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40359B - 耳机控制方法及耳机 - Google Patents

耳机控制方法及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40359B
CN112040359B CN202010838991.6A CN202010838991A CN112040359B CN 112040359 B CN112040359 B CN 112040359B CN 202010838991 A CN202010838991 A CN 202010838991A CN 112040359 B CN112040359 B CN 1120403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impedance value
impedance
human body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389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40359A (zh
Inventor
李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pse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pse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pse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pse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3899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40359B/zh
Priority to CN202210651201.2A priority patent/CN1150522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403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03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403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03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16Earpieces of the intra-aural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41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switches, or contro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9/00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R29/001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3/12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for distributing signals to two or more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耳机控制方法及耳机,涉及音频设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应用于耳机,所述耳机包括耳机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耳机本体的至少两个电极,该方法包括:测量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值;判断所述阻抗值是否满足预设的人体接触条件;当所述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时,根据阻抗值确定所述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或者手持状态。本申请通过先判断阻抗值是否满足人体接触条件,当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后,再根据阻抗值确定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双重判断从而确保耳机佩戴检测的准确度,以降低耳机佩戴检测的误判率。

Description

耳机控制方法及耳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音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耳机控制方法及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耳机由于无需使用耳机线连接,提高了耳机的便携性,同时相比传统耳机又能大幅提升立体声音效,因此无线耳机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是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由于无线耳机的空间狭小,可以容纳的电池容量非常小,从而导致无线耳机的续航时间短。目前,可以通过当检测到耳机不佩戴在耳朵上时,停止耳机音频传输和播放,以此节省功耗。因此,需要一种可靠的耳机佩戴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耳机控制方法及耳机,以改善耳机续航时间短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耳机,所述耳机包括耳机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耳机本体的至少两个电极,所述方法包括:测量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值;判断所述阻抗值是否满足预设的人体接触条件;当所述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时,根据所述阻抗值确定所述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或者手持状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耳机,所述耳机包括耳机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耳机本体的至少两个电极,所述装置包括:阻抗测量模块,用于测量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值;条件判断模块,用于判断阻抗值是否满足预设的人体接触条件;状态确定模块,用于当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时,确定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或者手持状态。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耳机本体、至少两个电极、阻抗测量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至少两个电极设置于所述耳机本体上,所述阻抗测量单元分别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至少两个电极电性连接,其中,所述阻抗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值;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阻抗值是否满足人体接触条件;此外,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时,根据阻抗值确定所述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或者手持状态。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上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耳机控制方法及耳机,涉及音频设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应用于耳机,所述耳机包括耳机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耳机本体的至少两个电极,该方法包括:测量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值;判断所述阻抗值是否满足预设的人体接触条件;当所述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时,根据阻抗值确定所述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或手持状态。本申请通过判断阻抗值是否满足预设的人体接触条件,进一步,根据阻抗值判断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或者手持状态,以更加精确地判断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从而降低耳机佩戴检测的误判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一种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出了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图2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耳机控制方法的步骤S130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被手持时阻抗测量回路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佩戴在耳朵时的阻抗测量回路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图8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耳机控制方法的步骤S440的流程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还一实施例的耳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结构框图;
