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78587A - 轮胎状态判定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轮胎状态判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78587A
CN112078587A CN202010459704.0A CN202010459704A CN112078587A CN 112078587 A CN112078587 A CN 112078587A CN 202010459704 A CN202010459704 A CN 202010459704A CN 112078587 A CN112078587 A CN 1120785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vehicle
tire
unit
friction coeffic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597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挂樋聪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09882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38800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09882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33824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928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0192969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078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85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40/00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04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 G08G1/0108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source of data
    • G08G1/0112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source of data from the vehicle, e.g. floating car data [FC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3/00Devices for measuring, signalling,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tyre inflating devices on vehicles, e.g. of pumps or of tanks; 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 B60C23/02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 B60C23/04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mounted on the wheel or tyre
    • B60C23/0486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mounted on the wheel or tyre comprising additional sensors in the wheel or tyre mounted monitoring device, e.g. movement sensors, microphones or earth magnetic field sensors
    • B60C23/0488Movement sensor, e.g. for sensing angular speed, acceleration or centripetal for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40/00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 B60W40/02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related to ambient conditions
    • B60W40/06Road cond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40/00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 B60W40/02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related to ambient conditions
    • B60W40/06Road conditions
    • B60W40/068Road friction coeffici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38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 G01S19/39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42Determining posi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08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to a remotely located sta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8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performance data other than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with or without registering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 G07C5/0808Diagnosing performance data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04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 G08G1/0125Traffic data processing
    • G08G1/0129Traffic data processing for creating historical data or processing based on historical data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04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 G08G1/0137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8G1/0141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traffic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9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 G08G1/0962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having an indicator mounted inside the vehicle, e.g. giving voice messages
    • G08G1/0967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highway information, e.g. weather, speed limits
    • G08G1/096708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highway information, e.g. weather, speed limits where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might be used to generate an automatic action on the vehicle control
    • G08G1/096716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highway information, e.g. weather, speed limits where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might be used to generate an automatic action on the vehicle control where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does not generate an automatic action on the vehicle control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9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 G08G1/0962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having an indicator mounted inside the vehicle, e.g. giving voice messages
    • G08G1/0967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highway information, e.g. weather, speed limits
    • G08G1/096733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highway information, e.g. weather, speed limits where a selection of the information might take place
