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87119A - 电源供应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源供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87119A
CN112087119A CN201910506739.2A CN201910506739A CN112087119A CN 112087119 A CN112087119 A CN 112087119A CN 201910506739 A CN201910506739 A CN 201910506739A CN 112087119 A CN112087119 A CN 1120871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voltage
coupled
detection
detection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067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87119B (zh
Inventor
詹子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CN20191050673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871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871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871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871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871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1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21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217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7/2176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comprising a passive stage to generate a rectified sinusoidal voltage and a controlled switching element in series between such stage and the outpu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96Means for increasing hold-up time, i.e. the duration of time that a converter's output will remain within regulated limits following a loss of input pow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电源供应装置包括整流电路、储能电路、电源转换电路、检测电路、能量补充电路及控制电路。整流电路对交流电压进行整流以提供直流电压至电源总线。储能电路、电源转换电路、检测电路及能量补充电路耦接电源总线。储能电路及能量补充电路根据直流电压存储电能。电源转换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为输出电压。检测电路根据直流电压检测交流电压的电压振幅,并据以产生检测信号组。控制电路耦接检测电路以接收检测信号组。当控制电路根据检测信号组判断交流电压的电压振幅小于或等于第一临界值时,控制电路指示能量补充电路对储能电路充电。

Description

电源供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延长输出电压的维持时间的电源供应装置。
背景技术
电源供应装置可将市电系统所提供的交流输入电压转换成适合各种电子装置使用的直流电压。因此,电源供应装置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类型的电子装置中。
一般来说,在电源供应装置的负载突然变动(例如由轻载变动至重载)或是市电系统供电不稳的情况下,交流输入电压会有电压瞬时跌落(voltage dips)或是短时中断(short interruptions)的情况发生。详细来说,电压瞬时跌落是电压降低百分之三十(亦即降至原先电压的百分之七十)达0.25个周期至1个周期。另外,短时中断是电压下降百分之百(亦即降至零)达250个周期。举例来说,若交流输入电压的频率为60赫兹(Hz),则1个周期约为17毫秒(ms),而250个周期约为4秒。
为了验证电压瞬时跌落或是短时中断对受测物的影响,国际电工委员会在IEC6100-4-11的规范中定义了受测物对上述两种电压变化(即电压瞬时跌落以及短时中断)的免疫性并评定受测物的四种等级如下:
等级A:受测物未受到任何影响,仍维持正常运作。
等级B:受测物受到影响,但可自动恢复正常运作。
等级C:受测物受到影响无法正常运作,受测物需重新启动后才能恢复正常运作。
等级D:受测物受到影响并永久性损毁。
以受测物为电源供应装置来说,若电源供应装置为等级C且所供电的电子装置并未内建电池,那么当电源供应装置的交流输入电压短时中断时,电源供应装置的输出电压将会降至零而导致电子装置被断电。因此,在电源供应装置的交流输入电压短时中断之后,如何延长输出电压的维持时间(hold-up time)以消除电压短时中断对输出电压及电子装置所造成的影响,乃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供应装置,可延长电源供应装置的输出电压的维持时间,从而消除因电压瞬时跌落或短时中断对电源供应装置的输出电压的影响。
