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54238A - 一种配网方法、配网装置及家用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网方法、配网装置及家用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54238A
CN111954238A CN202010859633.3A CN202010859633A CN111954238A CN 111954238 A CN111954238 A CN 111954238A CN 202010859633 A CN202010859633 A CN 202010859633A CN 111954238 A CN111954238 A CN 1119542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wireless signal
network
intelligent terminal
thres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596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凡
宋德超
徐洪伟
杨舒
王思仪
赵杰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085963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542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54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42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1/00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 G01S11/02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using radio waves
    • G01S11/06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using radio waves using intensity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82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dmission control or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网方法、配网装置及家用电器,该配网方法包括接收智能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判断无线信号的判断阈值是否满足预设阈值的范围,预设阈值根据智能设备与智能终端的距离设定,当判断阈值满足预设阈值的范围时,智能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能够被智能终端识别;若智能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能够被智能终端识别,则向智能设备发送配网信息。通过在预设的范围内,将智能设备和智能终端无线连接后对智能设备进行配网,解决了传统的单Wifi配网的配网效率低、成功率低,且由于Wifi网络覆盖范围较大,在对智能设备配网时还有可能将邻居家的不相关设备配进来,从而降低配网准确率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配网方法、配网装置及家用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网方法、配网装置及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配网是用户使用智能家电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配网的目的是使智能家电与无线网络连接,从而实现网络控制。传统的手动配网需要重启智能家电切换连接到路由器,手机也需要切换连接到不同的无线接入设备,因此导致配网效率很低,且成功率低;由于Wifi网络覆盖范围较大,在对智能家电配网时还有可能将邻居家的不相关设备配进来,从而降低配网准确率,影响客户体验;且由于防火墙、企业级别网络、5gwifi的发展,导致传统的单Wifi配网已不能满足日常配网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网方法、配网装置及家用电器,解决了传统的单Wifi配网的配网效率低、成功率低,且由于Wifi网络覆盖范围较大,在对智能设备配网时还有可能将邻居家的不相关设备配进来,从而降低配网准确率的问题。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网方法、配网装置及家用电器包括:接收智能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判断所述无线信号的判断阈值是否满足预设阈值的范围,所述预设阈值根据所述智能设备与智能终端的距离设定,当所述判断阈值满足所述预设阈值的范围时,所述智能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能够被所述智能终端识别;若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能够被所述智能终端识别,则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配网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信号包括蓝牙热点信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判断阈值为无线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或者无线信号的发射功率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判断阈值为接收信号强度时,所预设阈值的范围为大于等于-50dBm;和/或当所述判断阈值为无线信号的发射功率时,所述预设阈值的范围为2-3dB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配网信息包括: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含有连接无线接入设备认证信息的数据包。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包括移动热点和路由器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配网方法,包括:向智能终端发射无线信号;接收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配网信息;基于所述配网信息完成配网操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配网信息完成配网操作包括:接收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含有连接无线接入设备认证信息的数据包;解析出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的配置信息,连接所述无线接入设备进行配网。
一种配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配置为接收智能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判断模块,配置为判断所述无线信号的判断阈值是否满足预设阈值的范围,所述预设阈值根据所述智能设备与智能终端的距离设定,当所述判断阈值满足所述预设阈值的范围时,所述智能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能够被所述智能终端识别;发送模块,若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能够被所述智能终端识别,则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配网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判断阈值为无线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或者无线信号的发射功率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判断阈值为接收信号强度时,所预设阈值的范围为大于等于-50dBm;和/或当所述判断阈值为无线信号的发射功率时,所述预设阈值的范围为2-3dB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进一步配置为: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含有连接无线接入设备认证信息的数据包。
