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51690A - 显示模组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51690A
CN111951690A CN202010837681.2A CN202010837681A CN111951690A CN 111951690 A CN111951690 A CN 111951690A CN 202010837681 A CN202010837681 A CN 202010837681A CN 111951690 A CN111951690 A CN 1119516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isplay panel
adhesive layer
refractive index
displa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376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静
郭坤
程石
杨志
刘信
盛子沫
谢斌
冯俊
高翔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Wuhan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Wuhan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Wuhan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3768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516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516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16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2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geometrical disposition of the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7Arrangement of liquid crystal layers or cells in which the final condition of one light beam is achieved by the addition of the effects of two or more layers or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显示模组光线透过率较低的问题。本公开的显示模组,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周边区,包括:对盒设置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及位于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之间的粘合层;粘合层设置于显示区的至少部分区域;粘合层的折射率与第一显示面板的盖板的折射率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值,且粘合层的折射率与第二显示面板的基板之间的折射率小于预设值。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业界可以采用了多种技术来提高显示画面的对比度,双盒区域亮度调节技术就是其中之一。目前采用双盒区域亮度调节技术的显示装置一般包括调光面板和显示面板,调光面板为黑白显示以控制不同区域的显示亮度,显示面板为普通的正常显示。通过采用双盒区域亮度调节技术,显示画面的对比度可以有原来的1000提升至100000以上,因此可以明显提升显示画面的对比度,从而提高显示效果,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将调光面板与显示面板二者进行贴合。一般步骤如下:首先在调光面板的盖板侧涂布封框胶,再将调光面板和显示面板进行对盒,之后对封框胶进行紫外固化和热固化,最终将二者贴合。该方法工序简单,成本较低,良率很高,但由于调光面板与显示面板之间存在一个空气间隙,导致光线的反射率增加,透过率降低,进而导致产品清晰度和对比度下降,以及背光源能耗的增加,另外,普通封框胶的防水性及抗剥离能力较差,在一些高端产品的信赖性测试中,极易发生水汽进入引起的信赖性不良等。
发明内容
本公开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解决本公开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模组,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周边区,包括:对盒设置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及位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之间的粘合层;
所述粘合层设置于所述显示区的至少部分区域;
所述粘合层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盖板的折射率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值,且所述粘合层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基板之间的折射率小于预设值。
可选地,所述粘合层覆盖所述显示区。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周边区的封框胶层;
所述封框胶层与所述粘合层相接触。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周边区的封框胶层;
所述封框胶层与所述粘合层之间具有一定距离。
可选地,所述粘合层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区的环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粘合层与所述封框胶层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封框胶层宽度的一半。
可选地,所述封框层覆盖所述显示区和所述周边区。
可选地,所述粘合层的材料包括光敏胶或聚酰亚胺。
解决本公开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提供的显示模组。
解决本公开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所述显示模组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周边区,包括:
在第一显示面板的盖板和第二显示面板的基板中的一者对应所述显示区的至少部分区域上形成粘合层;所述粘合层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盖板的折射率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值,且所述粘合层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基板之间的折射率小于预设值;
