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83876A - 一种旋转手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手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83876A
CN111983876A CN202010814743.8A CN202010814743A CN111983876A CN 111983876 A CN111983876 A CN 111983876A CN 202010814743 A CN202010814743 A CN 202010814743A CN 111983876 A CN111983876 A CN 1119838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locking
push rod
locking mechanism
s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147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83876B (zh
Inventor
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eqe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Leq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eqe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eqe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eqe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1474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838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83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38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838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38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6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6Accessories
    • G03B17/563Camera grips, hand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一种旋转手柄装置,包括手柄、锁止机构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的旋转锁止件,所述旋转锁止件在未锁定位置,可绕着枢转轴线旋转,而在锁定位置,所述旋转锁止件被阻止绕着所述枢转轴线旋转;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锁止机构,使所述旋转锁止件在锁定位置和未锁定位置上转换,包括用于启动的操作件,按压所述操作件使其绕第一轴杆转动以启动所述驱动机构,使得所述旋转锁止件从锁定位置解锁在未锁定位置,从而允许所述手柄绕着所述枢转轴线旋转。本发明旋转手柄装置,通过手指钩动操作件以旋转手柄,实现在不改变手柄握持位置的情况下进行解锁操作,有效避免摄影器材跌落、保证摄影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旋转手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影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手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爱上摄影。然而,摄影器材体积大且质量重,在使用时大多是通过肩扛支架架设至人体肩膀上,以此减轻用户双手的负重,使用户可以长时间地进行拍摄。肩扛支架通常包括一用于握持的把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971116A公开了一种具有锁定机构的可调节把手装置,通过按压按钮使旋转锁止部锁定或解锁,旋转锁止部解锁时允许把手绕着枢转轴线枢转,调整把手的位置。然而,上述把手装置的按钮在把手的端部,触发时需要移动手握位置或者说需要放下支架,才能按下按钮,这不仅在操作上不方便,更主要的是还可能造成摄影器材跌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可以安全、方便地进行位置调节的旋转手柄装置。一种旋转手柄装置,包括手柄、锁止机构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的旋转锁止件,所述旋转锁止件在未锁定位置,可绕着枢转轴线旋转,而在锁定位置,所述旋转锁止件被阻止绕着所述枢转轴线旋转;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锁止机构,使所述旋转锁止件在锁定位置和未锁定位置上转换,包括用于启动的操作件,按压所述操作件使其绕第一轴杆转动以启动所述驱动机构,使得所述旋转锁止件从锁定位置解锁在未锁定位置,从而允许所述手柄绕着所述枢转轴线旋转。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与所述操作件转动连接,相邻的所述传动件之间传动连接,至少一个所述传动件用于与所述锁止机构传动连接;
