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15257B - 具有同步电力模式的外围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同步电力模式的外围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15257B
CN112015257B CN202010467671.4A CN202010467671A CN112015257B CN 112015257 B CN112015257 B CN 112015257B CN 202010467671 A CN202010467671 A CN 202010467671A CN 112015257 B CN112015257 B CN 1120152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pheral device
peripheral
mode
power mode
op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6767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15257A (zh
Inventor
大卫·塔龙吉·万雷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gitech Europe SA
Original Assignee
Logitech Europe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gitech Europe SA filed Critical Logitech Europe SA
Publication of CN112015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52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152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52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266Arrangements to supply power to external peripherals either directly from the computer or under computer control, e.g. supply of power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port, computer controlled power-stri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0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 sending/receiving arrangement to establish a cordless communication link, e.g. radio or infrared link, integrated cellular phon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09Monitoring remote activity, e.g. over telephone lines or network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15Monitoring of peripher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78Power saving in modem or I/O interfa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87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by switching off individual functional units in the computer syst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96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by lowering the supply or operating volt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discrete items of information into a coded form, e.g. arrangements for interpreting keyboard generated codes as alphanumeric codes, operand codes or instruction codes
    • G06F3/0231Cordless keyboar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同步电力模式的外围电子装置。公开了用于跨多个外围装置同步操作模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多个外围装置中的每个外围装置响应于用于每个外围装置的一组标准传输用于改变电力消耗率的请求。主机计算装置确定一个或更多个外围装置是否应当改变电力模式并且传输对应的命令以将多个外围装置同步为单个操作模式。每个外围装置可以具有针对给定操作模式的唯一电力模式,并且每个外围装置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公共特征诸如照明显示器,该公共特征针对给定操作模式跨所有外围装置进行同步。

Description

具有同步电力模式的外围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总体上涉及以统一方式操作的多个外围电子装置。更具体地,本实施方式涉及经由与每个外围装置执行双向通信的主机计算装置在操作模式之间同步转变的多个外围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存在被配置成与主机计算装置通信的各种各样的外围电子装置,该外围电子装置包括鼠标、键盘、耳机、轨迹球、扬声器系统、游戏椅等。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无线通信协议如和/>的出现激励了外围装置的创新,使得大多数外围装置从与主机的硬连线连接迁移至与主机的无线连接。硬连线连接的移除致使每个外围装置都通过电池电力来操作,从而需要更复杂的电力管理技术以保持电池寿命。现在,一些外围装置具有两个、三个或更多个不同的操作模式,在这些操作模式中,合理地将外围装置内的不同系统断电以节省电池寿命。因此,每个外围装置基于自最后一次用户与该特定外围装置交互以后经过的时间独立地确定每个外围装置可以在哪个操作模式下操作。这可以致使一个外围装置转变到较低的电力消耗模式(例如,睡眠模式),而外围装置中的其余的外围装置保持在活动模式下,或者一个外围装置转变到活动模式,而外围装置中的其余的外围装置保持在较低的电力消耗模式(例如,睡眠模式)下。操作模式之间的这种非统一转变可能导致用户在访问“进入睡眠”的装置时经历不期望的延迟。此外,在外围装置配备有外部照明方案的情况下,外围装置在操作模式之间的非统一转变可能导致照明方案的不均匀变化,从而有损于系统的美观性。
发明内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在耦接至主机计算装置的多个外围装置中对操作模式的变化进行同步的方法包括从多个外围装置中的第一外围装置接收信号,其中,多个外围装置中的每个外围装置被配置成在给定时间处在多个电力模式之一下操作,并且其中,多个电力模式中的每个电力模式对应于多个外围装置中相应的一个外围装置的相应的电力消耗率。该信号通过第一外围装置的电路指示第一外围装置的电力模式的意在变化,第一外围装置的电路被配置成根据第一组标准来确定第一外围装置在哪个电力模式内操作。主机装置确定多个外围装置中的第二外围装置正在其内操作的电力模式,其中,第二外围装置包括电路,该电路被配置成根据第二组标准来确定第二外围装置在哪个电力模式内操作。响应于接收信号并且基于第二外围装置正在其内操作的电力模式,无论相应的第一外围装置或第二外围装置的电路的确定如何,主机计算装置向第一外围装置或第二外围装置传输用于选择第一外围装置或第二外围装置在哪个电力模式内操作的命令。所选择的电力模式和第二外围装置正在其内操作的电力模式构成具有第一外围装置和第二外围装置的操作特征的操作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外围装置的电力模式的意在变化是向较高电力消耗模式的意在变化,并且用于选择电力模式的命令被传输至第二外围装置,以进入较高电力消耗模式。在各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外围装置的电力模式的意在变化是向较低电力消耗模式的意在变化,并且用于选择电力模式的命令被传输至第一外围装置,以维持较高电力消耗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操作特征包括启用或禁用外部照明方案,并且用于第一外围装置或第二外围装置的命令使跨第一外围装置和第二外围装置的外部照明的启用或禁用同步。在各种实施方式中,操作特征包括启用或禁用第一外围装置和第二外围装置中的至少之一的特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操作特征包括从用户向第一外围装置提供输入时到主机接收到与输入相关联的数据时的时间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组标准包括装置的空闲时间。在各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组标准包括到第一外围装置的用户输入的检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系统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以及一个或更多个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包括指令,该指令被配置成使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执行如下操作,所述操作包括:从多个外围装置中的第一外围装置接收信号,该信号通过第一外围装置的电路指示第一外围装置的电力模式的意在变化,该第一外围装置的电路被配置成根据第一组标准来确定第一外围装置在哪个电力模式内操作。所述操作还包括确定多个外围装置中的第二外围装置正在其内操作的电力模式,其中,第二外围装置包括电路,该电路被配置成根据第二组标准来确定第二外围装置在哪个电力模式内操作。响应于接收信号并且基于第二外围装置正在其内操作的电力模式,无论相应的第一外围装置或第二外围装置的电路的确定如何,向第一外围装置或第二外围装置传输用于选择第一外围装置或第二外围装置在哪个电力模式内操作的命令,其中,所选择的电力模式和第二外围装置正在其内操作的电力模式构成具有第一外围装置和第二外围装置的操作特征的操作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电力模式具有比第一电力模式高的电力消耗率,并且向第二外围装置传输命令并且控制第二外围装置的电力模式,以改变为具有较高电力消耗率的电力模式。在各种实施方式中,第二电力模式具有比第一电力模式低的电力消耗率,并且向第一外围装置传输命令并且控制第一外围装置的电力模式,以保持在第一电力模式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操作特征包括启用或禁用每个相应外围装置的外部照明方案,并且其中,用于第一外围装置或第二外围装置的命令使第一外围装置和第二外围装置的外部照明的启用或禁用同步。