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54576A - 一种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54576A
CN112054576A CN202010930559.XA CN202010930559A CN112054576A CN 112054576 A CN112054576 A CN 112054576A CN 202010930559 A CN202010930559 A CN 202010930559A CN 112054576 A CN112054576 A CN 1120545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magnetic
rod
magnet block
solar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3055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huanglib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huanglib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huanglib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huanglib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3055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545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54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457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10/00PV power plants; Combinations of PV energy systems with other systems for the 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10/20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energy storage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30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30/00Structural details of PV modules other than those related to light conversion
    • H02S30/10Fram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2S40/38Energy storage means, e.g. batterie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PV modu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14Extreme weather resilient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 e.g. strengthening power lines or underground power cab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70Hybrid systems, e.g. uninterruptible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integrat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相关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包括蓄电池和第二转轴,所述蓄电池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蓄电池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块,且支撑块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外侧设置有绝缘盒,且绝缘盒的下方均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两端内侧均设置有固定弹簧。本发明通过设置支撑块与绝缘盒对蓄电池起到卡合固定作用,在使用装置时,蓄电池的设置便于对电量进行存储,保证装置在通信基站紧急能源缺失时进行能源供应,通信基站正常运转,同时绝缘盒的设置便于对装置进行电量防护,保证使用者在使用装置时,对使用者进行保护,防止使用者进行触电的危险。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基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通讯技术也随着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通讯设备箱体出现在市场上,已经可以完成对通讯设备的保护,有线通讯设备主要介绍解决工业现场的串口通讯、专业总线型的通讯、工业以太网的通讯以及各种通讯协议之间的转换设备,无线通讯设备主要是无线AP、无线网桥、无线网卡、无线避雷器、天线等设备,通信设备用于工控环境有线通讯设备和无线通讯设备,有线通讯设备主要介绍解决工业现场的串口通讯,专业总线型的通讯,工业以太网的通讯以及各种通讯协议之间的转换设备,主要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无线通讯设备主要包括无线AP,无线网桥,无线网卡,无线避雷器,天线等设备,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通信工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构建现代信息社会的工程领域,利用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解决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控制、仪器仪表、计算机设计与制造以及与电子和通信工程相关领域的技术问题,研究电子信息的检测、传输、交换、处理和显示的理论和技术,通讯也包括军事通讯和民事通讯,中国三大通讯运营商为移动通讯,联通通讯和电信通讯,故而通信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通讯设备进行紧急供电,当某种原因导致停电之后,为了保证企事业单位或者个人减少因停电带来的损失而实行的供电行为,一般都有一套备用电源与之相对应,根据用电负荷等级的不同,供电方式也略有不同的,能源供应,是指为满足能源需求而对各种形式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故而需要用到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
