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36949B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36949B
CN112036949B CN202010903818.XA CN202010903818A CN112036949B CN 112036949 B CN112036949 B CN 112036949B CN 202010903818 A CN202010903818 A CN 202010903818A CN 112036949 B CN112036949 B CN 1120369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nformation
users
resource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038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36949A (zh
Inventor
狄潇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nk of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nk of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0381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369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36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69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369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69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1Market modelling; Market analysis; Collecting market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8Learning meth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Fina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keting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应用于区块链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用户的注册信息;从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接收第二用户对第一用户的评价值,根据第一用户的评价值对第一用户的资源值进行调整;将第一用户针对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发送给各个第一用户;接收第一用户对举报信息的投票信息,根据投票信息确定举报信息是否成立;如果成立,扣除举报信息对应的第二用户的资源值;在达到预设周期后且未接收到针对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增加第二用户的资源值;对各个第一用户的资源值进行排序,按照排序顺序向第一用户发送进行资源选择的通知。从而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实现对各个用户的动态评价、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市场的经营过程中,需要对市场中的各个摊位进行管理。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专职人员对各个摊位在经营中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再将各个摊位的相关信息录入到数据库中。该方法人工成本较高、信息管理的效率较低,且无法对各个摊位进行动态的评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以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实现对各个用户的动态评价、管理。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区块链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注册信息;
从所述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的第二终端发送的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评价值,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评价值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资源值进行调整;
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针对所述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时,将所述针对所述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发送给各个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对所述举报信息的投票信息,根据所述投票信息确定所述举报信息是否成立;
如果所述举报信息成立,扣除所述举报信息对应的第二用户的资源值;
在达到预设周期后且未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增加所述第二用户的资源值;
对各个所述第一用户的资源值进行排序,按照排序顺序向各个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进行资源选择的通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达到预设周期后,重新执行所述从所述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以及后续步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从所述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包括:
当首次从所述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时,从所述第一用户中随机确定第二用户;
当非首次从所述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时,从所述第一用户中选择被确定为所述第二用户的次数少且资源值高的第一用户作为第二用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各个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交易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各个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不同等级的业务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各个所述第一用户的资源值进行排序之后,按照排序顺序向各个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所述排序顺序对应等级的业务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各个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产品信息;
当确定存在不合格产品,扣除所述不合格产品对应的第一用户的资源值。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区块链系统,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注册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当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的第二终端发送的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评价值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评价值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资源值进行调整;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针对所述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时,将所述针对所述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发送给各个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当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对所述举报信息的投票信息时,根据所述投票信息确定所述举报信息是否成立;
