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33346A - 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33346A
CN112033346A CN201910480133.6A CN201910480133A CN112033346A CN 112033346 A CN112033346 A CN 112033346A CN 201910480133 A CN201910480133 A CN 201910480133A CN 112033346 A CN112033346 A CN 1120333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mechanical
angle
station antenna
monit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801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江涛
朱涛
王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8013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333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33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33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00Measuring ang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9/00Measuring inclination, e.g. by clinometers, by lev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系统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基站;基站的基站天线上设置有坡度测量仪,坡度测量仪用于采集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基站用于获取角度值,并将角度值传输至监测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系统和方法,通过获取设置在基站天线上的坡度测量仪采集得到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实现了机械下倾角的自动实时测量,无需人工介入测量过程,节约了人力成本,大大缩短了测量时间,提高了测量效率;与人工测量相比,电子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更高,且不存在人工上站危险。此外,基于基站实现角度值的传输,无需加设通信单元,能够有效降低监控成本,提高下倾角监测可靠性。

Description

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基站天线下倾分为电子下倾和机械下倾,其中机械下倾是物理的向下倾斜天线,其调整的步精度较低,需要通过专业的测试人员上塔对基站天线进行测量和调整。
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作为基站日常测试和优化的因素之一,需要通过不时调整机械下倾角度来达到网络的最优效果。而且天线的机械下倾角度通常会因一些自然的因素比如刮风等发生偏差和倾斜,导致影响基站的信号强度和覆盖范围。
现行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测量方法一般是先对测量工具进行检验校准,然后由测试人员登高上塔,到天线的近端,使用测量工具的侧面紧靠在天线背面的平直面上,测量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人工上站测量过程看似简单实则繁琐,测量效率低下,尤其是针对相对高度较高的基站来说,测试人员上塔存在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而且上述方法不能对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进行实时的远程动态监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系统和方法,用以解决现行的机械下倾角测量需要人工上站完成,测量效率低下、危险性高且无法实时对机械下倾角进行监测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包括基站;
所述基站的基站天线上设置有坡度测量仪,所述坡度测量仪用于采集所述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
所述基站用于获取所述角度值,并将所述角度值传输至监测端。
优选地,所述坡度测量仪包括命令接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
所述命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并触发所述数据采集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多次采集所述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得到多个角度测量值;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多次采集得到的所述多个角度测量值求平均值;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角度值发送至所述基站。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系统,包括如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以及监测端;
所述监测端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发送的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并基于所述角度值监测所述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
优选地,所述监测端包括命令发送模块和角度采集定时器;
所述命令发送模块用于直接发送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或在触发下发送所述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
所述角度采集定时器用于在当前时刻为预设采集时刻时触发所述命令发送模块。
优选地,所述监测端还包括角度判断模块和错误报警模块;
所述角度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角度值是否在预设角度值区间内,且当所述角度值不在预设角度值区间内时,触发所述错误报警模块;
所述错误报警模块用于发出错误报警信息,并触发所述命令发送模块。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如第一方面提供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方法,包括:
若接收到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则多次采集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得到多个角度测量值;
基于所述多个角度测量值获取所述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
将所述角度值发送至基站,以使得所述基站能够将所述角度值传输至监测端。
优选地,所述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是监测端直接发送,或所述监测端在当前时刻为预设采集时刻时发送的。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多个角度测量值获取所述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具体包括:
对所述多个角度测量值求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基于基站发送的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其中,所述角度值是所述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基于设置在基站天线上的坡度测量仪获取的;
基于所述角度值监测所述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
