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87801A - 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87801A
CN112087801A CN202010807417.4A CN202010807417A CN112087801A CN 112087801 A CN112087801 A CN 112087801A CN 202010807417 A CN202010807417 A CN 202010807417A CN 112087801 A CN112087801 A CN 1120878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meter
terminal
transmission
resource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074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87801B (zh
Inventor
邓天乐
周凯捷
王新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0741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878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87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87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878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878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和终端。该方法包括:终端获取基站发送的资源参数门限;其中,所述资源参数门限包括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的第一参数;所述终端获取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的第二参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和所述第二参数的值确定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并采用所述传输方式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所述传输方式包括:无调度传输或调度传输。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兼顾终端的耗电量和资源碰撞概率,提高了终端的传输效率,也节省了终端的耗电量。

Description

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背景技术
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基站与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之间的通信系统已经从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简称GSM)系统发展到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通用移动通信(Universal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简称UMTS)系统、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目前的5G系统也即将投入使用。在这些通信系统中,都涉及UE与基站之间的上下行数据传输。为了节省UE的耗电量,目前提出了一种无调度传输的方案,具体为:基站将用于UE进行上行传输的上行资源广播下去,当UE有数据要发送时不发起随机接入等待基站分配上行资源,而是直接利用竞争资源的方式发送上行数据包。
但是,上述无调度传输方案仅适用于UE发送的数据包较小或者发送数据的频率较低的场景,当UE要发送的数据包逐渐增大,或者单位时间内需要发送数据的UE逐渐增多,上述无调度传输的方案中的资源碰撞概率较大,故,如何在变化的场景下确定适于终端的传输方式,以兼顾终端的耗电量和资源碰撞概率,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和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在不同的场景下确定出适于终端的传输方式,从而无法在不同的场景下兼顾终端的耗电量和资源碰撞概率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
终端获取基站发送的资源参数门限;其中,所述资源参数门限包括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的第一参数;
所述终端获取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的第二参数;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和所述第二参数的值确定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并采用所述传输方式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所述传输方式包括:无调度传输或调度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数包括: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中的任一个;
所述第二参数包括: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中的任一个。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时;或者,当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时;或者,当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时,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和所述第二参数的值确定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判断所述第二参数的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
若是,则所述终端确定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为无调度传输;若否,则所述终端确定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为调度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或者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时;或者,当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或者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时;或者,当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或者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时,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和所述第二参数的值确定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判断所述第二参数的值对应的所述实际资源是否小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对应的所述最大资源;
若是,则所述终端确定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为无调度传输;若否,则所述终端确定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为调度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资源参数门限还包括加权系数,则所述终端在采用无调度传输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失败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执行判断操作,获得判断结果;其中,所述判断操作包括:所述终端判断所述第二参数的值与所述加权系数的乘积是否小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
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二参数的值与所述加权系数的乘积大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则所述终端采用调度传输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二参数的值与所述加权系数的乘积小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则所述终端再次采用无调度传输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并判断当前所述上行数据是否发送失败;若是,则所述终端获得新的加权系数,并采用所述新的加权系数执行所述判断操作,直至所述判断结果为大于为止。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资源参数门限还包括扰码集合,所述扰码集合中包括N个用于基站对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解扰的扰码,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确定的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为无调度传输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从所述扰码集合中选择的第一扰码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加扰;
则所述终端采用所述传输方式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采用无调度传输向所述基站发送加扰后的上行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获取基站发送的资源参数门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上行数据的业务类型确定所述上行数据与所述传输方式中的调度传输的关联度;
若所述上行数据与所述传输方式中的调度传输的关联度大于或等于关联度阈值,则所述终端采用调度传输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若所述上行数据与所述传输方式中的调度传输的关联度小于关联度阈值,则所述终端获取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资源参数门限。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行数据携带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将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终端。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行传输的方法,包括:
基站广播资源参数门限;其中,所述资源参数门限包括用于表征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的第一参数;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其中,所述终端发送所述上行数据的传输方式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和第二参数的值确定的,所述第二参数为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的参数。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数包括: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中的任一个;所述第二参数包括: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中的任一个。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基站广播资源参数门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获取所述资源参数门限中的所述第一参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获取所述资源参数门限中的所述第一参数,包括:
所述基站将历史资源参数门限中的历史第一参数作为所述第一参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获取所述资源参数门限中的所述第一参数,包括:
所述基站获取所述基站覆盖小区内的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其中,所述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包括:历史可竞争资源利用率,或者,所述基站覆盖小区内的无调度传输的历史到达率和所述基站覆盖小区内的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历史平均时间;
所述基站根据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预设的映射关系和所述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确定与所述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对应的第二参数,并将与所述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对应的第二参数确定为所述第一参数;其中,所述映射关系包括所述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与参数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参数集合包括:所述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所述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对应的第二参数以及所述基站分配的历史可竞争资源。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获取所述资源参数门限中的所述第一参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测量所述基站覆盖小区内的当前无调度传输特征;所述当前无调度传输特征包括:所述基站分配的第一可竞争资源的利用率,或者,所述基站覆盖小区内的当前无调度传输的到达率和所述基站覆盖小区内的当前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平均时间;所述第一可竞争资源为基站在当前资源分配周期内分配的可竞争资源;
所述基站判断所述当前无调度传输特征对应的资源碰撞概率是否大于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
若是,则所述基站调整所述第一参数,获得新的第一参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资源参数门限还包括扰码集合,所述扰码集合中包括N个用于基站对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解扰的扰码,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预设数值,则所述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还包括:单位时间内的所述扰码集合的历史扰码利用率和/或历史接收总宽带功率RTWP;
则所述基站获取所述资源参数门限中的所述第一参数之后,还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单位时间内的历史扰码利用率和/或所述历史RTWP调整所述第一参数。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资源参数门限还包括加权系数,所述加权系数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确定传输方式为无调度传输方式、并且以无调度传输方式传输所述上行数据失败时,根据所述第二参数的值和所述加权系数的乘积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重新确定传输方式。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判断所述资源参数门限的使用时间是否到达参数调整周期;
若是,则所述基站重新获取新的资源参数门限。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判断所述基站分配的第一可竞争资源的使用时间是否到达资源分配周期;
若是,则所述基站重新广播新的第一可竞争资源。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第二获取模块、确定模块和发送模块;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站发送的资源参数门限;其中,所述资源参数门限包括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的第一参数;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的第二参数;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和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二参数的值确定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并指示所述发送模块采用所述传输方式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所述传输方式包括:无调度传输或调度传输。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数包括: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中的任一个;
