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55122B - 一种会议组件设备、会议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会议组件设备、会议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55122B
CN112055122B CN202010791484.1A CN202010791484A CN112055122B CN 112055122 B CN112055122 B CN 112055122B CN 202010791484 A CN202010791484 A CN 202010791484A CN 112055122 B CN112055122 B CN 1120551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processing
slave
processing component
component
audio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914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55122A (zh
Inventor
李晓龙
张会玲
王锐
李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9148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551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55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51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551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51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ubscribers to a common circuit, i.e. affording conference facilitie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21/00Speech or voice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to produce another audible or non-audible signal, e.g. visual or tactile, in order to modify its quality or its intelligibility
    • G10L21/02Speech enhancement, e.g. noise reduction or echo cancellation
    • G10L21/0208Noise filtering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21/00Speech or voice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to produce another audible or non-audible signal, e.g. visual or tactile, in order to modify its quality or its intelligibility
    • G10L21/02Speech enhancement, e.g. noise reduction or echo cancellation
    • G10L21/0208Noise filtering
    • G10L21/0216Noise filte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used for estimating noi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8Mouthpieces; Microphon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3/02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for preventing acoustic reaction, i.e. acoustic oscillatory feedback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21/00Speech or voice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to produce another audible or non-audible signal, e.g. visual or tactile, in order to modify its quality or its intelligibility
    • G10L21/02Speech enhancement, e.g. noise reduction or echo cancellation
    • G10L21/0208Noise filtering
    • G10L2021/02082Noise filtering the noise being echo, reverberation of the speec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3/00Details of 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3/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10/00Microphones
    • H04R2410/01Noise reduction using microphones having different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会议组件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其中,会议组件设备包括信号处理模块和至少一个拾音设备,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主信号处理组件和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第一接口连接拾音设备,以获取从属音频信号;主信号处理组件的第二接口连接拾音设备,以获取主音频信号;主信号处理组件与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连接,以获得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获取的从属音频信号;根据主音频信号和从属音频信号生成待输出音频信号;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终端设备连接,以将待输出音频信号传输至终端设备。本申请提供的会议组件设备适应于各种规模的会议场景,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应用性较广。

Description

一种会议组件设备、会议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会议数据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会议组件设备、会议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的会议设备设计复杂,且结构固定,无法根据会议场景的不同进行结构变更,扩充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会议组件设备、会议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会议组件设备,包括信号处理模块和至少一个拾音设备,其中: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多个信号处理组件;所述多个信号处理组件集成为一体,包括主信号处理组件和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
所述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中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拾音设备,以获取所述拾音设备采集的从属音频信号;和/或,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拾音设备,以获取所述拾音设备采集的主音频信号;
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与所述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连接,以获得至少一个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获取的从属音频信号;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能够根据所述主音频信号和所述从属音频信号生成待输出音频信号;
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能够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终端设备连接,以将所述待输出音频信号传输至所述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信号处理模块、所述至少一个拾音设备形成一会议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将预先写入电子设备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固件数据加载至内存,包括:
将预先写入至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串行外设接口存储器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文件加载至所述内存,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文件为至少包括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数据、嵌入式控制器数据、及至少一部件的固件数据经过整合处理的文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还能够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待输入音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与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上的第二接口连接的所述拾音设备,与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从属信号处理组件集成为一体;
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相同或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通过电缆线连接所述拾音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还用于确定每一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和/或自身的工作状态;在工作状态为运行状态时获取所述主音频信号;接收至少一个工作状态为运行状态的从属信号处理组件获取的从属音频信号;根据所述主音频信号和/或至少一个所述从属音频信号生成待输出信号;将所述待输出信号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会议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会议组件设备和终端设备。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适用于会议组件设备,所述会议组件设备包括信号处理模块和至少一个拾音设备,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拾音设备相连接,其中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主信号处理组件和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
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获取所述拾音设备采集的主音频信号,和/或获取至少一个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获得的所述拾音设备采集的从属音频信号;
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根据所述主音频信号和所述从属音频信号生成待输出音频信号;
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将所述待输出音频信号传输至与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的终端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确定每一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和/或自身的工作状态;
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获取所述拾音设备采集的主音频信号,和/或获取至少一个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获得的所述拾音设备采集的从属音频信号,包括:在工作状态为运行状态时获取所述主音频信号;接收至少一个工作状态为运行状态的从属信号处理组件获取的从属音频信号;
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根据所述主音频信号和所述从属音频信号生成待输出音频信号,包括:根据所述主音频信号和/或至少一个所述从属音频信号生成待输出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每一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包括:
获取每一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与对应的拾音设备的连接状态;
根据每一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与对应的拾音设备的连接状态确定每一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每一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与对应的拾音设备的连接状态,包括:
获取所述每一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通用输入与输出管脚的管脚状态;
在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管脚状态为第一电平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与拾音设备的连接状态为所述已连接状态;
在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管脚状态为第二电平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与拾音设备的连接状态为所述未连接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每一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与对应的拾音设备的连接状态确定每一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包括:
将连接状态为已连接状态的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切换至运行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每一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和/或自身的工作状态,包括:
从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和所述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中将连接状态为已连接状态的信号处理组件确定为运行组件集合;
获取所述运行组件集合内的每一信号处理组件的声压量化值;
对所述运行组件集合进行过滤处理;所述过滤处理用于保留声压量化值较高的预设数量个信号处理组件;
将所述预设数量个信号处理组件内的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切换至运行状态。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至少确定多个信号处理组件中主信号处理组件和/或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中每一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连接至少一个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至少一个工作状态为运行状态的从属信号处理组件和/或主信号处理组件获取的音频信号;
输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音频信号生成待输出信号。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执行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议组件设备,通过信号处理模块中各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第一接口与对应的拾音设备进行连接,可以根据当前会议场景的大小调整该会议组件设备的结构,可以适应于各种规模的会议场景,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应用性较广。在会议场景较大时,可以在该信号处理模块中的多个第一接口连接对应的拾音设备,进而使得拾音设备可以被放置在该会议场景的各个方位,以拾取各个方位的环境音;在会议场景较小时,可以减少该信号处理模块连接的拾音设备数量,以减少信号处理模块的数据处理量,降低设备运算压力。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议组件设备,可以随时与终端设备构成会议设备进而完成会议系统的搭建,提升了会议组件设备的应用性的同时,也提高了会议系统搭建的便捷性;,且由于该会议组件设备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任一种类型的终端设备建立连接,进一步的提升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议组件设备的应用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中,通过主信号处理组件获取对应的主音频信号,通过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获取对应的从属音频信号,可以实现对当前会议场景中每一方位的环境音的拾取;由于通过主信号处理组件对该主音频信号和至少一个从属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生成待输出音频信号并传输至任意一种终端设备,扩大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的应用范围,提升了数据处理方法的应用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申请。