其中,按压所述操作件使其绕第一轴杆转动以带动所述传动件,进而通过所述传动件驱动所述锁止机构,释放所述操作件使其绕所述第一轴杆转动至原位置,所述旋转锁止件回到锁定位置。
优选地,所述传动件为连杆、齿轮、皮带轮或者链条轮。
优选地,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旋转锁止件互锁的活动件,所述活动件与所述旋转锁止件凹凸配合而进行互锁,使所述旋转锁止件与活动件在周向上固定而阻止二者相对转动;
其中,所述旋转锁止件在未锁定位置与所述活动件分离,在锁定位置与所述活动件互锁。
优选地,所述活动件一表面具有第一啮合齿,所述旋转锁止件一表面具有第二啮合齿,所述第一啮合齿与第二啮合齿相互配合而卡紧。
优选地,所述锁止机构安设在所述手柄上,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推杆和弹性件,所述推杆与一所述传动件传动连接,所述旋转锁止件活动地套设于所述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伸出所述手柄与所述活动件连接,所述推杆周向形成有限位部,所述弹性件限位夹持于所述限位部与旋转锁止件或者手柄之间;
其中,释放所述操作件后,所述弹性件推动所述限位部,使得所述活动件与所述旋转锁止件互锁。
优选地,所述活动件背离所述旋转锁止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有连接结构用于与摄影辅助设备连接。
优选地,所述端盖、活动件、旋转锁止件的圆心共线,在锁定位置时,所述活动齿轮与固定齿轮均位于所述端盖内,所述推杆直接与所述活动件或者端盖固定连接。
优选地,其中一所述传动件为第一连杆,其中另一所述传动件为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底端与所述操作件的第一连接端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地相枢接,其顶端所述与第二连杆的第二连接端通过第二转轴转动地相枢接,所述第二连杆绕第二轴杆转动,并设有驱动部,用于与所述推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手柄;
和/或,所述手柄包括握持部,所述操作件穿出所述握持部的一端设有按压部。
优选地,所述驱动部包括半圆环,所述半圆环套在所述推杆的具有限位部的一端,所述限位部阻止所述半圆环沿着所述推杆继续向前滑动。
优选地,旋转手柄装置还包括用于锁止所述锁止机构的外锁机构,所述外锁机构包括与所述手柄转动连接的卡杆,所述卡杆相对于所述手柄并绕其中心轴线转动,所述卡杆形成有卡槽,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卡槽阻止所述活动件相对旋转锁止件移动,在第二角度时,所述卡槽避让所述锁止机构;
和/或,所述卡杆穿出所述手柄的一端具有扳手部,所述手柄的外表面形成有凹槽,所述扳手部转动容纳于所述凹槽。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旋转手柄装置通过按压操作件使其转动其而带动锁止机构解锁,进而可以转动手柄调整手柄的角度或位置,满足用户拍摄需求,用户可以在不改变手柄握持位置的情况下方便地进行解锁操作,有效避免了解锁时改变握持位置或者放下支架所带来的摄影器材跌落的风险,保证摄影过程中的安全,拍摄的连续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旋转手柄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旋转手柄装置的部分爆炸图;
图3为图2所示旋转手柄装置去除手柄的进一步爆炸图;
图4为图1所示旋转手柄装置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5为图4所示旋转手柄装置的爆炸图;
图6为图5所示旋转手柄装置去除手柄的进一步爆炸图;
图7为图1所示旋转手柄装置在锁定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旋转手柄装置的外锁机构在解锁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旋转手柄装置去除手柄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侧视图;
图11为旋转手柄装置的锁止机构在解锁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旋转手柄装置去除手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所示旋转手柄装置与一连接结构的组装图;