在各种实施方式中,操作特征包括启用或禁用第一外围装置和第二外围装置中的至少之一的特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操作特征包括从用户向第一外围装置提供输入时到主机接收到与输入相关联的数据时的时间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外围装置电路,该电路包括被配置成根据第一组标准来确定意在变化,所述第一组标准包括第一外围装置的空闲时间。在各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外围装置包括电路,该电路被配置成根据第一组标准来确定意在变化,所述第一组标准包括到第一外围装置的用户输入的检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非暂态计算机程序产品,其有形地体现在机器可读的非暂态存储介质中,该机器可读的非暂态存储介质包括被配置成使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执行如下操作的指令,所述操作包括从多个外围装置中的第一外围装置接收信号,该信号通过第一外围装置的电路指示第一外围装置的电力模式的意在变化,第一外围装置的电路被配置成根据第一组标准来确定第一外围装置在哪个电力模式内操作。所述操作还包括确定多个外围装置中的第二外围装置正在其内操作的电力模式,其中,第二外围装置包括电路,该电路被配置成根据第二组标准来确定第二外围装置在哪个电力模式内操作。响应于接收信号并且基于第二外围装置正在其内操作的电力模式,无论相应的第一外围装置或第二外围装置的电路的确定如何,向第一外围装置或第二外围装置传输用于选择第一外围装置或第二外围装置在哪个电力模式内操作的命令,其中,所选择的电力模式和第二外围装置正在其内操作的电力模式构成具有第一外围装置和第二外围装置的操作特征的操作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外围装置的电力模式的意在变化是向较高电力消耗模式的意在变化,并且用于选择电力模式的命令被传输至第二外围装置,以进入较高电力消耗模式。在各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外围装置的电力模式的意在变化是向较低电力消耗模式的意在变化,并且用于选择电力模式的命令被传输至第一外围装置,以维持较高电力消耗模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操作特征包括启用或禁用外部照明方案,并且其中,用于第一外围装置或第二外围装置的命令使跨第一外围装置和第二外围装置的外部照明的启用或禁用同步。
本发明内容并非旨在识别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以单独方式使用以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通过参照本公开内容的整个说明书的适当部分、任何附图或所有附图以及每个权利要求,应当理解主题。
下面将在以下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附图中更详细地描述前述特征和示例以及其他特征和示例。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方式的耦接至多个外围装置的主机计算装置;
图2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方式的用于外围装置与其他外围装置在操作模式之间的同步转变的操作方法;
图3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方式的由主机计算装置用来跟踪来自每个外围装置的在操作模式之间转变的请求的寄存器的简化图形描绘;
图4A、图4B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方式的用于主机计算装置与多个外围电子装置进行通信并且对多个外围电子装置在操作模式之间的转变进行同步的操作方法;
图5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方式的耦接至多个外围装置的主机计算装置;
图6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方式的示例外围装置的简化框图;以及
图7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方式的示例主机计算装置的简化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某些实施方式,本公开内容的方面总体上涉及统一外围电子装置的操作,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同步外围装置在操作模式之间的转变。
在以下描述中,对同步外围电子装置的操作的各种示例进行描述。出于说明的目的,阐述了具体配置和细节以便提供对实施方式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是,可以在没有公开每个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或实现某些实施方式。此外,可以省略或简化众所周知的特征,以防止对在本文中描述的新颖特征的任何混淆。
以下高度概述旨在提供对附图中描绘并且在下面提供的相应描述中呈现的新颖创新中的一些新颖创新的基本理解。本发明的方面涉及用于对耦接至主机计算装置的多个外围装置之间的操作模式的转变进行同步的各种新颖的方法。
尽管主机与多个外围装置之间的无线连接为用户提供了改进的灵活性和便利性,但是对电池电力的依赖对管理每个外围装置内的电力消耗提出了要求。因此,尽管用户可能仍在主动地使用主机计算机,但是每个外围装置可以基于用户与该特定装置的最后一次交互而转变到具有降低的电力消耗率的新的操作模式。向具有降低的电力消耗率的操作模式的转变可能导致用户在恢复与例如进入“睡眠模式”的外围装置的交互时经历不期望的延迟。此外,当每个外围装置独立地转变到新的操作模式时,针对每个外围装置的外部照明方案可能独立于其他外围装置而改变,从而导致了对于用户来说分离性的外观。
在本公开内容中,公开了使得多个外围装置经由与每个外围装置执行双向通信的主机计算装置能够在操作模式之间同步转变的方法。更具体地,公开了需要使多个外围装置同步地转变操作模式的方法。图1中示出了示例主机计算装置和通信地耦接的多个外围装置。如图2所描述的,对于每个外围装置的操作方法需要每个外围装置在其准备好向具有降低的电力消耗率的操作模式转变时通知主机。
如图4所描述的,用于主机计算装置的操作方法需要多个外围装置在主机同时命令多个外围装置向新的操作模式转变之前向主机通知该外围装置准备好改变电力消耗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外围装置可以包括耦接至主机的所有外围装置,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多个外围装置可以包括耦接至主机的所有外围装置的子集。图2和图4描述的方法需要如果在任意时刻外围装置中的至少之一在使用中,则其他外围装置保持在当前操作模式下。该方法还需要,如果在所有外围装置都转变到具有降低的电力消耗率的操作模式之后的任意时刻,如果由用户使用任意外围装置,则主机命令外围装置中的所有外围装置都转变回正常操作模式。以这样的方式,所有外围装置在操作模式之间同步地转变。此外,当外围装置配备有照明区域(如图1和图5所示)时,还可以在操作模式之间的转变期间协调照明方案,使得外围装置具有同步照明。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外围装置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可以是“无源的”,如图5所示,使得外围装置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仅能够通过来自主机的命令遵循操作模式进行转变。因此,“无源的”装置无法将输入发送至主机并且对主机转变操作模式的决策没有影响。下面更详细地描述这些实施方式和其他各种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方式的系统100,该系统100包括可以耦接至多个外围电子装置130、140、150的主机计算装置110。主机计算装置 110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的计算装置,例如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计算装置(例如,头戴式显示器、智能手表等)、娱乐系统/信息娱乐系统、车辆计算系统、或其他合适的计算装置。尽管示出了一个主机计算装置,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以下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多个计算装置。例如,每个外围装置130、140、150可以耦接至多个主机计算装置(例如,但是每次一个)。
外围装置130、140、150可以是任何合适的计算机外围装置,然而,此处示出的示例通常在常规游戏系统中发现。例如,外围装置130可以是计算机鼠标,外围装置140可以是键盘,以及外围装置150可以是具有麦克风或不具有麦克风的音频耳机。外围装置130、140、150可以经由主机计算机110彼此同步,如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外围装置130、140、150 可以使用经由通信路径135、145、155的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来执行与主机计算装置110的双向通信。受益于本公开内容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公开内容的许多修改、变型和替选实施方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外围装置130、140、150可以具有一个或更多个操作模式,所述操作模式均与不同的电力消耗率相关联,并且所述操作模式还可以与装置的其他操作相关联,诸如例如外部照明方案、在用户和装置交互与装置向主机传输与用户交互相关联的数据时之间的延迟等。多种电力消耗率对于无线外围装置使电池寿命最大化可能是特别有用的。例如,外围装置130是鼠标,并且该外围装置130可以具有关闭光学跟踪的第一电力模式“光学关闭模式”、暂停与主机计算机的传输操作和接收操作的第二电力模式“降低操作模式”以及完全关断鼠标包括外部照明的第三电力模式“电力关闭模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围装置可以具有比操作模式更多的电力模式,并且因此一些外围装置可以在不被命令为新的操作模式的情况下改变电力模式。例如,鼠标130可以具有两个操作模式(例如,睡眠和活动),而该鼠标130可以具有上述三个电力模式,其中,光学关闭模式可以由鼠标自身来启用,而无需接收来自主机的命令。
类似地,外围装置140是键盘,该外围装置140可以具有暂停与主机计算机的传输操作和接收操作的第一电力模式“降低操作模式”以及完全关断键盘包括外部照明的第二电力模式“电力关闭模式”。外围装置150 是音频耳机,该外围装置150可以具有暂停与主机计算机的传输操作和接收操作的第一电力模式“降低操作模式”以及完全关断耳机包括外部照明的第二电力模式“电力关闭模式”。受益于本公开内容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除了上述那些之外还可以使用不同的电力模式和电力节省方案的许多修改、变型和替选实施方式。如本文所描述的,主机计算装置110 可以使所有三个外围装置130、140、150在操作模式之间合理地且同步地转变,其中,每个操作模式与针对每个相应装置的电力消耗率相关联,使得所有外围装置处于相似的就绪状态(例如,活动、睡眠、关闭)。
主机计算装置110可以用于对外围装置130、140、150的操作模式进行同步,使得所有外围装置同时转变成进入每个操作模式和退出每个操作模式,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跨多个外围装置的操作模式的同步可以使得正在主动使用仅一个外围装置的用户在转变到不同外围装置时不会经历不期望的延迟。此外,多个外围装置在操作模式之间的同步转变可以实现增强的用户体验和改进的系统美观性,这在所有外围装置都具有同步照明方案的情况下可以是特别有益的,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
