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42598A - 一种高效饲养异色瓢虫的成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饲养异色瓢虫的成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42598A
CN112042598A CN202010739031.4A CN202010739031A CN112042598A CN 112042598 A CN112042598 A CN 112042598A CN 202010739031 A CN202010739031 A CN 202010739031A CN 112042598 A CN112042598 A CN 1120425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eeding
harmonia axyridis
aphids
container
eg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390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42598B (zh
Inventor
李烨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yang Yizh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yang Yizh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yang Yizh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yang Yizh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3903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425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425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25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425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25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33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New breeds of invertebr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2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animal orig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50/0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 A23K50/9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insects, e.g. bees or silkwor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Bird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饲养异色瓢虫的成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种;2)卵块的收集;3)卵卡的获取;4)幼虫的饲养:将步骤3)中制备好的异色瓢虫卵卡放置于饲养容器中孵化,所述饲养容器采用隔离物分隔成多层,上下相邻两个所述隔离物之间铺设有定量的碎纸屑、卵卡和米蛾卵,且每个所述隔离物的中间位置还设置有倒置的塑料盖子,所述塑料盖子中设置有吸满蜂蜜水的化妆棉,在光周期为16:8D,温度为25℃的孵化条件下饲养10‑12天,孵化后的异色瓢虫发育至3龄时,把饲养容器移入冷库中4‑6℃保存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饲养异色瓢虫的成套方法,具有养殖成本低,养殖效率高,养殖质量稳定以及全程可控,可追溯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饲养异色瓢虫的成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敌昆虫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饲养异色瓢虫的成套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防治是农林业害虫绿色防控的主要技术之一,而天敌昆虫是生物防治的基础,因此天敌昆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规模化繁殖天敌昆虫是生物防治的核心技术。异色瓢虫是农作物害虫蚜虫的主要捕食天敌之一,其属于鞘翅目昆虫,它是田间主要的天敌昆虫之一,它的成虫和幼虫均能捕食蚜虫、蚧壳虫、粉虱、蓟马和鳞翅目的卵及低龄幼虫。因此当异色瓢虫的数目达到一定量时可以很好地控制田间蚜虫和一些小型害虫的数目,一定程度上保护作物。依据异色瓢虫的捕食特性,人们已经把其运用在田间和大棚害虫的防治的目的。现在,在全国已有十几家生物防治公司,绝大多数都有异色瓢虫产品的销售。已经在“生物防治为主、发展绿色农业”为主要的农业发展趋势下,迫切的需要更多的优质生防产品和技术。降低异色瓢虫的工厂化繁殖成本,优化异色瓢虫的产卵量、羽化率、孵化率是生防公司可以持续发展的条件之一,也是天敌防治技术大面积推广的重要条件之一。
