,通过所述SUL载波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并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
示例性的,所述终端装置可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通过两步随机接入的方式接入所述网络设备。此后,终端装置可响应于第一指示,发送包含随机接入前导码和上行数据的随机接入请求,实现网络设备对终端装置随机接入方式的控制。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该方法可由网络设备实施。根据该方法,网络设备可通过目标载波的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从终端装置接收随机接入请求,所述随机接入请求包括preamble码和上行数据,所述目标载波包括所述终端装置的NUL载波或SUL载波;网络设备可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所述随机接入请求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应理解,这里的随机接入响应可以是两步随机接入过程的MsgB,即包括四步随机接入过程的RAR信息和Msg4。
示例性的,网络设备还可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信息,以实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其中,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preamble码索引;或者,preamble码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或者,preamble码与SSB的映射关系;或者,PUSCH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或者,PUSCH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与SSB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信息还可用于指示第一随机接入资源配置于所述NUL和/或SUL。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若所述随机接入响应包括fallback随机接入响应,且所述目标载波包括所述NUL载波,则网络设备还可通过所述SUL载波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所述上行数据。以上上行数据可以是类似于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3。
以上上行数据承载于以下消息中的一种或多种: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或者,RRC重建请求消息;或者,RRC连接恢复消息;或者,系统消息获取请求消息;或者,波束恢复请求消息,如基于竞争的波束恢复请求消息。
在网络设备通过所述SUL载波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所述上行数据之前,网络设备还可通过所述SUL载波向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并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
示例性的,网络设备还可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通过两步随机接入的方式接入所述网络设备。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设计中由终端装置执行的步骤。该通信装置可通过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方法中的各功能。例如,在由软件模块构成时,通信装置可包括相互耦合的通信模块以及处理模块,其中,通信模块可用于支持通信装置进行通信,处理模块可用于通信装置执行处理操作,如生成需要发送的信息/消息,或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以得到信息/消息。在由硬件组件构成时,该通信装置可包括相互耦合的通信接口、存储器以及处理器等等。
在执行以上第一方面所述方法时,处理模块可用于确定下行测量值不低于第一测量阈值,所述下行测量值为所述终端装置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方向的测量值;处理模块还可用于从普通上行NUL载波以及辅助上行SUL载波中选择目标载波,所述目标载波配置有第一随机接入资源,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用于所述终端装置的随机接入,所述NUL载波以及所述SUL载波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通信模块可用于通过所述目标载波的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所述随机接入请求包括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码和上行数据。
以上下行测量值包括RSRP、RSRQ或者SINR中的一个或多个。
该通信模块还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preamble码索引;或者,preamble码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或者,preamble码与同步信号块SSB的映射关系;或者,物理层共享信道PUSCH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或者,PUSCH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与SSB的映射关系。
在一种具体的示例中,若所述NUL载波配置有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且所述SUL载波未配置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则处理模块可将所述NUL载波确定为所述目标载波。
在另一种具体的示例中,若所述SUL载波配置有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则所述处理模块可将所述SUL载波确定为所述目标载波。
其中,所述NUL载波配置有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或者,所述NUL载波未配置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
在另一种具体的示例中,若所述下行测量值不低于第二测量阈值,所述NUL载波以及所述SUL载波均配置有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且所述第二测量值高于所述第一测量值,则处理模块可将所述NUL载波确定为所述目标载波。
示例性的,通信模块还可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回退fallback随机接入响应;若所述目标载波包括所述NUL载波,则所述通信模块还可用于通过所述SUL载波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以上上行数据可以是类似于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3。
以上上行数据承载于以下消息中的一种或多种: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或者,RRC重建请求消息;或者,RRC连接恢复消息;或者,系统消息获取请求消息;或者,波束恢复请求消息,如基于竞争的波束恢复请求消息。
所述通信模块还可用于响应于所述fallback随机接入响应,通过所述SUL载波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并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
示例性的,通信模块还可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通过两步随机接入的方式接入所述网络设备。
在通过硬件组件实现第五方面所示通信装置时,该通信装置可包括处理器。可由处理器执行以上处理模块所执行的步骤。该通信装置可包括收发器,收发器可用于支持以上装置与其他设备或装置进行通信。具体的,该收发器可用于执行以上通信模块所执行的步骤。在通过硬件组件实现以上装置时,该装置还可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可用于存储程序,可由处理器执行该程序以执行以上处理模块所执行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设计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步骤。该通信装置可通过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方法中的各功能。例如,在由软件模块构成时,通信装置可包括相互耦合的通信模块以及处理模块,其中,通信模块可用于支持通信装置进行通信,处理模块可用于通信装置执行处理操作,如生成需要发送的信息/消息,或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以得到信息/消息。在由硬件组件构成时,该通信装置可包括相互耦合的通信接口、存储器以及处理器等等。
