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70365A - 电网成本精准分摊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网成本精准分摊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70365A
CN112070365A CN202010839762.6A CN202010839762A CN112070365A CN 112070365 A CN112070365 A CN 112070365A CN 202010839762 A CN202010839762 A CN 202010839762A CN 112070365 A CN112070365 A CN 1120703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st
substation
line
calculating
electric qua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397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庭彪
郑建伟
林良祝
凌星怀
陈伟郴
邓泽禧
潘志锋
许冠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ntong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intong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intong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intong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3976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703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70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03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3Resource planning in a project enviro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电网成本精准分摊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计算线路分摊到变电站的成本,以及上级变电站分摊到下级变电站的成本,将下级馈线对应的台区变电机组的直接费用汇总到下级馈线,从而算出最终馈线的成本,最后根据耗电主体的线路信息,即耗电主体拥有哪几根馈线,精准计算出耗电主体应分摊电网成本。

Description

电网成本精准分摊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电网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电网成本精准分摊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电网的建设以及维护费用是耗电主体(如地方分局)的重要成本,是制定电价的重要依据。在现有技术中,对于电网中的共用设备,各耗电主体按照营业利润分摊电网费用,出现使用较多的单位支付了较少费用,反过来,使用较少的单位可能支付了较多费用,甚至一些没使用过共用设备的单位也承担了共用设备的费用。例如,多个变电站之间的线路,这些线路本身是有维护成本的,但是所有变电站都在使用他们,没有办法区分哪些变电站更依赖它们,以致无法区分哪些耗电主体更依赖它们。虽然最终把所有的费用都分摊到各单位中,但费用分摊存在不公平的情况。因此,现有技术无法根据复杂的电路图,各主体间的链路和供电关系进行计算,电网成本分摊不精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电网成本精准分摊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耗电主体精准分摊电网成本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网成本精准分摊的方法,包括:
获取耗电主体的对应线路信息、资产费用以及各测量点的电量数据,其中,电量数据包括线路的变电站的输入电量数据和输出电量数据;
根据耗电主体,计算电网中各变电站的第一直接费用,其中,直接费用包括各变电站的折旧费、维修费、材料费、人工费、杂费、资产原值期初值、资产原值期末值、资产净值期初值和资产净值期末值;
根据耗电主体,计算电网中各线路的第二直接费用,其中,线路用于各变电站间传输电流;
根据各变电站的消耗电量,计算各变电站的第一间接费用,其中,第一间接费用包括线路分摊到同电压规格变电站的成本;
根据各变电站的第一直接费用和第一间接费用,生成各变电站的第一费用;
把高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一费用根据下级变电站的使用电量,逐级分摊到低电压规格变电站,生成各低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二间接费用,其中,第二间接费用包括各低规格电压变电站根据使用电量,相应分摊的上级变电站的第一费用;
根据各低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一直接费用和第二间接费用,生成各低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二费用;
把低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二费用根据下级馈线的使用电量,分摊到下级馈线,生成下级馈线的第三间接费用;
根据下级馈线的第三直接费用和第三间接费用,生成下级馈线的第三费用,其中,第三直接费用可由耗电主体的资产费用直接算出;
将各下级馈线对应的台区变电机组的直接费用汇总到各下级馈线,生成第四费用;
根据耗电主体的线路信息,以及各下级馈线的第三费用与第四费用之和,计算耗电主体的电网分摊费用。
优选的,根据各变电站的消耗电量,计算各变电站的第一间接费用的步骤,包括:
根据线路信息,判断第一变电站对应的线路是否存在支线,其中,线路包括主线和支线,第一变电站包含于所有变电站;
若否,则根据第一变电站占各主线对应的分摊比例,计算第一变电站的第一间接费用;
其中,以第一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各测量点获取的数据,计算第一主线对第一变电站的供应电量,计算第一变电站占第一主线的第一权重,其中,第一主线包含于第一变电站对应的线路;
