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39685B - 网络管理方法、装置、计算网络和物联网 - Google Patents

网络管理方法、装置、计算网络和物联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39685B
CN112039685B CN201910713393.3A CN201910713393A CN112039685B CN 112039685 B CN112039685 B CN 112039685B CN 201910713393 A CN201910713393 A CN 201910713393A CN 112039685 B CN112039685 B CN 1120396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uting
nodes
node
access
data volu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1339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39685A (zh
Inventor
徐立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039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96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396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96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4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0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4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 H04L67/101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network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网络管理方法、装置、计算网络和物联网,属于通信技术应用领域。该方法应用于计算网络中的管理设备,该方法包括:在检测到第一计算节点断开与接入节点的连接后,获取第一计算节点所断开连接的接入节点集合;分别将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每个接入节点作为第一接入节点,当第一接入节点与第一计算节点之间当前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量大于0,且第一接入节点连接有其他计算节点,将第一接入节点的第一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以由调度得到数据量的计算节点接收第一计算节点的对应数据量的数据。本发明能够提高在计算网络中数据计算的可靠性。本发明用于网络的管理。

Description

网络管理方法、装置、计算网络和物联网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06月04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910483513.5、发明名称为“网络管理方法、装置、边缘计算网络和物联网”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络管理方法、装置、计算网络和物联网。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指的是通过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或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按照计算方式可以划分为中心计算物联网和边缘计算物联网,其中,中心计算物联网包括多个接入节点和一个计算节点,由该计算节点对该多个接入节点所传输的数据进行计算;边缘计算物联网包括至少一个边缘计算网络,每个边缘计算网络均包括多个计算节点和至少一个接入节点,每个边缘计算网络中的计算节点用于对该边缘计算网络中的接入节点所传输的数据进行计算,其中,每个接入节点用于向计算节点提供需要计算的数据,每个计算节点用于进行数据的计算。
在上述边缘计算网络中,当某一计算节点断开与接入节点的连接后,由于该计算节点无法对该接入节点的数据进行计算,容易导致该接入节点的数据丢失,因此,数据计算的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管理方法、装置、计算网络和物联网,可以有效减少计算节点与接入节点断开连接时所导致的接入节点的数据丢失,从而提高了在计算网络中数据计算的可靠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管理方法,应用于计算网络中的管理设备,所述计算网络还包括:多个计算节点和多个接入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第一计算节点断开与接入节点的连接后,获取所述第一计算节点所断开连接的接入节点集合,所述接入节点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接入节点;
分别将所述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每个接入节点作为第一接入节点,当所述第一接入节点与所述第一计算节点当前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量大于0,且所述第一接入节点连接有其他计算节点时,将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的第一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以由调度得到数据量的计算节点接收所述第一计算节点的对应数据量的数据,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为所述其他计算节点的集合。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管理装置,应用于计算网络中的管理设备,所述计算网络还包括:多个计算节点和多个接入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第一计算节点断开与接入节点的连接后,获取所述第一计算节点所断开连接的接入节点集合,所述接入节点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接入节点;
调度模块,用于:分别将所述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每个接入节点作为第一接入节点,当所述第一接入节点与所述第一计算节点当前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量大于0,且所述第一接入节点连接有其他计算节点时,将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的第一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以由调度得到数据量的计算节点接收所述第一计算节点的对应数据量的数据,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为所述其他计算节点的集合。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网络,包括:
管理设备以及多个计算节点和多个接入节点,
所述管理设备包括第二方面任一所述的网络管理装置。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物联网,包括核心管理设备和多个计算网络,所述计算网络为第三方面所述的计算网络,所述核心管理设备用于管理所述多个计算网络。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时,能够执行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网络管理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处理组件上运行时,使得处理组件执行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网络管理方法。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管理方法、装置、计算网络和物联网,由于当计算网络中的管理设备检测到第一计算节点断开与接入节点的连接后,可以获取与第一计算节点连接的接入节点集合,分别将该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每个接入节点与第一计算节点之间当前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所以可以有效减少计算节点与接入节点断开连接时所导致的接入节点的数据丢失,从而提高了在计算网络中数据计算的可靠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示意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网络的环境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计算节点是否断开与接入节点的连接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个计算节点与多个接入节点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将第一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的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评估其他计算节点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调度条件的方法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评估其他计算节点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调度条件的方法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管理装置的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度模块的框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管理装置的框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管理装置的框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管理装置的框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管理装置的框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一示意性实施例提供的计算网络的环境示意图,该计算网络可以为边缘计算网络。该计算网络包括管理设备10、多个计算节点20和至少一个接入节点30,该管理设备可以是实体的计算设备,例如单个服务器或者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还可以是云计算环境提供的虚拟存储服务器,如一个云计算服务中心。其中,每个接入节点30与至少一个计算节点20连接,每个计算节点20与至少一个接入节点30连接,该至少一个计算节点可以为一个计算节点或者多个计算节点,该至少一个接入节点可以为一个接入节点或者多个接入节点。其中,每个计算节点20用于对该计算网络中的接入节点30所传输的数据进行计算,每个接入节点用于向计算节点提供需要计算的数据。该接入节点具有网络接入功能,其可以为路由器、智能手机或摄像机等设备,接入节点向计算节点所提供的数据可以是自身的数据,或者其连接的终端的数据,示例的,该接入节点连接的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电脑、多媒体播放器、电子阅读器、可穿戴式设备或摄像机等。
在计算网络中,当接入节点的数据需要计算节点进行计算时,若计算节点断开与该接入节点的连接(也即是数据链路断开),会造成接入节点的数据无法发送至计算节点,该计算节点无法对该接入节点传输的数据进行计算,从而导致接入节点的数据丢失。其中,计算节点断开与接入节点的连接可以有两种场景,一种场景是计算节点被动失效,另一种场景是计算节点主动退出。计算节点被动失效指的是计算节点功能出现异常或者宕机,此时可视为数据链路断开;计算节点主动退出指的是用户控制计算节点停止工作,此时可视为数据链路断开。如图1所示,当某一计算节点201被动失效或者主动退出时,原来与该计算节点201连接的接入节点的数据会丢失,从而导致该计算网络中,数据计算的可靠性较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管理方法,应用于计算网络中的管理设备,该计算网络可以为图1所示的计算网络,例如边缘计算网络,该计算网络还包括:多个计算节点和多个接入节点。示例的,每个接入节点与至少一个计算节点连接,每个计算节点与至少一个接入节点连接。请参考图2,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在检测到第一计算节点断开与接入节点的连接后,获取第一计算节点所断开连接的接入节点集合。
该接入节点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接入节点,该至少一个接入节点可以为一个接入节点或者多个接入节点。
步骤202、分别将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每个接入节点作为第一接入节点,当第一接入节点与第一计算节点之间当前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量大于0,且第一接入节点连接有其他计算节点,将第一接入节点的第一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以由调度得到数据量的计算节点接收第一计算节点的对应数据量的数据。
该数据量可以采用传输速率或者信道带宽表征,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为其他计算节点的集合,其包括至少一个其他计算节点。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管理方法,由于当计算网络中的管理设备检测到第一计算节点断开与接入节点的连接后,可以获取与第一计算节点连接的接入节点集合,分别将该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每个接入节点与第一计算节点之间当前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所以可以有效减少计算节点与接入节点断开连接时所导致的接入节点的数据丢失,从而提高了在计算网络中数据计算的可靠性。
如前所述,由于计算节点断开与接入节点的连接可以有计算节点被动失效和计算节点主动退出两种场景,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下两方面,分别对计算节点被动失效和主动退出两种场景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计算节点断开与接入节点的连接还可以有其他场景,例如:接入节点被动失效,也即是计算节点虽然可以正常工作,但是主动断开与该接入节点的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管理方法,均适用于计算节点断开与接入节点的连接的其他场景。
第一方面,以第一计算节点被动失效为例,对该网络管理方法应用于第一计算节点被动失效的场景进行说明,则请参考图3,该网络管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检测计算网络中的计算节点是否断开与接入节点的连接。
可选的,该步骤301中检测计算网络中的计算节点是否断开与接入节点的连接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可以通过查询计算网络的计算空间集合检测计算节点是否断开与接入节点的连接,则请参考图4,该步骤301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1、获取计算网络的计算空间集合。
该计算空间集合用于表征计算网络中多个计算节点和多个接入节点的连接关系,该计算空间集合可以在计算网络组网时建立,并根据连接情况更新,从而反映计算网络中多个计算节点和多个接入节点的实时连接关系,该更新过程可以由管理设备执行,该连接关系可以为多个计算节点和多个接入节点有效连接或者无效连接。其中,有效连接指的是计算节点和接入节点的数据链路正常,可以进行数据传输,无效连接指的是计算节点和接入节点的数据链路断开。
示例的,上述计算网络的计算空间集合Ω可以为:
Figure BDA0002154529400000061
Figure BDA0002154529400000062
其中,Ω1表示计算节点集合,该计算节点集合包括计算网络中的所有计算节点,Ω2表示接入节点集合,该接入节点集合包括计算网络中的所有接入节点,
Figure BDA0002154529400000071
表示计算节点i和接入节点j的连接集合,1≤i≤m,m为Ω1中的计算节点总数,1≤j≤n,n为Ω2中的接入节点总数,
Figure BDA0002154529400000072
表示计算节点i,
Figure BDA0002154529400000073
表示接入节点j。
例如,当计算节点i和接入节点j之间的连接为有效连接时,
Figure BDA0002154529400000074
Figure BDA0002154529400000075
