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53752A - 双轴旋转刺激动物运动病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轴旋转刺激动物运动病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53752A
CN112053752A CN202010893881.XA CN202010893881A CN112053752A CN 112053752 A CN112053752 A CN 112053752A CN 202010893881 A CN202010893881 A CN 202010893881A CN 112053752 A CN112053752 A CN 1120537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base
simulation
simulation device
test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9388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鑫
任畅
蔡明亮
徐丽华
姜正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89388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537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537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37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4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data related to laboratory analysis, e.g. patient specimen analysi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5/00Model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09B23/00,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9/00Simulators for teaching or training purpose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5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simulation or modelling of medical disor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轴旋转刺激动物运动病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包括底座和基座,基座的底部通旋转轴可旋转安装在底座表面;基座的顶端安装模拟装置本体,将实验生物放置在模拟装置本体的测试箱体内,旋转轴实现模拟装置本体在水平向的旋转,基座的主转动轴旋转实现模拟装置本体在垂直向的旋转,模拟装置本体在水平向或者垂直向匀速或者变速旋转,反复刺激,诱导实验生物产生运动病;能够模拟现实情况下复杂前庭刺激的运动模式,满足实际运动病模拟平台的需求。

Description

双轴旋转刺激动物运动病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轴旋转刺激动物运动病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属于模拟机械技术领域,具体的应用于运动病研究和治疗行业。
背景技术
在特定环境条件(海上涌浪起伏冲击、空中气流剧烈波动、航空器飞特技动作、宇宙空间重力消失机体受激状态发生改变、陆上颠簸旋转)下,造成运载工具(船舶、航空器、航天器、汽车、火车、坦克等)或特殊设备(秋千、转椅、滚轮、浪桥等)的不规则摇荡、振动、颠簸、旋转等运动,产生复杂的前庭刺激(不同方向的角加速、直线加速度、Coriolis加速及重力)及非前庭刺激(视觉、听觉、嗅觉、内脏器官移位及深部本体感觉等),当这些综合作用的复杂、不良刺激强度过大、时间过长、超过机体有关中枢生理耐受限度时,即可引起一系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反应,出现各种症状和体征,即为运动病。
目前现有的运动病模拟装置,有一种三自由度的运动平台,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1339701A中公开的一种三自由度运动模拟平台,该平台主要由框架、连接框架的作动器和伺服控制系统组成,所说的框架包括下框架、中框架、上框架,下框架、中框架的中心位置通过一个万向节连接,下框架和中框架之间通过两个作动器连接,中框架和上框架之间通过中间作动器和两个直线导轨连接,三个作动器由伺服控制系统控制伸缩。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的装置,中国专利文献CN 202102613 U中公开的,运动病模拟与训练平台,包括机械系统和用于控制所述机械系统的控制系统,所述机械系统包括基座和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检测台,以及垂直运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带动所述检测台做垂直往复运动;水平运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带动所述检测台做水平往复运动;旋转运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带动所述检测台围绕y轴做旋转运动。
这些运动模拟和训练平台具有上下、左右、前后平移或者旋转三种运动形式;但是在实际的运动病模拟过程中,主要是由于复杂的前庭刺激(不同方向的角加速、直线加速度、Coriolis加速度及重力)引起的,特别是非线性的无规律的加速度,但是上述运动模拟平台的加速度的规律性较强,却不能模拟现实情况下的复杂前庭刺激,因此上述运动模拟平台不能满足实际运动病模拟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轴旋转刺激动物运动病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能够模拟现实情况下复杂前庭刺激的运动模式,满足实际运动病模拟平台的需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轴旋转刺激动物运动病模拟装置,包括底座和基座,基座的底部通旋转轴可旋转安装在底座表面;
