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40551B - 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040551B CN112040551B CN202010953368.5A CN202010953368A CN112040551B CN 112040551 B CN112040551 B CN 112040551B CN 202010953368 A CN202010953368 A CN 202010953368A CN 112040551 B CN112040551 B CN 11204055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ation
- signal
- transmission
- link
- link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4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7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36039 immun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OVGWMUWIRHGGJP-WVDJAODQSA-N (z)-7-[(1s,3r,4r,5s)-3-[(e,3r)-3-hydroxyoct-1-enyl]-6-thiabicyclo[3.1.1]heptan-4-yl]hept-5-eno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O)CCC\C=C/C[C@@H]1[C@@H](/C=C/[C@H](O)CCCCC)C[C@@H]2S[C@H]1C2 OVGWMUWIRHGGJP-WVDJAODQSA-N 0.000 description 46
- 101000988961 Escherichia coli Heat-stable enterotoxin A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6
- 101150081243 STA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1
- 101100161473 Arabidopsis thaliana ABCB2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8
- 101100096893 Mus musculus Sult2a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2
- 101100395869 Escherichia coli sta3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101000752249 Homo sapiens Rho 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 3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0
- 102100021689 Rho 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 3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OVGWMUWIRHGGJP-WTODYLRWSA-N (z)-7-[(1r,3s,4s,5r)-3-[(e,3r)-3-hydroxyoct-1-enyl]-6-thiabicyclo[3.1.1]heptan-4-yl]hept-5-eno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O)CCC\C=C/C[C@H]1[C@H](/C=C/[C@H](O)CCCCC)C[C@H]2S[C@@H]1C2 OVGWMUWIRHGGJP-WTODYLRWSA-N 0.000 description 6
- 101100366889 Caenorhabditis elegans sta-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7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01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55 memory stor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73—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transmission pow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领域。包括:通过第一站点向第二多链路设备的第三站点发送第一信号,第一信号中包含第一指示位,第一指示位用于指示允许发送同时收发请求;通过第二站点向第二多链路设备的第四站点发送同时收发请求,同时收发请求中包含测量数据,测量数据中包括第一站点对第二站点的泄露信号强度;通过第一站点向第三站点发送第二信号,并通过第二站点接收第四站点采用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发送的第三信号,第二信号中包含第二指示位,第二指示位用于指示允许同时收发信号,目标发送信号功率下,第一站点的信号发送与第二站点的信号接收互不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多链路设备(Multi-LinkDevice,MLD)是一种支持同时在多个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的设备。基于设备的硬件能力,多链路设备又被分为可同时收发(SimultaneousTransmissionandReception,STR)多链路设备以及不可同时收发(non-STR)多链路设备。
多链路设备中设置有至少两个站点(Station,STA),分别工作在不同的频段。对于不可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由于其站点对应工作频段的物理间隔较小,因此一个站点发送的信号会泄露到另一站点的频段,若泄露信号的信号功率高于站点接收信号的信号功率,或者与站点接收信号的信号功率相当,则会导致站点接收信号被泄露信号湮没,导致站点接收信号无法被正确接收。
为了避免信号传输失败,不可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中不同站点需要保持传输方向同步(即同时发送或同时接收),导致频谱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使不可同时收发对链路设备在特定场景下实现同时收发,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方法,所述方法用于第一多链路设备,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为不可同时收发的多链路设备,且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包括至少两个站点,所述至少两个站点中包括第一站点和第二站点,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链路上,通过所述第一站点向第二多链路设备的第三站点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为可同时收发的多链路设备,所述第一信号中包含第一指示位,所述第一指示位用于指示允许发送同时收发请求;
在第二链路上,通过所述第二站点向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的第四站点发送所述同时收发请求,所述同时收发请求中包含测量数据,所述测量数据中包括所述第一站点对所述第二站点的泄露信号强度,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用于根据所述测量数据确定所述第四站点的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其中,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下,所述第一站点的信号发送与所述第二站点的信号接收互不影响;
通过所述第一站点向所述第三站点发送第二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二站点接收所述第四站点采用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发送的第三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中包含第二指示位,所述第二指示位用于指示所述允许同时收发信号。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方法,所述方法用于第二多链路设备,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为可同时收发的多链路设备,且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包括至少两个站点,所述至少两个站点中包括第三站点和第四站点,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链路上,通过所述第三站点接收第一多链路设备中第一站点发送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为不可同时收发的多链路设备,所述第一信号中包含第一指示位,所述第一指示位用于指示允许发送同时收发请求;
在第二链路上,通过所述第四站点接收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中第二站点发送的所述同时收发请求,所述同时收发请求中包含测量数据,所述测量数据中包括所述第一站点对所述第二站点的泄露信号强度;
根据所述测量数据确定所述第四站点的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其中,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下,所述第一站点的信号发送与所述第二站点的信号接收互不影响;
通过所述第三站点接收所述第一站点发送的第二信号,并采用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通过所述第四站点向所述第二站点发送第三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中包含第二指示位,所述第二指示位用于指示所述允许同时收发信号。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站点模块,用于在第一链路上,通过第一站点向第二多链路设备的第三站点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为可同时收发的多链路设备,所述第一信号中包含第一指示位,所述第一指示位用于指示允许发送同时收发请求;
