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20054B - 通信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20054B
CN112020054B CN202010897181.8A CN202010897181A CN112020054B CN 112020054 B CN112020054 B CN 112020054B CN 202010897181 A CN202010897181 A CN 202010897181A CN 112020054 B CN112020054 B CN 1120200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information
operator server
target service
connec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971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20054A (zh
Inventor
林进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9718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200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20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200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200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200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3Processing at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5Transfer to or from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读取终端设备中用户识别卡对应的签约数据,并根据签约数据确定目标业务对应的连接状态;响应于接收到运营商服务器下发的第一业务查询请求,基于连接状态向运营商服务器上报业务信息,以使运营商服务器基于业务信息确定是否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本公开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相关技术中,即使终端设备针对目标业务并未签约,运营商服务器也会在收到第一业务查询结果后,直接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造成的信令冗余。同时,由于不需要下发冗余的第二业务查询请求,也降低了运营商服务器存储查询结果的负担,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运营商服务器崩溃的情形。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也越来越严重。为了使终端设备能够与其他设备交互,很多开发者在终端设备中设置了用户识别卡(SIM卡)的卡槽,以使终端设备可以通过SIM卡连接运营商的业务服务,进而可以与其他联网设备进行交互。
在相关技术中,在终端设备通过SIM卡进行连接时,往往需要运营商服务器向终端设备发送多次查询请求,以对终端设备的业务能力进行查询。例如,在通过SIM卡连接5G网络时,运营商服务器或基站往往需要下发多次查询请求,以确定终端设备的5G NR能力和CA+NR能力等。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相关技术中,即使终端设备针对目标业务并未签约,运营商服务器中也会在收到第一业务查询结果后,直接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造成的信令冗余。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读取终端设备中用户识别卡对应的签约数据,并根据签约数据确定目标业务对应的连接状态;响应于接收到运营商服务器下发的第一业务查询请求,基于连接状态向运营商服务器上报业务信息,以使运营商服务器基于业务信息确定是否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运营商服务器,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业务的接入请求,向终端设备下发第一业务查询请求,以使终端设备根据目标业务对应的连接状态上报业务信息;接收业务信息,并基于业务信息确定是否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状态确定模块,用于读取终端设备中用户识别卡对应的签约数据,并根据签约数据确定目标业务对应的连接状态;信息上报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运营商服务器下发的第一业务查询请求,基于连接状态向运营商服务器上报业务信息,以使运营商服务器基于业务信息确定是否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运营商服务器,包括:请求下发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业务的接入请求,向终端设备下发第一业务查询请求,以使终端设备根据目标业务对应的连接状态上报业务信息;业务处理模块,用于接收业务信息,并基于业务信息确定是否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通过将用户识别卡对应的签约数据,确定当前终端设备中目标业务对应的连接状态,并根据连接状态向运营商服务器上报业务信息,以使运营商服务器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对应的业务信息确定是否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通过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使得运营商服务器可以直接根据终端设备响应第一业务查询请求上报的业务信息,确定是否继续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一方面,避免了相关技术中,即使终端设备针对目标业务并未签约,运营商服务器中也会在收到第一业务查询结果后,直接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造成的信令冗余;另一方面,由于不需要下发冗余的第二业务查询请求,因此也避免了运营商服务器接收、存储冗余的第二业务查询请求对应的查询结果,避免了运营商服务器的存储负担,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运营商服务器崩溃。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示例性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7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8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的示例性应用环境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1、102、103中的一个或多个,网络104和服务器105。网络104用以在终端设备101、102、103和服务器1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终端设备101、102、103可以是各种可以基于用户识别卡进行通信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路由器等等。应该理解,图1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比如服务器105可以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等。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方法一般由终端设备101、102、103或服务器105执行,相应地,通信装置一般设置于终端设备101、102、103或服务器105中,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此不做特殊限定。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实现通信方法的电子设备,其可以是图1中的终端设备101、102、103或服务器105。该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可执行指令来执行通信方法。