图14为图13所示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所示连接结构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16为图1所示旋转手柄装置与另一连接结构的组装图;
图17为图16所示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所示连接结构的另一角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示例性地给出了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以使得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理解更为准确、透彻。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手柄装置100包括手柄10、安装于手柄10内的驱动机构20、以及由驱动机构20驱动的锁止机构30。所示旋转手柄装置100用于安设在支架上,支架可用于安装相机、摄影机等相关摄影配件,如肩抗拍摄组件包括支架,两个所示的旋转手柄装置100安装在支架两侧上,用于人手握持并可用于控制拍摄,在拍摄过程中,根据拍摄需要,需要调节旋转手柄装置位置,满足进一步拍摄。
手柄10整体上竖直设置,可包括握持部12以及形成于握持部12的顶端并向侧面延伸的连接部14。图示实施例中,握持部12可为竖直设置的方柱状结构,也可为具有握持凹槽,也可为圆柱形,在此不进行一一限定,只有能够进行握持即可;连接部14可为横向设置的圆柱状结构,当然也可为其他形状或者造型,如椭圆形、方形、锥形等。如图2所示,连接部14的轴线沿x方向,即前后方向延伸,握持部12沿z方向设置,即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线相可与握持部12垂直,当然,握持部12也可与连接部14呈大于90度或小于90度的夹角。应当理解地,手柄10的外形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总体上是方便用户用手握持。握持部12内形成有第一空间装配驱动机构20、连接部14内形成有第二空间装配锁止机构30。驱动机构20被启动时,带动锁止机构30由初始的锁止状态(如图1所示)变化至解锁状态(如图11所示),使手柄10可以转动以调整本发明旋转手柄装置100的位置或者角度。
握持部12的外侧面用于供用户用手握持,握持部12的一侧面,如右侧面设置有开口120,开口120贯穿握持部12壁面,驱动机构20的操作件22由开口120伸出手柄10之外,便于用户朝向手柄10内勾压或者按压,由于操作件22位于握持部12的侧面上,操作件22的按压方向与握持方向一致或者大致一致。如用户握持握持部12时,食指可位于操作件22上,当需要转动手柄时,食指向内勾压,也可理解为按压操作件22以启动驱动机构。如此按压方便、施力均匀,用户的手无需移动位置即可方便有效地进行解锁操作,避免了调整手握位置或放下支架所引起的风险,如摄影设备跌落等。应当理解地,在另一实施例中,开口120也可以形成于手柄10的其它侧面,如相对的左侧面等,通过左手进行操作。也可用中指、无名指,或小指来控制操作件22。
请同时参阅图2与图3,驱动机构20包括操作件22,及至少一个传动件。本实施例中,包括两个传动件,两个传动件可构成二级连杆结构,具体可为第一连杆26和第二连杆24,第一连杆26转动连接第二连杆24,整体上驱动机构20的传动比较省力。
操作件22包括相互呈一定角度的按压部220与第一连接端222,按压部220与第一连接端222相连接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固定孔,第一轴杆224穿过第一固定孔将操作件22转动地枢接于手柄10的握持部12上。按图示方向,第一轴杆224沿x方向设置,也就是说操作件22的转动轴线沿x方向延伸。按压部220的末端由开口120伸出手柄10之外,图示实施例中,按压部220的末端形成按压扳机226,按压扳机226作为整个驱动机构20的操作部。较佳地,按压扳机226的外壁面内凹,与大拇指的形状相匹配,进一步提升按压的舒适性与便利性。
第二连杆24包括相互呈一定角度的驱动部240与第二连接端242,驱动部240与第二连接端242相连接的位置形成有第二固定孔,第二轴杆244穿过第二固定孔将第二连杆24转动地枢接于手柄10的握持部12上。按图示方向,第二轴杆244沿y方向,即左右方向设置,也就是说第二连杆24的转动轴线沿y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驱动部240作为整个驱动机构20的驱动部件,与锁止机构30相作用使其解锁。本实施例中,驱动部240为半圆环结构,开口向上,轴线沿x方向延伸,用于套设锁止机构。
第一连杆26竖直设置,其的底端与操作件22的第一连接端222通过第一转轴28转动地相枢接、顶端与第二连杆24的第二连接端242通过第二转轴29转动地相枢接。用户向手柄10内按压该按压扳机226时,操作件22以第一轴杆224为中心转动,通过第一连杆26带动第二连杆24,进而带动驱动部240以第二轴杆244为中心转动,实现通过驱动部240驱动锁止机构30。按图3所示方向,操作件22顺时针方向转动,其第一连接端222带动第一连杆26向下移动,第一连杆26的下移带动第二连杆24向前转动,其第二连接端242向下转动,驱动部240向前转动。
