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0390B - 用户信息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用户信息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00390B
CN112000390B CN202010753957.9A CN202010753957A CN112000390B CN 112000390 B CN112000390 B CN 112000390B CN 202010753957 A CN202010753957 A CN 202010753957A CN 112000390 B CN112000390 B CN 1120003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running
service
user
ru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539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00390A (zh
Inventor
肖鹤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Qiangzh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Qiangzh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Qiangzh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Qiangzh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5395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003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00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0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00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03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5Program loading or initiating
    • G06F9/44505Configuring for program initiating, e.g. using registry, configuration fi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48Program initiating; Program switching, e.g. by interrupt
    • G06F9/4806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 G06F9/4843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by program, e.g. task dispatcher, supervisor, operating system
    • G06F9/4881Scheduling strategies for dispatcher, e.g. round robin, multi-level priority que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户信息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管理的至少一个应用中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基于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业务属性、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和所述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应用在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此,能够实现对至少一个应用系统的高效管理,以便于系统管理员进行有效地管控。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信息管理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用户信息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信息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应用软件的需求越来越多,而不同的应用软件往往存在着不同的应用系统,因此,为跟上时代的发展,企业所要管理的应用系统也逐渐增多。通常情况下,每个应用系统包含有多个用户的用户数据,这些用户数据是检测系统压力、调配服务器资源、保障系统安全的重要信息,同时也是运维人员监控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然而,在现有技术中,还未有对多个应用及多个应用中每个应用的相关信息进行高效管理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信息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无法对多个应用及多个应用中每个应用的相关信息进行高效管理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信息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管理的至少一个应用中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
基于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业务属性、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和所述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应用在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业务属性、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和所述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应用在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
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不在线的情况下,允许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业务属性、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和所述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应用在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
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的情况下,允许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或,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不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的情况下,禁止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业务属性、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和所述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应用在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
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为第一业务,则允许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或,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为第二业务,则禁止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的运行信号,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应用中每个应用的应用标识,对应存储每个应用的运行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查询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的运行信息,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的运行信息调整每个应用的运行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第一周期统计所述至少一个应用中每个应用的运行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信息管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管理的至少一个应用中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
确定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业务属性、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和所述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应用在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信息管理装置包括: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不在线的情况下,允许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信息管理装置包括: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的情况下,允许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或,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不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的情况下,禁止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信息管理装置包括: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为第一业务,则允许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或,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为第二业务,则禁止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信息管理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的运行信号,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应用中每个应用的应用标识,对应存储每个应用的运行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信息管理装置还包括:
调整模块,用于查询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的运行信息,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的运行信息调整每个应用的运行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信息管理装置还包括:
统计模块,用于按照第一周期统计所述至少一个应用中每个应用的运行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用户信息管理程序,所述用户信息管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户信息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用户信息管理程序,所述用户信息管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户信息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户信息管理方法,获取管理的至少一个应用中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基于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业务属性、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和所述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应用在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能够实现对至少一个应用系统的高效管理,以便于系统管理员进行有效地管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信息管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1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信息管理装置与运行每个应用的设备所构成的系统结构图;
图1b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信息管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信息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信息管理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信息管理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信息管理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管理员对至少一个应用进行强制干预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申请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信息管理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之前,对相关技术中用户信息管理方法进行简要说明。
通常情况下,为了数据安全,每个应用系统对自身所包含的用户数据采用单独管理的方法。然而,单独管理各自的用户数据不仅容易使各应用系统陷入信息孤岛的局面,而且,分散的用户信息管理模式也阻碍了企业应用向平台化演进的进程。因此,当企业所需的应用系统发展到一定规模,对多个应用系统进行高效管理便是当务之急。请参阅图1,其为实现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户信息管理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管理的至少一个应用中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信息管理装置接收到至少一个应用设备中第一应用设备发送的关于第一应用的接入请求信息后,从第一应用的接入请求信息中获取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查询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是否在应用标识列表中;若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在应用标识列表中,则用户信息管理装置确认第一应用具有接入自身的接入权限;其中,应用标识列表可以是预先存储在所述用户信息管理装置中,应用标识可以是用于区分不同应用的应用名称、或编号、或索引。若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不在应用标识列表中,则用户信息管理装置确认第一应用不具有接入自身的接入权限,拒绝第一应用的接入。
在用户信息管理装置确认第一应用具有接入自身的接入权限后,查询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以及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信息,根据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以及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信息确认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其中,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以及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信息可以预先存储在用户信息管理装置内,也可以由用户信息管理装置在确认第一应用具有接入自身的接入权限后,从服务器获取得到。
如图1a所示,为用户信息管理装置与运行每个应用的设备构成的系统结构图。这里,每一个应用对应一个单独的应用设备,这里,位于左侧的设备为用户信息管理装置,位于右侧的设备为多个应用设备,其中,位于右侧最上方的设备可以是第一应用设备,该第一应用设备是指用于运行第一应用的设备;紧邻第一应用设备下方的应用设备可以是第二应用设备,该第二应用设备是指用于运行第二应用的设备;按照如此顺序,依次为第三应用设备、第四应用设备、…、第N应用设备,对应的分别是第三应用、第四应用、…、第N应用。这里的第一应用可以是企业微信,也可以是企业QQ,还可以是企业定制的专属应用等。第一设备可以是计算机设备,也可以是移动终端设备。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可以包括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的在线状态和下线状态,其中,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的在线状态可以是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任一用户在第一设备上登录成功;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的下线状态可以是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均未在第一设备上登录成功。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可以是在用户信息管理装置中预先设置的,也可以是用户信息管理装置根据被管理的至少一个应用中运行的应用数量的信息适时调整的,其主要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应用能否在第二设备上运行的控制依据。
步骤102:基于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业务属性、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和所述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应用在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
这里,第一应用对应的业务属性可以是指第一应用对应的第一用户正在第一设备运行的业务类型属性和/或第一应用对应的第一用户即将在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类型属性;其中,正在第一设备运行的业务类型属性和即将在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类型属性可以是相同的业务类型,也可以是不同的业务类型。例如,假设第一应用为企业微信,则第一应用对应的业务属性可以是企业微信中A用户正在第一设备运行的即时通讯业务,和企业微信中的A用户即将在第二设备运行的办公软件业务。第一应用对应的业务属性还可以是指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正在第二设备运行的用户数量,等等。第二设备可以是计算机设备,也可以是移动终端设备。其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同时为计算机设备,也可以同时为移动终端设备,还可以是第一设备为计算机设备、第二设备为移动终端设备,或者是第一设备为移动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为计算机设备;值得说明的是,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不属于同一台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102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业务属性、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和所述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应用在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至少可以包括下述任意一种情况:
场景一、
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不在线的情况下,允许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这里,所述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不在线的情况下,允许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可以是指:在当前时刻之前的规定时间段内,用户信息管理装置检测到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并未在第一设备上登录过,则允许第一用户在第二设备上运行第一应用包含的至少一种业务;其中,规定的时间段可以预先设定,例如,可以是30s或1min等等。
这里,所述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不在线的情况下,允许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还可以是指:在当前时刻,用户信息管理装置检测到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正处于不在线的状态,则允许第一用户在第二设备上运行所述第一应用包含的至少一种业务。
如此,通过用户信息管理装置检测每个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的运行状态,可以避免相同用户的相同应用在不同设备上的重复登录,降低了网络资源的浪费。
场景二、
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的情况下,允许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或,基于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不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的情况下,禁止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这里,所述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的情况下,允许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可以包括:在当前时刻之前的规定时间段内,用户信息管理装置检测到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查询到自身存储的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第一应用包含的不同业务的情况下,允许第一用户在第二设备运行第一应用包含的除第一用户在第一设备运行的其他业务;或者是,在当前时刻之前的规定时间段内,用户信息管理装置检测到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查询到自身存储的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第一应用包含的相同业务的情况下,允许第一用户在第二设备运行第一应用包含的与第一用户在第一设备运行的其他业务;其中,规定的时间段可以预先设定,例如,可以是30s或1min等等。