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议组件设备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携会议系统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携会议系统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可选的数据处理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地说明本申请,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申请的主旨。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议组件设备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会议组件设备包括:信号处理模块11和至少一个拾音设备12;其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信号处理模块11包括多个信号处理组件。如图1所示,该信号处理模块11可以包括一个主信号处理组件111和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112。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拾音设备12可以为麦克风阵列,通过该拾音设备可以拾取当前场景下的环境音。一个拾音设备12可以与任意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112的第一接口通过电缆线连接,该电缆线可以为任意长度,对于较大的会议场景,可以使用较长的电缆线,进而提高拾音设备的覆盖范围;对于较小的额会议场景,可以使用较短的电缆线,进而可以减少音频信号传输时因电缆线造成的信号损耗,还可以提高现实场景下会议组件设备的美观程度。其中,可以将拾音设备12放置于不同方位,以拾取当前会议场景中不同方位的环境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112的第一接口可以连接对应的拾音设备12,并通过拾音设备12拾取外部环境音,以得到每一从属信号处理组件112对应的从属音频信号。通过该第一接口,可以实现拾音设备12与从属信号处理组件11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主信号处理组件111的第二接口可以连接对应的拾音设备12,并通过该拾音设备12拾取外部环境音,以得到主信号处理组件111对应的主音频信号。其中,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可以是相同的。例如,该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可以为相同的电缆线接口、RJ11接口、PSTN接口、模拟PBX接口、RCA音频输入输出接口和3.5mm音频输入输出接口光缆。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也可以是不同的,在该第一接口为电缆线接口等外部可拆卸接口的情况下,该第二接口可以为信号处理组件之间的内部电路连接,用于连接的电路可以与该主信号处理组件与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集成在同一块电路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主信号处理组件111可以分别与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112连接,以获得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112获取的从属音频信号。其中,该主信号处理组件111与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112可以集成为一体,也就是说,该信号处理模块11中的主信号处理组件111与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112可以封装在一块电路板上,以形成该信号处理模块11;该信号处理模块11中的主信号处理组件111与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112还可以以可拆卸组件的形式组装在同一块电路板中,以形成该信号处理模块11。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主信号处理组件111连接的拾音设备12与该主信号处理组件、该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集成为一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主信号处理组件111还可以根据主信号处理组件111自身获取的主音频信号和/或每一从属信号处理组件112获取的从属音频信号生成待输出音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会议组件设备10可以通过信号处理模块11中的主信号处理组件111与终端设备13连接。其中,主信号处理组件111与终端设备13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主信号处理组件111可以将生成的待输出音频信号传输至终端设备13。其中,该终端设备13可以是任意种类的终端设备,例如,该终端设备13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电脑和穿戴式智能手表等。在主信号处理组件111与终端设备13通过有线的方式连接的情况下,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是USB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3、信号处理模块11和至少一个拾音设备12形成一会议设备。其中,信号处理模块11通过至少一个拾音设备12拾取当前场景下的环境音,并进行音频信号处理,以得到待输出信号,同时将该待输出信号传输至终端设备13,终端设备13可以将该待输出信号传输至远端的会议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13还可以通过该终端设备自身的拾音组件拾取环境音,在对该拾取的环境音进行处理之后得到待输入音频信号。该终端设备13还可以将该待输入音频信号传输至主信号处理组件。相应地,主信号处理组件在生成该待输出音频信号的过程中,具体会根据该主信号处理组件111自身获取的主音频信号、每一从属信号处理组件获取的从属音频信号和该待输入音频信号生成待输出音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主信号处理组件111,还用于确定每一从属信号处理组件112的工作状态和/或自身(主信号处理组件111)的工作状态;在自身(主信号处理组件111)的工作状态为运行状态时获取主音频信号;接收至少一个工作状态为运行状态的从属信号处理组件112获取的从属音频信号;根据主音频信号和/或至少一个从属音频信号生成待输出信号;将待输出信号发送至终端设备13。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13与对端的会议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并获取对端会议设备发送的会议信号数据,该会议信号数据可以包括视频信号和/或音频信号。其中,终端设备13可以将该会议信号数据中的视频信号通过自身的显示设备和/或与终端设备13连接的外部显示设备展示;该终端设备13还可以将该视频信号中分离出的音频信号和/或音频信号传输至该信号处理模块11中的主信号处理组件111,并通过与该主信号处理组件111连接的音频播放设备进行音频信号的输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议组件设备,通过信号处理模块中各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第一接口与对应的拾音设备进行连接,可以根据当前会议场景的大小调整该会议组件设备的结构,可以适应于各种规模的会议场景,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应用性较广。在会议场景较大时,可以在该信号处理模块中的多个第一接口连接对应的拾音设备,进而使得拾音设备可以被放置在该会议场景的各个方位,以拾取各个方位的环境音;在会议场景较小时,可以减少该信号处理模块连接的拾音设备数量,以减少信号处理模块的数据处理量,降低设备运算压力。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议组件设备,可以随时与终端设备构成会议设备进而完成会议系统的搭建,提升了会议组件设备的应用性的同时,也提高了会议系统搭建的便捷性;且由于该会议组件设备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任一种类型的终端设备建立连接,进一步的提升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议组件设备的应用性。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将结合图2示出的步骤进行说明。
在S101中,主信号处理组件获取拾音设备采集的主音频信号,和/或获取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获得的拾音设备采集的从属音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会议组件设备,该会议组件设备包括信号处理模块和至少一个拾音设备,信号处理模块与拾音设备相连接,其中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主信号处理组件和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其中,主信号处理组件与对应的拾音设备连接,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中每一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也与对应的拾音设备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主信号处理组件可以通过主信号处理组件对应的拾音设备采集当前场景下的环境音,并对该环境音进行音频处理,以得到对应的主音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中每一从属信号处理组件可以通过每一从属信号处理组件对应的拾音设备采集当前场景下的环境音,并对该环境音进行音频处理,以得到每一从属信号处理组件对应的从属音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S101的执行过程中,可以对该会议组件设备中的主信号处理组件和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进行启用或禁用,以改变每一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在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为运行状态时,该信号处理组件可以通过对应的拾音设备采集当前场景下的环境音,并对该环境音进行音频处理,以得到对应的音频信号。