传统异色瓢虫繁育技术主要采用胡豆-蚜虫-瓢虫的三级饲养技术体系,因胡豆生长期短,植株矮小,后期徒长,易倒伏,加上胡豆分生能力弱,叶片老化快,饲养过程中要定期更换新鲜胡豆(平均7-10天一次),更换过程费工费时,还要计算胡豆育苗与更换衔接时间,导致异色瓢虫养殖成本偏高,技术难度偏大,推广应用效果不佳。此外,每7-10天一次的寄主植物更换,对瓢虫取食、交配、产卵等行为也存在干扰,使得与自然生长的异色瓢虫相比,采用传统技术饲养的异色瓢虫食物转化率和生长速率都不理想。
专利号201811390956.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异色瓢虫幼虫室内工厂化饲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从冷库中挑选出储存1-4d的卵,将卵集中放在孵化盒中孵化,然后将初孵的幼虫放入饲养盒中饲养;2)将至少300头幼虫放在一个饲养盒中,饲养盒底部铺有一层滤纸,防止饲养盒内湿度过大,盒内设置丝条状填充物以增大幼虫的活动范围,减少幼虫之间的接触;每个饲养盒中定期放入充足的豌豆蚜,且每次投放豌豆蚜时都固定放入1-4棵剪下根部的蚕豆苗,直至幼虫化蛹;3)化蛹后的异色瓢虫停止投喂豌豆蚜,羽化后放在生产车间的养虫笼中饲养,用于生产,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异色瓢虫幼虫室内工厂化繁殖体系,但是该养殖方法由于未对前期的饲养单元中的瓢虫卵块、瓢虫种群数量及食料蚜虫的数量的进行严格的把控和管理,导致后期的瓢虫养殖效率和转化效率均无法得到保证,生产步骤难以标准化,每个操作工的操作无法做到统一化,饲养质量不稳定;同时在饲养盒中放入剪下的蚕豆苗等植物材料后,由于植物材料会迅速腐烂污染饲养盒内部饲养环境,容易滋生各种霉菌病菌,对异色瓢虫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且需要每日清理饲养盒内腐烂的植物材料,添入新鲜的植物材料,极大的浪费人力,更换植物材料时,有部分瓢虫幼虫或瓢虫蛹会隐匿或粘连在腐败植物材料上,难以发现和回收,造成极大的养殖成本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高效饲养异色瓢虫的成套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异色瓢虫的养殖方法的养殖成本高,养殖效率低,且养殖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效饲养异色瓢虫的成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种:开春后,在易受蚜虫危害的植物叶片上采集异色瓢虫成虫;
2)卵块的收集:将步骤1)中采集到的异色瓢虫成虫转移至设置有产卵基质的产卵笼中,每个产卵笼中放置80-120只雌虫和80-120只雄虫,所述产卵笼中每两天定时定量放入新鲜的蚜虫,直至异色瓢虫的产卵结束,在异色瓢虫的产卵期,每天定期收取和更换产卵基质;
3)卵卡的获取:将步骤2)收取的产卵基质,采用计算机软件识别并自动获取产卵基质中目标卵粒的数量信息,并将产卵基质中的卵粒制成卵卡,直接用于接种繁殖,或于7-10℃下冷藏14天之内,备用;
4)幼虫的饲养:将步骤3)中制备好的卵卡放置于饲养容器中孵化,所述饲养容器采用隔离物分隔成多层,上下相邻两个所述隔离物之间铺设有定量的碎纸屑、卵卡和米蛾卵,且每个所述隔离物的中间位置还设置有倒置的塑料盖子,所述塑料盖子中设置有吸满蜂蜜水的化妆棉,在光周期为16:8D,温度为25℃的孵化条件下饲养10-12天,孵化后的异色瓢虫发育至3龄时,把饲养容器移入冷库中4-6℃保存备用。
优选地,其中所述步骤4)还包括成虫的饲养:按照步骤4)中描述的方法孵化瓢虫卵以及饲喂瓢虫幼虫,且在幼虫发育至未龄幼虫时,在所述饲养容器内加入多个布条为异色瓢虫幼虫提供安全的化蛹产所,待异色瓢虫全部化蛹后,将带有瓢虫蛹的布条转移至产卵笼中,集中饲养至成虫,最后利用异色瓢虫的趋光性和负重力性诱集异色瓢虫成虫,并将诱集的成虫进行转移饲养或冷藏。
优选地,其中还包括步骤5),所述步骤5)为包装:在步骤4)养殖有异色瓢虫的饲养容器中加入与孵化时等体积的碎纸屑并搅拌均匀,然后在预设的饲养容器体积中连续获取多组幼虫的密度参数,并根据每组幼虫的密度参数预设饲养容器中幼虫的总数量,然后通过机器量取碎纸屑后,分包装于牛皮纸自立袋中,直接用于幼虫产品销售,或放置于8-12℃冷藏7天之内,备用。
优选地,其中所述成虫的冷藏为:将异色瓢虫成虫放置于收纳容器中,所述收纳容器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纱网,所述收纳容器中设置有为吸收收纳容器内多余水分和为异色瓢虫提供隐蔽场所的折叠过滤纸和倒置的塑料盖子,所述塑料盖子中设置有吸满蜂蜜水的化妆棉,将装有色瓢虫成虫的上述收纳容器在温度为5-10℃,湿度为50%-55%,且光照时间在8小时以下或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冷藏6个月之内,备用。
优选地,其中异色瓢虫在养殖过程中食用的所述蚜虫,通过如下步骤获得:
1)蚜虫的选用:选用取食萝卜的桃蚜作为饲养异色瓢虫成虫的饲料;
2)布置蚜虫养虫笼:当樱桃萝卜发芽并长到2-3片真叶时,把育苗槽移入养虫笼中准备接种桃蚜,所述桃蚜接种条件为:光照周期L:D=16:8,温度25-28℃,湿度40-65%,弱光;