其中,Cci表示计算节点i的额定计算数据量,也即是计算节点i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能够处理的最大数据计算量,该额定计算数据量也称计算能力,Eci表示计算节点i当前已接入的数据量,也即是计算节点i当前所接收的数据量的总和,Caj表示接入节点j的额定输出数据量,也即是,接入节点j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能够传输给计算节点的最大数据量,额定输出数据量也称输出能力,Eaj表示接入节点j当前已输出的数据量,Cfij表示计算节点i与接入节点j的额定数据传输量,该额定数据传输量为计算节点i与接入节点j在建立有效连接时所允许传输的最大数据量,该额定数据传输量也称额定数据传输能力,Efij表示计算节点i与接入节点j当前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也称待调度的数据量;当计算节点i和接入节点j之间的连接为无效连接时,
Figure BDA0002154529400000076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无效连接不包括接入节点主动退出所导致的数据链路断开。这种情况视为在接入节点允许的情况下,计算节点与接入节点的数据链路断开,表明接入节点不存在数据需要计算,因此这种连接关系不记录在上述计算空间集合中。
例如,假设计算网络包括m个计算节点和n个接入节点,m和n均为正整数,则上述计算网络的计算空间集合Ω可以为:
Figure BDA0002154529400000077
假设该计算网络包括3个计算节点和3个接入节点,则该计算空间集合Ω可以为:
Figure BDA0002154529400000078
Figure BDA0002154529400000079
假设计算节点i为计算节点1,接入节点j为接入节点2,则当计算节点1与接入节点2之间的连接为有效连接时,
Figure BDA00021545294000000710
Figure BDA00021545294000000711
假设计算节点1的额定计算数据量为60Mbps(兆比特/每秒),也即是Cc1为60,计算节点1当前已接入的数据量为40Mbps,也即是Ec1为40,接入节点2的额定输出数据量为35Mbps,也即是Ca2为35,接入节点2当前已输出的数据量为25Mbps,也即是Ea2为25,计算节点1与接入节点2的额定数据传输量为30Mbps,也即是Cf12为30,计算节点1与接入节点2当前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为18Mbps,也即是Ef12为18,则
Figure BDA0002154529400000081
Figure BDA0002154529400000082
当计算节点1与接入节点2之间的连接为无效连接时,
Figure BDA0002154529400000083
步骤3012、通过查询计算空间集合,检测计算网络中的计算节点是否断开与接入节点的连接。
示例的,管理设备可以通过查询上述计算空间集合中多个计算节点和多个接入节点的连接关系,检测计算网络中的计算节点是否断开与接入节点的连接。例如:管理设备可以查询计算网络的计算空间集合Ω,当管理设备查询到该计算空间集合Ω中的某一计算节点与其连接的接入节点的连接关系为无效连接时,则可以确定某一计算节点断开与接入节点的连接;当管理设备查询到该计算空间集合Ω中的某一计算节点与其连接的接入节点的连接关系为有效连接时,则可以确定某一计算节点未断开与接入节点的连接。仍然参考上述步骤3011的例子,当管理设备查询到该计算空间集合Ω中的计算节点1与接入节点2的连接集合
Figure BDA0002154529400000084
为:
Figure BDA0002154529400000085
时,则可以确定计算节点1与接入节点2未断开连接;当管理设备查询到该计算空间集合中的计算节点1与接入节点2的连接集合
Figure BDA0002154529400000086
为:
Figure BDA0002154529400000087
则可以确定计算节点1与接入节点2断开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管理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检测计算网络中的计算节点是否断开与接入节点的连接,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在该计算网络中建立心跳机制,管理设备通过对各个计算节点进行心跳检测以确定各个计算节点是否被动失效。示例的,对于每个计算节点,管理设备可以定时向该计算节点发送一个心跳包,该计算节点接收到管理设备发送的心跳包后可以向管理设备回复心跳响应包,如果管理设备在指定时长内接收到该心跳响应包,则可以确定该计算节点未被动失效;如果管理设备在指定时长内未接收到该心跳响应包,或者连续n个指定时长发送心跳包但未接收到相应的心跳响应包后,n为预设的大于1的整数,则可以确定该计算节点被动失效。
在又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在该计算网络中建立上报机制,通过接入节点检测与其连接的计算节点是否被动失效。示例的,当接入节点向计算节点传输数据后,检测到计算节点无法对所传输的数据量进行计算,则可以将该计算节点被动失效的情况上报至管理设备。
前述两种实现方式可以分别执行,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例如,当接入节点检测到计算节点无法对所传输的数据量进行计算时,将计算节点被动失效的情况上报至管理设备后,管理设备可以再对该计算节点进行心跳检测以确定该计算节点是否被动失效。
步骤302、在检测到第一计算节点断开与接入节点的连接后,获取第一计算节点所断开连接的接入节点集合。
该接入节点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接入节点。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个计算节点与多个接入节点的连接示意图,图5中,假设第一计算节点A连接有两个接入节点,该两个接入节点分别为接入节点a和接入节点b,则在管理设备检测到第一计算节点A断开与接入节点a和接入节点b的连接时,获取与第一计算节点A断开连接的接入节点集合为{a,b}。
由于对于每个接入节点的处理过程相同,因此可以分别将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每个接入节点作为第一接入节点,执行后续过程。示例的,请参考上述步骤3011,可以将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每个接入节点按照与第一计算节点当前需要传输的数据量的大小降序排序,对排序后的每个接入节点,依次执行后续过程,这样,可以提高后续过程的执行速度。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对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每个接入节点进行排序,当对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每个接入节点不进行排序时,可以直接对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每个接入节点执行后续过程,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步骤303、对第一接入节点执行预处理过程。
该预处理过程是对第一接入节点是否符合数据量调度条件(即将其数据量调度给其他计算节点计算的条件)进行检测的过程,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该预处理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X1、检测第一接入节点与第一计算节点之间当前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量的大小。当该第一接入节点与第一计算节点之间当前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量大于0时,执行步骤X2,当该第一接入节点与第一计算节点之间当前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量等于0时,将下一个接入节点作为第一接入节点,再次执行预处理过程。
仍然以图5为例,假设接入节点a为第一接入节点,检测该接入节点a与第一计算节点A之间当前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量的大小,当该接入节点a与第一计算节点A之间当前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量大于0时,执行步骤X2,当该接入节点a与第一计算节点A之间当前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量等于0时,将接入节点b作为第一接入节点,再次执行预处理过程。
步骤X2、检测第一接入节点是否连接有其他计算节点,当第一接入节点连接有其他计算节点时,执行步骤304,当第一接入节点未连接有其他计算节点时,将下一个接入节点作为第一接入节点,再次执行该预处理过程。
示例的,管理设备10检测接入节点a是否连接有其他计算节点,当接入节点a连接有其他计算节点时,执行步骤304,当接入节点a未连接有其他计算节点,将接入节点b作为第一接入节点,再次执行该预处理过程。
在上述可实现方式中,管理设备先检测第一接入节点与第一计算节点之间当前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量的大小,当该第一数据量大于0时,再检测第一接入点是否连接有其他计算节点。
可选的,管理设备也可以先检测第一接入节点是否连接有其他计算节点,当第一接入节点连接有其他计算节点时,再检测第一接入节点与第一计算节点之间当前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量的大小,则在另一种可实现方式中,该预处理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Y1、检测第一接入节点是否连接有其他计算节点,当第一接入节点连接有其他计算节点,执行步骤Y2,当第一接入节点未连接有其他计算节点时,将下一个接入节点作为第一接入节点,再次执行预处理过程。
步骤Y2、检测第一接入节点与第一计算节点之间当前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量的大小。当该第一接入节点与第一计算节点之间当前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量大于0时,执行步骤304,当该第一接入节点与第一计算节点之间当前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量等于0时,将下一个接入节点作为第一接入节点,再次执行预处理过程。
上述步骤Y1可以参考前述步骤X2的过程,步骤Y2的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步骤X1的过程,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304、当第一接入节点与第一计算节点之间当前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量大于0,且第一接入节点连接有其他计算节点时,将第一接入节点的第一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以由调度得到数据量的计算节点接收第一计算节点的对应数据量的数据。
其中,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为其他计算节点的集合。
示例的,将第一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各个计算节点,直至第一数据量被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调度完,和/或,直至遍历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执行步骤305或执行步骤307。
可选的,请参考图6,上述将第一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各个计算节点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41、将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按照可承载的数据量的大小降序排序。
各个计算节点可承载的数据量有多种获取方式,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各个计算节点可以周期性上报其可承载的数据量,管理设备对此进行记录,在执行步骤3041时,可以直接获取记录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可承载的数据量,并进行相应排序。
在另一种可实现方式中,请参考上述步骤3011,管理设备可以基于计算空间集合确定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可承载的数据量,并进行相应排序。
示例的,请参考前述步骤3011,管理设备通过上述计算空间集合Ω确定第一接入节点与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的连接集合
Figure BDA0002154529400000111
基于该连接集合
Figure BDA0002154529400000112
确定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的额定计算数据量与当前已接入的数据量之间的第一差值,也即是确定该连接集合
Figure BDA0002154529400000113
中Cci与Eci之间的第一差值,以及确定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与第一接入节点的额定数据传输量与当前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之间的第二差值,也即是确定该连接集合
Figure BDA0002154529400000114
中Cfij与Efij之间的第二差值,比较该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的大小,则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可承载的数据量为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的最小值。
仍然以上述图5为例,第一接入节点为接入节点a,该接入节点a连接有其他计算节点A1,当数据量采用传输速率表征时,假设接入节点a与该其他计算节点A1的连接集合
Figure BDA0002154529400000115
为:
Figure BDA0002154529400000116
则基于该连接集合
Figure BDA0002154529400000121
可以确定计算节点A1的额定计算数据量为20Mbps,计算节点A1当前已接入的数据量为10Mbps,则第一差值为10Mbps,计算节点A1与接入节点a的额定数据传输量为15Mbps,当前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为7Mbps,则第二差值为8Mbps,比较该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的大小得到该计算节点A1可承载的数据量为8Mbps。
示例的,该接入节点a连接有两个其他计算节点,该两个其他计算节点为计算节点A1和计算节点B1,当确定该其他计算节点A1和B1可承载的数据量后,假设计算节点A1可承载的数据量大于计算节点B1可承载的数据量,则对该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排序为{A1,B1}。
步骤3042、对于排序后的每个其他计算节点,执行切换过程,直至第一数据量被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调度完,和/或,直至遍历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
上述切换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C1、判断其他计算节点的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小于第一数据量。
步骤C2、当其他计算节点的可承载的数据量不小于第一数据量,将第一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
步骤C3、当其他计算节点的可承载的数据量小于第一数据量,将第一数据量中部分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并将第一数据量中剩余数据量作为更新后的第一数据量。其中,该第一数据量中部分数据量等于该其他计算节点的可承载的数据量。
示例的,仍然以上述图5为例,对于排序后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A1,B1},对计算节点A1和计算节点B1执行切换过程。先判断计算节点A1的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小于第一数据量,当计算节点A1的可承载的数据量不小于第一数据量时,将第一数据量调度至该计算节点A1,当计算节点A1的可承载的数据量小于第一数据量时,将第一数据量中部分数据量调度至计算节点A1,该部分数据量等于计算节点A1的可承载的数据量,并将第一数据量中剩余数据量,也即是未调度的数据量作为更新后的第一数据量,再对计算节点B1执行上述切换过程。
示例的,假设第一数据量为15Mbps,当计算节点A1可承载的数据量为17Mbps时,可以将该15Mbps的第一数据量全部调度至计算节点A1;当计算节点A1可承载的数据量为9Mbps时,则将第一数据量中的9Mbps的数据量调度至计算节点A1,将剩余的6Mbps作为更新后的第一数据量,再对计算节点B1执行切换过程,当计算节点B1可承载的数据量为9Mbps时,则可以将该6Mbps的第一数据量全部调度至计算节点B1;当计算节点B1可承载的数据量为5Mbps时,则将第一数据量中的5Mbps的数据量调度至计算节点B1,并执行后续步骤305。