第二站点模块,用于在第二链路上,通过第二站点向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的第四站点发送所述同时收发请求,所述同时收发请求中包含测量数据,所述测量数据中包括所述第一站点对所述第二站点的泄露信号强度,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用于根据所述测量数据确定所述第四站点的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其中,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下,所述第一站点的信号发送与所述第二站点的信号接收互不影响;
所述第一站点模块,用于还通过所述第一站点向所述第三站点发送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中包含第二指示位,所述第二指示位用于指示所述允许同时收发信号;
所述第二站点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站点接收所述第四站点采用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发送的第三信号。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三站点模块,用于在第一链路上,通过第三站点接收第一多链路设备中第一站点发送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为不可同时收发的多链路设备,所述第一信号中包含第一指示位,所述第一指示位用于指示允许发送同时收发请求;
第四站点模块,用于在第二链路上,通过第四站点接收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中第二站点发送的所述同时收发请求,所述同时收发请求中包含测量数据,所述测量数据中包括所述第一站点对所述第二站点的泄露信号强度;
所述第四站点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测量数据确定所述第四站点的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其中,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下,所述第一站点的信号发送与所述第二站点的信号接收互不影响;
所述第三站点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三站点接收所述第一站点发送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中包含第二指示位,所述第二指示位用于指示所述允许同时收发信号;
所述第四站点模块,还用于采用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通过所述第四站点向所述第二站点发送第三信号。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链路设备,所述多链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至少两个站点,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第一多链路设备侧的信号传输方法,或,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第二多链路设备侧的信号传输方法。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第一多链路设备侧的信号传输方法,或,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第二多链路设备侧的信号传输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链路传输系统,所述多链路传输系统中包括第一多链路设备和第二多链路设备;
所述第一多链路传输设备为不可同时收发的多链路设备,所述第一多链路传输设备用于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第一多链路设备侧的信号传输方法;
所述第二多链路传输设备为可同时收发的多链路设备,所述第二多链路传输设备用于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第二多链路设备侧的信号传输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方面提供的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可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与可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进行信号传输过程中,不可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通过第一站点发送指示允许发送同步收发请求的第一信号,触发第二站点向可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发送包含测量数据的同时收发请求,由可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根据该测量数据调整第四站点的发送信号功率,使得在调整后的发送信号功率下,第一站点与第二站点之间的信号收发互不影响,实现不可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通过第一链路向可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发送信号的同时,能够通过第二链路正确接收可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发送的信号,提高不可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在信号传输过程中的频谱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多链路设备收发信号过程的示意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不可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中双链路传输方向同步过程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多链路设备的结构图;
图6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多链路设备信号传输过程的实施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多链路设备同时收发信号过程的示意图;
图9是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多链路设备信号传输过程的实施示意图;
图10是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多链路设备信号传输过程的实施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2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相关技术中多链路设备收发信号过程的示意图。图1中,多链路设备包括第一站点(STA 1)和第二站点(STA 2)。其中,STA1在链路1(link 1)上进行信号传输,STA2在链路2(link 2)上进行信号传输。
当STA1通过链路1发送信号x(即上行信号发送)时,信号x的发送信号功率为P_x,由于信号x在链路1上传输时存在链路传输损耗L1,因此接收端(当前多链路设备以外的其他设备)实际接收到的信号x1的接收信号功率P_x1=P_x-L1。
当STA2通过链路2接收发送端(当前多链路设备以外的其他设备)发送的信号y(即下行信号接收)时,信号y的发送信号功率为P_y,由于信号y在链路2上传输时存在链路传输损耗L2,因此STA2实际接收到的信号y1的接收信号功率P_y1=P_y-L2。
若STA1与STA2对应工作频段之间的物理间隔较大(比如工作频段分别为2.4GHz和5GHz),或链路之间的隔离度较高,STA1的信号发送过程与STA2的信号接收过程互不影响,即多链路设备可以同时通过两条链路进行不同方向的信号传输。
若STA1与STA2对应工作频段之间的物理间隔较小(比如工作频段分别为5GHz和6GHz),且链路之间的隔离度较低,STA1发送的信号x时会泄露到STA2的工作频段。如图1所示,信号x的泄露信号x_2被STA2接收,且泄露信号x_2的泄露信号强度为P_x2。
若在STA1发送信号的过程中,通过STA2接收信号,STA2将会同时接收到信号y1和泄露信号x2。通常情况下,STA具有一定的接收抗干扰能力,如图1所示,STA2的接收抗干扰能力为C,表示在干扰情况下可正确接收信号时,接收信号功率与可容忍的干扰信号的功率之差,即当P_y1-P_x2>C时,STA2的信号接收将不受泄露信号x2干扰;当P_y1-P_x2<C时,STA2的信号接收将受泄露信号x2干扰,导致信号无法被正确接收。
因此,为了避免同时收发信号时信号无法被正确接收,不可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仅允许不同站点保持同方向传输。如图2所示,当不可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21中STA1从接收转为切换时,STA2与STA1的信号接收结束时刻需要保持同步,从而避免STA1在链路1上发送信号时,STA2仍旧在链路2上接收信号,导致STA2无法正确接收信号的问题。
显然,相关技术中,不可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在多链路上传输信号受到限制,需要通过额外的信令开销实现同方向信号传输的结束时刻同步;且传输过程中对频谱的利用率较低(一条链路需要等待另一条链路上同方向信号传输结束后才能开始另一方向上的信号传输),无法真正发挥出多链路相对于单链路的优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方法,使不可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与可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进行传输时,能够实现信号的同时收发。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该实施环境中包括:第一多链路设备310和第二多链路设备320。
第一多链路设备310为不可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可选的,第一多链路设备310具有至少两个站点(均具有信号收发功能),各个站点对应工作频段的物理间隔小于阈值(比如1GHz),第一多链路设备310并未经过链路隔离以及泄露信号抑制能处理。
示意性的,图3中第一多链路设备310为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设备,且第一多链路设备310具有STA 1和STA 2,其中,STA1的工作频段为5GHz,而STA2的工作频段为6GHz。