所述第二参数包括: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中的任一个。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时;或者,当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时;或者,当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时,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参数的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若是,则确定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为无调度传输;若否,则确定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为调度传输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或者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时;或者,当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或者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时;或者,当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或者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时,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参数的值对应的所述实际资源是否小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对应的所述最大资源;若是,则确定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为无调度传输;若否,则所述终端确定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为调度传输。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资源参数门限还包括加权系数,则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采用无调度传输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失败后,执行判断操作,获得判断结果;其中,所述判断操作包括:判断所述第二参数的值与所述加权系数的乘积是否小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二参数的值与所述加权系数的乘积大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则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指示所述发送模块采用调度传输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上行数据;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二参数的值与所述加权系数的乘积小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则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指示所述发送模块再次采用无调度传输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并判断当前所述上行数据是否发送失败;若是,则获得新的加权系数,并采用所述新的加权系数执行所述判断操作,直至所述判断结果为大于为止。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资源参数门限还包括扰码集合,所述扰码集合中包括N个用于基站对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解扰的扰码,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还包括:加扰模块,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为无调度传输后,根据从所述扰码集合中选择的第一扰码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加扰;
则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采用无调度传输向所述基站发送加扰后的上行数据。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基站发送的资源参数门限之前,根据所述上行数据的业务类型确定所述上行数据与所述传输方式中的调度传输的关联度,并在所述上行数据与所述传输方式中的调度传输的关联度大于或等于关联度阈值,指示所述发送模块采用调度传输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以及在所述上行数据与所述传输方式中的调度传输的关联度小于关联度阈值,指示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资源参数门限。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行数据携带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将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终端。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广播资源参数门限;其中,所述资源参数门限包括用于表征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的第一参数;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其中,所述终端发送所述上行数据的传输方式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和第二参数的值确定的,所述第二参数为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的参数。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参数包括: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中的任一个;所述第二参数包括: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中的任一个。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广播资源参数门限之前,获取所述资源参数门限中的所述第一参数。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将历史资源参数门限中的历史第一参数作为所述第一参数。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基站覆盖小区内的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并根据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预设的映射关系和所述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确定与所述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对应的第二参数,并将与所述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对应的第二参数确定为所述第一参数;其中,所述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包括:历史可竞争资源利用率,或者,所述基站覆盖小区内的无调度传输的历史到达率和所述基站覆盖小区内的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历史平均时间;所述映射关系包括所述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与参数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参数集合包括:所述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所述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对应的第二参数以及所述基站分配的历史可竞争资源。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
测量模块,用于在所述获取模块取所述资源参数门限中的所述第一参数之后,测量所述基站覆盖小区内的当前无调度传输特征;所述当前无调度传输特征包括:所述基站分配的第一可竞争资源的利用率,或者,所述基站覆盖小区内的当前无调度传输的到达率和所述基站覆盖小区内的当前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平均时间;所述第一可竞争资源为基站在当前资源分配周期内分配的可竞争资源;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当前无调度传输特征对应的资源碰撞概率是否大于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所述当前无调度传输特征对应的资源碰撞概率大于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时,调整所述第一参数,获得新的第一参数。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资源参数门限还包括扰码集合,所述扰码集合中包括N个用于基站对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解扰的扰码,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预设数值,则所述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还包括:单位时间内的所述扰码集合的历史扰码利用率和/或历史接收总宽带功率RTWP;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获取模块获取所述资源参数门限中的所述第一参数之后,根据所述单位时间内的历史扰码利用率和/或所述历史RTWP调整所述第一参数。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资源参数门限还包括加权系数,所述加权系数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确定传输方式为无调度传输方式、并且以无调度传输方式传输所述上行数据失败时,根据所述第二参数的值和所述加权系数的乘积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重新确定传输方式。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四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之后,判断所述资源参数门限的使用时间是否到达参数调整周期;若是,则指示所述获取模块重新获取新的资源参数门限。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四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之后,判断所述基站分配的第一可竞争资源的使用时间是否到达资源分配周期;若是,则指示所述发送模块重新广播新的第一可竞争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和终端,通过终端获取基站发送的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的第一参数和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的第二参数,并根据第一参数的值和第二参数的值确定适于终端的传输方式,从而兼顾终端的耗电量和资源碰撞概率,提高了终端的传输效率,也节省了终端的耗电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调度传输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七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八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九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十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十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十三的信令流程图;
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提供的基站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提供的基站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提供的基站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提供的基站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提供的基站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提供的基站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提供的基站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提供的基站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方法,可以适用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及其后续的演进系统,还可以适用于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简称GSM)系统和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简称UMTS)。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终端,即用户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 Machine,简称M2M)通信中的无线终端(例如传感器、可远程抄表的仪表、或其他一些智能硬件等)。无线终端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服务的设备,可选的,该设备可以为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并且,该无线终端还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N,Radio 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例如该无线终端具体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该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可以与核心网进行语音和/或数据的交互。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基站,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通信的设备。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无线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P)网络。基站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基站可以是GSM系统中的基站(BTS,BaseTransceiver Station),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本申请并不限定。
一般的,在UE与基站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时,在UE所发的数据包持续较大的场景下,一般是通过基站的调度完成的,即该上行数据的传输属于调度传输。以LTE系统为例,调度传输时处于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adio Resource Control_IDLE,简称RRC_IDLE)状态或失步状态的UE发送上行数据的过程可以参见图1所示,具体为:终端发起随机接入,在随机接入中,UE发送缓冲区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简称BSR)信息通知基站(eNodeB)当前的待发数据量;当UE接入成功后,基站给UE分配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然后UE就可以通过该上行资源进行上行数据传输。上述调度传输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多个UE在同一时间使用相同的上行资源而导致的资源碰撞。但是,在UE所发的数据包持续保持较小的场景下时,上述调度传输方案中UE与基站的信息交互带来的时延占整个传输时间的比例就会增大,UE在信息交互上的耗电量占总耗电量的比例也会变大,因此,UE一般采用无调度传输的方式传输上行数据,但是当UE要发送的数据包逐渐增大,或者单位时间内需要发送数据的UE逐渐增多,上述无调度传输的方案中的资源碰撞概率较大。
在实际的各种数据传输场景下,例如UE所发的数据包时大时小的场景,或者UE发送数据的频率时高时低的场景,或者,单位时间内发送数据的UE数量时多时少的场景,终端如果采用上述单一的传输方式传输数据,无法兼顾终端的耗电量和资源碰撞概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和终端,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在不同的场景下确定出适于终端的传输方式,从而无法在不同的场景下兼顾终端的耗电量和资源碰撞概率的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终端根据用于表征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的第二参数与基站广播的用于表征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的第一参数,确定适用于当前场景的传输方式。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终端获取基站发送的资源参数门限;其中,所述资源参数门限包括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的第一参数。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均为基站覆盖小区内的可以进行无调度传输的终端。对于无调度传输方式而言,基站不会为终端配置专用的上行资源,而是为覆盖小区内的所有终端配置可竞争资源,供覆盖小区内的所有终端进行无调度传输时竞争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在当前资源分配周期内也为终端配置了可竞争资源,称为第一可竞争资源,需要说明的是,基站为终端配置第一可竞争资源是有资源分配周期的,当基站确定当前分配的第一可竞争资源已经到达资源分配周期,就会重新为终端分配新的第一可竞争资源。
在当前资源分配周期中,基站将该第一可竞争资源进行广播后,基站将所获取的资源参数门限也进行广播。当终端需要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时,终端会获取基站广播的资源参数门限,读取该资源参数门限中的第一参数,并根据该第一参数获知当前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可选的,上述资源门限参数阈值可以为基站主动获取的历史资源参数门限,该历史资源参数门限可以是上一个资源分配周期中的资源参数门限,还可以是上上一个资源分配周期中的资源参数门限,即该历史资源参数门限可以是当前资源分配周期之前的任一个资源分配周期内的资源参数门限,也可以是操作人员为当前资源分配周期所设定的值(例如,基站上电刚开始运行时可以人为设定),或者,还可以是之前多个资源分配周期内的资源参数门限的平均值,这里的平均值可以是算数平均值,还可以是加权平均值。本发明实施例对基站获取资源参数门限的方式并不做限定。一般的,基站会选择与当前资源分配周期相邻的前一个资源分配周期内的资源参数门限,作为当前资源分配周期内的资源参数门限。