在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为非运行状态时,该信号处理组件不会输出对应的音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会议组件设备中的主信号处理组件为非运行状态,每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均处于运行状态时,信号处理组件获取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获得的拾音设备采集的从属音频信号;在该会议组件设备中的主信号处理组件为运行状态,每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均处于非运行状态时,信号处理组件获取主信号处理组件获得的拾音设备采集的主音频信号;在该会议组件设备中的主信号处理组件为运行状态,部分的从属信号处理组件均处于非运行状态,部分的从属信号处理组件均处于运行状态时,信号处理组件获取拾音设备采集的主音频信号,和处于运行状态的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获得的拾音设备采集的从属音频信号。
在S102中,主信号处理组件根据主音频信号和从属音频信号生成待输出音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信号处理组件可以根据预设的待输出音频信号生成规则对获取的主音频信号和从属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已生成对应的待输出音频信号。该待输出音频信号生成规则可以为:
(1)会议组件设备中预设有主音频信号和至少一个从属音频信号对应的权重,根据各音频信号对应的权重、主音频信号和至少一个从属音频信号生成对应的待输出音频信号。
(2)获取主音频信号和至少一个从属音频信号中每一音频信号对应的信噪比,筛除信噪比低于预设阈值的音频信号,根据剩余的音频信号生成对应的待输出音频信号。
(3)根据主音频信号和至少一个从属音频信号中每一音频信号的声压数据,确定一个标准声压等级,根据该标准声压等级确定主音频信号和至少一个从属音频信号中每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增益参数,进而根据主音频信号和至少一个从属音频信号和每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增益参数,生成对应的待输出音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信号处理组件对比该主音频信号和至少一个从属音频信号中每两个音频信号之间的相似度,在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多个音频信号中去除音频质量较低的至少一个音频信号,直至剩余的至少一个音频信号中,不存在相似度大于所述预设相似度阈值的两个音频信号。其中,可以通过提取每一音频信号的音频特征向量,并根据每两个音频信号对应的音频特征向量之间的向量差,确定该两个音频信号对应的相似度。
例如,对于主信号处理组件接收的主音频信号S1,和从属音频信号S2、S3和S4,可以分别计算S1与S2之间的相似度K1,S1与S3之间的相似度K2,S1与S4之间的相似度K3,S2与S3之间的相似度K4,S2与S4之间的相似度K5,S3与S4之间的相似度K6,其中,K1、K2与K4大于预设相似度阈值KS,K3、K5与K6小于或等于预设相似度阈值KS,则判定主音频信号S1和从属音频信号S2、S3之间的相似度较高,分别评估S1、S2和S3的音频质量,保留音频质量最高的S1,最后,主信号处理组件只会根据S1和S4生成该待输出音频信号。
在S103中,主信号处理组件将待输出音频信号传输至与主信号处理组件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的终端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会议组件设备可以通过信号处理模块中的主信号处理组件与终端设备连接。其中,主信号处理组件与终端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主信号处理组件可以将生成的待输出音频信号传输至终端设备。其中,该终端设备可以是任意种类的终端设备,例如,该终端设备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电脑和穿戴式智能手表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与对端的会议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并获取对端会议设备发送的会议信号数据,该会议信号数据可以包括对端视频信号和/或对端音频信号。其中,终端设备可以将该会议信号数据中的对端视频信号通过自身的显示设备和/或与终端设备连接的外部显示设备展示;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将该对端视频信号中分离出的对端音频信号和/或直接获取的对端音频信号传输至该信号处理模块中的主信号处理组件,并通过与该主信号处理组件连接的音频播放设备进行对端音频信号的输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主信号处理组件确定待输出信号后,会通过该终端设备传输至对端会议设备,对端会议设备会根据播放该待输出信号,其中,必然会存在对端会议设备通过对端的拾音设备将被播放的该待输出信号作为对端音频信号传输至主信号处理组件,从而造成回声现象。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该主信号处理组件接收音频信号之后,通过与该主信号处理组件连接的音频播放设备进行音频信号的输出之前,还包括: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回音消除处理。
其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对所述对端音频信号进行回音消除处理:保存所述待输出信号作为参考信号,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对所述对端音频信号进行回音消除处理。其中,在主信号处理组件接收到该对端音频信号时,会将保存的待输出信号作为参考信号,利用该参考信号对该对端音频信号进行回音消除。
例如1,在对端会议场景中无人发言的情况下,在主信号处理组件确定待输出信号S(t)后,会通过该终端设备传输至对端会议设备,对端会议设备会根据播放该待输出信号S(t),其中,必然会存在对端会议设备通过对端的拾音设备将被播放的该待输出信号作为对端音频信号S’(t)传输至主信号处理组件,主信号处理组件可以利用该待输出信号S(t)对该对端音频信号S’(t)进行回音消除处理。效果最好时,该对端音频信号S’(t)会被完全消除。
例如2,在对端会议场景中有人发言或者有其他环境音的情况下,在主信号处理组件确定待输出信号S(t)后,会通过该终端设备传输至对端会议设备,对端会议设备会根据播放该待输出信号S(t),其中,对端会议设备通过对端的拾音设备拾取当前场景下的环境音以得到N(t),另外,必然会存在对端的拾音设备还会拾取被播放的该待输出信号以得到S’(t),此时,对端会议设备会将N(t)+S’(t)作为对端音频信号传输至主信号处理组件,主信号处理组件可以利用该待输出信号S(t)对该对端音频信号N(t)+S’(t)进行回音消除处理。效果最好时,该对端音频信号N(t)+S’(t)中的S’(t)会被完全消除,只剩下N(t)。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主信号处理组件通过与该主信号处理组件连接的音频播放设备进行对端音频信号的输出,之后,从属信号处理组件有可能也会拾取本端音频播放设备播放的该对端音频信号,并作为从属音频信号传输至主信号处理组件,此时,该主信号处理组件还会根据该对端音频信号对从属音频信号进行回音消除处理。
其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回音消除处理:保存该对端音频信号作为参考信号,根据该参考信号对该从属音频信号进行回音消除处理。其中,在主信号处理组件接收到该从属音频信号时,会将保存的对端音频信号作为参考信号,利用该参考信号对该从属音频信号进行回音消除。
例如,在对端会议场景中有人发言或者有其他环境音的情况下,经过上述实施例可以得到进行回音消除后的该对端音频信号N(t),在主信号处理组件通过音频播放设备播放该对端音频信号N(t)后,会通过从属信号处理组件对应的拾音设备拾取该N(t),以得到N’(t),并将该N’(t)+L(t)作为从属音频信号传输至主信号处理组件,L(t)为当前会议场景下,从属信号处理组件通过对应的拾音设备采集的除N(t)之外的其他环境音。主信号处理组件可以利用该待输出信号N(t)对该对端音频信号N’(t)+L(t)进行回音消除处理。效果最好时,该从属音频信号N’(t)+L(t)中的N’(t)会被完全消除,只剩下L(t)。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中,通过主信号处理组件获取对应的主音频信号,通过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获取对应的从属音频信号,可以实现对当前会议场景中每一方位的环境音的拾取;由于通过主信号处理组件对该主音频信号和至少一个从属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生成待输出音频信号并传输至任意一种终端设备,扩大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的应用范围,提升了数据处理方法的应用性。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基于图2,图2中的步骤S101可以更新为S201至步骤S202,步骤S102可以更新为步骤S203,将结合图3示出的步骤进行说明。
