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84613B - 一种水平井优化布井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平井优化布井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084613B CN112084613B CN201910509186.6A CN201910509186A CN112084613B CN 112084613 B CN112084613 B CN 112084613B CN 201910509186 A CN201910509186 A CN 201910509186A CN 112084613 B CN112084613 B CN 11208461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cturing
- well
- construction
- wells
- impa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7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791 soa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02 propa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06010017076 Fractur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86
- 208000010392 Bone Fractur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77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6670 Multiple fractur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02 di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13 imbib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25—Method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 E21B43/26—Method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by forming crevices or fractures
- E21B43/267—Method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by forming crevices or fractures reinforcing fractures by propping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30—Specific pattern of wells, e.g. optimising the spacing of wells
- E21B43/305—Specific pattern of wells, e.g. optimising the spacing of well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inclined or horizontal well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平井优化布井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从目标储层中选择相对均质的储层;建立同一水平井平台六口水平井的储层地质力学模型;将六口水平井中的四口作为压裂施工井,另两口作为观测井,对压裂施工井按照相同的泵注程序进行压裂获取压裂数据;根据压裂数据判断压裂冲击是否由水力裂缝扩展到观测井时引起;判断是则记录压裂施工井发生压裂冲击时的压裂液用量和砂量;并根据建立的地质力学模型模拟多簇裂缝扩展下的水力裂缝形态,确定动态水力缝长;采用压裂施工井发生压裂冲击时的压裂液用量和砂量分别对该压裂施工井剩下层段完成压裂;优选最佳施工规模以及对应的水力裂缝半缝长;得到最佳水平井间距并以其对目标区块进行布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平井优化布井方法及装置,属于致密油和页岩气的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页岩气和致密油开发近年来取得较大进展,实现了油气产量的快速增长。页岩气和致密油主要采用水平井衰竭式开发,通常采用平台式布井,每个平台2-6口水平井,目前页岩气水平井间距(两个水平井筒之间的距离)在400米左右,致密油水平井间距为200-600m。压裂施工采用逐口井压裂或两井交错式压裂,根据水平井段长度,一般分15-30段改造,压裂完成后关井一段时间后开始生产。