一种家用电器,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配置为向智能终端发射无线信号;配网模块,配置为接收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配网信息,基于所述配网信息完成配网操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网模块包括: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到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含有连接无线接入设备认证信息的数据包;解析单元,配置为解析出无线接入设备的配置信息,连接无线接入设备进行配网。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以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配网方法。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所述的配网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配网方法、配网装置及家用电器,该配网方法包括接收智能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判断无线信号的判断阈值是否满足预设阈值的范围,预设阈值根据智能设备与智能终端的距离设定,当判断阈值满足预设阈值的范围时,智能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能够被智能终端识别;若智能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能够被智能终端识别,则向智能设备发送配网信息。本方案中通过基于智能终端和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设定判断阈值,进而判断智能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能否被智能终端识别,从而使得智能终端只能在预设的范围内感应到智能设备,并进行无线连接,从而防止智能设备在配网时将一些不相关设备配进来的问题产生,进而提高了配网的准确率;且智能终端通过感应智能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与智能设备进行无线连接后对智能设备进行配网,此方法与传统的单Wifi配网相比,提高了配网效率和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一种配网方法的流程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网方法的流程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网方法的流程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一种配网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局域网)+蓝牙的配网技术的具体操作为:开启智能设备的蓝牙和智能终端的蓝牙,智能设备与智能终端通过智能终端中的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进行蓝牙配对,智能产品通过智能终端的蓝牙获取配网信息,进行配网。但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由于Wifi网络覆盖范围较大,在对智能设备配网时还有可能将邻居家的不相关设备配进来,从而降低配网准确率的问题,可以通过检测无线电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移动终端数量,并通过减小无线电信号的发射功率来排除移动终端的数量,从而排除干扰家电配网的因素;或者通过检测无线电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移动终端,当检测到移动终端的数量大于一个时,将无线电信号的发射功率降低一级,来避免接入不必要的家电;还或者可以通过降低终端的无线通信模块的接收灵敏度,来控制接收无线通信模块与干扰家电进行连接;再或者通过智能设备获取手机发射信号的强度,并在强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开启配置状态以接收手机发送的配网请求,从而屏蔽一些发射信号较弱的手机。但是上述方法均存在用户操作过于繁琐、且开发成本过高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提高智能终端可接收到的智能设备发出的信号的阈值,使的只有在智能终端与智能设备靠的非常近的时候,智能终端才会接收到智能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从而达到用距离触发配网替代用户点击操作配网的效果。具体的如下实施例中所述。
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网方法的流程图。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配网方法包括:
步骤001:接收智能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智能设备不断发射无线信号,如果智能终端能够接收并识别智能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则智能终端和智能设备二者建立无线连接。其中,无线信号可以为蓝牙热点信号。可选地,可以打开智能终端中的APP,点击APP中的配网选项进入待配网状态,接收智能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在打开智能终端中的APP后,如果没有打开智能终端的Wifi或者蓝牙,则提示用户打开智能终端的Wifi或者蓝牙。智能终端和智能家电首次配网时,打开智能终端中的APP,进入选择Wifi界面,选择响应的Wifi并输入Wifi密码,使智能终端连接入无线网络。
步骤002:判断无线信号的判断阈值是否满足预设阈值的范围,预设阈值根据智能设备与智能终端的距离设定,当判断阈值满足预设阈值的范围时,智能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能够被智能终端识别。智能终端能够对无线信号的判断阈值与预设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如果判断阈值在预设阈值的范围内,智能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能够被智能终端所识别;如果判断阈值不在预设阈值的范围内,则智能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不能够被智能终端所识别。其中预设阈值是根据智能设备与智能终端之间的距离所设定的,如果智能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不能够被智能终端所识别,则提示用户将智能终端靠近智能设备,以缩小智能终端与智能家电之间的距离。
可以理解,当无线信号为蓝牙热点信号时,判断阈值可以为蓝牙beacon(信标)包里的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或者判断阈值也可以为智能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的发射功率。可以通过设置智能终端可以接收到的预设的接收信号强度,使智能终端可以接收到较高的接收信号强度,较低的接收信号强度则不能被智能终端所接收,当较低的接收信号强度则不能被智能终端所接收时,可以缩小智能终端和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使智能终端能够接收智能设备发射的信号强度,并且满足预设阈值的范围,智能设备能够被智能终端识别;或者在智能设备出厂时配置蓝牙信号的发射功率为较低水平,随着智能终端和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智能终端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的发射功率满足预设的阈值时,智能设备能够被智能终端识别。可以根据智能设备和智能终端之间的距离来设定预设的接收信号强度或者预设的无线信号的发射功率,从而使智能设备和智能终端在预设的距离范围内才能建立无线连接。判断阈值的类型是可以选择的,本发明对判断阈值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
还可以理解,当判断阈值为接收信号强度时,预设阈值(即预设的接收信号强度)的范围为大于等于-50dBm;当判断阈值为无线信号的发射功率时,预设阈值(即预设的无线信号的发射功率)的范围为2-3dBm。当智能装置和智能终端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的范围内时,智能终端才能接收到无线信号。预设的接收信号强度和预设的无线信号发射功率的具体数值是可以选择的,本发明对预设的接收信号强度和预设的无线信号发射功率的具体数值不做限定。
步骤003:若智能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能够被终端识别,则向智能设备发送配网信息。若智能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不能够被终端识别,且智能设备和智能终端之间的距离满足预设距离,则提示连接失败的原因并给予相应建议。向智能设备发送配网信息包括:向智能设备发送含有连接无线接入设备认证信息的数据包。其中无线接入设备包括移动热点和路由器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基于智能终端和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设定判断阈值,进而判断智能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能否被智能终端识别,从而使得智能终端只能在预设的范围内感应到智能设备,并进行无线连接,从而防止智能设备在配网时将一些不相关设备配进来的问题产生,进而提高了配网的准确率;且智能终端通过感应智能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与智能设备进行无线连接后对智能设备进行配网,此方法与传统的单Wifi配网相比,提高了配网效率和成功率。
图4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网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配网方法包括:
步骤004:向智能终端发射无线信号。智能设备上电后,开始持续不断的发射无线信号。智能设备上电后,打开智能终端上的APP,APP提示用户打开蓝牙并将智能设备靠近智能家电,智能终端离智能设备较远的时候接收不到智能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智能终端与智能设备离的足够近的时候,智能终端开始识别智能设备发射的蓝牙热点,智能设备所发射的无线信号会被智能终端所接收,二者建立无线连接。