这里,所述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不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的情况下,禁止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可以包括:在当前时刻之前的规定时间段内,用户信息管理装置检测到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查询到自身存储的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不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第一应用包含的至少一种业务的情况下,禁止第一用户在第二设备运行第一应用包含的至少一种业务;其中,规定的时间段可以预先设定,例如,可以是30s或1min等等。
如此,根据每个应用的运行策略实现每个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每个用户在不同设备上的选择性登录,一方面能够满足用户对应用的使用需求,另一方面又能够避免在多个应用接入用户信息管理装置的高并发情况下对同一用户的应用的重复登录,实现了对多个应用的智能化管理。
场景三、
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为第一业务,则允许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或,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为第二业务,则禁止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这里,第一业务可以是指与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上运行的不同类型的业务,第二业务可以是指与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上运行的相同类型的业务。或者是,第一业务可以是指预先设置的业务优先权较高的业务,第二业务可以是指预先设置的业务优先权较低的业务。
这里,所述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为第一业务,则允许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具体可以包括:在当前时刻规定的时间段内,用户信息管理装置检测到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查询到自身存储的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第一应用包含的至少一种业务的情况下,判断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即将在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类型和正在第一设备运行的业务类型是否相同,若即将在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类型和正在第一设备运行的业务类型不同,则确定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在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为第一业务,并允许第一用户在第二设备运行相应的业务。或者是,在当前时刻规定的时间段内,用户信息管理装置检测到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查询到自身存储的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第一应用包含的至少一种业务的情况下,判断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即将在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类型的优先权等级,若即将在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类型的优先权等级处于预先设置的高优先权等级,则确定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在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为第一业务,并允许第一用户在第二设备运行相应的业务。
这里,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为第二业务,则禁止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具体可以包括:在当前时刻规定的时间段内,用户信息管理装置检测到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查询到自身存储的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第一应用包含的至少一种业务的情况下,判断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即将在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类型和正在第一设备运行的业务类型是否相同,若即将在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类型和正在第一设备运行的业务类型相同,则确定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在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为第二业务,并禁止第一用户在第二设备运行相应的业务。或者是,在当前时刻规定的时间段内,用户信息管理装置检测到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查询到自身存储的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第一应用包含的至少一种业务的情况下,判断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即将在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类型的优先权等级,若即将在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类型的优先权等级处于预先设置的低优先权等级,则确定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在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为第二业务,并禁止第一用户在第二设备运行相应的业务。
如此,用户信息管理装置根据每个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在第二设备上运行的业务属性决定每个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在第二设备上的运行情况,一方面能够满足用户对不同业务的使用需求,另一方面又能够满足在多个应用接入用户信息管理装置的高并发情况下对业务运行环境的稳定性要求,实现了对多个应用的智能化管理。
请参考图1b,在步骤101和步骤102的基础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信息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103: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的运行信号,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应用中每个应用的应用标识,对应存储每个应用的运行信息。
这里,至少一个应用的运行信号可以是指至少一个应用中每个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登录成功的信号;每个应用的运行信息可以是指每个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的运行信息,其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每个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处于不在线状态的用户数量、每个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处于在线状态的用户数量、每个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处于在线状态的用户正在运行的业务属性以及每个正在运行的业务所对应的运行速率。
这里,所述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的运行信号,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应用中每个应用的应用标识,对应存储每个应用的运行信息具体可以包括:
用户信息管理装置接收被管理的第一个应用设备发送的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在第二设备运行的运行信号,并基于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对应存储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的运行信息,和/或,用户信息管理装置接收被管理的第二应用设备发送的第二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在第二设备运行的运行信号,并基于第二应用的应用标识,对应存储第二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的运行信息,……,和/或,用户信息管理接收被管理的第N个应用设备发送的第N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在第二设备运行的运行信号,并基于第N应用的应用标识,对应存储第N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的运行信息。
如此,用户信息管理装置根据每个应用的应用标识对应存储每个应用的运行信息,既实现了对多个应用的统一管理,又方便了用户对每个应用运行信息的实时监督。
继续参考图1b,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信息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104:查询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的运行信息,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的运行信息调整每个应用的运行策略。
这里,调整前的每个应用的运行策略可以是初始化设置的对应每个应用的运行策略信息,也可以是当前时刻之前最近一次根据多个应用的运行情况作出调整后的运行策略信息。
这里,所述查询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的运行信息,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的运行信息调整每个应用的运行策略具体可以包括:用户信息管理装置查询至少一个应用中每个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在线用户的数量,若在线用户的数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调整对应应用的运行策略;或者是,用户信息管理装置查询至少一个应用中每个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在线用户正在运行的业务属性,若同一在线用户运行相同业务属性的数量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或每个在线用户正在运行的业务的业务优先级为低优先权等级的业务数量之和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则调整对应应用的运行策略;或者是,用户信息管理装置查询至少一个应用中每个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在线用户运行不同业务属性的运行速率,若在线用户运行不同业务属性的运行速率小于第四预设阈值,则调整对应应用的运行策略。