在S201中,主信号处理组件确定每一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和/或自身的工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会议组件设备中的主信号处理组件和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中每一信号处理组件均可以切换对应的工作状态,其中,该工作状态可以包括运行状态和非运行状态,在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为运行状态时,该信号处理组件可以通过对应拾音设备拾取当前场景下的环境音,并对该环境音进音频处理,以得到对应的音频信号。其中,该会议组件设备可以通过交互式设备接收用户对各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调整指令,也可以自己检测每一信号处理组件的硬件状态以自动调整每一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
在S202中,在工作状态为运行状态时获取主音频信号;接收至少一个工作状态为运行状态的从属信号处理组件获取的从属音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信号处理组件可以在自身的工作状态为运行状态的情况下,获取自身对应的拾音设备拾取的环境音,并对该环境音进行音频处理以得到对应的主音频信号;在多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中存在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为运行状态的情况下,该主信号处理组件还会接收工作状态为运行状态的从属信号处理组件获取的从属音频信号。
在S203中,根据主音频信号和/或至少一个从属音频信号生成待输出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只有主信号处理组件处于运行状态的情况下,主信号处理组件根据该主信号处理组件对应的主音频信号生成该待输出信号;在主信号处理组件处于非运行状态,且存在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处于运行状态的情况下,主信号处理组件根据至少一个处于运行状态的从属信号处理组件对应的从属音频信号生成该待输出信号;在主信号处理组件处于运行状态且存在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处于运行状态的情况下,主信号处理组件根据该主信号处理组件对应的主音频信号和至少一个处于运行状态的从属信号处理组件对应的从属音频信号生成该待输出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中,可以根据主信号处理组件和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中每一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接收工作状态为运行状态的信号处理组件对应的音频信号,可以便捷的开始或停止当前场景中各个方位的环境音获取进程。其中,会议组件设备还可以根据硬件状态切换每一信号处理组件对应的工作状态,可以在会议进行中根据实际需要,实时调整会议组件设备的结构,扩大了会议组件设备对于不同会议场景的应用范围。并且,由于在工作状态为非运行状态时,主信号处理组件停止获取处于非运行状态的信号处理组件的音频信号,可以在避免处于非运行状态的信号处理组件传来的线路噪声的同时,减少主信号处理组件的计算量,提高待输出信号的生成效率,降低会议系统的音频延迟。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基于图3,图3中的步骤S201可以更新为步骤S301至步骤S302,将结合4示出的步骤进行说明。
在S301中,获取每一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与对应的拾音设备的连接状态。
在S302中,根据每一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与对应的拾音设备的连接状态确定每一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会议组件设备可以获取每一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与对应的拾音设备的连接状态,进而确定每一信号处理组件对应的工作状态。其中,对于该会议组件设备中的主信号处理组件,可以将该主信号处理组件与对应的拾音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默认为已连接状态。对于该会议组件设备中的任意一个从属会议组件设备,该从属信号处理组件可以根据自身与对应的拾音设备连接状态,直接将自身的工作状态切换至当前连接状态对应的工作状态;该从属信号处理组件还可以获取自身与对应的拾音设备的连接状态,并将该连接状态发送至主信号处理组件,并接收主信号处理组件返回的携带目标工作状态的工作状态切换指令,根据该工作状态切换指令切换至目标工作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中,可以根据每一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与对应的拾音设备的连接状态,自动确定每一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实现了每一从属信号处理组件工作状态的实时切换。在实际会议场景中,在用户将拾音设备从对应的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上移除时,该会议组件设备会实时获取该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与拾音设备的连接状态,检测到该拾音设备已经被移除时,会立即将对应的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切换至非运行状态,可以在避免处于非运行状态的信号处理组件传来的线路噪声的同时,减少主信号处理组件的计算量,提高待输出信号的生成效率,降低会议系统的音频延迟。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基于图3,图3中的步骤S301可以包括步骤S401至步骤S402,步骤S302可以包括步骤S403和/或步骤S404,将结合图5示出的步骤进行说明。
在S401中,获取每一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通用输入与输出管脚的管脚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从属信号处理组件可以通过第一接口与对应的拾音设备建立可拆卸连接,从属信号处理组件可以实时检测自身的通用输入与输出管脚(GPIO)的管脚状态以确定该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与拾音设备的连接状态。其中,该管脚状态可以包括第一电平状态和第二电平状态。
在S402中,在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管脚状态为第一电平状态的情况下,确定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与拾音设备的连接状态为已连接状态;在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管脚状态为第二电平状态的情况下,确定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与拾音设备的连接状态为未连接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管脚状态为第一电平状态时,表示该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与拾音设备的连接状态为已连接状态,在该管脚状态为第二电平状态时,表示该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与拾音设备的连接状态为未连接状态。其中,第一电平状态为低电平状态;第二电平状态为高电平状态。在管脚状态从低电平状态拉高到高电平状态时,表示该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与拾音设备已建立连接,其连接状态为已连接状态;在管脚状态从高电平状态拉低到低电平状态时,表示该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与拾音设备已断开连接,其连接状态为未连接状态。
在S403中,将连接状态为已连接状态的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切换至运行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S403中,直接将连接状态为已连接状态的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切换至运行状态;同时,由于主信号处理组件与对应的拾音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默认为已连接状态,因此,该主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一直为运行状态。
在S404中,从主信号处理组件和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中将连接状态为已连接状态的信号处理组件确定为运行组件集合;获取运行组件集合内的每一信号处理组件的声压量化值;对运行组件集合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处理用于保留声压量化值较高的预设数量个信号处理组件;将预设数量个信号处理组件内的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切换至运行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与拾音设备之间处于已连接状态的主信号处理组件和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需要进一步的根据每一信号处理组件对应的声压量化值确定每一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S404可以包括:建立一个运行组件集合,由于主信号处理组件与对应拾音设备的连接状态默认为已连接状态,因此,需要将该主信号处理组件加入该运行组件集合;将连接状态为已连接状态的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也加入该运行组件集合;对于该运行组件集合中每一信号处理组件,获取每一信号处理组件对应的声压量化值,按照声压量化值的高低对该运行组件集合进行过滤,以保留声压量化值较高的预设数量个信号处理组件,将该预设数量个信号处理组件内的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切换至运行状态。