请同时参阅图4-6,锁止机构30包括推杆32以及套设于推杆32上的活动齿轮34与固定齿轮36。较佳地,推杆32上套设有弹性件39,弹性件39优选地为螺旋弹簧,夹设于限位部324与固定齿轮36之间,推杆32活动地安设于连接部14的第二空间内,与驱动部240传动连接,如驱动部240的半圆环结构套设在推杆32后端,当然推杆32后端也可凹陷有限位结构,如槽或者凸起。活动齿轮34固定连接于推杆32上,固定齿轮36固定连接于手柄10的连接部14上。活动齿轮34与固定齿轮36相邻并相叠,活动齿轮34朝向固定齿轮36的一侧的周缘形成有第一啮合齿340,固定齿轮36朝向活动齿轮34的一侧的周缘形成有第二啮合齿360,采用啮合齿配合方式,可以实现旋转手柄装置的手柄微调,手柄旋转很小的角度后,第一啮合齿340与第二啮合齿360重新接触并相啮合以锁定。
如图7所示,锁止机构30在锁定状态时,活动齿轮34与固定齿轮36相靠近,第一啮合齿340与第二啮合齿360相啮合,使得活动齿轮34与固定齿轮36在周向上形成限位,固定齿轮36以及与之连接的手柄10不能相对活动齿轮34转动。反之,如图12所示,锁止机构30在解锁状态时,活动齿轮34与固定齿轮36相分离,固定齿轮36以及与之连接的手柄10可以相对活动齿轮34转动,调整手柄10的位置或者角度。
本实施例中,推杆32包括相对的第一端320与第二端322,其中第一端320伸出至手柄10的连接部14之外,与活动齿轮34、固定齿轮36可转动地相插接。相应地,连接部14的前侧端形成伸缩口140,供推杆32向外伸出或回缩。相对地,固定齿轮36位于活动齿轮34的内侧,固定齿轮36通过螺钉等固定连接至连接部14的伸缩口140边缘的端面141上,推杆32通过弹性件39滑动限位在第二空间内。
本实施例中,推杆32的第一端320固定连接有端盖38,推杆32的第一端320穿过固定齿轮36和活动齿轮34后与端盖38连接,活动齿轮34可通过螺丝螺接在端盖38内,端盖38上形成有连接孔380,连接孔380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与肩扛支架相连,实现使用。较佳地,端盖38、固定齿轮36、活动齿轮34均为圆形设置,端盖38、固定齿轮36、活动齿轮34的圆心在一条直线上,端盖38完全罩盖活动齿轮34与固定齿轮36,使得造型美观,整体简洁,其采用圆形设计,占用空间小,同时内部结构紧凑,当固定齿轮36与活动齿轮34分离后,固定齿轮36也可被罩盖在端盖38内,对其保护;当然,当固定齿轮36与活动齿轮34分离后,固定齿轮36也可分离出端盖38,给用户视觉提醒,手柄处于解锁状态,可以进行旋转手柄。
图示实施例中,端盖38的连接孔380呈十字状分布,可以匹配不同的连接结构。如图13-15所示,端盖38与一连接结构200相连。连接结构200朝向端盖38的一侧形成有两个连接孔210,可以通过销钉、螺钉等与端盖38上纵向或者横向的两个连接孔380对应地连接,连接结构200背向端盖38的一侧设置有齿圈212、轴杆214等,用于与支架连接。如图16-18所示,旋转手柄装置100的端盖38与另一连接结构200’相连。连接结构200’朝向端盖38的一侧形成有四个连接孔210’,连接孔210’沿端盖38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可以通过销钉、螺钉等与端盖38对应的连接孔380对应地连接,连接结构200’背向端盖38的一侧设置有卡槽216、插孔218等,用于与支架连接,连接结构200’适用于与支架直接连接的接口,接口种类不进行限定,如可为螺钉,滑槽接口,冷靴等。
本实施例中,推杆32的第二端322与驱动部240相作用,由驱动部240推动推杆32进而带动活动齿轮34与固定齿轮36相分离。图示实施例中,推杆32的第二端322(即后端)沿径向外凸形成有限位部324,限位部324包括朝向第一端320的第一侧面326以及相对的第二侧面328。驱动部240支撑于推杆32的第二端322的底部并与限位部324的第二侧面328相抵顶,可阻止半圆环沿着推杆32继续向前滑动,实现对半圆环的限位。
按压操作件22使第二连杆24向前转动时,驱动部240驱使推杆32并带动与之连接的端盖38与活动齿轮34向前,即向连接部14外移动,从而活动齿轮34与固定齿轮36分离。
应当理解地,在其它实施例中,驱动部240也可以与推杆32的第一端320相作用,可以使推动推杆32向外移动也可以拉动推杆32向外移动。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部240可以直接与端盖38或者活动齿轮34连接,同样可以驱动活动齿轮34远离固定齿轮36。另外,上述实施例中,按压操作件22使其转动进而带动整个驱动机构20,使锁止机构30的活动齿轮34远离固定齿轮36解锁,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推动操作件22使其移动带动活动齿轮34远离固定齿轮36解锁,不以具体实施例为限。
旋转手柄装置使用过程如下:
如图7所示,初始时,或者在旋转手柄装置安装在支架上拍摄的过程中,锁止机构30处于锁定状态,固定齿轮36在锁定位置,活动齿轮34与固定齿轮36相啮合,按压部220伸出手柄外,第一连杆26位于竖直方向上,驱动部240的半圆环结构套在推杆的后端,弹性件39呈自然伸展状态或轻微压缩状态,弹性件39也可深度压缩,使得活动齿轮34与固定齿轮36锁的更紧,此时,固定齿轮36距离推杆32的限位部324的位置相对较远。
