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1822B - 一种应用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的证据智能调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的证据智能调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01822B
CN112001822B CN202011200183.3A CN202011200183A CN112001822B CN 112001822 B CN112001822 B CN 112001822B CN 202011200183 A CN202011200183 A CN 202011200183A CN 112001822 B CN112001822 B CN 1120018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e
evidence
cases
value
allo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001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01822A (zh
Inventor
钟康
郭超
刘子悦
吕辉
杨晓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anjilv Shangha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anjilv Shangha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anjilv Shangha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ianjilv Shangha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0018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018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01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18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018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18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8Legal services; Handling legal documents
    • G06Q50/184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的证据智能调配方法,与传统的人工调配相比,本发明针对性解决在某时段内存在大量同时开庭或先后开庭案件情况下的证据调配问题,深度结合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的特点,在对某时段内的所有案件规划的基础上获取证据的调配方案,能够使得在给定时段内的案件集在该调配方案下取得效益的最大化;本发明通过对开庭时间、诉讼标的、开庭法院、审级以及证据转递时间、案件效益值等影响证据调配的各项要素的客观化衡量,从整体上规划证据在多个案件之间的调配,以尽可能使得该时段内的案件集合的效益能够最大化,提高证据调配的效率进而提高办案效率与办案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的证据智能调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证据智能调配方法,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的证据智能调配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证据调配方面,通常是依靠人工凭借经验,基于开庭时间先后或者案件的重要性去判断同一份证据原件在多地市多法院之间的先后调配次序,无法从整体角度进行宏观的规划,也就无法使得同一时段内在多个地市法院开庭的多个案件的集合取得最大效益,案件需求无法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尤其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以及互联网的深入发展,自主创新活力和能力增强的同时,知识产权领域侵权纠纷也越来越多,侵权案件从线下扩展到线上,案件数量逐年增多,尤其对于某些当季爆款,更是容易在某个时间段内在多地集中爆发侵权盗版现象,也就导致同一时间段在不同地区、不同法院之间经常性地集中出现一大批知识产权民事诉讼侵权纠纷案件,撞庭现象频出,针对知识产权权利证据、公证的侵权实物等必不可少的证据原件,如何对同一时段内在多个地市、多个法院同时开庭或先后开庭的案件做好证据原件的合理调配成为做好案件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的证据智能调配方法,通过对影响证据调配各项要素的客观化衡量,在多个地市、多个法院之间智能调配证据原件,以尽可能达到同一时段内在多个地市、多个法院开庭的案件集合的效益的最大化,提高办案效率与办案质量。
发明内容
一种应用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的证据智能调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基于待调配证据E的当前状态,获取调配周期以及开庭时间处于该轮调配周期内的 n个案件
Figure 904148DEST_PATH_IMAGE001
,记为案件集
Figure 105453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
Figure 406597DEST_PATH_IMAGE003
所述待调配证据E的当前状态,是指证据E当前所处的时间点以及当前状态;所述证据E的状态包括:转递、占用、闲置;所述转递,是指证据E当前正处于从一个案件到另一个案件的转递过程中;所述占用,是指证据E当前正处于被一个案件使用的过程中;所述闲置,是指证据E当前未处于被调配转递且未被任何案件占用的状态。
所述调配周期,是指从证据E当前所处的时间点到最接近的下一个节假日之间的时间段,开庭时间在该时间段范围内的案件即为处于该轮调配周期内的案件。
所述案件,是指已经收到法院的开庭传票,且当前尚未到传票上通知的开庭时间的案件,记为
Figure 792579DEST_PATH_IMAGE004
Figure 182103DEST_PATH_IMAGE003
;一个案件,至少包含开庭时间、开庭法院、案由、诉讼标的、诉讼主体、证据清单。
所述案件集,则为处于该轮调配周期内的多个案件的集合,记为
Figure 793957DEST_PATH_IMAGE005
步骤2、基于转递时间,获取该轮调配周期内案件集
Figure 218116DEST_PATH_IMAGE006
中案件之间的可达情况,即获取案件
Figure 915945DEST_PATH_IMAGE004
的可达案件,以及案件
Figure 792765DEST_PATH_IMAGE004
的可达前置案件。
所述转递时间,是指证据E从案件
Figure 621960DEST_PATH_IMAGE004
所在庭转递到达其他案件所在庭所必须的最短时间。
所述案件
Figure 759680DEST_PATH_IMAGE004
的可达案件,是指案件集
Figure 628410DEST_PATH_IMAGE005
中存在案件
Figure 258106DEST_PATH_IMAGE007
,该案件
Figure 946183DEST_PATH_IMAGE007
的开庭时间晚于案件
Figure 79355DEST_PATH_IMAGE004
,且证据E从案件
Figure 853407DEST_PATH_IMAGE004
转递到达案件
Figure 967469DEST_PATH_IMAGE007
的时间不晚于案件
Figure 977014DEST_PATH_IMAGE007
的开庭时间,则案件
Figure 495851DEST_PATH_IMAGE007
为案件
Figure 440804DEST_PATH_IMAGE004
的可达案件,案件
Figure 855212DEST_PATH_IMAGE004
的可达案件集可记为
Figure 543813DEST_PATH_IMAGE008
所述案件
Figure 651577DEST_PATH_IMAGE004
的可达前置案件,是指案件集
Figure 295661DEST_PATH_IMAGE005
中存在案件
Figure 980720DEST_PATH_IMAGE009
,该案件
Figure 207433DEST_PATH_IMAGE009
的开庭时间早于案件
Figure 776561DEST_PATH_IMAGE004
,且证据E从案件
Figure 797738DEST_PATH_IMAGE009
转递到达案件
Figure 704514DEST_PATH_IMAGE004
的时间不晚于案件
Figure 734918DEST_PATH_IMAGE004
的开庭时间,则案件
Figure 814345DEST_PATH_IMAGE009
为案件
Figure 803161DEST_PATH_IMAGE004
的可达前置案件,案件
Figure 213545DEST_PATH_IMAGE004
的可达前置案件集可记为
Figure 44710DEST_PATH_IMAGE010
步骤3、获取该轮调配周期内,案件集