在执行以上第四方面所述方法时,通信模块可用于通过目标载波的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从终端装置接收随机接入请求,所述随机接入请求包括preamble码和上行数据,所述目标载波包括所述终端装置的NUL载波或SUL载波;所述通信模块还可用于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所述随机接入请求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
示例性的,所述通信模块还可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preamble码索引;或者,preamble码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或者,preamble码与SSB的映射关系;或者,PUSCH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或者,PUSCH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与SSB的映射关系。
若所述随机接入响应包括fallback随机接入响应,且所述目标载波包括所述NUL载波,则所述通信模块还可用于通过所述SUL载波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所述上行数据。以上上行数据可以是类似于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3。
以上上行数据承载于以下消息中的一种或多种: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或者,RRC重建请求消息;或者,RRC连接恢复消息;或者,系统消息获取请求消息;或者,波束恢复请求消息,如基于竞争的波束恢复请求消息。
所述通信模块还可用于通过所述SUL载波向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并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
示例性的,所述通信模块还可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通过两步随机接入的方式接入所述网络设备。
在通过硬件组件实现第五方面所示通信装置时,该通信装置可包括处理器。可由处理器执行以上处理模块所执行的步骤。该通信装置可包括收发器,收发器可用于支持以上装置与其他设备或装置进行通信。具体的,该收发器可用于执行以上通信模块所执行的步骤。
在通过硬件组件实现以上装置时,该装置还可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可用于存储程序,可由处理器执行该程序以执行以上处理模块所执行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第三方面所示的通信装置和/或第四方面所示的通信装置。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或称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被调用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或,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基础产品可包含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或,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或包含芯片的芯片系统,该芯片可包括处理器。该芯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或存储模块)和/或收发器(或通信模块)。该芯片可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或,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该芯片系统可以由上述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上述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如存储器(或存储模块)和/或收发器(或通信模块)。
上述第二方面至第八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中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对第一方面及其任一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的有益效果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也可以应用于装置实施例或系统实施例中。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先介绍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的场景。
如图1所示,本申请可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100,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UE 101以及网络设备102。
应理解,无线通信系统100既可适用于低频场景(sub 6G),也可适用于高频场景(above6G)。无线通信系统100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未来的第五代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通信系统等。
以上所示UE 101可以是用户设备、终端(terminal)、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等设备,该UE 101能够与一个或多个通信系统的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并接受网络设备提供的网络服务,这里的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图示网络设备102。
比如,UE 101可以是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其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所述UE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如图3所示的UE可包括终端设备101。UE 101也可以是具有通信模块的通信芯片。
以上所示网络设备102可包括接入网设备(或称接入网站点)。其中,接入网设备是指有提供网络接入功能的设备,如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基站等等。网络设备102具体可包括基站(base station,BS),或包括基站以及用于控制基站的无线资源管理设备等,该网络设备102可包括中继站(中继设备)、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基站、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基站或者NR基站等。
比如,网络设备102包括但不限于:5G中的下一代基站(g nodeB,gNB)、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传输点(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oint,TRP)、发射点(transmitting point,TP)或移动交换中心等。网络设备102也可以是具有通信模块的通信芯片。
在本申请所述方法的执行过程中,网络设备102可作为RAN基站向UE 101提供无线网络连接,例如,网络设备102可作为4G接入网——演进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 UMTS terrestrial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中的接入网设备,或者,网络设备102可作为5G接入网——5G RAN中的接入网设备,或者,网络设备102可作为未来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
下面以如图2所示5G网络架构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
如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可包括5G核心网201,该无线通信系统还可包括5G接入网202,其中5G核心网201与5G接入网202之间可通过接口实现交互。该无线通信系统场景下,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方法的功能实体可以是5G核心网201中的网元和/或终端设备等。具体来说,以上图1所示的UE 101可以包括5G接入网202中的基站所连接的终端设备,例如,图2所示的UE 203。该UE 203通过无线链路连接至接入网设备204,接入网设备204可以是5G接入网202中的一个5G基站。以上图1所示的UE 101可包括与中继站连接的UE,例如图2所示的UE 205。其中,UE 205与中继站206连接,中继站206通过中继链路连接至接入网设备204。以上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102,可包括如图2所示的5G接入网202的中的接入网设备204,也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连接至接入网设备204的中继站206等等。