当需要旋转手柄满足拍摄需要时,如图11与图12所示,当按压操作件22的按压扳机226使驱动部240的半圆环结构推动推杆32向手柄外移动时,限位部324朝向固定齿轮36移动使弹性件39被压缩,对推杆32形成驱使其移动的偏压,活动齿轮34随推杆32外移至未锁定位置而与固定齿轮36分离,使得整个锁止机构30处于解锁状态用户可旋转手柄,锁止机构30在解锁状态下,用户可以转动手柄10以及连接于手柄10上的固定齿轮36绕枢转轴线旋转,调整本发明旋转手柄装置100相对于支架的位置或者角度。
当旋转手柄装置100调整到位后,松开或释放操作件22的按压扳机226,驱动机构20对推杆32的作用力消失,弹性件39恢复形变推动推杆32向手柄10内移动复位,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活动齿轮34回到锁定位置,活动齿轮34与固定齿轮36再次啮合,将固定齿轮36以及与之固定连接的手柄10在周向上固定,也就使得本发明旋转手柄装置100保持在调整后的位置或角度。此时,由于推杆32复位,驱使与之作用的第二连杆24反向转动复位,进而带动第一连杆26上移并带动操作件22反向转动复位,旋转手柄装置100回到锁定的状态。
上述实施例中,固定齿轮36作为旋转锁止件,与手柄10固定连接并随手柄10以其中心轴线(图示为x方向轴线)为枢转轴线转动;活动齿轮34作为活动件,在驱动机构20的作用下相对手柄10沿其中心轴线移动,与旋转锁止件,即固定齿轮36啮合或者分离,相啮合时使手柄10锁定不能转动、相分离时使手柄10解锁绕枢转轴线转动。应当理解地,所述旋转锁止件与活动件可以有其它方式在周向上限位,如两者其中之一内凹形成槽孔、另一外凸形成凸柱、凸块等,两者相靠近时凸柱或者凸块插入至槽孔中在周向上形成限位而锁定、相远离时凸柱或者凸块脱离槽孔而解锁,不以具体实施例为限。
如图4-6所示,为防止用户误操作,手柄10上还连接有外锁机构40。外锁机构40包括卡杆42以及与卡杆42连接的扳手部44。对应地,手柄10的连接部14的侧壁上形成有穿孔142,卡杆42由穿孔142沿y方向穿设至连接部14内的第二空间,与锁止机构30相作用。本实施例中,卡杆42与推杆32的限位部324相卡。卡杆42整体呈圆杆状,卡杆42的中央形成有卡槽46,使得卡杆42在卡槽46处的横截面大致呈半圆形。扳手部44与卡杆42的外侧端连接并带动卡杆42转动,调整卡槽46的位置,使其与限位部324相卡接或相分离,实现外锁机构40的锁止与解锁。
扳手部44作为外锁机构40的操作部,设置于连接部14上并位于手柄10的一侧,如左侧。对应地,连接部14的侧壁上形成有凹槽144,用于容纳扳手部44。图示实施例中,凹槽144呈扇形,扇形凹槽144的中心形成该穿孔142穿设卡杆42。较佳地,凹槽144所对应的圆心角大约为90度,也就是说扳手部44可以带动卡杆42转动约90度。本实施例将按压扳机226与扳手部44设置于手柄10的相对两侧,用户的双手可以分别操作两个扳机226、44。在其它实施例中,按压扳机226也可以设置于手柄10的右侧面、扳手部44也可以设置于手柄10的左侧面。
如图7所示,初始时,外锁机构40处于锁定状态。此时在第一位置时,扳手部44处于第一角度,卡杆42阻挡限位部324的一侧,卡杆42的卡槽46的底面呈竖直设置;限位部324的顶部卡接于卡槽46内,限位部324的第一侧面326与卡槽46的底面相抵顶。由于卡杆42的位置被手柄10固定不能前后移动,卡杆42对限位部324,也就是对推杆32在x方向上形成限位。由于推杆32的前后移动被限制,此时按压驱动机构20的按压扳机226也无法推动推杆32移动,也就不能使锁止机构30解锁。因此在需要调整本发明旋转把手的位置或角度时,需要先解锁外锁机构40才能解锁锁止机构30。
如图8至图10所示,解锁外锁机构40时,将扳手部44向前转动约90度至第二角度,带动卡杆42的卡槽46转动至限位部324的上方,即在第二位置时,此时卡槽46的底面大致水平且位于限位部324上方,不再对推杆32在x方向的移动构成限制。当外锁机构40解锁后,按压驱动机构20的按压扳机226即可解锁锁止机构30,使活动齿轮34与固定齿轮36分离,从而可以转动手柄10来调整本发明旋转手柄装置100的角度或位置。当旋转手柄装置100调整到位后,松开按压扳机226,在弹性件39的作用下锁止机构30自动复位而再次锁定。此时,反向地转动扳手部44复位,卡杆42随扳手部44转动至其卡槽46的底面与限位部324的第一侧面326抵顶限位,外锁机构40与锁止机构30卡死,整个旋转手柄装置100回到锁定状态,避免误操作触动按压扳机226。
在其它实施例中,卡杆42也可以与锁止机构30的其它元件,如活动齿轮34等相作用;或者,卡杆42也可以与驱动机构20相作用,如与第二连杆24或者操作件22相作用,均可以达到卡止限位的效果,避免误操作按下按压扳机226而导致锁止机构30解锁。
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传动件可以是单个连杆,如仅有第二连杆24等。此时,操作件22的第一连接端222与连杆24的第二连接端24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操作件22的按压部220被按压时以第一轴杆224为中心转动,带动连杆24以第二轴杆244为中心转动,进而驱动推杆32向外移动,活动齿轮34随推杆32外移至第二位置而与固定齿轮36分离,解锁锁止机构30,并使弹性件39被压缩。松开按压部220,弹性件39恢复形变带动整个驱动机构20复位,锁止机构30回到锁定状态。