步骤005:接收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配网信息。智能终端接收到智能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后,判断该无线信号的判断阈值是否满足预设阈值的范围,如果判断阈值在预设阈值的范围内,则智能设备和智能终端建立无线连接,智能设备和智能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后,智能终端向智能设备发送配网信息。
步骤006:基于所述配网信息完成配网操作。智能设备接收智能终端发送的含有连接无线接入设备认证信息的数据包,解析出无线接入设备的配置信息,连接无线接入设备进行配网,以使智能设备接入无线路由器。
图5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配网装置100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0、判断模块20和发送模块30。其中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0的作用为接收智能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判断模块20的作用为判断无线信号的判断阈值是否满足预设阈值的范围,预设阈值根据智能设备与智能终端的距离设定,当判断阈值满足预设阈值的范围时,智能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能够被智能终端识别;发送模块30的作用为若智能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能够被智能终端识别,则向智能设备发送配网信息。配网装置100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0接收到智能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后,配网装置100的判断模块20判断无线信号判断阈值是否满足预设阈值的范围,当判断模块20判断无线信号判断阈值满足预设阈值的范围时,则智能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能够被智能终端识别;当判断模块20判断无线信号判断阈值不能满足预设阈值的范围时,则智能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不能够被智能终端识别。其中,预设阈值根据智能设备与智能终端的距离设定,判断阈值可以为无线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或者无线信号的发射功率中的至少一种,当判断阈值为无线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时,预设阈值为预设的无线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此时预设的无线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的范围为大于等于-50dBm;当判断阈值为无线信号的发射功率时,预设阈值为预设的无线信号的发射功率,此时预设的无线信号的发射功率的范围为2-3dBm。当配网装置100的判断模块20判断无线信号的判断阈值满足预设阈值的范围时,智能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被智能终端识别后,配网装置100的发送模块30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配网信息,其中配网信息可以包括含有连接无线接入设备认证信息的数据包。
可以理解,智能终端可以为手机、电脑或者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种类是可以选择的,本发明对智能终端的种类不做限定。
图6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家用电器200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0和配网模块50,其中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0的作用为向智能终端发射无线信号,配网模块50的作用为接收智能终端发送的配网信息,基于配网信息完成配网操作。家用电器200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0上电后,不断的发射无线信息,该无线信号被配网装置100的第一通信模块接收后,配网装置100的判断模块20判断无线信号的判断阈值是否满足预设阈值的范围,当判断阈值满足预设阈值的范围时,家用电器200发射的无线信号能够被配网装置100识别,则配网装置100发送模块30向家用电器200发送配网信息,家用电器200的配网模块50的接收单元接收到配网装置100发送的含有连接无线接入设备认证信息的数据包,家用电器200的配网模块50的解析单元解析出无线接入设备的配置信息,进而连接无线接入设备进行配网。
可以理解,无线接入设备可以为移动热点,或者无线接入设备还可以为路由器等,无线接入设备的具体类型是可以选择的,本发明对无线接入设备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
还可以理解,家用电器可以为冰箱、洗衣机和空调等,家用电器的种类是可以选择的,本发明对家用电器的种类不做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校验码的介质。
本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配网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智能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
判断所述无线信号的判断阈值是否满足预设阈值的范围,所述预设阈值根据所述智能设备与智能终端的距离设定,当所述判断阈值满足所述预设阈值的范围时,所述智能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能够被所述智能终端识别;
若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能够被所述智能终端识别,则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配网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信号包括蓝牙热点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阈值为无线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或者无线信号的发射功率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判断阈值为接收信号强度时,所述预设阈值的范围为大于等于-50dBm;和/或
当所述判断阈值为无线信号的发射功率时,所述预设阈值的范围为2-3dB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配网信息包括: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含有连接无线接入设备认证信息的数据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包括移动热点和路由器中的至少一种。
7.一种配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配置为接收智能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
判断模块,配置为判断所述无线信号的判断阈值是否满足预设阈值的范围,所述预设阈值根据所述智能设备与智能终端的距离设定,当所述判断阈值满足所述预设阈值的范围时,所述智能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能够被所述智能终端识别;
发送模块,配置为若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能够被所述智能终端识别,则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配网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阈值为无线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或者无线信号的发射功率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判断阈值为接收信号强度时,所预设阈值的范围为大于等于-50dBm;和/或
当所述判断阈值为无线信号的发射功率时,所述预设阈值的范围为2-3dB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进一步配置为: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含有连接无线接入设备认证信息的数据包。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配网方法。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配网方法。
CN202010859633.3A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配网方法、配网装置及家用电器 Pending CN1119542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59633.3A CN111954238A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配网方法、配网装置及家用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59633.3A CN111954238A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配网方法、配网装置及家用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54238A true CN111954238A (zh) 2020-11-17