Figure 981573DEST_PATH_IMAGE005
中每个案件
Figure 875711DEST_PATH_IMAGE004
的单案效益值。所述案件
Figure 757079DEST_PATH_IMAGE004
的单案效益值,是指根据案件
Figure 415373DEST_PATH_IMAGE004
的标的、前期费用、审理法院、被告类型、审级、案由、权利因素获取的案件所能带来的效益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472322DEST_PATH_IMAGE011
Figure 271782DEST_PATH_IMAGE012
为正效益值,即满足案件
Figure 388249DEST_PATH_IMAGE004
证据调配需求后该案件所能带来的正面效益值,主要考虑案件
Figure 298567DEST_PATH_IMAGE004
的标的、被告、法院层级、前期费用四因素,并将案由、权利、审级作为放大因素进一步考量。所述前期费用包括律师费、公告费、保全费以及案件受理费。其中,
Figure 475602DEST_PATH_IMAGE013
以及
Figure 305018DEST_PATH_IMAGE014
分别表示案件标的的权重值和归约值;
Figure 298994DEST_PATH_IMAGE015
以及
Figure 544162DEST_PATH_IMAGE016
分别表示案件前期费用的权重值和归约值;
Figure 44544DEST_PATH_IMAGE017
以及
Figure 716965DEST_PATH_IMAGE018
分别表示案件被告的权重值和归约值;
Figure 604762DEST_PATH_IMAGE019
以及
Figure 653621DEST_PATH_IMAGE020
分别表示案件审理法院的权重值和归约值;
Figure 274089DEST_PATH_IMAGE021
为案由映射的值;
Figure 114482DEST_PATH_IMAGE022
为案件审级映射的常量值;
Figure 820401DEST_PATH_IMAGE023
表示案件权利映射的值。
Figure 141792DEST_PATH_IMAGE024
为负效益值,即当因无法满足案件
Figure 882346DEST_PATH_IMAGE025
证据调配需求后该案件所造成的负面效益值,主要考虑案件
Figure 503426DEST_PATH_IMAGE026
已投入的时间成本,不可恢复成本两因素。所述不可恢复成本包括律师费、公告费、保全费,不包括案件受理费。其中,
Figure 431062DEST_PATH_IMAGE027
表示时间成本损失值;
Figure 290565DEST_PATH_IMAGE028
表示不可恢复成本损失值;
Figure 741750DEST_PATH_IMAGE029
表示负效益的总体权重值。
案件正效益值
Figure 395717DEST_PATH_IMAGE030
获取过程中,将案件标的、案件前期费用、案件被告、案件审理法院归约到
Figure 686015DEST_PATH_IMAGE031
的范围中,其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939754DEST_PATH_IMAGE032
Figure 389321DEST_PATH_IMAGE014
为案件标的的归约值。案件标的是存在一定的标的范围的,低于该范围或超过该范围的数额不考虑带来的效应差别。因此,将标的归约到
Figure 479768DEST_PATH_IMAGE031
的范围中,
Figure 381996DEST_PATH_IMAGE033
表示标的归约的上限常量值;
Figure 744755DEST_PATH_IMAGE034
表示最小标的额,
Figure 48828DEST_PATH_IMAGE035
表示最大标的额,
Figure 44597DEST_PATH_IMAGE036
表示当前案件的标的额,
Figure 821405DEST_PATH_IMAGE037
表示调整参量。
Figure 560822DEST_PATH_IMAGE016
为案件前期费用的归约值。案件的前期费用也存在一定的范围,低于该范围或超过该范围的数额不考虑带来的效应差别,因此,将前期费用同样也归约到
Figure 329189DEST_PATH_IMAGE031
的范围中;
Figure 758509DEST_PATH_IMAGE038
表示最小前期成本,
Figure 900908DEST_PATH_IMAGE039
表示最大前期成本,
Figure 568650DEST_PATH_IMAGE040
表示当前案件的前期成本,
Figure 847315DEST_PATH_IMAGE037
表示调整参量。
Figure 713116DEST_PATH_IMAGE018
为案件被告的归约值。被告归约过程中,主要考虑被告类型、侵权类型、被告关联的案件数量三因素,并将侵权类型作为案件数量、被告类型的放大参量。其中,
Figure 811653DEST_PATH_IMAGE041
表示被告关联的案件数量,
Figure 424031DEST_PATH_IMAGE042
表示归约过程中被考量的被告关联的最大案件数量;
Figure 164061DEST_PATH_IMAGE037
表示调整参量;
Figure 469271DEST_PATH_IMAGE043
表示企业、个体工商户、个人三种不同的被告类型所对应的常量值,且被告为企业的案件价值通常要大于被告为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的案件价值,因此,企业的被告类型常量值要大于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的常量值,
Figure 789525DEST_PATH_IMAGE044
表示被告类型对应的最大常量值;
Figure 799069DEST_PATH_IMAGE045
表示首次侵权被告、再次侵权被告两种不同的侵权类型所对应的常量值,且再次侵权被告的惩罚力度要大于同等条件下的首次侵权被告,因此,再次侵权被告的侵权类型常量值要大于首次侵权被告的常量值,
Figure 783818DEST_PATH_IMAGE046
表示被告侵权类型的最大常量值。
Figure 604138DEST_PATH_IMAGE047
为案件审理法院的归约值。法院归约过程中,主要考虑法院层级、在该法院的案件数量、法院重新排庭时长三因素,并将法院层级作为案件数量和重新排庭时长的放大参量。其中,
Figure 942847DEST_PATH_IMAGE048
表示在审理法院的案件总量,
Figure 628518DEST_PATH_IMAGE049
表示归约过程中被考量的在审理法院的最大案件数量;
Figure 595337DEST_PATH_IMAGE037
表示调整参量;
Figure 976771DEST_PATH_IMAGE050
表示不同法院层级所映射的常量值,且上级人民法院的案件价值一般要大于下级人民法院的案件价值,因此,法院层级映射遵循: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院<省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Figure 802776DEST_PATH_IMAGE051
表示审理法院层级映射的最大常量值;
Figure 292139DEST_PATH_IMAGE052
表示法院重新排庭时长值,根据法院案件数量以及重新排庭所需的时间长短,
Figure 864196DEST_PATH_IMAGE053
表示法院重新排庭时长的最大常量值。
案件负效益值
Figure 416532DEST_PATH_IMAGE054
获取过程中,将案件的时间成本、不可恢复成本归约到
Figure 297261DEST_PATH_IMAGE031
的范围中,其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327665DEST_PATH_IMAGE055
Figure 534656DEST_PATH_IMAGE056
为时间成本损失归约值。时间成本损失归约过程中,主要考虑时间因素,并将法院层级作为时间因素的增量。其中,
Figure 257892DEST_PATH_IMAGE057
表示当前已投入时间成本,
Figure 524401DEST_PATH_IMAGE058
表示归约过程中被考量的最大投入时间成本;
Figure 358496DEST_PATH_IMAGE050
表示不同审理法院层级所映射的常量值,
Figure 905146DEST_PATH_IMAGE059
表示审理法院层级映射的最大常量值。
Figure 796354DEST_PATH_IMAGE060
为案件不可恢复成本损失归约值。其中,
Figure 818668DEST_PATH_IMAGE061
表示最小的案件不可恢复成本值,
Figure 315508DEST_PATH_IMAGE062
表示最大的案件不可恢复成本值,
Figure 106878DEST_PATH_IMAGE063
表示当前案件已投入的不可恢复成本值,
Figure 903408DEST_PATH_IMAGE037
表示调整常量。
步骤4、依次获取该轮调配周期内案件集
Figure 632592DEST_PATH_IMAGE005
中的每个案件
Figure 212084DEST_PATH_IMAGE004
,并基于案件
Figure 451436DEST_PATH_IMAGE004
的可达前置案件集,获取案件
Figure 952955DEST_PATH_IMAGE004
被选择调配证据后,案件集
Figure 946932DEST_PATH_IMAGE005
所能产生的至少一种集合效益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660941DEST_PATH_IMAGE064
当案件
Figure 36690DEST_PATH_IMAGE004
无可达前置案件,即
Figure 440602DEST_PATH_IMAGE065
时,案件集
