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27547A - 轮盘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 - Google Patents

轮盘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27547A
CN112027547A CN202010997535.6A CN202010997535A CN112027547A CN 112027547 A CN112027547 A CN 112027547A CN 202010997535 A CN202010997535 A CN 202010997535A CN 112027547 A CN112027547 A CN 1120275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rail
horizontal slide
wheel disc
horizontal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975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益民
辛怀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Xuhui Express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Xuhui Express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Xuhui Express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Xuhui Express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9753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275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27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275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5/00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ischarge Of Articles From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提高分拣小车使用率的轮盘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该分拣机包括支撑架、机头箱和机尾箱、若干个分拣小车,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水平滑轨、第二水平滑轨、第三水平滑轨、第四水平滑轨,在使用时,分拣小车不论是在上层的水平滑轨内移动、下层的水平滑轨内移动、还是围绕轮盘转动时,都能够保证分拣小车的载物台始终朝上,从而使得载物台上放置的物品在分拣小车移动的全过程不会掉落,实现分拣在上层滑轨、下层滑轨均能够进行物品的输送和分拣,大大提高了分拣小车的使用率,有利于提高分拣效率,同时改善了上料线、分拣口等设备布设的灵活性,同时大大减小了分拣机的占地面积。适合在物流技术领域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轮盘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轮盘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
背景技术
交叉带式分拣系统,由主驱动带式输送机和载有小型带式输送机的台车(简称分拣小车)联接在一起,当分拣小车移动到所规定的分拣位置时,转动分拣小车的小型带式输送机,将分拣小车上放置的物品分拣送出。因为主驱动带式输送机与分拣小车的带式输送机呈交叉状,故称为交叉带交叉带分拣机。
常规的交叉带分拣机,如环形交叉带分拣机,通常其为水平平铺在地面上的结构,这种结构占地面积大,对于小空间的使用场合,较难适应,应用的灵活性不佳。
鉴于此,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大力研究直线交叉带分拣机,揭示的一种直线交叉带分拣机,这种结构,占地面积小,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分拣小车沿环形轨道移动,当分拣小车在高位时,分拣小车的输送面朝上可以进行物品的输送,当小车转动到环形轨道的转角及下层位置时,此时,分拣小车的输送面向下倾斜或朝下,物品无法保持在分拣小车的输送面上,因此,物品必须在上层时进行移载,而无法在下层进行移载,这就极大的降低了小车的使用效率,也降低了设备布设的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提高分拣小车使用率的轮盘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轮盘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包括支撑架、机头箱和机尾箱、若干个分拣小车,所述机头箱设置在支撑架的前端,所述机尾箱设置在支撑架的后端,若干个分拣小车沿支撑架前后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水平滑轨、第二水平滑轨、第三水平滑轨、第四水平滑轨,所述第一水平滑轨、第二水平滑轨、第三水平滑轨、第四水平滑轨互相平行,所述第一水平滑轨位于第三水平滑轨正上方,所述第二水平滑轨位于第四水平滑轨正上方,且第一水平滑轨与第二水平滑轨位于同一高度的水平面内,第三水平滑轨与第四水平滑轨位于同一高度的水平面内,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分拣小车沿第一水平滑轨或第三水平滑轨移动的直线驱动电机;
