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40378B - 扬声器、音圈、音圈制作方法及线圈绕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音圈、音圈制作方法及线圈绕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40378B
CN112040378B CN202010911061.9A CN202010911061A CN112040378B CN 112040378 B CN112040378 B CN 112040378B CN 202010911061 A CN202010911061 A CN 202010911061A CN 112040378 B CN112040378 B CN 1120403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winding shaft
winding
piece
ma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110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40378A (zh
Inventor
吴崇灯
陈俊
顾月美
黄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cui Zhongyi Technology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Science and Education City Branch of AAC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Optoelectronic Changzhou Co Ltd
Science and Education City Branch of AAC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Optoelectronic Changzhou Co Ltd, Science and Education City Branch of AAC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AC Optoelectronic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1106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40378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17657 priority patent/WO202204785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040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03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403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03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transducers or diaphragm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il Wind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扬声器、音圈、音圈制作方法及线圈绕制装置,该线圈绕制装置包括绕制单元、隐藏单元及旋转单元;绕制单元包括安装件、绕线轴、以及第一驱动器,安装件的一端设有安装孔,绕线轴穿设于安装孔中,且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绕线轴相对于安装孔的深度方向往复移动;隐藏单元包括连接件、配合件、以及第二驱动器,所有配合件的一侧相配合形成套孔,套孔与连接件之间设有避让空间,套孔与绕线轴套接配合,使得配合件与安装件间隔设置形成限位空间,第二驱动器驱动配合件运动,使得套孔打开或关闭;旋转单元能够带动绕线轴旋转,或旋转单元能够带动绕线轴及配合件沿绕线轴的中心线同步旋转。

Description

扬声器、音圈、音圈制作方法及线圈绕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扬声器、音圈、音圈制作方法及线圈绕制装置。
背景技术
扬声器是一种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换能器件,音圈在通电状态下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从而带动振膜振动,产生声音。
目前,具有至少两个线圈的音圈制作时,第一个线圈绕制完成后,在第一个线圈的上方或下方绕制第二个线圈;而在绕制第二个线圈的过程中,已经绕制好的线圈会对后面新进行绕制的线圈产生影响,导致后面绕制的线圈的结构不规整,影响具有至少两个线圈的音圈的品质,不利于扬声器性能的提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扬声器、音圈、音圈制作方法及线圈绕制装置。该线圈绕制装置能够绕制两个以上的线圈,且能够避免已经绕制好的线圈对后面新进行绕制的线圈的影响,有利于保证具有至少两个线圈的音圈的品质。该音圈制作方法利用该线圈绕制装置能够避免绕制过程中线圈之间的干扰,有利于保证具有至少两个线圈的音圈的制作品质。该音圈采用上述的音圈制作方法获得,能提高品质及降低生产成本。该扬声器采用了该音圈,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且提高音质。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绕制装置,包括绕制单元、隐藏单元及旋转单元;绕制单元包括安装件、绕线轴、以及第一驱动器,安装件的一端设有安装孔,绕线轴穿设于安装孔中,且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绕线轴相对于安装孔的深度方向往复移动;隐藏单元包括连接件、至少两个配合件、以及第二驱动器,所有配合件相配合形成套孔,套孔与连接件之间设有避让空间,套孔与绕线轴套接配合,使得配合件与安装件间隔设置形成限位空间,第二驱动器驱动至少一个配合件运动,使得套孔打开或关闭;旋转单元能够带动绕线轴旋转,或旋转单元能够带动绕线轴及配合件沿绕线轴的中心线同步旋转。