优选地,所述接收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基于基站发送的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发送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以使得所述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在接收到所述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后,获取所述角度值,并将所述角度值发送至监测端。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角度值监测所述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具体包括:
若所述角度值在预设角度值区间内,则确认所述角度值为当前机械下倾角度值;
否则,发出错误报警信息。
优选地,所述否则,发出错误报警信息,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重新发送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以使得所述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在接收到所述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后,获取所述角度值,并将所述角度值发送至监测端。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可以调用存储器中的逻辑命令,以执行如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所提供的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所提供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系统和方法,通过获取设置在基站天线上的坡度测量仪采集得到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实现了机械下倾角的自动实时测量,无需人工介入测量过程,节约了人力成本,大大缩短了测量时间,提高了测量效率;与人工测量相比,电子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更高,且不存在人工上站危险。此外,基于基站实现角度值的传输,无需加设通信单元,能够有效降低监控成本,提高下倾角监测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坡度测量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基站; 110-基站天线; 120-坡度测量仪;
200-监测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行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测量方法即人工上站测量,其测量效率低下,且测试人员上塔存在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此外,上述方法不能对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进行实时的远程动态监控。对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基站100;基站100的基站天线110上设置有坡度测量仪120,坡度测量仪120用于采集基站天线110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基站100用于获取角度值,并将角度值传输至监测端。
具体地,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包括基站100,该基站100的基站天线110上设置有坡度测量仪120。此处,坡度测量仪120可以装设在基站天线110外部,也可以集成在基站天线110内部,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坡度测量仪120是一款具备坡度测量功能的测绘产品,将坡度测量仪120设置在基站天线110上,能够随时测量基站天线110的机械下倾角。
基站100与坡度测量仪120之间电性连接,基站100可以通过基站100内设的基带控制单元和基站天线控制单元实现与坡度测量仪120的连接,也可以直接与坡度测量仪120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基站100具备与监测端通信的能力,进而能够在获取坡度测量仪120采集得到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后,将角度值传输至监测端,以实现监测端对基站天线110机械下倾角的监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通过在基站天线上设置坡度测量仪采集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并由基站将角度值传输至监测端,实现了机械下倾角的自动实时测量,无需人工介入测量过程,节约了人力成本,大大缩短了测量时间,提高了测量效率;与人工测量相比,电子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更高,且不存在人工上站危险。此外,基于基站实现角度值的传输,无需加设通信单元,能够有效降低监控成本,提高下倾角监测可靠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坡度测量仪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中,坡度测量仪120包括命令接收模块121、数据采集模块122、数据处理模块123和数据传输模块124;其中,命令接收模块121用于接收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并触发数据采集模块122;数据采集模块122用于多次采集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得到多个角度测量值;数据处理模块123用于对数据采集模块多次采集得到的多个角度测量值求平均值;数据传输模块124用于将平均值作为角度值发送至基站。
具体地,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用于指示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采集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并返回。该装置中,若基站接收到监测端发送的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则将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转发至坡度测量仪120的命令接收模块121,命令接收模块121用于接收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并在接收到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后触发数据采集模块122。数据采集模块122被命令接收模块触发后,对机械下倾角进行多次测量,并获取每次测量得到的角度测量值,即得到多个角度测量值。此处,测量次数是预先设定的。数据采集模块122在得到多个角度测量值后,将多个角度测量值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123,由数据处理模块123对多个角度测量值求平均值,并将求得的平均值发送给数据传输模块124。数据传输模块124在接收到平均值后,将平均值作为最终得到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返回基站,以使得基站在接收到角度值后,将角度值返回到监测端。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以及监测端200;监测端200用于接收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发送的基站天线110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并基于角度值监测基站天线110的机械下倾角。
具体地,该系统包括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和监测端200。其中,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获取设置在基站天线110上的坡度测量仪120采集得到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并将角度值发送给监测端200。监测端200在接收到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发送的角度值后,即可实现对基站天线110机械下倾角的监测,例如将接收到的角度值更新至当前机械下倾角度,又例如基于接收到的角度值判断当前的机械下倾角是否符合预先设定的机械下倾角要求,是否需要对机械下倾角进行调整,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该系统中,监测端包括命令发送模块和角度采集定时器;其中,命令发送模块用于直接发送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或在触发下发送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角度采集定时器用于在当前时刻为预设采集时刻时触发命令发送模块。