下面,结合流程图介绍四步随机接入(4-step RACH)和两步随机接入流程。
如图3所示,四步随机接入过程可包括以下步骤:
S1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Msg1。
其中,Msg1即随机接入请求,包括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码(或称前导码、preamble前导码),随机接入前导码可以是终端设备随机选择的,终端设备在RACH上向网络设备发送Msg1。
相应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Msg1。
S1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Msg2。
此处,Msg2即是针对前导码的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信息,包括保留比特(reserved bits,通常用R表示)、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TA)命令、上行授权(uplinkgrant)和TC-RNTI等。其中,上行授权即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分配的上行资源位置的指示信息,TC-RNTI为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一个临时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Msg2。终端设备可以在PDCCH上使用RA-RNTI来监听调度承载Msg2的PDSCH的DCI。
S13,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Msg3。
其中,Msg3即上行数据或称上行有效载荷(UL payload),Msg3承载于物理层上行共享信道(PUSCH)。后续为方便说明,可将S13所涉及的Msg3称为上行数据。此处,终端设备在发送Msg3后,立即启动竞争解决计时器(contention resolution timer)(后续每次重传Msg3都要重启这个定时器),终端设备在定时器超时前监听网络设备返回给自己的竞争解决消息。
示例性的,上行数据可包括上行小包数据,如终端设备的标识等数据。
相应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Msg3。
S14,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Msg4。
其中,Msg4即竞争解决消息(contention resolution message,CRM)。
此处,网络设备在向终端设备发送竞争解决消息时,当终端设备处于RRC空闲(RRCidle)态或者RRC非活跃(RRC inactive)态,可采用TC-RNTI对DCI进行加扰。终端在竞争解决计时器超时前,如果监听到该TC-RNTI加扰的DCI,则对DCI指示的承载于PDSCH上的响应信息进行解调,并对PDSCH中携带的竞争解决标识(contention resolution identifier,CRID)与终端设备的Msg3携带的公共控制信道的服务数据单元(common control channelserving data unit,CCCH SDU)进行匹配,如果相同,终端设备认为竞争解决成功。否则,终端设备认为这次随机接入失败。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两步随机接入方法流程示意图。该两步随机接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MsgA。
其中,MsgA即随机接入请求,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和UL payload,相当于上述图3的4-step RACH中的Msg1和Msg3。
S2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MsgB。
此处,MsgB即针对MsgA的响应信息,包括针对前导码的响应信息和针对PUSCH的响应信息中的至少一种。针对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响应信息即随机接入响应信息,包括TA命令、TC-RNTI以及UL grant。针对PUSCH的响应信息包括竞争解决消息,如包括CRID。
需要说明的是,在目前2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网络设备在向处于RRC idle态或者RRC inactive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竞争解决标识时可能采用的方式是:网络设备采用一个公共RNTI对DCI加扰。基于该方式,终端设备需要对接收到的DCI指示的PDSCH进行解调,得到PDSCH承载的响应信息中携带的CRID,与UE ID或者UL CCCH SDU比较后,才能确认竞争解决是否成功。
示例性的,发起如图4所述两步随机接入的终端设备和发起如图3所示四步随机接入的终端设备可使用共享的随机接入时频资源(RACH Occasion,RO),该随机接入时频资源既可用于发起两步随机接入,也可用于发起四步随机接入。或者,发起两步随机接入的终端设备使用专用于发起两步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时频资源,以及发起四步随机接入的终端设备使用专用于发起四步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时频资源,本申请不予限定。
为方便说明,以下将用于发起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时频资源称为第一随机接入资源。其中,该第一随机接入资源是用于发起两步随机接入和四步随机接入的共享随机接入时频资源,也可以是专用于发起两步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时频资源。
基于以上无线通信系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31:终端设备确定下行测量值不低于第一测量阈值。
其中,该下行测量值为该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方向的测量值。
S32:终端设备从NUL载波和SUL载波中选择目标载波,其中,选择的目标载波上配置有第一随机接入资源。
其中,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用于终端设备发起随机接入。NUL载波、SUL载波以及第一随机接入资源可由网络设备配置。
S33:终端设备通过该目标载波的第一随机接入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该随机接入请求包括随机接入前导和上行数据。
其中,随机接入请求相当于两步随机接入中的随机接入请求,例如图4所示的MsgA。随机接入前导即如图3所示的Msg1,上行数据即如图3所示的Msg3的组合。
S34: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该随机接入响应与该随机接入请求对应。其中,这里的随机接入响应可以是两步随机接入过程的MsgB,即包括四步随机接入过程的RAR信息和Msg4。
采用以上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可在下行测量值不低于第一测量阈值的情况下,从NUL和SUL中选择配置有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的目标载波,并通过该目标载波发起两步随机接入,从而提高NUL载波及SUL载波共存时的两步随机接入的成功率。
在S31实施之前,终端设备可通过下行测量以获得S31所涉及的下行测量值。具体的,这里所述的下行测量值包括但不限于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receiving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quality,RSRQ)或者参考信号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中的一个或多个下行测量值。
以上第一测量阈值可包括分别与RSRP、RSRQ或者SINR中的一个或多个下行测量值对应的数值。当下行测量值包括RSRP时,终端设备可将RSRP与RSRP对应的第一测量阈值比较。当下行测量值包括RSRQ时,终端设备可将RSRQ与RSRQ对应的第一测量阈值比较。当下行测量值包括SINR时,终端设备可将SINR与SINR对应的第一测量阈值比较。
应理解,终端设备可在RSRP、RSRQ或者SINR中的任意一个下行测量值不低于对应的第一测量阈值时,确定下行测量值不低于第一测量阈值。例如,下行测量值包括RSRP,当RSRP不低于RSRP对应的第一测量阈值时,终端设备确定下行测量值不低于第一测量阈值。
或者,终端设备可在RSRP、RSRQ或者SINR中的任意多个下行测量值均不低于对应的第一测量阈值时,确定下行测量值不低于第一测量阈值。比如,下行测量值包括RSRP以及RSRQ,当RSRP不低于RSRP对应的第一测量阈值,且RSRQ不低于RSRQ对应的第一测量阈值时,终端设备确定下行测量值不低于第一测量阈值。又如,下行测量值包括RSRP、RSRQ以及SINR,当RSRP不低于RSRP对应的第一测量阈值、RSRQ不低于RSRQ对应的第一测量阈值,且SINR不低于SINR对应的第一测量阈值时,终端设备确定下行测量值不低于第一测量阈值。
应理解,在本申请中,“下行测量值不低于第一测量阈值”的表述,也可替换为“下行测量值高于第一测量阈值”。
以上S32实施之前,终端设备可接收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可用于配置以上第一随机接入资源。
