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57730B - 阻断式置管造瘘术用套件 - Google Patents

阻断式置管造瘘术用套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57730B
CN112057730B CN202011075758.3A CN202011075758A CN112057730B CN 112057730 B CN112057730 B CN 112057730B CN 202011075758 A CN202011075758 A CN 202011075758A CN 112057730 B CN112057730 B CN 1120577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joint
balloon
ostomy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7575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57730A (zh
Inventor
杜军
赵迎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07575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577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57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77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577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77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10Balloon catheters
    • A61M1/0023
    • A61M1/0058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84Drainage tubes; Aspiration tips
    • A61M1/85Drainage tubes; Aspiration tips with gas or fluid supply means, e.g. for supplying rinsing fluids or anticoagu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21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tubing
    • A61M25/002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tubing by the form of the lumen, e.g. cross-section, variable diameter
    • A61M25/0026Multi-lumen catheters with stationary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4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67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tal end, e.g. tips
    • A61M25/0068St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theter tip, e.g. shape, atraumatic tip, curved tip or tip struc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10Balloon catheters
    • A61M25/1018Balloon inflating or inflation-control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00Medical syringes, e.g. enemata; Irrigators
    • A61M3/02Enemata; Irrigators
    • A61M3/0279Cannula; Nozzles; Tips; their connection mean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断式置管造瘘术用套件,其在应用时是将造瘘管的A端置入患者肠道内吻合口的上游肠管内,造瘘管的B端置于患者体外,位于造瘘管的A端的入口用于肠内容物的流入,位于造瘘管的B端的出口用于肠内容物的流出;通过将置于肠管内的球囊调节至撑起状态,以阻断肠内容物流向位于下游的吻合口,通过将置于肠管内的球囊调节至回缩状态,以方便造瘘管在吻合口愈合后拔出患者体外;通过充排接头可以向球囊充排液体/气体,从而实现调节球囊在撑起状态和回缩状态之间切换。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而避免对患者进行二次还纳术,从而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各方面压力,还能有效降低过度治疗的几率。

Description

阻断式置管造瘘术用套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断式置管造瘘术用套件。
背景技术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目前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但是,低位直肠癌(肿瘤下缘距肛<7cm)行经腹直肠癌前切手术后,吻合口漏是最严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传统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是行结肠或回肠末端造口术,该术式通过转流粪便,降低吻合口近端肠道的压力和感染风险,从而可起到保护吻合口的作用。然而,该术式也存在弊端,因为患者需造口3-6个月,且后期还需行二次造口还纳术,这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另外二次造口还纳术对于绝大多数未发生吻合口漏的患者来说则有过度治疗之嫌。为此,在行结肠或回肠末端造口术方面,迫切需要一种能够避免进行二次造口还纳术的手术器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阻断式置管造瘘术用套件,其能够有效避免患者进行二次造口还纳术。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阻断式置管造瘘术用套件,包括:造瘘管,其管腔内用于流转肠内容物,造瘘管上沿管长方向的两端分别记为A端、B端,所述造瘘管的A端具有供肠内容物流入的入口,所述造瘘管的B端具有供肠内容物排出的出口;其中,所述肠内容物包括粪便、体液,造瘘管在使用时A端置于患者体内、B端置于患者体外;球囊,其包裹在造瘘管的A端的外管壁上,球囊采用可形变的材料制成,球囊具有两种状态,其一为,球囊处于撑起状态,球囊与肠管之间形成用于阻断肠内容物的封闭式结构,以限制肠内容物流向吻合口;其二为,球囊处于回缩状态,以供造瘘管的A端插入患者体内/从患者体内拔出;充排接头,其布置在造瘘管的外部,充排接头与球囊的内腔相连通,通过充排接头向球囊的内腔充入气体/液体使得球囊切换至撑起状态,通过充排接头排出球囊内的气体/液体使得球囊切换至回缩状态,其中,充排接头在使用时置于患者体外。
优选地,所述球囊为软质弹性的管状体构成,管状体套设在造瘘管上靠近A端的外管壁上,管状体上靠近造瘘管A端的一端外壁与造瘘管外壁固定连接,管状体上远离造瘘管A端的一端内壁与造瘘管外壁固定连接,球囊撑起后,球囊上靠近造瘘管A端的部位沿造瘘管的管长方向朝造瘘管的入口延伸布置。
优选地,管状体上靠近造瘘管A端的一端外壁与造瘘管外壁的连接处位于造瘘管A端的端部,造瘘管的入口在球囊撑起前裸露在球囊的外部,且在球囊完全撑起后完全/部分沿造瘘管的管长方向缩入球囊内侧。
优选地,造瘘管的入口端的外轮廓为斜切口状/平口状/鱼嘴状。
优选地,还包括:收纳件,其设置在造瘘管外,收纳件与充排接头对应布置,用于对充排接头进行收纳;优选地,收纳件包括:A空缺部,其与充排接头的外形、结构相适配,用于容置充排接头。
优选地,还包括:冲洗接头,其设置在造瘘管外;冲洗细管,其设置在造瘘管的管壁内/管腔内,冲洗细管的一端与冲洗接头相连,另一端与造瘘管的管腔相通;其中,冲洗接头在使用时置于患者体外,通过冲洗接头向冲洗细管充入冲洗液,冲洗液由冲洗细管的另一端流出并对造瘘管的管腔进行冲洗。
优选地,收纳件还包括:B空缺部,其与冲洗接头的外形、结构相适配,用于容置冲洗接头。
优选地,所述收纳件为硬质材料制成,充排接头、冲洗接头均固定安装在收纳件上,充排接头的接口朝向与造瘘管的管长方向成A夹角,冲洗接头的接口朝向与造瘘管的管长方向成B夹角,A、B夹角均指向造瘘管的B端布置。