如果第一数据量可以被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调度完,采用上述步骤3041可以提高步骤3042中将第一数据量调度完的速度。上述步骤3041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执行,当不执行3041时,在步骤3042中可以直接对每个其他计算节点,执行切换过程,直至第一数据量被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调度完,和/或,直至遍历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步骤305、若遍历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后,第一数据量存在未调度完的剩余数据量,评估是否能够减少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的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若能够减少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的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执行步骤306,若不能减少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的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结束动作。
该其他接入节点为与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连接的,除第一接入节点之外的节点。
该步骤305中评估的方式有多种,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评估若减少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的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调度条件;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可以评估若断开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计算节点与其他接入节点的至少一个连接,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调度条件。本发明实施例以以下两种实现方式为例进行说明。
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评估若减少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的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调度条件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可实现方式:
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可以评估在按照固定数值减少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与其他接入节点传输的数据量后,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调度条件;在另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可以评估在按照指定比例减少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与其他接入节点传输的数据量后,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调度条件。
其中,该评估过程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示例的,请参考图7,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评估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51、对于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每个计算节点,执行调度估算过程,直至估算得到剩余数据量被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调度完,和/或,直至遍历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
其中,对于每个计算节点,上述调度估算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D1、分别将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每个计算节点作为第二计算节点,检测是否存在除第一接入节点之外的节点与第二计算节点连接;
步骤D2、当存在除第一接入节点之外的节点与第二计算节点连接时,获取与第二计算节点连接的其他接入节点集合。其他接入节点集合包括除第一接入节点之外的接入节点。
步骤D3、对于其他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每个其他接入节点,执行消化量估算过程。
其中,消化量估算过程包括:
步骤D31、获取其他接入节点与第二计算节点之间的第二数据量。
步骤D32、当其他接入节点连接有其他计算节点时,获取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
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包括除第二计算节点之外的其他计算节点。
步骤D33、估算第二数据量中的第三数据量是否能够被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调度完。
上述第三数据量实际上即为需要减少的数据量,该需要减少的数据量可以有多种配置方式。示例的,该第三数据量与第二数据量的比值可以为指定数值。例如,第二数据量为20Mbps,第三数据量与第二数据量的比值为10%,则第三数据量为2Mbps;示例的,该第二数据量与第三数据量的差值可以大于指定阈值,例如,第二数据量为20Mbps,指定阈值为3,则第三数据量可以为5Mbps、7Mbps或者13Mbps等;示例的,该第三数据量可以为随机值,只要保证小于第二数据量即可。
步骤D34、当第三数据量能够被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调度完,比较剩余数据量与第三数据量的大小。
步骤D35、当剩余数据量不大于第三数据量,将其他接入节点确定为可减量接入节点,并记录可减量接入节点所对应减少的第三数据量,结束消化量估算过程。
步骤D36、当剩余数据量大于第三数据量,将剩余数据量与第三数据量的差值作为更新后的剩余数据量,将其他接入节点确定为可减量接入节点,并记录可减量接入节点所对应减少的第三数据量,对下一个其他接入节点执行上述消化量估算过程。
步骤3052、基于调度估算过程,评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调度条件。
示例的,上述基于调度估算过程,评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调度条件的过程可以有多种可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以以下两种可实现方式为例进行说明:
在第一种示例中,当调度完剩余数据量时,确定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满足调度条件,当遍历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且未调度完剩余数据量时,确定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不满足调度条件。
在第二种示例中,当调度完剩余数据量,且可减量接入节点的数量不大于指定数量阈值时,确定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满足调度条件,当可减量接入节点大于指定数量阈值时,确定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不满足调度条件。
该第一种实现方式的评估过程是一个预测过程,也即是假设减少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的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调度条件,实际上在评估过程的执行过程中,并未减少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的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
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评估若断开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计算节点与其他接入节点的至少一个连接,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调度条件。该其他接入节点为除第一接入节点之外的节点。
示例的,仍然以上述图5为例进行说明,当遍历完计算节点集合{A1,B1}中的计算节点A1和计算节点B1,且未调度完第一数据量时,评估在断开计算节点A1与计算节点B1中的计算节点与其他接入节点的连接后,该断开的计算节点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调度条件。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请参考图8,该评估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53、对于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每个计算节点,执行调度估算过程,直至估算得到剩余数据量被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调度完,和/或,直至遍历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
其中,对于每个计算节点,上述调度估算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E1、分别将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每个计算节点作为第二计算节点,检测是否存在除第一接入节点之外的节点与第二计算节点连接。
步骤E2、当存在除第一接入节点之外的节点与第二计算节点连接时,获取与第二计算节点连接的其他接入节点集合。其他接入节点集合包括除第一接入节点之外的接入节点。
示例的,对于计算节点集合{A1,B1}中的每个计算节点,对计算节点A1和计算节点B1执行调度计算过程,以对计算节点A1执行该调度估算过程为例进行说明,将计算节点A1作为第二计算节点,当存在除第一接入节点之外的节点与计算节点A1连接时,如图5所示,与该计算节点A1连接的除第一接入节点之外的节点包括接入节点a1和接入节点b1,则获取与该计算节点A1连接的其他接入节点集合为{a1,b1}。
步骤E3、对于其他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每个其他接入节点,执行消化量估算过程。
其中,消化量估算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E31、获取其他接入节点与第二计算节点之间的第二数据量。
步骤E32、当其他接入节点连接有其他计算节点时,获取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
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包括除第二计算节点之外的其他计算节点。示例的,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以对其他接入节点集合为{a1,b1}中的接入节点a1执行消化量估算过程为例进行说明,管理设备获取接入节点a1与计算节点A1之间的第二数据量,图5中,假设该接入节点a1存在连接的其他计算节点A2和计算节点B2,则获取接入节点a1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为{A2,B2}。
步骤E33、估算第二数据量是否能够被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调度完。
该步骤E33的实施过程可以参考上述步骤304,也即是:将第二数据量调度至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各个计算节点,直至第二数据量被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调度完,和/或,直至遍历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当通过上述过程估算第二数据量能够被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调度完,则执行步骤E34,当遍历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且未调度完第二数据量时,可以有多种情况,在一种情况中,可以确定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不满足调度条件;在另一种情况中,可以将第二计算节点作为更新后的第一计算节点,分别将与第二计算节点所连接的其他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每个接入节点作为第一接入节点,再次执行步骤303至步骤305,直至未调度完的数据量被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调度完,和/或,直至遍历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
步骤E34、当第二数据量能够被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调度完,比较剩余数据量与第二数据量的大小。
步骤E35、当剩余数据量不大于第二数据量,将其他接入节点划分至可断开接入节点集合,结束消化量估算过程。
步骤E36、当剩余数据量大于第二数据量,将剩余数据量与第二数据量的差值作为更新后的剩余数据量,将其他接入节点划分至可断开接入节点集合,对下一个其他接入节点执行上述消化量估算过程。
示例的,如图5所示,当第二数据量能够被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A2,B2}调度完,则比较接入节点a1与计算节点A1的第二数据量与剩余数据量的大小,假设剩余数据量为9Mbps,当剩余数据量不大于接入节点a1与计算节点A1的第二数据量时,例如第二数据量为11Mbps,则将接入节点a1划分至可断开接入节点集合,结束消化量估算过程;当剩余数据量大于接入节点a1与计算节点A1的第二数据量时,例如第二数据量为7Mbps,则将剩余数据量与第二数据量的差值作为更新后的剩余数据量,也即是将2Mbps作为更新后的剩余数据量,并将接入节点a1划分至可断开接入节点集合,对接入节点b1执行上述消化量估算过程。
管理设备获取接入节点b1与计算节点A1之间的第二数据量,图5中,假设该接入节点b1存在连接的其他计算节点A3和计算节点B3,则获取接入节点b1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为{A3,B3}。估算第二数据量是否能够被接入节点b1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A3,B3}调度完,当第二数据量能够被其他计算节点集合{A3,B3}调度完,则比较接入节点a1与计算节点A1的第二数据量与剩余数据量的大小,如前所述,剩余数据量为2Mbps,则当剩余数据量不大于接入节点b1与计算节点A1的第二数据量时,例如第二数据量为5Mbps,则将接入节点b1划分至可断开接入节点集合,结束消化量估算过程;当剩余数据量大于接入节点b1与计算节点A1的第二数据量时,例如第二数据量为1Mbps,则将剩余数据量与第二数据量的差值作为更新后的剩余数据量,也即是将1Mbps作为更新后的剩余数据量,并将接入节点b1划分至可断开接入节点集合,并执行后续步骤3054。
步骤3054、基于调度估算过程,评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调度条件。
示例的,上述基于调度估算过程,评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调度条件的过程可以有多种可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以以下三种可实现方式为例进行说明:
在第一种示例中,当调度完剩余数据量时,确定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满足调度条件,当遍历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且未调度完剩余数据量时,确定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不满足调度条件。
在第二种示例中,当调度完剩余数据量,且可断开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接入节点数量不大于指定数量阈值时,确定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满足调度条件;当可断开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接入节点数量大于指定数量阈值时,确定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不满足调度条件。