目前,国内致密油和页岩气开发存在的突出挑战是单井累积产量和一次采收率低,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水平井初次压裂时,形成的水力裂缝对油气藏的控制程度较低,因此有必要提高人工裂缝对油气藏的控制程度。中国专利申请CN108952657A公开了一种确定致密油和页岩气储层水平井平台压裂水力裂缝长度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准确的预测动态人工裂缝长度。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提高致密油和页岩气采收率的水平井优化布井方法,可显著提高页岩气和致密油一次采收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平井优化布井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目标储层的前期勘探和三维地震资料,并根据前期勘探和三维地震资料从目标储层中选择相对均质的储层;
步骤2,建立同一水平井平台六口水平井的储层地质力学模型;
步骤3,将所述的六口水平井中的四口作为压裂施工井,另外两口作为观测井,对四口压裂施工井中的第一压裂施工井、第二压裂施工井、第三压裂施工井及第四压裂施工井按照相同的泵注程序分别进行压裂施工,获取第一压裂施工井、第二压裂施工井、第三压裂施工井及第四压裂施工井的压裂数据;
步骤4,根据所述压裂数据判断压裂冲击是否由水力裂缝扩展到观测井时引起;判断是,则分别记录第一压裂施工井、第二压裂施工井、第三压裂施工井及第四压裂施工井发生压裂冲击时的压裂液用量和砂量;
并根据建立的地质力学模型利用裂缝扩展模拟软件模拟多簇裂缝扩展下的水力裂缝形态,确定动态水力缝长;
判断否,则修正施工参数及所述地质力学模型的参数后执行步骤3;
步骤5,采用第一压裂施工井、第二压裂施工井、第三压裂施工井及第四压裂施工井发生压裂冲击时的压裂液用量和砂量分别对该第一压裂施工井、第二压裂施工井、第三压裂施工井及第四压裂施工井剩下层段完成压裂,四口压裂施工井压裂施工完成后视储层特征焖井一段时间,四口压裂施工井投产前再对两口观测井完成压裂施工;
步骤6,绘制四口所述压裂施工井的压裂液用量与动态水力缝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图,并根据该相关关系图优选最佳施工规模以及对应的水力裂缝半缝长;
步骤7,根据最佳施工规模下的水力裂缝半缝长得到最佳水平井间距,采用该最佳水平井间距对目标区块进行布井,并采用最佳施工规模完成新钻水平井的压裂施工。
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2中,六口水平井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进行平行布设,布设时需要给出井间距,井间距与施工规模及裂缝扩展相关;其中,井间距数值可以采用目前国内各非常规区块较为常用的间距;当然也可以根据预估的裂缝缝长进行井间距的调整,例如,如果预估裂缝半缝长为LF,井间距可以分别设置为0.5LF、LF、1.5LF等,一般取整数,如100/150/200m。
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3中,四口所述压裂施工井采用固井滑套方式或者固井桥塞方式完井。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四口所述压裂施工井采用固井滑套方式完井时,每次只打开一个滑套;
当四口所述压裂施工井采用固井桥塞的方式完井时,则每次施工只射开一簇射孔。
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3中,两口所述观测井采用裸眼滑套封隔器方式完井。
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3中,所述压裂数据包括:压裂井开始施工的时间,观测井收到压力响应的时间,施工井停止施工的时间,观测井受到冲击之前的稳定压力,观测井受到冲击之后的最高压力以及施工井的稳定施工压力。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4包括:
根据压裂数据确定压裂冲击延迟时间,压裂冲击压力以及压裂冲击强度;
根据所述压裂冲击延迟时间、压裂冲击压力以及压裂冲击强度确定压裂冲击是否由水力裂缝扩展到观测井时引起。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根据所述压裂数据确定压裂冲击延迟时间,压裂冲击压力以及压裂冲击强度包括:
根据所述压裂井开始施工的时间和观测井收到压力响应的时间的时间差确定压裂冲击延迟时间;
根据所述观测井受到冲击之前的稳定压力和观测井受到冲击之后的最高压力的压力差确定压裂冲击压力;
将所述施工井停止施工的时间和观测井收到压力响应的时间的时间差作为第二时间差,根据所述压力冲击压力和第二时间差的比值确定压裂冲击强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压裂冲击延迟时间、压裂冲击压力以及压裂冲击强度确定压裂冲击是否由水力裂缝扩展到观测井时引起包括:
所述压裂冲击延迟时间的为1-10分钟,压裂冲击压力与稳定压力差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时,确定压裂冲击由断层引起;其中,所述的稳定压力差为施工井的稳定施工压力与观测井收到冲击之前的稳定压力的差值;
所述压裂冲击延迟时间的为10-100分钟,压裂冲击压力的量级为100,压力冲击强度小于预设的压力冲击强度阈值时,压裂冲击由微裂缝扩充引起;
所述压裂冲击延迟时间不小于60分钟,压裂冲击压力不小于10MPa时,确定压裂冲击由水力裂缝扩展到观测井引起。
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5中,所述焖井时间为15-90天。
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5中,四口压裂施工井投产前一周再对两口观测井完成压裂施工。