S102:终端获取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的第二参数。
具体的,终端在获取到资源参数门限中的第一参数后,终端还会获取能够表征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的第二参数。可选的,该第二参数可以为显式的“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即第二参数就是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或者,第二参数还可以为隐式的“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即通过该第二参数可以确定出终端进行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
S103: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和所述第二参数的值确定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并采用所述传输方式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所述传输方式包括:无调度传输或调度传输。
具体的,不同的第一参数的值对应的最大资源也是不同的,不同的第二参数的值对应的实际资源也是不同的。当终端获取到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之后,会根据第一参数的值和第二参数的值确定出适于当前场景下的终端的传输方式,并采用该传输方式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可选的,终端可以根据第一参数的值对应的最大资源和第二参数的值对应的实际资源的大小来确定适合于终端的传输方式,还可以根据第一参数的值对应的最大资源和第二参数的值对应的实际资源的比例来确定适合于终端的传输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场景”可以为UE发送的数据包较小或者发送数据的频率较低的场景,还可以为UE要发送的上行数据包比较大的场景,还可以为UE发送的上行数据包时大时小的场景,还可以为发送数据的频率时高时低的场景。
现有技术中,对于“UE要发送的上行数据包均比较大的场景”,终端采用单一的调度传输,对于“UE要发送的上行数据包均比较小或者发送数据的频率均比较低的场景”,终端采用单一的无调度传输,但是对于“UE发送的上行数据包时大时小的场景,或者发送数据的频率时高时低的场景”,现有技术依然只能采用单一的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对于“UE发送的上行数据包时大时小的场景”,若UE只采用单纯的调度传输,终端因为延时等待资源调度导致的耗电量就比较大,而若UE只采用单纯的无调度传输,其发生资源碰撞的概率就比较大,即现有技术无法在不同的场景下确定适于终端的传输方式,从而兼顾终端的耗电量和资源碰撞概率;但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论是哪一种场景,本发明实施例均会根据第一参数的值和第二参数的值确定一个适于当前场景的传输方式,从而会兼顾终端的耗电量和资源碰撞概率,提高了终端的传输效率,也节省了终端的耗电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通过终端获取基站发送的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的第一参数和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的第二参数,并根据第一参数的值和第二参数的值确定适于终端的传输方式,从而兼顾终端的耗电量和资源碰撞概率,提高了终端的传输效率,也节省了终端的耗电量。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上述第一参数包括: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中的任一个;所述第二参数包括: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中的任一个。
具体的,在LTE系统中,上述第一参数包括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中的任一个,第二参数包括: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和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中的任一个,其中,上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指的是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简称RE)数,上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指的是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RE数。可选的,终端可以根据编码前的上行数据的块长和编码调制方式计算出终端当前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占用的实际RE数;可选的,终端也可以根据编码前的上行数据的块长、编码调制方式和上行传输时占用的子载波个数计算出终端当前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
在GSM系统中,上述第一参数包括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或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上述第二参数包括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或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其中,上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指的是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时隙数,上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指的是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时隙数。
在UMTS系统或者WCDMA系统中,上述第一参数包括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或最大时隙数),上述第二参数包括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或实际时隙数)。另外,在UMTS系统或WCDMA系统中,上述第一参数还包括扰码集合,该扰码集合中包括N个用于基站对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解扰的扰码,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预设数值。
可选的,上述上行数据可以携带终端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用于指示基站将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终端。该与上行数据对应的下行数据可以为肯定应答(Acknowledge,简称ACK)或者否定应答(Non-Acknowledge,简称NACK)。上述该标识信息可以为全网络级别的标识信息,还可以为部分网络级别的标识信息。其中,该全网级别的标识信息指的是在整个基站覆盖的所有小区内,终端的标识信息是唯一的;上述部分网络级别的标识信息,指的是在基站覆盖的部分小区内,终端的标识信息是唯一的。另外,上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终端的标识信息,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的,例如,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简称MME)分配的MME临时用户标识(MME-Temporary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简称M-TMSI),还可以是运营商固化进终端内部的,例如,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简称IMSI)。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涉及的是终端根据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确定适于终端的传输方式的具体流程。本实施例中,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之间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即当第一参数为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第二参数为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或者,当第一参数为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第二参数为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或者,当第一参数为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第二参数为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如图3所示,上述S103具体包括:
S201:终端判断第二参数的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若是,执行S202,若否,执行S203。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所包括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即二者所包括的内容从属性上来说属于同一类型的内容,因此,可以直接根据第一参数的值和第二参数的值的大小,来确定终端的传输方式。例如,当第一参数为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第二参数为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时,终端就可以根据该最大块长的值和实际块长的值来确定适于终端的传输方式。
S202:终端确定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为无调度传输,并采用无调度传输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采用无调度传输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的具体过程,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S203:终端确定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为调度传输,并采用调度传输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采用调度传输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的具体过程,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涉及的是终端根据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确定适于终端的传输方式的另一具体流程。本实施例中,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即当第一参数为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第二参数为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或者为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时;或者,当第一参数为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第二参数为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或者为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时;或者,当第一参数为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第二参数为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或者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如图3所示,上述S103具体包括:
S301:终端判断所述第二参数的值对应的所述实际资源是否小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对应的所述最大资源。若是,执行S302,若否,执行S303。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所包括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即二者所包括的内容从属性上来说属于不同类型的内容。但是,虽然是不同类型,但通过“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或者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均可以计算出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通过“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或者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最大时间”均可以计算出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即通过一定的计算方式,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内容实现归一化。
例如,当第一参数为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第二参数为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时,终端可以根据第二参数的值确定出第二参数的值对应的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即终端可以根据“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确定出“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另外,终端也可以根据“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确定出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终端结合已知的编码调制方式和最大块长,就可以确定出最大资源),因此就可以将所确定的“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与“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进行大小比较,确定适于终端的传输方式。
S302:终端确定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为无调度传输,并采用无调度传输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采用无调度传输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的具体过程,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S303:终端确定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为调度传输,并采用调度传输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采用调度传输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的具体过程,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通过终端获取基站发送的第一参数和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的第二参数,并根据第一参数的值和第二参数的值确定适于终端的传输方式,从而兼顾终端的耗电量和资源碰撞概率,提高了终端的传输效率,也节省了终端的耗电量。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终端确定的传输方式为无调度传输后,采用无调度传输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失败时,终端进一步精确确定适于终端的传输方式的具体过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适用的是上述实施例二的场景,即上述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所包括的内容从属性上来说属于同一类型的内容的场景。在上述实施例二的基础上,上述资源门限阈值还可以包括加权系数,该加权系数可以为某个范围内分布的某种类型的随机数。可选的,该加权系数可以为在0、1之间分布的随机数,可以为1、2之间分布的随机数,还可以为0.9到1.3之间分布的随机数。
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S401:终端执行判断操作,获得判断结果;其中,所述判断操作包括:所述终端判断所述第二参数的值与所述加权系数的乘积是否小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
具体的,当终端采用所确定的无调度传输方式传输上行数据失败时(例如发生了碰撞),终端会根据基站所配置的加权系数重新确定一新的第二参数的值,即终端将第二参数的值与所述加权系数相乘,然后判断该乘积是否小于第一参数的值。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按照一定分布规律改变第二参数的值,使得终端可以迅速的确定出适于自身的传输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加权系数究竟选用何种随机数,基站和终端可以事先约定好,也可以在基站广播资源参数门限的同时将终端的加权系数产生方法广播出去。