所述分拣小车包括载物台和底座,所述载物台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底座的左侧表面前端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设有第一滚轮、第一转筒,所述第一转筒位于第一滚轮的外侧且第一滚轮与第一转筒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底座的左侧表面后端设置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套设有第三滚轮;所述底座的右侧表面后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第二转轴的中心轴线互相平行,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与第一水平滑轨互相垂直,所述第二转轴上套设有第二滚轮、第二转筒,所述第二转筒位于第二滚轮的外侧且第二滚轮与第二转筒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底座的右侧表面前端设置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套设有第四滚轮,相邻的两个分拣小车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套设在相邻两个分拣小车的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套设在相邻两个分拣小车的第二转轴上,当分拣小车移动至第一水平滑轨与第二水平滑轨之间时,所述分拣小车的第一滚轮、第三滚轮均位于第一水平滑轨上表面且沿第一水平滑轨上表面自由滚动,分拣小车的第二滚轮、第四滚轮位于第二水平滑轨上表面且沿第二水平滑轨上表面自由滚动,当分拣小车移动至第三水平滑轨与第四水平滑轨之间时,所述分拣小车的第一滚轮、第三滚轮位于第三水平滑轨上表面且沿第三水平滑轨上表面自由滚动,分拣小车的第二滚轮、第四滚轮位于第四水平滑轨上表面内且沿第四水平滑轨上表面自由滚动;
所述机头箱和机尾箱结构相同,所述机头箱包括固定在支撑架上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第一支撑轴、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一支撑轴、第二支撑轴均通过轴承固定在机头箱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支撑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轮盘,所述第一轮盘与第一滚轮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二支撑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轮盘,所述第二轮盘与第二滚轮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一轮盘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轮盘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高度的水平面内且二者互相平行,所述第一轮盘的直径与第二轮盘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轮盘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轮盘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转轴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轮盘的圆周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接装置,每个第一卡接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固定在第一轮盘的圆周表面,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圆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圆弧形凹槽的内径与第一转筒的外径相匹配,相邻两个第一支撑座上设置的第一圆弧形凹槽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弧线距离等于相邻两个分拣小车的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轮盘的圆周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接装置,每个第二卡接装置包括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固定在第二轮盘的圆周表面,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圆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圆弧形凹槽的内径与第二转筒的外径相匹配,相邻两个第二支撑座上设置的第二圆弧形凹槽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弧线距离等于相邻两个分拣小车的第二转轴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水平滑轨的前端伸入箱体内且延伸至第二支撑轴延长线的上方,所述第一水平滑轨位于第一轮盘的内侧,所述第三水平滑轨的前端伸入箱体内且延伸至第二支撑轴延长线的下方,所述第三水平滑轨位于第一轮盘的内侧;所述第二水平滑轨的前端伸入箱体内且延伸至第二支撑轴上方,所述第二水平滑轨位于第二轮盘的内侧,所述第四水平滑轨的前端伸入箱体内且延伸至第二支撑轴下方,所述第四水平滑轨位于第二轮盘的内侧,当其中任意一个分拣小车的第一转轴移动至第一支撑轴正上方时,第一转筒处于其中一个第一支撑座的第一圆弧形凹槽内,第二转筒处于其中一个第二支撑座的第二圆弧形凹槽内。
进一步的是,所述机头箱的箱体内设置有第一辅助环形滑轨,所述第一辅助环形滑轨位于第二轮盘的前侧,且所述第一辅助环形滑轨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的延伸方向与第四滚轮在围绕第二轮盘转动时的运动轨迹线重合,所述第一环形槽的宽度与第四滚轮的外径相匹配。
进一步的是,所述机尾箱的箱体内设置有第二辅助环形滑轨,所述第二辅助环形滑轨位于第一轮盘的后侧,且所述第一辅助环形滑轨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三滚轮在围绕第一轮盘转动时的运动轨迹线重合,所述第二环形槽的宽度与第三滚轮的外径相匹配。