将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进行对盒;
将所述粘合层的材料进行固化。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相关技术中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各步骤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各步骤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显示模组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周边区,包括对盒设置的第一显示面板101和第二显示面板102,第一显示面板101和第二显示面板102之间通过设置于周边区中的封框胶层103进行贴合。其中,第一显示面板101可以进行黑白显示,主要用于调节光线强度,一般称为调光面板;第二显示面板102可以进行全彩显示,主要用于显示画面,一般成为显示面板。可以看出,第一显示面板101和第二显示面板102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空气间隙100。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显示面板101的盖板和第二显示面板102的基板通常采用玻璃制成。空气的折射率为1.0,玻璃的折射率为1.52,二者的折射率之间相差较大,因此光线①从第一显示面板101进入空气间隙100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产生第一折射光线③和第一反射光线②,由于第一反射光线②的存在,会造成光能的损失。假设光线①的光强为1,根据菲涅尔公式和折射定律:当入射光角度很小时,光线的反射率=[(1.52-1)/(1.52+1)]2,约为4.3%,那么光线①从第一显示面板101到空气间隙100的透过率约为95.7%,即第一折射光线③的光强为0.957。当第一折射光线③从空气间隙100进入第二显示面板102时,同理也会发生折射和反射,产生第二折射光线⑤和第二反射光线④,根据菲涅尔公式和折射定律计算得到第二折射光线⑤的光强=0.957×95.7%=0.9158,第二反射光线④还会在进入第一显示面板101时发生二次反射,反射后再经过折射进入第二显示面板102,第二反射光线④经过二次反射和折射后进入第二显示面板102的光强=0.957×4.3%×4.3%×95.7%=0.0017,因此光线①从第一显示面板101经过空气间隙100再进入第二显示面板102后的光强=0.9158+0.0017=0.9175,光能损失=1-0.9175=0.0825,光能损失率高达8.25%。光能损失较大,使得光线的过率降低,从而容易导致产品清晰度和对比度下降,以及背光源能耗的增加,另外,封框胶层103中一般采用普通封框胶制成,普通封框胶的防水性及抗剥离能力较差,在一些高端产品的信赖性测试中,极易发生水汽进入引起的信赖性不良等。
图2为相关技术中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中显示模组的结构不同的是,图2所示的显示模组中的第一显示面板101和第二显示面板102之间采用OCA光学胶层104进行贴合。OCA光学胶层104具有高透光性,形成OCA光学胶层104的材料一般为高粘性的双面胶,因此在存放时双面胶上下两侧有可以撕掉的保护膜。贴合过程较为复杂,步骤如下:准备OCA胶→剥去一侧保护膜→将OCA胶紧密贴附在第一显示面板101上→第一次高温低压去除水分→剥去另一侧保护膜→将第二显示面板102紧密贴附在OCA胶另一侧→第二次高温低压去除水分。这样,第一显示面板101和第二显示面板102之间虽然没有空隙,可以有效提高显示画面品质,但贴合工艺过程复杂,贴合时由于有气泡105产生以及灰尘和杂质的存在导致良率较低(40%~50%),且不良产品再加工难度大,成本也较高。
为了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提供的显示模组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周边区,该显示模组包括:对盒设置第一显示面板101和第二显示面板102、及位于第一显示面板101和第二显示面板102之间的粘合层106;粘合层106设置于显示区的至少部分区域;粘合层106的折射率与第一显示面板101的盖板的折射率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值,且粘合层106的折射率与第二显示面板102的基板之间的折射率小于预设值。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第一显示面板101和第二显示面板102之间设置有粘合层106,粘合层106设置于显示区的至少部分区域,这样粘合层106可以至少填充第一显示面板101和第二显示面板102之间的部分间隙,避免形成空气间隙。同时,粘合层106的折射率与第一显示面板101的盖板的折射率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值,且粘合层106的折射率与第二显示面板102的基板之间的折射率小于预设值,即粘合层106与第一显示面板101的盖板以及第二显示面板102的基板的折射率大致相同,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避免粘合层106与第一显示面板101的盖板以及第二显示面板102的基板的折射率相差较大,因此可以保证光线在由第一显示面板101经过粘合层106照射至第二显示面板102时,可以尽可能地沿着直线传播,避免出现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从而可以保证光线在传播过程中具有较高的透过率,进而提高产品清晰度和对比度,以及节约背光源能耗。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粘合层106的透过率为99%,折射率为1.49。参考上述的光线透过率和光能损失的计算过程,假设光线①的光强为1,根据菲涅尔公式和折射定律:当入射光角度很小时,光线的反射率=[(1.52-1.49)/(1.52+1.49)]2,约为9.9×10-5,因此光线①从第一显示面板101经粘合层106再进入第二显示面板102的光强=0.9999,光能损失=1-0.9999=0.0001,光能损失率为0.01%,与提1中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相比,光能损失降低8.24%,即光线从第一显示面板101到第二显示面板102的透过率增加了8.24%。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显示面板101主要用于调节光线强度,第二显示面板102主要用于实现全彩显示,由于整体结构透过率较低,为达到好的显示效果,第一显示面板101的显示灰阶要比第二显示面板102高得多,第二显示面板102的灰阶在L127时,要求第一显示面板101的灰阶在L200以上,需要耗费较多的电能。本公开提供的显示模组在原有结构空气间隙100的位置采用粘合层106代替,使得光线从第一显示面板101到第二显示面板102的透过率增加8.24%,可有效降低第一显示面板101和第二显示面板102的灰阶差,节约电能。