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18495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18495A
CN112018495A CN201910471415.XA CN201910471415A CN112018495A CN 112018495 A CN112018495 A CN 112018495A CN 201910471415 A CN201910471415 A CN 201910471415A CN 112018495 A CN112018495 A CN 1120184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electronic device
housing
rotat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714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18495B (zh
Inventor
杨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7141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184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18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84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184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84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9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for giving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21/293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for giving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e unit or more being an array of identical aerial element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通过转动件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可绕所述转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以及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辐射体,设置在所述转动件上,且位于所述转动件的轴心的两侧,用于传输毫米波射频信号;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展开状态小于预设角度时,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辐射体的辐射方向指向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展开状态大于或等于预设角度时,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辐射体的辐射方向相同。通过将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辐射体设置于转动件,可以增加天线辐射波束的覆盖范围,提高天线增益,从而可以提高天线质量,保证通信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诸如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用户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实现通信、购物、娱乐等各种功能。
折叠屏是近年来新出现的手机形式,但是,其设计难点在于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相比,天线环境变差,导致天线辐射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以提高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时的辐射效率,保证电子设备的通信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通过转动件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可绕所述转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以及,
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辐射体,设置在转动件上,且位于所述转动件的轴心的两侧,用于传输毫米波射频信号;
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展开状态小于预设角度时,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的辐射方向指向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展开状态大于或等于预设角度时,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的辐射方向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将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辐射体设置于转动件,随着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转动,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转动至展开状态小于预设角度时,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辐射体指向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增加了天线辐射波束的覆盖范围,提高了天线质量,解决了电子设备折叠时,天线质量较差的技术问题,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转动至展开状态大于或等于预设角度时,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辐射体指向相同的方向,增加了天线增益,可以更好的提高天线质量,保证电子设备通信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展开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后视图。
图6为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另一后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还可以是游戏设备、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设备、汽车、数据存储装置、音频播放装置、视频播放装置、笔记本、桌面计算设备等。
请参考图1、图2和图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在折叠状态下的俯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在展开状态下的俯视图。电子设备100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转动件30、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辐射体40以及第一显示屏50。
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可旋转地连接。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屏、中框、电路板、后盖等结构。其中,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相对转动件30对称设置,形成对称型的电子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相对所述转动件30也可以不对称设置,形成非对称型的电子设备。
所述第一壳体10与所述第二壳体20通过所述转动件30连接,且所述第二壳体20可绕所述转动件30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0转动。也即,所述第一壳体10与所述转动件30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壳体20也与所述转动件30连接。从而所述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均可以绕所述转动件30旋转。其中,所述转动件30的材质可以包括塑料或金属。