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6中,根据该相关关系图优选最佳施工规模以及对应的水力裂缝半缝长,例如可包括:通过上述监测,得到用液量为500方时,裂缝半缝长可以达到150m,那么对于相对布缝时,井距则为300m,此时也就可以确定单缝的用液量是500方,其中优选原则需要确保井间基质通过压裂裂缝实现完全改造,无井间剩余油。
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7中,相对布缝时,所述最佳水平井间距为最佳施工规模下的水力裂缝半缝长的2倍;
交错布缝时,所述最佳水平井间距为最佳施工规模下的水力裂缝半缝长的1.25-2倍。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水平井优化布井装置,将所钻储层六口水平井中的四口作为压裂施工井,另外两口作为观测井,对压裂施工井进行压裂施工,获取各次施工的压裂数据,所述的装置获取所述压裂数据,执行前述的水平井优化布井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前述的水平井优化布井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前述的水平井优化布井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提供的水平井优化布井方法及装置通过观侧井的监测数据,获得一定施工规模对应的实际裂缝缝长,从而优化布井井距与施工规模,确保储层充分动用,无井间空余区域剩余油;该方法及装置可显著提高裂缝对油气藏的控制程度,实现基质流动压差最小,可有效提高页岩气和致密油的产量和一次采收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提高致密油和页岩气采收率的水平井优化布井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同一平台六口水平井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裂缝动态缝长与压裂液用量相关关系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动态水力裂缝缝长与施工时间关系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施工井与观测井压力随时间变化叠加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号说明:
1、第一压裂施工井;
2、第二压裂施工井;
3、第三压裂施工井;
4、第四压裂施工井;
5、第一观测井;
6、第二观测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平井优化布井方法,如图1所示,其包括:
步骤1,获取目标储层的前期勘探和三维地震资料,并根据前期勘探和三维地震资料从目标储层中选择相对均质的储层;
步骤2,建立同一水平井平台六口水平井的储层地质力学模型;
步骤3,将所述的六口水平井中的四口作为压裂施工井,另外两口作为观测井(即第一观测井5及第二观测井6),对四口压裂施工井中的第一压裂施工井1、第二压裂施工井2、第三压裂施工井3及第四压裂施工井4按照相同的泵注程序分别进行压裂施工,获取第一压裂施工井、第二压裂施工井、第三压裂施工井及第四压裂施工井的压裂数据;
步骤4,根据所述压裂数据判断压裂冲击是否由水力裂缝扩展到观测井时引起;判断是,则分别记录第一压裂施工井、第二压裂施工井、第三压裂施工井及第四压裂施工井发生压裂冲击时的压裂液用量和砂量;
并根据建立的地质力学模型利用裂缝扩展模拟软件模拟多簇裂缝扩展下的水力裂缝形态,确定动态水力缝长;
判断否,则修正施工参数及所述地质力学模型的参数后执行步骤3;
步骤5,采用第一压裂施工井、第二压裂施工井、第三压裂施工井及第四压裂施工井发生压裂冲击时的压裂液用量和砂量分别对该第一压裂施工井、第二压裂施工井、第三压裂施工井及第四压裂施工井剩下层段完成压裂,四口压裂施工井压裂施工完成后视储层特征焖井一段时间,四口压裂施工井投产前再对两口观测井完成压裂施工;
步骤6,绘制四口所述压裂施工井的压裂液用量与动态水力缝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图,并根据该相关关系图优选最佳施工规模以及对应的水力裂缝半缝长;
步骤7,根据最佳施工规模下的水力裂缝半缝长得到最佳水平井间距,采用该最佳水平井间距对目标区块进行布井,并采用最佳施工规模完成新钻水平井的压裂施工。
下面针对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高致密油和页岩气采收率的水平井优化布井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获取目标储层的前期勘探和三维地震资料,并根据前期勘探和三维地震资料从目标储层中选择相对均质的储层;其中,目标储层的前期勘探和三维地震资料的获取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晓如何根据前期勘探和三维地震资料从目标储层中选择相对均质的储层;
步骤2,建立同一水平井平台六口水平井的储层地质力学模型;具体地,按照如图2所示,布设六口水平井,六口水平井中的四口作为压裂施工井,另外两口作为观测井,四口所述压裂施工井可以采用固井滑套方式完井,也可以采用固井桥塞方式完井;并且当四口所述压裂施工井采用固井滑套方式完井时,每次只打开一个滑套;
当四口所述压裂施工井采用固井桥塞的方式完井时,则每次施工只射开一簇射孔;
两口所述观测井采用裸眼滑套封隔器方式完井,压裂施工前两口观侧井最前端滑套处于打开位置,且井筒内充满流体,井口压力不为零。