S402: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二参数的值与所述加权系数的乘积大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则终端采用调度传输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S403: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二参数的值与所述加权系数的乘积小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则所述终端再次采用无调度传输向基站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并判断当前所述上行数据是否发送失败;若是,则所述终端获得新的加权系数,并采用所述新的加权系数执行所述判断操作,直至所述判断结果为大于为止。
具体的,当终端判断上述第二参数的值与所述加权系数的乘积小于第一参数的值,终端继续确定终端的传输方式为无调度传输方式,然后终端再次采用无调度传输方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并判断当前这一次进行的无调度传输所发送的上行数据是否失败;若成功,则当前这一次的无调度传输就结束,若失败,则终端获得新的加权系数,可选的,终端可以按照预设规则来获取新的加权系数,该预设规则可以为随着无调度传输失败的次数的增多逐渐加倍加权系数。之后,终端将新的加权系数与第二参数的值再次相乘,获得新的乘积,然后判断该新的乘积是否大于第一参数的值,以此类推,直至判断结果为大于、终端的传输方式为调度传输为止。
此处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加权系数的作用,假设第一参数为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为1500比特,且加权系数在0.9到1.3之间均匀分布。如果某个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为1400比特,由于1400小于1500,因此终端继续进行无调度传输,但终端发现此时采用无调度传输时发生了资源碰撞,因此终端自己会产生一个加权系数(所产生的该加权系数基站也是知道的)为1.2,那么1400*1.2=1680>1500,则终端就由无调度传输切换为调度传输;假设另外一个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也是1400比特,但它产生的加权系数为1.05,那么1400*1.05=1470<1500,则终端就继续进行无调度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通过在资源参数门限中设置加权系数,使得终端在确定无调度传输失败后,可以及时切换为调度传输,进一步提高了上行数据的传输效率。
进一步地,在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基础上,对于UMTS系统来说,资源参数门限还包括了扰码集合,该扰码集合包括N个用于基站对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解扰的扰码。当终端确定的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为无调度传输后,该方法还包括:终端根据从所述扰码集合中选择的第一扰码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加扰,并采用无调度传输向所述基站发送加扰后的上行数据。
具体的,在UMTS系统中,终端确定适于终端的传输方式依然采用的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过程,但是,现有技术中UMTS系统在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时,会对数据进行加扰和解扰。以上行数据传输来说,假设终端采用扰码A对上行数据进行加扰然后发送给基站,基站需要从大量的扰码中去逐一尝试用哪个扰码进行解扰;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终端可以从扰码集合中选择一个扰码,然后基站可以在扰码集合中选择扰码进行解扰尝试,基站的扰码选择范围减小,因此降低了基站的复杂度。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涉及的是终端预先根据上行数据的业务类型确定上行数据是否仅适合于调度传输,即终端进行一个传输方式预先判断的具体过程。如图6所示,在S101之前,该方法包括:
S501:终端根据所述上行数据的业务类型确定所述上行数据与所述传输方式中的调度传输的关联度。
具体的,终端可以预设一关联度阈值,该关联度阈值表征上行数据仅适合于进行调度传输的最低限度。因此,终端根据上行数据的业务类型确定上行数据与调度传输的关联度,然后会判断该关联度与关联度阈值的大小,根据判断结果确定上行数据是否仅适用于调度传输。
S502:若所述上行数据与所述传输方式中的调度传输的关联度大于或等于关联度阈值,则所述终端采用调度传输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具体的,当上述关联度大于或等于关联度阈值时,说明当前上行数据的业务类型为仅能够进行调度传输的类型,终端此时只能进行调度传输。例如,时频业务就是仅能进行调整传输的业务类型。
S503:若所述上行数据与所述传输方式中的调度传输的关联度小于关联度阈值,则所述终端获取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资源参数门限。
具体的,当上述关联度小于关联度阈值时,说明当前上行数据的业务类型既适用于调度传输也适用于无调度传输(例如,心跳包、手机APP向服务器发送的查询有无新消息的查询命令等),终端的传输方式依当前的实际场景而定,因此,终端在确定上行数据与调度传输的关联度小于关联度阈值后,终端执行S101以及S101之后的步骤,确定适于终端的传输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通过预先根据上行数据的业务类型确定上行数据与所述传输方式中的调度传输的关联度,然后根据该关联度与关联度阈值的大小,确定适于终端的传输方式,即当关联度大于或等于关联度阈值时,也就是当上行数据的业务类型仅适用于调度传输时,终端直接进行调度传输即可,无需再执行后续根据第一参数的值和第二参数的值确定适于终端的传输方式的过程,简化了终端的处理流程,节省了终端的功耗。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基站将资源参数门限广播给其覆盖小区内的所有终端,并接收终端采用适于终端的传输方式发送的上行数据的具体过程。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S601:基站广播资源参数门限;其中,所述资源参数门限包括用于表征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的第一参数。
具体的,对于无调度传输方式而言,基站不会为终端配置专用的上行资源,而是为覆盖小区内的所有终端配置可竞争资源,供覆盖小区内的所有终端进行无调度传输时竞争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也为终端配置了可竞争资源,称为第一可竞争资源,需要说明的是,基站为终端配置第一可竞争资源是有资源分配周期的,当基站确定当前分配的第一可竞争资源已经到达资源分配周期,就会重新为终端分配新的第一可竞争资源。
在当前资源分配周期中,基站将该第一可竞争资源进行广播后,基站将所获取的资源参数门限也进行广播。当终端需要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时,终端会获取基站广播的资源参数门限,读取该资源参数门限中的第一参数,并根据该第一参数获知当前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可选的,上述资源门限参数阈值可以为基站主动获取的历史资源参数门限,该历史资源参数门限可以是上一个资源分配周期中的资源参数门限,还可以是上上一个资源分配周期中的资源参数门限,即该历史资源参数门限可以是当前资源分配周期之前的任一个资源分配周期内的资源参数门限,还可以是之前多个资源分配周期内的资源参数门限的平均值,这里的平均值可以是算数平均值,还可以是加权平均值,本发明实施例对基站获取资源参数门限的方式并不做限定。一般的,基站会选择与当前资源分配周期相邻的前一个资源分配周期内的资源参数门限,作为当前资源分配周期内的资源门限参数阈值。
S602:基站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其中,所述终端发送所述上行数据的传输方式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和第二参数的值确定的,所述第二参数为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的参数。
具体的,终端在获取到资源参数门限中的第一参数后,终端还会获取能够表征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的第二参数。可选的,该第二参数可以为显式的“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即第二参数就是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或者,第二参数还可以为隐式的“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即通过该第二参数可以确定出终端进行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
不同的第一参数的值对应的最大资源也是不同的,不同的第二参数的值对应的实际资源也是不同的。当终端获取到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之后,会根据第一参数的值和第二参数的值确定出适于当前场景下的终端的传输方式,并采用该传输方式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可选的,终端可以根据第一参数的值对应的最大资源和第二参数的值对应的实际资源的大小来确定适合于终端的传输方式,还可以根据第一参数的值对应的最大资源和第二参数的值对应的实际资源的比例来确定适合于终端的传输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通过基站向终端广播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的第一参数,使得终端可以根据该第一参数的值和用于表征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的第二参数的值确定适于终端的传输方式,并采用该传输方式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从而兼顾终端的耗电量和资源碰撞概率,提高了终端的传输效率,也节省了终端的耗电量。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六的基础上,上述第一参数包括: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中的任一个;所述第二参数包括: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中的任一个。
具体的,在LTE系统中,上述第一参数包括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中的任一个,第二参数包括: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和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中的任一个,其中,上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指的是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RE数,上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指的是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RE数。
在GSM系统中,上述第一参数包括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或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上述第二参数包括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或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其中,上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指的是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时隙数,上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指的是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时隙数。
在UMTS系统或者WCDMA系统中,上述第一参数包括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或最大时隙数),上述第二参数包括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或实际时隙数)。另外,在UMTS系统或WCDMA系统中,上述第一参数还包括扰码集合,该扰码集合中包括N个用于基站对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解扰的扰码,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预设数值。
可选的,上述上行数据可以携带终端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既可以用于基站区分数据来自哪个终端,也可以用于指示基站将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终端。该与上行数据对应的下行数据可以为ACK或者NACK。上述该标识信息可以为全络级别的标识信息,还可以为部分网络级别的标识信息。其中,该全网络级别的标识信息指的是在整个基站覆盖的所有小区内,终端的标识信息是唯一的;上述部分网络级别的标识信息,指的是在基站覆盖的部分小区内,终端的标识信息是唯一的。另外,上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终端的标识信息,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的,例如,MME分配的M-TMSI,还可以是运营商固化进终端内部的,例如,IMSI。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七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在基站广播资源参数门限之前,基站获取资源参数门限的第一参数的具体过程。在上述S601之前,该方法包括:
S701:基站将历史资源参数门限中的历史第一参数作为所述第一参数。
具体的,这里的历史参数门限可以是基站的上一个相邻的资源分配周期内的资源参数门限,还可以是当前资源分配周期之前的任一个资源分配周期内的资源参数门限,也可以是人为设定的资源参数门限,或者,还可以是多个资源分配周期内的历史资源参数门限中第一参数的平均值,这里的平均值可以是算数平均值,还可以是加权平均值。一般的,基站会选择基站的上一个相邻的资源分配周期内的资源参数门限,相应的,该历史参数门限阈值中包括的历史第一参数就被基站作为当前资源分配周期内的第一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基站,具有记录历史参数门限阈值的功能,因此基站可以将历史参数门限阈值中的历史第一参数作为当前资源分配周期内的第一参数。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八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在基站广播资源参数门限之前,基站获取资源参数门限的第一参数的另一具体过程。本实施例中的基站,不具有记录历史参数门限阈值的功能。在上述S601之前,该方法包括:
S801:基站获取所述基站覆盖小区内的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其中,所述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包括:历史可竞争资源利用率,或者,所述基站覆盖小区内的无调度传输的历史到达率和所述基站覆盖小区内的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历史平均时间。
具体的,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基站不具有记录历史参数门限阈值的功能,因此,基站需要所获取的基站覆盖小区内的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来计算得到历史参数门限阈值中的历史第一参数,进而将该历史第一参数作为当前资源分配周期内的第一参数。可选的,这里的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可以是基站的上一个相邻的资源分配周期内的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还可以是当前资源分配周期之前的任一个资源分配周期内的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也可以是人为设定的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或者,还可以是之前多个资源分配周期内的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的平均值,这里的平均值可以是算数平均值,还可以是加权平均值。一般的,基站会选择基站的上一个相邻的资源分配周期内的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该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包括:历史可竞争资源利用率,或者,所述基站覆盖小区内的无调度传输的历史到达率和所述基站覆盖小区内的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历史平均时间。
S802:基站根据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预设的映射关系和所述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确定与所述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对应的第二参数,并将与所述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对应的第二参数确定为所述第一参数;其中,所述映射关系包括所述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与参数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参数集合包括:所述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所述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对应的第二参数以及所述基站分配的历史可竞争资源。
具体的,基站在确定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之后,基站会根据预设的映射关系和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确定当前与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对应的第二参数,并将其作为当前资源分配周期内的第一参数。需要说明的是,资源碰撞概率的大小是由基站所分配的可竞争资源、基站所统计的无调度传输特征以及终端的第二参数共同决定的,上述映射关系是通过在不同的可竞争资源下,对不同的无调度传输特征、不同的终端的第二参数和不同的资源碰撞概率进行一定的测试、仿真或理论分析之后得到的,即上述映射关系包括了不同的可竞争资源下,不同的无调度传输特征、不同的第二参数和不同的资源碰撞概率的对应关系。因而,上述映射关系也包括终端的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与参数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参数集合包括:上述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对应的第二参数以及所述基站分配的历史可竞争资源。