基座的顶端安装模拟装置本体,前述的模拟装置本体包括主转动轴以及两块条形板,其中主转动轴内部中空,在其两端分别固定条形板,条形板的一侧与主转动轴的一端固定,条形板的另一侧通过旋转装置与基座的顶端旋转连接;
两块条形板相邻的一端之间分别安装一个测试箱体,在测试箱体相对布设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安装吊扣,条形板每端分别通过转动杆与对应的吊扣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在底座表面开设第一旋转孔,基座的底部开设第二旋转孔,第一旋转孔内插设旋转轴,且旋转轴的一端伸出底座表面安装在第二旋转孔内;旋转轴与第一电机转轴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测试箱体为不锈钢制作成的笼状结构,在测试箱体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安装吊扣;
吊扣呈U型结构设置,且U型结构的开口端向外侧膨大,吊扣的开口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测试箱体的侧壁上,在吊扣的封闭端中心位置开设第三旋转孔,条形板的一端开设第四旋转孔,转动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三旋转孔、第四旋转孔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主转动轴两端分别连接裙边,裙边通过螺栓与对应的条形板中心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旋转装置包括旋转平台,其呈环形结构设置,固定在条形板与基座相邻的一侧,旋转平台底部安装主齿轮,主齿轮啮合副齿轮,副齿轮安装在第二电机转轴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基座包括底板,在底板表面安装U型支架,U型支架的垂直部分安装在底板表面,U型支架的横向部分旋转连接模拟装置本体;
一种双轴旋转刺激动物运动病的模拟方法,选取40只实验鼠,将40只实验鼠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一组内的20只实验鼠连续五天自由饮用0.15%的糖精钠溶液,每天在预设时间点记录第一组内的每只实验鼠饮用量;
第二组内的20只实验鼠连续两天自由饮用0.15%的糖精钠溶液,在连续两天与第一组同样的预设时间点记录每只实验鼠饮用量,第三天时,将第二组内20只实验鼠均匀放置在两个测试箱体内,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主转动轴以及旋转轴发生旋转,其中,旋转轴实现模拟装置本体在水平方向的旋转,主转动轴实现模拟装置本体在垂直方向上的旋转,旋转轴以顺时针方向匀速旋转,主转动轴进行顺时针变速旋转,10秒后将旋转轴进行逆时针匀速旋转,主转动轴同样进行逆时针变速旋转,每10秒为一个周期,模拟实验时间为2个小时,关闭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再将第二组内20只实验鼠从测试箱体取出,第三天、第四天以及第五天在同样的预设时间点记录第二组内每只实验鼠的饮用量;将第一组内的20只实验鼠连续五天的饮用量进行对比得出差值,第二组内的20只实验鼠在旋转实验前的饮用量与模拟实验后的饮用量进行对比得出差值,最终得出实验结果,即实验鼠模拟实验后饮用量比模拟实验前饮用量显著减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测试箱体在平行地面的水平方向角速度范围为-120°/s-120°/s,角速度加速度范围为-60°/s2-60°/s2,测试箱体在垂直于地面的竖直方向角速度范围为-120°/s-120°/s,角速度加速度范围为-60°/s2-60°/s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在模拟实验时,旋转轴以顺时针方向匀速旋转,主转动轴进行顺时针变速旋转,以10秒为一个周期,此周期内,测试箱体垂直于地面的竖直方向的角速度从0°/s开始,以角速度加速度为16°/s2的加速度进行增加,直至测试箱体垂直于地面竖直方向的角速度达到120°/s,调整第二电机,再以角速度加速度为-48°/s2的加速度进行减速,直至测试箱体停止旋转。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旋转轴与次旋转轴形成双轴设置,对双轴可施行单独控制,实现匀速或者变速的旋转,同时也可以实现往复的旋转方向;
2、本发明通过双轴的变速旋转可以产生三维空间的加速度以及科里奥利加速度变化;
3、本发明通过获取的三维空间加速度以及科里奥利加速度变化可以模拟复杂的前庭刺激;
4、本发明可以实现模拟较为复杂的前庭刺激,从而诱发实验生物产生运动病,进而获取接近真实情况的模拟数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例中测试箱体与地面平行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例中测试箱体与地面垂直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例中旋转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例中吊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对第一组和第二组实验鼠进行实验的结果对比。
图中:1为底座,2为基座,3为底板,4为主转动轴,5为条形板,6为旋转平台,7为主齿轮,8为副齿轮,9为吊扣,10为U型支架,11为测试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模拟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运动模拟平台不能满足实际运动病模拟的需求,可以更加接近现实情况的复杂前庭刺激,使得研究结果更为准确可靠。
实施例:
图1所示,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是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包括底座1和基座2,基座2安装在底座1表面,基座2用来安装模拟装置本体,本申请需要实现模拟装置本体在水平方向上的旋转移动,因此在底座1表面开设第一旋转孔,基座2的底部开设第二旋转孔,第一旋转孔内插设旋转轴,且旋转轴的一端伸出底座1表面安装在第二旋转孔内;旋转轴与第一电机转轴连接,这样启动第一电机,旋转轴旋转,带动基座2在水平方向的旋转;
接下来如图2-图3所示为实施例在两种状态下的示意图,是优选实施例给出的模拟装置本体,包括主转动轴4以及两块条形板5,其中主转动轴4内部中空,主转动轴4的两端分别连接裙边,裙边通过螺栓与条形板5中心固定连接,也就是说条形板5是固定在主转动轴4两端的,条形板5的一侧与主转动轴4固定后,其另一侧通过旋转装置与基座2旋转连接,旋转装置启动后,主转动轴4即可发生旋转,条形板5即可在垂直于地面的竖向方向进行360度的旋转;
