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68077B - 一种融合强度与相位信息的声表面波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融合强度与相位信息的声表面波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68077B
CN112068077B CN202010855133.2A CN202010855133A CN112068077B CN 112068077 B CN112068077 B CN 112068077B CN 202010855133 A CN202010855133 A CN 202010855133A CN 112068077 B CN112068077 B CN 1120680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reader
port
pulse signal
surface acou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551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68077A (zh
Inventor
陈智军
代重阳
韩宇
陈智
熊志强
徐辅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to CN20201085513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680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68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680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680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680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18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G01S5/22Position of source determined by co-ordinating a plurality of position lines defined by path-difference measur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5/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acoustic waves, e.g. sonar systems
    • G01S15/74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acoustic waves, e.g. IFF, i.e. identification of friend or fo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easurement Of Velocity Or Position Using Acoustic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融合强度与相位信息的声表面波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声表面波标签为双频双通道结构,两个传播通道的反射栅到叉指换能器的中心距与其中心频率成反比。阅读器通过一分三开关连接三个阅读器天线,三个阅读器天线分别位于三个固定位置。系统定位前将定位区域划分成若干个不存在相位模糊问题的子区域,在子区域的几何质心设置指纹点以建立指纹库,每个指纹点的特征值包括回波信号强度和相位共12个特征值,然后采用指纹定位算法确定定位目标所在的子区域,最后以回波信号的无模糊相位差作为测距信息,通过三边定位算法获得定位目标的二维坐标。本发明的特点是定位精度高、系统成本低,不仅解决了相位模糊性问题,而且消除了温度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融合强度与相位信息的声表面波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融合强度与相位信息的声表面波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属于射频识别定位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对位置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定位技术的快速发展。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凭借其系统结构简单、传播方式非接触等特点在定位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根据定位过程中测距方法的不同,RFID定位技术主要分为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和到达时间(Time OfArrival,TOA)的方法。由于相位与时间存在着对应关系,近年来,基于接收信号相位(Received Signal Phase,RSP)的RFID定位技术也逐渐开展起来。在上述测距方法的基础上,定位算法可根据基于几何定位、基于场景定位两种类型进行划分,三边定位和指纹定位分别为这两种类型中最典型的定位算法。对于指纹定位而言,其定位精度主要取决于指纹库的数据密度。