步骤3,开始正式的水力压裂施工前,对六口井的时间记录同步归零。开始对固井水平井进行压裂施工,采用水力压裂施工的仪表车自动记录,记录数据包括地面施工压力,排量,砂比等参数。在裸眼水平井地面装上高精度压力计观察压力变化,并每隔3-5秒记录一次压力数据。推荐在井底位置也下入插入式的压力计,用于校正地面收到的压力数据。
将所述的六口水平井中的四口作为压裂施工井,另外两口作为观测井,对四口压裂施工井中的第一压裂施工井1、第二压裂施工井2、第三压裂施工井3及第四压裂施工井4按照相同的泵注程序分别进行压裂施工,获取第一压裂施工井、第二压裂施工井、第三压裂施工井及第四压裂施工井的压裂数据;
所述压裂数据包括:压裂井开始施工的时间,观测井收到压力响应的时间,施工井停止施工的时间,观测井受到冲击之前的稳定压力,观测井受到冲击之后的最高压力以及施工井的稳定施工压力。
步骤4,根据所述压裂数据判断压裂冲击是否由水力裂缝扩展到观测井时引起;判断是,则分别记录第一压裂施工井、第二压裂施工井、第三压裂施工井及第四压裂施工井发生压裂冲击时的压裂液用量和砂量;
并根据建立的地质力学模型利用裂缝扩展模拟软件模拟多簇裂缝扩展下的水力裂缝形态,确定动态水力缝长;
判断否,则修正施工参数及所述地质力学模型的参数后执行步骤3;
所述的步骤4具体包括:
根据压裂数据确定压裂冲击延迟时间,压裂冲击压力以及压裂冲击强度;
根据所述压裂冲击延迟时间、压裂冲击压力以及压裂冲击强度确定压裂冲击是否由水力裂缝扩展到观测井时引起;
所述的根据所述压裂数据确定压裂冲击延迟时间,压裂冲击压力以及压裂冲击强度包括:
根据所述压裂井开始施工的时间和观测井收到压力响应的时间的时间差确定压裂冲击延迟时间;
根据所述观测井受到冲击之前的稳定压力和观测井受到冲击之后的最高压力的压力差确定压裂冲击压力;
将所述施工井停止施工的时间和观测井收到压力响应的时间的时间差作为第二时间差,根据所述压力冲击压力和第二时间差的比值确定压裂冲击强度;
所述的根据所述压裂冲击延迟时间、压裂冲击压力以及压裂冲击强度确定压裂冲击是否由水力裂缝扩展到观测井时引起包括:
所述压裂冲击延迟时间的为1-10分钟,压裂冲击压力与稳定压力差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时,确定压裂冲击由断层引起;其中,所述的稳定压力差为施工井的稳定施工压力与观测井收到冲击之前的稳定压力的差值;
所述压裂冲击延迟时间的为10-100分钟,压裂冲击压力的量级为100,压力冲击强度小于预设的压力冲击强度阈值时,压裂冲击由微裂缝扩充引起;
所述压裂冲击延迟时间不小于60分钟,压裂冲击压力不小于10MPa时,确定压裂冲击由水力裂缝扩展到观测井引起。
具体他,将施工井与观测井记录的压力数据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叠加在一起,如图5所示,为施工井与观测井压力随时间变化叠加示意图。图5中t1为压裂井正式开始施工的时间,t2为监测井开始收到压力响应的时间(单位为分钟),t3为施工井停止施工的时间(单位为分钟);Ps为观测井受到冲击之前的稳定压力(单位为MPa),Pmax为观测井受到冲击之后的最高压力(单位为MPa),Pt为施工井的稳定施工压力(单位为MPa)。定义以下三个参数:
压裂冲击延迟时间:Δt=t2-t1
压裂冲击压力:ΔP=Pmax-Ps
压裂冲击强度:I=ΔP/(t3-t2)
本实施例中,通过分析以上三个参数,判断观测井受到压裂冲击的原因。通常情况下,有以下三种情况:
1.如果Δt为100或101量级,同时ΔP很高,接近施工井与观测井之间的压力差,即Pt-Ps,那么判断压裂冲击由断层引起。可以停止施工,并根据该步骤修正模型及施工参数后,进入第二段施工。重复步骤2-4的过程;之后再进入第三段施工。确保3次施工至少有一次邻井受到压力冲击,并综合3段压裂施工和观测井压力观察结果,确认动态水力裂缝长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确定不同规模下的水力裂缝长度,并校正地质力学模型。
2.如果Δt为101或102分钟量级,ΔP很小,在100量级,压力冲击强度同时很小,小于预设的阈值,判断压裂冲击由微裂缝扩充引起。则继续完成施工,之后根据该步骤修正模型及施工参数后,进入第二段施工。重复步骤2-4的过程;之后再进入第三段施工。确保3次施工至少有一次邻井受到压力冲击,并综合3段压裂施工和观测井压力观察结果,确认动态水力裂缝长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确定不同规模下的水力裂缝长度,并校正地质力学模型。
3.如果Δt不小于60分钟,ΔP不小于10MPa时,确定压裂冲击由水力裂缝扩展到观测井引起。
受到压力冲击后,即t2之后,压力稳步上升,到施工井停止施工(t3),观测井压力持续上涨;施工井停泵后,观测压力逐渐降低。那么判断压裂冲击由水力裂缝扩展到观察井引起。
一旦确认压力冲击现象是由于施工井的水力裂缝扩展到观测井井筒引起的,那么可以将观测结果与图4对比,即如果裂缝扩展到邻井的时间与延迟时间Δt相近,则表明模型预测准确,可直接采用全井可靠的水力裂缝长度;如果两者差别较大,则对模型进行适当调整,是两者接近,之后进入下一步,采用下一段的施工数据对模型结果进行验证。
完成第一段施工后,根据该步骤修正模型及施工参数后,进入第二段施工。重复步骤2-4的过程;之后再进入第三段施工。确保3次施工至少有一次邻井受到压力冲击,并综合3段压裂施工和观测井压力观察结果,确认动态水力裂缝长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确定不同规模下的水力裂缝长度,并校正地质力学模型。
步骤4中,在油藏数值模拟优化得到的水力裂缝参数基础上,根据校正后的地质力学模型,采用全三维非平面裂缝扩展模拟软件,模拟多簇裂缝扩展下的水力裂缝形态,得到可靠的动态水力缝长。现场固井采用分段多簇压裂施工或者一次打开多个滑套,高效快速完成压裂施工。