本发明的电源供应装置包括整流电路、储能电路、电源转换电路、检测电路、能量补充电路以及控制电路。整流电路用以接收交流电压,且对交流电压进行整流以提供直流电压至电源总线。储能电路耦接电源总线,用以根据直流电压存储电能并稳定直流电压。电源转换电路耦接电源总线,用以将直流电压转换为输出电压。检测电路耦接电源总线,用以根据直流电压检测交流电压的电压振幅,并据以产生检测信号组。能量补充电路耦接电源总线,用以根据直流电压存储电能。控制电路耦接检测电路以接收检测信号组,且耦接能量补充电路。当控制电路根据检测信号组判断交流电压的电压振幅小于或等于第一临界值时,控制电路产生第一控制信号至能量补充电路。能量补充电路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而对储能电路充电,以延长输出电压的维持时间长度。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所提出的电源供应装置中,能量补充电路可在交流电压瞬时跌落或短时中断时对储能电路充电,以延长储能电路对电源转换电路供电的时间,从而延长输出电压的维持时间长度。通过延长输出电压的维持时间长度,可消除因交流电压瞬时跌落或短时中断而对输出电压的影响。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电源供应装置的电路方块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交流电压的电压振幅对应于电源供应装置的运作的示意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图1的电源供应装置的电路架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电源供应装置
110:整流电路
120:储能电路
122:储能元件
124:感测电路
130:电源转换电路
140:检测电路
141:第一子检测电路
142:第二子检测电路
143:第三子检测电路
150:能量补充电路
151:第一开关电路
152:第二开关电路
153:储能元件
160:控制电路
C1~C3:滤波电容器
CA、CB:电容器
CS1:第一控制信号
CS2:第二控制信号
CS3:第三控制信号
D1~D3、D51、D52:二极管
DIV1、DIV2、DIV3:分压电路
DS:检测信号组
DS1、DS2、DS3:检测信号
GND1:接地端
IC:电容电流
IN1、IN2、IN3:输入端
OT1、OT2、OT3:输出端
PBUS:电源总线
Q51、Q52:开关
R1~R6、RS:电阻器
R51、R52:限流电阻器
REF1、REF2、REF3:参考值
TH1:第一临界值
TH2:第二临界值
V1~V3:分压电压
V122:电压值
VAC:交流电压
VB:直流电压
VO:输出电压
VSEN:感测电压
ZD1~ZD3:齐纳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可以被更容易明了,以下特举实施例作为本发明确实能够据以实施的范例。另外,凡可能之处,在附图及实施方式中使用相同标号的元件/构件/步骤,代表相同或类似部件。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电源供应装置100的电路方块示意图。请参照图1,电源供应装置100可包括整流电路110、储能电路120、电源转换电路130、检测电路140、能量补充电路150以及控制电路160,但不限于此。整流电路110用以接收交流电压VAC,且对交流电压VAC进行整流以提供直流电压VB至电源总线PBUS。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整流电路110可采用现有的滤波整流器来实现,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储能电路120耦接电源总线PBUS,用以根据直流电压VB存储电能并稳定直流电压VB。详细来说,当交流电压VAC对电源供应装置100供电时,直流电压VB可对储能电路120充电。另外,当交流电压VAC瞬时跌落或短时中断时,储能电路120可释放电能至电源总线PBUS以稳定直流电压VB,或是提供替代直流电压VB的备援电力以对电源转换电路130供电。
电源转换电路130耦接电源总线PBUS,用以将直流电压VB转换为输出电压VO,以对其他电子装置供电。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源转换电路130可采用隔离式或非隔离式的直流至直流转换电路来实现,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并不对电源转换电路130的类型加以限制。
检测电路140耦接电源总线PBUS,用以根据直流电压VB检测交流电压VAC的电压振幅,并据以产生检测信号组DS。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检测电路140可采用现有的电压感测电路来实现,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能量补充电路150耦接电源总线PBUS,用以根据直流电压VB存储电能。控制电路160耦接检测电路140以接收检测信号组DS,且耦接能量补充电路15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60可采用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或微处理器(micro processer)或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SIC)或可编程逻辑装置(PLD)或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之类的硬件电路来实现,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当控制电路160根据检测信号组DS判断交流电压VAC的电压振幅小于或等于第一临界值TH1时,表示交流电压VAC被短时中断,则控制电路160可产生第一控制信号CS1至能量补充电路150。能量补充电路150可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CS1而根据所存储的电能对储能电路120充电,以延长储能电路120对电源转换电路130供电的时间,从而延长输出电压VO的维持时间(hold-up time)长度,其中输出电压VO的维持时间长度是自交流电压VAC开始中断的时间点至输出电压VO开始下降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长度。通过延长输出电压VO的维持时间长度,可消除因交流电压VAC短时中断而对输出电压VO的影响。