进一步的是,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左侧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滚轮,多个第一限位滚轮的中心轴线互相平行,多个第一限位滚轮的中心轴线均与底座下表面互相垂直,多个第一限位滚轮的中心轴线与第一水平滑轨之间的距离均相等且等于第一限位滚轮的半径,底座的下表面右侧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滚轮,多个第二限位滚轮的中心轴线互相平行,多个第二限位滚轮的中心轴线均与底座下表面互相垂直,多个第二限位滚轮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水平滑轨之间的距离均相等且等于第二限位滚轮的半径。
进一步的是,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保护罩、第二保护罩、第三保护罩、第四保护罩,所述第一水平滑轨位于第一保护罩内,所述第二水平滑轨位于第二保护罩内,所述第三水平滑轨位于第三保护罩内,所述第四水平滑轨位于第四保护罩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轮盘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在使用时,分拣小车不论是在上层的水平滑轨内移动、下层的水平滑轨内移动、还是围绕轮盘转动时,都能够保证分拣小车的载物台始终朝上,从而使得载物台上放置的物品在分拣小车移动的全过程不会掉落,因此实现分拣在上层滑轨、下层滑轨均能够进行物品的输送和分拣,大大提高了分拣小车的使用率,有利于提高分拣效率,同时改善了上料线、分拣口等设备布设的灵活性,同时大大减小了分拣机的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轮盘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滑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机头箱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机头箱的后视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分拣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分拣小车的后视图;
图中标记说明:支撑架1、分拣小车2、载物台201、底座202、第一转轴203、第一滚轮204、第一转筒205、第三转轴206、第三滚轮207、第二转轴208、第二滚轮209、第二转筒210、第四转轴211、第四滚轮212、第一连接板213、第二连接板214、第一限位滚轮215、第二限位滚轮216、机头箱3、箱体301、第一支撑轴302、第二支撑轴303、第一轮盘304、第二轮盘306、第一支撑座308、第一圆弧形凹槽309、第二支撑座310、第二圆弧形凹槽311、第一辅助环形滑轨312、第一环形槽313、机尾箱4、第一辅助环形滑轨401、第一环形槽402、第一水平滑轨5、第二水平滑轨6、第三水平滑轨7、第四水平滑轨8、第一保护罩9、第二保护罩10、第三保护罩11、第四保护罩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6所示,该轮盘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包括支撑架1、机头箱3和机尾箱4、若干个分拣小车2,所述机头箱3设置在支撑架1的前端,所述机尾箱4设置在支撑架1的后端,若干个分拣小车2沿支撑架1前后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支撑架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水平滑轨5、第二水平滑轨6、第三水平滑轨7、第四水平滑轨8,所述第一水平滑轨5、第二水平滑轨6、第三水平滑轨7、第四水平滑轨8互相平行,所述第一水平滑轨5位于第三水平滑轨7正上方,所述第二水平滑轨6位于第四水平滑轨8正上方,且第一水平滑轨5与第二水平滑轨6位于同一高度的水平面内,第三水平滑轨7与第四水平滑轨8位于同一高度的水平面内,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分拣小车2沿第一水平滑轨5或第三水平滑轨7移动的直线驱动电机;
所述分拣小车2包括载物台201和底座202,所述载物台201固定在底座202的上表面,所述底座202的左侧表面前端设置有第一转轴203,所述第一转轴203上套设有第一滚轮204、第一转筒205,所述第一转筒205位于第一滚轮204的外侧且第一滚轮204与第一转筒205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底座202的左侧表面后端设置有第三转轴206,所述第三转轴206上套设有第三滚轮207;所述底座202的右侧表面后端设置有第二转轴208,所述第一转轴203的中心轴线、第二转轴208的中心轴线互相平行,第一转轴203的中心轴线与第一水平滑轨5互相垂直,所述第二转轴208上套设有第二滚轮209、第二转筒210,所述第二转筒210位于第二滚轮209的外侧且第二滚轮209与第二转筒210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底座202的右侧表面前端设置有第四转轴211,所述第四转轴211上套设有第四滚轮212,相邻的两个分拣小车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213、第二连接板214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21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套设在相邻两个分拣小车2的第一转轴203上,所述第二连接板214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套设在相邻两个分拣小车2的第二转轴208上,当分拣小车2移动至第一水平滑轨5与第二水平滑轨6之间时,所述分拣小车2的第一滚轮204、第三滚轮207均位于第一水平滑轨5上表面且沿第一水平滑轨5上表面自由滚动,分拣小车2的第二滚轮209、第四滚轮212位于第二水平滑轨6上表面且沿第二水平滑轨6上表面自由滚动,当分拣小车2移动至第三水平滑轨7与第四水平滑轨8之间时,所述分拣小车2的第一滚轮204、第三滚轮207位于第三水平滑轨7上表面且沿第三水平滑轨7上表面自由滚动,分拣小车2的第二滚轮209、第四滚轮212位于第四水平滑轨8上表面内且沿第四水平滑轨8上表面自由滚动;