此外,显示模组的灰阶L0画面主要受第一显示面板101控制,因此,对整个显示模组的L0灰阶亮度基本没有影响,且能有效提高L255的灰阶亮度,从而增加显示模组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粘合层106覆盖显示区。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采用整面涂覆的方式,将具有粘结性能的材料形成粘合层106,使得粘合层106覆盖整个显示区,保证粘合层106将第一显示面板101与第二显示面板102之间的间隙完全填充,避免空气间隙的产生,从而使得第一显示面板101的盖板、粘合层106与第二显示面板102的基板的折射率大致相同,保证光线在由第一显示面板101经过粘合层106照射至第二显示面板102时,可以尽可能地沿着直线传播,避免出现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使得光线在传播过程中具有较高的透过率,进而提高产品清晰度和对比度,以及节约背光源能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于周边区的封框胶层103;封框胶层103与粘合层106相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采用整面涂覆的方式,将具有粘结性能的材料形成粘合层106,使得粘合层106覆盖整个显示区,保证粘合层106将第一显示面板101与第二显示面板102之间的间隙完全填充,避免空气间隙的产生,以保证较高的光线透过率。在实际应用中,粘合层106和封框胶层103可以采用同样的设备,不同的喷头,采用同样的工艺形成。为了避免在制备过程中粘合层106与封框胶层103中材料的相互污染,可以待其中一者固化后,在对另一者进行制备,从而使得显示模组具有较高的光线透过率,提高产品清晰度和对比度,以及节约背光源能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于周边区的封框胶层103;封框胶层103与粘合层106之间具有一定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采用整面涂覆的方式,将具有粘结性能的材料形成粘合层106,使得粘合层106覆盖大部分显示区,保证粘合层106将第一显示面板101与第二显示面板102之间的间隙完全填充,避免空气间隙的产生,以保证较高的光线透过率。并且由于封框胶层103与粘合层106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在实际应用中,粘合层106和封框胶层103可以采用同样的设备,不同的喷头,采用同样的工艺同时形成,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制备工艺时间,从而提高制备效率。同时,封框胶层103与粘合层106之间的间隙可以避免不同的材料之间相互污染。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粘合层106包括设置于显示区的环状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采用点胶的方式,将具有粘结性能的材料形成粘合层106,该粘合层106可以为设置于显示区的封闭的环状结构,也可以为不封闭的环状结构。粘合层106可以仅占用显示区的部分区域,这样可以减小第一显示面板101和第二显示面板102之间形成的空气间隙,保证较高的透过率的同时,可以节省原料,节约制备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粘合层106与封框胶层103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封框胶层103宽度的一半。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来说,粘合层106与封框胶层103之间的距离越远,显示画面的显示效果及显示画质越好,但是距离越远,粘合层106与封框胶层103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空气间隙,对光线透过率也是不利的,在实际应用中,在保证不同材料之间不会相互污染的前提下,尽可能缩小粘合层106与封框胶层103之间的距离。优选的,通常须保持粘合层106与封框胶层103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封框胶层103宽度的一半,例如:当封框胶层103的宽度为1.0±0.2mm时,粘合层106与封框胶层103之间的距离须等于或大于0.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粘合层106覆盖显示区和周边区。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采用整面涂覆的方式,将具有粘结性能的材料形成粘合层106,使得粘合层106覆盖整个显示区及周边区,在避免第一显示面板101和第二显示面板102之间形成空气间隙,保证较高的透过率的同时,采用单一材料填充显示区和周边区的全部空间,这样可以避免不同的粘结材料相互污染。并且可以采用一次成型工艺形成,工艺流程时间较短,可以提高制备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粘合层106的材料包括光敏胶或聚酰亚胺。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粘合层106可以采用光敏胶制成,封框胶层103中的封框胶一般也为光敏胶的一种,这样,在制备过程中,可以采用相同工艺形成粘合层106和封框胶层103,并通过紫外线或加热方式同时进行固化,以节约制备工艺时间,从而提高制备效率。并且光敏具有胶防水性、耐煮性等优良性能,可以大大提升显示模组的信赖性品质。由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光敏胶均为制备液晶显示面板的常用材料,所涉及的光敏胶涂胶设备可采用相关技术中的涂布生产设备,无需重新购买,从而可以节约制备成本。当出现光敏胶涂布不良需要返工时,可通过酒精等有机溶剂将其剥离,再加工难度较低,并且良品率较高。可以理解的是,粘合层106的材料还可以为聚酰亚胺,聚酰亚胺具有良好的光线透过率,并且其折射率与第一显示面板101的盖板及第二显示面板102的基板的折射率大致相等,因此可以保证整个显示模组具有良好的光线透过率,从而可以提高显示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中同时涉及封框胶和光敏胶,二者之间主要性能参数及主要用途详见下表。
Figure BDA0002640291890000091
