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15302A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15302A
CN112015302A CN202010899190.0A CN202010899190A CN112015302A CN 112015302 A CN112015302 A CN 112015302A CN 202010899190 A CN202010899190 A CN 202010899190A CN 112015302 A CN112015302 A CN 1120153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color
display panel
via hole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991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15302B (zh
Inventor
林丽敏
滕用进
刘晓莉
邱英彰
黄庭曦
高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9919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153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15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53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153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53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衬底基板;阵列层,设置于衬底基板上,包括多个驱动晶体管;色阻层,位于阵列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包括多个色阻,色阻包括多个第一过孔,沿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第一过孔贯穿色阻并暴露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触控走线层,位于色阻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触控走线;触控走线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第一过孔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不交叠;使得COA基板在制作过程中,色阻打孔位置能够避开触控走线,避免色阻打孔导致触控走线断线的风险;从而既能够保障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效果,还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制作良率。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COA基板(ColorFilteronArray,将彩色滤光片设置在阵列基板中)的制作工艺中,彩色滤光片中色阻的制程因需要对其进行打孔,容易造成打孔变形及孔内残留的问题;为改善色阻打孔变形及残留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在任意相邻设置的两个色阻对接位置形成过孔,此种设计下存在打孔位置处对应有触控走线,打孔的过程容易造成触控走线断线的风险,严重影响产品良率。因此,亟待发明一种对色阻打孔能够避免触控走线断线的显示面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用以改善色阻打孔位置处对应有触控走线,易造成触控走线断线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
阵列层,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包括多个驱动晶体管;
色阻层,位于所述阵列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包括多个色阻,所述色阻包括多个第一过孔,沿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所述第一过孔贯穿所述色阻并暴露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
触控走线层,位于所述色阻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触控走线;所述触控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不交叠。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中所设置的色阻层中包括多个色阻,包括多个贯穿色阻的第一过孔;显示面板中还设置有多条触控走线,本申请通过将触控走线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第一过孔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设置为不交叠,使得COA基板在制作过程中,色阻打孔位置能够避开触控走线,避免色阻打孔导致触控走线断线的风险;从而既能够保障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效果,还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制作良率。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图1中AA’的一种截面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图1中B区域的一种放大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图1中C区域的一种放大图;
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图1中B区域的另一种放大图;
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图5中E区域的一种拆解图;
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图1中B区域的又一种放大图;
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图1中B区域的再一种放大图;
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图1中B区域的还一种放大图;
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图1中B区域对应的一种拓展图;
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现有技术中,采用在任意相邻设置的两个色阻对接位置形成过孔,此种设计下存在打孔位置处对应有触控走线,打孔的过程容易造成触控走线断线的风险,严重影响产品良率。因此,亟待发明一种对色阻打孔能够避免触控走线断线的显示面板。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用以改善色阻打孔位置处对应有触控走线,易造成触控走线断线的问题。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图1中AA’的一种截面图,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图1中B区域的一种放大图;请参照图1-图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00,包括:
衬底基板10;
阵列层20,设置于衬底基板10上,包括多个驱动晶体管21;