    • G08G1/096741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highway information, e.g. weather, speed limits where a selection of the information might take place where the source of the transmitted information selects which information to transmit to each vehicle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9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 G08G1/0962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having an indicator mounted inside the vehicle, e.g. giving voice messages
    • G08G1/0967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highway information, e.g. weather, speed limits
    • G08G1/096733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highway information, e.g. weather, speed limits where a selection of the information might take place
    • G08G1/09675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highway information, e.g. weather, speed limits where a selection of the information might take place where a selection from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takes place in the vehicle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9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 G08G1/0962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having an indicator mounted inside the vehicle, e.g. giving voice messages
    • G08G1/0967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highway information, e.g. weather, speed limits
    • G08G1/096766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highway information, e.g. weather, speed limits where the system is characterised by the origin of th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 G08G1/096775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highway information, e.g. weather, speed limits where the system is characterised by the origin of th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where the origin of the information is a central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2210/00Detection or estimation of road or environment conditions; Detection or estimation of road shapes
    • B60T2210/10Detection or estimation of road conditions
    • B60T2210/12Fri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2210/00Detection or estimation of road or environment conditions; Detection or estimation of road shapes
    • B60T2210/30Environment conditions or position therewithin
    • B60T2210/36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52/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infrastructure
    • B60W2552/05Type of ro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55/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exterior conditi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W2552/00, B60W2554/00
    • B60W2555/20Ambient conditions, e.g. wind or ra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56/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data
    • B60W2556/45External transmission of data to or from the vehicle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2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only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8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performance data other than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with or without registering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 G07C5/0816Indicating performance data, e.g. occurrence of a malfun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collecting sensor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胎状态判定系统,其具备:摩擦系数推定单元,基于与本车辆的行驶状态相关的行驶信息来推定车辆的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系数;轮胎状况系数计算单元,基于与路面状况相应的表示轮胎的易打滑度的基准摩擦系数和推定的摩擦系数的比较来计算轮胎状况系数;轮胎状态评价单元,基于计算出的轮胎状况系数来评价轮胎的状态。

Description

轮胎状态判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轮胎状态判定系统。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15-051704号公报记载的轮胎状态判定系统判定车辆的轮胎的易打滑度。该轮胎状态判定系统具备:累计距离计测单元,通过对行驶距离进行累计来计测累计行驶距离;累计转速计测单元,通过对轮胎旋转的转速进行累计来计测各轮胎的累计转速;磨损量检测单元,根据累计行驶距离和累计转速来检测各轮胎的磨损量;及输出单元,基于各轮胎的磨损量,向驾驶员输出有无轮胎所需的检修。
该轮胎状态判定系统基于车辆的累计行驶距离和轮胎的累计转速来检测轮胎的磨损量,因此例如由于雨或积雪等外部要素而路面的状况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有时难以准确地掌握轮胎的易打滑度。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涉及能够准确地掌握轮胎的易打滑度的轮胎状态判定系统。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轮胎状态判定系统具备:外部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与对于对象车辆行驶的路面的状况造成影响的干扰要素相关的外部信息;摩擦系数推定单元,基于与所述对象车辆的行驶状态相关的行驶信息来推定该车辆的轮胎与所述路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及轮胎状态判定单元,基于与所述外部信息相应的表示所述轮胎的易打滑度的基准值和由所述摩擦系数推定单元推定的摩擦系数来判定所述对象车辆的轮胎的易打滑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轮胎状态判定系统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本车辆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信息收集服务器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4A是表示路面状况与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的基准映射的一例的图表。
图4B是表示轮胎状况系数与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的统计映射的一例的图表。
图5是表示图1的信息收集服务器收集的收集数据的一例的表。
图6是表示图1的本车辆及信息收集服务器的控制部执行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路面摩擦系数预测系统的整体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8是表示图7的本车辆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9是表示图7的信息收集服务器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10A是表示路面状况与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的基准映射的一例的图表。