3)蚜虫的隔离纯化:首次接种蚜虫前,采集野外带有蚜虫的叶片,采集蚜虫数量至少在500头以上;同时准备几个小型种植盆种植单株樱桃萝卜,待樱桃萝卜长出真叶后,将野外采集的蚜虫叶片放在樱桃萝卜植株上,然后将樱桃萝卜种植盆移入至养虫笼中,观察2周以上,连续筛选,除去采集时携带的天敌、被蚜茧蜂寄生的僵蚜以及被病原菌感染的病蚜,最终获得一批健康的蚜虫种群;
4)开始生产时蚜虫的首次接种:将步骤3)中获得的健康的蚜虫均匀接种到步骤2)备好的樱桃萝卜上;
5)蚜虫的饲养采收:蚜虫在接种一周后可进行采收,用于投喂给瓢虫,多余的蚜虫可于4-7℃中冷藏保存3-5天或者重新放回蚜虫养虫笼。
优选地,其中所述步骤4)还包括在蚜虫采收进行两周以后,在蚜虫养虫笼内放入一排种植有新鲜樱桃萝卜净苗的育苗槽,与旧的育苗槽并列紧密排放,旧育苗槽中老苗上的蚜虫会自动迁徙到新育苗槽的净苗上,在次日将移出旧育苗槽移出并清理。
优选地,其中所述步骤1)还包括对采集的异色瓢虫进行观察2周以上,连续筛选,除去寄生瓢虫卵期、幼虫期或成虫期的寄生蜂,以及一些昆虫病原细菌、真菌,筛选留下至少1000只健康的个体成虫。
优选地,其中所述产卵基质包括所述产卵基质包括两个单面瓦楞纸和两个燕尾夹,两个单面瓦楞纸的楞面面对面设置,且一个所述单面瓦楞纸的楞面中的波峰与另一个所述单面瓦楞纸的楞面中的波谷相对应形成多条通道,两个所述燕尾夹夹设于所述两个单面瓦楞纸相对的两侧边上。
优选地,其中所述产卵笼包括容积为20-30L的产卵笼本体,与所述产卵笼本体铰接的笼盖,所述笼盖上还铰接有蚜虫放置口,所述产卵笼本体中悬空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中还设置有上端开口的盛料容器,所述盛料容器中设置有吸满蜂蜜水的棉花球,所述产卵基质放置于过滤网中。
优选地,其中所述饲养容器的体积为5.2L,所述隔离物为单面瓦楞纸,所述单面瓦楞纸楞面朝上放置于所述饲养容器的底部,然后放入240-300粒卵粒的卵卡,再铺设500-600ml的碎纸屑,最后在碎纸屑上均匀撒上7-9g的米蛾卵;接着铺设第二层楞面朝上的单面瓦楞纸及含有240-300粒卵粒的卵卡,并铺设碎纸屑和撒上米蛾卵,以此循环叠加至三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提供的饲养异色瓢虫的成套方法,通过采用计算机软件识别并自动获取产卵基质中目标卵粒的数量信息,能够准确地获取产卵基质中卵粒的数量,有效提高了养殖效率;同时通过将定量的卵粒和碎纸屑放入饲养盒中,保证了异色瓢虫的养殖空间和减少了异色瓢虫之间的自残率;通过采用米蛾卵作为异色瓢虫幼虫阶段全程的幼虫的饲养饲料,在饲养的过程中,只需通过在饲养盒中布置定量的碎纸屑、卵卡和米蛾卵后,异色瓢虫卵粒孵化直至成为产品出售的瓢虫幼虫,整个过程均无需工作人员打理,养殖工序简单,且由于米蛾卵不会对异色瓢虫造成污染,饲养环境干净可控,便于操作人员对异色瓢虫幼虫的饲养过程进行管理和幼虫的产品收集,达到规模化生产,满足绿色农业和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饲养异色瓢虫的成套方法中产卵笼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饲养异色瓢虫的成套方法中产卵基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饲养异色瓢虫的成套方法中饲养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高效饲养异色瓢虫的成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种:开春后,在易受蚜虫危害的植物叶片上采集异色瓢虫成虫;
2)卵块的收集:将步骤1)中采集到的异色瓢虫成虫转移至设置有产卵基质的产卵笼中,每个产卵笼中放置80-120只雌虫和80-120只雄虫,该产卵笼中每两天定时定量放入新鲜的蚜虫,定量为每200头瓢虫成虫的饲养单元投喂蚜虫4-6g,直至异色瓢虫的产卵结束,在异色瓢虫的产卵期,每天定期收取和更换产卵基质,在本申请中,喂养的蚜虫均为桃蚜;
3)卵卡的获取:将步骤2)收取的产卵基质,采用计算机软件识别并自动获取产卵基质中目标卵粒的数量信息,并将产卵基质中的卵粒制成卵卡,其中卵卡是由异色瓢虫产有卵的产卵基质上剪取而制得;直接用于接种繁殖,或于7-10℃下冷藏14天之内,备用;
4)幼虫的饲养:将步骤3)中制备好的卵卡放置于饲养容器中孵化,该饲养容器1采用隔离物31分隔成多层,上下相邻两个隔离物31之间铺设有定量的碎纸屑32、卵卡和米蛾卵,且每个隔离物31的中间位置还设置有倒置的塑料盖子33,该塑料盖子33中设置有吸满蜂蜜水的化妆棉34,在光周期为16:8D,温度为25℃的孵化条件下饲养10-12天,孵化后的异色瓢虫发育至3龄时,把饲养容器移入冷库中4-6℃保存备用。具体的,该饲养容器还包括在上端盖上设置有通风放置口,该通风放置口处设置有可拆卸的网状纱布,该通风放置口的上开口处可以根据实际养殖的需要,选择采用网状纱布进行覆盖,以保蚜虫或异色瓢虫不会从通风放料装置中逃逸。
如图2所示,其中本实施例中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其中产卵基质包括两个单面瓦楞纸21和两个燕尾夹22,两个单面瓦楞纸21的楞面面对面设置,且一个单面瓦楞纸21的楞面中的波峰与另一个单面瓦楞纸21的楞面中的波谷相对应形成多条通道23,该通道大小适宜单只瓢虫躲藏,两个燕尾夹22夹设于两个单面瓦楞纸21相对的两侧边上,燕尾夹的作用是将该两个单面瓦楞纸固定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夹在该单面瓦楞纸的对角、对边位置;具体设置的数量不做具体规定,以保证两个单面瓦楞纸的固定不移动和后期取用拆开该单面瓦楞纸方便为准;将上述结构的产卵基质放置于产卵容器中,由于异色瓢虫喜好在隐蔽的角落休息和产卵,这样该产卵基质中的通道就能满足其需要。养殖的异色瓢虫产卵有了合适的环境,异色瓢虫的卵会都整整齐齐地产在由一个单面瓦楞纸的楞面中的波峰与另一个单面瓦楞纸的楞面中的波谷相对应形成的通道内,每天不断更换产卵容器中的产卵基质,把产到该单面瓦楞纸的楞面上的卵剪下来,采集方便,便于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计数,方便实用。