这里,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的运行信息调整所述至少一个应用中每个应用的运行策略的启动机制可以包括:用户信息管理装置接收到关于调整被管理的至少一个应用中每个应用的运行策略的第一设置信号,识别所述第一设置信号包含的调整策略,并根据所述调整策略对应更新每个应用的运行策略。
如此,用户信息管理装置根据至少一个应用中每个应用的运行信息调整每个应用的运行策略,能够实现对多个应用中每个应用的实时、高效管理。
继续参考图1b,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信息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105:按照第一周期统计所述至少一个应用中每个应用的运行数据。
这里,至少一个应用中每个应用的运行数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应用中每个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在线用户的数量、至少一个应用中每个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在线用户正在运行的业务属性的相关数据以及至少一个应用中每个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在线用户的运行状态被强制更新的次数等。
这里,所述按照第一周期统计所述至少一个应用中每个应用的运行数据具体可以包括:用户信息管理装置按照预先设置的时间周期,对被管理的至少一个应用中的每个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的每个用户在第一周期内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在线图表;其中,预先设置的时间周期可以是1小时,也可以是24小时等,具体根据需要进行预先设置。
如此,用户信息管理装置定期对至少一个应用中每个应用的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有利于确定多个应用需要同时被运行的高并发期,有利于管理员作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请参考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管理的至少一个应用中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
确定模块202,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业务属性、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和所述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应用在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确定模块202,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不在线的情况下,允许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202,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的情况下,允许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或,所述确定模块202,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不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的情况下,禁止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202,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为第一业务,则允许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或,所述确定模块202,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为第二业务,则禁止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还包括:
存储模块203,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的运行信号,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应用中每个应用的应用标识,对应存储每个应用的运行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还包括:
调整模块204,用于查询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的运行信息,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的运行信息调整每个应用的运行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还包括:
统计模块205,用于按照第一周期统计所述至少一个应用中每个应用的运行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还包括:
记录模块206,用于记录所述至少一个应用中每个应用的请求接入次数的和/或所述至少一个应用中每个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在线用户的运行状态由上线状态更新为下线状态的次数。
请参考图3,其为实现本申请对应场景一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信息管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接收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第一用户的接入请求信息;
这里,第一应用对应第一应用设备,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的接入请求信息包含第一应用设备的应用标识以及请求登录的信号。
步骤302: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获取自身预先存储的被管理的多个应用的应用标识列表,根据应用标识列表确认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是否具备接入权限;若是,执行步骤303;若否,执行步骤305。
步骤303: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判断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是否在第一设备上处于不在线状态;若是,执行步骤304;若否,执行步骤305。
步骤304: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允许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在第二设备上运行第一应用包含的至少一种业务,并向第一应用设备发送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在第二设备运行的状态响应信息;执行步骤306;
步骤305: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禁止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在第二设备上运行第一应用包含的至少一种业务,并向第一应用设备发送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在第二设备禁止运行的状态响应信息。
步骤306: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接收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在第二设备上运行第一应用包含的至少一种业务的运行信号,基于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对应存储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每个用户的运行信息。
请参考图4,其为实现本申请对应场景二的又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户信息管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具体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接收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第一用户的接入请求信息;
这里,接入请求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请求登录的信号。
步骤402: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获取自身预先存储的被管理的多个应用的应用标识列表以及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根据应用标识列表确认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是否具备接入权限;若是,执行步骤403;若否,执行步骤407。
步骤403: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获取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第一用户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
步骤404: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判断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第一用户是否在第一设备上处于在线状态;若是,执行步骤405;
步骤405: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判断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是否为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第一应用包含的至少一种业务;若是,执行步骤406;若否,执行步骤407;
步骤406: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允许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在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包含的至少一种业务,并向第一应用设备发送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在第二设备运行的状态响应信息;执行步骤408;
步骤407: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禁止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在第二设备运行第一应用包含的至少一种业务,并向第一应用设备发送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在第二设备禁止运行的状态响应信息。
步骤408: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接收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在第二设备上运行第一应用包含的至少一种业务的运行信号,基于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对应存储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每个用户的运行信息。
请参考图5,其为实现本申请对应场景三的再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户信息管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具体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接收第一应用的接入请求信息;