鉴于声表面波(Surface Acoustic Wave,SAW)标签的无源特征,将声表面波技术运用于RFID定位中,能够在无需更换电池的条件下实现长时间定位,降低了定位系统后期维护的成本,且适于易燃易爆等极端环境,更加契合实际应用时的需求。此外,SAW标签的微小体积也为定位标签的个性化设计提供了方便。SAW定位技术可采用上述基于RSSI、TOA、RSP的测距方法,并通过三边定位或指纹定位算法实现定位功能,但仍存在着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1)基于RSSI的方法受环境影响大、定位精度低,即使采用高数据密度的指纹定位算法也难以提高定位精度。
(2)基于TOA的方法需要系统具备极高的时间分辨率,从而对系统成本提出了极高要求。
(3)与TOA相比,在系统成本相同的前提下,基于RSP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相位分辨率,从而可大幅度提高定位精度,但存在相位模糊问题。
(4)基于RSP的方法极易受温度影响。虽然可以通过在SAW标签中设置测温反射栅,采用“先测温,后补偿”方式消除温度影响,但大幅度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并且还可能带来定位区域减小等其它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声表面波定位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强度与相位信息的声表面波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系统使用双频双通道单端延迟线型结构的声表面波标签,阅读器通过一分三开关连接三个阅读器天线,首先根据定位区域中不存在相位模糊问题的子区域来离线设置指纹点、建立指纹库,然后采用指纹定位算法确定定位目标所在的子区域,最后通过三边定位算法获得定位目标的精确二维坐标。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融合强度与相位信息的声表面波定位系统,由声表面波标签和阅读器构成;其中,所述阅读器包括发射模块、收发隔离模块、接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一分三开关、第一阅读器天线、第二阅读器天线以及第三阅读器天线;所述收发隔离模块为单刀双掷开关;所述发射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收发隔离模块的第二端口,收发隔离模块的第三端口连接接收模块的输入端,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收发隔离模块的第一端口与一分三开关的第一端口连接,一分三开关的第二端口与第一阅读器天线连接,一分三开关的第三端口与第二阅读器天线连接,一分三开关的第四端口与第三阅读器天线连接;所述三个阅读器天线为全向天线,分别位于三个固定位置;声表面波标签贴附在定位目标上,所述声表面波标签为双频双通道单端延迟线型结构,包括压电基底、第一叉指换能器、第二叉指换能器、第一反射栅、第二反射栅、标签天线;
所述第一叉指换能器、第一反射栅沉积在压电基底的上半部分,构成声表面波的第一传播通道;第二叉指换能器、第二反射栅沉积在压电基底的下半部分,构成声表面波的第二传播通道;两个传播通道的叉指换能器孔径、反射栅孔径均相等,两个传播通道之间彼此独立;通过设计第一叉指换能器的指条宽度和第一反射栅的栅条宽度,使第一传播通道的中心频率f1为842.5MHz;通过设计第二叉指换能器的指条宽度和第二反射栅的栅条宽度,使第二传播通道的中心频率f2为922.5MHz;
所述第一叉指换能器、第二叉指换能器沉积在压电基底左侧,二者通过并联的方式与标签天线连接;
所述标签天线为双频全向天线,涵盖840~845MHz、920~925MHz两个频段;
所述第一反射栅到第一叉指换能器的中心距L1与第二反射栅到第二叉指换能器的中心距L2满足L1/L2=f2/f1的比例关系。
本发明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融合强度与相位信息的声表面波定位系统的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其中步骤A和步骤B为定位离线阶段:
步骤A:根据声表面波标签的两个传播通道的中心频率差Δf=f2-f1,计算出采用回波信号相位差信息测距时的无相位模糊测距长度,从而将定位区域划分成若干个不存在相位模糊问题的子区域,并确定每个子区域对应的三个阅读器天线的相位测距整数部分;
步骤B:根据定位区域中不存在相位模糊问题的子区域来设置指纹点、建立指纹库;
步骤C:阅读器发射模块产生载波频率为f1的激励脉冲信号;
步骤D:阅读器收发隔离模块的单刀双掷开关掷于第二端口,一分三开关掷于第二端口;
步骤E:激励脉冲信号经过收发隔离模块的第二端口和第一端口进入一分三开关,再经过一分三开关的相应端口进入相应的阅读器天线,通过该阅读器天线发射激励脉冲信号;
步骤F:声表面波标签的标签天线接收激励脉冲信号,仅中心频率与激励脉冲信号的载波频率一致的传播通道响应该激励脉冲信号,该传播通道的叉指换能器通过逆压电效应将激励脉冲信号转换为声表面波沿压电基底表面传播,声表面波遇到该传播通道的反射栅产生部分反射和部分透射,其反射信号传回叉指换能器,叉指换能器再通过正压电效应将反射信号转换为回波脉冲信号,回波脉冲信号通过标签天线发射回相应的阅读器天线;