以第二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各测量点获取的数据,再次计算第二主线对第一变电站的供应电量,计算第一变电量占第一主线的第二权重,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的方向相反;
根据第一权重和第二权重,计算第一变电站占第一主线的分摊比例,根据分摊比例以及第一主线对应的直接费用,计算第一主线分摊到第一变电站的费用;
重复上述步骤,计算第一变电站对应的其它主线分摊到第一变电站的成本,从而得到第一变电站对应的所有线路分摊到其的成本,生成第一间接费用。
优选的,根据线路信息,判断第一变电站对应的线路是否存在支线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是,则获取第一变电站对应的主线数量,以及各主线对应的支线的数量;
根据第一支线的流通电量和第二主线的流通电量,计算第一支线占第二主线的第三权重,其中,第二主线包含于第一变电站对应的所有主线,第一支线包含于第二主线对应的所有支线;
根据第三权重和第二主线对应的第四直接费用,计算第四间接费用,其中第四间接费用为第一支线分摊第二主线的费用;
根据第一支线的第五直接费用和第四间接费用,计算第一支线的被摊费用;
重复上述步骤,计算第二主线对应的所有支线的被摊费用,生成支线被摊总费用;
根据第二主线的直接费用和支线被摊总费用,计算第二主线的被摊费用;
根据第二主线的被摊费用以及第一变电站的使用电量,计算第一变电站分摊第二主线的费用;
重复上述步骤,计算第一变电站对应的所有主线分摊到其的费用,生成第一间接费用;
第一支线的被摊费用,根据第一变电站对应的各下级变电站的用电比例,分摊到各下级变电站的间接费用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网成本精准分摊的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耗电主体的对应线路信息、资产费用以及各测量点的电量数据,其中,电量数据包括线路的变电站的输入电量数据和输出电量数据;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耗电主体,计算电网中各变电站的第一直接费用,其中,直接费用包括各变电站的折旧费、维修费、材料费、人工费、杂费、资产原值期初值、资产原值期末值、资产净值期初值和资产净值期末值;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耗电主体,计算电网中各线路的第二直接费用,其中,线路用于各变电站间传输电流;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各变电站的消耗电量,计算各变电站的第一间接费用,其中,第一间接费用包括线路分摊到同电压规格变电站的成本;
第四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各变电站的第一直接费用和第一间接费用,生成各变电站的第一费用;
第一分摊模块,用于把高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一费用根据下级变电站的使用电量,逐级分摊到低电压规格变电站,生成各低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二间接费用,其中,第二间接费用包括各低规格电压变电站根据使用电量,相应分摊的上级变电站的第一费用;
第五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各低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一直接费用和第二间接费用,生成各低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二费用;
第二分摊模块,用于把低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二费用根据下级馈线的使用电量,分摊到下级馈线,生成下级馈线的第三间接费用;
第六计算模块,用于根据下级馈线的第三直接费用和第三间接费用,生成下级馈线的第三费用,其中,第三直接费用可由耗电主体的资产费用直接算出;
第三分摊模块,用于将各下级馈线对应的台区变电机组的直接费用汇总到各下级馈线,生成第四费用;
第七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耗电主体的线路信息,以及各下级馈线的第三费用与第四费用之和,计算耗电主体的电网分摊费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为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电网成本精准分摊的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其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于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的电网成本精准分摊的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计算线路分摊到变电站的成本,以及上级变电站分摊到下级变电站的成本,将下级馈线对应的台区变电机组的直接费用汇总到下级馈线,从而算出最终馈线的成本,最后根据耗电主体的线路信息,即耗电主体拥有哪几根馈线,精准计算出耗电主体应分摊电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网成本精准分摊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电网成本精准分摊的方法的电网结构的第一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电网成本精准分摊的方法的电网结构的第二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电网成本精准分摊的方法的电网结构的的电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电网成本精准分摊的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标号说明:
1、获取模块;2、第一计算模块;3、第二计算模块;4、第三计算模块;5、第四计算模块;6、第一分摊模块;7、第五计算模块;8、第二分摊模块;9、第六计算模块;10、第三分摊模块;11、第七计算模块;
100、存储介质;200、计算机程序;300、计算机设备;400、处理器。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网成本精准分摊的方法,包括:
S1:获取耗电主体的对应线路信息、资产费用以及各测量点的电量数据,其中,电量数据包括线路的变电站的输入电量数据和输出电量数据;
S2:根据耗电主体,计算电网中各变电站的第一直接费用,其中,所述第一直接费用包括各变电站的所述变电站的折旧费、维修费、材料费、人工费、杂费、资产原值期初值、资产原值期末值、资产净值期初值和资产净值期末值;
S3:根据耗电主体,计算电网中各线路的第二直接费用,其中,线路用于各变电站间传输电流;
S4:根据各变电站的消耗电量,计算各变电站的第一间接费用,其中,第一间接费用包括线路分摊到同电压规格变电站的成本;
S5:根据各变电站的第一直接费用和第一间接费用,生成各变电站的第一费用;
S6:把高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一费用根据下级变电站的使用电量,逐级分摊到低电压规格变电站,生成各低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二间接费用,其中,第二间接费用包括各低规格电压变电站根据使用电量,相应分摊的上级变电站的所述第一费用;
S7:根据各低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一直接费用和第二间接费用,生成各低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二费用;
S8:把低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二费用根据下级馈线的使用电量,分摊到下级馈线,生成下级馈线的第三间接费用;
S9:根据下级馈线的第三直接费用和第三间接费用,生成下级馈线的第三费用,其中,所述第三直接费用可由所述耗电主体的所述资产费用直接算出;
S10:将各下级馈线对应的台区变电机组的直接费用汇总到各下级馈线,生成第四费用;
S11:根据耗电主体的线路信息,以及各下级馈线的第三费用与第四费用之和,计算耗电主体的电网分摊费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电网的结构包括500KV变电站、220KV变电站、110KV变电站、10KV馈线和台区变电机组。耗电主体即地方分局管理上述电网。本套方法应用于电网成本分摊系统(如下简称系统),系统获取耗电主体(如供电局地方分局)的对应线路信息、资产费用以及各测量点的电量数据,其中,线路信息内容为耗电主体对应的线路、资产费用包括折旧费、维修费、材料费、人工费、其他费用、资产原值期初值、资产原值期末值、资产净值期初值和资产净值期末值(固定资产净值)。根据耗电主体和资产费用,计算电网中各变电站的第一直接费用。根据耗电主体,计算电网中各线路的第二直接费用,其中,线路用于各变电站间传输电流,第二直接费用为线路的建设成本。根据各变电站的消耗电量,计算各变电站的第一间接费用,其中,第一间接费用包括线路分摊到通电压规格变电站的成本。举例的,220KV变电站间的线路成本以间接费用的形式由220KV变电站分担,110KV变电站间的线路成本以间接费用的形式由110KV变电站分担。根据各变电站的第一直接费用和第一间接费用,生成各变电站的第一费用,其中所述第一费用包括各变电站的建设成本,以及线路分摊到变电站的成本。把高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一费用根据下级变电站的使用电量,逐级分摊到低电压规格变电站,生成各低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二间接费用,其中,第二间接费用包括各低规格电压变电站根据使用电量,相应分摊的上级变电站的所述第一费用。举例的,以220KV变电站为高规格电压变电站为例,在220KV变电站中择一变电站A,在其下级变电站(即110KV规格)变电站中择二变电站a1和a2。变电站a1和a2根据其受变电站A的供应电流(即变电站a1和a2使用源于变电站A供应电流的使用电量),若根据使用电量计算可得,变电站a1和a2消耗变电站A的供应电量分别为30%和40%,则变电站a1分担30%变电站A的第一费用,变电站a2分担40%变电站A的第一费用。系统根据各低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一直接费用和第二间接费用,生成各低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二费用,其中,第二间接费用为高规格变电站分摊到低规格变电站的成本。系统把低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二费用根据下级馈线的使用电量,分摊到下级馈线,生成下级馈线的第三间接费用;系统根据下级馈线的第三直接费用和第三间接费用,生成下级馈线的第三费用,其中,第三直接费用可由耗电主体的资产费用直接算出;将下级馈线对应的台区变电机组的直接费用汇总到下级馈线;根据耗电主体的线路信息以及第三费用与第四费用之和,计算耗电主体的电网分摊费用。举例的,系统把同电压规格的变电站间的线路成本根据同规格变电站中各变电站的使用电量分摊到各变电站中;然后,将上级变电站的总成本根据下级变电站的使用电量按比例分摊到下级变电站中,以及下级变电站根据使用电量将线路费用按比例分摊到各同规格电压的变电站中,最后根据下级变电站本身建设的直接费用,三者相加最后算出各下级变电站的总成本;馈线根据第三直接费用(自身建设费用)以及由低规格电压变电站转嫁的间接费用,算出各馈线的总费用,最后各馈线根据耗电主体的使用电量,计算出耗电主体要分摊的电网成本。综上,通过计算线路分摊到变电站的成本,以及上级变电站分摊到下级变电站的成本,将下级馈线对应的台区变电机组的直接费用汇总到下级馈线,从而算出最终馈线的成本,最后根据耗电主体的线路信息,即耗电主体拥有哪几根馈线,精准计算出耗电主体应分摊电网成本。
参照图3,根据各变电站的消耗电量,计算各所述变电站的第一间接费用的步骤S3,包括:
S3A:根据线路信息,判断第一变电站对应的线路是否存在支线,其中,线路包括主线和支线,第一变电站包含于所有变电站;
S3B:若否,则根据第一变电站占各主线对应的分摊比例,计算第一变电站的第一间接费用;
S3B1:其中,以第一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各测量点获取的数据,计算第一主线对第一变电站的供应电量,计算第一变电站占第一主线的第一权重,其中,第一主线包含于第一变电站对应的线路;
S3B2:以第二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各测量点获取的数据,再次计算第二主线对第一变电站的供应电量,计算第一变电量占第一主线的第二权重,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的方向相反;
S3B3:根据第一权重和第二权重,计算第一变电站占第一主线的分摊比例,根据分摊比例以及第一主线对应的直接费用,计算第一主线分摊到第一变电站的费用;
