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26575A -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系统及其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系统及其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26575A
CN112026575A CN202010731488.0A CN202010731488A CN112026575A CN 112026575 A CN112026575 A CN 112026575A CN 202010731488 A CN202010731488 A CN 202010731488A CN 112026575 A CN112026575 A CN 1120265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electric automobile
management module
managemen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3148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涛
温浩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echnolog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echnolog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echnolog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echnolog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73148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265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26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265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6Data transfer between charging stations and vehicles
    • B60L53/665Methods related to measuring, billing or pay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1Charging colum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系统及其管理系统,该自动充电系统包括充电桩,间隔置于自动充电区域内,当接收到充电请求时通过无接触的方式为经过该区域内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充电管理模块,接收充电信号,将所述充电信号转换为所述充电请求并发送到与所述电动汽车距离最近的所述充电桩,控制所述充电桩向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并形成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数据。所述自动充电系统及其管理系统能够实现了对电动汽车的无接触式自动充电与充电数据的管理、监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系统及其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系统及其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动汽车,依靠电力驱动,一方面缓解了国家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消耗了过剩的电力产能;另外一方面,根据一般的用电场景,大量的电动汽车在夜间充电,对电网的调峰又有积极的作用,优化了电网质量。
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一般分为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两种方式,一般情况下,有线充电作为主要的充电方式,无线充电作为辅助性的充电方式。有线充电的技术比较成熟、稳定可靠,并且可以通过快充的方式实现快速充电,有线充电相对来说成本也更低,因此有线充电方式应用比较广泛。无线充电方式由于具有使用便捷的优点,其技术一直被研究。
无线充电技术引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无线电力传输也称无线能量传输或无线电能传输,主要通过电磁感应、电磁共振、射频、微波、激光等方式实现非接触式的电力传输。根据在空间实现无线电力传输供电距离的不同,可以把无线电力传输形式分为短程、中程和远程传输三大类。其中,短程传输一般的传输距离上限为10cm左右;中程传输的传输距离能过到10m,但传输功率小;远程传输可以应用于大范围、长距离且不易受环境影响的电能传输。
虽然无线充电技术存在如此多的优点,但是随着其使用率的增大,隐含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1.传统的无线充电管理系统不够完善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云计算逐渐走入生活的各个层面,而传统的无线充电管理系统由于缺乏实时的信息共享,各个子系统之间信息传输速度、效率不高,控制中心管理员难以实时掌握分布于城市各个位置充电桩、充电站的运行状态,当发生停电、设备故障时难以实时做出反馈,从而影响了客户体验,降低了无线充电系统的冗余性。
2.传统的电动车客户服务系统不够智能与便捷