例如,存在主信号处理组件A1,和连接状态为已连接状态的信号处理组件B1、B2和B3,连接状态为未连接状态的信号处理组件B4,建立一个运行组件集合为(A1、B1、B2和B3);若A1的声压量化值为12,B1的声压量化值为20,B2的声压量化值为10和B3的声压量化值为15,确该预设数量为3,则只会保留声压量化值较大的3个信号处理组件,即保留A1、B1和B3。将A1、B1和B3的工作状态切换至运行状态。在实际的会议场景中,声压量化值用于表征正在讲话的用户距离对应的从属信号处理组件连接的拾音设备的远近。在声压量化值较大时,表示正在讲话的用户距离该从属信号处理组件连接的拾音设备较近,在声压量化值较小时,表示正在讲话的用户距离该从属信号处理组件连接的拾音设备较远,可以根据检测到的声压量化值的高低来判定正在讲话的用户距离哪一些从属信号处理组件连接的拾音设备更近,进而只打开该些从属信号处理组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中,通过将连接状态为已连接状态的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切换为运行状态,可以在避免处于非运行状态的信号处理组件传来的线路噪声的同时,减少主信号处理组件的计算量,提高待输出信号的生成效率,降低会议系统的音频延迟;由于确定各处于已连接状态的信号处理组件的声压量化值,将声压量化值较高的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切换为运行状态,可以实现随着正在讲话的用户的方位的移动,进而改变各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提升了对当前场景下用户语音的拾取效果,同时也可以减少主信号处理组件的计算量,提高待输出信号的生成效率,降低会议系统的音频延迟。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会议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会议组件设备和终端设备。
下面,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在一个实际的应用场景中的示例性应用。
传统技术中的会议系统不仅成本高、系统设计复杂;而且不利于便携,通常只能放置在固定的会议室中;可扩充性有限,只适合应用于中小型会议室。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会议组件设备,该会议组件设备便于携带;使用USB接口与任意类型的终端设备建立连接以形成会议系统,即插即用,随时随地可以插接到笔记本或者台式机、AIO等设备的USB接口上,利用便携式会议系统的专业级性能进行会议。本申请提出的会议组件设备相比固定的会议机系统,该设计具有低成本的优势;并且,该会议组件设备具备专业级会议系统设计和认证,具备出色的拾音距离设计和扬声器高音质设计,关键点在于通过多DSP(信号处理组件)级联设计可以支持多路卫星麦克阵列以提供良好的扩充性,以适合中大型会议室或者人数较多的会议场景。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携会议系统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6,该便携会议系统60由便携会议系统主机61和多个卫星麦克阵列62组成,便携会议系统主机61由一个主DSP(主信号处理组件)611和至少一个从属DSP(从属信号处理组件)612、613组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便携会议系统主机61使用多个DSP级联设计,每个DSP负责一路卫星麦克阵列;其中,主DSP611负责主卫星麦克阵列621,从属DSP612负责卫星麦克阵列622,从属DSP3负责卫星麦克阵列623;同时主DSP611的USB接口还负责和其它主机63(包括笔记本、台式机、AIO等等)进行通讯,以及还负责汇总和传输从属DSP612和从属DSP613处理后的麦克风阵列音频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它主机63通过网络连接会议系统后台服务器65,该连接会议系统后台服务器65通过网络与对端会议系统64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卫星麦克阵列622和卫星麦克阵列623通过5米~10米长cable和便携式会议系统主机61相连,可以在会议中随意插拔;在每个卫星麦克阵列62中都有定义一个接地的管脚可以通过cable连接到对应的DSP的一个GPIO(缺省为拉高)的管脚上,用来指示卫星麦克阵列是否插入和拔掉;当卫星麦克阵列插入时,其对应的从属DSP的GPIO(缺省为拉高)管脚会被强制拉低,指示此路卫星麦克阵列已经接入,反之当拔掉卫星麦克阵列后,对应的从属DSP的GPIO管脚又恢复拉高状态,以此来区分卫星麦克阵列是否接入,以及哪一组卫星麦克阵列接入和拔出了。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对卫星麦克阵列插入和拔出状态的识别,可以实现几种工作模式:
(1)可以根据DSP GPIO管脚的检测状态确定是否有卫星麦克阵列插入或者移除,进而确定从属DSP的工作状态,当检测到卫星麦克阵列插入后对应的从属DSP启动算法(即将工作状态切换至运行状态),并把算法处理后的卫星麦克阵列收入的音频数据转给主DSP,反之检测到卫星麦克阵列拔出后对应的DSP关闭算法和数据传输通道,以避免对主DSP产生干扰。
(2)多个DSP(包括主DSP和从属DSP)之间可以实现同步工作以及非同步工作,同步工作时候即所有卫星麦克阵列都收音并集中传输给主机;非同步工作即只有某一个或者某两个DSP工作,可以根据检测到的声压大小来判定讲话者距离哪一个卫星麦克阵列更近,进而只打开该卫星麦克阵列所对应的DSP,其它DSP都不运行算法。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携会议系统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7,该便携会议系统由便携会议系统主机71和多个终端模块(如图7中所示的终端模块721、终端模块722和终端模块723)组成。便携会议系统主机71由一个主DSP(主信号处理组件)711和至少一个从属DSP(从属信号处理组件)712、713组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若主DSP711和至少一个从属DSP712、713均处于工作状态,本申请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回音处理步骤。
以下分为两种情况实现上述回音处理步骤:
(1)近端有一人在发言,被多个终端模块捕捉到,对端会议系统对应的场景中无人发言。这时,主DSP711会收到三路相同的声音信号,一路是主DSP711对应的终端模块721的物理麦克风采集到的数据,一路是从属DSP712对应的终端模块722的物理麦克风采集到的数据,一路是从属DSP713对应的终端模块723的物理麦克风采集到的数据。主DSP711经过处理后只保留一路数据作为待输出音频信号通过主机73上传至会议系统后端服务器75。通过会议系统后端服务器75处理分发后。对端会议系统74正常播放待输出音频信号,其中,该对端会议系统74会将该待输出音频信号作为对端音频信号传回给本端会议系统。本端的721、722和723对应的扬声器播放静音数据,即没有声音。从属信号处理组件712及从属信号处理组件713在接收到该对端音频信号后,由于对应的物理麦克风输入为与该对端音频信号对应的待输出信号,所以,如果直接播放,将会产生回声,这里的处理方式是将从属信号处理组件712及从属信号处理组件713对应的物理麦克风采集到的环境音频数据做缓存处理,将其作为参考信号,来处理即将播放的声音。这样处理以后,播放的声音将被消除。
(2)本端和对端同时讲话,本端的会议系统会通过721、722和723对应的物理麦克风采集环境音以生成第一声音,并将该第一声音发送至对端会议系统,同时,本端的会议系统会通过721、722和723对应的扬声器播放对端发送的第二声音;对应地,对端会采集第二声音,播放第一声音。
其中,如果过721、722和723对应的扬声器同时播放对端发送的第二声音,通过现有麦克风的回声消除算法可以消除回声。如果由于网络延时等原因,有的终端模块延时播放了声音2,那么这个声音会被其他终端模块采集到并转发给主DSP,会有回音问题。在主DSP中,通过缓存对端传来的第二声音,在接收到721、722和723对应的物理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音和延迟播放的第二声音时,可以通过缓存的第二声音消除采集的延迟播放的第二声音。进而对回音进行处理。例如,在本端的722的扬声器延迟播放第二声音时,721的物理麦克风会接收到第一声音和延迟播放的第二声音,通过预先缓存的第二声音可以对接收到的延迟播放的第二声音进行消除,以得到纯净的第一声音。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用于实施上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70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数据处理装置700包括:获取模块701,生成单元702和传输单元703;其中:
获取单元701,用于获取所述拾音设备采集的主音频信号,和/或获取至少一个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获得的所述拾音设备采集的从属音频信号;
生成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主音频信号和所述从属音频信号生成待输出音频信号;
