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49213A - 一种市政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政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49213A
CN112049213A CN202010922885.6A CN202010922885A CN112049213A CN 112049213 A CN112049213 A CN 112049213A CN 202010922885 A CN202010922885 A CN 202010922885A CN 112049213 A CN112049213 A CN 1120492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flow control
rainwater
self
w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228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秉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92288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492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49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92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1/00Methods, systems, or installations for draining-off sewage or storm wat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5/00Watering gardens, fiel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 A01G25/02Watering arrangements located above the soil which make use of perforated pipe-lines or pipe-lines with dispensing fittings, e.g. for drip irrig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3/00Sewer pipe-line systems
    • E03F3/02Arrangement of sewer pipe-lines or pipe-line syste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10Collecting-tanks; Equalising-tanks for regulating the run-off; Laying-up basi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10Collecting-tanks; Equalising-tanks for regulating the run-off; Laying-up basins
    • E03F5/105Accessories, e.g. flow regulators or cleaning devices
    • E03F5/107Active flow control devices, i.e. moving during flow regul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22Adaptations of pumping plants for lifting sewag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7/00Other installations or implements for operating sewer systems, e.g.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stoppage; Emptying cesspoo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12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e.g. solar water pump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雨水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市政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有:双通流量控制井,所述双通流量控制井两侧分别垂直设置有污水管和雨水管;自洁式集水池,所述自洁式集水池埋设在双通流量控制井一侧,所述自洁式集水池一侧顶端通过管道与雨水管连通,所述自洁式集水池一侧顶端设置有与雨水管同水平面的溢水管,所述溢水管与雨水处理中心连通,所述自洁式集水池一侧还设置有排污管;集污井,所述集污井埋设在自洁式集水池一侧,所述排污管与集污井连通;绿化浇灌机构,所述绿化浇灌机构输入端设置在自洁式集水池内部顶端,所述绿化浇灌机构输出端设置在绿植上;太阳能供电组件,该装置能够引导初期雨水和回收利用后期雨水。

Description