图1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的时,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和先后次序。
目前,相比于传统的有线耳机,真无线耳机不仅没有了线的束缚,而且在立体声音效方面也有了大幅度提升,给用户带来了良好的用户体验,但是无线耳机空间狭小,可以容纳的电池容量非常小,因此续航时间并不长,因此,如何做好功效管理,节省不必要的浪费,从而争取更大的续航时间,是目前仍需解决的问题。而一个可以优化的场景是,当耳机处于未佩戴状态时,停止耳机的音频或者视频的传输或者播放,从而节省功耗,延长耳机的续航时间,因此,耳机的佩戴检测成为了必要的一个动作。
目前,检测耳机是否佩戴在耳朵上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但是效果均不大理想。具体地:
(1)光电检测技术,通过主动发射一束光,根据皮肤对光线的反射来判断是否佩戴,但是这种光电检测技术无法判断是皮肤的反射还是外界遮挡物造成的反射,因此,光电检测的误判率大,此外,光电依赖的光电传感器的结构也较为复杂。
(2)电容检测技术,通过人体电容的改变来判断耳机是否被佩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光电检测的缺点,能够判断区分是人体接触还是其他的物体的碰触,但是仍然无法区分是人手的皮肤的触碰还是正常耳朵的佩戴,这就导致在摘下耳机后人的手指的触碰也可能引起误判,此外电容检测受温度影响较大,电容绝对值的改变往往会造成误差和误判。
以上两种检测技术都会有以上所述的误判,并不能有效检测耳机是否佩戴,无法避免当人手触碰耳机时引起的耳机的误判。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控制方法及耳机,以准确地检测耳机的佩戴状态。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先对使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环境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一种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环境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耳机控制系统10中。耳机控制系统10包括终端设备100与耳机200。
其中,终端设备100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MP3播放器(Moving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Ⅲ,动态影像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P4(Moving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Ⅳ,动态影像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播放器、笔记本电脑或可穿戴电子设备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具体的终端设备100的设备类型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内安装有能够播放音频的应用程序,具体地,该应用程序可以是音频播放软件、视频播放软件或者通话软件等。终端设备100将需要播放的音频发送给耳机200,由耳机200播放音频。
其中,终端设备100与耳机200可基于有线或无线连接,可选地,若基于无线连接,则终端设备100与耳机200可基于蓝牙(Bluetooth)、2.4G无线通信技术、红外线传输技术或无线网络进行无线连接,以实现数据传输,可选地,无线网络可以是移动通信网络或无线保真网络(Wireless Fidelity,WiFi)。例如,耳机200与终端设备100进行无线连接后可通过终端设备100获取音源数据进行播放。
其中,耳机200可以是有线耳机,也可以是无线耳机。可选地,耳机200还可以具体是真无线耳机。下面以完全无线缆的真无线耳机为例进行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了的是,完全无线缆的真无线耳机仅为示例性说明,在实际使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选择其他类型的耳机实施本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有线耳机和两耳机间带有线缆的无线耳机。
另外,图中仅示出一个耳机,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选择一对耳机实施本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多个耳机的佩戴检测或触控操作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不相互独立,而且一对耳机中的每个耳机可分别与终端设备100连接,还可耳机与耳机之间互相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控制方法、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应用于如图3所示的耳机20,该耳机可以包括耳机本体201以及设置于耳机本体的至少两个电极202、203。其中,图3所示的耳机结构中以电极为两个为例,可以理解的是,至少两个电极也可以是三个、四个或更多,在此不作限定。至少两个电极可以位于放音孔的两侧,以两个电极为例,电极202位于耳机内侧(远离耳廓的一侧),电极203位于耳机外侧(靠近耳廓的一侧)。此外,该耳机20包括阻抗测量单元和控制单元,且阻抗测量单元分别与控制单元以及至少两个电极电性连接。其中阻抗测量单元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通过至少两个电极对外(例如对人体)传输激励信号,该激励信号通常为交流电流。当人体与至少两个电极接触时,激励信号在人体内传输并产生电压,阻抗测量单元可测量该电压的大小并结合激励信号的频率、大小等参数确定上述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人体阻抗。例如,电极数量可以为两个,这两个电极与人体的两个测量点接触,此时可以通过这两个电极向人体的两个测量点通入电压,并测量这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值,作为这两个测量点之间的人体阻抗值。又如,电极数量可以为四个,当用户用左手捏着耳机时,其中两个电极与人体的第一测量点(如左手拇指)接触,另外两个电极与人体的第二测量点(如左手食指),此时可以通过分别与第一测量点和第二测量点连接的两个电极向人体手部通入电流,再通过同样分别与第一测量点和第二测量点连接的另外两个电极测量第一测量点和第二测量点之间的电压,从而得到第一测量点与第二测量点之间的人体阻抗值,即左手拇指与左手食指之间的人体阻抗值。
下面将针对图2所示的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测量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值。
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电极,也可以包括三个、四个等多个电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检测电极有效面积可以在0.5平方毫米至25平方毫米之间,相邻近的两个检测电极的边缘间距可以在1毫米至15毫米之间。例如,每个检测电极的有效面积可以为1平方毫米至4平方毫米,也可以为6.25平方毫米至9平方毫米,或者12.25平方毫米至25平方毫米。每相邻近的两个检测电极的边缘间距可以为1毫米、2毫米、2.5毫米、4毫米、5毫米、6毫米、8毫米、10毫米或12毫米,且任意两组相邻近的两个检测电极的边缘间距可以相同或不同。
当耳机与人体接触,例如被佩戴或被手持时,可以通过检测电极向被测人体的耳朵或手指注入交流激励电流,同时检测相应的电压变化,从而获得被测量部分的阻抗值。