传统的电动车客户服务系统智能性不高,不具备充电桩导航定位系统,客户在寻找充电站时往往需要电话咨询客服,缴费时需要下车扫码,便捷性较差。充电桩是否处于空闲、运行状况是否良好等情况无法提前反馈给客户,智能性较低。
3.电动车充电时必须停在充电桩前
传统的电动车无线充电时必须将电动车停靠在无线充电桩旁边,等待数小时,耗时较长,且电动车无法移动,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系统及其管理系统,旨在解决电动汽车充电不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系统,包括:
充电桩,间隔置于自动充电区域内,当接收到充电请求时通过无接触的方式为经过该区域内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充电管理模块,接收充电信号,将所述充电信号转换为所述充电请求并发送到与所述电动汽车距离最近的所述充电桩,并形成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数据。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充电桩为无接触充电桩。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充电桩为多个,多个所述充电桩间隔设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充电桩包括电磁耦合机构,所述电磁耦合机构具有分离式变压器。
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相结合,所述分离式变压器包括第一磁芯和绕设于所述第一磁芯上的第一绕组,第二磁芯和绕设于所述第二磁芯上的第二绕组,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第二磁芯之间具有间隙。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充电管理模块包括:
消息接收与处理中心,接收所述充电信号,并将所述充电信号转换为所述充电请求,还用于接收移动终端或者所述电动汽车发送的请求信息,将所述请求信息转换为所述充电管理模块能够识别的信息指令;
数据处理与存储中心,对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请求信息进行校验,并在校验成功后执行所述信息指令,生成充电服务数据;
报表管理中心,根据所述充电服务数据形成报表,并输出所述报表;
业务管理中心,接收所述信息指令,根据所述信息指令进行充电业务服务和输出。
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结合,所述充电管理模块还包括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移动终端或者所述电动汽车进行通讯并传输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管理系统,包括:
充电管理模块,接收充电信号,将所述充电信号转换为充电请求发送到与所述电动汽车距离最近的充电桩,控制所述充电桩向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并形成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数据;
云平台模块,接收所述充电管理模块发送的所述充电数据,将所述充电数据进行存储、输出。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充电管理模块包括:
消息接收与处理中心,接收所述充电信号,并将所述充电信号转换为所述充电请求,还用于接收移动终端或者所述电动汽车发送的请求信息,将所述请求信息转换为所述充电管理模块能够识别的信息指令;
数据处理与存储中心,对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请求信息进行校验,并在校验成功后执行所述信息指令,生成充电服务数据;
报表管理中心,根据所述充电服务数据形成报表,并输出所述报表;
业务管理中心,接收所述信息指令,根据所述信息指令进行充电业务服务和输出。
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结合,所述云平台模块包括:
用户管理模块,对所述充电管理模块中的各用户以及充电桩进行管理;
安全管理模块,接收所述用户管理模块中各用户发送的信息,对用户的接入以及用户的信息安全进行管理;
缴费查询模块,接收各个所述充电管理模块的费用信息,并根据用户名对所述费用信息进行汇总、输出;
终端监控模块,通过所述充电管理模块对各个充电桩进行管理、监控,并将所述充电桩是否空闲的信息推送给所述电动汽车或者所述移动终端;
报表管理模块,接收并汇总所述报表管理中心形成的所述报表;
远程控制模块,控制各个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的充电业务运营情况以及所述充电管理模块管理的各充电桩的运营情况。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基于云平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系统的充电桩置于自动充电区域内,并配合对各个充电桩进行管理的充电管理模块,该充电管理模块能够将充电信号转换为所述充电请求并发送到与所述电动汽车距离最近的所述充电桩,控制所述充电桩向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并形成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数据,从而实现了对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与充电数据的管理、监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基于云平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