如图1所示,其中本实施例中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产卵笼包括容积为20-30L的产卵笼本体11,与产卵笼本体11铰接的笼盖12,在笼盖12上还铰接有蚜虫放置口13,该产卵笼本体11中悬空设置有过滤网14,过滤网14中还设置有上端开口的盛料容器15,盛料容器15中设置有吸满蜂蜜水的棉花球16,产卵基质2放置于过滤网14中。
其中瓢虫幼虫饲养容器的体积为5.2L,其中长为32.5cm,宽为20cm,高为8cm,该隔离物为B型单面瓦楞纸,B型单面瓦楞纸楞面朝上放置于饲养容器的底部,然后放入240-300粒卵粒的卵卡,优选为250粒,再铺设500-600ml的碎纸屑,优选为500ml,最后在碎纸屑上均匀撒上7-9g的米蛾卵,优选为8g;接着铺设第二层楞面朝上的单面瓦楞纸及含有240-300粒卵粒的卵卡,并铺设碎纸屑和撒上米蛾卵,一个上述5.2L的饲养容器可以铺设三层。
不同养殖密度对异色瓢虫的自残率的影响:
材料:本申请人将本实施例中刚孵化的幼虫分别以不同密度放入相同的饲养容器中(饲养容器的体积为5.2L,其中长为32.5cm,宽为20cm,高为8cm),三层的饲养容器中的幼虫数量相同,每层从放入100头异色瓢虫幼虫开始,以25头的基数递增,共分13个饲养瓶,分别统计其自残率,具体如下表所示: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幼虫数量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250 275 300 325 350 375 400
自残率(%) 0 0 0 0 1 1.3 1.5 2 2.8 9.7 15 18 26
结果与分析:根据上表可知,根据饲养容器的大小,以及异色瓢虫自残率等因素确定,在饲养容器中每层养殖240-300头异色瓢虫达到最佳养殖效率,本申请人最终确定在每个饲养容器中养殖720-900头。
本实施例中通过采集开春时的异色瓢虫,在开春后集中采集可一定程度避开滞育瓢虫,保证了采集蚜虫的质量;通过在封闭的产卵笼放入定量的异色瓢虫且采用定量的蚜虫进行喂养,使得产卵笼中异色瓢虫的互相残杀率降到最低,以及异色瓢虫养殖可控,同时采用产卵基质进行产卵块的采集,便于卵块的收集;再采用计算机软件(如Image J或者count things from photos的APP)准确获取产卵基质上的卵粒的数量,数据获取快速且准确可靠;最后通过采用米蛾卵为饲料饲养卵块至成虫,以及采用在饲养容器中设置多层,不仅保证了饲养容器中饲养环境,且大大地提高了养殖效率和降低了养殖成本(发明人将卵粒放入至饲养容器中后,直到出厂的异色瓢虫幼虫产品,均无需再投饲料,清理饲养环境,进而使得在饲养容器中叠加多层养殖环境成为可能,使得单位面积内的异色瓢虫的养殖数量大大提升)。
在本实施例中,本申请人取用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步骤3)获取的卵卡和采用步骤4中幼虫的饲养方法,将每组240粒的瓢虫卵粒分别放入100个5.2L的饲养容器中,置于光照培养箱,试验期间温度为温度24℃,湿度:60%,光照L:D=16:8,每隔8小时观察其变化情况,分别统计每块卵块的孵化率、幼虫期发育时间、幼虫期存活率,具体见下表:
性能指标 孵化率(%) 幼虫期发育时间(天) 幼虫期存活率(%)
均值 96.12 12.32 98.6
实施例2
采用桃蚜(Myzus persicae)、蚕豆蚜(Aphis fabae)和豌豆修尾蚜(Megourajaponica)对异色瓢虫成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在产卵笼中每天定时定量放入新鲜的上述三种新鲜蚜虫,直至异色瓢虫的产卵结束,在异色瓢虫的产卵期,每天定期收取和更换产卵基质;每种新鲜蚜虫处理饲养5组瓢虫(每组瓢虫20头),每天观察取食不同种蚜虫的异色瓢虫的生长发育指标及营养学指标,统计后具体指标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2606154720000071
其中:成虫产卵率=(卵收集总数量/卵收集天数)/成虫数量×100;相对生长率(RGR)=实验结束时的体重-开始时的体重/实验结束时的体重+开始时的体重;食物利用率(ECI)=身体增重/取食量×100;食物转化率(ECD)=身体增重/(取食量-排泄粪便重量)×100。
根据上表可知,经过对比取食桃蚜、蚕豆蚜和豌豆修尾蚜的异色瓢虫成虫的发育周期、成虫产卵率、食物利用率、食物转化率和相对生长速率,结果表明取食桃蚜的异色瓢虫的成虫产卵率、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都显著高于取食蚕豆蚜或者豌豆修尾蚜的异色瓢虫,且桃蚜繁殖率高,繁殖周期短,大规模饲养桃蚜的成本较低;虽然取食桃蚜和蚕豆修尾蚜的异色瓢虫成虫的相对生长速率较接近,但是由于较于用蚕豆苗饲养豌豆蚜/蚕豆蚜的方法,樱桃萝卜苗在接种高密度蚜虫后仍可保持较长时间的良好生长状态,因此同一批樱桃萝卜苗上可收获桃蚜的周期更长,因此本方案中采用桃蚜作为食物饲喂异色瓢虫的方法提高了异色瓢虫养殖效率。
其中异色瓢虫在养殖过程中食用的所述蚜虫,通过如下步骤获得:
1)蚜虫的选用:选用取食萝卜的桃蚜作为饲养异色瓢虫成虫的饲料;