图10B是表示轮胎状况系数与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的统计映射的一例的图表。
图11是表示图7的信息收集服务器收集的收集数据的一例的表。
图12是表示图7的本车辆及信息收集服务器的控制部执行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牵引力性能评价系统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结构图。
图14是表示图13的本车辆的概略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15是表示图14的控制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16是图13的信息收集服务器收集的收集数据的一例。
图17是表示图13的信息收集服务器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18是表示指令转矩与滑移率之间的关系的统计映射的一例的表。
图19是表示与时间经过相伴的等级信息的推移的图表。
图20是表示滑移率与经过时间之间的关系的统计图表。
图21是表示指令电流值与指令转矩之间的关系的I-T特性映射的一例的图表。
图22是表示图13的本车辆及信息收集服务器的控制部执行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关于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6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是作为实施本公开的方面的优选的具体例而示出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具体例示在技术上优选的各种技术事项的部分,但是本公开的技术范围没有限定为该具体的形态。
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状态判定系统整体的概略的结构例的结构图。
如图1所示,轮胎状态判定系统SYS1具有:成为轮胎状态的判定对象的本车辆1;多个其他车辆5;及外部装置9,经由无线通信网络90而与本车辆1及多个其他车辆5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而将本车辆1与多个其他车辆5进行区分,但是多个其他车辆5也可以为轮胎状态的判定对象,本车辆1以及多个其他车辆5相当于本公开中的“对象车辆”。本车辆1和多个其他车辆5的车型、年型、型号等分别任意,没有特别限定。
外部装置9具有:信息收集服务器6,收集本车辆1及多个其他车辆5发送的车辆信息;气象信息服务器81;道路信息服务器82;及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定位系统)83。
气象信息服务器81是提供从各地的气象台等取得的日本全国的气象信息的服务器。道路信息服务器82是提供表示与车辆行驶的当前位置相应的道路状态(例如铺装道路等)的信息的服务器。气象信息服务器81提供的气象信息及道路信息服务器82提供的道路信息是对车辆行驶的路面的状况造成影响的干扰要素的一例。
图2是表示本车辆1的结构的框图。图3是表示外部装置9的信息收集服务器6的结构的框图。如图2所示,本车辆1具有:与多个其他车辆5以及外部装置9进行信息的收发的通信部21;对本车辆1进行控制的控制部3;显示从控制部3输出的信息的显示部22;检测与本车辆1的行驶状态相关的信息的行驶信息检测部23;基于来自GPS83的卫星信号而检测本车辆1的当前位置的位置检测部24;及由Read Only Memory(ROM,只读存储器)或RandomAccess Memory(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等存储元件构成的存储部4。需要说明的是,多个其他车辆5也具有与本车辆1同样的结构。
通信部21是与本车辆1以外的通信对象通过经由无线通信网络90通信而进行信息的收发的电子控制装置。通信部21具有例如Data Communication Module(DCM,数据通信模块)等通信模块。
显示部22显示从控制部3输出的信息。显示部22例如为液晶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等显示器,可以作为车辆导航系统的显示部发挥功能,也可以设置于车辆的操纵板。
行驶信息检测部23具有取得车辆速度的车速传感器、转向角传感器等取得本车辆1的行驶状态的参数的多个传感器。
位置检测部24是取得表示本车辆1的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的结构,是利用卫星测位系统取得本车辆1的当前的位置信息(经度、纬度等)的GPS接收器。
控制部3具有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中央处理器)、其周边电路。控制部3通过执行存储部4存储的程序41而发挥后述的摩擦系数推定单元33等各单元的功能。
控制部3具有外部信息取得单元31、位置信息取得单元32、摩擦系数推定单元33、轮胎状况系数计算单元34、发送单元35、统计映射取得单元36、轮胎状态评价单元37及通知单元38。
外部信息取得单元31基于外部装置9的气象信息服务器81提供的气象信息来推定路面状况。例如,在气象信息为晴天的情况下,外部信息取得单元31推定路面状况为干燥,在气象信息为雨天的情况下,推定路面状况为湿润。而且,外部信息取得单元31基于道路信息服务器82提供的道路信息来取得表示道路状态(铺装道路或未铺装道路)的信息。
位置信息取得单元32取得由位置检测部24生成的位置信息。
摩擦系数推定单元33基于由行驶信息检测部23检测到的与车辆的行驶状态相关的行驶信息来推定该车辆的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系数。该摩擦系数的推定例如可以基于稳定行驶状态下的左右前轮的平均旋转速度与左右后轮的平均旋转速度之差来进行。
轮胎状况系数计算单元34通过由摩擦系数推定单元33推定的推定摩擦系数与对应于路面状况的表示轮胎的易打滑度的基准摩擦系数的比较来计算轮胎状况系数。
基准摩擦系数例如通过参照预先存储于存储部4的基准映射42(图4A所示)能够得到。基准映射42包括按照各路面状况(干燥、湿润、积雪)而设定的基准摩擦系数,基准摩擦系数的值例如通过工厂出货时的性能评价来确定。轮胎状况系数计算单元34基于由外部信息取得单元31决定的路面状况从基准映射42取得基准摩擦系数。需要说明的是,基准摩擦系数可以按照各道路状态来设定。由此,能够对应于更详细的路面的状况而得到基准摩擦系数。
在此,轮胎状况系数是轮胎的状态(轮胎的磨损、气压等)为原因而对车辆的易打滑度造成影响的指标值,例如能够作为推定摩擦系数相对于基准摩擦系数之比来得到(轮胎状况系数=推定摩擦系数/基准摩擦系数)。即,轮胎状况系数的值越大,则行驶的车辆的轮胎的状态是越难以打滑的状态。
发送单元35将表示轮胎的易打滑度的信息通过通信部21向信息收集服务器6发送。在本实施方式中,发送单元35基于由摩擦系数推定单元33推定的摩擦系数、由轮胎状况系数计算单元34计算出的轮胎状况系数、与本车辆1相关的车辆信息(车辆ID、车型、车速等)、位置信息、道路状态、路面状况来生成发送数据。然后,发送单元35将该发送数据向外部装置9的信息收集服务器6发送。该发送数据相当于信息收集服务器6收集的收集数据60的一部分。
信息收集服务器6从多个其他车辆5也接收与由发送单元35发送的发送数据同样的数据,并将该接收数据收集作为收集数据60。图5是表示收集数据60的一例的表。如图5所示,收集数据60具有用于辨别车辆的车辆ID、与车辆的车型相关的信息、表示车辆行驶的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表示的位置处的道路状态及路面状况、按照各车辆计算出的摩擦系数及轮胎状况系数作为项目。需要说明的是,收集数据60的项目不受限定,收集数据60也可以具有例如测定日期时间、行驶距离等信息作为项目。
控制部3的统计映射取得单元36取得由后述的信息收集服务器6的统计映射生成单元53生成的统计映射72。图4B是表示统计映射72的一例的图表。在统计映射72设定有对轮胎状况系数与摩擦系数μ建立关联而得到的标准值O以及第一阈值S1和第二阈值S2。需要说明的是,统计映射72只要是能够评价车辆的轮胎的易打滑度的映射即可,因此并不限定于此,可以是例如对滑移率与轮胎状况系数建立关联而得到的映射,也可以是对车速与轮胎状况系数建立关联而得到的数据。
标准值O例如是基于工厂出货时的车辆的性能评价而预先确定的值。第一阈值S1及第二阈值S2例如是通过对收集数据60的轮胎状况系数及摩擦系数μ建立映射,并对建立映射而得到的数据使用统计方法而决定的值。第一阈值S1及第二阈值S2从标准值O背离规定的值。第一阈值S1及第二阈值S2可以是相对于轮胎状况系数的摩擦系数μ的值比标准值O小,第二阈值S2比第一阈值S1从标准值O背离。
在此,在统计映射72中,将摩擦系数μ比第二阈值S2小的区域设为第一地带A,将由第一阈值S1及第二阈值S2围成的区域设为第二地带B,将由第一阈值S1及标准值O围成的区域设为第三地带C,将摩擦系数μ比标准值O大的区域设为第四地带D。例如,在与轮胎状况系数对应的摩擦系数的值存在于第一地带A内的情况下,由于摩擦系数μ比标准值O小,因此车辆处于容易打滑的状态,在存在于第四地带D内的情况下,由于摩擦系数μ比标准值O大,因此车辆处于难以打滑的状态。
轮胎状态评价单元37通过参照取得的统计映射72来决定表示本车辆1的轮胎的易打滑度的评价指标即等级信息。更详细而言,轮胎状态评价单元37将由摩擦系数推定单元33推定的推定摩擦系数及由轮胎状况系数计算单元34计算出的轮胎状况系数向统计映射72建立映射,基于建立映射而得到的数据存在的统计映射72上的地带来决定等级信息。
轮胎状态评价单元37例如在映射出的数据存在于第一地带A的情况下,将等级信息设定为等级A(滑移水平:大),在对象数据存在于第二地带B的情况下,将等级信息设定为等级B(滑移水平:中等),在对象数据存在于第三地带C的情况下,将等级信息设定为等级C(滑移水平:小)。这样,轮胎状态评价单元37基于通过与多个其他车辆5相关的收集数据60而生成的统计映射72来判定本车辆1的易打滑度,因此能够客观地评价本车辆1的轮胎的易打滑度。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是外部装置9的信息收集服务器6执行轮胎状况系数计算单元34及轮胎状态评价单元37的功能。轮胎状况系数计算单元34及轮胎状态评价单元37相当于本公开的“轮胎状态判定单元”。
通知单元38向驾驶员通知通过轮胎状态评价单元37得到的作为判定结果的等级信息。通知单元38将例如表示轮胎更换、车辆的劣化等的检修信息作为轮胎容易打滑的意思的注意信息显示于显示部22,由此向驾驶员通知。由此,能够促使驾驶员进行安全的驾驶。
如图3所示,信息收集服务器6具有:与本车辆1及多个其他车辆5之间进行信息的收发的通信部61;基于经由通信部61收集到的信息来执行运算处理的控制部62;存储控制部62执行的程序71的存储部63。
信息收集服务器6的控制部62具有经由通信部61接收收集数据60的接收单元51、从收集数据60中以规定的提取条件提取数据的收集数据提取单元52、基于由收集数据提取单元52提取的提取数据来生成统计映射72的统计映射生成单元53、将生成的统计映射72存储于存储部63的存储单元54以及将统计映射72向车辆发送的发送单元55。
收集数据提取单元52从收集数据60中提取车型及位置信息与本车辆1相同且路面状况与本车辆1相同的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提取条件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收集数据提取单元52可以提取至少车型与本车辆1相同的数据,也可以提取至少位置信息与本车辆1相同的数据。