由于在计算网络中,在将剩余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的过程中,若需要断开的接入节点数量过多,可能会导致计算网络中受到影响的节点过多,从而导致计算网络震荡,因此当调度完剩余数据量,且可断开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接入节点数量不大于指定数量阈值时,可以确定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满足调度条件,此时,可以将剩余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当可断开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接入节点数量大于指定数量阈值时,可以确定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不满足调度条件,此时,不能再将剩余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这样,有效减小了可断开节点的个数,避免了计算网络的震荡,减小了多个接入节点中每个接入节点的数据丢失,进一步提高了计算网络中数据计算的可靠性。
在第三种示例中,当调度完剩余数据量时,统计若第一计算节点在与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接入节点断开连接,计算网络中的计算节点与接入节点的连接断开总次数,当连接断开总次数不大于指定次数阈值时,确定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满足调度条件;当连接断开总次数大于指定次数阈值时,确定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不满足调度条件。
由于在计算网络中,当计算节点与接入节点的连接断开次数过多时,会影响到该计算网络中多个计算节点的对数据进行计算的能力,以及影响多个接入节点向计算节点提供需要计算的数据,从而会导致计算网络出现震荡,数据的传输以及计算出现问题,因此,前述通过比较连接断开总次数与指定次数阈值大小来确定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调度条件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小在将剩余数据量进行调度的过程中,计算节点与接入节点连接断开的总次数,避免了计算网络的震荡,减小了多个接入节点中每个接入节点的数据丢失,进一步提高了计算网络中数据计算的可靠性。
上述第二种可实现方式的评估过程是一个预测过程,也即是假设断开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计算节点与其他接入节点的至少一个连接,其他计算节点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调度条件的过程,实际上在评估过程的执行过程中,并未断开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计算节点与其他接入节点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种可实现方式中,若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满足调度条件,则评估得到能够减少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若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不满足调度条件,则评估得到不能减少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
步骤306、减少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的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并将剩余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
与前述步骤305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对应地,当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满足调度条件时,按照评估结果减少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的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也即是减少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计算节点与其他接入节点的传输的数据量,并将剩余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
与前述步骤305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对应地,当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满足调度条件时,按照评估结果断开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计算节点与其他接入节点的至少一个连接,并将未调度完的剩余数据量作为第一接入节点的第一数据量,将第一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各个计算节点,直至第一数据量被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调度完,和/或,直至遍历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
示例的,请参考上述步骤305,由于当第二数据量能够被其他计算节点集合调度完时,将其他接入节点划分至可断开接入节点集合,则当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满足调度条件时,可以按照评估结果,在需要断开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计算节点与其他接入节点的连接时,可以断开该可断开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接入节点与对应的计算节点的连接。
在实际实现时,在上述步骤305中当第二数据量能够被其他计算节点集合调度完时,也可以不需要建立可断开接入节点集合,此时,可以参考上述步骤3042,直接对于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执行实际的切换过程,也即是判断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即该其他接入节点连接的其他计算节点)的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小于第二数据量,当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的可承载的数据量不小于第二数据量,将第二数据量调度至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当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的可承载的数据量小于第二数据量,将第二数据量中部分数据量调度至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该部分数据量等于可承载的数据量,并将第二数据量中剩余数据量作为更新后的第二数据量,从而简化了计算网络中的数据计算效率。
采用上述第一种实现方式,当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满足调度条件时,可以按照评估结果减少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计算节点与其他接入节点的传输的数据量,而无需断开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计算节点与其他接入节点的连接,相对于第二种实现方式,可以减少计算网络中网络连接的断开数量,避免网络震荡;采用上述第二种实现方式,相对于第一种实现方式,无需进行第三数据量的计算过程,可以节约计算开销。
值得说明的是,在一种可选方式中,可以不执行步骤305中的评估过程,在步骤306中,直接减少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的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并将剩余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
在另一种可选方式中,可以不执行步骤305中的评估过程,而是获取第一接入节点的优先级,在该步骤306中,当第一接入节点的优先级大于指定优先级时,减少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的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并将剩余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
步骤307、当第一数据量被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调度完,将下一个接入节点作为第一接入节点,再次执行步骤303至307,直至遍历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管理方法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例如,在步骤302中获取与第一计算节点所断开连接的接入节点集合之后,可以检测接入节点集合是否符合优化条件,当接入节点集合符合优化条件,再执行上述步骤303和步骤304。
可选的,上述优化条件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以以下两种可实现方式为例进行说明:
在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该检测接入节点集合是否符合优化条件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F1、获取接入节点集合与第一计算节点之间当前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总量。
步骤F2、当数据量总量小于可调度数据量阈值时,确定接入节点集合符合优化条件。
步骤F3、当数据量总量不小于可调度数据量阈值时,确定接入节点集合不符合优化条件。
在计算网络中,当接入节点集合与第一计算节点之间当前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总量过大时,若将过大的数据量总量调度给其他计算节点,可能会影响过多的计算节点和接入节点,从而造成计算网络震荡,因此,当该当前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总量小于调度阈值时,确定接入节点集合符合优化条条件,并对接入节点集合执行步骤304至步骤307;当该当前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总量不小于调度阈值时,则确定接入节点集合不符合优化条件,不对接入节点集合执行后续过程。这样,当数据量总量过大时,则不将数据量进行调度,从而维持了计算网络的稳定。
在第二种可实现方式中,该检测接入节点集合是否符合优化条件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G1、获取接入节点集合与第一计算节点之间当前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总量。
步骤G2、评估若第一计算节点与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接入节点断开连接,计算网络中与每个接入节点集合连接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是否能够调度完数据量总量。
示例的,该步骤G2的过程可以参考上述步骤304的过程,也即是,将总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各个计算节点,直至第二数据量被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调度完,和/或,直至遍历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从而确定在断开第一计算节点与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接入节点的连接后,计算网络与每个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接入节点连接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是否能够调度完数据量总量。
步骤G3、当计算网络中与每个接入节点集合连接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能够调度完数据量总量时,统计若第一计算节点与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接入节点断开连接,计算网络中的计算节点与接入节点的连接断开总次数。
步骤G4、当连接断开总次数不大于指定次数阈值时,确定接入节点集合符合优化条件。
步骤G5、当连接断开总次数大于指定次数阈值时,确定接入节点集合不符合优化条件。
上述两种可实现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例如在执行步骤F1之后,可以再执行步骤G1、G2和G3,在当数据量总量小于可调度数据量阈值,且当连接断开总次数不大于指定次数阈值时,确定接入节点集合符合优化条件;或者,当数据量总量不小于可调度数据量阈值或当连接断开总次数大于指定次数阈值时,确定接入节点集合不符合优化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管理方法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管理方法,由于当计算网络中的管理设备检测到第一计算节点断开与接入节点的连接后,可以获取与第一计算节点连接的接入节点集合,分别将该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每个接入节点与第一计算节点之间当前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所以可以有效减少计算节点与接入节点断开连接时所导致的接入节点的数据丢失,从而提高了在计算网络中数据计算的可靠性。进一步的,当遍历完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且未调度完第一数据量时,通过评估该接入节点集合连接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调度条件,来确定是否将未调度完的剩余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以避免网络震荡。
第二方面,以第一计算节点主动退出为例,对该网络管理方法应用于第一计算节点主动退出江湖的场景进行说明,则请参考图9,该网络管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接收工作停止指示信息,该工作停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计算节点停止进行工作。
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管理设备可以提供输入输出接口,例如按钮、键盘或触控屏等,用户针对该输入输出接口执行工作停止控制操作,相应的,管理设备会接收到输入输出接口生成的工作停止指示信息,管理设备接收到该工作停止指示信息后执行后续步骤402。
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计算节点可以提供输入输出接口,例如按钮、键盘或触控屏等,用户针对该输入输出接口执行工作停止控制操作,相应的,该第一计算节点会接收到输入输出接口生成的工作停止指示信息,第一计算节点将该工作停止指示信息发送给管理设备。例如,第一计算节点为摄像机,该摄像机设置有开关按钮,当用户按下该开关按钮,摄像机会接收到该开关按钮生成的工作停止指示信息,并上报该信息。
步骤402、获取第一计算节点所连接的接入节点集合。
步骤403、检测接入节点集合是否符合优化条件。
该步骤403可以参考前述被动失效场景中检测接入节点集合是否符合优化条件的过程,也即是上述步骤F1至F3以及步骤G1至G5的过程,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当接入节点集合符合优化条件时,执行步骤404,当接入节点集合不符合优化条件时,执行步骤409。
步骤404、当接入节点集合符合优化条件,对第一接入节点执行预处理过程。
步骤405、当第一接入节点与第一计算节点之间当前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量大于0,且第一接入节点连接有其他计算节点时,将第一接入节点的第一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以由调度得到数据量的计算节点接收第一计算节点的对应数据量的数据。执行步骤406或408。
步骤406、若遍历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后,第一数据量存在未调度完的剩余数据量,评估是否能够减少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的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若能够减少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的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执行步骤407,若不能减少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的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结束动作。