本发明的再一具体实施例中,传动件也可以省略。此时,操作件22的第一连接端222作为驱动部件,与推杆32相作用。按压部220被按压时以第一轴杆224为中心转动,第一连接端222驱动推杆32向外移动,活动齿轮34随推杆32外移至第二位置而与固定齿轮36分离,解锁锁止机构30。应当理解地,传动件也可以是多级连杆结构,如三级连杆、四级连杆等。或者,传动件也可以有其它形式,如齿轮、皮带轮或者链条轮等,在操作件22与锁止机构30之间形成链条传动、摩擦传动、齿轮传动、皮带式传动等,只要能在操作上轻松省力即可,如传动件为链条轮,两链条轮上套设有链条,第一链条轮具有伸出手柄的扳手部,第二链条轮具有与锁止机构驱动连接的连接结构,按动第一链条轮的扳手部,第一链条轮转动,通过链条带动第二链条轮转动,第二链条轮转动而带动其连接结构推动推杆;又如传动件为皮带轮,两皮带轮上套设有皮带,第一皮带轮具有伸出手柄的扳手部,第二皮带轮具有与锁止机构驱动连接的连接结构,按动第一皮带轮的扳手部,第一皮带轮转动,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转动而带动其连接结构推动推杆;又如传动件为齿轮,两齿轮啮合传动,也可以为摩擦传动,在此不一一介绍。
总之,本发明旋转手柄装置100通过锁止机构30的旋转锁止件与活动件的啮合与分离,使手柄10锁定不能转动或者使手柄10解锁,转动手柄10以调整旋转手柄装置100的角度或位置,整体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通过按压扳机226的设计,使用户可以在不改变握持位置的情况下可以方便地进行解锁操作,有效避免了解锁时改变握持位置或者放下支架所带来的器材跌落的风险,保证摄影过程中的安全。另外,通过外锁机构40与锁止机构30的卡止作用,有效避免误操作,用户体验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发明的创造精神,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其他变化,这些依据本发明的创造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旋转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
锁止机构,包括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的旋转锁止件,所述旋转锁止件在未锁定位置,可绕着枢转轴线旋转,而在锁定位置,所述旋转锁止件被阻止绕着所述枢转轴线旋转;以及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锁止机构,使所述旋转锁止件在锁定位置和未锁定位置上转换,包括用于启动的操作件,按压所述操作件使其绕第一轴杆转动以启动所述驱动机构,使得所述旋转锁止件从锁定位置解锁在未锁定位置,从而允许所述手柄绕着所述枢转轴线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与所述操作件转动连接,相邻的所述传动件之间枢接,至少一个所述传动件绕第二轴杆转动以与所述锁止机构传动连接;
其中,按压所述操作件以带动至少一个所述传动件,进而通过所述传动件驱动所述锁止机构,释放所述操作件使其绕所述第一轴杆转动至原位置,所述旋转锁止件回到锁定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旋转锁止件互锁的活动件,所述活动件与所述旋转锁止件凹凸配合而进行互锁,使所述旋转锁止件与活动件在周向上固定而阻止二者相对转动;
其中,所述旋转锁止件在未锁定位置与所述活动件分离,在锁定位置与所述活动件互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一表面具有第一啮合齿,所述旋转锁止件一表面具有第二啮合齿,所述第一啮合齿与第二啮合齿相互配合而卡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安设在所述手柄上,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推杆和弹性件,所述推杆与一所述传动件传动连接,所述旋转锁止件活动地套设于所述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伸出所述手柄与所述活动件连接,所述推杆周向形成有限位部,所述弹性件限位夹持于所述限位部与旋转锁止件或者手柄之间;
其中,释放所述操作件后,所述弹性件推动所述限位部,使得所述活动件与所述旋转锁止件互锁。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背离所述旋转锁止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有连接结构用于与摄影辅助设备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活动件、旋转锁止件的圆心共线,在锁定位置时,所述活动齿轮与固定齿轮均位于所述端盖内,所述推杆直接与所述活动件或者端盖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所述传动件为第一连杆,其中另一所述传动件为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底端与所述操作件的第一连接端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地相枢接,其顶端所述与第二连杆的第二连接端通过第二转轴转动地相枢接,所述第二连杆绕第二轴杆转动,并设有驱动部,用于与所述推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手柄;