S3B4:重复上述步骤,计算第一变电站对应的其它主线分摊到第一变电站的成本,从而得到第一变电站对应的所有线路分摊到其的成本,生成第一间接费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根据线路信息判断第一变电站对应的线路是否存在支线,其中,第一变电站包含于电网中任一变电站。具体的,主线是指第一变电站与同规格变电站传输电流的线路,支线是指第一变电站与下级变电站传输电流的线路。若第一变电站只存在主线,不存在支线,则系统根据第一变电站占各主线对应的分摊比例,计算第一变电站的第一间接费用。以第一主线为例,其中,第一主线包含于第一变电站对应的所有主线。由于变电站的传输特性,变电站因实际需求,从高压变电站往低压变电站输送电流,或接收从低压变电站传输过来的电流,因此,需要通过正、反两个方向计算从第一主线接收的供应电量。因此,以第一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各测量点获取的数据,计算第一主线对第一变电站的供应电量,计算第一变电站占第一主线的第一权重;以第二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各测量点获取的数据,再次计算第二主线对第一变电站的供应电量,计算第一变电量占第一主线的第二权重,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的方向相反。第一权重与第二权重相加,得到第一变电站占第一主线的分摊比例,根据第一主线对应的直接费用,将分摊比例与直接费用相乘,得到第一主线分摊到第一变电站的费用。重复上述步骤,计算第一变电站对应的其它主线分摊到第一变电站的成本,从而得到第一变电站对应的所有线路分摊到其的成本,生成第一间接费用。举例的,以图3为例,线路1159为110KV的主线,德隆站和浪网站均为220KV变电站。系统向左遍历,即电流流向为110KV的电压主线1159至220KV的德隆变电站(路径末端),系统简单地认为110的电压主线1159不会从低压往高压输电,即不会向左供电,因此,这个方向上不产生分摊权重。由于110KV电压线路不会向220KV电站供电,会把110KV电压的三角变电站当作路径末端,因此实际只会产生一个路径:110KV电压的主线1159至110KV电压的三角变电站(路径末端),即向右遍历。遍历完上述两个方向后,系统就可以得到线路1159分摊到三角变电站的费用。
参照图2,根据线路信息,判断第一变电站对应的线路是否存在支线的步骤S3A之后,包括:
S3A1:若是,则获取第一变电站对应的主线数量,以及主线对应的支线的数量;
S3A2:根据第一支线的流通电量和第二主线的流通电量,计算第一支线占第二主线的第三权重,其中,第二主线包含于第一变电站对应的所有主线,第一支线包含于第二主线对应的所有支线;
S3A3:根据第三权重和第二主线对应的第四直接费用,计算第四间接费用,其中第四间接费用为第一支线分摊第二主线的费用;
S3A4:根据第一支线的第五直接费用和第四间接费用,计算第一支线的被摊费用;
S3A5:重复上述步骤,计算第二主线对应的所有支线的被摊费用,生成支线被摊总费用;
S3A6:根据第二主线的直接费用和支线被摊总费用,计算第二主线的被摊费用;
S3A7:根据第二主线的被摊费用以及第一变电站的使用电量,计算第一变电站分摊第二主线的费用;
S3A8:重复上述步骤,计算第一变电站对应的所有主线分摊到其的费用,生成第一间接费用;
S3A9:第一支线的被摊费用,根据第一变电站对应的各下级变电站的用电比例,分摊到各下级变电站的间接费用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获取第一变电站对应的主线数量,以及各主线对应的支线数量。系统根据第一支线的流通电量和第二主线的流通电量,计算第一支线占第二主线的第三权重。具体的,根据第二主线的正向电量的绝对值和反向电量的绝对值计算出第二主线的总流通电量;根据第一支线占第一主线的正向电量和反向电量的绝对值之和,计算出第一支线流通电量,将第一支线流通电量除以第二主线的流通电量,计算出第三权重。根据第三权重和第二主线对应的第四直接费用,计算第四间接费用,其中第四间接费用为第一支线占第二主线的分摊费用,具体的,第二主线的直接费用乘以第三权重,得到第四间接费用,其中,第四间接费用为第一支线分摊第二主线的费用。根据第一支线的第五直接费用和第四间接费用,计算第一支线的被摊费用,即第一支线的直接费用加上主线分摊到支线的费用,即可得到第一支线的被摊费用,即第一支线的总成本。重复上述步骤,计算出第二主线对应的所有支线的被摊费用,将所有支线的被摊费用相加,得到支线被摊总费用。根据第二主线的直接费用和支线被摊总费用,计算第二主线的被摊费用,具体的,第二主线的直接费用减去支线被摊总费用,得到第二主线的被摊费用,即第二主线分摊到第一变电站的费用。系统根据第二主线的被摊费用以及第一变电站的使用电量,计算第一变电站分摊第二主线的费用。具体的,第二主线具备多个用于测量变电站输入和输出电流的测量点,在多个测量点中择一测量点即第一测量点,从第二主线通过第一测量点对第一变电站的流入电量除以第一变电站所有测量点的总流入电量,再乘以第一变电站的消耗电量,得到第二主线通过第一测量点对第一变电站的权重,其中,第一变电站的所有流入电量总和减去第一变电站的所有流出电量总和,即可得到第一变电站的消耗电量;第二主线通过所有第一变电站的测量点对第一变电站的权重的总和,得到第二主线对第一变电站的权重;通过第二主线的被摊费用乘以第二主线对第一变电站的权重,得到第一变电站分摊第二主线的费用。重复上述步骤,计算第一变电站对应的所有主线分摊到其的费用,生成第一间接费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支线的被摊费用由下级各变电站的用电比例,分摊到各下级变电站的间接费用中。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若测量点没有数据,不代表电量为零,只是抄表的时候没抄到,可以通过对第一测量点所在的流入节点的所有站内下级馈线的电量总和,计算得到第一测量点对第一变电站的流入电量。
举例的,如图2所示,11374支线的费用由裕丰站(110KV变电站)全部承担;1131主线的费用根据小榄站(220KV变电站)和仁和站(220KV变电站)的使用电量,分担1131主线的费用;东升站(110KV变电站)和顺安站(110KV变电站)根据各自的流入电量来分摊线路1139的费用。在具体计算时,根据就近原则计算各变电站的流入电量,具体的,东凤站和裕丰站都是110kv低压站,小榄站和仁和站都是220kv的高压站,所以两边都能对东凤站和裕丰站供电的,两边的流入电量都是通过东凤站的测量点1131和裕丰站测量点11314获得的,因而无法判断是左边供应的还是右边供应的。所以按就近原则,认为是小榄站优先向东凤站供电,不够的部分由仁和站来补。仁和站优先向裕丰站供电,不够的部分由小榄站来补。
参照图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网成本精准分摊的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耗电主体的对应线路信息、资产费用以及各测量点的电量数据,其中,电量数据包括线路的变电站的输入电量数据和输出电量数据;