步骤S120:判断阻抗值是否满足预设的人体接触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的耳机20,耳机的两个电极202、203是否与人体接触会导致测量阻抗值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当耳机的两个电极与人体接触时,即至少两个电极202、203与人体皮肤接触,测得的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值为人体某些身体节段的阻抗值,该阻抗值相对较小;而当耳机未与人体接触时,至少两个电极之间开路,测量的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值较大。因此,判断耳机的两个电极是否与人体接触,可以预先设置人体接触条件,例如,该人体接触条件可以是一个阈值区间,当测量得到的阻抗值在这个阈值区间之内时,则可以确定阻抗值满足预设的人体接触条件。又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选择0-100欧姆作为阈值区间,当测量到的阻抗值在0-100欧姆以内,则可以确定阻抗值满足预设的人体接触条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基于阻抗值获取心率信号,当心率信号满足预设的佩戴心率条件时,确定阻抗值满足预设的人体接触条件。
步骤S130:当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时,根据阻抗值确定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或者手持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当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时,说明耳机与人体接触,但是耳机可能与耳朵接触,也可能与人体除耳朵以外的部位接触,比如手指。因此,当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时,耳机可能处于佩戴状态,也可能处于除佩戴以外的其他状态,比如手持状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手持状态可能包括手持耳机且手指与单个电极接触,或者手指拿捏耳机且手指与至少两个电极接触。根据图3所示的耳机20为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手持耳机且手指与单个电极202或者电极203接触时,阻抗测量回路断开,测量到的阻抗值较大,根据耳机结构和和电路中非寄生电容影响,该阻抗值通常在1000欧姆以上;当手指拿捏耳机且手指与两个电极202、203接触时,阻抗测量电路闭合,测量到的阻抗值较小,但是根据人体阻抗值一般水平,该阻抗值通常大于200欧姆。而当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时,耳机的两个电极202、203分别与耳朵外耳道皮肤接触,阻抗测量回路闭合,测量的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值即为外耳道的两个测量点(即外耳道与电极的接触点)之间的阻抗,该阻抗值相对较小,根据不同的频率和电极大小,该阻抗值通常处于10欧姆至200欧姆之间。因此,可以进一步根据阻抗值的大小来确定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或者手持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控制方法,应用于耳机,该耳机包括耳机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耳机本体的至少两个电极,通过测量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值,判断阻抗值是否满足人体接触条件,当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时,根据阻抗值确定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或者手持状态。本实施例通过先判断阻抗值是否满足预设的人体接触条件,当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时,进一步根据阻抗值确定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或者手指拿捏的状态,通过双重判断,精准检测耳机是否处于已佩戴状态,从而降低耳机佩戴检测的误判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为了准确区分耳机的佩戴状态和手持状态,上述步骤S130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S131:当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时,判断阻抗值是否小于预设目标阻抗值。
当人体阻抗满足人体接触条件时,并不能确定此时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于手指拿捏耳机,也可以测量到满足人体接触条件的阻抗值,此时需要进一步判断耳机与人体的接触类型为佩戴接触还是手持接触。
请一并参阅图5,图5示出了耳机被手持时阻抗测量回路的示意图,当两个手指拿捏耳机时,两个手指分别接触到电极103、104,此时激励信号沿图中虚线L1所示的路径在人体手部传输,测得的阻抗值为这两个手指之间的阻抗值(在之后的描述中,L1都表示当耳机被手指拿捏时,激励信号在人体手部传输的路径)。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图6示出了耳机佩戴在耳朵时的阻抗测量回路示意图。当耳机佩戴在耳朵上时,耳朵外耳道皮肤表面接触到电极103、104,此时激励信号沿图中虚线L2所示的路径在耳朵外耳道传输,测得的阻抗值为外耳道的两个测量点(即外耳道与电极的接触点)之间的阻抗值(在之后的描述中,L2都表示当耳机佩戴在耳朵时,激励信号在耳朵外耳道传输的路径)。可以看出,测量路径L1明显长于测量路径L2,在电极大小和频率点相同的情况下,测量路径L1对应的阻抗值也大于测量路径L2对应的阻抗值,即耳机处于手持状态下测量到的阻抗值明显大于耳机处于佩戴在耳朵上的状态下所测量到的阻抗值。因此可以预先根据一般人体情况设置目标阻抗值,然后根据阻抗值是否小于预设目标阻抗值来确定耳机是否处于已佩戴状态,比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150欧姆作为预设目标阻抗值,当阻抗值小于150欧姆时,则可以确定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预设目标阻抗值不做具体限制)。
步骤S132:当阻抗值小于预设目标阻抗值时,确定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
当阻抗值小于预设目标阻抗值时,可以说明对应的阻抗测量路径是L2,由此可以确定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
步骤S133:当阻抗值不小于预设目标阻抗值时,确定耳机处于手持状态。
当阻抗值符合预设的人体接触条件且不小于预设目标阻抗值时,可以说明对应的阻抗测量路径是L1,由此可以确定耳机处于手持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户可能用一个手指接触电极103或104,而此时阻抗测量回路处于开路,根本无法测量佩戴范围内的阻抗值,因此耳机不会被判断为佩戴状态。
对比目前常见的两种耳机佩戴检测技术,电容检测技术会因为手指接触耳机头(不管是耳机头的单侧还是双侧)造成电容变化,从而将手持耳机的状态误判为耳机已佩戴的状态;而红外佩戴检测技术会因为手指接触耳机头时(不管是耳机头的单侧还是双侧)遮挡了红外传感器,从而也会将手持耳机的状态误判为耳机已佩戴的状态,因此,目前两种技术都无法排除因手持耳机而造成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的误判。而本申请实施例根据阻抗值是否小于目标阻抗值,可以区分耳机处于已佩戴的状态或者手持耳机的状态,能够精准判定耳机是否佩戴,降低了耳机佩戴检测的误判率。
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通过判断阻抗值是否小于预设目标阻抗值来确定耳机是否处于已佩戴状态,弥补了耳机佩戴检测的现有技术无法排除手持耳机情形的缺陷,使得耳机佩戴检测更加可靠准确,从而降低了耳机佩戴检测的误判率。
请参阅图7,图7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针对图7所示的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0:在单一频率点下测量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值。
在本实施例中,在单一频率点下测量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值,是指可以根据一个频率点的激励信号来测量至少两个电极的阻抗值,即在至少两个电极之间通入单个频率点的激励信号,并测量在该激励信号作用下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压,进而可以根据该电压确定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这个单一频率点可以选取低频率点,比如20Hz、30Hz、40Hz、50Hz、100Hz等,也可以选取中高频率点,比如1KHz、50KHz、1MHz等,本申请实施例对该单一频率点的选择不作具体限制。