和/或,所述手柄包括握持部,所述操作件穿出所述握持部的一端设有按压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半圆环,所述半圆环套在所述推杆的具有限位部的一端,所述限位部阻止所述半圆环沿着所述推杆继续向前滑动。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锁止所述锁止机构的外锁机构,所述外锁机构包括与所述手柄转动连接的卡杆,所述卡杆相对于所述手柄并绕其中心轴线转动,所述卡杆形成有卡槽,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卡槽阻止所述活动件相对旋转锁止件移动,在第二角度时,所述卡槽避让所述锁止机构;
和/或,所述卡杆穿出所述手柄的一端具有扳手部,所述手柄的外表面形成有凹槽,所述扳手部转动容纳于所述凹槽。
CN202010814743.8A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旋转手柄装置 Active CN1119838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4743.8A CN111983876B (zh)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旋转手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4743.8A CN111983876B (zh)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旋转手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3876A true CN111983876A (zh) 2020-11-24
CN111983876B CN111983876B (zh) 2021-08-10

Family

ID=73434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14743.8A Active CN111983876B (zh)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旋转手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8387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4252A (zh) * 2021-05-28 2021-09-10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的连接锁紧装置
CN113566076A (zh) * 2021-08-06 2021-10-29 深圳市乐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旋转组件和旋转手柄
CN113558704A (zh) * 2021-07-23 2021-10-29 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弹力线套扎器
CN114236948A (zh) * 2021-11-25 2022-03-25 深圳市乐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摄影器材连接模块及摄影组件
WO2023030191A1 (zh) * 2021-09-06 2023-03-09 深圳市乐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相机底板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52142B1 (en) * 2005-02-18 2008-11-18 Elizabeth Ruth Smith Device to reduce angular distortion in photography
CN102971116A (zh) * 2010-04-09 2013-03-13 形状Wlb公司 具有锁定机构的可调节把手装置
CN204192356U (zh) * 2014-10-20 2015-03-11 周注球 一种电热水壶
CN205896649U (zh) * 2016-08-04 2017-01-1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手持云台及其手持结构
CN210128227U (zh) * 2019-06-27 2020-03-0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手持云台
CN111156373A (zh) * 2019-12-27 2020-05-15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便携式摄影摄像辅助腰托支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52142B1 (en) * 2005-02-18 2008-11-18 Elizabeth Ruth Smith Device to reduce angular distortion in photography