充电系统中充电管理模块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自动充电系统中充电桩的分离式变压器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基于云平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管理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自动充电管理系统中云平台模块的功能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充电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示,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通过搭建云平台系统,使云平台与不同充电区域的充电管理模块进行通讯连接,构建以基于云平台的电动车无线充电系统和基于云平台的电动车自动充电管理系统,实现基于负载均衡服务器集群模式及其服务器构架,内含采集服务器集群、数据存储服务器、支付服务器、对账服务器、结算服务器、充电桩运维管理Web和充电桩门户Web。该基于云平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系统及其管理系统具备灵活管理、高可用性、安全可靠性、负载均衡等特性,相比于传统的电动车充电系统具有优势。
请参阅图1,图1为基于云平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系统的模块示意图。该基于云平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系统包括:充电桩100和充电管理模块200。充电桩100间隔置于自动充电区域内301,当接收到充电请求时通过无接触的方式为经过该区域内的电动汽车300进行充电。图1中两条虚线之间的区域为一个充电桩100的有效充电范围,当电动汽车300进入到该有效充电范围时,并发出充电信号经充电管理模块200确认成功后即可充电。充电管理模块200接收充电信号,将所述充电信号转换为所述充电请求并发送到与所述电动汽车300距离最近的所述充电桩100,控制所述充电桩100向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并形成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数据。充电信号可以由电动汽车300发出,也可以由移动终端发出。充电管理模块200负责管理一定范围区域内的所有充电桩100的运行情况。
充电桩100既可以使用有线的方式为电动汽车300进行充电,也可以使用无接触的方式为电动汽车300进行充电。无接触的方式指充电时电动汽车不需要与充电桩100的充电线连接或者电动汽车不需要与充电桩100接触。优选的,电动汽车300可以在指定的充电区域内进行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充电桩100对电动汽车300充电。例如,在某些道路的旁边沿道路的延伸方向设置若干充电桩100,当自动汽车100驶入该道路时,发出充电请求后即可以一边行驶,一边充电。
基于云平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系统的充电桩100置于自动充电区域内,并设计对各个充电桩100进行管理的充电管理模块200,该充电管理模块200能够将充电信号转换为所述充电请求并发送到与所述电动汽车300距离最近的所述充电桩100,控制所述充电桩100向所述电动汽车300进行充电,并形成所述电动汽车300的充电数据,从而实现了对电动汽车300的自动充电与充电数据的管理、监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充电桩100为多个,多个充电桩100间隔设置。充电桩100为无接触充电桩,当电动汽车300驶过一定距离间隔设置有充电桩100的充电区域时,通过电动汽车或者移动终端发送充电请求,即可为行驶中的电动汽车300进行充电。如图1所示,当电动汽车300行驶到第一个充电区域301时,由第一个充电区域301内的充电桩100对它进行充电;当电动汽车300驶过第一个充电区域301进入第二个充电区域302时,第一个充电区域301内的充电桩100停止向其充电,由第二个充电区域302内的充电桩100对它进行充电。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自动充电系统中充电桩的分离式变压器的示意图。电磁耦合机构是充电桩100实现无接触充电的核心器件。充电桩100包括电磁耦合机构,所述电磁耦合机构具有分离式变压器。分离式变压器在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之间存在气隙,为电动汽车300的不停车供电提供了实现条件。
分离式变压器包括第一磁芯101和绕设于所述第一磁芯101上的第一绕组102,第二磁芯103和绕设于所述第二磁芯103上的第二绕组104,所述第一磁芯101与所述第二磁芯102之间具有间隙。该结构使得分离式变压器的第一绕组102与第二绕组104之间存在大气隙与高漏磁,当系统工作在高频状态下,无功功率的大量消耗不仅增大了系统的视在功率而且还降低了系统的功率因数。谐振补偿电容储存的无功功率可以补偿第一绕组102与第二绕组104电感的感抗效应,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另一方面,谐振补偿网络给第一绕组102提供品质较高的正弦交流电的同时,可以减少电磁干扰及电磁辐射。
对第一绕组102与第二绕组104电感进行电容补偿,使系统处于谐振状态,不仅可以减小系统的输入VA容量,还可以提高系统的传输能力。
本发明的自动充电系统中,第二绕组104通过捕获到的部分高频交变磁场产生高频感应电压,车载电能变换装置对该高频交流电压进行能量变换与调节,将高频交流电变换为车载储能电池组充电和电机驱动所需要的直流电。