示例性的,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信息可由该网络设备发送。
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信息具体可用于指示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index)、随机接入前导码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或者PUSCH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中的部分或全部信息。第一随机接入资源可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index、随机接入前导码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或者PUSCH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其中,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可包括终端设备在S33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索引。随机接入前导码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可包括终端设备在S33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时使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PUSCH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可包括终端设备在S33发送上行数据所使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
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信息还可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与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的映射关系。其中,SSB可用于小区搜索。SSB可包括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辅同步信号(secondary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或者物理广播信道(PBCH)传输的系统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其中,每个SSB会对应有一个波束赋形方向,当终端设备发送preamble前导码,根据随机接入资源与SSB的映射关系,网络设备根据UE发送的preamble前导码就可以知道对应的SSB,从而在SSB的赋形方向进行随机接入响应(如发送Msg2或MsgB)。
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信息还可包括PUSCH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与SSB的映射关系。当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网络设备根据承载S33所发送的上行数据的PUSCH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可确定对应的SSB,从而在SSB对应的赋形方向进行随机接入响应。
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信息还可包括PRACH资源与SSB的映射关系。PRACH资源是指终端设备选择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以及在通过Msg1或MsgA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时频域资源。据此,网络设备在接收随机接入请求后,可根据PRACH资源与SSB的映射关系,确定终端设备选择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以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时频域资源所对应的SSB,从而在SSB对应的赋形方向进行随机接入响应。
另外,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信息还可包括PUSCH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与preamble和/或PRACH资源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中,可由网络设备通过广播消息或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信令,发送以上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信息。
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可通过广播消息或RRC信令,指示在NUL载波配置以上第一随机接入资源。和/或,网络设备可通过广播消息或RRC信令,指示在SUL载波配置以上第一随机接入资源。
在S32实施之前,终端设备还可根据网络设备的载波配置信息,获取NUL载波和SUL载波的信息。
具体的,载波配置信息具体可用于指示NUL载波和SUL载波的部分带宽(bandwidthpart,BWP)或辅小区(secondary cell,SCELL)等信息。
下面,通过举例对本申请中终端设备确定目标载波的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示例一、若NUL载波配置有第一随机接入资源,且SUL载波未配置第一随机接入资源,则终端设备可将NUL载波确定为目标载波。
示例二、若SUL载波配置有第一随机接入资源,且NUL载波未配置第一随机接入资源,则终端设备可将SUL载波确定为目标载波。
示例三、若SUL载波配置有第一随机接入资源,且NUL载波配置第一随机接入资源,则终端设备可将SUL载波确定为目标载波。
示例四、若S31中终端设备判断下行测量值低于第一测量阈值,则终端设备可将SUL载波确定为目标载波。其中,下行测量值低于第一测量阈值时,表示终端设备当前距离小区的中心位置较远,此时终端设备可选择SUL载波作为目标小区,发起两步随机接入或四步随机接入。
示例五、若S31中终端设备判断下行测量值高于第一测量阈值,且下行测量值高于(或不低于)第二测量阈值,则终端设备可将NUL载波确定为目标载波。其中,第二测量阈值的设置方式可参照第一测量阈值,且第二测量阈值高于第一测量阈值。在示例五中,NUL载以及SUL载波均可配置第一随机接入资源。
在S33之前,终端设备可根据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确定发起两步随机接入。具体的,网络设备可指示终端设备是否能够发起两步随机接入。例如,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第一指示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通过两步随机接入的方式接入网络设备。
以上S33的实施中,终端设备可通过时分的方式发送随机接入请求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和上行数据,以发起两步随机接入。
在S34的实施中,响应消息可包括以上MsgB。
或者,网络设备在接收终端设备在S33中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后,由于多个用户竞争使用上行数据的PUSCH资源,或者由于PUSCH信道质量、上行同步等原因,导致基站未成功解码终端设备在S33发送的上行数据(如终端设备的标识),这时候网络设备可能会在S34发送回退(fallback)随机接入响应。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接收到fallback随机接入响应后,可再次发起四步随机接入,或者进行MsgA的重传。在发起四步随机接入时,终端设备可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该上行数据可以是类似于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3。或者,终端设备可在接收到fallback随机接入响应后,向网络设备重新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即Msg1。
在一种具体的示例中,若S33中,终端设备通过NUL载波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和上行数据,若终端设备在S34接收到fallback随机接入响应,则终端设备可通过SUL载波配置的第一随机接入资源向网络设备发起四步随机接入。具体的,终端设备可在S34接收到fallback随机接入响应后,向网络设备重新发送上行数据即Msg3。
示例性的,以上Msg3可承载于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RRC重建请求消息、RRC连接恢复消息、系统消息获取请求消息或者波束恢复请求消息,如基于竞争的波束恢复请求消息。
在另一种具体的示例中,终端设备可在S34接收到fallback随机接入响应后,向网络设备重新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即Msg1,在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与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即Msg2后,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即Msg3。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
