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98044A - 多挡自动变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多挡自动变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98044A
CN111998044A CN202011069083.1A CN202011069083A CN111998044A CN 111998044 A CN111998044 A CN 111998044A CN 202011069083 A CN202011069083 A CN 202011069083A CN 111998044 A CN111998044 A CN 1119980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gear
brake
planetary gear
gear 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690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杰
杨刚
王丽
陈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neng Xi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neng Xi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neng Xi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neng Xi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6908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980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98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980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62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 F16H3/66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without drive passing from one train to an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3Mounting or installation of gears or shafts in the gearboxes, e.g. methods or means for assemb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8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of gearings with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57/082Planet carri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65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nine forward speed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挡自动变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四个行星齿轮组、五个离合器和三个制动器。四个行星轮组包括:第一行星轮组、第二行星轮组、第三行星轮组和第四行星轮组。行星轮组包括太阳轮、行星架和齿圈,五个离合器包括: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四离合器和第五离合器,其中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与输入轴相连,第四离合器和第五离合器与第一行星架相连。三个制动器,包括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和第三制动器。根据本发明的多挡自动变速器,不仅轴套连接形式简洁,所占空间较小,便于布置,而且由多个离合器用于行星轮组连接,速比范围较宽,挡位数较多。

Description

多挡自动变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挡自动变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变速器,使用四个行星轮组可实现8个前进挡位与1个倒挡位,挡位较少。并且其轴套层数较多,且其有两组离合器用于行星轮组连接,速比范围较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多挡自动变速器,所述多挡自动变速器不仅轴套连接形式简洁,所占空间较小,便于布置,而且由多个离合器用于行星轮组连接,速比范围较宽,挡位数较多。
本发明还旨在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多挡自动变速器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挡自动变速器,包括:输入轴;输出轴;第一行星轮组,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齿圈,所述第一齿圈固定设置,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输入轴相连;第二行星轮组,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二齿圈;第三行星轮组,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架和第三齿圈,所述第三太阳轮与所述输出轴相连;第四行星轮组,包括第四太阳轮、第四行星架和第四齿圈,所述第四齿圈与所述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三齿圈相连,所述第四行星架与所述第三行星架相连。