步骤G:阅读器收发隔离模块的单刀双掷开关掷于第三端口,回波脉冲信号经过一分三开关的相应端口进入收发隔离模块,再经过收发隔离模块的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进入接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获得回波脉冲信号的强度值S11和相位值
Figure GDA0003699844130000031
步骤H:阅读器收发隔离模块的单刀双掷开关掷于第二端口,一分三开关掷于第三端口,重复步骤E、步骤F、步骤G,获得一分三开关掷于第三端口时回波脉冲信号的强度值S12和相位值
Figure GDA0003699844130000045
步骤I:阅读器收发隔离模块的单刀双掷开关掷于第二端口,一分三开关掷于第四端口,重复步骤E、步骤F、步骤G,获得一分三开关掷于第四端口时回波脉冲信号的强度值S13和相位值
Figure GDA0003699844130000047
步骤J:阅读器发射模块产生载波频率为f2的激励脉冲信号,重复步骤D、步骤E、步骤F、步骤G、步骤H、步骤I,获得回波脉冲信号的强度值S21、S22、S23和相位值
Figure GDA0003699844130000046
Figure GDA0003699844130000044
步骤K:采用指纹定位算法,将回波脉冲信号的12个特征值S11、S12、S13、S21、S22、S23
Figure GDA0003699844130000041
与步骤B建立的指纹库中的所有指纹点进行匹配,由此确定定位目标所在的不存在相位模糊问题的子区域n,并通过步骤A获得该子区域n对应的三个阅读器天线的相位测距整数值x、y、z;
步骤L:通过第一阅读器天线接收的回波脉冲信号的相位差
Figure GDA0003699844130000043
结合子区域对应的第一阅读器天线的相位测距整数部分2πx,获得回波脉冲信号的无模糊相位差及其对应的第一阅读器天线到定位目标的距离D1,再采用同样的方法获得第二阅读器天线到定位目标的距离D2、第三阅读器天线到定位目标的距离D3,最后通过三边定位算法获得定位目标的二维坐标。
进一步地,步骤B具体分为如下步骤:
步骤a:以不存在相位模糊问题的子区域1的几何质心作为指纹点1,将贴附声表面波标签的定位目标置于指纹点1处;
步骤b:阅读器发射模块产生载波频率为f1的激励脉冲信号,按照与步骤D、步骤E、步骤F、步骤G、步骤H、步骤I相同的步骤,获得指纹点的前6个特征值S11′、S12′、S13′、
Figure GDA0003699844130000048
然后阅读器发射模块产生载波频率为f2的激励脉冲信号,按照上述相同的方法,获得指纹点的后6个特征值S21′、S22′、S23′、
Figure GDA0003699844130000042
步骤c:以不存在相位模糊问题的子区域2的几何质心作为指纹点2,将贴附声表面波标签的定位目标置于指纹点2处,重复步骤b,获得指纹点2的12个特征值;
步骤d:以不存在相位模糊问题的子区域N的几何质心作为指纹点N,按照与步骤c相同的步骤,直至获得定位区域所有指纹点的特征值,完成指纹库的建立。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指纹定位算法离线建立指纹库时,不需要高数据密度,只须在每个不存在相位模糊问题的子区域几何质心设置一个指纹点即可,从而大幅度减小了指纹库构建的复杂度。
2.指纹点的特征值包括双频三个阅读器天线的回波信号强度和相位共12个特征值,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指纹定位算法的精度,可以准确获取定位目标所在的子区域。
3.声表面波标签采用双频双通道结构,并且两个声表面波传播通道中的反射栅到叉指换能器的中心距与传播通道的中心频率成反比,从而解决了基于RSP的方法中温度对定位结果的影响。与在标签中设置测温反射栅,采用“先测温,后补偿”方式消除温度影响相比,不会增加系统的复杂度,也不会带来定位区域减小等其它问题。
4.通过融合强度与相位信息,先采用指纹定位算法确定子区域、再采用三边定位算法获得二维坐标的定位方法,与基于RSSI的方法相比,大幅度提高了定位精度;与基于TOA的方法相比,系统成本低;与基于RSP的方法相比,不仅消除了温度影响,而且解决了相位模糊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声表面波标签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回波信号相位差信息测距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阅读器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声表面波定位系统结构及定位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照图1所示,声表面波标签为双频双通道单端延迟线型结构,包括压电基底、第一叉指换能器、第二叉指换能器、第一反射栅、第二反射栅、标签天线;其中,第一叉指换能器、第一反射栅沉积在压电基底的上半部分构成声表面波的第一传播通道,第二叉指换能器、第二反射栅沉积在压电基底的下半部分构成声表面波的第二传播通道,两个传播通道的叉指换能器孔径、反射栅孔径均相等,但两个传播通道之间互不重叠,使得彼此独立;第一反射栅到第一叉指换能器的中心距为L1,第二反射栅到第二叉指换能器的中心距为L2;根据中心频率f=v/λ,其中v为声表面波的传播速度,取决于压电基底的切型,λ为声表面波的波长,与叉指换能器的指条宽度和反射栅的栅条宽度具有对应关系,并根据我国标准把800/900MHz频带分为840~845MHz、920~925MHz两个独立频段的实际情况,通过设计第一叉指换能器的指条宽度和第一反射栅的栅条宽度,使第一传播通道的中心频率f1为842.5MHz,通过设计第二叉指换能器的指条宽度和第二反射栅的栅条宽度,使第二传播通道的中心频率f2为922.5MHz;第一叉指换能器、第二叉指换能器沉积在压电基底左侧,二者通过并联的方式与标签天线连接;标签天线为双频全向天线,涵盖840~845MHz、920~925MHz两个频段。