步骤407、减少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的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并将剩余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
值得说明的是,在一种可选方式中,可以不执行步骤406中的评估过程,在步骤407中,直接减少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的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并将剩余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
在另一种可选方式中,可以不执行步骤406中的评估过程,而是获取第一接入节点的优先级,在步骤407中,当第一接入节点的优先级大于指定优先级时,减少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的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并将剩余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
步骤408、当第一数据量被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调度完,将下一个接入节点作为第一接入节点,再次执行步骤404至408,直至遍历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
示例的,上述步骤404至步骤408的过程可以依次对应参考上述步骤303至步骤307的过程,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409、当接入节点集合不符合优化条件,发出告警提示信息。该告警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不建议第一计算节点停止工作。
示例的,参考前述步骤401,当管理设备采用上述第一种实现方式接收工作停止信息,此时可以认为用户在管理设备附近,则该告警提示信息可以由管理设备发出,当管理设备采用上述第二种实现方式接收工作停止信息,此时可以认为用户在第一计算节点附近,则该告警提示信息可以由第一计算节点发出。
可选的,该告警提示信息可以为文字提示信息或者语音提示信息。当管理设备检测到接入节点集合不符合优化条件后,发出告警提示信息,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管理设备可以在其用户界面显示“不建议该计算节点停止工作”等文字提示信息,可选的,第一计算节点也可以在其用户界面显示该文字提示信息;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管理设备可以发出“不建议该计算节点停止工作”的语音提示信息,可选的,第一计算节点也可以发出类似的语音提示信息。只要能够向用户发送告警提示信息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对发送告警提示信息的执行主体不做限定。
当用户接收到该告警提示信息后,若仍然要控制该第一计算节点主动退出,可以再次执行前述步骤401的工作停止控制操作,相应的,管理设备再次接收到工作停止指示信息,则管理设备执行后续步骤410;当用户接收到该告警提示信息后,不再控制该第一计算节点主动退出,可以执行工作停止取消操作,或者不再进行操作,相应的,管理设备接收到工作停止取消信息或者在一段时长内未收到工作停止指示信息,则管理设备执行后续步骤411。
步骤410、在接收到停止确认指示后,控制第一计算节点停止工作。
步骤411、在接收到禁止停止指示后,保持第一计算节点工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管理方法,由于当计算网络中的管理设备检测到第一计算节点断开与接入节点的连接后,可以获取与第一计算节点连接的接入节点集合,分别将该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每个接入节点与第一计算节点之间当前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所以可以有效减少计算节点与接入节点断开连接时所导致的接入节点的数据丢失,从而提高了在计算网络中数据计算的可靠性。进一步的,由于当管理设备接收到对于第一计算节点的工作停止指示信息后,可以获取与第一计算节点连接的接入节点集合,并检测该接入节点集合是否符合优化条件时,在检测到该接入节点集合不符合优化条件时,可以发出告警提示信息,提示不建议第一计算节点停止工作,对一些容易引起网络震荡的主动退出场景能够进行有效的规避。
关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其中相关内容可以参考下文中模块的对应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管理装置,应用于计算网络中的管理设备,该计算网络还包括:多个计算节点和多个接入节点,则如图10所示,该装置500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501,用于在检测到第一计算节点断开与接入节点的连接后,获取第一计算节点所断开连接的接入节点集合。该接入节点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接入节点。
调度模块502,用于分别将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每个接入节点作为第一接入节点,当第一接入节点与第一计算节点之间当前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量大于0,且第一接入节点连接有其他计算节点时,将第一接入节点的第一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以由调度得到数据量的计算节点接收第一计算节点的对应数据量的数据。
数据量可以采用传输速率或者信道带宽表征,上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其他计算节点。该其他计算节点为计算网络中第一计算节点之外的节点。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管理装置,由于当计算网络中的管理设备通过第一获取模块检测到第一计算节点断开与接入节点的连接后,可以获取与第一计算节点连接的接入节点集合,并通过调度模块分别将该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每个接入节点与第一计算节点之间当前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所以可以有效减少计算节点与接入节点断开连接时所导致的接入节点的数据丢失,从而提高了在计算网络中数据计算的可靠性。
示例的,请参考图11,上述调度模块502,包括:
第一调度子模块5021,用于将第一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各个计算节点,直至第一数据量被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调度完,和/或,直至遍历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
第二调度子模块5022,用于若遍历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后,第一数据量存在未调度完的剩余数据量,减少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的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并将剩余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该其他接入节点为与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连接的,除第一接入节点之外的节点。
可选的,请参考图12,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管理装置的框图,该装置500还包括:评估模块503。
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评估模块503,用于评估若减少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的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调度条件。
相应的,上述第二调度子模块5022,用于当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满足调度条件时,按照评估结果减少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的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
示例的,该评估模块503,用于:
对于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每个计算节点,执行调度估算过程,直至估算得到剩余数据量被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调度完,和/或,直至遍历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
基于调度估算过程,评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调度条件。
其中,调度估算过程包括:
分别将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每个计算节点作为第二计算节点,检测是否存在除第一接入节点之外的节点与第二计算节点;。
当存在除第一接入节点之外的节点与第二计算节点连接时,获取与第二计算节点连接的其他接入节点集合,其他接入节点集合包括除第一接入节点之外的接入节点。
对于其他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每个其他接入节点,执行消化量估算过程。
其中,消化量估算过程包括:
获取其他接入节点与第二计算节点之间的第二数据量。
当其他接入节点连接有其他计算节点时,获取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包括除第二计算节点之外的其他计算节点。
估算第二数据量中的第三数据量是否能够被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调度完。
当第三数据量能够被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调度完,比较剩余数据量与第三数据量的大小。
当剩余数据量不大于第三数据量,将其他接入节点确定为可减量接入节点,并记录可减量接入节点所对应减少的第三数据量,结束消化量估算过程。
当剩余数据量大于第三数据量,将剩余数据量与第三数据量的差值作为更新后的剩余数据量,将其他接入节点确定为可减量接入节点,并记录可减量接入节点所对应减少的第三数据量,对下一个其他接入节点执行消化量估算过程。
示例的,该评估模块503,用于:
当调度完剩余数据量时,确定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满足调度条件,当遍历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且未调度完剩余数据量时,确定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不满足调度条件。
或者,当调度完剩余数据量,且可减量接入节点的数量不大于指定数量阈值时,确定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满足调度条件,当可减量接入节点大于指定数量阈值时,确定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不满足调度条件。
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该评估模块503,用于评估若断开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计算节点与其他接入节点的至少一个连接,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调度条件。
相应的,上述第二调度子模块5022,用于当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满足调度条件时,断开该至少一个连接,并将未调度完的剩余数据量作为第一接入节点的第一数据量,将第一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各个计算节点,直至第一数据量被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调度完,和/或,直至遍历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
可选的,该第一调度子模块5021,用于:
将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按照可承载的数据量的大小降序排序。
对于排序后的每个其他计算节点,执行切换过程,直至第一数据量被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调度完,和/或,直至遍历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该切换过程包括:
判断其他计算节点的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小于第一数据量。
当其他计算节点的可承载的数据量不小于第一数据量,将第一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
当其他计算节点的可承载的数据量小于第一数据量,将第一数据量中部分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并将第一数据量中剩余数据量作为更新后的第一数据量。其中,该部分数据量等于该可承载的数据量。
示例的,上述评估模块503,用于:
对于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每个计算节点,执行调度估算过程,直至估算得到剩余数据量被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调度完,和/或,直至遍历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
基于调度估算过程,评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调度条件。
其中,调度估算过程包括:
分别将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每个计算节点作为第二计算节点,检测是否存在除第一接入节点之外的节点与第二计算节点连接。
当存在除第一接入节点之外的节点与第二计算节点连接时,获取与第二计算节点连接的其他接入节点集合。该其他接入节点集合包括除第一接入节点之外的接入节点。
对于其他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每个其他接入节点,执行消化量估算过程。
其中,消化量估算过程包括:
获取其他接入节点与第二计算节点之间的第二数据量。
当其他接入节点连接有其他计算节点时,获取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该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包括除第二计算节点之外的其他计算节点。
估算第二数据量是否能够被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调度完。
当第二数据量能够被其他计算节点集合调度完,比较剩余数据量与第二数据量的大小。
当剩余数据量不大于第二数据量,将其他接入节点划分至可断开接入节点集合,结束消化量估算过程。
当剩余数据量大于第二数据量,将剩余数据量与第二数据量的差值作为更新后的剩余数据量,将其他接入节点划分至可断开接入节点集合,对下一个其他接入节点执行消化量估算过程。
示例的,上述评估模块503,用于:
当调度完剩余数据量时,确定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满足调度条件,当遍历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且未调度完剩余数据量时,确定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不满足调度条件。
或者,当调度完剩余数据量,且可断开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接入节点数量不大于指定数量阈值时,确定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满足调度条件,当可断开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接入节点数量大于指定数量阈值时,确定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不满足调度条件。
或者,当调度完剩余数据量时,统计若第一计算节点与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接入节点断开连接,计算网络中的计算节点与接入节点的连接断开总次数。
当连接断开总次数不大于指定次数阈值时,确定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满足调度条件。
当连接断开总次数大于指定次数阈值时,确定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不满足调度条件。
示例的,上述第二调度单元5022,用于:
按照评估结果,断开可断开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接入节点与对应的计算节点的连接。