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的一端与所述输入轴相连,所述第一离合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太阳轮相连;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的一端与所述输入轴相连,所述第二离合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行星架相连;第三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的一端与所述输入轴相连,所述第三离合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太阳轮相连;第四离合器,所述第四离合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行星架相连,所述第四离合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太阳轮相连;第五离合器,所述第五离合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行星架相连,所述第五离合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齿圈相连。第一制动器,所述第一制动器与所述第二齿圈相连;第二制动器,所述第二制动器与所述第四齿圈相连;第三制动器,所述第三制动器与所述第三齿圈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多挡自动变速器,不仅轴套连接形式简洁,所占空间较小,便于布置,而且由多个离合器用于行星轮组连接,速比范围较宽,挡位数较多。
具体地,当所述第三离合器、所述第一制动器、所述第三制动器结合时得到第一挡位;当所述第三离合器、所述第一制动器、所述第二制动器结合时得到第二挡位;当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所述第一制动器结合时得到第三挡位;当所述第三离合器、所述第四离合器、所述第五离合器结合时得到第四挡位;当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所述第四离合器结合时得到第五挡位;当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结合时得到第六挡位;当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四离合器结合时得到第七挡位;当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四离合器、所述第五离合器结合时得到第八挡位;当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一制动器结合时得到第九挡位;当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一制动器、所述第二制动器结合时得到第十挡位。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一制动器和所述第三制动器结合时得到第一倒挡;当所述第四离合器、所述第五离合器和所述第三制动器结合时得到第二倒挡;当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四离合器和所述第三制动器结合时得到第三倒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和所述第三离合器并排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四离合器和所述第五离合器并排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行星轮组和所述第二行星轮组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星轮组、所述第二行星轮组、所述第三行星轮组和所述第四行星轮组依次同排设置。
具体地,所述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三行星架和所述第四行星架的轴线共线。
可选地,所述第一制动器、所述第二制动器、所述第三制动器并排间隔开设置。
具体地,所述第一制动器临近所述第二行星轮组设置,所述第二制动器临近所述第四行星轮组设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多挡自动变速器。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多挡自动变速器,结构紧凑,降低整体结构体积,便于布置。并且具有的挡位数量较多,功能性较强。速比范围较宽,车辆的动力经济性较高。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挡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多挡自动变速器100、
输入轴L1、
输出轴L2、
第一行星轮组PGS1、第一太阳轮S1、第一行星架PC1、第一齿圈R1、
第二行星轮组PGS2、第二太阳轮S2、第二行星架PC2、第二齿圈R2、
第三行星轮组PGS3、第三太阳轮S3、第三行星架PC3、第三齿圈R3、
第四行星轮组PGS4、第四太阳轮S4、第四行星架PC4、第四齿圈R4、
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
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第三制动器B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挡自动变速器100。
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多挡自动变速器100,包括:输入轴L1、输出轴L2、四个行星轮组、五个离合器和三个制动器。四个行星轮组包括:第一行星轮组PGS1、第二行星轮组PGS2、第三行星轮组PGS3和第四行星轮组PGS4。第一行星轮组PGS1包括第一太阳轮S1、第一行星架PC1和第一齿圈R1,第一齿圈R1固定设置,第一太阳轮S1与输入轴L1相连。第二行星轮组PGS2包括第二太阳轮S2、第二行星架PC2和第二齿圈R2。第三行星轮组PGS3包括第三太阳轮S3、第三行星架PC3和第三齿圈R3,第三太阳轮S3与输出轴L2相连。第四行星轮组PGS4包括第四太阳轮S4、第四行星架PC4和第四齿圈R4,第四齿圈R4与第二行星架PC2、第三齿圈R3相连,第四行星架PC4与第三行星架PC3相连。五个离合器,包括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和第五离合器C5,第一离合器C1的一端与输入轴L1相连,第一离合器C1的另一端与第二太阳轮S2相连。第二离合器C2的一端与输入轴L1相连,第二离合器C2的另一端与第四行星架PC4相连。第三离合器C3的一端与输入轴L1相连,第三离合器C3的另一端与第四太阳轮S4相连。第四离合器C4的一端与第一行星架PC1相连,第四离合器C4的另一端与第二太阳轮S2相连。第五离合器C5的一端与第一行星架PC1相连,第五离合器C5的另一端与第二齿圈R2相连。三个制动器,包括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和第三制动器B3,第一制动器B1与第二齿圈R2相连,第二制动器B2与第四齿圈R4相连,第三制动器B3与第三齿圈R3相连。