上述线圈绕制装置使用时,第二驱动器动作,使得套孔处于打开状态;然后第一驱动器动作,使得绕线轴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然后再关闭套孔。将金属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绕线轴上,旋转单元动作,使绕线轴旋转或绕线轴及配合件沿绕线轴的中心线同步旋转,使得金属线在绕线轴上绕织形成第一个线圈。获得所述第一个线圈后,第二驱动器再动作,使得套孔打开,第一驱动器动作,使得绕线轴移动,使得第一个线圈移出限位空间,设置于避让空间中。然后再关闭套孔,再将金属线的一端固定在绕线轴上,旋转单元再动作,使绕线轴旋转或绕线轴及配合件沿绕线轴的中心线同步旋转,使得金属线在绕线轴上绕织形成第二个线圈。如此,往复操作,可以在同一根绕线轴上绕制出至少两个线圈,且能够避免已经绕制好的线圈对后面新进行绕制的线圈的影响。
进一步地,在绕制轴上,完成预设数量的线圈绕制后,将所有的线圈设置于限位空间内;然后关闭套孔,使得绕线轴移动,调整相邻线圈之间的预设距离,由于线圈本身采用涂抹有粘胶的金属线绕制而成,故加热绕线轴,即可将所有线圈固定成一个音圈。如此,利用本发明的装置有利于保证具有至少两个线圈的音圈的品质。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配合件可相对于连接件旋转;配合件的数量与第二驱动器的数量一一对应,且一个第二驱动器驱动一个配合件旋转;或隐藏单元还包括联动件,配合件可转动设置于连接件上,且第二驱动器通过联动件带动所有配合件同步转动,使得套孔打开或关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配合件的一侧朝向绕线轴设置,且配合件的一侧设有用于形成套孔的凹面,配合件还设有间隔设置于凹面的两端的抵压端以及承压端;当所有配合件的凹面相配合形成套孔时,相邻两个配合件之间,其中一个配合件的抵压端与另一个配合件的承压端相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设有与绕线轴间隙配合的容纳孔,容纳孔设置于套孔的上方形成避让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配合件能够自动复位,使得所有配合件的一侧相配合形成套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配合件之间设有弹性复位件,使得配合件能够自动复位;或配合件可弹性复位设置于连接件上,使得配合件能够自动复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旋转单元包括第一旋转器及第二旋转器,第一旋转器用于带动绕线轴旋转,第二旋转器用于带动配合件旋转,第一旋转器与第二旋转器相配合,使得绕线轴及配合件沿绕线轴的中心线同步旋转。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音圈制作方法,利用了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线圈绕制装置,还包括如下步骤:
使得绕线轴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关闭套孔;
将金属线的一端固定在绕线轴上,使得金属线在绕线轴上绕织形成第一个线圈;
获得第一个线圈后,打开套孔,绕线轴移动,将第一个线圈移出限位空间;
然后再关闭套孔,再将金属线的一端固定在绕线轴上,使得金属线在绕线轴上绕织形成第二个线圈。
利用上述音圈制作方法制作音圈时,完成第一个线圈制作后,可以利用绕线轴与配合件配合,将第一个线圈从限位空间移动至避让空间中,使得第一个线圈不会影响后续在限位空间制作的第二个线圈。如此能够避免绕制过程中线圈之间的干扰,有利于保证具有至少两个线圈的音圈的制作品质;同时能提高音圈制作过程中的良品率,减少材料及时间的浪费,有利于降低音圈制作的成本。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完成第二个线圈的绕制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打开套孔,绕线轴移动,将第一个线圈设置于限位空间;
关闭套孔,绕线轴移动,使得第一个线圈与第二个线圈靠拢至预设距离;
然后加热绕线轴,使得第一个线圈与第二个线圈粘结固定形成音圈。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音圈,采用了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音圈制作方法获得。
由上述分析可知,该音圈采用上述的音圈制作方法获得,能提高品质及降低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包括如上述的音圈。
该扬声器采用了该音圈,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且避免绕制过程中线圈之间的干扰,能够保证线圈的绕制质量,有利于提高音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线圈绕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线圈绕制装置的套孔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线圈绕制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A-A的半剖示意图;
图7图6所示的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另一实施例中的线圈绕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线圈绕制装置的仰视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B-B的半剖示意图;
图11为图8所示的线圈绕制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C-C的半剖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绕制单元;110、安装件;112、安装孔;120、绕线轴;130、第一驱动器;200、隐藏单元;210、连接件;212、容纳孔;220、配合件;221、凹面;222、抵压端;223、承压端;230、第二驱动器;240、套孔;250、限位空间;260、避让空间;300、旋转单元;400、线圈。