2)布置蚜虫养虫笼:当樱桃萝卜发芽并长到2-3片真叶时,把育苗槽移入养虫笼中准备接种桃蚜,所述桃蚜接种条件为:光照周期L:D=16:8,温度25-28℃,湿度40-65%,弱光;
3)蚜虫的隔离纯化:首次接种蚜虫前,采集野外带有蚜虫的叶片,采集蚜虫数量至少在500头以上;同时准备几个小型种植盆种植单株樱桃萝卜,待樱桃萝卜长出真叶后,将野外采集的蚜虫叶片放在樱桃萝卜植株上,然后将樱桃萝卜种植盆移入至养虫笼中,观察2周以上,连续筛选,除去采集时携带的天敌、被蚜茧蜂寄生的僵蚜以及被病原菌感染的病蚜,最终获得一批健康的蚜虫种群;
4)开始生产时蚜虫的首次接种:将步骤3)中获得的健康的蚜虫均匀接种到步骤2)备好的樱桃萝卜上;
5)蚜虫的饲养采收:蚜虫在接种一周后可进行采收,用于投喂给瓢虫,多余的蚜虫可于4-7℃中冷藏保存3-5天或者重新放回蚜虫养虫笼。
在本实施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其中所述步骤4)还包括在蚜虫采收进行两周以后,在蚜虫养虫笼内放入一排种植有新鲜樱桃萝卜净苗的育苗槽,与旧的育苗槽并列紧密排放,旧育苗槽中老苗上的蚜虫会自动迁徙到新育苗槽的净苗上,在次日将移出旧育苗槽移出并清理。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其中所述步骤1)还包括对采集的异色瓢虫进行观察2周以上,连续筛选,除去寄生瓢虫卵期、幼虫期或成虫期的寄生蜂,以及一些昆虫病原细菌、真菌,筛选留下至少1000只健康的个体成虫。
由于异色瓢虫在野外有不少天敌,包括数种寄生瓢虫卵期、幼虫期或成虫期的寄生蜂,以及一些昆虫病原细菌、真菌,因此在采集异色瓢虫成虫后通过对其进行隔离观察至少两周;同时由于异色瓢虫为有性繁殖,种群内近亲交配易造成后代活力退化,不利于瓢虫持续饲养,因此在初建生产线时需保证一定的异色瓢虫成虫的起始数量,本申请通过选用至少1000只健康瓢虫成虫作为起始数量,以保证选出质量优异的健康成虫,为养殖过程中获得高质量、高效率的异色瓢虫提供最结实的基础。
该实施例通过在筹建生产线之初建立健康的瓢虫种群,最大程度降低以后在饲养过程中爆发流行病或混入瓢虫天敌的风险,避免因病原菌导致的种群突发性大规模死亡,或者因混入天敌导致的生产线建设失败。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其中所述步骤4)还包括成虫的饲养:按照步骤4)中描述的方法孵化瓢虫卵以及饲喂瓢虫幼虫,且在幼虫发育至未龄幼虫时,在所述饲养容器内加入多个布条为异色瓢虫幼虫提供安全的化蛹产所,待异色瓢虫全部化蛹后,将带有瓢虫蛹的布条转移至产卵笼中,每个两天投喂定量的蚜虫,具体的,每200头瓢虫成虫的饲养单元投喂4-6g蚜虫,集中饲养至成虫,最后利用异色瓢虫的趋光性和负重力性诱集异色瓢虫成虫,并将诱集的成虫进行转移饲养或冷藏,用于后续生产使用。
在实际养殖的过程中,为了持续生产并出售异色瓢虫幼虫,应保障有充分的异色瓢虫卵,为此我们需要保留并饲养部分幼虫至成虫阶段用于采集卵块;而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人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饲养量后,决定选取部分异色瓢虫幼虫饲养至化蛹阶段,集中收集瓢虫蛹并转移至成虫产卵笼中,进行成虫阶段的饲养,灵活简便,且节约养殖成本和养殖效率;
其中,在本实施中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其中成虫的冷藏为:将异色瓢虫成虫放置于收纳容器中,收纳容器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纱网,收纳容器中设置有为吸收收纳容器内多余水分和为异色瓢虫提供隐蔽场所的折叠过滤纸和倒置的塑料盖子,塑料盖子中设置有吸满蜂蜜水的化妆棉,将装有异色瓢虫成虫的上述收纳容器在温度为5-10℃,湿度为50%-55%,且光照时间在8小时以下或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冷藏6个月之内,备用,可以实现异色瓢虫成虫的大量储藏及随时运输和随时释放。
在本实施例中,本申请人取实施例1技术方案中步骤3)获取的卵卡,采用上述成虫的养殖方法,试验期间温度为温度24℃,湿度:60%,光照L:D=16:8,每隔8小时观察其变化情况,分别统计每个饲养容器中的孵化率,卵期、幼虫期、蛹期、预产卵期的发育时间,化蛹率以及羽化率,具体见下表:
发育指标 孵化率(%) 卵期(天) 幼虫期(天) 蛹期(天) 预产卵期(天) 化蛹率(%) 羽化率(%)
均值 97.18 2.5 12.5 4.5 6.1 81.6 53.6%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其中还包括步骤5),所述步骤5)为包装:在步骤4)养殖有异色瓢虫的饲养容器中加入与孵化时等体积的碎纸屑并搅拌均匀,然后在预设的饲养容器体积中连续获取多组幼虫的密度参数,并根据每组幼虫的密度参数预设饲养容器中幼虫的总数量;以5.2L饲养容器为例,三层养殖空间,以每层放置250粒卵,设置碎纸屑为500ml,则在包装阶段可以采用1500ml的碎纸屑稀释,每个饲养容器可提供3000ml共约750只幼虫,把碎纸屑搅拌均匀后,即可根据幼虫的密度(约为25只/100ml),通过体积换算得到相应的幼虫数量。
然后通过能够通过在电脑面板设置定量体积的自动分装机器量取碎纸屑后,分包装于牛皮纸自立袋中,直接用于幼虫产品销售,或放置于8-12℃冷藏7天之内,备用,可以实现异色瓢虫成虫的大量储藏及随时运输。
本实施例中,在实施例1的技术上,在幼虫的饲养阶段各个环节可控的情况下,使得作为出厂的异色瓢虫幼虫产品的包装变得简单易行,只需操作人员根据幼虫的密度,采用机器量取就可直接进行包装,不仅不会对幼虫造成损伤,也能够对每个包装袋的异色瓢虫幼虫的数量进行有效控制,简化包装流程,标准化包装数量规格,并且避免人工包装技术错误而导致的包装袋中的异色瓢虫的密度过高引发自残,经过试验,一个5.2L的饲养容器一个生产周期可以获得700-875只幼虫。