常见的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不便于对装置进行安装,拆卸安装不便,增加了使用者的工作时间,同时影响了工作效率,并且不便于对装置连接进行防脱落,容易造成连接处接口脱落,不能有效的对通信基站进行紧急能源供应。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解决了常见的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不便于对装置进行安装,拆卸安装不便,增加了使用者的工作时间,同时影响了工作效率,并且不便于对装置连接进行防脱落,容易造成连接处接口脱落,不能有效的对通信基站进行紧急能源供应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包括蓄电池和第二转轴,所述蓄电池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蓄电池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块,且支撑块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外侧设置有绝缘盒,且绝缘盒的下方均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两端内侧均设置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的上方设置有卡块,且卡块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杆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套,所述第一固定套的两侧设置有第三定位杆,且第三定位杆的一侧设置有磁力接口,所述磁力接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的下方设置有防尘盖,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绝缘盒的上方,且第二转轴的上方设置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的前方表面设置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上方均设置有卡杆,所述卡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套,且第二固定套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纤维杆,所述第一纤维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纤维杆,且第二纤维杆的上方设置有卡套,所述卡套的两端均设置有升降杆,且升降杆的一侧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内侧设置有第三纤维杆,且第三纤维杆的两侧均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套,且连接套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一太阳能充电板,且第一太阳能充电板一侧设置有第二太阳能充电板,所述第二太阳能充电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内侧设置有磁力块,所述磁力块的上方设置有接线,且接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转杆,同时第二转杆的上方设置有防水盖,所述蓄电池通过支撑块与绝缘盒构成卡合连接,且蓄电池的外侧宽度大于绝缘盒的内侧宽度,所述绝缘盒通过固定座与固定弹簧卡合连接,且固定弹簧以绝缘盒中轴线对称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尘盖通过第一转轴与磁力接口构成旋转结构,且防尘盖的内侧宽度大于磁力接口的外侧宽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护盖通过第二转轴与绝缘盒构成旋转结构,且保护盖内侧与密封圈外侧紧密贴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圈与第二纤维杆螺纹连接,且第二纤维杆在密封圈上方呈等间距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套通过升降杆与支撑架构成升降结构,且卡套与升降杆螺纹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块通过滑轮与卡套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动块内侧为开孔式设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过推动第一太阳能充电板将通过第一转杆对第二太阳能充电板进行旋转,将第一太阳能充电板推动至装置一侧,将第一太阳能充电板与第二太阳能充电板进行平开,将对第一太阳能充电板与第二太阳能充电板更好的对太阳进行吸收,同时当下雨时通过将第一太阳能充电板与第二太阳能充电板折叠进行拆除携带,便于增加装置零件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过将防水盖旋转对连接块进行打开,再将接线插入连接块内侧,通过内侧的磁力块对接线进行吸附,将对接线进行防脱落连接,当遇到雷雨天气将防水盖旋转对连接块进行关闭,防止内部连接块进水造成短路损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磁力接口内含磁铁块,所述磁铁块用于对装置接口进行磁力吸附,所述磁力吸附通过磁铁块其性能来衡量,按照以下步骤确定所述磁铁块的磁吸力性能:
步骤A1,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磁铁块的气隙磁密:
Figure BDA0002670067000000041
其中,μ代表磁铁块的气隙磁密,α代表磁铁块的工作点,qm代表磁铁块的极面积,qg代表磁铁块的气隙面积;
步骤A2,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磁铁块的磁导:
Figure BDA0002670067000000042
其中,d代表磁铁块的磁导,μ0代表磁铁块的磁导率,n代表铁块长度,π代表自然常数,ln代表以e为底的对数,λ代表磁阻系数;
步骤A3,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磁铁块的磁吸力:
Figure BDA0002670067000000043
其中,F代表磁铁块的磁吸力。
一种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蓄电池取出,将第二转轴与绝缘盒对保护盖进行旋转打开,通过第二纤维杆对密封圈进行螺纹固定,将密封圈与绝缘盒连接,再通过支撑块与绝缘盒对蓄电池进行卡合固定,其次通过蓄电池与接线进行连接,再通过第一固定套将接线固定在支撑架上方,在使用第三定位杆旋转进行固定,再将第二转轴与绝缘盒对保护盖进行旋转关闭;
S2、将滑轮与卡套对滑动块进行滑动打开,将接线另一头与连接块进行连接,再将通过第二转杆旋转防水盖对装置进行关闭,对装置内部进行防水,通过升降杆与支撑架对卡套进行升降,通过支撑架对装置进行升降角度进行调节,能最大化对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增加蓄电效果;
S3、将第一转轴与磁力接口对防尘盖进行旋转打开,将外侧电源线插入磁力接口内部,磁力接口内含磁铁块,通过磁铁块便于对装置接口进行磁力吸附,不使用时,将第一转轴与磁力接口对防尘盖进行旋转关闭,对装置内部进行防尘,最终完成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的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通过设置支撑块与绝缘盒对蓄电池起到卡合固定作用,在使用装置时,蓄电池的设置便于对电量进行存储,保证装置在通信基站紧急能源缺失时进行能源供应,保证通信基站正常运转,同时绝缘盒的设置便于对装置进行电量防护,保证使用者在使用装置时,对使用者进行保护,防止使用者进行触电的危险。
2、该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通过设置固定座与固定弹簧对绝缘盒进行卡合固定作用,在使用装置时,固定弹簧的设置便于对装置进行拆卸安装,增加了安装人员的工作效率。
3、该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通过设置第一转轴与磁力接口对防尘盖起到旋转作用,在使用装置时,磁力接口的设置便于对装置接口进行磁力吸附,防止连接装置脱落,同时防尘盖的设置便于对装置内部进行防尘,防止装置使用时造成接触不良,造成无法正常运转。
4、该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通过设置第二转轴与绝缘盒对保护盖进行旋转作用,通过设置第二转轴与绝缘盒对保护盖起到旋转作用,在使用装置时,保护盖的设置便于对装置内部机器进行保护,同时密封圈的设置便于对装置内部进行防水,不容易造成水渗入,对内部机器造成损坏。
5、该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通过设置升降杆与支撑架对卡套起到升降作用,在使用装置时,支撑架的设置便于对装置进行升降角度进行调节,能最大化对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增加蓄电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卡杆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滑动块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防水盖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A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B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蓄电池;2、支撑块;3、第一定位杆;4、绝缘盒;5、卡槽;6、固定座;7、固定弹簧;8、卡块;9、第二定位杆;10、支撑架;11、第一固定套;12、第三定位杆;13、磁力接口;14、第一转轴;15、防尘盖;16、第二转轴;17、保护盖;18、密封圈;19、卡杆;20、第二固定套;21、第一纤维杆;22、第二纤维杆;23、卡套;24、升降杆;25、滑动块;26、第三纤维杆;27、滑轮;28、连接套;29、第一转杆;30、第一太阳能充电板;31、第二太阳能充电板;32、连接块;33、磁力块;34、接线;35、第二转杆;36、防水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6,本实施方案中:一种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包括蓄电池1和第二转轴16,蓄电池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转轴16,蓄电池1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块2,且支撑块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杆3,第一定位杆3的外侧设置有绝缘盒4,且绝缘盒4的下方均设置有卡槽5,卡槽5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座6,且固定座6的两端内侧均设置有固定弹簧7,固定弹簧7的上方设置有卡块8,且卡块8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杆9,第二定位杆9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架10,且支撑架10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套11,第一固定套11的两侧设置有第三定位杆12,且第三定位杆12的一侧设置有磁力接口13,磁力接口1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转轴14,且第一转轴14的下方设置有防尘盖15,第二转轴16设置在绝缘盒4的上