下面以图2中的移动终端200为例,对电子设备的构造进行示例性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部件之外,图2中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设备。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2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各部件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示出,并不构成对移动终端200的结构限定。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200也可以采用与图2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如图2所示,移动终端200具体可以包括:处理器210、内部存储器221、外部存储器接口222、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230、充电管理模块240、电源管理模块241、电池2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250、无线通信模块260、音频模块270、扬声器271、受话器272、麦克风273、耳机接口274、传感器模块280、显示屏290、摄像模组291、指示器292、马达293、按键2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2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280可以包括深度传感器2801、压力传感器2802、陀螺仪传感器2803等。
处理器2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2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处理器210中设置有存储器。存储器可以存储用于实现六个模块化功能的指令:检测指令、连接指令、信息管理指令、分析指令、数据传输指令和通知指令,并由处理器210来控制执行。
充电管理模块2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电源管理模块241用于连接电池242、充电管理模块240与处理器210。电源管理模块241接收电池2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240的输入,为处理器210、内部存储器221、显示屏290、摄像模组291和无线通信模块260等供电。
移动终端2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250、无线通信模块2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其中,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移动通信模块250可以提供应用在移动终端2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无线通信模块260可以提供应用在移动终端2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20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2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260耦合,使得移动终端2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
移动终端200通过GPU、显示屏290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290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2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移动终端200可以通过ISP、摄像模组291、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290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其中,ISP用于处理摄像模组291反馈的数据;摄像模组291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处理数字信号,除了可以处理数字图像信号,还可以处理其他数字信号;视频编解码器用于对数字视频压缩或解压缩,移动终端200还可以支持一种或多种视频编解码器。
外部存储器接口222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移动终端20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222与处理器2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2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内部存储器2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移动终端2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2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处理器2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221的指令和/或存储在设置于处理器中的存储器的指令,执行移动终端2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移动终端2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270、扬声器271、受话器272、麦克风273、耳机接口274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深度传感器2801用于获取景物的深度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深度传感器可以设置于摄像模组291。压力传感器2802用于感受压力信号,可以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陀螺仪传感器2803可以用于确定移动终端200的运动姿态。
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传感器模块280中设置其他功能的传感器,例如气压传感器、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骨传导传感器等。
SIM卡接口295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295,或从SIM卡接口295拔出,实现和移动终端200的接触和分离。移动终端200可以支持1个或N个SIM卡接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SIM卡接口295可以支持Nano SIM卡,Micro SIM卡,SIM卡等。同一个SIM卡接口295可以同时插入多张卡。多张卡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SIM卡接口295也可以兼容不同类型的SIM卡。SIM卡接口295也可以兼容外部存储卡。移动终端200通过SIM卡和运营商交互,实现通话以及数据通信等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嵌入式SIM卡(eSIM卡)设置于电子设备中。eSIM卡可以嵌在电子设备中,不能和电子设备200分离。
移动终端200中还可包括其它提供辅助功能的设备。例如,按键294包括开机键,音量键等,用户可以通过按键输入,产生与移动终端2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再如,指示器292、马达293、等。