举例来说,若电源供应装置100所提供的输出电压VO的维持时间长度超过4秒,则交流电压VAC短时中断将不会对输出电压VO造成影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控制电路160根据检测信号组DS判断交流电压VAC的电压振幅小于或等于第一临界值TH1时,控制电路160可产生第二控制信号CS2至能量补充电路150。能量补充电路150可反应于第二控制信号CS2而停止根据直流电压VB存储电能,此时控制电路160所提供的第二控制信号CS2可例如是第一电平的电压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临界值TH1可例如是零伏特,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临界值TH1可依实际应用或设计需求来设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60还可耦接储能电路120以检测储能电路120的电压值。当储能电路120的电压值小于或等于第二临界值TH2时,表示交流电压VAC被中断,则控制电路160可产生第一控制信号CS1至能量补充电路150,致使能量补充电路150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CS1而根据所存储的电能对储能电路120充电,以延长储能电路120对电源转换电路130供电的时间,从而延长输出电压VO的维持时间长度。第二临界值TH2可依实际应用或设计需求来设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源供应装置100可根据交流电压VAC的不同电压振幅而执行不同的运作。详细来说,如同先前所述,检测电路140可根据直流电压VB检测交流电压VAC的电压振幅,并据以产生检测信号组DS。于本实施例中,检测信号组DS可包括检测信号DS1~DS3。
更进一步来说,图2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交流电压VAC的电压振幅对应于电源供应装置100的运作的示意图。请合并参照图1及图2。当交流电压VAC的电压振幅小于参考值REF1时,表示交流电压VAC的电压太低,故电源供应装置100并不运作。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参考值REF1可例如是20伏特,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若交流电压VAC的电压振幅大于参考值REF1且小于参考值REF2,则检测电路140将产生检测信号DS1,且控制电路160将反应于检测信号DS1而进入待机模式,其中参考值REF2大于参考值REF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参考值REF2可例如是40伏特,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若交流电压VAC的电压振幅大于参考值REF2且小于参考值REF3,则检测电路140将产生检测信号DS2,且控制电路160将反应于检测信号DS2而被完全启动,其中参考值REF3大于参考值REF2。
若交流电压VAC的电压振幅大于参考值REF3,则检测电路140将产生检测信号DS3。控制电路160将反应于检测信号DS3而产生第二控制信号CS2至能量补充电路150,且能量补充电路150将反应于第二控制信号CS2而开始根据直流电压VB存储电能,此时控制电路160所提供的第二控制信号CS2可例如是第二电平的电压信号。此外,控制电路160还反应于检测信号DS3而启动电源供应装置100并产生第三控制信号CS3至电源转换电路130,致使储能电路120开始根据直流电压VB存储电能,且电源转换电路130开始依据第三控制信号CS3将直流电压VB转换为输出电压VO,其中参考值REF3小于70伏特。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参考值REF3可例如是60伏特,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可以理解的是,只要交流电压VAC的电压振幅大于参考值REF3,电源供应装置100便可正常运作。
一般来说,电源供应装置100的输入电压(即交流电压VAC)的安全规范介于100伏特与240伏特之间。在电源供应装置100的输入电压为100伏特的交流电压VAC的情况下,即使交流电压VAC的振幅因瞬时跌落而降至70伏特,本实施例的电源供应装置100仍可正常运作并可提供输出电压VO,因此电源供应装置100的运作并不会受到交流电压VAC瞬时跌落的影响。
图3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出的图1的电源供应装置100的电路架构示意图。请参照图3。储能电路120可包括储能元件122以及感测电路124。储能元件122的第一端耦接电源总线PBUS。感测电路124耦接在储能元件122的第二端与接地端GND1之间,用以提供感测电压VSEN。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储能元件122可采用电容器CB来实现,而感测电路124可采用电阻器RS来实现,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检测电路140可包括第一子检测电路141、第二子检测电路142以及第三子检测电路143,但不限于此。第一子检测电路141的输入端IN1耦接电源总线PUBS以接收直流电压VB。第一子检测电路141的输出端OT1耦接控制电路160并提供检测信号DS1。第二子检测电路142的输入端IN2耦接电源总线PBUS以接收直流电压VB。第二子检测电路142的输出端OT2耦接控制电路160并提供检测信号DS2。第三子检测电路143的输入端IN3耦接电源总线PBUS以接收直流电压VB。第三子检测电路143的输出端OT3耦接控制电路160并提供检测信号DS3。
详细来说,第一子检测电路141可包括分压电路DIV1、滤波电容器C1、齐纳二极管ZD1以及二极管D1。分压电路DIV1耦接在输入端IN1与接地端GND1之间,用以对直流电压VB进行分压以产生分压电压V1,其中分压电路DIV1可由串接的电阻器R1及R2所组成,但不限于此。滤波电容器C1的第一端耦接分压电路DIV1以接收分压电压V1。齐纳二极管ZD1的阴极端耦接滤波电容器C1的第二端。齐纳二极管ZD1的阳极端耦接接地端GND1。二极管D1的阳极体耦接滤波电容器C1的第二端。二极管D1的阴极体耦接输出端OT1以提供检测信号DS1。