所述机头箱3和机尾箱4结构相同,所述机头箱3包括固定在支撑架1上的箱体301,所述箱体301内设置有第一支撑轴302、第二支撑轴303,所述第一支撑轴302、第二支撑轴303均通过轴承固定在机头箱3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支撑轴302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轮盘304,所述第一轮盘304与第一滚轮204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二支撑轴303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轮盘306,所述第二轮盘306与第二滚轮209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一轮盘304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轮盘306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高度的水平面内且二者互相平行,所述第一轮盘304的直径与第二轮盘306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轮盘304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轮盘306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转轴203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转轴208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轮盘304的圆周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接装置,每个第一卡接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座308,所述第一支撑座308固定在第一轮盘304的圆周表面,所述第一支撑座308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圆弧形凹槽309,所述第一圆弧形凹槽309的内径与第一转筒205的外径相匹配,相邻两个第一支撑座308上设置的第一圆弧形凹槽309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弧线距离等于相邻两个分拣小车2的第一转轴203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轮盘306的圆周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接装置,每个第二卡接装置包括第二支撑座310,所述第二支撑座310固定在第二轮盘306的圆周表面,所述第二支撑座310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圆弧形凹槽311,所述第二圆弧形凹槽311的内径与第二转筒210的外径相匹配,相邻两个第二支撑座310上设置的第二圆弧形凹槽31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弧线距离等于相邻两个分拣小车2的第二转轴208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水平滑轨5的前端伸入箱体301内且延伸至第二支撑轴303延长线的上方,所述第一水平滑轨位于第一轮盘304的内侧,所述第三水平滑轨7的前端伸入箱体301内且延伸至第二支撑轴303延长线的下方,所述第三水平滑轨位于第一轮盘304的内侧;所述第二水平滑轨6的前端伸入箱体301内且延伸至第二支撑轴303上方,所述第二水平滑轨位于第二轮盘306的内侧,所述第四水平滑轨8的前端伸入箱体301内且延伸至第二支撑轴303下方,所述第四水平滑轨位于第二轮盘306的内侧,当其中任意一个分拣小车2的第一转轴203移动至第一支撑轴302正上方时,第一转筒205处于其中一个第一支撑座308的第一圆弧形凹槽309内,第二转筒210处于其中一个第二支撑座310的第二圆弧形凹槽311内。
该轮盘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首先,通过直线驱动电机驱动分拣小车2移动,由于第一轮盘304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轮盘306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高度的水平面内且二者互相平行,且第一轮盘304的直径与第二轮盘306的直径相同,同时第一轮盘304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轮盘306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转轴203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转轴208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同时由于第一水平滑轨5的前端伸入箱体301内且延伸至第二支撑轴303延长线的上方,所述第一水平滑轨位于第一轮盘304的内侧,所述第三水平滑轨7的前端伸入箱体301内且延伸至第二支撑轴303延长线的下方,所述第三水平滑轨位于第一轮盘304的内侧;当其中任意一个分拣小车2的第一转轴203在向第一支撑轴302正上方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滚轮204和第四滚轮212同时从第一水平滑轨5和第二水平滑轨6上脱离,同时相邻的两个分拣小车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213、第二连接板214相连,此时分拣小车2除了由同轴的第三滚轮207和第二滚轮209支撑,第一连接板213还会给第一转轴203提供第三个支撑点,三个不共线的支撑点可以保证该分拣小车2在移动过程中不会翻转,从而保持分拣小车2的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当该分拣小车2的第一转轴203移动至第一支撑轴302正上方时,此时,第一转筒205处于其中一个第一支撑座308的第一圆弧形凹槽309内,第二转筒210处于其中一个第二支撑座310的第二圆弧形凹槽311内,第二滚轮209与第二水平滑轨6脱离,第三滚轮207与第一水平滑轨5脱离,当分拣小车2围绕轮盘继续转动时,由于分拣小车2通过第一转筒205、第二转筒210被固定在第一圆弧形凹槽309内和第二圆弧形凹槽311内,且第一转筒205和第二转筒210不同轴,因此,分拣小车2在围绕轮盘转动时,可以使得分拣小车2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