附图说明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7所示,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线圈400绕制装置,包括绕制单元100、隐藏单元200及旋转单元300;绕制单元100包括安装件110、绕线轴120、以及第一驱动器130,安装件110的一端设有安装孔112,绕线轴120穿设于安装孔112中,且第一驱动器130用于驱动绕线轴120相对于安装孔112的深度方向往复移动;隐藏单元200包括连接件210、至少两个配合件220、以及第二驱动器230,所有配合件220相配合形成套孔240,套孔240与连接件210之间设有避让空间260,套孔240与绕线轴120套接配合,使得配合件220与安装件110间隔设置形成限位空间250,第二驱动器230驱动至少一个配合件220运动,使得套孔240打开或关闭;旋转单元300能够带动绕线轴120旋转,或旋转单元300能够带动绕线轴120及配合件220沿绕线轴120的中心线同步旋转。
上述线圈400绕制装置使用时,第二驱动器230动作,使得套孔240处于打开状态;然后第一驱动器130动作,使得绕线轴120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然后再关闭套孔240。将金属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绕线轴120上,旋转单元300动作,使绕线轴120旋转或绕线轴120及配合件220沿绕线轴120的中心线同步旋转,使得金属线在绕线轴120上绕织形成第一个线圈400。获得所述第一个线圈400后,第二驱动器230再动作,使得套孔240打开,第一驱动器130动作,使得绕线轴120移动,使得第一个线圈400移出限位空间250,设置于避让空间260中。然后再关闭套孔240,再将金属线的一端固定在绕线轴120上,旋转单元300再动作,使绕线轴120旋转或绕线轴120及配合件220沿绕线轴120的中心线同步旋转,使得金属线在绕线轴120上绕织形成第二个线圈400。如此,往复操作,可以在同一根绕线轴120上绕制出至少两个线圈400,且能够避免已经绕制好的线圈400对后面新进行绕制的线圈400的影响。
进一步地,在绕制轴上,完成预设数量的线圈400绕制后,将所有的线圈400设置于限位空间250内;然后关闭套孔240,使得绕线轴120移动,调整相邻线圈400之间的预设距离,由于线圈本身采用涂抹有粘胶的金属线绕制而成,故加热绕线轴120,即可将所有线圈400固定成一个音圈。如此,利用本发明的装置有利于保证具有至少两个线圈400的音圈的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器130”包括但不限于伸缩棍、伸缩板、伸缩杆、气压杆、液压杆、直线电机等直接提供伸缩动力的动力设备,还包括利用齿轮齿条机构+电机、丝杆螺母机构+电机等间接提供伸缩动力来实现绕线轴120的往复移动的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驱动器230”可以根据配合件220所需的运动方式进行设置,包括机器人操作臂、伸缩设备、往复移动设备、摆动驱动设备等等。
进一步地,“配合件220运动”包括转动、移动、摆动等,只要能够实现套孔240的打开或关闭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旋转单元300包括伺服电机、旋转液压缸等直接提供旋转动力的设备,也包括其他间接提供旋转动力的设备,如气压杆+齿轮齿条机构,液压杆+曲柄摇杆机构或曲柄滑块机构。以上均可在现有技术中实现,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绕线轴120”与“安装件110”可以相对设置(如图6所示),也可以同侧设置(如图10所示),即“安装件110”可设置于“绕线轴120”的上方或下方均可,只要“绕线轴120”能够插入“安装孔112”中即可。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如图6及图7所示,绕线轴120设置于安装件110的下方,绕线轴120可向上移动插入安装孔112中,且旋转单元300能够驱动安装件110旋转,安装件110与绕线轴120传动连接,进而可通过旋转安装件110来带动绕线轴120旋转,易于实施。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至图4所示,一实施例中,每个配合件220可相对于连接件210旋转。如此,通过配合件220的旋转来实现套孔240的打开或关闭。
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一实施例中,配合件220的数量与第二驱动器230的数量一一对应,且一个第二驱动器230驱动一个配合件220旋转。如此,利用第二驱动器230的联动控制来实现配合件220的同步旋转,实现套孔240的打开或关闭。如配合件220的数量为3个,该第二驱动器230的数量也为3个,且一个第二驱动器230驱动一个配合件220旋转;如此,通过三个第二驱动器230同步工作来,实现三个配合件200同步旋转,实现套孔240的打开或关闭。
或另一实施中,隐藏单元200还包括联动件(未示出),配合件220可转动设置于连接件210上,且第二驱动器230通过联动件带动所有配合件220同步转动,使得套孔240打开或关闭。如此,利用第二驱动器230与联动件的配合来实现配合件220的同步旋转,实现套孔240的同步打开或关闭。如此,联动件为柔性传动件(为皮带、链条等)能够同步带动所有的配合件220转动,即配合件220设有与柔性传动件配合的配合部,如带轮结构或链轮结构,进而可以利用通过联动件来实现所有配合件220同步运动,实现套孔240的打开或关闭。
当然了,如图8至图12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配合件220可摆动设置于连接件210上。如此,通过配合件220的摆动来实现套孔240的打开或关闭。
具体地,如图10及图12所示,一实施例中,配合件220的一端与第二驱动器230传动连接,配合件220的另一端与其他配合件220的另一端相配合形成套孔240。如此,可以通过第二驱动器230驱动配合件220的一端摆动,即可使得配合件220的另一端也摆动,实现套孔240的打开或关闭。
此时,第二驱动器230包括但不限于伸缩棍、伸缩板、伸缩杆、气压杆、液压杆、直线电机等直接提供伸缩动力的动力设备,还包括利用齿轮齿条机构+电机、丝杆螺母机构+电机等间接提供伸缩动力来实现配合件220的往复摆动的设备。
等同的,配合件220的数量与第二驱动器230的数量一一对应,且一个第二驱动器230驱动一个配合件220摆动,或者第二驱动器230通过联动件来同步驱动配合件220摆动。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一实施例中,配合件220的一侧朝向绕线轴120设置,且配合件220的一侧设有用于形成套孔240的凹面221,配合件220还设有间隔设置于凹面221的两端的抵压端222以及承压端223;当所有配合件220的凹面221相配合形成套孔240时,相邻两个配合件220之间,其中一个配合件220的抵压端222与另一个配合件220的承压端223相抵。如此,利用凹面221的配合来形成套孔240,便于与绕线轴120紧密配合;同时利用抵压端222与另一配合件200的承压端223的配合形成限位结构,直接利用机械限位来避免因配合件200的过转,而导致套孔240复位不可靠或套孔240复位过小而挤压绕线轴120,破坏绕线轴120的外表面,使得配合件200之间的配合更加可靠。