其中,连接应理解为两个构件通过转动轴、花键或刚性等形式连接,使两个构件转动时具有相等的角速度。
四个行星轮组分别为第一行星轮组PGS1、第二行星轮组PGS2、第三行星轮组PGS3和第四行星轮组PGS4。四个行星轮组的结构类似,因此在此仅对第一行星轮组PGS1进行详细描述。第一行星轮组PGS1包括第一太阳轮S1、第一行星架PC1和第一齿圈R1,行星架在圆周轨道上引导行星轮,则行星轮能够在行星架上圆周转动,行星轮同时与太阳轮和齿圈相啮合。
五个离合器与三个制动器为换挡切换元件,换挡切换元件选择性地连接或分开使得在输出轴L2和输入轴L1之间获得不同的传动比,从而能实现多挡切换。
离合器为设置用于使两个可转动地设置元件选择性地连接或分开,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三个离合器与输入轴L1相连,两个离合器与第一行星架PC1相连,即可选择性的控制动力输入。制动器为设置用于使可转动的元件与固定单元选择性的连接或分开,即可选择性的控制行星轮组的太阳轮、行星架或齿圈固定不转动。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齿圈R1固定设置,第一齿圈R1与自动变速器的壳体连接从而固定,而进一步地,三个制动器也可设置在自动变速器的壳体上,可选择性地将行星轮组与自动变速器的壳体连接从而制动。
根据本发明的多挡自动变速器100,不仅轴套连接形式简洁,所占空间较小,便于布置,而且由多个离合器用于行星轮组连接,速比范围较宽,挡位数较多。
具体地,当第三离合器C3、第一制动器B1、第三制动器B3结合时得到第一挡位;当第三离合器C3、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结合时得到第二挡位;当第一离合器C1、第三离合器C3、第一制动器BI结合时得到第三挡位;当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结合时得到第四挡位;当第一离合器C1、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结合时得到第五挡位;当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结合时得到第六挡位;当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四离合器C4结合时得到第七挡位;当第二离合器C2、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结合时得到第八挡位;当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一制动器B1结合时得到第九挡位;当第二离合器C2、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结合时得到第十挡位。
进一步地,当第一离合器C1、第一制动器B1和第三制动器B3结合时得到第一倒挡;当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和第三制动器B3结合时得到第二倒挡;当第一离合器C1、第四离合器C4和第三制动器B3结合时得到第三倒挡。
由上述表述可以看出,对于每个挡位只需要连接三个换挡切换元件,连接方式简洁。并且,在切换挡时的操作较简单,换挡时反应较快,可提高多挡自动变速器100的工作效率。
在表1中示出根据图1的多挡自动变速器100的示例性的换挡逻辑和各挡传动比。
表1
挡位 C1 C2 C3 C4 C5 B1 B2 B3 传动比
D1 · · · 5.0
D2 · · · 3.0
D3 · · · 1.9
D4 · · · 1.58
D5 · · · 1.35
D6 · · · 1
D7 · · · 0.72
D8 · · · 0.64
D9 · · · 0.58
D10 · · · 0.5
R1 · · · -3.45
R2 · · · -2.22
R3 · · · -1.64
其中,‘·’表示离合器或制动器被连接、D1表示第一挡位、D2表示第二挡位、D3表示第三挡位、D4表示第四挡位、D5表示第五挡位、D6表示第六挡位、D7表示第七挡位、D8表示第八挡位、D9表示第九挡位、D10表示第十挡位、R1表示第一倒挡、R2表示第二倒挡、R3表示第三倒挡、C1表示第一离合器、C2表示第二离合器、C3表示第三离合器、C4表示第四离合器、C5表示第五离合器、B1表示第一制动器、B2表示第二制动器、B3表示第三制动器。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即使在相同的变速器示意图中视换挡逻辑的不同也可得到不同的传动比间隔,从而可实现应用于特定或车辆特定的变型方案。
本发明的多挡自动变速器100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车辆运行之后,从第1挡到第10挡的顺序换挡能使车辆加速达到希望的速度。在多挡自动变速器100处于空挡时,所有控制元件处于脱离状态。
当切换到1挡时,第三离合器C3和第一制动器B1、第三制动器B3结合,扭矩由输入轴L1通过第三离合器C3传递至第四行星轮组PGS4的第四太阳轮S4,第二行星轮组PGS2的第二齿圈R2、第三行星轮组PGS3的第三行星架PC3和第四行星轮组PGS4的第四行星架PC4固定转速为零,最终扭矩通过第三行星轮组PGS3的第三太阳轮S3输出。
当切换到2挡时,第三离合器C3、第一制动器B1和第二制动器B2结合,扭矩由输入轴L1通过第三离合器C3传递至第四行星轮组PGS4的第四太阳轮S4,第二行星轮组PGS2的第二齿圈R2、第三行星轮组PGS3的第三行星架PC3和第四行星轮组PGS4的第四行星架PC4固定转速为零,最终扭矩通过第三行星轮组PGS3的第三太阳轮S3输出。
当切换到3挡时,第一离合器C1、第三离合器C3和第一制动器B1结合,扭矩由输入轴L1通过第一离合器C1传递至第二行星轮组PGS2的第二太阳轮S2、扭矩通过第三离合器C3传递至第四行星轮组PGS4的第四太阳轮S4,第二行星轮组PGS2的第二齿圈R2固定转速为零,最终扭矩通过第三行星轮组PGS3的第三太阳轮S3输出。