例如,如图1所示,外围装置130是鼠标并且包括照明区域157、160、 165。类似地,外围装置140是键盘并且包括照明区域170、175、180。外围装置150是音频耳机并且可以包括照明区域185、190、195。每个外围装置130、140、150可以在被同步的各个照明区域上显示颜色、颜色图案或颜色序列,从而使外围装置中的所有外围装置看起来统一。
例如,当处于相同的操作模式时,每个外围装置的照明区域可以同时从蓝色转变为红色。在另一示例中,颜色的同步序列可以看起来跨每个外围电子装置的每个照明区域移动,从而使所有装置看起来使用了相同的颜色序列以相同的速率呼吸或脉动。此外,当在操作模式之间转变时,每个电子装置可以通过表现出照明方案的相同变化来同时指示该转变。例如,当转变到具有降低的电力消耗率的操作模式时,每个外围装置可以从以每秒5次变化的速率来改变颜色进行转变,并且在改变到降低操作模式之后,每个外围装置可以以每秒1次变化的速率来改变颜色,以指示所有装置同步转变到降低的电力消耗率。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特定外围装置与主机之间的延迟和/或针对每个装置用于照亮的延迟可以由主机或由外围装置来解决,因此,每个外围装置被同步照亮。因此,多个外围装置看起来像并且充当一个同步系统,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
图2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方式的用于示例外围装置的操作方法200的简化流程图。在该特定示例中,每个外围装置例如图1所示的外围装置 130、140和150使用方法200,以在活动的第一操作模式、降低的电力消耗率的第二操作模式(例如,睡眠模式)与进一步降低的电力消耗率的第三操作模式(例如,关闭模式)之间转变。图3示出了可以由主机计算装置使用的外围装置操作模式请求寄存器300的简化图示。图4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方式的用于示例主机计算装置的操作方法400的简化流程图。主机使用方法400以对多个外围装置的操作进行同步。在下面的讨论中将同时参照图3、图4和图5。
在图2的方法200的步骤205中,外围装置向主机计算装置传输用于改变电力消耗率的请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围装置仅在用户没有与该特定装置交互的预定时段发生之后传输请求。例如,对于外围装置130(参见图1),用户没有与鼠标交互的预定时段可以是两分钟。因此,如果用户在最近两分钟内没有与外围装置130交互,则外围装置将向主机计算装置传输用于改变电力消耗率(例如,睡眠模式)的请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响应于例如装置超时、用户的接近检测的丢失(例如,经由网络摄像头或其他外围装置中的专用传感器)、可听关键字的识别、在主机或命令改变操作模式的外围装置上按下特定的“热键”或操作模式选择按钮等,外围装置向主机传输用于改变电力消耗率的请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用户没有与外围装置交互的预定时段发生时,每个外围装置可以仅与主机装置通信,而不是以规则间隔(例如,每30 秒)重复更新主机计算装置。减少的通信数目可以降低针对外围装置的电力消耗,并且使主机与外围装置之间的通信流量最小化。
如上所述,每个外围装置可以执行方法200。因此,遵循图1的示例计算配置,外围装置130、140和150执行方法200。随着每个外围装置向主机计算装置传输用于转变到降低的电力消耗率的请求,主机计算装置可以将这些请求收集在图3中图形表示为寄存器300的存储器中。
现在参照寄存器300,主机计算装置将来自每个外围装置(例如,图 1中的外围装置130、140、150)的请求收集在寄存器中。主机计算装置不会采取任何动作直到所有三个外围装置都传输了改变电力消耗率的请求为止。如果在任意时刻用户使用了外围装置之一,则该外围装置立即向主机计算装置发送清除寄存器300中的外围装置的请求的命令,如果存在在寄存器300中的外围装置的请求的话。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来自外围装置的命令包括来自用户与外围装置交互(例如,鼠标点击)的主机装置可以处理和采取动作的数据。以这样的方式,外围装置同步地运行,使得除非外围装置中的所有外围装置都向主机计算装置传输了请求,否则外围装置都不能转变到新的操作模式。
现在参照主机计算装置的方法400(参见图4),在步骤405中,主机计算装置检查寄存器300(参见图3),以确定是否所有外围装置都传输了用于改变电力消耗率的请求。如果并非所有外围装置都传输了用于改变电力消耗率的请求,那么主机计算装置进行至步骤410,在步骤410中,主机计算装置等待所有外围装置传输请求。
如果所有外围装置都传输了用于改变电力消耗率的请求,那么主机计算装置进行至步骤415,在步骤415中,主机计算装置向所有外围装置传输用于转变到第二操作模式的命令。在其中外围装置是无线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经由无线协议发送该命令,并且在其中外围装置是有线装置的实施方式中,可以经由有线协议发送该命令。
在图2的方法200的步骤210中,每个外围装置确定该外围装置是否从主机接收到用于改变操作模式的命令。
在步骤215中,如果外围装置发送了用于改变电力消耗率的请求,但是尚未从主机装置接收到用于转变到第二操作模式的命令,则外围装置等待转变到第二操作模式。此外,如果用户在外围装置从主机接收到用于进入第二操作模式的命令之前与外围装置交互,那么外围装置将与用户交互相关联的数据传输至主机,然后主机从寄存器300(参见图3)中清除该外围装置用于改变电力消耗率的请求。
在步骤215中,如果外围装置发送了用于改变电力消耗率的请求并且从主机装置接收到用于转变到第二操作模式的命令,则方法200进行至步骤220,在步骤220中,每个外围装置都改变到第二操作模式。如上所述,在所有外围装置全部转变到新的操作模式之前,所有外围装置必须具有未被用户使用的时段。以这样的方式,如果用户仍然在使用系统,则在使用外围装置中的任意装置时,用户将不会经历延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转变到第二操作模式时,每个外围装置可以具有其自己特定的、该外围装置转变成实现电力消耗率变化的电力模式。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有外围装置都转变到其中降低了电力消耗率的睡眠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操作模式可以具有每个外围装置遵循的相关联的外部照明方案。也就是说,当转变到第二操作模式时,每个外围装置可以与其他外围装置同步地改变外部照明方案。在一个示例中,当转变到第二操作模式时,每个外围装置可以从以每秒五个颜色的速率改变颜色到以每秒一个颜色的速率改变颜色来进行转变,以指示所有装置到第二操作模式的同步转变。
通过所有外围装置的颜色的同步转变可以在美学上使用户愉悦,并且向用户提供外围装置中的所有外围装置操作为统一的单个系统的外观。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当主机计算装置传输用于转变到第二操作模式的命令时,主机计算装置还可以传输每个外围装置要使用的特定照明方案。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与每个操作模式相关联的外部照明方案可以在主机装置中和外围装置中的所有外围装置中被预编程。
在步骤220中,如果每个外围装置转变到第二操作模式,则每个外围装置进行至步骤225。在步骤225中,在将用于降低电力消耗率的请求传输至主机计算装置之前,每个外围装置在没有用户交互的情况下等待预定时间。更具体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比针对第二操作模式的第一预定时间段长的第二预定时间段之后,每个外围装置可以向主机计算装置发送用于对电力消耗率进行另一改变(例如,进入关闭模式)的请求。在一个示例中,每个外围装置可以具有用于进入第二操作模式的两分钟的第一预定时间,并且可以具有用于进入第三操作模式的十分钟的第二预定时间段。
现在参照图3的寄存器300,主机计算装置以与上述关于降低电力消耗请求的第一收集类似的方式收集来自所有外围装置(例如,图1的外围装置130、140、150)的用于改变电力消耗率的第二请求。主机计算装置不会采取任何动作直到所有三个外围装置都传输了用于降低电力消耗率的请求为止。如果在任意时刻用户使用了外围装置之一,则该外围装置立即向主机计算装置发送清除寄存器300中的外围装置的请求的命令,如果存在在寄存器300中的外围装置的请求的话。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来自外围装置的命令包括来自用户与外围装置交互(例如,鼠标点击)的主机装置可以处理和采取动作的数据。以这样的方式,外围装置同步地运行,使得除非外围装置中的所有外围装置向主机计算装置传输了用于降低电力消耗率的请求,否则外围装置都不能转变到第三操作模式。
现在参照用于主机计算装置的方法400(参见图4),在步骤420中,主机计算装置检查寄存器300(参见图3),以确定是否所有外围装置都传输了用于改变电力消耗率的第二请求。如果并非所有外围装置都传输了用于改变电力消耗率的请求,那么主机计算装置进行至步骤425,在步骤425 中,主机计算装置等待所有外围装置传输请求。
如果所有外围装置都传输了请求,则方法400进行至步骤430,在步骤430中,主机计算装置向所有外围装置发送出用于转变到第三操作模式的命令。在其中外围装置是无线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经由无线协议发送该命令,并且在其中外围装置是有线装置的实施方式中,可以经由有线协议发送该命令。
在图2的方法200的步骤230中,如果外围装置尚未从主机计算装置接收到用于转变到第三操作模式的命令,那么该方法进行至步骤235,在步骤235中,外围装置接收用户输入并且转变到第一操作模式(从第二操作模式)或者等待来自主机计算装置的命令。
在步骤230中,如果外围装置从主机计算装置接收到用于转变到第三操作模式的命令,则方法200进行至步骤240,在步骤240中,外围装置进入第三操作模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转变到第三操作模式时,每个外围装置可以与其他外围装置同步地改变外部照明方案。在一个示例中,当转变到第三操作模式时,每个外围装置可以使特定颜色缓慢地变暗直到照明完全停止为止,以指示所有装置到例如电力关闭模式的同步转变。同步转变可以在美学上使用户愉悦,并且向用户提供外围装置中的所有外围装置操作为统一的系统的外观。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当主机计算装置传输用于转变到第三操作模式的命令时,主机计算装置还可以传输每个外围装置要使用的照明方案,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外部照明方案可以在主机装置中和外围装置中的所有外围装置中被预编程。