第二子检测电路142可包括分压电路DIV2、滤波电容器C2、齐纳二极管ZD2以及二极管D2。分压电路DIV2耦接在输入端IN2与接地端GND1之间,用以对直流电压VB进行分压以产生分压电压V2,其中分压电路DIV2可由串接的电阻器R3及R4所组成,但不限于此。滤波电容器C2的第一端耦接分压电路DIV2以接收分压电压V2。齐纳二极管ZD2的阴极端耦接滤波电容器C2的第二端。齐纳二极管ZD2的阳极端耦接接地端GND1。二极管D2的阳极体耦接滤波电容器C2的第二端。二极管D2的阴极体耦接输出端OT2以提供检测信号DS2。
第三子检测电路143可包括分压电路DIV3、滤波电容器C3、齐纳二极管ZD3以及二极管D3。分压电路DIV3耦接在输入端IN3与接地端GND1之间,用以对直流电压VB进行分压以产生分压电压V3,其中分压电路DIV3可由串接的电阻器R5及R6所组成,但不限于此。滤波电容器C3的第一端耦接分压电路DIV3以接收分压电压V3。齐纳二极管ZD3的阴极端耦接滤波电容器C3的第二端。齐纳二极管ZD3的阳极端耦接接地端GND1。二极管D3的阳极体耦接滤波电容器C3的第二端。二极管D3的阴极体耦接输出端OT3以提供检测信号DS3。
值得一提的是,齐纳二极管ZD1的崩溃电压值小于齐纳二极管ZD2的崩溃电压值,且齐纳二极管ZD2的崩溃电压值小于齐纳二极管ZD3的崩溃电压值。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齐纳二极管ZD1的崩溃电压值可例如是5伏特,齐纳二极管ZD2的崩溃电压值可例如是10伏特,齐纳二极管ZD3的崩溃电压值可例如是15伏特,但不限于此。
能量补充电路150可包括第一开关电路151、第二开关电路152以及储能元件153,但不限于此。储能元件153的第一端耦接接地端GND1。第一开关电路151耦接在储能元件153的第二端与储能电路120之间,且受控于第一控制信号CS1而启闭。第二开关电路152耦接在储能元件153的第二端与电源总线PBUS之间,且受控于第二控制信号CS2而启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电路151可包括开关Q51、二极管D51以及限流电阻器R51,但不限于此。开关Q51的第一端耦接储能元件153的第二端,开关Q51的第二端耦接二极管D51的阳极端,且开关Q51的控制端接收第一控制信号CS1。限流电阻器R51耦接在二极管D51的阴极端与储能电路120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开关电路152可包括开关Q52、二极管D52以及限流电阻器R52,但不限于此。开关Q52的第一端耦接储能元件153的第二端,开关Q52的第二端耦接限流电阻器R52的第一端,且开关Q52的控制端接收第二控制信号CS2。二极管D52的阴极端耦接限流电阻器R52的第二端,且二极管D52的阳极端耦接电源总线PBUS。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储能元件153可采用电容器CA来实现,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以下请合并参照图2及图3。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将以参考值REF1、REF2、REF3分别为20伏特、40伏特、60伏特,以及齐纳二极管ZD1、ZD2、ZD3的崩溃电压值分别为5伏特、10伏特、15伏特为范例来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首先,当交流电压VAC的电压振幅小于参考值REF1(20伏特)时,电源供应装置100并不运作。当交流电压VAC的电压振幅大于参考值REF1(20伏特)且小于参考值REF2(40伏特)时,分压电路DIV1可根据直流电压VB而产生大于5伏特的分压电压V1,致使齐纳二极管ZD1发生崩溃并通过二极管D1提供5伏特的检测信号DS1至控制电路160。因此控制电路160可反应于5伏特的检测信号DS1而进入待机模式。
当交流电压VAC的电压振幅大于参考值REF2(40伏特)且小于参考值REF3(60伏特)时,分压电路DIV2可根据直流电压VB而产生大于10伏特的分压电压V2,致使齐纳二极管ZD2发生崩溃并通过二极管D2提供10伏特的检测信号DS2至控制电路160。因此控制电路160反应于10伏特的检测信号DS2而完全启动。
之后,当交流电压VAC的电压振幅大于参考值REF3(60伏特)时,分压电路DIV3可根据直流电压VB而产生大于15伏特的分压电压V3,致使齐纳二极管ZD3发生崩溃并通过二极管D3提供15伏特的检测信号DS3至控制电路160。控制电路160将反应于15伏特的检测信号DS3而产生例如逻辑高电平的第二控制信号CS2以导通开关Q52,以及产生第三控制信号CS3至电源转换电路130。如此一来,直流电压VB可通过二极管D52以及限流电阻器R52对储能元件153充电,致使储能元件153存储电能,其中开关Q51则为关断状态。此外,直流电压VB也对储能电路120的储能元件122充电,且电源转换电路130依据第三控制信号CS3将直流电压VB转换为输出电压VO。
由于电源供应装置100在交流电压VAC的电压振幅大于参考值REF3(60伏特)的情况下可提供输出电压VO,因此即使交流电压VAC的振幅因瞬时跌落测试而自100伏特降至70伏特,电源供应装置100仍可正常运作并可提供输出电压VO。也就是说,电源供应装置100的运作并不会受到交流电压VAC瞬时跌落的影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60还耦接感测电路124以接收感测电压VSEN。控制电路160可检测感测电压VSEN的电压变化,并据以判断交流电压VAC是否发生瞬时跌落。详细来说,若交流电压VAC发生瞬时跌落(即交流电压VAC的振幅降低了百分之三十),则储能元件122的电压值V122将随之降低百分之三十,因此储能元件122中的电容器CB将会产生电容电流IC,如式(1)所示,其中C为电容器CB的电容值,且电容电流IC与电压值V122的电压变化成正比。
Figure BDA0002092048990000101
感测电路124可反应于电容电流IC的流通而产生感测电压VSEN。若感测电压VSEN的电压变化为百分之三十,则控制电路160可判断交流电压VAC发生瞬时跌落,故控制电路160可产生例如逻辑高电平的第一控制信号CS1至能量补充电路150以导通开关Q51。如此一来,存储在储能元件153的电能将通过二极管D51以及限流电阻器R51对储能电路120的储能元件122充电,以延长电源转换电路130被供电的时间,从而延长输出电压VO的维持时间长度。