第二多链路设备320为可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可选的,第二多链路设备320具有至少两个站点(均具有信号收发功能),且至少两个站点中包含与第一多链路设备310对应的站点,其中,对应站点的工作频段一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多链路设备320通过链路隔离、泄露信号抑制等方式实现同时收发功能。
示意性的,图3中第二多链路设备320为无线AP设备,且第二多链路设备320具有STA 3和STA 4,其中,STA3的工作频段为5GHz,STA4的工作频段为6GHz。第一多链路设备310与第二多链路设备320进行信号传输时,STA1与STA3即通过第一无线链路33进行信号传输,STA2与STA4即通过第二无线链路34进行信号传输。
为了使第一多链路设备310具备同时收发功能,本申请实施例中,当STA1向STA3发送信号时,第一多链路设备310通过STA2测量泄露信号的泄露信号强度,并通过STA2将包含该泄露信号强度的测量数据以同步收发请求的形式发送至STA4。STA4接收到同步收发请求后,第二多链路设备320即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第一多链路设备310信号收发互不影响时,STA4所需满足的目标发送信号功率,从而在STA1指示允许STA2同时收发时,根据该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向STA2发送信号,实现STA1发送信号的同时,STA2接收信号。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用于图3所示的实施环境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第一链路上,第一多链路设备通过第一站点向第二多链路设备的第三站点发送第一信号,第一信号中包含第一指示位,第一指示位用于指示允许发送同时收发请求。
其中,第一多链路设备为不可同步收发多链路设备,且第一多链路设备中包括至少两个站点,分别用于通过不同(无线)链路进行信号传输;第二多链路设备为可同步收发多链路设备,第二多链路设备中包括至少两个站点,且第二多链路设备中包含与第一多链路设备中对应的站点(即工作频段相同的站点)。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多链路设备中的第一站点和第二站点为不可同步收发的站点,且第二多链路设备中包括与第一站点对应的第三站点,以及与第二站点对应的第四站点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多链路设备与第二多链路设备进行信号传输过程中,若识别出第二多链路设备为可同步收发多链路设备,则在向第二多链路设备(第三站点)发送的第一信号中,添加第一指示位,以此触发第二站点向第二多链路设备发送同时收发(restrictedSTR)请求。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信号中除了包含第一指示位外,还包含向第二多链路设备传输的数据。
可选的,第一指示位占用帧头部的一个比特位,当第一指示位的值为1时,表明允许发送同时收发请求,当第一指示位的值为0时,表明不允许发送同时收发请求。需要说明的是,若帧头部不包含该第一指示位,默认不允许发送同时收发请求。
可选的,第一指示位位于物理层帧头部(preamble)中的信令(SIG)部分。在一个示例性的例子中,第一指示位可以位于L-SIG、HE-SIG或EHT-SIG中。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第一指示位的设置位置进行限定。
如图5所示,第一多链路设备51中设置有high MAC组件52,STA 1与STA 2分别与high MAC组件52电性相连,且STA 1与STA 2之间电性相连,可以进行直接交互。STA2除了从泄露信号中识别出第一指示位,从而触发发送同时收发请求外,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STA1通过内部非空口向STA2发送指令,指示允许发送同时收发请求,其中,该指令可以通过high MAC组件52发送至STA2,或者直接发送至STA2,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402,第一链路上,第二多链路设备通过第三站点接收第一多链路设备中第一站点发送的第一信号。
相应的,第二多链路设备接收到第一多链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并提取第一信号中包含的数据。在提取数据的过程中,第二多链路设备即可识别出第一指示位。
步骤403,第二链路上,第一多链路设备通过第二站点向第二多链路设备的第四站点发送同时收发请求,同时收发请求中包含测量数据,测量数据中包括所述第一站点对第二站点的泄露信号强度。
由于第一多链路设备在第一链路上传输的信号会泄露到第二链路,因此通过第一站点发送第一信号时,第一多链路设备能够通过第二站点接收到第一信号的泄露信号,并能够对该泄露信号进行信号功率测量,得到第一站点相对于第二站点的泄露信号强度。
并且,通过第二站点接收到泄露信号后,第一多链路设备识别出泄露信号中的第一指示位,从而触发向第二多链路设备发送同时收发请求,以实现后续同时收发功能。
为了使第二多链路设备能够提高第四站点的发送信号功率,从而降低第一站点处泄露信号对第二站点处接收信号的干扰,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多链路设备通过第二站点向第二多链路设备发送包含测量数据的同时收发请求,该测量数据中至少包含泄露信号强度(因为只能由第一多链路设备测量得到)。
步骤404,第二链路上,第二多链路设备通过第四站点接收第一多链路设备中第二站点发送的同时收发请求。
相应的,第二多链路设备在第二链路上,通过第四站点接收该同时收发请求。
步骤405,第二多链路设备根据测量数据确定第四站点的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其中,目标发送信号功率下,第一站点的信号发送与第二站点的信号接收互不影响。
从图1所示多链路设备的信号收发过程可以看出,当STA2处接收信号y1的信号功率高于泄露信号x2的信号功率,信号功率之差高于抗干扰STA2的接收抗干扰能力C时,STA2处的信号接收将不收STA1处发送信号的影响。因此,第二多链路设备接收到同时收发请求后,通过提高第四站点的发送信号功率(即目标发送信号功率),提高第一多链路设备出STA2的接收信号功率,以帮助第一多链路设备实现同时收发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多链路设备根据同时收发请求中包含的测量数据,计算得到第四站点的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其中,第四站点以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向第二站点发送信号时,第二站点处的信号接收不受第一站点处信号发送的影响。关于目标发送信号功率的具体计算方式,下述实施中将进行详述。
步骤406,第一多链路设备通过第一站点向第三站点发送第二信号,第二信号中包含第二指示位,第二指示位用于指示允许同时收发信号。
通过上述步骤401至405完成同时收发前的测量以及协商后,通过下述步骤406至409实现上下行信号的同步收发。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第一多链路设备需要在向第二多链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同时,接收第二多链路设备发送的下行信号,第一多链路设备即在向第三站点发送的第二信号中添加第二指示位,指示在上行发送第二信号的过程中允许接收下行信号,即允许同时收发信号。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信号中除了包含第二指示位外,还包含向第二多链路设备传输的数据。
与第一指示位设置方式相似的,可选的,第二指示位占用帧头部的一个比特位,当第二指示位的值为1时,表明允许同时收发信号,当第二指示位的值为0时,表明不允许同时收发信号。需要说明的是,若帧头部不包含该第二指示位,默认不允许同时收发信号。
可选的,当第一多链路设备和第二多链路设备完成测量协商后,后续第一多链路设备需要进行同时收发时,只需要在上行信号中添加第二指示位即可,无需重复执行上述测量协商流程。
步骤407,第二多链路设备通过第三站点接收第一站点发送的第二信号。
相应的,第二多链路设备通过第三站点接收第一站点发送的第二信号,并提取第二信号中包含的数据。在提取数据的过程中,第二多链路设备即可识别出第二指示位,从而确定第一多链路设备当前允许同时收发信号。
步骤408,第二多链路设备采用目标发送信号功率,通过第四站点向第二站点发送第三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多链路设备确定当前正在接收第一多链路设备发送的第二信号时,根据测量协商阶段确定出的第四站点的目标发送信号功率,通过第四站点向第二站点发送第三信号,实现第二信号与第三信号的同时收发。
步骤409,第一多链路设备通过第二站点接收第四站点采用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发送的第三信号。
相应的,第一多链路设备通过第二站点接收第四站点发送的第三信号。由于第四站点提高了发送信号功率,因此第二站点处接收到第三信号的信号功率明显高于第二信号的泄露信号,因此第三信号能够被正确接收,而不受第一站点出泄露信号的影响。
在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第一多链路设备实现同时收发的过程如图6所示。
在协商测量阶段,第一多链路设备61通过STA1在链路1上向第二多链路设备62的STA3发送第一信号611,该第一信号611的帧头部设置有第一指示位612。STA2识别出第一信号611中包含第一指示位612后,即在链路2上向第二多链路设备62的STA4发送同时收发请求613,该同时收发请求中包含测量数据,由第二多链路设备62根据测量数据确定STA4的目标发送信号功率。
在同时收发阶段,第一多链路设备61通过STA1向STA3发送第二信号614,该第二信号614中包含第二指示位615。当识别出第二指示位615时,第二多链路设备62即通过STA4,以确定出的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向STA2发送第三信号616,实现第二信号614发送过程中第三信号616的同步接收。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可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与可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进行信号传输过程中,不可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通过第一站点发送指示允许发送同步收发请求的第一信号,触发第二站点向可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发送包含测量数据的同时收发请求,由可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根据该测量数据调整第四站点的发送信号功率,使得在调整后的发送信号功率下,第一站点与第二站点之间的信号收发互不影响,实现不可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通过第一链路向可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发送信号的同时,能够通过第二链路正确接收可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发送的信号,提高不可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在信号传输过程中的频谱利用率。