统计映射生成单元53基于由收集数据提取单元52提取的多个提取数据的轮胎状况系数及摩擦系数来生成统计映射72。
发送单元55从存储部63读取统计映射72,并将基于读取的统计映射72而生成的发送数据通过通信部61向本车辆1发送。
接下来,参照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轮胎状态判定系统SYS1的处理。图6是表示本车辆1的控制部3以及信息收集服务器6的控制部62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本车辆1的控制部3首先取得位置检测部24生成的表示本车辆1的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步骤S10),基于从外部装置9的气象信息服务器81取得的气象信息来推定路面状况(干燥、湿润、积雪),并基于从道路信息服务器82取得的道路信息(铺装、未铺装)来推定道路状态(步骤S11)。
接下来,本车辆1的控制部3基于从行驶信息检测部23取得的表示本车辆1的行驶状态的行驶信息来推定轮胎与路面的路面摩擦系数(步骤S12),基于推定的推定摩擦系数和存储部4存储的基准映射42的基准摩擦系数来计算轮胎状况系数(步骤S13)。控制部3将上述计算出的推定摩擦系数及轮胎状况系数以及与本车辆1相关的车辆信息(车辆ID、车型、车速等)向外部装置9的信息收集服务器6发送(步骤S14)。
信息收集服务器6的控制部62接收从本车辆1及多个其他车辆5发送的收集数据60(步骤S19),基于收集数据60来生成统计映射72(步骤S20)。控制部62将生成的统计映射72存储于存储部63(步骤S21),并将统计映射72向车辆侧发送(步骤S22)。由此,结束信息收集服务器6的处理。
控制部3取得从信息收集服务器6发送的统计映射72(步骤S15),参照取得的统计映射72得到本车辆1的轮胎的状态的易打滑度的评价指标即等级信息(步骤S16)。在等级信息为前述的等级A或等级B的情况下(步骤S17),控制部3向驾驶员通知轮胎处于容易打滑的状态的意思的注意信息(步骤S18)。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7的判定条件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仅在等级信息为A的情况下通知注意信息,也可以在等级A的情况与等级B的情况下通知不同的内容的注意信息。另一方面,在等级信息不为等级A或等级B的情况下,控制部3直接结束处理。
(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轮胎状态判定系统SYS1基于通过与路面状况相应的表示轮胎的易打滑度的基准摩擦系数和由摩擦系数推定单元推定的摩擦系数的比较而得到的、表示本车辆1的轮胎的易打滑度的轮胎状况系数来判定轮胎的易打滑度,因此能够考虑外部要素地掌握轮胎的易打滑度。由此,轮胎状态判定系统SYS1能够准确地掌握轮胎的易打滑度。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轮胎状态判定系统SYS1将基于通过与本车辆1为同一车型且在同一位置行驶的多个其他车辆5的轮胎状况系数及摩擦系数而生成的统计映射72对轮胎的易打滑度附加等级的等级信息向驾驶员通知,因此能够将表示轮胎的易打滑度的客观的信息向驾驶员提供。由此,能够促使驾驶员进行安全的驾驶,能够将事故防患于未然。
[第二实施方式]
关于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参照图7至图12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路面摩擦系数预测系统整体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如图7所示,路面摩擦系数预测系统SYS101具有:成为轮胎状态的判定对象的本车辆101;多个其他车辆105;及外部装置109,经由无线通信网络190与本车辆101及多个其他车辆105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而关于车辆将本车辆101与多个其他车辆105进行区分,但是多个其他车辆105可以为轮胎状态的判定对象,本车辆101以及多个其他车辆105相当于本公开中的“对象车辆”。
外部装置109具有:信息收集服务器106,收集本车辆101及多个其他车辆105的车辆信息;气象信息服务器181;道路信息服务器182;及GPS183。
气象信息服务器181是提供从各地的气象台等取得的日本全国的气象信息的服务器。道路信息服务器182是基于车辆行驶的当前位置来提供表示该位置周边的未铺装道路、铺装道路等的道路状态的信息的服务器。气象信息服务器181提供的气象信息及道路信息服务器182提供的道路信息是对车辆行驶的路面的状况造成影响的干扰要素的一例。
图8是表示本车辆101的结构的框图。图9是表示外部装置109的信息收集服务器106的结构的框图。如图8所示,本车辆101具有:与多个其他车辆105以及外部装置109进行信息的收发的通信部121;对本车辆101进行控制的控制部103;显示从控制部103输出的信息的显示部122;检测与本车辆101的行驶状态相关的信息的行驶信息检测部123;基于来自GPS183的卫星信号来检测本车辆101的当前位置的位置检测部124;及由ROM或RAM等存储元件构成的存储部10。需要说明的是,多个其他车辆105也具有与本车辆101同样的结构。
通信部121是与本车辆101以外的通信对象通过经由无线通信网络190通信而进行信息的收发的电子控制装置。通信部121例如由DCM等通信模块构成。
显示部122显示从控制部103输出的信息。显示部122例如是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显示器,可以作为车辆导航系统的显示部发挥功能,也可以设置于车辆的操纵板。
行驶信息检测部123具有取得车辆速度的车速传感器、转向角传感器等的取得本车辆101的行驶状态的参数的多个传感器。
位置检测部124是取得表示本车辆101的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的结构,是利用卫星测位系统来取得本车辆101的当前的位置信息(经度、纬度等)的GPS接收器。
控制部103具有CPU、其周边电路。控制部103通过执行存储部104存储的程序141来发挥后述的摩擦系数计算单元133等各单元的功能。
控制部103具有外部信息取得单元131、位置信息取得单元132、摩擦系数计算单元133、轮胎状况系数计算单元134、摩擦系数预测单元135、发送单元136、统计映射取得单元137、轮胎状态评价单元138及通知单元139。
外部信息取得单元131基于外部装置109的气象信息服务器181提供的气象信息来推定路面状况。例如,在气象信息为晴天的情况下,外部信息取得单元131推定路面状况为干燥,在气象信息为雨天的情况下,推定路面状况为湿润。而且,外部信息取得单元131基于道路信息服务器182提供的道路信息,取得表示道路状态(铺装道路或未铺装道路)的信息。
位置信息取得单元132取得位置检测部124生成的位置信息。
摩擦系数计算单元133基于行驶信息检测部123检测到的与车辆的行驶状态相关的行驶信息来计算行驶位置处的路面摩擦系数。该摩擦系数的计算例如可以基于稳定行驶状态下的左右前轮的平均旋转速度与左右后轮的平均旋转速度之差进行。
轮胎状况系数计算单元134通过由摩擦系数计算单元133计算出的摩擦系数与对应于路面状况的表示轮胎的易打滑度的基准摩擦系数的比较来计算轮胎状况系数。
轮胎状况系数计算单元134例如从预先存储于存储部104的基准映射142(图10A所示)能够得到基准摩擦系数。该基准摩擦系数是按照各路面状况(干燥、湿润、积雪)而设定的摩擦系数,例如是通过工厂出货时的性能评价而确定的值。轮胎状况系数计算单元134通过将由外部信息取得单元131推定的路面状况的信息与基准映射142对照来取得基准摩擦系数。需要说明的是,在基准映射142中,除了路面状况之外,也可以按照各道路状态来设定基准摩擦系数。由此,能够防止以道路状态的差异为起因的基准摩擦系数的偏离。
在此,轮胎状况系数是轮胎的状态(轮胎的磨损、气压等)为原因而对车辆的易打滑度造成影响的指标值,是表示车辆的轮胎的状况的轮胎信息。轮胎状况系数例如作为基准摩擦系数相对于算出摩擦系数之比能够得到(轮胎状况系数=算出摩擦系数/基准摩擦系数)。即,轮胎状况系数的值越大,则行驶的车辆的轮胎的状态是越难以打滑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轮胎状况系数计算单元134是本公开中的“轮胎信息取得单元”的一例。
摩擦系数预测单元135基于由轮胎状况系数计算单元134计算出的轮胎状况系数及由外部信息取得单元131取得的路面状况或道路状态,来预测车辆行进方向前方的路面摩擦系数。
更详细而言,摩擦系数预测单元135取得车辆的行进方向前方的与路面状况相应的基准摩擦系数,通过将该基准摩擦系数乘以轮胎状况系数来计算行进方向前方的预测摩擦系数。前述的行进方向前方的与路面状况相应的基准摩擦系数通过利用外部信息取得单元131及位置信息取得单元132取得行进方向前方的位置的路面状况(干燥、湿润、积雪)的信息,并将取得的路面状况的信息与基准映射142对照而能够得到。
需要说明的是,在摩擦系数预测单元135的预测摩擦系数的计算中,也可以使用与本车辆101为同一车型且在与本车辆101行驶的位置相同的位置行驶的多个前方车辆的路面摩擦系数作为基准摩擦系数。多个前方车辆的路面摩擦系数是例如通过统计方法而得到的统计值(例如平均值等)。
发送单元136将表示轮胎的易打滑度的信息通过通信部121向信息收集服务器106发送。在本实施方式中,发送单元136基于由摩擦系数预测单元135预测到的预测摩擦系数、由轮胎状况系数计算单元134计算出的轮胎状况系数、与本车辆101相关的车辆信息(车辆ID、车型、车速等)、位置信息、道路状态、路面状况来生成发送数据。然后,发送单元136将该发送数据向外部装置109的信息收集服务器106发送。该发送数据相当于信息收集服务器106收集的收集数据160的一部分。
信息收集服务器106从多个其他车辆105也接收与由发送单元136发送的发送数据同样的数据,并将该接收数据收集作为收集数据160。图11是表示收集数据160的一例的表。如图11所示,收集数据160具有用于辨别车辆的车辆ID、与车辆的车型相关的信息、表示车辆行驶的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表示的位置处的道路状态及路面状况、按照各车辆计算出的摩擦系数及轮胎状况系数作为项目。需要说明的是,收集数据160的项目只不过为一例,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包括例如测定日期时间、行驶距离等信息作为项目。
控制部103的统计映射取得单元137取得通过后述的信息收集服务器106的统计映射生成单元153生成的统计映射172。图10B是表示统计映射172的一例的。在统计映射172设定有对轮胎状况系数与摩擦系数μ建立关联而得到的标准值O、第一阈值S1及第二阈值S2。需要说明的是,统计映射172只要能够评价车辆的轮胎的易打滑度即可,因此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是对滑移率与轮胎状况系数建立关联而得到的映射,也可以是对车速与轮胎状况系数建立关联而得到的数据。
标准值O例如是基于工厂出货时的车辆的性能评价而确定的值。第一阈值S1及第二阈值S2例如是将收集数据160的轮胎状况系数及摩擦系数μ建立映射,并对建立映射而得到的数据通过使用统计方法来决定的值。第一阈值S1及第二阈值S2从标准值O背离规定的值。第一阈值S1及第二阈值S2可以是相对于轮胎状况系数的摩擦系数μ的值比标准值O小,第二阈值S2比第一阈值S1从标准值O背离。