Figure 393645DEST_PATH_IMAGE005
所能产生的集合效益值为
Figure 301558DEST_PATH_IMAGE066
;其中,
Figure 922027DEST_PATH_IMAGE067
,即该轮调配周期初始时,案件集中尚未有任何一个案件被选择调配证据时,案件集
Figure 231261DEST_PATH_IMAGE005
所能产生的集合效益值。
当案件
Figure 812546DEST_PATH_IMAGE004
存在
Figure 602779DEST_PATH_IMAGE068
多个可达前置案件,即
Figure 363841DEST_PATH_IMAGE069
时,案件集
Figure 237119DEST_PATH_IMAGE070
所能产生的集合效益值为
Figure 164754DEST_PATH_IMAGE071
为进一步理解上述步骤4,步骤4可进一步拆解为以下步骤:
步骤4.1、基于证据E当前所处时间,获取该轮调配周期内的第一个案件
Figure 24257DEST_PATH_IMAGE072
,并获取案件
Figure 491754DEST_PATH_IMAGE072
被选择调配证据后,案件集
Figure 145721DEST_PATH_IMAGE002
所产生的集合效益值,即
Figure 419707DEST_PATH_IMAGE073
;其中,
Figure 79971DEST_PATH_IMAGE074
,为该轮调配周期初始时,案件集中尚未有任何一个案件被选择调配证据时,案件集
Figure 529538DEST_PATH_IMAGE002
所能产生的集合效益值。
步骤4.2、获取该轮调配周期内的第二个案件
Figure 964193DEST_PATH_IMAGE075
,并基于案件
Figure 191387DEST_PATH_IMAGE075
的可达前置案件集
Figure 471321DEST_PATH_IMAGE076
,获取进一步选择案件
Figure 900028DEST_PATH_IMAGE075
后,案件集
Figure 158447DEST_PATH_IMAGE002
所能产生的集合效益值;
当案件
Figure 547971DEST_PATH_IMAGE075
无可达前置案件集时,即
Figure 428334DEST_PATH_IMAGE077
,案件集
Figure 318405DEST_PATH_IMAGE005
所能产生的集合效益值为
Figure 16233DEST_PATH_IMAGE078
当案件
Figure 17687DEST_PATH_IMAGE075
存在可达前置案件
Figure 636494DEST_PATH_IMAGE072
时,即
Figure 649581DEST_PATH_IMAGE079
,案件集
Figure 377365DEST_PATH_IMAGE005
所能产生的集合效益值为
Figure 475902DEST_PATH_IMAGE080
步骤4.3、依次获取该轮调配周期内的每个案件
Figure 85351DEST_PATH_IMAGE004
Figure 828310DEST_PATH_IMAGE081
,并基于案件
Figure 602362DEST_PATH_IMAGE004
的可达前置案件集
Figure 208703DEST_PATH_IMAGE082
,获取进一步选择案件
Figure 952668DEST_PATH_IMAGE004
后,案件集
Figure 550134DEST_PATH_IMAGE005
所能产生的集合效益值;
当案件
Figure 757737DEST_PATH_IMAGE004
无可达前置案件,即
Figure 565287DEST_PATH_IMAGE083
,案件集
Figure 785047DEST_PATH_IMAGE005
所能产生的集合效益值为
Figure 486287DEST_PATH_IMAGE084
当案件
Figure 599212DEST_PATH_IMAGE004
存在多个可达前置案件,即
Figure 300582DEST_PATH_IMAGE085
时,案件集
Figure 792875DEST_PATH_IMAGE005
所能产生的集合效益值为
Figure 752216DEST_PATH_IMAGE086
步骤5、选取集合效益值最大时所对应的案件,将其设为当前案件;获取当前案件取得集合效益最大时的可达前置案件,并将该可达前置案件设为当前案件后再次执行该步骤,直至当前案件无可达前置案件;依次将步骤5所获取到的案件添加到调配方案中,形成该轮调配周期内的调配方案。
为进一步理解上述步骤5,步骤5可进一步拆解为以下步骤:
步骤5.1、获取案件集
Figure 38972DEST_PATH_IMAGE002
效益的最大值及达到集合效益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案件,即获取
Figure 24377DEST_PATH_IMAGE087
对应的案件,记为
Figure 317430DEST_PATH_IMAGE088
步骤5.2、获取案件
Figure 134208DEST_PATH_IMAGE089
取得集合效益最大值时的可达前置案件,即当
Figure 857444DEST_PATH_IMAGE090
,取
Figure 517096DEST_PATH_IMAGE091
对应的可达前置案件,记为
Figure 348261DEST_PATH_IMAGE092
,并将其设为当前案件。
步骤5.3、获取当前案件取得集合效益最大值时所对应的可达前置案件
Figure 285124DEST_PATH_IMAGE093
,将其设为当前案件;重复执行步骤5.3,直至当前案件无可达前置案件。
步骤5.4、将上述步骤5.1、5.2、5.3获取到的案件依次添加到调配方案中,形成该轮调配周期内的调配方案,即
Figure 179262DEST_PATH_IMAGE094
,其中,
Figure 542854DEST_PATH_IMAGE095
Figure 180640DEST_PATH_IMAGE096
进一步地,所述一种应用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的证据智能调配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执行该轮调配周期内的调配方案
Figure 972009DEST_PATH_IMAGE097
,并根据执行周期内案件的动态变化更新执行调配方案;所述调配方案S的执行可采用临期执行的方式以降低案件动态变化对调配方案带来的影响。
所述步骤6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1、获取该轮调配方案执行周期内案件的动态变化;所述案件的动态变化,包括开庭时间调整、新增案件、以及案件撤诉三种情况;对于案件开庭时间调整,视为新增案件并删除原案件;则对于新增案件,执行步骤6.2;对于案件撤诉,执行步骤6.3或步骤6.4。
步骤6.2、对于新增案件,且新增案件的开庭时间处于该轮调配周期内的案件,触发调配方法,获取并执行更新后的调配方案。
步骤6.3、对于案件撤诉,且该当前调配方案S中的案件数量与该轮调配周期内的案件集G中的案件数量一致的,则直接该案件从调配方案S以及案件集G中移除,执行更新后的调配方案。
步骤6.4、对于案件撤诉,且该当前调配方案S中的案件数量与该轮调配周期内的案件集G中的案件数量不一致的,则移除该案件,并触发调配方法,获取并执行更新后的调配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应用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的证据智能调配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获取调配周期内证据E在案件之间的调配方案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执行调配方案并根据执行期内案件动态变化更新执行方案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图1是本发明应用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的证据智能调配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的证据智能调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基于待调配证据E的当前状态,获取调配周期以及开庭时间处于该轮调配周期内的n个案件
Figure 896103DEST_PATH_IMAGE001
,记为案件集
Figure 402783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
Figure 578681DEST_PATH_IMAGE003
所述待调配证据E的当前状态,是指证据E当前所处的时间点以及当前状态;所述证据E的状态包括:转递、占用、闲置;所述转递,是指证据E当前正处于从案件
Figure 99923DEST_PATH_IMAGE004
到另一个案件
Figure 356371DEST_PATH_IMAGE098
的转递过程中;所述占用,是指证据E当前正处于被案件
Figure 87698DEST_PATH_IMAGE004
使用的过程中;所述闲置,是指证据E当前未处于被调配转递,且未被任何一个案件占用的状态。
所述调配周期,是指从证据E当前所处的时间点到最接近的下一个节假日之间的时间段,开庭时间在该时间段范围内的案件即为处于该轮调配周期内的案件。
根据我国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通常是在非法定节假日的工作日时间,且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法律规定,我们选择从证据E当前所处时间点到最接近的下一个节假日之间的工作日时间段作为调配周期,选择案件开庭时间处于该调配周期内的案件作为每轮参与调配的对象,能够使得调配周期内的对象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提高调配方法的准确性与可用性。