在相关技术中,在终端设备通过SIM卡进行连接时,往往需要运营商服务器向终端设备发送多次查询请求,以对终端设备的业务能力进行查询。例如,在手机通过SIM卡连接5G网络时,需要在手机注册网络过程中,通过运营商服务器与移动管理节点功能(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MME)之间的交互查询SIM卡是否签约5G能力,然后将查询结果下发至终端设备和运营商服务器。但在手机进行注册的同时(即查询结果还未下发至终端设备和运营商服务器时),运营商服务器会下发一系列的业务查询请求,以确定手机的业务能力。具体的,运营商服务器可以在第一条业务查询请求中查询手机端的EUTRAN、UTRAN、GSM等信息,在第二条业务查询请求中查询手机5G NR能力支持的频段号、频段号组合等信息。然而,在上述方法中,若手机SIM卡并没有签约5G网络这一业务,则上述第一条业务查询请求、第二条业务查询请求明显均是无效的,即使进行了查询,无论查询结果如何,都无法连接5G网络。
类似的,在进行其他业务的连接时,也可能出现上述通过两条业务查询请求对终端设备的业务能力进行查询的情况,甚至还会出现用三条或者更多业务查询请求进行查询的情况。在针对该业务未进行签约时,明显上述多条业务查询请求均为冗余请求,这种冗余请求的发送造成了极大的信令开销。
下面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进行具体说明。
图3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S310和S320:
在步骤S310中,读取终端设备中用户识别卡对应的签约数据,并根据签约数据确定目标业务对应的连接状态。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用户识别卡(SIM卡)中的内部结构中,存在用于存储号码、短信、可擦写程序的存储器。在用户针对目标业务签约后,运营商服务器可以通过空中下载技术在该存储器中写入SIM卡针对该目标业务已签约的数据;在未签约时,可以直接在SIM卡中存储未签约的数据,或者直接在SIM卡中不存储与该目标业务有关的数据。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需要进行目标业务时,可以直接读取终端设备中SIM卡中存储的签约数据,然后根据签约数据确定目标业务对应的连接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SIM卡可以与终端设备分离时,终端设备可以在每次开启时,或者重新插入SIM卡时读取目标业务的签约数据,然后将该签约数据缓存于终端设备中,待终端设备关闭或者SIM卡被拔出后自动删除。
其中,目标业务对应的连接状态可以包括目标业务的业务支持状态。具体的上述业务支持状态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终端设备对目标业务的支持状态,运营商服务器对目标业务的支持状态,终端设备和运营商服务器两者结合对目标业务的支持状态,以及终端设备中SIM卡与运营商服务器之间的是否签约等,此外,还可以包括其它目标业务的支持状态,本公开对此不做特殊限定。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签约数据可以包括签约标识。此时,在签约数据中包括已签约标识时,可以确定目标业务对应的连接状态为可连接状态;而在签约数据为未签约标识时,则可以确定目标业务对应的连接状态为不可连接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将未签约标识设置为空,即在目标业务对应的签约数据为空时,确定目标业务未签约,进而确定目标业务对应的连接状态为不可连接状态。
在步骤S320中,响应于接收到运营商服务器下发的第一业务查询请求,基于连接状态向运营商服务器上报业务信息,以使运营商服务器基于业务信息确定是否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
其中,运营商服务器是指直接与终端设备建立针对目标业务的通信连接的服务器,这种服务器通常无法直接获取终端设备的签约状态。例如,针对5G、4G等网络连接,运营商服务器可以是运营商对应的网络基站。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业务查询请求可以是针对目标业务进行通信连接时,运营商服务器第一次下发的业务查询请求。在运营商服务器下发针对目标业务的第一业务查询请求后,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目标业务对应的连接状态向运营商服务器上报该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信息,以使运营商服务器可以根据业务信息决策是否向终端设备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业务信息可以包括可连接信息或不可连接信息。此时,在连接状态为可连接状态时,说明终端设备当前的SIM卡针对目标业务已签约,因此可以向运营商服务器上报可连接信息,以使运营商服务器可以基于可连接信息触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并向终端设备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进而使终端设备与运营商服务器建立针对目标业务的通信连接;而在连接状态为不可连接状态时,说明终端设备当前的SIM卡针对目标业务未签约,此时可以向运营商服务器上报不可连接信息,运营商服务器基于该不可连接信息确定不需建立目标业务的通信连接,因此可以终止该目标业务。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上述第一业务查询请求和第二业务查询请求均是为了实现目标业务进行的,因此上述终止目标业务,实际是终止与目标业务相关的通信。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中可能存在一些设置选项,该选项可以控制终端设备是否接入目标业务。例如,在手机中可以设置4G或5G等网络的网络开关,当该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手机无法连接4G或5G网络。在这种情况下,在根据签约数据确定目标业务对应的连接状态之后,还可以获取终端设备中目标业务对应的用户数据,进而根据该用户数据对连接状态进行修改。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用户数据可以包括目标业务对应的开关状态。在用户数据中,该目标业务对应的开关状态为关闭状态时,说明用户当前不需要使用目标业务,因此可以将连接状态修改为不可连接状态。对应的,运营商服务器可以终止该目标业务,同时,终端设备也可以基于连接状态修改向用户给出提示,以表明当前SIM卡未签约;反之,在上述开关状态为开启状态时,证明用户对目标业务未做限制,因此对根据签约数据确定的连接状态不做修改。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各SIM卡中的签约数据发生变动频率较低,因此针对SIM卡中的签约数据,可以在通过SIM卡与运营商服务器连接过程中的任一通信过程中时,直接将与目标业务相关的签约数据全部发送至运营商服务器中,运营商服务器可以将该签约数据存储;而用户数据则会根据用户的设置不同进行频繁的变动,因此在每次接收到运营商服务器针对目标业务下发的第一业务查询请求时,可以只上报通过用户数据确定的目标业务的业务信息。即在开关状态为关闭状态时,确定连接状态为不可连接状态;在开关状态为开启状态时,确定连接状态为可连接状态。然后基于本次上报的业务信息和存储与运营商服务器的签约状态共同进行决策,确定针对该目标业务是否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
具体的,在该目标业务处于已签约和可连接状态时,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在该目标业务处于已签约和不可连接状态、未签约和可连接状态,或未签约和不可连接状态时,确定终止该目标业务。
以下通过运营商服务器一侧对上述通信方法进行说明,参照图4所示,上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410和S420:
在步骤S410中,响应于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业务的接入请求,向终端设备下发第一业务查询请求,以使终端设备根据目标业务对应的连接状态上报业务信息。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业务的接入请求后,需要向终端设备下发第一业务查询请求,确定终端设备针对该目标业务的业务能力。例如,在目标业务为5G时,需要确定终端设备对应的SIM卡是否签约5G、终端设备是否支持5G等。