实施例二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智能电视、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其实现原理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实现原理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模组中,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之间设置有粘合层,粘合层设置于显示区的至少部分区域,这样粘合层可以至少填充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之间的部分间隙,避免形成空气间隙。同时,粘合层的折射率与第一显示面板的盖板的折射率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值,且粘合层的折射率与第二显示面板的基板之间的折射率小于预设值,即粘合层与第一显示面板的盖板以及第二显示面板的基板的折射率大致相同,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避免粘合层与第一显示面板的盖板以及第二显示面板的基板的折射率相差较大,因此可以保证光线在由第一显示面板经过粘合层照射至第二显示面板时,可以尽可能地沿着直线传播,避免出现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从而可以保证光线在传播过程中具有较高的透过率,进而提高产品清晰度和对比度,以及节约背光源能耗。
实施例三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如图7所示,该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701,在第一显示面板的盖板和第二显示面板的基板中的一者对应显示区的至少部分区域上形成粘合层。
需要说明的是,粘合层的折射率与第一显示面板的盖板的折射率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值,且粘合层的折射率与第二显示面板的基板之间的折射率小于预设值。这样,粘合层与第一显示面板的盖板以及第二显示面板的基板的折射率大致相同,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避免粘合层与第一显示面板的盖板以及第二显示面板的基板的折射率相差较大,因此可以保证光线在由第一显示面板经过粘合层照射至第二显示面板时,可以尽可能地沿着直线传播,避免出现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从而可以保证光线在传播过程中具有较高的透过率,进而提高产品清晰度和对比度,以及节约背光源能耗。
S702,将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进行对盒。
S703,将粘合层的材料进行固化。
需要说明的是,以制备如图4所示的显示模组为例,在实际制备过程中,除了需要形成粘合层之前,还需要形成封框层,封框层的材料及制备工艺可以与相关技术中相同,其各个步骤中对应的结构可以如图8所示,首先可以在第一显示面板的盖板上整面性涂布光敏胶;再在第二显示面板的基板对应光敏胶的外围涂布封框胶(光敏胶与封框胶之间的间距为封框胶宽度一半);之后将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在真空中进行对盒;最后粘合层和封框胶层中的材料进行紫外固化和热固化,最终形成显示模组。在实际应用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其他的显示模组,也可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制备,其中粘合层和封框层的制备顺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图9中所示,其实现原理类似,在此不再详述。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还可以通过其他制备顺序的组合来实现,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公开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周边区,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盒设置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及位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之间的粘合层;
所述粘合层设置于所述显示区的至少部分区域;
所述粘合层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盖板的折射率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值,且所述粘合层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基板之间的折射率小于预设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覆盖所述显示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周边区的封框胶层;
所述封框胶层与所述粘合层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周边区的封框胶层;
所述封框胶层与所述粘合层之间具有一定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区的环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与所述封框胶层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封框胶层宽度的一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框层覆盖所述显示区和所述周边区。
8.根据权利要求2-5或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的材料包括光敏胶或聚酰亚胺。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10.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所述显示模组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周边区,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显示面板的盖板和第二显示面板的基板中的一者对应所述显示区的至少部分区域上形成粘合层;所述粘合层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盖板的折射率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值,且所述粘合层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基板之间的折射率小于预设值;
将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进行对盒;
将所述粘合层的材料进行固化。
CN202010837681.2A 2020-08-19 2020-08-19 显示模组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19516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7681.2A CN111951690A (zh) 2020-08-19 2020-08-19 显示模组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7681.2A CN111951690A (zh) 2020-08-19 2020-08-19 显示模组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51690A true CN111951690A (zh) 2020-11-17