当切换到4挡时,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和第五离合器C5结合,扭矩通过第三离合器C3传递至第四行星轮组PGS4的第四太阳轮S4,第四离合器C4将第一行星轮组PGS1的第一行星架PC1的扭矩传递至第二行星轮组PGS2的第二齿圈R2,第五离合器C5将第一行星轮组PGS1的第一行星架PC1的扭矩传递至第二行星轮组PGS2的第二太阳轮S2,最终扭矩通过第三行星轮组PGS3的第三太阳轮S3输出。
当切换到5挡时,第一离合器C1、第三离合器C3和第四离合器C4结合,扭矩由输入轴L1通过第一离合器C1传递至第二行星轮组PGS2的第二太阳轮S2,扭矩通过第三离合器C3传递至第四行星轮组PGS4的第四太阳轮S4,第四离合器C4将第一行星轮组PGS1的第一行星架PC1的扭矩传递至第二行星轮组PGS2的第二齿圈R2,最终扭矩通过第三行星轮组PGS3的第三太阳轮S3输出。
当切换到6挡时,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三离合器C3结合,扭矩由输入轴L1通过第一离合器C1传递至第二行星轮组PGS2的第二太阳轮S2、扭矩由第二离合器C2传递至第三行星轮组PGS3的第三行星架PC3与第四行星轮组PGS4的第四行星架PC4,扭矩由第三离合器C3传递至第四行星轮组PGS4的第四太阳轮S4,最终扭矩通过第三行星轮组PGS3的第三太阳轮S3输出。
当切换到7挡时,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和第四离合器C4结合,扭矩由输入轴L1通过第一离合器C1传递至第二行星轮组PGS2的第二太阳轮S2,扭矩由第二离合器C2传递至第三行星轮组PGS3的第三行星架PC3与第四行星轮组PGS4的第四行星架PC4,第四离合器C4将第一行星轮组PGS1的第一行星架PC1的扭矩传递至第二行星轮组PGS2的第二齿圈R2,最终扭矩通过第三行星轮组PGS3的第三太阳轮S3输出。
当切换到8挡时,第二离合器C2、第四离合器C4和第五离合器C5结合,扭矩由第二离合器C2传递至第三行星轮组PGS3的第三行星架PC3与第四行星轮组PGS4的第四行星架PC4,第四离合器C4将第一行星轮组PGS1的第一行星架PC1的扭矩传递至第二行星轮组PGS2的第二齿圈R2,第五离合器C5将第一行星轮组PGS1的第一行星架PC1的扭矩传递至第二行星轮组PGS2的第二太阳轮S2,最终扭矩通过第三行星轮组PGS3的第三太阳轮S3输出。
当切换到9挡时,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一制动器B1结合,扭矩由输入轴L1通过第一离合器C1传递至第二行星轮组PGS2的第二太阳轮S2、扭矩由第二离合器C2传递至第三行星轮组PGS3的第三行星架PC3与第四行星轮组PGS4的第四行星架PC4,第二行星轮组PGS2的第二齿圈R2固定转速为零,最终扭矩通过第三行星轮组PGS3的第三太阳轮S3输出。
当切换到10挡时,第二离合器C2、第一制动器B1和第二制动器B2结合,扭矩由第二离合器C2传递至第三行星轮组PGS3的第三行星架PC3与第四行星轮组PGS4的第四行星架PC4,第二行星轮组PGS2的第二齿圈R2、第三行星轮组PGS3的第三行星架PC3和第四行星轮组PGS4的第四行星架PC4固定转速为零,最终扭矩通过第三行星轮组PGS3的第三太阳轮S3输出。
当切换到R1挡时,第一离合器C1、第一制动器B1和第三制动器B3结合,扭矩由输入轴L1通过第一离合器C1传递至第二行星轮组PGS2的第二太阳轮S2,第二行星轮组PGS2的第二齿圈R2、第三行星轮组PGS3的第三行星架PC3和第四行星轮组PGS4的第四行星架PC4固定转速为零,最终扭矩通过第三行星轮组PGS3的第三太阳轮S3输出。
当切换到R2挡时,第四离合器C4、第五离合器C5和第三制动器B3结合,第四离合器C4将第一行星轮组PGS1的第一行星架PC1的扭矩传递至第二行星轮组PGS2的第二齿圈R2,第五离合器C5将第一行星轮组PGS1的第一行星架PC1的扭矩传递至第二行星轮组PGS2的第二太阳轮S2,第三行星轮组PGS3的第三行星架PC3和第四行星轮组PGS4的第四行星架PC4固定转速为零,最终扭矩通过第三行星轮组PGS3的第三太阳轮S3输出。
当切换到R3挡时,第一离合器C1、第四离合器C4和第三制动器B3结合,扭矩由输入轴L1通过第一离合器C1传递至第二行星轮组PGS2的第二太阳轮S2,第四离合器C4将第一行星轮组PGS1的第一行星架PC1的扭矩传递至第二行星轮组PGS2的第二齿圈R2,第三行星轮组PGS3的第三行星架PC3、第四行星轮组PGS4的第四行星架PC4固定转速为零,最终扭矩通过第三行星轮组PGS3的第三太阳轮S3输出。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三离合器C3并排设置。
三个离合器并排设置,便于对离合器的控制。并且离合器排列在一起,降低所占空间,便于布置。
可选地,第四离合器C4和第五离合器C5并排设置,且位于第一行星轮组PGS1和第二行星轮组PGS2之间。
第四离合器C4的一端与第一行星架PC1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太阳轮S2相连,第五离合器C5的一端与第一行星架PC1相连,另一端与第二齿圈R2相连。第四离合器C4和第五离合器C5并不直接与输入轴L1相连,而是从第一行星架PC1获得动力输入,因此将第四离合器C4和第五离合器C5并排布置在第一行星轮组PGS1和第二行星轮组PGS2之间,布置方式较紧密,控制快捷。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行星轮组PGS1、第二行星轮组PGS2、第三行星轮组PGS3和第四行星轮组PGS4依次同排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行星轮组按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的顺序依次排列,这些行星轮组共同轴向旋转,排列方式规整简洁。
具体地,第一行星架PC1、第二行星架PC2、第三行星架PC3和第四行星架PC4的轴线共线。
四个行星轮组的行星架的轴线共线,排列方式整齐,便于行星轮组的布置。
可选地,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第三制动器B3并排间隔开设置。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三个制动器由同一控制器控制,三个制动器并排设置,便于对制动器的控制。并且制动器排列在一起,降低所占空间,便于布置,而间隔开设置降低运动干涉。
具体地,第一制动器B1临近第二行星轮组PGS2设置,第二制动器B2临近第四行星轮组PGS4设置。
制动器的布置形式适应九挡自动变速器100的连接控制方式,便于操控。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多挡自动变速器100。