由于上述历史可竞争资源是已知的,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也是已知的,因此,基站可以根据上述映射关系确定出与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对应的第二参数,进而将该与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对应的第二参数确定为第一参数。
本发明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通过基站采用不同的方式获取资源参数门限中的第一参数,并将该第一参数进行广播,使得终端可以根据该第一参数的值和用于表征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的第二参数的值确定适于终端的传输方式,并采用该传输方式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从而兼顾终端的耗电量和资源碰撞概率,提高了终端的传输效率,也节省了终端的耗电量。
可选的,当基站广播第一参数之后,为了确保第一参数更准确,基站可以对该第一参数进行调整,当然,基站也可以不用调整。
下述图10所示的实施例九主要涉及的是基站对第一参数的调整过程。本实施例的方法适用于LTE系统和GSM系统下对第一参数的调整。所述方法包括:
S901:基站测量所述基站覆盖小区内的当前无调度传输特征;所述当前无调度传输特征包括:所述基站分配的第一可竞争资源的利用率,或者,所述基站覆盖小区内的当前无调度传输的到达率和所述基站覆盖小区内的当前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平均时间,所述第一可竞争资源为基站在当前资源分配周期内分配的可竞争资源。
具体的,当基站广播第一参数之后,基站为了使得所广播的第一参数更准确,基站会测量其覆盖小区内的当前的无调度传输特征,即基站可以测量得到基站分配的第一可竞争资源的利用率;或者,基站也可以测量得到其覆盖小区内的当前无调度传输的到达率和当前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平均时间。需要说明的是,基站之所以在广播第一参数之后,才去对该第一参数进行调整,是因为基站只有在广播第一参数后,终端才会获取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并根据第一参数的值和第二参数的值确定当前适于终端的传输方式,然后传输上行数据,这样基站才会测量得到上述第一可竞争资源的利用率,或者,无调度传输的到达率和当前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平均时间。
S902:基站判断所述当前无调度传输特征对应的资源碰撞概率是否大于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若是,执行S903,若否,则执行S904。
具体的,基站在确定当前的无调度传输特征之后,基站会根据预设的映射关系、终端当前的第二参数和当前的无调度传输特征,确定当前的无调度特征对应的资源碰撞概率。需要说明的是,资源碰撞概率的大小是由基站所分配的可竞争资源、基站所统计的无调度传输特征以及终端的第二参数共同决定的,上述映射关系是通过在不同的可竞争资源下,对不同的无调度传输特征、不同的终端的第二参数和不同的资源碰撞概率进行一定的测试、仿真或理论分析之后得到的,即上述映射关系包括了不同的可竞争资源下,不同的无调度传输特征、不同的第二参数和不同的资源碰撞概率的对应关系。
由于上述基站所分配的第一可竞争资源是已知的,终端的第二参数也是已知的,因此,基站可以根据上述映射关系确定出当前无调度传输特征对应的资源碰撞概率。之后,基站判断该资源碰撞概率与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之间的大小。需要说明的是,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是由通信系统自身决定的。
可选的,除了上述S902一种实现方式之外,基站还可以判断在第一可竞争资源下,基站覆盖小区内的当前的无调度传输特征是否大于最大允许碰撞概率对应的无调度传输特征;若是,则执行S903,若否,则执行S904。
可选的,除了上述S902一种实现方式之外,基站还可以判断在第一可竞争资源下,终端当前的第二参数是否大于最大允许碰撞概率对应的第二参数;若是,则执行S903,若否,则执行S904。
S903:基站调整所述第一参数,获得新的第一参数。
具体的,当基站判断当前无调度传输特征对应的资源碰撞概率大于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之后,就说明上述第一参数设置的不合理,需要调整上述第一参数。例如,假设基站确定的当前的无调度传输特征为第一可竞争资源的利用率,终端的第二参数为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实际占用的RE数,然后基站根据上述映射关系确定该第一可竞争资源利用率对应的资源碰撞概率,并确定该第一可竞争资源的利用率对应的资源碰撞概率大于最大允许碰撞概率,则基站将之前广播的第一参数调小,使得其覆盖小区内的部分终端不再进行无调度传输,这样第一可竞争资源的利用率就会减小,从而其对应的资源碰撞概率也会减小,因此不会超过最大允许碰撞概率。
S904:基站不调整上述第一参数。
本发明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通过基站对所获取的第一参数进行调整,使得第一参数更加接近与当前的使用场景,进而使得终端在当前场景下进行无调度传输时,资源碰撞概率小于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进一步提高了终端的无调度传输的效率。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十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方法适用于UMTS系统下对第一参数的调整。在上述图9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资源参数门限还包括扰码集合,所述扰码集合中包括N个用于基站对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解扰的扰码,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预设数值。因此,上述实施例八中的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还包括:单位时间内的扰码利用率和/或接收总宽带功率(Received Total WidebandPower,简称RTWP)。进一步地,在上述S802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S1001:基站根据所述单位时间内的扰码集合中的历史扰码利用率和/或所述历史RTWP调整所述第一参数。
可选的,基站除了根据上述单位时间内的历史扰码利用率和/或历史RTWP调整第一参数之外,还可以根据上述单位时间内的历史扰码利用率和/或历史RTWP调整上述扰码集合。由于在UMTS系统中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时,会对数据进行加扰和解扰。以上行数据传输来说,假设终端采用扰码A对上行数据进行加扰然后发送给基站,基站需要从大量的扰码中去逐一尝试用哪个扰码进行解扰;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终端可以从扰码集合中选择一个扰码,然后基站可以在扰码集合中选择扰码进行解扰尝试,其降低了基站的复杂度。而基站可以根据上述单位时间内的历史扰码利用率和/或历史RTWP调整上述扰码集合,进一步优化了扰码集合,更降低了基站的复杂度。
本发明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通过基站根据单位时间内的历史扰码利用率和/或历史RTWP调整第一参数,使得第一参数更加接近与当前的使用场景,进而使得终端在当前场景下进行无调度传输时,资源碰撞概率小于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进一步提高了终端的无调度传输的效率;另一方面,基站根据单位时间内的历史扰码利用率和/或历史RTWP调整扰码集合,进一步降低了基站的复杂度。
本发明实施例十一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本实施例的方法涉及的是通过基站将加权系数携带在资源参数门限中广播给其覆盖小区内的终端,使得终端在无调度传输失败时,可以迅速的确定出适合于终端的传输方式的具体过程。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上述资源参数门限还包括加权系数,所述加权系数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确定传输方式为无调度传输方式、并且以无调度传输方式传输所述上行数据失败时,根据所述第二参数的值和所述加权系数的乘积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重新确定传输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适用的是上述实施例二的场景,即上述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所包括的内容从属性上来说属于同一类型的内容的场景。本实施例中,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之间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即当第一参数为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第二参数为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或者,当第一参数为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第二参数为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或者,当第一参数为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第二参数为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上述加权系数可以为某个范围内分布的某种类型的随机数。可选的,该加权系数可以为在0、1之间分布的随机数,可以为1、2之间分布的随机数,还可以为0.9到1.3之间分布的随机数。
具体的,基站将资源参数门限广播给终端,该资源参数门限包括第一参数和加权系数,当然,可选的,该资源参数门限还可以包括扰码集合,本实施例以资源参数门限包括第一参数和加权系数为例。假设基站在广播的资源参数门限已经经过了调整,则终端会根据第一参数的值和第二参数的值确定适于终端的传输方式。当终端确定当前适于终端的传输方式为无调度传输,终端采用所确定的无调度传输方式传输上行数据失败时(例如发生了碰撞),终端会根据基站所配置的加权系数重新确定一新的第二参数的值,即终端将第二参数的值与所述加权系数相乘,然后判断该乘积是否小于第一参数的值。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于按照一定分布规律改变第二参数的值,使得终端可以迅速的确定出适于自身的传输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加权系数究竟选用何种随机数,基站和终端可以事先约定好,也可以在基站广播资源参数门限的同时将终端的加权系数产生方法广播出去。
当终端判断上述第二参数的值与所述加权系数的乘积大于第一参数的值,则终端进行调度传输;当终端判断上述第二参数的值与所述加权系数的乘积小于第一参数的值,终端继续确定终端的传输方式为无调度传输方式,然后终端再次采用无调度传输方式传输上行数据,并判断当前这一次进行的无调度传输是否失败;若成功,则当前这一次的无调度传输就结束,若失败,则终端可以按照预设规则获得新的加权系数,可选的,该预设规则可以为随着无调度传输失败的次数的增多逐渐加倍加权系数。之后,终端将新的加权系数与第二参数的值再次相乘,获得新的乘积,然后判断该新的乘积是否大于第一参数的值,以此类推,直至判断结果为大于、终端的传输方式为调度传输为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通过在资源参数门限中设置加权系数,使得终端在确定无调度传输失败后,可以及时切换为调度传输,进一步提高了终端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效率。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十二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是基站将所获取的资源参数门限广播给其覆盖小区内的所有终端,并接收终端采用适于终端的传输方式发送的上行数据的整体过程。如图12所示,该方法包括:
S1101:基站向其覆盖小区内的终端广播第一可竞争资源。
S1102:基站获取所述资源参数门限中的所述第一参数。
具体的,基站获取第一参数的过程可以参照上述图8或图9所示的实施例的执行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S1103:基站广播该资源参数门限。
具体的,该资源参数门限可以包括第一参数,还可以包括加权系数和扰码集合。另外,S1103的具体过程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六中的S601的具体执行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S1104:基站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所广播的第一参数。
具体的,S1104的具体过程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九和实施例十的具体执行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S1105:基站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
具体的,S1105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六中的S602的具体执行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S1106:基站判断所述资源参数门限的使用时间是否到达参数调整周期;若是,则所述基站返回执行S1102,重新获取新的资源参数门限。
具体的,基站持续接收终端采用适于终端的传输方式传输的上行数据的同时,基站也会根据内部的定时器判断资源参数门限是否达到参数调整周期,若是,则基站会重新获取新的资源参数门限,该新的资源参数门限可以包括新的第一参数,还可以包括新的加权系数和扰码集合。对于该新的资源参数门限中的新的第一参数的获取过程,仍然按照上述图8或图9所示的实施例的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当新的资源参数门限也到达参数调整周期时,基站再次获取另一新的资源参数门限,以此类推。
S1107:基站判断所述基站分配的第一可竞争资源的使用时间是否到达资源分配周期;若是,则所述基站返回执行S1101,重新广播新的第一可竞争资源。
具体的,基站持续接收终端采用适于终端的传输方式传输的上行数据的同时,基站还会根据内部的定时器判断第一可竞争资源是否达到资源分配周期,若是,则基站会重新广播新的第一可竞争资源,并在该新的第一可竞争资源下,获取资源参数门限并进行广播,供终端确定适于终端的传输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1106和S1107时序上并没有先后之分。
本发明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通过基站向终端广播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的第一参数,使得终端可以根据该第一参数的值和用于表征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的第二参数的值确定适于终端的传输方式,并采用该传输方式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从而兼顾终端的耗电量和资源碰撞概率,提高了终端的传输效率,也节省了终端的耗电量。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十三的信令流程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是终端根据基站所广播的资源参数门限确定适于终端的传输方式的整体过程。如图13所示,该方法包括:
S1201:基站向其覆盖小区内的终端广播第一可竞争资源。
S1202:基站获取所述资源参数门限中的第一参数。
具体的,该资源参数门限可以包括第一参数,还可以包括加权系数和扰码集合。基站获取第一参数的过程可以参照上述图8或图9所示的实施例的执行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S1203:基站广播资源参数门限。
具体的,S2103的具体过程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六中的S601的具体执行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S1204:基站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所广播的第一参数。
具体的,S1204的具体过程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九和实施例十的具体执行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S1205:终端读取资源参数门限中的第一参数的值,并根据第一参数的值和第二参数的值确定适于终端的传输方式。
S1206:终端采用上述确定的适于终端的传输方式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S1207:基站判断所述资源参数门限的使用时间是否到达参数调整周期;若是,则所述基站返回执行S1202,重新获取新的资源参数门限。
具体的,S1207的执行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十二中的S1106,在此不再赘述。
S1208:基站判断所述基站分配的第一可竞争资源的使用时间是否到达资源分配周期;若是,则所述基站返回执行S1201,重新广播新的第一可竞争资源。
具体的,S1208的执行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十二中的S1107,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终端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0、第二获取模块11、确定模块12和发送模块13。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基站发送的资源参数门限;其中,所述资源参数门限包括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的第一参数;
第二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的第二参数;