在步骤S420中,接收业务信息,并基于业务信息确定是否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
其中,上述业务信息包括可连接信息或不可连接信息。在业务信息包括可连接信息时,说明该终端设备针对目标业务可以进行连接,此时可以触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并向终端设备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进而使终端设备与运营商服务器建立针对目标业务的通信连接;而在业务信息包括不可连接信息时,说明该终端设备针对目标业务处于不可连接状态,此时则可以直接终止该目标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签约数据存储于运营商服务器,业务信息为通过终端设备中的用户数据确定的,目标业务的业务信息时,可以根据签约数据和业务信息共同确定是否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具体的,在签约数据为已签约,且业务信息为可连接信息时,确定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在签约数据为已签约,且业务信息为不可连接信息,或者签约数据为未签约时,确定终止目标业务。
以下参照图5-图6所示,以手机连接5G业务为例,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5所示,在连接5G业务时,手机需要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S510,手机开机或在手机中插入SIM卡;
步骤S520,读取手机中SIM卡对应的5G签约数据;
步骤S530,在SIM卡已签约5G时,判断手机的5G开关是否开启;
步骤S540,在5G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时,向运营行服务器上报可连接信息;
步骤S550,在5G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时,或者在SIM卡未签约5G时,上报不可连接信息。
手机执行上述步骤时,手机和基站(运营商服务器)之间的交互如图6所示。在步骤S601中,在手机开机或者手机重新连接时,向基站发送接入请求,基站会与MME进行交互,以对手机进行注册;在步骤S602中,在基站接收到注册成功的消息后,向手机下发第一次业务查询请求;在步骤S603中,手机上报业务信息;在步骤S604中,基站在确定业务信息为可连接信息时,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在步骤S605中,在业务信息为不可连接信息时,终止目标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基站与MME进行交互对手机进行注册的过程中,MME网络不需对手机(SIM卡)是否进行5G签约进行查询,最终向基站下发注册结果时,也不需要向基站通知手机(SIM卡)是否进行5G签约的结果。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5G的签约数据携带在注册过程中手机向基站发送的消息中,基站在接收到签约数据后,存储该数据。在注册成功后,基站向手机下发第一业务查询请求,手机通过判断用户是否开启5G开关向基站上报业务信息。基站在收到业务信息后,根据签约数据和业务信息共同确定是否向手机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需要说明的是,在5G的NSA网络中,由于基站对于NSA层消息有透传的特性,因此不能通过NSA消息通知基站是否进行5G签约。
例如,在手机进行注册时,会向基站发送RRCConneenctionRequeset消息(非透传消息),因此可以在该消息中添加一个字符标志位,通过0和1分别代表未签约和已签约。基站在接收到该消息后,将签约数据存储。在手机注册成功后,基站向手机下发第一业务查询请求,手机根据当前手机中的用户数据(5G开关是否开启)向基站上报业务信息。基站在接收到业务信息后,可以根据已经存储的签约数据和业务信息共同决策是否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具体的,在签约数据为已签约,且业务信息为可连接信息时,确定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在签约数据为已签约,且业务信息为不可连接信息,或者签约数据为未签约时,确定终止目标业务。
综上,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通过终端设备向运营商服务器上报信息时,携带目标业务是否签约、用户是否开启目标业务等信息,使得运营商服务器可以直接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消息确定是否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业务查询信息。在终端设备未签约目标业务,或者已签约但用户未开启目标业务时,可以直接终止目标业务,即不下发第二业务查询信息以及第二业务查询信息之后的,为了完成目标业务的所有下发信息,避免了相关技术中,下发第二业务查询信息以及后续下发信息的过程,即避免了冗余的信令开销。此外,由于运营商服务器未下发第二业务查询信息以及后续下发信息,因此也不需要接收、存储对应的上报信息,进而避免运营商服务器因存储空间负担造成网络崩溃。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进一步的,参考图7所示,本示例的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700,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状态确定模块710和信息上报模块720。其中:
状态确定模块710可以用于读取终端设备中用户识别卡对应的签约数据,并根据签约数据确定目标业务对应的连接状态。
信息上报模块720可以用于响应于接收到运营商服务器下发的第一业务查询请求,基于连接状态向运营商服务器上报业务信息,以使运营商服务器基于业务信息确定是否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状态确定模块710可以用于在签约数据为已签约标识时,确定目标业务对应的连接状态为可连接状态;在签约数据为未签约标识时,确定目标业务对应的连接状态为不可连接状态。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信息上报模块720可以用于在连接状态为可连接状态时,向运营商服务器上报可连接信息,以使运营商服务器基于可连接信息触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并向终端设备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在连接状态为不可连接状态时,向运营商服务器上报不可连接信息,以使运营商服务器基于不可连接信息终止目标业务。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状态确定模块710可以用于获取终端设备中目标业务对应的用户数据,并根据用户数据对连接状态进行修改。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状态确定模块710可以用于在开关状态为关闭状态时,将连接状态修改为不可连接状态;在开关状态为开启状态时,对连接状态不做修改。
此外,参考图8所示,本示例的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800,应用于运营商服务器,包括请求下发模块810和业务处理模块820。其中:
请求下发模块810可以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业务的接入请求,向终端设备下发第一业务查询请求,以使终端设备上报业务信息。
业务处理模块820可以用于接收业务信息,并基于业务信息确定是否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业务处理模块820可以用于在业务信息为可连接信息时,触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并向终端设备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在业务信息为不可连接信息时,终止终端设备的目标业务。