色阻层30,位于阵列层2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包括多个色阻(31/32/33),色阻(31/32/33)包括多个第一过孔50,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的方向,第一过孔50贯穿色阻(31/32/33)并暴露驱动晶体管21的第一极211;
触控走线层40,位于色阻层3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触控走线41;触控走线41在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与第一过孔50在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不交叠。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01,显示区01中排布有多列不同颜色的色阻(31/32/33),为图示简单明了,此处仅以均为条状的色阻示出,且图1所示出的色阻的类型和数量并不代表实际情况,本申请并不对显示面板100中色阻的类型、数量、面积和排布情况等进行限定,本领域工作人员可根据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请参照图2,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具体包括衬底基板10,设置于衬底基板10一侧的阵列层20,阵列层20中包括多个驱动晶体管21;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色阻层30,色阻层30设置于阵列层2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且色阻层30中包括多个色阻(31/32/33),色阻(31/32/33)中包括多个第一过孔50,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的方向,任一第一过孔50均贯穿色阻(31/32/33),且第一过孔50用于暴露驱动晶体管21的第一极211(例如源极或漏极)。
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触控走线层40,触控走线层40设置于色阻层3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也即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色阻层30设置于阵列基板的内部,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具体为COA面板(ColorFilteronArray,将彩色滤光片设置在阵列基板中);触控走线层40还包括连接部431,连接部431用于连接驱动晶体管21的第一极211和像素电极45,贯穿色阻(31/32/33)的多个第一过孔50用于连接部431通过色阻(31/32/33)层后和第一极211电连接。请结合图3,触控走线层40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触控走线41,本申请设置触控走线4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和第一过孔50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不交叠,使得COA基板在制作过程中,色阻(31/32/33)打孔位置能够避开触控走线41,避免色阻(31/32/33)打孔导致触控走线41断线的风险;从而能够保障显示面板100的正常显示效果,还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制作良率。
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阵列层20中还包括在衬底基板10一侧依次设置的缓冲层11、栅极绝缘层12、栅极212、层间绝缘层13和源漏极金属层(第一极211所在的膜层);色阻层30和触控走线层40之间还包括平坦化层37,所述平坦化层37远离色阻层30的一侧还包括钝化层43、绝缘层44、同层设置的像素电极45和黑矩阵70、支撑柱46、配向膜47和玻璃盖板48。需要说明的是,图2仅示意性展示出显示面板100的AA’截面图的简化图,并不代表显示面板的实际膜层结构。
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图1中C区域的一种放大图;请参照图1-图4,可选地,第一过孔50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边缘和与其相邻设置的触控走线4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之间的最短距离为D,D≥3μm。
具体地,由于本申请设置触控走线4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和第一过孔50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不交叠,因此,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中,第一过孔50和触控走线4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本申请设置第一过孔50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边缘和与其相邻设置的触控走线4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等于3μm;从而能够保障第一过孔50和与其相邻设置的触控走线41之间的间距,避免由于两者间距过小,在面板的制程中存在第一过孔50暴露触控走线41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并不对第一过孔50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边缘和与其相邻设置的触控走线4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之间的最短距离D的最大值进行限定,例如当色阻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较大时,可调整D对应的数值适当增大,只要能够保障触控走线4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和第一过孔50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不交叠即可。
请参照图2-图4,可选地,至少一个色阻(31/32/33)具有本体部36和沿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个凸起部34;第一过孔50包括第一子过孔51和/或第二子过孔52,至少一个第一子过孔51位于凸起部34;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
具体地,显示面板100的色阻层30中包括多个色阻(31/32/33),其中,至少存在一个色阻(31/32/33)具有本体部36和沿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个凸起部34,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或者,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贯穿色阻(31/32/33)的第一过孔50可包括第一子过孔51和/或第二子过孔52,至少一个第一子过孔51位于色阻(31/32/33)的凸起部34中;具体地,如图4中色阻32的凸起部34所示,可将第一子过孔51设置于凸起部34远离本体部36的一侧边缘区域;此外,也可将第一子过孔51设置为位于凸起部34的内部区域。