具体地,当监测端需要获知机械下倾角的当前角度值时,可以直接通过命令发送模块向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中的基站下发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
或者,可以预先设定预设采集时刻,即预先设定采集机械下倾角的具体时刻,由角度采集定时器实时判断当前时刻是否为预设采集时刻,并在当前时刻为预设采集时刻时,触发命令发送模块,使得命令发送模块能够在角度采集定时器的触发下向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中的基站下发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该系统中,监测端还包括角度判断模块和错误报警模块;角度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角度值是否在预设角度值区间内,且当角度值不在预设角度值区间内时,触发错误报警模块;错误报警模块用于发出错误报警信息,并触发命令发送模块。
具体地,预设角度值区间为预先设定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的区间范围。在接收到角度值后,监测端可以通过角度判断模块判断角度值是否在预设角度值区间内:若角度值不在预设角度值区间内,确认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返回的角度值为无效值,坡度测量仪可能发生测量错误,或者被测基站天线被吹倒或发生其他故障情况,此时发出错误报警信息,以通知相关工作人员核查坡度测量仪状态以及被测基站天线状态,并触发命令发送模块,使得命令发送模块在错误报警模块的触发下再次向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中的基站下发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通过判断角度值是否在预设角度值区间内,对角度值的有效性进行确认,以便于及时发现故障问题,保证基站天线运行的稳定性。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坡度测量仪,该方法包括:
步骤410,若接收到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则多次采集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得到多个角度测量值。
具体地,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用于指示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采集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并返回。当监测端需要获知机械下倾角的当前角度值时,监测端向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中的基站发送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基站在接收到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后,将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转发至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中的坡度测量仪。
坡度测量仪接收到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后,对机械下倾角进行多次测量,并获取每次测量得到的角度测量值,即得到多个角度测量值。此处,测量次数是预先设定的。
步骤420,基于多个角度测量值获取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
具体地,基于多个角度测量值获取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的方法有多种,例如选取多个角度测量值的中位数作为角度值,又例如将每一角度测量值与预先设定的测量值区间进行比较,对属于测量值区间的角度测量值求平均值,将平均值作为角度值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430,将角度值发送至基站,以使得基站能够将角度值传输至监测端。
具体地,在得到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后,将角度值返回至基站,基站在接收到角度值后,将角度值转发至监测端。监测端在接收到角度值后,即可实现对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的监测,例如将接收到的角度值更新至当前机械下倾角度,又例如基于接收到的角度值判断当前的机械下倾角是否符合预先设定的机械下倾角要求,是否需要对机械下倾角进行调整,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获取设置在基站天线上的坡度测量仪采集得到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实现了机械下倾角的自动实时测量,无需人工介入测量过程,节约了人力成本,大大缩短了测量时间,提高了测量效率;与人工测量相比,电子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更高,且不存在人工上站危险。此外,基于基站实现角度值的传输,无需加设通信单元,能够有效降低监控成本,提高下倾角监测可靠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该方法中,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是监测端直接发送,或监测端在当前时刻为预设采集时刻时发送的。
具体地,当监测端需要获知机械下倾角的当前角度值时,可以直接向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即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中的基站下发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
或者,当检测到当前时刻为预设采集时刻时,监测端向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即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中的基站下发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此处。预设采集时刻为预先设定获取机械下倾角的具体时刻,预设采集时刻可以是固定时间点,例如每天晚上21:00,也可以是通过预先设定的采集周期推算得到的时间点,例如采集周期为1小时,则距离上一次获取角度值的时刻一小时之后即为预设采集时刻,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为通过坡度测量仪获取角度值设定了具体的触发条件,避免了高频率获取和传输角度值导致的资源浪费。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该方法中,步骤420具体包括:对多个角度测量值求平均值,将平均值作为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
具体地,坡度测量仪在得到多个角度测量值后,对多个角度测量值进行平均,并将平均值作为最终得到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返回,通过对多个角度测量值进行平均,能够有效降低由于单次测量带来的测量误差,得到更加准确的角度值。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监测端,监测端可以是操作维护中心(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er,OMC),也可以是其余任意需要对机械下倾角进行监测的智能终端,该方法包括:
步骤510,接收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基于基站发送的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其中,角度值是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基于设置在基站天线上的坡度测量仪获取的。
具体地,坡度测量仪可以装设在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的基站天线外部,也可以集成在基站天线内部。坡度测量仪能够随时测量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即坡度测量仪采集得到的角度测量值。
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可以获取设置在基站天线上的坡度测量仪实时采集得到的角度测量值,即可得到当前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并将角度值通过基站发送到监测端,使得监测端能够接收到上述角度值。