例如,证据E当前所处时间为2020年8月8日星期六,则最接近的下一个节假日为星期六即2020年8月15日,则2020年8月9日与2020年8月15日之间的时间段2020年8月10日至2020年8月14日即作为该轮调配的调配周期,开庭时间处于该调配周期内的案件即为该轮参与调配的对象,即该调配周期内有n个需参与调配的案件,则该轮调配周期内的案件集
Figure 332865DEST_PATH_IMAGE099
所述案件,是指已经收到法院的开庭传票,且当前尚未到传票上通知的开庭时间的案件,记为
Figure 98827DEST_PATH_IMAGE004
Figure 361794DEST_PATH_IMAGE003
一个案件,至少包含开庭时间、开庭法院、案由、诉讼标的、诉讼主体、证据清单;所述开庭时间包含开庭的年月日及具体时间,如2020年9月4日15:00;所述开庭法院可仅包含开庭法院而不涉及具体庭,如上海徐汇区人民法院,或上海徐汇区人民法院民三庭;所述证据清单是指该案件开庭所需要的所有证据的清单列表。
一个案件可表示为:{<开庭时间:2020年9月4日15:00>,<开庭法院:上海徐汇区人民法院>,<案由:侵害商标权纠纷>,<诉讼标的:100,000元>,<证据清单:[证据A,证据B,证据C,…,证据N]>};所述案件还可进一步包含诉讼主体,则上述案件可进一步表示为:{<开庭时间:2020年9月4日15:00>,<开庭法院:上海徐汇区人民法院>,<诉讼标的:100,000元>,<案由:侵害商标权纠纷>,<原告:[原告A,原告B]>,<被告:[被告A,被告B]>,<证据清单:[证据A,证据B,证据C,…,证据N]>}。
所述案件集,则为处于该轮调配周期内的多个案件的集合,记为
Figure 580417DEST_PATH_IMAGE005
Figure 98117DEST_PATH_IMAGE100
其中,
Figure 59863DEST_PATH_IMAGE101
Figure 496661DEST_PATH_IMAGE102
表示案件
Figure 468159DEST_PATH_IMAGE004
的开庭时间。
步骤2、基于转递时间,获取该轮调配周期内案件集
Figure 789550DEST_PATH_IMAGE005
中案件之间的可达情况,即获取案件
Figure 261595DEST_PATH_IMAGE004
的可达案件,以及案件
Figure 620026DEST_PATH_IMAGE004
的可达前置案件。
所述转递时间,是指证据E从一个案件所在庭转递到达案件集中其他案件所在庭所必须的最短时间;例如,证据E从案件
Figure 141138DEST_PATH_IMAGE004
所在庭转递到达案件
Figure 263290DEST_PATH_IMAGE007
所在庭所需的转递时间,记为
Figure 592771DEST_PATH_IMAGE103
所述案件
Figure 387683DEST_PATH_IMAGE004
的可达案件,是指案件集
Figure 534106DEST_PATH_IMAGE005
中存在案件
Figure 197300DEST_PATH_IMAGE007
,该案件
Figure 505921DEST_PATH_IMAGE007
的开庭时间晚于案件
Figure 330789DEST_PATH_IMAGE004
,且证据E从案件
Figure 105454DEST_PATH_IMAGE004
转递到达案件
Figure 306759DEST_PATH_IMAGE007
的时间不晚于案件
Figure 735466DEST_PATH_IMAGE007
的开庭时间,则案件
Figure 993885DEST_PATH_IMAGE007
为案件
Figure 117830DEST_PATH_IMAGE004
的可达案件,案件
Figure 388405DEST_PATH_IMAGE004
的可达案件集可记为
Figure 708438DEST_PATH_IMAGE008
,且
Figure 875109DEST_PATH_IMAGE104
所述案件
Figure 751929DEST_PATH_IMAGE004
的可达前置案件,是指案件集
Figure 154091DEST_PATH_IMAGE005
中存在案件
Figure 39614DEST_PATH_IMAGE009
,该案件
Figure 642765DEST_PATH_IMAGE009
的开庭时间早于案件
Figure 6882DEST_PATH_IMAGE004
,且证据E从案件
Figure 475384DEST_PATH_IMAGE009
转递到达案件
Figure 608557DEST_PATH_IMAGE004
的时间不晚于案件
Figure 117030DEST_PATH_IMAGE004
的开庭时间,则案件
Figure 234021DEST_PATH_IMAGE009
为案件
Figure 991368DEST_PATH_IMAGE004
的可达前置案件,案件
Figure 713468DEST_PATH_IMAGE004
的可达前置案件集可记为
Figure 593175DEST_PATH_IMAGE105
,且
Figure 666304DEST_PATH_IMAGE106
图2是本发明获取调配周期内证据E在案件之间的调配方案的步骤流程图。
如图2所示,本发明获取该轮调配周期内证据E在案件之间的调配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获取该轮调配周期内,案件集
Figure 620485DEST_PATH_IMAGE005
中每个案件
Figure 728249DEST_PATH_IMAGE004
的单案效益值。所述案件
Figure 231387DEST_PATH_IMAGE004
的单案效益值,是指根据案件
Figure 791812DEST_PATH_IMAGE004
的标的、前期成本、审理法院、被告类型、审级、案由、权利因素获取的案件所能带来的效益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549684DEST_PATH_IMAGE107
Figure 511955DEST_PATH_IMAGE108
为正效益值,即满足案件
Figure 405568DEST_PATH_IMAGE004
证据调配需求后该案件所能带来的正面效益值。在实际情况中,通常一个案件的标的越高,其投入的前期成本、审理法院的层级也就越高,案件的价值也就越大。因此,将案件标的、法院层级、前期成本、关联被告作为案件正效益值的考量因素,同时,将案由、权利、审级作为放大因素进一步考量案件的正效益值。其中,案由可根据不同的案由映射不同的常量值,记为
Figure 187711DEST_PATH_IMAGE021
;权利可根据核心权利和非核心权利映射不同的常量值,记为
Figure 342748DEST_PATH_IMAGE109
,且核心权利的案件价值大于其他权利侵权案件的价值,因此,核心权利映射的常量值要大于非核心权利映射的常量值;审级则出于我国民事诉讼二审终审制的规定根据一审二审映射不同的常量值,记为
Figure 500804DEST_PATH_IMAGE022
Figure 958461DEST_PATH_IMAGE013
以及
Figure 759058DEST_PATH_IMAGE014
分别表示案件标的的权重值和归约值;
Figure 613661DEST_PATH_IMAGE015
以及
Figure 409579DEST_PATH_IMAGE016
分别表示案件前期费用的权重值和归约值;
Figure 38137DEST_PATH_IMAGE017
以及
Figure 326030DEST_PATH_IMAGE018
分别表示案件被告的权重值和归约值;
Figure 226465DEST_PATH_IMAGE019
以及
Figure 17835DEST_PATH_IMAGE020
分别表示案件审理法院的权重值和归约值;
Figure 692661DEST_PATH_IMAGE013
Figure 933762DEST_PATH_IMAGE015
Figure 968714DEST_PATH_IMAGE017
Figure 880170DEST_PATH_IMAGE019
可根据实际情况赋予不同的权重值。
Figure 116110DEST_PATH_IMAGE110
为负效益值,即当因无法满足案件
Figure 516611DEST_PATH_IMAGE004
证据调配需求后该案件所造成的负面效益值,主要考虑案件已投入的时间成本,律师费、公告费、保全费等不可恢复成本两因素。其中,
Figure 791472DEST_PATH_IMAGE056
表示时间成本损失值;
Figure 963959DEST_PATH_IMAGE111
表示不可恢复成本损失值;
Figure 367871DEST_PATH_IMAGE112
表示负效益的总体权重值。
案件
Figure 852073DEST_PATH_IMAGE004
正效益值
Figure 228827DEST_PATH_IMAGE012
获取过程中,将案件标的、案件前期费用、案件被告、案件审理法院归约到
Figure 849296DEST_PATH_IMAGE031
的范围中,例如,将其归约到0-100的范围中,则案件标的的归约值
Figure 158530DEST_PATH_IMAGE014
、案件前期费用的归约值
Figure 130028DEST_PATH_IMAGE016
、案件被告的归约值
Figure 326785DEST_PATH_IMAGE018
、案件审理法院的归约值
Figure 533251DEST_PATH_IMAGE020
的计算公式如下所述。
Figure 281896DEST_PATH_IMAGE014
为案件标的的归约值。案件标的是存在一定的标的范围的,低于该范围或超过该范围的数额不考虑带来的效应差别,则案件标的的归约值
Figure 599744DEST_PATH_IMAGE014
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459247DEST_PATH_IMAGE113