由于显示面板100中,色阻(31/32/33)的本体部36和凸起部34连接的位置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为触控走线4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区域,因此,本申请将至少部分第一过孔50(第一子过孔51)设置于色阻(31/32/33)的凸起部34位置处,能够使得触控走线4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和第一过孔50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不交叠,使得COA基板在制作过程中,色阻(31/32/33)打孔位置能够避开触控走线41,避免色阻(31/32/33)打孔导致触控走线41断线的风险;从而能够保障显示面板100的正常显示效果,还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制作良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要避免将第一子过孔51设置于凸起部34朝向其对应的本体部36一侧的边缘,也即要避免将第一子过孔51设置于一个色阻(31/32/33)中的凸起部34和本体部36相连接的边缘区,避免第一子过孔51(第一过孔50)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和触控走线4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具有交叠区域。
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图1中B区域的另一种放大图,请参照图2-图5,可选地,至少一个第一过孔50位于本体部36。
具体地,由于显示面板100中,色阻(31/32/33)的本体部36和凸起部34连接的位置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为触控走线4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区域,因此,本申请也可将至少部分第一过孔50设置于色阻(31/32/33)的本体部36中,也能够使得触控走线4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和第一过孔50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不交叠,使得COA基板在制作过程中,色阻(31/32/33)打孔位置能够避开触控走线41,避免色阻(31/32/33)打孔导致触控走线41断线的风险;从而能够保障显示面板100的正常显示效果,还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制作良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要避免将第一过孔50设置于本体部36沿第二方向上的两个边缘区域,从而避免第一过孔50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和触控走线4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具有交叠区域。
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图5中E区域的一种拆解图,请参照图2-图6,可选地,至少一个色阻(31/32/33)包括沿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个凹陷部35,至少一个第二子过孔52位于凹陷部35;沿第二方向上,相邻设置的色阻(31/32/33)间的凹陷部35和凸起部34对应设置,且凸起部34的至少部分位于凹陷部35中。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的色阻层30不仅可包括部分色阻(31/32/33)具有沿第二方向的凸起部34,还可设置色阻层30中至少存在一个色阻(31/32/33)包括沿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个凹陷部35,本申请将至少一个第二子过孔52设置于此凹陷部35,具体可为将第二子过孔52设置于此凹陷部35靠近其色阻(31/32/33)本身的一侧,即可将第二子过孔52设置于具有凹陷部35的色阻(31/32/33)靠近凹陷部35(其对应的凸起部34)的一侧边缘;沿第二方向上,相邻设置的两个色阻(31/32/33)间的凹陷部35和凸起部34可对应设置,使得对应设置的凸起部34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凹陷部35中,或者对应设置的凸起部34和凹陷部35相楔合;或者也可以说凸起部34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和其对应的凹陷部35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重合。
具体地,参照图6,将色阻32和色阻33拆分开以更清楚地展示色阻中形成第一过孔50的方式,其中触控走线41和触控走线41’为同一根触控走线;例如,色阻32的凸起部34远离本体部36的一侧边缘可作为第一过孔50的中分线,通过给色阻32的凸起部34打孔,形成第一过孔50的第一子过孔51;色阻33的凹陷部35远离色阻32的一侧边缘也可作为第一过孔50的中分线,通过给以色阻33的凹陷部35远离凸起部34的一侧本体部36打孔,形成第一过孔50的第二子过孔52;拼接色阻32打孔形成的第一子过孔51和色阻33打孔形成的第二子过孔52共同形成一个第一过孔50。
由于常规设置的色阻(31/32/33)沿第二方向上的边缘位置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为触控走线4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区域,本申请将第二子过孔52设置于具有凹陷部35的色阻(31/32/33)靠近凹陷部35的一侧边缘,能够保证第二子过孔52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和触控走线4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请继续参照图2-图5,可选地,第一过孔50包括第一子过孔51和第二子过孔52,第一子过孔51和第二子过孔52对称设置,且第一子过孔51和第二子过孔52相连通。
具体地,当第一过孔50由第一子过孔51和第二子过孔52共同组成时,此时第一子过孔51的实际设置方式可为:第一子过孔51设置于凸起部34远离本体部36的一侧边缘区域,即第一子过孔5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和凸起部34远离本体部36的一侧边缘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相交叠;此时第二子过孔52的实际设置方式为:第二子过孔52设置于具有凹陷部35的色阻(31/32/33)靠近凹陷部35的一侧边缘,即第二子过孔52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和凹陷部35靠近色阻(31/32/33)的一侧边缘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相交叠。
本申请中相邻设置的两个色阻(31/32/33)包括对应的凸起部34和凹陷部35时,设置于凸起部34中的第一子过孔51和设置于凹陷部35中第二子过孔52可对称设置,即第一子过孔51和第二子过孔52的形状、大小均相同,通过设置第一子过孔51和第二子过孔52相连通以组成完整的一个第一过孔50。
此时的第一过孔50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触控走线4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不交叠,使得COA基板在制作过程中,色阻(31/32/33)打孔位置能够避开触控走线41,避免色阻(31/32/33)打孔导致触控走线41断线的风险;从而能够保障显示面板100的正常显示效果,还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制作良率。
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图1中B区域的又一种放大图,请参照图2和图7,可选地,多个色阻(31/32/33)包括相邻设置、且依次交替排布的红色色阻31、蓝色色阻32和绿色色阻33,任一蓝色色阻32均包括本体部36和沿第二方向上相对本体部36对称设置的至少一凸起部组,凸起部组包括第一凸起部341和第二凸起部342;
至少一个第一子过孔51位于蓝色色阻32的本体部36。