通过设置上述多挡自动变速器100,结构紧凑,降低整体结构体积,便于布置。并且具有的挡位数量较多,功能性较强。速比范围较宽,车辆的动力经济性较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挡自动变速器的其他构成例如离合器和制动器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多挡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轴;
输出轴;
第一行星轮组,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齿圈,所述第一齿圈固定设置,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输入轴相连;
第二行星轮组,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二齿圈;
第三行星轮组,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架和第三齿圈,所述第三太阳轮与所述输出轴相连;
第四行星轮组,包括第四太阳轮、第四行星架和第四齿圈,所述第四齿圈与所述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三齿圈相连,所述第四行星架与所述第三行星架相连;
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的一端与所述输入轴相连,所述第一离合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太阳轮相连;
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的一端与所述输入轴相连,所述第二离合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行星架相连;
第三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的一端与所述输入轴相连,所述第三离合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太阳轮相连;
第四离合器,所述第四离合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行星架相连,所述第四离合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太阳轮相连;
第五离合器,所述第五离合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行星架相连,所述第五离合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齿圈相连;
第一制动器,所述第一制动器与所述第二齿圈相连;
第二制动器,所述第二制动器与所述第四齿圈相连;
第三制动器,所述第三制动器与所述第三齿圈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挡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三离合器、所述第一制动器、所述第三制动器结合时得到第一挡位;
当所述第三离合器、所述第一制动器、所述第二制动器结合时得到第二挡位;
当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所述第一制动器结合时得到第三挡位;
当所述第三离合器、所述第四离合器、所述第五离合器结合时得到第四挡位;
当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所述第四离合器结合时得到第五挡位;
当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结合时得到第六挡位;
当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四离合器结合时得到第七挡位;
当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四离合器、所述第五离合器结合时得到第八挡位;
当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一制动器结合时得到第九挡位;
当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一制动器、所述第二制动器结合时得到第十挡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挡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一制动器和所述第三制动器结合时得到第一倒挡;
当所述第四离合器、所述第五离合器和所述第三制动器结合时得到第二倒挡;
当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四离合器和所述第三制动器结合时得到第三倒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挡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和所述第三离合器并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挡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离合器和所述第五离合器并排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行星轮组和所述第二行星轮组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挡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轮组、所述第二行星轮组、所述第三行星轮组和所述第四行星轮组依次同排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挡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三行星架和所述第四行星架的轴线共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挡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器、所述第二制动器、所述第三制动器并排间隔开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挡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器临近所述第二行星轮组设置,所述第二制动器临近所述第四行星轮组设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挡自动变速器。