步骤S320:判断阻抗值是否在单一频率点对应的预设阻抗值范围内。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至少两个电极与人体接触时,会在人体与至少两个电极之间形成阻抗测量回路,此时测量的两电极之间的阻抗为人体阻抗,人体阻抗受电流路径影响时,其值一般在500欧姆以内;而至少两个电极未与人体接触时,阻抗测量回路断开,无法测量到阻抗值。因此可以预先设置在单一频率点下对应的阻抗值范围,该预设阻抗值范围应当符合当至少两个电极与人体接触时的人体阻抗值的一般情况(阻抗值通常在500欧姆以内),并通过判断阻抗值是否在该预设阻抗值范围内来确定阻抗值是否满足人体接触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该预设阻抗值范围与激励信号的频率相关,可以根据激励信号的频率调整该预设阻抗值范围。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对预设阻抗值范围的具体取值范围不作具体限制。例如,当该单一频率点(即激励信号的频率)为50KHz时,通常人体阻抗值不会超过200欧姆,此时,与50KHz的频率点对应的预设阻抗值范围可以为50欧姆至200欧姆,或者可以只设置一个上限阈值如200欧姆,此时对应的阻抗范围为0-200欧姆。
步骤S330:当阻抗值在单一频率点对应的预设阻抗值范围内时,确定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阻抗值在单一频率点对应的预设阻抗值范围内时,可以确定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例如,若选择50欧姆至200欧姆作为50KHz频率点对应的预设阻抗范围,当在50KHz的激励信号作用下测量到阻抗值为100欧姆时,则可以确定该阻抗值在50KHz频率点对应的预设阻抗范围内,因此可以确定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
步骤S340:当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时,根据阻抗值确定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或手持状态。
其中,步骤S340的具体描述请参阅步骤S130,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控制方法,应用于耳机,所述耳机包括耳机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耳机本体的至少两个电极,通过在单一频率点下测量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值,判断人体阻抗自是否在单一频率点对应的预设阻抗范围内,当阻抗值在单一频率点对应的与设阻抗范围内时,确定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当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时,根据阻抗值确定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或手持状态。本实施例通过在单一频率点下测量阻抗值,并在当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时,进一步根据阻抗值来确定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或者手持状态,从而只需测量一次人体阻抗即可判断耳机的佩戴状态,提高了耳机佩戴检测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8示出了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针对图8所示的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0:在多个频率点下测量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多个阻抗值。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多个频率点下测量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多个阻抗值。具体的,可以根据多个频率点的激励信号来测量至少两个电极的阻抗值,即在至少两个电极之间通入与多个频率点相对应的多个激励信号,并测量在该多个激励信号作用下对应的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多个电压,进而可以根据电压确定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多个阻抗值,其中每个阻抗值对应于一个频率点的激励信号。
其中,多个频率点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等,本申请实施例对选取的频率点的个数不作具体限制,例如,该多个频率点可以选择100Hz、200Hz、5KHz、10KHz、50KHz、100KHz、250KHz等中的三个,在一些实方式中,可以选择5Hz、50Hz、250Hz三个频率点,本申请实施例对选取的多个频率点不作具体限制。在多个频率点下分别测量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多个阻抗值,可以是分别在多个频率点的每个频率点下测量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频率点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在预设低频范围内的第一频点和至少一个在预设高频范围内的第二频点,其中,预设低频范围可以为80Hz至220Hz,预设高频范围可以为1KHz至500KHz,例如,多个频率点可以为90Hz、100KHz。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频率点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在预设高频范围内的第二频点,例如,多个频率点可以为100KHz、200KHz具体如何选择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步骤S420:根据多个阻抗值确定阻抗测量序列,阻抗测量序列包括多个阻抗值。
可以将上述多个阻抗值按照对应的频率点的数值关系进行排列,例如可以按照对应的频率点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也可以按照对应的频率点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将测得的阻抗值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后,得到阻抗测量序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阻抗测量序列中,每相邻两个阻抗值分别对应的频率点之差可以为固定值。例如,在50Hz下测得的阻抗值为Z1,在100Hz下测得的阻抗值为Z2,在150Hz下测得的阻抗值为Z3。按照对应的频率点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测得的阻抗值进行排列,从而可以得到阻抗测量序列[Z1,Z2,Z3],此时每相邻两个阻抗值分别对应的频率点之差均为50Hz。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阻抗测量序列中,每相邻两个阻抗值分别对应的频率点之差也可以不是固定值。例如阻抗测量序列中每个阻抗值分别对应的频率点依序分别为200Hz、100Hz、50Hz。
步骤S430:判断阻抗测量序列是否与预设的人体阻抗参考序列匹配。
本实施例中,可以预先通过上述耳机,根据上述多个频率点的激励信号对一个或多个作为样本的人体进行人体阻抗测量,并获得与上述多个频率点分别对应的参考阻抗值,其中每个参考阻抗值代表了一般人体在特定频率点下的人体阻抗。将该参考阻抗值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可获得阻抗参考序列。
由于测得的人体阻抗与激励信号的频率相关,通常对于同一个人体的相同部位进行测量时,测得的阻抗值会随着激励信号的频率升高而减小,因此上述阻抗参考序列中的多个参考阻抗值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同样的,在耳机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用户佩戴耳机或者手持耳机时,通过相同的多个频率点的激励信号对用户的人体阻抗值进行检测并获得上述阻抗测量序列后,该阻抗测量序列中的多个阻抗值之间也符合上述规律,即该阻抗测量序列与该阻抗参考序列之间是相匹配的。因此,可通过判断阻抗测量序列是否与预设的阻抗参考序列匹配,来确认阻抗测量序列是否符合正常人体的阻抗序列规律。
例如,可以预先选择50Hz、100Hz、150Hz三个频率点的激励电流对一个或多个样本进行测量,在50Hz下测得一般人体阻抗值为Y1,在100Hz下测得的一般人体阻抗值为Y2,在150Hz下测得的一般人体阻抗值为Y3,按照这三个频率点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测得的一般人体阻抗值进行排列,从而可以得到阻抗参考序列[Y1,Y2,Y3]。在步骤S420中,同样选择50Hz、100Hz、150Hz三个频率点的激励电流测量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值,并获得阻抗测量序列[Z1,Z2,Z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判断阻抗测量序列是否与预设的阻抗参数序列一致来确定阻抗测量序列是否与预设的阻抗参考序列匹配,例如,当阻抗测量序列[Z1,Z2,Z3]与阻抗参考序列[Y1,Y2,Y3]相同,则确定阻抗测量序列与预设阻抗参考序列匹配。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对阻抗测量序列和阻抗参考序列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判断阻抗测量序列和阻抗参考序列的相关度是否达到一定阈值来判断是否匹配。例如,对阻抗测量序列[Z1,Z2,Z3]和阻抗参考序列[Y1,Y2,Y3]进行相关性分析,当阻抗测量序列[Z1,Z2,Z3]和阻抗参考序列[Y1,Y2,Y3]的相关度超过一定阈值如80%时,确定阻抗测量序列与预设阻抗参考序列匹配。