另一方面,当交流电压VAC的振幅因短时中断测试而降至零伏特时,检测信号DS1~DS3皆为零伏特,且控制电路160可根据零伏特的检测信号DS1~DS3而产生例如逻辑低电平的第二控制信号CS2以关断开关Q52,且可产生例如逻辑高电平的第一控制信号CS1以导通开关Q51。如此一来,存储在储能元件153的电能将通过二极管D51以及限流电阻器R51对储能电路120的储能元件122充电。因此,储能元件122及153可共同提供备援电力以对电源转换电路130供电,以延长电源转换电路130被供电的时间,从而延长输出电压VO的维持时间长度。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交流电压VAC为100伏特,且电容器CB、CA的电容值分别为120微法拉(μF)及100微法拉的情况下,输出电压VO的维持时间长度可达5.4秒,因此电源供应装置100的输出电压VO不会受到交流电压VAC短时中断所影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60也可检测储能元件122的电压值V122。当储能元件122的电压值V122小于或等于第二临界值TH2时,表示交流电压VAC被短时中断,则控制电路160可产生例如逻辑高电平的第一控制信号CS1以导通开关Q51。如此一来,存储在储能元件153的电能将通过二极管D51以及限流电阻器R51对储能电路120的储能元件122充电。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电源供应装置中,能量补充电路可在交流电压瞬时跌落或短时中断时对储能电路充电,以延长储能电路对电源转换电路供电的时间,从而延长输出电压的维持时间长度。通过延长输出电压的维持时间长度,可消除因交流电压瞬时跌落或短时中断而对输出电压的影响,故电源供应装置可通过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100-4-11规范中有关电压瞬时跌落或短时中断的等级A的测试。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改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整流电路,用以接收交流电压,且对所述交流电压进行整流以提供直流电压至电源总线;
储能电路,耦接所述电源总线,用以根据所述直流电压存储电能并稳定所述直流电压;
电源转换电路,耦接所述电源总线,用以将所述直流电压转换为输出电压;
检测电路,耦接所述电源总线,用以根据所述直流电压检测所述交流电压的电压振幅,并据以产生检测信号组;
能量补充电路,耦接所述电源总线,用以根据所述直流电压存储电能;以及
控制电路,耦接所述检测电路以接收所述检测信号组,且耦接所述能量补充电路,
其中当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检测信号组判断所述交流电压的所述电压振幅小于或等于第一临界值时,所述控制电路产生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能量补充电路,且所述能量补充电路反应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而对所述储能电路充电,以延长所述输出电压的维持时间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检测信号组判断所述交流电压的所述电压振幅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临界值时,所述控制电路产生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能量补充电路,且所述能量补充电路反应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而停止根据所述直流电压存储电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耦接所述储能电路以检测所述储能电路的电压值,当所述储能电路的所述电压值小于或等于第二临界值时,所述控制电路产生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能量补充电路,致使所述能量补充电路反应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而对所述储能电路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路包括:
储能元件,所述储能元件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电源总线;以及
感测电路,耦接在所述储能元件的第二端与接地端之间,用以提供感测电压,
其中所述控制电路还耦接所述感测电路以接收所述感测电压,并检测所述感测电压的电压变化,
其中若所述感测电压的电压变化为百分之三十,则所述控制电路产生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能量补充电路,致使所述能量补充电路反应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而对所述储能电路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信号组还包括第一检测信号,若所述交流电压的所述电压振幅大于第一参考值且小于第二参考值,则所述检测电路产生所述第一检测信号,且所述控制电路反应于所述第一检测信号而进入待机模式,其中所述第二参考值大于所述第一参考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信号组还包括第二检测信号,若所述交流电压的所述电压振幅大于所述第二参考值且小于第三参考值,则所述检测电路产生所述第二检测信号,且所述控制电路反应于所述第二检测信号而被完全启动,其中所述第三参考值大于所述第二参考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信号组包括第三检测信号,若所述交流电压的所述电压振幅大于所述第三参考值,则所述检测电路产生所述第三检测信号,所述控制电路反应于所述第三检测信号而产生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能量补充电路,且所述能量补充电路反应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而开始根据所述直流电压存储电能,