步骤520,基于角度值监测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
具体地,监测端在接收到角度值后,即可实现对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的监测,例如将接收到的角度值更新至当前机械下倾角度,又例如基于接收到的角度值判断当前的机械下倾角是否符合预先设定的机械下倾角要求,是否需要对机械下倾角进行调整,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获取设置在基站天线上的坡度测量仪采集得到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实现了机械下倾角的自动实时测量,无需人工介入测量过程,节约了人力成本,大大缩短了测量时间,提高了测量效率;与人工测量相比,电子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更高,且不存在人工上站危险。此外,基于基站实现角度值的传输,无需加设通信单元,能够有效降低监控成本,提高下倾角监测可靠性。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该方法中,步骤510之前还包括:向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发送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以使得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在接收到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后,获取角度值,并将角度值发送至监测端。
具体地,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用于指示执行基站天线下倾角的测量,并返回测量结果,即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当需要获知机械下倾角的当前角度值时,可以向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即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中的基站下发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在接收到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后,获取设置在基站天线上的坡度测量仪采集得到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并将角度值返回至监测端,以使得监测端可以接收到上述角度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发送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使得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获取角度值并返回,避免了无意义的高频率传输角度值导致的资源浪费。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该方法中,步骤520具体包括:步骤521,若角度值在预设角度值区间内,则确认角度值为当前机械下倾角度值;步骤522,否则,发出错误报警信息。
具体地,预设角度值区间为预先设定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的区间范围。在接收到角度值后,判断角度值是否在预设角度值区间内:
若角度值在预设角度值区间内,则确认坡度测量仪采集得到的角度值是有效值,将角度值更新为当前机械下倾角度值。此处,当前机械下倾角度值为当前时刻的机械下倾角度值。
若角度值在预设角度值区间以外,则确认坡度测量仪采集得到的角度值为无效值,坡度测量仪可能发生测量错误,或者被测基站天线被吹倒或发生其他故障情况,此时发出错误报警信息,以通知相关工作人员核查坡度测量仪状态以及被测基站天线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判断角度值是否在预设角度值区间内,对角度值的有效性进行确认,以便于及时发现故障问题,保证基站天线运行的稳定性。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该方法中,步骤522之后还包括:向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重新发送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以使得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在接收到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后,获取角度值,并将角度值发送至监测端。
具体地,在确认接收的角度值为无效值后,向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即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中的基站重新发送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在接收到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后,再次获取设置在基站天线上的坡度测量仪采集得到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并将再次获取的角度值返回至监测端,以使得监测端可以重新接收到角度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确认接收的角度值为无效值后,重新发起机械下倾角角度值的获取流程,以弥补由于坡度测量仪单次测量失败导致无法得到有效的角度值的问题。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由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和监测端实现,其中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包括基站和坡度测量仪。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当监测端需要获知机械下倾角的当前角度值时,向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中的基站下发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
步骤602,基站在接收到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后,向预先设置在基站天线上的坡度测量仪发送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
步骤603,坡度测量仪在接收到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后,对机械下倾角进行多次测量,获取每次测量得到的角度测量值,对多个角度测量值进行平均,并将平均值作为最终得到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返回基站。
步骤604,基站接收坡度测量仪返回的角度值,并将角度值返回至监测端。
步骤605,监测端接收基站返回的角度值。
步骤606,监测端基于角度值监测机械下倾角,判断角度值是否在预设角度值区间内:若角度值在预设角度值区间内,则确认坡度测量仪采集得到的角度值是有效值,监测成功,执行步骤607;若角度值在预设角度值区间以外,则确认坡度测量仪采集得到的角度值为无效值,监测失败,执行步骤601。
步骤607,测量完成,将角度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输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获取设置在基站天线上的坡度测量仪采集得到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实现了机械下倾角的自动实时测量,无需人工介入测量过程,节约了人力成本,大大缩短了测量时间,提高了测量效率;与人工测量相比,电子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更高,且不存在人工上站危险。此外,通过发送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使得基站获取角度值并返回,避免了无意义的高频率传输角度值导致的资源浪费。再者,通过坡度测量仪对多个角度测量值进行平均,能够有效降低由于单次测量带来的测量误差,得到更加准确的角度值。最后,通过判断角度值是否在预设角度值区间内,对角度值的有效性进行确认,以便于及时发现故障问题,保证基站天线运行的稳定性。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701、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702、存储器(memory)703和通信总线704,其中,处理器701,通信接口702,存储器703通过通信总线7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701可以调用存储在存储器703上并可在处理器7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方法,例如包括:若接收到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则多次采集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得到多个角度测量值;基于所述多个角度测量值获取所述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将所述角度值发送至基站,以使得所述基站能够将所述角度值传输至监测端。