转动件30,包括:转轴31、第一转动部32以及第二转动部33,第一转动部32和第二转动部33相对所述转轴31对称设置。第一转动部3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31的一侧,第一转动部3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10。第二转动部3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31的另一侧,第二转动部33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20,从而可以使第一壳体10可绕所述转轴31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20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转动部32和第二转动部33也可以非对称设置。
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辐射体40,设置在所述转动件30上,且位于所述转动件30的轴心的两侧,用于传输毫米波射频信号。其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40用于传输相同频率的射频信号。根据3GPP 38.101协议的规定,5G NR FR2频段的频率范围是24.25GHz~52.6GHz,通常叫毫米波,可以传输毫米波射频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用于传输毫米波射频信号中的“传输”包含接收毫米波射频信号,发射毫米波射频信号,以及同时接收和发射毫米波射频信号。
第一转动部32至少设有一个第一天线辐射体40,第二转动部33至少设有一个第一天线辐射体40。第一转动部32上的第一天线辐射体40可随第一壳体10绕所述转轴31相对所述第二壳体20转动。第二转动部33上的第一天线辐射体40可随第二壳体20绕所述转轴31相对所述第一壳体10转动。例如,第一转动部32可以设置两个第一天线辐射体40,第二转动部33也可以设置两个第一天线辐射体40,当第一转动部32设置两个第一天线辐射体40时,两个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40间隔设置,当第二转动部33设置两个第一天线辐射体40时,两个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40间隔设置。
当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的展开状态小于预设角度时,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40的辐射方向指向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当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的展开状态大于和等于预设角度时,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40的辐射方向相同。其中,预设角度根据天线在同一个辐射方向的辐射面积设定,例如,当预设角度为170度时,也即,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之间夹角为170度,在此状态下,若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辐射40体在同一个方向的辐射面积远远大于另一个方向的辐射面积,或者,另一个方向的辐射面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则,可以认为在预设角度为170度时,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40的辐射方向相同。若预设角度小于170度时,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辐射40体在同一个方向的辐射面积虽然大于另一个方向的辐射面积,但是,另一个方向的辐射面积也不能忽略,则,可以认为在预设角度为170度时,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40的辐射方向不同。
通过在转动件30的第一转动部32和第二转动部33分别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天线辐射体40,当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相互转动至小于预设角度时,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辐射体40的辐射方向指向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可以增加波束覆盖的范围,提高累积分布函数(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CDF,简称CDF),从而可以提高天线质量,解决电子设备100折叠时,天线质量较差的技术问题。当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相互转动至大于或等于预设角度时,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辐射体40的辐射方向指向至少相同的方向,可形成比原天线口径至少大一倍的天线阵列,增加天线增益,提高CDF,从而可以提高天线质量,保证电子设备100通信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转动部32设置两个第一天线辐射体40,第二转动部33设置两个第一天线辐射体40,当所述第一壳体10与所述第二壳体20折叠时,不但可以增大辐射波束的辐射范围,而且可以提高天线的信号质量,保证电子设备100通信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转动部32也可以设置四个第一天线辐射体40,第二转动部32也可以设置四个第一天线辐射体40。或者,第一转动部32设置四个第一天线辐射体40,第二转动部32设置三个第一天线辐射体4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天线辐射体40的数量越多,天线增益越大,天线信号质量就越强,但是,相应的成本也就越高,因此,第一天线辐射体40在第一转动部32和第二转动部33的具体数量,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如图4所示,第一显示屏50,第一显示屏50可用于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从而形成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所述第一显示屏50可以为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类型的显示屏。
第一显示屏50包括第一部分51和第二部分52。所述第一部分51、第二部分52均可以实现显示功能。所述第一部分51与所述第二部分52连接。所述第一部分51与所述第二部分52连接处为柔性屏,也即所述第一部分51与所述第二部分52的连接处可以弯曲。其中,所述连接处可以用于显示信息,也可以不用于显示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屏50可以为柔性屏。
所述第一部分51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10上,所述第二部分52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20上。从而,当所述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绕所述转轴31旋转时,所述第一显示屏50的第一部分51、第二部分52可以同时绕所述转轴31旋转。当所述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旋转至同一平面时,所述第一显示屏50的第一部分51、第二部分52也位于同一平面,可以达到较大的屏幕显示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部分51与所述第二部分52也可以一体设置成型。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绕所述转轴31旋转时包括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为内折,其中,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均沿着朝向第一显示屏50的显示面一侧旋转,也即可以旋转至第一显示屏50的第一部分51与第二部分52互相贴合的状态。第二种方式为外折,其中,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均沿着远离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旋转,也即,可以旋转至第一显示屏50的第一部分51与第二部分52相互背离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显示屏50包括显示区域511和非显示区域512,显示区域511用于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非显示区域512用于设置功能组件。非显示区域512可以包括位于显示区域511上部和下部的区域。或者,非显示区域512可以环绕显示区域511设置。此外,非显示区域512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一显示屏50的边框。也即,所述显示屏40的非显示区域512可以包括与所述显示区域511处于同一平面的部分,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一显示屏50的边框。