一种市政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水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市政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水资源在我国越来越匮乏,合理利用水资源显得日益重要,雨水的收集是利用好水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要使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重视水资源的开发、节用、保护与管理是未来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方向,特别是在城市当中用水量特别大而且用水紧张,所以需要用到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中国专利CN201921071137.0公开了一种市政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楼顶,所述楼顶上设有凹槽,所述楼顶的凹槽处设有下水口,所述下水口上连接有下水管,所述下水管的底部螺纹连接有集尘管,所述下水管的一侧贯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穿过地面连接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的底部设有矿石层,所述集水池的顶端固定设有盖板,所述集水池内设有送水管,所述送水管上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另一端连接有浇水管,所述水泵的一侧设有花坛,所述浇水管设在花坛内。
该装置仅能收集楼顶顶端雨水,收集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市政雨水回收利用装置,本技术方案解决了雨水收集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市政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有:双通流量控制井,所述双通流量控制井两侧分别垂直设置有污水管和雨水管,水流量小时,所述污水管与双通流量控制井内部连通,雨水管与双通流量控制井内部隔断;水流量大时,所述污水管与双通流量控制井内部隔断,雨水管与双通流量控制井内部连通,所述污水管与污水处理中心连通;自洁式集水池,所述自洁式集水池埋设在双通流量控制井一侧,所述自洁式集水池一侧顶端通过管道与雨水管连通,所述自洁式集水池一侧顶端设置有与雨水管同水平面的溢水管,所述溢水管与雨水处理中心连通,所述自洁式集水池一侧还设置有排污管;集污井,所述集污井埋设在自洁式集水池一侧,所述排污管与集污井连通;绿化浇灌机构,所述绿化浇灌机构输入端设置在自洁式集水池内部顶端,所述绿化浇灌机构输出端设置在绿植上,工作状态下,所述绿化浇灌机构输入端从自洁式集水池内部汲水通过输出端浇灌绿植;太阳能供电组件,所述自洁式集水池和绿化浇灌机构通过太阳能供电组件进行供电。
优选地,双通流量控制井还包括有第一浮控调流阀和第二浮控调流阀,所述第一浮控调流阀和第二浮控调流阀均设置在双通流量控制井内侧,且所述第一浮控调流阀和第二浮控调流阀分别与污水管和雨水管连通,水流量小时,所述第一浮控调流阀连通污水管与双通流量控制井,所述第二浮控调流阀隔断雨水管与双通流量控制井;水流量大时,所述第一浮控调流阀隔断污水管与双通流量控制井,所述第二浮控调流阀连通雨水管与双通流量控制井。
优选地,双通流量控制井顶端设置有用于阻隔大体积杂质进入双通流量控制井和便于进水的进水篦。
优选地,所述自洁式集水池内部底端为倾斜脊状,且所述脊状底端两侧为型面;自洁式集水池还包括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设置在双通流量控制井顶端用于阻隔雨水散发;螺旋输料机,所述螺旋输料机竖直设置在自洁式集水池内部最低端,且所述螺旋输料机底端进料口朝向所述脊状底端高点;所述螺旋输料机顶端出料口通过排污管与集污井连通,所述螺旋输料机与太阳能供电组件电连接。
优选地,集污井还包括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水平竖直滑动设置在集污井内;丝杆,所述丝杆轴线竖直贯穿升降板且两端通过第一转动座和转动设置在集污井内;螺母,所述螺母与丝杆同轴设置在升降板顶端,所述丝杆与螺母螺纹拧接;旋转驱动组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输出端与丝杆顶端传动连接且其驱动端设置在集污井顶部一侧。
优选地,集污井顶端还设置有便于打开清理其内部的手提盖。
优选地,绿化浇灌机构包括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一端设置有筛头插接在集污井内部最底端;自吸泵,所述抽水管另一端与自吸泵输入端连通,所述自吸泵与太阳能供电组件点连接;总流水管,所述总流水管通过连接管与自吸泵输出端连通;分流水管,一端等间距设置在总流水管上且与其内部连通,且所述分流水管设置在绿植之间;水幕喷嘴,所述水幕喷嘴沿分流水管轴线等间距设置在分流水管上且与其内部连通。
优选地,双通流量控制井还包括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水平设置在双通流量控制井内部,且所述第一限位板位于污水管顶部一侧;第一浮控调流阀包括有:基板,所述基板设置在双通流量控制井内侧,且所述基板上设置有与污水管连通的闸口;闸板,所述闸板外圆周面沿径向设置有闸臂,所述闸板和闸臂连接点通过转动件与基板转动连接;浮筒,所述转动件设置在闸臂另一端且搭接在第一限位板上;水流量小且未浮起浮筒时,所述闸板与闸口同轴向留有开口。