请参照图2所示,声表面波标签贴附在定位目标上,阅读器发射激励脉冲信号并接收从声表面波标签反射回来的回波脉冲信号,通过回波信号相位差信息测量阅读器天线到定位目标的距离D。
当阅读器发射载波频率为f1的激励脉冲信号时,仅声表面波标签的第一传播通道响应该激励脉冲信号,回波脉冲信号的载波相位为:
Figure GDA0003699844130000061
其中,c为电磁波在空间的传播速度;TCD为声表面波的延迟温度系数,取决于声表面波标签的压电基底切型;T0为与声表面波传播速度v对应的参考温度;T为定位时的实际温度。
当阅读器发射载波频率为f2的激励脉冲信号时,仅声表面波标签的第二传播通道响应该激励脉冲信号,回波脉冲信号的载波相位为:
Figure GDA0003699844130000062
阅读器天线两次接收的回波脉冲信号的相位差为:
Figure GDA0003699844130000063
由式(3)可知,回波脉冲信号的相位差受温度变化影响,并且由于声表面波的传播速度v比电磁波的传播速度c小5个数量级,温度变化对相位差的影响不可忽略。
本发明通过设计声表面波标签的第一反射栅到第一叉指换能器的中心距L1与第二反射栅到第二叉指换能器的中心距L2满足L1/L2=f2/f1的比例关系,从而消除温度变化对回波脉冲信号的相位差的影响,以最终消除温度变化对定位结果的影响;阅读器天线到定位目标的距离与阅读器天线接收的回波脉冲信号的相位差之间的关系为:
Figure GDA0003699844130000071
相位测量存在模糊性问题,即只能测得
Figure GDA0003699844130000072
中小于2π的小数部分而不能测出2π的整数部分;相应的,相位差
Figure GDA0003699844130000073
同样存在模糊性问题;由式(4)可知,根据声表面波标签的两个传播通道的中心频率差Δf=f2-f1可计算出采用回波信号相位差信息测距时的无相位模糊测距长度,从而将距离D划分成若干个不存在相位模糊问题的子距离,并确定每个子距离对应的阅读器天线的相位测距整数部分0、1、…、x-1、x。
请参照图3所示,阅读器由发射模块、收发隔离模块、接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一分三开关、第一阅读器天线、第二阅读器天线以及第三阅读器天线构成;收发隔离模块为单刀双掷开关;发射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收发隔离模块的第二端口,收发隔离模块的第三端口连接接收模块的输入端,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收发隔离模块的第一端口与一分三开关的第一端口连接,一分三开关的第二端口与第一阅读器天线连接,一分三开关的第三端口与第二阅读器天线连接,一分三开关的第四端口与第三阅读器天线连接;三个阅读器天线为全向天线,分别位于三个固定位置。
请参照图4所示,声表面波定位系统的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其中步骤1)和步骤2)为定位离线阶段:
步骤1):根据声表面波标签的两个传播通道的中心频率差Δf=f2-f1,计算出采用回波信号相位差信息测距时的无相位模糊测距长度,从而将定位区域划分成若干个不存在相位模糊问题的子区域,并确定每个子区域对应的三个阅读器天线的相位测距整数部分;
步骤2):根据定位区域中不存在相位模糊问题的子区域来设置指纹点、建立指纹库;
步骤3):阅读器发射模块产生载波频率为f1的激励脉冲信号;
步骤4):阅读器收发隔离模块的单刀双掷开关掷于第二端口,一分三开关掷于第二端口;
步骤5):激励脉冲信号经过收发隔离模块的第二端口和第一端口进入一分三开关,再经过一分三开关的相应端口进入相应的阅读器天线,通过该阅读器天线发射激励脉冲信号;
步骤6):声表面波标签的标签天线接收激励脉冲信号,仅中心频率与激励脉冲信号的载波频率一致的传播通道响应该激励脉冲信号,该传播通道的叉指换能器通过逆压电效应将激励脉冲信号转换为声表面波沿压电基底表面传播,声表面波遇到该传播通道的反射栅产生部分反射和部分透射,其反射信号传回叉指换能器,叉指换能器再通过正压电效应将反射信号转换为回波脉冲信号,回波脉冲信号通过标签天线发射回相应的阅读器天线;
步骤7):阅读器收发隔离模块的单刀双掷开关掷于第三端口,回波脉冲信号经过一分三开关的相应端口进入收发隔离模块,再经过收发隔离模块的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进入接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获得回波脉冲信号的强度值S11和相位值
Figure GDA0003699844130000081
步骤8):阅读器收发隔离模块的单刀双掷开关掷于第二端口,一分三开关掷于第三端口,重复步骤5)、步骤6)、步骤7),获得一分三开关掷于第三端口时回波脉冲信号的强度值S12和相位值
Figure GDA0003699844130000082
步骤9):阅读器收发隔离模块的单刀双掷开关掷于第二端口,一分三开关掷于第四端口,重复步骤5)、步骤6)、步骤7),获得一分三开关掷于第四端口时回波脉冲信号的强度值S13和相位值
Figure GDA0003699844130000083