“避让空间26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由多种,如连接件210与配合件220间隔设置形成避让空间260(如图2、图4及图5所示,)。或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0所示,一实施例中,连接件210设有与绕线轴120间隙配合的容纳孔212,容纳孔212设置于套孔240的上方形成避让空间260。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0及图12所示,一实施例中,每个配合件220能够自动复位,使得所有配合件220的一侧相配合形成套孔240。如此,第二驱动器230只需提供打开套孔240的动力即可,避免第二驱动器230一直通电作用,浪费电力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配合件220能够自动复位”的“自动复位”的实现方式可以采用任意一种满足使用要求的现有技术实现,如弹性复位或重力自动复位或磁力自动复位。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配合件220之间设有弹性复位件,使得配合件220能够自动复位;或配合件220可弹性复位设置于连接件210上,使得配合件220能够自动复位。如此,利用弹性自动复位技术实现配合件220的自动复位,此过程中,可以在配合件220与配合件220之间设置弹性复位力,也可以在配合件220与连接件210之间设置弹性复位力。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旋转单元300包括第一旋转器(未示出)及第二旋转器(未示出),第一旋转器用于带动绕线轴120旋转,第二旋转器用于带动配合件220旋转,第一旋转器与第二旋转器相配合,使得绕线轴120及配合件220沿绕线轴120的中心线同步旋转。如此,利用第一旋转器及第二旋转器的联动控制来实现绕线轴120与配合件220同步旋转,实现对金属线的绕制,以获得相应的线圈400。同时绕线轴120与配合件220同步旋转,有利于减少二者直接的磨损,有利于提高绕线轴120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还提供了一种音圈制作方法,利用了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线圈绕制装置,还包括如下步骤:
使得绕线轴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关闭套孔;
将金属线的一端固定在绕线轴上,使得金属线在绕线轴上绕织形成第一个线圈;
获得第一个线圈后,打开套孔,绕线轴移动,将第一个线圈移出限位空间;
然后再关闭套孔,再将金属线的一端固定在绕线轴上,使得金属线在绕线轴上绕织形成第二个线圈。
利用上述音圈制作方法制作音圈时,完成第一个线圈制作后,可以利用绕线轴与配合件配合,将第一个线圈从限位空间移动至避让空间中,使得第一个线圈不会影响后续在限位空间制作的第二个线圈。如此能够避免绕制过程中线圈之间的干扰,有利于保证具有至少两个线圈的音圈的制作品质;同时能提高音圈制作过程中的良品率,减少材料及时间的浪费,有利于降低音圈制作的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完成第二个线圈的绕制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打开套孔,绕线轴移动,将第一个线圈设置于限位空间;
关闭套孔,绕线轴移动,使得第一个线圈与第二个线圈靠拢至预设距离;
然后加热绕线轴,使得第一个线圈与第二个线圈粘结固定形成音圈。
如此,完成第二个线圈的绕制后,利用本发明的装置还可实现第一个线圈与第二个线圈之间的间距调整,便于进行加热固定成音圈。此过程中,由于线圈本身采用涂抹有粘胶的金属线绕制而成,故无需再涂抹粘胶;且无需转移线圈即可粘结固定成音圈,进而可避免线圈在转移的过程中,发生结构偏移,有利于保证音圈的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距离”可以根据音圈性能要求做调整,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还提供了一种音圈,采用了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音圈制作方法获得。
由上述分析可知,该音圈采用上述的音圈制作方法获得,能提高品质及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例四,还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包括如上述的音圈。
该扬声器采用了该音圈,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且避免绕制过程中线圈之间的干扰,能够保证线圈的绕制质量,有利于提高音质。
需要说明的是,等同的,“某体”、“某部”可以为对应“构件”的一部分,即“某体”、“某部”与该“构件的其他部分”一体成型制造;也可以与“构件的其他部分”可分离的一个独立的构件,即“某体”、“某部”可以独立制造,再与“构件的其他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本发明对上述“某体”、“某部”的表达,仅是其中一个实施例,为了方便阅读,而不是对本发明的保护的范围的限制,只要包含了上述特征且作用相同应当理解为是本发明等同的技术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等同的,本发明“单元”、“组件”、“机构”、“装置”所包含的构件亦可灵活进行组合,即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模块化生产,以方便进行模块化组装。本发明对上述构件的划分,仅是其中一个实施例,为了方便阅读,而不是对本发明的保护的范围的限制,只要包含了上述构件且作用相同应当理解是本发明等同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进一步地,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传动连接”另一个元件,二者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式的固定,也可以不可拆卸连接的固定,能够实现动力传递即可,如套接、卡接、一体成型固定、焊接等,在现有技术中可以实现,在此不再累赘。当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相互垂直或近似垂直是指二者的理想状态是垂直,但是因制造及装配的影响,可以存在一定的垂直误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线圈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绕制单元,所述绕制单元包括安装件、绕线轴、以及第一驱动器,所述安装件的一端设有安装孔,所述绕线轴穿设于所述安装孔中,且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绕线轴相对于所述安装孔的深度方向往复移动;