Family

ID=73358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37681.2A Pending CN111951690A (zh) 2020-08-19 2020-08-19 显示模组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5169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5061A (zh) * 2021-02-26 2021-06-2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盖板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3241356A (zh) * 2021-04-25 2021-08-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与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4496A (zh) * 2009-03-04 2009-08-12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和平板显示模块一体化组合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CN108415195A (zh) * 2017-02-10 2018-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10376949U (zh) * 2019-10-23 2020-04-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EP3644114A1 (en) * 2018-10-24 2020-04-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CN111487710A (zh) * 2020-05-27 2020-08-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透明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4496A (zh) * 2009-03-04 2009-08-12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和平板显示模块一体化组合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CN108415195A (zh) * 2017-02-10 2018-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EP3644114A1 (en) * 2018-10-24 2020-04-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CN210376949U (zh) * 2019-10-23 2020-04-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487710A (zh) * 2020-05-27 2020-08-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透明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5061A (zh) * 2021-02-26 2021-06-2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盖板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3241356A (zh) * 2021-04-25 2021-08-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与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310510A1 (en)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588547B (zh) 偏光片、顯示模組、觸控式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1302321C (zh) 超亮低反射率液晶显示器
CN102213858B (zh) 显示设备
TWI501004B (zh) 顯示設備
CN109061935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WO2020062414A1 (zh) 光学组件以及显示装置
EP1566685A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backlight unit using microlens array and fabricating method of microlens array
CN101261339A (zh) 光调制显示器件、其制作方法以及装有此光调制显示器件的显示装置
EP1794740A2 (en) Improved display for stylus input displays
CN111951690A (zh) 显示模组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20140178618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cover member
WO2021174976A1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054469B (zh) 超薄型液晶显示器
CN102751242A (zh) 具有嵌入式光伏电池的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及其制得的阵列基板
CN109656054A (zh) 彩膜基板的制造方法
WO2020191830A1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预倾角形成方法
WO2020062489A1 (zh) 液晶显示模组、液晶显示器及显示设备
CN108873476A (zh) 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与透明液晶显示装置
CN1316294C (zh) 结合触控面板的平面显示器
TW201810218A (zh) 顯示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WO2020087664A1 (zh) 终端设备
CN105372868A (zh) 显示装置及其反射式显示面板
CN213957794U (zh) 基于In-Cell触摸技术的液晶显示屏
CN220526143U (zh) 交互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