在电动汽车300行驶过程中,第二绕组104与第一绕组102有较大的横向偏移,而且第二绕组104与第一绕组102相对位置将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引起互感(耦合系数)的变化,从而导致车载端的输出电压极不稳定,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来保证输出电压在一定范围内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2,图2为自动充电系统中充电管理模块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充电管理模块200包括数据处理与存储中心201、消息接收与处理中心202、报表管理中心203和业务管理中心204。各中心模块的功能及应用说明如下。
数据处理与存储中心201对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请求信息进行校验,并在校验成功后执行所述信息指令,生成充电服务数据。具体地,数据处理与存储中心201包括数据校验管理单元2011、数据分析处理单元2012、数据整理存储单元2013和数据安全监控单元2014。统计分析数据提供web端导出功能和对外的加密数据接口。实时数据统计分析可以根据需求采用定时任务的方式。统计分析结果调用邮件服务器或者第三方短信接口,进行发送用户管理包括,关系数据库建立用户角色、权限、资源、部门表,并进行外部关联。
消息接收与处理中心202接收所述充电信号,并将所述充电信号转换为所述充电请求,还用于接收移动终端或者所述电动汽车发送的请求信息,将所述请求信息转换为所述充电管理模块能够识别的信息指令。具体地,消息接收与处理中心202包括消息解码处理单元2021、消息校核管理单元2022、消息分析处理单元2023。
报表管理中心203根据所述充电服务数据形成报表,并输出所述报表。该报表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输出到移动终端或者电动汽车300端。该无线的方式可以是使用3G、4G、5G或者WiFi信号进行传输。报表管理中心203包括形成报表的报表生成单元2031和将生成的报表进行推送的报表推送单元2032。
报表管理中心203还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开发相应的统计分析模块或者大数据平台的spark算法。采用第三方主流的前端控件,美观并高效的展示统计分析结果。
业务管理中心204接收所述信息指令,根据所述信息指令进行充电业务服务和输出。业务管理中心204包括充电预约单元2041、缴费管理单元2042、充电站定位单元2043和充电站监控单元204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充电管理模块200还包括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移动终端或者所述电动汽车300进行通讯并传输数据。也就是说,充电管理模块200与电动汽车300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进行数据信息的传输;同样的,充电管理模块200与移动终端也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进行数据信息的传输。无线通讯模块可以是3G通信模块、4G通信模块、5G通信模块或者WiFi模块。同样地,充电桩100也包括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移动终端或者所述电动汽车300进行通讯并传输数据。例如,充电桩的无线通讯模块为WiFi通信模块,WiFi通信模块可与WiFi路由器进行通信:WiFi路由器通过2G、3G或光纤网络等将信息发送给云平台服务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通过WiFi、GPRS和CDMA等与后合服务器通信。
基于云平台的电动汽车自动充电系统采用充电桩计费、计费服务器扣费的方式,充电桩同时算费,充完电后计费服务器通过运算、校验、扣除交易金额、生成消费记录来完成该流程。客户端(即移动终端)实现充电数据的在线显示和查询功能。
上述各实施例的基于云平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系统,既可以在电动汽车300上直接操作发送充电信号,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上安装的APP软件进行控制。
当在电动汽车300上进行控制时,可以在电动汽车300上安装无线感应缴费装置,驾驶员可以通过启动该缴费装置来实现与充电桩100的无线连通,以执行充电或者停止充电指令。
当通过移动终端上的APP软件进行控制时,当满足自动充电的条件时,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时控制自动充电的开始与停止,并可以实时监控充电的具体情况。APP软件界面实时显示充电信息,包括当前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充电电量、充电费率、计费信息、故障信息、工作状态信息等。
APP软件客户端为多层体系结构,以提供更好的灵活性和强大的扩展能力。多层体系分别从视图层、业务逻辑层、业务实体层进行分配。
视图层:与用户交互的界面,响应用户的请求,调用业务逻辑层的接口进行逻辑处理,根据结果以不同的形式展现给用户。视图层包含地图显示、支付结算、状态显示、控制界面和查询界面。
业务逻辑层:完成实际的业务逻辑,包括对服务器的数据请求和对本地数据库的读取。
业务实体层:包含了各个业务实体,对网关服务器的数据请求、数据解析;对平台服务器的数据请求、数据解析,以及数据库维护。
App客户端软件根据用户选择的功能调用业务逻辑层相应的模块,业务逻辑层负责业务流程的组织,并调用业务实体层的模块,通过网关服务器接口或平台服务器接口,同网关服务器或平台服务器进行信息交换。
移动终端上的电动汽车自动充电APP软件具备以下功能:
地图功能:智能充电装置具备地图应用功能可以通过地图及导航查询充电桩100的位置信息。
状态显示功能:通过手机App显示智能充电装置的各种状态。
支付功能:具有充电结算功能,通过账户和支付宝、微信账户等绑定,实现定额、定量、定时等方式的智能充电。