隐藏单元,所述隐藏单元包括连接件、至少两个配合件、以及第二驱动器,所有所述配合件相配合形成套孔,所述套孔与所述连接件之间设有避让空间,所述套孔与所述绕线轴套接配合,使得所述配合件与所述安装件间隔设置形成限位空间,所述第二驱动器驱动至少一个所述配合件运动,使得所述套孔打开或关闭;及
旋转单元,所述旋转单元能够带动所述绕线轴旋转,或所述旋转单元能够带动所述绕制单元及所述隐藏单元绕所述绕线轴的中心线同步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配合件可相对于所述连接件旋转;所述配合件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驱动器的数量一一对应,且一个所述第二驱动器驱动一个配合件旋转;或所述隐藏单元还包括联动件,所述配合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且所述第二驱动器通过所述联动件带动所有配合件同步转动,使得所述套孔打开或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件的一侧朝向所述绕线轴设置,且所述配合件的一侧设有用于形成所述套孔的凹面,所述配合件还设有间隔设置于所述凹面的两端的抵压端以及承压端;当所有所述配合件的凹面相配合形成所述套孔时,相邻两个所述配合件之间,其中一个所述配合件的抵压端与另一个所述配合件的承压端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设有与所述绕线轴间隙配合的容纳孔,所述容纳孔设置于所述套孔的上方形成所述避让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配合件能够自动复位,使得所有所述配合件的一侧相配合形成所述套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配合件之间设有弹性复位件,使得所述配合件能够自动复位;或所述配合件可弹性复位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使得所述配合件能够自动复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单元包括第一旋转器及第二旋转器,所述第一旋转器用于带动所述绕线轴旋转,所述第二旋转器用于带动所述配合件旋转,所述第一旋转器与所述第二旋转器相配合,使得所述绕线轴及所述配合件沿所述绕线轴的中心线同步旋转。
8.一种音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绕制装置,还包括如下步骤:
使得绕线轴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关闭套孔;
将金属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绕线轴上,使得所述金属线在所述绕线轴上绕织形成第一个线圈;
获得所述第一个线圈后,打开所述套孔,所述绕线轴移动,将所述第一个线圈移出限位空间;
然后再关闭所述套孔,再将金属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绕线轴上,使得所述金属线在所述绕线轴上绕织形成第二个线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音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完成第二个线圈的绕制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打开所述套孔,绕线轴移动,将所述第一个线圈设置于所述限位空间;
关闭套孔,绕线轴移动,使第一个线圈与第二个线圈靠拢至预设距离;
然后加热所述绕线轴,使得所述第一个线圈与所述第二个线圈粘结固定形成音圈。
10.一种音圈,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音圈制作方法获得。
11.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音圈。
CN202010911061.9A 2020-09-02 2020-09-02 扬声器、音圈、音圈制作方法及线圈绕制装置 Active CN1120403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1061.9A CN112040378B (zh) 2020-09-02 2020-09-02 扬声器、音圈、音圈制作方法及线圈绕制装置
PCT/CN2020/117657 WO2022047859A1 (zh) 2020-09-02 2020-09-25 扬声器、音圈、音圈制作方法及线圈绕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1061.9A CN112040378B (zh) 2020-09-02 2020-09-02 扬声器、音圈、音圈制作方法及线圈绕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0378A CN112040378A (zh) 2020-12-04
CN112040378B true CN112040378B (zh) 2021-08-31

Family

ID=73591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11061.9A Active CN112040378B (zh) 2020-09-02 2020-09-02 扬声器、音圈、音圈制作方法及线圈绕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40378B (zh)
WO (1) WO20220478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46732B (zh) * 2022-08-25 2023-05-16 佛山市南海科盈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绞线设备及音圈绕线设备