步骤10):阅读器发射模块产生载波频率为f2的激励脉冲信号,重复步骤4)、步骤5)、步骤6)、步骤7)、步骤8)、步骤9),获得回波脉冲信号的强度值S21、S22、S23和相位值
Figure GDA0003699844130000084
步骤11):采用指纹定位算法,将回波脉冲信号的12个特征值S11、S12、S13、S21、S22、S23
Figure GDA0003699844130000085
与步骤B建立的指纹库中的所有指纹点进行匹配,由此确定定位目标所在的不存在相位模糊问题的子区域n,并通过步骤A获得该子区域n对应的三个阅读器天线的相位测距整数值x、y、z;
步骤12):通过第一阅读器天线接收的回波脉冲信号的相位差
Figure GDA0003699844130000086
结合子区域对应的第一阅读器天线的相位测距整数部分2πx,获得回波脉冲信号的无模糊相位差及其对应的第一阅读器天线到定位目标的距离D1,再采用同样的方法获得第二阅读器天线到定位目标的距离D2、第三阅读器天线到定位目标的距离D3,最后通过三边定位算法获得定位目标的二维坐标。
其中,步骤2)可细分为以下步骤:
步骤a:以不存在相位模糊问题的子区域1的几何质心作为指纹点1,将贴附声表面波标签的定位目标置于指纹点1处;
步骤b:阅读器发射模块产生载波频率为f1的激励脉冲信号,按照与步骤4)、步骤5)、步骤6)、步骤7)、步骤8)、步骤9)相同的步骤,获得指纹点的前6个特征值S11′、S12′、S13′、
Figure GDA0003699844130000091
然后阅读器发射模块产生载波频率为f2的激励脉冲信号,按照上述相同的方法,获得指纹点的后6个特征值S21′、S22′、S23′、
Figure GDA0003699844130000092
Figure GDA0003699844130000093
步骤c:以不存在相位模糊问题的子区域2的几何质心作为指纹点2,将贴附声表面波标签的定位目标置于指纹点2处,重复步骤b,获得指纹点2的12个特征值;
步骤d:以不存在相位模糊问题的子区域N的几何质心作为指纹点N,按照与步骤c相同的步骤,直至获得定位区域所有指纹点的特征值,完成指纹库的建立。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融合强度与相位信息的声表面波定位系统,由声表面波标签和阅读器构成;其中,所述阅读器包括发射模块、收发隔离模块、接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一分三开关、第一阅读器天线、第二阅读器天线以及第三阅读器天线;所述收发隔离模块为单刀双掷开关;所述发射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收发隔离模块的第二端口,收发隔离模块的第三端口连接接收模块的输入端,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收发隔离模块的第一端口与一分三开关的第一端口连接,一分三开关的第二端口与第一阅读器天线连接,一分三开关的第三端口与第二阅读器天线连接,一分三开关的第四端口与第三阅读器天线连接;所述三个阅读器天线为全向天线,分别位于三个固定位置;声表面波标签贴附在定位目标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声表面波标签为双频双通道单端延迟线型结构,包括压电基底、第一叉指换能器、第二叉指换能器、第一反射栅、第二反射栅、标签天线;
所述第一叉指换能器、第一反射栅沉积在压电基底的上半部分,构成声表面波的第一传播通道;第二叉指换能器、第二反射栅沉积在压电基底的下半部分,构成声表面波的第二传播通道;两个传播通道的叉指换能器孔径、反射栅孔径均相等,两个传播通道之间彼此独立;通过设计第一叉指换能器的指条宽度和第一反射栅的栅条宽度,使第一传播通道的中心频率f1为842.5MHz;通过设计第二叉指换能器的指条宽度和第二反射栅的栅条宽度,使第二传播通道的中心频率f2为922.5MHz;
所述第一叉指换能器、第二叉指换能器沉积在压电基底左侧,二者通过并联的方式与标签天线连接;
所述标签天线为双频全向天线,涵盖840~845MHz、920~925MHz两个频段;
所述第一反射栅到第一叉指换能器的中心距L1与第二反射栅到第二叉指换能器的中心距L2满足L1/L2=f2/f1的比例关系。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强度与相位信息的声表面波定位系统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其中步骤A和步骤B为定位离线阶段:
步骤A:根据声表面波标签的两个传播通道的中心频率差Δf=f2-f1,计算出采用回波信号相位差信息测距时的无相位模糊测距长度,从而将定位区域划分成若干个不存在相位模糊问题的子区域,并确定每个子区域对应的三个阅读器天线的相位测距整数部分;
步骤B:根据定位区域中不存在相位模糊问题的子区域来设置指纹点、建立指纹库;
步骤C:阅读器发射模块产生载波频率为f1的激励脉冲信号;
步骤D:阅读器收发隔离模块的单刀双掷开关掷于第二端口,一分三开关掷于第二端口;
步骤E:激励脉冲信号经过收发隔离模块的第二端口和第一端口进入一分三开关,再经过一分三开关的相应端口进入相应的阅读器天线,通过该阅读器天线发射激励脉冲信号;
步骤F:声表面波标签的标签天线接收激励脉冲信号,仅中心频率与激励脉冲信号的载波频率一致的传播通道响应该激励脉冲信号,该传播通道的叉指换能器通过逆压电效应将激励脉冲信号转换为声表面波沿压电基底表面传播,声表面波遇到该传播通道的反射栅产生部分反射和部分透射,其反射信号传回叉指换能器,叉指换能器再通过正压电效应将反射信号转换为回波脉冲信号,回波脉冲信号通过标签天线发射回相应的阅读器天线;