当该分拣小车2的第一转轴203移动至第一支撑轴302正下方并继续移动时,第一转筒205从第一圆弧形凹槽309内脱离,同时第三滚轮207进入第三水平滑轨7的凹槽内,同时第二转筒210从第二圆弧形凹槽311内脱离,同时第二滚轮209移动至第四水平滑轨8的上表面,此时分拣小车2除了由同轴的第三滚轮207和第二滚轮209支撑,第一连接板213还会给第一转轴203提供第三个支撑点,三个不共线的支撑点可以保证该分拣小车2在移动过程中不会翻转,从而保持分拣小车2的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当该分拣小车2继续移动时,第一滚轮204、第四滚轮212会同时移动至第三水平滑轨7上表面和第四水平滑轨8上表面,相邻的两个分拣小车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213、第二连接板214相连,前面的分拣小车2在移动时会带动后面的分拣小车2移动,如此循环反复,在使用时,分拣小车2不论是在上层的水平滑轨内移动、下层的水平滑轨内移动、还是围绕轮盘转动时,都能够保证分拣小车2的载物台201始终朝上,从而使得载物台201上放置的物品在分拣小车2移动的全过程不会掉落,因此实现分拣在上层滑轨、下层滑轨均能够进行物品的输送和分拣,大大提高了分拣小车2的使用率,有利于提高分拣效率,同时改善了上料线、分拣口等设备布设的灵活性,同时大大减小了分拣机的占地面积。
为了保证分拣小车2在围绕轮盘转动时的平稳性,所述机头箱3的箱体301内设置有第一辅助环形滑轨312,所述第一辅助环形滑轨312位于第二轮盘306的前侧,且所述第一辅助环形滑轨312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一环形槽313,所述第一环形槽313的延伸方向与第四滚轮212在围绕第二轮盘306转动时的运动轨迹线重合,所述第一环形槽313的宽度与第四滚轮212的外径相匹配。这样分拣小车2在围绕轮盘转动时,便可以有三个支撑点处于同一平面内,可以使得分拣小车2在转动过程中运行更加平稳。同样的,在机尾箱4的箱体301内设置有第二辅助环形滑轨401,所述第二辅助环形滑轨401位于第一轮盘304的后侧,且所述第一辅助环形滑轨312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二环形槽402,所述第二环形槽402的延伸方向与第三滚轮207在围绕第一轮盘304转动时的运动轨迹线重合,所述第二环形槽402的宽度与第三滚轮207的外径相匹配。
为了保证分拣小车2在沿水平滑轨移动时的平稳性,所述底座202的下表面左侧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滚轮215,多个第一限位滚轮215的中心轴线互相平行,多个第一限位滚轮215的中心轴线均与底座202下表面互相垂直,多个第一限位滚轮215的中心轴线与第一水平滑轨5之间的距离均相等且等于第一限位滚轮215的半径,底座202的下表面右侧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滚轮216,多个第二限位滚轮216的中心轴线互相平行,多个第二限位滚轮216的中心轴线均与底座202下表面互相垂直,多个第二限位滚轮216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水平滑轨6之间的距离均相等且等于第二限位滚轮216的半径。这样通过限位滚轮和第一滚轮204、第二滚轮209便可以将分拣小车2限制在第一水平滑轨5与第二水平滑轨6之间或者第三水平滑轨7与第四水平滑轨8之间,使其运行更加平稳。
为了防止杂物掉落至滑轨表面影响分拣小车2的运行,,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第一保护罩9、第二保护罩10、第三保护罩11、第四保护罩12,所述第一水平滑轨5位于第一保护罩9内,所述第二水平滑轨6位于第二保护罩10内,所述第三水平滑轨7位于第三保护罩11内,所述第四水平滑轨8位于第四保护罩12内。

Claims (5)

1.轮盘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机头箱(3)和机尾箱(4)、若干个分拣小车(2),所述机头箱(3)设置在支撑架(1)的前端,所述机尾箱(4)设置在支撑架(1)的后端,若干个分拣小车(2)沿支撑架(1)前后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支撑架(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水平滑轨(5)、第二水平滑轨(6)、第三水平滑轨(7)、第四水平滑轨(8),所述第一水平滑轨(5)、第二水平滑轨(6)、第三水平滑轨(7)、第四水平滑轨(8)互相平行,所述第一水平滑轨(5)位于第三水平滑轨(7)正上方,所述第二水平滑轨(6)位于第四水平滑轨(8)正上方,且第一水平滑轨(5)与第二水平滑轨(6)位于同一高度的水平面内,第三水平滑轨(7)与第四水平滑轨(8)位于同一高度的水平面内,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分拣小车(2)沿第一水平滑轨(5)或第三水平滑轨(7)移动的直线驱动电机;
所述分拣小车(2)包括载物台(201)和底座(202),所述载物台(201)固定在底座(202)的上表面,所述底座(202)的左侧表面前端设置有第一转轴(203),所述第一转轴(203)上套设有第一滚轮(204)、第一转筒(205),所述第一转筒(205)位于第一滚轮(204)的外侧且第一滚轮(204)与第一转筒(205)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底座(202)的左侧表面后端设置有第三转轴(206),所述第三转轴(206)上套设有第三滚轮(207);所述底座(202)的右侧表面后端设置有第二转轴(208),所述第一转轴(203)的中心轴线、第二转轴(208)的中心轴线互相平行,第一转轴(203)的中心轴线与第一水平滑轨(5)互相垂直,所述第二转轴(208)上套设有第二滚轮(209)、第二转筒(210),所述第二转筒(210)位于第二滚轮(209)的外侧且第二滚轮(209)与第二转筒(210)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底座(202)的右侧表面前端设置有第四转轴(211),所述第四转轴(211)上套设有第四滚轮(212),相邻的两个分拣小车(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213)、第二连接板(214)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21