步骤S440:当阻抗测量序列与人体阻抗参考序列匹配时,确定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当阻抗测量序列与人体阻抗参考序列匹配时,可以说明测得的阻抗测量序列是符合正常人体的阻抗序列规律的,由此可以确定该阻抗测量序列中的阻抗值为正常人体的阻抗值,即该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
本实施例通过两个序列之间的相关性而不是阻抗值之间的差距来确定是否满足人体接触条件,可以排除阻抗值测量误差导致的干扰因素,能够提升判断结果的准确性。
请参阅图9,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图8所示的耳机控制方法的步骤S440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针对图9所示的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41:对阻抗测量序列和人体阻抗参考序列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阻抗测量序列和人体阻抗参考序列之间的相关性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对阻抗测量序列和人体阻抗参考序列进行相关性分析,具体地,可以计算阻抗测量序列与人体阻抗参考序列的相关性参数,可选地,该相关性参数可以为相关系数或欧式距离,欧氏距离可以为标准欧式距离或归一化欧式距离。其中,相关系数越大,则代表阻抗测量序列与阻抗参考序列之间的相关度或匹配度越强;反之,欧式距离越大,则代表阻抗测量序列与人体阻抗参考序列之间的相关度或匹配度越弱。
以相关系数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线性相关来计算两个序列的相关系数,或者也可以采用非线性相关等来计算两个序列的相关系数,比如,当采用线性相关来计算两个序列的相关系数时,计算序列[Z1,Z2,Z3]和[Y1,Y2,Y3]的比值,即[Z1,Z2,Z3]/[Y1,Y2,Y3],得到计算结果X,则将X作为阻抗测量序列和预设的人体阻抗参考序列之间的相关系数,本申请实施例对计算阻抗测量序列和预设人体阻抗参考序列的相关系数的方法不作具体限制。
步骤S442:当相关性参数的值在预设的参考取值范围内时,确定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
可以预先设置相关性参数的参考取值范围,并将步骤S441计算得出的相关性参数与预设的参考取值范围进行比较,从而判断阻抗测量序列是否与人体阻抗参考序列匹配。当相关性参数的值在预设的参考取值范围内时,确定测得的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例如,以相关系数为例,可以设置0.8-1为预设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当步骤S441计算得出的相关系数X在0.8-1之内时,说明阻抗测量序列与预设阻抗参考序列相关性大,则确定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又如,以归一化后的欧式距离为例,可以设置0-0.3为归一化欧式距离的参考取值范围,当步骤S441计算得出的归一化欧式距离X在0-0.3之内时,说明阻抗测量序列与预设阻抗参考序列相关性大,则确定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该预设的相关性参数的取值范围可以根据实际对耳机检测精确度的要求进行对应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步骤S450:当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时,根据阻抗值确定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或手持状态。
当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时,并不足以说明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因为当手持耳机时,手指接触至少两个电极,也会造成阻抗测量回路闭合,且此时测量到的阻抗值同样满足人体接触条件。而如步骤S130所述,当手持耳机时人体阻抗值一般大于200欧姆,而当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人体阻抗值一般处于10-200欧姆之间,因此可以设置一个限定值来判断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或手持状态。比如,可以设置200欧姆作为限定值,当Z1,Z2,Z3均小于200欧姆时,可以确定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当Z1,Z2,Z3只有一个不小于200欧姆时,则可以确定耳机处于手持状态。需要说明的是,该限定值可以根据实际对耳机佩戴检测的精确度要求来对应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或者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不设置限定值,而是设置阈值区间来判定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或手持状态,且判定方法也可根据实际对耳机的要求来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控制方法,应用于耳机,所述耳机包括耳机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耳机本体的至少两个电极,通过在多个频率点下测量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值,根据多个阻抗值确定阻抗测量序列,阻抗测量序列包括多个阻抗值,判断阻抗测量序列是否与预设的阻抗参考序列匹配,当阻抗测量序列与阻抗参考序列匹配时,确定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当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时,根据阻抗值确定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或手持状态。通过在多个频率点下测量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值来判断耳机是否处于已佩戴状态,提高了耳机佩戴检测精度,降低了耳机佩戴检测误判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在确定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之后,上述耳机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0:当确定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时,通过第一频率的激励信号测量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第一阻抗值,第一频率小于或等于阻抗值对应的频率点。
在本实施例中,当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时,可以通过第一频率的激励信号继续测量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第一阻抗值,其中,第一频率小于或等于阻抗值对应的频率。
具体地,当用于判断是否满足人体接触条件的前述阻抗值对应的频率点为中高频时,例如1KHz至1MHz的频率时,且检测到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时,可以将中高频率切换到低频,然后再在此低频下测量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第一阻抗值。当用于判断是否满足人体接触条件的前述阻抗值对应的频率为低频时,例如90-220Hz时,可以直接在此频率下测量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第一阻抗值。
由于在低频激励信号的作用下,电流主要经过人体皮肤传输,因此通过第一频率的激励信号测量到的第一阻抗值为用户耳部的两个测量点之间的皮肤阻抗。
步骤S520:基于第一阻抗值计算皮肤电导参数。
根据皮肤阻抗可以计算皮肤电导参数,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当测量到第一阻抗值时,可以对第一阻抗值取倒数,即可获得皮肤电导参数,其中,皮肤电导参数可以包括皮肤电导水平和皮电导反应。
步骤S530:根据皮肤电导参数,确定耳机的佩戴者的情绪。