CN115301506B (zh) * 2022-09-01 2024-06-07 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变压器线圈刷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82951B2 (ja) * 2000-11-30 2005-08-17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コイ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コイル部品とその製造方法
JP4889515B2 (ja) * 2007-01-30 2012-03-07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リボン巻回リール
CN102082986B (zh) * 2009-11-26 2015-06-17 安桥株式会社 音圈和使用该音圈的电动式扬声器
CN108174339A (zh) * 2018-02-26 2018-06-15 江西雁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音圈绕线装置
CN109068259A (zh) * 2018-08-03 2018-12-21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音圈的绕制工装以及音圈的绕制方法
CN111294720B (zh) * 2018-12-07 2021-08-10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音圈组合、制作方法、扬声器、绕线设备及其附加结构
CN209571330U (zh) * 2019-03-29 2019-11-01 埃斯凯电气(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绕线工装
CN110149578A (zh) * 2019-05-09 2019-08-20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发声器件
CN110166905B (zh) * 2019-05-09 2021-11-02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发声器件及其音圈的绕制方法
CN209731562U (zh) * 2019-07-11 2019-12-03 美特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音圈绕制工具及由该工具制成的双音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47859A1 (zh) 2022-03-10
CN112040378A (zh) 2020-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40378B (zh) 扬声器、音圈、音圈制作方法及线圈绕制装置
EP1746319B1 (en) Motor-operated valve
JP6739205B2 (ja) 回転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ロボット
CN112053846B (zh) 线圈绕制装置
JP2008542155A5 (zh)
US10288339B2 (en) Geared mo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amper device
CA2608460A1 (en) Reciprocating mechanism for a reel assembly
US10919121B2 (en) Machining device
JP2007006551A5 (zh)
CN109995173A (zh) 用于电机的电刷支架以及电机
CN112040377B (zh) 扬声器、音圈、音圈制作方法及线圈绕制装置
US9383625B2 (en) Blade-driving device, optic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rm
CN212303382U (zh) 变压器自动绕线机
JP2011216612A (ja) 超電導コイルの巻線装置および巻線方法
CN204155760U (zh) 一种自动绕线机
JP2008062055A (ja) より多くの幅を与えつつ、2枚の材料を共に縫うためのミシン
CN216293051U (zh) 定位压紧卷绕机构及绕棉装置
CN103782980B (zh) 单轴承渔线轮
CN214661827U (zh) 用于电机绕线机的调节装置
CN210161161U (zh) 一种基于超声电机的直驱式协作机械臂
CN211456966U (zh) 一种电机内绕线机器
CN216982038U (zh) 车载扬声器的升降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JP4597066B2 (ja) 自動リール装置
CN213278149U (zh) 一种电池加工用固定装置
CN217507907U (zh) 一种电缆扭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12

Address after: 213000 No. 801, Changwu Road,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Yuany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Changzhou science and Education City)

Patentee after: Science and Education City branch of Ruisheng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hangzhou) Co.,Ltd.

Patentee after: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Ltd.

Patentee after: Jiangsu Jicui Zhongyi Technology Industr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801, Changwu Road,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cience and Education City branch of Ruisheng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hangzhou) Co.,Ltd.

Patentee before: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