第一扣除单元,如果所述举报信息成立,扣除所述举报信息对应的第二用户的资源值;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在达到预设周期后且未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增加所述第二用户的资源值;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对各个所述第一用户的资源值进行排序后,按照排序顺序向各个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进行资源选择的通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循环单元,用于在达到预设周期后,重新执行所述从所述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以及后续步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当首次从所述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时,从所述第一用户中随机确定第二用户;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当非首次从所述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时,从所述第一用户中选择被确定为所述第二用户的次数少且资源值高的第一用户作为第二用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个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交易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对各个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到不同等级的业务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对各个所述第一用户的资源值进行排序之后,按照排序顺序向各个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所述排序顺序对应等级的业务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各个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产品信息;
第二扣除单元,用于当确定存在不合格产品,扣除所述不合格产品对应的第一用户的资源值。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区块链系统,具体包括:区块链系统接收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注册信息,并从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在区块链系统接收第二用户的第二终端发送的对第一用户的评价值后,根据第一用户的评价值对第一用户的资源值进行调整。当区块链系统接收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针对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时,将针对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发送给各个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并接收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对举报信息的投票信息,根据投票信息确定举报信息是否成立。如果举报信息成立,区块链系统会扣除举报信息对应的第二用户的资源值。在达到预设周期后,区块链系统若未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则增加第二用户的资源值;而且,区块链系统会对各个第一用户的资源值进行排序,按照排序顺序向各个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进行资源选择的通知。本申请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使得专职人员不用再对各个摊位在经营中的相关信息进行管理,减少了人工成本,而且方便了各个摊位之间进行动态评价。另外,将市场经营中的相关信息应用于区块链系统中,提高了信息管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的示例性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为了便于理解和解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背景技术进行说明。
在市场的经营过程中,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保证市场经济的稳定性,需要对市场中的各个摊位的相关信息进行管理。发明人发现目前对市场中各个摊位的相关信息的管理均需要专职人员。专职人员记录各个摊位在经营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并将获得的各个摊位的相关信息录入到数据库中,再进行分析处理。由于该方法人工成本较高、通过专职人员管理信息的效率较低,且只有专职人员对摊位进行评价,使得各个摊位的评价综合性差,且无法对各个摊位进行动态的评价。
一般对地摊相关信息的管理由城市的执法者即城管进行,如果摊位较多会造成专职人员工作增加、人工成本较高。如何提供一种信息管理方法,使得地摊的相关信息便于管理,从而减少人工成本、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并且方便各个摊位之间进行动态评价,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区块链系统中,具体包括:
区块链系统接收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注册信息,并从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在区块链系统接收第二用户的第二终端发送的对第一用户的评价值后,根据第一用户的评价值对第一用户的资源值进行调整。当区块链系统接收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针对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时,将针对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发送给各个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并接收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对举报信息的投票信息,根据投票信息确定举报信息是否成立。如果举报信息成立,区块链系统会扣除举报信息对应的第二用户的资源值。在达到预设周期后,区块链系统若未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则增加第二用户的资源值;而且,区块链系统会对各个第一用户的资源值进行排序,按照排序顺序向各个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进行资源选择的通知。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下面先结合图1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其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的示例性应用场景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区块链系统101。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用户为注册加入区块链系统的用户,第一用户通过第一终端102向区块链系统发送注册信息。区块链系统接收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102发送的注册信息后,依据第一用户的注册信息实现第一用户的账户注册。为了实现用户之间的内部自管理,每个预设周期区块链系统都会从第一用户中抽取若干名用户,并将抽取的若干名用户确定为第二用户。
第二用户会对各个第一用户的经营行为进行评价,并给出各个第一用户的评价值。区块链系统接收第二用户的第二终端103发送的对第一用户的评价值,并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用户的评价值对第一用户的资源值进行调整。同时,第一用户会对各个第二用户的一些不符合规定的行为进行举报。当区块链系统接收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102发送的针对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时,会将针对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发送给各个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102。当各个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102接收到区块链系统发送的针对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后,各个第一用户针对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进行投票,并将完成的投票信息发送给区块链系统。区块链系统接收到投票信息后,根据投票信息确定举报信息是否成立。若举报信息成立,区块链系统会扣除举报信息对应的第二用户的资源值。