如上所述,如果在任意时刻用户与任意外围装置进行了交互,则该外围装置通过将数据传输至主机计算装置来响应。然后,主机计算装置将用于转变到第一操作模式(例如,活动模式)的命令传输至外围装置中的所有外围装置——假设外围装置中的所有外围装置都处于第二操作模式或第三操作模式,并且所有外围装置同步地转变到第一操作模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转变到第一操作模式时,所有外围装置可以显示同步照明方案。例如,如果外围装置处于第二操作模式,则外部照明方案可以是以每秒一次的速率的颜色变化,然而,当用户与任意外围装置进行交互时,所有外围装置可以转变到具有每秒5次的颜色变化速率的外部照明方案,以指示所有外围装置现在都处于第一操作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围装置可以具有比其他外围装置具有的更多的电力模式。例如,除了其中与主机的所有传输操作和接收操作被停止的低电力模式以及其中鼠标内所有系统被断电的关闭电力模式之外,鼠标还可以具有其中该鼠标在没有用户交互的一分钟之后关闭光学跟踪系统的降低电力模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户从该“附加”电力模式可能经历的延迟的量可以忽略不计,并且因此,鼠标到附加电力模式的转变可以不向主机计算系统传达。也就是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围装置可以转变到新的电力模式,而不需要来自主机计算装置的用于转变到新的操作模式的命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外围装置可以具有没有用户交互的不同的预定时间段,该预定的时间段必须在每个外围装置向主机计算装置传输用于降低电力消耗率的请求之前到期。在一个示例中,鼠标具有两分钟预定时间段来传输请求,键盘具有三分钟预定时间段,而音频耳机具有四分钟预定时间段。
图4B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方式的针对示例主机计算装置的替选操作方法440的简化流程图。方法440可以由主机以与方法400类似的方式使用,以在耦接至主机计算装置的多个外围装置中对操作模式的变化进行同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外围装置中的每一个被配置成在给定时间处在多个电力模式之一下操作,其中,多个电力模式中的每一个对应于相应的多个外围装置之一的相应的电力消耗率。
现在参照主机计算装置的方法440(参见图4B),在步骤445中,主机计算装置从第一外围装置接收指示第一外围装置意在从第一电力模式改变到第二电力模式的信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外围装置可以具有内部电路,该内部电路响应于第一组标准以确定要转变到哪个操作模式。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不存在用户输入达预定时间段可以引起电路向主机计算装置传输用于转变到与降低的电力消耗率相关联的第二电力模式的请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外围装置可以请求转变到具有较高电力消耗率的第二电力模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机装置可以通过下述来确定针对特定外围装置的电力模式:直接从外围装置接收信息;从该装置接收模型或类似标识符;或者例如经由API使得能够通过主机改变电力状态来表征该装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这些特征可以应用于本文所公开的任何实施方式或方法,包括图2中的方法200和图4A中的方法400。
在步骤450中,主机装置确定其他外围装置的当前电力模式。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中所描述的,主机计算装置可以具有寄存器,该寄存器跟踪每个连接的外围装置的电力模式和电力模式请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主机可以轮询每个外围装置以确定每个外围装置的当前电力模式,并且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主机还可以轮询每个装置的期望的该装置意在转变到的电力模式。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主机可以具有一个或更多个内部定时器,该定时器用于基于从外围装置接收到的来自先前传输的时间来确定特定外围装置是否仍将是活动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外围装置包括使用一组标准来确定外围装置正在哪个电力模式下操作以及外围装置应当转变到哪个电力模式的电路。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这些特征可以应用于本文所公开的任何实施方式或方法,包括图2中的方法200和图4A中的方法400。
在步骤455中,主机确定要被传输至外围装置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外围装置的用于同步外围装置的操作模式的相关联的一组命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仅外围装置的子集将需要改变要被同步的操作状态。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每个外围装置将需要改变操作状态以与其他外围装置保持在同步操作模式下。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有外围装置将从例如活动模式转变到睡眠模式,在该睡眠模式中,由于操作模式的改变,每个外围装置的照明方案将同步地改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机装置可以使用从一个或更多个外围装置接收到的信息并且基于每个装置正在其下操作的电力模式,主机可以响应于在外围装置中的任意一个处检测到用户输入而生成可操作以使每个外围装置在活动状态下切换(或停留)的命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无论外围装置电路如何并且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无论外围装置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外围装置当前正在哪个电力模式下操作,都可以确定命令。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无论每个装置正在其下操作的电力模式如何,响应于在外围装置之一处的用户输入,主机命令每个装置进入活动状态中。
在步骤460中,主机装置将适当的命令传输至一个或更多个外围装置,从而使外围装置全部在通用操作模式内操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用操作模式可以具有针对每个外围装置的通用电力模式,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通用操作模式可以具有通用照明方案,并且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通用操作模式可以具有从用户输入到外围装置至主机接收到与该输入相关联的数据的时间的延迟的通用变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虽然每个外围装置在通用操作模式下操作,但是每个外围装置可以具有唯一的电力模式。
将理解的是,图2、图4A和图4B中的方法200、方法400和方法440 分别是说明性的并且可以进行变型和修改。按照顺序描述的步骤可以并行执行,步骤的顺序可以变化,并且步骤可以被修改、组合、添加或省略。参照图2至图4B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全部或部分组合。在一个示例中,当确定向每个外围装置发送哪些命令时,图4B中的方法440可以采用图3所示的寄存器300,以跟踪每个外围装置的电力模式的状态。此外,如受益于本公开内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本文描述的第一操作模式、第二操作模式和第三操作模式仅是用于示例性的,并且可以存在附加模式或不同的模式。
图5示出了与图1所示的系统100类似的系统500,然而系统500包括两个“无源”外围装置,所述“无源”外围装置包括扬声器系统505和游戏椅510。扬声器系统505可以包括照明面板515,并且扬声器系统505 可以被配置成经由单向通信路径525从主机计算装置110接收数据,但是扬声器系统505可以不被配置成向主机计算装置传输数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在操作模式之间转变时,扬声器系统505可以发出可听音、音调或声音。类似地,游戏椅510可以包括照明面板520,并且游戏椅510可以被配置成经由单向通信路径530从主机计算装置110接收数据,但是游戏椅510可以不被配置成向主机计算装置110传输数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游戏椅510可以振动或采用其他触觉来向用户通知操作模式之间的转变。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任何外围装置可以采用可听音或触觉来向用户通知操作模式之间的转变。
系统500可以分别使用图2和图4描述的方法200和方法400类似于如本文所描述的系统100运行,然而无源外围装置505、510可以不向主机110传输数据,并且因此,当确定是否向所有外围装置发送了用于改变到新的操作模式的命令时,主机110可以不考虑用户与无源外围装置505、 510的交互。主机计算装置110可以仅使用来自具有与主机计算装置的双向通信路径(例如135、145、155)的有源外围装置130、140、150的输入,以做出操作模式转变决策。然而,无源外围装置505、510可以被配置成从主机装置110接收操作模式转变命令,并且无源外围装置505、510 可以与有源外围装置130、140、150同步地改变操作模式。此外,无源外围装置505、510可以从主机计算装置110接收照明方案作为每个操作模式的一部分,并且无源外围装置505、510可以与有源外围装置130、140、 150同步地照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协调多个外围装置中的操作模式的改变的通信可以不需要由传统的“主机类型”计算装置以及可以处理外围装置通信的网状网络或其他装置来处理。更具体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外围装置可以具有机载处理器,并且每个外围装置可以能够与其他外围装置通信并且遵循分别在图2和图4中描述的相同的方法 200和方法400,以确定何时每个装置未进行用户交互达预定时间段,并且因此确定操作模式之间的转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这可以被称为外围装置的网状网络。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一个外围装置可以是“主装置”并且接收来自其他外围装置的输入,然后作为响应,该外围装置向包括其自身的外围装置中的所有外围装置传输命令,以在操作模式之间转变。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存在单独的“集线器”,该“集线器”根据分别在图2和图4中描述的方法200和方法400来接收来自每个外围装置的请求并且向每个外围装置传输命令。也就是说,更具体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文描述的方法可以不需要“传统的主机类型”计算装置,例如诸如台式计算机或膝上型计算机,并且具有处理器的任何其他系统可以用于在多个外围装置中同步操作模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理解,利用本公开内容的知识,可以使用使多个外围装置在操作模式之间同步转变的其他方法。例如,用户可以按下键盘上的特定键,并且作为响应,主机装置可以向所有外围装置传输用于转变到新的操作模式的命令,并且外围装置中的所有外围装置同步地转变。
图6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方式的示例外围装置1100的简化框图,并且可以表示例如图1所示的外围装置130、140、150的任意外围装置的特征和功能。外围装置1100可以实现本文描述的任意或全部外围装置的功能、行为和能力以及未明确描述的其他功能、行为和能力。外围装置1100 可以包括存储装置1128、处理子系统1130、用户接口1132、外围装置特定硬件1134、通信接口1136、安全存储模块1138和加密逻辑模块1140。外围装置1100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未明确示出),例如电池、电力媒体访问装置和可操作以提供各种增强能力的其他部件。