控制功能:通过控制命令实现对智能充电装置的设置和控制,包括开始充电、取消预约、停止充电等。
查询功能:用户可查询充电数据详情,比如充电次数、充电费用等。
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基于云平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管理系统的模块示意图。该基于云平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管理系统包括充电管理模块200和云平台模块400。每个自动充电区域设置一个充电管理模块200。各个自动充电区域的充电管理模块200由云平台模块400统一协调、管控,以实现通过一个云平台模块400实现对一个城市或者一个片区的若干充电管理模块200进行管理。
充电管理模块200用于接收充电信号,将所述充电信号转换为充电请求发送到与所述电动汽车300距离最近的充电桩100,控制所述充电桩100向所述电动汽车300进行充电,并形成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数据。充电管理模块200负责管理一定范围区域内的所有充电桩100的运行情况,并对该区域内的各个充电桩100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
云平台模块400用于接收所述充电管理模块200发送的所述充电数据,将所述充电数据进行存储、输出。云平台模块400与充电管理模块200之间通过无线通讯的方式实现数据的传输。云平台模块400能有效监控各个充电桩运行状态,采集服务器实时更新充电桩在线状态、充电/空闲状态,自动为车主寻找周边空闲充电桩,实现精确导航服务。该云平台模块400通过“动态随机短信验证+注册授权双重模式”的安全认证模式,任何登入系统的操作员必须通过身份认证,保证用户身份合法性,保障系统安全性。
该基于云平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管理系统通过搭建云平台系统,使云平台与不同充电区域的充电管理模块进行通讯连接,实现基于负载均衡服务器集群模式及其服务器构架,具备灵活管理、高可用性、安全可靠性、负载均衡等特性。
本发明的基于云平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管理系统的云平台模块400基于负载均衡服务器集群模式,构建采集、业务、数据服务器融合的服务器构架,使得较大数据流量输入时服务器能保持稳定。使用数据库双机冗余技术,完成设备切换的功能,当主机故障时副机能马上投入使用,增强系统稳定性。
请参阅图2,充电管理模块400包括数据处理与存储中心201、消息接收与处理中心202、报表管理中心203和业务管理中心204。
数据处理与存储中心201对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请求信息进行校验,并在校验成功后执行所述信息指令,生成充电服务数据。具体地,数据处理与存储中心201包括数据校验管理单元2011、数据分析处理单元2012、数据整理存储单元2013和数据安全监控单元2014。统计分析数据提供web端导出功能和对外的加密数据接口。实时数据统计分析可以根据需求采用定时任务的方式。统计分析结果调用邮件服务器或者第三方短信接口,进行发送用户管理包括,关系数据库建立用户角色、权限、资源、部门表,并进行外部关联。
消息接收与处理中心202接收所述充电信号,并将所述充电信号转换为所述充电请求,还用于接收移动终端或者所述电动汽车发送的请求信息,将所述请求信息转换为所述充电管理模块能够识别的信息指令。具体地,消息接收与处理中心202包括消息解码处理单元2021、消息校核管理单元2022、消息分析处理单元2023。
报表管理中心203根据所述充电服务数据形成报表,并输出所述报表。该报表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输出到移动终端或者电动汽车300端。该无线的方式可以是使用3G、4G、5G或者WiFi信号进行传输。报表管理中心203包括形成报表的报表生成单元2031和将生成的报表进行推送的报表推送单元2032。
报表管理中心203还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开发相应的统计分析模块或者大数据平台的spark算法。采用第三方主流的前端控件,美观并高效的展示统计分析结果。
业务管理中心204接收所述信息指令,根据所述信息指令进行充电业务服务和输出。业务管理中心204包括充电预约单元2041、缴费管理单元2042、充电站定位单元2043和充电站监控单元204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5,所述云平台模块400包括用户管理模块401、安全管理模块402、缴费查询模块403、终端监控模块404、报表管理模块405和远程控制模块406,各模块的功能介绍如下。
用户管理模块401对所述充电管理模块中的各用户以及充电桩进行管理。用户管理模块401还可以实现用户建立,所属部门、角色建立、权限分配等功能。前端通过session的时效来管理用户超时登录。用户账号加密存储于数据库中,账号密码可以重置和修改。
安全管理模块402,接收所述用户管理模块中各用户发送的信息,对用户的接入以及用户的信息安全进行管理。用户在远程控制时,需要输入密码进行再次确保信息的安全、准确。数据接口通过SSL通道加密,RSA数据加密的方式,提供第三方应用进行接口调用。
缴费查询模块403,接收各个所述充电管理模块的费用信息,并根据用户名对所述费用信息进行汇总、输出。缴费查询模块403既可以按用户名查询费用信息,也可以按照时间段查询费用信息;通过不同的管理身份,还可以查询各个充电管理模块收到的费用。
终端监控模块404,通过所述充电管理模块对各个充电桩进行管理、监控,并将所述充电桩是否空闲的信息推送给所述电动汽车或者所述移动终端。终端监控模块404可以调用充电桩的最新一条实时数据,提高页面的响应速度。充电桩的历史数据从高速的数据库中调用,并考虑查询的周期,以控制数据量的大小。根据索引,进行多数据源数据的组合调用,获取页面需要展示的数据。
报表管理模块405,接收并汇总所述报表管理中心形成的所述报表。报表管理模块405主要用于将各个充电管理模块200的数据信息汇总成报表,以供自动充电管理系统的管理人员查阅。