之后采用全三维水力裂缝模拟软件(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采用FrackOptima但不限于此软件),模拟水力裂缝的扩展过程,得到裂缝动态长度与时间的相关关系,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中动态水力裂缝缝长与施工时间关系图。本实施例中需至少设计3种压裂液和支撑剂量依次递增的施工规模,以确保至少2个施工规模的动态裂缝长度要大于两口水平井之间的距离。
此外,步骤4中,还可结合储层描述和水力裂缝模拟结果对压裂液量和砂量结果予以判断,即若认为储层分布稳定,发生冲击时的压裂液量和砂量在预测范围之内,则可以将此值作为最终值,否则可继续对第一压裂施工井进行第二段施工以确认发生冲击时的压裂液量和砂量。
具体实施时,两口观测井可同时监测,也可分别监测,以确保监测到不同间距下的裂缝缝长即可;
例如,当两口观测井同时监测时,第一压裂施工井施工时,第一观测井可检测裂缝缝长延伸100m的用液量(施工规模),第二观测井可检测到裂缝缝长延伸500m的施工规模,这是极限情况,当然也有可能裂缝未延伸到。
当两口观测井分别进行监测时需要确保一个原则,即不同间距均可以监测到,例如第一压裂施工井施工时,利用第一观测井监测,可得到100m缝长的对应规模;第二压裂施工井施工时,利用第二观测井监测,可得到200m缝长对应的施工规模,第三压裂施工井施工时,利用第一观测井监测,可得到300m缝长对应的施工规模,第四压裂施工井施工时,利用第二观测井监测,可得到400m缝长对应的施工规模,由于4口井的泵注程序一样,通过4次监测,就可以获得裂缝扩展的动态缝长与施工规模之间的关系。
步骤5,采用第一压裂施工井、第二压裂施工井、第三压裂施工井及第四压裂施工井发生压裂冲击时的压裂液用量和砂量分别对该第一压裂施工井、第二压裂施工井、第三压裂施工井及第四压裂施工井剩下层段完成压裂,可通过优化,确保每次多簇施工时多条裂缝能同步扩展,每段施工所需的压裂液量和砂量为段内簇数乘以单条裂缝扩展时记录的压裂液量和砂量,四口压裂施工井压裂施工完成后视储层特征(如储层渗吸和渗析实验结果)焖井一段时间,通常为15-90天,四口压裂施工井投产前一周再对两口观测井完成压裂施工;
步骤6,绘制四口所述压裂施工井的压裂液用量与动态水力缝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图,如图3所示,并根据该相关关系图优选最佳施工规模以及对应的水力裂缝半缝长,即图中所述的Vo和Lfo;
步骤7,根据最佳施工规模下的水力裂缝半缝长得到最佳水平井间距,本实施例中,最佳水平井间距为2Lfo,采用该最佳水平井间距对目标区块进行布井,并采用单条裂缝最佳施工规模Vo完成新钻水平井的压裂施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平井优化布井方法,可显著提高裂缝对油气藏的控制程度,实现基质流动压差最小,可有效提高页岩气和致密油的产量和一次采收率。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发明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发明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发明之间、技术发明与技术发明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Claims (14)
1.一种水平井优化布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目标储层的前期勘探和三维地震资料,并根据前期勘探和三维地震资料从目标储层中选择相对均质的储层;
步骤2,建立同一水平井平台六口水平井的储层地质力学模型;
步骤3,将所述的六口水平井中的四口作为压裂施工井,另外两口作为观测井,对四口压裂施工井中的第一压裂施工井、第二压裂施工井、第三压裂施工井及第四压裂施工井按照相同的泵注程序分别进行压裂施工,获取第一压裂施工井、第二压裂施工井、第三压裂施工井及第四压裂施工井的压裂数据;
步骤4,根据所述压裂数据判断压裂冲击是否由水力裂缝扩展到观测井时引起;判断是,则分别记录第一压裂施工井、第二压裂施工井、第三压裂施工井及第四压裂施工井发生压裂冲击时的压裂液用量和砂量;
并根据建立的地质力学模型利用裂缝扩展模拟软件模拟多簇裂缝扩展下的水力裂缝形态,确定动态水力缝长;
判断否,则修正施工参数及所述地质力学模型的参数后执行步骤3;
步骤5,采用第一压裂施工井、第二压裂施工井、第三压裂施工井及第四压裂施工井发生压裂冲击时的压裂液用量和砂量分别对该第一压裂施工井、第二压裂施工井、第三压裂施工井及第四压裂施工井剩下层段完成压裂,四口压裂施工井压裂施工完成后视储层特征焖井一段时间,四口压裂施工井投产前再对两口观测井完成压裂施工;
步骤6,绘制四口所述压裂施工井的压裂液用量与动态水力缝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图,并根据该相关关系图优选最佳施工规模以及对应的水力裂缝半缝长;
步骤7,根据最佳施工规模下的水力裂缝半缝长得到最佳水平井间距,采用该最佳水平井间距对目标区块进行布井,并采用最佳施工规模完成新钻水平井的压裂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四口所述压裂施工井采用固井滑套方式或者固井桥塞方式完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四口所述压裂施工井采用固井滑套方式完井时,每次只打开一个滑套;