优选地,还包括:充排细管,其设置在造瘘管的管壁内/管腔内,充排细管的一端与充排接头相连,另一端与球囊的内腔相连通;指示囊体,其设置在充排细管与充排接头之间、且位于造瘘管的外部,指示囊体的内腔分别与充排接头、充排细管的管腔相连通,指示囊体的外轮廓尺寸大于充排细管的外径,指示囊体在球囊处于撑起状态时呈鼓起状、且在球囊处于回缩状态时呈凹陷状。
优选地,所述指示囊体与收纳件对应布置;所述收纳件上设置有C空缺部,C空缺部与指示囊体对应布置,指示囊体在鼓起状态下完全/局部裸露在C空缺部内,C空缺部的形状、构造与人手指按压触及指示囊体所需的空间范围相适应。
优选地,所述C空缺部为V形或圆弧形的豁口。
优选地,还包括:保护盖,其活动安装在造瘘管上,保护盖与充排接头构成可拆卸式装配连接,用于对充排接头的接口进行遮盖。
优选地,所述收纳件为软质可形变材料制成,A空缺部、B空缺部分别与充排接头、冲洗接头可拆卸式装配连接。
优选地,A空缺部、B空缺部为设置在收纳件上的A凹槽、B凹槽构成,A凹槽、B凹槽分别与充排接头、冲洗接头卡接装配。
优选地,A空缺部、B空缺部相对布置在造瘘管的两侧。
优选地,收纳件上还设置有A标识、B标识,A标识、B标识分别与A空缺部、B空缺部对应布置,A标识用于指示充排接头在收纳件上的装配位置,B标识用于指示冲洗接头在收纳件上的装配位置。
优选地,还包括:A接头,其为直通式接头,A接头的输入端与造瘘管的B端装配连接,A接头的输出端的内径≧造瘘管的内径。
优选地,还包括:B接头,其为直通式接头,B接头的输入端用于与A接头的输出端可拆卸式装配连接,B接头的输出端用于与外部延长管相连接,B接头的输入端的内径与造瘘管的内径保持一致。
优选地,A接头的内孔包括顺延布置的A1孔段、A2孔段,A1孔段套接装配在造瘘管的B端外壁上,A2孔段用于可拆卸式套接在与B接头的输入端外,A1孔段的孔径大于A2孔段的孔径,A接头的内壁上位于A1孔段与A2孔段交接处所形成的台阶用于对造瘘管的插入深度进行限制。
优选地,A1孔段与造瘘管通过胶粘固定,A1孔段的内壁上沿着A接头的身长方向顺延布置有环状槽、竖状槽,环状槽靠近A2孔段布置,且环状槽沿A接头的身长方向间隔布置,竖状槽的长度方向与A接头的身长方向保持一致,竖状槽沿A1孔段的圆周向间隔布置;其中,环状槽用于沿圆周向均布和存蓄胶液,竖状槽用于沿A接头的身长方向均布和存留胶液。
优选地,竖状槽的一端沿其槽长方向延伸至部分/所有环状槽的槽内。
优选地,B接头的内孔包括顺延布置的B1孔段、B2孔段,B1孔段的孔径与造瘘管的内径保持一致,B2孔段的孔径大于B1孔段的孔径,B接头的内壁上位于B1孔段与B2孔段交接处所形成的台阶用于对外部延长管的插入深度进行限制。
优选地,A接头采用软质弹性材质制成,B接头采用硬质材料制成,B接头的输入端与A接头的A2孔段过盈配合。
优选地,B接头的输入端的外表面设置有A防滑脱结构,A防滑脱结构用于在A接头与B接头插接后限制A接头与B接头发生滑脱。
优选地,所述A防滑脱结构为沿B接头身长方向间隔布置的呈倒刺状的环形凹槽/凸起。
优选地,B接头的输入端的端部呈锥状布置,B接头的输入端端部的外径沿着背离输出端的方向逐渐减小,且B接头的输入端端部的最小外径小于A2孔段的孔径。
优选地,B接头的输入端、输出端分别与B1孔段、B2孔段对应布置。
优选地,B接头的输入端的外径小于输出端的外径。
优选地,A接头、B接头的外表面均设置有B防滑脱结构,B防滑脱结构为沿A接头身长方向间隔布置的环状凹槽/凸起。
优选地,A接头上的B防滑脱结构与A2孔段对应布置,B接头上的B防滑脱结构与B2孔段对应布置。
优选地,还包括:限位件,其可拆卸式装配在造瘘管的外壁上,限位件在使用时贴靠在患者腹壁外侧;卡箍,其与限位件卡接式装配连接,用于将限位件卡紧固定在造瘘管上;其中,限位件通过卡箍装配在造瘘管上,使得造瘘管相对于腹壁的滑移受到限制。
优选地,所述限位件采用软质弹性材料制成,其包括:限位片,其具有可供造瘘管穿过的通孔;管状部,其固定安装在限位片上的一表面且与通孔对应布置,管状部的内径与通孔的内径相一致,管状部沿管长方向在限位片的投影范围小于限位片的外轮廓;所述卡箍卡接安装在管状部的外管壁上;其中,限位片上背离管状部的一表面在使用时贴靠在患者皮肤上。
优选地,管状部上背离限位片的一端外壁上沿管状部的圆周向设置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与限位片之间安装所述卡箍。
优选地,所述限位件的一侧开设有A缺口,A缺口由通孔的内壁沿径向延伸至限位件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管状部的一侧开设有B缺口,B缺口由管状部的内壁沿径向延伸至管状部的外部,B缺口与A缺口错开布置。
优选地,卡箍包括环状箍体和紧固组件,环状箍体一侧设有开口;紧固组件对应设置在环状箍体的开口处,用于将环状箍体的开口处的两端可拆卸式紧固连接;紧固组件包括可相互叠合的A紧固体、B紧固体,A紧固体、B紧固体的叠合面上分别具有用限制A紧固体与B紧固体沿管状部的圆周向相互分离的C防滑脱结构,A紧固体与B紧固体之间具有沿管状部的管长方向移动的自由度,A紧固体与B紧固体沿管状部的管长方向相互远离移动可松开环状箍体;所述限位凸起为与管状部同心布置的一段圆弧状凸起结构,紧固组件沿管状部圆周向的布置范围所对应的圆心角记为x,限位凸起沿管状部圆周向的布置范围所对应的圆心角记为y,x+y≦360°。
优选地,y=180°。
优选地,C防滑脱结构为沿环状箍体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倒刺状锯齿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限位片上的A缺口处两端的间距沿着通孔的径向远离通孔而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A缺口与限位凸起上沿管状部圆周向的一端对应布置,所述B缺口与限位凸起上沿管状部圆周向的另一端对应布置。
优选地,所述限位片为环形,通孔位于环形限位片的中部。
优选地,限位片为锥状结构,限位片的径向尺寸沿着背离管状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管状部与限位片为一体成型式结构。
优选地,造瘘管的管壁内/管腔内设置有防塌陷结构,防塌陷结构用于对造瘘管的管壁进行支撑,以保持造瘘管的管腔的通畅状态。
优选地,所述防塌陷结构为螺旋状的钢丝。
优选地,所述防塌陷结构为沿造瘘管的管长方向布置的凸条,凸条沿造瘘管的圆周向间隔布置在造瘘管的内管壁上。
优选地,所述凸条的截面形状为山脊状。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阻断式置管造瘘术用套件,其在应用时是将造瘘管的A端置入患者肠道内吻合口的上游肠管内,造瘘管的B端置于患者体外,位于造瘘管的A端的入口用于肠内容物的流入,位于造瘘管的B端的出口用于肠内容物的流出;通过将置于肠管内的球囊调节至撑起状态,以阻断肠内容物流向位于下游的吻合口,通过将置于肠管内的球囊调节至回缩状态,以方便造瘘管在吻合口愈合后拔出患者体外;通过充排接头可以向球囊充排液体/气体,从而实现调节球囊在撑起状态和回缩状态之间切换。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能够在吻合口愈合之前通过充盈的球囊阻断肠内容物流向吻合口,以大大降低对吻合口愈合过程的干扰,并且在吻合口愈合后通过调节球囊的状态至回缩状态,可方便拔出造瘘管,造瘘口可自行愈合,从而避免对患者进行二次还纳术,从而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各方面压力,还能有效降低过度治疗的几率。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阻断式置管造瘘术用套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阻断式置管造瘘术用套件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球囊位置处的局部视图;
图5为图3中收纳件处的局部视图;
图6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球囊与造瘘管装配连接处在球囊充盈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图6中球囊安装方式的阻断式置管造瘘术用套件的结构示意图,该图中的收纳件采用硬质材料制成;
图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图6中球囊安装方式的阻断式置管造瘘术用套件的结构示意图,该图中的收纳件采用软质弹性材料制成;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鱼嘴状的入口端的造瘘管的局部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平口状的入口端的造瘘管的局部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斜切口状的入口端的造瘘管的局部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造瘘管、A接头、B接头、外部延长管的装配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A接头的轴测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A接头的剖视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接头的轴测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接头的剖视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限位件、卡箍在造瘘管上的装配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限位件的轴测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限位件的剖视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造瘘管的截面示意图,图中造瘘管的内壁上具有山脊状的防塌陷结构;