远程控制模块406,控制各个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的充电业务运营情况以及所述充电管理模块管理的各充电桩的运营情况。远程控制模块406可以控制指令通过阿里云消息队列发往充电桩,可以在充电桩网络出现问題时,保证下发指令的不丢失和补发。远程控制模块406还可以实现报警功能,实时报警的信息存储于redis和关系库中。历史报警信息存储于表格中。报警结東后,从关系库中同步到表格存储中,以实现报警信息的可追溯。
请参阅图6,图6是自动充电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基于云平台的电动汽车自动充电管理系统基于负载均衡服务器集群模式、双机冗余数据库、安全验证和充电桩实时监控为一体的云系统。从结构层面上来看,该自动充电管理系统包括采集服务器集群、数据存储服务器、支付服务器、对账服务器、结算服务器、充电桩运维管理Web、充电桩用户Web。
各结构层的说明如下:
采集服务器集群采用负载均衡动态连接的方式,通过互联网采集现场运行数据。其中,负载均衡服务器收到充电桩的连接请求后,通过负载算法动态分配连接的采集服务器,保持采集服务器负载均衡,不至于满负荷运转导致瘫痪。采集服务软件动态接受远程连接后,通过充电桩地址和校验密钥验证来连接数据的合法性,避免非法恶意连接,导致数据不安全。
数据存储服务器采用MSQL数据库,基于MYSQL Cluster集群技术,实现数据的并发存储。通过MYSQL Cluster集群技术,可解决数据库访问、存储并发瓶颈问题,通过增加服务器来扩大集群,增加并发处理节点,实现高速访问,存储处理,提高访问效率。
支付服务器通过与支付宝、微信合作,注册为正式商户,采用安全的支付接口,通过移动客户端发起支付操作,在服务器端通过与支付宝、微信快速、安全的回调机制保证支付交易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对账服务器定期从支付宝、微信系统获取对账文件,通过与系统中用户的充值记录对比,处理单边帐记录,对账中心是对支付中心的一个验证和有效补充,进一步确保交易数据的费,充电结束后,由计费中心根据电量、峰谷电价,实时计算用户消费金额、扣减用户的剩余金额,并生成消费交易记录,供历史数据查询,对账使用。
结算服务器,用户充电后生成了对应的消费交易记录,系统定期计算加盟商的所有充电桩累计充电记录,生成月结算报表,加盟商核对无误后、由财务结算中心根据协议约定给加盟商打款。
充电桩运维管理Web,运维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进行在线发布,采用Tomcat6.0作为Web服务应用。负责建立充电桩通讯通道、费率档案运营商档案、操作员档案。为充电桩运营商建立充电站、充电桩、参数设置、手工召测、工况查询等维护信息。査询车主充值、充电记录、对账查询、结算查询、挂失充电卡、车主状态维护等工作。
充电桩门户Web,门户Web提供APP下载、加盟说明、充电桩规格;加盟商登录后可以查询充电桩当前状态信息、历史充电记录、资金对账;车主登录后可以完善个人信息、查询充电记录、充值记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桩,间隔置于自动充电区域内,当接收到充电请求时通过无接触的方式为经过该区域内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充电管理模块,接收充电信号,将所述充电信号转换为所述充电请求并发送到与所述电动汽车距离最近的所述充电桩,控制所述充电桩向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并形成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为无接触充电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为多个,多个所述充电桩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包括电磁耦合机构,所述电磁耦合机构具有分离式变压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变压器包括第一磁芯和绕设于所述第一磁芯上的第一绕组,第二磁芯和绕设于所述第二磁芯上的第二绕组,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第二磁芯之间具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管理模块包括:
消息接收与处理中心,接收所述充电信号,并将所述充电信号转换为所述充电请求,还用于接收移动终端或者所述电动汽车发送的请求信息,将所述请求信息转换为所述充电管理模块能够识别的信息指令;
数据处理与存储中心,对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请求信息进行校验,并在校验成功后执行所述信息指令,生成充电服务数据;
报表管理中心,根据所述充电服务数据形成报表,并输出所述报表;
业务管理中心,接收所述信息指令,根据所述信息指令进行充电业务服务和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管理模块还包括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移动终端或者所述电动汽车进行通讯并传输数据。
8.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管理模块,接收充电信号,将所述充电信号转换为充电请求发送到与所述电动汽车距离最近的充电桩,控制所述充电桩向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并形成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数据;
云平台模块,接收所述充电管理模块发送的所述充电数据,将所述充电数据进行存储、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充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管理模块包括:
消息接收与处理中心,接收所述充电信号,并将所述充电信号转换为所述充电请求,还用于接收移动终端或者所述电动汽车发送的请求信息,将所述请求信息转换为所述充电管理模块能够识别的信息指令;
数据处理与存储中心,对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请求信息进行校验,并在校验成功后执行所述信息指令,生成充电服务数据;
报表管理中心,根据所述充电服务数据形成报表,并输出所述报表;
业务管理中心,接收所述信息指令,根据所述信息指令进行充电业务服务和输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充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平台模块包括:
用户管理模块,对所述充电管理模块中的各用户以及充电桩进行管理;
安全管理模块,接收所述用户管理模块中各用户发送的信息,对用户的接入以及用户的信息安全进行管理;
缴费查询模块,接收各个所述充电管理模块的费用信息,并根据用户名对所述费用信息进行汇总、输出;
终端监控模块,通过所述充电管理模块对各个充电桩进行管理、监控,并将所述充电桩是否空闲的信息推送给所述电动汽车或者所述移动终端;
报表管理模块,接收并汇总所述报表管理中心形成的所述报表;
远程控制模块,控制各个所述业务管理中心的充电业务运营情况以及所述充电管理模块管理的各充电桩的运营情况。
CN202010731488.0A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系统及其管理系统 Pending CN1120265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1488.0A CN112026575A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系统及其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1488.0A CN112026575A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系统及其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26575A true CN112026575A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83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31488.0A Pending CN112026575A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系统及其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2657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6593A (zh) * 2021-06-24 2021-09-14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3954664A (zh) * 2021-10-29 2022-01-21 深圳技术大学 一种车载无人机无线充电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3545A (zh) * 2014-07-25 2017-04-1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位置检测的动态电动车辆充电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CN106937454A (zh) * 2015-12-31 2017-07-07 中惠创智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管理功能的智能路灯管理系统
CN107825970A (zh) * 2017-09-25 2018-03-23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路段式移动无线充电站
CN108068637A (zh) * 2016-11-10 2018-05-25 法乐第(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为电动车充电的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9094400A (zh) * 2018-08-17 2018-12-28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车载rfid标签的动态无线充电系统
CN109624734A (zh) * 2017-10-09 2019-04-16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移动电动车辆无线充电
CN109774506A (zh) * 2019-03-19 2019-05-21 福建工程学院 一种高速公路动态无线充电及其监测的方法与系统
CN110103737A (zh) * 2018-01-19 2019-08-09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移动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3545A (zh) * 2014-07-25 2017-04-1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位置检测的动态电动车辆充电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CN106937454A (zh) * 2015-12-31 2017-07-07 中惠创智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管理功能的智能路灯管理系统