第一计算模块2,用于根据耗电主体,计算电网中各变电站的第一直接费用,其中,直接费用包括各变电站的折旧费、维修费、材料费、人工费、杂费、资产原值期初值、资产原值期末值、资产净值期初值和资产净值期末值;
第二计算模块3,用于根据耗电主体,计算电网中各线路的第二直接费用,其中,线路用于各变电站间传输电流;
第三计算模块4,用于根据各变电站的消耗电量,计算各变电站的第一间接费用,其中,第一间接费用包括线路分摊到同电压规格变电站的成本;
第四计算模块5,用于根据各变电站的第一直接费用和第一间接费用,生成各变电站的第一费用;
第一分摊模块6,用于把高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一费用根据下级变电站的使用电量,逐级分摊到低电压规格变电站,生成各低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二间接费用,其中,第二间接费用包括各低规格电压变电站根据使用电量,相应分摊的上级变电站的第一费用;
第五计算模块7,用于根据各低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一直接费用和第二间接费用,生成各低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二费用;
第二分摊模块8,用于把低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二费用根据下级馈线的使用电量,分摊到下级馈线,生成下级馈线的第三间接费用;
第六计算模块9,用于根据下级馈线的第三直接费用和第三间接费用,生成下级馈线的第三费用,其中,第三直接费用可由耗电主体的资产费用直接算出;
第三分摊模块10,用于将各下级馈线对应的台区变电机组的直接费用汇总到各下级馈线,生成第四费用;
第七计算模块11,用于根据耗电主体的线路信息,以及各下级馈线的第三费用与第四费用之和,计算耗电主体的电网分摊费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电网的结构包括500KV变电站、220KV变电站、110KV变电站、10KV馈线和台区变电机组。耗电主体即地方分局管理的上述电网。本套方法应用于电网成本分摊系统(如下简称系统),系统获取耗电主体(如供电局地方分局)的对应线路信息、资产费用以及各测量点的电量数据,其中,线路信息内容为耗电主体对应的线路、资产费用包括折旧费、维修费、材料费、人工费、其他费用、资产原值期初值、资产原值期末值、资产净值期初值和资产净值期末值(固定资产净值)。根据耗电主体和资产费用,计算电网中各变电站的第一直接费用。根据耗电主体,计算电网中各线路的第二直接费用,其中,线路用于各变电站间传输电流,第二直接费用为线路的建设成本。根据各变电站的消耗电量,计算各变电站的第一间接费用,其中,第一间接费用包括线路分摊到通电压规格变电站的成本。举例的,220KV变电站间的线路成本以间接费用的形式由220KV变电站分担,110KV变电站间的线路成本以间接费用的形式由110KV变电站分担。根据各变电站的第一直接费用和第一间接费用,生成各变电站的第一费用,其中所述第一费用包括各变电站的建设成本,以及线路分摊到变电站的成本。把高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一费用根据下级变电站的使用电量,逐级分摊到低电压规格变电站,生成各低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二间接费用,其中,第二间接费用包括各低规格电压变电站根据使用电量,相应分摊的上级变电站的所述第一费用。举例的,以220KV变电站为高规格电压变电站为例,在220KV变电站中择一变电站A,在其下级变电站(即110KV规格)变电站中择二变电站a1和a2。变电站a1和a2根据其受变电站A的供应电流(即变电站a1和a2使用源于变电站A供应电流的使用电量),若根据使用电量计算可得,变电站a1和a2消耗变电站A的供应电量分别为30%和40%,则变电站a1分担30%变电站A的第一费用,变电站a2分担40%变电站A的第一费用。系统根据各低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一直接费用和第二间接费用,生成各低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二费用,其中,第二间接费用为高规格变电站分摊到低规格变电站的成本。系统把低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二费用根据下级馈线的使用电量,分摊到下级馈线,生成下级馈线的第三间接费用;系统根据下级馈线的第三直接费用和第三间接费用,生成下级馈线的第三费用,其中,第三直接费用可由耗电主体的资产费用直接算出;将下级馈线对应的台区变电机组的直接费用分摊到下级馈线;根据耗电主体的线路信息以及第三费用与第四费用之和,计算耗电主体的电网分摊费用。举例的,系统把同电压规格的变电站间的线路成本根据同规格变电站中各变电站的使用电量分摊到各变电站中;然后,将上级变电站的总成本根据下级变电站的使用电量按比例分摊到下级变电站中,以及下级变电站根据使用电量将线路费用按比例分摊到各同规格电压的变电站中,最后根据下级变电站本身建设的直接费用,三者相加最后算出各下级变电站的总成本;馈线根据第三直接费用(自身建设费用)以及由低规格电压变电站转嫁的间接费用,算出各馈线的总费用,最后各馈线根据耗电主体的使用电量,计算出耗电主体要分摊的电网成本。综上,通过计算线路分摊到变电站的成本,以及上级变电站分摊到下级变电站的成本,将下级馈线对应的台区变电机组的直接费用汇总到下级馈线,从而算出最终馈线的成本,最后根据耗电主体的线路信息,即耗电主体拥有哪几根馈线,精准计算出耗电主体应分摊电网成本。
参考图6,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100,存储介质100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200,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以上实施例所描述的电网成本精准分摊的方法。