Family

ID=73359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59633.3A Pending CN111954238A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配网方法、配网装置及家用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54238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6141A (zh) * 2020-12-18 2021-04-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配网方法以及智能设备
CN112637827A (zh) * 2020-12-22 2021-04-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配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888042A (zh) * 2021-01-13 2021-06-01 深圳市沃特沃德信息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智能手表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CN112929244A (zh) * 2021-01-21 2021-06-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配网方法、网关装置以及配网系统
CN113852910A (zh) * 2021-08-27 2021-12-28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配网指令的发送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WO2023001254A1 (zh) * 2021-07-23 2023-0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网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008056A1 (en) * 2017-03-03 2020-01-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Mobile Terminal, Electronic Device,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CN111464992A (zh) * 2020-04-01 2020-07-28 蔚蓝计划(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垃圾桶的节电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479247A (zh) * 2020-03-16 2020-07-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配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008056A1 (en) * 2017-03-03 2020-01-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Mobile Terminal, Electronic Device,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CN111479247A (zh) * 2020-03-16 2020-07-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配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464992A (zh) * 2020-04-01 2020-07-28 蔚蓝计划(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垃圾桶的节电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6141A (zh) * 2020-12-18 2021-04-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配网方法以及智能设备
CN112616141B (zh) * 2020-12-18 2022-0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配网方法以及智能设备
CN112637827A (zh) * 2020-12-22 2021-04-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配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888042A (zh) * 2021-01-13 2021-06-01 深圳市沃特沃德信息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智能手表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CN112929244A (zh) * 2021-01-21 2021-06-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配网方法、网关装置以及配网系统
WO2023001254A1 (zh) * 2021-07-23 2023-0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网方法及装置
CN113852910A (zh) * 2021-08-27 2021-12-28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配网指令的发送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3852910B (zh) * 2021-08-27 2024-05-24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配网指令的发送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54238A (zh) 一种配网方法、配网装置及家用电器
CN110831112B (zh) 网络连接方法、智能家居设备、智能网关及电子设备
US10993276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EP3173888B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household devices
EP3761658A1 (en)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
CN108282166B (zh) 天线共存互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160050695A1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manipulation by a user of a device provided with a comunication tag, corresponding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er terminal device, and system
CN108391298B (zh) 一种网络自动切换的系统及电子设备
US10764349B2 (en) Self-organizing network communication
CN104375497A (zh) 智能家居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05072012A (zh) 智能设备快速入网方法
CN105141486A (zh) 一种网关设备自动识别接入设备
CN111615123A (zh) 一种智能设备配网的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CN101959282A (zh) 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8712778B (zh) 信道选择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205239B (zh) 一种检测无线网连接的方法及检测设备
CN105472038A (zh) 文件传输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4731066A (zh) 智能家居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804697B (zh) 待联网设备配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161522B (zh) 处理遥控数据的方法、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及遥控系统
CN104219734A (zh) 物联网设备入网方法和设备
CN103576569A (zh) 一种自动调节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4158993B (zh) 通信方式确认装置、系统和方法以及家用电器
CN111314185A (zh) 自组网的方法、自组网的响应方法、受控设备及网关
CN112423368A (zh) 网关、智能设备、移动终端、入网、入网辅助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