在这里旋转装置有很多中,优选实施例中选用的是如图4所示的一种,包括旋转平台6,其呈环形结构设置,固定在条形板5与基座2相邻的一侧,旋转平台6底部安装主齿轮7,主齿轮7啮合副齿轮8,副齿轮8安装在第二电机转轴上,除了此种交叉滚子一体型的旋转装置,其他满足旋转条件的结构均可以使用,这里不做重复阐述。
由于运动病模拟实验时,需要使用实验生物,因此在两块条形板5相邻的一端之间分别安装一个测试箱体11,测试箱体11内用于放置实验生物,两个测试箱体11也是可以在主转动轴4进行旋转时,发生自移动调整,随时与地面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图中可以看出,测试箱体11为不锈钢制作成的笼状结构,在测试箱体11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安装吊扣9;图5所示吊扣9呈U型结构设置,且U型结构的开口端向外侧膨大,吊扣9的开口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测试箱体11的侧壁上,在吊扣9的封闭端中心位置开设第三旋转孔,条形板5的一端开设第四旋转孔,转动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三旋转孔、第四旋转孔内。
本申请中基座2包括底板3和U型支架10,此U型支架10如图所示,将U型支架10安装在底板3表面,U型支架10的垂直部分安装在底板3表面,U型支架10的横向部分旋转连接模拟装置本体;前述所说的第二旋转孔其实就是开设在底板3底部。
通过上述模拟装置本体,接下来进行模拟测试,由于运动病发生时会产生恶心、呕吐症状,但是啮齿类动物没有呕吐反射,所以只能采用条件性味觉厌恶模型评价运动病是否发生,由于大鼠在摄取某种有特殊味觉特征(如甜味)的食物后,如果出现腹痛、腹泻、恶心以及呕吐等内脏不适症状,那么在以后的摄食活动中,就会减少或者拒绝摄取具有相同或者相似味觉特征的食物,这种行为变化过程称为条件性味觉厌恶。因此本实验选取40只实验鼠,将40只实验鼠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第一组和第二组,即为图中所指的control组和Rot.组;
第一组内的20只实验鼠连续五天自由饮用0.15%的糖精钠溶液,每天在预设时间点记录第一组内的每只实验鼠饮用量;
第二组内的20只实验鼠连续两天自由饮用0.15%的糖精钠溶液(SaccharinSodium Solution,SSS),在连续两天与第一组同样的预设时间点记录每只实验鼠饮用量,第三天时,将第二组内的20只实验鼠均匀放置在两个测试箱体11内,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主转动轴4以及旋转轴发生旋转,其中,旋转轴实现模拟装置本体在水平方向的旋转,主转动轴4实现模拟装置本体在垂直方向上的旋转,旋转轴以顺时针方向匀速旋转,主转动轴4进行顺时针变速旋转,10秒后将旋转轴进行逆时针匀速旋转,主转动轴4同样进行逆时针变速旋转,每10秒为一个周期,反复旋转刺激待模拟实验时间满2个小时后,关闭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再将第二组内20只实验鼠从测试箱体11取出,第三天、第四天以及第五天在同样的预设时间点记录第二组内每只实验鼠的饮用量;需要强调的是,模拟实验时经过反复旋转刺激,也要遵循测试箱体11在平行地面的水平方向角速度范围为-120°/s-120°/s,角速度加速度范围为-60°/s2-60°/s2,测试箱体11在垂直于地面的竖直方向角速度范围为-120°°/s-120°/s,角速度加速度范围为-60°/s2-60°/s2
具体的关于模拟实验中测试箱体11的旋转规律,以第一个10秒,旋转轴以顺时针方向匀速旋转,主转动轴4进行顺时针变速旋转为例,测试箱体11垂直于地面的竖直方向的角速度从0°/s开始,以角速度加速度为16°/s2的加速度进行增加,直至测试箱体11垂直于地面竖直方向的角速度达到120°/s,调整第二电机,再以角速度加速度为-48°/s2的加速度进行减速,直至测试箱体11停止旋转;下一个10秒,旋转轴以逆时针方向匀速旋转,主转动轴4进行逆时针变速旋转,再重复前一个10秒的测试箱体11运行过程,直至达到2个小时完成模拟实验。
将第一组内的20只实验鼠连续五天的饮用量进行对比得出差值,第二组内的20只实验鼠在旋转实验前的饮用量与模拟实验后的饮用量进行对比得出差值,最终得出实验结果,第一组中,实验鼠3-5天和1-3天的平均饮水量的差值的均值为-2%,而第二组种,实验鼠3-5天和1-3天的平均饮水量的差值的均值为-21%,图6中给出了比较清楚的对比关系,实验鼠在模拟实验后糖精钠溶液的饮用量比模拟实验前显著减少(P<0.05),最终可以得出旋转刺激使实验鼠产生厌饮糖精钠溶液的条件性味觉厌恶行为,发生了运动病的结论。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申请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双轴旋转刺激动物运动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基座,基座的底部通旋转轴可旋转安装在底座表面;
基座的顶端安装模拟装置本体,前述的模拟装置本体包括主转动轴以及两块条形板,其中主转动轴内部中空,在其两端分别固定条形板,条形板的一侧与主转动轴的一端固定,条形板的另一侧通过旋转装置与基座的顶端旋转连接;
两块条形板相邻的一端之间分别安装一个测试箱体,在测试箱体相对布设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安装吊扣,条形板每端分别通过转动杆与对应的吊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旋转刺激动物运动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座表面开设第一旋转孔,基座的底部开设第二旋转孔,第一旋转孔内插设旋转轴,且旋转轴的一端伸出底座表面安装在第二旋转孔内;旋转轴与第一电机转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旋转刺激动物运动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的测试箱体为不锈钢制作成的笼状结构,在测试箱体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安装吊扣;