其中所述控制电路还反应于所述第三检测信号而启动所述电源供应装置以及产生第三控制信号至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致使所述储能电路开始根据所述直流电压存储电能,且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开始依据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将所述直流电压转换为所述输出电压,其中所述第三参考值小于70伏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包括:
第一子检测电路,所述第一子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耦接所述电源总线以接收所述直流电压,且所述第一子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耦接所述控制电路并提供所述第一检测信号;
第二子检测电路,所述第二子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耦接所述电源总线以接收所述直流电压,且所述第二子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耦接所述控制电路并提供所述第二检测信号;以及
第三子检测电路,所述第三子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耦接所述电源总线以接收所述直流电压,且所述第三子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耦接所述控制电路并提供所述第三检测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检测电路、所述第二子检测电路以及所述第三子检测电路中的每一者包括:
分压电路,耦接在所述输入端与接地端之间,用以对所述直流电压进行分压以产生分压电压;
滤波电容器,所述滤波电容器的第一端耦接所述分压电路以接收所述分压电压;
齐纳二极管,所述齐纳二极管的阴极端耦接所述滤波电容器的第二端,且所述齐纳二极管的阳极端耦接所述接地端;以及
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体耦接所述滤波电容器的所述第二端,且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体耦接所述输出端,
其中所述第一子检测电路的所述齐纳二极管的崩溃电压值小于所述第二子检测电路的所述齐纳二极管的崩溃电压值,且所述第二子检测电路的所述齐纳二极管的崩溃电压值小于所述第三子检测电路的所述齐纳二极管的崩溃电压值。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补充电路包括:
储能元件,所述储能元件的第一端耦接接地端;
第一开关电路,耦接在所述储能元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储能电路之间,且受控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而启闭;以及
第二开关电路,耦接在所述储能元件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总线之间,且受控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而启闭。
CN201910506739.2A 2019-06-12 2019-06-12 电源供应装置 Active CN1120871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6739.2A CN112087119B (zh) 2019-06-12 2019-06-12 电源供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6739.2A CN112087119B (zh) 2019-06-12 2019-06-12 电源供应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87119A true CN112087119A (zh) 2020-12-15
CN112087119B CN112087119B (zh) 2022-01-11

Family

ID=73733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6739.2A Active CN112087119B (zh) 2019-06-12 2019-06-12 电源供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87119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71300A1 (en) * 2000-10-30 2002-06-13 Yungtaek Jang Hold-up-time extension circuits
CN101645660A (zh) * 2008-07-16 2010-02-10 康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维持时间延迟功能的交直流电源转换器
US20130051101A1 (en) * 2010-04-27 2013-02-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old-up time circuit, hold-up time method,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TW201509082A (zh) * 2013-08-28 2015-03-01 Noveltek Semiconductor Corp 延遲電源維持時間的電源積體電路及使用其之電源供應器
US20150188414A1 (en) * 2013-12-31 2015-07-02 Asian Power Devices Inc. Single-phase power factor corrector with step-up and step-down functions
US20170317594A1 (en) * 2016-04-29 2017-11-02 Infineon Technologies Americas Corp. Bulk capacitor switching for power converters
US20170329380A1 (en) * 2016-05-13 2017-11-16 Dell Products, L.P. Power supply unit having an extended hold-up time