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套设在相邻两个分拣小车(2)的第一转轴(203)上,所述第二连接板(214)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套设在相邻两个分拣小车(2)的第二转轴(208)上,当分拣小车(2)移动至第一水平滑轨(5)与第二水平滑轨(6)之间时,所述分拣小车(2)的第一滚轮(204)、第三滚轮(207)均位于第一水平滑轨(5)上表面且沿第一水平滑轨(5)上表面自由滚动,分拣小车(2)的第二滚轮(209)、第四滚轮(212)位于第二水平滑轨(6)上表面且沿第二水平滑轨(6)上表面自由滚动,当分拣小车(2)移动至第三水平滑轨(7)与第四水平滑轨(8)之间时,所述分拣小车(2)的第一滚轮(204)、第三滚轮(207)位于第三水平滑轨(7)上表面且沿第三水平滑轨(7)上表面自由滚动,分拣小车(2)的第二滚轮(209)、第四滚轮(212)位于第四水平滑轨(8)上表面内且沿第四水平滑轨(8)上表面自由滚动;
所述机头箱(3)和机尾箱(4)结构相同,所述机头箱(3)包括固定在支撑架(1)上的箱体(301),所述箱体(301)内设置有第一支撑轴(302)、第二支撑轴(303),所述第一支撑轴(302)、第二支撑轴(303)均通过轴承固定在机头箱(3)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支撑轴(302)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轮盘(304),所述第一轮盘(304)与第一滚轮(204)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二支撑轴(303)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轮盘(306),所述第二轮盘(306)与第二滚轮(209)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一轮盘(304)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轮盘(306)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高度的水平面内且二者互相平行,所述第一轮盘(304)的直径与第二轮盘(306)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轮盘(304)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轮盘(306)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转轴(203)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转轴(208)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轮盘(304)的圆周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接装置,每个第一卡接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座(308),所述第一支撑座(308)固定在第一轮盘(304)的圆周表面,所述第一支撑座(308)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圆弧形凹槽(309),所述第一圆弧形凹槽(309)的内径与第一转筒(205)的外径相匹配,相邻两个第一支撑座(308)上设置的第一圆弧形凹槽(309)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弧线距离等于相邻两个分拣小车(2)的第一转轴(203)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轮盘(306)的圆周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接装置,每个第二卡接装置包括第二支撑座(310),所述第二支撑座(310)固定在第二轮盘(306)的圆周表面,所述第二支撑座(310)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圆弧形凹槽(311),所述第二圆弧形凹槽(311)的内径与第二转筒(210)的外径相匹配,相邻两个第二支撑座(310)上设置的第二圆弧形凹槽(31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弧线距离等于相邻两个分拣小车(2)的第二转轴(208)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水平滑轨(5)的前端伸入箱体(301)内且延伸至第二支撑轴(303)延长线的上方,所述第一水平滑轨(5)位于第一轮盘(304)的内侧,所述第三水平滑轨(7)的前端伸入箱体(301)内且延伸至第二支撑轴(303)延长线的下方,所述第三水平滑轨(7)位于第一轮盘(304)的内侧;所述第二水平滑轨(6)的前端伸入箱体(301)内且延伸至第二支撑轴(303)上方,所述第二水平滑轨(6)位于第二轮盘(306)的内侧,所述第四水平滑轨(8)的前端伸入箱体(301)内且延伸至第二支撑轴(303)下方,所述第四水平滑轨(8)位于第二轮盘(306)的内侧,当其中任意一个分拣小车(2)的第一转轴(203)移动至第一支撑轴(302)正上方时,第一转筒(205)处于其中一个第一支撑座(308)的第一圆弧形凹槽(309)内,第二转筒(210)处于其中一个第二支撑座(310)的第二圆弧形凹槽(311)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盘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箱(3)的箱体(301)内设置有第一辅助环形滑轨(312),所述第一辅助环形滑轨(312)位于第二轮盘(306)的前侧,且所述第一辅助环形滑轨(312)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一环形槽(313),所述第一环形槽(313)的延伸方向与第四滚轮(212)在围绕第二轮盘(306)转动时的运动轨迹线重合,所述第一环形槽(313)的宽度与第四滚轮(212)的外径相匹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盘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尾箱(4)的箱体(301)内设置有第二辅助环形滑轨(401),所述第二辅助环形滑轨(401)位于第一轮盘