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用于图3所示的实施环境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01,第一多链路设备通过第一站点向第二多链路设备的第三站点发送第一信号,第一信号中包含第一指示位,第一指示位用于指示允许发送同时收发请求。
本步骤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步骤401,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702,第二多链路设备通过第三站点接收第一多链路设备中第一站点发送的第一信号。
本步骤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步骤402,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703,第一多链路设备通过第二站点对第一信号的泄露信号进行功率测量,得到泄露信号强度。
为了使第二多链路设备能够基于第一多链路设备侧第二站点处泄露信号的功率,确定第四站点的发送信号功率调整量,本实施例中,第一多链路设备通过第二站点对第一信号的泄露信号进行功率测量,得到泄露信号强度,以便后续将该测量结果提供给第二多链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响应于识别出第一信号中的第一指示位,第一多链路设备通过第二站点对第一信号的泄露信号进行功率测量,得到泄露信号强度。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第一多链路设备内部,第一站点和第二站点能够直接或间接进行数据交互时,第一站点可以通过非空口传输方式,向第二站点传输第一允许指示,相应的,第二站点接收到第一站点向第二站点传输的第一允许指示时,对第一信号的泄露信号进行功率测量,得到泄露信号强度。比如,如图5所示,STA1可以通过high MAC组件52间接向STA2传输第一允许指示,或者,STA1可以直接向STA2传输第一允许指示。
在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第二站点对第一信号a的泄露信号进行功率测量,得到泄露信号强度P_a2。
步骤704,第一多链路设备获取第二站点的发送信号功率以及第二站点的接收抗干扰能力。
第二站点处接收信号的信号功率除了与第四站点的发送信号功率相关外,还与站点之间的链路传输损耗相关,因此第一多链路设备除了测量第二站点处泄露信号的信号功率外,还需要向第二多链路设备提供第二站点的发送信号功率(即后续发送同时收发请求的信号功率),以便后续第二多链路设备根据实际接收到信号(由第二站点发送)的信号功率以及该发送信号功率,确定出站点之间的链路传输损耗。
除此之外,第一多链路设备还需要获取第二站点的接收抗干扰能力并提供给第二多链路设备,确保第二多链路设备调整第四站点的发送信号功率后,第二站点处接收信号的信号功率与泄露信号强度的差值大于等于该接收抗干扰能力。
可选的,上述发送信号功率和接收抗干扰能力可以预先获取,也可以在检测到第一指示位时实时获取,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第一多链路设备获取到第二站点的发送信号功率为P_b,且接收抗干扰能力为C。
步骤705,第一多链路设备将泄露信号强度、第二站点的发送信号功率和接收抗干扰能力作为测量数据,并生成同时收发请求。
步骤706,第一多链路设备通过第二站点向第四站点发送同时收发请求。
进一步的,第一多链路设备将泄露信号强度、发送信号功率和接收抗干扰能力作为测量数据,一同添加至同时收发请求中,并通过第二链路向第四站点发送该同时收发请求。
步骤707,第二多链路设备通过第四站点接收第一多链路设备中第二站点发送的同时收发请求。
相应的,第二多链路设备通过第四站点接收同时收发请求,并获取该请求中包含的测量数据,进而通过后续步骤708至709调整第四站点的目标发送信号功率。
步骤708,第二多链路设备根据同时收发请求的接收信号功率和第二站点的发送信号功率,确定第二站点与第四站点之间的链路传输损耗。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确定第四站点与第二站点之间第二链路上的链路传输损失,第二多链路设备通过第四站点接收同时收发请求时,对同时收发请求的接收信号功率进行测量,从而根据测量得到的接收信号功率,以及测量数据中包含的发送信号功率,计算第二链路上的链路传输损耗。
在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第二多链路设备测量得到同时收发请求的接收信号功率为P_b1,根据同时收发请求的发送信号功率P_b,计算得到第二站点与第四站点之间的链路传输损耗L2=P_b-P_b1。
步骤709,第二多链路设备基于链路传输损耗、泄露信号强度和接收抗干扰能力,确定第四站点的目标发送信号功率。
为了使第二站点处的接收信号功率与泄露信号强度之差大于第二站点的接收抗干扰能力,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多链路设备将链路传输损耗、泄露信号强度和接收抗干扰能力之和确定为第四站点的发送信号功率下限,并基于发送信号功率下限确定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其中,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发送信号功率下限。
结合上述步骤中的示例,第四站点的目标发送信号功率P_y≥L2+C+P_a2。
步骤710,响应于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合规,且第四站点支持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向第三站点传输请求接受指示,请求接受指示通过非空口传输。
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多链路设备的发射功率需要符合相关规定,因此确定出第四站点的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后,第二多链路设备需要检测该目标发送信号功率是否合规,若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合规,且第四站点支持该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则通过非空口方式(避免信令开销)向第三站点传输请求接受指示。
可选的,若目标发送信号功率不合规,或第四站点不支持目标发送信号功率(比如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大于第四站点的最大工作功率),第二多链路设备则通过非空口方式向第三站点传输请求拒绝指示。
步骤711,第二多链路设备通过第三站点向第一站点发送请求接受信号,请求接受信号用于表征第二多链路设备接受同时收发请求。
相应的,为了使第一多链路设备知悉第二多链路设备能够通过调整站点的发送信号功率,使第一多链路设备实现同时收发,第二多链路设备通过第三站点向第一站点发送请求接受信号。
由于上述第四站点的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基于第一信号对应泄露信号的泄露信号强度确定,因此为了避免因第一站点的发送信号功率提升,导致第二站点处泄露信号的泄露信号强度提高,进而对第二站点的信号接收造成干扰,可选的,第二多链路设备发送的请求接受信号中,还包含指示发送功率,以便第一多链路设备进行同时收发时,采用该指示发送功率,通过第一站点发送上行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响应于测量数据中包含第一信号的发送信号功率,第二多链路设备根据第一信号的发送信号功率确定指示发送功率,并通过第三站点向第一站点发送包含该指示发送功率的请求接受信号,其中,指示发送功率小于等于第一信号的发送信号功率,第一信号的发送信号功率为第一站点发送第一信号时采用的发送功率。
可选的,该第一信号的发送信号功率由第一站点通过非空口方式传输至第二站点,并由第二站点添加至测量数据中。
在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第二多链路设备根据测量数据中的第一信号的发送信号功率P_a,确定第二信号的指示发送功率P_x≤P_a。
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测量数据中不包含第一信号的发送信号功率,第二多链路设备则发送包含指示发送功率的请求接受信号。
步骤712,第一多链路设备通过第一站点接收第三站点发送的请求接受信号。
相应的,第一多链路设备接收第三站点发送的请求接受信号,确定后续可以同时收发信号。
步骤713,通过第一站点向第二站点传输请求接受指示,请求接受指示通过非空口传输。
进一步的,第一站点通过非空口方式,向第二站点传输请求接受指示,告知第二站点同时收发请求已被接受。
步骤714,第一多链路设备通过第一站点向第三站点发送第二信号,第二信号中包含第二指示位,第二指示位用于指示允许同时收发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请求接受信号中包含指示发送功率时,第一多链路设备采用该指示发送功率,通过第一站点向第三站点发送第二信号,保证第二信号在第二站点处的信号泄露功率小于等于第一信号在第二站点处的信号泄露功率。
结合上述步骤中的示例,本实施例中,第一多链路设备采用P_x,通过第一站点向第三站点发送第二信号。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请求接受信号中不包含指示发送功率时,第一多链路设备采用第一信号的发送信号功率,通过第一站点向第三站点发送第二信号,其中,第一信号的发送信号功率由第一多链路设备发送第一信号时存储。
步骤715,第二多链路设备通过第三站点接收第一站点发送的第二信号。
本步骤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步骤407,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716,响应于识别出第二信号中的第二指示位,或,接收到第一站点向第二站点传输的第二允许指示,第一多链路设备通过第二站点向第四站点发送信号发送请求,第二允许指示通过非空口传输。
通过第一站点发送第二信号的过程中,当第二站点识别出第二信号中包含的第二指示位(通过泄露信号识别),或者,接收到第一站点通过非空口方式传输的第二允许指示时,确定当前能够接受下行信号。为了告知第二多链路设备当前可以发送信号,第一多链路设备通过第二站点向第四站点发送信号发送请求,请求第二多链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
步骤717,第二多链路设备通过第四站点接收第二站点发送的信号发送请求。
步骤718,第二多链路设备根据信号发送请求,采用目标发送信号功率,通过第四站点向第二站点发送第三信号。
相应的,第二多链路设备接收到信号发送请求后,采用上述测量协商阶段确定出的目标发送信号功率,通过第四站点向第二站点发送第三信号,该第三信号中即包含第二多连续设备向第一多链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步骤719,第一多链路设备通过第二站点接收第四站点发送的第三信号。