CN102971116A (zh) * 2010-04-09 2013-03-13 形状Wlb公司 具有锁定机构的可调节把手装置
CN204192356U (zh) * 2014-10-20 2015-03-11 周注球 一种电热水壶
CN205896649U (zh) * 2016-08-04 2017-01-1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手持云台及其手持结构
CN210128227U (zh) * 2019-06-27 2020-03-0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手持云台
CN111156373A (zh) * 2019-12-27 2020-05-15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便携式摄影摄像辅助腰托支架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4252A (zh) * 2021-05-28 2021-09-10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的连接锁紧装置
CN113374252B (zh) * 2021-05-28 2023-08-08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的连接锁紧装置
CN113558704A (zh) * 2021-07-23 2021-10-29 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弹力线套扎器
CN113558704B (zh) * 2021-07-23 2024-04-19 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弹力线套扎器
CN113566076A (zh) * 2021-08-06 2021-10-29 深圳市乐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旋转组件和旋转手柄
WO2023030191A1 (zh) * 2021-09-06 2023-03-09 深圳市乐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相机底板
CN114236948A (zh) * 2021-11-25 2022-03-25 深圳市乐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摄影器材连接模块及摄影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3876B (zh) 202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83876B (zh) 一种旋转手柄装置
EP2254736B1 (en) Tool including a locking mechanism
JP5010116B2 (ja) 丸鋸
US6659417B2 (en) Elevating device for adjusting a telescopic tube used to support a musical instrument
EP1535508B1 (en) Power working machine
CA2526004A1 (en) Extendable handle for drywall tools
US20070164594A1 (en) Multi-functional armrest assembly
TWM618398U (zh) 帶有副手柄的拍攝設備支架
CN212808890U (zh) 一种旋转手柄装置
WO2009146609A1 (en) Foldable scooter
CN212719111U (zh) 云台及拍摄装置
US6957595B2 (en) Tilt steering wheel mechanism
CN216702355U (zh) 煎烤器
US10342353B2 (en) Chair reclining adjustment mechanism
CN209984379U (zh) 一种多功能手头
CN112863908B (zh) 一种开关盒
CN215956478U (zh) 一种用于摄影装置的手柄结构及摄影装置
CN211188050U (zh) 一种机械臂安全机构及机械臂
CN218000994U (zh) 摄影器材连接模块及摄影组件
CN217390454U (zh) 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WO2013026262A1 (zh) 螺钉扶持装置及螺钉工具
CN218791835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12444159B (zh) 折弓的拉柄收回装置
CN116999094A (zh) 一种操作手柄
CN105919213B (zh) 一种摩托车头盔用锁耳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