图21为图6中球囊与造瘘管装配连接处在球囊回缩避让态下的剖视图;
图22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球囊与造瘘管装配连接处在球囊充盈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23为图22中球囊与造瘘管装配连接处在球囊回缩避让态下的剖视图。
各附图标号对应关系如下:
100-造瘘管,110-入口,111-墨菲孔,120-出口,130-防塌陷结构,200-球囊,210-外囊壁,220-A安装环部,230-B安装环部,240-过渡连接部,250-流道,310-充排接头,320-充排细管,410-冲洗接头,420-冲洗细管,500-收纳件,510-A空缺部,520-B空缺部,530-C空缺部,540-保护盖,610-A接头,611-A1孔段,611a-环状槽,611b-竖状槽,612-A2孔段,620-B接头,621-B1孔段,622-B2孔段,623-A防滑脱结构,630-B防滑脱结构,700-延长管,800-限位件,810-限位片,820-管状部,821-限位凸起,830-A缺口,840-B缺口,900-卡箍,910-环状箍体,920-紧固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申请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申请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为解决上述问题,参阅图1至图2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阻断式置管造瘘术用套件,包括造瘘管100、球囊200和充排接头310,造瘘管100的管腔内用于流转肠内容物,造瘘管100上沿管长方向的两端分别记为A端、B端,所述造瘘管100的A端具有供肠内容物流入的入口110,所述造瘘管100的B端具有供肠内容物排出的出口120;其中,所述肠内容物包括粪便、体液中的至少一者,造瘘管100在使用时A端置于患者体内、B端置于患者体外。球囊200包裹在造瘘管100上靠近A端的外管壁上,球囊200采用可形变的材料制成,球囊200至少具有两种状态,其一为,球囊200处于撑起状态,球囊200与肠管之间形成用于阻断肠内容物的封闭式结构,以限制肠内容物流向吻合口;其二为,球囊200处于回缩状态,以方便造瘘管100的A端插入患者体内/从患者体内拔出;充排接头310布置在造瘘管100的外部,充排接头310与球囊200的内腔相连通,通过充排接头310向球囊200的内腔充入气体/液体使得球囊200切换至撑起状态,通过充排接头310排出球囊200内的气体/液体使得球囊200切换至回缩状态,其中,回缩状态是指球囊200的内腔回缩至最小时的状态,充排接头310在使用时置于患者体外。
当患者行结直肠吻合手术后,将造瘘管100的A端和球囊200经右下腹戳孔放入腹腔,然后在距回盲部10cm~15cm处的肠管上作一荷包,荷包中央作一切口,再将造瘘管100的A端端部和球囊200经切口置入肠管,且A端的入口110朝向输入襻。通过充排接头310向球囊200内注入液体或气体以保证球囊200切换至撑起状态,以阻断肠内容物流经吻合口,且使造瘘管100的A端固定在肠管内不发生位移,通过观察肠壁状态确保球囊200充盈量合适,以防止导致肠壁因受压过度而缺血坏死。接下来,收紧荷包线以避免球囊200脱出,最后将带球囊200的肠管部分拉至戳孔处,缝合肠壁与腹壁,以固定肠管。在术后使用过程中,肠内的粪便、肠液等肠内容物经造瘘管100的入口110流入造瘘管100的管腔,再由造瘘管100的出口120排出。另外,还可以在造瘘管100的出口120连接负压引流装置,以提高肠内容物的排放效率和效果。
当患者的吻合口愈合后,只需将球囊200内液体或气体抽空,然后轻轻拔出即可,造瘘口可自行愈合,从而无需二次手术。
其中,吻合口即为肠管上行结直肠吻合手术产生的吻合口;输入襻是指肠管切口上方的肠段;造瘘管100的入口110、出口120分别为造瘘管100两端的管口。
本实施例提供的阻断式置管造瘘术用套件,其在应用时是将造瘘管100的A端置入患者肠道内吻合口的上游肠管内,造瘘管100的B端置于患者体外,位于造瘘管100的A端的入口110用于肠内容物的流入,位于造瘘管100的B端的出口120用于肠内容物的流出;通过将置于肠管内的球囊200调节至撑起状态,以阻断肠内容物流向位于下游的吻合口,通过将置于肠管内的球囊200调节至回缩状态,以方便造瘘管100在吻合口愈合后拔出患者体外;通过充排接头310可以向球囊200充排液体/气体,从而实现调节球囊200在撑起状态和回缩状态之间切换。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能够在吻合口愈合之前通过充盈的球囊200阻断肠内容物流向吻合口,以大大降低对吻合口愈合过程的干扰,并且在吻合口愈合后通过调节球囊200的状态至回缩状态,可方便拔出造瘘管100,造瘘口可自行愈合,从而避免对患者进行二次还纳术。
充排接头310内通常还具有单向阀体,该单向阀体用于防止充入球囊200内的液体/气体自行排出,带有这种单向阀体的接头可采用现有的医疗用的接头进行实施。
参阅图6至图8、以及图21至图23,上述的球囊200为软质弹性的管状体构成,管状体套设在造瘘管100上靠近A端的外管壁上,管状体上靠近造瘘管100A端的一端外壁与造瘘管100外壁固定连接,管状体上远离造瘘管100A端的一端内壁与造瘘管100外壁固定连接,球囊200撑起后,球囊200上靠近造瘘管100A端的部位沿造瘘管100的管长方向朝造瘘管100的入口110延伸布置。通过该方案,可以使得球囊200靠近造瘘管100入口110的一端在球囊200撑起过程中逐渐向造瘘管100的A端端部延伸,进而使得造瘘管100的入口110会逐渐缩入球囊200覆盖的范围内。这样实施的好处是,球囊200在肠管内完全撑起后,球囊200、造瘘管100上A端端部与球囊200之间的外管壁、以及肠管之间的容置空间就会大大缩小,甚至可以消除,从而可以大大减少肠内容物在造瘘管100A端端部的滞留量,以利于造瘘管100充分引流出肠内容物;另外,由于球囊200在完全撑起后可包裹部分/全部入口110,从而防止肠壁堵塞入口110,进而还能保证造瘘管100的入口110处的通畅性。
具体实施时,管状体与造瘘管100的外壁之间可通过胶粘固定。上缘的球囊200粘接处,位于球囊200的内侧;下缘的球囊200粘接处,位于球囊200的外侧。当球囊200未充盈时,球囊200壁紧贴管壁,方便管体伸入肠道,当球囊200充盈后,球囊200可完全包裹尖端管体,避免肠内容物嵌在尖端管壁与肠壁之间。其中,上缘的球囊200粘接处即管状体上靠近造瘘管100入口110端的粘接处;下缘的球囊200粘接处,是指管状体上远离造瘘管100入口110端的粘接处。
进一步地,参阅图6、以及图21至图23,管状体上靠近造瘘管100A端的一端外壁与造瘘管100外壁的连接处位于造瘘管100A端的端部,造瘘管100的入口110在球囊200撑起前裸露在球囊200的外部,且在球囊200完全撑起后,造瘘管100的入口110的全部/部分包裹在球囊200内侧。该实施方案通过将管状体上靠近造瘘管100A端端部的一端外壁固定在造瘘管100的A端端部,可以在球囊200撑起后增大入口110在球囊200内的覆盖范围,从而进一步提高造瘘管100入口110的通畅性。现有的球囊200的安装方式是,将管状体的两端的内壁与造瘘管100的外壁固定连接,即使将球囊200的安装位置靠近入口的边缘部位,也难以在球囊200完全撑起后达到将入口包裹的目的。
参阅图6至图11,造瘘管100的入口110端的外轮廓为斜切口状/平口状/鱼嘴状。其中,造瘘管100的入口110端也即造瘘管100的A端端部;斜切口状也即造瘘管100入口110端的端面与造瘘管100的管长方向成一夹角;平口状是指造瘘管100入口110端的端面与造瘘管100的管长方向垂直布置;鱼嘴状是指在平口状的入口110端面中部开设有V形或类似V形的凹口,从侧面看,如同鱼嘴张开时的形状。当造瘘管100的入口110端的外轮廓为斜切口状时,在球囊200完全撑起后,造瘘管100入口110的局部缩入球囊200内侧;造瘘管100的入口110端的外轮廓为平口状时,在球囊200完全撑起后,造瘘管100入口110可完全缩入球囊200内侧;当造瘘管100的入口110端的外轮廓为鱼嘴状时,在球囊200完全撑起后,造瘘管100入口110的局部缩入球囊200内侧。
为了有效降低球囊200与入口110之间的造瘘管100外侧滞留的肠容物量,在具体实施时可优选将造瘘管100的入口110端的外轮廓设置成平口状,以便安装球囊200时,球囊200上靠近入口110的一端可以尽量在造瘘管100的末端部布置;而斜口装的入口110端和鱼嘴状的入口110端,均有一部分管体是不完整的,为了保证球囊200的密封性能,一般不宜将球囊200上靠近入口110的一端固定在靠近造瘘管100末端边缘的位置,由此使得该两种形式的入口110端在安装上述球囊200后,球囊200撑起状态下,造瘘管100的入口110不能完全缩入球囊200的内侧,因此会在球囊200端部会存留较多的肠内容物而不便于清理。
参阅图1、图2和图11,对于造瘘管100的入口110端的外轮廓为斜切口状的造瘘管100,可以在造瘘管100上的入口110处的管壁上设置墨菲孔111,墨菲孔111可在入口110被肠壁堵塞的情况下,用于将肠内容物由此处引流至造瘘管100腔中。墨菲孔111在球囊200完全撑起状态下裸露在球囊200的外部。