当达到一个预设周期后,若区块链系统没有接收过针对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则增加第二用户的资源值。同时,区块链系统对各个第一用户的资源值进行排序,并按照排序顺序向各个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102发送进行资源选择的通知。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示意图仅是本申请实施方式可以在其中得以实现的一个示例,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适用范围不受到该框架任何方面的限制。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进行说明。
参见图2,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区块链系统,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S201-S208:
S201:接收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注册信息。
区块链系统接收第一用户通过第一终端发送的注册信息,对第一用户进行注册。当第一用户在区块链系统中完成注册后,可以建立第一用户对应的账户,区块链系统会为各个第一用户对应的账户分配初始的资源值,其中,资源值是对第一用户的综合评价的量化体现,例如可以为区块链系统中的代币值。具体实施时,第一用户的注册信息包括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用户的姓名、性别、电话等信息。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可以仅包括第一用户的电话。当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包含的具体内容进行适应性地修改,在此不对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做任何限定。
S202:从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从第一用户中抽选出监督者,将选出的监督者作为第二用户,即从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第二用户起监督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从第一用户中确定的第二用户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第一用户的数量大于第二用户的数量。
具体实施时,从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包括以下步骤:
当首次从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时,从第一用户中随机确定第二用户;
当非首次从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时,从第一用户中选择被确定为第二用户的次数少且资源值高的第一用户作为第二用户。
其中,当区块链系统首次从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时,可以从第一用户中随机确定第二用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从第一用户中随机抽取并确定若干个第二用户。
当区块链系统非首次从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时,从第一用户中选择被确定为第二用户的次数少且资源值高的第一用户作为第二用户。具体为,区块链系统先比较各个第一用户的被确定为第二用户的次数,比较之后进行第一次选择,从中选出被确定为第二用户的次数少的第一用户,例如优先选择没有被确定为第二用户的第一用户。之后,再比较第一次选择得到的第一用户的资源值,根据资源值的高低,进行第二次选择,从中选择出资源值高的第一用户,并最终确定第二用户。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次选择得到的各第一用户的资源值相同时,则从第一次选择出的各第一用户中进行随机选择,并确定第二用户。当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第二用户的确定过程进行适应性地修改,在此不对第二用户的确定过程做进一步的限定。
S203:接收第二用户的第二终端发送的对第一用户的评价值,根据第一用户的评价值对第一用户的资源值进行调整。
当确定第二用户之后,区块链系统接收第二用户通过第二终端发送的对第一用户的评价值,并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用户的评价值对第一用户的资源值进行调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用户可以对第一用户的卫生、规范等行为进行评价并给出评价值,例如,评价值可以设置为0~100分之间的数值,第二用户针对第一用户的卫生情况给出卫生评价值,针对第一用户的规范给出规范评价值。再对获得的卫生评价值和规范评价值进行平均或者加权平均,得到最终的整体评价值。区块链系统会增加评价值高的第一用户的资源值,并扣除评价值低的第一用户的资源值。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用户对第一用户进行评价,具体为第二用户对除了第二用户的第一用户进行评价,即第二用户不能对自身进行评价。
S204:当接收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针对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时,将针对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发送给各个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
在第一用户受第二用户的监督和评价的同时,第二用户的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也受第一用户的监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某些第一用户作为举报人,可以对第二用户的不诚实评价行为进行举报,并向区块链系统发送相关举报信息。当区块链系统接收到作为举报人的第一用户通过第一终端发送的针对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时,区块链系统将举报信息发送给各个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需要理解的是,各个第一用户为在区块链系统中注册的每个用户。
S205:接收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对举报信息的投票信息,根据投票信息确定举报信息是否成立。
在各个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接收到区块链系统发送的有关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之后,第一用户针对举报信息进行相应的投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投票的内容可以分为查证属实和查证不属实两种情况。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除了投票内容为查证属实和查证不属实,还可以在相应的投票下方附上投票的理由,增加投票选择的可信度。
第一用户在对被举报的第二用户的相关举报信息进行投票之后,会将投票信息发送给区块链系统,此时,区块链中的各个第一用户便可以查看到所有的投票信息。区块链系统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对举报信息的投票信息之后,根据第一用户的投票信息确定举报信息是否成立。具体实施时,根据投票查证属实和查证不属实各占投票总用户的比例,来确定举报信息是否成立,例如,设定查证属实的比例阈值为70%。则当查证属实的投票用户占总投票用户的70%以上,则证实举报信息成立。
S206:如果举报信息成立,扣除举报信息对应的第二用户的资源值。
当第一用户对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成立后,区块链系统会自动扣除属实的举报信息对应的第二用户的资源值。
S207:在达到预设周期后且未接收到针对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增加第二用户的资源值。
区块链系统会设置一个预设周期,在到达预设周期后,如果区块链系统没有收到任何针对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说明第二用户的评价行为真实可信。
可以理解的是,预设周期可以设置为一个月或者三个月等时长。对此,这里对预设周期的时长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S208:对各个第一用户的资源值进行排序,按照排序顺序向各个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进行资源选择的通知。
当到达一个预设周期时,区块链系统会对此周期内的各个第一用户所拥有的资源值进行从高到低的排序,得到排序顺序。区块链系统会按照排序顺序,向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资源选择的通知。