步骤G:阅读器收发隔离模块的单刀双掷开关掷于第三端口,回波脉冲信号经过一分三开关的相应端口进入收发隔离模块,再经过收发隔离模块的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进入接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获得回波脉冲信号的强度值S11和相位值
Figure FDA0003717804340000026
步骤H:阅读器收发隔离模块的单刀双掷开关掷于第二端口,一分三开关掷于第三端口,重复步骤E、步骤F、步骤G,获得一分三开关掷于第三端口时回波脉冲信号的强度值S12和相位值
Figure FDA0003717804340000021
步骤I:阅读器收发隔离模块的单刀双掷开关掷于第二端口,一分三开关掷于第四端口,重复步骤E、步骤F、步骤G,获得一分三开关掷于第四端口时回波脉冲信号的强度值S13和相位值
Figure FDA0003717804340000022
步骤J:阅读器发射模块产生载波频率为f2的激励脉冲信号,重复步骤D、步骤E、步骤F、步骤G、步骤H、步骤I,获得回波脉冲信号的强度值S21、S22、S23和相位值
Figure FDA0003717804340000023
Figure FDA0003717804340000024
步骤K:采用指纹定位算法,将回波脉冲信号的12个特征值S11、S12、S13、S21、S22、S23
Figure FDA0003717804340000025
与步骤B建立的指纹库中的所有指纹点进行匹配,由此确定定位目标所在的不存在相位模糊问题的子区域n,并通过步骤A获得该子区域n对应的三个阅读器天线的相位测距整数值x、y、z;
步骤L:通过第一阅读器天线接收的回波脉冲信号的相位差
Figure FDA0003717804340000031
结合子区域对应的第一阅读器天线的相位测距整数部分2πx,获得回波脉冲信号的无模糊相位差及其对应的第一阅读器天线到定位目标的距离D1,再采用同样的方法获得第二阅读器天线到定位目标的距离D2、第三阅读器天线到定位目标的距离D3,最后通过三边定位算法获得定位目标的二维坐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合强度与相位信息的声表面波定位系统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具体分为如下步骤:
步骤a:以不存在相位模糊问题的子区域1的几何质心作为指纹点1,将贴附声表面波标签的定位目标置于指纹点1处;
步骤b:阅读器发射模块产生载波频率为f1的激励脉冲信号,按照与权利要求2中步骤D、步骤E、步骤F、步骤G、步骤H、步骤I相同的步骤,获得指纹点的前6个特征值S11′、S12′、S13′、
Figure FDA0003717804340000032
然后阅读器发射模块产生载波频率为f2的激励脉冲信号,按照上述相同的方法,获得指纹点的后6个特征值S21′、S22′、S23′、
Figure FDA0003717804340000033
Figure FDA0003717804340000034
步骤c:以不存在相位模糊问题的子区域2的几何质心作为指纹点2,将贴附声表面波标签的定位目标置于指纹点2处,重复步骤b,获得指纹点2的12个特征值;
步骤d:以不存在相位模糊问题的子区域N的几何质心作为指纹点N,按照与步骤c相同的步骤,直至获得定位区域所有指纹点的特征值,完成指纹库的建立。
CN202010855133.2A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融合强度与相位信息的声表面波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Active CN1120680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55133.2A CN112068077B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融合强度与相位信息的声表面波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55133.2A CN112068077B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融合强度与相位信息的声表面波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68077A CN112068077A (zh) 2020-12-11
CN112068077B true CN112068077B (zh) 2022-07-26

Family

ID=73659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55133.2A Active CN112068077B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融合强度与相位信息的声表面波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680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9228B (zh) * 2022-03-31 2023-10-24 南京隼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目标测距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206016A (zh) * 2022-06-17 2022-10-18 成都联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准确高效双向门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7216B (zh) * 2010-05-07 2013-01-09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大数据容量的声表面波射频电子标签