上述装置中各模块的具体细节在方法部分实施方式中已经详细说明,未披露的细节内容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实施方式内容,因而不再赘述。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使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可以执行图3至图6中任意一个或多个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此外,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

Claims (11)

1.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读取所述终端设备中用户识别卡对应的签约数据,并根据所述签约数据确定目标业务对应的连接状态;
响应于接收到运营商服务器下发的第一业务查询请求,基于所述连接状态向所述运营商服务器上报业务信息,以使所述运营商服务器在基于所述业务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针对所述目标业务处于可连接状态时,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或处于不可连接状态时,终止所述目标业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签约数据包括已签约标识或未签约标识;
所述根据所述签约数据确定目标业务对应的连接状态,包括:
在所述签约数据为已签约标识时,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连接状态为可连接状态;
在所述签约数据为未签约标识时,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连接状态为不可连接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信息包括可连接信息或不可连接信息;
所述基于所述连接状态向所述运营商服务器上报业务信息,以使所述运营商服务器基于所述业务信息确定是否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包括:
在所述连接状态为可连接状态时,向所述运营商服务器上报可连接信息,以使所述运营商服务器基于所述可连接信息触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并向所述终端设备下发所述第二业务查询请求;
在所述连接状态为不可连接状态时,向所述运营商服务器上报不可连接信息,以使所述运营商服务器基于所述不可连接信息终止所述目标业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签约数据确定目标业务对应的连接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中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用户数据,并根据所述用户数据对所述连接状态进行修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数据包括目标业务对应的开关状态;
所述根据所述用户数据对所述连接状态进行修改,包括:
在所述开关状态为关闭状态时,将所述连接状态修改为不可连接状态;
在所述开关状态为开启状态时,对所述连接状态不做修改。
6.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运营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业务的接入请求,向所述终端设备下发第一业务查询请求,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连接状态上报业务信息;
接收所述业务信息,并在基于所述业务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针对所述目标业务处于可连接状态时,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或处于不可连接状态时,终止所述目标业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信息包括可连接信息或不可连接信息;
所述基于所述业务信息确定是否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包括:
在所述业务信息为可连接信息时,触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并向所述终端设备下发所述第二业务查询请求;
在所述业务信息为不可连接信息时,终止所述终端设备的目标业务。
8.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状态确定模块,用于读取所述终端设备中用户识别卡对应的签约数据,并根据所述签约数据确定目标业务对应的连接状态;
信息上报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运营商服务器下发的第一业务查询请求,基于所述连接状态向所述运营商服务器上报业务信息,以使所述运营商服务器在基于所述业务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针对所述目标业务处于可连接状态时,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或处于不可连接状态时,终止所述目标业务。
9.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运营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下发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业务的接入请求,向所述终端设备下发第一业务查询请求,以使所述终端设备上报业务信息;
业务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业务信息,并在基于所述业务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针对所述目标业务处于可连接状态时,下发第二业务查询请求,或处于不可连接状态时,终止所述目标业务。
10.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897181.8A 2020-08-31 2020-08-31 通信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0200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7181.8A CN112020054B (zh) 2020-08-31 2020-08-31 通信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7181.8A CN112020054B (zh) 2020-08-31 2020-08-31 通信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20054A CN112020054A (zh) 2020-12-01
CN112020054B true CN112020054B (zh) 2023-03-14

Family

ID=73502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97181.8A Active CN112020054B (zh) 2020-08-31 2020-08-31 通信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200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7346A (zh) * 2021-06-03 2021-10-15 北京中联国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的远程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1805A (zh) * 2005-08-23 2006-02-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获知移动终端业务能力信息的方法
CN101031149A (zh) * 2007-03-31 2007-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号码携带业务的装置、系统及其业务设备
CN101901239A (zh) * 2009-12-11 2010-12-0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信息查询方法、信息查询系统及终端