(304)的后侧,且所述第一辅助环形滑轨(312)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二环形槽(402),所述第二环形槽(402)的延伸方向与第三滚轮(207)在围绕第一轮盘(304)转动时的运动轨迹线重合,所述第二环形槽(402)的宽度与第三滚轮(207)的外径相匹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盘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02)的下表面左侧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滚轮(215),多个第一限位滚轮(215)的中心轴线互相平行,多个第一限位滚轮(215)的中心轴线均与底座(202)下表面互相垂直,多个第一限位滚轮(215)的中心轴线与第一水平滑轨(5)之间的距离均相等且等于第一限位滚轮(215)的半径,底座(202)的下表面右侧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滚轮(216),多个第二限位滚轮(216)的中心轴线互相平行,多个第二限位滚轮(216)的中心轴线均与底座(202)下表面互相垂直,多个第二限位滚轮(216)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水平滑轨(6)之间的距离均相等且等于第二限位滚轮(216)的半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盘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第一保护罩(9)、第二保护罩(10)、第三保护罩(11)、第四保护罩(12),所述第一水平滑轨(5)位于第一保护罩(9)内,所述第二水平滑轨(6)位于第二保护罩(10)内,所述第三水平滑轨(7)位于第三保护罩(11)内,所述第四水平滑轨(8)位于第四保护罩(12)内。
CN202010997535.6A 2020-09-21 2020-09-21 轮盘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 Pending CN1120275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97535.6A CN112027547A (zh) 2020-09-21 2020-09-21 轮盘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97535.6A CN112027547A (zh) 2020-09-21 2020-09-21 轮盘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27547A true CN112027547A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74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97535.6A Pending CN112027547A (zh) 2020-09-21 2020-09-21 轮盘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2754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3152A (zh) * 2021-03-30 2021-06-04 杭州旭辉快递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不同轴式双层直线分拣机
CN113019978A (zh) * 2021-04-15 2021-06-25 合肥泰禾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均匀分散上料装置及分选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3152A (zh) * 2021-03-30 2021-06-04 杭州旭辉快递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不同轴式双层直线分拣机
CN113019978A (zh) * 2021-04-15 2021-06-25 合肥泰禾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均匀分散上料装置及分选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27548A (zh) 同轴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
CN112027547A (zh) 轮盘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
CN209997856U (zh) 一种全向输送喷涂生产线
CN112024414B (zh) 分拣机
CN210304603U (zh) 双层直线交叉带分拣机
CN212245034U (zh) 轮盘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
JP2001031378A (ja) 作業用台車式搬送装置
CN206502288U (zh) 一种新型输送带式自动上料结构
CN210847216U (zh) 一种分拣小车及分拣系统
CN112441373A (zh) 一种智慧物流用快递分拣输送设备
CN212314741U (zh) 同轴式双层直线循环升降交叉带分拣机
CN218258952U (zh) 一种轿底自动化包装线
CN214058946U (zh) 多层直线循环输送机
CN215659674U (zh) 轴承内外圈磨削下料装置
CN209305632U (zh) 一种新型便捷灵活的工件输送装置
CN210943519U (zh) 一种新型直线交叉带分拣机结构
CN108252258A (zh) 一种多功能铁路轨道清洁养护平台
CN210456366U (zh) 一种轮式摩擦输送系统
CN211469799U (zh) 一种高精度四轮过弯小车
EP3950157A1 (en) Sorter
CN215853492U (zh) 不同轴式双层直线智能分拣机
CN207596002U (zh) 一种智能型物流运输分流机器人
CN206544892U (zh) 一种医院物料升降装置
CN215390852U (zh) 一种双层高速直线分拣设备
CN115520577B (zh) 一种带有工装夹具的循环料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