同时参考图5,其中,图5为图4所示电子设备100的后视图。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第一后盖53和第二后盖54。其中,所述第一后盖53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10上,所述第二后盖54安装在第二壳体20上。所述第一后盖53与所述第一显示屏50的第一部分51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0的相对两侧,例如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0的前后两侧。从而,所述第一显示屏50的第一部分51、第一后盖53可以分别作为所述第一壳体10的前壳和后壳。同理,所述第二后盖54与所述第一显示屏50的第二部分5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20的相对两侧,例如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20的前后两侧。从而,所述第一显示屏50的第二部分52、第二后盖54可以分别作为所述第二壳体20的前壳和后壳。
所述第一后盖53和所述第二后盖54可以一体成型。在第一后盖53或所述第二后盖54的成型过程中,可以在第一后盖53或第二后盖54上形成后置摄像头孔、指纹模组安装孔等结构。
如图6所示,图6为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100另一后视图。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第二显示屏55。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屏55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10上。所述第二显示屏55与所述第一显示屏50的第一部分51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0的相对两侧,例如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0的前后两侧。从而,所述第一显示屏50的第一部分51、第二显示屏55可以分别作为所述第一壳体10的前壳和后壳。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显示屏55还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20上。所述第二显示屏55与所述第一显示屏50的第二部分5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20的相对两侧。
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屏55也可以为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类型的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55也可以用于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
例如,当所述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绕所述转动件30旋转至闭合状态,也即旋转至所述第一显示屏50的第一部分51与第二部分52互相贴合时,所述第二显示屏55可以作为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屏。此时,所述第一显示屏50可以保持熄屏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绕所述转动件30旋转的第二种方式为外折。其中,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均沿着背离第一显示屏50的显示面一侧旋转,也即可以旋转至所述第二后盖54与所述第二显示屏55互相贴合的状态。
继续参考图4,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第二天线辐射体60,第二天线辐射体60设置于第一显示屏50的非显示区域512,用于传输非毫米波的射频信号。通过将第一天线辐射体40设置于所述转动件30,第二天线辐射体60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屏50的非显示区域512,使第一天线辐射体4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60物理分隔,有效提高增大第一天线辐射体40与第二天线辐射体60之间的距离,减少第一天线辐射体40与第二天线辐射体60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可以提高天线质量,保证电子设备100通信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用于传输非毫米波射频信号中的“传输”包含接收非毫米波射频信号,发射非毫米波射频信号,以及同时接收和发射非毫米波射频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天线辐射体60至少设置两个,第一壳体10至少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60,第二壳体20至少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60。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天线辐射体60至少设置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60均设置于第一壳体10,或均设置于第二壳体20。当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60均设置于第一壳体10时,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60间隔设置。当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60均设置于第二壳体20时,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60间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天线辐射体4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60均采用定向天线(Directional antenna),定向天线是指在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方向上发射及接收电磁波特别强,而在其他的方向上发射及接收电磁波则为零或极小的一种天线。采用定向发射天线的目的增强信号强度和增加抗干扰能力。
参考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电路板70和电池80。电路板70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10内部。其中,所述电路板70与所述第一显示屏50的第一部分51可以呈层叠设置,也即电路板70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50的第一部分51下方。
电路板70可以为电子设备100的主板。电路板70上设置有接地点,以实现电路板70的接地。电路板70上集成有处理器。电路板70上还可以集成有马达、麦克风、扬声器、受话器、耳机接口、通用串行总线接口(USB接口)、摄像头、距离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陀螺仪等功能组件中的一个、两个或多个。同时,所述第一显示屏50可以电连接至电路板70。
可以理解的是,电路板70上设置有显示控制电路。所述显示控制电路向所述第一显示屏50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屏50显示信息。
电池80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20内部。其中,所述电池80与所述第一显示屏50的第二部分52可以呈层叠设置,也即电池80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50的第二部分52下方。
电池80可以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70,以实现电池80为电子设备100供电。其中,电路板70上可以设置有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用于将电池80提供的电压分配到电子设备100中的各个电子元件。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内部均可以设置有中框结构。其中,中框结构用于为所述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内部的电子元件提供支撑作用。
例如,所述第一壳体10中的电路板70以及其它电子元件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10内部的中框结构上。所述第二壳体20中的电池80以及其它电子元件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20内部的中框结构上。
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第一信号源71和第二信号源72,所述第一信号源71和所述第二信号源72设置于所述电路板70,所述第一信号源71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40电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源71用于产生毫米波射频信号;所述第二信号源72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60电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源72用于产生非毫米波射频信号。