参考附图7,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设备300,当其在计算机设备300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设备300通过其内部设置的处理器400执行以上实施例所描述的电网成本精准分摊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所述的电网成本精准分摊的装置和上述所涉及用于执行本申请中所述方法中的一项或多项的设备。这些设备可以为所需的目的而专门设计和制造,或者也可以包括通用计算机中的已知设备。这些设备具有存储在其内的计算机程序或应用程序,这些计算机程序选择性地激活或重构。这样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存储在设备(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存储在适于存储电子指令并分别耦联到总线的任何类型的介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硬盘、光盘、CD-ROM、和磁光盘)、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磁性卡片或光线卡片。也就是,可读介质包括由设备(例如,计算机)以能够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电网成本精准分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耗电主体的对应线路信息、资产费用以及各测量点的电量数据,其中,电量数据包括线路的变电站的输入电量数据和输出电量数据;
根据所述耗电主体,计算电网中各变电站的第一直接费用,其中,所述直接费用包括各所述变电站的折旧费、维修费、材料费、人工费、杂费、资产原值期初值、资产原值期末值、资产净值期初值和资产净值期末值;
根据所述耗电主体,计算电网中各线路的第二直接费用,其中,所述线路用于各所述变电站间传输电流;
根据各变电站的消耗电量,计算各所述变电站的第一间接费用,其中,所述第一间接费用包括所述线路分摊到同电压规格变电站的成本;
根据各所述变电站的所述第一直接费用和所述第一间接费用,生成各所述变电站的第一费用;
把高规格电压变电站的所述第一费用根据下级变电站的使用电量,逐级分摊到低电压规格变电站,生成各所述低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二间接费用,其中,第二间接费用包括各所述低规格电压变电站根据使用电量,相应分摊的上级所述变电站的所述第一费用;
根据各所述低规格电压变电站的所述第一直接费用和所述第二间接费用,生成各所述低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二费用;
把所述低规格电压变电站的所述第二费用根据下级馈线的使用电量,分摊到所述下级馈线,生成所述下级馈线的第三间接费用;
根据所述下级馈线的第三直接费用和所述第三间接费用,生成所述下级馈线的第三费用,其中,所述第三直接费用可由所述耗电主体的所述资产费用直接算出;
将各所述下级馈线对应的台区变电机组的直接费用汇总到各所述下级馈线,生成第四费用;
根据所述耗电主体的线路信息,以及各所述下级馈线的所述第三费用与所述第四费用之和,计算所述耗电主体的电网分摊费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成本精准分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变电站的消耗电量,计算各所述变电站的第一间接费用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线路信息,判断第一变电站对应的所述线路是否存在支线,其中,所述线路包括主线和所述支线,所述第一变电站包含于所有所述变电站;
若否,则根据所述第一变电站占各所述主线对应的分摊比例,计算所述第一变电站的所述第一间接费用;
其中,以第一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各所述测量点获取的数据,计算所述第一主线对所述第一变电站的供应电量,计算所述第一变电站占所述第一主线的第一权重,其中,所述第一主线包含于所述第一变电站对应的线路;
以第二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各所述测量点获取的数据,再次计算所述第二主线对所述第一变电站的供应电量,计算所述第一变电量占所述第一主线的第二权重,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相反;
根据所述第一权重和所述第二权重,计算所述第一变电站占所述第一主线的分摊比例,根据所述分摊比例以及所述第一主线对应的直接费用,计算所述第一主线分摊到所述第一变电站的费用;
重复上述步骤,计算所述第一变电站对应的其它主线分摊到所述第一变电站的成本,从而得到所述第一变电站对应的所有线路分摊到其的成本,生成所述第一间接费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网成本精准分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线路信息,判断第一变电站对应的所述线路是否存在支线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是,则获取所述第一变电站对应的主线数量,以及各所述主线对应的所述支线的数量;
根据第一支线的流通电量和第二主线的流通电量,计算所述第一支线占所述第二主线的第三权重,其中,所述第二主线包含于所述第一变电站对应的所有主线,所述第一支线包含于所述第二主线对应的所有支线;
根据所述第三权重和所述第二主线对应的第四直接费用,计算第四间接费用,其中所述第四间接费用为所述第一支线分摊所述第二主线的费用;
根据所述第一支线的第五直接费用和所述第四间接费用,计算所述第一支线的被摊费用;
重复上述步骤,计算所述第二主线对应的所有支线的被摊费用,生成支线被摊总费用;
根据所述第二主线的直接费用和所述支线被摊总费用,计算所述第二主线的被摊费用;
根据所述第二主线的被摊费用以及所述第一变电站的使用电量,计算所述第一变电站分摊所述第二主线的费用;
重复上述步骤,计算所述第一变电站对应的所有主线分摊到其的费用,生成所述第一间接费用;
所述第一支线的被摊费用,根据所述第一变电站对应的各下级变电站的用电比例,分摊到各所述下级变电站的间接费用中。
4.一种电网成本精准分摊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耗电主体的对应线路信息、资产费用以及各测量点的电量数据,其中,电量数据包括线路的变电站的输入电量数据和输出电量数据;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耗电主体,计算电网中各变电站的第一直接费用,其中,所述直接费用包括各所述变电站的折旧费、维修费、材料费、人工费、杂费、资产原值期初值、资产原值期末值、资产净值期初值和资产净值期末值;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耗电主体,计算电网中各线路的第二直接费用,其中,所述线路用于各所述变电站间传输电流;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各变电站的消耗电量,计算各所述变电站的第一间接费用,其中,所述第一间接费用包括所述线路分摊到同电压规格变电站的成本;