对于造瘘管100的入口110端的外轮廓为鱼嘴状的造瘘管100,由于鱼嘴状开口的两侧管壁均可以对肠壁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再结合球囊200进行使用,当球囊200完全撑起后,就可防止入口110被完全堵住。因此,在采用具有鱼嘴状入口110端的造瘘管100时,可以不用设置墨菲孔111。
上述的充排接头310在手术后会置于患者体外,如果不加以固定或者合理收纳,不仅会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的舒适性,而且还可能会降低充排接头310等相关结构的使用寿命。对此,参阅图1、图2、图5、图7、图8,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收纳件500,收纳件500安装在造瘘管100上且位于造瘘管100外部,收纳件500与充排接头310对应布置,用于对充排接头310进行收纳。
进一步地,参阅图5和图8,收纳件500上设置有A空缺部510,A空缺部510与充排接头310的外形、结构相适配,用于容置充排接头310。
造瘘管100是用来引流出阻断在吻合口上游的肠内容物,因此造瘘管100需要定期清洗,以保证造瘘管100的卫生状况良好和满足正常使用的需求。对此,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冲洗接头410,参阅图1至图8,冲洗接头410设置在造瘘管100外,造瘘管100的管壁内/管腔内设置有冲洗细管420,冲洗细管420的一端与冲洗接头410相连,另一端与造瘘管100的管腔相通。其中,冲洗接头410在使用时置于患者体外,通过冲洗接头410向冲洗细管420充入冲洗液,冲洗液由冲洗细管420的另一端流出并对造瘘管100的管腔进行冲洗。冲洗后的液体经造瘘管100的出口120排出;在出口120连接负压引流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负压吸引造瘘管100内的冲洗液,从而快速流向出口120的冲洗液也会对造瘘管100的管腔进行冲刷,提高冲洗效果。
为便于对冲洗接头410进行合理收纳,以防随意摆放,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舒适性和冲洗接头410等相关结构的使用寿命,参阅图1至图8,收纳件500还包括用于容置冲洗接头410的B空缺部520,B空缺部520与冲洗接头410的外形、结构相适配。
所述收纳件500为硬质材料制成,充排接头310、冲洗接头410均固定安装在收纳件500上,充排接头310的接口朝向与造瘘管100的管长方向成A夹角,冲洗接头410的接口朝向与造瘘管100的管长方向成B夹角,A、B夹角均指向造瘘管100的B端布置。其中,充排接头310的接口靠近造瘘管100的B端布置,用于连接外部装置,以对球囊200实施充排液体/气体;冲洗接头410的接口也是靠近造瘘管100的B端布置,用于连接外部装置,以对造瘘管100的管内进行冲洗。
为了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了解球囊200的充盈状态,以及在肠道吻合口愈合后排出球囊200内的气体/液体时,直观了解球囊200内的气体或液体是否排空,参阅图1至图3、图5和图7,本实施例对此还提供了充排细管320和串接在充排细管320的管路中的指示囊体,充排细管320设置在造瘘管100的管壁内/管腔内,充排细管320的一端与充排接头310相连,另一端与球囊200的内腔相连通;指示囊体设置在充排细管320与充排接头310之间、且位于造瘘管100的外部,指示囊体的内腔分别与充排接头310、充排细管320的管腔相连通,指示囊体的外轮廓尺寸大于充排细管320的外径,指示囊体在球囊200处于撑起状态时呈鼓起状、且在球囊200处于回缩状态时呈凹陷状。指示囊体尤其是在患者的吻合口愈合后需要拔出造瘘管100时起重要作用,医护人员通过外部装置连接充排接头310抽出球囊200内的气体/液体,当指示囊体呈完全凹陷状时,可判断球囊200已经恢复至回缩状态,此时即可对造瘘管100实施拔出操作,在此过程中,指示囊体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直观的参考,以便实施掌握球囊200的回缩状态,不仅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防止因球囊200未完全恢复至回缩状态而拔出造瘘管100,对患者产生的损伤。在造瘘管100的日常使用过程中,患者或者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触摸和/或观察指示囊体的充盈状态,判断球囊200的充盈状态,若发现指示囊体的充盈状态发生改变,可以通过向球囊200充/排液体/气体,以对球囊200的充盈状态进行调节。
当然,若球囊200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回缩,通过观测/触摸指示囊体的充盈状态来判断不一定准确,但是能给医护人员和患者一定的参考价值。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球囊200充盈状态监测的准确性,可以在球囊200内/外表面安装压力监测装置,并在患者体外设置与压力监测装置相连的可供阅读监测结果的设备,以便医护人员或患者更加准确了解球囊200所处的状态,继而在球囊200状态发生改变时及时进行干预,以确保球囊200在使用期间以较好的状态进行工作。
所述指示囊体与收纳件500对应布置;参阅图1、图3和图5,所述收纳件500上设置有C空缺部530,C空缺部530与指示囊体对应布置,指示囊体在鼓起状态下完全/局部裸露在C空缺部530内,C空缺部530的形状、构造与人手指按压触及指示囊体所需的空间范围相适应。通过将指示囊体对应布置在收纳件500上的C空缺部530,以便对指示囊体进行归置,可防止外部结构对指示囊体误压,影响球囊200的正常使用;另外,通过将C空缺部530的形状、构造设置成与人手指按压触及指示囊体所需的空间范围相适应,可以方便医护人员进行触摸和/或按压操作,以了解指示囊体的状态,进而判断球囊200的工作状态。
参阅图1、图3和图5,通常医护人员在触摸和/或按压指示囊体时,是先用手握持造瘘管100的管身,顺势用大拇指实施触摸和/或按压操作,因此,C空缺部530的形状、构造与人手大拇指实施触摸和/或按压操作所需的操作空间相适应。
优选地,所述C空缺部530为V形或圆弧形的豁口,如图1、图3和图5所示。
若造瘘管100上同时具有充排接头310和冲洗接头410,在实施冲洗操作时,有可能将外部冲洗设备误接入充排接头310,从而将冲洗液误充入球囊200内,导致球囊200状态发生改变,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要想重新将球囊200状态调节回合适的状态十分不便,而且给患者也会带来极大的痛苦。为了防止这种问题的出现,参阅图1至图3、以及图5,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保护盖540,保护盖540活动安装在造瘘管100上,保护盖540与充排接头310构成可拆卸式装配连接,用于对充排接头310的接口进行遮盖/封堵。通过设置保护盖540,也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和患者识别充排接头310的位置,以免错误使用。保护盖540能够保护充盈接口,还能避免术后误充球囊200,以防因误充球囊200导致肠壁缺血坏死。
在上述的收纳件500采用硬质材料制成的情况下,在手术中,需要将造瘘管100的A端先穿过患者腹壁再插入肠管内,一旦医护人员在手术中发生失误,先将造瘘管100的A端插入患者的肠管,那么就需要在患者腹壁上开设与收纳件500的外轮廓相适配的切口,以供造瘘管100的B端由患者的腹壁内侧向外侧穿出,直至将收纳件500移至腹壁外侧,由此使得患者腹壁需要开设较大的切口,使得术后恢复周期延长、且术后感染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优选方案为:参阅图8,所述收纳件500为软质可形变材料制成。由于收纳件500采用软质可形变材料制作,当手术中出现上述失误之后,收纳件500也可以较为方便地从腹壁上较小的切口穿出,从而避免在患者腹壁开设较大的切口,利于术后的恢复、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具体地,收纳件500可以采用符合医用标准的硅胶材质制作。
在收纳件500采用硬质材料制作的情况下,充排接头310、冲洗接头410有时是与收纳件500固定装配的,也就是一旦装配完成,两个接头就不能再拆卸或移动了,这样充排接头310、冲洗接头410的使用就会对外接设备产生了限制,使得能够与其适配使用的设备范围缩小。比如,外部设备通常采用医疗领域常用的注射器,充排接头310可以与注射器相连,以通过注射器向球囊200充入/排出液体/气体,但是一旦充排接头310的姿态固定,那么就需要用特定尺寸、特定结构的注射器才能与充排接头310的接口插接,否则有可能插接不牢固甚至是无法插接。对此,本实施例优选地,参阅图8,A空缺部510、B空缺部520分别与充排接头310、冲洗接头410可拆卸式装配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将充排接头310、冲洗接头410从收纳件500上移出,以便改变接头的姿态使得接头能够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端牢固连接。另外,当医护人员在手术中误将造瘘管100的A端先插入肠管,需要将造瘘管100的B端由内至外穿出患者腹壁时,可以先将两个接头从收纳件500上拆下,以便收纳件500可以产生较大的形变量来适应腹壁上开设的较小切口,使得收纳件500顺利通过,而两个接头本身体积较小,较为容易穿过切口。