此外,处理器701还可以调用存储在存储器703上并可在处理器7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方法,例如包括:接收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基于基站发送的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其中,所述角度值是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基于设置在基站天线上的坡度测量仪获取的;基于所述角度值监测所述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703中的逻辑命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命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方法,例如包括:若接收到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则多次采集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得到多个角度测量值;基于所述多个角度测量值获取所述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将所述角度值发送至基站,以使得所述基站能够将所述角度值传输至监测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方法,例如包括:接收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基于基站发送的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其中,所述角度值是基站基于设置在基站天线上的坡度测量仪获取的;基于所述角度值监测所述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命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
所述基站的基站天线上设置有坡度测量仪,所述坡度测量仪用于采集所述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
所述基站用于获取所述角度值,并将所述角度值传输至监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度测量仪包括命令接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
所述命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并触发所述数据采集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多次采集所述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得到多个角度测量值;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多次采集得到的所述多个角度测量值求平均值;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角度值发送至所述基站。
3.一种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以及监测端;
所述监测端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发送的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并基于所述角度值监测所述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端包括命令发送模块和角度采集定时器;
所述命令发送模块用于直接发送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或在触发下发送所述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
所述角度采集定时器用于在当前时刻为预设采集时刻时触发所述命令发送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端还包括角度判断模块和错误报警模块;
所述角度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角度值是否在预设角度值区间内,且当所述角度值不在所述预设角度值区间内时,触发所述错误报警模块;
所述错误报警模块用于发出错误报警信息,并触发所述命令发送模块。
6.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接收到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则多次采集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得到多个角度测量值;
基于所述多个角度测量值获取所述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
将所述角度值发送至基站,以使得所述基站能够将所述角度值传输至监测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是所述监测端直接发送的,或所述监测端在当前时刻为预设采集时刻时发送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多个角度测量值获取所述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具体包括:
对所述多个角度测量值求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
9.一种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基于基站发送的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其中,所述角度值是所述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基于设置在所述基站天线上的坡度测量仪获取的;
基于所述角度值监测所述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基于基站发送的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的角度值,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发送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以使得所述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在接收到所述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后,获取所述角度值,并将所述角度值发送至监测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角度值监测所述基站天线的机械下倾角,具体包括:
若所述角度值在预设角度值区间内,则确认所述角度值为当前机械下倾角度值;
否则,发出错误报警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否则,发出错误报警信息,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重新发送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以使得所述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在接收到所述机械下倾角采集命令后,获取所述角度值,并将所述角度值发送至监测端。
13.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12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方法的步骤。
14.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12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方法的步骤。