CN108068637A (zh) * 2016-11-10 2018-05-25 法乐第(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为电动车充电的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7825970A (zh) * 2017-09-25 2018-03-23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路段式移动无线充电站
CN109624734A (zh) * 2017-10-09 2019-04-16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移动电动车辆无线充电
CN110103737A (zh) * 2018-01-19 2019-08-09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移动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094400A (zh) * 2018-08-17 2018-12-28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车载rfid标签的动态无线充电系统
CN109774506A (zh) * 2019-03-19 2019-05-21 福建工程学院 一种高速公路动态无线充电及其监测的方法与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6593A (zh) * 2021-06-24 2021-09-14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3954664A (zh) * 2021-10-29 2022-01-21 深圳技术大学 一种车载无人机无线充电方法和系统
CN113954664B (zh) * 2021-10-29 2023-09-05 深圳技术大学 一种车载无人机无线充电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11587A1 (en) Network-controlled charging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s
EP2379363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harging an electric vehicle using broadband over powerlines
US939646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aming billing for electric vehicles
CN102752380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电动汽车车载终端及其使用方法
CN101908248B (zh) 一种用于纯电动汽车全租用系统
US20110071932A1 (en) Electric Vehicle Network
CN104850949A (zh)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导引系统
CN105354935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
CN102655335A (zh) 基于队列管理的小区电动汽车充电管理系统及方法
DE112010000433T5 (de) Entferntes Leistungsverbrauchsmanagement für Einsteckfahrzeuge
CN104599079A (zh) 一种智能电动汽车充电管理系统
CN112026575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系统及其管理系统
CN107341551A (zh) 一种电动交通工具租赁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02184629A (zh) 基于ngb的无线自动抄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102358282B1 (ko) 전기차 충전전력 수요관리시스템
KR102492834B1 (ko) 재생 에너지 공급 플랫폼을 이용하는 재생에너지 거래 시스템 및 이의 운용 방법
Phadtare et al. A review on IoT based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and parking system
CN107682846A (zh) 一种共享终端管理方法、装置、共享终端及管理系统
KR102230787B1 (ko) 홈 에너지 관리 시스템을 이용한 전기차량 충전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4379407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定位运营系统及方法
US20230365021A1 (en)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8117628A (zh) 一种适用于v2g模式的监管一体化平台
Liu et al. Vehicle-to-Vehicle-Enabled EV Charging Scenario Iteration
KR20240014857A (ko) 차량의 전력 공유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230082409A (ko) 전력거래 중개서비스 제공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력거래 중개서비스 제공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