当然,在收纳件500采用硬质材料制作的情况下,充排接头310、冲洗接头410也可以是与收纳件500可拆卸式装配的。
具体地,参阅图8,A空缺部510、B空缺部520为设置在收纳件500上的A凹槽、B凹槽构成,A凹槽、B凹槽分别与充排接头310、冲洗接头410卡接装配。在使用时将接头取出,用完后将接头按压卡入对应的凹槽即可实现收纳。
参阅图1至图8,上述的A空缺部510、B空缺部520最好是相对布置在造瘘管100的两侧,这样一方面防止两个接头在使用时相互干扰,也便于区分。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充排接头310、冲洗接头410的辨识,本实施例提供的优选方案为:收纳件500上还设置有A标识、B标识,A标识、B标识分别与A空缺部510、B空缺部520对应布置,A标识用于指示充排接头310在收纳件500上的装配位置,B标识用于指示冲洗接头410在收纳件500上的装配位置。
其中,上述的收纳件500为壳体结构,A标识、B标识可以是刻在壳体上的文字、图案、标签、铭牌等形式,文字、图案等形式可以是蚀刻的凹陷结构,也可以是浮雕状的凸起结构。
参阅图1至3、图5、图7、图8 、以及图12至图16,上述的造瘘管100的B端端部还设置A接头610,其为直通式接头,A接头610的输入端与造瘘管100的B端装配连接,A接头610的输出端的内径≧造瘘管100的内径。A接头610的输出端可以与现有的负压引流装置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宝塔接头、延长管700等配件与负压引流装置进行连接,以辅助增强造瘘管100对肠内容物的引流效率。之所以将A接头610的输出端的内径设置成大于或等于造瘘管100的内径,是为了保证造瘘管100内引流的肠内容物在A接头610的输出端仍能够以较大的流通量顺畅通过,也即A接头610能够保持与造瘘管100相一致的通过性。
A接头610的输入端最好是套接在造瘘管100的外部,从而能够保证A接头610的输入端的通量与输出端的通量均能够与造瘘管100保持一致,从而防止肠内容物在造瘘管100和A接头610处发生堵塞。
造瘘管100的管长通常不是很长,而负压引流装置通常需要一直连接造瘘管100,如果负压引流装置上的管件长度也不合适的话,负压引流装置的收纳就很不方便,为了提高造瘘管100的使用更加方便和广泛。本实施例优选地,参阅图1至3、图5、图7、图8 、以及图12至图16,还包括与A接头610适配的B接头620,B接头620也为直通式接头,B接头620的输入端用于与A接头610的输出端可拆卸式装配连接,B接头620的输出端用于与外部延长管700相连接,B接头620的输入端的内径与造瘘管100的内径保持一致。通过采用该方案,A接头610和B接头620均能保持与造瘘管100的管腔相一致的通过性,通过B接头620与延长管700相连,可以适应负压引流装置与患者距离不同的情形,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量裁外部延长管700,以使得延长管700的管长合适。延长管700可通过现有的接头与负压引流装置相连。
其中,A接头610的输入端与造瘘管100固接,B接头620的输出端与延长管700固接,具体固定方式可采用胶粘方式。
由于A接头610与B接头620时可拆卸式连接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拆解,比如有时候不用延长管700,需要将负压引流装置直接与A接头610相连时,可以不装配B接头620及延长管700,或者将已装配好的B接头620及延长管700拆掉。
具体地,参阅图12至图16,A接头610的内孔包括顺延布置的A1孔段611、A2孔段612,A1孔段611、A2孔段612分别与A接头610的输入端、输出端对应布置,A1孔段611套接装配在造瘘管100的B端外壁上,A2孔段612用于可拆卸式套接在与B接头620的输入端外,A1孔段611的孔径大于A2孔段612的孔径,A接头610的内壁上位于A1孔段611与A2孔段612交接处所形成的台阶用于对造瘘管100的插入深度进行限制。
造瘘管100的内径小于A2孔段612的孔径,在造瘘管100与A接头610装配完毕后,造瘘管100与A2孔段612的内壁之间形成台阶状结构,该台阶状结构用于对B接头620的插入深度进行限制,参阅图12至图16。
其中,A1孔段611与造瘘管100通过胶粘固定,A1孔段611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均布胶液的布胶槽。通过布胶槽均布胶液,可使得A接头610与造瘘管的连接处在胶液固化以后更牢固,且能够提高密封和防渗漏的效果。
为了使得胶液在造瘘管100与A接头610的连接处均匀布置,从而在胶液固化之后,能够使得A接头610与造瘘管100的连接强度更高、且密封性更好。对此,本实施例提供的优选实施方案为:如图13和图14所示,布胶槽包括沿着A接头610的身长方向顺延布置有环状槽611a、竖状槽611b,环状槽611a靠近A2孔段612布置,且环状槽611a沿A接头610的身长方向间隔布置,竖状槽611b的长度方向与A接头610的身长方向保持一致,竖状槽611b沿A1孔段611的圆周向间隔布置;其中,环状槽611a用于沿圆周向均布和存蓄胶液,竖状槽611b用于沿A接头610的身长方向均布和存留胶液。
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将上述的环状槽611a、竖状槽611b设置在造瘘管100的B端外壁上,只要实现上述目的即可。
在具体实施时,若环状槽611a内的胶液过多,有可能会在装配过程中使得胶液向A2孔径段溢出,并在胶液固化后,使得A接头610的A2孔径段内壁不平整。对此,如图13和图14所示,将竖状槽611b的一端沿其槽长方向延伸至部分/所有环状槽611a的槽内,这样可以在装配造瘘管100和A接头610的过程中,使得环状槽611a中过多的胶液顺着竖状槽611b向背离A2孔段612的方向溢出至A接头610外,从而可以减少胶液在A2孔段612内的溢出量,进而保证A2孔段612内壁的结构完好性。
为了保证A接头610与造瘘管100之间的密封性,优选地,将竖状槽611b的一端沿其槽长方向延伸至部分环状槽611a的槽内,此处部分环状槽611a是所有环状槽611a中背离A2孔段612的一部分环状槽611a,其余靠近A2孔段612的环状槽611a与竖状槽611b之间呈分离状布置,如图13和图14所示。
参阅图12至图16,上述B接头620的内孔包括顺延布置的B1孔段621、B2孔段622,B1孔段621、B2孔段622分别与B接头620的输入端、输出端对应布置,B1孔段621的孔径与造瘘管100的内径保持一致,B2孔段622的孔径大于B1孔段621的孔径,B接头620的内壁上位于B1孔段621与B2孔段622交接处所形成的台阶用于对外部延长管700的插入深度进行限制。
上述的A接头610采用软质弹性材质制成,B接头620采用硬质材料制成,B接头620的输入端与A接头610的A2孔段612过盈配合。由于A接头610采用软质弹性材料制成,而B接头620与A接头610过盈配合连接,从而能够保证A接头610与B接头620连接处的稳固性,可以起到增大摩擦力、防止两者滑脱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A接头610与B接头620在装配连接后的防滑脱效果,优选地,参阅图12至图16,B接头620的输入端的外表面设置有A防滑脱结构623,A防滑脱结构623用于在A接头610与B接头620插接后限制A接头610与B接头620发生滑脱。
具体地,如图12、图15和图16所示,所述A防滑脱结构623为沿B接头620身长方向间隔布置的呈倒刺状的环形凹槽/凸起,环形凹槽/凸起与A1孔段611同心布置。
B接头620的输入端的端部呈锥状布置,B接头620的输入端端部的外径沿着背离输出端的方向逐渐减小,且B接头620的输入端端部的最小外径小于A2孔段612的孔径,参阅图12、图15和图16。通过这样设置,可以方便B接头620的输入端插入A接头610的输出端。
参阅图12至图16,B接头620的输入端、输出端分别与B1孔段621、B2孔段622对应布置;B接头620的输入端的外表面沿B接头620的身长方向依次设置有A防滑脱结构623、环状凸缘、平滑段,其中,A防滑脱结构623的最大外径小于环状凸缘的外径,平滑段的外径小于环状凸缘的外径,环状凸缘用于在A接头610与B接头620的连接处增大摩擦力,进一步防止A接头610与B接头620滑脱。
如图12、图15和图16所示,B接头620的输入端的外径小于输出端的外径,B接头620的输入端外表面与输出端外表面之间形成的台阶状结构,也可用于限制B接头620的输入端在A接头610的A2孔段612内的插入深度。
进一步地,参阅图12至图16,A接头610、B接头620的外表面均设置有B防滑脱结构630,B防滑脱结构630为沿A接头610身长方向间隔布置的环状凹槽/凸起,此处的环状凹槽/凸起分别与A接头610、B接头620的内孔同心布置。
参阅图12至图16,在A接头610采用软质弹性材料制成的情况下,A接头610上的B防滑脱结构630与A接头610一体成型;在B接头620采用硬质材料制成的情况下,B防滑脱结构630可以与B接头620设置成一体,也可以是套设在B接头620的输出端外表面上的防滑套,防滑套的外表面设置环状凹槽/凸起,为了对防滑套的位置进行限定,可以在B接头620的输出端的外表面设置环状限位凹槽,环状限位凹槽与防滑套相适配,用于限制防滑套沿B接头620身长方向移位,防滑套在B接头620上装配完毕后,防滑套的外径可以与B接头620的输出端的外径保持一致。
上述的A接头610可以采用符合医用标准的硅胶等软质材料制成,防滑套可以采用硅胶、橡胶等软质材料制成。