在本实施例中,皮肤电导参数可以包括皮肤电导水平和皮电导反应,皮肤电导水平是在平静状态下生理活动的基础值,也可称为“基础皮肤电传导”,当人处于安静的状态时,皮肤表面两点之间的基础值就是皮肤电导水平,这种水平值常常波动,个体活跃时电导水平相对增高,松弛时相对较低。皮肤电导反应是在皮肤电导水平中出现的一个瞬时的、较快的波动,是由刺激而引起的生理心理激惹状态,当人受到刺激处于强烈的激情状态如愤怒时,皮肤电导产生的瞬时、大幅度的波动就是皮肤电导反应。皮肤电导水平可作为皮肤电导反应的基础点或者参照点,皮肤电导水平和皮肤电导反应是连续的过程,皮肤电导水平越低,皮肤电导反应越强,则两者的差别就越显著,因此根据皮肤电导水平的基础值,可以预先设置一个可允许的波动范围来确定耳机的佩戴者的情绪。当步骤S520计算得到的皮肤电导参数在预设的可允许波动范围内时,确定耳机的佩戴者情绪较为平静;当步骤S520计算得到的皮肤电导参数超出预设的可允许波动范围时,确定耳机的佩戴者可能由于兴奋、激动或者愤怒等原因造成情绪波动较大。需要说明的是,该预设可允许波动范围可根据实际对耳机的要求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确定耳机的佩戴者的情绪之后,还可以根据耳机佩戴者的情绪调整当前播放的音乐或音量,使当前播放的音乐或音量与用户的情绪相适应,提升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在确定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时,进一步通过低频率的激励信号测量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第一阻抗值,并基于第一阻抗值计算皮肤电导水平和皮肤电导反应,根据皮肤电导水平和皮肤电导反应,确定耳机的佩戴者的情绪,使耳机的功能更加丰富且多样化。
请参阅图11,图11示出了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针对图11所示的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10:测量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值。
此步骤具体描述请参阅步骤S110,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步骤S620:基于阻抗值获取心率信号。
由于阻抗值会随着血液的循环,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阻抗值获取心率信号,从而判断阻抗值是否满足预设的人体接触条件。具体地,通过电极采集人体的阻抗信号,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整系数低通滤波处理,然后获取基线值(根据窗口大小),再将原始的采集到的信号减去基线值,然后进行整系数高通滤波,去除基线漂移;再进行整系数低通滤波除去高频干扰,然后进行滤波处理,滤波后进行凸凹算法获取峰谷信号,根据当前峰谷信息提取心跳模版,然后将后续心跳信号与心跳模版进行分析,提取峰谷信息,再计算心率。
步骤S630:当心率信号满足预设的佩戴心率条件时,确定阻抗值满足预设的人体接触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一个心率信号阈值,用于判断计算得到的心率信号是否满足佩戴心率条件,或者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判断心率是否满足预设的佩戴心率条件,例如还可以判断根据心率提取方法提取到的“心率信号”是否符合预设的一般人体的心率波动规律,如果符合,则说明提取到的信号是真正的心率信号,从而判断提取到的心率信号符合预设的佩戴心率条件,相应地,该阻抗值满足预设的人体接触条件。
步骤S640:当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时,根据阻抗值确定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或手持状态。
其中,步骤S640的具体描述请参阅步骤S130,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控制方法,应用于耳机,所述耳机包括耳机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耳机本体的至少两个电极,通过测量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值,并基于阻抗值获取心率信号,当心率信号满足预设的佩戴心率条件时,确定阻抗值满足预设的人体接触条件,当阻抗值满足预设的人体接触条件时,根据阻抗值确定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或手持状态。本申请实施例根据阻抗值确定心率信号,根据心率信号判断耳机是否佩戴,降低了耳机佩戴检测的误判率。
请参阅图12,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所述装置应用于耳机,所述耳机包括耳机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耳机本体的至少两个电极,该耳机控制装置1200可以包括:阻抗测量模块1210、条件判断模块1220以及状态确定模块1230。
阻抗测量模块1210,用于测量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值。
进一步地,阻抗测量模块1210包括第一阻抗测量子模块以及第二阻抗测量子模块,其中:
第一阻抗测量子模块,用于在单一频率点下测量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值。
第二阻抗测量子模块,用于在多个频率点下测量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值。
条件判断模块1220,用于判断阻抗值是否满足预设的人体接触条件。
进一步地,条件判断模块1220包括阻抗值判断子模块以及第一条件确定子模块,其中:
阻抗值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阻抗值是否在单一频率点对应的预设阻抗值范围内。
第一条件确定子模块,用于当阻抗值在单一频率点对应的预设阻抗值范围内时,确定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
进一步地,条件判断模块1220还包括:序列确定子模块、序列匹配子模块以及第二条件确定子模块,其中:
序列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多个阻抗值确定阻抗测量序列,阻抗测量序列包括多个阻抗值。
序列匹配子模块,用于判断阻抗测量序列是否与预设的阻抗参考序列匹配。
第二条件确定子模块,用于当阻抗测量序列与阻抗参考序列匹配时,确定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
进一步地,第二条件确定子模块包括:相关性分析单元以及条件确定单元,其中:
相关性分析单元,用于对阻抗测量序列和阻抗参考序列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阻抗测量序列和阻抗参考序列之间的相关性参数。
条件确定单元,用于当相关性参数的值在预设的参考取值范围内时,确定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
进一步地,条件判断模块1220还包括:心率信号获取子模块以及第三条件确定子模块,其中:
心率信号获取子模块,用于基于阻抗值获取心率信号。
第三条件确定子模块,用于当心率信号满足预设的佩戴心率条件时,确定阻抗值满足预设的人体接触条件。
状态确定模块1230,用于当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时,根据阻抗值确定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或手持状态。
进一步地,状态确定模块1330包括:目标阻抗值判断子模块、第一状态确定子模块以及第二状态确定子模块,其中:
目标阻抗值判断子模块,用于当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时,判断阻抗值是否小于预设目标阻抗值。
第一状态确定子模块,用于当阻抗值小于预设目标阻抗值时,确定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
第二状态确定子模块,用于当阻抗值不小于预设目标阻抗值时,确定耳机处于手持状态。
进一步地,耳机控制装置1200还包括:第一阻抗测量模块、皮肤电导计算模块以及情绪确定模块,其中:
第一阻抗测量模块,用于当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时,测量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第一阻抗值,该第一频率小于或等于阻抗值对应的频率。
皮肤电导计算模块,用于基于第一阻抗值计算皮肤电导参数。
情绪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皮肤电导参数,确定耳机的佩戴者的情绪。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控制装置用于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的耳机控制方法,并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模块相互之间的耦合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形式的耦合。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请参考图13,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结构框图。本申请中的耳机13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处理器1310,存储器1320,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1320中并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310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如前述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