外围装置1100表示可以与主机装置结合使用的广泛类型的装置,所述外围装置诸如但不限于鼠标、键盘、音频耳机、摄像装置、会议系统、打印机等。各种附件可以包括未在图1中明确示出的部件,包括但不限于具有固定存储介质或可移动存储介质的存储装置(磁盘、闪存等);视频屏幕、扬声器或用于连接至外部音频装置/视频装置的端口;摄像装置部件诸如透镜、图像传感器以及针对其(例如,光圈、变焦、曝光时间、帧率等)的控件;用于记录音频的麦克风(单独或结合视频记录)等。
存储装置1128可以例如使用磁盘、闪存或任何其他非暂态存储介质或介质的组合来实现,并且可以包括易失性介质和/或非易失性介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装置1128可以存储要由处理子系统1130执行的一个或更多个程序(例如,固件),包括用于实现上述如由外围装置执行的各种操作的程序以及与特定外围装置行为有关的操作。存储装置1128还可以存储可以例如在装置发现期间提供(furnished)至主机装置的外围装置对象或外围装置定义记录。存储装置1128还可以存储外围装置状态信息以及可以在外围装置1100的操作期间使用的任何其他数据。存储装置 1128还可以存储可执行以如图1所示例如如上所述与收发器1205通信的程序代码。
处理子系统1130可以包括例如执行程序代码以执行与外围装置1100 相关联的各种功能的一个或更多个单核处理器或多核微处理器和/或微控制器。例如,处理子系统1130可以例如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装置1128中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上述如由外围装置实现的各种处理(或各种处理的部分)。处理子系统1130还可以执行其他程序以控制外围装置1100的其他功能。在一些情况下,由处理子系统1130执行的程序可以例如通过生成要被发送至主机的消息和/或从主机接收消息来与主机(例如,图1中的主机110)交互。在一些情况下,如图1所示,如上所述,可以使用收发器1205来发送和/或接收消息。
用户接口1132可以包括用户可操作的输入装置,诸如触摸板、触摸屏、滚轮、点击轮、拨盘、按钮、开关、小键盘、麦克风等,以及输出装置诸如视频屏幕、指示灯、扬声器、耳机插孔等,连同支持电子器件(例如,数模转换器或模数转换器、信号处理器等)。根据特定外围装置1100 的实现方式,用户可以操作用户接口1132的输入装置以调用外围装置 1100的功能,并且可以经由用户接口1132的输出装置来查看和/或听到来自外围装置1100的输出。一些附件可以提供最小的用户接口或者没有用户接口。在外围装置不具有用户接口的情况下,用户仍然可以使用主机(例如,主机1200)与外围装置交互。
外围装置特定硬件1134可以包括可以存在于外围装置1100中用于实现该外围装置1100的功能的任何其他部件。例如,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外围装置特定硬件1134可以包括使用固定存储介质或可移动存储介质的一个或更多个存储装置;GPS接收器;电力供应装置和/或电力管理电路;摄像装置;麦克风;一个或更多个致动器;控制开关;环境传感器(例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加速度计、化学传感器等)等。应当理解,通过提供适当的外围装置特定硬件1134,可以支持任意类型的外围装置功能,并且外围装置特定硬件可以包括机械部件以及电气部件或电子部件。
通信接口1136可以针对外围装置1100提供语音通信能力和/或数据通信能力。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信接口1136可以包括:射频(RF)收发器部件,用于访问无线语音网络和/或数据网络(例如,使用蜂窝电话技术、诸如3G、4G/LTE、Wi Fi、其他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数据网络技术、或其他移动通信技术或者其任意组合);用于短距离无线通信(例如,使用蓝牙和/或蓝牙LE标准、NFC等)的部件和/或其他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除了无线接口之外或代替无线接口,通信接口1136可以提供有线网络连接(例如,以太网)。通信接口1136可以使用硬件部件(例如,驱动器电路、天线、调制器/解调器、编码器/解码器以及其他模拟信号处理电路和/或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和软件部件的组合来实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信接口1136可以使用相同的传输或不同的传输来同时或在不同时间支持多个通信信道。因此,例如,外围装置1100可以在某个时间经由本地信道与主机通信,而在其他时间经由中继服务与主机通信。
安全存储模块1138可以是可以安全地存储用于外围装置1100的加密信息的集成电路等。可以在安全存储模块1138内存储的信息的示例包括:外围装置的长期公共密钥和长期秘密密钥1142(LTPKA、LTSKA);本地配对列表1144(例如用于例如如上所述与外围装置1100完成本地配对设置或配对添加处理的主机的查找表,其将本地主机标识符映射到主机长期公共密钥(LTPKC));以及中继配对列表1146(例如,用于例如如上所述与外围装置1100建立中继配对的主机的主机RA和相关联的访问令牌 (tokens))。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配对信息可以被存储成使得在建立了与主机的本地配对和中继配对两者的情况下,本地配对1144被映射到对应的中继配对114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省略安全存储模块1138;可以将密钥和配对主机列表存储在存储装置1128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密操作可以在与安全存储模块1138通信的加密逻辑模块1140中实现。物理上,加密逻辑模块1140可以根据需要在与安全存储模块1138相同的集成电路或者不同的集成电路(例如,处理子系统1130中的处理器)中实现。加密逻辑模块1140可以包括实现或支持外围装置1100的加密操作的各种逻辑电路(根据需要为固定的或可编程的),所述加密操作包括上述任意加密操作或所有加密操作。安全存储模块1138和/或加密逻辑模块1140可以对外围装置1100的其余部分表现为“黑盒”。因此,例如,通信接口1136可以以加密形式接收消息,通信接口1136不能解密该消息但是可以将该消息简单地传递至处理子系统 1130。处理子系统1130可能也不能解密该消息,但是处理子系统1130可以将该消息识别为已加密并且将该消息传递至加密逻辑模块1140。加密逻辑模块1140可以对该消息进行解密(例如,使用从安全存储模块1138中提取的信息)并且确定什么信息返回到处理子系统1130。因此,某些信息可以仅在安全存储模块1138和加密逻辑模块1140内可用。如果安全存储模块1138和加密逻辑模块1140被实现在执行仅来自内部安全存储库的代码的单个集成电路上,则这会使信息的提取极其困难,这可以提供高的安全度。其他实现方式也是可能的。
外围装置1100可以是与主机1200交互的任何电子设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机1200可以提供对于外围装置1100的操作的远程控制,如下面所描述的。例如,主机1200可以针对外围装置1100提供远程用户接口,该远程用户接口可以包括输入控件和输出控件两者(例如,用于显示从外围装置1100获得的当前状态信息的显示屏以及用于允许对该状态信息进行更改的输入控件诸如触摸屏覆盖件)。各种实施方式中的主机1200可以控制外围装置1100的任何功能,并且还可以经由收发器120如图1所示从外围装置1100接收数据。
图7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方式的示例主机1200的简化框图,该简化框图可以说明图1所示的主机装置110的特征和功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机1200可以实现本文描述的如由主机执行的功能、行为和能力的任意或全部以及未明确描述的其他功能、行为和能力。主机1200可以包括处理子系统1210、存储装置1212、用户接口1214、通信接口1216、安全存储模块1218和加密逻辑模块1220。主机1200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未明确示出)诸如电池、电力控制器以及可操作以提供各种增强能力的其他部件。在各种实施方式中,主机1200可以以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智能电话、其他移动电话、可穿戴计算装置或具有任何期望形状因数的其他系统来实现。此外,如上所述,主机1200可以部分地在基站中并且部分地在与基站通信并且提供用户接口的移动单元中实现。
存储装置1212可以例如使用磁盘、闪存或任何其他非暂态存储介质或介质的组合来实现,并且可以包括易失性介质和/或非易失性介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装置1212可以存储要由处理子系统1210执行的一个或更多个应用和/或操作系统程序,包括用于实现上述如由主机执行的各种操作的程序。例如,存储装置1012可以存储统一的主机应用,该主机应用可以读取外围装置描述记录并且基于该外围装置描述记录中的信息生成用于控制外围装置的图形用户界面。存储装置1212还可以存储可执行以如图1所示例如如上所述与收发器1205通信的程序代码。尽管图 7示出了收发器1205作为主机1200的子系统,但是应当理解,收发器1205 可以是插入至主机1200中并且与主机1200电耦接的加密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文描述的主机功能的部分(或全部)可以在操作系统程序而不是应用中实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装置1212还可以存储针对特定附件或特定类别的附件而设计的应用(例如,用于管理IP摄像装置外围装置的IP摄像装置应用或者用于与门锁附件交互的安全应用)。
用户接口1214可以包括输入装置诸如触摸板、触摸屏、滚轮、点击轮、拨盘、按钮、开关、小键盘、麦克风1219等,以及输出装置诸如视频屏幕、指示灯、扬声器、耳机插孔等,连同支持电子器件(例如,数模转换器或模数转换器、信号处理器等)。用户可以操作用户界面1214的输入装置以调用主机1200的功能,并且可以经由用户界面1214的输出装置查看和/或听到来自主机1200的输出。
处理子系统1210可以被实现为一个或更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更多个单核或多核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其示例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在操作中,处理系统1210可以控制主机1200的操作。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处理子系统1210可以响应于程序代码来执行各种程序并且可以维持多个同时执行的程序或进程。在任意给定时刻,要被执行的程序代码中的一些或所有程序代码都可以驻留在处理子系统1210和/或存储介质例如存储装置1212中。
通过合适的编程,处理子系统1210可以提供用于主机1200的各种功能。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子系统1210可以实现上述如由主机实现的各种处理(或所述处理的部分)。处理子系统1210还可以执行用于控制主机1200的其他功能的其他程序,包括可以存储在存储装置1212中的应用程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这些应用程序可以例如通过生成要被发送至外围装置的消息和/或从外围装置接收响应来与外围装置交互。例如,如上所述,这样的交互可以通过外围装置管理守护进程(daemon)和/或其他操作系统进程来促进,并且这样的交互可以包括经由收发器1205如图 1所示并且如上所述与外围装置通信。