这里,所述接入请求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请求登录的信号以及业务属性信息。
步骤502: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获取自身预先存储的被管理的多个应用的应用标识列表以及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根据应用标识列表确认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是否具备接入权限;若是,执行步骤503;若否,执行步骤508。
步骤503: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获取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第一用户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
步骤504: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判断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第一用户是否在第一设备的上处于在线状态;若是,执行步骤505;
步骤505: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判断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是否为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第一应用包含的至少一种业务;若是,执行步骤506;
步骤506: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判断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即将在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属性,若第一用户即将在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属性为第一业务,执行步骤507;若第一用户即将在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属性为第二业务,执行步骤508;
步骤507: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允许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在第二设备运行第一业务,并向第一应用设备发送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在第二设备运行第一业务的状态响应信息;执行步骤509;
步骤508: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禁止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在第二设备运行,并向第一应用设备发送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在第二设备禁止运行的状态响应信息。
步骤509: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接收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的第一用户在第二设备上运行第一业务的运行信号,基于第一应用的应用标识,对应存储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每个用户的运行信息。继续参考图5,在步骤509之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信息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510: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查询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每个用户的运行信息,基于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每个用户的运行信息调整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
步骤511: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根据调整后的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确定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每个用户在当前时刻之后能否在第二设备运行的运行状态。
请参考图6,当至少一个应用在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运行的过程中,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会由于当前网络状况的影响而接收到对其管理的至少一个应用中每个应用的强制干预信号,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601: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接收到禁止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运行的设置信号,并根据设置信号禁止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的运行;
步骤602:用户信息管理装置200向第一应用系统发送禁止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运行的信息。
请参考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用户信息管理程序,所述用户信息管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701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用户信息管理方法。
该电子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网络接口703。电子设备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70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7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7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7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704。
其中,存储器7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7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7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电子设备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电子设备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如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其中,操作系统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可以包含各种应用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这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用于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70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被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701执行时实现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应用于电子设备的用户信息管理方法。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也可以是包括上述存储器之一或任意组合的各种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用户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管理的至少一个应用中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
基于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业务属性、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和所述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确定所述第一应用在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业务属性包括: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正在第二设备运行的用户数量、第一应用对应的第一用户正在第一设备运行的业务类型属性和第一应用对应的第一用户即将在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类型属性;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业务属性、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和所述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应用在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
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为第一业务,则允许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或,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为第二业务,则禁止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其中,所述第一业务是与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上运行的不同类型的业务,所述第二业务是与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上运行的相同类型的业务;
或者,所述第一业务是指预先设置的业务优先权较高的业务,所述第二业务是指预先设置的业务优先权较低的业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业务属性、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和所述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中,确定所述第一应用在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
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不在线的情况下,允许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业务属性、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和所述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确定所述第一应用在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