其中,
Figure 74815DEST_PATH_IMAGE034
表示最小标的额,
Figure 994361DEST_PATH_IMAGE035
表示最大标的额,
Figure 550238DEST_PATH_IMAGE036
表示当前案件的标的额,
Figure 944923DEST_PATH_IMAGE037
表示调整参量。假设案件标的范围为5万-1000万,低于5万的视为5万,高于1000万的视为1000万,高于5万且低于1000万的则可归约到0-100的范围中,则
Figure 253545DEST_PATH_IMAGE114
Figure 343992DEST_PATH_IMAGE115
Figure 511799DEST_PATH_IMAGE116
Figure 710175DEST_PATH_IMAGE117
,则案件标的的归约值
Figure 624035DEST_PATH_IMAGE014
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416542DEST_PATH_IMAGE118
Figure 803136DEST_PATH_IMAGE016
为案件前期费用的归约值。案件的前期费用与案件标的一样,也存在一定的范围,低于该范围或超过该范围的数额不考虑带来的效应差别,则案件前期费用的归约值
Figure 808132DEST_PATH_IMAGE016
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356925DEST_PATH_IMAGE119
其中,
Figure 789175DEST_PATH_IMAGE038
表示最小前期成本,
Figure 741694DEST_PATH_IMAGE120
表示最大前期成本,
Figure 815960DEST_PATH_IMAGE040
表示当前案件的前期成本,
Figure 94626DEST_PATH_IMAGE037
表示调整参量。假设将案件的前期费用范围为2000元-2000万,低于2000元的视为2000元,高于2000万的视为2000万,高于2000元且低于2000万的则可归约到0-100的范围中,则
Figure 694847DEST_PATH_IMAGE121
Figure 183597DEST_PATH_IMAGE122
Figure 530396DEST_PATH_IMAGE116
Figure 663568DEST_PATH_IMAGE123
,则案件前期费用的归约值
Figure 310057DEST_PATH_IMAGE016
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427049DEST_PATH_IMAGE124
Figure 311959DEST_PATH_IMAGE018
为案件被告的归约值。在实际情况中,通常,被告类型为企业的案件价值,或者被告是再次侵权被告的案件价值要大于被告为个体工商户和个人,或者被告是首次侵权被告的案件价值,且被告关联的案件数量越多,则因案件结果之间的相互影响,该被告所关联的案件价值就越大,但当被告关联的案件超过一定数量的时候,例如被告关联的案件数量超过10个,则可认为是窝案,对于超过的案件数量不再单独考虑。因此,在被告归约过程中,主要考虑被告类型、侵权类型、被告关联的案件数量三因素,并将侵权类型作为案件数量、被告类型的放大参量,则案件被告的归约值
Figure 562288DEST_PATH_IMAGE018
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366295DEST_PATH_IMAGE125
其中,
Figure 439425DEST_PATH_IMAGE126
表示被告关联的案件数量,
Figure 128026DEST_PATH_IMAGE042
表示归约过程中被考量的被告关联的最大案件数量,
Figure 131665DEST_PATH_IMAGE127
表示调整参量;
Figure 513099DEST_PATH_IMAGE043
表示企业、个体工商户、个人三种不同的被告类型所对应的常量值,且被告为企业的案件价值通常要大于被告为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的案件价值,因此,企业的被告类型常量值要大于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的常量值,
Figure 807945DEST_PATH_IMAGE044
表示被告类型对应的最大常量值;
Figure 421941DEST_PATH_IMAGE128
表示首次侵权被告、再次侵权被告两种不同的侵权类型所对应的常量值,且再次侵权被告的惩罚力度要大于同等条件下的首次侵权被告,因此,再次侵权被告的侵权类型常量值要大于首次侵权被告的常量值,
Figure 384212DEST_PATH_IMAGE046
表示被告侵权类型的最大常量值。假设被告类型为企业的则赋常量值为2,被告类型为个人或个体工商户的则赋常量值为1,则
Figure 936547DEST_PATH_IMAGE129
;首次侵权被告赋常量值为1,再次侵权被告赋常量值为2,则
Figure 249848DEST_PATH_IMAGE130
Figure 887110DEST_PATH_IMAGE131
Figure 703887DEST_PATH_IMAGE123
;则案件被告的归约值
Figure 427123DEST_PATH_IMAGE018
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83845DEST_PATH_IMAGE132
Figure 917940DEST_PATH_IMAGE020
为案件审理法院的归约值。在实际情况中,不同层级法院对民事诉讼案件不同标的的管辖权的不同,通常上级人民法院的案件价值要高于下级人民法院的案件价值。此外,法院每年处理的案件数量将会影响到在该法院案件的立案和开庭的排队时间。法院要处理的案件数量越多,就越不容易重新排期开庭,法官可能会拒绝更改开庭时间。同时,在某法院的案件数量越多,这个法院的重要性也就越大,在该法院的案件的案件价值也因案件结果之间会相互影响而价值越大。因此,在法院归约过程中,主要考虑法院层级、在该法院的案件数量、法院重新排庭时长三因素,并将法院层级作为案件数量和重新排庭时长的放大参量,则案件审理法院的归约值
Figure 589224DEST_PATH_IMAGE020
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90219DEST_PATH_IMAGE133
其中,
Figure 440429DEST_PATH_IMAGE126
表示在审理法院的案件总量,
Figure 78215DEST_PATH_IMAGE042
表示归约过程中被考量的在审理法院的最大案件数量,
Figure 869585DEST_PATH_IMAGE037
表示调整参量;
Figure 275902DEST_PATH_IMAGE134
表示不同法院层级所映射的值,
Figure 785512DEST_PATH_IMAGE059
表示审理法院层级映射的最大常量值;
Figure 961409DEST_PATH_IMAGE135
表示法院重新排庭时长值,根据法院案件数量以及重新排庭所需的时间长短,
Figure 728989DEST_PATH_IMAGE136
表示法院重新排庭时长的最大常量值。假设法院层级映射遵循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院<省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规则对应映射到1-4的常量值,则
Figure 433771DEST_PATH_IMAGE137
;根据法院案件数量以及重新排庭所需的时间长短,法院重新排庭时长值可对应映射到1-10的值,则
Figure 40464DEST_PATH_IMAGE138
Figure 17123DEST_PATH_IMAGE139
Figure 517506DEST_PATH_IMAGE123
;则案件审理法院的归约值
Figure 924347DEST_PATH_IMAGE020
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2025DEST_PATH_IMAGE140
案件负效益值
Figure 618312DEST_PATH_IMAGE141
获取过程中,将案件的时间成本、不可恢复成本归约到
Figure 848567DEST_PATH_IMAGE031
的范围中,例如,同样归约到0-100的范围中,则时间成本损失归约值
Figure 691889DEST_PATH_IMAGE056
、案件不可恢复成本损失归约值
Figure 129299DEST_PATH_IMAGE060
的计算公式如下所述。
Figure 309745DEST_PATH_IMAGE056
为时间成本损失归约值。在实际情况中,时间成本损失主要考虑时间因素,并将法院层级作为时间因素的增量,则时间成本损失归约值
Figure 784720DEST_PATH_IMAGE056
计算公示如下:
Figure 798943DEST_PATH_IMAGE142
其中,
Figure 723650DEST_PATH_IMAGE057
表示当前已投入时间成本,
Figure 192939DEST_PATH_IMAGE058
表示归约过程中被考量的最大投入时间成本;
Figure 522421DEST_PATH_IMAGE050
表示不同审理法院层级所映射的常量值,
Figure 563670DEST_PATH_IMAGE059
表示审理法院层级映射的最大常量值。假设审理法院层级映射到1-4的常量值,则
Figure 244181DEST_PATH_IMAGE137
Figure 907375DEST_PATH_IMAGE143
Figure 622521DEST_PATH_IMAGE123
;则时间成本损失归约值
Figure 54246DEST_PATH_IMAGE056
计算公示如下:
Figure 956474DEST_PATH_IMAGE144
Figure 282413DEST_PATH_IMAGE060
为案件不可恢复成本损失归约值。在实际情况中,不论案件结果如何,已投入的律师费、公证费、保全费等费用均是属于不可恢复的成本,其存在一定的范围,低于该范围或超过该范围的数额不考虑带来的效应差别,则案件不可恢复成本损失归约值
Figure 583557DEST_PATH_IMAGE060
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110485DEST_PATH_IMAGE145
其中,
Figure 500009DEST_PATH_IMAGE061
表示最小的案件不可恢复成本值,
Figure 770584DEST_PATH_IMAGE062
表示最大的案件不可恢复成本值,
Figure 801601DEST_PATH_IMAGE063
表示当前案件已投入的不可恢复成本值,
Figure 233850DEST_PATH_IMAGE037
表示调整常量。假设案件的不可恢复成本为1000元-10万元,低于1000元的视为1000元,高于10万元的视为10万元,将高于1000元低于10万元的归约到0-100范围中,则
Figure 110671DEST_PATH_IMAGE146
Figure 41062DEST_PATH_IMAGE147
Figure 54148DEST_PATH_IMAGE123
,则案件不可恢复成本损失归约值
Figure 922878DEST_PATH_IMAGE060
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286995DEST_PATH_IMAGE148
步骤4、依次获取该轮调配周期内案件集
Figure 529668DEST_PATH_IMAGE005
中的每个案件
Figure 662840DEST_PATH_IMAGE004
,并基于案件
Figure 702471DEST_PATH_IMAGE004
的可达前置案件集,获取案件
Figure 285375DEST_PATH_IMAGE004
被选择调配证据后,案件集
Figure 560498DEST_PATH_IMAGE005
所能产生的至少一种集合效益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79335DEST_PATH_IMAGE149
当案件
Figure 24289DEST_PATH_IMAGE004
无可达前置案件,即
Figure 625647DEST_PATH_IMAGE150
时,案件集
Figure 314248DEST_PATH_IMAGE005
所能产生的效益值为
Figure 500641DEST_PATH_IMAGE151
;其中,
Figure 613566DEST_PATH_IMAGE074
,即该轮调配周期初始时,案件集中尚未有任何一个案件被选择调配证据时,案件集
Figure 298626DEST_PATH_IMAGE005
所能产生的集合效益值。
当案件
Figure 790918DEST_PATH_IMAGE004
存在
Figure 360046DEST_PATH_IMAGE068
多个可达前置案件,即
Figure 177961DEST_PATH_IMAGE152
时,案件集所能产生的集合效益值为
Figure 694524DEST_PATH_IMAGE153
为进一步理解上述步骤4,步骤4可进一步拆解为以下步骤:
步骤4.1、基于证据E当前所处时间,获取该轮调配周期内的第一个案件
Figure 849561DEST_PATH_IMAGE072
,并获取案件
Figure 194568DEST_PATH_IMAGE072
被选择调配证据后,案件集
Figure 652225DEST_PATH_IMAGE154
所产生的集合效益值,即
Figure 452822DEST_PATH_IMAGE155
其中,
Figure 286917DEST_PATH_IMAGE067
,为该轮调配周期初始时,案件集中尚未有任何一个案件被选择调配证据时,案件集
Figure 220850DEST_PATH_IMAGE005
所产生的集合效益值。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证据E当前所处时间,获取该轮调配周期内的第一个案件
Figure 990354DEST_PATH_IMAGE072
,如果证据E当前所处节点为节假日期间且证据E处于闲置状态,则开庭时间在该轮调配周期内最早的一个案件即为第一个案件
Figure 12668DEST_PATH_IMAGE072
;如果证据E当前所处节点为工作日且证据E当前处于占用状态,则占用证据E的案件的下一个处于调度周期内的案件为该轮调配周期内的第一个案件
Figure 381945DEST_PATH_IMAGE072
,占用证据E的案件视为已开庭案件,不参与该轮调配;如果证据E当前所处节点为工作日且证据E当前处于转递状态,则转递目标即为该轮调配周期内的第一个案件
Figure 32369DEST_PATH_IMAGE072
,转递源视为已开庭案件,不参与该轮调配。
步骤4.2、获取该轮调配周期内的第二个案件
Figure 831829DEST_PATH_IMAGE075
,并基于案件
Figure 341439DEST_PATH_IMAGE075
的可达前置案件集
Figure 413210DEST_PATH_IMAGE156
,获取进一步选择案件
Figure 59087DEST_PATH_IMAGE075
后,案件集
Figure 295027DEST_PATH_IMAGE002
所能产生的集合效益值。
当案件
Figure 148058DEST_PATH_IMAGE075
无可达前置案件,即
Figure 127646DEST_PATH_IMAGE157
,案件集
Figure 628029DEST_PATH_IMAGE002
所能产生的集合效益值为
Figure 34871DEST_PATH_IMAGE158
当案件
Figure 125930DEST_PATH_IMAGE075
存在可达前置案件
Figure 909209DEST_PATH_IMAGE072
时,即
Figure 264098DEST_PATH_IMAGE159
,案件集
Figure 963545DEST_PATH_IMAGE005
所能产生的集合效益值为
Figure 669464DEST_PATH_IMAGE160
步骤4.3、依次获取该轮调配周期内的每个案件
Figure 725276DEST_PATH_IMAGE004
Figure 465830DEST_PATH_IMAGE081
,并基于案件
Figure 477124DEST_PATH_IMAGE004
的可达前置案件集
Figure 608022DEST_PATH_IMAGE161
,获取进一步选择案件
Figure 467525DEST_PATH_IMAGE004
后,案件集
Figure 59656DEST_PATH_IMAGE002
所能产生的集合效益值。
当案件
Figure 979201DEST_PATH_IMAGE004
无可达前置案件,即
Figure 535079DEST_PATH_IMAGE065
,案件集
Figure 929764DEST_PATH_IMAGE002
所能产生的集合效益值为
Figure 379331DEST_PATH_IMAGE066
当案件
Figure 594411DEST_PATH_IMAGE162
存在多个可达前置案件,即
Figure 496639DEST_PATH_IMAGE163
时,案件集
Figure 226173DEST_PATH_IMAGE005
所能产生的集合效益值为
Figure 264668DEST_PATH_IMAGE086
步骤5、选取集合效益值最大时所对应的案件,将其设为当前案件;获取当前案件取得集合效益最大时的可达前置案件,并将该可达前置案件设为当前案件后再次执行该步骤,直至当前案件无可达前置案件;依次将步骤5所获取到的案件添加到调配方案中,形成该轮调配周期内的调配方案。
步骤5.1、获取案件集
Figure 135803DEST_PATH_IMAGE002
集合效益的最大值及达到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案件,即获取
Figure 811414DEST_PATH_IMAGE087
对应的案件,记为
Figure 675465DEST_PATH_IMAGE089
步骤5.2、获取案件
Figure 834045DEST_PATH_IMAGE089
取得集合效益最大值时的可达前置案件,即当
Figure 266294DEST_PATH_IMAGE164
,取
Figure 15551DEST_PATH_IMAGE165
对应的可达前置案件,记为
Figure 558659DEST_PATH_IMAGE166
,并将其设置为当前案件。
步骤5.3、获取当前案件取得集合效益最大值时对应的可达前置案件
Figure 837325DEST_PATH_IMAGE093
,将该可达前置案件
Figure 703125DEST_PATH_IMAGE093
设为当前案件;重复执行步骤5.3,直至当前案件无可达前置案件。
步骤5.4、 将上述步骤5.1、5.2、5.3获取到的案件依次添加到调配方案中,形成该轮调配周期内的调配方案,即
Figure 926296DEST_PATH_IMAGE167
,其中,
Figure 273095DEST_PATH_IMAGE095
Figure 13124DEST_PATH_IMAGE168
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上述方法:当前证据E处于闲置状态,则对于案件集
Figure 52756DEST_PATH_IMAGE169
的调配方案的获取过程为:获取案件集
Figure 966485DEST_PATH_IMAGE169
中每个案件的单案正效益值及单案负效益值,且案件之间的单案正效益值满足
Figure 116975DEST_PATH_IMAGE170
,且
Figure 101724DEST_PATH_IMAGE171
;获取案件之间的可达情况,且案件之间的可达情况满足