通信接口1216可以针对主机1200提供语音通信能力和/或数据通信能力。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信接口1216可以包括:射频(RF)收发器部件,用于访问无线语音网络和/或数据网络(例如,使用蜂窝电话技术、诸如3G、4G/LTE、Wi Fi、其他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数据网络技术、或其他移动通信技术或者其任意组合);用于短距离无线通信(例如,使用蓝牙和/或蓝牙LE标准、NFC等)的部件和/或其他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除了无线接口之外或代替无线接口,通信接口1216可以提供有线网络连接(例如,以太网)。通信接口1216可以使用硬件部件(例如,驱动器电路、天线、调制器/解调器、编码器/解码器以及其他模拟信号处理电路和/或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和软件部件的组合来实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信接口1216可以使用相同的传输或不同的传输来同时或在不同时间支持多个通信信道。因此,例如,主机1200可以在某个时间经由本地信道与附件通信,而在其他时间经由中继服务与附件通信。
安全存储模块1218可以是可以安全地存储用于主机1200的加密信息的集成电路等。可以在安全存储模块1218内存储信息的示例包括:主机的长期公共密钥和长期秘密密钥1222(LTPKC、LTSKC);本地配对列表 1224(例如用于例如如上所述与主机1200完成本地配对设置或配对添加处理的附件的查找表,其将本地外围装置标识符映射到外围装置长期公共密钥(LTPKA));以及中继配对列表1226(例如,用于例如如上所述与主机1200建立中继配对的附件的外围装置RA和相关联的访问令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配对信息可以被存储成使得在建立了与外围装置的本地配对和中继配对两者的情况下,本地配对1224被映射到对应的中继配对 122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密操作可以在与安全存储模块1218通信的加密逻辑模块1220中实现。物理上,加密逻辑模块1220可以根据需要在与安全存储模块1218相同的集成电路或者不同的集成电路(例如,处理子系统1210中的处理器)中实现。加密逻辑模块1220可以包括实现或支持主机1200的加密操作的各种逻辑电路(根据需要为固定的或可编程的),所述加密操作包括上述任意加密操作或所有加密操作。安全存储模块1218 和/或加密逻辑模块1220可以对主机1200的其余部分表现为“黑盒”。因此,例如,通信接口1216可以以加密形式接收消息,通信接口1216不能解密该消息但是可以将该消息简单地传递至处理子系统1210。处理子系统1210可能也不能解密该消息,但是处理子系统1210可以将该消息识别为已加密并且将该消息传递至加密逻辑模块1220。加密逻辑模块1220可以对该消息进行解密(例如,使用从安全存储模块1218中提取的信息) 并且确定什么信息返回到处理子系统1210。因此,某些信息可以仅在安全存储模块1218和加密逻辑模块1220内可用。如果安全存储模块1218 和加密逻辑模块1220被实现在执行仅来自内部安全存储库的代码的单个集成电路上,则这会使信息的提取极其困难,这可以提供高的安全度。其他实现方式也是可能的。
此外,尽管在本文参照特定块描述了主机,但是应当理解,这些块是为了方便描述而定义的,并且不旨在暗示部件部分的特定物理布置。此外,块不需要对应于物理上不同的部件。块可以被配置成例如通过对处理器进行编程或者提供适当的控制电路来执行各种操作,并且根据如何获得初始配置,各种块可能是或可能不是可重新配置的。可以在包括使用电路和软件的任何组合实现的电子装置的各种设备中实现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
本文描述的主机和附件可以在可以通常具有常规设计的电子装置中实现。这样的装置可以适于使用支持命令和控制操作的统一的外围装置协议进行通信,通过该命令和控制操作,主机(第一电子装置)可以控制外围装置(第二电子装置)的操作。在一些情况下,例如在如上所述的代理服务器的情况下,装置可以结合主机和外围装置的特征或方面。
将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系统配置和部件是说明性的,并且变型和修改是可能的。应当理解,主机1200的实现方式可以执行上述如由媒体访问装置执行的所有操作,并且外围装置1100的实现方式可以执行上述如由外围装置执行的任何操作或所有操作。代理服务器、桥接器、通道或协调器可以根据需要使用相同的硬件或不同的硬件来组合主机1200和外围装置1100的部件。媒体访问装置和/或外围装置可以具有本文未具体描述的其他能力(例如,移动电话、全球定位系统(GPS)、宽带数据通信、因特网连接等)。根据实现方式,装置可以互操作以提供由任一个(或两个)装置支持的任何功能,或者提供在每个装置中部分实现的功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特定外围装置可以具有不能经由特定媒体访问装置访问或调用但是可以经由另一主机或者通过与外围装置直接交互来访问的一些功能。
此外,尽管在本文参照特定块描述了媒体访问装置和外围装置,但是应当理解,这些块是为了方便描述而定义的,并且不旨在暗示部件部分的特定物理布置。此外,块不需要对应于物理上不同的部件。块可以被配置成例如通过对处理器进行编程或者提供适当的控制电路来执行各种操作,并且根据如何获得初始配置,各种块可能是或可能不是可重新配置的。可以在包括使用电路和软件的任意组合实现的电子装置的各种设备中实现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
可以使用专用部件和/或可编程处理器和/或其他可编程装置的任意组合来实现本文所描述的各种特征,例如方法、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等。本文描述的各种处理可以在同一处理器或任意组合的不同处理器上实现。在部件被描述为被配置成执行某些操作的情况下,这样的配置可以例如通过下述来完成:通过设计电子电路以执行操作;通过对可编程电子电路(例如,微处理器)进行编程以执行操作;或其任意组合。此外,虽然上面描述的实施方式可能参照具体的硬件部件和软件部件,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也可以使用硬件部件和/或软件部件的不同组合,并且描述为以硬件实现的特定操作也可以以软件来实现,或者描述为以软件实现的特定操作也可以以硬件来实现。
并入本文描述的各种特征的计算机程序可以编码和存储在各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合适的介质包括磁盘或磁带、光存储介质例如光盘 (CD)或DVD(数字通用盘)、闪存和其他非暂态介质。用程序代码编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与兼容的电子装置封装,或者可以与电子装置分开(例如,经由因特网下载或作为单独封装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来提供程序代码。
本文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透彻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所要求保护的主题。在其他实例中,没有详细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装置或系统以免模糊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示出和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仅作为示例提供以说明权利要求的各种特征。然而,关于任何给定实施方式所示出和所描述的特征不必限于相关联的实施方式,并且可以与所示出和所描述的其他实施方式一起使用或组合。此外,权利要求旨在不受任何一个示例实施方式的限制。
尽管已经关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获得对前述内容的理解之后可以容易地产生这样的实施方式的变更、变型和等效方案。因此,应当理解,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容易明显的,本公开内容是出于示例而非限制的目的而呈现的,并且不排除包括对本主题的这样的修改、变型和/或添加。实际上,本文中描述的方法和系统可以以各种其他形式来体现;此外,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中描述的方法和系统的形式进行各种省略、替代和改变。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方案旨在覆盖落入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和精神内的这样的形式或修改。
尽管本公开内容提供了某些示例实施方式和应用,但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明显的其他实施方式,包括未提供本文阐述的所有特征和优点的实施方式,也在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因此,本公开内容的范围旨在仅通过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书来限定。
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应当理解,在整个说明书中,利用例如“处理”、“计算(computing)”、“计算(calculating)”、“确定”和“识别”等术语的讨论指的是计算装置例如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或类似的一个或更多个电子计算装置的动作或处理,所述计算装置操纵或转换在计算平台的存储器、寄存器或其他信息存储装置、传输装置或显示装置内被表示为物理电子量或磁量的数据。
本文所讨论的一个或更多个系统不限于任何特定的硬件架构或配置。计算装置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的部件布置,其提供以一个或更多个输入为条件的结果。合适的计算装置包括访问存储的软件的基于多功能微处理器的计算机系统,该存储的软件将计算系统从通用计算设备编程或配置成实现本主题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专用计算设备。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编程语言、脚本语言或其他类型的语言或语言组合来在用于编程或配置计算装置的软件中实现本文中包含的教导。
可以在这样的计算装置的操作中执行本文所公开的方法的实施方式。上面示例中呈现的块的顺序可以变化——例如,可以将块重新排序、组合和/或分成子块。某些块或处理可以并行地执行。
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条件语言例如“可以”、“可能”、“可以(might)”、“可以(may)”、“例如”等或者在上下文中以其他方式被理解为所使用的,通常旨在表达某些示例包括某些特征、元件和/或步骤而其他示例不包括某些特征、元素和/或步骤。因此,这样的条件语言通常不旨在暗示:一个或更多个示例以任何方式需要特征、元素和/或步骤,或者一个或更多个示例必须包括用于在有或没有作者输入或提示的情况下决定这些特征、元素和/或步骤是否被包括在任何特定示例中或者要在任何特定示例中被执行的逻辑。