优选地,双通流量控制井内部还设置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与第一限位板平齐水平设置在双通流量控制井内部相对侧,且所述第二限位板位雨水管顶部一侧;第二浮控调流阀与第一浮控调流阀结构完全相同,且所述第一浮控调流阀浮筒搭接在第二限位板顶端;水流量小且未浮起第二浮控调流阀浮筒时,所述第二浮控调流阀闸口封闭。
优选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同轴设置在丝杆顶端;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轴线与轴线垂直转动设置在转动支架顶部,且所述第一转动杆一端水平贯穿集污井内侧;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所述锥齿轮同轴设置在第一转动杆两端,且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轴线垂直啮合;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通过第二转动杆轴线竖直转动设置在集污井外侧;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同轴设置在第二转动杆底端且与第三锥齿轮啮合;转柄,所述转柄同轴设置在第二转动杆顶端便于人工转动第二转动杆;密封盒,所述密封盒设置在第二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外侧防止所述锥齿轮受到侵蚀。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双通流量控制井精准控制收集初期雨水和后期雨水,从而便于循环利用,具体的,当初期雨水或生活废水流量较小时,进水篦流至双通流量控制井内部,通过第一浮控调流阀使得污水管与双通流量控制井内部连通,通过第二浮控调流阀使得雨水管与双通流量控制井内部隔断,从而使得初期雨水和生活废水通过污水管向污水处理中心流去,避免含有大量污染物质的初期雨水和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道,避免给水环境造成污染;而当后期雨水流量较大时,雨水在双通流量控制井内部堆积使得浮筒浮起带动闸板关闭闸口,从而使得污水管与双通流量控制井内部隔断,而第二浮控调流阀浮筒浮起带动第二浮控调流阀闸板打开第二浮控调流阀闸口,从而使得雨水管与双通流量控制井内部连通,从而使得后期雨水通过雨水管排入自洁式集水池中,从而由自洁式集水池对后期雨水进行收集,而自洁式集水池一侧顶端设置有与雨水管同水平面的溢水管,且所述溢水管与雨水处理中心连通或与河道连通,此时后期雨水中污染物质较小,当自洁式集水池中后期雨水水平面高于排污管时,可直接排向雨水处理中心或河道中,从而回收再利用后期雨水;
2、本发明通过自洁式集水池收集雨水,通过集污井收集自洁式集水池内杂质,具体的,自洁式集水池内底端堆积的杂质通过螺旋输料机向集污井中排入,从而避免杂质堵塞管道,且能够保证自洁式集水池中集水容量;通过旋转驱动组件带动丝杆在集污井内部转动,使得升降板在集污井内部竖直上升,从而使得升降板顶端杂质被举升,从而便于清理;干旱天气时,通过启动自吸泵,使其从自洁式集水池内部汲水通过水幕喷嘴浇灌绿植,从而实现雨水的回收再利用;太阳能供电组件为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供电组件能够提供自洁式集水池自清洁和绿化浇灌机构浇灌能力;当降雨结束后,双通流量控制井内部雨水减少,从而使得第二浮控调流阀重新关闭其闸口,而第一浮控调流阀重新打开其闸口,从而便于重复回收利用雨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双通流量控制井的正视图;
图4为图3的A-A截面处的剖视图;
图5为图3的B-B截面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自洁式集水池的侧视图;
图7为图6的C-C截面处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绿化浇灌机构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的集污井的侧视图;
图10为图9的D-D截面处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为:
1-双通流量控制井;1a-污水管;1b-雨水管;1c-第一浮控调流阀;1c1-基板;1c2-闸口;1c3-闸板;1c4-闸臂;1c5-转动件;1c6-浮筒;1d-第二浮控调流阀;1e-进水篦;1f-第一限位板;1g-第二限位板;
2-自洁式集水池;2a-溢水管;2b-排污管;2c-密封盖;2d-螺旋输料机;
3-集污井;3a-升降板;3b-丝杆;3c-第一转动座;3d-转动支架;3e-螺母;3f-旋转驱动组件;3f1-第一锥齿轮;3f2-第一转动杆;3f3-第二锥齿轮;3f4-第三锥齿轮;3f5-第二转动杆;3f6-第二转动座;3f7-第四锥齿轮;3f8-转柄;3f9-密封盒;3g-手提盖;
4-绿化浇灌机构;4a-抽水管;4b-筛头;4c-自吸泵;4d-总流水管;4e-连接管;4f-分流水管;4g-水幕喷嘴;
5-太阳能供电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参照图1所示,一种市政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有:
双通流量控制井1,所述双通流量控制井1两侧分别垂直设置有污水管1a和雨水管1b,水流量小时,所述污水管1a与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部连通,雨水管1b与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部隔断;水流量大时,所述污水管1a与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部隔断,雨水管1b与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部连通,所述污水管1a与污水处理中心连通;