Figure 187623DEST_PATH_IMAGE172
Figure 260752DEST_PATH_IMAGE173
,则
Figure 212003DEST_PATH_IMAGE174
Figure 319767DEST_PATH_IMAGE175
Figure 560256DEST_PATH_IMAGE176
Figure 651840DEST_PATH_IMAGE177
则选择案件
Figure 141202DEST_PATH_IMAGE072
后,案件集的集合效益值为:
Figure 103473DEST_PATH_IMAGE178
进一步选择案件
Figure 390229DEST_PATH_IMAGE075
后,
Figure 44808DEST_PATH_IMAGE175
,则案件集的集合效益值为:
Figure 340791DEST_PATH_IMAGE179
进一步选择案件
Figure 16623DEST_PATH_IMAGE180
后,
Figure 208701DEST_PATH_IMAGE176
,则案件集的集合效益值为:
Figure 639593DEST_PATH_IMAGE181
进一步选择案件
Figure 473688DEST_PATH_IMAGE182
后,
Figure 410551DEST_PATH_IMAGE183
,则案件集的集合效益值为:
Figure 301759DEST_PATH_IMAGE184
则进一步获取案件集的集合效益的最大值,即
Figure 183128DEST_PATH_IMAGE185
如果
Figure 820914DEST_PATH_IMAGE186
,即
Figure 612283DEST_PATH_IMAGE187
,即当选择案件
Figure 284180DEST_PATH_IMAGE180
时,案件集
Figure 793789DEST_PATH_IMAGE188
取得集合效益最大值,则获取案件
Figure 969687DEST_PATH_IMAGE180
的可达前置案件为
Figure 471688DEST_PATH_IMAGE072
,案件
Figure 707628DEST_PATH_IMAGE072
无可达前置案件,则当调配方案为
Figure 173376DEST_PATH_IMAGE189
时,案件集
Figure 25401DEST_PATH_IMAGE169
能够取得集合效益最大;
Figure 56942DEST_PATH_IMAGE190
时,即
Figure 198204DEST_PATH_IMAGE191
,即当选择案件
Figure 10303DEST_PATH_IMAGE182
时,案件集
Figure 259494DEST_PATH_IMAGE188
取得集合效益最大值,则获取案件
Figure 224170DEST_PATH_IMAGE182
的可达前置案件为
Figure 660967DEST_PATH_IMAGE075
,并依次获取案件
Figure 363957DEST_PATH_IMAGE075
的可达前置案件为
Figure 685348DEST_PATH_IMAGE072
,案件
Figure 425902DEST_PATH_IMAGE072
无可达前置案件,则当调配方案为
Figure 515824DEST_PATH_IMAGE192
时,案件集
Figure 302515DEST_PATH_IMAGE169
能够取得集合效益最大;
如果
Figure 427597DEST_PATH_IMAGE193
时,即
Figure 22657DEST_PATH_IMAGE194
,可随机选择或者依据标准择其一作为调配方案;所述标准可以是基于案件标的、开庭法院、审级等一个或多个因素选择的,在同等效益值情况下,需要优先满足的案件。
图3是本发明执行调配方案并根据执行期内案件动态变化更新执行方案的步骤流程图。
如图3所示,所述一种应用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的证据智能调配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执行该轮调配周期内的调配方案
Figure 962710DEST_PATH_IMAGE097
,并根据执行周期内案件的动态变化更新执行调配方案;所述调配方案S的执行可采用临期执行的方式以降低案件动态变化对调配方案带来的影响。
所述步骤6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1、获取该轮调配方案执行周期内案件的动态变化;所述案件的动态变化,包括开庭时间调整、新增案件、以及案件撤诉三种情况;对于案件开庭时间调整,视为新增案件并删除原案件;则对于新增案件,执行步骤6.2;对于案件撤诉,执行步骤6.3或步骤6.4。
步骤6.2、对于新增案件,且新增案件的开庭时间处于该轮调配周期内的案件,触发调配方法,获取并执行更新后的调配方案。
步骤6.3、对于案件撤诉,且该当前调配方案S中的案件数量与该轮调配周期内的案件集G中的案件数量一致的,则直接该案件从调配方案S以及案件集G中移除,执行更新后的调配方案。
步骤6.4、对于案件撤诉,且该当前调配方案S中的案件数量与该轮调配周期内的案件集G中的案件数量不一致的,则移除该案件,并触发调配方法,获取并执行更新后的调配方案。
对于数字经济发展下的知识产权侵权民事诉讼,随着案件量的猛增,更是常见在同一时间段内有多个案件在多地市、多法院同时开庭或先后开庭,对于知识产权权利证据、侵权行为证据等必不可少的证据原件,如何在同一时间段内开庭的多地市、多法院之间科学、合理调配证据原件以达到该时间段内案件集合效益的最大化成为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的证据智能调配方法,有别于传统依靠人工经验根据案件的开庭时间或案件的重要性去单一调配证据的方法,本发明基于案件的开庭时间、诉讼标的、开庭法院以及证据转递时间、案件效益值等多重因素智能获取某时间段内多个待开庭的案件之间的证据调配方案,整体上规划证据在多个案件之间的调配,以尽可能满足同一时间段内多个待开庭的案件对证据原件的需求,使得在同一时段内在多个地市、多个法院开庭的案件集合效益的最大化,通过证据调配方法的优化提高调配的合理性最终提高办案效率与办案质量。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6)

1.一种应用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的证据智能调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基于待调配证据E的当前状态,获取调配周期以及开庭时间处于该轮调配周期内的n个案件C1,...,Cn,记为案件集G,G=[C1,...,Ci,...,Cn];其中,1≤i≤n;
步骤2、基于转递时间,获取该轮调配周期内案件集G中案件之间的可达情况,即获取案件Ci的可达案件,以及案件Ci的可达前置案件;所述案件Ci的可达案件,是指案件集G中存在案件Cj,该案件Cj的开庭时间晚于案件Ci,且证据E从案件Ci转递到达案件Cj的时间不晚于案件Cj的开庭时间,则案件Cj为案件Ci的可达案件;所述案件Ci的可达前置案件,是指案件集G中存在案件Ck,该案件Ck的开庭时间早于案件Ci,且证据E从案件Ck转递到达案件Ci的时间不晚于案件Ci的开庭时间,则案件Ck为案件Ci的可达前置案件;
步骤3、获取该轮调配周期内,案件集G中每个案件Ci的单案效益值;所述案件Ci的单案效益值,是指根据案件Ci的标的、前期成本、审理法院、被告类型、审级、案由、权利因素获取的案件Ci所能带来的效益值;案件Ci的单案效益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2828291510000011
Figure FDA0002828291510000012
为满足案件Ci证据调配需求后该案件所能带来的正面效益值;其中,Cct为案由映射的值;Cl为案件审级映射的常量值;Cp表示案件权利映射的值;Wa表示案件标的的权重值;Va表示案件标的的归约值;Wf表示案件前期费用的权重值;Vf表示案件前期费用的归约值;Wd表示案件被告的权重值;Vd表示案件被告的归约值;Wc表示案件审理法院的权重值;Vc表示案件审理法院的归约值;
Figure FDA0002828291510000013
为无法满足案件Ci证据调配需求后该案件所带来的负面效益值;其中,Wn表示负效益的总体权重值;Vnt表示时间成本损失值;Vnf表示不可恢复成本损失值;
步骤4、依次获取该轮调配周期内案件集G中的每个案件Ci,并基于案件Ci的可达前置案件集,获取案件Ci被选择调配证据后,案件集G所能产生的至少一种集合效益值;案件集G的集合效益值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2828291510000014
其中,
Figure FDA0002828291510000015
表示案件Ci的可达前置案件集为空集,即案件Ci无可达前置案件;sumVS0为该轮调配周期初始时,案件集G中尚未有任何一个案件被选择调配证据时,案件集G所能产生的集合效益值;
其中,
Figure FDA0002828291510000016
表示案件Ci的可达前置案件集为非空集,即案件Ci存在案件Cx,案件Cz可达前置案件;
Figure FDA0002828291510000017
为基于案件Cx的可达前置案件集选择案件调配证据时案件集G所能产生的集合效益值;
Figure FDA0002828291510000018
为基于案件Cz的可达前置案件集选案件调配证据时案件集G所能产生的集合效益值;
步骤5、选取集合效益值最大时所对应的案件,将其设为当前案件;获取当前案件取得集合效益最大时的可达前置案件,并将该可达前置案件设为当前案件后再次执行该步骤,直至当前案件无可达前置案件;依次将步骤5所获取到的案件添加到调配方案中,形成该轮调配周期内的调配方案;