术语“包括”、“包含”、“具有”等是同义的并且以开放式的方式包含地被使用,并且不排除另外的元件、特征、动作、操作等。此外,术语“或”在其包含性意义上被使用(而不是在其排他意义上被使用),使得当被使用时,例如为了连接元素的列表,术语“或”意味着列表中的元素中的一个、一些或全部。本文中“适于”或“被配置成”的使用意味着开放和包含性的语言,其不排除适于或被配置成执行附加任务或步骤的装置。另外,“基于”的使用意味着开放和包含性,原因是“基于”一个或更多个列举条件或值的过程、步骤、计算或其他动作可能实际上基于除了列举的这些以外的附加条件或值。类似地,“至少部分地基于”的使用意味着开放和包含性,原因是“至少部分地基于”一个或更多个列举条件或值的过程、步骤、计算或其他动作可能实际上基于除了列举的这些之外的附加条件或值。本文包括的标题、列表和标记仅是为了便于说明而不意味着进行限制。
上述各种特征和处理可以彼此独立地使用,或者可以以各种方式组合使用。所有可能的组合和子组合都旨在落入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另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省略某些方法或处理块。本文描述的方法和处理也不限于任何特定顺序,并且与其相关的块或状态可以以适当的其他顺序被执行。例如,所描述的块或状态可以以除了具体公开的顺序之外的顺序执行,或者多个块或状态可以以单个块或状态被组合。示例块或状态可以串行、并行或以一些其他方式被执行。可以将块或状态添加至所公开的示例或者从所公开的示例中移除块或状态。类似地,本文描述的示例系统和部件可以与所描述的不同地被配置。例如,与所公开的示例相比,可以添加、移除或重新布置元素。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在耦接至主机计算装置的多个外围装置中对操作模式的变化进行同步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外围装置中的每个外围装置被配置成在给定时间处在多个电力模式之一下操作,并且其中,所述多个电力模式中的每个电力模式对应于所述多个外围装置中相应的一个外围装置的相应的电力消耗率,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主机计算装置接收来自所述多个外围装置中的第一外围装置的信号,所述信号通过所述第一外围装置的电路指示所述第一外围装置的电力模式的意在变化,所述第一外围装置的电路被配置成根据第一组标准来确定所述第一外围装置在哪个电力模式内操作;
由所述主机计算装置确定所述多个外围装置中的第二外围装置正在其内操作的电力模式,其中,所述第二外围装置包括电路,所述电路被配置成根据第二组标准来确定所述第二外围装置在哪个电力模式内操作;
响应于接收所述信号并且基于所述第二外围装置正在其内操作的电力模式,无论相应的所述第一外围装置或所述第二外围装置的电路的确定如何,由所述主机计算装置向所述第一外围装置或所述第二外围装置传输用于选择所述第一外围装置或所述第二外围装置在哪个电力模式内操作的命令,其中,所选择的电力模式和所述第二外围装置正在其内操作的电力模式构成具有所述第一外围装置和所述第二外围装置的操作特征的操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外围装置的电力模式的意在变化是向较高电力消耗模式的意在变化;并且
用于选择所述电力模式的命令被传输至所述第二外围装置,以进入较高电力消耗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外围装置的电力模式的意在变化是向较低电力消耗模式的意在变化;并且
用于选择所述电力模式的命令被传输至所述第一外围装置,以维持较高电力消耗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操作特征包括启用或禁用外部照明方案,并且其中,用于所述第一外围装置或所述第二外围装置的命令使跨所述第一外围装置和所述第二外围装置的外部照明的启用或禁用同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操作特征包括启用或禁用所述第一外围装置和所述第二外围装置中的至少之一的特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操作特征包括从用户向所述第一外围装置提供输入时到所述主机计算装置接收到与所述输入相关联的数据时的时间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组标准包括装置的空闲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组标准包括到所述第一外围装置的用户输入的检测。
9.一种用于在多个外围装置中对操作模式的变化进行同步的系统,包括:
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以及
一个或更多个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包括指令,所述指令被配置成使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执行如下操作,所述操作包括:
从多个外围装置中的第一外围装置接收信号,所述信号通过所述第一外围装置的电路指示所述第一外围装置的电力模式的意在变化,所述第一外围装置的电路被配置成根据第一组标准来确定所述第一外围装置在哪个电力模式内操作;
确定所述多个外围装置中的第二外围装置正在其内操作的电力模式,其中,所述第二外围装置包括电路,所述电路被配置成根据第二组标准来确定所述第二外围装置在哪个电力模式内操作;以及
响应于接收所述信号并且基于所述第二外围装置正在其内操作的电力模式,无论相应的所述第一外围装置或所述第二外围装置的电路的确定如何,向所述第一外围装置或所述第二外围装置传输用于选择所述第一外围装置或所述第二外围装置在哪个电力模式内操作的命令,其中,所选择的电力模式和所述第二外围装置正在其内操作的电力模式构成具有所述第一外围装置和所述第二外围装置的操作特征的操作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外围装置的电力模式的意在变化是向较高电力消耗模式的意在变化;并且
用于选择电力模式的命令被传输至所述第二外围装置,以进入较高电力消耗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外围装置的电力模式的意在变化是向较低电力消耗模式的意在变化;并且
用于选择电力模式的命令被传输至所述第一外围装置,以维持较高电力消耗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操作特征包括启用或禁用外部照明方案,并且其中,用于所述第一外围装置或所述第二外围装置的命令使跨所述第一外围装置和所述第二外围装置的外部照明的启用或禁用同步。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操作特征包括启用或禁用所述第一外围装置和所述第二外围装置中的至少之一的特征。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操作特征包括从用户向所述第一外围装置提供输入时到主机计算装置接收到与所述输入相关联的数据时的时间量,所述多个外围装置被耦接至所述主机计算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组标准包括装置的空闲时间。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组标准包括到所述第一外围装置的用户输入的检测。
17.一种其上存储有非暂态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机器可读的非暂态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的非暂态存储介质包括被配置成使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执行如下操作的指令,所述操作包括:
从多个外围装置中的第一外围装置接收信号,所述信号通过所述第一外围装置的电路指示所述第一外围装置的电力模式的意在变化,所述第一外围装置的电路被配置成根据第一组标准来确定所述第一外围装置在哪个电力模式内操作;
确定所述多个外围装置中的第二外围装置正在其内操作的电力模式,其中,所述第二外围装置包括电路,所述电路被配置成根据第二组标准来确定所述第二外围装置在哪个电力模式内操作;以及
响应于接收所述信号并且基于所述第二外围装置正在其内操作的电力模式,无论相应的所述第一外围装置或所述第二外围装置的电路的确定如何,向所述第一外围装置或所述第二外围装置传输用于选择所述第一外围装置或所述第二外围装置在哪个电力模式内操作的命令,其中,所选择的电力模式和所述第二外围装置正在其内操作的电力模式构成具有所述第一外围装置和所述第二外围装置的操作特征的操作模式。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非暂态存储介质,其中:
所述第一外围装置的电力模式的意在变化是向较高电力消耗模式的意在变化;并且
用于选择所述电力模式的命令被传输至所述第二外围装置,以进入较高电力消耗模式。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非暂态存储介质,其中:
所述第一外围装置的电力模式的意在变化是向较低电力消耗模式的意在变化;并且
用于选择所述电力模式的命令被传输至所述第一外围装置,以维持较高电力消耗模式。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非暂态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操作特征包括启用或禁用外部照明方案,并且其中,用于所述第一外围装置或所述第二外围装置的命令使跨所述第一外围装置和所述第二外围装置的外部照明的启用或禁用同步。
CN202010467671.4A 2019-05-31 2020-05-28 具有同步电力模式的外围电子装置 Active CN1120152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428,937 2019-05-31
US16/428,937 US10969847B2 (en) 2019-05-31 2019-05-31 Peripheral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synchronized operating mod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15257A CN112015257A (zh) 2020-12-01
CN112015257B true CN112015257B (zh) 2023-10-03

Family

ID=73264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67671.4A Active CN112015257B (zh) 2019-05-31 2020-05-28 具有同步电力模式的外围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0969847B2 (zh)
CN (1) CN112015257B (zh)
DE (1) DE102020113964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70502S1 (en) * 2019-03-22 2022-11-22 Logitech Europe S.A. Keyboard
US10969847B2 (en) 2019-05-31 2021-04-06 Logitech Europe S.A. Peripheral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synchronized operating modes
US11917537B2 (en) * 2020-04-29 2024-02-27 Apple Inc. Power management in wireless modems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46486A2 (en) * 1980-08-21 1982-03-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EP0059794A2 (en) * 1981-03-06 1982-09-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ata processing system