第四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变电站的所述第一直接费用和所述第一间接费用,生成各所述变电站的第一费用;
第一分摊模块,用于把高规格电压变电站的所述第一费用根据下级变电站的使用电量,逐级分摊到低电压规格变电站,生成各所述低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二间接费用,其中,第二间接费用包括各所述低规格电压变电站根据使用电量,相应分摊的上级所述变电站的所述第一费用;
第五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低规格电压变电站的所述第一直接费用和所述第二间接费用,生成各所述低规格电压变电站的第二费用;
第二分摊模块,用于把所述低规格电压变电站的所述第二费用根据下级馈线的使用电量,分摊到所述下级馈线,生成所述下级馈线的第三间接费用;
第六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级馈线的第三直接费用和所述第三间接费用,生成所述下级馈线的第三费用,其中,所述第三直接费用可由所述耗电主体的所述资产费用直接算出;
第三分摊模块,用于将各所述下级馈线对应的台区变电机组的直接费用汇总到各所述下级馈线,生成第四费用;
第七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耗电主体的线路信息,以及各所述下级馈线的所述第三费用与所述第四费用之和,计算所述耗电主体的电网分摊费用。
5.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为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网成本精准分摊的方法。
6.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网成本精准分摊的方法。
CN202010839762.6A 2020-08-19 2020-08-19 电网成本精准分摊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Pending CN1120703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9762.6A CN112070365A (zh) 2020-08-19 2020-08-19 电网成本精准分摊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9762.6A CN112070365A (zh) 2020-08-19 2020-08-19 电网成本精准分摊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70365A true CN112070365A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62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39762.6A Pending CN112070365A (zh) 2020-08-19 2020-08-19 电网成本精准分摊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7036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19914A (ko) * 2006-08-29 2008-03-05 건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송전요금산정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5844359A (zh) * 2016-03-28 2016-08-10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基于可靠性成本效益分析的城市电网结构优化方法
CN107742223A (zh) * 2017-05-04 2018-02-27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考虑电网特性的省级电网输配电定价方法
CN109409941A (zh) * 2018-10-11 2019-03-01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一种电网工程运维成本分摊方法及系统
CN110599260A (zh) * 2019-09-20 2019-12-20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电网收益计算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19914A (ko) * 2006-08-29 2008-03-05 건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송전요금산정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5844359A (zh) * 2016-03-28 2016-08-10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基于可靠性成本效益分析的城市电网结构优化方法
CN107742223A (zh) * 2017-05-04 2018-02-27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考虑电网特性的省级电网输配电定价方法
CN109409941A (zh) * 2018-10-11 2019-03-01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一种电网工程运维成本分摊方法及系统
CN110599260A (zh) * 2019-09-20 2019-12-20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电网收益计算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姜俞先: "输配电企业多电压等级定价成本核算方法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经济与管理科学辑)》, pages 4 - 5 *
徐英辉;杨本渤;杨湘江;白静芬;王猛;: "基于网络追踪法的区域电网统计损耗分摊", 电网技术, no. 07, pages 129 - 131 *