确定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0获取的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和所述第二获取模块11获取的所述第二参数的值确定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并指示所述发送模块13采用所述传输方式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所述传输方式包括:无调度传输或调度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中的任一个;所述第二参数包括: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中的任一个。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当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时;或者,当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时;或者,当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时,所述确定模块12,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参数的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若是,则确定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为无调度传输;若否,则确定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为调度传输。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当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或者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时;或者,当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或者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时;或者,当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或者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时,所述确定模块12,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参数的值对应的所述实际资源是否小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对应的所述最大资源;若是,则确定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为无调度传输;若否,则所述终端确定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为调度传输。
可选的,作为上述实施例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资源参数门限还包括加权系数,则所述确定模块12,还可以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13采用无调度传输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失败后,执行判断操作,获得判断结果;其中,所述判断操作包括:判断所述第二参数的值与所述加权系数的乘积是否小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二参数的值与所述加权系数的乘积大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则所述确定模块12还用于指示所述发送模块13采用调度传输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上行数据;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二参数的值与所述加权系数的乘积小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则所述确定模块12还用于指示所述发送模块13再次采用无调度传输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并判断当前所述上行数据是否发送失败;若是,则获得新的加权系数,并采用所述新的加权系数执行所述判断操作,直至所述判断结果为大于为止。
进一步地,所述上行数据携带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将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15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资源参数门限还包括扰码集合,所述扰码集合中包括N个用于基站对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解扰的扰码,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则进一步地,上述终端还可以包括:加扰模块14,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12确定的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为无调度传输后,根据从所述扰码集合中选择的第一扰码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加扰;
则所述发送模块13,具体用于采用无调度传输向所述基站发送加扰后的上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12,还可以用于在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0获取基站发送的资源参数门限之前,根据所述上行数据的业务类型确定所述上行数据与所述传输方式中的调度传输的关联度,并在所述上行数据与所述传输方式中的调度传输的关联度大于或等于关联度阈值,指示所述发送模块13采用调度传输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以及在所述上行数据与所述传输方式中的调度传输的关联度小于关联度阈值,指示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0获取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资源参数门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16为本发明提供的基站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该基站包括发送模块20和接收模块21。
其中,发送模块20,用于广播资源参数门限;其中,所述资源参数门限包括用于表征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的第一参数;
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其中,所述终端发送所述上行数据的传输方式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和第二参数的值确定的,所述第二参数为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的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中的任一个;所述第二参数包括: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中的任一个。
图17为本发明提供的基站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图1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17所示,所述基站还包括:
获取模块22,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20广播资源参数门限之前,获取所述资源参数门限中的所述第一参数。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获取模块22,具体用于将历史资源参数门限中的历史第一参数作为所述第一参数。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获取模块22,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基站覆盖小区内的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并根据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预设的映射关系和所述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确定与所述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对应的第二参数,并将与所述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对应的第二参数确定为所述第一参数;其中,所述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包括:历史可竞争资源利用率,或者,所述基站覆盖小区内的无调度传输的历史到达率和所述基站覆盖小区内的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历史平均时间;所述映射关系包括所述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与参数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参数集合包括:所述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所述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对应的第二参数以及所述基站分配的历史可竞争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18为本发明提供的基站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图17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18所示,所述基站还包括:测量模块23、第一判断模块24和第一调整模块25。
其中,测量模块23,用于在所述获取模块22取所述资源参数门限中的所述第一参数之后,测量所述基站覆盖小区内的当前无调度传输特征;所述当前无调度传输特征包括:所述基站分配的第一可竞争资源的利用率,或者,所述基站覆盖小区内的当前无调度传输的到达率和所述基站覆盖小区内的当前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平均时间;所述第一可竞争资源为基站在当前资源分配周期内分配的可竞争资源;
第一判断模块24,用于判断所述当前无调度传输特征对应的资源碰撞概率是否大于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
第一调整模块25,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24判断所述当前无调度传输特征对应的资源碰撞概率大于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时,调整所述第一参数,获得新的第一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19为本发明提供的基站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图17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资源参数门限还包括扰码集合,所述扰码集合中包括N个用于基站对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解扰的扰码,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预设数值,则所述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还包括:单位时间内的所述扰码集合的历史扰码利用率和/或历史接收总宽带功率RTWP。进一步地,如图19所示,所述基站还包括:第二调整模块26,用于在所述获取模块22获取所述资源参数门限中的所述第一参数之后,根据所述单位时间内的历史扰码利用率和/或所述历史RTWP调整所述第一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资源参数门限还包括加权系数,所述加权系数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确定传输方式为无调度传输方式、并且以无调度传输方式传输所述上行数据失败时,根据所述第二参数的值和所述加权系数的乘积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重新确定传输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20为本发明提供的基站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图16-图19任一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20所示,所述基站还包括:第二判断模块27,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21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之后,判断所述资源参数门限的使用时间是否到达参数调整周期;若是,则指示所述获取模块22重新获取新的资源参数门限。
需要说明的是,图20示出的基站的结构仅是基于图18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当然,图20还可以基于图16或图17或图19的基础上示出。
图21为本发明提供的基站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图16-图20任一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21所示,所述基站还包括:第三判断模块28,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21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之后,判断所述基站分配的第一可竞争资源的使用时间是否到达资源分配周期;若是,则指示所述发送模块20重新广播新的第一可竞争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图21示出的基站的结构仅是基于图18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示出的,当然,图20还可以基于图16或图17或图19或图20的基础上示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22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2所示,该终端包括接收器30、处理器31和发送器32。其中,接收器30和发送器21可以集成在终端的收发信机中,也可以为终端上独立的收发天线。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终端还可以包括电源33、存储器34、通信总线35以及通信端口36。通信总线35用于实现元件之间的通信连接。存储器34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34中可以存储各种程序,以用于完成各种处理功能以及实现本实施例的方法步骤。上述通信端口36用于实现终端与其他外设之间进行连接通信。
其中,接收器30,用于获取基站发送的资源参数门限;其中,所述资源参数门限包括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的第一参数;
处理器31,用于获取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的第二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和所述第二参数的值确定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并指示所述发送器32采用所述传输方式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所述传输方式包括:无调度传输或调度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中的任一个;
所述第二参数包括: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中的任一个。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时;或者,当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时;或者,当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时,所述处理器31,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参数的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若是,则确定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为无调度传输;若否,则确定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为调度传输。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或者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时;或者,当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或者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时;或者,当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或者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时,则所述处理器31,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参数的值对应的所述实际资源是否小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对应的所述最大资源;若是,则确定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为无调度传输;若否,则确定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为调度传输。可选的,所述上行数据携带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终端的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将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终端。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资源参数门限还包括加权系数,则所述处理器31,还可以用于在所述发送器32采用无调度传输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失败后,执行判断操作,获得判断结果;其中,所述判断操作包括:所述终端判断所述第二参数的值与所述加权系数的乘积是否小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并且,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二参数的值与所述加权系数的乘积大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所述处理器31还用于指示所述发送器32采用调度传输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上行数据;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二参数的值与所述加权系数的乘积小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则所述处理器31还用于指示所述发送器32再次采用无调度传输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并判断当前所述上行数据是否发送失败;若是,则获得新的加权系数,并采用所述新的加权系数执行所述判断操作,直至所述判断结果为大于为止。