EP0350016A1 (de) * 1988-07-08 1990-01-10 Tandberg Data A/S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Duplizieren des Inhalts von Datenträgern
CN1826636A (zh) * 2003-11-18 2006-08-30 微软公司 自适应计算环境
CN101303673A (zh) * 2007-05-11 2008-11-12 株式会社东芝 接口板、模拟器、同步方法和同步程序
CN104102597A (zh) * 2013-04-03 2014-10-15 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外围设备与其同步方法
DE102013104819A1 (de) * 2013-05-10 2014-11-13 Dexin Corporation Peripherie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Synchronisieren des Peripheriesystems
JP2014236499A (ja) * 2013-06-05 2014-12-15 寶トク科技股フン有限公司 周辺機器及びその同期方法
CN106463175A (zh) * 2014-06-03 2017-02-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闪存存储器的存储设备的多主机功率控制器(mhpc)
CN107209655A (zh) * 2015-02-02 2017-09-26 苹果公司 用于建立两个设备之间的关系和连接的设备、方法和图形用户界面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93036B2 (en) * 2003-12-11 2006-08-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ocessor state aware interrupts from peripherals
TWI283367B (en) * 2005-03-15 2007-07-01 Uli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power-saving command between computer system and system chips
TWI368402B (en) 2008-08-29 2012-07-1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Synchronous 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synchronous wireless transmission
TWI440277B (zh) * 2011-05-20 2014-06-01 Powertech Ind Co Ltd 電源控制器、電源控制裝置及電源控制裝置的節能方法
US20130070444A1 (en) 2011-09-19 2013-03-21 Sascha Florian Krohn Control method for backlight of an input device and device thereof
US9058434B2 (en) * 2013-05-21 2015-06-16 Dexin Corporation Peripheral apparatus and synchronization method thereof
US9880611B2 (en) * 2015-08-31 2018-01-30 Google Llc Energy saving mode for electronic devices
JP2017177573A (ja) * 2016-03-30 2017-10-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バスに接続されたPCIデバイスを備える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TWI712893B (zh) * 2018-09-04 2020-12-1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傳輸格式轉換電路及控制其操作的方法
US10969847B2 (en) 2019-05-31 2021-04-06 Logitech Europe S.A. Peripheral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synchronized operating mode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46486A2 (en) * 1980-08-21 1982-03-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EP0059794A2 (en) * 1981-03-06 1982-09-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ata processing system
EP0350016A1 (de) * 1988-07-08 1990-01-10 Tandberg Data A/S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Duplizieren des Inhalts von Datenträgern
CN1826636A (zh) * 2003-11-18 2006-08-30 微软公司 自适应计算环境
CN101303673A (zh) * 2007-05-11 2008-11-12 株式会社东芝 接口板、模拟器、同步方法和同步程序
CN104102597A (zh) * 2013-04-03 2014-10-15 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外围设备与其同步方法
DE102013104819A1 (de) * 2013-05-10 2014-11-13 Dexin Corporation Peripherie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Synchronisieren des Peripheriesystems
JP2014236499A (ja) * 2013-06-05 2014-12-15 寶トク科技股フン有限公司 周辺機器及びその同期方法
CN106463175A (zh) * 2014-06-03 2017-02-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闪存存储器的存储设备的多主机功率控制器(mhpc)
CN107209655A (zh) * 2015-02-02 2017-09-26 苹果公司 用于建立两个设备之间的关系和连接的设备、方法和图形用户界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379532A1 (en) 2020-12-03
CN112015257A (zh) 2020-12-01
DE102020113964B4 (de) 2022-06-02
US10969847B2 (en) 2021-04-06
DE102020113964A1 (de) 2020-12-03
US11656668B2 (en) 2023-05-23
US20210173460A1 (en) 2021-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15257B (zh) 具有同步电力模式的外围电子装置
US989393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urrounding devices, based on topology
EP3029650B1 (en) Electronic device, audio device, and methods of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 and audio device power supply
US2004014841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ulti-user entertainment
CN102823237A (zh) 电视装置
GB2463105A (en) Viewer activity dependent video telephone call ringing
US2012025447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lementing and/or Modifying Operations of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Using a Cover
US10346334B2 (en) Mode switchable audio processor for digital audio
CN114450971A (zh) 外部音频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和管理通信链路的方法
CA3126937A1 (en) Power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waking-up processors in media playback systems
US20220164162A1 (en) Power management and distributed audio processing techniques for playback devices
US20140266757A1 (en) Proximity-based control of media devices
WO2024021736A1 (zh) 蓝牙多媒体包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RU2505939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беспроводного распространения мультиплексного сигнала, содержащего мультимедийные данные, по локальной сети
US10789181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 having a predetermined report rate
CN106506646B (zh) 播放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播放系统
WO2024041189A1 (zh) 一种无线音频/视频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15396407A (zh) 一种无线音频/视频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JP6951377B2 (ja) ウェアラブルデバイス
CN114173321A (zh) 设备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设备通信系统
WO2024109399A1 (zh) 状态通知方法和装置
CN113810925A (zh) 接入点功能、中继功能自动开启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7729513A (zh) 音频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