相应的,第一多链路设备通过第二站点接收第四站点发送的第三信号,并提取第三信号中包含的上行数据。
如图8所示,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第一多链路设备在测量协商阶段通过STA1在链路1上发送信号a(即第一信号),由STA2测量链路2上泄露信号a2的泄露信号强度为P_a2(第二多链路设备接收到的信号a1的信号功率为P_a1=P_a-L1,其中,L1为STA1与STA3之间的链路传输损耗)。
STA2向第二多链路设备的STA4发送包含接收抗干扰能力C、泄露信号强度P_a2以及发送信号功率P_b的同时收发请求后,第二多链路设备根据同时收发请求的接收信号功率P_b1,计算到STA2与STA4之间的链路传输损耗L2=P_b-P_b1,进而确定STA4的目标发送信号功率P_y≥L2+C+Pa_2。
第一多链路设备进行同时收发时,由于STA 1发送的信号x在STA 2处的泄露信号强度为P_a2,而STA4向STA2发送的信号y在STA 2处的接收信号功率为P_y1=P_y-L2≥C+P_a2,两者的信号功率之差△=P_y1-P_a2≥C,因此STA2处的信号接收并不受STA 2处信号发送干扰,保证下行信号的正确接收。
本实施例中,第一多链路设备通过向第二多链路设备发送包含泄露信号强度、发送信号功率以及接收抗干扰能力的测量数据,由第二多链路设备根据测量数据确定出第一多链路设备信号收发互不影响时所需满足的发送信号功率,从而根据该发送信号功率进行下行信号传输,使得第一多链路设备能够在向第二多链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同时,接收第二多链路设备发送的下行信号,实现信号同时收发。
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二多链路设备通过向第一多链路设备发送包含指示发送功率的请求接受信号,使第一多链路设备根据该指示发送功率进行上行信号发送,避免因提高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导致下行信号的接收受到干扰。
在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第一多链路设备实现同时收发的过程如图9所示。
在协商测量阶段,第一多链路设备91通过STA1在链路1上向第二多链路设备92的STA3发送第一信号911,该第一信号911的帧头部设置有第一指示位912。STA2识别出第一信号911中包含第一指示位912后,即在链路2上向第二多链路设备92的STA4发送同时收发请求913,该同时收发请求913中包含测量数据,由第二多链路设备92根据测量数据确定STA4的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当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合规且STA4支持该目标发送信号功率时,第二多链路设备92即通过STA3向STA1发送请求接受信号914,由STA1根据该请求接受信号914向STA2发送请求接受指示。
在同时收发阶段,第一多链路设备91通过STA1向STA3发送第二信号915,该第二信号915中包含第二指示位916。当识别出第二指示位916时,第一多链路设备91即通过STA2向STA4发送信号发送请求917。第二多链路设备92接收到信号发送请求917后,即通过STA4,以确定出的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向STA2发送第三信号918,实现第二信号915发送过程中第三信号918的同步接收。
上述实施例中,同时收发阶段,第一多链路设备需要向第二多链路设备发送信号发送请求,以触发第二多链路设备发送第三信号,这个过程中需要额外的空口信令开销。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多链路设备通过第三站点接收第一站点发送的第二信号,当识别出第二信号中的第二指示位时,第二多链路设备即通过第三站点向第四站点传输信号发送指示,其中,该信号发送指示通过非空口传输,从而避免了额外的空口信令开销。相应的,第二多链路设备即采用目标发送信号功率,通过第四站点向第二站点发送第三信号。
在图9的基础上,如图10所示,同时收发阶段,第二多链路设备92识别出第二信号915中包含第二指示位916时,STA3通过非空口方式向STA4发送信号发送指示。STA4接收到该信号发送指示后,即在链路2上向STA2发送第三信号918。
此外,不同于可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中不受限制的同时收发,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实现了不可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在特定条件下的同时收发,因此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第三信号的结束时刻需要早于第二信号的结束时刻,或者,当第三信号的结束时刻需要晚于第二信号的结束时刻时,两者之间的结束时刻间隔小于等于短帧间间隔(ShortInter-FrameSpace,SIFS),从而避免在接收第三信号过程中,第一站点开始向第三站点发送第四信号(第四信号的发送信号功率可能高于第三信号),导致第四信号的泄露信号对第三信号接收造成干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多链路设备识别出第二信号发送结束时,通过非空口方式向第四站点发送信息停止发送指示,指示第四站点立即停止发送第三信号,或者,在SIFS内停止发送第三信号。
示意性的,如图9所示,第三信号918的结束时刻晚于第二信号915的结束时刻,且两者的结束时刻间隔为SIFS;如图10所示,第三信号918的结束时刻早于第二信号915的结束时刻。
图1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1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站点模块1101,用于在第一链路上,通过第一站点向第二多链路设备的第三站点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为可同时收发的多链路设备,所述第一信号中包含第一指示位,所述第一指示位用于指示允许发送同时收发请求;
第二站点模块1102,用于在第二链路上,通过第二站点向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的第四站点发送所述同时收发请求,所述同时收发请求中包含测量数据,所述测量数据中包括所述第一站点对所述第二站点的泄露信号强度,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用于根据所述测量数据确定所述第四站点的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其中,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下,所述第一站点的信号发送与所述第二站点的信号接收互不影响;
所述第一站点模块1101,用于还通过所述第一站点向所述第三站点发送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中包含第二指示位,所述第二指示位用于指示所述允许同时收发信号;
所述第二站点模块1102,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站点接收所述第四站点采用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发送的第三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二站点模块1102,还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站点对所述第一信号的泄露信号进行功率测量,得到所述泄露信号强度;
获取所述第二站点的发送信号功率以及所述第二站点的接收抗干扰能力;
将所述泄露信号强度、所述第二站点的发送信号功率和所述接收抗干扰能力作为所述测量数据,并生成所述同时收发请求,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用于根据所述泄露信号强度、所述第二站点的发送信号功率和所述接收抗干扰能力确定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
通过所述第二站点向所述第四站点发送所述同时收发请求。
可选的,所述第二站点模块1102,还用于:
响应于识别出所述第一信号中的所述第一指示位,或,接收到所述第一站点向所述第二站点传输的第一允许指示,通过所述第二站点对所述第一信号的泄露信号进行功率测量,得到所述泄露信号强度,所述第一允许指示通过非空口传输。
可选的,所述第一站点模块1101,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站点向所述第三站点发送所述第二信号;
所述第二站点模块1102,还用于响应于识别出所述第二信号中的所述第二指示位,或,接收到所述第一站点向所述第二站点传输的第二允许指示,通过所述第二站点向所述第四站点发送信号发送请求,所述第二允许指示通过非空口传输,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信号发送请求时,通过所述第四站点向所述第一站点发送所述第三信号;通过所述第二站点接收所述第四站点发送的所述第三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三信号的结束时刻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结束时刻;
或,
所述第三信号的结束时刻晚于所述第二信号的结束时刻,且结束时刻间隔小于等于短帧间间隔SIFS。
可选的,所述第一站点模块1101,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站点接收所述第三站点发送的请求接受信号,所述请求接受信号用于表征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接受所述同时收发请求;通过所述第一站点向所述第二站点传输请求接受指示,所述请求接受指示通过非空口传输。
可选的,所述第一站点模块1101,还用于:
响应于所述请求接受信号中包含指示发送功率,采用所述指示发送功率,通过所述第一站点向所述第三站点发送所述第二信号,所述指示发送功率根据所述测量数据中包含的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信号功率确定,且所述指示发送功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信号功率;
响应于所述请求接受信号中不包含所述指示发送功率,采用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信号功率,通过所述第一站点向所述第三站点发送所述第二信号。
图12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2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三站点模块1201,用于在第一链路上,通过第三站点接收第一多链路设备中第一站点发送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为不可同时收发的多链路设备,所述第一信号中包含第一指示位,所述第一指示位用于指示允许发送同时收发请求;