更进一步地,所述资源参数门限还包括扰码集合,所述扰码集合中包括N个用于基站对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解扰的扰码,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则所述处理器31,还可以用于在确定的适于所述终端的传输方式为无调度传输后,根据从所述扰码集合中选择的第一扰码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加扰;则所述发送器32,具体用于采用无调度传输向所述基站发送加扰后的上行数据。
更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31,还可以用于在所述接收器30获取基站发送的资源参数门限之前,根据所述上行数据的业务类型确定所述上行数据与所述传输方式中的调度传输的关联度,并在所述上行数据与所述传输方式中的调度传输的关联度大于或等于关联度阈值,指示所述发送器32采用调度传输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以及,在所述上行数据与所述传输方式中的调度传输的关联度小于关联度阈值,指示所述接收器30获取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资源参数门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23为本发明提供的基站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3所示,该基站包括:发送器40和接收器41。接收器41和发送器40可以集成在基站的收发信机中,也可以为基站上独立的收发天线。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基站还可以包括电源42、存储器43、通信总线44和通信端口45。通信总线44用于实现元件之间的通信连接。存储器43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43中可以存储各种程序,以用于完成各种处理功能以及实现本实施例的方法步骤。上述通信端口45用于实现基站与其他外设之间进行连接通信。
其中,发送器40,用于广播资源参数门限;其中,所述资源参数门限包括用于表征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的第一参数;
接收器41,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其中,所述终端发送所述上行数据的传输方式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和第二参数的值确定的,所述第二参数为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的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中的任一个;所述第二参数包括: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中的任一个。
图24为本发明提供的基站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图2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24所示,所述基站还包括:
处理器46,用于在所述发送器40广播资源参数门限之前,获取所述资源参数门限中的所述第一参数。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46,具体用于将历史资源参数门限中的历史第一参数作为所述第一参数。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46,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基站覆盖小区内的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并根据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预设的映射关系和所述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确定与所述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对应的第二参数,并将与所述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对应的第二参数确定为所述第一参数;其中,所述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包括:历史可竞争资源利用率,或者,所述基站覆盖小区内的无调度传输的历史到达率和所述基站覆盖小区内的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历史平均时间;所述映射关系包括所述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与参数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参数集合包括:所述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所述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对应的第二参数以及所述基站分配的历史可竞争资源。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46,还可以用于在获取所述资源参数门限中的所述第一参数之后,测量所述基站覆盖小区内的当前无调度传输特征,并判断所述当前无调度传输特征对应的资源碰撞概率是否大于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若是,调整所述第一参数,获得新的第一参数;其中,所述当前无调度传输特征包括:所述基站分配的第一可竞争资源的利用率,或者,所述基站覆盖小区内的当前无调度传输的到达率和所述基站覆盖小区内的当前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平均时间;所述第一可竞争资源为基站在当前资源分配周期内分配的可竞争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资源参数门限还包括扰码集合,所述扰码集合中包括N个用于基站对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解扰的扰码,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预设数值,则所述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还包括:单位时间内的所述扰码集合的历史扰码利用率和/或历史接收总宽带功率RTWP;则所述处理器46还可以用于在获取所述资源参数门限中的所述第一参数之后,根据所述单位时间内的历史扰码利用率和/或所述历史RTWP调整所述第一参数。
更进一步地,所述资源参数门限还包括加权系数,所述加权系数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确定传输方式为无调度传输方式、并且以无调度传输方式传输所述上行数据失败时,根据所述第二参数的值和所述加权系数的乘积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重新确定传输方式。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46,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器41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之后,判断所述资源参数门限的使用时间是否到达参数调整周期;若是,则获取新的资源参数门限。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46,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器41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之后,判断所述基站分配的第一可竞争资源的使用时间是否到达资源分配周期;若是,则指示所述发送器40重新广播新的第一可竞争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英文全称:Read-Only Memory,英文缩写: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全称:Random Access Memory,英文缩写: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7)

1.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网络设备接收资源参数门限,其中,所述资源参数门限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以下任一个: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和第二参数的值确定传输方式,并采用所确定的传输方式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参数包括以下任一个: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所述传输方式包括:无调度传输或调度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时;或者,当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时;或者,当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时,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和所述第二参数的值确定传输方式,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第二参数的值小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确定所述传输方式为无调度传输;或,
如果所述第二参数的值大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确定所述传输方式为调度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参数门限还包括第一加权系数,在采用无调度传输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失败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二参数的值与所述第一加权系数的乘积大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采用调度传输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如果所述第二参数的值与所述第一加权系数的乘积小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采用无调度传输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用无调度传输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失败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二参数的值与第二加权系数的乘积大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采用调度传输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如果所述第二参数的值与所述第二加权系数的乘积小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采用无调度传输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或者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时;或者,当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或者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时;或者,当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或者为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时,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和所述第二参数的值确定传输方式,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第二参数的值对应的所述实际资源小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对应的所述最大资源,确定所述传输方式为无调度传输;或,
如果所述第二参数的值对应的所述实际资源大于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对应的所述最大资源,确定所述传输方式为调度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参数门限还包括扰码集合,所述扰码集合中包括N个扰码,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确定的传输方式为无调度传输,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从所述扰码集合中选择的第一扰码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加扰;
采用所确定的传输方式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具体包括:
采用无调度传输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加扰后的上行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网络设备接收资源参数门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的业务类型确定所述上行数据与所述传输方式中的调度传输的关联度;
若所述上行数据与所述传输方式中的调度传输的关联度大于或等于关联度阈值,则采用调度传输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若所述上行数据与所述传输方式中的调度传输的关联度小于关联度阈值,则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资源参数门限。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携带终端的标识信息。
10.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终端发送资源参数门限;其中,所述资源参数门限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以下任一个: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
从所述终端接收上行数据;其中,所述上行数据的传输方式是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和第二参数的值确定的,其中,所述第二参数包括以下任一个: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所述传输方式包括:无调度传输或调度传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参数包括历史资源参数门限中的历史第一参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预设的映射关系和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确定与所述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对应的第二参数,并将与所述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对应的第二参数确定为所述第一参数;其中,所述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包括:历史可竞争资源利用率,或者,网络设备覆盖小区内的无调度传输的历史到达率和所述网络设备覆盖小区内的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历史平均时间;所述映射关系包括所述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与参数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参数集合包括:所述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所述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对应的第二参数以及所述基站分配的历史可竞争资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参数门限还包括扰码集合,所述扰码集合中包括N个扰码,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预设数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无调度传输特征还包括:单位时间内的所述扰码集合的历史扰码利用率和/或历史接收总宽带功率RTWP;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单位时间内的历史扰码利用率和/或所述历史RTWP调整所述第一参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当前无调度传输特征对应的资源碰撞概率大于最大允许资源碰撞概率,调整所述第一参数,获得新的第一参数;
其中,所述当前无调度传输特征包括:网络设备分配的第一可竞争资源的利用率,或者,所述网络设备覆盖小区内的当前无调度传输的到达率和所述网络设备覆盖小区内的当前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平均时间;所述第一可竞争资源为所述网络设备在当前资源分配周期内分配的可竞争资源。
16.根据权利要求10-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参数门限还包括加权系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0-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终端接收上行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资源参数门限的使用时间到达参数调整周期,重新确定新的资源参数门限。