具体地,参阅图12至图16,A接头610上的B防滑脱结构630与A2孔段612对应布置,B接头620上的B防滑脱结构630与B2孔段622对应布置。
造瘘管100在术后,可能会因为患者的肠道蠕动而相对于腹壁移位,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很可能会降低球囊200的阻断效果,使得肠内容物流向下游的吻合口。为防止患者身上携带的造瘘管100沿管长方向相对于患者腹壁移位,本实施例进一步还包括限位件800,参阅图17至图19,限位件800可拆卸式装配在造瘘管100的外壁上,限位件800在使用时贴靠在患者腹壁外侧;还包括卡箍900,卡箍900与限位件800卡接式装配连接,用于将限位件800卡紧固定在造瘘管100上。其中,限位件800通过卡箍900装配在造瘘管100上,使得造瘘管100相对于腹壁的滑移受到限制。
具体地,上述限位件800采用软质弹性材料制成,限位件800包括限位片810,限位片810上具有可供造瘘管100活动穿过的通孔;限位件800还包括管状部820,其固定安装在限位片810上的一表面且与通孔对应同心布置,管状部820的内径与通孔的内径相一致,管状部820沿管长方向在限位片810的投影范围小于限位片810的外轮廓;所述卡箍900卡接安装在管状部820的外管壁上;其中,限位片810上背离管状部820的一表面在使用时贴靠在患者皮肤上。在造瘘手术完成后,可以将卡箍900松开,调节限位片810在造瘘管100上的位置,使得限位片810的一表面贴靠患者皮肤布置,然后通过卡箍900将限位片810的位置固定,以限制造瘘管100相对于患者腹壁移位。之所以采用软质弹性材料制作限位件800,可以增加限位件800与造瘘管100之间的摩擦力,提高限位效果。
参阅图17至图19,管状部820上背离限位片810的一端外壁上沿管状部820的圆周向设置有限位凸起821,限位凸起821与限位片810之间安装所述卡箍900。具体实施时,在管状部820的中部外表面开设环状凹槽,环状凹槽的背离限位片810的一侧壁构成所述的限位凸起821。
如图17和18所示,在限位件800采用软质弹性材料制作的情况下,限位件800的一侧开设有A缺口830,A缺口830由通孔的内壁沿径向延伸至限位件800的外部。这样可以方便将限位件800从造瘘管100上拆卸下来,尤其是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在将造瘘管100置入患者身体中时,若造瘘管100上配件较多,显然会不便于操作,对此,可以将限位件800在手术前拆卸下来,并在造瘘术完成后,再将限位件800装配到造瘘管100上并用卡箍900固定即可。另外,当限位件800、卡箍900中任意一者损坏时,也可方便更换。
进一步地,如图18所示,上述管状部820的一侧开设有B缺口840,B缺口840由管状部820的内壁沿径向延伸至管状部820的外部,B缺口840与A缺口830错开布置。通过设置B缺口840,可以在卡箍900将管状部820与造瘘管100卡紧装配时,管状部820产生褶皱。
参阅图17,上述卡箍900具体包括环状箍体910和紧固组件920,环状箍体910一侧设有开口;紧固组件920对应设置在环状箍体910的开口处,用于将环状箍体910的开口处的两端可拆卸式紧固连接;紧固组件920包括可相互叠合的A紧固体、B紧固体,A紧固体、B紧固体的叠合面上分别具有用限制A紧固体与B紧固体沿管状部820的圆周向相互分离的C防滑脱结构,A紧固体与B紧固体之间具有沿管状部820的管长方向移动的自由度,A紧固体与B紧固体沿管状部820的管长方向相互远离移动可松开环状箍体910;所述限位凸起821为与管状部820同心布置的一段圆弧状凸起结构,紧固组件920沿管状部820圆周向的布置范围所对应的圆心角记为x,限位凸起821沿管状部820圆周向的布置范围所对应的圆心角记为y,x+y≦360°。其中,限位凸起821设置成是与管状部820同心布置的一段圆弧状凸起结构,在装配卡箍900时,可以将环状箍体910与限位凸起821对应布置、紧固组件920与限位凸起821相对布置,从而在松开环状箍体910的过程中,A紧固体与B紧固体能够具有沿管状部820的管长方向相互远离移动的空间,使得卡箍900能够方便打开。
优选地,y=180°,也即限位凸起821沿管状部820圆周向的布置范围呈半圆形。
参阅图17,上述的C防滑脱结构为沿环状箍体910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倒刺状锯齿形结构。
参阅图17和图18,所述限位片810上的A缺口830处两端的间距沿着通孔的径向远离通孔而逐渐增大,这样能够方便限位片810装配到造瘘管100上。
具体实施时,如图18所示,A缺口830最好是与限位凸起821上沿管状部820圆周向的一端对应布置,B缺口840最好是与限位凸起821上沿管状部820圆周向的另一端对应布置。
参阅图17和图18,上述的限位片810为环形,通孔位于环形限位片810的中部。
进一步地,参阅图19,限位片810为锥状结构,限位片810的径向尺寸沿着背离管状部820的方向逐渐增大。在限位件800采用软质弹性材料的情况下,限位片810能够在完全贴靠患者皮肤的情况下,会产生沿造瘘管100的管长方向的弹性作用力;另外,当限位片810完全贴靠患者皮肤时,会产生一定的类似于吸盘的作用,进而可起到防止造瘘管100相对于患者腹壁内移的作用。
参阅图19,上述的管状部820与限位片810为一体成型式结构。
由于造瘘管100在配合负压引流装置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负压吸引的作用,使得管腔的压强小于管外的压强,若造瘘管100的管壁强度不够,就会引起管壁的塌陷甚至是管腔的堵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造瘘管100的管壁内/管腔内设置有防塌陷结构130,防塌陷结构130用于对造瘘管100的管壁进行支撑,以保持造瘘管100的管腔的通畅状态。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塌陷结构130为螺旋状的钢丝,钢丝在造瘘管100的管件制作时预埋在管壁内部。该造瘘管100在具体实施时可采用现有的钢丝软管,其软硬度的改变可以通过调整现有的制作工艺参数实现,钢丝软管的材质需符合医用标准。
作为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塌陷结构130为沿造瘘管100的管长方向布置的凸条,凸条沿造瘘管100的圆周向间隔布置在造瘘管100的内管壁上,参阅图20。
所述凸条的截面形状为山脊状,如图20所示。
造瘘管100可分为前段管体和后段管体,前段管体在使用时部分/全部置于患者体内,后段管体在使用时置于患者体外,球囊200设置在前段管体的末端,A接头610安装在后段管体的末端,限位件800装配在前段管体与后段管体之间。
参阅图6至图8、以及图21至图23,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造瘘术用阻断装置,包括用于流转肠内容物的造瘘管,造瘘管的里端在使用时插入患者体内,造瘘管的里端端部设置有能够进行膨胀的气囊,气囊具有用于实现阻断肠内容物向肠道下游移动的充盈状态和方便造瘘管插入肠管的回缩避让态,气囊的内腔与充排结构相连,充排结构用于对气囊的内腔进行充气和排气,以使得气囊在充盈状态和回缩避让态之间切换,气囊包括环形的外囊壁210,以及外囊壁210内侧设置的A安装环部220,该A安装环部220与造瘘管的管壁套接安装,该A安装环部220的a端与造瘘管的里端管端面相平齐或延伸至造瘘管的里端管端面的外侧,该A安装环部220的b端位于造瘘管的里端管端面的内侧,a端、b端分别为A安装环部220上沿造瘘管管长方向的两端,A安装环部220的a端与外囊壁210的一端通过过渡连接部240相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造瘘术用阻断装置,造瘘术用阻断装置,通过将造瘘管的里端端部气囊调至充盈状态,以实现阻断肠内容物向肠道下游移动,通过将气囊的A安装环部220a端与造瘘管的里端管端面相平齐或延伸至造瘘管的里端管端面的外侧布置,并将A安装环部220的b端位于造瘘管的里端管端面的内侧,且A安装环部220的a端与外囊壁210的一端通过过渡连接部240相连接,从而能够防止在造瘘管的里端管端面与气囊的过渡连接部240之间形成藏纳肠内容物的死角区域,进而达到使肠内容物能够充分、顺利排出体外的目的。
进一步地,参阅图6、图21至图23,外囊壁210上沿造瘘管的管长方向背离过渡连接部240的局部囊壁外延形成B安装环部230,B安装环部230与造瘘管的管壁套接固定。气囊通过A、B两个安装环部与造瘘管相连,实现可靠固定。
参阅图6和图21,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B安装环部230与A安装环部220呈分离状布置。也就是将A、B安装环部230分开布置。
具体地,气囊为一管体构成,管体套设在造瘘管的外管壁上,管体的管长方向与造瘘管的管长方向一致,管体包括位于两端的A管体段、B管体段和位于中部的C管体段,A管体段、B管体段的内径与造瘘管的外径保持一致,A管体段、B管体段分别构成A安装环部220、B安装环部230,C管体段构成外囊壁210,A管体段与C管体段之间的过渡管体段构成所述过渡连接部240;管体内壁与造瘘管的外壁之间的夹腔构成气囊的内腔。
对该实施方式,优选地,A安装环部220的a端最好是与造瘘管的里端管端面相平齐,因为如果A安装环部220的a端是延伸至造瘘管的里端管端面外侧的话,那么在气囊膨胀后,A安装环部220上延伸至造瘘管的里端管端面外侧的部位就会沿径向向造瘘管的内侧凸起,从而减小肠内容物流通通道的内径,对肠内容物的导流形成阻碍;造瘘管的里端管端面与造瘘管的管长方向垂直布置,这种布置形式也就是造瘘管的里端管端面是平口状的,之所以这样布置,是因为如果采用斜口状、鱼嘴状等实施形式的造瘘管的里端管端面的话,要想将A安装环部220布置成a端与造瘘管的里端管端面相平齐的效果,不便于实施,而且,还有可能造成一侧肠壁向造瘘管的管口内凸出将管口的局部或全部堵住的情况,显然,这样就更加不利于肠内容物的排出了。