赵茜;: "特高压输电工程成本分摊方法研究", 商业经济, no. 11, pages 115 - 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arfopoulos et al. 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providing V2G services
Kaschub et al. Solar energy storage in German households: profitability, load changes and flexibility
Soares et al. Cost allocation model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considering high penetration of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Kumar et al. Wide area 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s using 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 in deregulated power system for smart grid
Barnes et al. Sizing and economic assessment of energy storage with real-time pricing and ancillary services
Habibidoost et al. A self-supporting approach to EV agent participation in smart grid
Liu et al. Fair charging strategies for EVs connected to a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
Gupta et al. Coordinated day-ahead dispatch of multiple power distribution grids hosting stochastic resources: An ADMM-based framework
Momber et al. PEV fleet scheduling with electricity market and grid signals Charging schedules with capacity pricing based on DSO's long run marginal cost
Liu et al. Gaussian process-based bilevel optimization with critical load restoration for system resilience improvement through data centers-to-grid scheme
Ciechanowicz et al. Towards a business case for vehicle-to-grid—Maximizing profits in ancillary service markets
Ardakanian et al. 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generation and elastic loads into distribution grids
CN112070365A (zh) 电网成本精准分摊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Sabillon et al. Locational marginal pricing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Review and applications
Vanin et al. Congestion mitigation in unbalanced residential networks with OPF-based demand management
Soares et al. Benders' decomposition applied to Energy Resource Management in smart distribution networks
Tomar Congestion management techniques in PV Rich LV distribution grids-a structured review
Lilla et al. Mixed integer programming model for the operation of an experimental low-voltage network
Tabors et al. The Value of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DER) to the Grid: Introductionto the concepts of Marginal Capital Cost and Locational Marginal Value
Ferreira et al. New analytical method for analy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nfrastructure reinforcement in electric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s
de Freitas et al. Optimum allocation of power quality monitors in electric power systems—A case study
Dong et al. A research of real-time pricing mechanism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Cuenca et al. Revenue-based allocation of electricity network charges for future distribution networks
Tavares et al. Distribution network planning using detailed flexibility models for DER
Hota et al. Power/energy loss allocation in deregulated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with load factor and load power factor vari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