CN201910480133.6A 2019-06-04 2019-06-04 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120333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0133.6A CN112033346A (zh) 2019-06-04 2019-06-04 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0133.6A CN112033346A (zh) 2019-06-04 2019-06-04 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3346A true CN112033346A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76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80133.6A Pending CN112033346A (zh) 2019-06-04 2019-06-04 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3334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1478A (zh) * 2020-12-31 2021-04-16 联想未来通信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网元设备及网元设备天线参数的自测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53794U (zh) * 2010-11-05 2011-06-01 江苏省东方世纪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天线
JP2011215113A (ja) * 2010-04-02 2011-10-27 Furuno Electric Co Ltd Gnss受信機、航法装置、信号処理装置、gnss速度補正プログラム及びgnss速度補正方法
CN102333327A (zh) * 2011-07-20 2012-01-25 苏州工业园区七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天馈系统的调整和监测方法
CN202734810U (zh) * 2012-06-28 2013-02-13 潍坊新控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天线方位监测装置
CN103281713A (zh) * 2013-05-21 2013-09-04 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4g基站天线工作状态实时监控方法
CN103630114A (zh) * 2012-08-23 2014-03-12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倾角测量装置
CN103630115A (zh) * 2012-08-23 2014-03-12 北京交通大学 新型铁路gsm-r无线通信基站天线倾角组网测量系统
CN103900530A (zh) * 2014-03-28 2014-07-02 陕西博天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系统铁塔倾斜角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9211191A (zh) * 2018-07-24 2019-01-15 中睿通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基于测距原理的基站天线下倾角的测量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15113A (ja) * 2010-04-02 2011-10-27 Furuno Electric Co Ltd Gnss受信機、航法装置、信号処理装置、gnss速度補正プログラム及びgnss速度補正方法
CN201853794U (zh) * 2010-11-05 2011-06-01 江苏省东方世纪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天线
CN102333327A (zh) * 2011-07-20 2012-01-25 苏州工业园区七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天馈系统的调整和监测方法
CN202734810U (zh) * 2012-06-28 2013-02-13 潍坊新控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天线方位监测装置
CN103630114A (zh) * 2012-08-23 2014-03-12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倾角测量装置
CN103630115A (zh) * 2012-08-23 2014-03-12 北京交通大学 新型铁路gsm-r无线通信基站天线倾角组网测量系统
CN103281713A (zh) * 2013-05-21 2013-09-04 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4g基站天线工作状态实时监控方法
CN103900530A (zh) * 2014-03-28 2014-07-02 陕西博天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系统铁塔倾斜角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9211191A (zh) * 2018-07-24 2019-01-15 中睿通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基于测距原理的基站天线下倾角的测量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1478A (zh) * 2020-12-31 2021-04-16 联想未来通信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网元设备及网元设备天线参数的自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71780B2 (en) Autonomous wireless antenna sensor system
CN103748901B (zh) 自主无线天线传感器系统
CN111650478B (zh) 一种配电网故障诊断与定位方法及网关
EP2204878A1 (en)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igning an antenna
WO2011103818A2 (zh) 基站天线信息远程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1050275B (zh) 一种基于rssi特征值的蓝牙定位方法
CN112033346A (zh) 基站天线机械下倾角监测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13839712A (zh) 基于光模块的信号传输监测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03002483B (zh) 一种基站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9400702U (zh) 天线姿态的采集装置及系统
CN109714733A (zh) 物联网通信故障的检测恢复方法以及物联网系统
EP3499928B1 (en) Determining signal quality in a 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
KR101580320B1 (ko) 무선 신호 수신 강도를 이용한 거리 측정 방법
CN109873740A (zh) 一种机械摆动雷达数据通信系统
EP2698643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location system accuracy
CN106937318B (zh) 测绘通信系统
CN115004581A (zh) 配电网络中的无线同步测量
US2017000337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improve position accuracy for wi-fi technology
JP6163470B2 (ja) 無線通信装置の通信状態確認装置
CN108806222A (zh) 智能门锁网络连接方法及智能门锁
CN111130502A (zh) 衰减器控制电路
CN106264531B (zh) 节育器位移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7554691B (zh) 远程自适应智能电表
CN108418731B (zh) 一种单终端二次小线虚接测试方法
KR100992920B1 (ko) Gps 시스템을 이용한 시설물의 시공 및 유지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