如图8所示,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0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调谐电路73和至少两个第二调谐电路74,每一个第一调谐电路73与一个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40电连接,所述第一调谐电路73用于对与之电连接的第一天线辐射体40产生的毫米波射频信号进行调谐。每一个所述第二调谐电路74与一个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60电连接,所述第二调谐电路74用于对与之电连接的第二天线辐射体60产生的非毫米波射频信号进行调谐。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调谐电路73的数量根据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40的数量对应设置,一个第一天线辐射体40与一个第一调谐电路73电连接。第二调谐电路74的数量根据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60的数量对应设置,一个第二天线辐射体60与一个第二调谐电路74电连接。
如图9所示,电子设备100还包括接地点75,所述接地点75设置于电路板70,所述接地点75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40和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60电连接。其中,所述接地点75也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10或第二壳体20。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所述第二壳体20和所述第一壳体10通过转动件30连接,所述第二壳体20可绕所述转动件30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0转动;以及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辐射体40,设置在所述转动件30上,且位于所述转动件30的轴心的两侧,用于传输毫米波射频信号;当电子设备100的展开状态小于预设角度时,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40的辐射方向指向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当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的展开状态大于或等于预设角度时,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40的辐射方向相同,通过将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辐射体40设置于转动件30,当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的展开状态小于预设角度时,不仅可以增加天线辐射波束的覆盖面积,提高天线质量,解决电子设备折叠时,天线质量较差的技术问题,而且,当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的展开状态大于或等于预设角度时,可以更好的增大天线增益,提高天线质量,保证电子设备通信的稳定性。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通过转动件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可绕所述转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以及
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辐射体,设置在转动件上,且位于所述转动件的轴心的两侧,用于传输毫米波射频信号;
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展开状态小于预设角度时,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辐射体的辐射方向指向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展开状态大于或等于预设角度时,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辐射体的辐射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
转轴;
第一转动部,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的一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以及
第二转动部,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的另一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相对于所述转轴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至少设置一个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所述第二转动部至少设置一个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辐射体用于传输相同频率的射频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米波射频信号的频率范围为24.25GHz~52.6GHz。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显示屏,包括显示区域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以及第二天线辐射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非显示区域,用于传输非毫米波的射频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至少设置为两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至少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所述第二壳体至少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电路板;
第一信号源,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一信号源电连接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辐射体,所述第一信号源用于产生毫米波射频信号;以及
第二信号源,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二信号源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所述第二信号源用于产生非毫米波射频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至少两个第一调谐电路,每一个所述第一调谐电路与一个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电连接,每一所述第一调谐电路用于对与所述第一调谐电路电连接的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产生的毫米波射频信号进行调谐;
至少两个第二调谐电路,每一个所述第二调谐电路与一个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电连接,每一所述第二调谐电路用于对与所述第二调谐电路电连接的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产生的非毫米波射频信号进行调谐。
CN201910471415.XA 2019-05-31 2019-05-31 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0184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1415.XA CN112018495B (zh) 2019-05-31 2019-05-31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1415.XA CN112018495B (zh) 2019-05-31 2019-05-31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18495A true CN112018495A (zh) 2020-12-01
CN112018495B CN112018495B (zh) 2022-12-27

Family