处理器1310可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耳机13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320内的数据,执行耳机13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310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310可集成微处理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计算机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310中,单独通过一块通信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1320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存储器1320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32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实现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还可以存储耳机1300在使用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等。
则如果上述图13所示的耳机控制装置中的各个单元作为程序包等函数模块的话,该耳机控制装置内的各个单元存储在存储器1320内,能够被处理器1310调用,并执行对应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300还可包括无线通讯模块,可用于与其他终端设备进行通讯,其中,无线通讯模块可以是蓝牙模块、WiFi模块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参考图14,图1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的结构框图。该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1400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
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1400可以是诸如闪存、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硬盘或者ROM之类的电子存储器。可选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1400包括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1400具有执行上述方法中的任何方法步骤的程序代码1410的存储空间。这些程序代码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读出或者写入到这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程序代码1410可以例如以适当形式进行压缩。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耳机控制方法及耳机,涉及音频设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应用于耳机,所述耳机包括耳机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耳机本体的至少两个电极,该方法包括:测量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值;判断所述阻抗值是否满足预设的人体接触条件;当所述阻抗值满足人体接触条件时,根据阻抗值确定所述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或手持状态。本申请通过判断阻抗值是否满足预设的人体接触条件,当阻抗值满足预设的人体接触条件时,进一步,根据阻抗值确定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或手持状态,经过两次判断,精准确定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降低了耳机佩戴检测的误判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耳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耳机,所述耳机包括耳机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耳机本体的至少两个电极,所述方法包括:
测量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值;
判断所述阻抗值是否满足预设的人体接触条件;
当所述阻抗值满足所述人体接触条件时,判断所述阻抗值是否小于预设目标阻抗值;
当所述阻抗值小于所述预设目标阻抗值时,确定所述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
当所述阻抗值不小于所述预设目标阻抗值时,确定所述耳机处于手持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值,包括:
在单一频率点下测量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值;
所述判断所述阻抗值是否满足人体接触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阻抗值是否在所述单一频率点对应的预设阻抗值范围内;
当所述阻抗值在所述单一频率点对应的预设阻抗值范围内时,确定所述阻抗值满足所述人体接触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值,包括:
在多个频率点下测量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多个阻抗值;
所述判断所述阻抗值是否满足人体接触条件,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阻抗值确定阻抗测量序列,所述阻抗测量序列包括所述多个阻抗值;
判断所述阻抗测量序列是否与预设的人体阻抗参考序列匹配;
当所述阻抗测量序列与所述人体阻抗参考序列匹配时,确定所述阻抗值满足预设的人体接触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阻抗测量序列与所述人体阻抗参考序列匹配时,确定所述阻抗值满足预设的人体接触条件,包括:
对所述阻抗测量序列和所述人体阻抗参考序列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所述阻抗测量序列和所述人体阻抗参考序列之间的相关性参数;
当所述相关性参数的值在预设的参考取值范围内时,确定所述阻抗值满足预设的人体接触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频率点包括至少一个在预设低频范围内的第一频点和至少一个在预设高频范围内的第二频点,或者,所述多个频率点包括至少两个在预设高频范围内的第二频点;
其中,所述预设低频范围为80Hz至220Hz,所述预设高频范围为1KHz至500KHz。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频率点按照预设顺序排列时,所述多个频率点中每相邻两个频率点的差值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时,通过第一频率的激励信号测量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第一阻抗值,所述第一频率小于或等于所述阻抗值对应的频率点;
基于所述第一阻抗值计算皮肤电导参数;
根据所述皮肤电导参数,确定所述耳机的佩戴者的情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阻抗值是否满足预设的人体接触条件,包括:
基于所述阻抗值获取心率信号;
当所述心率信号满足预设的佩戴心率条件时,确定所述阻抗值满足预设的人体接触条件。
9.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本体、至少两个电极、阻抗测量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至少两个电极设置于所述耳机本体上,所述阻抗测量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至少两个电极电性连接,其中:
所述阻抗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值;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阻抗值是否满足人体接触条件;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阻抗值满足所述人体接触条件时,判断所述阻抗值是否小于预设目标阻抗值;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阻抗值小于所述预设目标阻抗值时,确定所述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阻抗值不小于所述预设目标阻抗值时,确定所述耳机处于手持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本体包括耳机头部,所述耳机头部包括用于播放音频的放音孔,所述至少两个电极设置于所述耳机头部且位于所述放音孔两侧;在所述耳机处于已佩戴状态时,所述耳机头部的至少部分被置于人体耳内,且所述放音孔与人体耳道相对,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与人体耳部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四个电极,所述四个电极两两一组设置于所述放音孔两侧。
CN202010838991.6A 2020-08-19 2020-08-19 耳机控制方法及耳机 Active CN1120403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8991.6A CN112040359B (zh) 2020-08-19 2020-08-19 耳机控制方法及耳机
CN202210651201.2A CN115052221A (zh) 2020-08-19 2020-08-19 耳机控制方法及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8991.6A CN112040359B (zh) 2020-08-19 2020-08-19 耳机控制方法及耳机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51201.2A Division CN115052221A (zh) 2020-08-19 2020-08-19 耳机控制方法及耳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0359A CN112040359A (zh) 2020-12-04
CN112040359B true CN112040359B (zh) 2022-07-19

Family

ID=7357825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51201.2A Pending CN115052221A (zh) 2020-08-19 2020-08-19 耳机控制方法及耳机
CN202010838991.6A Active CN112040359B (zh) 2020-08-19 2020-08-19 耳机控制方法及耳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51201.2A Pending CN115052221A (zh) 2020-08-19 2020-08-19 耳机控制方法及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505222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15151B (zh) * 2021-03-15 2023-01-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3193337B (zh) * 2021-04-15 2022-11-25 安徽华米健康医疗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检测方法
CN113693565A (zh) * 2021-08-31 2021-11-2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检测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66175A (zh) * 2020-04-20 2020-07-03 深圳市科奈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及其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2731356T3 (en) * 2012-11-07 2016-05-09 Oticon As Body worn control device for hearing aids
KR102502969B1 (ko) * 2016-05-12 2023-02-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와치타입 단말기
CN107085013B (zh) * 2017-06-08 2024-01-09 深圳市松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识别装置
CN107894840A (zh) * 2017-11-30 2018-04-10 武汉久乐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检测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9269696U (zh) * 2018-05-29 2019-08-20 深圳市知赢科技有限公司 人体阻抗检测耳机
US11344206B2 (en) * 2018-12-18 2022-05-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earphon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electronic device
CN110051347A (zh) * 2019-03-15 2019-07-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睡眠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1387980A (zh) * 2020-03-30 2020-07-10 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测量方法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66175A (zh) * 2020-04-20 2020-07-03 深圳市科奈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及其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0359A (zh) 2020-12-04
CN115052221A (zh) 202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40359B (zh) 耳机控制方法及耳机
CN113316076B (zh) 佩戴检测装置、方法和耳机
CN113038325B (zh) 一种耳机及一种实现佩戴检测和触控操作的方法
CN111601203B (zh) 耳机控制方法、装置和耳机
KR102378099B1 (ko) 착용 검출 방법, 장치, 칩, 기기 및 저장 매체
CN105554303B (zh) 一种双mic降噪方法及移动终端
JP6365939B2 (ja) 睡眠補助システム
CN106681554B (zh) 一种移动终端触摸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775085B (zh) 一种屏幕边缘防误触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20070274530A1 (en) Audio Entertainment System, Device,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CN209017261U (zh) 佩戴及触控检测电路与耳机
CN108810693A (zh) 设备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20019858A1 (zh)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14180444A1 (zh) 灵敏度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CN109348352A (zh) 佩戴及触控检测电路与耳机
CN112468922A (zh) 耳机交互方法及耳机
CN104035553A (zh) 表示界面被触摸的系统及方法
CN107508979A (zh) 音量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204971260U (zh) 头戴式电子设备
CN108234738A (zh) 音量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314804A (zh) 佩戴检测方法、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965509A (zh) 电子设备、屏幕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668018A (zh) 移动终端、音量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US974317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audio content to a user
CN108632713B (zh) 音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