传输单元703,用于将所述待输出音频信号传输至与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的终端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701还用于确定每一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和/或自身的工作状态。对应地,所述获取单元701还用于在工作状态为运行状态时获取所述主音频信号;接收至少一个工作状态为运行状态的从属信号处理组件获取的从属音频信号;所述生成单元702还用于根据所述主音频信号和/或至少一个所述从属音频信号生成待输出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701还用于获取每一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与对应的拾音设备的连接状态;根据每一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与对应的拾音设备的连接状态确定每一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701还用于获取所述每一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通用输入与输出管脚的管脚状态;在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管脚状态为第一电平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与拾音设备的连接状态为所述已连接状态;在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管脚状态为第二电平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与拾音设备的连接状态为所述未连接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701还用于将连接状态为已连接状态的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切换至运行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701还用于从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和所述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中将连接状态为已连接状态的信号处理组件确定为运行组件集合;获取所述运行组件集合内的每一信号处理组件的声压量化值;对所述运行组件集合进行过滤处理;所述过滤处理用于保留声压量化值较高的预设数量个信号处理组件;将所述预设数量个信号处理组件内的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切换至运行状态。
以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上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数据处理设备(例如可以是计算机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但不限于是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具体通过硬件、软件或其结合的方式实现。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具体体现为计算机存储介质,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产品具体体现为软件产品,例如软件开发包(SoftwareDevelopment Kit,SDK)等等。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会议组件设备,包括信号处理模块和至少一个拾音设备,其中: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多个信号处理组件;所述多个信号处理组件集成为一体,包括主信号处理组件和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
所述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中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第一接口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拾音设备,以获取所述拾音设备采集的从属音频信号;和/或,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拾音设备,以获取所述拾音设备采集的主音频信号;与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上的第二接口连接的所述拾音设备,与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从属信号处理组件集成为一体;
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与所述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连接,以获得至少一个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获取的从属音频信号;
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对比所述主音频信号和至少一个所述从属音频信号中每两个音频信号之间的相似度,在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多个音频信号中去除音频质量较低的至少一个音频信号,直至剩余的至少一个音频信号中,不存在相似度大于所述预设相似度阈值的两个音频信号;
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能够根据所述主音频信号和所述从属音频信号生成待输出音频信号;
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能够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终端设备连接,以将所述待输出音频信号传输至所述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信号处理模块、所述至少一个拾音设备形成一会议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议组件设备,其中,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还能够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待输入音频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议组件设备,所述第一接口通过电缆线连接所述拾音设备。
4.一种会议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会议组件设备和终端设备。
5.一种数据处理方法,适用于会议组件设备,其中:所述会议组件设备包括信号处理模块和至少一个拾音设备,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拾音设备相连接,其中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主信号处理组件和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
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拾音设备,以获取所述拾音设备采集的主音频信号,和/或所述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中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第一接口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拾音设备,以获取所述拾音设备采集的从属音频信号;与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上的第二接口连接的所述拾音设备,与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从属信号处理组件集成为一体;
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根据所述主音频信号和所述从属音频信号生成待输出音频信号;
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将所述待输出音频信号传输至与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的终端设备;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对比所述主音频信号和至少一个所述从属音频信号中每两个音频信号之间的相似度,在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多个音频信号中去除音频质量较低的至少一个音频信号,直至剩余的至少一个音频信号中,不存在相似度大于所述预设相似度阈值的两个音频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确定每一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和/或自身的工作状态;
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获取所述拾音设备采集的主音频信号,和/或获取至少一个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获得的所述拾音设备采集的从属音频信号,包括:在工作状态为运行状态时获取所述主音频信号;接收至少一个工作状态为运行状态的从属信号处理组件获取的从属音频信号;
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根据所述主音频信号和所述从属音频信号生成待输出音频信号,包括:根据所述主音频信号和/或至少一个所述从属音频信号生成待输出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每一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包括:
获取每一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与对应的拾音设备的连接状态;
根据每一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与对应的拾音设备的连接状态确定每一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取每一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与对应的拾音设备的连接状态,包括:
获取每一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通用输入与输出管脚的管脚状态;
在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管脚状态为第一电平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与拾音设备的连接状态为已连接状态;
在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管脚状态为第二电平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与拾音设备的连接状态为未连接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每一所述从属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和/或自身的工作状态,包括:
从所述主信号处理组件和所述至少一个从属信号处理组件中将连接状态为已连接状态的信号处理组件确定为运行组件集合;
获取所述运行组件集合内的每一信号处理组件的声压量化值;
对所述运行组件集合进行过滤处理;所述过滤处理用于保留声压量化值较高的预设数量个信号处理组件;
将所述预设数量个信号处理组件内的信号处理组件的工作状态切换至运行状态。
CN202010791484.1A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会议组件设备、会议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Active CN1120551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1484.1A CN112055122B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会议组件设备、会议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1484.1A CN112055122B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会议组件设备、会议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5122A CN112055122A (zh) 2020-12-08
CN112055122B true CN112055122B (zh) 2021-12-24

Family

ID=73601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91484.1A Active CN112055122B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会议组件设备、会议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551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8103B (zh) * 2021-02-07 2022-09-06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配件级联系统
CN113726966A (zh) * 2021-07-28 2021-11-30 台湾立讯精密有限公司 通讯终端、通讯系统和音频信息处理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6043A (zh) * 2008-12-30 2009-06-24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音频信号处理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569210A (zh) * 2007-10-05 2009-10-28 雅马哈株式会社 音频处理系统
CN102137318A (zh) * 2010-01-22 2011-07-2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拾音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9593557U (zh) * 2019-04-12 2019-11-05 深圳市因科美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可高品质级联的会议通讯产品
CN111182412A (zh) * 2019-12-31 2020-05-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用于电子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及会议系统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03059A (zh) * 2018-12-17 2019-05-2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音频处理方法和装置
CN210694282U (zh) * 2019-12-20 2020-06-05 广州麦芮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会议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9210A (zh) * 2007-10-05 2009-10-28 雅马哈株式会社 音频处理系统
CN101466043A (zh) * 2008-12-30 2009-06-24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音频信号处理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137318A (zh) * 2010-01-22 2011-07-2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拾音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9593557U (zh) * 2019-04-12 2019-11-05 深圳市因科美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可高品质级联的会议通讯产品
CN111182412A (zh) * 2019-12-31 2020-05-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用于电子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及会议系统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5122A (zh) 2020-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99573B2 (ja) 端末ブラケット及びファーフィールド音声対話システム
US10397697B2 (en) Band-limited beamforming microphone array
JP6489563B2 (ja) 音量調節方法、システム、デバイス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60269844A1 (en) Stereo headset, terminal, and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s thereof
CN112055122B (zh) 一种会议组件设备、会议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US9426300B2 (en) Matching reverberation in teleconferencing environments
CN110602327B (zh) 语音通话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458137A (zh) 用于音频会议中的语音增强的系统和方法
US20190221226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echo cancellation method applied to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3203988A (zh) 声源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3411726A (zh) 一种音频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356058A (zh) 一种回声消除方法、装置及智能音箱
CN112243182B (zh) 拾音电路、方法及装置
CN109298846B (zh) 音频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7095356B2 (ja) 通信端末及び会議システム
US1174198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lephonic system for acoustic scene conversion
TWI790718B (zh) 會議終端及用於會議的回音消除方法
CN113225574B (zh) 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220141341A1 (en) Conference terminal and multi-device coordinating method for conference
CN111556406B (zh) 音频处理方法、音频处理装置及耳机
CN113517000A (zh) 回声消除的测试方法、终端以及存储装置
JP6392161B2 (ja) 音声会議システム、音声会議装置、そ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1004067A1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5314809A (zh) 一种音箱设备
CN115798495A (zh) 会议终端及用于会议的回声消除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