本发明所提供的高效饲养异色瓢虫的成套方法,从蚜虫的选种、异色瓢虫的采集和纯化、卵块的收集、卵卡的获取、幼虫的饲养、成虫的饲养和包装等各个饲养的关键技术环节,对每个饲养单位进行定量化管理,及集约化的在各个养殖阶段对瓢虫进行全虫态的养殖管理和生理指标的调查追踪,能够定量控制各个生产环节,保证产品质量,有效地提高了单位面积,单位生产周期内的养殖数量和养殖效率,便于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高效饲养异色瓢虫的成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种:开春后,在易受蚜虫危害的植物叶片上采集异色瓢虫成虫;
2)卵块的收集:将步骤1)中采集到的异色瓢虫成虫转移至设置有产卵基质的产卵笼中,每个产卵笼中放置80-120只雌虫和80-120只雄虫,所述产卵笼中每两天定时定量放入新鲜的蚜虫,直至异色瓢虫的产卵结束,在异色瓢虫的产卵期,每天定期收取和更换产卵基质;
3)卵卡的获取:将步骤2)收取的产卵基质,采用计算机软件识别并自动获取产卵基质中目标卵粒的数量信息,并将产卵基质中的卵粒制成卵卡,直接用于接种繁殖,或于7-10℃下冷藏14天之内,备用;
4)幼虫的饲养:将步骤3)中制备好的卵卡放置于饲养容器中孵化,所述饲养容器采用隔离物分隔成多层,上下相邻两个所述隔离物之间铺设有定量的碎纸屑、卵卡和米蛾卵,且每个所述隔离物的中间位置还设置有倒置的塑料盖子,所述塑料盖子中设置有吸满蜂蜜水的化妆棉,在光周期为16:8D,温度为25℃的孵化条件下饲养10-12天,孵化后的异色瓢虫发育至3龄时,把饲养容器移入冷库中4-6℃保存备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饲养异色瓢虫的成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还包括成虫的饲养:按照步骤4)中描述的方法孵化瓢虫卵以及饲喂瓢虫幼虫,且在幼虫发育至未龄幼虫时,在所述饲养容器内加入多个布条为异色瓢虫幼虫提供安全的化蛹产所,待异色瓢虫全部化蛹后,将带有瓢虫蛹的布条转移至产卵笼中,每隔两天投喂定量蚜虫,集中饲养至成虫,最后利用异色瓢虫的趋光性和负重力性诱集异色瓢虫成虫,并将诱集的成虫进行转移饲养或冷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饲养异色瓢虫的成套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5),所述步骤5)为包装:在步骤4)养殖有异色瓢虫的饲养容器中加入与孵化时等体积的碎纸屑并搅拌均匀,然后在预设的饲养容器体积中连续获取多组幼虫的密度参数,并根据每组幼虫的密度参数预设饲养容器中幼虫的总数量,然后通过机器量取碎纸屑后,分包装于牛皮纸自立袋中,直接用于幼虫产品销售,或放置于8-12℃冷藏7天之内,备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饲养异色瓢虫的成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虫的冷藏为:将异色瓢虫成虫放置于收纳容器中,所述收纳容器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纱网,所述收纳容器中设置有为吸收收纳容器内多余水分和为异色瓢虫提供隐蔽场所的折叠过滤纸和倒置的塑料盖子,所述塑料盖子中设置有吸满蜂蜜水的化妆棉,将装有异色瓢虫成虫的上述收纳容器在温度为5-10℃,湿度为50%-55%,且光照时间在8小时以下或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冷藏6个月之内,备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高效饲养异色瓢虫的成套方法,其特征在于,异色瓢虫在养殖过程中食用的蚜虫,通过如下步骤获得:
1)蚜虫的选用:选用取食萝卜的桃蚜作为饲养异色瓢虫成虫的饲料;
2)布置蚜虫养虫笼:当樱桃萝卜发芽并长到2-3片真叶时,把育苗槽移入养虫笼中准备接种桃蚜,所述桃蚜接种条件为:光照周期L:D=16:8,温度25-28℃,湿度40-65%,弱光;
3)蚜虫的隔离纯化:首次接种蚜虫前,采集野外带有蚜虫的叶片,采集蚜虫数量至少在500头以上;同时准备几个小型种植盆种植单株樱桃萝卜,待樱桃萝卜长出真叶后,将野外采集的蚜虫叶片放在樱桃萝卜植株上,然后将樱桃萝卜种植盆移入至养虫笼中,观察2周以上,连续筛选,除去采集时携带的天敌、被蚜茧蜂寄生的僵蚜以及被病原菌感染的病蚜,最终获得一批健康的蚜虫种群;
4)开始生产时蚜虫的首次接种:将步骤3)中获得的健康的蚜虫均匀接种到步骤2)备好的樱桃萝卜上;
5)蚜虫的饲养采收:蚜虫在接种一周后可进行采收,用于投喂给瓢虫,多余的蚜虫可于4-7℃中冷藏保存3-5天或者重新放回蚜虫养虫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饲养异色瓢虫的成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还包括在蚜虫采收进行两周以后,在蚜虫养虫笼内放入一排种植有新鲜樱桃萝卜净苗的育苗槽,与旧的育苗槽并列紧密排放,旧育苗槽中老苗上的蚜虫会自动迁徙到新育苗槽的净苗上,在次日将移出旧育苗槽移出并清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饲养异色瓢虫的成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还包括对采集的