自洁式集水池2,所述自洁式集水池2埋设在双通流量控制井1一侧,所述自洁式集水池2一侧顶端通过管道与雨水管1b连通,所述自洁式集水池2一侧顶端设置有与雨水管1b同水平面的溢水管2a,所述溢水管2a与雨水处理中心连通,所述自洁式集水池2一侧还设置有排污管;
集污井3,所述集污井3埋设在自洁式集水池2一侧,所述排污管2b与集污井3连通;
绿化浇灌机构4,所述绿化浇灌机构4输入端设置在自洁式集水池2内部顶端,所述绿化浇灌机构4输出端设置在绿植上,工作状态下,所述绿化浇灌机构4输入端从自洁式集水池2内部汲水通过输出端浇灌绿植;
太阳能供电组件5,所述自洁式集水池2和绿化浇灌机构4通过太阳能供电组件5进行供电。
通过双通流量控制井1收集雨水;当初期雨水或生活废水流量较小时,流至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部,污水管1a与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部连通,雨水管1b与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部隔断,从而使得初期雨水和生活废水通过污水管1a向污水处理中心流去,避免含有大量污染物质的初期雨水和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道,避免给水环境造成污染;而当后期雨水流量较大时,所述污水管1a与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部隔断,雨水管1b与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部连通,从而使得后期雨水通过雨水管1b排入自洁式集水池2中,从而由自洁式集水池2对后期雨水进行收集,而自洁式集水池2一侧顶端设置有与雨水管1b同水平面的溢水管2a,且所述溢水管2a与雨水处理中心连通或与河道连通,此时后期雨水中污染物质较小,当自洁式集水池2中后期雨水水平面高于排污管2b时,可直接排向雨水处理中心或河道中,从而回收再利用后期雨水;自洁式集水池2内底端堆积的杂质通过排污管2b向集污井3中排入,从而避免杂质堵塞管道,且能够保证自洁式集水池2中集水容量;而集污井3可通过人工进行除杂;干旱天气时,通过绿化浇灌机构4输入端从自洁式集水池2内部汲水通过输出端浇灌绿植,从而实现雨水的回收再利用;太阳能供电组件5为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供电组件5能够提供自洁式集水池2自清洁和绿化浇灌机构4浇灌能力。
如图4和图5所示,双通流量控制井1还包括有第一浮控调流阀1c和第二浮控调流阀1d,所述第一浮控调流阀1c和第二浮控调流阀1d均设置在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侧,且所述第一浮控调流阀1c和第二浮控调流阀1d分别与污水管1a和雨水管1b连通,水流量小时,所述第一浮控调流阀1c连通污水管1a与双通流量控制井1,所述第二浮控调流阀1d隔断雨水管1b与双通流量控制井1;水流量大时,所述第一浮控调流阀1c隔断污水管1a与双通流量控制井1,所述第二浮控调流阀1d连通雨水管1b与双通流量控制井1。
当水流量小时,所述第一浮控调流阀1c连通污水管1a与双通流量控制井1,所述第二浮控调流阀1d隔断雨水管1b与双通流量控制井1,从而使得初期雨水或生活废水能够通过污水管1a向污水处理中心流去;而水流量大时,所述第一浮控调流阀1c隔断污水管1a与双通流量控制井1,所述第二浮控调流阀1d连通雨水管1b与双通流量控制井1,从而使得后期雨水能够通过雨水管1b向自洁式集水池2中流去。
如图4所示,双通流量控制井1顶端设置有用于阻隔大体积杂质进入双通流量控制井1和便于进水的进水篦1e。
进水篦1e便于雨水通过从而流入双通流量控制井1中,且能够防止大体积的杂质落入双通流量控制井1中阻塞管道。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自洁式集水池2内部底端为倾斜脊状,且所述脊状底端两侧为V型面;自洁式集水池2还包括有:
密封盖2c,所述密封盖2c设置在双通流量控制井1顶端用于阻隔雨水散发;
螺旋输料机2d,所述螺旋输料机2d竖直设置在自洁式集水池2内部最低端,且所述螺旋输料机2d底端进料口朝向所述脊状底端高点;所述螺旋输料机2d顶端出料口通过排污管2b与集污井3连通,所述螺旋输料机2d与太阳能供电组件5电连接。
自洁式集水池2内部底端为倾斜脊状,且所述脊状底端两侧为V型面,从而使得自洁式集水池2内部底端存在最低点,雨水中的杂质在重力影响下便于滑落至最低点,从而通过螺旋输料机2d将杂质排入集污井3中,而密封盖2c使得自洁式集水池2内雨水不易散发且防止行人坠落至自洁式集水池2中。
如图10所示,集污井3还包括有:
升降板3a,所述升降板3a水平竖直滑动设置在集污井3内;
丝杆3b,所述丝杆3b轴线竖直贯穿升降板3a且两端通过第一转动座3c和3d转动设置在集污井3内;
螺母3e,所述螺母3e与丝杆3b同轴设置在升降板3a顶端,所述丝杆3b与螺母3e螺纹拧接;
旋转驱动组件3f,所述旋转驱动组件3f输出端与丝杆3b顶端传动连接且其驱动端设置在集污井3顶部一侧。
当需要清理集污井3时,通过旋转驱动组件3f使得丝杆3b在第一转动座3c和转动支架3d上同轴竖直转动,而螺母3e与丝杆3b同轴螺纹拧接,从而使得升降板3a在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部竖直上升,从而使得升降板3a将其顶端杂质举升至与集污井3顶端平齐,从而便于清理杂质。
如图10所示,集污井3顶端还设置有便于打开清理其内部的手提盖3g。
通过打开手提盖3g,便于工作人员将集污井3内堆积的杂质清理出。
如图8所示,绿化浇灌机构4包括有:
抽水管4a,所述抽水管4a一端设置有筛头4b插接在集污井3内部最底端;
自吸泵4c,所述抽水管4a另一端与自吸泵4c输入端连通,所述自吸泵4c与太阳能供电组件5点连接;
总流水管4d,所述总流水管4d通过连接管4e与自吸泵4c输出端连通;
分流水管4f,一端等间距设置在总流水管4d上且与其内部连通,且所述分流水管4f设置在绿植之间;
水幕喷嘴4g,所述水幕喷嘴4g沿分流水管4f轴线等间距设置在分流水管4f上且与其内部连通。
启动总流水管4d,使得自洁式集水池2收集的雨水依次经过抽水管4a、自吸泵4c、总流水管4d、连接管4e和分流水管4f在通过水幕喷嘴4g向外喷出,从而便于灌溉绿植,而筛头4b能够过滤经过抽水管4a的雨水,从而防止杂质堵塞所述管路,从而便于灌溉。
如图4所示,双通流量控制井1还包括有第一限位板1f,所述第一限位板1f水平设置在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部,且所述第一限位板1f位于污水管1a顶部一侧;第一浮控调流阀1c包括有:
基板1c1,所述基板1c1设置在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侧,且所述基板1c1上设置有与污水管1a连通的闸口1c2;
闸板1c3,所述闸板1c3外圆周面沿径向设置有闸臂1c4,所述闸板1c3和闸臂1c4连接点通过转动件1c5与基板1c1转动连接;
浮筒1c6,所述转动件1c5设置在闸臂1c4另一端且搭接在第一限位板1f上;水流量小且未浮起浮筒1c6时,所述闸板1c3与闸口1c2同轴向留有开口。
当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水平面低于第一限位板1f时,浮筒1c6无浮力支撑,从而使得闸板1c3与闸口1c2之间存在能够让初期雨水和生活废水经过污水管1a的间隙;当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水平面高于第一限位板1f时,即雨水对浮筒1c6产生浮力,使得浮筒1c6上升,从而使得闸臂1c4带动闸板1c3以转动件1c5为轴心转动,从而使得闸板1c3封闭闸口1c2,从而使得后期雨水无法通过污水管1a;基板1c1用于安装在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部。
如图5所示,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部还设置有第二限位板1g,所述第二限位板1g与第一限位板1f平齐水平设置在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部相对侧,且所述第二限位板1g位雨水管1b顶部一侧;第二浮控调流阀1d与第一浮控调流阀1c结构完全相同,且所述第一浮控调流阀1c浮筒搭接在第二限位板1g顶端;水流量小且未浮起第二浮控调流阀1d浮筒时,所述第二浮控调流阀1d闸口封闭。
第二浮控调流阀1d与第一浮控调流阀1c结构相同,当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水平面高于第二浮控调流阀1d浮筒时,所述第二浮控调流阀1d闸板相对第二限位板1g上升从而开启第二浮控调流阀1d闸口,从而使得后期雨水能够通过雨水管1b流入自洁式集水池2中,从而完成对后期雨水的收集。
如图10所示,旋转驱动组件3f包括有:
第一锥齿轮3f1,所述第一锥齿轮3f1同轴设置在丝杆3b顶端;
第一转动杆3f2,所述第一转动杆3f2轴线与2b2轴线垂直转动设置在转动支架3d顶部,且所述第一转动杆3f2一端水平贯穿集污井3内侧;
第二锥齿轮3f3和第三锥齿轮3f4,所述锥齿轮同轴设置在第一转动杆3f2两端,且所述第二锥齿轮3f3与第一锥齿轮3f1轴线垂直啮合;
第二转动杆3f5,所述第二转动杆3f5通过第二转动杆3f5轴线竖直转动设置在集污井3外侧;
第四锥齿轮3f7,所述第四锥齿轮3f7同轴设置在第二转动杆3f5底端且与第三锥齿轮3f4啮合;
转柄3f8,所述转柄3f8同轴设置在第二转动杆3f5顶端便于人工转动第二转动杆3f5;
密封盒3f9,所述密封盒3f9设置在第二锥齿轮3f3和第四锥齿轮3f7外侧防止所述锥齿轮受到侵蚀。
密封盒3f9用于防止所述锥齿轮受到侵蚀,转动转柄3f8,使得第二转动杆3f5在第二转动座3f6上竖直转动,从而通过第四锥齿轮3f7和第三锥齿轮3f4啮合作用使得第一转动杆3f2在转动支架3d上转动,而第一锥齿轮3f1与第二锥齿轮3f3啮合传动,从而使得第一锥齿轮3f1带动丝杆3b轴线竖直转动,从而使得升降板3a能够竖直举升其顶端的杂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清理集污井3。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本装置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本发明的功能,进而解决了本发明提出的技术问题:
步骤一:当初期雨水或生活废水流量较小时,进水篦1e流至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部,通过第一浮控调流阀1c使得污水管1a与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部连通,通过第二浮控调流阀1d使得雨水管1b与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部隔断,从而使得初期雨水和生活废水通过污水管1a向污水处理中心流去,避免含有大量污染物质的初期雨水和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道,避免给水环境造成污染;