CN107834826A (zh) * 2017-11-01 2018-03-23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电源控制模块
CN108649792A (zh) * 2018-05-18 2018-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Boost电路、开关电源、供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71300A1 (en) * 2000-10-30 2002-06-13 Yungtaek Jang Hold-up-time extension circuits
CN101645660A (zh) * 2008-07-16 2010-02-10 康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维持时间延迟功能的交直流电源转换器
US20130051101A1 (en) * 2010-04-27 2013-02-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old-up time circuit, hold-up time method,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TW201509082A (zh) * 2013-08-28 2015-03-01 Noveltek Semiconductor Corp 延遲電源維持時間的電源積體電路及使用其之電源供應器
US20150188414A1 (en) * 2013-12-31 2015-07-02 Asian Power Devices Inc. Single-phase power factor corrector with step-up and step-down functions
US20170317594A1 (en) * 2016-04-29 2017-11-02 Infineon Technologies Americas Corp. Bulk capacitor switching for power converters
US20170329380A1 (en) * 2016-05-13 2017-11-16 Dell Products, L.P. Power supply unit having an extended hold-up time
CN107834826A (zh) * 2017-11-01 2018-03-23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电源控制模块
CN108649792A (zh) * 2018-05-18 2018-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Boost电路、开关电源、供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87119B (zh) 2022-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37417B2 (en) Power supply control circuit and power source cut-off detection method
US11002441B2 (en) Leakage protection circuit, method and drive device
US9203295B2 (en) Bleeding circuit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an EMI filter
KR101487054B1 (ko) 방전 회로 및 전원
US9201102B2 (en) AC signal detector and the method thereof
US9130449B2 (en) Alternating-current conversion system having low power consumption bleeder circuit
CN111092552A (zh) 开关电源控制用半导体装置和ac-dc变换器
TW201135244A (en) Voltage detector and protec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voltage detector
CN111092543A (zh) 开关电源控制用半导体装置和ac-dc变换器
CN105450054B (zh)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自带辅助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4844340B (zh) 一种交流唤醒电路和储能电源
CN111193317A (zh) 一种终端设备掉电保护电路
CN112087119B (zh) 电源供应装置
US20200393499A1 (en) Circuit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sinusoidal alternating voltage signals
CN112290800A (zh) X电容放电控制电路、方法及开关电源
TWI692176B (zh) 電源供應裝置
CN112703655B (zh) 用于检测ac电源的电压下降的装置和包括该装置的飞行器
US20130155733A1 (en) Generating a fast reset-signal using a fault-protection latch
US9871457B2 (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device
KR102623399B1 (ko) 제로 라인 스타트 기능을 갖는 스마트 파워 컨트롤러가 내장된 led 컨버터와 이를 이용한 led조명기구
CN217486177U (zh) 一种继电器输出控制电路
CN220368511U (zh) 一种电池充电装置及电压暂降试验系统
CN212229123U (zh) 一种电源掉电检测电路
KR20110022136A (ko) 입력전압 검출회로
CN111900783B (zh) 过功率保护电路、充电器及过功率保护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