异色瓢虫进行观察2周以上,连续筛选,除去寄生瓢虫卵期、幼虫期或成虫期的寄生蜂,以及一些昆虫病原细菌、真菌,筛选留下至少1000只健康的个体成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饲养异色瓢虫的成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卵基质包括两个单面瓦楞纸和两个燕尾夹,两个单面瓦楞纸的楞面面对面设置,且一个所述单面瓦楞纸的楞面中的波峰与另一个所述单面瓦楞纸的楞面中的波谷相对应形成多条通道,两个所述燕尾夹夹设于所述两个单面瓦楞纸相对的两侧边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饲养异色瓢虫的成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卵笼包括容积为20-30L的产卵笼本体,与所述产卵笼本体铰接的笼盖,所述笼盖上还铰接有蚜虫放置口,所述产卵笼本体中悬空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中还设置有上端开口的盛料容器,所述盛料容器中设置有吸满蜂蜜水的棉花球,所述产卵基质放置于过滤网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饲养异色瓢虫的成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容器的体积为5.2L,所述隔离物为单面瓦楞纸,所述单面瓦楞纸楞面朝上放置于所述饲养容器的底部,然后放入240-300粒卵粒的卵卡,再铺设500-600ml的碎纸屑,最后在碎纸屑上均匀撒上7-9g的米蛾卵;接着铺设第二层楞面朝上的单面瓦楞纸及含有240-300粒卵粒的卵卡,并铺设碎纸屑和撒上米蛾卵,以此循环叠加至三层。
CN202010739031.4A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饲养异色瓢虫的成套方法 Active CN1120425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9031.4A CN112042598B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饲养异色瓢虫的成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9031.4A CN112042598B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饲养异色瓢虫的成套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2598A true CN112042598A (zh) 2020-12-08
CN112042598B CN112042598B (zh) 2021-08-10

Family

ID=73602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39031.4A Active CN112042598B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饲养异色瓢虫的成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4259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5487A (zh) * 2020-12-23 2021-04-30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眼纹斑叩甲的饲养方法
CN115606579A (zh) * 2022-09-09 2023-01-17 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 基于波动热处理技术储存异色瓢虫卵的方法
CN117044686A (zh) * 2023-09-26 2023-11-14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孟氏隐唇瓢虫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1127A (zh) * 2005-01-26 2005-06-29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瓢虫、草蛉人工繁殖生产方法
CN102948401A (zh) * 2012-11-01 2013-03-06 湖北省烟草公司恩施州公司 一种人工大量繁殖异色瓢虫的方法
CN107410225A (zh) * 2017-09-30 2017-12-01 贵州省烟草公司遵义市公司绥阳县分公司 一种规模化益蝽的人工饲养方法
CN109258578A (zh) * 2018-11-21 2019-01-25 北京阔野田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异色瓢虫幼虫室内工厂化饲养的方法
CN209201903U (zh) * 2018-11-21 2019-08-06 北京阔野田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异色瓢虫幼虫的集中饲养装置
CN110558294A (zh) * 2019-09-29 2019-12-13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轻简高效的异色瓢虫两段饲养法