当四口所述压裂施工井采用固井桥塞的方式完井时,则每次施工只射开一簇射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两口所述观测井采用裸眼滑套封隔器方式完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压裂数据包括:压裂井开始施工的时间,观测井收到压力响应的时间,施工井停止施工的时间,观测井受到冲击之前的稳定压力,观测井受到冲击之后的最高压力以及施工井的稳定施工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包括:
根据压裂数据确定压裂冲击延迟时间,压裂冲击压力以及压裂冲击强度;
根据所述压裂冲击延迟时间、压裂冲击压力以及压裂冲击强度确定压裂冲击是否由水力裂缝扩展到观测井时引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所述压裂数据确定压裂冲击延迟时间,压裂冲击压力以及压裂冲击强度包括:
根据所述压裂井开始施工的时间和观测井收到压力响应的时间的时间差确定压裂冲击延迟时间;
根据所述观测井受到冲击之前的稳定压力和观测井受到冲击之后的最高压力的压力差确定压裂冲击压力;
将所述施工井停止施工的时间和观测井收到压力响应的时间的时间差作为第二时间差,根据所述压力冲击压力和第二时间差的比值确定压裂冲击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所述压裂冲击延迟时间、压裂冲击压力以及压裂冲击强度确定压裂冲击是否由水力裂缝扩展到观测井时引起包括:
所述压裂冲击延迟时间的为1-10分钟,压裂冲击压力与稳定压力差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时,确定压裂冲击由断层引起;其中,所述的稳定压力差为施工井的稳定施工压力与观测井收到冲击之前的稳定压力的差值;
所述压裂冲击延迟时间的为10-100分钟,压裂冲击压力的量级为10°,压力冲击强度小于预设的压力冲击强度阈值时,压裂冲击由微裂缝扩充引起;
所述压裂冲击延迟时间不小于60分钟,压裂冲击压力不小于10MPa时,确定压裂冲击由水力裂缝扩展到观测井引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焖井时间为15-90天。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四口压裂施工井投产前一周再对两口观测井完成压裂施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相对布缝时,所述最佳水平井间距为最佳施工规模下的水力裂缝半缝长的2倍;
交错布缝时,所述最佳水平井间距为最佳施工规模下的水力裂缝半缝长的1.25-2倍。
12.一种水平井优化布井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钻储层六口水平井中的四口作为压裂施工井,另外两口作为观测井,对压裂施工井进行压裂施工,获取各次施工的压裂数据,所述的装置获取所述压裂数据,执行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水平井优化布井方法。
13.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水平井优化布井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水平井优化布井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09186.6A CN112084613B (zh) | 2019-06-13 | 2019-06-13 | 一种水平井优化布井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09186.6A CN112084613B (zh) | 2019-06-13 | 2019-06-13 | 一种水平井优化布井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84613A CN112084613A (zh) | 2020-12-15 |
CN112084613B true CN112084613B (zh) | 2022-10-04 |
Family
ID=73733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09186.6A Active CN112084613B (zh) | 2019-06-13 | 2019-06-13 | 一种水平井优化布井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084613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79001A (zh) * | 2017-06-06 | 2017-07-25 | 华美孚泰油气增产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厚层砂砾岩水平井立体缝网压裂优化方法 |
CN108561106B (zh) * | 2018-03-12 | 2020-09-08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人工缝控储量提高采收率的油气开采方法 |
CN108952657B (zh) * | 2018-07-03 | 2021-07-02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水平井平台压裂裂缝长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
-