在此,在统计映射172中,将摩擦系数μ比第二阈值S2小的区域设为第一地带A,将由第一阈值S1及第二阈值S2围成的区域设为第二地带B,将由第一阈值S1及标准值O围成的区域设为第三地带C,将摩擦系数μ比标准值O大的区域设为第四地带D。例如,与轮胎状况系数对应的摩擦系数μ的值存在于第一地带A内的情况下,由于摩擦系数比标准值O小,因此车辆处于容易打滑的状态,在存在于第四地带D内的情况下,由于摩擦系数比标准值O大,因此车辆处于难以打滑的状态。
轮胎状态评价单元138通过参照取得的统计映射172来决定表示本车辆101的轮胎的易打滑度的评价指标即等级信息。更详细而言,轮胎状态评价单元138将由摩擦系数计算单元133计算出的摩擦系数及由轮胎状况系数计算单元134计算出的轮胎状况系数向统计映射172建立映射,基于建立映射而得到的数据存在的统计映射172上的地带来决定等级信息。
轮胎状态评价单元138例如在建立映射而得到的数据存在于第一地带A的情况下,将等级信息设定为等级A(滑移水平:大),在对象数据存在于第二地带B的情况下,将等级信息设定为等级B(滑移水平:中等),在对象数据存在于第三地带C的情况下,将等级信息设定为等级C(滑移水平:小)。这样,轮胎状态评价单元138基于通过与多个其他车辆105相关的收集数据160生成的统计映射172来判定本车辆101的易打滑度,因此能够客观地评价本车辆101的轮胎的易打滑度。
通知单元139将由轮胎状态评价单元138得到的作为判定结果的等级信息向驾驶员通知。通知单元139可以通过例如在显示部122显示轮胎容易打滑的意思的注意信息来向驾驶员通知,也可以设为声音信息进行通知。由此,能够促使驾驶员进行安全的驾驶。
如图9所示,信息收集服务器106具有:与本车辆101及多个其他车辆105之间进行信息的收发的通信部161;基于经由通信部161收集到的信息来执行运算处理的控制部162;及存储控制部162执行的程序171的存储部163。
信息收集服务器106的控制部162具有:经由通信部161接收收集数据160的接收单元151;从收集数据160中以规定的提取条件提取数据的收集数据提取单元152;基于由收集数据提取单元152提取的提取数据来生成统计映射172的统计映射生成单元153;将生成的统计映射172存储于存储部163的存储单元154;及将统计映射172向车辆发送的发送单元155。
收集数据提取单元152从收集数据160中提取车型及位置信息与本车辆101相同且路面状况与本车辆101相同的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提取条件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收集数据提取单元152可以提取至少车型与本车辆101相同的数据,也可以提取至少位置信息与本车辆101相同的数据。
统计映射生成单元153基于由收集数据提取单元152提取的多个提取数据的轮胎状况系数及摩擦系数来生成统计映射172。
发送单元155从存储部163读取统计映射172,将基于读取的统计映射172而生成的发送数据通过通信部161向本车辆101发送。
接下来,参照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路面摩擦系数预测系统SYS101的处理内容。图12是表示本车辆101的控制部103以及信息收集服务器106的控制部62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本车辆101的控制部103首先取得位置检测部124生成的表示本车辆101的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步骤S110)。然后,控制部103基于从外部装置109的气象信息服务器181取得的气象信息来推定路面状况(干燥、湿润、积雪),并基于从道路信息服务器182取得的道路信息(铺装、未铺装)来推定道路状态(步骤S111)。
接下来,本车辆101的控制部103基于从行驶信息检测部123取得的表示本车辆101的行驶状态的行驶信息来计算行驶位置的路面摩擦系数(步骤S112),基于计算出的摩擦系数和存储部104存储的基准映射142的基准摩擦系数来计算轮胎状况系数(步骤S113)。然后,控制部103取得车辆的行进方向前方的位置处的路面状况,基于与取得的路面状况相应的基准摩擦系数和轮胎状况系数来预测行进方向前方的路面的摩擦系数(步骤S114)。控制部103将上述计算出的摩擦系数及轮胎状况系数以及与本车辆101相关的车辆信息(车辆ID、车型、车速等)向外部装置109的信息收集服务器106发送(步骤S115)。
信息收集服务器106的控制部162接收从本车辆101及多个其他车辆105发送的收集数据160(步骤S120),基于收集数据160生成统计映射172(步骤S121)。控制部162将生成的统计映射172存储于存储部163(步骤S122),并将统计映射172向车辆侧发送(步骤S123)。由此,结束信息收集服务器106的处理。
控制部103取得从信息收集服务器106发送的统计映射172(步骤S116),参照取得的统计映射172得到本车辆101的轮胎的状态的易打滑度的评价指标即等级信息(步骤S117)。在等级信息为前述的等级A或等级B的情况下(步骤S118),向驾驶员通知轮胎处于容易打滑的状态的意思的注意信息(步骤S119)。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18的判定条件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仅在等级信息为A的情况下通知注意信息,也可以在等级A的情况和等级B的情况下通知不同的内容的注意信息。另一方面,在等级信息不为等级A或等级B的情况下,控制部103直接结束处理。
(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路面摩擦系数预测系统SYS101基于表示轮胎的状态的轮胎状况系数及路面状况来预测车辆的行进方向前方的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因此即使在车辆行驶位置的路面状况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准确地计算路面摩擦系数。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路面摩擦系数预测系统SYS101基于通过与本车辆101为同一车型且在同一位置行驶的多个其他车辆105的轮胎状况系数及摩擦系数而生成的统计映射172,能够得到等级信息作为表示本车辆101的轮胎的易打滑度的指标值。由此,路面摩擦系数预测系统SYS101能够将表示本车辆101的轮胎的易打滑度的客观的信息向驾驶员通知。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说明了摩擦系数预测单元135预测本车辆101的车辆的行进方向前方的位置处的路面的摩擦系数的情况,但是摩擦系数预测单元135也可以预测本车辆101的停车过程中的停车位置的路面摩擦系数。
在该情况下,摩擦系数预测单元135基于在本车辆101即将起步之前通过外部信息取得单元131取得的当前位置处的路面状况来预测本车辆101的停车位置处的摩擦系数。例如,在从本车辆101的点火器为OFF的停车状态成为了点火器为ON的情况下,摩擦系数预测单元135从基准映射142中取得与点火器为ON的时间点的气象信息相应的基准摩擦系数,通过将该基准摩擦系数乘以轮胎状况系数而能够预测停车位置处的路面摩擦系数。由此,路面摩擦系数预测系统SYS101即使在车辆的停车过程中路面状况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准确地预测路面摩擦系数。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点火器为ON的时间点的路面状况与点火器即将成为OFF之前的路面状况进行比较,在比较结果相同的情况下,将在点火器OFF时预测的摩擦系数直接作为预测摩擦系数。
[第三实施方式]
关于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参照图13至图22进行说明。
图13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牵引力性能评价系统整体概略的例子的结构图。
如图13所示,牵引力性能评价系统SYS201具有:成为评价对象的本车辆201;多个其他车辆205;及外部装置209,经由无线通信网络290而与本车辆201及多个其他车辆205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而关于车辆将本车辆201与多个其他车辆205进行区分,但是多个其他车辆205可以为评价对象,本车辆201以及多个其他车辆205相当于本公开中的“对象车辆”。
外部装置209具有:信息收集服务器206,收集本车辆201及多个其他车辆205的车辆信息;气象信息服务器281;道路信息服务器282;及GPS283。
气象信息服务器281是提供从各地的气象台等取得的日本全国的气象信息的服务器。道路信息服务器282是提供表示与车辆行驶的当前位置相应的道路状态(例如铺装道路等)的信息的服务器。气象信息服务器281提供的气象信息、及道路信息服务器282提供的道路信息是对车辆行驶的路面的状况造成影响的干扰要素的一例。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本车辆201的概略的结构例的结构图。该本车辆201是从向前车轮及后车轮传递驱动力的四轮驱动状态至仅向前车轮传递驱动力的二轮驱动状态能够可变地进行驱动力的分配的四轮驱动车。需要说明的是,多个其他车辆205也具有与图14中说明的本车辆201同样的结构。
如图14所示,本车辆201具备:产生行驶用的驱动力(转矩)的作为驱动源的发动机211;对发动机211的输出进行变速的变速器212;始终被传递由变速器212变速后的发动机211的驱动力的左右一对的作为主驱动轮的前车轮210L、210R;根据车辆状态而被传递发动机211的驱动力的左右一对的作为副驱动轮的后车轮220L、220R。
另外,本车辆201具备:将发动机211的输出向前车轮210L、210R进行差动分配并向传动轴214传递的前差速器213;将传动轴214的旋转力向后车轮220L、220R进行差动分配的后差速器215;左右的前轮侧的驱动轴361、362;左右的后轮侧的驱动轴371、372;配置在传动轴214与后差速器215之间的驱动力传递装置202;控制驱动力传递装置202的控制装置203。
控制装置203能够从各传感器直接、或者经由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等车载网络从未图示的本车辆201的其他的控制装置取得包括检测左右的前车轮210L、210R及左右的后车轮220L、220R的旋转速度的旋转速度传感器301~304、用于检测加速踏板310的踏入量的加速踏板传感器305、及检测方向盘380的转向角的转向角传感器306的检测值在内的各种检测值,并基于这些检测值等向驱动力传递装置202供给电流。从旋转速度传感器301~304、加速踏板传感器305及转向角传感器306得到的检测值表示的信息是本公开中的“行驶信息”的一例。关于控制装置203的详情在后文叙述。
驱动力传递装置202根据从控制装置203供给的电流,使向左右的后车轮220L、220R传递的驱动力增减。而且,驱动力传递装置202具有壳体221、在与壳体221相同的轴上被支承为能够相对旋转的筒状的输出轴222、收容于壳体221的多片离合器223及按压多片离合器223的促动器224。多片离合器223具有与壳体221一体旋转的多个外离合器片223a及与输出轴222一体旋转的多个内离合器片223b,接受促动器224的按压力而外离合器片223a与内离合器片223b进行摩擦接触。