具体实现时,资源选择为可以优选选择摊位位置。例如,区块链系统会向资源值排序最高的第一用户发送优先选择摊位位置的通知,使得资源值排序最高的第一用户能够获得优先选择下一周期摊位位置的权利。向资源值排序第二的第一用户发送次优选择摊位位置的通知,即去掉资源值排序最高的第一用户选择的摊位之后,再由资源值排序第二的第一用户进行摊位的选择,以此类推。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利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区块链系统可以接收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注册信息,并从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区块链系统可以根据接收的第二用户的第二终端发送的对第一用户的评价值对第一用户的资源值进行调整。区块链系统还可以通过第一用户的投票信息来判断接收到的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针对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是否成立。如果举报信息成立,区块链系统会扣除举报信息对应的第二用户的资源值。在达到预设周期后,区块链系统若未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则会增加第二用户的资源值。而且,区块链系统会对各个第一用户的资源值进行排序,并按照排序顺序向各个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进行资源选择的通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使得各用户基于区块链系统进行内部管理,使得专职人员不用再对各个摊位在经营中的相关信息进行管理,减少了人工成本,而且方便了各个摊位之间进行动态评价。另外,将市场经营中的相关信息应用于区块链系统中,提高了信息管理的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预设的周期达到后,会进行下一个周期的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具体地,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还包括:在达到预设周期后,重新执行所述从所述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以及后续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区块链系统还可以录入各个第一用户的交易数据,并进行交易数据的分析。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各个第一用户对应的交易数据。
对各个第一用户对应的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不同等级的业务信息。
对各个第一用户的资源值进行排序之后,按照排序顺序向各个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排序顺序对应等级的业务信息。
关于上述步骤,需要说明的是,交易数据可以包括交易时间、交易金额、交易产品信息、交易双方身份信息等内容。当产生第一用户对应的交易数据时,可以将交易数据上传到区块链系统中。业务信息可以为与交易相关的信息,例如可以包括各时段的交易量、各产品的交易量、各个第一用户对应的交易量等。根据业务信息的重要程度可以将业务信息划分为多个等级。
区块链系统对各个第一用户对应的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为区块链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第一用户对应的交易数据进行分析。例如,可以基于第一用户对应的历史交易数据进行神经网络建模,再将此预设周期内的各个第一用户对应的交易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中,输出不同等级的业务信息。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利用其它常规建模的方式,对各个第一用户对应的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不同等级的业务信息。
在对各个第一用户的资源值进行排序之后,区块链系统还可以按照排序顺序向各个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排序顺序对应等级的业务信息。例如,针对资源值排序最高的第一用户,区块链系统会将高流量摊位、最热产品、最佳交易量的时段等信息发送给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于各个第一用户的交易数据加入到区块链系统中,则当产生纠纷时,可以依据交易数据更快捷的解决纠纷的情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为了更好地完成市场中产品的溯源工作,当产品出现问题后,例如产品被病毒污染,能够快速查找出产品的源头,需要各个第一用户将各自的产品信息发送给区块链系统,供区块链系统进行管理和分析。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各个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产品信息。
当确定存在不合格产品,扣除所述不合格产品对应的第一用户的资源值。
需要说明的是,区块链系统接收各个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产品信息。当对第一用户的产品进行检查时,可以通过区块链系统对第一用户的产品进行抽检,当抽检结果不合格时,区块链系统自动扣除不合格产品对应的第一用户的资源值。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果产品被病毒污染,产品对应的第一用户主动上传产品出现问题的相关信息,使得问题产品能够快速被解决,则第一用户会得到资源值奖励。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在具体场景下的实施方法,下面以一个“地摊经济”信息管理的具体示例对本申请实施方式进行介绍。需要说明的是,该具体示例仅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清楚地了解本申请,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不限于该具体示例。
在实际的“地摊经济”信息管理中,摊主(即第一用户)通过手机等终端将自己的身份信息发送给区块链系统进行账户注册。区块链系统收到摊主发送的身份信息和注册信息后,对摊主的账户进行注册,并分配给注册的摊主一定的初始代币。
为了实现地摊内部对相关信息的管理,每个周期区块链系统都会从注册的摊主中抽取N名摊主作为监督者(即第二用户),负责对所有摊主的卫生、规范等行为进行评价。区块链系统接收监督者的评价之后,依据评价信息对所有摊主的代币进行相应的调整。监督者的评价行为还受其他摊主的监督,某个摊主可以对监督者的不诚实评价行为进行举报,并将举报信息发送给区块链系统。区块链系统接收到举报信息后,将举报信息发送给所有摊主。接收到举报信息的所有摊主针对举报信息进行投票,并将投票信息发送个区块链系统,区块链系统可以根据得到的投票信息确定举报信息是否属实,若属实,区块链系统会将举报信息对应的摊主的代币进行扣除。
每个周期末,若区块链系统没有接收过针对监督者的举报信息,则增加监督者的代币,进行代币奖励。同时,区块链系统对各个摊主的代币进行排序,并按照排序顺序向各个摊主的手机终端发送进行摊主位置选择的通知。高级别摊主可以优先原则下一周期的地摊位置,并进行下一周期的“地摊经济”信息管理。
另外,所有摊主需要将进货的产品信息上传给区块链系统,当有摊主的产品出现病毒污染等情况时,可以直接根据产品信息进行溯源,快速对有问题的产品进行处理。区块链系统在确定某摊主的产品为不合格产品时,会扣除该摊主的代币。
区块链系统还可以获取各个摊主的交易数据,并对各个摊主的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并从分析结果中得到高价值的业务信息,包括:高流量摊位,最热产品等信息。另一方面,区块链系统在对各个摊主的代币排序之后,排序高的摊主会获得高价值业务信息。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使得各摊主基于区块链系统进行内部管理,使得城管等执法者不用再对各个摊位在经营中的相关信息进行管理,减少了人工成本,而且方便了各个摊位之间进行动态评价。另外,将地摊经济中的相关信息应用于区块链系统中,提高了信息管理的效率。
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装置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示装置可以配置于区块链系统中,所述装置具体可以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301,用于接收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注册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302,用于从所述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
第一调整单元303,用于当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的第二终端发送的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评价值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评价值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资源值进行调整;