吊扣呈U型结构设置,且U型结构的开口端向外侧膨大,吊扣的开口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测试箱体的侧壁上,在吊扣的封闭端中心位置开设第三旋转孔,条形板的一端开设第四旋转孔,转动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三旋转孔、第四旋转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旋转刺激动物运动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转动轴两端分别连接裙边,裙边通过螺栓与对应的条形板中心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旋转刺激动物运动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的旋转装置包括旋转平台,其呈环形结构设置,固定在条形板与基座相邻的一侧,旋转平台底部安装主齿轮,主齿轮啮合副齿轮,副齿轮安装在第二电机转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旋转刺激动物运动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的基座包括底板,在底板表面安装U型支架,U型支架的垂直部分安装在底板表面,U型支架的横向部分旋转连接模拟装置本体。
7.一种双轴旋转刺激动物运动病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40只实验鼠,将40只实验鼠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一组内的20只实验鼠连续五天自由饮用0.15%的糖精钠溶液,每天在预设时间点记录第一组内的每只实验鼠饮用量;
第二组内的20只实验鼠连续两天自由饮用0.15%的糖精钠溶液,在连续两天与第一组同样的预设时间点记录每只实验鼠饮用量,第三天时,将第二组内20只实验鼠均匀放置在两个测试箱体内,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主转动轴以及旋转轴发生旋转,其中,旋转轴实现模拟装置本体在水平方向的旋转,主转动轴实现模拟装置本体在垂直方向上的旋转,旋转轴以顺时针方向匀速旋转,主转动轴进行顺时针变速旋转,10秒后将旋转轴进行逆时针匀速旋转,主转动轴同样进行逆时针变速旋转,每10秒为一个周期,模拟实验时间为2个小时,关闭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再将第二组内20只实验鼠从测试箱体取出,第三天、第四天以及第五天在同样的预设时间点记录第二组内每只实验鼠的饮用量;将第一组内的20只实验鼠连续五天的饮用量进行对比得出差值,第二组内的20只实验鼠在旋转实验前的饮用量与模拟实验后的饮用量进行对比得出差值,最终得出实验结果,即实验鼠模拟实验后饮用量比模拟实验前饮用量显著减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轴旋转刺激动物运动病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
前述测试箱体在平行地面的水平方向角速度范围为-120°/s-120°/s,角速度加速度范围为-60°/s2-60°/s2,测试箱体在垂直于地面的竖直方向角速度范围为-120°/s-120°/s,角速度加速度范围为-60°/s2-60°/s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轴旋转刺激动物运动病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模拟实验时,旋转轴以顺时针方向匀速旋转,主转动轴进行顺时针变速旋转,以10秒为一个周期,此周期内,测试箱体垂直于地面的竖直方向的角速度从0°/s开始,以角速度加速度为16°/s2的加速度进行增加,直至测试箱体垂直于地面竖直方向的角速度达到120°/s,调整第二电机,再以角速度加速度为-48°/s2的加速度进行减速,直至测试箱体停止旋转。
CN202010893881.XA 2020-08-31 2020-08-31 双轴旋转刺激动物运动病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 Pending CN1120537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3881.XA CN112053752A (zh) 2020-08-31 2020-08-31 双轴旋转刺激动物运动病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3881.XA CN112053752A (zh) 2020-08-31 2020-08-31 双轴旋转刺激动物运动病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3752A true CN112053752A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07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93881.XA Pending CN112053752A (zh) 2020-08-31 2020-08-31 双轴旋转刺激动物运动病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5375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4565A (zh) * 2021-09-09 2021-11-30 南通大学 一种模拟三维方向复杂运动的动物运动病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8004909A2 (en) * 1987-01-06 1988-07-14 Neurocom International,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f vestibular pathology
US20040138593A1 (en) * 2003-01-10 2004-07-15 Kevin Maher Vestibular stimul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070100214A1 (en) * 2005-03-10 2007-05-03 Steinert John W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imulating exercise
CN201375509Y (zh) * 2009-03-26 2010-01-0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旋转调速式大鼠晕动病诱发仪
CN202102613U (zh) * 2011-06-13 2012-01-04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 一种运动病模拟与训练平台
CN202143391U (zh) * 2011-07-04 2012-02-1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动物用晕船模拟装置
CN103238533A (zh) * 2013-05-16 2013-08-14 沈阳医学院 动物晕动病诱发装置