具体地,显示面板100色阻层30中的色阻(31/32/33)包括相邻设置、且依次交替排布的红色色阻31、蓝色色阻32和绿色色阻33,由于在对色阻(31/32/33)进行开孔的工艺中,蓝色色阻32相比于其他色阻(31/32/33)具有更易开孔的性质,因此,本申请可选择色阻(31/32/33)中大部分的第一过孔50通过对蓝色色阻32进行开孔来得到。
本申请可设置任一蓝色色阻32均包括本体部36和沿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的本体部36对称设置的至少一凸起部组,每一凸起部组均包括第一凸起部341和第二凸起部342,即每一蓝色色阻32均包括对称设置于其本体部36两侧的第一凸起部341和第二凸起部342;相应的,与蓝色色阻32相邻的红色色阻31和绿色色阻33包括与第一凸起部341和第二凸起部342对应设置的凹陷部35;如前所述,任一凸起部34中可设置一第一子过孔51,即本申请可在蓝色色阻32的第一凸起部341和第二凸起部342分别设置第一子过孔51,则设置于第一凸起部341的第一子过孔51可相当于位于原本未开口的红色色阻31中,设置于第二凸起部342的第一子过孔51可相当于位于原本未开口的绿色色阻33中。
另外,本申请并不限定色阻中第一过孔50的大小,第一过孔50只要能够满足连接部431通过色阻(31/32/33)层后和第一极211电连接即可,因此图7中所示的红色色阻31和蓝色色阻32之间、绿色色阻33和蓝色色阻32之间可仅在蓝色色阻32的第一凸起部341和第二凸起部342中开孔(仅设置第一子过孔51)即可。
本申请可将至少一个第一子过孔51设置于蓝色色阻32的本体部36,可以实现色阻(31/32/33)中的所有第一过孔50(第一子过孔51)均通过贯穿蓝色色阻32来形成,以使得显示面板100的制作工艺中,给色阻(31/32/33)打孔的流程更易操作和实现,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100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良率。
请继续参照图2和图7,可选地,位于第一凸起部341和/或第二凸起部342中的第一子过孔5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和凸起部34远离本体部36的一侧边缘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相交叠。
具体地,当显示面板100中的蓝色色阻32包括均包括本体部36和沿第二方向上相对本体部36对称设置的第一凸起部341和第二凸起部342,且在第一凸起部341和第二凸起部342中设置第一子过孔51时,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置第一子过孔51的可选方式为:所设置的第一子过孔5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和凸起部34远离本体部36的一侧边缘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相交叠;也即设置于蓝色色阻32第一凸起部341和第二凸起部342中的第一子过孔51的位置位于凸起部34靠近相邻色阻(31/32/33)的边缘。
上述设置蓝色色阻32凸起部34中第一子过孔51的方式,可以实现色阻(31/32/33)中更多的第一过孔50(第一子过孔51)通过给蓝色色阻32打孔来形成,由于蓝色色阻32相比于其他色阻(31/32/33)具有更易开孔的性质,因此,有利于提高提高显示面板100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良率。再者,第一过孔50(第一子过孔51)位于凸起部34远离本体部36的一侧位置设置,能够保证第一子过孔5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和触控走线4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不交叠,使得COA基板在制作过程中,色阻(31/32/33)打孔位置能够避开触控走线41,避免色阻(31/32/33)打孔导致触控走线41断线的风险;从而能够保障显示面板100的正常显示效果,还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制作良率。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并不限定凸起部34中的第一过孔50的设置位置,也可设置为第一过孔50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凸起部34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内部,只要设置第一过孔50的位置不和触控走线41重叠即可。
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图1中B区域的再一种放大图,请参照图2和图8,可选地,任意相邻设置的两个色阻(31/32/33)的本体部36之间包括第一间隔区60;
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虚拟触控走线42,虚拟触控走线42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和触控走线4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不同的第一间隔区60中;
任一位于同一第一间隔区60内的虚拟触控走线42至少包括沿第一方向上依次排布的第一子虚拟触控走线421和第二子虚拟触控走线422;第一子虚拟触控走线421和第二子虚拟触控走线422之间包括第一子间隔区61,至少一个第一过孔50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子间隔区61内。
具体地,显示面板100中任意相邻设置的两个色阻(31/32/33)的本体部36之间均会包括第一间隔区60,为了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和显示状态的控制,各个色阻(31/32/33)之间均会留有用于设置电连接子像素驱动单元和面板驱动芯片等电子元器件的走线区域(第一间隔区60)。
显示面板100中还包括多条虚拟触控走线42,任一条虚拟触控走线42的延伸方向和触控走线41的延伸方向相同,即多条虚拟触控走线42也是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本申请设置虚拟触控走线42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和触控走线4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不同的第一间隔区60中,使得触控走线41和虚拟触控走线42不会设置于同一相邻的两个色阻(31/32/33)之间,避免在一个第一间隔区60内设置走线的数量过多,导致第一间隔区60的宽度较大的问题;同时还有利于保障显示面板100中色阻(31/32/33)排布的紧密程度,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任一位于同一个第一间隔区60中的虚拟触控走线42可包括多条子虚拟触控走线,例如,同一第一间隔区60内的虚拟触控走线42至少包括沿第一方向上依次排布的第一子虚拟触控走线421和第二子虚拟触控走线422,其中,在同一第一间隔区60中任意相邻设置的两个子虚拟触控走线(如第一子虚拟触控走线421和第二子虚拟触控走线422)之间包括第一子间隔区61,本申请设置第一过孔50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子间隔区61内,使得虚拟触控走线42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和第一过孔50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不交叠,能够避免在色阻(31/32/33)中打孔对虚拟触控走线42造成断线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并不限定位于一个第一间隔区60中的子虚拟走线的数量,一个第一间隔区60中子虚拟走线的数量可以为1条、2条、3条或更多条,具体的设置数量可根据面板的大小及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当一个第一间隔区60中仅设置有一条完整的虚拟触控走线42时,此时若虚拟触控走线42不用于传输信号,也可设置第一过孔50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和虚拟触控走线42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在对色阻(31/32/33)的打孔过程中避免对虚拟触控走线42造成损伤即可;即便是对色阻(31/32/33)打孔的工艺中对此虚拟触控走线42造成了一定的损伤,但是此虚拟触控走线42不用于传输信号也不会影响显示面板100的正常显示效果。