WO2013026327A1 (zh) * 2011-08-22 2013-0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能力查询的方法、通信终端及应用服务器
CN103618664A (zh) * 2013-12-04 2014-03-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状态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6664560A (zh) * 2015-06-26 2017-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能力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7229425A (zh) * 2017-06-02 2017-10-03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08541385A (zh) * 2016-11-04 2018-09-14 深圳市奥星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控制系统
CN110225487A (zh) * 2018-03-02 2019-09-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ofile生成、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4642B (zh) * 2013-12-30 2019-03-01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查询方法、装置及系统和站点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1805A (zh) * 2005-08-23 2006-02-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获知移动终端业务能力信息的方法
CN101031149A (zh) * 2007-03-31 2007-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号码携带业务的装置、系统及其业务设备
CN101901239A (zh) * 2009-12-11 2010-12-0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信息查询方法、信息查询系统及终端
WO2013026327A1 (zh) * 2011-08-22 2013-0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能力查询的方法、通信终端及应用服务器
CN103618664A (zh) * 2013-12-04 2014-03-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状态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6664560A (zh) * 2015-06-26 2017-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能力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8541385A (zh) * 2016-11-04 2018-09-14 深圳市奥星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控制系统
CN107229425A (zh) * 2017-06-02 2017-10-03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0225487A (zh) * 2018-03-02 2019-09-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ofile生成、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和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视频监控及VoLTE的融合业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岳康;《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辑》;201612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20054A (zh) 202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34352B2 (en) Card render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959124B2 (en)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network side device and system
CN111629366B (zh) 蓝牙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188461B (zh) 近场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3973326B (zh) 一种无线能力标识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节点
CN115766851A (zh) 设备注册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2789934A (zh) 一种蓝牙服务的查询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020054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WO201916027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of user in emergency
WO2021018284A1 (zh) 网络切换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16054870B (zh) 无线通信电路、蓝牙通信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399796A (zh) 语音消息聚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50007090A (ko) 위치 기반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 전자 장치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WO2019154183A1 (zh) 注册网络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6162612A (zh) 控制Root权限的方法及装置
CN111221544B (zh) 一种预装应用软件的管理方法及终端
CN111770484B (zh) 模拟卡切换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移动终端
CN111526321B (zh) 语音通话方法、语音通话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N111741040B (zh) 连接建立方法、地址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68635A (zh) 应用数据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15826771B (zh) 一种输入法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866243B (zh) 证书吊销列表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744226B (zh) 电子围栏数据采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0896567A (zh) 基于wifi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2769608B (zh) 网络切片切换方法、装置、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