第一发送单元304,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针对所述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时,将所述针对所述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发送给各个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
第二确定单元305,用于当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对所述举报信息的投票信息时,根据所述投票信息确定所述举报信息是否成立;
第一扣除单元306,如果所述举报信息成立,扣除所述举报信息对应的第二用户的资源值;
第二调整单元307,用于在达到预设周期后且未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增加所述第二用户的资源值;
第二发送单元308,用于在对各个所述第一用户的资源值进行排序后,按照排序顺序向各个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进行资源选择的通知。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循环单元,用于在达到预设周期后,重新执行所述从所述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以及后续步骤。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302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当首次从所述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时,从所述第一用户中随机确定第二用户;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当非首次从所述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时,从所述第一用户中选择被确定为所述第二用户的次数少且资源值高的第一用户作为第二用户。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个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交易数据。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对各个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到不同等级的业务信息。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对各个所述第一用户的资源值进行排序之后,按照排序顺序向各个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所述排序顺序对应等级的业务信息。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各个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产品信息;
第二扣除单元,用于当确定存在不合格产品,扣除所述不合格产品对应的第一用户的资源值。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装置,区块链系统可以接收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注册信息,并从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区块链系统可以根据接收的第二用户的第二终端发送的对第一用户的评价值对第一用户的资源值进行调整。区块链系统还可以通过第一用户的投票信息来判断接收到的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针对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是否成立。如果举报信息成立,区块链系统会扣除举报信息对应的第二用户的资源值。在达到预设周期后,区块链系统若未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则会增加第二用户的资源值。而且,区块链系统会对各个第一用户的资源值进行排序,并按照排序顺序向各个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进行资源选择的通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使得专职人员不用再对各个摊位在经营中的相关信息进行管理,减少了人工成本,而且方便了各个摊位之间进行动态评价。另外,将市场经营中的相关信息应用于区块链系统中,提高了信息管理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或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区块链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注册信息;
从所述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的第二终端发送的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评价值,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评价值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资源值进行调整;
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针对所述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时,将所述针对所述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发送给各个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对所述举报信息的投票信息,根据所述投票信息确定所述举报信息是否成立;
如果所述举报信息成立,扣除所述举报信息对应的第二用户的资源值;
在达到预设周期后且未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增加所述第二用户的资源值;
对各个所述第一用户的资源值进行排序,按照排序顺序向各个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进行资源选择的通知;
所述从所述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包括:
当首次从所述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时,从所述第一用户中随机确定第二用户;
当非首次从所述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时,从所述第一用户中选择被确定为所述第二用户的次数少且资源值高的第一用户作为第二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达到预设周期后,重新执行所述从所述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以及后续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各个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交易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各个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不同等级的业务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各个所述第一用户的资源值进行排序之后,按照排序顺序向各个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所述排序顺序对应等级的业务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各个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产品信息;
当确定存在不合格产品,扣除所述不合格产品对应的第一用户的资源值。
7.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区块链系统,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注册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当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的第二终端发送的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评价值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评价值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资源值进行调整;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针对所述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时,将所述针对所述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发送给各个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当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对所述举报信息的投票信息时,根据所述投票信息确定所述举报信息是否成立;