请继续参照图2和图8,可选地,多个色阻(31/32/33)包括相邻设置、且依次交替排布的红色色阻31、蓝色色阻32和绿色色阻33,蓝色色阻32的至少一侧边缘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和虚拟触控走线42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同一第一间隔区60中;
至少一个第一过孔50位于蓝色色阻32的本体部36内部;至少一个第一过孔50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蓝色色阻32的一侧边缘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相交叠,且同时位于虚拟触控走线42对应的第一子间隔区61内。
具体地,显示面板100色阻层30中的色阻(31/32/33)包括相邻设置、且依次交替排布的红色色阻31、蓝色色阻32和绿色色阻33,由于在对色阻(31/32/33)进行开孔的工艺中,蓝色色阻32相比于其他色阻(31/32/33)具有更易开孔的性质,因此,本申请可选择色阻(31/32/33)中大部分的第一过孔50通过对蓝色色阻32进行开孔来得到。
当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蓝色色阻32的至少一侧边缘位于第一间隔区60中,即蓝色色阻32的至少一侧边缘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和虚拟触控走线42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同一个第一间隔区60中时,本申请可设置至少一个第一过孔50位于蓝色色阻32的本体部36内部,且同时设置一个第一过孔50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蓝色色阻32的一侧边缘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相交叠;也即,本申请可在一个蓝色色阻32内设置至少两个第一过孔50,一个第一过孔50位于蓝色色阻32的本体部36内部,另一个第一过孔50位于蓝色色阻32在第一间隔区60内的边缘上。
由于蓝色色阻32相比于其他色阻(31/32/33)具有更易开孔的性质,因此,通过对蓝色色阻32进行打孔得到相对更多数量的第一过孔50,有利于提高提高显示面板100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良率。再者,第一过孔50(第一子过孔51)位于凸起部34远离本体部36的一侧位置设置,能够保证第一子过孔5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和触控走线4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不交叠,使得COA基板在制作过程中,色阻(31/32/33)打孔位置能够避开触控走线41,避免色阻(31/32/33)打孔导致触控走线41断线的风险;从而能够保障显示面板100的正常显示效果,还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制作良率。
请参照图2和图3,需要先说明的是,为了图示的简单明确,本申请所提供的附图中,对黑矩阵70和触控走线41进行了透明度的调节,并不代表实际膜层结构中黑矩阵70和触控走线41的透明程度。可选地,显示面板100包括黑矩阵70,第一过孔50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黑矩阵70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内。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包括黑矩阵70,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排布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子黑矩阵71,以及多条沿第二方向排布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子黑矩阵72,多条第一子黑矩阵71和多条第二子黑矩阵72交叉的区域用于形成多个阵列排布的子像素区域,本申请设置色阻(31/32/33)中形成的任一第一过孔50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均位于黑矩阵70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内,避免第一过孔50的设置对显示面板100的有效显示面积造成影响,以保障显示面板100的良好显示效果。
本申请设置显示面板100中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子黑矩阵72的宽度较窄,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子黑矩阵71的宽度较宽,提供一种实施例为显示面板100色阻(31/32/33)中形成的所有第一过孔50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均位于第一子黑矩阵71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内部;由于第一子黑矩阵71的宽度较宽,更有利于保障第一过孔50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不会超出黑矩阵70所覆盖的区域,有效避免第一过孔50的设置对显示面板100的显示面积的不利影响,有利于保障显示面板100的良好显示效果。
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图1中B区域的还一种放大图,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图1中B区域对应的一种拓展图;请参照图1-图10,
可选地,第一过孔50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为圆形、半圆、矩形、三角形或多边形。
具体地,图9和图10中示出了一种第一过孔50为半圆、矩形、多边形、椭圆、圆形等形状的示意图,本申请对于显示面板100在色阻(31/32/33)打孔所形成的第一过孔50的形状并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保障显示面板100中色阻(31/32/33)上下两侧驱动晶体管21的第一极211以及触控走线层40的电连接即可;例如,本申请对色阻(31/32/33)打孔所形成的第一过孔50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可以为圆形、半圆、矩形、三角形或多边形等等。
图10中还示出了色阻排布的另一种示例,例如色阻包括依次交替排布的红色色阻31、绿色色阻33和蓝色色阻32,也即显示面板100中色阻的排布顺序可根据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且图10还展示出了一种通过绿色色阻33形成更多第一过孔50的方式,即本申请并不对显示面板100中第一过孔50通过打孔哪一种色阻来形成进行限定。