图15是表示控制装置203的结构的框图。图16是表示外部装置209的信息收集服务器206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15所示,控制装置203具有:经由无线通信网络290而与多个其他车辆205以及外部装置209进行信息的收发的通信部230;包括CPU、其周边电路的控制部231;包括ROM或RAM等存储元件的存储部232;及用于向驱动力传递装置202的促动器224输出电流的电流输出电路233。
另外,控制装置203与显示控制部231输出的信息的显示部241、检测表示本车辆201的行驶状态的行驶信息的行驶信息检测部242及检测本车辆201的当前位置的位置检测部243连接。
显示部241显示从控制部231输出的信息。显示部241例如是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显示器,可以作为车辆导航系统的显示部发挥功能,也可以设置于车辆的操纵板。
行驶信息检测部242由旋转速度传感器301~304、加速踏板传感器305及转向角传感器306等的取得本车辆201的行驶状态的参数的多个传感器构成。
位置检测部243是取得表示本车辆201的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的结构,是利用卫星测位系统来取得本车辆201的当前的位置信息(经度、纬度等)的GPS接收器。
通信部230是与本车辆201以外的通信对象通过经由无线通信网络290通信而进行信息的收发的电子控制装置。通信部230例如由DCM等通信模块构成。
控制部231通过执行存储部232存储的程序320来控制驱动力传递装置202。存储部232除了存储程序320之外,还存储转矩映射321。转矩映射321例如基于左右的前车轮210L、210R的平均旋转速度与左右的后车轮220L、220R的平均旋转速度之差即前后轮旋转速度差、加速踏板310的踏入量以及转向角、车速,来定义用于运算向左右的后车轮220L、220R侧应分配的驱动力的映射信息。
控制部231基于车辆行驶状态,参照转矩映射321,运算与向左右的后车轮220L、220R侧应分配的驱动力相应的指令电流。然后,控制部231以从电流输出电路233向驱动力传递装置202输出与该指令电流相应的电流的方式生成PWM信号。
控制装置203的控制部231具有外部信息取得单元311、位置信息取得单元312、滑移率计算单元313、指令转矩计算单元314、发送单元315、接收单元316、通知单元317及指令转矩校正单元318。
外部信息取得单元311基于外部装置209的气象信息服务器281提供的气象信息来推定路面状况。外部信息取得单元311例如在气象信息为晴天的情况下,外部信息取得单元311推定路面状况为干燥,在气象信息为雨天的情况下,推定路面状况为湿润。而且,外部信息取得单元311基于道路信息服务器282提供的道路信息,取得表示道路状态(铺装道路或未铺装道路)的信息。
位置信息取得单元312取得由位置检测部243生成的位置信息。
滑移率计算单元313基于由行驶信息检测部242检测到的与车辆的行驶状态相关的行驶信息来计算滑移率。该滑移率例如基于通过旋转速度传感器301~304检测的各车轮速度、基于上述车轮速度计算出的推定车身速度能够计算。而且,滑移率可以基于前车轮与后车轮的转速之差计算。
指令转矩计算单元314基于行驶信息检测部242的检测结果来运算驱动力传递装置202应传递的指令转矩。
发送单元315将与牵引力性能相关的信息通过通信部230向信息收集服务器206发送。发送单元315基于由滑移率计算单元313计算出的滑移率、由指令转矩计算单元314计算出的指令电流值、与本车辆201相关的车辆信息(车辆ID、车型等)、位置信息、路面信息、气象信息而生成发送数据,将该发送数据向外部装置209的信息收集服务器206发送。该发送数据相当于信息收集服务器206收集的收集数据260的一部分。
图16是表示收集数据260的一例的表。如图16所示,收集数据260具有用于辨别车辆的车辆ID、与车辆的车型相关的车型信息、表示车辆行驶的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表示的位置处的道路状态及路面状况、按照各车辆而计算出的摩擦系数、滑移率及指令电流值作为项目。需要说明的是,收集数据260的项目只不过为一例,并不限定于此,可以包括例如测定日期时间、行驶距离等信息作为项目。
接收单元316从后述的信息收集服务器206接收牵引力性能评价单元254的评价结果273、劣化进展度判定单元256的判定结果。
通知单元317将作为由接收单元316得到的评价结果273的等级信息向驾驶员通知。通知单元317通过将例如表示轮胎更换、车辆的劣化等的检修信息作为本车辆201容易打滑的意思的注意信息向显示部241显示来向驾驶员通知。由此,能够促使驾驶员进行安全的驾驶。
另外,通知单元317将等级信息急剧下降的意思作为由劣化进展度判定单元256判定的判定结果向驾驶员通知。由此,能够向驾驶员通知异常,因此能够促使安全的驾驶,或者向驾驶员提供需要修理的意思的信息。
指令转矩校正单元318基于指令转矩计算向驱动力传递装置202应供给的控制电流的指令电流值,基于通过信息收集服务器206的牵引力性能评价单元254得到的等级信息对计算出的指令电流值进行校正。关于指令转矩校正单元318的详情在后文叙述。
如图17所示,信息收集服务器206具有:与本车辆201及多个其他车辆205之间进行信息的收发的通信部261;基于经由通信部261收集到的信息来执行运算处理的控制部262;及存储控制部262执行的程序271的存储部263。信息收集服务器206不仅接收由控制装置203的控制部231的发送单元315发送的发送数据,而且从多个其他车辆205也接收与该发送数据同样的数据,并将该接收数据收集作为收集数据260。
信息收集服务器206的控制部262具有:接收经由通信部261从本车辆201及其他车辆205收集到的收集数据260的接收单元251;从收集数据260中以规定的提取条件提取数据的收集数据提取单元252;基于由收集数据提取单元252提取的提取数据来生成统计映射272的统计映射生成单元253;基于统计映射272来评价牵引力性能的牵引力性能评价单元254;存储单元255;判定牵引力性能的劣化的进展度的劣化进展度判定单元256;将牵引力性能评价单元254的评价结果273及劣化进展度判定单元256的判定结果向车辆发送的发送单元257;及基于存储部263存储的数据来生成经年劣化数据的经年劣化数据生成单元258。
收集数据提取单元252从收集数据260中提取车型及位置信息与本车辆201相同且路面状况与本车辆201相同的数据。即,收集数据提取单元252从收集数据260中提取在与本车辆201行驶的位置相同的位置行驶的同一车型的车辆且处于与本车辆201相同那样的环境下(例如为铺装道路等)的多个其他车辆205的信息。基于这样提取的提取数据而生成统计映射272,因此牵引力性能评价单元254产生的评价结果273的精度提高。需要说明的是,收集数据提取单元252的提取条件并不限定于此,收集数据提取单元252可以提取至少车型与本车辆201相同的数据,也可以提取至少位置信息与本车辆201相同的数据。
图18是表示统计映射272的一例的表。统计映射272是对指令转矩与滑移率建立关联而得到的数据,横轴表示指令转矩,纵轴表示滑移率。需要说明的是,统计映射272只要是能够评价车辆的牵引力性能的数据即可,因此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是对摩擦系数与滑移率建立关联而得到的数据,也可以是对滑移率与车速建立关联而得到的数据。
统计映射272设定预先确定的标准值O、第一阈值S1~第四阈值S4。标准值O是例如基于工厂出货时的车辆的性能评价而确定的值。第一阈值S1~第四阈值S4是对收集数据260的滑移率及指令转矩建立映射,并对建立映射而得到的数据通过使用统计方法而决定的值。第一阈值S1~第四阈值S4从标准值O背离规定的值。
第一阈值S1及第二阈值S2可以是相对于指令转矩的滑移率的值比标准值O大,第一阈值S1比第二阈值S2从标准值O背离。而且,第三阈值S3及第四阈值S4可以是相对于指令转矩的滑移率的值比标准值O小,第四阈值S4比第三阈值S3从标准值O背离。
在此,在统计映射272中,将滑移率比第一阈值S1大的区域设为第一地带A,将由第一阈值S1及第二阈值S2围成的区域设为第二地带B,将由第二阈值S2及标准值O围成的区域设为第三地带C,将由第三阈值S3及标准值O围成的区域设为第四地带D,将由第三阈值S3及第四阈值S4围成的区域设为第五地带E,将滑移率比第四阈值S4小的区域设为第六地带F。例如,在与指令转矩对应的滑移率的值存在于第一地带A内的情况下,车辆处于容易打滑的状态,在存在于第六地带F内的情况下,车辆处于难以打滑的状态。
牵引力性能评价单元254通过将由滑移率计算单元313计算出的滑移率及由指令转矩计算单元314计算出的指令转矩与作为基准滑移率的统计映射272进行比较来评价本车辆201的牵引力性能。具体而言,牵引力性能评价单元254将滑移率及指令转矩的算出数据向统计映射272建立映射,基于算出数据存在的统计映射272上的地带来决定作为牵引力性能的评价结果273的等级信息。
该等级信息是根据本车辆201的牵引力性能而附加等级的信息,牵引力性能评价单元254例如在算出数据存在于统计映射272的第一地带A的情况下将等级信息设定为等级A(滑移水平:大),在算出数据存在于第二地带B的情况下将等级信息设定为等级B(滑移水平:中等),在算出数据存在于第三地带C的情况下将等级信息设定为等级C(滑移水平:小)。这样,牵引力性能评价单元254基于通过与多个其他车辆205相关的收集数据260而生成的统计映射272来判定本车辆201的易打滑度,因此能够客观地掌握本车辆201的牵引力性能。
存储单元255将统计映射272和作为牵引力性能评价单元254的评价结果273的等级信息存储于存储部263。
劣化进展度判定单元256将由牵引力性能评价单元254评价的当前的评价结果273与存储于存储单元255的过去的评价结果273进行比较,基于其比较结果来判定作为对象车辆的本车辆201的牵引力性能的劣化进展度。即,劣化进展度判定单元256基于规定的期间内的牵引力性能的评价结果273的变动,来判定劣化的进展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作为评价结果273的等级信息在规定的期间内下降了2个等级的情况下,劣化进展度判定单元256判定为牵引力性能的劣化存在。
图19是表示与时间经过相伴的等级信息的推移的一例的坐标。图19为了便于说明而示出任意的2个车辆的等级信息的推移,通过实线表示关于第一车辆的等级信息的推移,通过双点划线表示关于第二车辆的等级信息的推移。
如图19所示,在实线所示的第一车辆的情况下,在本车辆201行驶的当前时间点的时刻t2与从当前时间点的时刻往前规定的时间的过去时间点的时刻t1之间的时刻t3的时间点,等级信息从等级C下降为等级B,并将等级信息以等级B的状态维持至当前时间点的时刻t2为止。在此,规定的时间例如设定1个月~6个月。
另一方面,在双点划线所示的第二车辆的情况下,在当前时间点的时刻t2与过去时间点的时刻t1之间的时刻t4,等级信息从等级C下降为等级B,进而在当前时间点的时刻t2,等级信息从等级B下降为等级A。
关于第二车辆,劣化进展度判定单元256将从当前时间点的时刻t2追溯了预先确定的规定的时间的过去时间点的时刻t1的牵引力性能评价单元254产生的评价结果273设定作为过去的评价结果273。需要说明的是,劣化进展度判定单元256从存储部263取得过去时间点的时刻t1的过去的评价结果273。然后,经年劣化进展度判定单元256将过去时间点的时刻t1的过去的评价结果273即等级信息(等级C)与当前时间点的时刻t2的当前的评价结果273即等级信息(等级A)进行比较。经年劣化进展度判定单元256基于等级信息下降2个等级这样的比较结果,将表示存在急剧的等级信息的变化的意思的信息经由发送单元257向本车辆201发送。
另一方面,关于第一车辆,由于等级信息仅下降1个等级,因此劣化进展度判定单元256判定为未产生急剧的劣化。
经年劣化数据生成单元258基于存储部263存储的存储数据来生成经年劣化数据。该存储数据例如包括信息收集服务器206的控制部262运算的滑移率、摩擦系数、评价结果等,并存储于存储部263。