可选的,请参考图13,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管理装置的框图,在图10的基础上,该网络管理装置500还可以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504,用于检测接入节点集合是否符合优化条件。
此时,上述调度模块502,用于:
当接入节点集合符合优化条件,将第一接入节点的第一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
如前所述,由于计算节点断开与接入节点的连接可以有计算节点被动失效和计算节点主动退出两种场景,则在第一方面,当计算节点主动退出时,请参考图14,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管理装置的框图,在图13的基础上,该网络管理装置500还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505,用于接收工作停止指示信息。该工作停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计算节点停止进行工作。
第二获取模块506,用于获取第一计算节点所连接的接入节点集合。
第一检测模块504,用于检测接入节点集合是否符合优化条件。
告警模块507,用于当接入节点集合不符合优化条件,发出告警提示信息。该告警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不建议第一计算节点停止工作。
在一种示例中,上述图13和图14中的第一检测模块504,用于:
获取接入节点集合与第一计算节点之间当前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总量。
当数据量总量小于可调度数据量阈值时,确定接入节点集合符合优化条件。
当数据量总量不小于可调度数据量阈值时,确定接入节点集合不符合优化条件。
在另一种示例中,上述图13和图14中的第一检测模块504,用于:
获取接入节点集合与第一计算节点之间当前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总量。
评估若第一计算节点与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接入节点断开连接,计算网络中与每个接入节点集合连接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是否能够调度完数据量总量。
当计算网络中与每个接入节点集合连接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能够调度完数据量总量时,统计若第一计算节点与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接入节点断开连接,计算网络中的计算节点与接入节点的连接断开总次数。
当连接断开总次数不大于指定次数阈值时,确定接入节点集合符合优化条件。
当连接断开总次数大于指定次数阈值时,确定接入节点集合不符合优化条件。
在第二方面,当计算节点被动失效时,请参考图15,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管理装置的框图,在图10的基础上,该网络管理装置500还可以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508,用于获取计算网络的计算空间集合。该计算空间集合用于表征计算网络中多个计算节点和多个接入节点的连接关系。
第二检测模块509,用于通过查询计算空间集合,检测计算网络中的计算节点是否断开与接入节点的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管理装置,由于当计算网络中的管理设备通过第一获取模块检测到第一计算节点断开与接入节点的连接后,可以获取与第一计算节点连接的接入节点集合,并通过调度模块分别将该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每个接入节点与第一计算节点之间当前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所以可以有效减少计算节点与接入节点断开连接时所导致的接入节点的数据丢失,从而提高了在计算网络中数据计算的可靠性。进一步的,当遍历完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且未调度完第一数据量时,通过评估模块评估该接入节点集合连接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调度条件,来确定是否将未调度完的剩余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以避免网络震荡。且当管理设备通过接收模块接收到对于第一计算节点的工作停止指示信息后,在通过第一检测模块检测到该第一计算节点连接的接入节点集合不符合优化条件时,可以通过告警模块发出告警提示信息,提示不建议第一计算节点停止工作,对一些容易引起网络震荡的主动退出场景能够进行有效的规避。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网络管理装置的模块和子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网络,该计算网络可以参考前述图1所示的计算网络,该计算网络包括:
管理设备10以及多个计算节点20和多个接入节点30。
该管理设备10包括前述实施例任一所述的网络管理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该物联网包括核心管理设备和多个计算网络。该计算网络为前述实施例所述的计算网络,该核心管理设备可以是实体的计算设备,例如单个服务器或者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还可以是云计算环境提供的虚拟存储服务器,如一个云计算服务中心。该核心管理设备用于管理多个计算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处理器运行可执行指令时,能够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网络管理方法。
图16是本发明一示意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计算计算机设备可以为服务器或服务器集群。所述计算机设备16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601、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602和只读存储器(ROM)1603的系统存储器1604,以及连接系统存储器1604和中央处理单元1601的系统总线1605。所述计算机设备1600还包括帮助计算机内的各个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I/O系统)1606,和用于存储操作系统1613、应用程序1614和其他程序模块1615的大容量存储设备1607。
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606包括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器1608和用于用户输入信息的诸如鼠标、键盘之类的输入设备1609。其中所述显示器1608和输入设备1609都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1605的输入输出控制器1610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1601。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606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控制器1610以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键盘、鼠标、或电子触控笔等多个其他设备的输入。类似地,输入输出控制器1610还提供输出到显示屏、打印机或其他类型的输出设备。
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1607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1605的大容量存储控制器(未示出)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1601。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1607及其相关联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为计算机设备1600提供非易失性存储。也就是说,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1607可以包括诸如硬盘或者CD-ROM驱动器之类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未示出)。
不失一般性,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以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等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RAM、ROM、EP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固态存储其技术,CD-ROM、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不局限于上述几种。上述的系统存储器1604和大容量存储设备1607可以统称为存储器。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所述计算机设备1600还可以通过诸如因特网等网络连接到网络上的远程计算机运行。也即计算机设备1600可以通过连接在所述系统总线1605上的网络接口单元1611连接到网络1612,或者说,也可以使用网络接口单元1611连接到其他类型的网络或远程计算机系统(未示出)。
所述存储器还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中央处理单元1601通过执行该一个或一个以上程序来实现上述网络管理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上述指令可由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完成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示的网络管理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30)

1.一种网络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计算网络中的管理设备,所述计算网络还包括:多个计算节点和多个接入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第一计算节点断开与接入节点的连接后,获取所述第一计算节点所断开连接的接入节点集合,所述接入节点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接入节点;
分别将所述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每个接入节点作为第一接入节点,当所述第一接入节点与所述第一计算节点当前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量大于0,且所述第一接入节点连接有其他计算节点时,将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的第一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以由调度得到数据量的计算节点接收所述第一计算节点的对应数据量的数据,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为所述其他计算节点的集合;
所述将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的第一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包括:
将所述第一数据量调度至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各个计算节点,直至所述第一数据量被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调度完,和/或,直至遍历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
若遍历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后,所述第一数据量存在未调度完的剩余数据量,减少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的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并将所述剩余数据量调度至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所述其他接入节点为与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连接的,除所述第一接入节点之外的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减少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的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评估若减少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的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调度条件;
所述减少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的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包括:
当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满足所述调度条件时,按照评估结果减少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的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评估若减少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的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调度条件,包括:
对于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每个计算节点,执行调度估算过程,直至估算得到所述剩余数据量被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调度完,和/或,直至遍历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
基于所述调度估算过程,评估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所述调度条件;
其中,所述调度估算过程包括:
分别将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每个计算节点作为第二计算节点,检测是否存在除所述第一接入节点之外的节点与所述第二计算节点连接;
当存在除所述第一接入节点之外的节点与所述第二计算节点连接时,获取与所述第二计算节点连接的其他接入节点集合,所述其他接入节点集合包括除所述第一接入节点之外的接入节点;
对于所述其他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每个其他接入节点,执行消化量估算过程;
其中,所述消化量估算过程包括:
获取所述其他接入节点与所述第二计算节点之间的第二数据量;
当所述其他接入节点连接有其他计算节点时,获取所述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所述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包括除所述第二计算节点之外的其他计算节点;
估算所述第二数据量中的第三数据量是否能够被所述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调度完;
当所述第三数据量能够被所述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调度完,比较所述剩余数据量与所述第三数据量的大小;
当所述剩余数据量不大于所述第三数据量,将所述其他接入节点确定为可减量接入节点,并记录所述可减量接入节点所对应减少的第三数据量,结束消化量估算过程;
当所述剩余数据量大于所述第三数据量,将所述剩余数据量与所述第三数据量的差值作为更新后的剩余数据量,将所述其他接入节点确定为可减量接入节点,并记录所述可减量接入节点所对应减少的第三数据量,对下一个其他接入节点执行所述消化量估算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所述调度估算过程,评估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调度条件,包括:
当调度完所述剩余数据量时,确定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满足所述调度条件,当遍历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且未调度完所述剩余数据量时,确定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不满足所述调度条件;