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示意图,请参照图11,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200,该显示装置200包括显示面板100。显示面板100为本申请提供的任一种显示面板100。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200的实施例可参见上述显示面板的实施例,重复指出不再赘述。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屏、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和部件。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可拉伸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中所设置的色阻层中包括多个色阻,包括多个贯穿色阻的第一过孔;显示面板中还设置有多条触控走线,本申请通过将触控走线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第一过孔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设置为不交叠,使得COA基板在制作过程中,色阻打孔位置能够避开触控走线,避免色阻打孔导致触控走线断线的风险;从而既能够保障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效果,还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制作良率。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3)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基板;
阵列层,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包括多个驱动晶体管;
色阻层,位于所述阵列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包括多个色阻,所述色阻包括多个第一过孔,沿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所述第一过孔贯穿所述色阻并暴露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
触控走线层,位于所述色阻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触控走线;所述触控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不交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边缘和与其相邻设置的所述触控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的最短距离为D,D≥3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色阻具有本体部和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个凸起部;所述第一过孔包括第一子过孔和/或第二子过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子过孔位于所述凸起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过孔位于所述本体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色阻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个凹陷部,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子过孔位于所述凹陷部;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设置的所述色阻间的所述凹陷部和所述凸起部对应设置,且所述凸起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陷部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孔包括所述第一子过孔和所述第二子过孔,所述第一子过孔和所述第二子过孔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子过孔和所述第二子过孔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色阻包括相邻设置、且依次交替排布的红色色阻、蓝色色阻和绿色色阻,任一所述蓝色色阻均包括所述本体部和沿第二方向上相对所述本体部对称设置的至少一凸起部组,所述凸起部组包括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
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子过孔位于所述蓝色色阻的所述本体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或所述第二凸起部中的所述第一子过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凸起部远离所述本体部的一侧边缘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相交叠。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色阻的所述本体部之间包括第一间隔区;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虚拟触控走线,所述虚拟触控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触控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不同的所述第一间隔区中;
任一位于同一所述第一间隔区内的所述虚拟触控走线至少包括沿第一方向上依次排布的第一子虚拟触控走线和第二子虚拟触控走线;所述第一子虚拟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子虚拟触控走线之间包括第一子间隔区,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子间隔区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色阻包括相邻设置、且依次交替排布的红色色阻、蓝色色阻和绿色色阻,所述蓝色色阻的至少一侧边缘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虚拟触控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同一所述第一间隔区中;
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过孔位于所述蓝色色阻的所述本体部内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蓝色色阻的一侧边缘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相交叠,且同时位于所述虚拟触控走线对应的所述第一子间隔区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之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黑矩阵,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之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为圆形、半圆、矩形、三角形或多边形。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之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10899190.0A 2020-08-31 2020-08-31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0153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9190.0A CN112015302B (zh) 2020-08-31 2020-08-31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9190.0A CN112015302B (zh) 2020-08-31 2020-08-31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15302A true CN112015302A (zh) 2020-12-01