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的情况下,允许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或,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不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的情况下,禁止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的运行信号,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应用中每个应用的应用标识,对应存储每个应用的运行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查询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的运行信息,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的运行信息调整每个应用的运行策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第一周期统计所述至少一个应用中每个应用的运行数据。
7.一种用户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管理的至少一个应用中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业务属性、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和所述第一应用在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中,确定所述第一应用在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业务属性包括:第一应用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中正在第二设备运行的用户数量、第一应用对应的第一用户正在第一设备运行的业务类型属性和第一应用对应的第一用户即将在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类型属性;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为第一业务,则允许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或,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的业务为第二业务,则禁止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其中,所述第一业务是与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上运行的不同类型的业务,所述第二业务是与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上运行的相同类型的业务;
或者,所述第一业务是指预先设置的业务优先权较高的业务,所述第二业务是指预先设置的业务优先权较低的业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不在线的情况下,允许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的情况下,允许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或,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在线、且所述第一应用的运行策略为不允许同一用户在多个设备同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的情况下,禁止在所述第二设备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的运行信号,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应用中每个应用的应用标识,对应存储每个应用的运行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调整模块,用于查询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的运行信息,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的运行信息调整每个应用的运行策略。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统计模块,用于按照第一周期统计所述至少一个应用中每个应用的运行数据。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用户信息管理程序,所述用户信息管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信息管理方法的步骤。
14.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用户信息管理程序,所述用户信息管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信息管理方法的步骤。
CN202010753957.9A 2020-07-30 2020-07-30 用户信息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0003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3957.9A CN112000390B (zh) 2020-07-30 2020-07-30 用户信息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3957.9A CN112000390B (zh) 2020-07-30 2020-07-30 用户信息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0390A CN112000390A (zh) 2020-11-27
CN112000390B true CN112000390B (zh) 2023-06-16

Family

ID=73463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3957.9A Active CN112000390B (zh) 2020-07-30 2020-07-30 用户信息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003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4558B (zh) * 2021-01-06 2023-07-18 湖南强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书写模组、反馈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2984A (zh) * 2019-06-28 2019-10-22 北京思源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多设备运行业务系统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5305A (zh) * 2013-12-25 2014-03-26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单点登录多个业务应用系统的方法和系统
CN105530272B (zh) * 2014-09-29 2019-06-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数据的同步方法和装置
KR20170047560A (ko) * 2015-10-23 2017-05-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2984A (zh) * 2019-06-28 2019-10-22 北京思源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多设备运行业务系统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0390A (zh) 2020-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27886B (zh) 一种应用程序访问权限设置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00527090C (zh) 用于动态分配计算机资源的方法
US8191068B2 (e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resource information provid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744439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vent handling in an enterprise
US20080162707A1 (en) Time Based Permissioning
EP2993606A1 (en) Provisioning system-level permissions using attribute-based access control policies
US20120254116A1 (en)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US2002009552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policies
US8200930B2 (en) Interacting with data in hidden storage
US20080320603A1 (en) Access right management apparatus, access right management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access right management program
US20060136525A1 (en)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mass storage device for dynamically managing a mass storage device
US9910881B1 (en) Maintaining versions of control plane data for a network-based service control plane
CN112650576A (zh)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EP209368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licy based control of NAS storage devices
CN110825704A (zh) 一种读数据方法、写数据方法及服务器
CN112000390B (zh) 用户信息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497138B2 (en) Managing capacity in a data center by suspending tenants
US20230015450A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and controlling system permission, data center, management and control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WO2013166306A1 (en) Client based congestion management
CN111638885A (zh) 一种插件的发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09574A (zh) 访问控制与访问行为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10359998A1 (en) Access control for private channels in a channel-based discussion system
CN107196962B (zh) 一种用户访问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448775A (zh) 多源异构数据备份方法及装置
CN111857836A (zh) 服务器开机管理系统、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