第一扣除单元,如果所述举报信息成立,扣除所述举报信息对应的第二用户的资源值;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在达到预设周期后且未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二用户的举报信息,增加所述第二用户的资源值;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对各个所述第一用户的资源值进行排序后,按照排序顺序向各个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进行资源选择的通知;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当首次从所述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时,从所述第一用户中随机确定第二用户;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当非首次从所述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时,从所述第一用户中选择被确定为所述第二用户的次数少且资源值高的第一用户作为第二用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循环单元,用于在达到预设周期后,重新执行所述从所述第一用户中确定第二用户以及后续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个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交易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对各个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到不同等级的业务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对各个所述第一用户的资源值进行排序之后,按照排序顺序向各个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所述排序顺序对应等级的业务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各个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发送的产品信息;
第二扣除单元,用于当确定存在不合格产品,扣除所述不合格产品对应的第一用户的资源值。
CN202010903818.XA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0369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3818.XA CN112036949B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3818.XA CN112036949B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6949A CN112036949A (zh) 2020-12-04
CN112036949B true CN112036949B (zh) 2023-09-01

Family

ID=73591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03818.XA Active CN112036949B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3694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3187A (zh) * 2019-07-10 2019-11-22 布比(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的验证节点选举方法及系统
CN111311252A (zh) * 2020-01-22 2020-06-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资源的管理方法以及区块链节点设备
CN111324663A (zh) * 2020-01-22 2020-06-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3187A (zh) * 2019-07-10 2019-11-22 布比(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的验证节点选举方法及系统
CN111311252A (zh) * 2020-01-22 2020-06-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资源的管理方法以及区块链节点设备
CN111324663A (zh) * 2020-01-22 2020-06-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6949A (zh) 2020-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mith et al. Police control of interpersonal disputes
CN105184315A (zh) 一种质检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8366045B (zh) 一种风控评分卡的设置方法和装置
CN107403326A (zh) 一种基于电信数据的保险欺诈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1738549A (zh)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184763B (zh) 一种反馈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服务设备
CN106330837A (zh) 一种可疑网络用户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1369208A (zh) 刑罚变更执行检察智能辅助办案系统
CN107230090B (zh) 一种净推荐值nps分类方法及装置
CN107346539A (zh) 用于判图任务分配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11222784A (zh) 一种基于人口大数据的安防监控方法和系统
NeMoyer et al. Predicting probation revocation and residential facility placement at juvenile probation review hearings: Youth-specific and hearing-specific factors.
CN112036949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Johansson et al. Assessment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ecurity-estimating the credibility of the results
CN106560807A (zh) 基于大数据的颜值认证方法与系统
Kalameyets et al. Social networks bot detection using Benford’s law
CN113205442A (zh)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政务数据反馈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0956471A (zh) 装修行业征信数据的分析方法
Rudd et al.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follow-up: Online program and waiting period for unmarried parents in Title IV-D Court.
CN113220741A (zh) 互联网广告虚假流量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81096A (zh) 商户信誉度确定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Loomis et al. Analyzing EIA in Paraná, Brazil and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with 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TWI626549B (zh) Method of analyzing a URL to generate a user profile
CN114399286A (zh) 一种工单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257803A (zh) 用户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