ID=73506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1415.XA Active CN112018495B (zh) 2019-05-31 2019-05-31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18495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2095A (zh) * 2020-12-15 2021-03-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599962A (zh) * 2020-12-28 2021-04-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615138A (zh) * 2020-12-28 2021-04-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天线控制方法
CN113985970A (zh) * 2021-12-27 2022-01-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阻抗调谐的转轴连接装置和可开合电子设备
CN115425390A (zh) * 2022-09-05 2022-12-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天线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1356A (zh) * 2001-06-12 2003-01-15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向辐射无线通讯发射装置及使用其的无线通讯电子装置
EP1898491A1 (en) * 2006-08-31 2008-03-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daptive antenna apparatus including a plurality sets of partial array antennas having different directivities
CN101569104A (zh) * 2007-10-02 2009-10-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便携式无线通信装置
CN106602237A (zh) * 2016-12-20 2017-04-26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方向图可重构天线装置及智能通信终端
CN207818900U (zh) * 2017-12-30 2018-09-04 深圳市南斗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09167150A (zh) * 2018-08-29 2019-01-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9167854A (zh) * 2018-08-29 2019-01-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9216876A (zh) * 2018-08-29 2019-01-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9244667A (zh) * 2018-08-29 2019-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1356A (zh) * 2001-06-12 2003-01-15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向辐射无线通讯发射装置及使用其的无线通讯电子装置
EP1898491A1 (en) * 2006-08-31 2008-03-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daptive antenna apparatus including a plurality sets of partial array antennas having different directivities
CN101569104A (zh) * 2007-10-02 2009-10-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便携式无线通信装置
CN106602237A (zh) * 2016-12-20 2017-04-26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方向图可重构天线装置及智能通信终端
CN207818900U (zh) * 2017-12-30 2018-09-04 深圳市南斗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09167150A (zh) * 2018-08-29 2019-01-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9167854A (zh) * 2018-08-29 2019-01-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9216876A (zh) * 2018-08-29 2019-01-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9244667A (zh) * 2018-08-29 2019-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AIGAI ZHANG 等: ""A novel wide-angle scanning pattern reconfigurable antenna"", 《2017 SIXTH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APCAP)》 *
张溪等: "基于波束波导的毫米波波束扫描仿真研究", 《电子世界》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2095A (zh) * 2020-12-15 2021-03-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599962A (zh) * 2020-12-28 2021-04-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615138A (zh) * 2020-12-28 2021-04-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天线控制方法
CN112599962B (zh) * 2020-12-28 2023-05-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615138B (zh) * 2020-12-28 2023-12-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天线控制方法
CN113985970A (zh) * 2021-12-27 2022-01-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阻抗调谐的转轴连接装置和可开合电子设备
CN115425390A (zh) * 2022-09-05 2022-12-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天线及电子设备
CN115425390B (zh) * 2022-09-05 2023-07-1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天线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18495B (zh) 2022-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16876B (zh) 电子设备
CN112018495B (zh) 电子设备
CN109167151B (zh) 电子设备
CN108039571B (zh) 中框组件、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879072B (zh) 电子设备
CN109216865B (zh) 电子设备
CN109216868B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9193123B (zh) 电子设备、天线辐射体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9244674B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9244675B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993545B (zh) 折叠电子设备
CN110676557B (zh) 电子设备
CN209767598U (zh) 电子设备
CN108900217B (zh) 调谐电路、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08550979B (zh) 天线组件、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9167169B (zh) 电子设备
CN109167150B (zh) 电子设备
CN112448145A (zh) 电子设备
CN109244667B (zh) 电子设备
CN109167152B (zh) 电子设备
CN109167854B (zh) 电子设备
CN111584991B (zh) 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08990330B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365866A (zh) 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US20230198131A1 (en) Antenna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