2019
- 2019-06-13 CN CN201910509186.6A patent/CN112084613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84613A (zh) | 2020-1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952657B (zh) | 一种水平井平台压裂裂缝长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 |
US10012069B2 (en) | Method of treatment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sequenced fracturing technique | |
Alekseenko et al. | 3D modeling of fracture initiation from perforated noncemented wellbore | |
US20170114613A1 (en) | Well re-stimulation | |
Furui et al. | A Comprehensive Model of High-Rate Matrix-Acid Stimulation for Long Horizontal Wells in Carbonate Reservoirs: Part II—Wellbore/Reservoir Coupled-Flow Modeling and Field Application | |
AU2011241875B2 (en) | Automatic stage design of hydraulic fracture treatments using fracture height and in-situ stress | |
WO2018102271A1 (en) | Methods for shut-in pressure escalation analysis | |
CN113011048B (zh) | 一种致密砾岩油藏水平井重复压裂模拟方法 | |
WO2014028432A1 (en) | Competition between transverse and axial hydraulic fractures in horizontal well | |
CN106226813B (zh) | 基于微地震的压裂缝网重构方法及装置 | |
US10711577B2 (en) | Multi-oriented hydraulic fracturing models and methods | |
MX2011005549A (es) | Metodo para determinar la presion de cierre de una fractura hidraulica. | |
RU2666573C1 (ru) | Способ разработки нефтяной залежи с проведением повторного гидроразрыва пласта с изменением направления трещины | |
US11091994B2 (en) | Method of refracturing in a horizontal well | |
CA2831500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propped fracture geometry for high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 |
CN112084613B (zh) | 一种水平井优化布井方法及装置 | |
Izadi et al. | Fully 3D hydraulic fracturing model: optimizing sequence fracture stimulation in horizontal wells | |
RU2750458C1 (ru) | Способ разработки залежи углеводородов циклической закачкой газа | |
CN109306860B (zh) | 一种用于砂岩地层中的变排量压裂方法 | |
CN113833448A (zh) | 一种高通道压裂方法及系统 | |
CN117540645A (zh) | 压裂施工方案确定方法、装置和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 |
CN114575831B (zh) | 超前补能开发方式下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 | |
CN105466665B (zh) | 一种用于现场测试页岩气井减阻水的降阻率的方法 | |
Dong et al. |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ffects on the Fracture Initiation Mechanism between Single Plane Perforation and Helical Perforation Shots Us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 |
Zhang et al. | Effects of crustal stress on the hydraulic stimulation of shale gas reservoir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