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41:终端设备获取下行测量值。
S42:终端设备根据下行测量值,从NUL载波和SUL载波中选择目标载波,其中,目标载波配置有第一随机接入资源。
具体的,当下行测量值不低于第一测量阈值时,若NUL载波配置有第一随机接入资源,且SUL载波未配置第一随机接入资源,则终端设备可将NUL载波确定为目标载波。
当下行测量值不低于第一测量阈值时,若SUL载波配置有第一随机接入资源,且NUL载波未配置第一随机接入资源,则终端设备可将SUL载波确定为目标载波。
当下行测量值不低于第一测量阈值时,若SUL载波配置有第一随机接入资源,且NUL载波配置第一随机接入资源,则终端设备可将SUL载波确定为目标载波。
当下行测量值低于第一测量阈值时,若SUL载波配置有第一随机接入资源,且NUL载波配置第一随机接入资源,则终端设备可将SUL载波确定为目标载波。
当下行测量值高于第一测量阈值,且下行测量值高于(或不低于)第二测量阈值时,若SUL载波配置有第一随机接入资源,且NUL载波配置第一随机接入资源,则终端设备可将NUL载波确定为目标载波。
S43:终端设备通过目标载波的第一随机接入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MsgA。
其中,MsgA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以及上行数据。
相应地,网络设备接收MsgA。
S44: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MsgA对应的响应消息。
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MsgA对应的响应消息。其中,MsgA对应的响应消息可以是MsgB或fallback随机接入响应。
可选地,若目标载波包括NUL载波、SUL载波配置有第一随机接入资源,且MsgA的响应消息包括fallback随机接入响应,所述方法还可包括以下步骤:
S45: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Msg1。
其中,Msg1包括MsgA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相应地,网络设备接收Msg1。
S46: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Msg2。
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Msg2。
S47: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Msg3。
其中,Msg3包括MsgA中的上行数据。
相应地,网络设备接收Msg3。
S48: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Msg4。
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Msg4。
其中,以上S45和S46步骤,也可不执行。此时,若MsgA的响应消息包括fallback随机接入响应,则执行S47和S48。
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从终端装置所实现的功能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即方法流程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终端装置可以包括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还是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可以包括通信模块701以及处理模块702,以上通信模块701以及处理模块702之间相互耦合。该通信装置700可用于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步骤。该通信模块701可用于支持通信装置700进行通信,通信模块701可具备有线通信功能,例如能够通过有线方式与其他网元进行通信。处理模块702可用于支持该通信装置7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处理动作,包括但不限于:生成由通信模块701发送的信息、消息,和/或,对通信模块701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等等。
在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步骤时,处理模块702可用于确定下行测量值不低于第一测量阈值,所述下行测量值为所述终端装置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方向的测量值;处理模块702还可用于从普通上行NUL载波以及辅助上行SUL载波中选择目标载波,所述目标载波配置有第一随机接入资源,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用于所述终端装置的随机接入,所述NUL载波以及所述SUL载波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通信模块701可用于通过所述目标载波的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所述随机接入请求包括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码和上行数据。
以上下行测量值包括RSRP、RSRQ或者SINR中的一个或多个。
该通信模块701还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preamble码索引;或者,preamble码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或者,preamble码与同步信号块SSB的映射关系;或者,物理层共享信道PUSCH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或者,PUSCH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与SSB的映射关系。
在一种具体的示例中,若所述NUL载波配置有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且所述SUL载波未配置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则处理模块702可将所述NUL载波确定为所述目标载波。
在另一种具体的示例中,若所述SUL载波配置有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则所述处理模块702可将所述SUL载波确定为所述目标载波。
其中,所述NUL载波配置有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或者,所述NUL载波未配置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
在另一种具体的示例中,若所述下行测量值不低于第二测量阈值,所述NUL载波以及所述SUL载波均配置有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且所述第二测量值高于所述第一测量值,则处理模块702可将所述NUL载波确定为所述目标载波。
示例性的,通信模块701还可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回退fallback随机接入响应;若所述目标载波包括所述NUL载波,则所述通信模块701还可用于通过所述SUL载波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数据。该上行数据可以是类似于竞争随机接入过程中的Msg3。
以上上行数据承载于以下消息中的一种或多种: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或者,RRC重建请求消息;或者,RRC连接恢复消息;或者,系统消息获取请求消息;或者,波束恢复请求消息,如基于竞争的波束恢复请求消息。
所述通信模块701还可用于响应于所述fallback随机接入响应,通过所述SUL载波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并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
示例性的,通信模块701还可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通过两步随机接入的方式接入所述网络设备。
在通过硬件组件实现第五方面所示通信装置时,该通信装置可包括处理器。可由处理器执行以上处理模块702所执行的步骤。该通信装置可包括收发器,收发器可用于支持以上装置与其他设备或装置进行通信。具体的,该收发器可用于执行以上通信模块701所执行的步骤。在通过硬件组件实现以上装置时,该装置还可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可用于存储程序,可由处理器执行该程序以执行以上处理模块702所执行的步骤。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还可由硬件组件构成,这些硬件组件例如处理器、存储器或者通信接口等。
当该通信装置为以上第二终端装置时,其结构还可如图8所示。便于理解和图示方便,图8中,以手机为例说明该通信装置800的结构。如图8所示,通信装置800可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2以及收发器803。