图20是表示与时间经过相伴的滑移率的推移,更详细而言滑移率的过去几年间的推移的经年劣化数据的一例的图表,纵轴表示滑移率,横轴表示时间。如图20所示可知,滑移率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增大。即,示出牵引力性能逐渐劣化的情形。
该经年劣化数据实现车辆的性能的可视化,提高便利性。例如,能够表示轮胎的更换时期、修理的定时的时期、车辆转卖时的评价金额的基准。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经年劣化数据设定为表示滑移率的推移,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定为表示等级信息的推移。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经年劣化数据的图表上显示预先确定的阈值。由此,在经年变化的滑移率超过了阈值的情况下,能够将例如达到需要修理更换的时期的情况向驾驶员通知。
接下来,说明前述的控制装置203的控制部231的指令转矩校正单元318。在指令转矩校正单元318设定有对指令转矩T与指令电流值I建立关联而得到的I-T特性映射322。图21是I-T特性映射322的一例。I-T特性映射322的纵轴表示指令转矩T,横轴表示指令电流值I。如图21所示,在I-T特性映射322设定有通过车辆出货时的车辆评价而得到的目标转矩T0。目标转矩T0以指令转矩T的绝对值越大则指令电流值I越大的方式设定。
指令转矩校正单元319通过将计算出的指令转矩向I-T特性映射322对照来计算指令电流值,通过将计算出的指令电流值乘以与等级信息相应的校正系数而对指令电流值进行校正。校正系数例如通过参照预先对等级信息与校正系数建立关联而得到的校正系数映射能够得到。该校正系数是对统计映射272的算出数据的从标准值O的偏离进行校正用的值。指令转矩校正单元319例如在通过算出数据而得到的等级信息为等级A、B或C的情况下,将校正系数乘以指令电流值而得到比目标转矩T0大的输出转矩T1(图21所示的双点划线)。
接下来,参照图2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牵引力性能评价系统SYS201的处理。图22是表示本车辆201的控制装置203的控制部231以及信息收集服务器206的控制部262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控制部231首先取得位置检测部243生成的表示本车辆201的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步骤S210),基于从外部装置209的气象信息服务器281取得的气象信息来推定路面状况(干燥、湿润、积雪),并基于从道路信息服务器282取得的道路信息(铺装、未铺装)来推定道路状态(步骤S211)。
接下来,控制部231基于从行驶信息检测部242取得的表示本车辆201的行驶状态的行驶信息来计算滑移率及指令转矩(步骤S212、S213),将计算出的滑移率及指令转矩、以及与本车辆201相关的车辆信息(车辆ID、车型、车速等)向外部装置209的信息收集服务器206发送(步骤S214)。
接下来,控制部231从信息收集服务器206接收等级信息或表示存在劣化的进展的意思的信(步骤S215)。然后,控制部231向驾驶员通知与等级信息相应的注意信息(步骤S216),根据等级信息对指令转矩进行校正(步骤S217)。由此,本车辆201的控制部231结束处理。
信息收集服务器206的控制部262从本车辆201及多个其他车辆205接收收集数据260(步骤S220),基于收集数据260来生成统计映射272(步骤S221),将生成的统计映射272存储于存储部263(步骤S222)。
接下来,控制部262基于在步骤S220中从本车辆201的控制部231接收的滑移率及指令转矩、生成的统计映射272来取得本车辆201的等级信息(步骤S223)。然后,在等级信息为等级A或等级B的情况下(步骤S225:是),控制部262将等级信息向本车辆201的控制部231发送(步骤S226)。另一方面,在等级信息不为等级A或等级B的情况下(步骤S225:否),控制部262直接进入步骤S227的处理。
控制部262在步骤S227中,判定等级信息是否下降了2个等级(步骤S227)。在该处理中,劣化进展度判定单元256基于过去的作为评价结果273的等级信息与当前的作为评价结果273的等级信息的比较进行判定。
在判定为等级信息下降了2个等级的情况下(步骤S227:是),控制部262将表示存在等级信息的急剧下降的意思的信息向本车辆201的控制部231发送(步骤S228)。另一方面,在判定为等级信息的下降小于2个等级的情况下(步骤S227:否),控制部262基于存储部263存储的数据来生成经年劣化数据(步骤S229),直接结束处理。
(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牵引力性能评价系统SYS201基于在本车辆201计算出的滑移率和与路面状况及道路状态等外部信息相应的作为基准滑移率的统计映射272来评价牵引力性能,因此能够评价考虑了外部要素后的牵引力性能。由此,牵引力性能评价系统SYS201能够准确地掌握本车辆201的牵引力性能。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牵引力性能评价系统SYS201将基于与本车辆201为同一车型且在同一位置行驶的多个其他车辆205的统计映射272而对牵引力性能附加了等级的等级信息向驾驶员通知,因此能够将表示轮胎的易打滑度的客观的信息向驾驶员提供。由此,能够促使驾驶员进行安全的驾驶,能够将事故防患于未然。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仅说明了本车辆201及多个其他车辆205中的本车辆201的控制部231,但是多个其他车辆205也具备同样的结构的控制部,能够对牵引力性能进行评价。在该情况下,可以构成为,在多个其他车辆205中的任一车辆的牵引力性能被附加等级为等级A的情况下,本车辆201检知该信息。由此,将周围的容易打滑的危险的车辆的存在向本车辆201的驾驶员通知,从而能够将事故防患于未然。
另外,即使是同一车型,由于轮胎的种类、气压、其他部件的劣化等成为要素而车辆的易打滑度也会产生变动,但是在以往的驱动力传递装置中,未考虑这些要素来控制指令转矩,因此难以准确地掌握牵引力性能。在本实施方式中,牵引力性能评价系统SYS201通过基于与本车辆201为同一车型且相同的环境下(例如,在与本车辆201相同的位置行驶且路面状况相同)行驶的多个其他车辆205的信息的统计映射272这样客观的数据来评价牵引力性,由此不用在各个车辆中考虑上述的要素而能够准确地掌握本车辆201的牵引力性能。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控制部262具备判定牵引力性能的劣化的进展度的劣化进展度判定单元256,因此将过去的本车辆201的牵引力性能与当前的本车辆201的牵引力性能进行比较而能够掌握本车辆201的劣化度。由此,能够促使驾驶员进行安全驾驶,或者由于将修理的时期事先向驾驶员因此能够将事故防患于未然。即,安全性提高。
在此,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牵引力性能评价系统SYS201及本车辆201能简单地归纳为以下的[1]~[13]。
[1]一种牵引力性能评价系统,具备:
外部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与对于对象车辆行驶的路面的状况造成影响的干扰要素相关的外部信息;
滑移率计算单元,基于表示所述对象车辆的行驶状态的行驶信息来计算轮胎的滑移率;及
牵引力性能评价单元,基于与所述外部信息相应的基准滑移率和由所述滑移率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滑移率来评价所述对象车辆的牵引力性能。
[2]根据[1]所述的牵引力性能评价系统,其中,所述牵引力性能评价单元基于与所述对象车辆为同一车型的多个车辆的轮胎的滑移率来评价所述牵引力性能。
[3]根据[1]所述的牵引力性能评价系统,其中,所述牵引力性能评价单元基于与所述对象车辆为同一车型的多个车辆的滑移率来评价轮胎的状态。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牵引力性能评价系统,其中,所述对象车辆能够与从所述多个车辆收集行驶信息的外部装置通信,所述外部装置具有所述牵引力性能评价单元,将由所述牵引力性能评价单元评价的评价结果向所述对象车辆发送。
[5]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牵引力性能评价系统,其中,所述对象车辆具有所述牵引力性能评价单元。
[6]根据[1]所述的牵引力性能评价系统,其中,所述外部信息包括气象信息及道路信息中的至少任一种信息。
[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牵引力性能评价系统,其中,所述牵引力性能评价系统具备将所述牵引力性能评价单元的评价结果向所述对象车辆的驾驶员通知的通知单元。
[8]根据[1]所述的牵引力性能评价系统,其中,所述牵引力性能评价系统还具备:存储单元,存储所述牵引力性能评价单元的评价结果;以及劣化进展度判定单元,将由所述牵引力性能评价单元评价的当前的评价结果与存储于所述存储单元的过去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基于其比较结果来判定所述对象车辆的牵引力性能的劣化进展度。
[9]根据[8]所述的牵引力性能评价系统,其中,所述牵引力性能评价单元的所述评价结果是根据所述对象车辆的牵引力性能而附加了等级的等级信息,所述牵引力性能评价系统还具备通知单元,该通知单元在所述劣化进展度判定单元判定为在预先确定的时间内所述等级信息下降的情况下,向所述对象车辆的驾驶员通知。
[10]根据[8]或[9]所述的牵引力性能评价系统,其中,所述对象车辆与从所述多个车辆收集行驶信息的外部装置能够通信,所述外部装置具有所述劣化进展度判定单元,所述劣化进展度判定单元将表示基于所述牵引力性能评价单元对于所述多个车辆的评价结果而判定的劣化进展度的信息向所述对象车辆发送。
[11]根据[8]~[10]中任一项所述的牵引力性能评价系统,其中,所述劣化进展度判定单元基于与所述对象车辆为同一车型的多个车辆的评价结果来判定牵引力性能的劣化进展度。
[12]根据[8]或[9]所述的牵引力性能评价系统,其中,所述对象车辆具有所述劣化进展度判定单元。
[13]一种四轮驱动车,具备:始终被传递驱动源的驱动力的主驱动轮及根据车辆状态而被传递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的辅助驱动轮;介于向所述辅助驱动轮的驱动力传递路径上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及根据所述车辆状态来控制所述驱动力传递装置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够取得[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牵引力性能评价系统中的所述牵引力性能评价单元的评价结果,基于所述评价结果来控制驱动力传递装置。
(附记)