步骤二:而当后期雨水流量较大时,雨水在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部堆积使得浮筒1c6浮起带动闸板1c3关闭闸口1c2,从而使得污水管1a与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部隔断,而第二浮控调流阀1d浮筒浮起带动第二浮控调流阀1d闸板打开第二浮控调流阀1d闸口,从而使得雨水管1b与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部连通,从而使得后期雨水通过雨水管1b排入自洁式集水池2中,从而由自洁式集水池2对后期雨水进行收集,而自洁式集水池2一侧顶端设置有与雨水管1b同水平面的溢水管2a,且所述溢水管2a与雨水处理中心连通或与河道连通,此时后期雨水中污染物质较小,当自洁式集水池2中后期雨水水平面高于排污管2b时,可直接排向雨水处理中心或河道中,从而回收再利用后期雨水;
步骤三:自洁式集水池2内底端堆积的杂质通过螺旋输料机2d向集污井3中排入,从而避免杂质堵塞管道,且能够保证自洁式集水池2中集水容量;
步骤四:通过旋转驱动组件3f带动丝杆3b在集污井3内部转动,使得升降板3a在集污井3内部竖直上升,从而使得升降板3a顶端杂质被举升,从而便于清理;
步骤五:干旱天气时,通过启动自吸泵4c,使其从自洁式集水池2内部汲水通过水幕喷嘴4g浇灌绿植,从而实现雨水的回收再利用;太阳能供电组件5为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供电组件5能够提供自洁式集水池2自清洁和绿化浇灌机构4浇灌能力;
步骤六:当降雨结束后,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部雨水减少,从而使得第二浮控调流阀1d重新关闭其闸口,而第一浮控调流阀1c重新打开其闸口,从而便于重复回收利用雨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市政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双通流量控制井(1),所述双通流量控制井(1)两侧分别垂直设置有污水管(1a)和雨水管(1b),水流量小时,所述污水管(1a)与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部连通,雨水管(1b)与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部隔断;水流量大时,所述污水管(1a)与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部隔断,雨水管(1b)与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部连通,所述污水管(1a)与污水处理中心连通;
自洁式集水池(2),所述自洁式集水池(2)埋设在双通流量控制井(1)一侧,所述自洁式集水池(2)一侧顶端通过管道与雨水管(1b)连通,所述自洁式集水池(2)一侧顶端设置有与雨水管(1b)同水平面的溢水管(2a),所述溢水管(2a)与雨水处理中心连通,所述自洁式集水池(2)一侧还设置有排污管;
集污井(3),所述集污井(3)埋设在自洁式集水池(2)一侧,所述排污管(2b)与集污井(3)连通;
绿化浇灌机构(4),所述绿化浇灌机构(4)输入端设置在自洁式集水池(2)内部顶端,所述绿化浇灌机构(4)输出端设置在绿植上,工作状态下,所述绿化浇灌机构(4)输入端从自洁式集水池(2)内部汲水通过输出端浇灌绿植;
太阳能供电组件(5),所述自洁式集水池(2)和绿化浇灌机构(4)通过太阳能供电组件(5)进行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双通流量控制井(1)还包括有第一浮控调流阀(1c)和第二浮控调流阀(1d),所述第一浮控调流阀(1c)和第二浮控调流阀(1d)均设置在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侧,且所述第一浮控调流阀(1c)和第二浮控调流阀(1d)分别与污水管(1a)和雨水管(1b)连通,水流量小时,所述第一浮控调流阀(1c)连通污水管(1a)与双通流量控制井(1),所述第二浮控调流阀(1d)隔断雨水管(1b)与双通流量控制井(1);水流量大时,所述第一浮控调流阀(1c)隔断污水管(1a)与双通流量控制井(1),所述第二浮控调流阀(1d)连通雨水管(1b)与双通流量控制井(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双通流量控制井(1)顶端设置有用于阻隔大体积杂质进入双通流量控制井(1)和便于进水的进水篦(1e)。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洁式集水池(2)内部底端为倾斜脊状,且所述脊状底端两侧为V型面;自洁式集水池(2)还包括有:
密封盖(2c),所述密封盖(2c)设置在双通流量控制井(1)顶端用于阻隔雨水散发;
螺旋输料机(2d),所述螺旋输料机(2d)竖直设置在自洁式集水池(2)内部最低端,且所述螺旋输料机(2d)底端进料口朝向所述脊状底端高点;所述螺旋输料机(2d)顶端出料口通过排污管(2b)与集污井(3)连通,所述螺旋输料机(2d)与太阳能供电组件(5)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污井(3)还包括有:
升降板(3a),所述升降板(3a)水平竖直滑动设置在集污井(3)内;
丝杆(3b),所述丝杆(3b)轴线竖直贯穿升降板(3a)且两端通过第一转动座(3c)和3d转动设置在集污井(3)内;
螺母(3e),所述螺母(3e)与丝杆(3b)同轴设置在升降板(3a)顶端,所述丝杆(3b)与螺母(3e)螺纹拧接;
旋转驱动组件(3f),所述旋转驱动组件(3f)输出端与丝杆(3b)顶端传动连接且其驱动端设置在集污井(3)顶部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污井(3)顶端还设置有便于打开清理其内部的手提盖(3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绿化浇灌机构(4)包括有:
抽水管(4a),所述抽水管(4a)一端设置有筛头(4b)插接在集污井(3)内部最底端;
自吸泵(4c),所述抽水管(4a)另一端与自吸泵(4c)输入端连通,所述自吸泵(4c)与太阳能供电组件(5)点连接;
总流水管(4d),所述总流水管(4d)通过连接管(4e)与自吸泵(4c)输出端连通;
分流水管(4f),一端等间距设置在总流水管(4d)上且与其内部连通,且所述分流水管(4f)设置在绿植之间;
水幕喷嘴(4g),所述水幕喷嘴(4g)沿分流水管(4f)轴线等间距设置在分流水管(4f)上且与其内部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双通流量控制井(1)还包括有第一限位板(1f),所述第一限位板(1f)水平设置在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部,且所述第一限位板(1f)位于污水管(1a)顶部一侧;第一浮控调流阀(1c)包括有:
基板(1c1),所述基板(1c1)设置在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侧,且所述基板(1c1)上设置有与污水管(1a)连通的闸口(1c2);
闸板(1c3),所述闸板(1c3)外圆周面沿径向设置有闸臂(1c4),所述闸板(1c3)和闸臂(1c4)连接点通过转动件(1c5)与基板(1c1)转动连接;
浮筒(1c6),所述转动件(1c5)设置在闸臂(1c4)另一端且搭接在第一限位板(1f)上;水流量小且未浮起浮筒(1c6)时,所述闸板(1c3)与闸口(1c2)同轴向留有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部还设置有第二限位板(1g),所述第二限位板(1g)与第一限位板(1f)平齐水平设置在双通流量控制井(1)内部相对侧,且所述第二限位板(1g)位雨水管(1b)顶部一侧;第二浮控调流阀(1d)与第一浮控调流阀(1c)结构完全相同,且所述第一浮控调流阀(1c)浮筒搭接在第二限位板(1g)顶端;水流量小且未浮起第二浮控调流阀(1d)浮筒时,所述第二浮控调流阀(1d)闸口封闭。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驱动组件(3f)包括有:
第一锥齿轮(3f1),所述第一锥齿轮(3f1)同轴设置在丝杆(3b)顶端;
第一转动杆(3f2),所述第一转动杆(3f2)轴线与2b2轴线垂直转动设置在转动支架(3d)顶部,且所述第一转动杆(3f2)一端水平贯穿集污井(3)内侧;
第二锥齿轮(3f3)和第三锥齿轮(3f4),所述锥齿轮同轴设置在第一转动杆(3f2)两端,且所述第二锥齿轮(3f3)与第一锥齿轮(3f1)轴线垂直啮合;
第二转动杆(3f5),所述第二转动杆(3f5)通过第二转动杆(3f5)轴线竖直转动设置在集污井(3)外侧;
第四锥齿轮(3f7),所述第四锥齿轮(3f7)同轴设置在第二转动杆(3f5)底端且与第三锥齿轮(3f4)啮合;
转柄(3f8),所述转柄(3f8)同轴设置在第二转动杆(3f5)顶端便于人工转动第二转动杆(3f5);
密封盒(3f9),所述密封盒(3f9)设置在第二锥齿轮(3f3)和第四锥齿轮(3f7)外侧防止所述锥齿轮受到侵蚀。
CN202010922885.6A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市政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Pending CN1120492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22885.6A CN112049213A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市政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22885.6A CN112049213A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市政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9213A true CN112049213A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07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22885.6A Pending CN112049213A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市政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4921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2114A (zh) * 2021-01-27 2021-06-08 张家港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雨污水处理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72619B1 (ko) * 2012-10-17 2013-06-11 코오롱워터텍 주식회사 초기우수 처리장치
CN103850328A (zh) * 2014-02-21 2014-06-11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水力自控合流制管网截流井
CN205935173U (zh) * 2016-08-15 2017-02-08 合肥致盛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无动力截流式弃流装置