以上处理器801可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第二终端装置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等。存储器802可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处理器801可基于该程序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由第二终端装置执行的方法。
收发器803可包括射频单元以及天线。其中,射频单元可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可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另外,也可仅将射频单元视为收发器803,则此时通信装置800可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2、收发器803以及天线。
另外,该通信装置800还可包括输入输出装置804,如触摸屏、显示屏或者键盘等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的组件。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种类的通信装置可以不具有输入输出装置。
应理解,以上通信模块701可具备收发器803所示结构,即包括射频单元以及天线;或者,通信模块701可包括以上射频单元。以上处理模块702可包括处理器801,或包括处理器801以及储存器802。
以上通信装置800也可由芯片构成。例如,该芯片包含处理器801。另外,该芯片还可包括存储器802以及收发器803,其中,存储器802、收发器803以及处理器801三者,两两之间可相互耦合。
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示方法时,该收发器803可用于执行上述通信模块701执行的步骤。以及,由处理器801调用储存器802中存储的程序,执行以上处理模块702所执行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为终端装置时,其结构还可参照图9所示的设备。作为一个例子,该设备可以完成类似于图8中处理器801的功能。在图9中,该设备包括处理器910,发送数据处理器920,接收数据处理器930。上述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702可以是图9中的该处理器910,并完成相应的功能。上述实施例中的通信模块701可以是图9中的发送数据处理器920,和/或接收数据处理器930。虽然图9中示出了信道编码器、信道解码器,但是可以理解这些模块并不对本实施例构成限制性说明,仅是示意性的。
图10示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处理装置1000中可包括调制子系统、中央处理子系统、周边子系统等模块。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可以作为其中的调制子系统。具体的,该调制子系统可以包括处理器1003,接口1004。其中处理器1003完成上述处理模块702的功能,接口1004完成上述通信模块701的功能。作为另一种变形,该调制子系统包括存储器1006、处理器1003及存储在存储器1006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该处理器1003执行该程序时实现上述处理模块702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所述存储器1006可以是非易失性的,也可以是易失性的,其位置可以位于调制子系统内部,也可以位于处理装置1000中,只要该存储器1006可以连接到所述处理器1003即可。
如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可以包括通信模块1101以及处理模块1102,以上通信模块1101以及处理模块1102之间相互耦合。该通信装置1100可用于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步骤。该通信模块1101可用于支持通信装置1100进行通信,通信模块1101可具备有线通信功能,例如能够通过有线方式与其他网元进行通信。处理模块1102可用于支持该通信装置11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处理动作,包括但不限于:生成由通信模块1101发送的信息、消息,和/或,对通信模块1101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等等。
在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步骤时,通信模块1101可用于通过目标载波的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从终端装置接收随机接入请求,所述随机接入请求包括preamble码和上行数据,所述目标载波包括所述终端装置的NUL载波或SUL载波;所述通信模块1101还可用于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所述随机接入请求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
示例性的,所述通信模块1101还可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preamble码索引;或者,preamble码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或者,preamble码与SSB的映射关系;或者,PUSCH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或者,PUSCH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与SSB的映射关系。
若所述随机接入响应包括fallback随机接入响应,且所述目标载波包括所述NUL载波,则所述通信模块1101还可用于通过所述SUL载波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所述上行数据。
以上上行数据承载于以下消息中的一种或多种: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或者,RRC重建请求消息;或者,RRC连接恢复消息;或者,系统消息获取请求消息;或者,波束恢复请求消息,如基于竞争的波束恢复请求消息。
所述通信模块1101还可用于通过所述SUL载波向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并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
示例性的,所述通信模块1101还可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通过两步随机接入的方式接入所述网络设备。
在通过硬件组件实现第五方面所示通信装置时,该通信装置可包括处理器。可由处理器执行以上处理模块1102所执行的步骤。该通信装置可包括收发器,收发器可用于支持以上装置与其他设备或装置进行通信。具体的,该收发器可用于执行以上通信模块1101所执行的步骤。
在通过硬件组件实现以上装置时,该装置还可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可用于存储程序,可由处理器执行该程序以执行以上处理模块1102所执行的步骤。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时,该通信装置可以具备如图12所示结构。其中,通信装置1200包括一个或多个射频单元,如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1210和一个或多个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也可称为数字单元,digitalunit,DU)1212。所述RRU 1210可以称为通信模块,与图11中的通信模块1101对应,用于执行以上由通信模块1101执行的步骤。该通信模块1101还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等,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和远端射频单元1210。所述RRU 1210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例如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资源指示。所述BBU1212部分主要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所述RRU 1210与BBU 1212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一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即分布式基站。
所述BBU 1212为基站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模块,可以与图11中的处理模块1102对应,用于执行以上由处理模块1102执行的步骤。BBU 1212还可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如信道编码,复用,调制,扩频等等。例如所述BBU 1212可以用于控制网络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例如,生成RRC消息以及第一信息等。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BBU 121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5G网或其他网)。所述BBU 1212还包括存储器1221和处理器1222。所述存储器1221用以存储必要的指令和数据。所述处理器1222用于控制网络设备进行必要的动作,例如用于控制网络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CU和/或CU执行的操作流程。示例性的,可由处理器1222执行以上由处理模块1102执行的步骤。所述存储器1221和处理器1222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可以设置有必要的电路。