步骤6、执行该轮调配周期内的调配方案S=[Cs1,...,Csm],并根据执行周期内案件的动态变化更新执行调配方案;其中,1≤sm≤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的证据智能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调配周期,是指从证据E当前所处的时间点到最接近的下一个节假日之间的时间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的证据智能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待调配证据E的当前状态,是指证据E当前所处的时间点以及当前状态;所述证据E的状态包括:转递、占用、闲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的证据智能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转递时间,是指证据E从案件Ci所在庭转递到达其他案件所在庭所必须的最短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的证据智能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调配方案S的执行可采用临期执行的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的证据智能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案件的动态变化,包括开庭时间调整、新增案件、以及案件撤诉三种情况;对于案件开庭时间调整,视为新增案件并删除原案件。
CN202011200183.3A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应用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的证据智能调配方法 Active CN1120018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0183.3A CN112001822B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应用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的证据智能调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0183.3A CN112001822B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应用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的证据智能调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1822A CN112001822A (zh) 2020-11-27
CN112001822B true CN112001822B (zh) 2021-02-02

Family

ID=73474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00183.3A Active CN112001822B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应用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的证据智能调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018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87714B (zh) * 2023-04-19 2023-08-04 上海金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可定义规则的任务智能分配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7212A (zh) * 2015-02-13 2015-05-27 北京亚信数据有限公司 一种任务调度的方法及系统
CN110287006A (zh) * 2019-06-10 2019-09-27 广州思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0532082A (zh) * 2019-09-04 2019-12-03 厦门商集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任务预分配的任务申请装置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7212A (zh) * 2015-02-13 2015-05-27 北京亚信数据有限公司 一种任务调度的方法及系统
CN110287006A (zh) * 2019-06-10 2019-09-27 广州思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0532082A (zh) * 2019-09-04 2019-12-03 厦门商集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任务预分配的任务申请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1822A (zh) 2020-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eardon et al. Integrating neighborhoods, segregating schools: The retreat from school desegregation in the South, 1990-2000
CN112001822B (zh) 一种应用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的证据智能调配方法
CN107392568B (zh) 一种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系统
Lubben What we know about Chapter 11 cost is wrong
CN107659432B (zh) 一种区域价值评估方法和装置
AU2012250285B2 (en)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program
CN109993417A (zh) 一种业务状态标识添加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920564A (zh) 基于区块链的人才管理方法及其终端
CN108776589A (zh) 雷达信号处理软件组件的部署方法
WO2024011864A1 (zh) 公交线路排班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Bi et al. “Attending Nearby Schools” in Central Beijing: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Policy Distortion
Khadilkar et al. Rule-based discrete event simulation for optimising railway hump yard operations
CN108197992A (zh) 排污费征收管理系统及其征收管理方法
CN115049089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物业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1461582A (zh) 电网建设项目方案选定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345424A (zh) 一种实现考试课程总分合成的方法及系统
CN114090854B (zh) 基于信息熵的标签权重智能更新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
Fitzsimmons et al. Establishing the level of service for public emergency ambulance systems
Yannelis Value and fairness
Jovanović et al. Express services market analysis based on the Lotka-Volterra model–case study Serbia
Howard et al.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with the court:: Practitioner'dos' and'don'ts'
ATE549665T1 (de) Elektrostatische tonerzusammensetzung zur verbesserung der kopienqualität durch verbesserung der verschmelzung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JP2006081256A (ja) 電力量仕分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Hüsselmann et al. MULTI-PROJECT MANAGEMENT IN THE CORONA CRISIS
CN115936471A (zh) 一种绩效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