第四站点模块1202,用于在第二链路上,通过第四站点接收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中第二站点发送的所述同时收发请求,所述同时收发请求中包含测量数据,所述测量数据中包括所述第一站点对所述第二站点的泄露信号强度;
所述第四站点模块1202,还用于根据所述测量数据确定所述第四站点的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其中,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下,所述第一站点的信号发送与所述第二站点的信号接收互不影响;
所述第三站点模块1201,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三站点接收所述第一站点发送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中包含第二指示位,所述第二指示位用于指示所述允许同时收发信号;
所述第四站点模块1202,还用于采用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通过所述第四站点向所述第二站点发送第三信号。
可选的,所述测量数据中包括所述泄露信号强度、所述第二站点的发送信号功率和接收抗干扰能力;
所述第四站点模块1202,还用于:
根据所述同时收发请求的接收信号功率和所述第二站点的发送信号功率,确定所述第二站点与所述第四站点之间的链路传输损耗;
基于所述链路传输损耗、所述泄露信号强度和所述接收抗干扰能力,确定所述第四站点的目标发送信号功率;
根据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确定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
可选的,所述第四站点模块1202,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合规,且所述第四站点支持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向所述第三站点传输请求接受指示,所述请求接受指示通过非空口传输;
所述第三站点模块1201,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三站点向所述第一站点发送请求接受信号,所述请求接受信号用于表征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接受所述同时收发请求。
可选的,所述第三站点模块1201,还用于:
响应于所述测量数据中包含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信号功率,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信号功率确定指示发送功率,所述指示发送功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信号功率;
通过所述第三站点向所述第一站点发送包含所述指示发送功率的所述请求接受信号,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用于采用所述指示发送功率向所述第三站点发送所述第二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三站点模块1201,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三站点接收所述第一站点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
所述第四站点模块1202,还用于通过所述第四站点接收所述第二站点发送的信号发送请求,所述信号发送请求是所述第二站点识别出所述第二信号中的所述第二指示位,或,接收到所述第一站点传输的第二允许指示时发送的;
所述第四站点模块1202,还用于根据所述信号发送请求,采用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通过所述第四站点向所述第二站点发送所述第三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三站点模块1201,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三站点接收所述第一站点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响应于识别出所述第二信号中的所述第二指示位,通过所述第三站点向所述第四站点传输信号发送指示,所述信号发送指示通过非空口传输;
所述第四站点模块1202,还用于采用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通过所述第四站点向所述第二站点发送所述第三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三信号的结束时刻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结束时刻;
或,
所述第三信号的结束时刻晚于所述第二信号的结束时刻,且结束时刻间隔小于等于短帧间间隔SIFS。
请参考图13,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多链路设备1300包括处理器1301、存储器1302、至少两个站点1303,以及连接处理器1301、存储器1302和各个站点1303的总线1304。
处理器13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1301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30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301可以在集成调制解调芯片,该调制解调芯片用于实现无线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301还可以包括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存储器13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有形的和非暂态的。存储器1302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302中的非暂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该至少一个指令用于被处理器1301所执行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
站点1303是具有无线信号收发功能的组件,多链路设备1300通过站点1303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站点1303中包括信号接收器和信号发射器,分别用于进行无线信号接收和无线信号发送。可选的,站点1303中还包括天线系统、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调谐器、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编解码芯片组、用户身份模块卡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根据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多链路设备1300还可以通过诸如因特网等网络连接到网络上的远程计算机运行。也即多链路设备1300可以通过连接在总线1304上的网络接口单元连接到网络,或者说,也可以使用网络接口单元来连接到其他类型的网络或远程计算机系统(未示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以多链路设备1300包含上述组件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多链路设备1300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除上述组件以外的其他必要组件,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此构成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方面提供的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存储器中所包含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单独存在,未装配入终端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所述的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方法。
可选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固态硬盘(SSD,Solid StateDrives)或光盘等。其中,RAM可以包括电阻式随机存取记忆体(ReRAM,Resistance RandomAccess Memory)和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第一多链路设备,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为不可同时收发的多链路设备,且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包括至少两个站点,所述至少两个站点中包括第一站点和第二站点,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链路上,通过所述第一站点向第二多链路设备的第三站点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为可同时收发的多链路设备,所述第一信号中包含第一指示位,所述第一指示位用于指示允许发送同时收发请求;
第二链路上,通过所述第二站点向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的第四站点发送所述同时收发请求,所述同时收发请求中包含测量数据,所述测量数据中包括所述第一站点对所述第二站点的泄露信号强度,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用于根据所述测量数据确定所述第四站点的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其中,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下,所述第一站点的信号发送与所述第二站点的信号接收互不影响;