CN209179158U (zh) * 2018-11-22 2019-07-30 浙江中晨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园林道路排水装置
CN210262574U (zh) * 2019-05-12 2020-04-07 广东豪源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道路分流式排水管道装置
CN210315944U (zh) * 2019-06-21 2020-04-14 天津泰来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雨水排水泵站结构
CN111441542A (zh) * 2020-03-11 2020-07-24 费贇 一种园林排水系统
CN111501901A (zh) * 2020-04-20 2020-08-07 常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雨水收集系统及其收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72619B1 (ko) * 2012-10-17 2013-06-11 코오롱워터텍 주식회사 초기우수 처리장치
CN103850328A (zh) * 2014-02-21 2014-06-11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水力自控合流制管网截流井
CN205935173U (zh) * 2016-08-15 2017-02-08 合肥致盛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无动力截流式弃流装置
CN209179158U (zh) * 2018-11-22 2019-07-30 浙江中晨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园林道路排水装置
CN210262574U (zh) * 2019-05-12 2020-04-07 广东豪源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道路分流式排水管道装置
CN210315944U (zh) * 2019-06-21 2020-04-14 天津泰来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雨水排水泵站结构
CN111441542A (zh) * 2020-03-11 2020-07-24 费贇 一种园林排水系统
CN111501901A (zh) * 2020-04-20 2020-08-07 常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雨水收集系统及其收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2114A (zh) * 2021-01-27 2021-06-08 张家港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雨污水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38047B (zh) 一种能够接取雨水进行重新利用的智能别墅雨水回收装置
CN111424801B (zh) 一种用于市政污水收集的排水装置
CN113718922A (zh) 市政地下排水管道自清洁防堵塞装置
CN112127464B (zh) 一种水利系统门式冲洗系统高位蓄水池
CN105569163B (zh) 基于混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处理系统
CN105625555B (zh) 一种合流制的雨水分流、调蓄及处理系统
CN112049213A (zh) 一种市政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15232450U (zh) 一种生活污水的真空收集装置
CN213477103U (zh) 一种一体化智能截污井
CN205636892U (zh) 基于混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分流、调蓄及处理系统
CN210737935U (zh) 大棚雨水和雪水收集系统
CN205637026U (zh) 基于混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处理系统
CN112681627A (zh) 一种节能建筑
CN217974719U (zh) 一种用于雨污分流市政管路的储污池
CN217352777U (zh) 一种适配老城区的海绵城市雨水净化系统
CN205637027U (zh) 基于合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分流、调蓄及处理系统
CN111549891B (zh) 一种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及雨水利用方法
CN210737727U (zh) 一种市政排水改道装置
CN210002540U (zh) 一种预制便于排渣的预制泵站
CN105649142A (zh) 基于混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分流、调蓄及处理系统
CN219508765U (zh) 一种防汛雨水井结构
CN220117408U (zh) 一种市政工程专用自动排水系统
CN111441542A (zh) 一种园林排水系统
CN220747206U (zh) 一种污水泵站用杂物清理装置
CN114922025B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