CN202011069083.1A 2020-09-30 2020-09-30 多挡自动变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Pending CN1119980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9083.1A CN111998044A (zh) 2020-09-30 2020-09-30 多挡自动变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9083.1A CN111998044A (zh) 2020-09-30 2020-09-30 多挡自动变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98044A true CN111998044A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75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69083.1A Pending CN111998044A (zh) 2020-09-30 2020-09-30 多挡自动变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98044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4689A (zh) * 2011-12-29 2014-09-03 现代派沃泰有限公司 车辆自动变速器的10档传动系统
CN105114558A (zh) * 2015-08-20 2015-12-02 肇庆学院 多挡自动变速器
CN105114562A (zh) * 2015-08-20 2015-12-02 肇庆学院 行星齿轮结构方式的多挡变速器
CN105556168A (zh) * 2013-09-20 2016-05-04 腓特烈斯港齿轮工厂股份公司 多级自动变速器
CN106678297A (zh) * 2017-01-27 2017-05-17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4689A (zh) * 2011-12-29 2014-09-03 现代派沃泰有限公司 车辆自动变速器的10档传动系统
CN105556168A (zh) * 2013-09-20 2016-05-04 腓特烈斯港齿轮工厂股份公司 多级自动变速器
CN105114558A (zh) * 2015-08-20 2015-12-02 肇庆学院 多挡自动变速器
CN105114562A (zh) * 2015-08-20 2015-12-02 肇庆学院 行星齿轮结构方式的多挡变速器
CN106678297A (zh) * 2017-01-27 2017-05-17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04563B2 (en)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US8343007B2 (en) Compact multi-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JP6022222B2 (ja)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遊星ギヤトレイン
JP3892636B2 (ja) 自動変速装置
JP5208809B2 (ja) 自動変速機
CN104896038B (zh) 多挡变速器及其行星齿轮系
US7857726B2 (en) Eight speed transmission with planetary and layshaft gearing
US20120142481A1 (en) Eight and nine 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s
JP2012247057A (ja)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遊星ギヤトレイン
JP2013007481A (ja)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遊星ギヤトレイン
KR102451907B1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KR101509733B1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CN109764095B (zh) 九挡变速器
KR20120051524A (ko) 차량용 자동 변속기의 기어 트레인
KR102451904B1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KR101509735B1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KR102529378B1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KR102474381B1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KR102359930B1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KR102359924B1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KR101558365B1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KR101510353B1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US6689010B2 (en)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s with clutched input and three planetary gearsets
KR102451908B1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KR102451906B1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