或者,当调度完所述剩余数据量,且所述可减量接入节点的数量不大于指定数量阈值时,确定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满足所述调度条件,当所述可减量接入节点大于指定数量阈值时,确定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不满足所述调度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减少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的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评估若断开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计算节点与所述其他接入节点的至少一个连接,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调度条件;
所述减少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的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并将所述剩余数据量调度至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包括:
当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满足所述调度条件时,按照评估结果断开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并将未调度完的剩余数据量作为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的第一数据量,将所述第一数据量调度至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各个计算节点,直至所述第一数据量被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调度完,和/或,直至遍历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量调度至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各个计算节点,直至所述第一数据量被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调度完,和/或,直至遍历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包括:
将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按照可承载的数据量的大小降序排序;
对于排序后的每个其他计算节点,执行切换过程,直至所述第一数据量被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调度完,和/或,直至遍历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所述切换过程包括:
判断所述其他计算节点的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小于所述第一数据量;
当所述其他计算节点的可承载的数据量不小于所述第一数据量,将所述第一数据量调度至所述其他计算节点;
当所述其他计算节点的可承载的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数据量,将所述第一数据量中部分数据量调度至所述其他计算节点,并将所述第一数据量中剩余数据量作为更新后的第一数据量,其中,所述部分数据量等于所述可承载的数据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评估若断开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计算节点与所述其他接入节点的至少一个连接,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调度条件,包括:
对于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每个计算节点,执行调度估算过程,直至估算得到所述剩余数据量被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调度完,和/或,直至遍历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
基于所述调度估算过程,评估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所述调度条件;
其中,所述调度估算过程包括:
分别将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每个计算节点作为第二计算节点,检测是否存在除所述第一接入节点之外的节点与所述第二计算节点连接;
当存在除所述第一接入节点之外的节点与所述第二计算节点连接时,获取与所述第二计算节点连接的其他接入节点集合,所述其他接入节点集合包括除所述第一接入节点之外的接入节点;
对于所述其他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每个其他接入节点,执行消化量估算过程;
其中,所述消化量估算过程包括:
获取所述其他接入节点与所述第二计算节点之间的第二数据量;
当所述其他接入节点连接有其他计算节点时,获取所述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所述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包括除所述第二计算节点之外的其他计算节点;
估算所述第二数据量是否能够被所述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调度完;
当所述第二数据量能够被所述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调度完,比较所述剩余数据量与所述第二数据量的大小;
当所述剩余数据量不大于所述第二数据量,将所述其他接入节点划分至可断开接入节点集合,结束消化量估算过程;
当所述剩余数据量大于所述第二数据量,将所述剩余数据量与所述第二数据量的差值作为更新后的剩余数据量,将所述其他接入节点划分至可断开接入节点集合,对下一个其他接入节点执行所述消化量估算过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所述调度估算过程,评估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调度条件,包括:
当调度完所述剩余数据量时,确定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满足所述调度条件,当遍历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且未调度完所述剩余数据量时,确定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不满足所述调度条件;
或者,当调度完所述剩余数据量,且所述可断开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接入节点数量不大于指定数量阈值时,确定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满足所述调度条件,当所述可断开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接入节点数量大于指定数量阈值时,确定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不满足所述调度条件;
或者,当调度完所述剩余数据量时,统计若所述第一计算节点与所述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接入节点断开连接,所述计算网络中的计算节点与接入节点的连接断开总次数,
当所述连接断开总次数不大于指定次数阈值时,确定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满足所述调度条件;
当所述连接断开总次数大于所述指定次数阈值时,确定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不满足所述调度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所述第一计算节点所断开连接的接入节点集合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接入节点集合是否符合优化条件;
当所述接入节点集合符合所述优化条件,执行所述将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的第一数据量调度至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工作停止指示信息,所述工作停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计算节点停止进行工作;
获取所述第一计算节点所连接的接入节点集合;
检测所述接入节点集合是否符合优化条件;
当所述接入节点集合不符合所述优化条件,发出告警提示信息,所述告警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不建议所述第一计算节点停止工作。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所述接入节点集合是否符合优化条件,包括:
获取所述接入节点集合与所述第一计算节点之间当前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总量,
当所述数据量总量小于可调度数据量阈值时,确定所述接入节点集合符合优化条件,
当所述数据量总量不小于所述可调度数据量阈值时,确定所述接入节点集合不符合优化条件;
或者,所述检测所述接入节点集合是否符合优化条件,包括:
获取所述接入节点集合与所述第一计算节点之间当前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总量,
评估若所述第一计算节点与所述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接入节点断开连接,所述计算网络中与每个接入节点集合连接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是否能够调度完所述数据量总量,
当所述计算网络中与每个接入节点集合连接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能够调度完所述数据量总量时,统计若所述第一计算节点与所述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接入节点断开连接,所述计算网络中的计算节点与接入节点的连接断开总次数,
当所述连接断开总次数不大于指定次数阈值时,确定所述接入节点集合符合优化条件,
当所述连接断开总次数大于所述指定次数阈值时,确定所述接入节点集合不符合优化条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计算网络的计算空间集合,所述计算空间集合用于表征所述计算网络中多个计算节点和多个接入节点的连接关系;
通过查询所述计算空间集合,检测所述计算网络中的计算节点是否断开与接入节点的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量采用传输速率或者信道带宽表征。
14.一种网络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计算网络中的管理设备,所述计算网络还包括:多个计算节点和多个接入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第一计算节点断开与接入节点的连接后,获取所述第一计算节点所断开连接的接入节点集合,所述接入节点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接入节点;
调度模块,用于:
分别将所述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每个接入节点作为第一接入节点,当所述第一接入节点与所述第一计算节点当前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量大于0,且所述第一接入节点连接有其他计算节点时,将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的第一数据量调度至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以由调度得到数据量的计算节点接收所述第一计算节点的对应数据量的数据,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为所述其他计算节点的集合;
所述调度模块,包括:
第一调度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量调度至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各个计算节点,直至所述第一数据量被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调度完,和/或,直至遍历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
第二调度子模块,用于若遍历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后,所述第一数据量存在未调度完的剩余数据量,减少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的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并将所述剩余数据量调度至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所述其他接入节点为与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连接的,除所述第一接入节点之外的节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评估模块,用于评估若减少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的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调度条件;
所述第二调度子模块,用于:
当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满足所述调度条件时,按照评估结果减少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承载的其他接入节点的数据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评估模块,用于:
对于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每个计算节点,执行调度估算过程,直至估算得到所述剩余数据量被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调度完,和/或,直至遍历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
基于所述调度估算过程,评估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所述调度条件;
其中,所述调度估算过程包括:
分别将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每个计算节点作为第二计算节点,检测是否存在除所述第一接入节点之外的节点与所述第二计算节点连接;
当存在除所述第一接入节点之外的节点与所述第二计算节点连接时,获取与所述第二计算节点连接的其他接入节点集合,所述其他接入节点集合包括除所述第一接入节点之外的接入节点;
对于所述其他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每个其他接入节点,执行消化量估算过程;
其中,所述消化量估算过程包括:
获取所述其他接入节点与所述第二计算节点之间的第二数据量;
当所述其他接入节点连接有其他计算节点时,获取所述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所述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包括除所述第二计算节点之外的其他计算节点;
估算所述第二数据量中的第三数据量是否能够被所述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调度完;
当所述第三数据量能够被所述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调度完,比较所述剩余数据量与所述第三数据量的大小;
当所述剩余数据量不大于所述第三数据量,将所述其他接入节点确定为可减量接入节点,并记录所述可减量接入节点所对应减少的第三数据量,结束消化量估算过程;
当所述剩余数据量大于所述第三数据量,将所述剩余数据量与所述第三数据量的差值作为更新后的剩余数据量,将所述其他接入节点确定为可减量接入节点,并记录所述可减量接入节点所对应减少的第三数据量,对下一个其他接入节点执行所述消化量估算过程。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评估模块,用于:
当调度完所述剩余数据量时,确定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满足所述调度条件,当遍历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且未调度完所述剩余数据量时,确定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不满足所述调度条件;