通过所述第一站点向所述第三站点发送第二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二站点接收所述第四站点采用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发送的第三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中包含第二指示位,所述第二指示位用于指示所述允许同时收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二站点向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的第四站点发送所述同时收发请求,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站点对所述第一信号的泄露信号进行功率测量,得到所述泄露信号强度;
获取所述第二站点的发送信号功率以及所述第二站点的接收抗干扰能力;
将所述泄露信号强度、所述第二站点的发送信号功率和所述接收抗干扰能力作为所述测量数据,并生成所述同时收发请求,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用于根据所述泄露信号强度、所述第二站点的发送信号功率和所述接收抗干扰能力确定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
通过所述第二站点向所述第四站点发送所述同时收发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二站点对所述第一信号的泄露信号进行功率测量,得到所述泄露信号强度,包括:
响应于识别出所述第一信号中的所述第一指示位,或,接收到所述第一站点向所述第二站点传输的第一允许指示,通过所述第二站点对所述第一信号的泄露信号进行功率测量,得到所述泄露信号强度,所述第一允许指示通过非空口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站点向所述第三站点发送第二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二站点接收所述第四站点采用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发送的第三信号,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站点向所述第三站点发送所述第二信号;
响应于识别出所述第二信号中的所述第二指示位,或,接收到所述第一站点向所述第二站点传输的第二允许指示,通过所述第二站点向所述第四站点发送信号发送请求,所述第二允许指示通过非空口传输,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信号发送请求时,通过所述第四站点向所述第一站点发送所述第三信号;
通过所述第二站点接收所述第四站点发送的所述第三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信号的结束时刻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结束时刻;
或,
所述第三信号的结束时刻晚于所述第二信号的结束时刻,且结束时刻间隔小于等于短帧间间隔SIFS。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站点向所述第三站点发送第二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二站点接收所述第四站点采用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发送的第三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站点接收所述第三站点发送的请求接受信号,所述请求接受信号用于表征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接受所述同时收发请求;
通过所述第一站点向所述第二站点传输请求接受指示,所述请求接受指示通过非空口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站点向所述第三站点发送第二信号,包括:
响应于所述请求接受信号中包含指示发送功率,采用所述指示发送功率,通过所述第一站点向所述第三站点发送所述第二信号,所述指示发送功率根据所述测量数据中包含的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信号功率确定,且所述指示发送功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信号功率;
响应于所述请求接受信号中不包含所述指示发送功率,采用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信号功率,通过所述第一站点向所述第三站点发送所述第二信号。
8.一种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第二多链路设备,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为可同时收发的多链路设备,且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包括至少两个站点,所述至少两个站点中包括第三站点和第四站点,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链路上,通过所述第三站点接收第一多链路设备中第一站点发送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为不可同时收发的多链路设备,所述第一信号中包含第一指示位,所述第一指示位用于指示允许发送同时收发请求;
第二链路上,通过所述第四站点接收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中第二站点发送的所述同时收发请求,所述同时收发请求中包含测量数据,所述测量数据中包括所述第一站点对所述第二站点的泄露信号强度;
根据所述测量数据确定所述第四站点的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其中,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下,所述第一站点的信号发送与所述第二站点的信号接收互不影响;
通过所述第三站点接收所述第一站点发送的第二信号,并采用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通过所述第四站点向所述第二站点发送第三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中包含第二指示位,所述第二指示位用于指示所述允许同时收发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数据中包括所述泄露信号强度、所述第二站点的发送信号功率和接收抗干扰能力;
所述根据所述测量数据确定所述第四站点的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包括:
根据所述同时收发请求的接收信号功率和所述第二站点的发送信号功率,确定所述第二站点与所述第四站点之间的链路传输损耗;
基于所述链路传输损耗、所述泄露信号强度和所述接收抗干扰能力,确定所述第四站点的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测量数据确定所述第四站点的目标发送信号功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合规,且所述第四站点支持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向所述第三站点传输请求接受指示,所述请求接受指示通过非空口传输;
通过所述第三站点向所述第一站点发送请求接受信号,所述请求接受信号用于表征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接受所述同时收发请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三站点向所述第一站点发送请求接受信号,包括:
响应于所述测量数据中包含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信号功率,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信号功率确定指示发送功率,所述指示发送功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信号功率;
通过所述第三站点向所述第一站点发送包含所述指示发送功率的所述请求接受信号,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用于采用所述指示发送功率向所述第三站点发送所述第二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三站点接收所述第一站点发送的第二信号,并采用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通过所述第四站点向所述第二站点发送第三信号,包括:
通过所述第三站点接收所述第一站点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
通过所述第四站点接收所述第二站点发送的信号发送请求,所述信号发送请求是所述第二站点识别出所述第二信号中的所述第二指示位,或,接收到所述第一站点传输的第二允许指示时发送的;
根据所述信号发送请求,采用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通过所述第四站点向所述第二站点发送所述第三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三站点接收所述第一站点发送的第二信号,并采用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通过所述第四站点向所述第二站点发送第三信号,包括:
通过所述第三站点接收所述第一站点发送的所述第二信号;
响应于识别出所述第二信号中的所述第二指示位,通过所述第三站点向所述第四站点传输信号发送指示,所述信号发送指示通过非空口传输;
采用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通过所述第四站点向所述第二站点发送所述第三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信号的结束时刻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结束时刻;
或,
所述第三信号的结束时刻晚于所述第二信号的结束时刻,且结束时刻间隔小于等于短帧间间隔SIFS。
15.一种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站点模块,用于在第一链路上,通过第一站点向第二多链路设备的第三站点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为可同时收发的多链路设备,所述第一信号中包含第一指示位,所述第一指示位用于指示允许发送同时收发请求;
第二站点模块,用于在第二链路上,通过第二站点向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的第四站点发送所述同时收发请求,所述同时收发请求中包含测量数据,所述测量数据中包括所述第一站点对所述第二站点的泄露信号强度,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用于根据所述测量数据确定所述第四站点的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其中,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下,所述第一站点的信号发送与所述第二站点的信号接收互不影响;