CN111374095A (zh) * 2020-02-19 2020-07-07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捕食性瓢虫的培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1127A (zh) * 2005-01-26 2005-06-29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瓢虫、草蛉人工繁殖生产方法
CN102948401A (zh) * 2012-11-01 2013-03-06 湖北省烟草公司恩施州公司 一种人工大量繁殖异色瓢虫的方法
CN107410225A (zh) * 2017-09-30 2017-12-01 贵州省烟草公司遵义市公司绥阳县分公司 一种规模化益蝽的人工饲养方法
CN109258578A (zh) * 2018-11-21 2019-01-25 北京阔野田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异色瓢虫幼虫室内工厂化饲养的方法
CN209201903U (zh) * 2018-11-21 2019-08-06 北京阔野田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异色瓢虫幼虫的集中饲养装置
CN110558294A (zh) * 2019-09-29 2019-12-13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轻简高效的异色瓢虫两段饲养法
CN111374095A (zh) * 2020-02-19 2020-07-07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捕食性瓢虫的培养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5487A (zh) * 2020-12-23 2021-04-30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眼纹斑叩甲的饲养方法
CN112715487B (zh) * 2020-12-23 2022-08-05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眼纹斑叩甲的饲养方法
CN115606579A (zh) * 2022-09-09 2023-01-17 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 基于波动热处理技术储存异色瓢虫卵的方法
CN115606579B (zh) * 2022-09-09 2023-08-29 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 基于波动热处理技术储存异色瓢虫卵的方法
CN117044686A (zh) * 2023-09-26 2023-11-14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孟氏隐唇瓢虫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CN117044686B (zh) * 2023-09-26 2024-01-19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孟氏隐唇瓢虫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2598B (zh) 202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42598B (zh) 一种饲养异色瓢虫的成套方法
CN1285260C (zh) 瓢虫、草蛉人工繁殖生产方法
CN108056070B (zh) 利用白雪灯蛾繁育赤眼蜂的方法
CN102125002B (zh) 一种盲椿象寄生蜂的人工饲养方法
CN110235860B (zh) 大灰食蚜蝇的规模化饲养方法
CN110367205B (zh) 一种利用豌豆修尾蚜饲养丽草蛉的方法
CN112205358B (zh) 草地贪夜蛾的室内种群繁殖方法
CN102017929A (zh) 采用鳞翅目昆虫幼虫人工饲养瓢虫或草蛉的方法
CN105746435B (zh) 一种利用米蛾卵繁殖大草蛉幼虫的方法
CN109258578A (zh) 一种异色瓢虫幼虫室内工厂化饲养的方法
CN111374095A (zh) 一种捕食性瓢虫的培养方法
CN113317091A (zh) 利用斜纹夜蛾繁育草地贪夜蛾优势天敌甲腹茧蜂的方法
CN106689069A (zh) 一种蚜虫及其捕食性天敌规模化饲养、存储方法
CN113519468A (zh) 一种黄曲条跳甲室内世代饲养的方法
CN110876360B (zh) 一种黏虫饲养装置及方法
CN111685083A (zh) 一种利用小麦饲养麦蛾的方法
KR20120066738A (ko) 꿀벌부채명나방의 알을 이용한 포식성 천적의 사육방법
CN111802332B (zh) 一种利用大麦上多种蚜虫混合种群饲养食蚜瘿蚊的方法
CN106797919A (zh) 一种中小型昆虫的饲养方法
CN110122426B (zh) 一种诱集七星瓢虫产卵的方法
CN111066732B (zh) 一种繁育东亚小花蝽的方法
CN111034684A (zh) 一种半闭弯尾姬蜂保种复壮繁育方法
CN106973865B (zh) 一种龟纹瓢虫纯化与扩繁方法
CN110583582B (zh) 一种丽草蛉产品的包装、储存方法
CN110959581A (zh) 一种梨木虱寄生蜂的人工扩繁方法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