18.根据权利要求10-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终端接收上行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网络设备分配的第一可竞争资源的使用时间到达资源分配周期,重新向所述终端发送新的第一可竞争资源。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从网络设备接收资源参数门限的模块;其中,所述资源参数门限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以下任一个: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和第二参数的值确定传输方式的模块;和
用于采用所确定的传输方式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模块;
其中,所述第二参数包括以下任一个: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所述传输方式包括:无调度传输或调度传输。
2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用于从网络设备接收资源参数门限;其中,所述资源参数门限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以下任一个: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和第二参数的值确定传输方式;和
发送器,用于采用所确定的传输方式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参数包括以下任一个: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所述传输方式包括:无调度传输或调度传输。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终端。
2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向终端发送资源参数门限的模块;其中,所述资源参数门限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以下任一个: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
用于从所述终端接收上行数据的模块;其中,所述上行数据的传输方式为是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和第二参数的值确定的,其中,所述第二参数包括以下任一个: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所述传输方式包括:无调度传输或调度传输。
2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器,用于向终端发送资源参数门限;其中,所述资源参数门限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以下任一个: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允许持续的最大时间;
接收器,用于从所述终端接收上行数据;其中,所述上行数据的传输方式为是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的值和第二参数的值确定的,其中,所述第二参数包括以下任一个: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占用的实际资源、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的实际块长和所述终端进行一次无调度传输所持续的实际时间,所述传输方式包括:无调度传输或调度传输。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网络设备。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基站。
26.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21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和权利要求22-25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807417.4A 2015-08-10 2015-08-10 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Active CN1120878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07417.4A CN112087801B (zh) 2015-08-10 2015-08-10 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80080642.XA CN107615814B (zh) 2015-08-10 2015-08-10 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CN202010807417.4A CN112087801B (zh) 2015-08-10 2015-08-10 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PCT/CN2015/086492 WO2017024464A1 (zh) 2015-08-10 2015-08-10 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0642.XA Division CN107615814B (zh) 2015-08-10 2015-08-10 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87801A true CN112087801A (zh) 2020-12-15
CN112087801B CN112087801B (zh) 2023-03-24

Family

ID=5798287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07417.4A Active CN112087801B (zh) 2015-08-10 2015-08-10 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CN201580080642.XA Active CN107615814B (zh) 2015-08-10 2015-08-10 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0642.XA Active CN107615814B (zh) 2015-08-10 2015-08-10 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2087801B (zh)
WO (1) WO20170244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71047B2 (en) * 2018-06-22 2021-07-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ed network signalling based on mapping
CN110958699B (zh) * 2018-09-27 2022-09-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EP3918836A4 (en) * 2019-01-31 2022-10-26 NEC Corpo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47451A1 (en) * 2005-07-25 2007-03-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HARQ process restric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non-scheduled control data via uplink channels
US20070281617A1 (en) * 2006-06-02 2007-12-06 Arnaud Meylan Efficient operation for co-located WLAN and bluetooth
CN101277177A (zh) * 2007-03-30 2008-10-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调度非调度复用确定传输模块大小和调制方式的传输方法
CN101282190A (zh) * 2007-04-02 2008-10-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中调度与非调度业务传输复用的方法
WO2008131683A1 (fr) * 2007-04-26 2008-11-06 Zte Corporation Procédé de distribution de données et de déclenchement de transmission d'informations de distribution dans une liaison montante améliorée, et équipement associé
CN101345906A (zh) * 2007-07-13 2009-01-1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高速分组接入系统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1388714A (zh) * 2007-09-10 2009-03-1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码分多址系统中下行业务的传输方法与装置
CN101489258A (zh) * 2008-01-16 2009-07-2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上行调度信息发送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2149145A (zh) * 2010-02-10 2011-08-10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上行链路分组业务非调度资源的控制方法
CN102571286A (zh) * 2012-02-02 2012-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格式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2225B (zh) * 2006-08-24 2012-04-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增强系统中共享非调度资源和调度资源的传输方法
CN101222270B (zh) * 2007-01-12 2013-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Tbs和调制方式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01568155B (zh) * 2008-04-25 2013-02-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CN101958776B (zh) * 2009-07-21 2014-03-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上行链路中重传判决的方法和装置
US20130121179A1 (en) * 2011-11-16 2013-05-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identifier selection to improve td-scdma hsupa throughput
US9066362B2 (en) * 2013-03-08 2015-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ioritizing time critical data for transmission during power limited state in DC-HSUPA operation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47451A1 (en) * 2005-07-25 2007-03-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HARQ process restric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non-scheduled control data via uplink channels
US20070281617A1 (en) * 2006-06-02 2007-12-06 Arnaud Meylan Efficient operation for co-located WLAN and bluetooth
CN101277177A (zh) * 2007-03-30 2008-10-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调度非调度复用确定传输模块大小和调制方式的传输方法
CN101282190A (zh) * 2007-04-02 2008-10-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中调度与非调度业务传输复用的方法
WO2008131683A1 (fr) * 2007-04-26 2008-11-06 Zte Corporation Procédé de distribution de données et de déclenchement de transmission d'informations de distribution dans une liaison montante améliorée, et équipement associé
CN101345906A (zh) * 2007-07-13 2009-01-1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高速分组接入系统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1388714A (zh) * 2007-09-10 2009-03-1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码分多址系统中下行业务的传输方法与装置
CN101489258A (zh) * 2008-01-16 2009-07-2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上行调度信息发送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2149145A (zh) * 2010-02-10 2011-08-10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上行链路分组业务非调度资源的控制方法
CN102571286A (zh) * 2012-02-02 2012-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格式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Draft CR for Introduction of the Improved L2 in the uplink",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60 R2-074731》 *
ZTE: "LCR TDD: Non-Scheduled Traffic and Scheduled Traffic Transmissions", 《3GPP TSG RAN WG1#46 TDOC R1-06216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24464A1 (zh) 2017-02-16
CN107615814B (zh) 2020-09-08
CN107615814A (zh) 2018-01-19
CN112087801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09225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system
RU2764011C1 (ru) Способ поискового вызова,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е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CN108076432B (zh) 广播控制带宽分配和数据收发方法及装置
US11452069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11178663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20210212104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mitting and configuring sidelink data
KR101605293B1 (ko) 업링크 데이터를 송신하기 위한 채널 사용 시간을 통지하기 위한 방법, 업링크 데이터 송신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EP2670172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358894A1 (en) Pag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7005984B (zh) 一种减少资源冲突的方法及ue
US10506580B2 (en)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6664725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TWI762839B (zh) 用於共享通訊通道之方法及設備
US20210297188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0050415B (zh) 用于上行链路传送的方法和设备
CN107615814B (zh) 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CN105474736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KR102231454B1 (ko) 적응적 변조 및 코딩 방법 및 기지국
WO202009390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WO202025906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transmission adaptation
US10980038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10050434B (zh) 用于混合服务的反馈传输
US2021034537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f-Scheduled Uplink Transmission
CN112715050B (zh) 用于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之间的自适应优先级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