CN204351805U (zh) * 2014-12-22 2015-05-27 天津大学 一种前庭功能检测装置
CN109431739A (zh) * 2018-11-30 2019-03-08 潍坊宇航国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前庭功能评估训练的装置
US20200187844A1 (en) * 2017-08-21 2020-06-18 Eye & Ent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 Vertigo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8004909A2 (en) * 1987-01-06 1988-07-14 Neurocom International,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f vestibular pathology
US20040138593A1 (en) * 2003-01-10 2004-07-15 Kevin Maher Vestibular stimul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070100214A1 (en) * 2005-03-10 2007-05-03 Steinert John W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imulating exercise
CN201375509Y (zh) * 2009-03-26 2010-01-0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旋转调速式大鼠晕动病诱发仪
CN202102613U (zh) * 2011-06-13 2012-01-04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 一种运动病模拟与训练平台
CN202143391U (zh) * 2011-07-04 2012-02-1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动物用晕船模拟装置
CN103238533A (zh) * 2013-05-16 2013-08-14 沈阳医学院 动物晕动病诱发装置
CN204351805U (zh) * 2014-12-22 2015-05-27 天津大学 一种前庭功能检测装置
US20200187844A1 (en) * 2017-08-21 2020-06-18 Eye & Ent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 Vertigo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
CN109431739A (zh) * 2018-11-30 2019-03-08 潍坊宇航国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前庭功能评估训练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4565A (zh) * 2021-09-09 2021-11-30 南通大学 一种模拟三维方向复杂运动的动物运动病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02402B2 (en) Flight simulator
US9430953B2 (en) Simulation device with motion stabilization
CN112053752A (zh) 双轴旋转刺激动物运动病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
EP0929378B1 (de) Vorrichtung zum räumlichen bewegen von körpern
US6042382A (en) Sustained G-force centripetal accele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BR202015008770Y1 (pt) disposições aplicadas em simulador esférico de acelerações virtuais
DE102014002910A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Reduzieren von Tremor
WO2007035976A2 (de) Vorrichtung zum flexibel steuerbaren bewegen von menschen oder gegenständen
CN106426295A (zh) 一种机械仿生眼装置
DE19900442B4 (de) Vorrichtung zum räumlichen Bewegen von Personen
De Klerk Mechanism and vitalism. A history of the controversy
CN113724565A (zh) 一种模拟三维方向复杂运动的动物运动病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
WO2019148255A1 (pt) Mecanismo automatizado de movimentação de peso para treinamento de artes marciais
CN2810493Y (zh) 多功能旋转床
CN105261287B (zh) 一种机械仿生马演示模型
KR102545720B1 (ko) 3차원 동작 기계식 배양 시스템
AT502521B1 (de) Vorrichtung zum flexibel steuerbaren bewegen von menschen oder gegenständen
CN113496641B (zh) 一种金属晶体缺陷形成的演示教具及演示方法
CN104794977A (zh) 一种仿人形机构展示平台
RU2640990C1 (ru) Сферический тренажер вестибуляр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RU2802135C1 (ru) Способ моделирования пониженной гравитаци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208954471U (zh) 一种地震波的演示互动设备
CN207336324U (zh) 一种对植物进行模拟外力机械刺激的实验装置
CN219983854U (zh) 上肢内收外展训练器
RU96997U1 (ru) Четырехстепенная динамическая платформ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