CN112015302B CN112015302B (zh) 2022-09-13

Family

ID=73503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99190.0A Active CN112015302B (zh) 2020-08-31 2020-08-31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1530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9108A (zh) * 2021-07-19 2021-11-0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641264A (zh) * 2021-08-12 2021-11-1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1782A (zh) * 2008-03-14 2008-08-2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显示器
US20170148365A1 (en) * 2015-11-23 2017-05-25 Shanghai AVIC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Color film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hereof
US20170219897A1 (en) * 2016-10-28 2017-08-03 Shanghai Avic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CN107024796A (zh) * 2017-06-21 2017-08-0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381411A (zh) * 2020-04-30 2020-07-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1782A (zh) * 2008-03-14 2008-08-2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显示器
US20170148365A1 (en) * 2015-11-23 2017-05-25 Shanghai AVIC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Color film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hereof
US20170219897A1 (en) * 2016-10-28 2017-08-03 Shanghai Avic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CN107024796A (zh) * 2017-06-21 2017-08-0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381411A (zh) * 2020-04-30 2020-07-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9108A (zh) * 2021-07-19 2021-11-0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629108B (zh) * 2021-07-19 2023-07-2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641264A (zh) * 2021-08-12 2021-11-1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641264B (zh) * 2021-08-12 2024-02-2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15302B (zh) 202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12263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11150599U (zh)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10982841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444182B (zh)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07589576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面板
JP6513175B2 (ja) タッチ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タッチ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タッチ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KR20190112136A (ko) 터치 컨트롤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터치 컨트롤 디스플레이 스크린
CN113437232B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2015302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7052966B2 (ja) タッチ制御表示パネル
CN107422509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器
CN113437233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22165907A1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US11538835B2 (en) Array substrate with dummy lead including disconnected conducting wires,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735262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0837194B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拼接屏
CN113703235A (zh) 阵列基板、阵列基板的制作工艺及显示面板
JP2008020791A (ja) 表示装置
CN112462559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00142240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10663822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6098709A (zh)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JP2011221315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50109540A1 (en) In-cell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1696919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