以上,说明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但是上述的实施方式没有限定权利要求书涉及的发明。而且,应留意的是实施方式之中说明的特征的全部组合对于用于解决发明的课题的方案来说并非必须的点。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仅说明了本车辆1、101、201及多个其他车辆5、105、205中的本车辆1、101、201的控制部3、103、231,但是多个其他车辆5、105、205也具备同样的结构的控制部,能够判定轮胎的状态。在该情况下,可以构成为,在多个其他车辆5、105、205中的等级信息为等级A或等级B的车辆存在的情况下,本车辆1、101、201检知该信息。由此,将周围的容易打滑的危险的车辆的存在向本车辆1、101、201的驾驶员通知,由此能够将事故防患于未然。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本车辆1、101的控制部3、103通过轮胎状态评价单元37、138决定等级信息,但也可以是信息收集服务器6、106的控制部62、162决定等级信息。在该情况下,信息收集服务器6、106的控制部62、162的发送单元55、155仅将等级信息向本车辆1、101发送,本车辆1、101的控制部3、103的通知单元38、139基于接收到的等级信息向驾驶员通知注意信息。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信息收集服务器206的控制部262通过牵引力性能评价单元254决定了等级信息,但也可以是本车辆201的控制部231决定等级信息。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信息收集服务器206的控制部262通过劣化进展度判定单元256检知等级信息的急剧变化,但也可以是本车辆201的控制部231检知等级信息的急剧变化。即,牵引力性能评价单元254及劣化进展度判定单元256可以安装于本车辆201的控制装置203的控制部231,也可以安装于信息收集服务器206的控制部262。
另外,在本公开中,外部装置9、109、209的信息收集服务器6、106、206不是必须的结构要素。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外部装置9、109的信息收集服务器6、106基于收集数据60、160而生成了统计映射72、172,但也可以在本车辆1、101侧从多个其他车辆5、105接收收集数据60、160,生成统计映射72、172。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外部装置209的信息收集服务器206基于收集数据260生成统计映射272,基于此进行牵引力性能的评价或劣化进展度的判定,但也可以通过本车辆201的控制部231进行这全部的处理。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统计映射72、172具有第一阈值S1及第二阈值S2这2个阈值,统计映射272具有第一阈值S1~第四阈值S4这4个阈值,但是关于阈值的个数并不限定于此,例如阈值可以为3个,也可以为6个。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控制部3、103从由多个传感器构成的行驶信息检测部23、123取得行驶信息,但是也可以从本车辆1、101具有的未图示的其他的控制装置经由车载网络取得行驶状态的参数。而且,控制装置203取得各种传感器检测值,但也可以经由CAN等车载网络取得由本车辆201具有的未图示的其他的控制装置运算的运算值。

Claims (7)

1.一种轮胎状态判定系统,具备:
外部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与对于对象车辆行驶的路面的状况造成影响的干扰要素相关的外部信息;
摩擦系数推定单元,基于与所述对象车辆的行驶状态相关的行驶信息来推定该车辆的轮胎与所述路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及
轮胎状态判定单元,基于与所述外部信息相应的表示所述轮胎的易打滑度的基准值和由所述摩擦系数推定单元推定的摩擦系数来判定所述对象车辆的轮胎的易打滑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状态判定系统,其中,
所述轮胎状态判定单元基于在与所述对象车辆的当前位置相关的位置信息表示的位置行驶的多个车辆的轮胎与所述路面之间的摩擦系数来评价轮胎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状态判定系统,其中,
所述轮胎状态判定单元基于与所述对象车辆为同一车型的多个车辆的轮胎与所述路面之间的摩擦系数来评价轮胎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状态判定系统,其中,
所述轮胎状态判定系统还具备从多个车辆收集行驶信息的外部装置,
所述对象车辆能够与所述外部装置通信,
所述外部装置具有所述轮胎状态判定单元,并将所述轮胎状态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发送至所述对象车辆。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状态判定系统,其中,
所述对象车辆具有所述轮胎状态判定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状态判定系统,其中,
所述外部信息包括气象信息和道路信息中的至少任一种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状态判定系统,其中,
所述轮胎状态判定系统具备通知单元,该通知单元向所述对象车辆的驾驶员通知所述轮胎状态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
CN202010459704.0A 2019-05-27 2020-05-27 轮胎状态判定系统 Pending CN11207858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98821 2019-05-27
JP2019-098820 2019-05-27
JP2019098820A JP7388000B2 (ja) 2019-05-27 2019-05-27 路面摩擦係数予測システム
JP2019-098821 2019-05-27
JP2019-098822 2019-05-27
JP2019098822A JP7338240B2 (ja) 2019-05-27 2019-05-27 タイヤ状態判定システム
JP2019192886A JP2020192969A (ja) 2019-05-27 2019-10-23 トラクション性能評価システム及び4輪駆動車
JP2019-192886 2019-10-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78587A true CN112078587A (zh) 2020-12-15

Family

ID=73550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59704.0A Pending CN112078587A (zh) 2019-05-27 2020-05-27 轮胎状态判定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380805A1 (zh)
CN (1) CN11207858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410876A1 (en) * 2021-06-28 2022-12-29 Volvo Car Corporation Road condition adaptive dynamic curve speed control
US11866052B2 (en) * 2021-11-17 2024-01-0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istributed computing system for determining road surface traction capacity
CN115452936B (zh) * 2022-07-11 2023-04-07 合肥贵专电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钢丝绳探测结果评估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51533B2 (en) * 2014-04-03 2017-09-05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Road surface friction and surface type estimation system and method
WO2017100797A1 (en) * 2015-12-10 2017-06-15 Uber Technologies, Inc. Vehicle traction map for autonomous vehicl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380805A1 (en) 2020-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99241A (zh) 路面摩擦系数预测系统
US10414404B2 (en) Vehicl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vehicle
CN112078587A (zh) 轮胎状态判定系统
KR101797939B1 (ko) 타이어 분류
JP6045702B2 (ja) タイヤのトレッドのトレッドデプスを求めるための方法、制御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JP3150893B2 (ja) タイヤ識別方法および装置
JP5657917B2 (ja) 路面状態推定方法
JP5993804B2 (ja) タイヤ接地状態推定方法
US11505015B2 (en) Determining a tire pressure status in a vehicle
US20210291597A1 (en) Tire wear detection apparatus
CN111615479B (zh) 轮胎系统
JP2010020430A (ja) 路面滑り易さ判定システム
KR20120071460A (ko) 차륜 회전속도 및 차량 속도를 이용한 노면 미끄럼 판단 장치 및 그 방법
EP2870038B1 (fr) Systeme et procede de suivi de la trajectoire d'un vehicule
JP2016217065A (ja) 路面粗さの計測装置
JP7388000B2 (ja) 路面摩擦係数予測システム
JP7338240B2 (ja) タイヤ状態判定システム
JP2020192969A (ja) トラクション性能評価システム及び4輪駆動車
US20220379897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tate of road surface
JP2002277353A (ja) タイヤ選定装置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タイヤの選定プログラム
JP2021109543A (ja) 路面の状態の判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Aichi

Applicant after: JTEKT Corp.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JTEKT Corp.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