方,且第二转轴16的上方设置有保护盖17,保护盖17的前方表面设置有密封圈18,且密封圈18的上方均设置有卡杆19,卡杆19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套20,且第二固定套20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纤维杆21,第一纤维杆2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纤维杆22,且第二纤维杆22的上方设置有卡套23,卡套23的两端均设置有升降杆24,且升降杆24的一侧设置有滑动块25,滑动块25的内侧设置有第三纤维杆26,且第三纤维杆26的两侧均设置有滑轮27,滑轮27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套28,且连接套28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转杆29,第一转杆29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一太阳能充电板30,且第一太阳能充电板30一侧设置有第二太阳能充电板31,第二太阳能充电板3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32,且连接块32的内侧设置有磁力块33,磁力块33的上方设置有接线344,且接线344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转杆35,同时第二转杆35的上方设置有防水盖36,蓄电池1通过支撑块2与绝缘盒4构成卡合连接,且蓄电池1的外侧宽度大于绝缘盒4的内侧宽度,通过设置支撑块2与绝缘盒4对蓄电池1起到卡合固定作用,在使用装置时,蓄电池1的设置便于对电量进行存储,保证装置在通信基站紧急能源缺失时进行能源供应,保证通信基站正常运转,同时绝缘盒4的设置便于对装置进行电量防护,保证使用者在使用装置时,对使用者进行保护,防止使用者进行触电的危险,绝缘盒4通过固定座6与固定弹簧7卡合连接,且固定弹簧7以绝缘盒4中轴线对称设置,通过设置固定座6与固定弹簧7对绝缘盒4进行卡合固定作用,在使用装置时,固定弹簧7的设置便于对装置进行拆卸安装,增加了安装人员的工作效率,防尘盖15通过第一转轴14与磁力接口13构成旋转结构,且防尘盖15的内侧宽度大于磁力接口13的外侧宽度,通过设置第一转轴14与磁力接口13对防尘盖15起到旋转作用,磁力接口13内含磁铁块,在使用装置时,磁铁块的便于对装置接口进行磁力吸附,防止连接装置脱落,同时防尘盖15的设置便于对装置内部进行防尘,防止装置使用时造成接触不良,造成无法正常运转,保护盖17通过第二转轴16与绝缘盒4构成旋转结构,且保护盖17内侧与密封圈18外侧紧密贴合,通过设置第二转轴16与绝缘盒4对保护盖17起到旋转作用,通过设置第二转轴16与绝缘盒4对保护盖17起到旋转作用,在使用装置时,保护盖17的设置便于对装置内部机器进行保护,同时密封圈18的设置便于对装置内部进行防水,不容易造成水渗入,对内部机器造成损坏,密封圈18与第二纤维杆22螺纹连接,且第二纤维杆22在密封圈18上方呈等间距设置,通过设置第二纤维杆22对密封圈18进行螺纹固定,在使用装置时,第二纤维杆22的设置便于装置进行安装拆卸,同时便于对装置零件进行更换,卡套23通过升降杆24与支撑架10构成升降结构,且卡套23与升降杆24螺纹连接,通过设置升降杆24与支撑架10对卡套23起到升降作用,在使用装置时,支撑架10的设置便于对装置进行升降角度进行调节,能最大化对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增加蓄电效果,滑动块25通过滑轮27与卡套23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动块25内侧为开孔式设计,通过设置滑轮27与卡套23对滑动块25起到滑动作用,在使用装置时,滑动块25的设置便于对装置零件进行折叠作用,便于对装置零件进行拆卸携带,增加了装置的使用性,通过推动第一太阳能充电板30将通过第一转杆29对第二太阳能充电板31进行旋转,将第一太阳能充电板30推动至装置一侧,将第一太阳能充电板30与第二太阳能充电板31进行平开,将对第一太阳能充电板30与第二太阳能充电板31更好的对太阳进行吸收,同时当下雨时通过将第一太阳能充电板30与第二太阳能充电板31折叠进行拆除携带,便于增加装置零件的使用寿命,通过将防水盖36旋转对连接块32进行打开,再将接线344插入连接块32内侧,通过内侧的磁力块33对接线344进行吸附,将对接线344进行防脱落连接,当遇到雷雨天气将防水盖36旋转对连接块32进行关闭,防止内部连接块32进水造成短路损坏,所述磁力接口13内含磁铁块,所述磁铁块用于对装置接口进行磁力吸附,所述磁力吸附通过磁铁块其性能来衡量,按照以下步骤确定所述磁铁块的磁吸力性能:
步骤A1,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磁铁块的气隙磁密:
Figure BDA0002670067000000091
其中,μ代表磁铁块的气隙磁密,α代表磁铁块的工作点,qm代表磁铁块的极面积,qg代表磁铁块的气隙面积;
步骤A2,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磁铁块的磁导:
Figure BDA0002670067000000092
其中,d代表磁铁块的磁导,μ0代表磁铁块的磁导率,n代表铁块长度,π代表自然常数,ln代表以e为底的对数,λ代表磁阻系数;
步骤A3,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磁铁块的磁吸力:
Figure BDA0002670067000000093
其中,F代表磁铁块的磁吸力。
有益效果:所述磁力接口13内含磁铁块,所述磁体块用于对防尘网15进行磁力吸附,防止连接装置脱离,便于对装置内部起到防尘作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计算所述磁铁块的磁吸力,通过从磁铁块的气隙磁密、磁铁块的磁导及磁阻系数等多因素进行考虑,从而计算出磁铁块的磁吸力,使其计算结果更准确,误差更小,从而根据磁铁块的磁吸力可以衡量所述磁铁块是否达到装置所使用的要求,从而根据磁铁块的磁吸力去选取更优更好的磁铁块用于该装置,保证了该装置的最优性,从而使其防尘盖15更牢固的与磁力接口进行吸附,防止防尘盖15的脱离,从而便于对装置内部进行防尘,防止装置使用时造成接触不良,造成无法正常运转,大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首先将蓄电池1取出,将第二转轴16与绝缘盒4对保护盖17进行旋转打开,再将第二纤维杆22对密封圈18进行螺纹固定,将密封圈18与绝缘盒4连接,再将通过支撑块2与绝缘盒4对蓄电池1进行卡合固定,再将蓄电池1与接线34进行连接,再通过第一固定套11将接线344