参阅图22和图23,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A安装环部220、B安装环部230为同一安装管的两端构成,安装管的管腔构成气囊的内腔,安装管的靠近造瘘管一侧的管壁上设置有侧孔用于与充排结构相连,以充排气体。其中,安装管,也就是一个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中空的环状本体,环状本体沿轴线方向的两端的内侧表面与造瘘管相连。环状本体沿轴线方向具有一定长度。A安装环部220、B安装环部230就是位于环状本体上用于与造瘘管的外壁相连接的内侧表面。
上述的过渡连接部240在气囊处于充盈状态时向造瘘管里端端面的外侧鼓起,该鼓起的部分围合形成一个与造瘘管的管腔相顺延布置的流道250,该流道250的截面沿着a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的a方向为造瘘管里端指向造瘘管外端的方向。
气囊的制作材料可以只是柔性但不一定是具有弹性的,为了达到将气囊调至充盈状态,优选地,外囊壁210在气囊处于回缩避让态时具有褶皱部,褶皱部在气囊由回缩避让态切换至充盈状态时逐渐展开。
气囊最好还是采用软质弹性材料制成。这样的话,可以根据不同使用需求,调节气囊的充盈程度,使得气囊能够在不同患者的身上使用,从而达到阻断肠内容物向下游移动的预期效果。
当然,气囊上可以不是所有部位的形变量都是一致的,只要能够保证整体膨胀后能够对肠内容物进行阻断,并使得气囊的过渡连接部240能够向造瘘管的管端面外侧鼓起,以防止造瘘管的管端面与气囊之间产生藏纳肠内容物的死角区域即可。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优选地,气囊的过渡连接部240的形变量在气囊内腔压力相同的条件下分别大于气囊上其余部位的形变量。
本实施例中的气囊也即上述的球囊,可以通过向气囊里充入液体/气体,使得气囊撑起呈现充盈状态,当将气囊内充入的液体/气体排出后,即可使得气囊回缩切换至回缩避让态,以便在手术中插入患者体内以及在患者的肠道吻合口愈合后拔出造瘘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阻断式置管造瘘术用套件,包括上述的造瘘术用阻断装置。通过应用上述的造瘘术用阻断装置,能够有效防止造瘘管在使用过程中,其里端管端面与气囊之间藏纳肠内容物,从而保证肠内容物能够通过造瘘管充分顺利地排出体外。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Claims (10)

1.一种阻断式置管造瘘术用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造瘘管,其管腔内用于流转肠内容物,造瘘管上沿管长方向的两端分别记为A端、B端,所述造瘘管的A端具有供肠内容物流入的入口,所述造瘘管的B端具有供肠内容物排出的出口;其中,所述肠内容物包括粪便、体液,造瘘管在使用时A端置于患者体内、B端置于患者体外;
球囊,其包裹在造瘘管的A端的外管壁上,球囊采用可形变的材料制成,球囊具有两种状态,其一为,球囊处于撑起状态,球囊与肠管之间形成用于阻断肠内容物的封闭式结构,以限制肠内容物流向吻合口;其二为,球囊处于回缩状态,以供造瘘管的A端插入患者体内/从患者体内拔出;
充排接头,其布置在造瘘管的外部,充排接头与球囊的内腔相连通,通过充排接头向球囊的内腔充入气体/液体使得球囊切换至撑起状态,通过充排接头排出球囊内的气体/液体使得球囊切换至回缩状态,其中,充排接头在使用时置于患者体外;
所述球囊为软质弹性的管状体构成,管状体套设在造瘘管上靠近A端的外管壁上,管状体上靠近造瘘管A端的一端外壁与造瘘管外壁固定连接,管状体上远离造瘘管A端的一端内壁与造瘘管外壁固定连接,球囊撑起后,球囊上靠近造瘘管A端的部位沿造瘘管的管长方向朝造瘘管的入口延伸布置;
管状体上靠近造瘘管A端的一端外壁与造瘘管外壁的连接处位于造瘘管A端的端部,造瘘管的入口在球囊撑起前裸露在球囊的外部,且在球囊完全撑起后,造瘘管的入口完全/部分包裹在球囊内侧;
还包括:
收纳件,其设置在造瘘管外,收纳件与充排接头对应布置,用于对充排接头进行收纳;
收纳件包括:
A空缺部,其与充排接头的外形、结构相适配,用于容置充排接头;
还包括:
冲洗接头,其设置在造瘘管外;
冲洗细管,其设置在造瘘管的管壁内/管腔内,冲洗细管的一端与冲洗接头相连,另一端与造瘘管的管腔相通;
其中,冲洗接头在使用时置于患者体外,通过冲洗接头向冲洗细管充入冲洗液,冲洗液由冲洗细管的另一端流出并对造瘘管的管腔进行冲洗;
收纳件还包括:
B空缺部,其与冲洗接头的外形、结构相适配,用于容置冲洗接头;
还包括:
A接头,其为直通式接头,A接头的输入端与造瘘管的B端装配连接,A接头的输出端的内径≧造瘘管的内径;
还包括:
B接头,其为直通式接头,B接头的输入端用于与A接头的输出端可拆卸式装配连接,B接头的输出端用于与外部延长管相连接,B接头的输入端的内径与造瘘管的内径保持一致;
造瘘管的入口端的外轮廓为斜切口状/平口状/鱼嘴状;
所述收纳件为硬质材料制成,充排接头、冲洗接头均固定安装在收纳件上,充排接头的接口朝向与造瘘管的管长方向成A夹角,冲洗接头的接口朝向与造瘘管的管长方向成B夹角,A、B夹角均指向造瘘管的B端布置;
还包括:
充排细管,其设置在造瘘管的管壁内/管腔内,充排细管的一端与充排接头相连,另一端与球囊的内腔相连通;
指示囊体,其设置在充排细管与充排接头之间、且位于造瘘管的外部,指示囊体的内腔分别与充排接头、充排细管的管腔相连通,指示囊体的外轮廓尺寸大于充排细管的外径,指示囊体在球囊处于撑起状态时呈鼓起状、且在球囊处于回缩状态时呈凹陷状;
所述指示囊体与收纳件对应布置;
所述收纳件上设置有C空缺部,C空缺部与指示囊体对应布置,指示囊体在鼓起状态下完全/局部裸露在C空缺部内,C空缺部的形状、构造与人手指按压触及指示囊体所需的空间范围相适应;
所述C空缺部为V形或圆弧形的豁口;
还包括:
保护盖,其活动安装在造瘘管上,保护盖与充排接头构成可拆卸式装配连接,用于对充排接头的接口进行遮盖;
A空缺部、B空缺部为设置在收纳件上的A凹槽、B凹槽构成,A凹槽、B凹槽分别与充排接头、冲洗接头卡接装配;A空缺部、B空缺部相对布置在造瘘管的两侧;
收纳件上还设置有A标识、B标识,A标识、B标识分别与A空缺部、B空缺部对应布置,A标识用于指示充排接头在收纳件上的装配位置,B标识用于指示冲洗接头在收纳件上的装配位置;
A接头的内孔包括顺延布置的A1孔段、A2孔段,A1孔段套接装配在造瘘管的B端外壁上,A2孔段用于可拆卸式套接在与B接头的输入端外,A1孔段的孔径大于A2孔段的孔径,A接头的内壁上位于A1孔段与A2孔段交接处所形成的台阶用于对造瘘管的插入深度进行限制;
A1孔段与造瘘管通过胶粘固定,A1孔段的内壁上沿着A接头的身长方向顺延布置有环状槽、竖状槽,环状槽靠近A2孔段布置,且环状槽沿A接头的身长方向间隔布置,竖状槽的长度方向与A接头的身长方向保持一致,竖状槽沿A1孔段的圆周向间隔布置;其中,环状槽用于沿圆周向均布和存蓄胶液,竖状槽用于沿A接头的身长方向均布和存留胶液;
竖状槽的一端沿其槽长方向延伸至部分/所有环状槽的槽内;
B接头的内孔包括顺延布置的B1孔段、B2孔段,B1孔段的孔径与造瘘管的内径保持一致,B2孔段的孔径大于B1孔段的孔径,B接头的内壁上位于B1孔段与B2孔段交接处所形成的台阶用于对外部延长管的插入深度进行限制;
A接头采用软质弹性材质制成,B接头采用硬质材料制成,B接头的输入端与A接头的A2孔段过盈配合;
B接头的输入端的外表面设置有A防滑脱结构,A防滑脱结构用于在A接头与B接头插接后限制A接头与B接头发生滑脱;
所述A防滑脱结构为沿B接头身长方向间隔布置的呈倒刺状的环形凹槽/凸起;
B接头的输入端的端部呈锥状布置,B接头的输入端端部的外径沿着背离输出端的方向逐渐减小,且B接头的输入端端部的最小外径小于A2孔段的孔径;
B接头的输入端、输出端分别与B1孔段、B2孔段对应布置;
B接头的输入端的外径小于输出端的外径;
A接头、B接头的外表面均设置有B防滑脱结构,B防滑脱结构为沿A接头身长方向间隔布置的环状凹槽/凸起;
A接头上的B防滑脱结构与A2孔段对应布置,B接头上的B防滑脱结构与B2孔段对应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断式置管造瘘术用套件,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限位件,其可拆卸式装配在造瘘管的外壁上,限位件在使用时贴靠在患者腹壁外侧;
卡箍,其与限位件卡接式装配连接,用于将限位件卡紧固定在造瘘管上;
其中,限位件通过卡箍装配在造瘘管上,使得造瘘管相对于腹壁的滑移受到限制;
所述限位件采用软质弹性材料制成,其包括:
限位片,其具有可供造瘘管穿过的通孔;
管状部,其固定安装在限位片上的一表面且与通孔对应布置,管状部的内径与通孔的内径相一致,管状部沿管长方向在限位片的投影范围小于限位片的外轮廓;所述卡箍卡接安装在管状部的外管壁上;
其中,限位片上背离管状部的一表面在使用时贴靠在患者皮肤上;
管状部上背离限位片的一端外壁上沿管状部的圆周向设置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与限位片之间安装所述卡箍;
所述限位件的一侧开设有A缺口,A缺口由通孔的内壁沿径向延伸至限位件的外部;
所述管状部的一侧开设有B缺口,B缺口由管状部的内壁沿径向延伸至管状部的外部,B缺口与A缺口错开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断式置管造瘘术用套件,其特征在于,