所述第一站点模块,用于还通过所述第一站点向所述第三站点发送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中包含第二指示位,所述第二指示位用于指示所述允许同时收发信号;
所述第二站点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站点接收所述第四站点采用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发送的第三信号。
16.一种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三站点模块,用于在第一链路上,通过第三站点接收第一多链路设备中第一站点发送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为不可同时收发的多链路设备,所述第一信号中包含第一指示位,所述第一指示位用于指示允许发送同时收发请求;
第四站点模块,用于在第二链路上,通过第四站点接收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中第二站点发送的所述同时收发请求,所述同时收发请求中包含测量数据,所述测量数据中包括所述第一站点对所述第二站点的泄露信号强度;
所述第四站点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测量数据确定所述第四站点的目标发送信号功率,其中,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下,所述第一站点的信号发送与所述第二站点的信号接收互不影响;
所述第三站点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三站点接收所述第一站点发送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中包含第二指示位,所述第二指示位用于指示所述允许同时收发信号;
所述第四站点模块,还用于采用所述目标发送信号功率,通过所述第四站点向所述第二站点发送第三信号。
17.一种多链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链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至少两个站点,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8至14任一所述的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8至14任一所述的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方法。
19.一种多链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链路传输系统中包括第一多链路设备和第二多链路设备;
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为不可同时收发的多链路设备,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方法;
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为可同时收发的多链路设备,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8至14任一所述的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53368.5A CN112040551B (zh) | 2020-09-11 | 2020-09-11 | 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53368.5A CN112040551B (zh) | 2020-09-11 | 2020-09-11 | 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40551A CN112040551A (zh) | 2020-12-04 |
CN112040551B true CN112040551B (zh) | 2024-02-20 |
Family
ID=73588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953368.5A Active CN112040551B (zh) | 2020-09-11 | 2020-09-11 | 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04055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230136140A (ko) * | 2021-02-05 | 2023-09-26 |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 멀티 링크 집성의 방법, 스테이션 멀티 링크 기기와액세스 포인트 멀티 링크 기기 |
CN115776683A (zh) * | 2021-09-08 | 2023-03-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介质同步时延计时器设置方法及相关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38626A (zh) * | 2005-03-24 | 2006-09-27 |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局域网的扫描和方法 |
CN105046747A (zh) * | 2015-08-10 | 2015-11-1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无人机地面接收电磁信号的三维显示与盲区确定方法 |
CN205883238U (zh) * | 2016-07-27 | 2017-01-11 | 黄炜尧 | 一种多链路中转台及中转系统 |
CN110366869A (zh) * | 2017-03-01 | 2019-10-22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宽带环境中的窄带设备的干扰减轻 |
-
2020
- 2020-09-11 CN CN202010953368.5A patent/CN11204055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38626A (zh) * | 2005-03-24 | 2006-09-27 |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局域网的扫描和方法 |
CN105046747A (zh) * | 2015-08-10 | 2015-11-1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无人机地面接收电磁信号的三维显示与盲区确定方法 |
CN205883238U (zh) * | 2016-07-27 | 2017-01-11 | 黄炜尧 | 一种多链路中转台及中转系统 |
CN110366869A (zh) * | 2017-03-01 | 2019-10-22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宽带环境中的窄带设备的干扰减轻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40551A (zh) | 2020-12-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484983B2 (en) | Robust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scheme | |
CN112350809B (zh) | 感知方法和通信装置 | |
KR102598626B1 (ko) | 2 차 셀 빔 복구 | |
US10925117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RC message | |
CN110754106B (zh) | 一种无线链路监控方法和装置 | |
KR102489076B1 (ko) | 안테나 패널 결정 방법, 사용자 단말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한 저장 매체 | |
EP3624492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WO2019157911A1 (zh) | 波束管理方法、终端、网络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CN109743773B (zh) | 一种基站能力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 |
CN112040551B (zh) | 多链路设备的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518472B (zh)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 |
CN102595569A (zh) | 载波侦听的方法和系统 | |
KR101991347B1 (ko) | 기기 간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2281595A (zh) | 控制次信道cca的方法、发送设备及接收设备 | |
CN105900516B (zh) |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 |
WO2019019951A1 (zh) | 传输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US20230247618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0505711A (zh) | 处理调度请求的方法、设备、装置及介质 | |
CN112753193A (zh) | 用于新无线电(nr)下行链路传输的空间假设配置 | |
CN111277994B (zh) | 服务小区的rat获取、指示方法及装置、设备 | |
CN107371275A (zh) | 处理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恢复程序的装置及方法 | |
EP4274332A1 (en) | Beam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
CN113556758A (zh) | 配置辅小区组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4124182A (zh) | 一种信道探测的方法和装置 | |
US20200305016A1 (en) | Measuring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3547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