固定在支撑架10上方,在使用第三定位杆12旋转进行固定,再将第二转轴16与绝缘盒4对保护盖17进行旋转关闭,对装置进行电量防护,保证使用者在使用装置时,对使用者进行保护,防止使用者进行触电的危险,再将滑轮27与卡套23对滑动块25进行滑动打开,将接线344另一头与连接块32进行连接,再将通过第二转杆35旋转防水盖36对装置进行关闭,对装置内部进行防水,不容易造成水渗入,对内部机器造成损坏,然后再将升降杆24与支撑架10对卡套23进行升降,通过支撑架10对装置进行升降角度进行调节,能最大化对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增加蓄电效果,最后当需要对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时,再将第一转轴14与磁力接口13对防尘盖15进行旋转打开,将外侧电源线插入磁力接口13内部,磁力接口13内含磁铁块,通过磁铁块便于对装置接口进行磁力吸附,防止连接装置脱落,对通信基站紧急能源进行供应,当不使用时,将第一转轴14与磁力接口13对防尘盖15进行旋转关闭,对装置内部进行防尘,防止装置使用时造成接触不良,造成无法正常运转,就这样一种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就完成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包括蓄电池(1)和第二转轴(16),所述蓄电池(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转轴(16),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1)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块(2),且支撑块(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杆(3),所述第一定位杆(3)的外侧设置有绝缘盒(4),且绝缘盒(4)的下方均设置有卡槽(5),所述卡槽(5)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座(6),且固定座(6)的两端内侧均设置有固定弹簧(7),所述固定弹簧(7)的上方设置有卡块(8),且卡块(8)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杆(9),所述第二定位杆(9)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架(10),且支撑架(10)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套(11),所述第一固定套(11)的两侧设置有第三定位杆(12),且第三定位杆(12)的一侧设置有磁力接口(13),所述磁力接口(1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转轴(14),且第一转轴(14)的下方设置有防尘盖(15),所述第二转轴(16)设置在绝缘盒(4)的上方,且第二转轴(16)的上方设置有保护盖(17),所述保护盖(17)的前方表面设置有密封圈(18),且密封圈(18)的上方均设置有卡杆(19),所述卡杆(19)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套(20),且第二固定套(20)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纤维杆(21),所述第一纤维杆(2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纤维杆(22),且第二纤维杆(22)的上方设置有卡套(23),所述卡套(23)的两端均设置有升降杆(24),且升降杆(24)的一侧设置有滑动块(25),所述滑动块(25)的内侧设置有第三纤维杆(26),且第三纤维杆(26)的两侧均设置有滑轮(27),所述滑轮(27)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套(28),且连接套(28)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转杆(29),所述第一转杆(29)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一太阳能充电板(30),且第一太阳能充电板(30)一侧设置有第二太阳能充电板(31),所述第二太阳能充电板(3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32),且连接块(32)的内侧设置有磁力块(33),所述磁力块(33)的上方设置有接线(34),且接线(34)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转杆(35),同时第二转杆(35)的上方设置有防水盖(36),所述蓄电池(1)通过支撑块(2)与绝缘盒(4)构成卡合连接,且蓄电池(1)的外侧宽度大于绝缘盒(4)的内侧宽度,所述绝缘盒(4)通过固定座(6)与固定弹簧(7)卡合连接,且固定弹簧(7)以绝缘盒(4)中轴线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盖(15)通过第一转轴(14)与磁力接口(13)构成旋转结构,且防尘盖(15)的内侧宽度大于磁力接口(13)的外侧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17)通过第二转轴(16)与绝缘盒(4)构成旋转结构,且保护盖(17)内侧与密封圈(18)外侧紧密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18)与第二纤维杆(22)螺纹连接,且第二纤维杆(22)在密封圈(18)上方呈等间距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23)通过升降杆(24)与支撑架(10)构成升降结构,且卡套(23)与升降杆(24)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25)通过滑轮(27)与卡套(23)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动块(25)内侧为开孔式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推动第一太阳能充电板(30)将通过第一转杆(29)对第二太阳能充电板(31)进行旋转,将第一太阳能充电板(30)推动至装置一侧,将第一太阳能充电板(30)与第二太阳能充电板(31)进行平开,将对第一太阳能充电板(30)与第二太阳能充电板(31)更好的对太阳进行吸收,同时当下雨时通过将第一太阳能充电板(30)与第二太阳能充电板(31)折叠进行拆除携带,便于增加装置零件的使用寿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将防水盖(36)旋转对连接块(32)进行打开,再将接线(34)插入连接块(32)内侧,通过内侧的磁力块(33)对接线(34)进行吸附,将对接线(34)进行防脱落连接,当遇到雷雨天气将防水盖(36)旋转对连接块(32)进行关闭,防止内部连接块(32)进水造成短路损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接口(13)内含磁铁块,所述磁铁块用于对装置接口进行磁力吸附,所述磁力吸附通过磁铁块其性能来衡量,按照以下步骤确定所述磁铁块的磁吸力性能:
步骤A1,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磁铁块的气隙磁密:
Figure FDA0002670066990000031
其中,μ代表磁铁块的气隙磁密,α代表磁铁块的工作点,qm代表磁铁块的极面积,qg代表磁铁块的气隙面积;
步骤A2,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磁铁块的磁导:
Figure FDA0002670066990000032
其中,d代表磁铁块的磁导,μ0代表磁铁块的磁导率,n代表铁块长度,π代表自然常数,ln代表以e为底的对数,λ代表磁阻系数;
步骤A3,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磁铁块的磁吸力:
Figure FDA0002670066990000033
其中,F代表磁铁块的磁吸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蓄电池取出,将第二转轴与绝缘盒对保护盖进行旋转打开,通过第二纤维杆对密封圈进行螺纹固定,将密封圈与绝缘盒连接,再通过支撑块与绝缘盒对蓄电池进行卡合固定,其次通过蓄电池与接线进行连接,再通过第一固定套将接线固定在支撑架上方,在使用第三定位杆旋转进行固定,再将第二转轴与绝缘盒对保护盖进行旋转关闭;
S2、将滑轮与卡套对滑动块进行滑动打开,将接线另一头与连接块进行连接,再将通过第二转杆旋转防水盖对装置进行关闭,对装置内部进行防水,通过升降杆与支撑架对卡套进行升降,通过支撑架对装置进行升降角度进行调节,能最大化对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增加蓄电效果;
S3、将第一转轴与磁力接口对防尘盖进行旋转打开,将外侧电源线插入磁力接口内部,磁力接口内含磁铁块,通过磁铁块便于对装置接口进行磁力吸附,不使用时,将第一转轴与磁力接口对防尘盖进行旋转关闭,对装置内部进行防尘,最终完成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的使用。
CN202010930559.XA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和方法 Withdrawn CN1120545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30559.XA CN112054576A (zh)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30559.XA CN112054576A (zh)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4576A true CN112054576A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09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30559.XA Withdrawn CN112054576A (zh)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5457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3477A (zh) * 2021-02-02 2021-06-18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自带紧实结构的新能源汽车保温电池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3477A (zh) * 2021-02-02 2021-06-18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自带紧实结构的新能源汽车保温电池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70192U (zh) 新型电气控制柜
CN112054576A (zh) 一种通信基站紧急能源供应设备和方法
CN206042386U (zh) Wifi自组网基站
CN213661790U (zh) 一种光伏电站的监控装置
CN208284983U (zh) 一种户外高压电缆分接箱
CN206557061U (zh) 一种大气监测装置
CN215221129U (zh) 一种便于接口防尘的zigbee控制器
CN108054674A (zh) 一种变电站悬式绝缘子更换作业机器人系统
CN204857470U (zh) 一种新型户外密封电容器盒
CN211785678U (zh) 一种集成配电防雷监测的环境智能监控装置
CN109524900B (zh) 一种通信网络基站安装设备
CN208283828U (zh) 一种智能配电箱温湿度控制装置
CN112436401A (zh) 一种防高温防尘的箱式变电站外壳
CN212910430U (zh) 一种物联网智能信息采集器
CN218498587U (zh) 一种应用于户外的光伏并网柜
CN211603296U (zh) 一种不停电更换的组合式电能表箱
CN209643250U (zh) 一种环保型通讯工程节电装置
CN213634346U (zh) 一种新型供电服务用安全云平台系统
CN214750898U (zh) 一种水利水文量雨装置
CN220108437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通信防护箱
CN220605978U (zh) 一种变压器渗漏油在线检测装置
CN209545505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
CN209591893U (zh) 一种户外高压隔离开关
CN112073828A (zh) 一种通讯设备用快速定位设备
CN209200990U (zh) 一种智能电能电缆接地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