基于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同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方法实施例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由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执行的操作。
基于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同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被计算机调用执行时,可以使得计算机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方法实施例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由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执行的操作。
基于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同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芯片或芯片系统,该芯片可包括处理器。该芯片还可包括存储器(或存储模块)和/或收发器(或通信模块),或者,该芯片与存储器(或存储模块)和/或收发器(或通信模块)耦合,其中,收发器(或通信模块)可用于支持该芯片进行有线和/或无线通信,存储器(或存储模块)可用于存储程序,该处理器调用该程序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方法实施例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由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执行的操作。该芯片系统可包括以上芯片,也可以包含上述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如存储器(或存储模块)和/或收发器(或通信模块)。
基于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同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包括以上终端设备和/或网络设备。该通信系统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方法实施例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由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执行的操作。示例性的,该通信系统具有如图4所示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实施例所涉及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Claims (16)

1.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装置确定下行测量值不低于第一测量阈值,所述下行测量值为所述终端装置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方向的测量值;
所述终端装置从普通上行NUL载波以及辅助上行SUL载波中选择目标载波,所述目标载波配置有第一随机接入资源,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用于所述终端装置的随机接入,所述NUL载波以及所述SUL载波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
所述终端装置通过所述目标载波的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所述随机接入请求包括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码和上行数据;
若所述SUL载波配置有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且所述NUL载波配置有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所述终端装置从NUL载波以及SUL载波中选择目标载波,包括:
所述终端装置将所述SUL载波确定为所述目标载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测量值包括以下测量值中的一种或多种: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或者,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或者,
参考信号信干噪比SINR。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装置接收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preamble码索引;或者,
preamble码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或者,
preamble码与同步信号块SSB的映射关系;或者,
物理层共享信道PUSCH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或者,
PUSCH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与SSB的映射关系。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下行测量值不低于第二测量阈值,所述NUL载波以及所述SUL载波均配置有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且所述第二测量阈值高于第一测量阈值;
所述终端装置从NUL载波以及SUL载波中选择目标载波,包括:
所述终端装置将所述NUL载波确定为所述目标载波。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装置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回退fallback随机接入响应;
若所述目标载波包括所述NUL载波,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装置通过所述SUL载波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数据承载于以下消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或者,
RRC重建请求消息;或者,
RRC连接恢复消息;或者,
系统消息获取请求消息;或者,
波束恢复请求消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装置通过所述SUL载波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装置响应于所述fallback随机接入响应,通过所述SUL载波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
所述终端装置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
8.如权利要求1-2、6或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装置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通过两步随机接入的方式接入所述网络设备。
9.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通过目标载波的第一随机接入资源从终端装置接收随机接入请求,所述随机接入请求包括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码和上行数据,所述目标载波包括所述终端装置的NUL载波或SUL载波,所述终端装置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下行方向的测量值不低于第一测量阈值;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所述随机接入请求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
若所述SUL载波配置有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且所述NUL载波配置有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所述目标载波为所述终端装置的SUL载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preamble码索引;或者,
preamble码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或者,