CN102254208B (zh) * 2010-05-18 2013-08-2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声表面波无源射频识别标签和传感器
CN104200262A (zh) * 2014-09-09 2014-12-10 北京中讯四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容量声表面波射频标签
CN107024302B (zh) * 2017-04-10 2019-05-17 雅泰歌思(上海)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延迟线型声表面波传感器阵列
CN108020344B (zh) * 2017-07-27 2020-03-1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时分、时分与频分、时分与码分、时分与码分与频分结合的声表面波标签测温系统及方法
CN109782215B (zh) * 2018-12-11 2023-07-2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声表面波技术的室内定位与识别系统及其定位与识别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68077A (zh) 2020-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68077B (zh) 一种融合强度与相位信息的声表面波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CN107329142B (zh) 基于多频相位差的saw rfid标签测距方法
CN109581352B (zh) 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超分辨测角系统
CN107576345B (zh) 多节点谐振型声表面波传感器的无线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CN102052986A (zh) 无线无源声表面波阻抗负载传感器
US8102267B1 (en) Single antenna single read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ating a tag
CN109782215B (zh) 一种基于声表面波技术的室内定位与识别系统及其定位与识别方法
CN101487888B (zh) 一种空间谱谱峰搜索方法
CN104569961A (zh) 基于频谱细化的雷达测距方法
CN105117764A (zh) 一种高性能防碰撞声表面波延迟线型无线传感器系统
KR20180088009A (ko) 레이더를 이용한 거리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US7114382B2 (en) System for measuring pressure and/or temperature of a tire
CN115052246A (zh) 一种未知衰减系数下基于多频率代价函数融合的宽带信号直接定位方法
Durofchalk et al. Analysis of the ray-based blind deconvolution algorithm for shipping sources
CN110687504B (zh) 基于多频载波相位差的uhf rfid标签测距方法
CN108919273A (zh) 一种距离检测系统及方法
US20120206996A1 (en) Transponder having coupled resonant modes and including a variable load
JPH11248443A (ja) 樹高測定システム
Nonsakhoo et al. Angle of arrival estimation by using stereo ultrasonic technique for local positioning system
Norman An inversion technique for obtaining quasi-parabolic layer parameters from VI ionograms [radar signal processing]
WO2021032793A1 (en) Angle information estimation of ultra-wideband wireless signals
Liu et al. Dual frequency based real time location system using passive UHF RFID
CN111060900B (zh) 基于声表面波器件多频段相位信息的距离测量装置及方法
Karsch et al. Cognitive FMCW-Radar Concept for Ultrafast Spatial Mapping using Frequency Coded Channels
CN115099276A (zh) 一种采用声表面波标签的三维定位与识别系统及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