卡箍包括环状箍体和紧固组件,环状箍体一侧设有开口;紧固组件对应设置在环状箍体的开口处,用于将环状箍体的开口处的两端可拆卸式紧固连接;紧固组件包括可相互叠合的A紧固体、B紧固体,A紧固体、B紧固体的叠合面上分别具有用限制A紧固体与B紧固体沿管状部的圆周向相互分离的C防滑脱结构,A紧固体与B紧固体之间具有沿管状部的管长方向移动的自由度,A紧固体与B紧固体沿管状部的管长方向相互远离移动可松开环状箍体;
所述限位凸起为与管状部同心布置的一段圆弧状凸起结构,紧固组件沿管状部圆周向的布置范围所对应的圆心角记为x,限位凸起沿管状部圆周向的布置范围所对应的圆心角记为y,x+y≦360°,y=180°;
C防滑脱结构为沿环状箍体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倒刺状锯齿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断式置管造瘘术用套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片上的A缺口处两端的间距沿着通孔的径向远离通孔而逐渐增大;
所述A缺口与限位凸起上沿管状部圆周向的一端对应布置,所述B缺口与限位凸起上沿管状部圆周向的另一端对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断式置管造瘘术用套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片为环形,通孔位于环形限位片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断式置管造瘘术用套件,其特征在于,
限位片为锥状结构,限位片的径向尺寸沿着背离管状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所述管状部与限位片为一体成型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断式置管造瘘术用套件,其特征在于,
造瘘管的管壁内/管腔内设置有防塌陷结构,防塌陷结构用于对造瘘管的管壁进行支撑,以保持造瘘管的管腔的通畅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阻断式置管造瘘术用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塌陷结构为螺旋状的钢丝。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阻断式置管造瘘术用套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塌陷结构为沿造瘘管的管长方向布置的凸条,凸条沿造瘘管的圆周向间隔布置在造瘘管的内管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阻断式置管造瘘术用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的截面形状为山脊状。
CN202011075758.3A 2020-10-10 2020-10-10 阻断式置管造瘘术用套件 Active CN1120577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5758.3A CN112057730B (zh) 2020-10-10 2020-10-10 阻断式置管造瘘术用套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5758.3A CN112057730B (zh) 2020-10-10 2020-10-10 阻断式置管造瘘术用套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7730A CN112057730A (zh) 2020-12-11
CN112057730B true CN112057730B (zh) 2022-09-23

Family

ID=73684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75758.3A Active CN112057730B (zh) 2020-10-10 2020-10-10 阻断式置管造瘘术用套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577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1714B (zh) * 2021-02-07 2024-02-06 武汉真彩智造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结、直肠手术用封闭器
CN113577511A (zh) * 2021-07-21 2021-11-02 安徽医创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保护吻合口可调式球囊装置
CN114587480B (zh) * 2022-03-23 2023-07-21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 一种基于18f-fdg探测定位的主动脉阻断球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756755U (zh) * 2017-10-18 2019-04-19 四川省肿瘤医院 一种可固定的肠道造瘘管装置
CN110801331A (zh) * 2018-08-06 2020-02-18 柯惠Lp公司 用于造口术的连接装置
CN210612323U (zh) * 2019-06-11 2020-05-26 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 一种三腔超滑超短硅胶抗菌膀胱造瘘管
CN111494728A (zh) * 2020-04-26 2020-08-07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肾输尿管造瘘尿液分流监测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47627B2 (en) * 2002-08-21 2006-12-12 Hollister Incorporated Bowel management system
PT2280672E (pt) * 2008-04-22 2016-02-24 Convatec Technologies Inc Instrumento de estomia temporário
SG182804A1 (en) * 2010-02-01 2012-09-27 Saied Sabeti Medical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756755U (zh) * 2017-10-18 2019-04-19 四川省肿瘤医院 一种可固定的肠道造瘘管装置
CN110801331A (zh) * 2018-08-06 2020-02-18 柯惠Lp公司 用于造口术的连接装置
CN210612323U (zh) * 2019-06-11 2020-05-26 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 一种三腔超滑超短硅胶抗菌膀胱造瘘管
CN111494728A (zh) * 2020-04-26 2020-08-07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肾输尿管造瘘尿液分流监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7730A (zh) 2020-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57730B (zh) 阻断式置管造瘘术用套件
US10660784B2 (en) Waste management system
US8777912B2 (en) Waste management system
US8998862B2 (en) Ostomy containment device
US5125916A (en) Stoma cap
US9186233B2 (en) Closing system for a natural or artificial anus
US20110282311A1 (en) Waste management system
CA2533340C (en) Closing system for a natural or an artificial anus
US4776845A (en) Rectal-stomal insert apparatus
US8518020B2 (en) Safety urinary catheter
CN217472554U (zh) 造瘘管用接头收纳装置
CN217472552U (zh) 造瘘管用连接器
CN217472553U (zh) 造瘘术用阻断装置
CN219461605U (zh) 一种肠造口封堵器
CN213048594U (zh) 一种肠造口顺行灌肠导管及套件
EP4358921A1 (en) Gastrostomy tube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use
AU2013202212B2 (en) Waste management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