preamble码与SSB的映射关系;或者,
PUSCH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或者,
PUSCH所在的时域和频域资源与SSB的映射关系。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响应包括fallback随机接入响应,且所述目标载波包括所述NUL载波;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SUL载波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所述上行数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承载于以下消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或者,
RRC重建请求消息;或者,
RRC连接恢复消息;或者,
系统消息获取请求消息;或者,
波束恢复请求消息。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SUL载波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所述上行数据之前,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SUL载波向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
14.如权利要求9-10或12-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通过两步随机接入的方式接入所述网络设备。
1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模块以及处理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支持所述通信装置进行通信,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模块以及处理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支持所述通信装置进行通信,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9-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910516329.6A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0878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16329.6A CN112087810B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PCT/CN2020/094964 WO2020248944A1 (zh) 2019-06-14 2020-06-08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16329.6A CN112087810B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87810A CN112087810A (zh) 2020-12-15
CN112087810B true CN112087810B (zh) 2023-01-06

Family

ID=73733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16329.6A Active CN112087810B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87810B (zh)
WO (1) WO20202489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3420A (zh) * 2021-07-14 2021-10-29 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载波选择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3004703A1 (zh) * 2021-07-29 2023-0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7793853A (zh) * 2024-02-28 2024-03-29 山东浪潮数据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自组网节点接入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54502B1 (ko) * 2017-01-04 2022-01-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3gpp lte와 nr 간에 스펙트럼을 공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9600841B (zh) * 2017-09-30 2024-03-1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网络节点和用户设备
US11044757B2 (en) * 2017-10-09 2021-06-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rrier-dependent 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 response search space
CN109803398B (zh) * 2017-11-17 2023-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其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48944A1 (zh) 2020-12-17
CN112087810A (zh) 2020-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5133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n an unlicensed spectrum
CN110351879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929982B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2514505B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N112087810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US20210289560A1 (en) Method for select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08633100B (zh) 随机接入响应的方法和设备以及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CN111478757A (zh) 一种ra-rnti处理方法和装置
JP7297866B2 (ja) ランダムアクセス方法及び関連機器
JP2023521544A (ja) 情報伝送方法、端末機器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CN111727656B (zh)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US20230058891A1 (en)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KR20220050982A (ko) 2-단계 랜덤 액세스 절차에서 MsgB의 재송신
CN116569642A (zh) 传输数据信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5669038A (zh) 波束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53815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3018027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signal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40040627A1 (en) Wireless comminica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4258794A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771967B (zh) 一种传输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
WO2023130467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6419420A (zh)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803141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7730614A (zh)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7413591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