或者,当调度完所述剩余数据量,且所述可减量接入节点的数量不大于指定数量阈值时,确定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满足所述调度条件,当所述可减量接入节点大于指定数量阈值时,确定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不满足所述调度条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评估模块,用于评估若断开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计算节点与所述其他接入节点的至少一个连接,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调度条件;
所述第二调度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满足所述调度条件时,断开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并将未调度完的剩余数据量作为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的第一数据量,将所述第一数据量调度至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各个计算节点,直至所述第一数据量被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调度完,和/或,直至遍历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
19.根据权利要求14或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度子模块,用于:
将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按照可承载的数据量的大小降序排序;
对于排序后的每个其他计算节点,执行切换过程,直至所述第一数据量被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调度完,和/或,直至遍历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所述切换过程包括:
判断所述其他计算节点的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小于所述第一数据量;
当所述其他计算节点的可承载的数据量不小于所述第一数据量,将所述第一数据量调度至所述其他计算节点;
当所述其他计算节点的可承载的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数据量,将所述第一数据量中部分数据量调度至所述其他计算节点,并将所述第一数据量中剩余数据量作为更新后的第一数据量,其中,所述部分数据量等于所述可承载的数据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评估模块,用于:
对于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每个计算节点,执行调度估算过程,直至估算得到所述剩余数据量被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调度完,和/或,直至遍历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
基于所述调度估算过程,评估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是否满足所述调度条件;
其中,所述调度估算过程包括:
分别将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每个计算节点作为第二计算节点,检测是否存在除所述第一接入节点之外的节点与所述第二计算节点连接;
当存在除所述第一接入节点之外的节点与所述第二计算节点连接时,获取与所述第二计算节点连接的其他接入节点集合,所述其他接入节点集合包括除所述第一接入节点之外的接入节点;
对于所述其他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每个其他接入节点,执行消化量估算过程;
其中,所述消化量估算过程包括:
获取所述其他接入节点与所述第二计算节点之间的第二数据量;
当所述其他接入节点连接有其他计算节点时,获取所述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所述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包括除所述第二计算节点之外的其他计算节点;
估算所述第二数据量是否能够被所述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调度完;
当所述第二数据量能够被所述其他接入节点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调度完,比较所述剩余数据量与所述第二数据量的大小;
当所述剩余数据量不大于所述第二数据量,将所述其他接入节点划分至可断开接入节点集合,结束消化量估算过程;
当所述剩余数据量大于所述第二数据量,将所述剩余数据量与所述第二数据量的差值作为更新后的剩余数据量,将所述其他接入节点划分至可断开接入节点集合,对下一个其他接入节点执行所述消化量估算过程。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评估模块,用于:
当调度完所述剩余数据量时,确定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满足所述调度条件,当遍历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计算节点,且未调度完所述剩余数据量时,确定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不满足所述调度条件;
或者,当调度完所述剩余数据量,且所述可断开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接入节点数量不大于指定数量阈值时,确定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满足所述调度条件,当所述可断开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接入节点数量大于指定数量阈值时,确定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不满足所述调度条件;
或者,当调度完所述剩余数据量时,统计若所述第一计算节点与所述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接入节点断开连接,所述计算网络中的计算节点与接入节点的连接断开总次数,
当所述连接断开总次数不大于指定次数阈值时,确定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满足所述调度条件;
当所述连接断开总次数大于所述指定次数阈值时,确定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可承载的数据量不满足所述调度条件。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接入节点集合是否符合优化条件;
所述调度模块,用于:
当所述接入节点集合符合所述优化条件,将所述第一接入节点的第一数据量调度至所述其他计算节点集合中的计算节点。
2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工作停止指示信息,所述工作停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计算节点停止进行工作;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计算节点所连接的接入节点集合;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接入节点集合是否符合优化条件;
告警模块,用于当所述接入节点集合不符合所述优化条件,发出告警提示信息,所述告警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不建议所述第一计算节点停止工作。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接入节点集合与所述第一计算节点之间当前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总量,
当所述数据量总量小于可调度数据量阈值时,确定所述接入节点集合符合优化条件,
当所述数据量总量不小于所述可调度数据量阈值时,确定所述接入节点集合不符合优化条件;
或者,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接入节点集合与所述第一计算节点之间当前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总量,
评估若所述第一计算节点与所述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接入节点断开连接,所述计算网络中与每个接入节点集合连接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是否能够调度完所述数据量总量,
当所述计算网络中与每个接入节点集合连接的其他计算节点集合能够调度完所述数据量总量时,统计若所述第一计算节点与所述接入节点集合中的接入节点断开连接,所述计算网络中的计算节点与接入节点的连接断开总次数,
当所述连接断开总次数不大于指定次数阈值时,确定所述接入节点集合符合优化条件,
当所述连接断开总次数大于所述指定次数阈值时,确定所述接入节点集合不符合优化条件。
2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计算网络的计算空间集合,所述计算空间集合用于表征所述计算网络中多个计算节点和多个接入节点的连接关系;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通过查询所述计算空间集合,检测所述计算网络中的计算节点是否断开与接入节点的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量采用传输速率或者信道带宽表征。
27.一种计算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理设备以及多个计算节点和多个接入节点,
所述管理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4至26任一所述的网络管理装置。
28.一种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核心管理设备和多个计算网络系统,所述计算网络系统为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计算网络系统,所述核心管理设备用于管理所述多个计算网络系统。
2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时,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13任一所述的网络管理方法。
3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处理组件上运行时,使得处理组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所述的网络管理方法。
CN201910713393.3A 2019-06-04 2019-08-02 网络管理方法、装置、计算网络和物联网 Active CN1120396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3513 2019-06-04
CN2019104835135 2019-06-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9685A CN112039685A (zh) 2020-12-04
CN112039685B true CN112039685B (zh) 2022-11-15

Family

ID=73576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13393.3A Active CN112039685B (zh) 2019-06-04 2019-08-02 网络管理方法、装置、计算网络和物联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3968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57466B1 (ko) * 2001-04-17 2007-09-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홈네트워크내의 기기에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시스템과 그방법 및 홈네트워크에서 서비스를 제공받는 시스템과 그방법
CN102208988B (zh) * 2010-03-29 2013-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4219235B (zh) * 2014-08-28 2018-02-23 福建新大陆软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交易请求方法及装置
US9906410B2 (en) * 2014-09-29 2018-02-27 Netapp, Inc. Dynamic data access configuration
CN109343942B (zh) * 2018-09-03 2020-11-03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边缘计算网络的任务调度方法
CN109274745B (zh) * 2018-09-28 2021-07-30 石家庄良村热电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节点优化计算的物联网系统和方法
CN109639516B (zh) * 2018-10-17 2022-05-17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分布式网络系统的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379774B (zh) * 2018-11-08 2021-04-16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调度方法、终端设备、边缘节点集群与智能调度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9685A (zh) 2020-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96039B2 (en) Delay guarantee path setting system
CN112511325B (zh) 网络拥塞控制方法、节点、系统及存储介质
JP5673664B2 (ja) 高速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高速通信方法
CN111966289B (zh) 基于Kafka集群的分区优化方法和系统
US11102273B2 (en) Uplink performance management
US20180102951A1 (en) BFD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150521A (zh) 多对多可靠组播拥塞控制方法
EP3310093B1 (en) Traffic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324886A (zh) 业务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US20220053373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EP3148130B1 (en) Traffic flow switching method and device
US20140297857A1 (en) Traffic management device, system,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CN112039685B (zh) 网络管理方法、装置、计算网络和物联网
CN113467969A (zh) 一种处理消息堆积的方法
CN106254266B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网络设备
US8495216B2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system,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2653717B (zh) 一种多云协作分布式系统和应用分发的方法
CN113300976B (zh)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158899A (zh) 一种数据的采集方法、采集器、任务管理中心以及系统
WO2024040976A1 (zh) 网络设备的能耗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450480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10016969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operation mode of node in ad hoc network
CN113596109B (zh) 业务请求运行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900477B (zh) 报文处理方法、服务器、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98174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edicting sudden changes in datacenter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